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第十一讲)5-2、3

时间:2019-05-15 03:2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第十一讲)5-2、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第十一讲)5-2、3》。

第一篇: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第十一讲)5-2、3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教案(11)

第五章

第二、三节

第二节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

在热力学计算中,经常需要计算工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对不同的物质加热,使它们升高同样的温度所需的热量是不同的。

热容量:物体升高10C(或1K)所需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热容量(简称热容)。

热容量与物质本身的性质、质量及加热过程等因素有关。

比热容:单位物量物体升高10C(或1K)所需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物量可以是质量、体积或物质的量。

根据单位物量的不同,比热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 质量比热(c):取1kg质量为物量单位。单位:J/(kg•K)或k J/(kg•K)② 容积比热(c/):取标准状态下1m3体积为物量单位。单位:J/(m3•K)或k J/(m3•K)③ 千摩尔比热(CM):取1kmol的量为物量单位。单位:J/(kmol •K)或k J/(kmol •K)三种比热之间的换算关系:

CM=M•c=22.4 c/

(5-6)式中,M为千摩尔质量。

二、影响比热的因素

1.气体的比热与气体的性质有关

不同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不同,其比热值也就不同。一般而言,气体的原子数越多,比热值越大。

2.气体的比热与过程特性有关

由于热量是过程参数,所以气体的比热值就与热力过程特性有关。工程上最常见的加热过程是保持压力不变或体积不变,分别称为定压加热过程和定容加热过程。因此相应地有定压比热和定容比热。

定压比热:定压条件下,单位物量的工质,温度变化10C所需要的热量。

共7页

第1页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教案(11)

第五章

第二、三节

根据所选物量单位不同,定压比热可分为:① 定压质量比热cp;② 定压容积比热c/p;③定压千摩尔比热cM.p

定容比热:定容条件下,单位物量的工质,温度变化10C所需要的热量。根据所选物量单位不同,定压比热可分为:

① 定容质量比热cv;② 定压容积比热cv;③定压千摩尔比热cM,v

/因为定压加热过程中工质容积膨胀对外做功,所以使相同物量的工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定压过程所需要的热量比定容过程多。故定压比热比定容比热大。实际中应用较多的是质量比热。下面主要以质量比热进行讨论。

3.气体的比热与状态参数有关

实际气体的比热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理想气体的比热只是温度的函数。一般比热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变化范围越大,比热的变化也越大。二者的关系如图5-1上的曲线A-B所示。

真实质量比热:如果在某一温度t下加给1kg气体以微小的热量dq,而气体的温度升高dt,则两者之比称为气体在温度t时的真实质量比热。

c=dq/dt

(5-7)对于每一温度值,都有一个真实比热。

相应地,气体温度由t1升高到t2,1kg气体所需的热量q与温度差(t2-t1)的比值称为气体由温度t1到t2的平均质量比热(c2m1)

c2m1qt2t1(58)

三、应用比热计算热量 1.按曲线关系计算

如图5-1所示,如果知道气体的真实比热与温度之间的曲线变化关系,就可求得1kg气体由t1升高到t2所需的热量:

1EACB22cabttFqt2t1cdt面积ABCDA0Dt1Ct2t图51比热与温度的曲线关系面积ABCDA=面积1BC01-面积1AD01 面积1AD01表示从00C加热到t10C所需的热量;

共7页

第2页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教案(11)

第五章

第二、三节

面积1BC01表示从00C加热到t20C所需的热量.可用00C到t0C的平均比热求出

q=c2mo(t2-0)-c1mo(t1-0)= c2mo•t2-c1mo•t(5-9)式中,c1mo、c2mo分别是00C到t10C和00C到t20C的平均质量比热。一些常见气体的平均质量比热可通过查附录1和2得到。

2.按直线关系计算

当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取真实比热与温度为直线关系已足够准确。如图5-2所示。

这时,1kg气体从t10C升高到t20C所需的热量.为

2bt2t1)cm1(t2t1)cdta(t1t2)(22q (510)1式中,平均比热cm1=a+bt/2;可利用P46-表5-1所列出的气体的平均比热直线关系试求出。

注意:表中关系式中的t用t=t1+t2代入计算。3.按定值比热计算

在实际计算时,当温度变化的范围不大或对计算要求不十分严格时,一般可以不考虑比热随温度而变的关系,把比热视为常数(定值比热)。此时

2q=c(t2-t1)

