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

时间:2019-05-15 03:0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三单元

第1课

课 题

天有不测风云

目标要求:

1.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和成因,认识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

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感受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破坏力。3.体会灾害无情人有情,中国人民在危难中团结互助,共渡难关的可贵精神。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和成因,认识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

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感受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破坏力。

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汶川大地震、唐山大地震、2008年雪灾、台风等近几年发生在我国的特大自然灾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学生了解四类自然灾害分别包含哪些灾害类型;搜集近30年来中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了解这些自然灾害的具体经过,记录灾害造成的损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我们曾经为大自然那潺潺的流水、芬芳的花香、温暖的阳光、和煦的轻风所感叹,大自然是多么温柔,多么美丽。但是,大自然并不总是温和可亲,也常常会发怒„„(教师播放“心系汶川”视频)

2.师:我们再来回顾距离汶川大地震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的状况。(教师出示“唐山大地震”)学生结合自己了解到的汶川大地震、唐山大地震的情况,交流体会。

3.师:你知道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吗?学生自由讲述。(教师播放“地震成因”)

4.师:地震在顷刻间使得一幢幢矗立的高楼夷为平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停止了呼吸。地震是众多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而言,是一次次严峻的挑战,这真的是“天有不测风云”。(板书课题)

二、学习

1.师: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地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内,依次派生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和环境生态灾害四大类。课前大家搜集了自然灾害的种类,现在我们来开一个“自然灾害知多少”的新闻发布会。

⑴ 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自然灾害的名称和所属类别。师随机板书名称,并点击出示图片等资料。

⑵ 师:老师也就四大类灾害分别搜集了资料,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师播放“灾害种类”)

⑶ 学生填写教科书第54页“小调查”中的第1题。

2.师:我们刚才了解了汶川、唐山大地震,深切感受到了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伤害,其他灾害的情况又如何呢?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2008年的雪灾。(教师播放“2008年雪灾”)学生讨论:

⑴ 当看到雪越下越大,越下越大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⑵ 当听着雪灾报告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3.师:台风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我们来看一看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所带来的损失。

学生阅读教科书53页“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台风引发山洪的情景。(播放视频“山洪”)

学生根据阅读的资料和视频,结合自己可能遭遇过的台风经历,交流感受。(台风来临时,狂风暴雨、河水暴涨情境让我们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台风过后一片狼藉,损失惨重„„)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我国近30年来发生过的重大自然灾害,先组内讨论,然后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讲述,相同的事例其他小组的成员可做出补充。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感悟:自然灾害的破坏力。

学生完成教科书第54页“小调查”的第2题。

5.师:灾害的发生有些是自然界的肆虐,如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旱涝往往由气候异常造成,这些都是灾害的自然属性。但有些灾害是因为人类违反客观自然规律造成的,有其社会属性。

⑴ 搜集“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的学生阐述该次洪灾的概况,全班讨论造成该次洪灾的主要因素,其中哪些属于“天灾”,哪些属于“人祸”。

⑵ 师:洪水过后,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教师播放“洪水过后话中国”)

⑶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搜集到的“天灾人祸”的其他事例,全班分享,教师和学生可适当做出补充。(教师播放“太湖蓝藻事件”视频)

⑷ 师:人类对大自然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或加剧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人类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尊重客观自然规律,保护环境,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让我们行动起来!

三、拓展

1.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选择在家乡发生过的一次自然灾害作为研究对象合作研究。从该灾害的发生情况、成因、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防止此类灾害再次发生的有效措施。

2.小组搜集其他国家曾遭遇到的一些重大自然灾害的资料,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国家、情况、破坏力、成因等。

3.就上述两项研究内容出一期关于自然灾害的黑板报。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体会灾害无情人有情,中国人民在危难中团结互助,共渡难关的可贵精神。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2.学生搜集汶川大地震中解放军战士和指导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民警、医疗救护人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新闻工作者„„迎难而上的相关视频或图片资料和感人故事,以及自己所在地区为抗震救灾作出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见证了重大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伤害。2008年的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震撼了整个世界。请回想在第一时间得知汶川大地震时,你的感受。学生自由讲述。

2.师:地震发生后,我们的眼中常常喊着泪水„„(教师播放“最近我常常含着泪水”)

二、学习

1.师:当灾难突然来临,我们悲痛,我们哀伤,我们在灾难中奋起。我们心手相连,我们众志成城。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我们救援的决心和脚步。(教师播放“相亲相爱”)

2.师:灾情发生后,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于是,各路救援人员的服装颜色成为了救灾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医务人员的白色、消防官兵橘红色、武装警察的橄榄绿,人民警察的蓝色„„那亮丽的颜色让人们充满生的希望。在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表现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学生小组以颜色为线索,说一说救援人员是如何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灾区开展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的。(教师播放“汶川救援”图片)

3.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在中华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这一刻,我们都是汶川人!”它表达了许许多多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最真实的感受。用平凡创造了不平凡——这是一首来自普通人极其朴素的生命之歌。志愿者,在救灾大军中这是一支最令人感动的队伍,他们没有职称职位,不分籍贯口音,无长幼之序,无性别之分,不知疲倦,夜以继日,把一条条爱的溪流汇聚岷江两岸。(教师播放“汶川志愿者”)

学生交流志愿者在抗震救灾中的感人的画面。(教师播放“志愿者救援”)4.师:大爱无疆,超越贫富,超越时空,超越民族。从企业家上亿元捐款到拾荒老人的百元小钞,从国际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的纷至沓来到全国各地的对口支援,奉献的都是同样的爱心。我们所在的地区为抗震救灾作出了哪些贡献? 学生交流。

5.师: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现在我们再到2008年年初的雪灾现场去看看那里发生的感人故事。(教师播放“雪灾感人画面”)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5页“故事屋”。交流感想。6.师:这13名农民的举动,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假如要给他们颁发奖状,你会怎么写颁奖词?

