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课
题: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8、39、例
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 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想一想: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3)、全班交流。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3)、学生练习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总结画角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P40页的1、2、题。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课
题: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0、41,例
3、例4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的:
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这种角就是直角)。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3。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发现。汇报发现。(2)、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你制作的直角。
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2、教学例4(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三、学习效果测评
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课
题:
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P42、43页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的:
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角和直角的把握。
教学难点: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完成第42页练习八的第2题。
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观察这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
学生观察图形并思考。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和直角。
二、合作探究
1、完成第42页练习八第3。
要求观察区分出题中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说说理由。
学生观察题中的图形然后判断,汇报说明理由。
2、完成第42练习八第3题。
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从而验证角的大小。指名汇报并说明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第42练习八第4题。
教师先让学生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
学生先独立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检验。指名汇报,并说明理由。
4、完成第42练习八第5题。
教师用钉子板或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照样子画出两个图形,然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检验一下是否是直角。
5、完成第43练习八第6题。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照教科书上的样子画。观察这两个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两个三角形,观察图形、思考、汇报。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完成第43练习八第7题。
左图中有3个角,中图中有7个角,右图中有8个角。做题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找,教师作必要的指点。
2、完成第43练习八第8题。
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盒子上各面共有24个角。教师指导学生数数看一共有多少个角。
学生活动。指名汇报并演示数法。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二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教材编写的特点:
1、较好的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材中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教室内的活动作为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教材又适时地将其中的数学信息抽取起来,让学生观察、分析,理解知识,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强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教材从学生对角的已有认知入手,让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中认知角,借助学生所喜欢的小制作活动引起对角的大小的探究,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
1、结合多媒体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输血,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角的认识。教学难点:比较角的大小。学与教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通过多媒体平台展开学习。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虽然学生没有形成角的概念,但是能够初步辨认出现实生活中很多的角,对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 观察事物。
2、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教学中,可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建立角的 空间观念。在比较角的大小及认识锐角和钝角时,还可以组织学生把实践操作与有效的观察比较结合起来,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角和直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个部分的名称;认识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
2、能力目标: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初步培养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认识角,会表示角。
学具准备:三角板、剪刀、纸板、实物(扇子、钟表、五角星)
二、预习学案: 预习新知
看一看图中都有什么?你们发现这些物品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三、导学案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制作吗?有一天,、小明 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以后,突然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的叫了起来:“快来看,红五星上有许多——”(老师故意停顿)
学生观察五角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师:对就是角,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看到这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表达自己的看法,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那里有角?
2、什么是角?„..(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新知
(一)师:在图中你发现哪里有角,能上来指一指吗? 同学交流观察到的角,再到前台指给全班同学看。师:你能说说你观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通过自己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角的感受。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形状。重视利用已有经验进行学习)
课件演示角从实物(钟表、三角板、扇子)中抽出来的过程。结合刚抽取出的图形讲述什么样的图形是角。理解角,认识角
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角的感受。
师:闭上眼睛,从你的学具袋中摸出有角的物体?(有三角尺,半圆、圆等)(生举出三角板)师:你是凭什么感觉摸出它有角的呢? 生1:刺手,尖尖的。
师:再闭眼摸一摸,几样物体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1:半圆形有一边是直的,另外地方是圆滑的。
生2:圆形四周是滑溜溜的,三角尺四周是直直的。(师板书:直直的。)师:看来有角的地方总是尖尖的,直直的,尖尖的叫顶点,直直的线叫边。师:你能给角的个部分起个名字吗? 学生命名。(知道角的组成)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师:你能做出一个角吗?
学生独立做角,可能会根据情景图的提示剪一剪,摆一摆,也可能用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做角。
(能够充分发挥想象,想出不同的做角方法)
(二)师:你能指一指图上其他的角吗? 到情境中找角
(关注学生的观察能力)
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在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角。观察并再次认识角。
师:观察这些角,你能发现什么? 小组交流,学生可能发现(1)这些角有大有小
(2)第三幅和第四幅图中的角形状一样(关注学生的发现过程)
师: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给它标上直角符号。你看,直角符号像什么?你还能在哪里见过直角?
在直角上标出直角符号。学生可以在教室里找。
(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想象,加深对直角的感知)
(三)全课总结 学生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评价他人)
四、课堂检测
课本25页自主练习第2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看那个组最先找完图中的直角,并用直角符号表示出来
学生小组合作找出题中的直角,然后向老师汇报
五、全课总结
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六、课后作业
寻找生活中哪里有角?
七、板书设计 角
边
顶点 边
八、创新探究: 角与直角的关系是什么?
九、教学反思
在教学角的过程中,让学生的结合具体情境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第二课时
玩调皮猴――角的大小比较 一:学习目标 :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画锐角和钝角。
2、能力目标: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认识锐角和钝角,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会画锐角和钝角。二:预习学案 复习旧知:
1、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角,想一想角是由什么和什么组成的?
