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时间:2019-05-15 04:3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培养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培养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一篇:如何培养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小学语文一、二年级教材文章篇幅较少,无法满足孩子的阅读需要,这就需要大量的课外文章来给予补充,但孩子如何正确阅读课外文章呢?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语感,传授读法,培养孩子掌握、运用阅读方法的能力,让孩子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我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几种阅读方法,以求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一、带着问题阅读。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拿《狐狸和乌鸦》这篇童话故事的教学来说吧,通常情况都是请孩子带着“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这样的问题来进入课文的阅读学习。而我是这样设计开头的,首先问小朋友们:“你们了解狐狸和乌鸦吗?”有个孩子讲了一个动听的故事,说乌鸦原来叫“五彩雀”,很漂亮,因为它很懒,不爱打扫房间。有一次,房子失火了,乌鸦美丽的羽毛被烧成了黑色,嗓子因着急喊得嘶哑了,才会变成今天这种样丑、叫声又难听的鸟儿。听了孩子们精彩的故事,真叫人吃惊。可见,在课前对孩子的阅读已做了充分的铺垫,让孩子学会自己找与本文相关的资料,而不是仅仅拘泥于教材。这样,孩子的阅读知识面拓宽了,眼界也高了。

读书的时候让孩子带着什么样问题去读,也是要反复推敲的。如在教学《英英学古诗》这篇看图文章时,我在上课前几分钟就让孩子观察课文插图,让他们自己提出疑问,如:①图上描述的人物是谁呀?②她们在说些什么呢?③她们的动作、表情怎么样?等等,让孩子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是有目的的去读。在学完古诗后,课后还推荐孩子们选读《唐诗三百首》,以拓宽知识面。

二、换位思考法。

课外同步阅读既是教学的一种补充,也是向纵深阅读练习的一个过程。教师在选择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时,应该根据所教文章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移位中获得知识。如在教学《小鹰学飞》一课后,学生体会到了作者通过合理的想象,虚构出如此催人奋进的童话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小鹰多次展翅向上高飞、它的种种努力都是作者的想象,这些想象都是很合理的,符合小鹰的愿望和她当时的心理,但学生只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未必能够体会到“展开合理的想象”写话的重要性。这时,我就推荐《安徒生童话集》、《格林童话集》等给孩子们阅读。在学习《秋游》后,我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了一些写景的文章给孩子们阅读,之后结合我班组织孩子们到碧湾渠游玩的情景,让学生真正掌握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技巧。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拓展指导学生描写冬天的景物时,明显感觉到孩子们的写话、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圈画与摘录结合法。

古人言: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圈圈画画,圈出本课生字;画出自己喜爱的词句;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注上自己心里有数的特殊符号。通过阅读,在课本上留下自己圈画过的痕迹。当然,阅读时也可以对优美的词句作适当的摘录,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如在阅读《秋天到》这首小诗时,我请孩子把小诗中的优美词句抄在专门的好词好句本上:“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等。这些优美的词句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为他们的写话垫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眼看心到”的默读法。

古人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默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课标》规定从小学二年级起开始默读。默读时只需用眼睛看,不必用手指着字一个一个读,更不需读出声来;要做到边看边思考,而且要有比较快的速度。边看边思考,就是要把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看懂,读完一段就想一想,这一段大意是什么,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大意连起来,概括出全文的大致内容。如阅读《狼和小羊》这篇童话故事,篇幅较长,内容又是浅显易懂的,用默读的方式,有利于孩子们加快读书的速度。这样,他们获得的知识多了,写话水平也就自然提高了。

五、《读书笔记》笔记记录法。

孩子们阅读文章时,常常只注意故事的情节,对文章的思想和语言却一知半解。我认为做读书笔记能加深对所读文章内容的理解、记忆,锻炼孩子们的思维和写话能力,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做读书笔记呢?因为一、二年级的孩子年纪较小,如读童话故事《狐狸列娜》,可做这样的读书笔记,即书名是什么,作者是谁,书中写什么,你喜欢书里的什么。当然,有个好词好句本来记一记也是不错的。根据他们对故事的兴趣,把自己认为好的或老师推荐的词句一一记下来,就这样长其坚持,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一定会拓宽孩子知识面的。

