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撰写教学课例
如何撰写教学课例
一、教学课例的含义
教学课例是指在对一堂课进行实录的基础上,并对这节课进行的阐释。教学课例之所以能作为行动研究的成果,是出于教师把课堂教学作为行动研究的实验地这一前提。因而,单单的课堂实录并不能作为行动研究的成果表述方式。
二、课例与案例的区别、联系
(1)区别:课例强调的是对上课事实进行详细的罗列以及加上简要的评析或反思,而案例强调和注重对课例的后续加工。这种后续加工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叙述形式上,案例相对于课例而言,有明晰的问题线索;二是在处理课例中错综复杂的事实材料时,案例强调把握事实材料背后的核心问题,然后再根据这一前提对材料进行加工。
(2)联系:我们说课例不等同于案例,但两者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一般的课例只能说是案例的“毛坯”,要成为案例,还需要按照案例的要求围绕问题进行“锻造”;换句话说,课例是案例的基础,案例是课例的升华。
三、教学课例实例与分析
相对于叙事、案例来说,教学课例的组成部分是比较少的,而且,其写作也较为容易。下面,我们将在实例的基础上,分析教学课例的写作方式及其注意事项。
(1)“课堂实录+他人的评析”的写作方式:
实例:
一块面包——“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课堂实录
于永正 执教
杨晶整理
张庆 评析
年级:徐州市鼓楼小学五年级一班
时间:两课时
师:今天早上,我发现我们四年级的小朋友把一块吃剩下的面包扔进了垃圾箱。(出示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你们说,这事应该如何处理?如果被你碰到了,你打算怎么办?——说自己的心里话。[评:于老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撷到说写训练的题材,使学生感到这种训练既亲切又实用。由此可见:训练题材何处找?处处留心皆材料。]
生:我准备把面包拾起来,交给校长。
生:我准备写篇稿子,提出批评。
生:我会告诉这位同学,农民种粮食很辛苦,不应该浪费。
师:你打算当面劝告,是吗?——请大家接着说。
生:我将把这件事告诉校长,并请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告诉大家要爱惜粮食。
师:浪费粮食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人都要爱惜粮食,是吗?以上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错的,还有部分同学不举手,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小诚,你准备怎样处理?
生:(站起来)我„„
师:(鼓励地)说心里话,没关系。
生:我不敢问„„(笑声)
师:小诚不是不想问,而是不敢问,胆子小。要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口才。[评:在言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于老师不仅给优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而且还兼顾到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其实后者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而于老师却没有遗忘他们,这是很值得效法的。]——同学们,刚才大家说了不少处理意见。你们认为哪种办法比较妥当?
生:(齐答)劝告。
师:这件事,当面劝告一下比较好,当然,写稿子,报告老师或校长也不失为好办法。不过,当面劝告,(板书:劝告)不能耍态度,要以理服人。(板书:以理服人)[评:怎么 1 劝告人?必须以理服人。以理服人是这次训练的核心内容。要做到说理充分,娓娓动听,使人砰然心动,这不光是个说话技巧的问题,关涉到一个人的思辨能力。由此看来,语文课中的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思维训练是不能离开语言训练孤立进行的。]如果请你去劝告,你准备讲哪些道理?对了,有人告诉我,这位扔面包的同学姓李。咱们就叫他晓理吧。(板书:晓理)你准备讲什么,先列个提纲。这叫发言提纲。(生写,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列的提纲?
生:我先请晓理背古诗——《锄禾》,再根据古诗教育他粮食来之不易。
师:你们是同学关系,“教育”这个词换成什么更合适?——请你自己考虑。
生:把“教育”换成“告诉”。
师:对了。[评: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教师随时指出其用词不当之处,并通过推敲,帮助他们选用准确的词语,这是最切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形式之一。]——这是第一条。还要告诉他,把粮食加工成面粉到做成面包,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道工序,不知有多少人做„„
师:不知经过多少的手。
生:第二条,告诉晓理,粮食的用途很大,谁能离开粮食?粮食是宝中宝。
师:很好。(板书:粮食的用途)民以食为天,这是至理名言。除了供人们吃,还能干什么?知道吗?
生:做点心„„
师:粮食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做糕点、酿酒,还有,你们知道吗?好多药品都是用粮食做的。我们吃的味精也是从粮食中提炼出来的。总之,没有粮食,人类就无法生存。生:我请晓理算一笔账,每个同学每天扔掉一块面包,那全国将浪费多少粮食?浪费是一种可耻行为。
师:这笔帐算得好!这真是一个天文数字!(板书:算账)诸葛亮曾告诫他的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简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美德。浪费是可耻的。[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话出自诸葛亮的戒子书。俗语:厚积而薄发。教师平时有了丰厚的积累,教学时便可随手拈来,为我所用。此即一例。不是现用现学,而是学了备用。谁知道哪块云彩会落雨呢!]
生:虽然我国现在经济发展较快,但还有很多人吃不饱。师:有些贫困地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一点也放在第三个方面说说。这也是一笔账。
生:我给他讲一个革命故事,红军长征时„„
师: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讲;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提示一下:你不是学过“马背上的小红军”吗?那位小红军就是因为没有粮食吃而饿死的!还记得他干粮袋里那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吗?这可以算第四条。(板书:记住过去)
生:面包是用爸爸、妈妈挣来的钱买的,爸爸、妈妈挣钱很不容易。
师:这一点补充很好,可以把它放在第三条。大家想得很周到,讲得很有道理。我如果是晓理,听了以后,一定会心服口服的。大家谈了这么多,集中起来大体分四个方面。我们当面劝告晓理的时候,就从这四个方面讲。现在,请看看板书,回顾一下我们刚才讲的内容。待会儿,我扮演晓理,请你们来劝告我。(生笑)(生熟记黑板上板书的内容)
师:现在我当晓理。谁借条红领巾给我戴戴?(师戴红领巾)我是谁?
