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场营销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大纲
(2012年
月
日审定)
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一、选课对象
专科国际商务(外贸单证)专业。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课程4学分,课程学时数72。国际市场营销作为市场营销学的分支学科,与市场营销学具有许多共性。其是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吸收了经济学、行为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它和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国际企业管理学、国际经济法学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总的来说,本学科主要运用了市场营销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研究跨国营销的特殊问题,范围更广、难度更大,是一门建立在市场营销基本原理之上的高级市场营销学。
本课程主要是研究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研究国际市场的需求,更好地为国际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国际市场营销学从研究市场环境入手,进而讨论如何根据不同环境下的市场需求,开发设计相应的产品,采取合适的分销并制定合理的价格,通过适当的促销宣传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使用国际市场营销的概念与理论,把握国际市场营销的规律性,适应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了解开拓国际市场的基本方法;懂得运用国际惯例,对在华开展国际营销活动的国际企业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维护合法的贸易体系,同时借鉴外资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为中国企业的国际营销实践提供帮助。
三、先修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进出口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外汇基础与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等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国际市场营销学导论(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
2、掌握国际营销的含义和特点
3、掌握国际营销的动因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国际市场营销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国际市场营销学及其产生和发展
二、国际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国际市场营销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四、学习国际市场营销学的意义 第二节 国际市场营销的内涵和特点
一、国际市场营销学的概念
二、与国际营销相关的几个概念
三、国际营销的方式
四、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
五、国际营销与国际贸易 第三节 国际市场营销的动因
一、国际营销的市场动因
二、国际营销的竞争动因
三、国际营销的资源动因
四、国际营销的利润动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国际营销的含义
2、国际营销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难点:
1、国际营销与国际贸易的区别比较
第二章
国际营销的人口、经济与自然环境(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人口环境因素对国际营销的影响
2、了解和掌握经济环境对国际营销的影响
3、了解一国的自然环境对国际营销的影响
4、掌握绿色壁垒及国际营销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国际营销的人口环境
一、人口总量
二、人口增长
三、人口结构与国际营销
四、人口分布及流动
第二节 国际营销的经济与金融环境
一、经济发展阶段
二、经济结构
三、收入情况
四、基础设施与国际营销
五、金融环境与国际营销
第三节 国际营销的自然与生态环境
一、影响国际营销的自然环境因素
二、环境恶化与绿色营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人口环境
2、经济与金融环境
3、自然与生态环境
难点:
1、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第三章
国际营销的政治、法律环境(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和掌握影响国际营销的政治因素
2、掌握政治风险的评估及防范措施
3、了解影响国际营销的法律因素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国际营销的政治环境研究
一、政治体制及政策方针
二、政府的角色和行为目标
三、政治干预
四、政治稳定性
第二节 国际营销政治风险的评估与对策
一、政治风险的表现
二、政治风险的评估
三、政治风险的防范对策 第三节 国际营销的法律环境
一、各国的法律体系差异
二、母国的相关法规
三、目标市场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四、国际法与国际惯例
五、国际营销纠纷及其解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母国的法律环境
2、东道国的法律环境
3、国际法与国际惯例 难点:
1、评估东道国的政治与法律环境
第四章 国际营销的社会文化环境(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营销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性
2、认识文化适应及克服“自我参照准则”的重要性
3、掌握影响国际营销的社会文化因素
4、了解社会文化因素对商业习惯的影响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文化环境研究与跨文化适应
一、文化及其特点
二、社会文化与国际营销
三、文化适应与国际营销
四、文化变迁和文化渗透对国际营销的影响 第二节 影响国际营销的社会文化因素
一、语言文字
二、教育水平
三、宗教信仰
四、社会组织
五、价值观念
六、风俗习惯
七、审美意识
第三节 社会文化环境与商业习惯
一、研究各国商业习惯的必要性
二、社会文化与商业习惯
三、各国商业习惯简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东道国文化环境研究
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人性格和商业习惯 难点:
1、自我参照准则(self-reference criterion,SRC)
第五章 国际市场分析(8学时)
一、教学要求
1、掌握国际市场的分类
2、了解国际市场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
3、了解国际消费者行为及其基本研究内容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国际市场概述
一、国际市场的内涵及分类
二、当代国际市场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第二节 主要国家或地区市场特点分析
一、美国市场特点
二、西欧市场的特点
三、日本市场的特点
四、东南亚市场的特点
五、中东市场的特点
六、非洲市场的特点
第三节 国际消费者行为分析
一、国际消费者行为的内涵
二、国际消费者行为决策与行为的差异
三、国际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本内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国际市场的重要性
2、国际市场中不同地区的差异性 难点:
1、国际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六章 国际营销调研(8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
2、掌握国际营销调研的程序
3、熟悉国际营销调研的方法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国际营销信息系统一、国际营销信息系统的定义与构成
二、国际营销信息
第二节 国际营销调研的内容和方法
一、国际营销调研的概念
二、国际营销调研和内容
三、国际营销调研的程序
四、国际营销调研的方法
第三节 国际营销调研的组织管理
一、多国调研的组织与协调
二、利用国际市场调查代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国际市场信息的内容和来源
2、国际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 难点:
1、国际营销调研的内容和方法
第七章 国际市场细分(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市场细分的思路
2、把握国际市场宏观细分的方法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国际市场细分
一、国际市场细分的基本思路
二、国际市场宏观细分
三、国际市场微观细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国际市场细分的基本思路 难点:
1、国际市场微观细分的变量有哪些
第八章 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8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和掌握国际市场进入的方式及特点
2、了解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的原则
3、掌握国际市场进入应考虑的因素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出口进入方式
一、出口方式概述
二、间接出口
三、直接出口
第二节 合约进入方式
一、许可证贸易
二、特许经营
三、合同生产
四、工程承包合同 第三节 投资进入方式
一、投资进入方式概述
二、合资与独资决策
三、并购和创建模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三种模式 难点:
1、三种模式的具体方式
第九章 国际市场产品决策(8学时)
一、教学要求
1、把握国际市场的产品标准化和差异化决策
2、了解国际市场新产品开发
3、了解国际市场产品组合优化决策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国际市场产品设计决策
1、国际市场的产品整体概念
2、国际市场产品的标准化设计
3、国际产品的差异化设计
4、国际产品设计决策应考虑的因素 第二节 国际市场新产品开发决策
1、国际新产品开发的理论基础
2、国际新产品的含义
3、国际新产品开发的过程
4、国际新产品的市场扩散 第三节 国际市场产品品牌决策
1、品牌的含义和作用
2、国际市场的品牌使用决策
3、国际市场的品牌设计决策 第四节 国际市场产品组合决策
1、产品组合及相关概念
2、国际市场产品组合决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产品整体概念 难点:
1、产品标准化设计
2、产品差异化设计
第十章 国际市场分销决策(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分销系统
2、掌握选择国际分销渠道的原则与方法
3、熟悉国际分销渠道管理策略
4、了解国际实体分销的目标与管理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国际分销系统一、国际分销系统概述
二、国际中间商类型
三、国际分销渠道模式
第二节 国际市场分销渠道决策
一、国际分销渠道的长度
二、国际分销渠道的宽度
三、影响国际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 第三节 国际市场分销渠道管理
一、制定国际分销目标
二、选择国内外中间商
三、国际分销渠道的控制
四、国际分销渠道的调整 第四节 国际市场实体分销
一、国际市场实体分销的功能
二、国际市场实体分销的目标
三、国际市场实体分销管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国际分销系统
2、实体分销 难点:
1、国际分销渠道
第十一章删节
第十二章 国际市场沟通决策(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广告活动
2、了解国际市场人员推销的特点、组织形式以及推销人员的管理
3、了解国际市场营业推广的形式
4、了解国际市场直复营销的形式
5、掌握国际市场公共关系的主要方式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国际市场广告决策
一、国际广告发展
二、国际广告的主要制约因素
三、国际广告的标准化和当地化决策
四、国际广告的媒体决策
五、国际广告预算
第二节 国际市场人员推销决策
一、国际市场人员推销的功能和特点
二、国际市场人员推销的组织形式
三、国际市场推销人员的管理 第三节 国际市场营业推广决策
一、国际市场营业推广的特点和形式
二、国际市场营业推广决策
三、国际会展
第四节 国际市场公共关系决策
一、国际市场公共关系的特点
二、国际市场公共关系的任务
三、国际市场公共关系方法 第五节 国际市场直复营销决策
一、国际市场直复营销概念
二、国际市场直复营销形式
三、制约国际市场直复营销的主要因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国际市场中的有效沟通 难点
2、沟通的五种手段
第十三章 国际营销的计划、组织与控制(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营销的战略规划
2、熟悉国际营销组织结构的类型
3、了解国际营销控制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国际营销战略规划
一、国际营销战略规划的内容
二、国际营销战略业务组合分析
三、国际营销战略规划的协调 第二节 国际营销组织
一、国际营销组织结构的类型和演变
二、国际营销组织设计
第三节 国际营销执行与控制
一、国际营销执行
二、国际营销控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国际营销战略规划
2、国际营销组织结构
3、国际营销控制 难点:
1、六种组织类型
2、控制主要类型 第十二章 网络时代的国际营销(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市场网络营销产品的特点
2、了解国际网络分销渠道的选择和策划
3、熟悉国际市场网络营销的实施和组织管理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网络时代的国际营销变革
一、互联网与与全球市场
