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走进”打造课堂的“三度”

时间:2019-05-15 04:3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五走进”打造课堂的“三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五走进”打造课堂的“三度”》。

第一篇:以“五走进”打造课堂的“三度”

以“五走进”打造课堂的“三度”

——我的“三度语文”教学构想与实践

江苏省仪征中学(211900)刘祥

理想的语文课,应该兼具“宽度”“温度”和“深度”。其中,宽度,指向具体的课时目标,即“教什么”;温度,指向课堂的活动安排,即“怎么样教”;深度,指向课堂的拓展延伸,即“为什么要教”。

从语文教学的课堂结构而言,语文课的“宽度”“温度”和“深度”,必然建立在对文本编者意义、作者意义、读者意义的有效落实之中。编者意义,影响着一篇课文的具体教学目标;作者意义,制约着一篇课文的意义阐释;读者意义,决定着一篇课文的具体教法与学法,裁定着每一节课的得失成败。要在一节课中将这三方面的意义落实到位,就必须设计出精当的教学流程,形成有效的课堂结构范式。

从编者意义落实的角度而言,当我们面对任意一篇课文时,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偏偏是它?古今中外的文章浩如烟海,教材的编者唯独选择了它,当然是因为它最能承载编者心中的知识、技能与生命。这样的体现,既受文本本身内容的限定,又受教材内在知识体系与技能训练体系的制约,还受学生生命成长需要的制约。这些因素,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走进课文的内核,准确把握课文的教学“宽度”。我以为,要完成此方面内容的教学,“走进文本”是关键。

从作者意义探究的角度而言,语文课的教学重心,应落在“对话”上。语文课要拒绝简单的作者简介,代之以深度对话的“走进作者”。唯有引领学生,借助“对话”,走进了作者的灵魂深处,学生才能真正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也才能真正深刻地走进文本内核。

从读者意义拓展的角度而言,语文课的教学,要想让学生更丰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既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内核,又要引领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走进文化,最终走进心灵。唯有将学生的生活体验、文化感悟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和作者思想情感结合起来,学生才能从课文中既收获了知识、养成了能力,又滋润了生命。

归总上述三方面的教学环节,也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课堂结构形式:“五走进”语文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即“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生活、走进文化、走进心灵”。“五走进”的五个环节,既各自独立,又互为关照。常态化教学中,一般不打乱既有的顺序,但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的需要,省略掉后四个环节中的某些环节。比如,文学类文本的教学,可能五个环节同时存在;实用类文本的教学,则可能无需关注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无需生拉硬拽地进行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1.走进文本

走进文本,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该教学环节,占据课堂教学的绝大多数教学时间。一节课的好坏,决定于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深浅度。

走进文本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需服务于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不能用教师的深度,取代学生的深度。更不能硬性灌输。

更为重要的是,走进文本并非全方位解读文本。无论是教师的深度,还是学生的深度,都必须服从于“课程”这一根本。《林黛玉进贾府》这样的文本,如果每一个细节都引领学生走进去,则一个月大约只能上这一篇课文。事实上,文本中的大量内容,教师并不需要教,学生也并不需要学。真正需要走进的内容,或许只是文本所有内容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而且,《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文本在教材中所属的单元不同,需要走进的内容便不同。面对的学生不同,需要走进的内容也不同。初中生学习该文本,和高中生学习该文本,必然存在教学内容上的差异。

在确立了需要“走进”的内容之后,方法反而变得简单了。走进文本的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对话。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不断地同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同作者对话,同作品对话,同教材编者对话,才能一步步走进文本的内核,感知文本的真实意义。如果没有对话,只有教师的言说和学生的倾听,便只能是“走近文本”,不能“走进文本”,更不能“走进文本内核”。

走进文本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环节。走进文本至少需要经过“初读感知”“细读赏析”“研读探究”三个步骤。相当数量的文本,还要借助一定量的拓展性资料,与文本形成对比或映衬。

(1)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该过程侧重解决两大问题:第一,了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已经解决的问题。第二,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的困惑,为课堂教学确定最贴近学情的教学内容。其中,第一个问题不能停留在浅层次的“写了什么”层面,而是要覆盖到基础知识积累、基本技能提炼、语言感悟、关键内容赏析等多个层面。第二个问题不能脱离课时学习目标随意延伸,所有的困惑,必须来自该文本学习中应该关注的内容。

比如,学习《祝福》这样的长课文,如果没有整体感知,便无法将前后内容贯穿了理解人物。教学中,需要先立足于初读文本所形成的整体性感悟,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作一大框架的了解。如此,才能为后面的细节探究打好基础。

