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方哲学思想》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哲学思想》课程教学大纲
(2006年制定)课程编号:310077 英文名:Western Philosophy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课 学分:2学分 课时:36课时 主讲教师:焦卫华
选定教材: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课程概述:哲学是介于科学和宗教之间的无人之域,它不是一种确切的知识,而是一种心灵的思辩。一方面它和神学一样也是对不能肯定的东西的思考,另一方面它不是诉诸于天启或非理性的途径,而是像科学一样诉诸理性,西方哲学史正是人类的认识史和思辩史,其中心线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本课程将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主线,突出介绍每一时代主要西方哲学家的智慧精华,以使学生对西方哲学智慧有所体认与把握。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教学,须使学生了解西方哲学各历史时期主要流派的思想的精华,了解有代表性的西方传统哲学家的主要哲学观点,使学生增强哲学思维,提高哲学功底,以促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并引导教育学生联系实际,弘扬精华、剔除糟粕,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所帮助。
教学方法:西方哲学智慧宝库博大精深,有限的课时决定本课程的讲授只能少而精。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较好完成教学任务,一要在教学内容上把握重点,提纲挈领,主要向学生指明各时期主要哲学流派的智慧精华,训练学生的哲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其次力求运用启发式讲授法,力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讲授抽象的哲理;最后力求联系现代社会及人生的实际,增强本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讲 西方哲学思想简述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由于学生对本课程了解较少,故在介绍各历史时期主要流派的哲学智慧之前,须对西方哲学史向学生作一简要概述,以使学生对西方哲学的发展,对选读的各时期西方哲学家的思想有更系统的把握,以便对各家之哲学智慧有系统的理解,为以下各讲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一、西方哲学的源头 1.希腊文明的兴起
2.希腊神话中的哲理,宗教与哲学的区别与联系
二、早期古希腊哲学
(一)兴起:
⑴米利都学派——以一种基质为世界的本原,是希腊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哲学派别,也是第一个与神话脱离的派别
⑵毕达格拉斯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提出“对立”与“和谐”的思想,二者是构成事物关系的基本原则。
⑶赫拉克利特——火和逻各斯学说、流变学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和熄灭,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⑷爱利亚派——一方面,开始转变哲学研究的重心,变本原的追溯为存在的探讨为本体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他们首次使用了逻辑论证方法。
(二)繁荣:
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即存在和非存在,虚空是使原子运动的原因。
⑵智者派的感觉主义和相对主义学说——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的三个怀疑论命题。
(三)高峰:
⑴苏哥拉底——哲学产生于自我认识;德性就是知识;苏哥拉底的方法,即辩证法。
⑵柏拉图——理念论及其认识论,认为理念是独立于具体事物之外的更真实的东西;对理念的认识才是知识,对事物的认识只是意见。
⑶亚里斯多德:自然哲学即四因说,说明了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原因;形而上学即实体说,认为实体是最基本的东西,是其他事物借以存在的东西。
三、晚期古希腊哲学
(一)伊毕鸠鲁的原子论和认识论——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提出了原子有重量和原子运动的偏离说。
(二)怀疑派哲学的认识论——“悬搁判断”,即对事物存疑,不作判断的认识论思想,该思想相对的伦理学是“不动心”的态度。
四、基督教哲学的产生和中世纪哲学
(一)教父哲学:奥古斯丁的三位一体理论,认为上帝是有情感有意志的人格神,是圣父、圣子和圣灵的统一体。
(二)经院哲学:
⑴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唯名论只承认个别事物的存在,认为一般只是一个概念和名称;而唯实论与之相反,认为一般是独立于个别而存在的客观存在,个别事物是由一般所派生出来的。
⑵晚期唯名论——是对早期唯名论的发展,也是经验论的先驱。唯名论具有彻底的性质,认为个别事物是唯一真实的,一般就是约定的符号、概念。
五、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一)人的发现——以人为中心,肯定人性、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俗主义、蒙昧主义。
(二)自然的发现——肯定自然界和因果必然性的客观实在性,重视实验;把哲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泛神论形式的唯物主义。
六、西欧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
(一)笛卡儿的唯理论——主张天赋观念论,否定感性认识,夸大其局限性,抬高理性的作用。提出普遍怀疑的原则,通过怀疑得出“我思故我在”。
(二)洛克的经验论——批判了天赋观念论,提出了白板说,即心灵是一张白板,观念的产生是由于经验在上面形成了印记。
(三)斯宾诺沙的唯理论实体学说——把知识分为三类:感性知识、理性知识、直觉知识、认为感性知识不可靠,夸大理性的作用,真理的标准是观念的清楚明白,体现其唯心主义。
(四)贝克莱的唯我论——即唯心主义经验论,即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和感知,认识的对象只是观念,我们所说的“物“仅仅是观念的集合。
(五)莱布尼茨的唯心主义唯理论——反对洛克的经验论,主张天赋观念说;认为有两种真理: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推理。
(六)休谟的怀疑论——认为知觉(印象和观念)是知识的对象,也是知识的范围、知觉产生的原因不可知,知觉也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七、近代启蒙思想法国唯物主义
对17世纪唯物主义作了批判与发展:主张物质自动;坚持精神依赖于物质;把经验主义运用于社会生活,克服神学的不彻底性。
八、德国古典哲学
1.康德的认识论——感性是主体通过感性直观的纯粹形式;知性是主体意识从它自身产生的观念的能力;理性是人心中追求绝对的无条件的知识的自然倾向(理性的四个二律背反)。
2.费希特和谢林——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认识也是行动,知识学提出三个基本原理;以“绝对同一”为核心,包括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
3.黑格尔的辩证法——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绝对精神的三个发展阶段; 辨证矛盾学说。4.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批判宗教神学,坚持无神论;撇开人的社会性、历史性;认为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基础和主体是人。
思考题:1.西方哲学史研究对象是什么? 2.贯穿西方哲学史的主线是什么?
