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概率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精编课件
概率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遗传学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的难点,特别是基因型和表现型概率的计算,大部学生很难掌握。计算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率时有三种方法即棋盘法、分枝法和概率法,这三种方法中最简单的要数概率法,但这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遗传学分离定律和数学概率论中的加法定律和乘法定律。现以下面一例说明数学在解答遗传学题中的应用。
例:下图是色盲和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中4号个体,既是白化病,又是色盲患者,7号为白化病患者,3号和8号为纯合正常,现以a表示白化病基因,以b表示色盲基因,根据图谱回答:
(1)图中9号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
号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
(3)9号与10号婚配后子女中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4)9号与10号婚配后所生子女中,患色盲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只患色盲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5)9号与10号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两病兼发的概率是___________。试题解答分析:
此题有一定难度,要想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9号和10号的基因型。从系
31谱图可知,9号的基因型为AaXBY,10号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44①只患白化病概率的计算方法
这种情况只考虑白化病,而既患白化病又患色盲的不计算在内。Aa×Aa
1后代患白化病的机率为,XBY×XBXB后代不会患色盲,而XBY×XBXb后代不患色盲
43的机率为。而患白化病和不患色盲是两个独立事件,求只患白化病的概率就是4求患白化病而不患色盲两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根据数学中的概率方法两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两独立事件发生概率之积,则:
3133
第一种情况:AaXBY×AaXBXB →×=
4441611133 第二种情况:AaXBY×AaXBXb→××=
444464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属于互斥事件。根据数学概率方法,互斥事件的发生概率等于各互斥事件单独发生概率之和,因此,只患白化病的概率为:
3315
166464②患白化病概率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同上,但是患白化病包括只患白化病不患色盲病和既患白化病又患色盲病两种情况。即
第一种情况(只患白化病不患色盲病):AaXBY×133××1= 44163AaXBXB →4A1133××= 44464aXBY×
14AaXBXb→
第二种情况(既患白化病又患色盲):
AaXBY×
1AaXBXb→41111××= 44464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为互斥事件,因此患白化病的概率为:
3311
1664644③只患色盲病概率的计算
只患色盲病只有患色盲不患白化病一种情况,患色盲病和不患白化病为独立事件,它们同时出现的概率为:
11133
AaXBY×AaXBXb→××=
444464④患色盲病概率的计算
患色盲病包括患色盲病不患白化病和患色盲病患白化病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患色盲病不患白化病):AaXY×3 64B
1113Bb
AaXX→××=444411111第二种情况(患色盲病患白化病):AaXBY×AaXBXb→××=
444464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为互斥事件,它们发生的概率为每一种情况发生概率之和,因此患色盲病的概率为: 311+= 646416⑤患一种病概率的计算
可用两种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患一种病包括只患色盲病和只患白化病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为互斥事件,它们发生的概率等于各自发生的概率之和,因此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3159+= 646432第二种方法:可以把患色盲病的概率和患白化病的概率相加,再减去二倍两
1病兼患的概率。因为在计算患色盲病时把两病兼患的概率计算了一次即中包
16111括了,在计算患白化病时又把两病兼患的概率计算了一次即中包括了416411。所以要减去二倍两病兼患的概率,即: 416111192
41641632⑥同时患两种病概率计算
11患色盲病的概率为,患白化病的概率为,两事件为独立事件,它们同时
164发生的概率为各事件单独发生概率之积,即:
41664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用数学中的概率论解答基因型和表现型概率的计算比棋盘法和分枝法明了简便,准确性高,是解答遗传学题的最有效方法,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推广使用。
第二篇: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26.4 综合与实践 概率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教案
26.4 综合与实践
概率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2。能用概率解释有关遗传的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概率在遗传学中的应用。难点:用概率解释遗传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为什么和父母长得像?我们都听说过基因,基因的表达使亲代和子代相似。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过程中有没有一定的传递规律呢?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介绍豌豆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110页相关内容。教师列出如下提纲:(投影显示)
①了解孟德尔简历。
②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子叶豌豆与纯种绿色子叶豌豆的杂交技术怎样进行?
