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场雪》语文教案
《第一场雪》
语文教案
延津县东屯镇西屯学校
闫文军
2006年11月
《第一场雪》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生字、新词“辽远、骤然、彤云密布、纷纷扬扬、簌簌地、瑞雪”等。
2、指导读懂课文,能口述下雪前天气的变化,下雪时和下雪后的不同景象。
3、理解课文的中心,使学生懂得写景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
4、朗读课文,背诵第四 ̄六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运用准确而优美的词语把雪时、雪后的景象写得细致而具体的。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课前准备:
1、图片投影1框,文字投影若干。
2、课堂练习卷1张。
3、小卡片3块。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意。读通课文,学习第一段。(略)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层次。我们先来做道练习题。
(1)课堂练习卷第五题第2题。
(这篇课文按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及作者由此产生的_____。)
指名回答,老师板书:雪前 雪时 雪后 联想
(2)雪前这段景象,上节课已学过。(出示文字投影1)同学们回忆第一段内容,回答这道填空题。出示图片投影:
(清早,天气_______,天空_______,中午,刮起_______,黄昏,下起_______。
说明这场雪_______。)
指名回答,老师板书:骤然变冷 铅云密布
提问:下雪前这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按时间顺序)
二、揭示教学目标:
这堂课,我们重点学习雪时、雪后部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要欣赏这场雪,还要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准确而优美的词语把雪时、雪后的景象写得细致而具体的。
三、讲读第二段。
1、下雪时的景象是怎样的?谁来读读第二段?请你找出这段的中心句。
2、指名回答。(中心句: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
这句话说明雪--(大)。哪个词突出了雪大?(板书:纷纷扬扬)
谁来说说“纷纷扬扬”的意思?(形容大雪漫天飞舞的样子。)出示图片投影。
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雪下得大的气势呢?(指名读,再齐读。)
3、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具体来写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呢?默看课文第四节,圈出有关词语。
(1)“大片大片”--说明雪下得很大。(练读这句话)
(2)“一会儿”--说明在很短的时间内地上就白了。(齐读)
这些都是作者所--看到的。
(3)“簌簌”的意思。(雪花落下时的声音。)
“簌簌”和“咯吱”都是象声词,这声音是很轻微的,作者怎么会听到呢?(说明冬天的山村夜里格外寂静。)
那么我们读时应读出“静”的感觉来。谁来试试看?
4、是啊,雪下得真大啊。作者在具体描写下雪时的景象时,不仅用词准确,而且很有条理。请同学们看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5、引读:
作者看到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开始„„,不久„„,地上„„,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寂静,只听见„„。
6、同学们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吗?谁来试着不看书描述一下下雪时的景象?其他同学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一幅图画,用一个词概括?
(指名试背、回答。板书:
飞雪压枝)
7、齐背第二段。
8、小结学法:
许多同学学得很认真,已经能把这一段背出来了。那么我们是如何学习才把课文学得又快又好的呢?(学生讨论,老师出示卡片:理清叙述顺序;抓住重点词语。)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习下文。
9、这场大雪下了多久呢?(齐读第五节)
10、这一夜大雪把大地装扮成什么样儿呢?(引入第三段)
四、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读第六节,文中有句话概括地写出了雪后的景色,请你找出来。
2、(出示图片投影:山川、河流......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说明景色怎样?(很美)哪个词突出这一点?(粉妆玉砌)圈出板书。齐读这句话。
3、作者具体写了哪些景物?怎样写的?(出示文字投影)齐读。
4、提问:这段话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学生答,老师圈。)
(1)“银条儿”、“雪球儿”写出了雪后柳树松柏上雪的形态。
(2)“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写出了银条儿和雪球儿的质地、形态。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叠词,在这里它们起到什么作用呢?(表达了作者对雪景的喜爱之情。)
齐读这几句话,它写出了雪后树木的静态美。
(3)“簌簌地”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看到雪纷纷下落的样子。)(相同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意思。)