2、想一想你平时在什么地方见过直角?找出你三角板上的直角。学具准备:课件、圆形纸,剪刀,长方形、活动角
三、导学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信息窗2的情景图,学生观看。
2、提问: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两个调皮猴不一样高)
为什么会不一样高呢?我们一块来找一找答案吧!引导探究,自主学习
1、折角
让学生用圆形纸比赛谁折角的方法多。并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角不一样大)
2、演示活动角
教师:通过刚才折角的活动,我们知道角有大小,请同学买继续观察,老师要变魔术了,看看老师手上的这个角(示意角由大变小)
学生观察
当两条边张开的比原来大了,角怎样了?当两条边张开的比原来小了,角怎样了?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条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3、比较角的大小
先让学生拿出做好的角,提问:同桌两个人的角谁的大?你是如何知道的? 学生自己探讨,再与同桌交流讨论。
对学生的方法给予肯定,重点强调“先把两个角的顶点对齐,使一条边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落在什么位置”这种比较方法。
在黑板上画两个不同的角,让学生探讨这两个角的大小,对学生提出的“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的方法”教师边演示变强调
4、认识锐角、钝角
在黑板上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然后出示三角板,让学生找到直角,问:这两个角的大小和直角有什么不同吗?
(一个比直角大,一个比直角小)
告诉学生:比直角大的叫角,比直角小的叫锐角。板书名称。追问:如何辨认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课本27页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用三角板比图中的角,找出锐角和钝角。
说明:使学生掌握“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可以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同学们,现在你们能回答两个调皮猴为什么不一样高了吗? 学生自由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检测: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本27页自主练习第一题。
2、让学生画角:锐角、钝角和直角,并让学生说说如何判断画的是否正确
3、课本27页自主练习第4题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六、课后作业
寻找生活中哪里有直角?
七、板书设计
锐角和钝角
锐角: 钝角: 直角:
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
八、创新探究: 角与直角的关系是什么?
九、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事务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切实体验徐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单元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p38—39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3、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观察、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课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各一张,每个小组一张学习卡(有两个
大小一样,但边的长度不一样的三角形纸)、三角板等。
一、游戏导入: 有这几个图形
师:这是什么图形呀?
师: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图形,现在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个猜一猜的游戏。我把这些图形藏起来,只露出一部分,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图形吗?一起来试一试吧!(玩猜一猜游戏)
二、出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猜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相同点呀?(都有角)
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课件板题:角的初步认识,同时出现主题图)
三、引导探究:
1、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师: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当中的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哪里有角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不表态)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找到了那么的角,请你们摸一摸你找的角,有什么感觉呀?(尖尖的)
师:这个尖尖的点,我们就叫做角的顶点。(点课件,出现“顶点”)
师:那请你摸摸顶点的两边又有什么感觉呢?(直直的)
师:从顶点出来的这两条直直的线,就叫做角的边。(点课件,出现“边”)
师: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课件重新出现2个角)
师:你能指出这两个角的顶点和边分别在哪里吗?
3、画角: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角,你能把它画在纸上吗?自己先试一试,并在你画出的角上,写出顶点和边。
指名学生到投影仪上示范画,并说说是怎样画的。
4、判断角:
师:谁还愿意把你画的角拿上来展示给大家看?
师:我们先来判断一下,他们画的是角吗?为什么?(把不是角的取下来)
5、比较角的大小: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些角,你发现了什么?(有大有小)师:谁能把这些角从大到小排一排?
师:他排对了吗?大家意见都不相同,到底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
师:每个小组都有①②号两个角,请大家先观察一下,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一个边长些,一个边短些)
师:你认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师:大家各有各的说法,它们到底谁大谁小,老师也不知道。请你和小组小朋友一起,用自己的方法,向大家证明你的说法是正确的吧!(小组汇报比较角大小的方法)总结:
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和开口的大小有关。师: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能把上面的这几个叫再从小到大排一排?
四、练习:
看谁的眼睛最厉害:找一找,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呀?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角,请同学们回家后,让爸爸妈妈找找出家中的一些角,看他们找得对不对。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2.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具、学具准备:直角三角板、活动角。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做一个角?
学生用活动角学具做一个角。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角,并说一说你制作的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展示学生做的几种角:锐角、钝角、直角。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边画边说:“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角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我画的三个角的大小就不一样。”画完后,要学生分别指出三个角的顶点与边,教师—一写上。教师指着直角说:“大家看,这个角是不是跟其他两个角不太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
1.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师让学生在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找出各有几个角?并且跟黑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使学生发现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的角,跟黑板上教师指出的角的形状、大小差不多。教师说:“在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找到的角,跟黑板上的角(指着直角)是一样的,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用一种符号把它表示出来。”教师在直角上画出直角的符号。
教师让学生拿出三角板看一看,指出哪一个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拿出纸,仿照书上的方法
折出直角。
2.寻找生活中的直角
师:直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能找到直角?(学生分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汇报)3.如何判断直角
教师发给学生画有三个角的纸,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判断纸上画的角哪一个是直角。教师说:“先将顶点和顶点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合在一起,再看另一边是否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如果另一条边和三角板的一边也合在一起,这个角就是直角;如果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最后,让学生检查自己折出的角、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否都是直角。2.练习八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然后让学生回答。3.教学画直角。
师:“我们已学过怎样画角。那么,你能用三角板画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吗?” 学生尝试用三角板画直角,画完后找学生到黑板上演示画角的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用的方法都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画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先画顶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平平的边——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这条边上,比着三角板把另一条边画好。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充分列举自己所知道的物品中的直角,还要让一部分学生来判断是否正确。2.学生在方格纸上画直角。教师巡视,提醒学生画直角需注意的要点。
3.让学生自己在带来的纸盒上找直角,看谁能找得又快又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盒子上各有24个直角。)这道题也可以作为一个数学游戏,分组进行比赛。
四、小结
教师:我们学习的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多,在几何知识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
第三课时 角的分类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P38~40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生活中含有角的物体。师:“你看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师:“如果请你们再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这些物体,你又能发现什么?” 师:“是吗?让我们来看一看。” 师:“果然如此!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通过以往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角的知识?同桌互相说一说。”
贴上课题“角”,学生交流后回答:略。师:“仅仅知道这些,你们就满足了吗?” “那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呢?“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虚心好学,老师真的是非常高兴。好吧,那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师:“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出画四个不同大小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 学生在卡片上画角。
师:“请组长将大家画的角收集起来,平铺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
师:“下面我们要给这些角分分类。在分类之前,老师要说几点要求:1.每人先要认真的观察这些角。2.为了提高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分类前组长一定要带领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确定分法后再分。3.分好后,每组选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分类的情况。” 小组合作学习,给角分类。教师巡视,做好记录。师:“哪一组愿意汇报?”