仅从人物形象认知这一点而言,初读感知《祝福》时,就可以先给各类人物进行身份定位,在将定位后的人物进行归类,最后将归类后的人物,与初中时学习过的《故乡》中的闰土、杨二嫂、我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其中的共同点。做到了这些,初读中收获的信息,便远远超过了“写了什么”。

(2)细读文本,强化重点 任何一个文本,都只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有机构成。故而,每一个文本承载的学习目标,都只是整个课程目标体系中的一个极为有限的小的单元。课堂教学,就是要紧扣这样的学习目标,有选择地细读某些内容,集中力量强化训练一两个重点知识。比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最具教学价值的内容,无外乎“人物形象刻画”“线索的设置与运用”“环境描写与人物塑造的关系”三大块。这三点,就应成为细读的重点。至于文本中的其它内容,便可不作探究。

(3)研读文本,突破难点 对于具有较大的阅读障碍,又属于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的那部分问题,需作进一步探究。该探究过程,可以紧扣文本语言分析挖掘,也可以利用一些辅助材料对比或映衬。比如,执教《荷塘月色》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教学《金岳霖先生》时,可组织学生探究为什么要写闻一多骂蒋介石;教学《沁园春·长沙》时,可启发学生关注“怅寥廓”的情感与前面七句景物描写的关系等等。研读文本的价值,在于更好地落实学习目标,绝不能脱离了目标,过多纠缠非当下学习需要的问题。

2.走进作者

不知从何时起,课堂教学环节中,有了“作者简介”这个步骤。很多老师,介绍作者总是依照“名、时、地、评、作”这五字真经,在各节起始课的导入阶段,便迫不及待地将这些老陈货搬弄出来,传家宝一般精心传授给学生。这样的介绍,和文本的学习以及教学目标的贯彻大体毫无关联,属于“经典性”的课堂败笔。

研读文本当然需要研读作者,文本研读中的作者研究,绝不是户口本上那些内容的简单罗列,而是对作者生命情怀的独特观照。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作者介绍,必须读出文字背后隐藏着的作者这个“人”,必须引领学生走进作者创作该文本时的特定心境之中,尽量弄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内容,又为什么要这样写。

走进作者,需注意两方面的问题:(1)读出立体的作者形象

要在文本中读出立体的作者形象,既需要紧扣文本推敲词句,又需要跳出文本,在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感受作者的所作所为。

例如,《指南录后序》这篇课文,连用了22个“死”字,连同那和“死”紧密关联的种种危险与绝境,不但成功描绘出文天祥的形单影只、狼狈不堪、左冲右突,更塑造出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向来被史家看做忠君爱国的典范。

然而,文天祥真的会愚昧到对一个无法挽救的小朝廷效死尽忠的程度吗?倘若他只是一个没有独特思想的愚忠之人,又为何不在第一次受辱时便以死明志?

要明白这些,就必须走进作者,同作者对话,同特定的历史文化对话。只有在对话中,理解了下面的信息,才能真正读懂《指南录后序》,真正理解文天祥:

首先,文天祥是从不畏惧死亡的。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文天祥早已将舍生取义的理念和身体内流淌的血液融为一体。当他于赣州毁家纾难、起兵勤王的第一天,他就将一个文弱书生所能付出的一切,交给了风雨飘摇的局势。他是熟读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成长起来的,他清楚地知晓,死亡,其实也是儒生实现人生不朽目标的一条路径,只要这死亡,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大义,只要这死亡,是公众意识中的“死得其所”。

其次,文天祥不能死。他必须活着,为了大宋的安危而活,为了书生的“兼济天下”的宏愿而活,为了他心灵深处的那种“九死而尤不悔”的人生追求而活。这样的责任与使命,成了他肩头和心头都无法放下的一副重担,这重担压迫得他连选择死亡的权力都无法拥有。所以,他只能抓住一切的机会奔逃,即使这样的奔逃,很大程度上令他感受到了一种苟活的羞辱。