第二讲 早期古希腊哲学(兴起)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古希腊哲学开始从神学的蒙昧中摆脱出来,从具体物质形态中寻求万物统一性的基础。这个统一性的基础,就是万物的本原或始基。何谓“始基”?它是物的起始、本源和归宿;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和构成元素;是万物生灭基础与说明的原则。万物由它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
教学内容:
一、米利都学派 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前547)米利都学派的创始者,伊奥尼亚的第一位哲学家。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是万物统一的基础,万物来源于水又最后复归于水。万物皆变唯水不变。
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1—前546),认为万物始基为“无限者”。始基中有对立因素,为热与冷、干和湿等。万物运动发展来于对立物的相互作用。
阿那克西美尼(约公元前585—前525),认为“空气”是宇宙始基。一切存在物都是由空气的浓厚化和稀薄化的作用而产生。
二、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前480)
(一)“火”为万物始基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二)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为“逻各斯”
(三)万物皆变,无物常住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万物存在又不存在的万物皆流的辩证法思想。
三、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前500)
(一)认为“数”为万物的始基。
(二)提出“对立”与“和谐”的思想,二者是构成事物关系的基本原则。他强调“和谐”,数的比例关系造成和谐,数的和谐显示出规律性,如此造成宇宙的和谐。他承认对立,但不能相互转化。
四、爱利亚派:
巴门尼德(鼎盛年约前504—前501)
(一)认为世界的始基是“存在”。
(二)存在是一,是宇宙的本体、实在,存在是唯一的永恒的、不变的。存在是“大全”,存在之外并无“非存在”。
(三)他提出: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
反对赫拉克利特的“既存在又不存在”的思想。提供真理的是存在,非存在是虚假的不能提供真理。
芝诺
(一)从另一面维护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哲学。巴门尼德论证存在是一,而芝诺论证存在不是多。
(二)四个著名的否定多的论证:(1)“二分辩”;(2)“追龟辩”;(3)“飞矢辩”;(4)“运动场辩”。芝诺的论证表明他不承认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运动是时空的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由此否认运动的可能性。
思考题:
1.简述早期希腊哲学的地位和意义。2.赫拉克利特对辩证法的贡献。3.怎样看待芝诺否定运动的论证。
第三讲 早期古希腊哲学(繁荣)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理解由早期希腊哲学对单一的自然基质的探索转向了对多个基质和奴斯的思考,是对早期朴素唯物论的发展。这种外因和内因相结合的观点比起泰勒斯的内引论,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它既能说明世界的永恒,又能说明世界的进步。
教学内容:
恩培多克勒(公元前495—前435)
(一)四根说:用物质元素说明世界构成,化生万物四大元素或四根:火、水、土、气。万物由四种元素不同组合而成。
(二)爱憎说:四根不动,是爱与憎使万物分离与组合。“爱”是使元素结合的力量,“憎”是使元素分离的力量。一从多产生,多又从一分解而产生。“爱”与“憎”是相互对立而又相对联系的力量,普遍存在,相互作用使万物发展变化。
(三)“同类相知”说:一切事物都发出一种“流射”,可以穿过人的感官“孔道”,当外流与孔道相应时发生感觉。相同的东西能认识相同类的东西,由冷而知冷,即同类相知说。
阿那克萨戈拉(公元前500—前428)
(一)种子说:宇宙万物是由一种作为物质微粒的“种子”构成。种子为最初的元素,是一些“同类的部分”。如金子是由小金片构成的。种子是万物的始基。
(二)“奴斯”(“心灵”)说: 种子通过分离与混合形成万物。这使种子运动的原始动力不在种子本身,而来自“奴斯”(“心灵”)。奴斯或心灵是宇宙的原动力。
(三)“异类相知”说:认识起源于感觉,产生感觉的原因是“异类相知”。
德谟克利特
一、原子论的宇宙观
(1)原子与虚空是万物的始基,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
(2)原子自动和必然性的思想。原子是自己运动,产生结合与分离。原子运动有直线运动,相碰撞产生涡旋运动。
二、原子论的反映论——影像说
(1)影像说是素朴的反映论。原子会流射一种极细东西,携带事物本身影像,作用人的感 4 官孔道形成感觉。思想也是精细影像由感官作用心灵原子而形成。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暗昧的认识,理性认识是真理性认识。前者只能认识现象,后者才能认识真理。
三、社会伦理思想
德谟克利特主张物质生活方面的知足、适度,心灵上求得安适宁静,提倡一种合理的幸福主义。
否认有所谓不死的神的存在,把神的存在归结为原子的运动和原子结合分离的必然性。思考题:
1.德谟克利物的原子唯物论对早期希腊唯物论的发展。
第四讲 早期古希腊哲学(高峰)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理解高峰时期的古希腊哲学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开始由对自然的基质的探索转向了向人和更加抽象的本体的思索。熟悉苏哥拉底的有神论的目的论和他的学生柏拉图的理念论。
教学内容:
普罗塔哥拉(约前481—411)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哲学命题。认为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把哲学的发展由自然转向人,人开始成为哲学的中心。具有相对主义、感觉主义性质。
高尔吉亚(约前483—375)
针对爱利亚学派的存在论,提出三个怀疑主义命题: 1)无物存在;
2)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知;
3)即使可知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苏格拉底(约前468—400)
一、“美德即知识”
神有目的地创造了万物,万物也因追求一定的目的存在。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道德上的“至善”,提出“美德即知识”。
二、“认识你自己”
反对智者派的个人主义,主张人们应当“自知自无知”。也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为道德观念的是内在的,认识就是认识自己。
三、苏格拉底的方法论即 “辩证法” 主张通过揭露对方意见中的矛盾求得真理,包括讽刺、助产术、归纳、结论或定义四个环节。
柏拉图
一、理念论
理念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是事物的原因和本质,是纯粹的绝对的永恒的。
理念之间的等级由低到高为:具体事物的理念,一般的理念,艺术、道德理念,善。
存在两个世界:理念世界和可见世界。它们之间是一般与个别、原型与摹本关系。
认识论根源在于割裂了一般与个别、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把一般、概念绝对化、客观和神秘化。
二、回忆说
理念论和灵魂轮回转世说是柏拉图认识论“回忆说”的基础。先验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对象是理念世界,唯有理性才能把握真理,认为认识就是回忆。
三、理想国(社会政治思想)
理想国是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国家,三个等级各具一定的品德: 1)统治者——智慧; 2)武士——勇敢;
3)生产劳动者——节制。
如果三个等级各守其位、各尽其职,国家就成为正义的国家。亚里士多德
一、“第一实体”学说
(1)实体是所谓“有本身”或“作为有的有”,亚里士多德把实体分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即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第二实体即种属概念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依赖于第一实体。
(2)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理念论无法说明不运动的理念怎样成为运动着的个别事物的原因,个别事物是如何分有理念的,责难柏拉图否定个别事物的实在性,把一般与个别、实体与属性割裂开来。二、四因说
任何个别事物的形成和变化都有四种原因:质料因、动力因、形式因和目的因。
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从质料到形式的过程就是从潜能向现实转化的过渡。
三、认识论
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承认感觉之外有物存在,把感觉当作认识的起点,感觉是对外物的反映。感觉和记忆的积累形成经验,经验进而发展为理论。
四、逻辑学
(1)确立了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把思维形式和规律看作是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规律的反映,提出和区分了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方法。
(2)列举了十个范畴,实际上提出了范畴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的思想。思考题:
1.柏拉图理念论在早期希腊哲学中的地位。
2.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和质料的学说。
第五讲 晚期希腊罗马哲学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晚期希腊奴隶制社会瓦解时期的哲学。了解伊璧鸠鲁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继承和的发展,熟悉怀疑主义的基本思路以及其认识论所导致的伦理学观点。
教学内容: 伊璧鸠鲁
一、原子唯物主义学说:继承并发展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唯物论,提出原子具有重量的特性,重量是原子下降运动的内在原因,提出原子自动偏斜运动,承认偶然性的存在。
二、感觉主义认识论:强调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感觉是绝对真实的,是真理的标准。不懂得感性和理性的质的区别,把概念说成是感觉感觉的总计。
三、伦理学: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是道德上的善。
四、无神论思想:神不是超自然的原因。神不干预人事,人不必怕神。
皮浪(前365—275)
一、认识论:宣扬不可知论,认识人对事物不会有任何知识,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
二、伦理学:中止信念,“不动心”,对一切外界事物都保持平和的心态。
普罗提诺(205—270)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超越一切存在、对立和差别的太一,即神、上帝。太一创造万物是流溢的过程,认识是向太一的复归。
思考题:
1.伊璧鸠鲁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发展。2.普罗提诺的太一说
第六讲 中世纪哲学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基督教在国教化中,教会一批神职人员从事制定教条、构造理论,他们称为“教父”,他们的理论叫做“教父哲学”。了解基督教哲学的主要思想和观点,认识中世纪神学的哲学意义。理解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独特性。经院哲学的产生及唯名论与实在论的斗争,经院哲学早期实在论与唯名论的哲学思想。
教学内容:
一、基督教的产生和演变——教父哲学 德尔图良(公元2—3世纪)
鼓吹基督先在、三位一体理论、承认上帝创世,鼓吹信仰和蒙昧主义。
奥古斯丁(354—430)
论证上帝的神性,坚持三位一体学说,宣称信仰高于理性。
上帝之城和人间之城,论证了教权至上的观点,鼓吹神学历史观
二、经院哲学的产生及唯名论与实在论的斗争 波爱修斯(480—524)
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独立自存的实体:一般即种和属是许多个别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是无形体的,只是人心中的概念,自身不能独立存在。
爱留根纳(800—891)
(一)理性和信仰的关系
认为理性高于权威和信仰,权威来于理性,理性不是来自权威。
(二)泛神论
创立了具有泛神论的自然体系学说,既承认上帝又肯定世界存在。
三、经院哲学早期实在论与唯名论的哲学思想 安瑟伦(1033—1109)(一)极端实在论
认为共相是先于并脱离个别事物的独立存在物,个别事物不真实。
(二)提出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阿伯拉尔(1079—1142)
温和唯名论,认为个别事物真实,一般不是真实的存在,一般是表示事物的概念、是共相。所以他的唯名论也叫做概念论。
四、经院哲学的繁荣和反对正统经院哲学的斗争 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
(一)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从万物的存在推断世界的第一因、动力因、目的因(即上帝)的存在
(二)温和的实在论——认为一般作为个别事物 本质存在于事物之中,作为创造世界的原型存在于上帝的理性中,并且作为概念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中。
(三)认识论——灵魂是形式,肉体是质料,灵魂不死,认识能力有感觉,理智、天使的理智 7 三个等级、主张上帝的启示真理,信仰高于理性,理性服从信仰。
(四)社会政治思想——主张神权政治论,核心是上帝的理论,即教会高于世俗政权。
罗吉尔.培根
