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上教案 信息技术
第一单元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1课 信息就在你身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兴趣
2、渗透《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是什么?计算机又有哪些作用呢? 过程与方法:
先采用学生自学、提问讨论,教师总结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媒介:
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网络安全吗?知道《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吗? 渗透《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内容:
第十三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负责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第十四条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发生的案件,有关使用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报告。
第十五条 对计算机病毒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其他有害数据的防治研究工作,由公安部归口管理。
今天呢,是我们第一次上信息技术课,第一课的课题名称是《信息就在你身边》,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的哪些东西属于信息呢?
二、新授
这节课课我们就慢慢的了解信息是什么?信息技术是什么呢?哪它们和计算机有什么联系呢。
1、请学生打书开第1课,解决问题1:什么是信息?我们生活中哪些属于信息。
2、学生讨论回答以上问题。
3、师总结: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数学、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第2课 神奇的计算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生让学生知道计算机有哪些神奇的功能、计算机的发展。并认识各种类型的计算机。
2、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和人类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做一个新时代的合格信息技术公民。
过程与方法: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分析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来开展教学
教学重点:从生活中了解计算机的功能,让学生明白,学习和实际生活是分不开的。
教学难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媒介: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计算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计算机有什么神奇功能呢。
二、新授:
1、计算机机的神奇功能
让学生说说计算机在生活中能做些什么?
师总结:计算机能进行科学计算、气象预测、实验模拟、辅助设计等等。主要列举在学校里计算机可以帮助老师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等事例。
2、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计算机有哪么多功能,它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并说说现在的现在计算机和以后计算机的发展。让学生发表言论。
3、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
4、爱护我们的计算机。
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高科技产品,是对我们学习和工作有很大帮助的工具,因此在使用计算机时要做到爱护。关于怎么爱护,请学生自己说说,师在根据书的的爱护知识进行总结,最后通过练习想一想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意识。
第二单元 初步认识计算机
第3课 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能够认识计算机的一些硬件设备的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设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过程与方法:采用实物展示,学生思考,教师讲解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分工。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媒介:计算机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通过我们前面的学习,计算机的功能确实非常强大,你一定很想知道计算机是由什么组成的,又是靠什么来进行工作的吧?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计算机的组成。
二、新授
1、认识计算机
从外表上看,一台比较完整的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及音箱、打印机组成。
一般的计算机有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就可以进行工作了。
请学生分别认识以上设备,并能记住它们的名字。然后教师提问,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理解什么是硬件系统
计算机由很多部件组成,每个部件完成不同的工作。各个部件协同工作,相互配合,计算机才能完成各种工作,显示出强大的功能。这些组成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我们就称为“硬件”。
(2)部分计算机硬件及功能列举
主机:主机是计算机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指令输放计算机后,主机负责整理、分析、处理,然后输出。
拆开主机箱,让学生认识对硬盘、光盘、优盘、软盘进行比较讲解。
打开“金山打字”软件,让学生对软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第4课 开机和关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的开关机、认识Windows桌面,对 Windows操作系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认识并能够熟练的操作鼠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27、28、29条内容: 过程与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自主操作+练习巩固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开机和关机。
三、教学难点
鼠标的四种操作方式的掌握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媒介:计算机网络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如果我们想让计算机为我们工作,我们首先要学会开机和关机,以及鼠标的正确使用。
要使用计算机,首先得与计算机交个朋友,学会打开、关闭和正确使用鼠标。
1、启动计算机
先按显示器上的电源开关,再按下主机箱上的电源开关,看看显示器上什么变化。
检查学生的开机状况,让有困难的学生向周围请教。
2、认识Windows桌面
计算机启动成功后,我们看到的这个画面,称为Windows的桌面。
让学生指出 “开始”菜单按钮、任务栏、图标、鼠标指针分别在哪里,并请学生演示。
3、和聪明的“小老鼠”握握手
(1)介绍鼠标名字的由来和鼠标的外形、作用。(2)介绍鼠标工作不同的工作出现不同的形状。标准选择、帮助选择、后台操作、等待。
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
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习掌握了以下的一些知识:
1、认识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了解了计算机软件。
3、学会了开机、关机的正确操作。
4、学会了操作使用鼠标。
1、按照“开始—程序—游戏”的方式启动“游戏”子菜单下的其它几个游戏,然后关闭。
2、按照“开始—程序”的方式启动“画图”、“计算器”、“写字板”和“记事本”程序并关闭。
3、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玩“扫雷”游戏,进一步熟悉鼠标的操作。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学习用“开始”菜单打开各类程序,逐步熟悉鼠标的操作,在打开窗口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扫雷游戏的游戏规则,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既达到了学习目的又拓展了知识点。
1按钮就由“最大化”变换为“还原”。如果要恢复原来的窗口,单击“还原”就可以了。
最小化与还原:单击“最小化”按钮,窗口就缩小为一个图标按钮,存放在任务栏上。如果要恢复原来的窗口,单击任务栏上的图标按钮就可以了。
2、窗口的移动
窗口最大化是无法移动的。
3、窗口大小的改变
4、窗口的关闭
要关闭窗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单击“关闭”按钮。
三、练一练
1、完成练习1
2、通过“开始”菜单打开“写字板”窗口,练习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还原、移动、缩放等各种操作,然后关闭窗口。
四、拓展知识
同时打开3—5个窗口,然后将指针移至任务栏的空白位置,单击右键并选择“层叠窗口”,看看有什么效果。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在复习打开程序窗口的基本上进一步认识认识窗口的各种组成部分的名称,并能对窗口进行各种操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习自学,回答问题的方式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最后通过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
编辑键区:主要用做光标控制、文本编辑功能。
辅助键区(或称数字小键盘):专用数字输入或作为编辑键使用,可切换。
状态指示区:包括大小写状态、数字键盘区状态等。
3.基本键位
基本键位:A S D F(左手)J K L ;(右手)为基本键。在输入时,手指必须置于基本键位上面。在输入其它键位后必须重新放回基本键上面,再开始新的输入。
注:手指要自然弯曲,轻放在基本键位上面,大姆指置于空格键上,两臂轻轻抬起,不要使手掌接触到键盘托架或桌面(会影响输入速度)。
4.手指分工
每个手指除了指定的基本键外,还分工有其它的字键,称为它的范围键.其中黄色的键位由小手指负责,红色的键位由无名指负责,蓝色由中指负责,绿色键位由食指负责,紫色空格键由大拇指负责。
指法练习技巧:左右手指放在基本键上;击完它键迅速返回原位;食指击键注意键位角度;小指击键力量保持均匀;数字键采用跳跃式击键.