生:(齐答:晓理)
师:是于晓理。懂得道理。(板书:于晓理。众笑。)劝的时候,千万别说“于老师您不应该扔面包”。(生大笑)现在,我请一个同学到前边来劝说晓理,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允许插话,都要参与,看谁有口有心,能说会道。[评:不是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允许插话,2 都要参与”,较好地处理了点与面的关系,提高了训练的效益。]——于靖,请你到前边来。(靖摇头)
师:我不喜欢摇头,我喜欢听“让我来试试”。(靖勇敢地走上讲台。老师鼓励她大胆一点。)[评:既教书,又育人。这不只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遇事不胆怯、不退缩的心理品质。]
生:于晓理同学,这是你扔的面包吗?
师: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众笑)(一生站起来插话:请问你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
生:我是四(l)班的,叫于晓理。
师:晓理同学,你扔面包是不对的。
生:我扔面包关你什么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众笑。靖一时语塞。师指出:对别人做的事发表意见,应从自己这个角度说,坚持“我”的说法,而且态度要诚恳,要这样说:晓理同学,你把面包扔了我感到太可惜了。如果直接指责对方,就会顶牛,激发矛盾。)
生:于晓理同学,我觉得把好好的面包扔了太可惜了。(师插话:这样说,对方就不至于抬扛了。)[评:劝说别人是一种语言艺术。要想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除了态度诚恳外,还要说得委婉,让人容易接受,于老师的这一点拨是非常重要的。]你想想,你妈妈在工厂里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分一分地挣钱,你妈妈知道了会怎么想?
师:妈妈知道了会生气,会狠狠地批评我。(众笑)(这时于老师立即提醒于靖:看看黑板上的提纲,应该先讲什么?)
生:于晓理同学,你知道吗,粮食可来之不易呀!农民辛辛苦苦地耕地,播种,施肥,浇水„„
收割,(师插话:脱粒,晒干。)付出了多少汗水呀!咱们上一年级学过一首古诗——《锄禾》,你还记得吗?
师: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姐姐,我错了,我不该浪费粮食。(众笑。一生插话:把粮食加工成面包,不知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经过多少人的手!)
生:粮食的作用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酿酒,做点心,制造药品呢。(一生站起来补充:还有提炼味精。粮食是宝中宝。)我们生活虽然好了,但也不能忘记过去。还记得咱们学过的《马背上的小红军》吗?(一生插话:如果我们一人扔一块面包,全国会浪费多少面包呀!)
师:(拿起桌子上的面包)小姐姐,同学们,谢谢你们的帮助,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我错了。(说完低下了头。笑声。)
师:(取下红领巾)我现在不是于晓理了。(笑声)于靖态度好,讲得好,同学们插话补充得也好。
师:同学们,浪费粮食的现象较普遍,不只是晓理一个人。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想写篇稿子,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我认为很有必要。这样吧,咱们给全校同学写一封公开信,让每个人都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认识粮食的作用,都能珍惜粮食,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我刚才说了,咱们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来着?生:让全校同学认识粮食来之不易,粮食是宝中宝,(师插话:粮食的作用)都来爱惜粮食。
师: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在信中就必须将粮食来之不易、粮食的作用写清楚,这是重点。格式和一般书信一样,为了区别于其他书信,第一行可写上“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生:以谁的名义写?
师:以个人名义写吧,写的时候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提出来。请抓紧时间写草 稿。
生:于老师,我给市长写封信行吗?
师:可以。让市长在“世界粮食日”那天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全市人民爱惜粮食。
(生写草稿,师巡视,个别辅导。多数学生写好之后,教师当面评改了两篇草稿,下面是评改其中耿臻一篇的实录。)
生:(读草稿)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师插话:“这是个题目。”)亲爱的同学们:上星期的一个上午,我校四年级的晓理同学把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扔了。(师插话:“在公开信里不要点同学的名。”)五年级一班的于靖同学见了,挺身而出,进行劝告。(师插话:虽然制止这种不良行为需要有点勇气,但还不是和坏人作斗争,用“挺身而出”不合适。可以改为“诚恳地提出了批评”。)[评:这又是帮助学生推敲词语的一个精彩的例子。用词贵在恰如其分,不到位不行,过了头也不行。]其实,这种浪费现象很普遍。在我们学校的垃圾箱里经常可以看到发霉的馒头、包子、点心„„
我们应该大声疾呼:不要浪费粮食!同学们,粮食是宝中宝。“民以食为天”。我们一天三顿饭,哪一顿能少了粮食!再说,粮食来之不易呀!它是用农民的血汗换来的。(师插话:你没有把粮食的作用讲全,它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做饲料呢!读完后补充上去。)咱们一年级就学过一首古诗,(师插话:“这一句应这样说: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那首流传千百年的古诗吗?”)诗中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收下来再加工成面包,又不知要经过多少人的手!同学们,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是有了提高,可是还应当勤俭节约。小学生行为规范里讲得很清楚,要爱惜粮食。(师插话:“这里加上一句: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不多,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一部分粮食。”)现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没解决温饱问题。还有,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曾经报道过世界难民缺乏粮食的问题。当看到一幅幅骨瘦如柴的和我们同龄的孩子托着饭碗向别人乞讨的时候,(师插话:“前面有‘一幅幅’,后面就该加上‘画面’二字。要不,就把前面的‘一幅幅’去掉。”)浪费粮食的同学难道不为之震动?(师插话:“有些电视节目应当看,耿臻同学看了,不仅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作文中用上了,很有说服力。”)同学们,也许有人会说,馒头我是用自己的钱买的,我扔了与别人没有关系。不对!父母挣钱容易吗?我们也应当珍惜父母的血汗呀!同学们,让我们都来节约粮食,爱惜粮食吧!此致敬礼。五年级一班耿臻,1995年3月16日。
师:耿臻的信一是道理讲得较全面,较深刻;二是措辞恳切,有力,感情真挚,有说服力。其他同学再看看自己写的,看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修改好了,再抄在作文薄上。[评:于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这种随机面批的方式。学生当众读,教师随机改,受益面大,效率较高。由于是随机改,这就要求教师有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敏锐的语感。但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勤学苦练,不断实践,就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随机面批水平。]为了达到让全校同学都爱惜粮食的目的,除了写信,还可以把刚才于靖劝晓理不要扔面包这件事写下来,写一篇记叙文。同学们看了同样会受到教育,下次作文课咱们就以《劝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有空儿,你们先写好草稿。
[总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怎么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呢?我以为,于老师的“一块面包”说写训练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是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说写训练材料。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淡薄了,尤其是乱扔面包等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抓住这一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很有现实意义和典型意义的。二是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让小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三是教师不光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还注意抓学生非智力因素,以形成其良好的心理品质。(资料来源:中国基础教育网——语文——教学素材)这篇教学课例是由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组成的。其中的课堂实录是全息地记录师生的对话,并把相关的教学活动用文字表达出来。而对课堂实录的评析并不是上课教师本人的分析与反思,而是由听课者进行的分析与评论。这样的写作方式也可以算是行动研究的成果。因为行动研究的一种形式是由教师与理论工作者合作进行的研究,其研究目的当然也是以改进行动为旨归的。