一、唯名论思想:肯定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性;共相是从同类事物的综合中挑选出来的东西,一般也是客观的,存在于个别之中。
二、认识论:提出知识的三个来源:权威、理性、经验。
认识有两种方法:推理和实验。批判经院哲学崇拜权威、繁琐论证,提倡经验科学。
威廉·奥卡姆(1300—1349)
一、政治思想——教权和王权平等
提出社会契约论的初步思想,认为国家是共同契约产生的,维护私有财产的权利,承认人民有权起义。
二、唯名论——具有彻底的性质,认为个别事物是唯一真实的,一般就是约定的符号、概念。
三、认识论——认识源于对个别事物的感觉,共相客观上不存在,是个别事物相似性的记号。
思考题:
1、简论奥古斯丁的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2、托马斯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3、唯名论与唯实论争论的理论意义影响。
第七讲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14—16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关系萌芽时期,资产阶级利用古典的世俗文化反对中世纪神学,实现人类文明的革命变革,这就是“文艺复兴”,实际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出现人文主义、自然科学和宗教改革三大思潮。
教学内容:
一、人文主义思潮
人文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以人为中心,肯定人性、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俗主义、蒙昧主义,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
(一)意大利人文主义是先驱者但丁,肯定现实生活的意义,从人类自身说明人的高贵。
(二)意大利的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反对禁欲主义和封建不平等。
(三)意大利的瓦拉,指责和揭露天主教的骗局,认为人有自由意志,快乐是最高的幸福。
(四)法国的蒙台涅,主张怀疑主义,指出感觉和理性不可靠,否定经院哲学崇拜权威,不否认自然界的可知性,反对迷信和偏见,宣扬个人主义和幸福主义。
二、新兴的自然科学和哲学思想 库萨的尼古拉(1401—1464)
一、泛神论形式下的唯物主义——把哲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因素——提出极大和极小是对立的统一。
三、认识过程——感觉、理解、理性、直觉四个阶段,实质取消矛盾,在无限中达到统一。
布鲁诺(1548—1600)
一、泛神论。
认为自然是万物的最初本原,自然就是神,神即物质。物质中存在的普遍理智是万物产生变化的原因。
宇宙是统一的、是无限的,宇宙最小的单位是单子,单子元因自成,自为自因。
二、辩证法思想。
指出普遍的变易性,变易在于物质自身的运动,对立面吻合为一,可以相互转化,表现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思考题:
1.中世纪哲学与文艺复兴思想之间的关系.第八讲 早期英国经验论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早期经验论的主要观点,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认识的对象是自然界,对经院哲学和传统观念的批判,认为知识不能超过观念的范围,了解这种经验论对唯物主义的贡献以及自身的缺陷。
教学内容:
弗西斯·培根(1561—1626)
一、唯物主义经验论
(1)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万物是由真正分子即光、重量等简单性质组成;形式是简单性质的基础,即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指出运动的形式多样。反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仍有形向上学机械论观点。
(2)认识的对象是自然界,认识起源于感觉,感觉是可靠的。强调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结合的关键是实验,真理的标准就在于检验。
二、批判四种假相:(1)种族假相;(2)洞穴假相;(3)市场假相;(4)剧场假相
三、经验归纳法
培根称之为“获得知识的新工具”,实际是三表法——存在表、差异表、比较表,分为收集材料、整理材料、排斥三步。
一、机械唯物主义体系
(1)把培根的唯物主义系统化,认为广延是决定物体的根本特性;有两类物体:自然和国家、国家是人类意志和契约的产物。
(2)同时把培根唯物主义片面化,把物质的多样性归结为广延性,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把一切归结为数学、力学,具有典型的机械论的性质。
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
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认为认识起源于感觉。感觉不是对外物的反映,只是区别事物的符号。因此共相、概念只是名词,推理就是名字、符号的增加或减少的计算活动。
三、社会政治理论
1)自然状态下,人对人像狼一样;
2)为了自我保存,人们相互订立契约,进入社会状态。国家形成,主张国家主权,实质是论证君主政体至高无上。
洛克(1632—1704)
(一)政治学说
反对君权神授论,用社会契约论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作论证。反对封建神学,但肯定神的存在,认为神是宇宙的始因。
(二)唯物主义经验论
(1)认为心灵如白板,认识开始于经验,经验包括外部经验和内省经验。批判天赋观念论,断言普遍原则,公理都是后天获得。
(2)事物的性质分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探讨了观念和外物的关系。坚持唯物主义认识 9 论路线——直观反映论。
(3)在关于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的学说中探讨认识的发展、深化问题。不懂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质的飞跃,认为实在本质不可知。
(4)知识分为三个等级:直觉的知识,证明的知识、感觉的知识,真理标准在于观念与事物相符合。
思考题:
1、培根的归纳法。
2、霍布斯的机械唯物主义体系。
3、洛克的经验论。
第九讲 欧洲大陆的唯理论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主要思想以及二者的根本分歧何在。了解哲学基本问题在近代就体现为经验论和唯理论。
教学内容:
笛卡尔(1596—1650)
一、形而上学与二元论世界观
批判经院哲学,提出普遍怀疑的原则。通过怀疑得出“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原理,认为“我”这个精神实体的存在是一切知识的基石,进一步演绎出“上帝”和“物体”,建立起二元论。
二、物理学的唯物主义
物质是唯一实体,广延性是其主要属性,机械运动是运动的唯一形式。物质是无限的;坚持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天地都是同种物质构成;宇宙是一个根据自身规律逐渐发展起来的。
三、唯心主义唯理论
(1)否定感性认识,夸大其局限性,抬高理性的作用。
(2)主张天赋观念论,认为人类理性中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观念,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具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性质。
斯宾诺莎(1632—1677)
一、伦理思想
提倡功利主义伦理学,反对神学禁欲主义——认为人受因果必然性制约具有激情或情欲,但是人有理性,能够控制并调节情欲。
阐发重要的辩证法命题——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把自由局限在理性范围内。
二、实体、属性和样式的学说
(1)实体是不依赖于他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实体是唯一的、无限的、永恒的,是自因。实体就是自然,实体学说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打击了宗教神学。
(2)属性是构成实体本质的东西。实体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但能被人认识的只有:思维和广延,是同一实体的两种属性。
(3)样式是实体的特殊表现即个别事物,不能离开实体而独立存在。
三、唯物主义唯理论的认识论
把知识分为三类——感性知识、理性知识、直觉知识、认为感性知识不可靠,夸大理性的作用,真理的标准是观念的清楚明白,体现其唯心主义。
把自然作为认识对象,力求认识和自然相一致,真观念就是它和它的对象相符合,表明唯物主义倾向。
莱布尼茨(1646—1716)
一、客观单子论
(1)单子是组成具体事物的单纯实体,是客观实在的;单子没有广延,不可分;单子具有能动性,具有欲求、知觉。
(2)单子是封闭的独立的系统,上帝创造了单子及安排了单子的发展历程,这就是“预定和谐说”,实质是先验论思想。
(3)单子论通过唯心主义方式表达了物质的质的多样性、物质自动和物质不断变化、必然和偶然等辩证法思想。
二、唯心主义唯理论
(1)反对洛克的经验论,主张天赋观念说,认为感觉经验只能提供具体事物的知识,而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只能来自理性;
(2)认为有两种真理: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推理。
思考题:
1.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原理。
2.斯宾诺莎的实体、属性与样式的学说。3.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第十讲 十八世纪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它批判唯物主义的物质学说,提出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或不可知论,调和科学和宗教的矛盾,认为知觉(印象和观念)是知识的对象,在本体论上既反对物质实体的存在,也反对“自我”、“上帝”等精神实体的存在,坚持不可知主义或主观唯心主义。
教学内容:
贝克莱(1684—1753)
一、批判唯物主义的物质学说
说物质是一种抽象观念;歪曲洛克的第二性质学说,断定物质是不存在的。
二、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的三个命题:
1)物是观念的集合;2)存在就是被感知;3)对象和感觉原是一个东西。
三、调和科学和宗教的矛盾
认为观念之间的关系即自然法则是上帝的意志建立的,科学的对象不是物质世界的规律性,而是自然法则,把科学划入了神学。
休谟(1711—1776)
一、不可知论
认为知觉(印象和观念)是知识的对象,也是知识的范围、知觉产生的原因不可知,知觉也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本体论上既反对物质实体的存在,也反对“自我”、“上帝”等精神实体的存在,坚持不可知主义。
二、知识分为类
关于观念的关系的知识和关于实际事情的知识。极为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实在性和因果规律的可知性,认为因果观念是主观心理习惯的联想。
思考题:
1.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2.休谟哲学的因果观。
第十一讲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和法国哲学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当对法国的启蒙运动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了解法国战斗的无神论精神。百科全书学派的主要思想与法国哲学的机械性的关系。以“百科全书派”为代表的法国唯物论哲学家对17世纪唯物主义作了批判与发展:主张物质自动;坚持精神依赖于物质;把经验主义运用于社会生活,克服神学的不彻底性。
教学内容:
早期启蒙运动——自然神论: 伏尔泰
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在上帝第一次推动后按自己的固有规律运动。抨击宗教神学,得出无神论结论,继承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反对天赋观念论。
孟德斯鸠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司法、立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为资产阶级夺权制造理论根据。
是自然神论者,认为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上帝也要按照一种必然的规律即法行动,认为地理环境决定政治制度、社会发展,有反封建的意义在理论上是片面的。
卢梭
一、自然神论和认识论
认识物质世界是客观实在的,但神是宇宙运动的第一因,主张宗教宽容主义。
认识论上主张经验主义,认为认识开始于感觉,承认理性认识的作用,提出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反对天赋观念论。
二、社会不平等起源论
人本主义的社会历史观,自然状态下人人平等。社会不平等经过三个阶段:1)贫富不平等;2)统治被统治的不平等;3)主人和奴隶的不平等。暴力革命是其必然结果。
三、社会契约论
卢梭主张天赋感情说,引出了天赋人权,即人人生而自由平等。订立契约是为了克服社会的不平等。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拉美特利(1709—1751)
一、身心关系上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认为物质是唯一实体,具有感觉能力。断言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
二、认识论上坚持唯物主义观点 认为感觉经验是一切认识的来源,坚持感觉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定程度上看到理性的作用,但不了解感性与理性的质的区别和真正联系。
三、坚持无神论思想
从理论和道德批判宗教神学,批判上帝存在的目的论证明。
爱尔维修(1715—1771)
一、唯物论
自然是一切事物的总和,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全部认识活动都归结到感觉的活动,感觉是可靠的。
二、批判天赋道德论——功利主义伦理学
认为感受性是道德的原因,自爱即利己是人的本质,认为道德必须和利益结合起来,美德就是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结合。