其三,以文天祥的聪明才智,他当然知晓,国势的衰败已成定局,力量过于悬殊的对垒,已提前将故事的结局写在了史册之上。他明知自己的一切努力,都不会阻挡蒙古大军势如破竹的攻势,都不会挽救偏安一隅醉生梦死的南宋小朝廷。他却还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做这最后的挣扎,这个挣扎的背后,应该已经丧失了那种狭隘意义上对一个具体王朝的效忠,而是在更广阔的文化思想空间上,效忠于自身追随了几十年的人生信念,效忠于骨子深处浇铸的那份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为文天祥在层层黑暗中劈出一款狭长的光亮,让他得以在逃生路上依旧坚持着完成了这不朽的《指南录》。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言,将文天祥的忠诚,升华至对人生信念的忠诚的高度,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这样的“走进作者”,关注的重心是“人”的言行的心理基础。借助这样的研读,学生便能够明白,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所有忠臣良将,其忠于的其实都是自己的良心。将这样的结论推广到学生未来的人生中,便可以发现,无论他们将来如何生活,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都是决定其一切行动的根本。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崇高或藐小,也就决定着人生的成就与高度。

(2)避免把作者脸谱化

课堂教学实践中,读出文字背后隐藏着的作者这个“人”,还存在着一个不得不探究的问题——将“人”误作为特定的身份标签。

语文教学中,常常会犯将作者视做标签的错误。比如,对鲁迅、毛泽东等众多杰出人物的认知上,就常常会忘记了他们都是具有七情六欲的“人”,而只将其当做思想与主义的象征。这样的认知错位,体现到对他们的文章解读中,就是将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视做亘古不变的绝对真理,极少从人情人性之美的角度来鉴赏他们的文字。正是这样的人为拔高,最终招致了学生对此类型作者的文章的本能拒绝。

3.走进生活

所谓的“走进生活”,并非要求学生脱离了文本的具体内容而空谈当下生活,而是要打通当下生活与文本中呈现的生活间的关联点,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当下生活为参照,推知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与情感。

“走进生活”的关键,是宏观的课程目标和具体的课时学习目标。生活无边无际,一旦没有了具体的目标作引导,“走进生活”也就成了放野马式的散漫联系。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紧扣目标建立关联,也要善于修正关联中出现的偏差,要掌控好学生的思维路径。

走进生活,可采用下述三种方法:

(1)精选事例,类比分析。此方法的重点,在于用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疑难点。

(2)互文性阅读,打通情感。此方法的重心,落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之上。即用生活中的精短文字,作为课文的互释性材料,既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课文中的情感,也用课文中的情感,滋养学生的心灵。

(3)运用文本经验,认知客观生活。此方法的着眼点,在于以课文中传递出的知识经验作为解决问题的钥匙,引导学生利用此类知识,解决生活中遭遇的各种问题。

4.走进文化

“走进文化”中的“文化”,是来自文本的文化,而非脱离文本的随意拓展。任何一篇课文中,都蕴藏着一定量的文化元素。这些文本,或承载了传统的农耕文明的数千年思想积淀,或传递着来自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现代化思考,或彰显着不同地域、不同信仰背景下的人类普世价值。阅读文本时,在对文本中相关的语文元素进行充分探究的基础上,语文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对隐藏在文本中的文化元素、文化现象进行挖掘。这样的挖掘,不是故作高深,而是滋润生命。生命的成长离不开文化。语文课,应该担起这样的重任。

走进文化,属于教学的拓展环节。此版块的教学用时,不宜过多。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可舍弃启发与对话,直接针对文本中的文化元素展开分析阐释,将课堂的思维活动,拉到需要学生跳起来才能摸到的高度。当然,如果课时较多,也可以通过精心预设的问题串,带领学生一步步走向文本的文化内核之中。

走进文化可采用下述三种方法:

(1)以文本相关信息为起点,朝向思维的纵深发展。比如,教学杨绛的《老王》时,抓住文本中的“愧怍”,逐层深入地挖掘其中隐藏着的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再如,教学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时,抓住“西南联大有很多有趣的教授”这一信息深挖,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背后隐藏着的民国知识分子的率真个性,进而了解知识分子应有的品质。

(2)借助适当的拓展材料,在比较中获取文化信息。比如,教学感性化文本时,可引入理论阐述的材料,以理论的提炼,加深对感性材料的深入理解。教学理性化文本时,则又可以引入感性的材料,用具体的事例验证理论。当然,也可以选用类似文本,借助互文性阅读,从更高层面上加深文本内容的理解,获取更为丰富的文化信息。

(3)由教师对文本材料作深度解读,直接告知学生相关信息。不用担心学生不理解,很多时候,直接告知的内容,就如同一粒种子,种下了,总会有发芽生长的那一天。

5.走进心灵

与前四种类型的“走进”不同,走进心灵,指向学习的结果。走进心灵,追求的是学生的“心动”。这个“心动”,既可体现为感受到了语文之美,也可体现为接受情感的熏陶、获取哲理的启迪、感悟生命的价值意义等。但是,无论是何种形式、何种内容的心动,都必须建立在深度思考基础之上的情感共振,不可用简单的煽情来收获廉价的瞬间感动,更不能用假大空的话语来诉说灵魂缺位的话语。