这篇教学课例在课堂实录方面是非常翔实的,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上加上记录者的简要描述,基本上呈现了这堂课的整体面貌。评析的语言夹杂在课堂实录之中,使得评析的针对性很强。这篇教学课例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缺少教师本人的反思。听课者的评析毕竟是外在的,难以反映出教师本人在当时情境下的心理活动。教师本人反思的缺少,使得读者难以知晓授课者“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了有没有达到我原先的设想”、“我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等问题的答案。另外,评析部分都是肯定教师的做法,评析的都是教师做得到位的地方,而没有对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加以分析。这样一来,固然有助于上课教师本人继续发扬做得好的方面,有助于其他教师学习其做得到位的地方,但是,对教师本人而言,可能会忽视其不足方面的改进。
(2)“课堂实录+教师本人的反思”的写作方式:
下面所提供的教学课例就是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在课堂实录部分,除了师生对话的真实记录外,还可以用整体描述的方法来记录。另外,在教学课例的写作中,也可以对教学设计作简要的交代,这样可以为读者深入了解上课者的意图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实例:“交换律”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的学习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数学教学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亲历性”,落实教学“主体性”,关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
一、课堂实录
(一)情境、质疑
1.课前谈话:在数学学习中,观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今天上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板书:变——不变)
2.观察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比一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交换位置】
3.质疑: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一个或几个例子(算式)来说明吗?
(二)探究、发现
1.汇报,整理算式。
请每一个同学独立地举出数学知识中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例子。(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 121 = 121 + 47
9×4 = 4×9
12×10 = 10×12
+ 200 = 200 + 100
326 + 623 = 623 + 326
+ 32 = 32 + 76
32×2 = 2×32
75×30 = 30×75
2.观察,发现规律。
(力求体现自主发现、自立学习的探究过程。)
(1)师:上面8个算式你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
你为什么这样分类?(引导学生把黑板上的8个算式分类,第一组:加法算式,第二组:乘法算式。)
(2)观察第一组算式: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能用一句话把你发现的规律概括出来吗?教师综合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用刚才观察的方法来观察第二组乘法算式,你能用一句话把第二组算式的特点概括出来吗?(学生独立观察后,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然后全班进行反馈,体现学法的迁移和自主学习。)
教师综合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刚才同学们举出的例子中有没有交换位置后和或积不相等的例子?我们每人编了一道题,全班编出了许多道题,两个数相加(乘),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积)不变,这条规律是普遍存在的,谁能给这两条规律取个名字?
3.事例验证。
四(1)班有男生31人,女生25人,全班有多少人?
+ 25 = 25 + 31
(三)巩固、应用
1.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填空,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20×45 =()×20
()+ 165 = 165 + 35
1013 + 214 =()+()
+()= 72 +()
80○50 = 50○80
()+()=()+()
师:(指着最后一题。)这样的算式给你时间填,你能填得完吗?你能用一个算式把所有的算式表示出来吗?(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抽象概括,渗透符号化思想。)
2.以前我们在什么地方用到这些知识?
我们用交换两个加数(因数)的位置,再加(乘)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乘法)运算,就是应用了这个定律。
(四)总结、引申
1.首先师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然后师生归纳研究问题的方法:质疑——举例——观察——归纳——验证——应用。
2.质疑引申
师:学了今天这节课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的是两个数相加或两个数相乘,三个数可不可以交换位置?
生2:既然加法中有交换律,乘法中也有交换律,那么减法和除法中有没有类似的交换律?
师:大家能根据“举例——观察——归纳——验证”的方法来回答刚才这两位同学的问题吗?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生1:我认为三个数也可以,比如1十2十3= 2+1+3。
生2:三个数相加时,可以这样交换位置,比如1+2+3 , 1+3 +2 , 2+1+3 , 2+3+l , 3+1+2 ,3+2+1这六个算式都是交换了其中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总是不变。
师:怎样想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生:(略)
生1:我认为减法中没有交换律,比如:5-3=2,交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3-5 就不能减了。
生2:可以减的,3-5 =-2。
生3: 5-3和3-5他们的差是不一样的,所以减法没有交换律。
生4:我认为减法中有交换律。比如,5-5= 0,交换位置后还是5-5=0。
(很多学生露出了困惑的神情,转而进行了争论。)
生5:要使减法中可以交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这里的差必须等于0,也就是被减数和减数相同,是一种很特殊的情况,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中,是任何数都可以的,所以减法中没有交换律,同样除法中也没有交换律。
(以上问题由学生自主提出,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建议学生应用“质疑——举例——观察——归纳——验证”的方法课外去探索。)
二、教学反思
以上教学过程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整个过程是,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质疑、猜想、例证、观察、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1.注重教学目标的整合化
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
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在目标领域中设置了过程性目标,不仅和学生研究了“交换律”“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数学问题的产生、碰到问题“怎么办”和“如何解决问题”。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情并提出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激励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加以观察、分析,主动获得“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体验了成功的情感。