⑴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颁奖词”,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故事中寻找适合作为“颁奖词”的语句。

⑵ 全班朗读,展示颁奖词。全班可评选推出最佳“颁奖词”。师:在“感动中国2008颁奖典礼”上,组委会这样赞扬他们„„(教师播放“感动中国2008颁奖典礼”视频)

7.师:或许你也经历过灾害,在灾害中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或许你曾伸出援助的手帮助过受灾的同胞。如果我们再次面临着灾害或是我们的同胞面临着灾害,你会怎么做? 学生交流。

8.师总结:面对躲不过的灾害,我们悲痛、我们哀伤,我们更在灾难中奋起。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方,心都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每一次落泪,每一个微笑,每一缕关注,都是爱的语言。那慌乱中的坚毅、悲恸中的自持、危难中的凛然向前,永远地镌刻在了历史上,震撼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教师播放“生死不离”)

三、拓展

1.师:在刚听到地震消息时,我们为汶川哭泣;现在,我们为汶川骄傲。它让我们在废墟中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看到了千古传颂的人间大爱!2008年5月18日,在四川省什邡市灾情最严重的蓥华镇救援现场,胡锦涛总书记用洪亮的声音坚定地喊道:“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段铿锵豪迈的声音,将在每个人的记忆中永远留存、回荡„„今天重温这些铿锵豪迈的声音,你有什么感想?课后根据中国人民在巨大自然灾害面前团结互助的感人故事写一篇日记。

2.班队活动课中组织一次抗灾、救灾的故事会,或出一期学习抗灾、救灾模范的黑板报。

四、反思:

第二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第1课

课 题: 不平静的世界

目标要求:

1.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概况,以及当今世界各地区间的一些冲突,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

2.体验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感受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进一步激发热爱和平的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概况,重点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2.体验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感受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

2.学生搜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两组图片“世界的和美”“战争的灾难”)学生交流观看两组图片后的感受。

2.师: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园中,可一直以来,战争和冲突时有发生,它们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使得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再平静。(板书:不平静的世界)

二、学习

1.师:我们刚刚度过春节、元宵节,合家团圆,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可是,距今90多年前的1914-1918年(教师板书:1914-1918),人类遭受了空前的劫难,世界上爆发了重大战争,是什么战争?(教师板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隔21年后的1939-1945年(教师1939-1945年),又发生了什么战争?(教师板书:第二次世界大战)

2.师:我们先一起来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起因。学生自读教科书第3页。全班交流。

3.师:请看两次世界大战的片断。注意: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播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录像)

4.师:硝烟弥漫,家破人亡,无数生灵涂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情景历历在目。有关两次世界大战,你了解了哪些大致情况?(教师点击“第一、二次世界大战表格”)

5.师: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一起来进行一项研究性学习。你打算从卷入国、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重大战役中选择哪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自由述说,全班统计。

6.学生自学教科书3-6页,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材料,从中找出与研究主题有关的资料,包括地图、事例、数据等,进行归纳并做简单记录。学生可以独自完成研究性报告,也可以和同一主题的同学一起完成一份报告,教师巡回做指导。

7.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⑴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教师出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⑵ 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图(教师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图”)⑶ 战争的受害者。(教师出示“受害者”图片)⑷ 南京大屠杀。(教师播放“南京大屠杀”录像)

⑸ 屠杀犹太人。(教师播放、出示“德国集中营分布图”“囚徒”)⑹ 轰炸广岛、长崎。(教师播放“轰炸广岛、长崎”录像)⑺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教师播放“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录像)

8.学生自由讲述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的体会。

9.教师小结:两次世界大战,其规模之大、代价之高、灾难之深重,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教师出示“小结语”)

三、拓展

通过上网或者阅读,了解更多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资料和情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地区间发生的一些战争及冲突。

2.进一步感受战争带来的残酷和灾难,激发热爱和平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

2.学生搜集近期有关世界各国、各地区间战争或冲突时事的简短报道。3.学生分组搜集二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一次战争或冲突事件,研究战争及冲突给人类带来的无情灾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出示文字和图片,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近期世界各国、各地区间发生的战争或冲突的简短报道,在陈述事件的同时分析战争或冲突带来的后果。

2.师:在了解了近期世界上发生的战争和冲突后,你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是各种战争和冲突还时有发生,当今世界并不平静。

二、学习

1.师: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战争和冲突一直存在,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学生分组汇报课前搜集到的二战后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一次战争或冲突事件,讲述战争及冲突给人类带来的无情灾难。(教师随机引导,并出示“战争组图”)

⑴ 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⑵ 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

⑶ 苏联为实现南下印度洋的战略企图于1979年发动并延续十年之久的武装入侵阿富汗的战争。

⑷ 20世纪80年代的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

⑸ 20世纪90年代由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引发的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击伊拉克的海湾战争。