5.指法练习
初学打字,掌握适当的练习方法,对于提高自己的打字速度,成为一名速记高手是非常必要的,一定把手指按照分工放在正确的键位上,有意识地慢慢记忆键盘字符的位置,体会不同键位上字键被敲击时手指的感觉,逐步养成不看键盘输入的习惯。
指法的训练可以采取2个步骤来实施。第一个步骤:采用一般的指法训练软件(金山打字或快打一族)练习盲打,使盲打字母的击键频率达到300键每分钟。第二个步骤:按双文速记拉丁中文的方式进行看打或听打(录音)练习,要求击键准确,击键频率在350键次左右每分钟。进行打字练习时必须集中精力,充沛做到手、脑、眼协调一致,尽量避免边看原稿边看键盘,这样容易分散记忆力,初级阶段的练习即使速度很慢,也一定要保证输入的准确。速记员指法训练要领:
1、正确指法
2、键盘记忆
3、集中精力
4、准确输入
5、刻苦训练
5如果提示栏中没有需要的汉字,可按“+”或“-”键分别向后或前翻页寻找。
试一试:在键盘上用拼音分别输入“中”和“国”这两个汉字。
注意:在输入过程中,每按一次空格键,就可以在光标的前面加入一个空格。在输入过程中,每按一次回车键,就可以另起一行。
(四)写字板的关闭 关闭写板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单击“文件”菜单,选择并单击“退出”。第二种:单击“写字板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无论哪种方法退出,都会弹出一个询问是否存盘的对话框,这里我们选择“否”。如何保存输入的结果,下一节课再学习,如果有会保存的同学,也可以先试着把自己输入的内容用自己知道的方式保存起来。
三、练一练
完成第7课的课后练习
Zhong hua ren min gong he guo 中华人民共和国
Wo yong jisuanji xie hanzi 我用计算机写汉字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在写字板里输出中英文,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输入法的切换,在教学输入法的切换时,要让学生明白什么输入法能输入英文,什么输入法能输入中文。知道输入法的切换方式。通过一堂课的讲解练习,学生能够完成中文输入法的切换,能在写字板中输入英文和汉字,但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强练习。
7(3)在“打开”对话框里,应该找得到刚才保存的文件,然后单击“取消”按钮退出。
小技巧:
保存文件时,可以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这样可以快速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打开文件时,可以单击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快速弹出“打开”对话框。文件的保存又叫存盘。文件保存下来后,可以继续输入文字,修改文件,然后再次存盘。再次存盘可以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快速保存文件。
第2课时
3、认识文件
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同信息打交道,例如在计算机上写过的文章、画过的画等等,为了方便以后使用,都要保存下来,这些保存下来的信息,就是文件,文件可以是一篇文章、一张图片、一首歌曲、一段电影、一个程序、一组数据等等。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建立的文件是哪些,它们的名字是什么?文件的命名有一定的规则,那我们大家就来看看文件的命名规则到底是些什么?