二、互联网对国际营销的影响 第二节 国际市场网络营销决策
一、国际市场网络营销中的产品策略
二、国际市场网络营销中的渠道策略
三、国际市场网络营销的营销沟通策略 第三节 国际市场网络营销管理
一、国际市场网络营销的实施管理
二、国际市场网络营销的组织管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互联网络时代消费者行为的变化
2、网络营销的形式 难点:
1、国际网络营销渠道的两种类型 总复习
(4学时)
第二篇:《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3
总学时:54
理论学时:54 实验学时:0 开课对象:国际经济与贸易本专科 开课分院、系:外语外贸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国际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国际经济现象,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通过开设国际经济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进一步理解国际经济现象,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先修课程及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不同高等院校、不同学者对《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内容体系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说,有多少种公开出版的《国际经济学》教材,就有多少种观点。目前,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国际经济学》教材有100多种,仅在我国境内以中文发行的就有40多种。我们的安排是,除绪论外,国际经济学内容分五篇,20章。前三篇为国际贸易部分,后两篇为国际金融部分。第一篇:国际贸易基础。第二篇: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第三篇:要素国际流动。第四篇:国际收支与汇率决定。第五篇: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达到以下目的和要求:
1.要求学生不仅能了解战后科学技术所促进的生产力大发展及其带来的经济全球化以及在这种背景下学习国际经济学的必要性,而且更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辨别国际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学生对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整个体系有明确的把握,并做到理论与实践想结合。
2.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原因即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交换的必然性以及国际交换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及根据这些贸易理论而应该采取的贸易政策。
3.要求学生认识到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对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影响以及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4.要求学生认识到货币的本质尤其是货币在各国之间流动主要反映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上流动这样的本质,了解这种流动对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产生的影响进而对该国经济均衡发展的影响。
5.要求学生认识和了解自资本原始积累以来以国际经济活动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关系即国际生产关系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未来,把握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前景。
6.要求学生掌握并能运用国际经济定性分析特别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工具,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一些方法论上的准备。特别是对哪些从事对外经济活动的学生,本课程的学习能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我国对外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7.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国际经济学的保证。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分支科学,其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要很好地理解国际经济学,必须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对于那些学过西方经济学,又把它还给老师的学生,国际经济学的学习可能是你重新翻开经济学教科书的最好理由。要正确理解各种原理和原理的说明方法,以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方法。
四、教学内容、课时及其分配 1.绪论(2学时)[1]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3] 国际经济学的特征 [4]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5] 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 [6] 国际经济学的学习方法
1了解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国际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的主要差别及其自身的特殊性,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研究领域。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历史发展。○2.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4学时)[1] 生产可能性曲线 [2] 社会无差异曲线
[3] 基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分析 [4] 基于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的分析 [5] 贸易条件、消费利益与生产利益 [6]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7] 国际贸易的起因 [8] 相互需求方程式
[9] 提供曲线由贸易三角形推导提供曲线 [10] 由贸易无差异曲线推导提供曲线 [11] 贸易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 [12] 米德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
1了解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预备知识,基本要求:○掌握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和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特点,以及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所采用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模型,为以后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2重点掌握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相互 ○需求方程式,提供曲线,贸易均衡价格。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贸易利益及其分解,米德一般均衡贸易模型。3.古典贸易理论(2学时)[1] 古典贸易理论的含义 [2] 李嘉图模型基本结构 [3]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4]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图示 [5] 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1了解古典贸易理论的研究角度、内容和发展,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基本要求:○2重点掌握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开放条件下的生产与消费均衡的决定,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国际分工格局与贸易形态,贸易利益的说明。4.要素禀赋、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4学时)[1]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2] H-O理论
[3]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4] H-O定理的验证与补充 [5] 罗伯津斯基定理 [6] 要素积累与贸易条件
[7] 经济增长的福利效果与悲惨增长 [8] 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
1了解要素禀赋理论的研究角度、基本要求:○要素丰富和要素密集度的基本概念,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
2重点理解要素禀赋H—O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要素密度与比较优势和○贸易形态之间的关系,理解国际贸易中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对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过程,斯托珀—萨谬尔森定理及推论、罗伯津斯基定理,及其证明。5.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2学时)
[1] 长、短期下关于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假设,特定要素的含义。[2] 特定要素模型。
[3] 商品价格变化对可自由流动要素与特定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4] 短期内国际贸易对贸易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5] 特定要素模型与要素禀赋模型的区别。
[6] 存在特定要素情况下的要素最佳配置、要素价格决定。
1了解特定要素的含义,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结构和内容,长、短期下关于生产基本要求:○要素流动性的假设,特定要素模型与要素禀赋模型的区别,存在特定要素情况下的要素最佳配置、要素价格决定。
2重点掌握特定要素模型,○商品价格变化对可自由流动要素与特定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短期内国际贸易对贸易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6.重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4学时)[1] 收入水平与需求结构。
[2] 国家间收入水平关系与国家间的贸易密切程度关系。[3] 技术差异与技术变化对国际贸易的不同作用。[4] 按技术变化的特征划分产品周期的阶段。
[5] 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决定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与比较优势的转移。[6]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基础、比较优势的转移课堂小结
1了解需求因素、技术进步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了解代表性需求、重叠需基本要求:○求和产品周期的概念。
2需重点掌握收入水平与需求结构之间的关系、○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以及在产品周期过程中生产技术的演变、各种投入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同阶段比较优势、贸易方向的决定。
7.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4学时)[1] 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2] 静态规模经济与动态规模经济 [3]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4] 动态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5]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6] 产业内贸易理论
1了解规模经济的含义及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基本要求:○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生:开放下的一般均衡、贸易利益。垄断竞争模型的短期、长期均衡条件。
2重点掌握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的区分。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生:开放下的一般均衡、贸易利益。垄断竞争市场、差异产品。垄断竞争模型的短期、长期均衡条件。市场规模与差异产品的数目、产量之间的关系。开放下国际分工格局。产业内贸易。
8.贸易壁垒与出口促进(2学时)[1] 关税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2] 关税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
[3] 国内生产附加值与有效保护率,关税结构对有效保护率的影响。[4] 配额的经济效应。
[5] 出口补贴的作用、出口补贴的福利效应。[6] 倾销与反倾销。