(5-11)根据分子运动理论。凡原子数相同的气体,有相同的定值千摩尔比热,其数值见表5-2。表中k=cp/cv为绝热指数。

当千摩尔比热已知时,定值质量比热可由下式求得

cpCM.PMcVCMM.V(512)

对于空气,可认为是双原子气体,M=28.96kg/kmol,所以空气的定压和定容质量比热为

Cp=7×4.1868/28.96=1.012KJ/(kg•K)

共7页

第3页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教案(11)

第五章

第二、三节

cv=5×4.1868/28.96=0.723KJ/(kg•K)

*要求看懂看会P47-例5-3。(例5-4不要求)

第三节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

一、理想气体的内能

已知气体的内能由内动能和内位能组成,是温度和比容的函数。

对理想气体来说,由于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力,所以理想气体的内位能为零。即理想气体只有内动能,而内动能只是温度的函数,所以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即

u理=f(T)同样,理想气体的内能的变化量(ΔU)也只与温度有关,只要知道始态、终态的温度,就可计算出内能的变化量(ΔU)。

不同的热力过程,即使它们的始态、终态不同,只要它们的始态温度相同,终态温度也相同,他们的内能的变化量就一定相同。

根据对四个基本热力过程的分析可知,在定容过程时,dqu=du+pdv=du 又因为热量,故 dqv=cvdT

所以定容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就等于系统与环境交换的du=cvdT

(5-13)上式适用于理想气体所有的热力过程。即对于理想气体经历的所有热力过程来说它们的内能的变化都等于有着相同的始态、终态温度的定容过程的内能变化量。

对实际气体只适用于定容过程。

对整个过程,内能的变化量按比热不同精度的计算公式,有

Δu=cv(t2-t1)

Δu=c2vm1(t2-t1)

共7页

第4页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教案(11)

第五章

第二、三节

Δu=c2vm0t2-c1vm0t

1(5-14)

二、理想气体的焓 焓的定义式为:h=u+pv

焓可表示为温度与比容的函数。对于理想气体 因为 u理=f(T),pv=RT

所以h=u+pv=u+RT=Φ(T)

即理想气体的焓也是温度的单值函数。与内能一样,对应于一定的温度,理想气体在不同过程中的焓的变化量也是相同的。

所以,只要选择一种热力过程,计算出焓的变化量,就可以推广到所有的过程中。

因为在定压过程中,dqp=dh-vdp(dp=0)=dh

dqp=cpdT =Δh dqp=cpdT

所以

dh=cpdT

(5-15)Δh=cp(t2-t1)

Δh=c2pm1(t2-t1)

Δh=c2pm0t2-c1pm0t

1(5-16)对于整个过程,按比热不同精度的计算公式,焓值的变化量为

定压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量等于过程中焓的增量。

同理,由于焓也是状态函数,且只与温度有关。只要已知过程始态、终态的温度,就可以用上式计算过程中比焓的变化量。

对理想气体所有始态、终态温度相同的热力过程,都可以用这个公式计算。对实际气体以上公式仅适用于定压过程。

三、定压比热容、定容比热容的关系

将比焓的定义式h=u+pv应用于理想气体可得

h=u+RT,共7页

第5页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教案(11)

第五章

第二、三节

将其微分可得

dh=du+RdT.将式(5-13)和式(5-15)代入上式得

cp dT.=cvdT+RdT.两边同除以dT得:

cp=cv+R或cp-cv=R

(5-17)

式(5-17)称为迈耶方程

意义:在相同的温度下,气体的定压比热容大于定容比热容,且差值为一个常数(等于气体常数R)

如果已知气体的绝热指数

k(k= cp/cv)和气体常数R,就可求出该气体的定压质量比热和定容质量比热。

cpkk1R或cvkk1R(518)应用:式(5-18)可以作为一种确定定值比热的简单方法(单原子气体、双原子气体和多原子气体的k值,由P47-表5-2查得,分别为1.667、1.4和1.333)。

四、理想气体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将式(5-13)和式(5-14)代入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dq=du+dw=cvdT+pdv

q=Δu+w=cvΔT+ pdv12Q=ΔU+W=mcvΔT+ mpdV12(5-19)将式(5-15)和式(5-16)代入开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dq=dh+dwt=cpdT-vdp

上述各式适用于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

共7页

第6页 q=Δh+wt=cpΔT-vdp12Q=ΔH+Wt=mcpΔT-1VdP2(5-20)《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教案(11)

第五章

第二、三节

小结:物体升高10C(或1K)所需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热容量(简称热容)。热容量与物质本身的性质、质量及加热过程等因素有关。