⑹ 美国利用“北约”干涉南联盟事务造成前南斯拉夫解体的科索沃战争。⑺ 先后爆发5次、已经延续50多年的中东战争。

⑻ 进入21世纪,已在2003年发生的美英借口打击恐怖主义而发动的伊拉克战争。

⑼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 „„

2.师:二战结束以来,世界范围的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一直不断。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战争或冲突的时有发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⑴ 宗教和民族的政治因素是各国国内发生暴力冲突和内战的根源。(科索沃战争)

⑵ 资源匮乏造成的争夺成为国家之间冲突的根源。(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争夺土地资源、两伊战争为争夺石油资源、目前的中东地区为争夺水源引发冲突)学生学习教科书第8页。

3.师:无情的战争和冲突,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灾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战争和冲突,剑拔弩张,意味着人类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包括人员的伤亡,家庭的流离,经济的损失,环境的浩劫,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社会生活的**和动荡不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等。

三、拓展

1.目前存在的战乱中比较典型的有中东地区的巴以冲突和遭受美英打击之后的伊拉克国内的动荡局势,至今仍然难见解决的希望。以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的后遗症或其他世界各国、各地区间发生的战争、冲突中的一个事件为主题,写一篇周记。

2.血与火的战争唤醒了全世界人民,制止战争、渴求和平是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和平的环境,和平的环境需要全人类共同营造和维护。我们需要珍惜和平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幸福。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人类的责任。(教师播放“友谊和平之歌”)

四、反思:

第一单元

第2课

课 题

携手共创和平

目标要求:

1.了解国际红十字会等倡导和平的国际组织的名称和贡献。知道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诺贝尔和平奖的意义及一些获得者的贡献。3.感受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在促进世界和平中的伟大力量。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国际红十字会等倡导和平的国际组织的名称和贡献。知道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

2.学生了解联合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中采取过的全球反恐战略计划和取得的成效。

3.学生搜集联合国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维和行动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电影“非诚勿扰”片段)学生自由讲述观看后的感受。师:“我梦想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争端都化为无形,刀枪入库,铸剑为犁,大地鲜花盛开,孩子们重展笑颜”,片中的这几句话,表达了我们制止战争、向往和平的共同意愿。

2.师:除了战争对人类的摧残之外,国际恐怖主义、一些国家国内武装冲突的阴影也一直笼罩着全球,它使成千上万的人惨遭毒手,难以计数的财产被摧毁,数以亿计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遭到破坏。如何进一步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课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震惊世界的“9.11”事件。(教师播放“‘9.11’恐怖事件”片断)学生交流:

⑴ 师:你看到了什么?

⑵ 师:看了这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3.师小结:战争和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人类。制止战争、打击恐怖主义、追求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只有和平,人类才能生存;只有和平,人类才能发展。全世界各国人民联合起来,携手共创和平。(板书课题:携手共创和平)

二、学习

1.师:说到“携手共创和平”,我们会立即想到一个国际组织——联合国。我们先回顾创建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凯歌声中的联合国的一项宗旨。(教师出示“联合国宗旨之一”)

师:联合国哪个主要机构对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方面负有主要责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师: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采取行动的机构。安理会作为国际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已经成为公认的多边安全体系最具权威性和合法性的机构。

2.师:打击恐怖主义是联合国所有使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恐怖主义是对法律和秩序、人权与和平解决争议原则的伤害,违背了联合国所秉承的原则和宗旨。联合国一直在采取具体的措施来消除恐怖主义威胁,帮助各成员国打击这一恶行。你知道联合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中采取过哪些全球反恐战略计划?取得了哪些成效? 学生自由讲述。

⑴ 一致谴责恐怖主义。联合国通过对恐怖行为进行一致的、有计划的谴责,不断削弱因任何族群的任何诉求而付诸恐怖主义手段的行为,并明确表示恐怖行为绝不是解决实际或认为所受冤屈的有效手段。(教师点击“联合国反恐行动第1页”)

⑵ 制止向恐怖分子提供资助。(教师点击“联合国反恐行动第2页”)

⑶ 禁止恐怖分子获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教师点击“联合国反恐行动第3页”)„„

3.师:联合国是对整个世界冲突后稳定贡献最大的多边组织。在联合国维持和平成立以来的六十多年里,维和作为一个应对国际危机的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联合国维和人员在世界各地开展工作,以防止冲突爆发,控制及遏制暴力,支持国家行为者在冲突后保护及建设和平。(教师播放“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2页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资料。

师:自1948年以来,联合国维和行动共计63项,正在进行的维和行动15项。你们知道联合国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维和行动有哪些?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出示“正在进行的维和行动”)

4.师:这是什么组织的标志?(教师出示“国际红十字会标志”)这个标志有什么含义? 学生自由讲述。(教师播放“国际红十字会诞生”)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3页“国际红十字会”。教师提问:

⑴ 国际红十字会是谁在哪一年创立的?(1859年,瑞士商人亨利·杜农特创立)⑵ 国际红十字会的宗旨是什么?(为在所有活动中维护人道性、公正性、中立性、独立性、志愿服务、统一性、普遍性7项红十字基本原则)

师:国际红十字会是一个遍布全球的慈善救援组织,战时红十字常与许多国家的政府、军队紧密合作。此外,国际红十字会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志愿者组织,其无私奉献精神让许多人都投身为一名志愿者。(教师播放“国际红十字会职责”)

5.师:在国际社会中,有一项公约被认为是国际主义人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约束战争和冲突状态下敌对双方行为规则的权威法律文件。你们知道是那一项公约?(日内瓦公约)