三、“人是环境的产物”
环境主要是指法律、政治制度,而法律又是人制定的,所以“意见支配世界”。
狄德罗(1713—1784)
一、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主张自然是“元素”的结合,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二、认为意识起源于物质
思维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为科学唯物论的产生提供思想条件。但不懂得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三、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 提出三种认识方法:观察、思考和实验;认识过程就是观察到思考再到实验的循环往复过程。
霍尔巴赫(1723—1789)
一、自然是大全
物质一般就是以某种方式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东西,物质与运动不可分。运动原因在自身,运动形式有两种:质量运动和内在运动。
二、认识论
认识的对象是外物,认识起源于感觉,不存在天赋观念。思维也是物质的属性,认识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主张真理是观念与事物关系的符合。
三、宗教观
揭露和批判宗教,从根本上否定上帝存在,指出宗教起源于人的无知和恐惧。思考题:
1.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
2.卢梭人类社会不平等起源的学说及其辩证法思想。3.拉美特利的关于人是机械的思想。
4.爱尔维修关于人是环境的产物与意见支配世界。5.狄德罗的认识论。
6.霍尔巴赫的自然体系的唯物主义思想。
第十二讲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康德所开创的德国先验观念论的传统。了解后来的哲学家是如何发展康德的先验观念论的。深入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通过本章学习,应当对整个的德国古典哲学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并充分了解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的内在逻辑。
教学内容:
康德(1724—1804)
一、自然辩证法的真理观
批判宇宙不变论,提出潮汐摩擦假说和原始星云假说,打破形而上学僵化的自然观,为自然辩证法的真理观发展开拓了道路。
二、先验哲学
(一)认识论——《纯粹理性批判》
1、感性是主体通过感性直观的纯粹形式——时空对感性材料予以综合形成感性直观知识的先天的认识能力。
2、知性是主体意识从它自身产生的观念的能力,即认识的主动性。提出知性的十二个范畴,范畴不是来自感性对象,是先天的。
3、理性是人心中追求绝对的无条件的知识的自然倾向,理性的概念是理念。批判形而上学关于灵魂、上帝、宇宙的种种论证,认为不能用知性范畴去规定自在之物。提出理性的四个“二 13 律背反”。
(二)伦理学——《实践理性批判》
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善良意志,即道德来于人理性本身。人心中存在着先天的道德法则,叫做“绝对命令”,善恶观念取决这一先天法则,相符的即善,不符的即恶。
(三)美学——《判断力批判》
审美主体是联系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的中介,审美自我是一种“反思的判断力”。分别从质、量、关系等方面揭示美的特质,说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
费希特(1762——1814)
一、主观唯心主义
以“自我”为核心,叫做知识学、自我既是理性也是意志,即是认识也是行动,把认识和实践联系起来。
二、知识学提出三个基本原理 1)自我设定自身; 2)自我设定非我;
3)自我设定非我与自我。
费希特企图以自我和非我的同一克服康德的二元论、不可知论,论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
谢林(1775—1854)“绝对同一”哲学
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以“绝对同一”为核心,包括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前者从自然中引出精神,后者从精神中引出自然。绝对同一是万物的本原,是一种宇宙精神,有一个矛盾发展过程。
黑格尔(1770—1831)
一、基本原则: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1、思维指的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之外的某种“客观思想”即绝对理念、绝对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不断发展变化,自身包含否定。
2、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指思维是存在的本质,存在符合思维才具有实在性;思维不断在存在中实现自己,使存在同自己符合、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是一个矛盾发展的过程。
二、绝对精神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逻辑学,讲绝对理念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之前的自我发展的情况,表现为它的各个环节“范畴”的向前推演。
(二)自然哲学,讲理念的外在化。包括自然界的三个阶段:机械性、物理性、有机性。
(三)精神哲学,研究理念由外在化而返回自身从而认识自己。包括: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
三、矛盾学说——辩证法思想的精华
区分了抽象的同一和具体的同一,坚持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坚持事物自己运动的原则,认为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泉的源泉。
费尔巴哈(1804—1872)
一、批判宗教神学,坚持无神论
指出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揭露宗教的认识论根源在于人的类概念,宗教的基础是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及依赖感以及宗教的反动的社会作用。
二、人本学唯物主义
认为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基础和主体是人。自然界是非发生的第一性实体,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思维是人脑的属性。
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含客观内容。感性和理性是统一的。其局限性表现在:1)形 14 而上学性,;2)直观性;3)历史观是唯心论。
三、撇开人的社会性、历史性 认为人的本质是利己主义和爱,从抽象的人的本质引出道德基本原则,合理地节制自己和对人以爱。
把爱神秘化,呼吁建立爱的宗教。
思考题:
1、康德的先验认识论。
2、费希特的知识学。
3、谢林的自然哲学。
4、黑格尔思维和存在同一性学说。
5、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附录:参考书目
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2.邓晓芒 赵林:《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3.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9月第1版。4.苗力田:《西方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5.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6.张志伟:《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59年12月第1版。8.汪家堂:《十七世纪形而上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9.刘学义:《西方哲学史稿》,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0.冒从虎:《欧洲哲学通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12.叶秀山:《西方哲学史》,凤凰出版社,2004-2005年版。
1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3月第1版。12.张志伟:《西方哲学导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执笔人: 审定人:
院(系、部)负责人:
2006年5月
第二篇:《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Economics)学 时:60-72学时 参考教材:
1、梁小民主编.西方经济学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第三版),1998,2、厉以宁主编,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0.3
3、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9.8
4、[美]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经济学.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第16版)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与方法、手段;帮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解决真实世界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并作出正确选择;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教学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部分: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中若干基本假定;市场均衡,供求理论与政府政策;弹性,*蛛网理论;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选择,*不确定性和风险;生产函数,最优投入组合,规模经济;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关市场的均衡;*完全信息博弈;分配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部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两部门的IS曲线;LM曲线的定义及其推导;通货膨胀;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类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及实践:
密切关注经济学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并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学方法上通过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平台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主要是课堂教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安排二次社会实践活动;二次总结、复习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考核方法一般以闭卷考试方式进行。
课程教学内容
微观经济学部分
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概述(4-5学时)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一词的起源、内容。
二、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稀缺、选择、资源配置、三种经济制度、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形成和发展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分为 4 个主要阶段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一、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若干基本假定经济人假定、市场出清、完全信息假定、产权明晰假定
二、宏观经济学内容及基本假定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二、个量分析、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
三、经济模型与经济量
四、静态与动态分析
第二章
供求理论(6学时)
第一节
需求
一、需求的概念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
三、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规律
四、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
一、供给的概念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和供给函数
三、需求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规律
四、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
第三节
市场均衡
一、均衡的含义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三、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四、供求理论
五、政府政策:价格控制、限制价格、支持价格、最低工资、政府税收对均衡的影响
第四节
弹性理论
一、弹性概念与分类:需求价格弹性、含义、弧弹性、点弹性