根据对计算精度的要求不同,可通过曲线关系、直线关系以及按定值比热等方法来计算热量。

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不同的热力过程,即使它们的始态、终态不同,只要它们的始态温度相同,终态温度也相同,他们的内能的变化量就一定相同。

定压比热容、定容比热容的关系为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cpkk1R或cvkk1R(518)dq=du+dw=cvdT+pdv 开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dq=dh+dwt=cpdT-vdp

习题:P50-1、2、3、4、7

共7页

第7页

第二篇:工程热力学第十一章制冷循环教案

第十一章 制冷循环

学习重点: 1.掌握各种制冷装置循环设备及其工作流程。

2.掌握将实际质量循环抽象和抽象为理想循环的一般方法。3.掌握各种制冷循环的制冷量、放热量、耗功量及制冷系数等的分析和计算方法。4.了解分析影响各种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的主要因素及提高制冷系数的途径。

制冷(热泵)循环 输入功量(或其他代价),从低温热源取热

11-1 空气压缩制冷循环

实际制冷装置并不是按逆向卡诺循环工作的,而是根据制冷装置所采用的工质性质,按不同的制冷循环工作。

空气可用作为制冷装置的工质。空气压缩制冷装置主要由四个热力设备组成:压气机、冷却器、膨胀机和冷库换热器。

空气压缩制冷装置的理想循环由四个可逆过程组成,即绝热压缩过程1-

2、定压放热过程2-

3、绝热膨胀过程3-4和定压吸热过程4-1。

循环制冷量为4-1中工质吸取的热量:

循环消耗的净功为

因此,可得空气压缩制冷循环制冷系数的表达式为

如取空气的比热容为定值,则有

按绝热过程1-2及3-4,可以得到各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式为

代入上式,可得空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的计算式

提高增压比可获得较低温度,如图中循环1-3‘-5'-6-1所示,但使压气机和膨胀机的负荷加重。

为此可采用回热器,用空气在回热器中的预热过程代替一部分绝热压缩过程,从而降低增压比。

回热式空气压缩制冷装置的循环:1-2为空气在回热器中的定压预热;2-3为压气机中空气的绝热 压缩;3-4为冷却器中空气的定压放热;4-5为回热器中空气的定压回热;5-6为膨胀机中空气的绝热膨胀;6-1为冷藏库的换热器中空气定压吸热。

由图线对比可见,与提高增压比的办法相比,采用回热措施后,制冷量、放热量、制冷系数均可不变。但是,采用回热器的空气压缩制冷装置中,压气机的增压比小得多,因而大大减轻了压气机的负荷。正是由于这个优点,使得采用回热器的空气压缩制冷装置在深度冷冻及气体液化中获得实际应用。

11-2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如采用湿饱和蒸气为工质,就可容易地实现定温吸热和定温放热,从而可以按逆向卡诺循环工作,以便在一定的冷库温度及环境温度下获得最高的制冷系数。

用湿饱和蒸气作为制冷工质可以得到相当大的单位质量工质的制冷量(依靠汽化潜热吸热)。如以湿饱和蒸气为工质按逆向卡诺循环工作时,需要进行湿饱和蒸气的绝热压缩过程。当湿饱和蒸气吸入压气机时,工质中的饱和液体会立刻从压气机气缸壁迅速吸热而汽化,使气缸内工质的压力突然增加,影响压气机吸气,致使压气机的吸气量减少而引起制冷装置的制冷量降低。同时,在压缩过程中未汽化的液体还可能引起液击现象,以致损坏压气机。此外,湿饱和蒸气在逆向卡诺循环的绝热膨胀过程中,因工质中液体的含量很大,故膨胀机的工作条件很差。实用的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是以逆向卡诺循环为基础,而对压缩过程及膨胀过程进行适当改进而形成的。

11-3蒸汽喷射制冷循环及吸收式制冷装置

蒸汽喷射制冷装置及吸收式制冷装置是以高温物体向环境放热为代价来实现制冷。蒸汽喷射制冷装置。

其工作循环可分作两个循环:一是制冷循环7-3-4-5-6-7。它包括了五个过程:①蒸汽在蒸发器内的吸热汽化过程7-3,② 混合室中混合放热过程3-4,③扩压管中增压过程4-5,④冷凝器中放热过程5-6,⑤调节阀内绝热节流降温过程6-7。由制冷循环 实现了从冷藏库内低温物体吸热而放给温度较高的冷却水。