4、文件的命名规则
文件就像我们人一样,每个人都有姓、有名,这是取名字的规则,文件的命名也有规则。
(1)文件名通常由主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中间用小数点隔开。例如:xuexi.doc、学习.doc、图1.bmp、歌曲.wav 等。
(2)文件主名可以是英文字母、汉字、数字、标点符号等字符组成,最长可达255个字符。扩展名一般不超过3个字符。
注意:
(1)标点符号中的*、?、<、>、/、、:、”等符号不能用于文件命名。(2)在文件命名中,英文字母可以用大写,也可以用小写,作用是一样的,如ABC.DOC与abc.doc是同一个文件。
知识拓展:
文件的扩展名主要用来表明文件的类型,文件的扩展名相同,功用和作用也一样。如写字板文件的扩展名是doc、画图文件的扩展名是bmp、声音文件的扩展名是wav、电影文件的扩展名是avi等等。练一练:课后练习
1、练习2
9(1)首先让学生合作完成。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2)其次教师总结创建文件夹的方法①在桌面双击“我的文档”图标,打开文件夹。
②单击文件菜单。在“新建”的子菜单下选择“文件夹”,然后单击; ③“我的文档”下面就建立了一个新文件夹。
(3)最后,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请“小老师”提供帮助。
3、文件夹的命名和改名
文件夹的命名规则与文件的命名规则完全一样。
文件和文件夹都可以改名。下面我们将“新建文件夹”改名为“学习”。(1)在“新建文件夹”上右击弹出快捷菜单。(2)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并单击“重命名”。
(3)输入新文件名“学习”,然后在虚框外面单击右键(或者按回车键)确定,文件夹的改名就完成了。
三、学生练习课后的练一练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在认识文件夹的基础上学会新建文件夹,在掌握文件夹命名规则的前提下给文件夹命名和改名,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引导学生认识文件夹,教师演示新建文件夹,让学生自学文件夹命名规划的内容,大家合作探讨文件夹的命名和改名,通过一堂课学习下来,学生能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件,比如:如何创建文件。了解了什么是文件夹,可我们的文件存放在计算机的什么地方,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它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1、认识“我的电脑”
双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打开这个窗口。说一说:
“我的电脑”窗口里的图标有哪些是你认识的?请说出来。在“我的电脑”窗口中,列出了计算机安装的全部驱动器。
(1)“英寸软盘(A:)”图标表示3.5英寸软驱,用“A:”的符号表示,读作“A盘”
(2)(C:)和(D:)图标是硬盘的图标,一台计算机通常会有2—3个硬盘图标。“C:”和“D:”是C盘和D盘的符号。
(3)(E:)图标是光驱的图标,在多媒体计算机中一般都会有这个图标。窗口中的其他图标是一些专用的文件夹,图标上都有一个表示类型的图案。
2、查找驱动器中的文件夹和文件
用“我的电脑”查找文件,是从查看某个硬盘开始的。双击“我的电脑”中的某个硬盘的图标,可以打开表示那个硬盘的窗口,显示这个硬盘中所有的文件夹和文件。
双击需要查找的子文件夹,就可浏览这个子文件夹中的所有子文件夹和文件……就这样一级一级的查找下去,直到找到所需要查找的文件。
现在我们来寻找前两节课创建的“练习1”文件,看看它放在哪里。(1)在“我的电脑”窗口中,双击C盘图标,打开C盘窗口;(2)在C盘窗口中,找到并双击“My Documents”文件夹;(3)在这个文件夹窗口中,我们就可以找到“练习1”这个文件了。小知识:“My Documents”就是“我的文档”,是Windows专门为操作者指定的一个文件夹,操作者自己创建的文件,只要不做特别的指定,一般都存放在这个文件夹里。
小技巧:
在向前查找文件的过程中,单击工具栏上的“后退”按钮,要以退回到前一次查找的文件夹。如果单击“后退”旁边带有下拉箭头的按钮,就可以快速返回曾经查看过的任意一个文件夹。
练一练
324-
第二篇:三上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箭竹小学2012年秋三年级上信息技术
教学计划
教师:陶君
一、学生分析
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对计算机的知识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操作较熟练,但是大部分学生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纯粹是上课时间学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会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内容包括:感受信息世界、认识信息工具、体验信息输入和记录珍贵信息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单元是感受信息世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信息及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方式,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第二单元是认识信息工具,通过使用鼠标进行简单的画图操作,利用键盘输入拼音和汉字以及对计算机进行简单的设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在玩中学”的教学意境,在娱乐中增长知识掌握技能。第三单元是认识信息工具,本单元从认识键盘开始,1
从键盘的指法入手,使学生逐步掌握键盘的组成及操作。第四单元是记录珍贵信息,通过记录自己的感兴趣的事物进一步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四、教学重点:
1、了解信息和信息工具的概念,并能正确区分
2、鼠标的操作
3、认识键盘的组成,并能正确的输入汉字、数字和拼音
五、教学难点:
1、了解信息和信息工具的概念,并能正确区分
2、鼠标的使用
3、键盘指法的练习
六、教学措施:
以“鼠标的使用、键盘指法”等为学习重点,适当辅之于游
戏、组织竞赛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1、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2、注重辅差、培优、提中。
3、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4、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第三篇:福建教育出版社三上信息技术教案(精选)
第一课
生活中的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通过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信息技术的进步。从而体验信息的获取与传递。
教学重难点:了解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准备:电脑网络检查、有关资料的下载。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幻灯出示MP4数码相机电话电视等图片。
2、问:这些东西都有什么功能?(可以获取信息并把信息保存下来)
3、这节课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信息技术”。
二、了解早期和现代的信息技术
1、播放幻灯片出示电报机老式电话等图片。
2、老师哪位同学知道电报和电话是谁发明的莫尔斯贝尔
3、出示智能手机图片问智能手机有哪些功能
三、说一说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1、灯出示数码相机摄象机电视电话智能手机电脑等图片。
2、教师问这些东西都是如何应用的
3、教师小结数码相机、摄象机、电视机可以用于获取信息。电话、手机可以用于传递信息电脑可以用于保存、处理、传递信息。
4、比一比信息技术的进步
四、小结、质疑
1、到底什么是信息技术:用于获取、存储、处理、传递信息的技术。
2、今天所学的内容你能为自己打几颗星。教后反思:
/ 19
第二课
初识电脑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地启动电脑,关闭电脑。
2、认识图标,打开窗口,查看菜单。
3、借用电脑进行教学探究。教学重难点:认识图标,打开窗口,查看菜单。教学准备:电脑及网络连接检查。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家都有电脑吗?现在的电脑变得越来越小了,但是电脑功能却越变越强大,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好伙伴——电脑。
二、开始新课
1、师出示幻灯:早期电脑用户界面、现在的个人电脑界面、平板电脑的界面。
2、师:哪个界面清晰而操作简单?