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给与适时的点拨,日积月累,必有收获。

第二篇:《小学二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研究方案

海阳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2010学小课题

《小学二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研究方案

海阳市留格庄镇第二小学 王玲

《小学二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研究》是海阳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2010学小课题,2009年10月由海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为了保证该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效,现制定研究方案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读书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把‚读‛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书声朗朗‛的课堂也是屡见不鲜。‚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也成为了很多教师的共识。尤其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课文细碎的分析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要做学生活动的引导者,他的作用不是机械的传授知识,而要以‚授人以渔‛的思想指导,适时有效的加以引导。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把学生从笼子里释放出来,还学生天性,给学生自由,并给予一定的引导。因此阅读教学中的‚读书‛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学校组织的听课情况来看,阅读教学中的‚读‛却存在着许多弊端。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读书的场面不断出现,却停留在‚高耗低效‛的层面上,朗读的量提高了,但质并没有保障,从而使得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缺乏实效性,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机械的一遍一遍的读,学生的思维没有‚由文到情‛的体验过程,自然读书的效果也不好。所以我们将《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作为我们二年级语文组本学年研究的课题。

二、理论依据 古人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可见,只有三者并用才能达到良好的读书效果。而朗读,完全可以达到这个要求。朗读,就是一个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的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年段朗读的要求都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说,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进行的基本训练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朗读这一环节。我认为朗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多读、会读、乐读‛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力求读的形式多样,每次都有明确的要求,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赛读中培养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进行积极的体验。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训练,‚文贵自得‛,鼓励学生多读几遍课文,自己读懂,这比教师灌输的要记得牢,以演促读,使他们学得活泼、主动。我们要注重方法的指导,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重视读在语文课堂中的实效性。

朗读的实效性的问题也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在备课的环节下功夫,使每一个环节的朗读更有实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感情是朗读成功的关键。因此,诱发学生的感情是朗读训练的第一步。‚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往往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作品中,或托物言情,或借景抒情,或寄事达情,或以理表情,形成一种浓厚的情感气氛,以强化表达某种感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来感染学生,于情理之中传授知识,讲明道理,使其受到教育,做到以情传情,情理相融。这‚以情传情‛就是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中流露的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把学生的感情‚移‛到教材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又把作品中的‚情‛融入 2 到学生的心田,达到‚感情共鸣‛。这样,朗读更能读出味,读出情来。

2.修正朗读弊病,打好朗读基本功。

小学生的朗读存在着以下一些常见的弊病:朗读时‚多字、漏字‛;朗读时‚唱读‛;‚一字一顿‛,速度过慢;速度过快,无法品味。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也不例外,就这点来讲,最好从小学一年级抓起,严格要求,学生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3.注重范读,引导学生读出感情。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就是要‚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摹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

4.培养愿读,乐读的习惯。

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的多样,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是很厌烦的事,所以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但有一点需注意,二年级的学生喜欢竞赛、表演的形式,教师不妨试一试。此外,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读的层次性。

5.多练读,少评价

朗读是传声的艺术,而非评价的艺术。它需营造的是一个以语言为凭借的声音场,从而感染学生的心灵。评价朗读比朗读的难度更高,因为评价不但要判断出某人读得好或不好,还要用语言表达出其好在哪里或不好在哪里。朗读点评能力好的学生,不但自身朗读水平要高,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要强。一般情况下,学生连读好都有困难,又该怎样去评别人呢?可见让学生去评价读得怎样,不大符合学生实际,3 显得有些盲目。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也评不出什么,白白浪费了时间,挫伤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而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大面积、有层次的练读,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怎么练读呢?就是让学生有层次地反复朗读、反复练习。怎么分层次?总体上一是读准读熟练,二是读得自然、有感情。学生读不好,老师多范读,学生多跟读。