另一个是工作蒸汽的正向循环1-2-4-5-6-8-1。由六个过程组成:①蒸汽在锅炉中的定压加热汽化的过程8-1,②蒸汽在喷管中绝热膨胀产生高速的过程1-2,③蒸汽在混合室中混合吸热过程2-4,④扩压管中增压过程4-5,⑤冷凝器中定压放热过程5-6,⑥泵中加压过程6-8。

蒸汽喷射制冷装置是以高温热源向环境传递一定的热量作为代价而实现制冷的,因此采用所得到的制冷量和高温热源所给出的热量的比值来表示制冷循环工作的有效程度,称为热量利用系数,用ξ

表示,即.式中,Q 为工作蒸汽从锅炉所得到的热量,Q2 为制冷量。

蒸汽喷射制冷装置采用喷射器代替压缩制冷的压气机,设备简单,不需要外界提供机械功。蒸汽在喷射器中流动速度很高,因此可以有很大的容积流量。这对于那些在低温下饱和压力很低而饱和蒸汽比体积很大的工质是很有利的。例如,水蒸气在10℃时饱和蒸汽的比体积为106.4m3/kg,因此不能用作压缩式制冷的工质,但作为喷射制冷的工质却没有任何困难。因而,生产过程中有大量多余蒸汽的工业,常利用喷射制冷装置来获得2~20℃低温。

吸收式制冷装置—采用吸收器、蒸气发生器和泵来取代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压气机。常用工质:

氨(制冷剂)+水(吸收剂)

水(制冷剂)+溴化锂(吸收剂)

工作过程(氨+水):吸收器中,氨水溶液吸收来自蒸发器的氨蒸气。由于氨溶解时产生溶解热,为了保持溶液的吸收能力,要用冷却水冷却吸收器。泵浓溶液加压后送入蒸气发生器。蒸气发生器加热浓溶液,使其中所溶解的氨蒸发产生氨气。蒸气发生器中氨气蒸发后低浓度的氨水溶液,经节流降压后流回吸收器重新利用。

吸收式制冷装置中,氨的加压是靠泵完成的,其所消耗的功要比用压气机压缩氨蒸气所消耗的功要小得多。

制冷装置需要消耗一定的热量来加热蒸气发生器,使得氨气在较高压力下从氨溶液中蒸发出来。

它工作的有效程度也用热量利用系数来表示,即

式中,Q 为加热蒸气发生器所需的热量,Q2 为制冷量。

吸收式制冷装置的不可逆损失较大,其热量利用系数较小。但吸收式制冷装置的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特别是它消耗的功率很小,还可利用温度不太高的生产过程的余热来加热蒸气发生器,故在工厂企业中应用这种制冷装置可节约电力的消耗,并充分利用余热。

近年来,以溴化锂作吸收剂,以水蒸气作制冷剂的吸收式制冷装置的发展较快,常用来作为大型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设备。

例 一理想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制冷量为20冷吨,以氟利昂22为制冷剂,冷凝温度为30℃,蒸发温度为-30℃。求:(1)1公斤工质的制冷量q0;(2)循环制冷量;(3)消耗的功率;(4)循环制冷系数;(5)冷凝器的热负荷。

解(1)1公斤工质的制冷量q0 从1gp-h图查得:h1=147kcal/kg,h5=109kcal/kg,q0=h1-h5=147-109=38 kcal/kg 该装置产生的制冷量为20冷吨(我国1冷吨等于3300kcal/h)

(2)循环制冷的剂量 ∴mQ0mq0m(h1h5)

203300mq0m382033001736.8kg/h 38(3)压缩机所消耗的功及功率

wh2h1158.514711.5kcal/kg Wmw1736.811.519973.2kcal/h 19973.2Nth23.22 kW 860(4)循环制冷系数 Q0q0383.3 Ww11.5(5)冷凝器热负荷Qk =m(h2-h4)=1736.8×(158.5-109)=85971.6 kcal/h

第三篇:第十一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中国文化

第十一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中国文化

在文化系统中,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即使在今天,经过批判扬弃和创造发展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智慧,对于人类社会的价值提升仍具有普遍意义和时代意义。