3、一一让学生认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等组成部件。
4、一起学习开机步骤先开显示器电源再开主机电源。
5、师:我们一起找找“我的文档”“回收站”“IE”“我的电脑”“网上邻居”图标在哪里。
6、师:跟老师一起双击“我的电脑”看看窗口里面都有什么内容。标题栏、菜单栏、快捷图标、最小化按钮、最大化按钮、关闭按钮、窗口内容。
7、跟老师一起用鼠标单击桌面左下角的“开始”按钮看看菜单中的项目。
8、师:谁会用电脑中的计算器程序计算55+23等于多少 学生开始练习计算1+10 2+9 3+8 4+7
5+6
5×11
9、快下课了跟老师一起正确关闭电脑吧
三、练一练 计算1+2+3+4+5+6+7+8+9+10等于多少?
四、欣赏:表扬计算器算得快的同学。
五、小结、质疑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你能为自己打几颗星?
/ 19
第三课
走进电脑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电脑硬件。
2、了解电脑输入、输出设备。
3、了解数字图书馆。教学重难点:了解电脑输入、输出设备。
教学准备:电脑及网络设备检查,有关输入、输出设备的准备。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要想使用好电脑,首先要了解电脑。关于电脑设备方面同学们想了解什么?
生:„„
二、开阔视野
师:认真观察P14的八幅图,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图有什么关联? 生:观察、思考、交流。师:指名学生说一说。师:小结
三、探究活动:
1、自主探究: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自己桌面上的电脑,关于电脑的有关设备你能说出哪几种?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生:观察、交流。
2、分项探究:
(1)了解输入设备:先观察自己的电脑有哪些输入设备,观察后与同桌进行交流。
(2)了解输出设备:先观察自己的电脑有哪些输出设备,观察后与同桌进行交流。
(3)指名说一说,师生互相补充。(4)观察课本P15-17,并说一说。
/ 19
3、拓展练习:
(1)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还见到哪些输入输出设备,并说一说这些设备的用途(同桌之间互相说)。
(2)师生补充。
4、创新活动:
(1)教师打开主机箱,让学生看一看内存条、硬盘和中央处理器等。(2)师生互动。
四、小结: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归纳一下哪些是输入设备、哪些是输出设备? 教后反思:
第四课
找找键位
唱唱歌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不同的键盘。
2、了解键盘的基本功能。
3、熟悉键位的分布。
4、培养操作键盘的正确姿势。
教学重难点:熟悉键盘的分布,培养操作键盘的正确姿势。教学准备:几种不同键盘的课件制作、电脑设备的检查。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请学生辨别认识图上这些东西是什么(不同的键盘)
二、拉开电脑桌抽屉,看一看自己的键盘,说一说与图上哪款相同,并说一说键盘有什么用途。
三、了解键盘的主要功能
/ 19
1、学生互相说一说。
2、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四、认识键盘的区位划分。
1、课件出示键盘图(详见P20图例),点击鼠标用红线将五个区按先后顺序标出来,引导学生观察。
2、给每一个区命名,并引导学生说一说。
3、展示几种不同键盘,让学生观察不同键盘的不同区位划分。
五、培养正确的击键坐姿。
1、看书P21正确坐姿的要求。
2、练习:按正确坐姿的要求坐好,并试着用手轻击键盘,反复训练10次。
六、重点认识主键盘区的功能。
1、课件出示主键盘区,用拆解法分区展示,使学生认识主键盘区的划分,并说一说每个区的键盘有什么区别,猜一猜有什么不同。
2、找键位,唱键位歌。
3、分享键盘键位识记法。
4、交流:你是怎样记住26个字母键的。
七、小结(活动评价)
同桌之间根据P24的评价表互相评价。教后反思:
第五课
敲敲键盘
听听歌
教学目标:
1、找基准键的位置。
2、熟悉手指分工。
3、学习击键方法。
4、练习键盘指法。
教学重难点:熟记键盘上的键位,熟练掌握键盘指法。
/ 19
教学准备:检查电脑设备、准备练习材料。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导入:
教师展示汉字输入,让学生领略汉字输入的速度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输入的兴趣。
二、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老师汉字输入这么快,有什么诀窍?