“摇晃”、“随风飘扬”(突出雪后树木的动态美。)
“美丽的”、“玉屑似的”、“五光十色的彩虹”抓住了颜色、形态。
齐读这几句话,它写出了雪后树木的动态美。
指导朗读。齐读第1 ̄3句,女生读静态描写处,男生读动态描写处。
5、假如我们看到这样的景象心情怎样?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作者是如何流露出这样的感情呢?(找出有关语句。注意两个感叹号。)
6、小结:
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节作者由整体到部分,具体形象地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描写这粉妆玉砌的世界的。这么美的世界真令人心弛神往。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美景吗?(板书:银妆素裹)
7、在这银妆素裹的世界里,人们怎样表现的呢?(齐读第七节)
人们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指读)
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8、作者的心情和孩子们一样欢乐,他由雪联想到什么呢?(导入第四段)
五、学习第四段。
1、默读,思考:作者联想到什么?(板书:瑞雪兆丰年)说说它的意思。
2、为什么说及时的大雪预示这来年小麦的丰收?有几个原因?(四个原因,略)
3、出示卡片: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说说这个谚语的意思。
六、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三幅图。雪前,作者描绘了一幅铅云密布图;雪时,作者描绘了一幅飞雪压枝图;雪后,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银妆素裹的世界。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赞雪大,叹雪美,舒心欢 的感情。
七、作业:
1、完成练习卷。
2、背诵课文第四 ̄六节。
第二篇:语文教案- 《第一场雪》-教学教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个性感悟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性阅读。引导学生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精神,训练阅读能力,丰富语言积累,提升情感价值。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十一册(人教版)第19课:《第一场雪》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3、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时间:2004年10月20日 教学地点:
教学班级:六年1班 教学准备:雪景录像 授课类型:精读课
教学特色:自主阅读、自主感悟、主动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都是南方孩子,在我们每年冬天很少见到雪。你们喜欢雪吗?大家对下雪时的情景不熟悉,谁愿意说说你印象中下雪时的情景?(生简要描述从电影或电视剧中看到的雪景)(点评:通过联系已有视觉经验导入课文,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的兴趣。)[初读感知](师配乐范读)
师:那么要有进一步的了解,要有深入的认识,你们还需要进一步读书。请你们快速地再读一遍课文,继续考虑一下。(生自读0.5-1分钟)
(雪前、雪中、雪后)联想。[自读自悟,读中悟情、语法] 师:在我们进一步读书之前,老师想问一下:大家了解哪些读书的方法?(生: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抓住修辞方法;把心放到文中设身处地去读„„)(点评: 在教学过程中,方法的提升是很重要的环节,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学会感受和品悟课文的途径,通过调动已有经验,使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阅读兴趣。符合课标中提出的“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生自读3-4分钟)
师:读好了吗?读好了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希望你们相互之间会有些启发。(2-3分钟)(读书汇报)
雪前:天气变化快,骤然。
雪中:又大、又急、又猛,鹅毛般 飘落(看到的,听到的)(略)雪后:
生:我觉得非常美。松树上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亮晶晶的,非常可爱,非常动人,非常的美,到处都是粉妆玉砌的世界。
师:我们来看一看,读一读,想想粉妆玉砌是怎样的画面呀!投影出示:大雪整整„„ 生读。
生:一片雪白的世界,晶莹的世界,十分的美丽。师:他想得跟你一样吗?
生:我想那里全部都是白色的世界,还可以看到美丽的彩虹。师:你们是怎么想象出来的? 生:读课文。
师:你读哪看出来的? 生:从第三句到最后。
生:我觉得这场雪很美,非常洁白的世界。
生:雪非常的纯洁,非常的洁白,像白色小天使,从天而降,仿佛置身于白色的世界。师:白色小天使,你想像力多丰富啊!
(点评:师生在这一部分对话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任务。)师:不仅能联系上下文,还能借助生活体验来理解这粉妆玉砌的世界。我们看到大地一片银白,在阳光照射下千树万树仿佛看到了迷人的雪世界,想不想读一读。生:想。
师:好,读出美来。等一会儿我们要开展一个朗读比赛,开始读。生读。
师:朗读比赛现在开始,谁来参加比赛,谁先开始。两个同学比赛读。
师:他们朗读你们别闲着,一会当评委,给他们评评。生读。
师:谁来评评他们俩的朗读?