第一节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

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种人伦关系,是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情感信念来处理的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方面,在家国-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在-般情况下,村落是家族的集合或膨胀)——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而以善为核心。在文化史上,虽然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要道德或不讲道德,但也确实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把道德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普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孟子·滕文公上》)在中国家国-体的社会结构中,尊卑、长幼、德性成为确定人的地位、建立秩序的三个要求:“天下有达尊者三:爵-、齿-、德-。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莫如德。恶得有其-,以慢其二哉。”(《孟子·公孙丑下》)三者之中,官级、年龄辈分是外在的既定均,惟有德性方能主观能动地实现自己。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突显人格尊严,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言、立功”约“三不朽”思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由此形成-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它在价值的意义上形成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或精魂。传统美德的总结与认同,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伦理道德传统的关键,也是现代中国道德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

传统道德规范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建构起了十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乃至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体系,从内在的情感信念,到外在的行为方式,都提出了比较完备的德目。传统美德就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本内核或合理内核。

-般说来,传统道德规范或德目有两种:-是由伦理学家概括出来的,或者由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规范;二是那些虽然未能在理论上体现和表述出来,上升为德目,但在世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与奉行的习俗性规范。前者比后者更自觉,后者比前者更丰富,并且往往比前者更纯朴、更直接地体现着某个民族的品格。在中国道德史上,《尚书。皋陶谟》把人的美德概括为九项: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孔子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他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在此基础上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俭、克己、中庸等-系列德目。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

有信。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则提出所谓“四维七体”。“四维”是礼、义、廉、耻。“七体”为: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啬省用,敦蠓纯固,和协辑睦。这些德目,后人把它们综合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渊、任、恤)、“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董仲舒以后,“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成为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这些德目,当然并不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些是包含封建糟粕的东西,我们必须加以具体分析。所谓“传统美德”,是指在自觉的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那些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是古今-以贯之的,在现代仍发挥着积极影响的那些德目。

第四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 unit 3

材料专业外语翻译 unit

31。众所周知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在下面周期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仅仅大约有100多种不同种类的原子存在于整个宇宙中,从我们呼吸的空气,到各种各样性质迥异的金属成千上万的物种均是由一百多种原子组成的。金属与陶瓷有不同表现行为,陶瓷又与聚合物有所差异。物质的性能取决于组成他们的原子类型以及原子的结合方式。

材料的结构可以根据我们所认为的各种特性的的数量级来分类,三种最常见的主要结构上的分类通常按尺寸的增大列出它们是:原子的结构是指不可见的结构例如原子间的结合方式以及原子的排布。微观结构是指不能同肉眼观察到而能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构。宏观结构是指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结构。

2原子结构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耐热性、电性、磁性、光学性质。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也能影响这些性质但它们通常在力学性质和化学反应速率方面的影响更大。材料的性能为材料的结构提供了一定的线索。金属的具有的强度就说明构成他的原子是通过很强的成健能力结合在一起的.然而,由于金属经常成型,这些结合力必须允许原子运动。为了了解材料的结构,我们必须知道原子所呈现的类型,原子是如何排布的、如何结合的。3从基础化学我们知道任何元素的原子结构都是有被电子围绕的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一个元素的原子数目显示了原子核中带正电的质子数。一个原子的原子重量表明有多少质子和中子的原子核。为了确定在一个原子里有多少中子,只需要把原子的数目从原子的重量中减去。4原子具有平衡的电荷。因此,通常有和质子数目相同的带负电荷的电子围绕在原子核周围。我们都知道电子以不同的能量存在,那些围绕在原子核周围的电子可以方便的认为是一个能源层。例如。镁原子序数是12 最内层有两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所有的化学键都包含电子。

5所有的化学键涉及电子。如果原子共用一个或多个电子时他们会保持很紧密。当原子没有部分填充的电子层时,它们会处于最稳定的状态。如果一个原子在电子层上仅有几个电子那么它就趋向于失去电子使电子层变空。这些即是金属元素。当金属原子结合,金属键就出现了。当一个原子几乎全电子壳层,它将试图找到另一个原子的电子,这样它就可以填充它的外壳。这些元素通常被描述为非金属元素。通常连接两个非金属原子是一个共价键。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在一起时形成离子键。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键,比如金属,共价和离子键,等等。

第五篇:卓越领导力的六项修炼 第十一讲 执行力与感召力(上)

第十一讲 执行力与感召力(上)

绩效管理的12个关键点

绩效管理的12个关键点由四个维度、三个层面构成。如图8-1所示:

图8-1 绩效管理的12个关键点示意图

四个维度

四个维度具体是指以下四个方面: 财务指标 团队成长指标 流程和制度指标 市场(客户)指标 企业用于战略平衡的四个维度,有一个维度短缺,就会导致失衡。例如,很多企业市场增长了,利润增长了,但制度、流程、人员没跟上,导致企业死亡。所以企业失败乃是源于失衡。