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要练好朗读,最重要的是老师的范读和学生的跟读。这也是防止唱读的比较有效的办法。语音是‚口耳‛之学,小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如果老师课文读得很好,经常范读,让学生跟读,学生就会从听读、跟读中纠正自己的发音、语气及停顿等方面的错误,掌握朗读技能,学得朗读方法,提高朗读能力。

哪些地方特别需要跟读呢?难读的地方要多跟读(长句子、生字多的地方、拗口的地方);指导有感情朗读时,学生读不好时,要让其多跟读;学生朗读水平较差要让其多跟读。

6.提升学生的自主品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从读得正确到读得流利,再到读得有感情。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读书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课文读熟,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带着对文章的情感读文,让自己的情感在读书声中流淌。

7.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读得入境。

将录音、录像、投影等多媒体引进课堂,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课件吸引学生快速入境,让学生从中领悟课文的内容,情感。

四、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1.研究的对象是留格二小二年级的小学生

2.研究的范围是二年级语文课的朗读能力培养

五、研究方法

为了了解我校二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的现状,找到研究的根基,体现研究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课题组打算采用教师个案分析法和学生朗读能力测试法。对教师的朗读指导水平和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调查,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在分析、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打算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调整。

六、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0月)为了了解我校二年级教师指导朗读的能力和学生的朗读能力现状,找到研究的根基,体现研究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课题组打算首先对二年级教师朗读指导能力进行分析,对二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能力测试。同时查看《新课程标准》、《走进课程》等理论书籍,寻求理论支持。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目前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动态,以寻求研究的原点。在此基础上撰写研究计划,召开研究人员会议,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4月)

我们打算进行课例研讨、跟踪调查、集体备课、上观摩研讨课、寻求上级领导的指导等方式不断探索,不断调整朗读能力培养的思路和相对应的课堂教学的思路。

首先,我们要努力加强课题组的理论学习。主要由课题组领导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过集中学习、外出考察学习、自学等方式,能够比较深刻地了解、理解、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内容、方法和发展的趋势。

其次,要进行广泛的课例研讨。我们要定好课题,集体研究,制定出朗读能力培养方案,并在班级实施,课后进行反思、对比、分析,进一步优化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检测,获取信息。必要时准备寻求教研室教研员的指导,便于我们少走弯路,尽快获得成功。

我们还要经常性进行集体备课,深挖教材,了解学生,共同研讨。在每一个阶段我们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写反思,写随笔,及时改进,使得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

(三)总结阶段(2010年5月)

研究的完善阶段,要对过程性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建立课题研究档案,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准备结题。

七、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长:王玲 负责方案的制定、报告的执笔、具体的实施 课题组成员:高淑凤 于丽霞 荣文琳负责具体实施

八、预期成果形式

本研究成果包括:实验研究报告、论文、研究课、资料展示等。

2009.10

第三篇:怎样去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班干部的能力

怎样去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班干部的能力?

一、传授方法

1、“扶着走”

“扶着走”的关键是抓好“第一次”。一个新的班集体组成以后,对于新产生的小干部来说,会遇到一连串的第一次——第一次组织早读,第一次带领学生劳动,第一次组织课外活动等。在“第一次”前,班主任要耐心指导,手把手地教。年级越低,越得细心指导。

2、“领着走”

这是半扶半放阶段。班干部有了一些工作实践经验以后,班主任可在各种具体工作之前,请小干部提前设想,提前安排,自己充当参谋。

3、“放开走”

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后,班主任应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工作。“放开走”并不是撒手不管,班主任可定期召开班干部例会让班干部互相交流经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班主任要大力表扬敢于管理。独挡一面的干部,在班干部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

二、严格要求

1、当班干部犯了错误,或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班主任要一视同仁。

2、要强化班干部的服务意识,要求班干部对同学“一视同仁”。

3、教育班干部不要翘尾巴。

三、树立威信

1、要给班干部独立工作创造机会

2、要教育学生尊重班干部,服从干部的领导

3、要适当地给班干部摆功,让同学们知道班干部为集体付出的辛劳

4、在班干部工作有失误时,班主任应主动给班干部减压

第四篇:如何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镇头小学石琳静

[摘要]我们在教学中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引领学生专心倾听、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我要求学生每做一道应用题,都要坚持做到“读、找、想、算、答”五步。即一要准确地读三遍题;二要找出条件和问题;三要想好算法;四要正确地列式计算;五要作答。