师:日内瓦公约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3页。

师:日内瓦公约包括了哪四个公约? 学生自由讲述。(教师出示“日内瓦公约”)

师:《日内瓦公约》是1864年至1949年在瑞士日内瓦缔结的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一系列国际公约的总称。现行的日内瓦公约包括1949年8月12日在日内瓦重新缔结的四部基本的国际人道法,为国际法中的人道主义定下了标准。至1994年8月,共有187个国家和地区以批准、加入或通知继承等不同方式成为日内瓦四公约的缔约国。

6.师:2008年5月29日,在纪念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60周年的会议上,大会主席向全世界联合国维和人员致辞,他在对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所有现役人员的专业水准、奉献之心和大无畏精神表示敬意,并缅怀那些为和平事业献出生命的人的同时,重申了“我们的承诺”——承诺为实现《联合国宪章》所定的“免后世于战祸”的目标而奋斗。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团结起来,一起争取和平的环境,世界的明天必将沐浴在和平的光芒中。

三、拓展

搜集中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或维和行动中所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以及做出的贡献。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

1.知道诺贝尔和平奖的意义及一些获得者的贡献。2.感受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在促进世界和平中的伟大力量。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

2.学生搜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一些事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你知道他是谁吗?(教师出示“诺贝尔”)2.师:对于诺贝尔,你有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述说。(教师播放“诺贝尔和诺贝尔奖”)教师提问:

⑴ 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 ⑵ 诺贝尔奖分为哪几个奖项? ⑶ 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⑷ 你认为诺贝尔是怎样的一个人?

师:诺贝尔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

二、学习

1.师:诺贝尔和平奖是诺贝尔所创立的五个奖项中的一个。我们先看一看为什么诺贝尔要建立这个特殊的奖项。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4页“诺贝尔和平奖的由来”。

师:诺贝尔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他希望他发明的破坏性炸药有助于消灭战争,因此建立了诺贝尔和平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应该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你知道哪些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亨利·杜南、马丁·路德·金、特里莎修女、曼德拉、科菲·安南„„)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5页“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选登”。(教师播放“我有一个梦想”)师:和平奖得主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机构。诺贝尔和平奖同样授予符合获奖条件的机构与组织。你知道哪些组织和机构获得过此殊荣?

学生自由讲述,如国际红十字会、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教师播放“2005诺贝尔和平奖”)

学生上台讲述课前搜集到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事迹,全班分享,然后交流感想。

2.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一千多千米的西部战线突然停火,而双方指挥官都未曾下达过停火命令,这是为什么? 学生阅读“硝烟场上的足球赛”,然后交流体会。

师小结:连续不断的战事使双方官兵感到厌恶,普遍渴望能有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环境。“硝烟场上的足球赛”表明在血腥的厮杀中,官兵们渴望和平的意愿和对友谊的崇尚更为迫切。和平与幸福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而体育恰恰是有益于增进友谊、消除隔阂、维护和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3.师: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人们不需要翻译、解释就可以自由交流,它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奥运会也承载了和平的精神内涵,古代奥林匹克“神圣休战”,以追求和平与友谊为特征的精神,为全世界人民所向往。(教师播放“神圣休战条约”)

学生观看视频后交流“神圣休战条约”的重要意义。

师:公元前8世纪,以神圣奥林匹亚名义举行的运动会,成功地凝聚起希腊的各个城邦。他们停止彼此的攻战,忘掉战场上血与火的厮杀,在赛场上展现力与美的较量。可以说古代奥运会是地理、政治、经济、宗教、战争相互作用的共同产物,而促进和平友好,反对侵略战争、庆贺丰收和祭祀神灵等则是它的宗旨。虽然古代奥运会在随后的年代里消亡了,但给人类社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古代奥运会的和平理想和精神,对现代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师:古希腊奥运会于公元392年衰败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从19世纪开始,欧洲国家相继建立起了全国性、国际性的体育组织。1883年,法国著名国际体育活动家、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顾拜旦提出举办类似古奥运会的比赛,把过去只限于希腊人参加的古奥运会扩大到世界范围。经过顾拜旦及其同事们的多年努力和精心筹备,1896年4月6日,第一节奥林匹克运动会终于在希腊首都雅典隆重揭幕。我们来读一读“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1892年在巴黎正式提出倡办现代奥运会倡议时演说中的一句名言。(教师出示“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演说”)

师:顾拜旦十分重视奥运会的象征意义,他创造了一系列具有深刻含义的奥运仪式。想一想,奥运会上哪些仪式体现了“团结、和平、友谊”的宗旨? ⑴ 奥运会五环旗在各处飘扬,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⑵ 释放鸽群象征着和平。

⑶ 由运动员进行的奥林匹克宣誓:“我们宣誓我们将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忠诚比赛,尊重指导比赛的各项规则,并愿意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为了国家的荣誉以及体育的光荣参加比赛。”标志着世界五大洲在奥林匹克精神下团结在一起。„„

师:顾拜旦对和平、友谊、进步宗旨的原则,对反对种族歧视、坚持平等的原则,对奥运与文化的教育的结合,对人的和谐发展,如今写入了“奥林匹克宪章”中。

5.师:1936年8月,在德国柏林举办了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却是国际奥委会犯下的一个历史性错误。当时,刚窃取德国政府首脑的希特勒大权独揽,想借助奥运会来大肆宣传纳粹思想,趁机制造德国繁荣昌盛、热爱和平的假象。而美国运动员欧文斯的横空出世给希特勒的人种论当头棒喝。(教师播放“真情无敌”)全班讨论:

⑴ 第11届奥运会是在怎样的一种气氛下召开的?