走进心灵,并无固定的方法,一般而言,需注意下面两点:

(1)依文本选内容,顺势而为。走进心灵,并非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其存在与否,由教学内容决定。文本指向哲思,则引领学生走进思想的深度,使灵魂收获丰盈与震撼;文本指向情感,则引领学生透过表象,探究情感形成与维系的丰厚内涵,为学生种植有益的情思之种。

(2)讲练结合,力求真实表达。“走进心灵”这一环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既可借助写作训练而完成,也可借助诵读而完成,还可以借助教师的抒情性表述而完成。很多名师在展示课的结尾处,善于组织一段既深情又含蓄的话语作为结束语。撇开表演的成分不看,这样的话语,其实也可以看作是“走进心灵”的一种可取的方法。

归结上述有关“三度”与“五走进”的思考和实践成果,可以形成这样的结论:与当下的诸多以展示教师个体教学素养和教学理念为目的的语文教学形式相比,“三度语文”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教材、课程这三者间的逻辑关联。“三度语文”始终把学生的成长需要放在教学的第一位,以课程目标的落实为抓手,借助丰富的课堂活动形式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致力于打造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情境。我以为,这样的努力,符合语文学科教学的需要,亦符合学生的当下成长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作者简介:刘祥,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长三角”教育科研优秀个人,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扬州市中语会副理事长,仪征市首届名教师,仪征市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著有《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语文教师的八节必修课》《追寻语文的“三度”》《中学语文经典文本解读——第三只眼看课文》《重构教师思维——教师应知的28条职业常识》《有滋有味教语文教语文——语文教师应知的教学技巧》《走过高三》等教育教学专著十一部,在各类报刊上发表论文八百余篇,应邀赴上海、广东、广西、新疆、湖南、黑龙江等十六个省市开设示范课、主题讲座一百余场。

第二篇:以生为本,打造高效小班化课堂

以生为本,打造高效小班化课堂

——浅谈小班化课堂中的两大难题

童泽枫

摘要:在谈论当下的小班化课堂中经常会提到两个难题:学生不爱举手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开展不起来。这两个难题已经影响到了教师对于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从以上角度入手,通过分析这两个难题的成因,来给出一定的解决措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小班化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小班化

合作

教学

讨论

一、研究背景

小班化教学因其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出众的教学成果深受欧美发达国家的推崇。如今,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正逐步被国人所接受,开始进行一系列围绕着小班化的教学尝试。笔者就职于镇海区立人中学,它是镇海区第一所严格意义上的小班化办学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学校还致力于打造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的生本课堂,每个班的同学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竞争,教师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课老师都对固有的教学模式做出一定的调整以适应全新的教学环境、教学理念。然而接受了多年传统教学方式的学生显然无法很快地适应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在实际的学习中显示出了自己的诸多不适应。

二、实践反思

笔者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尽快地适应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地融入到小班化课堂中去,将小班化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经过一年的小班化教学、观察及反思,也观摩了不少兄弟学校的小班化课堂,笔者发现不解决传统教学方式遗留下的两大难题:手举不起来、嘴动不起来,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针对这两大难题做了一定的研究,尝试了一些方法,具体如下:

1、让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成为一种习惯

数学课堂是需要学生参与的课堂。然而在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看、记、做。这样导致不但教师上一节课很辛苦,而且时间一长学生会感到疲惫、乏味,甚至到后来使课堂成了好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的熏陶下,学生会变得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反应在课堂上 的表现就是不爱举手回答问题,甚至不敢回答问题。

小班化的实行,就是为了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位同学,以生为本。因此,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位同学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倾听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那么首先就要使学生敢于举起自己的小手,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⑴ 消除学生心中的误区,即只有知道正确答案才能回答、只有好学生才能回答。告诉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只要能举手回答问题就能获得表扬,无关回答的对错与否”,给学生树立信心,鼓励他们举手回答问题。

⑵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制定出详细的评价细则,以小组间的竞争带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例如凡是回答问题的学生无论回答的对错都可以加一分;回答正确加两分;要是一个问题只有少数同学举手,可以适当提高加分的分值;平时不太举手的同学举手有回答的优先权等。通过积极评价的方式唤醒学生的回答积极性,让学生为了小组的荣誉拼搏。