2.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指出:“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调适,开展教学活动”。这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指出了方向。“交换律”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找准教学的起点。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每个学生自立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程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分别安排在第七册和第八册,而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能运用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来验算加法(乘法),所以,这节课教师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实质是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这种数 学思想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本节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后采撷生活数学的实例: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2)改进材料的呈现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本节课在教学材料的处理时,改变了把课本当作“圣经”的现象,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与组织,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创新和实践的学习环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另外在材料呈现的顺序上,本节课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在第七册教学加法交换律,在第八册教学乘法交换律,而是同时呈现,同时研究。因为当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有效信息时,不可能像教材编排的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同时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3.注重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大纲(修订版)》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内容;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专门把“重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问题进行论述,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习过程,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1)创设生活情境,激励探究欲望。本节课,首先引导学生用“变与不变”的眼光观察身边的教学环境,进而采撷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有趣现象,让学生初步感知问题,从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样安排,既帮助学生消除了心理障碍,为新知的获得切实做好了心理和知识、能力的双重准备,又达到了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引起注意期待、诱发学生参与意识的目的,使教学始终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之中。
(2)引导学生探索,开发创造潜能。教师巧妙地利用生活原型,激活与新知学习有关的旧知,引导学生从原来的知识库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通过自组算式,整理、观察、分类、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形成结论,并进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探索与创造、观察与分析、归纳与验证、矫正与调换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并从中认识到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反思探索过程,体验成功情感。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我们是怎样来解决的?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提倡教学相长,鼓励开拓创新。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有意识的空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来质疑问难。一方面让学生对本节课不懂的知识提出疑问,在师生帮助下及时解决;另一方面,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的认知心理产生新的“不协调”,形成一个再探究的氛围。
总之,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亲历性,尽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 8 学生自己去获得。课堂上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二篇:如何撰写教学课例
如何撰写教学课例
关于教学课例,有着不少近似的提法,如教例;也存在着不少不同的认识,如有人将教学课例等同于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对于这些提法和认识,至少需要形成下列基本判断:如果教例是教学课例的简称,两者是可以通用的,但如果将教例看作是德育上的案例或例证的话,两者则不宜混用;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虽然也是研究的一种方式,但如果仅限于实录,没有相应的反思行为,也就不能充分反映该教学所具有的典型性,缺乏“例证”的价值,降低了研究本身的功用,因此称之为教学课例也不恰当。
教学课例与教学案例也是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两者的区别在于案例自始至终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的,是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为线索的,而课例展现的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实际场景,虽然其中也包含着问题,但问问题指向的,并且实际情景的叙述、师生对话的描述等常是列举式的,没有像案例那样经过细致加工。两者在文体的结构上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案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讨论”,课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从设计到反思,是教师研究运行的基本过程,涉及到教师研究的基本环节,在实际操作中,有着形形色色的变式。下面的变式只是其中几种。
一、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教学情景细致描述+专题教学反思。
这种形式在介绍教学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详尽场景加以叙述,再现课堂教学全过程,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且就教学中发现的某一问题进行专门思考和讨论。例1:
【教学设计】
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能够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 问题,具备捕捉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教师怎样以开放的视野和灵活的思维,捕捉到需要的信息,以推进课堂实现教学目标呢?《与时间赛跑》的教学就是力图做到这一点的。
【教学情境】
师:今天老师想给大家推荐一篇散文——《与时间赛跑》。这是台湾著名的作家林清玄写的。有人说.他的散文总是发出淡淡的清香,像一杯茶。现在,一杯散发着清香的茶就放在大家面前,让我们用心去读课文,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去品味其中的味道。(学生静静地读书。)师:你品出了什么味道?还可以说说你是从哪些事情、哪些语句中品味出来的。
生:林清玄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师:你能很快地读出最精髓的东西,我真佩服你。
生:我知道了时间一去不复返。
生:我读的时候,心情总在变化。有时难受,有时开心。
师:你说你的心情产生了变化?看来,你是在用自己的心品味的。其他同学能不能像她一样,用心地品读,看看能不能成为林清玄的知音,心情跟着发生变化。(学生又一次静静地读书。)【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从关注生命的高度,把课堂教学看成是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预设时用了板块式的弹性方案。第一块:你品出了什么?主要引导学生关注并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第二块:你还有不明白的?主要指导重、难点句段的学习;第三块:你有什么收获?主要侧重于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并将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需求,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允许与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的发生。而在实际的课堂中,因为依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对文本进行重组、整合,对教学进行及时调整,整个教学进程可能不算完美,但生机勃勃、鲜活多彩。特别在“捕捉教学信息”方面,颇有收获。如学习伊始,老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用心去读课文,交流自己品味的种种滋味。