1了解配额的经济效应,基本要求:○出口补贴的作用,出口补贴的福利效应,倾销与反倾销。2重点掌握关税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关税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国内生产附加值与有效保护率,关税结构对有效保护率的影响。9.贸易保护的依据(2学时)[1] 最佳关税论。[2] 幼稚产业论。
[3] 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4]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5] 出口供给弹性、进口需求弹性与关税的分担。[6] 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7] 征收关税与抽取垄断租金。
1了解最佳关税论,幼稚产业论,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贸易政策的政治基本要求:○经济学,充分认识利益集团、院外活动对贸易政策指定的影响。
2掌握最佳关税论的适用条件、最佳关税的来源;出口供给弹性,进口需求弹性 ○与关税的分担,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征收关税与抽取垄断租金。重点掌握判定幼稚产业的三种标准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10.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卡特尔(2学时)[1]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2] 关税同盟理论。[3] 国际卡特尔。[4] 贸易创造。[5] 贸易转移。
[6] 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7] 关税同盟的动态利益。
1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与特征,以及贸易创造、基本要求:○贸易转移的概念,了解国际卡特尔及其定价机制。2重点掌握关税同盟理论,○并能运用这一理论对现实中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际效果加以分析,重点掌握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关税同盟的动态利益。11.要素国际流动(4学时)[1] 间接投资与直接投资的区别。[2] 资本报酬差异与国际资本流动。[3]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分析。[4] 资产组合与国际资本的双向流动。[5] 劳动力流动的福利效应。[6] 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点。[7] 技术国际转移。
1了解国际资本流动或国际投资的概念与类型,基本要求:○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和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影响。
2重点掌握资本报酬差异和资产组合与资本流向的关系、○资本和劳动流动效应的分析方法,国际资本流动利益分析,资产组合与国际资本双向流动,劳动力流动的福利效应。12.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2学时)[1] 企业特定优势的来源 [2] 交易成本与交易内部化 [3] 区位因素与国际直接投资 [4] 企业国际化方式的类型 [5] 企业国际化方式选择的数量分析 [6] 跨国公司的经济效应
1了解国际生产的三种方式及企业选择各种方式的条件;基本要求:○了解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含义及邓宁的折衷理论的特点。重点掌握企业特定优势的来源,交易成本与交易内部化,区位因素与国际直接投资,企业国际化方式的选择,跨国公司的经济效应,企业国际化方式选择的数量分析。
2要求学生能够从企业专属资产与不完全竞争的角度完整地表述跨国公司所有 ○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来源,区分决定东道国区位优势的各种因素,正确理解决定国际生产方式的各项条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直接投资理论来解释不同类型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对东道国的影响。13.国际收支(2学时)[1] 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特点 [2] 经常项目的主要内容 [3] 资本和金融项目的主要内容 [4] 储备资产的概念与内容 [5] 错误和遗漏净额的含义 [6] 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 [7] 国际收支差额的分类
[8]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与类型 [9]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经济影响
1了解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具体内容,基本要求:○国际收支差额的分类,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与类型,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经济影响。
2重点掌握以下几个基本概念: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资本 ○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商品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基本收支差额、官方结算差额。正确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和结构,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影响。要求学生能应用有关原理和方法,借助一国或地区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具体分析其国际收支的总体状况和结构性问题,并提出改善其国际收支的相应建议和政策。14.外汇市场(2学时)[1] 外汇与汇率 [2] 汇率 [3] 外汇市场 [4] 汇率制度 [5] 外汇管制
1了解外汇和汇率的基本概念、外汇市场的相关内容、世界主要的外汇市场,以基本要求:○及外汇官职的背景、原因及成本和收益等知识。了解以下概念:外汇的概念、汇率的概念,汇率的标价方式: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固定汇率、浮动汇率、钉住汇率。外汇管制的含义。外汇管制的成因。外汇管制的成本。外汇管制的措施。
2重点掌握外汇、汇率、外汇管制的基本概念,掌握外汇管制的成本和收益分 ○析方法及其实施的相关措施。要求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外汇市场的运行,分析各国和地区实施外汇管制的具体原因,并做相应的经济分析。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对中国外汇管制的措施做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提出设和政策建议。15.汇率决定理论(2学时)[1] 铸币平价理论 [2] 购买力平价理论 [3] 利率平价论 [4] 货币模型 [5] 资产组合平衡模型
1了解汇率理论的特点、基本要求:○内容及其适用范围。要求学生能利用上述汇率决定理论就历史上的和当前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2重点掌握货币平价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理论、○汇率决定的货币模型与资产组合平衡模型的基本内容和表述方式。
3掌握以下概念:铸币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 ○力平价。利率平价理论:无抛补利率平价、抛补利率平价。货币模型: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粘性价格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16.国际收支调整(2学时)[1]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2]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 [3] 国际收支调整的乘数分析论 [4] 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分析法
1了解国际收支的价格调节机制、收入调节机制调整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方法。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运用国际收支理论分析价格调节机制与收入调节机制在不同经济环境中的适用性并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2重点掌握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和货币分析法的基本内容,把 ○握三种分析法的区别;熟悉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推导,正确表述货币编制的“J曲线”效应。
3掌握以下概念: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的含义。凯恩斯主义的乘数原理、○贸易乘数。吸收分析法的基本含义。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17.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4学时)[1] IS—LM—BP模型。[2] 内外平衡。
[3] 资本完全流动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4] 固定汇率与货币主义方法。
[5] BP曲线的推导及形状,决定BP曲线移动的外生因素。[6] 丁伯根法则。[7]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了解内外平衡的基本概念,基本要求:○了解固定汇率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原理。要求学生要求学生能够针对现实中的不同情况,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并能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2熟练掌握IS—LM—BP模型分析方法及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重点掌握固定汇 ○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原则,以及资本流动性对宏观经济政策作用效果的影响。
3重点掌握I ○S—LM—BP模型。内外平衡。资本完全流动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固定汇率与货币主义方法。BP曲线的推导,决定BP曲线移动的外生因素。丁伯根法则。蒙代尔—弗莱明模型。18.浮动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4学时)[1] 浮动汇率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2] 浮动汇率下的政策目标。[3] 汇率变动对国内均衡的影响。
[4] 资本完全流动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5]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争。
1了解浮动汇率制下外部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基本要求:○以及浮动汇率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和政策作用效果。要求学生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对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做出自己的评价。
2重点掌握浮动汇率制下资本流动性对宏观经济政策作用效果的影响,把握固 ○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之间的优劣比较。
3重点掌握浮动汇率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浮动汇率下的政策目标,汇 ○率变动对国内均衡的影响,资本完全流动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争,浮动汇率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19.国际货币体系(2学时)[1]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涵与类型 [2] 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与演变 [3] 布雷顿森林体系 [4] 牙买加体系 [5] 欧洲货币体系 [6]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
1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内涵、基本要求:○类型、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内容、作用、缺陷及崩溃过程。要求学生掌握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欧洲货币体系。掌握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特征、债务危机与金融危机。
2重点掌握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欧洲货 ○币体系,欧洲货币联盟与欧元。第19章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2学时)[1] 进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主要理由。[2]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主要方面。[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调作用。
[4] 发达国家之间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做法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1了解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和地区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和主要方式。基本要求:○要求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释当前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动机、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发展趋势。