从实际的课堂教学来看,效果还是很好的。记得七年级上第六章《线段、射线和直线》一课中,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稍作思考后,三四个同学举起了手,我问:还有同学举手吗?有二三个同学举起了手,其他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副欲言又止的感觉。我请了其中一位举手的同学作答,他答:3个交点。有同学在下面议论起来,表示对他的回答有不同看法。我说:×××,其实举手不可怕,但你能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你很棒,给你加3分。这时候,班级里同学发出了“啊”的一声,表示“这都能加3分啊?”我说:谁对他的回答有不同想法的,请回答。这下,同学们纷纷举起来小手„„

⑶ 建立起小组“发言人”制度,即每个小组每天让一位组员成为该组“发言人”,原则上要求组员轮流来当,发言人的回答可以为自己的组带来双倍的加分,当然允许问题经组内讨论后由发言人进行作答,但在作答过程中组员不能对其进行帮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每当有问题时,组员就很喜欢让该组“发言人”发言,要是发言人不会的,组员就先对其进行辅导,再让其作答。这样一来,班级的每个同学几乎都得到了回答问题的机会,每个同学都感受到了自己在班级里的存在感,发现原来自己也是被需要的,教学效果特别显著,尤其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而言。

上述三条措施实施一段时间后,课堂变化很明显,同学们少了一开始的拘束,课堂也变得活跃起来,同学们开始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会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小组内的交流也变得频繁了,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在小组讨论中找寻学习的乐趣

当下,小班化办学的学校往往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让学生在团队中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与交流水平,使自己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1]

在数学课堂中,其实很需要这种学习模式,因为数学中有很多问题是需要学生通过讨论、共同思考来解决的。例如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其实证明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果都由教师给出难免生搬硬套,学生不容易接受。但如果先由各小组讨论想出一种证明方法,再在课堂上和各个组进行交流,看谁证明的方法好、方法多,课堂既充满了趣味性,学生也记得特别牢。然而,在一开始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尽管让学生进行讨论,但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有些同学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与同学讨论。针对这个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⑴ 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例如在开展讨论前,可以问学生一个问题:你们小组准备如何分工啊?讨论开始后,可以问学生:你们第一步准备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讨论声停止后,可以问学生:你们组有想法了吗?都考虑全面了吗?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通过这种疑问式的引导,让学生逐渐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会讨论。

[2]⑵ 给予小组足够的讨论时间。只有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他们才有机会去发现、讨论、交流、评价。在很多教师的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刚进入讨论状态就被任课老师打断了,他们根本来不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讨论流于形式,甚至还有老师认为过多的讨论时间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其实只有保证了时间,才能让有深度的问题得到解决,有争议的问题得到统一,有探索的问题得到创新,有策略的问题得到发展。而且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真正搞懂一到两个知识点,学生就能体验探究、合作的全部过程,其有效性一点也不会比看似结构紧凑的课堂差。

⑶ 从平时的教学设计入手,适当地增加开放性试题,或合理地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例如七年级下第一章《平行线》的复习课,其中有有关对平行线判定定理的复习,传统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教师: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有哪些?

学生: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但在小组合作背景下,可以这样设计:

教师:如右图,请同学们增加一个条件,说明a//b。同学们先不要急着回答,把你的答案写在草稿纸上,跟你的组员分享一下,看看谁更有道理。

组员A:可以添加1=2,得到a//b,理由是同位角相等,行。

组员B:还可以添加2=3,得到a//b,理由是内错角相线平行。„„

2413cab两直线平

等,两直通过对比上述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我们不难发现,传统设计相对枯燥,而新的设计通过设法使学生讨论,发现与他人的不同,完善自己的不足,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显然更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⑷ 建立起合理的组间评价制度。一个组的同学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让其他组的同学对其进行点评,进行补充,甚至还可以由其来决定给该组加多少分。通过组间的互动,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实际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是一种融入课堂,渴望接受知识的表现。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的嘴巴动起来,讨论起来。而教师自己则尽可能地少发言,起到一个课堂引导者的作用。只有这样,所谓的生本课堂理念才会落到实处。

三、小结

总之,上述对教学中出现的“两大难题”的思考都是基于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背景下的,目的是想通过一定的措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小班化课堂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汤荣良.浅谈小班化背景下的语文课堂[J].中学语文教育, 2011.11.[2] 王晓华.小班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N].初中数学报, 2013-2-15(3).单位:镇海区立人中学 邮编:315200 手机:***