生:他们读的停顿时间不够。生:我觉得他读得比较有力。师:你能发现他的优点,真不错。生:他们读“好大的雪啊”,没有读出雪大的语气。师:你能不能读一读,试一试。生读。
师:你觉得你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我读得不错,还可以再努力一下,读得更好。师:那你再读一读。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面向全体同学)你们行不行? 生:行!生齐读。
师:告诉老师你读这句心情怎么样?
生:很兴奋。非常大的雪可以打雪球,堆雪人。通过孩子们的欢乐,表达了人们无比喜悦的心情。要读出喜悦。
生:我觉得彩虹应该读得重一些。生:读得轻和读得重是两种不同的美,读得轻都读出轻飘飘的美,读得重是雪落时的那种美,但都是美的。
师:还有谁有信心读得好,站起来。没信心的没关系,在底下来,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我们美美的读。老师起个头,你们来读。“大雪整整下了一夜„„ 生读。
师:这么大、这么美的雪景,你们想看一看吗?(示录像)师:他想到了什么?你现在知道了吗?说说看:(生简要谈:“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丰收、瑞雪兆丰年„„)(点评:这一部分的读,是在学生深入理解景物特点及课文内涵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水到渠成。)歌:我爱你,胶东的雪,飘飘洒洒,满天遍野,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 你用生命融进土地哟,滋润着山村的麦苗,迎春的花叶 啊„„我爱你
啊„„胶东的雪,胶东的雪
师: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课虽完,但意未尽,如果你喜欢这篇课文,请你课后再去仔细品味这篇文章,你会有更多的收获。下课![板书设计] 雪前 天气变化快 骤然第一场雪 雪中 鹅毛般 飘落
喜悦雪后 粉妆玉砌 五光十色联想 瑞雪兆丰年
第三篇:第一场雪教案
《第一场雪》教案
汤原县铁路小学
岳云红
《第一场雪》教案
教学目标:1.在预习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写作的顺序。并能根据第1、2自然段写一段天气预报词。
2.在品读赏析中入境感悟,感受文章词句之美,人们心情之乐。
3.联系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把生活中的感悟和经历与文本进行有机对话,从而达到知与情的和谐统一。
4.变序讲读,调动学生与文本对话情境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文本中,唤起学生对雪的感情。
教学重点:在品读赏析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使学生感悟作者写雪所给予的感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交流:
一、激情入境,揭示课题1、2、同学们,看到这组四季的画,你想说什么?
在四季的画册中,冬天,它着色不多,但清新素雅,又不失活泼,这幅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冬之韵律图,带给我们什么?这节课,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到胶东半岛感受那里的雪,学习第四课《第一场雪》.(板书课题)
二、解题入境,习得方法
1、从课题看,同学们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随机板书:景美、欢乐、作用、玩耍)
2、今年10月20日我们汤原也下了第一场雪,如果让你写雪,你想怎么写?
3、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雪?
三、整体感知,找出所爱
指名读文,边听边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四、品读赏析,情景对话1、2、根据学生需要灵活调整。
默读雪后部分,边读边用与画圈出好词、好句,有想法就在书上做批注。别忘了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3、4、边理解边品读(粉妆玉砌)。
课文插图学生描述自己在雪中玩耍的情景。
五、灵活组织,突破难点
1、学习下雪部分。
①、学习下雪部分,理解作者抓住特点描写。②、抓住重点词理解; ③、用读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
4、学习联想部分:
① 指名读:想:大雪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板书:瑞雪兆丰年)② 联系生活说雪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③ 通过对比,交代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读出喜悦。
5、通过预报天气预报的形式带过雪前部分。
六、升华主题,为雪放歌1、2、3、学生读学完文本谈感受;
假设你就是作者写我们东北的雪,你会写什么? 播放歌曲,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
第一场雪
景美
粉妆玉砌 欢乐
玩耍 作用
瑞雪兆丰年
第四篇:《第一场雪》教案
《第一场雪》教案
教材简析:
《第一场雪》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的阅读课文。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按时间顺序细致地描写了雪前、雪中、雪后的景象。再现了三年自然灾害后的1962年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之情。文章条理清晰,语言优美,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课例。
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语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但阅读文章往往不够精细,有时读不出其中的情味。学习目标:
1、学会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色,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4、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本课的重难点:
认识“第一场雪”的特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9课“第一场雪”
二、整体感知
找同学读课文,其他学生考虑: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这第一场雪的?