⑵ 国际田联和美国体育机构联合设立了杰西·欧文斯奖的意义是什么? ⑶ 我们如何从美国运动员欧文斯和德国运动员卢茨·朗身上理解奥运精神?

6.师小结:“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主张休战、追求和平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中赓续绵延,薪火相传。“奥运会无法强迫人们接受和平”,“奥运也许不可能完全消弭战争”,但是奥运的和平梦想正在逐渐实现:巴塞罗那奥运会,波黑交战双方得以停战;挪威冬奥会,前南地区实现了停战;亚特兰大奥运会,阿富汗和伊朗实现停火;雅典奥运会,朝韩两国运动员在统一的旗帜下步入会场。奥运会不可能在瞬间改变世界,但我们相信,从古代奥运会传承下来的和平理想将感召各国和地区人民为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而努力。

三、拓展

1.联合国大会2001年9月通过决议中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决议中提到:“宣布此后,国际和平日应成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并邀请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 搜集国际和平日联合国秘书长的致辞,感受和平的可贵,并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宣传。(教师播放“国际和平日重要致辞”)

2.搜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和平箴言。(教师出示“和平箴言”)

四、反思:

第一单元

第3课

课 题 放飞和平之鸽

目标要求 :

1.了解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蓬勃发展,同时为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2.知道中国的钢铁长城——海、陆、空三军,了解威武之师战略导弹部队和中国维和部队。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解放军。

3.体会和平的美好,放飞祝愿世界和平的心愿。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

1.了解我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并为世界和平作做出的积极贡献。2.知道海、陆、空三军,战略导弹部队和中国维和部队。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人民解放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

2.学生搜集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外交小故事。

3.学生通过报纸或互联网搜集新近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国家及其领导人情况。

4.学生分四个小组,分别搜集中国陆军、海军、空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周恩来”)学生交流对周恩来的认识。

师:周恩来堪称20世纪中国历史舞台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人民网评论:“共产主义理论家的坚定勇敢,使他有可能利用每个历史时期的机会,并经受住政治上的打击和物质上的困难;儒雅之士的超人品德,使他成为亿万中国人心目中‘咱们敬爱的周总理’;现实主义者的精明,又使他能够准确地估计国内政治和国际外交风云方面的潜在势力;调和者的机警和谦逊,还使他能够在‘文化大革命’这样灾难性的事件中,把党和国家维系在一起。”

2.师: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外交也由此掀开新的历史篇章。我国外交工作的辉煌成就,同周恩来的名字是分不开的。他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制定了我国的外交路线、方针、政策,并且以他非凡的才能,成绩卓著地予以贯彻执行。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外交实践,表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气概,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了新中国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我们来看一看作为第一代总理,周恩来是如何运用外交谋略使中美关系由对立、隔绝走向对话、合作的道路的。(教师播放“周恩来外交故事”)

师:周恩来是举世公认的杰出外交家。他灵活的外交思维中潜藏着执著的东西,务实的外交活动中也有理想化的色彩。在外交活动中,他是斗士,又是调和者;是君子,又是大丈夫。鸽的平和与鹰的机警;水的柔情与火的炽烈,这些极为不同的双重品质潜藏在他的体内。才干、品德和灵活自如的政治智慧使他成为全世界人民心中的丰碑!

二、学习

1.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教师出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内容”)学生读一读。

(教师点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由来”)师小结:几十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国际友好合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而且是其忠诚的奉行者。在这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与绝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师: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截止2009年7月,中国同17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科技、文化等关系,香港、澳门回归都表明了伟大祖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你知道新近到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国家及其领导人吗?

学生介绍课前搜集到的最近中国友好邦交的资料。

3.师:军队是正规武装组织。中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党的旗帜,高举人民的旗帜,牢记使命,为民族独立和尊严、社会发展和进步,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英勇奋战,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学生分四个小组,分别上台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中国陆军、海军、空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的资料,全班分享。

师: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继承和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胜利地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多次边境自卫防御作战,捍卫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促进了亚洲及世界和平事业。我军广大官兵保卫着祖国的边疆,用青春和热血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4.师: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全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联合国的一份子,中国维和部队也担负起了维护国际和平的任务。我们来听一听中国和平特派员的介绍。(教师播放“中国军队维和——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或“中国和平特派员”)学生交流感想。

5.师:对于中国军队来说,2009年大事不断。这一年,新中国举行了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阅兵式;海、空军两大军种藉成立60周年之际,向世界“亮剑”;举行十几场演习,开放度前所未有;中外联演联训力度不断加大,军事交流合作形式不断创新„„和平、开放、合作,2009年的中国军队,向世界发出这样的声音。(教师播放“60周年国庆大阅兵”资料)

三、拓展

1.全班唱一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或欣赏2009国庆大阅兵军歌“中国军队不可阻挡”。(教师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和“中国军队不可阻挡”)2.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50周年和60周年的6次大阅兵。各种国产先进装备推陈出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振奋了民族自信心。课后找一找有关这几次阅兵的资料,办个展览,让我们重温那一次次热血沸腾的历史时刻„„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各国人民表达热爱和平的方式,体会和平的美好。

2.热爱和平,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期盼,呼唤„„放飞祝愿世界和平的心愿。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