学生有的说明白了要珍惜时间的道理,有的说知道了人可以跑赢时间,有的说心里有时难受有时高兴……这些生成信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学生的种种生成因素都是课堂教学中的动态资源,如果引导学生逐个品味的话,势必影响这节课预期的深度和广 度。而且这些信息本身存在着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因为预设时第一块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并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这时,当然就捕捉到了一个学生讲的关于“心情”这一信息,以“用心地品读,看看能不能成为林清玄的知音,心情跟着发生变化”这一问题来推进教学,让学生再读课文,然后围绕这个问题去探究。由于选准了活动的切入点,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之中,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语言,令人动容。一般来说,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精心预设”看作是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一定会水到渠成地自然生成一些有用的资源……(浙江东阳外国语小学包莉莎撰写)上述课例的教学设计,教师没有详尽地介绍教学目标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内容的组织等,而是分析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思考了这种理念转变为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师摆脱重复机械的教学行为,为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提供了方向。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情景,案例做了详细的介绍,让没有到现场听课的读者也能有真切的感受,明了课堂上发生了什么,教师是如何处理课堂上的一系列事件的。所有这些描述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活动提供了素材和保障。由于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仅仅是从教学出发点的角度谈了一些整体性、概括性的想法,没有细致分析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在教学反思中,教师一方面对教学设计环节作总体说明,另一方面将具体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进程的差距作为反思对象,分析自己在课堂上是如何捕捉利用随机出现的信息促成课堂的动态生成的。这种反思是以具体问题作为切入口的,可以称得上是“小题大做”,但也正是这种“小题大做”,彰显了反思的质量,提高了反思水平,使反思带有更强的“研究”意味。
二、教学设计说明+提炼后的教学场景+总体教学反思。
这种形式首先对教学设计作简要说明,然后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实际素材进行加工,呈现出教学的总体进程,最后再对教学作总体性的反思。
例2: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第四册中有一内容《找规律》。按相关教学要求,这项内容的教学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例如:在生活中,家庭和一些公共场所如商场、宾馆的室内装修的画面,装饰的瓷砖都是有规律排列的,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然后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实录】 1.欣赏规律。
师:今年小明和小东家都在城里买了一套新房,都装修得很漂亮,星期天小明请小东到他家去玩,两人来到小明的房间(显示小明房间图)。
小明:我的房间布臵得漂亮吗?你能看出有什么规律吗? 小东:你的房间布臵得不错,你也到我家去看看吧!(墙面图。)小明:怎么看上去乱糟糟的?一点规律也没有呀!小东:这些图形的排列可是有一定的规律哦!同学们能找出它们的规律吗?(先独立思考1分钟,再小组合作讨论。)2.探索规律(合作交流)。
请同学们在ABCD中任选一个位臵来观察墙面上的图形,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观察结果,再推选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图)3.拓展规律。
师:小东的妈妈听说小东的同学来了,很热情,把小明请到客厅并拿出许多水果来招待小客人。同学们想一想他妈妈第四行会怎么放?为什么?第五行会怎么放呢?为什么?(下图)4.创造规律。
(1)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下面我们就用白纸和各种贴片画,自己设计一块有循环规律的漂亮的小手帕.好吗?待会儿老师还要挑选几幅,在展示台上展示同学的美妙作品哦!(2)师:请×、×、×同学上来展示讲解自己的作品!(效果:学生创作出了许多美丽、富有多种规律的手帕。)(3)师:请同学们相互欣赏对方的作品。【教学反思】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而是通过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在这节课中,第一步是情境导入,通过展示墙壁,学生被这些生动的图形所吸引,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快就得到提高。
第二步是让学生讨论这个墙壁上的图案的规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解放,表现出主动说的强烈要求,改变了长期以来教学的被动状况,凸现了主体意识。对于同学提出的观点他们敢于反驳、敢于纠正。在交流互动中,学生所表达的语言不断地被纠正、完善。一开始学生说:“圆形从第一个到了第四个,菱形从第二个到了第一个,三角形从第三个到了第二个,五角形从第四个到了第三个。”因为意思表达不清晰,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这时又有学生说:“把第一个图形移到了最后一个。…‘其他图形向前走了一个。…‘其他图形的顺序是不变的”……通过学生相互补充和说明,描述规律的语言最后得到了精炼。在这样的辨析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加强,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用自己探索得到的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体会到数学的多样性和有序性。
第三步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设计规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学生根据学过的和发现的生活中的规律,加上自己的想象摆出了一个个美丽的图案。通过互相欣赏手帕,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既对新知识进行了运用,也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加强了自信心。(浙江东阳外国语小学葛杭美撰写)上述课例的教学设计仍然没有涉及具体内容,只是概略地说明了这节课教学的总体要求。介绍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意图。它没有像第一个案例那样分析教学应该秉承的理念,而是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具体的内容和要求上。作者对教学实际场景作了提炼和加工,把教学实际中积累的素材经过分析后,分解为三个不同的教学步骤,并用这些步骤来统辖相关的一系列具体内容,使教学摆脱了零散的甚至是杂乱的信息场景,呈现出一定的脉络和线索。作者的反思也是依据教学的诸环节进行的,思考的是每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行为以及教师所作出的相应的指导,是通过教学进程的重新梳理来探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问题的。
三、教学设计+教学片断+教学反思。这种形式与前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在教学实录中撷取一些代表性的片断,在呈现这些片断的基础上,着重对其中蕴含的问题进行反思。它既不同于第一种形式原汁原味地再现教学整个过程和场景,也不同于第二种形式将实录素材作剔弊理纷的处理,而是择其要者展开分析。
例3:
【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关于平均数的探究性课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理解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到可以从多方面获得一些数学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片断一】
出示信息:学校组织男、女两队参加数学竞赛,成绩如下表:
师:看了上述两张表。你想说点什么?(引发学生同文本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研究学生观察后能生成什么。)生1:数学竞赛成绩很好。此表中金孝南分数最高,金瑞梁和蒋翔分数最低,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98-88=10分。
生2:男生竞赛成绩比女生好。男生总分是98+90+88=276,女生总分是89+93+88=270。
师:噢,你发现了可以用总分来体现两队的水平。
生3:我还有另外一种算总分的方法”…〃
生4:我的方法是计算他们的平均分,男生平均分是(98+90+88)÷3=92,女生平均分是(89+93+88)÷3=90。
师:你发现了可以用平均分来体现两队的平均水平。
生5:我发现女生的总分和平均分都是整数。
生6:男生比女生聪明,女生比男生笨。
生7:这次数学竞赛的题目太难了。
生8:我发现一对一比较就可以判断男生成绩比女生好。
生9:表格里的人数只有三对三,无法判断全班男生成绩好还是女生成绩好。