现在,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两个理论,在经济领域都被证明并非完全正确。在一个经济环境不确定的初始阶段,市场上有很多险滩、暗沟,跑在前面的往往会不小心掉入暗沟。

所以当今的世界既不是大鱼吃小鱼,也不是快鱼吃慢鱼,一个更准确的命题是对鱼吃错鱼。不管是大还是小,不管是快还是慢,只要犯了错误,尤其是犯了大错误,就会被吃掉。那么什么叫做对呢?四个维度发展平衡,就是正确的。

三个层面

四个维度,每一个平衡的具体方面不同,一共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1.第一层面,企业最高领导人的责任

也就是企业最高领导人要掌握的绩效指标在于规划层。重点是规划和设计,而不是运行和实施。规划设计才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功能,领导人把企业设计好,对未来的方向规划好,是最重要的。

2.第二层面,中层干部的责任

中层干部如果落实绩效指标,将规划变成计划、流程制度变成运行管理、团队规划变成团队建设了,市场定位就变成了营销组织。而中层的关键是把营销组织做好。

3.第三层面,基层人员的任务

业务计划在最高层是一个战略规划,中层把它变成业务计划,到了第三个层面,基层就要把它变成岗位目标。流程制度的运行管理最后变成质量和效率,团队建设变成动力和技能,营销服务变成客户满意。

【自检8-1】

绩效管理的12个关键点是由四个维度、三个层面构成的。其中四个维度是指(),三个层面是指()

四个维度:

A.财务指标 B.团队成长指标C.流程和制度指标D.市场(客户)指标 E.质量指标

三个层面:

A.第一层面,企业最高领导人的责任 B.第二层面,中层干部的责任 C.第三层面,企业最高领导人的责任 D.第三层面,基层人员的任务 E.第一层面,基层人员的任务

参考答案: 四个维度是指(ABCD),三个层面是指(ABD)全面绩效管理魔方

绩效管理的12个关键点称为绩效管理魔方。1.抓三个层面的问题

要提高改善绩效,作为企业的领导人应该管什么呢?领导人应该依次抓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抓规划; 第二要抓管理; 第三要抓执行。

抓这三个方面对于改善绩效都有效,但是效率却不一样。如果抓执行层面,绩效能够提升100%;如果抓管理层面、运营层面就可以提升到200%;如果抓管理规划,绩效的提升度就会是400%。所以当规划还没有做好时,就抓执行,舍本而求其末。

最有效的做法是先做好规划,确定企业的方向,然后第二步是怎么打,第三步是冲上去。可见,领导人的注意力放在哪里很重要。如果企业绩效不好,应该一层一层地检查。

第一层检查就是检查企业的赢利模式、业务模式、流程制度、市场定位对不对;

如果第一层没有问题,就抓管理; 如果管理没有问题,就检查执行。

图8-2 全面绩效管理魔方示意图 2.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

全面绩效管理就是对组织绩效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全面绩效管理是指以下四个方面:

财务收益 学习创新 内部运营 营销服务

整合赢利模式、设计企业规则、做好市场规划、打造职业团队是企业最高领导人的四项责任。运用企业诊断书,领导人会很快找到究竟企业出了什么问题。如图8-3所示:

图8-3 企业诊断书示意图

【图解】

图8-3是对企业检查的诊断书,不论在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一目了然。从图中可以看到,在财务上的问题,出在决策层面;在运营上的问题也是出在决策层;在执行层面,财务、运营、团队都不错,但是客户满意度不够。通过全面绩效管理魔方,领导人会找到究竟企业出了什么问题。

解决企业问题一个基本的思路是只抓一个时间、一个方面、一个层面的问题。在一个时段里只解决一个方面,一个层次上的问题,不要全解决,很多国外企业就是这样做的,例如把今年定为市场营销年,明年叫做流程制度变革年,后年叫做财务收益年。一个时期解决一个问题,不要同时解决所有问题,这样抓企业绩效,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家企业设立绩效指标也应该是四维指标。设立单一指标,企业就会出问题。例如,很多企业会出现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为什么?在今年的工作指标中,没有列人才成才指标,而且对培养人才的任务不加考核。不考核,管理者是不做培养的,做培养也是偶尔为之,不会形成一个强制性的指标,所以必然会出现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

下载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第十一讲)5-2、3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第十一讲)5-2、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