小组汇报,汇报时请其用三角尺验证。贴出直角。师:“你们认为他们分的怎么样?” 师:“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名字吗?” 学生起名。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 贴上“锐角”。(钝角同上。)
师:“对于这些,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学生提问。
师:“通过对角的分类,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分成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几种。” 贴上“的分类”。
三、巩固练习。
师:“请组长将这些角分还给大家。同学们可以在角的旁边写上角的名称。” 学生写角的名称。
师:“写好的人互相说一说你刚才都画了哪些角。” 学生互说,教师指名说。
师:“如果老师给你一些角,你能分辨出是哪种角吗?请大家拿出练习纸,按要求填空。”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写。集体订正。师:“让我们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点击,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师:“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这些角都是什么角吗?”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角?”
师:“第五个任务需要大家合作完成,大家把三角尺凑在一起试着拼一拼。” 学生合作拼。
师:“能拼成什么角?你愿意上来拼一拼吗?” 学生在黑板上用学具拼。
师:“这个角是由几个什么角拼成的?还有其他的拼法吗?”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
第四课时 剪角和数角(活动课)活动目的:
1、通过实际“剪一剪,数一数”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能学会数角的方法。
2、通过操作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3、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 展学生的智力。教具、学具准备:
吹塑纸或硬纸片所做的角的图形3个,长方形纸,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出示小黑板
师: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师:你能说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吗?
(请一个同学上台来,边指图边说,师板书:顶点、边、边)。
师:(指图)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生答,师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这三个角中哪一个角最大?哪一个角最小?
二、操作活动
师:同学们对角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根据角的基本概念来做游戏,看谁会动脑!
1、拼角游戏:
师:现在请同学们分成4人小组,作好准备。(1)请拿出准备好的两个角;
(2)象老师这样把它们拼起来(吹塑纸做成的模型在大黑板上示范:
(3)观察拼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还是角)(4)找出它的顶点和边。
(5)想一想,数一数:拼成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3个)(待生讨论出结果后,抽代表上台数给全班看)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操作、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个角加上一个角所拼成的图形中所得到的是3个角,而不是2个角。
2、数角游戏:
(1)请每组同学再拿出1个角,角老师这样拼在刚才拼的图形上。(2)小组讨论,图中共有多少个角?
(1个角1个角地数,有3个;2个角拼在一起数有2个;3个角拼在一起数,有1个,一共有3+2+1=6个)
(抽代表上台数给全班看)
3、剪角、数角游戏:
(1)放录音,教师讲数学故事:春天来了,百花盛开,森林里兔妈妈带着她的三个孩子兴高采烈地玩着游戏。兔妈妈拿出三张长方形的纸,分给她的三个孩子,然后说:“今天妈妈来考考你们,看谁会动脑,如果把长方形的一个角剪掉,还有几个角?” 灰兔弟弟抿着嘴,想了一下,跳着说:“4—1=3,还有3个角”。
白兔姐姐拿起一张长方形纸,剪下一个角说:“应该是5个角”。
黑兔哥哥也拿起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了折,然后剪起来,“妈妈,我认为还是有4个角。”
三个小兔立刻争了起来,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小朋友,请你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想一想,折一折,然后剪一剪,最后帮兔妈妈评一评,它们的答案谁正确的。
(学生分4人小组各自先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再讨论,师巡回了解各组折、剪的情况)
(教师请学生将三种剪法分别贴在黑板上)
看了小朋友的结论,兔妈妈笑着对它的孩子说:“孩子们不必再争了,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三个答案都是正确的。这道题的答案就是你们这三个答案。”
4、拓展活动:如果把长方形的角剪掉2个,那么剩下的图形中还有几个角?
(学生操作,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一边讨论一边折、剪,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一刀剪: 两刀剪:
请几个学生把自己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贴在黑板上)
三、全课小结
师:这节活动课中你有什么感受?