电子邮箱:878144739@qq.com

第三篇:以问题为主线,打造高效课堂

以问题为主线,打造高效课堂

摘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可见,“问”是何等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为数学本身就是一个不?喾⑾治侍狻⒔饩鑫侍獾墓?程。以数学问题为主线,创设多个教学情境,设置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思考题形成探究链,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获得新知,进而提高综合探究能力和学科素质。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25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必须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可是,在当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违背新课程理念的现象依然很普遍,造成这种现象有很多原因。那么,在课堂中,怎样组织教学既能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又能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呢?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切实体会到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课堂教学是不错的选择。

下面,笔者结合《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周期性》的教学设计,谈谈以问题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如何走进高中数学新课堂。

一、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是三角函数的核心部分。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了三角函数的有关概念和公式,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之后,对三角函数的又一深入探讨。其中,周期性既是对必修一函数性质的重要补充,也是研究三角函数其他性质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至关重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1)优势:知识上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的有关概念和公式以及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能力上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思想方法上已经具有一定的数形结合能力、类比、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

(2)不足: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函数本身就是学习的难点,而函数的周期性学生首次接触且概念较为抽象,因此容易出现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的情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周期函数的定义,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周期性,能求出正弦型、余弦型函数的周期。

2.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周期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和探究、钻研的学习精神。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周期函数的定义和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周期性。

难点:对周期函数的理解及运用定义求函数的周期。

三、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笔者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了从生活走进数学,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努力创设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了增大课堂容量,增强图像的直观性,笔者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案例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1:诗句《赋得古原草离别》天体的运行,四季的更替反映了一种什么自然规律?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感受周期现象丰富的实际背景,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数学与现实的距离,同时引出了本节课的内容。

2.提出问题,分析探究

问题2:在我们学习的基本初等函数中,哪一类函数可以刻画周期性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 问题2体现了数学建模思想,反映出研究三角函数的现实意义,使学生从开始就把三角函数作为刻画周期性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为了给新知的学习提供知识准备,笔者与学生共同回顾诱导公式一及正弦函数的图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3。

问题3:正弦函数图像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如何用数学语言表示?

由于学生对周期性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对图像的直观认识上,对于形到数的转化有一定的困难,笔者通过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图像平移过程中点的横纵坐标的变化规律,并追问:如何从自变量、函数值两个方面用文字语言来描述这种变化规律?学生不难回答:自变量增加,函数值不变,此时进一步要求学生将这种变化规律的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并将此规律推广到一般函数。

【设计意图】通过对正弦函数图像的观察分析,结合诱导公式,构建出周期性变化规律,主要是立足于从学生的最近思维区入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并为概念的生成做好铺垫。

3.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此时,学生已经用符号语言描述出了周期性变化规律,把具有这种变化规律的函数叫做周期函数,引导学生尝试着给周期函数下一个定义。

【活动】在这一环节中,笔者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请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笔者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叙述准确,之后进一步明晰定义,并针对定义中的关键词进行适当的解释,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这样设计将发现概念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创造性,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定义中关键词的含义,笔者设计了如下辨析题:

问题4:判断题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解释理由。

因为 所以 是y=sinx的周期。

问题5:因为 所以 的周期是2π。

在师生互动中发现学生对自变量任意性的理解较好,对周期是自变量的增加值理解有偏差,笔者及时引导学生回归定义,并在问题4中进一步追问:

(1)该函数的自变量是什么?

(2)2π是谁的增加值?

在??生对话中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加深了学生对难点的理解。然后,鼓励学生进一步求出该函数的周期,使学生的认识得以升华。

问题6: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周期函数,且周期为T,试问2T、3T是它的周期吗?由此你能归纳出什么结论?

【设计意图】强调周期函数周期的不唯一性,同时自然地引出最小正周期。

问题7:f(x)=a(为常数)是周期函数吗?最小正周期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说明了周期函数不一定存在最小正周期,深化了学生对最小正周期的理解。

4.循序渐进,完善新知

引导学生利用定义并结合诱导公式探究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借助动画演示直观感知正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增强学生数形结合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类比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余弦函数的周期性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补充完善。

5.新知演练,及时反馈

为了让学生巩固新知,笔者设计了例题:

例1.求下列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紧扣周期函数的定义,结合正余弦函数周期,使学生形成求正弦型函数、余弦型函数的函数周期的方法。强化学生运用定义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了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其中例一的1、2题师生共同完成,第3个题由个别学生口答,教师板书,以规范总结解题步骤,弥补了多媒体一闪而过的不足,为学生解答例2提供参考。

例2.求下列函数的周期。

第一组:

第二组:

在解答例2之前,笔者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分析这类函数的周期与解析式中的哪些量有关,并将学生分成两组,每个小组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之后,各组之间对比讨论,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教师评价并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肯定和赞扬,最后达成共识,归纳出y=Asin(ωx+Φ)与y=Acos(ωx+Φ)(其中A≠0,ω≠0)的周期公式为“T=”。

周期公式的得出不仅使学生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周期性有了系统的认识,也为1.5函数y=Asin(ωx+Φ)学习奠定基础。为了让学生及时巩固周期公式,笔者设置了这样的口答题:

1.下列函数中周期为 的是()

2.求下列函数的周期.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4π,求ω的值。

6.回顾反思,总结提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回忆、归纳、总结把孤立的知识点变成了知识体系。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问题为主线展开教学,做到以提出问题为起点,解决问题为终点,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思考多,讨论多,合作多,质疑多,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仅逐步加深了对周期函数概念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探索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教育的渗透,设置开放性问题,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 472000)

第四篇:以诗入“化”,打造诗意化学课堂

以诗入“化”,打造诗意化学课堂

摘要:通过探究浙江省高考改革背景下将诗歌引入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将诗歌引入化学教学,打造诗意化学课堂,展示化学学科之美。提高化学教学课堂的艺术性,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诗歌;化学教学;诗意课堂;学科素养;人文精神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5-005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5.023

好的教育,必然是在学生、学校不断选择中实现的。作为全国高考改革的两个试点省份之一,浙江省高考招生改革试点方案于2014年已正式发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根据拟报考学校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个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科作为选考科目。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然而面对选择,由于学生缺乏对未来人生的清晰规划和对高中各学科的准确认识,对将哪些科目作为自己的选考科目有很大的困惑。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学科素养,打造魅力学科和诗意课堂,以供学生选择。

一、思路的由来

当今化学日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学科。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区域,化学是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的重要支柱。

由于很多学生对化学学科认识的局限,认为化学是有毒、污染环境和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学科,化学知识繁杂无规律很难记忆,很多学生缺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不愿选择化学作为选考科目。如何改变学生对化学的片面认识,提高化学学科的吸引力,使更多学生选修化学,培养足够社会所需的化学人才,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无疑,将诗歌引入化学教学,打造“诗中有化,化中有诗”诗意化学课堂,展示化学学科之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案例

1.物质的量和布莱克《纯真的预示》

一朵花里有一个世界,一粒沙中有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掌心,永恒在刹那间得到收藏。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化学概念,物质的量作为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物质的桥梁,为学生定量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对学生而言,物质的量是一个生涩难懂的概念。一花一世界的意象展示了大与小、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用诗意的语言架起了一座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对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概念和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很好的帮助,同时可以克服物质的量教学过程中教师讲不清、学生难理解的困境。

2.物质的量浓度和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物质的量浓度是化学实验从定性到定量研究的重要化学概念,对刚升入高中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中常见物质如矿泉水、牛奶、白酒等浓度的表达方式,让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去认识物质的量浓度。结合“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浓淡意象,让学生去思考什么是“浓、淡”,如何准确表达溶液浓度的问题。通过铺垫,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刻。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是纯粹的化学概念,而是学生身边亲切和熟悉的老熟人,对学生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和误差的分析有很大的帮助。

3.硅酸盐矿物与硅酸盐产品和陆龟蒙《秘色越器》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硅在中学化学的元素化合物板块中所占的地位无足轻重,教学内容空洞,教学素材难以加工,难以展示硅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事实上,我国古代人民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制陶技术,是人类最早从事的化学工艺之一。瓷器是中国人伟大的发明,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无数精美瓷器,其中越窑的秘色瓷尤为珍贵。雨过天晴,千峰翠色,是多么令人神往和痴迷的色彩。诗歌的引入结合图片的展示,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悟硅世界的神奇和瑰丽,彰显硅酸盐矿物与硅酸盐产品教学内容的教育功能。

4.生活中的有机物――乙醇和李白《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乙醇是一种和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有机物。苏教版《化学2》有机化学模块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为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和酒有缘的历史人物不胜枚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诗仙李白。诗中郁金香、琥珀光传神的描绘酒的香与色,将乙醇的物理性质用诗意的语言亲切地传递给学生,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诗歌的选择

1.诗歌的关联性

化学教学设计中引入的诗歌要与教学内容有很好的关联性。诗歌的引入是为化学教学服务的,只有诗歌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才可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如果偏离了这一主旨,纵使选用的诗歌精彩有趣,也只可能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在选择诗歌时应该特别慎重,反复推敲,这就十分考验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文学修为。