生10:我发现男生的平均成绩在88分-98分之间,女生的平均成绩在88分-93分之间…… 师:数感很好,值得表扬。
师:从刚才提出的反馈信息中,找出存在问题的信息,并总结出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小组归纳:
1.总分→总数可以用来衡量平均水平吗? 2.平均分→如何求平均数?平均数可以用来衡量平均水平吗? 【教学片断2】
【教学反思】
探究学习的过程可以以互动为基础,探究过程和结果中的反映就是生成。我们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去组合信息,去发现和创造出相关的数学知识,而不是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应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建构,自我生成。在本节课中,课堂互动实际上不是非常有效,生成信息也并非一帆风顺,教师牵引较多,无效生成的信息还是很多,而这些在本案例中都没有全部反映。对我来说,怎样系统地判断或提取即时生成的信息,对40分钟的课堂教学来说是一个较难把握的问题,值得我和同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积累、反思、总结和交流。(浙江东阳外国语小学杜勇彪撰写)上述课例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既不详尽地叙述教学的全过程,也不对教学复杂场景进行提炼,而是选择其中的一些片断进行展示,在汇总教学片断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就其中蕴含的问题分析自己的感受和启示。这种形式大大缩短了课例的篇幅,内容集中,反思的针对性也较强,能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上。
以上三种课例,都是将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几种不同的研究方式来透视课堂、探寻教学的。在这些课例中,有教学反思,有教学事件的描述,甚至有时会有像案例那样对特定问题的把握,是将多个不同研究方式的目光聚焦在某一节课上。教师在运用教学课例进行研究时,一要注意选择的课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确实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思考,能从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二要注意较为详尽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上三个课例在这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要把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方案,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三要注意运用录音、录像、委托他人现场记录 等多种不同手段全面收集课堂上的各种信息,只有充分地占有这些信息,才能为自己的提炼概括、选择教学片断等打下基础;四要注意对照教学设计意图反思课堂上的实际行为,分析教学实际进程与教学设计的差距,把课堂上存在的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作为深入思考的对象
再谈“课例”的撰写
谈到如何撰写课例,首先要明白“课例”是什么?简而言之,课例就是以一节课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解剖分析,从教学规律上得出一些有教者个性色彩的结论;具体而言,就是写给教师同行看的自己是如何上这节课的,它是以教学设计者为叙述者,把自己上这节课的背景、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平实的加以描绘和反思,让观者一起体验教者的成功和和不足,达到产生借鉴和启发的作用。
课例的性质为叙事研究,关键词是“叙事”,其实就是教师的教学故事。其特点为典型性、研究性和启发性。它在于对教者一节课教学设计的深度挖掘,有教者的思考、有教者的情感、有学生的互动、甚至有听者的反馈或争论。它给观者一种真实的“现场感”,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像电影剧本是写给自己的教学设计,最多能让同科教师模仿或是借鉴;而课例则像电影作品,是写给所有学科的教师看的一个接近真实的“过程”或“故事”。
课例的形式比较多样,多为教师课后一种强烈的冲动的记录和反思,所以比较灵活多样,行文比较活泼生动,不像教案或论文是板起面孔说教。它的内容能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智慧和职业道德,同时会让教师在撰写过程中不断追问自己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际操作存在的“距离”的原因,寻求多解和理论支撑,从而达到全面的提升。因而,课例的撰写现在被广泛的运用于新课改的教师培训之中,其意义十分重大。
课例的撰写虽然可以充分体现教者的所思所想,但文章还是有些基本的架构可以追寻。如 首先,必须告诉读者你这节课的课题、国家课程标准、选用的教材、重难点内容,其中包括教材的分析和重难点如何突破的简要介绍,以及你的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还可以告诉读者你上这节课的由来和思考等,不一而同。
其次,教学过程可以是全程的也可以是结果片段的组合,其主线是自己的思考和学生对你教学设计的“突破”,不能是简单的教学过程介绍,也不用全程实录。它需要一些师生之间发生的“事件”作为支撑,必须是真实的场景。
再次,行文中在教者兴奋或是苦恼的环节中,需要一些议论或是简要的理论分析,反映出教者的即时性反思结果,最后可以是一个概括性的反思也可以是旁观者的一些有价值的评课或是学生的反馈意见。
课例撰写的过程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是真实的有感而发,即使是事后回忆也要尽量向真实的“课堂场景”靠拢,不能自己编撰细节。真实才能感人、真实才能反思深刻、真实才能让人思考和借鉴。
2、必须有些细节的描述,师生的对话片段尽量少用形容词,多用白描方式,让“对话”贴近真实少些教师的主观色彩。
3、要敢于面对教学设计的不同声音,勇于解剖自己的教学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4、不要把教案+反思等同于课例,这种初级的产品仍是不是叙事研究,还是教案类的,对自己的提高不会有多大的好处。
5、课例的撰写在熟悉后形式可以随意些,但字数一般在4000字左右(发表要求),不要太长,“浓缩才是精华”!文后可以请些高手来帮自己点评。
目前教师们撰写有些困难的原因要么是平时的“有感而发”没有及时记录下来,事隔已久难以真实的“再现”;要么是对教育理论的学习较少,“拿来主义”时比较生硬;再有就是平时写的东西太少,下笔有些困难。其实,课例的撰写比论文来得“容易”,因为课例中90%的内容都是自己的东西,写出来对自己也非常有用,关键是有心为之、有感而发。建议:
①关注学生,平时备课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这样才能经常“有感”; ②随手记录,平时要养成随手记录课堂“事件”的习惯,保留“线索”;
③保留材料,平时要习惯性的收集一些备课的素材、学生的作业、甚至检讨、违纪的证据等第一手“证据”;
④关注理论,选一本最新的理论书籍放在手边,碰到困惑经常翻翻、要写东西顺手找找,养成理论指导实践的习惯。最好能从“建构主义”、“多元智能论”等世界性的前沿理论研究,直接与世界接轨;
⑤懂得听课,平时听课多从理论上探讨,追问一些细节的理论背景,不要“悟空”,把课改的一些新理念新技术“抠细”。
⑥定期落实,要养成每学期写点东西的习惯、一个学年的时间段里要写一篇
第三篇:如何撰写教学课例
如何撰写教学课例
一、教学课例的含义
教学课例是指在对一堂课进行实录的基础上,并对这节课进行的阐释。教学课例之所以能作为行动研究的成果,是出于教师把课堂教学作为行动研究的实验地这一前提。因而,单单的课堂实录并不能作为行动研究的成果表述方式。
二、课例与案例的区别、联系
(1)区别:课例强调的是对上课事实进行详细的罗列以及加上简要的评析或反思,而案例强调和注重对课例的后续加工。这种后续加工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叙述形式上,案例相对于课例而言,有明晰的问题线索;二是在处理课例中错综复杂的事实材料时,案例强调把握事实材料背后的核心问题,然后再根据这一前提对材料进行加工。
(2)联系:我们说课例不等同于案例,但两者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一般的课例只能说是案例的“毛坯”,要成为案例,还需要按照案例的要求围绕问题进行“锻造”;换句话说,课例是案例的基础,案例是课例的升华。
三、教学课例实例与分析
相对于叙事、案例来说,教学课例的组成部分是比较少的,而且,其写作也较为容易。下面,我们将在实例的基础上,分析教学课例的写作方式及其注意事项。
(1)“课堂实录+他人的评析”的写作方式:
实例: 一块面包--“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课堂实录
于永正 执教 杨晶整理 张庆 评析
年级:徐州市鼓楼小学五年级一班
时间:两课时
师:今天早上,我发现我们四年级的小朋友把一块吃剩下的面包扔进了垃圾箱。(出示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你们说,这事应该如何处理?如果被你碰到了,你打算怎么办?--说自己的心里话。[评:于老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撷到说写训练的题材,使学生感到这种训练既亲切又实用。由此可见:训练题材何处找?处处留心皆材料。]
生:我准备把面包拾起来,交给校长。
生:我准备写篇稿子,提出批评。
生:我会告诉这位同学,农民种粮食很辛苦,不应该浪费。
师:你打算当面劝告,是吗?--请大家接着说。
生:我将把这件事告诉校长,并请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告诉大家要爱惜粮食。
师:浪费粮食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人都要爱惜粮食,是吗?以上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错的,还有部分同学不举手,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小诚,你准备怎样处理?