第四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初步认识锐角、钝角,会判断锐角、钝角。
4、学会用三角尺拼角。
5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
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课时划分】
4课时
第一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
1、例2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画角和比较角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实践活动,感悟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根据角的特征辨认角。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预学
(课件出示主题图)下课了,我们的校园真热闹,操场上更是生机勃勃,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生1:老师拿的三角板。
生2:老爷爷修剪花木用的剪刀。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啊!是啊,角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的。
(二)互学
1.找生活中的角
师: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周围哪些物体表面也藏有角? 生:黑板上、桌子上、数学书上、窗户上„„
师:角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太广泛了,只要你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就能发现更多的角。
2.摸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先摸一摸再看一看角是怎样的? 生1:角的前面尖尖的,旁边直直的。
师:请同学们用角尖尖的地方在手心扎一下,看看手心上留下了什么? 生:一个小圆点。
师:它是角的一个组成部分,叫“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叫“边”。这就是数学王国中的“角”
(课件隐去实物图出现几个大小不同的角)请仔细观察,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他们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总结:也就是说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3.画角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的特征,你们会画角吗?课件出示画角儿歌。
学生齐读: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开程度有关。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角。
(三)、评学。
1、猜一猜,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2、做教材39页做一做。
3、课堂小结: 今天的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小结:我们认识了角,还知道 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角的大小只与张开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4、随堂检测附后
第二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课本P40、41,例
3、例4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通过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3、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直角,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
四、教具准备 直角、三角尺、课件、活动角、纸片
(一)预学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做一个角?
交流展示:说说你制作的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感知生活中的直角
课件出示:国旗、椅子、单杠
找出以上实物中共同具有的角,引导学生把角比画出来。你制作的角和刚才画出的角有什么区别?
我们就把这样的角叫直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直角。
(二)互学
1、教学例3。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2)大家想一想,用一张纸能不能制作出一个直角?(学生动手操作)小结: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2、判断直角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小组讨论交流)方法:先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再将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是否和角的另一边重合,如果重合,这个角就是直角,如果没有重合,这个角就不是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教学例4
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画法:先画一个点,从点开始画一条直直的线,再把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画的点重合,一条直角边和所画的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直的线,然后标出直角符号。
三、评学
1、完成第40页的做一做第1题。
2、完成第40页的做一做第2题。
3、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4、随堂检测附后。
第三课时
锐角和钝角
一、教学内容
第41页的例5及“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在认识角的数学活动中,初步了解三种角的大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三、重点难点 重点:
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四、难点:能正确区分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征。
五、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尺
六、教学过程
(一)预学
1、出示游乐场图片,与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点击,实物去掉,只剩角)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直角、画角、做角、找角)
(二)互学
1、请小朋友画一个你喜欢的角
(学生画、师巡视,把学生画的不同形状、大小的角贴在黑板上)
2、这么多的角在黑板上可真有点乱,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四人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3、汇报,说明分的理由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类验证、渗透方法(1)验证直角
师:我们怎样来验证这些角是不是直角呢?(肉眼直接能看出的就直接判断,如模棱两可的就用三角尺德尔直角比一比)
(2)验证其他两类角
师:你还能用这种方法来验证其他的角吗?
(3)给角取名
师: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锐角。快找一个锐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师:你能给比直角大的角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钝角。快找一个钝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4)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角按大小可以分成几类?(补充板书:锐角<直角<钝角)
(三)评学
1、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里也见过这些角?
2、其实用我们人体四肢也可以表示角,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3、找角(五角星上有几个角吗?它们分别是什么角?)
4、画角
用不同的方法画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标出名称。
5、创造角
A、拼一拼。用多个三角板拼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B、折一折。用纸张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6、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7、随堂检测附后
第四课时
活动课——用三角尺拼角
一、教学内容
课本P42的例
6、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会用三角尺拼角。
2、通过拼一副三角尺、两幅三角尺,使学生更进一步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会用两个三角尺、三个三角尺拼出直角、钝角和锐角。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习的空间想象能力。
一、预学
我们前一节课学了哪些角?什么叫钝角?什么叫锐角?什么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钝角还是锐角?【举例说明】用什么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钝角还是锐角?
学生汇报:我们学习了直角、钝角和锐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叫钝角。
二、互学
出示教材42页例6的情境图(用两个三角尺拼一拼)
1、用两个三角尺可以拼成什么角?(学生可能会说:可以拼成一个钝角、两个直角、一个锐角)
那么你们能不能用两个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分组操作,指名到前面边讲解边演示)。
2、你们还可以拼出其他的角吗?(分组操作,展示学生拼的各种角)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肯定是钝角。用锐角和锐角拼出的还是锐角。用锐角和锐角拼出了钝角。
三、评学
1、书P42做一做,用两幅三角尺拼出锐角、直角、钝角。
2、讨论:一副三角尺和两幅三角尺拼出来的角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3、练习八第13题
(1)说一说七巧板中的每一块板是什么形状,上面各有哪些角?
(2)比一比5块三角形板的各个角的大小,你有什么收获?
(3)用两块三角尺拼直角,你能拼出几个?拼钝角呢?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操作、汇报、订正。
4、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
(一)一、单元分析
单元教学内容: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其中,4、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能否打好基础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以及乘除法应用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经历编
排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
3、使学生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感受到用乘法表示同数连加的简洁性;感受我国语言文字(体现在乘法口诀中)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
四、单元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
五、单元课时安排:12课时
第一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1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页。
二、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五、教学过程:
(一)预学
1、出示口算题,学生与教师比赛,引出乘法简便。3+3 5+5+5 8+8+8+8+8+8+8 9+9+9+9+9+9 4+4+4+4+4+……+
415个
2、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3、3×2=6中间是什么?怎样读? 问:这节课你还想学什么?