2重点掌握国际金融领域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有关内容和基本原理,包括货币 ○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等三方面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问题,发达国家之间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做法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四、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国际经济学》,薛敬孝 佟家栋 李坤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版。主要参考书目:
1.Dominick Salvatore.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朱宝宪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Paul R.Krugman & Maurice Obstfeld.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海闻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Dennis R.Appleyard & Alfred J.Field Jr.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国际经济学(第三版)(龚敏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4.Gilancarlo Gandolfo.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国际经济学(第二版)(王小明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5.佟家栋,高乐咏:国际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朱钟棣:国际经济学(MBA教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7.华民:国际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蒋振中:国际经济学原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国际经济学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下称《考试用书》。
五、课外学习、作业习题等要求
课外主要把课本课后练习题完成,每个单元章节完成会安排一些章节的练习题目通过在线传递给学生进行练习巩固。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考核比例: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考核要求: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提问、讨论、展示);另一部分是作业和章节小测试和练习等。
七、其他说明
在教学实践中,要求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借助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执笔:张士军
审阅:彭华 日期:2016.09.22 审定:汪占熬 日期:2016.09.22
第三篇:《国际注册营养师》课程教学大纲
IARI《国际注册营养师》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国际注册营养师培训学员 建议教材:国际注册营养师(中国)标准化认证培训专用材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专用国际注册营养师培训学员开设,通过对基础营养学、社区营养学、食品营养学、临床营养学及配餐营养学等内容的学习,掌握营养学的基础知识、不同人群的营养和膳食需求、食品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食品加工对各种营养素的影响,各类常见疾病的膳食治疗及营养配餐的知识,并能加以实际运用,为“倡导膳食营养平衡,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担负起自己的使命。
二、课时分配 册次 教学内容 课 时 一 基础营养学 16+16 二 社区营养学 24+24 三 食品营养学 24+24 四 临床营养学 32+32 五 配餐营养学 24+24 总复习8+8 合计 128+128
三、教学内容 第一册 基础营养学(16课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概况;2.掌握六种营养素的组成分类、生理功能、质量评价、人体需求量及食物来源;1
3.掌握能量的基本知识。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 营养学要概论 1.营养素的基本概念;2.蛋白蛋的生理功能、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蛋白质的互补作用;3.脂类、脂肪酸、胆固醇、动植物油脂的基本知识;4.糖类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膳食纤维的作用;5.能量、能量单位、能量系数、能量需要的基本知识;6.矿物质的生理功能、钙、铁、锌、碘、硒、锰的生理功能、需求与食物来源;7.维生素分类、共性、缺乏的原因,VA、VD、VE、VB1、VB2、VPP、VC、叶酸的生理功能、推荐摄入量与食物来源,维生素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六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人体需求量及食物来源。第二册 社区营养学(24课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社区营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2.掌握不同人类群的营养需求及膳食平衡。3.掌握不同环境(条件)下人群的营养需求特点;4.理解营养监测、营养调查、营养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5.理解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基本知识;6.理解中国居民8条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 社区营养学概论 1.社区营养学的概念、目的和研究对象;2.世界营养宣言。第二章 社区营养学概论 1.孕妇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和营养需要;2.孕妇的合理膳食和食物选择;3.乳母的营养需要和膳食4.婴儿、幼儿、学龄
前儿童、学龄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生长、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第三章 特殊环境、特殊条件下的营养 1.高温环境、低温环境下人体营养代谢的特点和营养需要;2.铅作业、苯作业、有机磷农药作业、二硫化碳作业、四氯化碳作业、电离辐射作业、噪声作业、采矿作业、汞作业人群的营养;3.高空飞行员、宇航员、航海者、晕船者、运动员的营养。第四章 膳食营养素 1.营养监测、恩格尔系数、收入弹性、体质指数(BMI)、营养调查的概念;2.有关营养政策。第五章 膳食营养素 1.RDA、DRIS、EAR、RNI、AI、UL的含义和应用 第六章 膳食指南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含意;2.特殊人群膳食指南的概况;3.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含意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 1.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及合理膳食;2.不同环境(条件)下人群的营养需求及合理膳食;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第三册 食品营养学(24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食品营养学发展概况、研究内容及我国营养情况;2.掌握食品、强化食品、功能食品、营养、营养密度、营养价值、食品加工、膳食、膳食指南、转基因食品的概念;3.理解人体消化系统、吸收系统和营养素的消化吸收;4.掌握食品品质、食品3
的食用性能、食品的特征,满足消费者需求程度的含意;5.理解各大类食品的营养特点、营养价值及品质鉴定;6.理解食品营养强化的相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7.理解功能食品的相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8.理解保健食品的相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9.掌握食品卫生、食品污染的概念;10.理解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天然毒素的种类及危害;11.理解食品化学性污染的种类及危害;12.理解食品生物性污染的种类及危害。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 食品营养学概论 1.食品营养学发展概况、研究内容、我国营养情况;2.食品与营养的相关概念;3.转基因食品的基本知识。第二章 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1.人体的消化系统、吸收系统的基本知识。2.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第三章 食品的营养价值与品质鉴定 1.各大类食品的营养特点、营养价值及感官、理化鉴定。第四章 食品的营养强化 1.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概念、发展概况、意义及作用。2.食品营养强化的要求。3.食品营养强化剂基本知识。4.强化食品的主要种类。第五章 食品的功能性和功能食品 1.功能食品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知识。2.功能食品的原则要求。第六章 保健食品 1.保健食品概念。2.保健食品的调节功能与分类。3.保健食品的功能因子。
第七章 食品安全性 1.食品卫生与食品污染的概念。2.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天然毒素的种类及危害。3.食品的化学性污染的种类及危害。4.食品的生物性污染的种类及危害。
(三)教学重点 1.人体的消化、吸收系统及营养消化、吸收的基本知识。2.各大类食品的营养特点、营养价值及感官、理化鉴定。第四册 临床营养学(32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临床营养学的概念、发展史和研究方法。2.了解营养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合理营养的要求。3.掌握医院膳食的种类及基本知识。4.了解常见病的食疗及药膳方。5.理解营养支持的相关概念及管饲、全静脉营养的基本知识。6.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营养治疗。7.理解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8.理解胃肠道疾病的营养治疗。9.理解肝胆疾病的营养治疗。10.理解肾脏疾病的营养治疗。理解肿瘤疾病的营养治疗。理解外科疾病的营养治疗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 临床营养学概论 1.临床营养学的概念、发展史和研究方法。2.营养对人体健康的作用。3.合理营养的要求和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第二章 病人膳食 1.营养治疗与护理原则。2.医院的膳食种类及各自的特点。3.医院食谱编制的原则及方法。4.几种常见病的食疗及药膳方。第三章 营养支持疗法 5
1.营养支持的对象、途径和方法。2.管饲的营养意义及适应症。3.全静脉营养的临床应用、适应症和途径。第四章 心脑血管疾病 1.营养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及营养治疗。2.营养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及营养治疗。3.脑卒中的膳食预防措施。第五章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1.糖尿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营养治疗。2.肥胖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营养治疗。3.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营养治疗。4.痛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营养治疗。第六章 胃肠道疾病 1.急性胃炎治疗原则和配膳方案。2.慢性胃炎治疗原则和配膳方案。3.消化性溃疡治疗原则和配膳方案。4.腹泻的治疗原则。5.便秘的治疗原则和配膳方案。第七章 肝胆疾病 1.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和配膳方案。2.脂肪肝的治疗原则。3.肝硬化的治疗原则。4.胆结石和胆囊炎的治疗原则。第八章 肾脏疾病 1.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和配膳方案。2.肾病综合症的治疗原则。3.急、慢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第九章 肿瘤 1.营养素、膳食因素与肿瘤的关系。2.肿瘤病人的营养治疗及膳食防治肿瘤。第十章 外科病人的营养
1.外科病人营养缺乏的原因。2.外科病人营养支持的原则、途径及营养需求量。
(三)教学重点 1.医院膳食的种类及基本知识。2.管饲、全静脉营养的适应症。3.各类疾病的营养治疗。第五册 配餐营养学(24课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常见各大类烹饪原料的共性特点。2.理解营养配餐的准备工作。3.掌握营养食谱制定、调整的方法和步骤。4.掌握膳食平衡理论5.理解营养餐制作的要求和方法。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 常见烹饪原料的基础知识 1.蔬菜类烹饪原料的品种、特点、营养价值和功能。2.水产品烹饪原料的品种、特点、营养价值和功能。3.畜禽类烹饪原料的品种、特点、营养价值和功能。4.粮食类烹饪原料的品种、特点、营养价值和功能。5.水果类烹饪原料的品种、特点、营养价值和功能。6.调味品烹饪原料的品种、特点、营养价值和功能。第二章 营养配餐的准备 1.市场调查的要求与方法。2.成本核算的方法。3.卫生督导的要求。4.烹饪原料的感官检验方法。第三章 营养食谱的制定 1.全日、每餐能量摄取量和营养素供给量的计算方法。2.主食、副食品种和数量的确定方法和步骤。3.膳食平衡理论。4.各营养食谱的调整与确定的方法与步骤。5.营养食谱7