二、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三、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四、供给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几何推导、供给弹性的因素
五、其他需求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
六、弹性理论的应用;蛛网理论与期货市场(略讲)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6学时)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
一、效用概述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三、消费者均衡
四、单个需求曲线的推导
五、消费者剩余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二、无差异曲线及特点
三、商品边际替代率
四、预算线与预算空间
五、消费者均衡
六、需求曲线
七、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商品
第四章
生产理论(5-6学时)
第一节
生产函数
一、生产与生产要素 :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二、生产函数 :Q=F(L,K,N,E)
三、常见的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五、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一、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二、等产量线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四、生产的经济区域
五、等成本线
六、最优生产要素投入组合
1、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2、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七、扩展线
八、规模经济适度规模
1、规模经济 规模收益递增 ;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不变
2、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3、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第五章
成本理论(5学时)
第一节
成本概念
一、机会成本
二、显成本和隐成本
三、(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四、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
五、利润:经济利润、正常利润、会计利润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STC,SAC,SMC
二、各种成本变动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一、长期成本:LTC,LAC,LMC
二、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因素
三、成本函数的应用
第六章
市场结构理论(12+2学时)
第一节
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
一、市场、行业与市场类型二、四种市场结构的比较
三、厂商的收益和利润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一、厂商在短期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二、不同情况下的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
第四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一、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3、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五节
完全垄断市场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含义与特点
二、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三、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四、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五、价格歧视
第六节
垄断竞争市场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和特点
二、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三、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四、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第七节
寡头市场
一、寡头市场的含义及特征
二、古诺模型
三、斯威齐模型*
四、卡特尔模型*
*第八节
博弈论初步
一、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二、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第七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4-5学时)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二、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三、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略)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
一、生产要素供给的概述
1、效用最大化和供给
2、影响供给的因素
3、生产要素供给的原则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第三节
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
原则:MRP=MFC
第四节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一、工资理论:工资的性质和种类;劳动市场的均衡;不完全竞争市场工资的决定
二、利息理论:利息的决定;来源;作用
三、地租理论:地租的决定;租金;准租
四、利润理论:含义,种类,来源
五、洛伦滋曲线与基尼系数
*第八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自学略)
第一节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一、局部均衡分析二、一般均衡分析
三、两个部门的一般均衡
1、交易的一般均衡
2、生产的一般均衡
3、交易和生产的一般均衡
第二节
福利经济理论
第三节
福利经济政策
第九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2学时)
第一节
垄断
一、垄断造成低效率
二、寻租理论
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管制垄断价格和垄断产量)
四、反托拉斯法
第二节
外部影响
一、定义与分类
二、外部性造成市场失灵
三、外部性的特点、对策
第三节
公共物品(外部性的特例)
一、公共物品的定义与特征
二、分类:准公共物品和纯公共物品
三、公共物品的消费倾向
四、政府对公共物品供给的介入
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
一、信息不对称的含义
二、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失灵
三、对策---加强信息信号的传递 宏观经济学部分
第十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4学时)
第一节
国内生产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含义
二、GDP的核算方法
㈠支出法(或产品支付法或最终产品法)
㈡收入法(要素支付或要素收入法)
㈢生产法(部门法或增加值法)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
㈠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㈡国内生产净值(NDP)与国民生产净值(NNP)
㈢国民收入(NI)
㈣个人收入(PI)
㈤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二、实际GDP(GNP)、名义GDP(GNP)潜在GDP(GNP)
三、人均GDP(GNP)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学时)
第一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总需求的构成
二、总需求与均衡的国民收入
三、消费函数与消费倾向
四、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二、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乘数理论:乘数的含义、乘数的计算
*第三节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
二、AD-AS模型
课时有限时以下部分以讲座形式开设
第十二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一讲:4学时)
第一节
失业理论
一、失业的类型: 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
二、失业的影响与治理
第二节
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
一、货币与货币理论
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充当交换媒介的东西。
二、通货膨胀及其衡量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
第三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二、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
三、结构性通货膨胀
四、通货膨胀所产生的影响
第四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凯恩斯主义观点: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不可能同时发生。
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具有此消彼长交替关系。
第十三章
经济周期理论(第二讲:2学时)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
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活动水平(通常以国民收入来代表)的波动。经济周期也叫做商业循环。
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
(1)[苏] 康德拉耶夫周期(1926年);
(2)[法] 朱格拉周期(1860年);
(3)[美] 基钦周期;
(4)[美] 库兹涅茨周期(1930年);
(5)[奥] 熊彼特周期(1939年)
第二节
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理论分类
(1)分为: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2)分为: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原理),非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
二、非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
三、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
四、乘数 — 加速数相互作用原理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理论(第三讲:2学时)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概念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别
三、经济增长的源泉
第二节
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二、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
经济增长模型和理论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四讲:2学时)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
二、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1)需求管理(2)供给管理(3)国际经济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
二、财政政策分析:财政政策的逆向调节;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
二、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
货币的职能:(1)交换媒介;(2)计价单位;(3)贮藏手段。
西方国家的银行制度:中央银行;商业银行
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四、货币政策基础
第四节
供给管理政策
一、供给管理政策:(1)收入政策(2)指数化政策(3)人力资源政策(4)经济增长政策
二、宏观政策的运用
总复习(2学时)
参考书目:
1、[美]曼昆《经济学》上、下册,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下册,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宋承先著《现代西方经济学》微、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