生:(站起来)我......师:(鼓励地)说心里话,没关系。
生:我不敢问......(笑声)
师:小诚不是不想问,而是不敢问,胆子小。要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口才。[评:在言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于老师不仅给优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而且还兼顾到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其实后者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而于老师却没有遗忘他们,这是很值得效法的。]--同学们,刚才大家说了不少处理意见。你们认为哪种办法比较妥当?
生:(齐答)劝告。
师:这件事,当面劝告一下比较好,当然,写稿子,报告老师或校长也不失为好办法。不过,当面劝告,(板书:劝告)不能耍态度,要以理服人。(板书:以理服人)[评:怎么劝告人?必须以理服人。以理服人是这次训练的核心内容。要做到说理充分,娓娓动听,使人砰然心动,这不光是个说话技巧的问题,关涉到一个人的思辨能力。由此看来,语文课中的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思维训练是不能离开语言训练孤立进行的。]如果请你去劝告,你准备讲哪些道理?对了,有人告诉我,这位扔面包的同学姓李。咱们就叫他晓理吧。(板书:晓理)你准备讲什么,先列个提纲。这叫发言提纲。(生写,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列的提纲?
生:我先请晓理背古诗--《锄禾》,再根据古诗教育他粮食来之不易。
师:你们是同学关系,“教育”这个词换成什么更合适?--请你自己考虑。
生:把“教育”换成“告诉”。
师:对了。[评: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教师随时指出其用词不当之处,并通过推敲,帮助他们选用准确的词语,这是最切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形式之一。]--这是第一条。还要告诉他,把粮食加工成面粉到做成面包,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道工序,不知有多少人做......师:不知经过多少的手。
生:第二条,告诉晓理,粮食的用途很大,谁能离开粮食?粮食是宝中宝。
师:很好。(板书:粮食的用途)民以食为天,这是至理名言。除了供人们吃,还能干什么?知道吗?
生:做点心......师:粮食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做糕点、酿酒,还有,你们知道吗?好多药品都是用粮食做的。我们吃的味精也是从粮食中提炼出来的。总之,没有粮食,人类就无法生存。生:我请晓理算一笔账,每个同学每天扔掉一块面包,那全国将浪费多少粮食?浪费是一种可耻行为。
师:这笔帐算得好!这真是一个天文数字!(板书:算账)诸葛亮曾告诫他的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简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美德。浪费是可耻的。[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话出自诸葛亮的戒子书。俗语:厚积而薄发。教师平时有了丰厚的积累,教学时便可随手拈来,为我所用。此即一例。不是现用现学,而是学了备用。谁知道哪块云彩会落雨呢!]
生:虽然我国现在经济发展较快,但还有很多人吃不饱。师:有些贫困地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一点也放在第三个方面说说。这也是一笔账。
生:我给他讲一个革命故事,红军长征时......师: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讲;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提示一下:你不是学过“马背上的小红军”吗?那位小红军就是因为没有粮食吃而饿死的!还记得他干粮袋里那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吗?这可以算第四条。(板书:记住过去)
生:面包是用爸爸、妈妈挣来的钱买的,爸爸、妈妈挣钱很不容易。
师:这一点补充很好,可以把它放在第三条。大家想得很周到,讲得很有道理。我如果是晓理,听了以后,一定会心服口服的。大家谈了这么多,集中起来大体分四个方面。我们当面劝告晓理的时候,就从这四个方面讲。现在,请看看板书,回顾一下我们刚才讲的内容。待会儿,我扮演晓理,请你们来劝告我。(生笑)(生熟记黑板上板书的内容)
师:现在我当晓理。谁借条红领巾给我戴戴?(师戴红领巾)我是谁?
生:(齐答:晓理)
师:是于晓理。懂得道理。(板书:于晓理。众笑。)劝的时候,千万别说“于老师您不应该扔面包”。(生大笑)现在,我请一个同学到前边来劝说晓理,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允许插话,都要参与,看谁有口有心,能说会道。[评:不是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允许插话,都要参与”,较好地处理了点与面的关系,提高了训练的效益。]--于靖,请你到前边来。(靖摇头)
师:我不喜欢摇头,我喜欢听“让我来试试”。(靖勇敢地走上讲台。老师鼓励她大胆一点。)[评:既教书,又育人。这不只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遇事不胆怯、不退缩的心理品质。]
生:于晓理同学,这是你扔的面包吗?
师: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众笑)(一生站起来插话:请问你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生:我是四(l)班的,叫于晓理。
师:晓理同学,你扔面包是不对的。
生:我扔面包关你什么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众笑。靖一时语塞。师指出:对别人做的事发表意见,应从自己这个角度说,坚持“我”的说法,而且态度要诚恳,要这样说:晓理同学,你把面包扔了我感到太可惜了。如果直接指责对方,就会顶牛,激发矛盾。)
生:于晓理同学,我觉得把好好的面包扔了太可惜了。(师插话:这样说,对方就不至于抬扛了。)[评:劝说别人是一种语言艺术。要想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除了态度诚恳外,还要说得委婉,让人容易接受,于老师的这一点拨是非常重要的。]你想想,你妈妈在工厂里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分一分地挣钱,你妈妈知道了会怎么想?
师:妈妈知道了会生气,会狠狠地批评我。(众笑)(这时于老师立即提醒于靖:看看黑板上的提纲,应该先讲什么?)生:于晓理同学,你知道吗,粮食可来之不易呀!农民辛辛苦苦地耕地,播种,施肥,浇水......收割,(师插话:脱粒,晒干。)付出了多少汗水呀!咱们上一年级学过一首古诗--《锄禾》,你还记得吗?