(二)互学
1、观察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加法算式的特点。(口算题)小组讨论:什么样的加法能用乘法计算? 判断下面的算式能否用乘法计算: 6+6+6 3+5+1 7+7 2+2+2+2+2
2、自己尝试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5+5+5 学生汇报,学情预测:5×5 3×5 5×3 5×5×5 师:这么多乘法算式,哪一个对?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例如:5+5+5(1)看,相同加数是几。5(2)数,有几个相同加数。3个5(3)乘,把相同加数和它的个数相乘。(关键)3×5或5×3 问:3是什么?5是什么? 3、5+5+5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板书:5×3或3×5)
3+3 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板书:3×2或2×3)学生独立改写:8+8+8+8+8+8+8 9+9+9+9+9+9 4+4+4+4+4+……+4 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
15个
仿照老师的写一个加法算式。问:几个几?改写成乘法算式。
4、出示一幅图。每行4朵花,共三行,一共有几朵花? 用乘法算式表示:4×3或3×4 横着看:3个4 3×4或4×3 竖着看:4个3 4×3或3×4(3×4既可以表示3个4相加,也可以表示4个3相加。)(中间的乘号是由300年前英国的数学家欧德莱发明的。)
三、拓展运用:
1、判断能否用乘法计算,能的改成乘法算式。5+5+5+5+5+5 6+8+2 100个5相加
2+2+2+2 7+8+10 a+a+a+a+a+a
2、连一连。
5+5+5 4+4+4+4+4 4+4 3+3+3 2+2+2+2+2
2×5
3×3
3×4 3×5 4×5
3、开放题:6+6+6+5写一个含乘法算式的式子。答案可以是:6×3+5 6×4—1 5×4+3
4、课后小结:加忆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随堂检测
第二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2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进一步了解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体会乘法的意义。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探索、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四、教学难点:看图列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预学
创设情境:
1、用花摆出4个2或2个4,说出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乘法算式。
2、自由摆,摆成几个几,列算式。汇报:摆成几个几,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乘法算式是…。
(二)互学
1、出示一幅由5个气球的图,说明是1个5,再陆续摆出两幅同样的图,并且先后问现在是几个5?一共有几个气球?该怎样计算?学生尝试做。5 + 5 + 5 = 5 × = 15 或
× = 15 因数
因数
积
2、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名称(学生熟练掌握各部分的名称)
5×6=30 4×2=8 6×3=18
3、出示例3图,让学生看明白图意,列式计算。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
(三)评学
1、做“做一做”,第2题,第3题。
2、列算式。3个8相加,和是多少。
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3、随堂检测
第三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49、51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
2、能看图写出乘法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能看图写出乘法算式。
五、教学过程:
(一)预学
创设情境: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出示主题图)你最爱玩什么项目? 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些什么?
(二)互学
1、摩天轮上每个吊箱有几个人?有几个吊箱?一共有几个人? 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列式?为什么?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合作,边提问题边解决)
3、自己用小棒摆你想摆的图案。再照课本45页的图摆,算一算你用了几根小棒?
汇报:我摆的是什么?用了几根小棒?
(三)评学
1、出示4个花瓶,每个花瓶有3朵花。
每束有()朵花,共有()束,一共有()朵花。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5乘6 写作:()×(),6乘5 写作:()×()
3、出示4盘苹果,每盘3个。求一共有几个? 求一共有几个苹果,是()个()相加。
4、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6=()×()
5+5+5=()×()
2+2+2+2+2+2+2+2+2=()×()5、5个2相加是几?
3和4相乘是几?
6、课后小结:
7、作业49页练习九
第四课时
5的乘法口诀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
二、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3、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点:
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教学过程:
(一)预学
创设情境:我们每天做几次眼保健操?(2次)。那一个星期一共要做多少次眼保健操呢?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如果我们每次算乘法时都要把乘法变成加法,求出和来写到积的位置上,真是太麻烦了,我们可以把乘法算式和他们的积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只要牢记这些口诀,大家算起乘法来就会又对又快。板书:乘法口诀
(二)互学
教学例1(课件出示主题图)
1、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福娃。请数的快的学生说说,怎样数的? 强调:一盒有5个福娃。熟的时候可以5个5个数。
2、填写5连续加5,每次加得的结果。
+5
+5
+5
+5 5
()
()
()
()
3、编5的乘法口诀。
(1)一有5个福娃,就是1个5,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 5×1(分左右两边板书)
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总结: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 或5×1=5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2)2盒有多少个福娃?问: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2×5=10 5×2=10 这表示什么意思?(2个5是10)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就是 “二五一十”。(3)3盒有多外个福娃?用乘法算式怎样写? 试编出口诀。
(4)小组写出4个5相加和5个5相加的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4、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熟记5的乘法口诀。三(评学)
1、“做一做”第1题(对口令)
一五()()
()()一十
四五()()
三五()()
()()二十五
二五()()
2、做“做一做”第2题。
先看清图意,再写乘法算式。用哪一句口诀?积是多少?
3、答对正确答案,往前跳。
0 5 ?
??
?
先师生对,再生生对。
4、小猴送信。
小房子上写5、10、15、20、25号,小猴的信上写1×5、3×5、5×4、2×5、5×1、5×3、5×2、5×3+5、5×5-
5、4×5的算式。
问学生用的哪句口诀?
5、开放题:出示钟面,问:分针走1大格代表几分钟,2大格,能用5的乘法口诀吗?拨分针,说几分钟。
拓展:分针指向6、7…时,你能编出口诀吗?