调整与确定的原则。第四章 营养餐的制作 1.核实、检查烹饪原料的步骤。2.烹饪三阶段:刀工、配菜的基本知识。3.烹饪方法的基本知识。4.定性、定量、标准化烹饪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重点 1.营养食谱制定的方法和步骤。2.膳食平衡理论。
四、说明 “了解”: 是指学员应能辩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识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 是指学员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其它事物的相互关系。“掌握”: 是指学员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和综合。IARI国际注册营养师培训课程编写委员会 2007年10月
第四篇: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类别:专业课 开课单位:工商管理系
授课对象:本科 市场营销专业 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 使用教材:Warren J.Keegan and Mark C.Green,《全球营销学》第四版(Global Marketing, Fouth Editio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参考教材:[美]菲利普·R·凯特奥拉,《国际营销》(International Marketing),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
二、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1.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介绍由经济与金融、社会与文化、政治与法律等方面构成的全球商务环境,进而从环境和战略的角度讨论企业的全球营销策略和方式;介绍一整套先进的概念和分析工具(如价值链分析框架、产品贸易周期模型、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管理导向类别框架、杠杆理论、资源外取理论、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全球当地化整合原理和国家竞争优势分析框架等);启迪和帮助学生在全球营销中把握发展战略,成功创作和实施4P(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策略组合的途径;帮助学生运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地英语使用能力。
2.教学要求:
①对于教师,具体的要求有:双语授课,英语授课课时比例大约50%;使用原版英文教材;理论讲解与案例讨论相结合;
②对于学生,具体的要求有:必须先修完“市场营销”;英语达到4级水平
3.考试方式和成绩计算:采用全英文考试;平时成绩占10%,期中占20%,期末占70%。
第一章 Introduction to Global Marketing
学时:2 周,共 3 学时
教学重点:全球化和全球本地化的概念、全球营销的管理取向、影响全球一体化和全球营
销的因素。
教学难点:全球营销的管理取向、影响全球营销的因素。
教学内容:
1.Overview of Marketing(1)Competitive advantage(2)Globalization(3)Global Industries 2.Global Marketing: 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 3.The Importance of Global Marketing 4.Management Orientations(1)Ethnocentric Orientation(2)Polycentric Orientation(3)Regiocentric(4)Geocentric orientations 5.Forces Affecting Global Integration and Global Marketing(1)Driving Forces(2)Restraining Forces 6.Outline of this book
本章考点:
1.What are the basic goals of marketing? Are these goals relevant to global marketing? 2.What is mean by “global localization”? Is Coca-Cola a global product? Explain.3.Describe some of the global marketing strategies available to companies.Give examples of companies that use the different strategies.4.How do the global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Harley-Davidson and Toyota differ? 5.Descri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thnocentric, polycontric, regiocentric, and geocentric management orientations.6.Identify and briefly describe some of the forces that have resulted in increased global integration and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global marketing.7.Define leverage and explai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leverage utilized by companies with global operations.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营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第二章 The Global Economic Environment
学时:2 周,共 4学时
教学重点:国家发展阶段,产品饱和度,经济合作协议 教学难点:国家发展阶段,国际结算,国际金融
教学内容:
1.The world Economy: An overview 2.Economic systems(1)Market Capitalism(2)Centrally Planned Socialism(3)Centrally Planned Capitalism and Market Socialism 3.Stages of Market Development(1)Low-Income Countries(2)Lower-Middle-Income Countries(3)Upper-Middle-Income Countries(4)Marketing Opportunities in LDC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5)High-Income Countries(6)The Triad(7)Marketing Implications of the stages of Development 4.Banlance of Payments 5.World Trade in Merchandise and Services 6.Overview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1)Managed Dirty Float(2)Foreign Exchange Market Dynamics 2(3)Purchasing Power Parity(4)Economic Exposure(5)Managing Exchange Rate Exposure
本章考点: 1.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rket capitalism, centrally planned capitalism, centrally planned socialism, and market socialism.Give an example of a country that illustrates each types of system.2.What is a BEM? Identify the BEMs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3.A manufacture of satellite dishes is assessing the world market potential for his products.He asks you if he should consid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potential markets.How would you advise him? 4.Turn to the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Table 2-1)and identify where the BEMs are ranked.What does the result tell you in terms of the relevance of the index to global marketers?
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营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
第三章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学时:2 周,共3学时
教学重点: 高背景文化和低背景文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霍夫斯泰德德文化类型说以
及自参考标准
教学难点: 霍夫斯泰德文化类型说、自参考标准和文化差异和相似性
教学内容:
1.High-and Low-Context Cultures 2.Hofstede’s Cultural Typology 3.The Self-Reference Criterion and Perception 4.Diffusion Theory+(1)The Adoption Process(2)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s(3)Adopter Categories(4)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in Pacific Rim Countries 5.Marketing Implication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本章考点:
1.What are some of the elements that make up culture? How do these find expression in your native culture? 2.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low-context culture and a high-context culture? 3 Give an example of a country that is an example of each type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your answer.3.How can Hofstede’s cultural typologies help Western marketers better understand Asian culture? 4.Explain the self-reference criterion.Go to the library and find examples of product failures that might have been avoide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RC.5.Compare and contrast USA and Japan in terms of tradi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norms.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营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第四章 The Legal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s of Global Marketing 学时:2 周,共 3 学时
教学重点:普通法和成文法、专利和商标、许可贸易、法庭裁决和仲裁方式、管理环境 教学难点:专利和商标、许可贸易、各种政府和民间组织
教学内容
1.The Legal Environment(1)Common Law Versus Civil Law(2)Sidestepping Legal Problems: Important Business Issues(3)Conflict Resolution, Dispute Settlement, and Litigation 2.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1)Region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The European Union Example
本章考点:
1.What is sovereignty? What is it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n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global marketing? 2.Describe some of the sources of political risk.Specially, what forms can political risk take? 3.Briefly describe som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egal environment of a country that embraces common law and one that observes civil law.4.Global marketers can avoid legal conflicts by understanding the reasons conflicts arise in the first place.Identify and describe several legal issues that relate to global commerce.5.“See you in court” is one way to respond when legal issues arise.What other approaches are possible?