2.学生搜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诺曼底登陆的背景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呼唤和平”)学生观看后交流感受。

2.师:我们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毁灭了生命,摧毁了家园,吞噬了和平的天空。正当我们心有余悸追忆昨日的伤痛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粗暴地撞开了人类文明的大门,生灵再次惨遭涂炭,万物再遭浩劫,核武器震慑并恐惧着几代人。正当我们昨日的伤口还隐隐作痛之时,美伊战争的爆发再次震撼了全世界,生化武器的使用或许会使全人类面临死亡的威胁„„和平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走进史书,和平用每一次的战争换取,而此后又会因为种种原因使人们决定再次通过战争去创造新的和平。战争的代价实在太大了,人们发自肺腑地呼唤和平。和平意味着生存的机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类只有在和平的状态下才能正常从事一切有利于生存、发展的建设性活动。和平是人类最持久、最朴实的追求。

二、学习

1.学生讲述课前搜集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诺曼底登陆的背景故事。(教师播放“诺曼底登陆”视频)

师: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赠送了一件珍贵的礼物给法国人民。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4页“走向世界的中国和平女神”。(教师播放“世界和平女神”诗歌录音)

学生交流中国和平女神像的象征意义。

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5页“国际和平日与‘根与芽'大和平鸽计划”。学生交流国际和平日和“根与芽”大和平鸽计划的由来。

师:国际和平日,联合国和世界各国有哪些几年活动?(教师播放“2008潘基文和平短信迎接国际和平日”视频和“国际和平日各国纪念活动”图片)(教师播放“和平寄语”)全班齐读。

3.全班组织辩论赛。论点:拥有核武器到底是为了战争还是为了和平? 师:中国政府在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即发表声明:中国发展核武器,并不是由于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而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为了防止核战争,消灭核武器。此后,中国政府又多次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并就如何防止核战争问题一再提出了建议。中国的这些主张已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赞同和支持。

4.师总结:我们期望,将来的历史长河不再殷红一片,和平白鸽的翅膀上不再沾上鲜血。请大家记住战争的痛,带着和平的心愿放飞手中的洁白,微笑地,看着它融入远方的那一片湛蓝!

三、拓展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下和平寄语,祝愿世界永远和平。

四、反思: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题

第三单元:建设民主富强国家第一课人民当家做主人

1、(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代表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真正体现。

6、人大代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由选民依法选举产生,再进行资格审查,合格才有效。

7、人大代表的权利:P558、我国农村建有(村民委员会),它是村民(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主服务)的群众性组织。城市建有(城市居民委员会)。

9、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程序:P574步

10、我们都是国家的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11、列举公民的权利:P6012、班干部竞选的基本程序:P6

1第二课祖国走向富强

1、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成功地解决了占世界近(22%)人口的吃饭问题。

2、(1956)年(7)月(13)日我国第一辆(解放)汽车下线。

3、(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4、(2003)年(10)月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5、建国以后,人民解放军由单一的(陆军)发展成为包括(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合成部队,建设成为一支拥有(飞机)、(坦克)、(舰艇)和(原子弹)、(氢弹)等比较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军队。

6、(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十六大确立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四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只有一个地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要求学生了解了解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了解地球面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荒漠化、温室效应、资源匮乏等环境问题。懂得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道理。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懂得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的意义。2.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和关注环境问题。

3.知道世界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的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吃饭、住房、就业、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4.知道简单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的知识和危害。5.知道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是有限的。6.能区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7.知道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资源现状。8..让学生具有初步的自觉环境保护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讨、查阅资料了解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的意义。2.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和关注环境问题。单元训练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环境污染带来的坏处; 2.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教学难点

1.懂得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的意义。2.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和关注环境问题。单元课时安排

《地球在哭泣》 3课时 《只有一个地球》 1课时 《资源亮出黄牌》 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6、走进地球村

1.使学生知道世界上国家、人口、种族和民族的概况。

2、知道地球上的各个国家尽管其面积、人口是不等的,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但它们之间都是平等的,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3、知道世界上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民族习惯。

4、各种族之间只有历史发展的不同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差异,而没有优劣贵贱的分别。

二、过程与方法

能够带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通过探讨、查阅资料、了解世界上国家、人口、种族和民族的概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关心世界、为人类作贡献的意识。教学重点

让学生观察世界政区图,讨论国家的分布,找出自己知道的一些国家的位置,了解世界上国家的分布概况。由于教材的篇幅有限,课文中没有呈现世界地图,教师要利用挂图进行教学。教学难点

使学生树立关心世界、为人类作贡献的意识 教学准备

世界地图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世界上国家、人口、种族和民族的概况。

2、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二、过程与方法

能够带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通过探讨、查阅资料、了解世界上国家、人口、2 种族和民族的概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关心世界、为人类作贡献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观看统计表

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

二、在生活中观察

1.说说自己看到的人口过多带来的社会问题。

2.出示课件,了解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人口过多带来的压力。3.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

三、了解计划生育政策

1.为什么国家出台这个政策?何时出台? 2.我国的人口态势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若干年后,人口面临的压力是什么? 4.学生阅读交流:

四、小结

1、人口过多带来的社会问题

2、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五、作业

1、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世界上国家、人口的概况。

2、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板书设计

6、走进地球村

一、人口过多带来的社会问题

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6、地球在哭泣(1)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懂得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和关注环境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

环境污染带来的坏处。教学难点

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教学方法

观察操作、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环境污染的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统计表观察