6、随堂检测附后 课后小结:
第五课时
5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49~51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5的乘法口诀。
四、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教学过程:
(一)预学
背出5的乘法口诀。
(二)互学
1、对口令: 一五()()
()()一十
四五()()三五()()
()()二十五
二五()()
2、听口诀写算式。
3、计算并说口诀。
5×
(三)评学
1、比一比。填上“<”、“>”、“=”。
5×2
5×5
4×5
3×5
5×1
2×5
2、连一连。
5×3
17-7 14-9
5×1 5×5
4×5 30-13+3
33+2-10 2×5
5+5+5
3、列式计算:
(1)每个盘中有5个杯子,3个盘中共有几个杯子?4个、5个呢?
4、开放题:每个人有2只手,每只手有5个手指,4个人共有几个手指?
5、课后小结:
第六课时2、3的乘法口诀
一、教学内容:(54页例
2、例3)
二、教学目标:
1、学会2—3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2、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计算。
3、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培养操作能力和归纳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五、教学过程:
(一)预学--------自主先学、前置学习。
1、抽查背诵5的口诀。
2、口算。5×2=
5×4=
5×5=
5×1=
3×5=
1×5=
2×5=
5×3=
3、看图填空。
☆☆
☆☆
□□□
□□□
()个()是()
()个()是()()×()
()×()
(二)互学--------交流合作、展示质疑。
1、学习例2(出示例2主题图)
(1)二年级的爱打乒乓球。一副乒乓球拍几只?是几个2?你能说出算式吗?”
一副乒乓球拍2只,1个2用乘法表示是2×1或者1×2.因为1个是2,所以2×1=2, 1×2=2.我们编出口诀:一二得二(板书)
(2)两副乒乓球拍几只?是几个2?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谁能试着编出这句口诀?
(3)看一看,2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同桌互相读读。
2、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
(1)六(2)班要开毕业晚会,制作了气球,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每束3个。
(2)同学们,每3个是什么意思?表示几个3?(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
(3)师问:2束是多少个?表示几个3?3束是多少个?又表示几个3?请同学们算一算,并编出乘法口诀。(小组讨论编口诀,并汇报)
(4)数一数,3的口诀有几句,自己小声读一读。
3、试记2、3的口诀。
(三)评学--------练测反馈、评价拓展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三()
一三()一二()二二()三三()
2、完成第54页做一做。
3、3×3=
2×3=
2×2=
3×1=
3+3=
2+3=
2+2=
3+1=
3—3=
3—2=
2—2=
3—1=
4、在○里真上“+、—或×”。
1○1=2 3○2=1
3○2=6
1○1=0
3○2=5
2○2=4
5、计算,说出用的什么口诀? 3×4
2×3 1×1 4×4 2×4 3×4
6、开放题:两只青蛙一共有几只眼睛?有几条腿?
第七课时
4的乘法口诀
一、教学内容:55页例4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编写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2、组织学生通过“说一说”、“连一连”活动,训练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4的乘法口诀。
三、教学重难点:4的乘法口诀。
四、教学过程:
(一)预学--------自主先学、前置学习
1、指名背诵2、3、5的乘法口诀。2、对口令游戏。
(二)互学--------交流合作、展示质疑。1、(出示主题图)
师:小聪的妈妈在家包了豆沙汤圆,装在子里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一共包了多少个汤圆? 师:怎样数的?
2、填写4连续加4,每次加得的结果。
3、编写4的乘法口诀。
(1)师:一排装了4个汤圆,就是几个几?(引导学生说)1个4可以用算式(学生回答)并板书1×4=4 4×1=4(分左右两边)。
编成一句口诀:“一四得四”(2)师:那2排装了多少个汤圆呢?3排呢?4排呢?试着自己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
生:a、学生写出算式和口诀。
b、小组内交流并研究,选出小组内最好的。c、全班汇报,展示各小组的口诀。(在编三四十二和四四十六时,有的学生会编出出三四得十二和四四得十六,及时给以纠正,积大于等于10时中间的“得”就可以去掉)。
d、教师小结评价。
(3)齐读4的乘法口诀。
(三)评学--------练测反馈、评价拓展 1、对口令游戏。
2、根据乘法算式说出乘法口诀。3、根据乘法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4、练习十一第2题。
5、随堂检测(附53随堂测)。
第八课时
乘加、乘减
一、教学内容: 教材58页例5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预学--------自主先学、前置学习
1、背口诀,对口令。
三三()
二四()
二三()四四()
三五()
二二()一四()
三四()
四五()
2、学校组织秋游,游乐场里热火朝天。(多媒体出示:教材58页主题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看到有4个旋转木马,每个木马上可坐3人……)
(二)互学--------交流合作、展示质疑
1、根据这个画图,你想提出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2、观察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如:4×3-1=11 这个算式先算什么?4×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减1? 3×3+2=11 这个算式先算什么?3×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
(三)评学--------练测反馈、评价拓展
1、做58页“做一做”第1题。
展开自己的想象,并用学具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用乘加、乘减的算式算出你一共用了多少个学具。
2、完成58页“做一做”第2题。
1、完成练习十二第1—4题。
2、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谁的表现最好?
3、随堂检测(附53随堂测)
第九课时
6的乘法口诀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6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 6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3、通过训练进一步提高形式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掌握6 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四、教学过程:
(一)预学
1.大家齐背1~5的乘法口诀。2.把乘法口诀说完整。
()五十五
三()十二
()四得八
()四十六
四()二十
()五一十
()三得九
五()二十五
()三得六
3.写出乘法算式。(l)5个3是多少?
(2)4乘以5是多少?