三、开阔视野:观察P26,说说打字机与主键区字母键有什么相似或相同之处。
四、掌握正确的击键方法:
1、手指分工:(1)教师讲解。
(2)观察P27图示,看一看左右手十个手指是如何分工的,并在键盘上试一试。
2、击键练习
(1)教师讲解击键方法。(2)学习击键,教师巡视指导。(3)边击键边记忆键名(字母名)。
(4)多种练习交替:边击边念——你念键名我击键——比一比谁姿势更正确——比一比谁击的快又准。
(5)交流
说一说击键过程中有什么感想与困难。
3、反复练习。
五、小结
根据P30的活动评价同桌之间互相进行评价。
教后反思:
/ 19
第六课
打打汉字
说说话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输入法的发展历程,并了解常用的拼音输入法,学会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
2、通过鼓励学生多进行汉字输入练习,提高学生的输入汉字速度。教学重难点:了解拼音输入法,并学会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教学准备:各种汉字输入法的介绍材料,检查电脑设备与网络。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汉字输入法的发展历程
展示汉字输入法的发展历程资料,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了解汉字输入法的发展过程,特别是五笔字型输入法的影响。
二、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
1、认识全拼输入法。
(1)解释:全拼输入法是将一个汉字完整的汉字拼音汉成该汉字的编码来输入汉字,只要会认读汉字的汉语拼音,就会输入汉字。
(2)学习切换输入法:点击右下角的输入法切换按钮,选择“中文(简体)—全拼”,这时输入的就是全拼输入法的汉字。
(3)了解输入法中的有关按钮使用:见课本P33最下方关于有关切换按钮的介绍,并熟记。
(4)输入单个汉字练习。
启动Word——将右下角的输入法切换至“中文(简体)—全拼”,——输入单个汉字。
注意:输入汉字过程中,经常要选择自己需要的汉字,这时应该在对话框中进行选择,方法见课本P34图例的介绍。
2、汉语拼音字母ü的对应英文字母及使用介绍。
3、汉语词组输入规则介绍与练习。
方法一:可以先输入词组的第一个汉字,再从选择对话框中选择所需的词组。方法二:可以一次性输入两个字、三个字,甚至更多的拼音。例如输入“福
/ 19
建”。
4、学生练习。
三、练习在记事本中输入汉字。
(1)启动记事本。方法: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2)输入汉字、词组、书名:见课本P36创新活动的有关内容。
四、课堂小结,活动评价:请根据课本P36活动评价的内容进行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
教后反思:
第七课
输入谜面
猜谜底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在记事本中输入汉字,并学会文字编辑,保存文件。
2、通过输入谜面猜谜底,激发学生输入汉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输入 汉字的速度。
教学重难点:输入汉字,学会文字编辑。教学准备:谜语的准备,电脑设备与网络检查。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发放课前准备的谜语,学生猜一猜,可以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比一比谁猜得又多又对。
二、输入谜面,猜谜底,比一比看谁输入得快,猜出的谜底多。(1)启动记事本。
(2)输入谜面(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每人两条,发放给学生)(3)学会修改输入错误的字。
方法一:替换法——将鼠标指针移到输入错的字的左侧,按住左键不放,拖
/ 19
动鼠标到字的右侧松开,然后重新输入正确的字即可。
方法二:用删除键“Delete”,删除错误字符,重新输入正确的字符。方法三:使用退格键删除错误字符,重新输入正确字符。
三、练习:
1、在记事本中输入谜语,比一比,谁输得又快又好。(内容见课本 P41创新活动的内容)
2、教师展播学生输入的谜语,看看谁能猜对谜底。
3、用退格键和删除键都能删除字符,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区别。
四、课堂小结,活动评价
先同桌交流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再根据课本P42活动评价进行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
教后反思:
第八课
输入小档案
记录我成长
教学目标:
1、学会输入标点符号。
2、学会建立个人小档案。
3、学会保存自己的档案文件。
教学重难点:建立个人小档案。
教学准备:几份个人小档案,检查电脑设备与网络。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几个个人小档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展示姚明等几个人的个人小档案,引导学生交流,并说一说这些小档案有什么不同。
2、师生互动:你想建一个自己的小档案吗?想建一个怎样的个人小档案?
/ 19
二、输入个人档案。
1、启动记事本,为文件起名为“***个人档案”,并选择好保存的位置,输入文件名,点击保存。
2、在记事本中,输入标点符号:练习输入《》、,、。等常用的标点符号。(1)了解标点符号键的位置。
(2)了解中文、英文标点符号切换按钮。(3)标点符号键的分布与指法。
3、在记事本中,输入自己的小档案。
(1)输入多行文字:每输入完一个自然段,按一下回车键,系统会自动插入“换行符”,表示段落结束。
(2)插入文字:移动插入点到要插入文字的位置,输入文字。(3)删除文字:
方法一:按一下“Delete”键,删除插入点光标右边的字符。方法二:按一下回车键,删除插入点光标左边的字符。
4、创意小提示:请按课本P48中的创意小提示操作。
三、创新活动:按课本P48中的创新活动内容操作。
四、课堂小结,活动评价:按课本P48活动评价进行。
教后反思:
第九课
移一移鼠标
让文字安家
教学目标:
1、学会复制、剪切、粘贴操作。
2、体会“复制+粘贴”与“剪切+粘贴”的操作效果。
教学重难点:体会“复制+粘贴”与“剪切+粘贴”的操作效果。教学准备:电脑设备与网络检查。教学时数:1课时
/ 19
教学过程:
一、开阔视野。
教师演示:复制文字、剪切文字、粘贴文字,并说明操作方法。
二、体会复制、剪切、粘贴功能。
1、打开记事本程序,准备输入绕口令(见课本P51绕口令)。
2、复制、粘贴字符:
(1)选中字符:将鼠标指针定位到需要选中的字符前面,按下鼠标左键不动,拖动鼠标,选中要复制的字符。
(2)单击“编辑”菜单下的“复制”命令,也可以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复制”命令。
(3)将插入点光标定位到需要插入字符的位置,单击“编辑”菜单下的“粘贴”命令,观察插入点光标所在处的内容变化,也可点击鼠标右键,执行“粘贴”命令。
3、剪切、粘贴字符:
(1)选中字符,单击“编辑”菜单下的“剪切”命令,观察插入点光标所在处的内容变化。
(2)找到合适的位置,单击“编辑”菜单下的“粘贴”命令,观察插入点光标处的内容变化。
三、创新活动:
1、在记事本中输入你对自己家乡的印象,比一比,谁输得又快又好。
2、输入课本P54的绕口令。
四、活动评价:
根据课本P54的活动评价进行自我评价或同桌互相评价。教后反思:
/ 19
第十课
雨过天晴
我来画云
雨和太阳
教学目标:
1、学会启动“画图”软件。
2、认识画图窗口,了解画图工具。
3、学习用刷子画云和雨。
4、学会用橡皮擦、颜料桶等工具修饰画面。
5、学会用铅笔写彩色的字:“下雨啦”。教学重难点:学会使用画图工具。
教学准备:各种画图、检查电脑设备与网络。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各种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展示各种画图,引导学生观察。
2、展示小朋友画图(见课本P56有关画图)。
3、学生交流,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画“下雨啦”场景图。
1、启动画图软件:
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2、认识电脑“画具“。
“画图”窗口主要由绘图区、菜单栏、工具箱和颜料盒等四个部分组成。(1)了解菜单栏命令。(2)了解绘图。(3)了解工具箱的工具。(4)了解颜料盒的工具。
3、动手画云和雨。
(1)用刷子工具画云的轮廓和雨滴。
(2)用橡皮擦擦除交叉线,用颜料桶工具填充云的颜色。(3)用铅笔工具写“下雨啦”。
三、创新活动:
/ 19
1、尝试如何隐藏、显示工具箱。
2、把背景改变成红色。
3、雨过天晴,画个太阳吧!