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第五章 Global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Market Research
学时:2 周,共 3 学时
教学重点:市场信息的来源、正式的市场调查研究步骤 教学难点:市场调查研究步骤,一体化的市场信息收集
教学内容:
1.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Global Marketing 2.Information subject agenda and environmental scanning modes 3.Sources of market information 4.Formal market research(1)Step1: Identify the Information Requirement(2)Step2: Problem Definition---Overcoming the SRC(3)Step3: Choose Unit of Analysis(4)Step4: Examine Data Availability(5)Step5: Assess Value of Research(6)Step6: Research Design(7)Step7: Analyzing Data(8)Step8: Presenting the Findings(9)Headquarter’s Control of Marketing Research(10)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Collection
本章考点:
1.Explain tw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uts powerful tools in the hands of global marketers.2.What are the different modes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 gathering strategic information? 3.Outline the basic steps of the market research process.4.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xisting, latent, and incipient demand? How might these differences affect the design of a marketing research project? 5.Describe some of the analytical techniques used by global marketers.When is it appropriate to use each technique?
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8.王海忠,《全球营销:规则、指南、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第六章 Segmentation, Targeting, and Positioning
学时:2 周,共 3 学时
教学重点:全球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全球定位、产品市场决策、高科技和高感性定位 教学难点:选择目标市场及定位、高科技和高感性定位
教学内容:
1.Global Market Segmentation(1)Demographic Segmentation(2)Psychographic Segmentation(3)Behavior Segmentation(4)Benefit Segmentation(5)Ethnic Segmentation 2.Assessing Market Potential and Choosing Target Markets or Segments(1)Current Segment Size and Growth Potential(2)Potential Competition(3)Feasibility and Compatibility(4)A Framework for selecting Target Markets 3.Product-Market Decisions 4.Target Market Strategy Options(1)Standardized Global Marketing(2)Concentrated Global Marketing(3)Differentiated Global Marketing 5.Positioning(1)Attribute or benefit(2)Quality and Price(3)Use or User(4)Competitor(5)Global, Foreign, and Local Consumer Culture Positioning
本章考点:
1.differentiate the five basic segmentation strategies.Give an example of a company that has used each one.2.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egmenting and targeting.3.Compare and contrast standardized, concentrated, and differentiated global marketing.Illustrate each strategy with an example from a global company.4.What is positioning? Identify the different positioning strategies presented in the chapter and give examples of companies or products that illustrate each.5.What is global consumer culture positioning? What other strategic positioning choices do global marketers have? 6.What is high-touch product?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gh-tech product positioning and high-touch product positioning.Can some products be positioned using both strategies? Explain.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6 2.3.4.5.6.7.8.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王海忠,《全球营销:规则、指南、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第七章 Global Market Entry Strategies: Licensing, Investment, and Strategic Alliances
学时:2 周,共4 学时
教学重点: 许可和合营、市场扩张战略、投资扩张和战略联盟 教学难点: 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概念、市场扩张战略
教学内容: 1.Licensing Special Licensing Arrangements 2.Investment(1)Joint Ventures(2)Investment via Ownership or Equity Stake 3.Global Strategic Partnerships 4.The Nature of Global Strategic Partnerships(1)Success Factors(2)Alliances with Asian Competitors(3)CFM International, GE, and Snecma: A Successful Story(4)AT&T and Olivertti: A Failure(5)Boeing and Japan: A Failure(6)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5.Cooperative Strategies in Japan: Keiretsu 6.Cooperative Strategies in South Korea: Chaebol 7.Twenty-First Century Cooperative Strategies: Targeting the Digital Future 8.Market Expansion Strategies
本章考点:
1.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sing licensing as a market entry tool? Give examples of compani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at use licensing as a global marketing strategy.2.What i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hat forms can FDI take? 3.Do you agree with Ford’s decision to acquire Jaguar? What was more valuable to Ford---the physical assets or the name? 4.What is meant by the phrase global strategic partnership? In what ways does this form of market entry strategy differ from more traditional forms such as joint ventures? 5.What are Keiretsu? How does this for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ffect companies that compete with Japan or that are trying to enter the Japanese market? 6.Which Strategic options for market entry or expansion would a small company be likely to pursue? A large company?
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8.王海忠,《全球营销:规则、指南、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9.吴声功,《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第八章 Product and Brand Decisions
学时:1 周,共 2 学时
教学重点:产品和品牌概念、原产国因素、地域扩张、全球营销中的新产品开发 教学难点:地域扩张、全球营销中的新产品开发
教学内容:
1.Basic product and brand concepts(1)Product Types(2)Brands(3)Local Products and Brands(4)International Products and Brands(5)Global Products and Brands(6)Global Brand Development(7)Local Versus Global Products and Brands: A Need-Based Approach 2.Country of origin as brand element 3.Packaging(1)Labeling(2)Aesthetics 4.Product warranties 5.Extend, Adapt, Great: strategic alternatives in global marketing(1)Strategy1: Product-Communication Extension(2)Strategy2: Product Extension-Communication Adaptation(3)Strategy3: Product Adaptation-Communication Extension(4)Strategy4: Product-Communication Adaptation(5)Strategy5: Product Invention(6)How to Choose a strategy 6.New products in global marketing(1)Identifying New-Product Ideas(2)New-Product Development(3)The International New-Product Department(4)Testing New Products
本章考点:
1.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roduct and a brand? 2.How do local, international, and global products differ? Cite examples 8 3.What are some of the elements that make up a brand? Are these elements tangible or intangible? 4.What criteria should global marketers consider when making product design decisions? 5.How can buyer attitudes about a product’s country of origin affect marketing strategy? 6.Identify several global brands.What are som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global success of the brands you chose? 7.Briefly describe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product-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vailable to global marketers.When is it appropriate to use each?