(二)互学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完成下表
豆荚个数2 3 4 5 6 豆子个数
(通过计算连加法,得出有关6的口诀的结果,为编制口诀打下基础。)
2、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1)请你说说每一列是什么意思?分别表示有几个几?
(2)根据这个表你能够列出哪些乘法算式?教师随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6=6 6×1=6 2×6=12
6×2=12 3×6=18
6×3=18
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把你编的乘法口诀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教师在前面写的乘法算式和口诀的右边板书: “1×6=6
6×1=6
一六得六
2×6=12 6×2=12 二六十二”。
3、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61页,在自己一的书上把例6中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指定一名学生读出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同时,教师板书:
3×6=18
6×3=18
三六十八
4×6=24
6×4=24
四六二十四
5×6=30
6×5=30
五六三十
6×6=36
六六三十六
请你看一下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六六三十六“”只有一个算式?
(三)评学
l.课本61页做一做第1题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61页练习十三第1题和第2题。
4、随堂检测(附53随堂测)
第十课时
6的乘法口诀练习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62页练习十三。二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记住 6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3、经过训练进一步提高形式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6 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四 教学过程:
(一)预学
复习6的乘法口诀
1、同桌对口令。
2、师生互补口诀。
(二)、互学
指导练习第4~11题
1、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5题“用数学”。
出要计算的问题。先让学生理解图意,再口头表述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算式。
2、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交流一下是怎样想的。
3、第7题混合练习。
4、第8题练习1~6的乘法口诀。练习时,可以分组做问答游戏进行练习,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5、第11题,“用数学”完成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说一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成功。
三、评学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求5个4的和是多少,可以写成5×4=20()(2)6+6+6+6+5可以写成6×5+5。()
(3)两个因数分别是4和6,他们的积是10。()
2、已知△×△=25 △+□=13
求△+△=()
□=()
3、已知□+◈=9
□×◈=18
求□=()
◈=()
第十一课时
乘法和加法的比较
一、教学内容:课本第63页例7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画图,理解乘法和加法意义的异同;
2、在意义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区别乘法和加法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三、教学重难点
学生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有关乘法和加法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预学 出示例题,(二)互学
1、知道了什么? 两题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第一题是有4排桌子,每排5张。
第二题是有2排桌子,一排5张,一排4张。你能把两道题说的情况在纸上画出来吗? 学生根据题意画图。
2、怎样解答?
第一题是求4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二题是求4+5的和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你还发现了什么?
第二题中的2排桌子的2,不参加计算。
3、解答正确吗?
先对照题意检查图画对了吗? 再检查算式是否正确。最后检查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三)评学
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2、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3、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4、随堂检测(附后)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时
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65~66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
1、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一共有几颗星?
写出加法算式,再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的含义和各部分的名称。6+6+6+6=24 × 4 = 24 或4×6=24 表示4个6相加的和是多少。因数
因数
积
2、整理1~6的乘法口诀和计算。
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学生仔细观察。问:横着看,每一排是什么乘法口诀? 比较相邻两句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竖着看,每一栏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斜着看,乘法口诀表有什么规律?(都是相同两个数的乘积)拐弯看,乘法口诀表又有什么规律? 读口诀,背口诀,打乱顺序对口令。完成66页第1题。说出你用的口诀。
二、整理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教材65页第2题。
学生先说图意,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材66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多种解法。
3、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
2+2+2+2+1
3+3+3+3+3
6+6+6-6+6+6
三、开放题:
1、人民公园一张成人票6元,一张学生票4元。(1)买4张成人票,一共花了多少钱?(2)卖5张学生票,一共花了多少钱?
2、课后小结: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三、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1、角的认识、画角。
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4、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
会画角和直角。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过探索、尝试掌握直角的画法。
3、培养学生的教学猜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5、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教学难点:
会判断直角,掌握直角的画法。教具准备:
直角三角板、活动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助学
师:(挂图)同学们,课间十分钟到了,校园里热闹起来了。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看一看。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里真热闹啊!仔细看看,图中还有我们学过的图形,你们看见了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等)
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角。(教师出示三角板的实物,具体指出其中一个就是“角”),图中球门上有一个角。
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究
1、找图中的角
师:操场上还有很多角,快来找找看。(老师拿的三角板、老爷爷修剪花木用的剪刀、小朋友做操时伸的直直的双臂„)
2、找生活中的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啊!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么多角,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角,请大家观察我们周围,都有哪些角?(黑板上、桌子上、数学书上、窗户上„„)师: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角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太广泛了,还有我们例1中的剪刀、吸管还有水管,这些都是角。只要你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就能发现更多的角。
3、摸角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角,用手摸一摸数学课本的角(角的前面尖尖的,旁边直直的),现在请同学们用角尖尖的地方在手心扎一下,看看手心上留下了什么?(一个小圆点)师:它是角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把它叫做“顶点”,角除了有顶点还有什么呢?(还有两条直直的线。演示)这两条直直的线,我们把它叫做“边”。
师:这个顶点和这条边就组成了这个一个角。谁来指出这个角(图中任意一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一个顶点两条边)师:标出例一剩下两个角的顶点和边。
4、画角、折角
(1)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的特征,你们会画角吗?