三、讨论学习、感受雪景特点。
1、再读课文,看看这场雪下得怎么样?(具体说一说)
2、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天放晴了,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展现画面。(生自由读)
3、读了这一段,你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感到雪后的景象怎样?
4、大家都有一个同感:雪后是一幅美丽壮观的景象,给我们以美感。再读一读,想一想,你从哪些词语中品味出这种美的?
5、刚才,大家把表现雪后景美的词语都做了分析,理解和体味得好。谁能把同学们的发言综合一下,说一说,从哪些词语品味出美。
6、同学们抓住重点词句共同感受到了雪的大、美,下面我们亲自去领略一下吧!
7、播放雪中雪后录象,朗读。
8、指导朗读。
四、抓住联想、深刻体会思想感情。
1、当你踏上这厚厚的积雪,当你和伙伴们在雪地里掷雪球、堆雪人时,你有何感受?
2、你为什么是兴高采烈的?为什么心里特别舒服?
3、那么,作者此时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4、孩子们“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是真的吗?为什么这样写?
5、对。也许是一阵风把树枝上的雪吹落下来,也许是孩子们掷的雪球把雪打落下来,而作者把它写成“孩子们的叫喊声把雪震落下来”这就突出了孩子们欢乐情绪之高涨,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6、好。你在雪地里只是自由自在地游戏玩耍,而作者见到这场大雪联想到什么?我们接着学习最后一段。请自由读这一段。
7、作者联想到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吧!(瑞雪兆丰年。)
8、什么是“瑞雪兆丰年”?
9、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
10、从“冻死害虫、供应水分、保护过冬”三方面说明瑞雪兆丰年是有充分的科学根据的。同学们,看到雪景美,作者心里充满喜悦,想到来年的丰收,作者心里怎样?(作者更加欢喜。)
11、好。课文学习完了,你知道作者是谁?
12、谁能介绍一下峻青的情况? 峻青是现代作家,山东海阳县人。本文写于1962年。1960?962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时期,三年间,粮棉欠收,国民经常遭到暂时困难,在这期间,人们多么盼望能有一个好收成啊!1962年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看到了这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心里无比喜悦,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触景生情,写下了这篇散文《第一场雪》。同学们齐读课题,想一想:一场雪和第一场雪有什么不同?
13、第一场雪强调了“第一”,就本课来说,这的的确确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但在作者的内心深处,这是国家战胜三年自然灾害,走出困境的第一个信号。作者见到了这第一场大雪,想到了光明前景,充满了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和希望,所以也就倍加喜爱这第一场雪,文章的字里行间才洋溢着这种喜悦感情。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同学们喜欢这篇课文吗?
14、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你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为什么喜欢? 板书设计:
大
第一场雪 联想(瑞雪兆丰年)喜悦
美
第五篇:《第一场雪》教案
《第一场雪》教案
教材简析:
《第一场雪》是作家峻青1962年在胶东半岛农村写的一篇散文。当时我国连续几年遭受到自然灾害,粮棉歉收,人们都个盼丰收年的到来。文章通过写胶东半岛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及关于雪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心情。
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先写下雪前天气骤然变化,再写下雪中的情景,然后下雪后的壮美景象,最后写作者的联想。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美丽景色,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4、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系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一、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9课《第一场雪》
二、整体感知
找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考虑,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讨论学习
1、具体说一说这场雪下得怎么样?
2、生自由读:雪下了一夜,第二天放晴,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
3、读了这一段大家都有同感:雪是一幅美丽壮观的景象?
4、播放雪中雪后录象,朗读。
5、指导朗读。
四、抓住联想,深刻体会思想感情。
1、当你踏上厚厚的积雪,当你和伙伴们在雪地里掷雪球时,你有何感受?
2、作者此时心情怎样?你从哪句话可看出来?
3、什么是“瑞雪兆丰年”?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
5、同学们,看到雪景美,作者心里充满喜悦,想到来年的丰收,作者心里怎么样?(作者更加喜欢)
6、好。课文讲完了,你知道作者是谁?
7、谁能介绍一下峻青的情况? 学生介绍
8、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你喜欢课文哪一部分?为什么喜欢?
第一场雪
板书设计
大
联想(瑞雪兆丰年)喜悦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