观看统计表,谈谈自己发现了什么。

二、在生活中观察

1.说说自己看到的人口过多带来的社会问题。

2.出示课件,了解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人口过多带来的压力。3.学生讨论后,联系生活实际发言。

三、了解计划生育政策

1.为什么国家出台这个政策?何时出台? 2.我国的人口态势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若干年后,人口面临的压力是什么? 4.学生汇报后教师进行评价指导。

四、环境问题

1.说说自己最新调查。① 大气污染。

臭氧层被破坏、酸雨等方面。② 水污染。

重点了解工业污水排放到江河造成的后果严重。2.提出建设意见。

五、布置作业

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6、地球在哭泣(2)

第 三 课 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世界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的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吃饭、住房、就业、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知道简单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的知识和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和关注环境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

环境污染带来的坏处。教学难点

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教学方法

观察操作、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环境污染的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学

1.仔细阅读教材第59-60页内容,了解垃圾污染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哪些坏处。

2.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讨论。

二、深度研究

1.利用生活实际和课件等讨论垃圾污染的害处。2.观看影片(课件):《未来水世界》。

三、参观访问

1.活动:调查自己社区或学校周围的环保情况。2.谈谈自己为保护环境应做些什么? 3.活动:环境污染图片展。4.学生展览图片:

① 分小组展览自己搜集的图片。②

班中展览。

四、布置作业

给当地环保局写一份建议书。

板书设计

地球在哭泣

吃饭问题:就业压力、人口太多了、资源能源短缺

教育问题:卫生保健等问题

大气污染:环境太差了、水污染、垃圾污染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地球更美

教学反思

7、资源亮出黄牌

教学内容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是有限的;能区分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了解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资源的状况,认识到哪些资源向人类亮出了黄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资料了解资源的现状,理解资源亮出黄牌的原因,锻炼学生的推理、想象和归纳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使生知道知道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爱护地球的情感。教学重点

1、对资源的重要性进行充分的认识。

2、认识到哪些资源向人类亮出了黄牌。

3、激发学生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爱护地球的情感。教学难点

1、理解资源亮出黄牌的原因。

2、面对资源亮出的黄牌,知道人类应该怎么做。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讨论交流等。教学准备

1、收集六种主要资源的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收集关于矿物采矿、砍伐森林、濒临灭绝生物的图片和录像,制成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一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很久以前,人类一直认为自己是地球的主人,认为可以随意地支配资源、随意的对待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你们是否认同这样的说法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资源亮出黄牌》(板书课题)

2、解题。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场合看到过“黄牌”?(学生回答)“黄牌”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违犯了比赛规则,裁判员以“黄牌”警告运动员时才使用,那么,从课题上看,资源给我们亮出“黄牌”又是什么意思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齐读导言内容,然后说说自己的理解。

二、图文结合,学习新知。

(一)资源是有限的1、谈话:同学们,我们人类要能够正常生存需要哪些最基本的资源?生自由发言。

2、读文,课件出示六种主要的自然资源。

3、归纳总结: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六种,即淡水、森林、土地、生物、矿山和燃料。(板书)

4、理解自然资源,区分“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师讲述: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气候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按是否能够再生,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1)你知道哪些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学生自由讲述。(教师播放“不可再生资源”)

(2)你知道哪些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学生自由讲述。(教师播放“可再生资源”)

(3)师总结概括:在上述的资源中,能够再生的资源叫做再生资源,如植物、生物、太阳能、风能等;不能够再生的资源叫做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和其他所有矿产。(板书)

(二)课件出示相关的数字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资源为我们亮出黄牌的原因。

1、观看煤矿采煤、海上油田、矿山开采等图片,出示课本“资料卡“的内容。

(1)看到这组图片和数字后,你有哪些感想?(分小组交流感受后,代表汇报)

(2)总结概括: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正是由于人类对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的大量过度开采、使用,才造成了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严重短缺,这些将会给我们的后代带来生存的困难。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节约能源。

(过渡)有人说,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没有必要保护,你认为对吗?

2、出示滥砍乱伐、土地沙漠化等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看。(1)看到这些图片后,你又有哪些感想?学生自由发言。(2)读文,进一步了解森林资源的现状。(3)人类是否应该反省?该怎么做?指名发言。(4)总结

(过渡)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会带来什么危害?(物种的灭绝)

3、生命的控诉。出示已经灭绝的物种和频临灭绝的物种图片,引导学生观看。

(1)学生自己阅读p63页内容、分角色说一说。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种会灭绝或濒临灭绝?设想一下,如果将来地球上就只剩下了人类,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学生讨论后汇报)

(3)总结。

(三)面对警告的思考

地球上除了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给人类亮出黄牌外,土地资源和淡水资源的逐渐减少,更成了人类生存所面临的紧迫问题。面对各种资源的黄牌警告,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对待呢?小学生可以为节约资源做些什么?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完成64页的表格。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2010年夏季我县遭受洪灾、甘肃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说明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全班一起来写一封倡议书,向大家宣传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四、激情结课

地球母亲、是博大而慈爱的,它孕育了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希望同学们关注资源过度浪费的现状,杜绝生活中一些过度浪费资源的现象,共同为合理利用资源献出一份力。

板书设计

7、资源亮出黄牌

资源的种类:淡水、森林、土地、生物、矿山、燃料 生成类别:可再生资源(植物、生物、太阳能、风能等)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矿产)面对黄牌:我们应该节约资源、保护资源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8、与地球和谐相处