[关键词]解题步骤要求审题习惯审题方法判断和分析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简单应用题是小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开始,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要准确的解答应用题就要从提高解题能力上下功夫,为今后学习复杂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帮助学生明确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要求

我要求学生每做一道应用题,都要坚持做到“读、找、想、算、答”五步。即一要准确地读三遍题;二要找出条件和问题;三要想好算法;四要正确地列式计算;五要作答。

为了使学生养成习惯,课上只要讲应用题,我自己都坚持按五步去做,给学生做示范,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要正确地解答应用题,首先要能准确地读题,正确理解题意。我要求学生每读一遍题,就在题的前边画一道,读完三遍,画出“△”。然后用单横线画出两个条件。分别注明①和②,用双横线画出问题,边画边小声读出条件和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养成习惯,我还经常检查学生是否按要求去做了。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正确地选择算法,是正确解答问题的关键。为了帮助学生弄清楚在什么情况下用加或减,在什么情况下用乘或除,我让学生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进行练习。我把全班62名学生分成16个小组,每小组指定一个组长。当拿出一道应用题时,就让小组讨论基本数量关系,每人说一遍,会的教不会的,以好带差。还要求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把所想的那句话写下来。如分析了“做4个朵花要用2张纸,有8张可以做几朵花?”后要写出“8张里面有几个2张?”分析了“兔有7只,鸡的只数是兔的5倍,有鸡多少只?”要写出“7只的5倍是多少只?”

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知道在列式前必须分析数量关系。

三、教给学生审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较灵活题的能力

所谓灵活题,一种是语言结构与普通提问不同,如“小荣认识56个字,小光认识48个字,普通提问是“小光比小荣少认几个字?”如改为“小光再认几个字就和小荣认的同样多?”有的学生就不懂了。

另一种灵活题就是“逆向叙述题”,其叙述顺序与生活行为顺序不一致。学生对这种题理解起来也感到困难。

为了提高学生理解灵活题的能力,助学生掌握几种理解题意的方法。

1.实物演示法

如,我常用一些图片演示“发了→还剩→原有”的关系;或用一把小木棒演示“用了→还剩→原有”的关系。帮助学生学会借助实物演示来理解题意。

2.换一个说法理解较难懂的语句

如:在解决一道题中“一年级有学生52人,二年级有学生50人,三年级和一年级同样多,三个年级一共有学生多少人?”通过讨论使学生弄懂它的意思,知道“三年级也是52人。”再如“学生做了红花、黄花、蓝花各8朵,一共做了多少朵?”就是“红花有8朵,”“黄花也有8朵,蓝花也有8朵”。

3.画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时,我帮助学生学会看线段图,就帮助他们学会画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注明条件和问题,以此来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4.借助生活经验理解题意

有的学生对“吃了→还剩→原有”等逆向叙述题不理解,我就举学生熟悉的事“你吃了4块糖,桌子上还剩5块糖,你原来有几块糖?”来帮助学生理解。

5、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应用题的叙述进行逆向思维。

如读了“商店卖出圆珠笔34枝,比卖出的钢笔多12枝,卖出钢笔多少枝?一共卖出多少枝笔?之后,脑子里应思考“比卖出的钢笔多12枝,也就是卖出的钢笔比圆珠笔少12枝”,这样就可避免列成34+12的错误。又如读了“有人在车站上等车,车来了,上去10人,还有8人没上去,车站原来有多少人等车?”学生脑子里就应浮现出车站上等车及上车的情景。

四、让学生经常进行判断和分析

我发现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常因个别词或巧合数字的干扰,选择了错误的算法。

如“学校买来红粉笔19盒,白粉笔35盒,每星期用去6盒,几星期用完?”个别学生抓住了“用去”这个词,就用减法解答。每次出现这样的问题,我都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明确正确解法,并引导学生讨论,原题怎么改变,才用减法解答。