四、活动评价:
按课本P60进行活动评价(可自评也可互评)。
教后反思:
第十一课
车水马龙
我来画车 船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规则图形工具画直线、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圆等。
2、学会设置线条的粗细,改变线条的颜色。
3、了解矩形工具、椭圆工具的填充类型。
教学重难点:用规则图形工具画直线、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圆等,并学会设置线条的粗细与填充颜色。
教学准备:电脑设备与网络的检查,准备部分实物或图片。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展示部分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它们包含了哪些几何图形?
教师通过现场作画,展示画直线、矩形、正方形等图形,并填充颜色,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画卡车。
1、画车:
(1)启动画图软件
(2)选择直线按钮,确定线宽、颜色(3)单击矩形工具,画矩形和正方形
/ 19
(4)单击椭圆按钮,画车轮
(5)单击直线按钮,画车头与方向盘。
2、填充颜色:(1)单击颜料桶(2)单击色块(3)选择所需的颜色
(4)单击填充区域,填充相应的颜色。
三、练习:
1、画一画今天的天气情况,如多云、刮风等。
2、车在地上跑,船在水里行,再画一艘帆船吧。
3、选画“课本P61开阔视野”中的图形。
四、活动评价:
根据课本P66的活动评价进行评价。
教后反思:
第十二课
夜色朦胧
我来画夜幕下的大楼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上档键配合画图工具,画正方形、圆等。
2、学会使用直线、三角形、矩形、椭圆工具画图。
3、学习使用放大镜配合其他工具修补作品,使作品更加完美。教学重难点:学习用上档键配合画图工具画图形。教学准备:电脑设备、网络检查以及有关图片的下载。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下载(课前准备好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相互补充(根据生活中的所见说说自己还想到些什么图片)。
二、出示彩色图,通过观察比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9
展示P68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师生互动,激发兴趣。
三、画大楼轮廓。
1、用矩形工具画大楼轮廓:
单击“矩形”工具——选择有边框的空心图形样式——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在画板中画出第一幢楼轮廓——按住鼠标,同时按上档键,拖动鼠标画正方形(第二幢楼轮廓)
2、填充颜色:按前一节学习的方法给第一、二幢楼填充颜色。
3、学习画窗户:
选择“矩形”工具——按画正方形的方法画窗户 或:选择“椭圆”工具,画圆形窗户。
4、学习用放大镜放大窗户
单击“放大镜”工具——选择“选择2倍放大”——拖动滚动条,找到需要加窗格的窗户。
5、学习画窗格:
选择“直线”工具——在窗户上画直线,绘制成窗格。
四、学生练习(创新活动)
1、打开上节课“我的帆船”文件,在帆船上配上救生圈。
2、出示上课伊始的图片,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画一画,也可以选择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图片来画。
3、画好后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五、活动评价
依据P72页的评价内容进行评价。
教后反思:
/ 19
第十三课
星星一点点
我来画星空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规则图形工具进行简单的创意绘图。
2、学会简单的色彩搭配。
3、学会互相交流、点评作品。
4、学会自定义颜色、用渐变色修饰画面。
教学重难点:学会简单的色彩搭配,自定义颜色、用渐变色修饰画面。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图形组合图片,检查电脑设备与网络。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生互动谈话,聊一聊电脑画图的感受,激发学生电脑绘画的兴趣。
二、出示几幅通过简单的图形组合和色彩搭配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图形组合和色彩搭配的效果。
三、画星空。
1、给夜景选一个颜色:
双击任意一个色块——单击“规定自定义颜色”——单击调色板或移动“三角形”调节符,选择合适的颜色——单击“添加到自定义颜色”——单击“确定”——单击“颜料桶”填充画布的颜色。
2、画房子:
(1)画房子的轮廓:用直线、矩形、椭圆等规则图形工具画。
(2)填充颜色,画窗格:用前面学会的方法填充,然后用学过的画窗格的方法画窗格。
3、修饰天空:
(1)教师说明修饰天空的目的和意义。
(2)练习用刷子、自定义颜色和颜料桶工具,画深浅不同的天空。
4、画月亮和星星:用刷子、椭圆等工具画点点星光和月亮。
四、学生创新活动。
1、练习画弯弯的月亮。
/ 19
2、想相身边的事物,确定一个主题,画出你的作品:如我的校园、温馨的家、乡村一角、远航、机器人等。
五、活动小结与评价。
结合课本P78的活动评价内容进行小结与评价。
教后反思:
第十四课
开启网络之旅
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认识IE图标,了解IE的作用。
3、学会启动IE浏览器。教学重难点:了解IE的作用。教学准备:电脑设备与网络的检查。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阔视野,激发兴趣。
师生互动,说说上网给日常学习、生活带来什么好处?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开启网络之旅。
1、了解网络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1)传播信息(结合教师演示)。(2)查找信息(结合教师演示)。(3)收发电子邮件(结合教师演示)。(4)休闲娱乐(结合教师演示)。
2、认识浏览器。
(1)先认识自已前面的浏览器。
/ 19
(2)互相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浏览器,全世界目前有多少种类的浏览器。
3、启动浏览器。(1)教师演示。(2)学生练习启动。(3)认识比较常用的浏览器。
三、创新活动。
看一看课本P83的图片,想一想,他们用互联网做什么,同桌之间可以交流。
四、活动评价与小结。
根据课本P84活动评价的内容开展评价交流活动。教后反思:
第十五课
体验网络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网络世界里的地址(网址)。
2、认识网站的名称与标志。
3、体验网站提供的服务。教学重难点:体验网站提供的服务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了解有关网络的资料,电脑设备与网络的检查。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阔视野。