2.诗歌的艺术性

“诗是语言的艺术”。艺术唯美,科学求真,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智慧中最耀眼的两朵鲜花。化学是创造的学科,人类利用化学知识重塑了一个化学世界。诗歌所展示的艺术性和创造性与化学学科特点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引入的诗歌要有传递化学学科之美的艺术性。

3.诗歌的通俗性

从古至今,国内外的诗人留给了我们一个浩繁的诗歌宝库,中国又是诗歌的王国,因此诗歌素材的选择至关重要。通俗的诗歌具有良好的大众基础,比如柳永的诗词较为通俗,就很容易流行,“凡有水井处,必有柳郎词”。化学教学设计中引入的诗歌要通俗易懂,学生耳熟能详。如果选择的诗歌过于怪僻和晦涩,就会加重学生的学习难度,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引入的诗歌要有良好的通俗性。

四、教学反思

总之,将诗歌作为一种素材引入化学教学中是化学教学设计的一个有效思路和途径。诗歌可以使化学课堂化平淡为神奇,展示化学学科魅力,有效提高课堂的艺术性和吸引力。中学化学教师没有高深的化学理论知识,有的只是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将化学知识以生动活泼、亲切自然的方式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以诗入“化”,打造诗意化学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化学,爱上化学,将来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学科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合格社会公民,用化学知识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人类世界。

参考文献

[1] 马晓群.化学:可以诗意的学科[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2):37-39

[2] 徐元媛.谈化学教学的古诗引入设计[J].化学教学,2012,(2):10-11

第五篇:走进高效课堂

读《洋思高效课堂》有感

数学教研组

早就耳闻洋思中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不寻常。我认真的学习了洋学的教学模式,并把自己的学习心得记录了下来。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的程序是: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优先差生)——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通过对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洋思模式是要我们树立自信的现代教育理念,通过自然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的进行教学角色转换,这是一种自生的原创精神。洋思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全过程让学生像考试一样紧张地学习。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教师提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所谓“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进行严格训练,形成能力,这样,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全过程让学生参与,每节课都异常紧张。课堂用“2分钟”“3分钟”“5分钟”计算,老师不停地布置各类“看书、自学、自读、相互操练、背诵、练习”等任务,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学,而每一步又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我学习、自我实践的学习习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将学生课前预习,课后练习的时间全部转移到了课堂,从而有效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通过学习,我认为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最大的可取之处在于充分发挥各教师的教学热情,营造了较浓的教研氛围,每节课选编了一些精而少的训练题,通过练习,能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学习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洋思中学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我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该怎么学,是单纯的学习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学习洋思的创新精神呢,面对不同的学生,我想,洋思的教学模式有自己的特点适合我们借鉴,但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特点,形成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集思广益,找到一条适合我们学校发展的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教学观念,真正的学好洋思,用好洋思的模式,做到为我所用,有创新,有发展。

下载以“五走进”打造课堂的“三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五走进”打造课堂的“三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进名师课堂

    走进名师课堂,吮饮教学甘露 “名师之路”西安学习体会 庆城小学 郭艳艳 3月27日我于全县21名老师赴西安交通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的学习,首先非......

    走进名师课堂

    《走进名师课堂》读后感 王晓燕 【“情境创设”要能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要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究,要能激活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究,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要能为学生的......

    走进礼仪课堂

    走进礼仪课堂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懂得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2.通过主题......

    走进陶艺课堂

    走进陶艺世界 感受指尖艺术 —明德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侧记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

    宜信财富三度携手《财经》打造财富管理“大戏”

    宜信财富三度携手《财经》打造财富管理“大戏” 据了解,2014《财经》•宜信财富中国财富管理系列论坛将于2月22日在在北京的金融街威斯汀拉开北京站帷幕。此次已是国内财富管......

    竭力打造以

    竭力打造以“双引双赛”为主题活动的名优企业 和顺银圣化工有限公司始建于2007年,公司占地80亩,注册资本2600万元,员工198名,资产1.5亿元,项目设计产能6000t/a硅钢级氧化镁,是我县......

    打造幸福课堂

    打造幸福课堂 在道里区“幸福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开题会上,哈尔滨市榆树中心校李晓光老师上了一节五年级的《我和祖父的花园》。本文选自《呼兰河传》,是现代著名作家萧红写......

    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屏山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百年的风雨征程,百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今天特有的人文内涵,从1908年红亭书院“学而咨仕、为民先锋”的古训到“构建欢乐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