(2)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上图进行点拨:
①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子叶豌豆与纯种绿色子叶豌豆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子叶全部是黄色的,没有绿色的。他将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即子叶黄色为显性性状,子叶绿色为隐性性状。
②孟德尔让子一代自交时,结果在子二代中除了有黄色子叶,还有绿色子叶,两者数量上的比例接近3∶1。
设疑:为什么子二代中隐性性状又出现了呢?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1)纯种黄色子叶豌豆与纯种绿色子叶豌豆分别含有成对基因AA和aa,它们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应该是什么基因,表现为什么颜色的子叶?
(2)当子一代自交产生子二代时,又会产生什么基因,表现为什么颜色的子叶,比例是多少?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最后强调:孟德尔在试验中还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讲述: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高茎的。
提问:子一代为什么全是高茎;矮茎性状哪里去了? 学生回答:(略)
讲述: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看看孟德尔是怎样做的。他让子—代高茎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二代植株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提问:子二代出现的两种性状,能提示我们什么?
学生回答:矮茎性状在子一代中并没有消失,只是没有表现出来。教师讲述:子二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同时孟德尔对子二代两性状的株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他发现,在所得到的1064个子二代豌豆植株中,有787株是高茎,277株是矮茎,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1。请问学们注意这个比例,他和刚才教材中提到的比例相同。
设疑:豌豆的其他相对性状杂交情况如何呢?
教师展示:孟德尔做的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PPT。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杂交子二代都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3∶1,具有规律性。
提出问题: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都接近3∶1。如何将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
教师讲述:在孟德尔当时的年代,生物学还没有建立基因概念,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
教师让学生用概率的知识进行分析。
2、人类的遗传病分析
教师说明:人类的遗传病是从上一代(父母)传递给下一代(孩子)而发生的疾病。了解遗传病的传代规律及出现的概率,防止遗传病患儿的出生,是全社会都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出示问题:白化病是一种隐性的性状,如果N是正常的基因,a是白化病基因,那么携带成对基因Na的个体的皮肤、头发和眼球的颜色是正常的,而携带成对基因aa的个体将患有白化病。(1)设母亲和父亲都携带成对基因求他们有正常孩子的概率;
(2)设母亲和父亲都携带成对基因和Na,求他们有正常孩子的概率和孩子患有白化病的概率;(3)设母亲和父亲都携带成对基因a和Na,求他们有正常孩子的概率和孩子患有白化病的概率。
引导学生利用树状图对(1)进行分析,师生共同完成。多媒体展示树状图
3观察树状图可以看到,他们有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4让学生分别对(2)和(3)进行分析。
多媒体展示(2)、(3)题答案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红果西红柿与黄果西红柿杂交, F1所结的果实全是红色。这说明西红柿果实红色是________性状,黄色是________性状。将F1产生的种子种下,100株F2中将有________株是结红色果实的。
2、一株高秆小麦自花传粉产生200粒种子,长出的幼苗中148株为高杆株为矮杆。可知, ________是显性的,________是隐性的。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本节课你还有哪些疑惑的地方?请与同学进行交流。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小组合作搜集资料,以《孟德尔的遗传研究与概率》写一篇报告。
【板书设计】
综合与实践 概率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显性性状(2)隐性性状
2、人类的遗传病分析
第三篇:九年级数学下册 24.6 正多边形与圆教案 沪科版
第24章 圆
24.6正多边形与圆(2)
——正多边形的性质
【教学内容】正多边形与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正多边形和圆的有关概念;,会应用多边形和圆的有关知识画多边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作图,培养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 正多边形与圆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多边形与圆
难点:正多边形与圆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1.复习
(1)什么叫正多边形?
(2)从你身边举出两三个正多边形的实例,正多边形具有轴对称、•中心对称吗?其对称轴有几条,对称中心是哪一点? 【情景导入】
【新知探究】
探究
一、1、正多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 只要把一个圆分成 的一些弧,就可以作出这个圆的,这个圆就是这个正多边形的。
2、通过教材图形,识别什么叫正多边形的中心、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3、计算一下正五边形的中心角时多少?正五边形的一个内角是多少?正五边形的一个外角是多少?正六边形呢?