1、介绍一批网络英雄,说一说他们对网络发展的贡献。
2、回忆交流一下网络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好处。
二、探究活动(体验网站提供的服务)。
1、认识网站世界里的地址:
/ 19
学习怎样记录网站的地址。
2、登录网站。:
(1)右击浏览器图标,在浏览器窗口的地址栏中输入地址,按回车键即可。(2)双击桌面的浏览器图标,打开后在浏览器窗口的地址栏中输入地址,按回车键即可。
3、观察网站名称和标识,了解网站提供的服务内容。
打开“百度首页”,引导学生观察网站名称和标识,了解网站提供的服务内容。
4、畅想网站名称和标志的用意。
(1)师生互动:畅想百度网站的名称和标志的用意。(2)学生练习:畅想网易网站的名称和标志的用意。
5、体验网站提供的服务。
登录一个网站,体验一下网站给你提供的服务。
三、创新活动。
1、请你登录中国科普网网站,看看你从没有见过的珍稀动物图片。
2、你的网站你做主:给你的未来网站取一个名字,画一个网站标志。
四、活动评价。
根据P90的活动评价内容进行评价。
教后反思
/ 19
第四篇:教案三上
三年级上册英语《This is his head》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上册第十模块第一单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单词,学习句型“This is his…。”,并能把单词和句型相结合,说出完整的句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还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发展语言交际能力。学好本课将为后一单元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本课中的This is …。和Point to…。的句型,学生以前已有学习过,但是学生的语言基础不是很好,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经验和兴趣出发,以发展学生喜欢英语,以培养学生的自信,以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为主,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策略:
1、教法设计: 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情况,在设计本课时,我坚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语言的运用为目标,采用直观教学法、TPR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运用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学法指导: 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建立起自信,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得到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英语运用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和大纲所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语言知识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his, head, arm ,leg, hand, foot;
(2)能听懂,会说并能熟练运用句型:This is his …来描述他人的身体部位,能用point to your…来指向相应的身体部位。
2、语言技能目标
(1)能听懂教师的指令,迅速作出反应;
(2)能运用句型:This is his …来描述他人的身体部位,并能在相似的生活情景中灵活运用。
3、情感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听、说、认、读单词his, head, arm ,leg, hand, foot;
(2)能听懂,会说并能熟练运用句型:This is his …来描述他人的身体部位,能用point to your…来指向相应的身体部位,在生活中活学活用。
教学难点:
能灵活,熟练运用句型:This is his …来描述他人的身体部位。
教学过程:
一、Warming up 热身活动
(1)Greeting
T : Hello, boys and girls.I’m your new teacher—Miss Huang.Ss : Hello, Miss Huang.T : Nice to meet you!
Ss: Nice to meet you!Too.(设计意图:师生间亲切的问候,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2)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学习方式:小组比赛。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活动的形式引入竞争机制,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拼搏精神。)
(3)Watch a video.T : Ok.A video for you.Watch carefully, and then, try to answer me what’s it about?
S : 仔细观看视频《Head and shoulders》
(设计意图:截取洪恩幼儿英语视频《Head and shoulders》,集动画和歌曲为一体,旋律轻松活泼,内容紧扣主题,并为下一步的新知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Presentation 新知教授
(1)Game: I want to be magic.以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教学的神秘感。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爱探究。
(2)Game : See figure to guess the word.看背影猜单词。老师剪出身体部位的轮廓图片。学生通过看背影猜身体部位,从而自然地进入到新词的教学:head, hand ,leg, foot, arm 等。
T : Now, look here.try to guess what it is ?(hand, leg, foot, arm, head…)猜出后出示单词操作卡,并以动作引导学生理解,猜对的奖励小贴画。
Ss: 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读。
(3)Stick the words.贴单词卡游戏
T : How to read this word ?
Ss : Head
T : Which picture is head? I don’t know.Who can help me to stick it?