4、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上、下册,国家教委高教司组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2月第一版;
5、尹伯成主编《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版;
6、梁小民主编《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版
第三篇:《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2007-3-15 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是作为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设置的,它是国家教委规定的财经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们电大财经专业的基础课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西方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为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下面介绍各章的教学目的、要求以及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其中带“*”号的内容不做教学要求。第一章
导
言
本章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一、二节介绍的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第三节介绍的是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介绍西方经济学发展与演变的历史,学生一般了解就可以,不必作为重点。
本章的重点包括:
(1)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2)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5)实证分析方法中假设与理论的关系。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资源稀缺性
二、选择与资源配置
三、资源利用
四、经济制度与资源配置和利用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的含义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二、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
二、实证分析方法 1.理论的组成 2.理论的形成 3.理论的表述方式 *
三、实证分析工具
四、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第四节
经济学发展简史(略)第二章
需求、供给、价格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节之一,介绍价格的形成及其对经济的调节。市场经济就是以价格调节为中心的经济,这一章正是说明市场经济运行的,所以非常重要。本章第一节与第二节介绍决定价格的两种因素:需求与供给。第三节与第四节是价格如何调节经济。第五节是价格政策。
本章重点包括:(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
(2)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3)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理。
(4)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5)均衡价格的含义。(6)供求定理。
(7)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8)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1.需求 2.需求表 3.需求曲线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1.影响需求的因素 2.需求函数
三、需求定理 1.定理的内涵
*2.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略)*3.需求定理的例外(略)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1.
供给 2.
供给 3.
供给曲线
二、影响供给因素与供给函数 1.
影响供给的因素 2.
供给函数
三、供给定理 1.供给定理
*2.供给定理的例外(略)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
价格理论
一、均衡价格
二、均衡价格的形成
三、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
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2.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3.
供求定理
第四节
价格对经济的调节
一、市场经济与价格机制
二、价格如何调节经济
1.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 2.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 第五节
价格政策
一、价格调节的不完善性
二、支持价格
l.支持价格的定义
2.农产品支持价格的运用 3.支持价格的作用
三、限制价格
l.限制价格的定义 2.限制价格的运用 3.限制价格的利与弊 第三章
弹性理论
本章是前一章的继续,说明价格、收入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变动的量的关系。这一章的实用性相当强。第一节介绍需求的价格弹性,第二节介绍其他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第三节是弹性理论的运用。
本章的重点包括:(1)需求弹性的含义与弹性系数的计算。(2)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的含义。(3)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第一节
需求价格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点弹性与弧弹性(略)
三、需求弹性的分类
四、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第二节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略)
一、需求收入弹性
二、需求交叉弹性
三、供给弹性
第三节
弹性理论的应用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收益
l.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
二、蛛网理论(略)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本章是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加深理解需求定理。第一节是对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概述,是以后分析的基础。第二节和第三节是用边际效用分析法来解释消费者的行为,第四节和第五节是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解释消费者行为。这两种方法说明的道理是同样的,即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但所用的分析方法不同。第六节是消费政策。
本章的重点包括:(1)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4)消费者均衡的公式。
(5)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6)消费可能线的含义。
(7)用无差异图形说明消费者均衡。(8)公共物品的特征。第一节
欲望与效用
一、欲望
二、效用
三、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1.基数效用论 2.序数效用论
第二节
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三、消费者均衡
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2.消费者均衡举例(略)*3.消费者均衡的证明(略)
第三节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
一、边际效用与需求定理
二、边际效用与消费者剩余(略)第四节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
一、无差异曲线
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
三、边际替代率(略)
四、消费可能线
第五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一、消费者均衡
*
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与边际效用分析法比较(略)*
三、收人效应与替代效应(略)*
四、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略)第六节
公共物品与消费政策
一、公共物品与税收
*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局限性(略)*
三、保护消费者的政策(略)*
四、消费外在化的干预政策(略)第五章
生产理论
本章是对厂商行为的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加深理解供给定理。本章是分析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含长期生产理论与短期生产理论)。这种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是一种实物关系。
本章的重点包括:(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
(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3)规模经济原理。
(4)等产量线的含义与持证。(5)等成本线的含义。
(6)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原理。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要素
一、生产与生产要素
二、生产函数
三、技术系数
第二节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三、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第三节
规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一、规模经济
二、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三、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四、适度规模
第四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
二、等产量线
1.等产量线的含义 2.等产量线的特征
*3.边际技术替代率(略)*4.脊线(略)
三、等成本线
四、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7-3-第六章
成本与收益
本章所分析的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仍然是分析厂商行为的理论。这一章所分析的是用货币表示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厂商生产的基本原则是利润最大化。
本章的重点包括:(1)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2)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
(3)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4)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5)机会成本的含义。第一节
短期成本分析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1.短期总成本 2.短期平均成本 3.短期边际成本
二、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 1.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2.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
3.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可变成本 第二节
长期成本分析
一、长期总成本
二、长期平均成本
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构成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 3.不同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
三、长期边际成本
第三节
机会成本及其他
一、机会成本
二、显明成本与隐含成本(略)第四节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一、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二、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七章
厂商均衡理论
第五章与第六章分析了厂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主要从内部考虑。本章是分析厂商在不同的市场上厂商如何通过价格与产量的决定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本章的重点包括:(1)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的含义。(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3)产品差别的含义。