又如“缝纫组要做24套衣服,已经做了3套,再做多少套可以全部做完?”因为那一段时间常做除法,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见到24和3,马上列出24÷3的式子。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学生知道错了,我接着让学生说,这道题条件和问题怎么变一下,才用除法解答呢? 这样的判断和分析,对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也很有帮助。

总之,低年级解决应用题是整个小学解决问题的基础,学生在这个学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因此,必须从基础抓起,关注低年级学生解决应用题能力的培养。我们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就是“解决问题”,而且在每个单元里都有解决问题。课本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在这里教材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计算问题。通过这部分学习,使学生经历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特别是初步理解什么是数学问题,现实生活存在着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等,这样学生就逐步形成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只有投身于教学活动之中,靠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才会在现实的活动中理解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提高。[参考文献]

1、蔡菲;课堂因细节而闪亮[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2、吉林省抚松县万良中心小学于建新;为课堂教学增添生机与活力[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第五篇:浅谈二年级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二年级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泸天化小学

蓉 新课程改革以后,大家都越来越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更成为了我们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指导学生在小班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地互助性学习。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还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人际交往经验,行为较散漫,自我调节能力较为薄弱。那么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呢?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合理分好小班。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班中完成的互助性学习,小班成员的的选择,是合作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在分小班时,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合理安排小班成员。同时,二年级的小班成员不宜太多,以4人一小班为宜,这样有利于学生个个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小班分好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让各小班成员一起为自己小班取名。

二、小班培训。

小班形成以后,我们要选出有组织领导能力的学生来担当小班长。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促进小班长的成长。先对小班长进行有效的培训,让其了解自己的职责,学会在小班学习中让自己的成员人人参与到学习中去,达到预定的目的。然后再让小班长对自己小班成员进行培训,使每个小组成员意识到团队精神是合作学习的成功要素,使他们认识到个人责任和相互信赖的重要性。从而让各个小班团结互助,一起进步。

三、在平时上课有目的的训练,促使各小班成长。

1、老师上课要求讨论时,要让各个小班成员都参与进来。在小班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融入到小班讨论中去,用心听各小班的讨论过程,适时进行指导,教给方法,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其中。

2、注重小班汇报展示指导。在合作学习中,一个小班就成为了一个整体,在学习反馈交流时,教师要求小班成员全员参与,各抒己见,一个都不落下。这样,学生才不会产生侥幸心里,使之有一定的压力,才能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

3、鼓励小班这间的良性竞争。良好的健康的竞争只会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而制定合理的小班加分、减分制度也非常重要,也有利于让学生明确的去为自己小班而努力,不拖自己小班的后腿。

4、注重小班与小班之间的相互交往。学生之间的课外交往不仅是小班内成员的交往,还可以是小班与小班间的交往,让小班长与小班长,成员与成员交流经验教训,从而更好的为自己小班争得荣誉。

总之,二年级的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虽然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但也存在很大的挑战和困难,我们都还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摸索,才可得做得更好。

下载如何培养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培养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一

    怎样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学习英语重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和技巧呢?我认为应从以下级方面去做。 一、如何培养听 听是一个......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

    一、更新观念,彻底改变“重读写,轻听说”的做法 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生存技能。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在......

    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我们的学生平时写作文的时候,总是感到无话可说,感到无材料可用,不知从何处下笔。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时候,不但要教会学生写法,更重要的是要教......

    学生能力培养工作总结

    学生能力培养工作总结 本人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着“塑造心灵,启迪智慧”总体思路,做到务实求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追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学习先进教......

    培养学生讲话能力

    培养学生当众讲话的能力刻不容缓学生在校内校外乃至家庭生活的众多场合中,与他人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其主要渠道都是靠说话,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也必须发展学生说的能力。现在的......

    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途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概念的界定 对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性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好学生的作文能力对他们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

    培养学生再造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再造想象能力,改革阅读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例如,一篇好的文章,......

    小学数学用好数学日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用好数学日记 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摘要]:通过自身在教学第一线的经验积累与学习交流, ,发现在数学教学过程开展数学日记应注意几个问题, 还经过进一步的不断实践探索,发现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