4通过上述计算,说明正n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多少?中心角呢?正多边形的中心角与外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5、如何利用等分圆弧的方法来作正n边形? 方法
一、用量角器作一个等于 的圆心角。
方法
二、正六边形、正三角形、正十二边形等特殊正多边形的作法?
…….【知识梳理】
正多边形与圆的概念。【随堂练习】
1.如图1所示,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则∠ADB的度数是(). A.60° B.45° C.30° D.22.5°
BDCA
(1)(2)(3)2.圆内接正五边形ABCDE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P,则∠APB的度数是(). A.36° B.60° C.72° D.108°
3.若半径为5cm的一段弧长等于半径为2cm的圆的周长,•则这段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A.18° B.36°C.72° D.144°
4.已知正六边形边长为a,则它的内切圆面积为_____.
5.如图2,在△ABC中,∠ACB=90°,∠B=15°,以C为圆心,CA长为半径的圆交AB于D,若AC=6,则AD的长为_______.
6.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梯形,如图3所示,AB∥CD,且CD为直径,•如果⊙O的半径等于r,∠C=60°,那图中△OAB的边长AB是______;△ODA的周长是_______;∠BOC的度数是________.
第四篇: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计划
2010-2011学九年级下册
物理教学计划
雷友文
初中物理总复习是九年级下学期物理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碎的物理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九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与就业压力,复习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学生心理变化、情绪等因素,因此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提高复习效率更显重要。因此制定出本学期复习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56人。从以往的物理考试成绩来看,及格人数少,差生面广。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生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所以本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提高及格率降低低分率等问题。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学生在玩中学,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平,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能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
四、教学内容:
1、讲完九年级物理课本的第18、19、20等三章。
2、复习八年级物理和九年级物理。
3、做好专项复习和综合训练。
五、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1、力学和电学两大部分。力学的重点是压强、浮力、杠杆、机械效率。
而且出题的综合性较强,与前面学过的力的平衡等知识联系密切。其中浮力是历年中考的热点,也是中考的难点,也是学生认为是最难入手的知识。电学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电功率,它们的综合题又是电学考试的难点。
2、声学、热学、光学中,热量的计算和光学做图是考试常出的考点。尤
其是光学作图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知识。
六、复习方法
1、夯实基础,巩固双基。
以课本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让他们正确理解,并以书上的习题和例题通过小测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反馈,与学生做到知识日日清。
2、连点成线,版块拓展。
根据中考题“源于课本以高于课本”的考试特点,在复习将各个知识点进
行纵向和横向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的主线,再将知识主线交织成面,形成系统,配合精选的习题对知识增强提炼性。
分成力学、电学、热学、声学和光学五大版块,并且对知识进行综合梳理,通过口诀、推论、简便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新的整合过程,理清知识脉络,知道侧重点。
3、综合训练,能力提高。
通过前两步的阶梯学习后,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做图等
综合应用能力,希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而有一部分学生通过这一轮的复习,在知识的认知能力方面上会有一个可喜的质的飞跃。
4、模拟中考,素质适应。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通过模拟考试让学生开阔视野,多见种类题型,让学生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简洁省时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形成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七、复习安排
(一)第一轮复习(3月)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记忆关。要求记住所有的计算公式。没有准确的记忆,就不可能有良
好的结果,尤其在我校学生整体基础偏差的情况下。
(2)基本方法关。如控制变量法的理解等。
(3)基本的解题技巧关。要求熟练掌握解基础题的思路。
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利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复习每个单元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由于学生基础差,抓基础既现实又可以产
生实效。
(2)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
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3)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4)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
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第二轮复习(4月)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
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物理思想的形成和物理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电学综合版块”、“热学综合复习”等。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
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