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杨建新,《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应用》,气象出版社,2002 8.胡树华,《产品开发设计的功能成本分析》,科学出版社,2001 9.李倩茹,《新产品开发、定位和销售》,广州经济出版社,2002
第九章 Pricing Decisions
学时:1 周,共 2学时
教学重点:全球定价目标和策略、影响定价决策的环境因素、灰色市场、倾销、转移定价、反向贸易
教学难点:全球定价策略、灰色市场、倾销、抵销、反向贸易
教学内容:
1.Basic pricing concepts 2.Global pricing objectives and strategies(1)Market Skimming and Financial Objectives(2)Penetration Pricing and Nonfinancial Objectives(3)Companion Product “Razors and Blades” Pricing(4)Target Costing(5)Calculating Prices: Cost-based Pricing and Price Escalation(6)Terms of Sale 3.Environment influences on pricing decisions(1)Currency Fluctuations(2)Inflationary Environment(3)Government Controls, Subsidies, and Regulations(4)Competitive Behavior(5)Using Sourcing as a Strategic Pricing Tool 4.Global pricing: three policy alternatives(1)Extension or Ethnocentric(2)Adaptation or Polycentric(3)Geocentric 5.Gray market goods 9 6.Dumping 7.Price fixing 8.Transfer pricing(1)Tax Regulations and Transfer Prices(2)Sales of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Property(3)Competitive Pricing(4)Importance of Section 482 Regulations 9.Countertrade(1)Barter(2)Counterpurchase(3)Offset(4)Compensation Trading(5)Switch Trading
本章考点:
1.What are the basic factors that affect price in any market? What considerations enter into the pricing decision? 2.Define the various types of pricing strategies and objectives available to global marketers.3.Identify some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on global pricing decisions.4.Why do price differences in world markets often lead to gray marketing? 5.What is dumping? Why was dumping such an important issue during the Uruguay Round of GATT negotiations? 6.What is transfer price? Why is it an important issue for companies with foreign affiliates? Why did transfer pricing in Europe take on increased importance in 1999? 7.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thnocentric, polycontric, and geocentric pricing strategies? Which one would you recommend to a company that has global market aspirations? 8.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different forms of countertrade.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8.王海忠,《全球营销:规则、指南、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9.吴声功,《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第十章 Global Marketing Channels and Physical Distribution
学时:1 周,共 2 学时
教学重点:分销渠道管理、建立和保持渠道中介、全球零售业、物流管理 教学难点:全球零售渠道、物流管理
教学内容:
1.Channel objectives 2.Distribution channels :terminology and structure(1)Consumer Products and Services(2)Industrial Products 3.Establishing channels and working with channel intermediaries 4.Global retailing 5.Innovation in global retailing 6.Physical distribution, supply chains,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1)Order Processing(2)Warehousing(3)Inventory Management(4)Transportation(5)Logistics Management: A Brief Case Study
本章考点:
1.In what ways can channel intermediaries create utility for buyers? 2.What factors influence the channel structures and strategies available to global marketers? 3.What is cherry picking? What approaches can be used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4.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typical channel structures for consumer products and industrial products.5.Identify the different forms of retailing and cite an example of each form.Identify retailers from as many different countries as you can.6.Identify the four retail market expansion strategies discussed in the text.What factors determine the appropriable mode? 7.What special distribution challenges exist in Japan? What is the best way for a non-Japanese company to deal with these challenges?
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李飞,《分销渠道》,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邹树彬,《分销渠道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第十一章 Global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Decisions:
Advertising and Public Relations
学时:1 周,共2学时
教学重点:全球广告、全球媒体决策、公共关系和公众度 教学难点:全球广告、世界各地的公关差异
教学内容:
1.Global advertising Global Advertising Content: The “Standardization” versus “adaptation” Debate 11 2.Advertising agency: organizations and brands Selecting an Advertising Agency 3.Creating global advertising(1)Art Directors and Art Direction(2)Copy(3)Cultural Considerations 4.Global media decisions(1)Media vehicles and expenditures(2)Media Decisions 5.Public relations and publicity(1)The Growing Role of Public Relations in Global Marketing(2)Communications(3)How public relations practices differ around the world
本章考点:
1.In what ways can global brands and global advertising campaigns benefit a company? 2.How does the “standardized versus localized” debate apply to advertising? 3.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 advertising appeal and creative execution? 4.When creating advertising for world markets, what are some of the issues that art directorsand copywriter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5.How do the media options available to advertisers vary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What can advertiser do to cope with media limitations in certain countries? 6.How does public relations differ from advertising? Why is PR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global companies? 7.What are some of the ways public relations practices vary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8.王海忠,《全球营销:规则、指南、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9.吴声功,《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张映红,《公共关系管理》,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3 11.周广华,《促销管理实战》,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第十二章 Strategic Element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学时:1 周,共2学时
教学重点: 行业分析(影响竞争的因素)、竞争优势、全球竞争和国家竞争优势 教学难点: 竞争优势、全球竞争和国家竞争优势
教学内容:
1.Industry analysis: forces influencing competition(1)Threat of New Entrants(2)Threat of Substitute Products(3)Bargaining Power of Buyers(4)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5)Rivalry Among Competitors 2.Competitive advantage(1)Generic Strategies for Creat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2)The Flagship Firm: The Business Network with Five Partners(3)Creat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via Strategic Intent 3.Global competition and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1)Demand Conditions(2)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3)Firm Strategy, Structure, and Rivalry(4)Chance(5)Government 4.Current issues 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本章考点:
1.How can a company measure its competitive advantage? How does a firm know if it is gaining or los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Cite a global company and its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2.Outline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of industry competition.How are the various barriers to entry relevant to global marketing? 3.How does the five partners, or flagship model, developed by Rugman and D`Aveni differ from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4.Give an example of company that illustrates each of the four generic strategies that can lead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overall cost leadership, cost focus, differenti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focus.5.Briefly describe Hamel and Prahalad`s framework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6.How can a nation achie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7.According to current research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what are some of the shortcomings of Porter`s models? 8.What is the connection, if any, between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mpany competitive advantage? Explain and discuss.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8.王海忠,《全球营销:规则、指南、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9.吴声功,《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第十三章 The Digital Revolution and Global Electronic Marketplace
学时:1 周,共2 学时
教学重点: 行业集中、价值网络和分裂性科技、全球电子营销、移动商业和无线连接 教学难点: 行业集中、价值网络、全球电子营销
教学内容:
1.The digital revolution: a brief history 2.Convergence 3.Value-Networks and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4.Global E-Commerce 5.Web site design 6.New product and services Broadband 7.Mobile commerce and wireless connectivity(1)Smart Cell Phones(2)Internet Phone Service 8.Conclusion
本章考点:
1.Briefly review the key innovations that culminated in the digital revolution.What is the basic technological process that made the revolution possible? 2.What is convergence? How is convergence affecting Sony? Kodak? Nokia? 3.What is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staining technology and disruptive technology? Briefly review Christensen’s five principles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4.What key issues must be addressed by global companies that engage in e-commerce? 5.Briefly outline Web design issues as they pertain to global marketing.6.Review the key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at have emerged during the digital revolution.What are some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at are not mentioned in the chapter?