(4)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决定的方式。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1.价格与需求曲线 2.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四、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五、对完全竞争市场的评论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l.需求曲线
2.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三、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四、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
五、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与垄断利润(略)*
六、对完全垄断市场的评论(略)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
二、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略)*
三、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略)*
四、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略)
五、垄断竞争市场上均衡的简化分析
六、对垄断竞争市场的评价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寡头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三、寡头垄断市场上产量的决定 *
四、古诺解:双头垄断理论(略)*
五、拐折的需求曲线(略)
六、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决定 l.价格领先制 2.成本加成法 3.卡特尔
七、对寡头垄断市场的评论 第五节
产业政策
一、厂商生产中的社会问题
二、对厂商生产活动的限制
三、反垄断政策
四、国有化政策 第八章
分配理论
本章是说明“为谁生产”问题,即收入分配的决定。分配问题也就是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本章的重点包括:(1)工会在工资决定中的作用。(2)利息的合理性。(3)超额利润的来源。
(4)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含义。(5)公平与效率矛盾的产生与解决方法。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1.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 3.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求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第二节
工资理论
一、工资的性质与种类
二、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1.劳动的需求 2.劳动的供给 3.工资的决定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l.增加对劳动的需求 2.减少劳动的供给 3.最低工资法
4.工会影响工资决定的限制条件 第三节
利息理论
一、利息理论
l.时间偏好与利息
2.迂回生产与资本净生产力
二、利率的决定
三、利息在经济中的作用 第四节
地租理论
一、地租的性质
二、地租的决定
三、级差地租的形成与决定(略)
四、准地租与经济租(略)第五节
利润理论
一、正常利润
二、超额利润
1.创新与超额利润 2.承担风险的超额利润 3.垄断的超额利润
三、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
第六节
社会收入分配与分配政策
一、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二、平等与效率:一个永恒的矛盾
三、收入分配政策 1.税收政策 2.社会福利政策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它所计算的各种指标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标准。
本章的重点包括:(1)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2)用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3)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
(4)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民生产总值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l.支出法 2.收人法 3.部门法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
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三、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四、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略)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三、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本章所论述的国民收人决定理论是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与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是宏观经济学的重点章。
本章的重点包括:(1)在总供给为既定时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
(2)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3)乘数的含义与计算。(4)IS曲线的含义。(5)LM曲线的含义。(6)总需求曲线的含义。(7)三种不同的总供给曲线。
(8)不同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9)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及其对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 第一节
总需求分析
(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一、总需求的构成
二、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人的决定
三、消费与均衡国民收人的决定 l.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2.消费函数、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
四、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五、乘数理论
第二节
总需求分析
(二):IS—LM模型
一、IS曲线
二、LM曲线
三、IS—LM模型
1.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
2.自发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3.货币量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曲线
二、总供给曲线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四、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1.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2.短期总供给曲线 3.长期总供给曲线
五、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第十一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本章是运用国民收入理论来分析宏观经济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一节是失业理论。第二、三节是通货膨胀理论。第四节是分析有关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各种理论。本章的重点包括:(1)充分就业的含义。
(2)自然失业的含义与分类。
(3)紧缩性缺口与膨胀性缺口的含义。(4)凯恩斯对需求不足失业的解释。(5)通货膨胀的含义。
(6)对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解释。(7)对供给推动通货膨胀的解释。(8)菲利浦斯曲线的含义。
(9)不同学派对菲利浦斯曲线的不同解释及政策含义。第一节
失业理论
一、失业与充分就业 1.失业的定义与衡量 2.充分就业的含义
二、自然失业
三、周期性失业
四、隐蔽性失业
五、失业的经济损失
第二节
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
一、货币与货币理论
二、通货膨胀及其衡量 1.什么是通货膨胀 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3.通货膨胀的分类 第三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二、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1.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2.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3.进口推动的通货膨胀
三、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
五、预期的与惯性的通货膨胀理论(略)
六、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凯恩斯的观点: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
二、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三、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是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中的短期波动,其重点是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波动的原因与规律。本章的重点包括:(1)经济周期的含义。(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3)短周期、中周期与长周期的划分。
(4)经济周期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关系。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
三、经济周期的分类
第二节
经济周期理论:历史回顾
一、经济周期理论概况: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与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
二、纯货币周期理论(略)*
三、投资过度周期理论(略)*
四、创新周期理论(略)*
五、消费不足周期理论(略)*
六、心理周期理论(略)*
七、太阳黑子周期理论(略)第三节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一、现代经济周期理论概况
*
二、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略)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
本章是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其重点是从总供给的角度分析增长的特征与原因。本章的重点包括:(1)经济增长的含义。(2)经济增长的源泉。
(3)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4)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5)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概况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1.什么是经济增长 2.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三、经济增长的源泉 1.资本 2.劳动 3.技术进步
第二节
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1.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假设 2.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 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1.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假设 2.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公式 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1.新剑桥模型的基本假设 2.新剑桥模型的基本公式 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第三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略)