Ss : …。
(设计意图:通过看背影猜单词,学生兴致非常高,乐于参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老师采用TPR教学法,以丰富的肢体语言引导学生理解词汇,通过猜猜,听听,说说,动动的任务形式教学单词,不但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他们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还可以让他们在仿真实的情境中感知,运用并习得语言。)
(4)句型Point to your…。老师用动作引导出此句型,以旧带新。
三、Practice 操练巩固
(1)Game : I say and you do.老师发指令,学生做动作。
T : Point to your leg.Ss : 指向自己的腿。
T : Point to your hand.Ss : 指向自己的手。
T : Point to your head and your foot.Ss : 指向自己的头和脚
……。.(2)Who want to be a little teacher? 请小老师上台发指令,其余学生做动作。
(设计意图:请小老师上台发指令,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充分发挥学生的资源,体现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思想。)
(3)Pair work 同桌操练
(4)引出词汇his 句型:This is his …老师走到一男生旁边,说:This is a boy.This is his body.This is his head…。.等,辅以相应的肢体动作。重点强调his的发音。
(5)出示课件,复习身体词汇,操练句型This is_head, This is _leg等。个人说,分组说。
(6)Let’s chant.--《Two little hands》
T : Maybe, you’re tired.So, let’s relax.Chant together--《Two little hands》。
Ss: 边唱边做动作。
(设计意图:将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以chant的形式加以操练,韵律感强,节奏明快,受到学生的喜爱,让学生轻松地复习巩固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Learn the text.课文学习(1)Watch and listen.T : Boys and girls, you know head, hand, leg, foot and so on, so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56,watch and listen.Ss : 认真看仔细听课文录音。
(设计意图:第一遍听录音,给学生一个整体感悟课文的时间。)
(2)Listen and repeat
T : Listen again, and repeat it loudly.Ss : 跟读课文。
(设计意图:听录音跟读给学生学习并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使自己的口语能更加地道,纯正,同时,注意一些朗读技巧。)
(3)Listen, point, and read after me.T : Now, boys and girls ,use your finger to point your book,and read after me.Ss : 学生边听边指边跟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听边指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认读习惯和认读能力。)
五、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巩固,拓展和延伸
(1)用故事卡复述课文
T : Good job!Now, boys and girls, look at me, I have many beautiful pictures, please try to retell the text.老师出示故事卡,引导学生看图片中的关键部位,从而顺利地复述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采用故事卡复述课文,将文本内容进行有效分解,降低难度,这种有趣有意思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开口说英语,达到了听,认,读的有机统一,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2)Group work 描述物品
小组活动,4人为一组,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卡通人物的特征,颜色或身体部位。
T : Maybe, you have a dog, rabbit, tiger, so, let’s try to describe them.首先教师做示范,拿出一个手偶
T : look,this is a tiger.Maybe it’s five years old.This is his head.This is his arm…。.之后学生分组练习。
(3)Show time 学生展示汇报
(设计意图:小组练习,展示,汇报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使用英语,展示所学知识的舞台,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他们体验到用英语解决问题成功后的喜悦,知道学英语就能用,并且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Summary and assessment 总结和评价
(1)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2)生生间互评及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做评价(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小结本课的所学知识,能反馈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评价设计能让学生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客观,正确的认识自我,树立学习的信心。)
七、Homework
(1)小小金话筒。请将今天所学的新词和课文大声朗读出来,并录在磁带上。
(2)用This is …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卡通人物,要求不少于六句话。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把课堂教学融入到实际生活,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学有所用。)
板书设计:
Module 10 Unit 1 This is his head
head.This is his...arm.Point to your…hand.foot
第五篇:三上信息技术小树苗快快长
三上 小树苗快快长
【教学目标】
1.能打开和关闭“画图”,认识“画图”的界面。
2.了解“铅笔”、“刷子”、“喷枪”这三种工具的绘画特征,能用这三种工具绘画,掌握使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刷子”、“喷枪” 的方法。3.学会修改图画的两种方法。
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花草树木的热爱 下一课《整齐的教学楼》美丽的校园环境做铺垫。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四个工具——包括“橡皮”绘画的方法。教学难点: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刷子”的使用。
【教学过程】
1.范例激趣。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几幅漂亮的图画,这些画都是由刚毕业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画的。(学生欣赏电脑画)
今天,我们也来画画伴着一起成长的小树”。出示范例和课题。
2.打开画板。
“谁知道电脑中有哪位朋友能帮我们画画?”“你能把它请出来吗”让学生回答后示范“画图”的打开。学生尝试打开画图。
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照课本认一认画图的各个部分。同桌相互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3.找到工具。
“工具箱中有那么多的工具,我们今天一节课不可能一下子学完,老师在课前用三种不同的工具画了三条曲线,你能试着找出来,并在自己的电脑里画三条吗?”
学生尝试画三条曲线,从而认识“铅笔”、“刷子”“喷枪”三种不同的工具,以及找出工具箱面板的不同。以及和颜料盒的配合问题。
如果我们选择后,画错了,可以用橡皮擦工具把它擦掉。
4.用好工具
教师再次出示小树伴我长大图。要求同学们思考:这张图中,利用了哪些工具? 多媒体演示。
学生模仿画图,教师来回指导。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可以是教师示范、学生
示范,也可以让学生看看课本上是怎么说的。
5.修改图画。
“现在我们想要重要画一幅画——老师提供的,可画布上画了一些我们不要的内容,怎么办?”教师示范清除图像,一定要让学生读一读电脑博士的提示语。
6.完成作品、交流展示。
学生完成范例,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今天我们第一次画画,就有很多同学画很不错”展示优秀作品,指出优点。小结本课内容后,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