1、让学生知道人类保护环境取得的一些成果。

2、让学生知道一些与环境有关的纪念日。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环境保护的知识,自觉保护环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具有初步的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人类保护环境取得的一些成果。教学难点

让学生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能做一些保护环境的小事。教学方法

观察操作、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收集人类在世界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做出贡献的资料和信息。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课前布置

学生给地球写一封回信,既要写明人类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思考,还要写清楚人类打算爱护地球的决心和举措。

二、环境保护的举措

1、让学生读一读自己给地球的回信。

2、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人类对地球所作所为的一些思考和爱护地球的行动和举措,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

3、学生讨论保护地球的举措:

放下你们手中的斧头和点锯,改掉你们乱扔垃圾的习惯,别把黑烟囱对者我的保护伞,与你们的兄弟姐妹------动植物和睦相处等。

三、环境保护日

1.阅读课文,找出环境保护的日子。2.学生查找并记下来。

四、布置作业

我们的家乡在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和资源方面,实行了哪些政策和措施,把你知道的写下来,和大家交流。

我们的家乡在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和资源方面,实行了哪些政策和措施,把你知道的写下来,和大家交流。

8、与地球和谐相处

地球与人类对话:地球写给人类的信

保护我们的地球:团结协作保护家园

教学反思

第五篇: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

计教科版

和平,我们共同的心愿

教学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会世界儿童对和平的美好心愿。

2、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力所做及的事。教学准备:查找有关刘玲的资料及《儿童和平条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课前查到《儿童和平条约》了吗?跟大家说说其中的内容。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情况。

教师简要介绍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

二、初读《儿童和平条约》

、学生自读。

2、个别学生读。

3、学生齐读。

三、讨论学习《儿童和平条约》、读了《儿童和平条约》,你觉得“宣告”是什么意思?

2、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分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

3、看了条约的内容,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说说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听到的存在战争、饥饿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对和平的希望。

4、教师小结:《儿童和平条约》是1986年9月25日由世界各国的儿童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共同签订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条约一开头就点明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接着,文中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提出了全世界儿童为了维护和平要做的事和希望。因此,我们应该坚信,只要大家努力,世界就一定会和平。

四、课外拓展学生课下写一篇读后感。

五、学生交流读后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六、评比优秀读后感,出一期《我们呼唤和平》专刊

战争,人类的灾难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知道战争所带来的危害,懂得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2、通过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学生:搜集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看史实,激情感。教师通过大屏幕呈现有关战争的内容。

(1)播放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抗日战争的片断。

(2)呈现有关战争给人民带来危害的图片。

2、教师提出问题:你看了有关战争的电影片断和图片,有什么感想?(学生交流)

3、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归纳整理研究主题。

(1)你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2)你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哪些危害?

(3)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所遭受的损失大约是多少?

(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又发生了多起局部战争,你能举出例子吗?

(5)说说现代战争对人类的危害。

二、实践体验、探究学习、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并提出问题。教师可用下面的导语引出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战争与和平》这个主题。请学生4人一组各自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选一名代表把小组内最典型的问题写到黑板上。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主题二的内容,再说说看了这些内容后的感想或提出有关的问题。

2、学习小组针对本组提出的问题或本组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3、学习小组根据所探究的情况,写出探究报告。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小报、广告牌、小书签等。

三、成果交流,互评作品由各组集体或选派代表展示成果,然后互评。

让世界沐浴和平的阳光

教学目标:

.通过写信、编诗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和平的热爱。

2.引导学生为世界和平做力所能及的事,争做和平使者。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和平的热爱并引导学生争做和平使者。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片,爱和平。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

2.问:图上画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3.学生互相交流。

4.齐读63页旁白。

二.开展活动。

.问:为了人类的和平,我们能做点什么?

2.学生交流。

3.出示:64页的信,指名读。

4.问: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和平的期待,对全世界人民的关心呢?

5.学生讨论交流。

6.分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7.汇报各小组的活动计划及方案。

8.开展活动。

三.布置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各小组的活动方案。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品。

.举行以和平为主题的中队会,各小队展示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2.展示作品,欣赏作品。

3.谈感受。

4.评选“和平小队”和“和平小使者”。

5.颁奖。

二.活动延伸。

写一篇以“和平”为主题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让世界沐浴和平的阳光

热爱和平

祈愿和平

保卫和平

下载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走向文明 1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认识......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我们去环球旅行——地球有多大》——陆地与海洋教学设计 己 略 邓 霞 教学目标 1、 感受地球之大,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 2、 知道......

    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 第一课战争的苦难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战争中儿童的悲惨遭遇以及人类近代史上的几次重大战争的情况。 2、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萌发痛恨战......

    六年级第三单元品德与社会测试题(精选五篇)

    鲁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 一、填空 7、工业生产需要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8、加强人工林建设既可以为农业......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9分) 1、日寇在我国华北地区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民有3500万人丧生,是最多的国......

    第二单元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案 单元目标: 本单元有四个主题,“我们的学校”“我和我的同学”“他们都是我的老师”“夸夸学校新变化”,解决这四个主题所涵盖的情感、态度、价值方面的问题,有以下......

    第一单元品德与社会 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建议: 本单元是三年级的开篇,因而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篇。依据课标“我在成长”的条目,分解安排了“幸福的摇篮”这一单元主题......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走向文明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材、教学对象分析: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的第一课。本单元设计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