一、肯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二、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第四节
零经济增长理论(略)
一、增长极限论
二、增长价值怀疑论
三、对零经济增长理论的反驳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本章也是宏观经济学部分的重点章。宏观经济政策就是根据宏观经济理论而制定的调节经济的政策,其重点是需求管理政策。本章的重点包括: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3)赤字财政政策。
(4)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5)货币政策的运用。(6)收人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l.需求管理 2.供给管理
*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与演变(略)第二节
需求管理
(一):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二、内在稳定器
三、赤字财政政策
*
四、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略)第三节
需求管理
(二):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
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机制 2.货币政策的工具
3.货币政策的运用
三、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第四节
供给管理政策
一、收人政策 l.“工资”物价冻结 2.工资与物价指导线 3.税收刺激计划
二、指数化政策 1.工资指数化 2.税收指数化
三、人力政策 1.人力资本投资 2.完善劳动市场 3.协助工人进行流动
四、经济增长政策
1.增加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 2.资本积累 3.技术进步
4.计划化与平衡增长
*第五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略)
一、菲利浦斯曲线与政策目标的选择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三、相机决择
四、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的困难 第十五章
开放经济概论
本章把封闭经济中的分析扩大到开放经济中,介绍开放经济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本章的重点包括:(1)开放经济的含义。
(2)国际收支的三个主要项目。(3)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第一节
开放经济理论概况--、开放经济 l.什么是开放经 2.开放程度的衡量
*
二、国际贸易的有利影响 *
三、国际贸易的限制 第二节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
1.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则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3.国际收支的均衡与不均衡 *
二、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
三、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第三节
汇率理论
一、外汇和汇率 *
二、汇率的决定
三、汇率制度 l.固定汇率制 2.浮动汇率制 3.战后西方各国汇率制度的演变
第十六章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人均衡与调节
本章从开放经济的角度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及相关的政策调节。
本章的重点包括:
(1)开放经济中总需求与封闭经济中总需求的区别。(2)总需求与出口变动对内在均衡与外在均衡的影响。(3)对外贸易乘数。
(4)溢出效应与回波效应。(5)对外贸易政策。(6)汇率政策。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
一、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
二、IS—LM模型与国民收入均衡
三、国民收入均衡的变动 1.国内总需求的增加 2.出口的增加
*
四、其他因素变动对国民收入均衡的影响(略)第二节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调节
一、国际贸易与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二、国际资本流动与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三、开放经济中经济调节的困境
四、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调节的原则:最优政策配合 第三节
对外经济政策
一、对外贸易政策 1.关税政策 2.非关税壁垒
二、汇率政策 l.汇率贬值政策 2.汇率管制政策
三、对外投资政策
四、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
第四篇:《西方哲学史》作业: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公元前469年,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城邦附近的一个小山上。他的父亲是个雕刻匠,母亲是个助产婆。苏格拉底长得其丑无比:他的脸面扁平,像被平底锅砸过一样;嘴唇肥厚;鼻子扁大而向上翘,集狮子鼻与朝天鼻之大成;两眼相距甚远,有“眉间尺”的风范;眼球凸出,眼放凶光。这样的长相实在不应该一天到晚在街上闲逛,不过正如罗丹决定砍去那过于漂亮的双手以免使人忽视整个雕像的美感一样,上天造就他这副尊容也许是想让人们看清楚哲学家真正的魅力所在。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他喜欢在广场上与人讨论各种问题,或者仰面朝天进行哲学沉思,有时甚至通宵达旦。苏格拉底虽然述而不作,但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哲学。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在柏拉图的三十多篇对话体作品中表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识你自己。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引用镌刻在德尔菲神庙门前的名言来号召人们:“人啊,要认识你自己。”在他看来,哲学应该研究正义、美德、勇敢、虔诚等与人生相关的问题,而不要把眼光盯在深邃玄奥的自然界。正因为如此,西塞罗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第二,灵魂不灭说。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第三,美德即知识。
第四,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第五,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苏格拉底生得很丑, 却死得很美。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爱智”的事业, 直到生命的终结。他被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判处了极刑, 大义凛然, 从容赴死, 遂成了千古美谈。他死后, 雅典人幡然醒悟, 追悔莫及, 深深自责——据说雅典人没等审判就处死了控告苏格拉底的人。后人极其怀念这位有着伟大人格的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死了, 他没有选择自动放逐来取代死刑, 也放弃了他有钱的弟子包括柏拉图在内买通狱卒逃生的机会,他更没有对法官的要求作出让步。他以至高的人格坚守了自己的哲学。
苏格拉底的哲学是同他的生活实践融为一体的,而他个人的命运同雅典的命运是不可分的。他为了祖国追求善的理想,而他的祖国则用死刑酬答了他的贡献,成全了他的哲学。苏格拉底没有丝毫的激愤、畏惧或是悲哀,而是依旧用他智慧的语调诚挚地奉劝着一切。他明白他是神的使者,这一切都是神的安排,他还有他生命未完成的部分,而死恰恰能给他一个完美的结局。
苏格拉底用他的死完成了他的哲学——他的伦理学是关于人生的幸福的德性,他“精神助产术”是关于人的智慧,而他的死亡则最终见证了人生的意义和责任。如果说哲学是关于人生的幸福、智慧和价值的思考的话,那么苏格拉底就是西方哲学史上三位一体的巨人。正如德国哲学史学家策力尔所说:“苏格拉底给了哲学以有力的推动,以至于直到整个古代世界的终结,哲学都没有离开过他所指引的道路。”实际上,苏格拉底的影响远远超过哲学的范围。他用他的思想、言辞、生活、和死亡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化,被称为“西方的导师”。他对社会沉沦的危机意识、甘为牛牤警醒大众的精神和挽救社会道德的行为都已成为西方知识分子的人格典范,他的死亡和耶稣受难一起,使整个西方文化具有了深刻的悲剧性色彩。他已与耶稣基督、中国的孔子、印度的释迦牟尼一起,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四位至圣先师,堪称“人类精神之父”。
第五篇:《西方经典文学著作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典文学著作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Selected Reading of Western Classics in Literature
执 笔 者: 邹涛、何敏编写日期:2014-2-15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作为大学本科生的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旨在引领学生通过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而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评判能力,提升审美情趣;透过文学现象理解西方文化,感悟人生,洞察生命。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选取反映西方重要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学作品(涵盖诗歌、小说、戏剧三大文类),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经典作品的内涵及文类特征,并培养学生透过文学现象理解和反思西方文化的批判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发挥外语学院教师的优势,实行双语教学,通过外国文学适当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
二、课程内容安排和要求
(请尽快到图书馆借书或到当当网、京东网买书预习,选读部分会在第二周周五确定名单后统一打印成册)郑怡老师上课内容:
第一周:课程简介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预习要求:了解故事概要,思考史诗的主要特征及意义
第二周:荷马史诗《奥德赛》
预习要求:了解故事概要,分析主要人物
第三周: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预习要求:了解故事概要、精神分析学
第四周:《鲁滨逊漂流记》
预习要求:了解主要人物形象、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精神
第五周:马克•土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预习要求:了解内容概要、奴隶制与美国种族问题
邹涛老师上课内容:
第六周: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预习要求:了解主要人物形象悲剧艺术、文艺复兴
第七周: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预习要求:了解主要人物形象、喜剧艺术、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第八周:诗歌
John Donne: The Flea
Tennyson: The Eagle
预习要求:了解诗歌的意象和音韵
第九周:诗歌
Whitman: One’s Self I Sing
Dickinson: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Pond: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预习要求:了解自由体、意象派诗歌
第十周:《伟大的盖兹比》
预习要求:了解小说内容、美国梦
魏全凤老师上课内容:
第十一周: 但丁《神曲》(2课时)
预习要求:了解故事概要、中世纪文化、基督教
第十二周: 歌德《浮士德》
预习要求:了解浮士德形象的意义及变迁
第十三周:夏洛蒂·布朗特《简·爱》
预习要求:了解故事概要,思考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第十四周:霍桑《红字》
预习要求:思考红字的象征意义,了解清教主义
第十五周 按文本历史顺序对内容进行梳理概括、读书报告(邹涛、魏全凤)
第十六周读书报告(邹涛、魏全凤)
一个班分成10个组,每个组4人,针对上课内容,完成15分钟左右的读书报告。小组每个成员上台讲3-5分钟。
三、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1、出勤(10%)
2、口头表达能力 25%(中英文皆可,英文在同等质量下在期末总分上加1-3分)
1)课堂讨论10%
2)读书报告15%
2、写作能力15%:(针对所学文本,完成1篇不少于700英文字或不少于2200中文字的文学评论,要求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杜绝抄袭,一经发现,此项分数记为零分。第十一周交打印稿。想写第十一周——十四周内容的请在第十五周交。)
3、专业知识考试50%(闭卷考试,英语)
所考内容皆为上课内容。
四、建议参考资料
蒋洪新,《英美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李成坚、邹涛,《英国文学与文化》(里面有关于小说、诗歌、戏剧的鉴赏指导),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