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适当加大学生的练习量,但不能把
学生推进题海。
(5)注重向本年级教师请教,做到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5——6月)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考前练兵,犹如一
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
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5)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有代表性,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是关键的环节。
(6)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缺补漏积累素材。
(7)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8)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
(9)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10)注意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生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
八、教学进度
新课讲授从从2月19日至3月2日,约2周8课时;第一轮复习从3月5日至4月6日,约5周20课时;第二轮复习从4月9日至5月18日,约6周24课时;第三轮复习从5月21日至6月9日,约3周12课时。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时间内容
第一周组织入学制定学习计划、总结上学期的不足。
第二周新课教学18、19、20章
第三周复习声现象、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第四周复习力和机械、功和机械能、压强和浮力
第五周复习分子运动、热和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周复习电路和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第七周复习电功、电功率、复习电与磁、信息的传递
第八周声、光、热学专项复习
第九周复习力学专项复习
第十周复习电学专项复习
第十一周作图、实验专项复习
第十二周材料信息题、估算题专项复习
第十三周综合应用计算题专项复习
第十四周模拟测试
第十五周模拟测试
第十六周归纳总结、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第十七周中考考试
第五篇:九年级数学下册 24.3 圆周角教案1 沪科版
第24章 圆
24.3圆周角(1)
【教学内容】圆周角定义以及圆周角定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两个特征、定理的内容及简单应用; 准确地运用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进行简单的证明计算。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通过观察图形,提高学生的识图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添加合理的辅助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的应用
难点:认识圆周角定理需要分三种情况逐一证明的必要性。推论的灵活应用以及辅助线的添加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1(1)什么是圆心角?
(2)圆心角的度数定理是什么?
【情景导入】
活动1 同学甲站在圆心O 位置,同学乙站在靠墙的位置C, 同学丙丁站在其他靠墙的位置D、E。得到的视角分别是∠AOB,∠ACB,∠ADB,∠AEB 这些视角中哪些是圆心角?其他各角具备什么共同特征?从而引出圆周角定义,并会判断。
教师演示课件或图片,展示一个圆柱形的海洋馆,接着出示海洋馆横截面示意图。
教师结合示意图和圆心角的定义,引导学生得出圆周角的定义,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圆周角:顶点在圆上,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新知探究】 探究
一、活动2:探究圆周角定理,并证明圆周角定理。
问题1:①同弧(弧AB)所对的圆心角∠AOB与圆周角∠ACB的大小关系? ②同弧(弧AB)所对的圆周角∠ACB与 ∠ADB,∠AEB的大小关系怎样? 问题2:㈠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有多少个?圆心角呢?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 探究
二、㈡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时,如何证明活动2所发现的结论? ㈢对于②③两种情况你也能证明吗?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度量工具量角器,动手实验进行度量,发现结论。由学生归纳发现的规律,教师板书: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度数没有变化,并且它的度数恰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教师提问,学生动手画,思考并回答。
教师概括:虽然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有无数个,但它们与圆心的位置关系,归纳起来却只有三种情况:①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②圆心在圆周角内部、③圆心在圆周角外部. 教师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并完成证明。
(1)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时,圆周角与相应的圆心角的关系:(演示图形)观察得知圆心在圆周角上时,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提出必须用严格的数学方法去证明.证明:(圆心在圆周角上)(2)其它情况,圆周角与相应圆心角的关系:
当圆心在圆周角外部时(或在圆周角内部时)引导学生作辅助线将问题转化成圆心在圆周角一边上的情况,从而运用前面的结论,得出这时圆周角仍然等于相应的圆心角的结论.证明:作出过C的直径(略)学生亲自动手利用度量工具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归纳能力。
这一过程体现了数学中的分类讨论的思想;在证明中,后两种都化成了第一种情况,这体现数学中从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从而让学生学会了一种分析问题
学生通过问题3中两个问题的解决,在教师引导下得推论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直径. 教师指出:这个推论是圆中一个很重要的性质,为在圆中确定直角、成垂直关系创造了条件,要熟练掌握.
【知识梳理】 圆周角定义
圆周角定理及推论。【随堂练习】
判断题:
1.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2.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3.90°的角所对的弦是直径;()4.同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让学生在同一知识中变换角度思考问题,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圆心角与圆周角,更深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