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8.王海忠,《全球营销:规则、指南、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9.吴声功,《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怀特,董俊英,《国际营销错误案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第十四章 Overall review of course and Preparation of final exam 学时:1 周,共1 学时
教学内容: 回顾本学期所学内容,梳理各章节知识要点,准备期末考试。
第五篇:2009年秋《国际政治》课程教学大纲
2009年秋《国际政治》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国际政治是河北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
国际政治学是以权利、权力和利益为中心论述国际社会演变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它是按照权利同权力之间关系以及权力间关系为线索,从宏观上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国际社会行为体间相互政治作用及其发展规律。它对国际社会政治现象进行的理论解释,对廓清不同的理论观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国际政治学理论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在制订正确的对外政策,维护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科学地解决国际问题等方面提供独特视角。
学习国际政治学概论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历史与现状,掌握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合作与冲突并存的特点,充分认识我国在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建立国际政治与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奋斗。本课程课内学时72课时,计4学分。教材使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政治》,梁守德 洪银娴 著,2000年版(2004年第7次印刷)。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导论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中国特色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国际政治学的兴起及其研究对象;美国国际政治学的主要学派;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重点掌握国际政治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的主要内容。深刻理解邓小平提出的国际政治新理论。教学内容:
(一)国际政治学的兴起
(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三)国际政治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四)国际政治学的美国学派
(五)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
第一章 总论
国际政治的总体全貌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国际社会的构成条件、主要内容、演进阶段和基本特征;国际政治的定义、主要内容、直接目标和主要表现。
重点掌握国家主权原则的基本内容、当代主权国家的地位和作用。
深刻理解国际政治是一个整体,是行为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表现,是体系、格局和秩序的统一,是围绕权益活动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机制的结合。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体现
(一)国际政治的定义
(二)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国际政治显示国际社会的基本面貌
第二节
国际政治是一种综合现象
(一)国际政治是世界经济的集中表现
(二)国际政治以国家对外战略的相互作用为主要内容
(三)国际政治直接目标和主要表现是国家权益
(四)国际政治充满意识形态色彩
第三节
国际政治是一个整体
(一)国际政治是行为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表现
(二)国际政治是体系、格局和秩序的统一
(三)国际政治是围绕权益活动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机制的结合
第二章 行为体论
国际政治的诸角色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国际政治行为体的定义、基本条件、基本特征和类型;国家权益的涵义和具体内容;国家力量的构成和综合国力的涵义;政府间国际组织与民间国际组织的概念和主要类型。重点掌握国家主权的涵义及其基本特征;判断国家权益正当与否的依据;联合国的成立及其宗旨与组织机构。深刻理解国家的三重属性及其表现;国家成为国际政治重要行为体的关键在于拥有主权。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政治行为体的基本条件
(一)行为体的定义
(二)行为体的条件和基本特征
(三)行为体的类型
第二节
国家行为体
(一)国家的特性和类型
(二)国家权益(国家利益)
(三)国家力量
第三节
非国家行为体
(一)国际性的阶级政党
(二)政府间国际组织
(三)民间国际组织
第三章 体系论 国际政治的体系系统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国际政治体系的涵义和具体表现;国际政治体系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实力;战后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奠定和战后日本的经济复兴与高速发展;战后美国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和日美之间特殊关系的形成。
重点掌握国际政治体系的基本特征;国际政治体系形成的基本条件和主要标志;国际政治体系演变的主要原因;欧共体的形成和发展。
深刻理解国际政治体系各行为体间的相互联系;国际政治体系演变的规律。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政治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国际政治体系的涵义
(二)国际政治体系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国际政治体系的形成
(一)国际政治体系的形成过程
(二)国际政治体系形成的基本条件
(三)国际政治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
第三节
国际政治体系的演变
(一)国际政治体系演变的不同时期
(二)国际政治体系演变的原因
(三)国际政治体系演变的规律
第四章 格局论 国际政治的基本结构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政治格局主角的涵义;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格局主要角色的更新;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主要表现;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角关系及其类型和特征;国际政治格局式样的涵义及其形成的依据。
重点掌握充当国际政治格局主要角色的基本条件;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的标志;战后国际政治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瓦解。
深刻理解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制衡性主角作用的原因;三个世界联系与矛盾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角色及其更新
(一)主角的涵义
(二)充当主要角色的基本条件
(三)当代世界的主要角色的更新
第二节
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角关系及其改组
(一)主角关系的涵义
(二)主角关系的类型和特征
(三)当今世界主角关系的组合
第三节
国际政治格局的式样及其演变
(一)格局式样的涵义
(二)格局式样形成的依据
(三)当代世界格局式样的演变
第五章 主题论 国际政治的主要内容与安全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国际政治主题的涵义;国际安全的特征及其分类;世界主题与国际安全的关系;社会革命的涵义及其主要形式;国际战争的涵义及其根源;南北关系的涵义和现状。
重点掌握确保国家安全,谋求国际安全的关键;当今世界国际战争和战后世界和平的新特点;战争与革命的因果关系;当前阻碍发展的主要原因;发展问题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途径;世界经济新秩序的目标;南北对话的涵义、成果和现状;南南合作的涵义、发展及其深远影响;当今世界和平运动发展的原因。深刻理解国际政治中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发展是决定和平与战争的关键因素;南南合作的正确做法和中国参加南南合作的原则;和平与发展上升为国际政治主题的主要体现和具体表现;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政治的主题与国际安全
(一)国际政治主题的涵义
(二)国际安全的特征
(三)世界主题与国际安全的关系
第二节
战争与革命的主题
(一)国际战争的类型和根源
(二)革命的内涵和作用
(三)战争与革命主题下的世界
第三节
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一)和平的内容与特征
(二)发展的内容与特征
(三)和平与发展主题下的世界
第六章 动力论 国际政治的作用力及其基本状态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涵义、特征和类型;当今世界的基本矛盾;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涵义和种类;国际竞争与冲突的涵义及其相互区别;新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民族利己主义的涵义;亚非拉地区民族资产阶级独特的阶级属性。
重点掌握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运行特点;两制国家间矛盾的性质、必然性和总趋势;当今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的复杂化和两重性;当前和平与战争矛盾的主要表现和反对霸权主义具体做法上的新现象;当今世界南北矛盾以经济领域最为突出的主要表现;当代世界国际竞争与冲突的新特征;当前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的两重性及其主要表现。
深刻理解国际冲突的三个层次和根本原因;霸权主义与帝国主义的联系和区别;某些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的原因;民族利己主义与民族主义、帝国主义的区别;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大意义;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深远意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特征和类型
(一)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涵义
(二)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类型和矛盾的运行法则
(三)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运行特点
第二节
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矛盾运动
(一)当今世界的基本矛盾
(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矛盾
(三)相同制度国家间的矛盾
(四)战争与和平的矛盾
(五)剥削与发展的矛盾
第三节
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基本状态
(一)国际协调与合作
(二)国际竞争与冲突
(三)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
第七章 秩序论 国际政治的稳定秩序与国际机制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国际秩序的涵义及其与国际体系、格局的联系;国际机制和国际行为规范的涵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意义;国际社会出现过的反动旧秩序;国际控制与调节机制的涵义和主要内容;民族自决权的涵义和具体权利;国际合作的涵义、特征、基础和条件;国际合作的类型和国际一体化;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及其方式和手段;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
重点掌握当今世界国际秩序的行为规范的基本特征;联合国明确规定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和指导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自决权的涵义和具体权利;国家主权的内容、领域及具体表现;《国际法原则宣言》明确规定的主权平等的六条要点;联合国决议对侵略的定义及构成侵略行为七种主要形式;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式和基本条件;美国的“世界新秩序”主张和政策的主要特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主要内容。
深刻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强大生命力;中国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三个共同”;“一球多制”、竞争共处新秩序包含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秩序同国际机制的关系
(一)国际政治秩序的基本特征
(二)国际政治秩序以国际机制为纽带和依据
(三)国际政治秩序与国际机制同步运行
第二节
国际新秩序和国际机制的基本原则
(一)民族自决权原则
(二)主权平等原则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四)反对侵略战争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
第三节
当今世界的国际新秩序方案
(一)美国的“世界新秩序”主张
(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方案
(三)中国的国际新秩序倡议
(四)国际新秩序的理论探讨
第八章 时代论 国际政治所处的时代环境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对国际政治影响最大、起决定作用的三类时代;科技革命时代的涵义;军事时代的涵义及其三次大的演变;社会发展时代的三个界定。
重点掌握两次科技革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战后新科技革命时代引起的国际政治的重大变化;帝国主义的出现把世界分成了两大营垒(两大民族)及其给当时世界带来的新现象;战后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生的主要变化及其所揭示的当今世界的基本面貌;社会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制相持阶段的内容和特点。深刻理解核时代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帝国主义出现后的时代发展方向是从帝国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怎样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当今世界进入了社会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制相持阶段的主要依据。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科技革命发展的新时代
(一)科技革命时代的涵义
(二)两次科技革命与国际政治
(三)战后新科技革命时代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第二节
军事演变的新时代
(一)军事时代的涵义
(二)军事演变新时代的内容
(三)军事演变新时代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新时代
(一)社会发展新时代的界定
(二)20世纪初世界进入社会发展的新时代
(三)新时代处于相持阶段的新变化
(四)社会发展新时代与国际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