师:从一点起,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就构成了一个角(演示)。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师:请拿出三角板,按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巡视表扬)
(2)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学生折角,教师巡视指导)。(展示学生做的角,并让其指出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
三、小结
1、师:我们今天认识了角,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呢?(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的大小只与张开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2、同学们回家后,让爸爸、妈妈找出“家中的一些角”,看他们找的对不对。
四、巩固提升:
1、做43页第1---4题。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角的大小只与角的张开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课后反思: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让学生观察、猜测、思考、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创造自己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敢于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新知;进而从摆角、认角、找角、折角、摸角、玩角、猜角、创造角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最后拓展延伸,归纳总结。,第二课时直角的认 教学内容:40-4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直角的正确表象,学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画直角的方法及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
一、复习助学
1、判断下面各图哪些是角,哪些不是,为什么? 判断再分别说明各部分名称。
2、找出三角尺上的角。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特殊的角——直角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直角。
(1)你知道什么样的角是直角?看书40页小组交流。(2)汇报交流
(3)出示另一把三角尺上,找一找其中的直角。(4)在自己的三角尺上找一找直角。
(5)找出直角的顶点和边,再用直角符号“┐”标出来。
2、举例生活中的直角。
3、教学直角的判断。
师: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先将三角板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条边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看三角板上的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也和角的另一条边也重合;如果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是直角;如果没有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
师:下面请你动手比一比,数学书的角是不是直角。
4、教学画直角。
(1)示范画直角,并标上直角符号。
师:画直角,我们可以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画,步骤:先画顶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直直的边——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这条边上,比着三角板把另一条画好,画完并标上直角符号。(点——边——边)请学生说说画直角的步骤。
(2)学生练习在纸上用三角板画;“做一做”第2题,要求画后标上直角符号。
三、巩固提升
1、师生一起折圆纸片纸,折出直角标上符号。
2、完成练习八第4题。
(1)学生判断,并标上符号。
(2)指出:只要与三角尺的直角重合,就是直角
四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怎样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
课后反思:从生活中找直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这部分中通过摸一摸、比一比加深对直角三角板的直角的比较认识,以至于到最后用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有小部分学生找不准直角。画直角的这部分时,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画然后讲解做示范。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课时锐角和钝角 教学内容:书4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在认识角的数学活动中,初步了解三种角的大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教学难点: 能正确区分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征
一、创设情境助学 出示游乐场图片,谈话激趣
2、观察图片,并与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汇报引入“角”。
4、(点击,实物去掉,只剩角)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直角、画角、做角、找角)
二、主动探索,获得新知
1、请小朋友画一个你喜欢的角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就地取材。(学生画、师巡视,把学生画的不同形状、大小的角贴在黑板上)
2、这么多的角娃娃在黑板上可真有点乱,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合作交流
四人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3、汇报,说明分的理由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分类验证、渗透方法(1)验证直角
师:我们怎样来验证这些角是不是直角呢?(肉眼直接能看出的就直接判断,如模棱两可的就用三角尺德尔直角比一比)(2 验证其他两类角
师:你还能用这种方法来验证其他的角吗?(3)给角取名
师1: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在很久以前数学家就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锐角。(板书)快找一个锐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师2:你能给比直角大的角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数学家也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钝角。(板书)快找一个钝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4)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角按大小可以分成几类?(补充板书:锐角<直角<钝角)
三、巩固提升
1、做角:请小朋友快速地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并给身边的同学说说:它是什么角?
2、举例:小朋友们做出了这么多的角,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们也随处可见,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里也见过这些角?
3、其实用我们人体四肢也可以表示角,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新| 课 |标| 第 |一| 网
4、找角(五角星)
你能发现这个五角星上有几个角吗?它们分别是什么角?
5、你们喜欢这些角朋友吗?可是它们迷路了,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书第41页做一做2)
四、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角出发,学生先自己探索,然后和同桌交流,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探索用三角板的直角进行判断的方法,在矛盾冲突中自然地突破了难点
活动课——用三角尺拼角
教学内容:第4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会用三角尺拼角。
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 会用两个三角尺、三个三角尺拼出直角、钝角和锐角。教学难点: 培养学习的空间想象能力。
一、铺垫 助学
我们前一节课学了哪些角?什么叫钝角?什么叫锐角?怎么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钝角还是锐角?【举例说明】用什么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钝角还是锐角? 学生汇报:
我们学习了直角、钝角和锐角。
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叫钝角。
二、发展活动
出示教材42页例6的情境图(用两个三角尺拼一拼)
1、用两个三角尺可以拼成什么角?(学生可能会说:可以拼成一个钝角、两个直角、一个锐角)
那么你们能不能用两个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分组操作,指名到前面边讲解边演示。
2、你们还可以拼出其他的角吗?希望你们多动脑筋、多动手拼一拼,看谁拼的角多。分组操作,展示学生拼的各种角。(可能出现)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肯定是钝角。用锐角和锐角拼出的还是锐角。用锐角和锐角拼出了钝角。等等
三、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1、书P42做一做,用两幅三角尺拼出锐角、直角、钝角。
学生小组操作,汇报展示X k B 1.c o m
2、讨论:一副三角尺和两幅三角尺拼出来的角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3、练习八第13题
(1)说一说七巧板中的每一块板是什么形状,上面各有哪些角?(2)比一比5块三角形板的各个角的大小,你有什么收获?(3)用两块三角尺拼直角,你能拼出几个?拼钝角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操作、汇报、订正。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因为每个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一样,对于说得不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多鼓励、引导,让他们练习反复去说。也可以用激励性语言评价:“相信你,你能行。”“你提高我为你高兴。”“你回答不上来,不要气馁,再来一次。”总之,学生听到这些语言,上课的情绪会被调动,发言也会踊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