师: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姐姐,我错了,我不该浪费粮食。(众笑。一生插话:把粮食加工成面包,不知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经过多少人的手!)生:粮食的作用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酿酒,做点心,制造药品呢。(一生站起来补充:还有提炼味精。粮食是宝中宝。)我们生活虽然好了,但也不能忘记过去。还记得咱们学过的《马背上的小红军》吗?(一生插话:如果我们一人扔一块面包,全国会浪费多少面包呀!)师:(拿起桌子上的面包)小姐姐,同学们,谢谢你们的帮助,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我错了。(说完低下了头。笑声。)
师:(取下红领巾)我现在不是于晓理了。(笑声)于靖态度好,讲得好,同学们插话补充得也好。
师:同学们,浪费粮食的现象较普遍,不只是晓理一个人。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想写篇稿子,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我认为很有必要。这样吧,咱们给全校同学写一封公开信,让每个人都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认识粮食的作用,都能珍惜粮食,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我刚才说了,咱们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来着?生:让全校同学认识粮食来之不易,粮食是宝中宝,(师插话:粮食的作用)都来爱惜粮食。
师: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在信中就必须将粮食来之不易、粮食的作用写清楚,这是重点。格式和一般书信一样,为了区别于其他书信,第一行可写上“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生:以谁的名义写?
师:以个人名义写吧,写的时候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提出来。请抓紧时间写草稿。
生:于老师,我给市长写封信行吗?
师:可以。让市长在“世界粮食日”那天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全市人民爱惜粮食。
(生写草稿,师巡视,个别辅导。多数学生写好之后,教师当面评改了两篇草稿,下面是评改其中耿臻一篇的实录。)
生:(读草稿)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师插话:“这是个题目。”)亲爱的同学们:上星期的一个上午,我校四年级的晓理同学把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扔了。(师插话:“在公开信里不要点同学的名。”)五年级一班的于靖同学见了,挺身而出,进行劝告。(师插话:虽然制止这种不良行为需要有点勇气,但还不是和坏人作斗争,用“挺身而出”不合适。可以改为“诚恳地提出了批评”。)[评:这又是帮助学生推敲词语的一个精彩的例子。用词贵在恰如其分,不到位不行,过了头也不行。]其实,这种浪费现象很普遍。在我们学校的垃圾箱里经常可以看到发霉的馒头、包子、点心......我们应该大声疾呼:不要浪费粮食!同学们,粮食是宝中宝。“民以食为天”。我们一天三顿饭,哪一顿能少了粮食!再说,粮食来之不易呀!它是用农民的血汗换来的。(师插话:你没有把粮食的作用讲全,它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做饲料呢!读完后补充上去。)咱们一年级就学过一首古诗,(师插话:“这一句应这样说: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那首流传千百年的古诗吗?”)诗中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收下来再加工成面包,又不知要经过多少人的手!同学们,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是有了提高,可是还应当勤俭节约。小学生行为规范里讲得很清楚,要爱惜粮食。(师插话:“这里加上一句: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不多,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一部分粮食。”)现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没解决温饱问题。还有,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曾经报道过世界难民缺乏粮食的问题。当看到一幅幅骨瘦如柴的和我们同龄的孩子托着饭碗向别人乞讨的时候,(师插话:“前面有'一幅幅',后面就该加上'画面'二字。要不,就把前面的'一幅幅'去掉。”)浪费粮食的同学难道不为之震动?(师插话:“有些电视节目应当看,耿臻同学看了,不仅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作文中用上了,很有说服力。”)同学们,也许有人会说,馒头我是用自己的钱买的,我扔了与别人没有关系。不对!父母挣钱容易吗?我们也应当珍惜父母的血汗呀!同学们,让我们都来节约粮食,爱惜粮食吧!此致敬礼。五年级一班耿臻,1995年3月16日。
师:耿臻的信一是道理讲得较全面,较深刻;二是措辞恳切,有力,感情真挚,有说服力。其他同学再看看自己写的,看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修改好了,再抄在作文薄上。[评:于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这种随机面批的方式。学生当众读,教师随机改,受益面大,效率较高。由于是随机改,这就要求教师有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敏锐的语感。但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勤学苦练,不断实践,就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随机面批水平。]为了达到让全校同学都爱惜粮食的目的,除了写信,还可以把刚才于靖劝晓理不要扔面包这件事写下来,写一篇记叙文。同学们看了同样会受到教育,下次作文课咱们就以《劝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有空儿,你们先写好草稿。
[总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怎么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呢?我以为,于老师的“一块面包”说写训练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是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说写训练材料。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淡薄了,尤其是乱扔面包等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抓住这一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很有现实意义和典型意义的。二是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让小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三是教师不光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还注意抓学生非智力因素,以形成其良好的心理品质。(资料来源:中国基础教育网--语文--教学素材)
这篇教学课例是由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组成的。其中的课堂实录是全息地记录师生的对话,并把相关的教学活动用文字表达出来。而对课堂实录的评析并不是上课教师本人的分析与反思,而是由听课者进行的分析与评论。这样的写作方式也可以算是行动研究的成果。因为行动研究的一种形式是由教师与理论工作者合作进行的研究,其研究目的当然也是以改进行动为旨归的。
这篇教学课例在课堂实录方面是非常翔实的,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上加上记录者的简要描述,基本上呈现了这堂课的整体面貌。评析的语言夹杂在课堂实录之中,使得评析的针对性很强。这篇教学课例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缺少教师本人的反思。听课者的评析毕竟是外在的,难以反映出教师本人在当时情境下的心理活动。教师本人反思的缺少,使得读者难以知晓授课者“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了有没有达到我原先的设想”、“我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等问题的答案。另外,评析部分都是肯定教师的做法,评析的都是教师做得到位的地方,而没有对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加以分析。这样一来,固然有助于上课教师本人继续发扬做得好的方面,有助于其他教师学习其做得到位的地方,但是,对教师本人而言,可能会忽视其不足方面的改进。
(2)“课堂实录+教师本人的反思”的写作方式:
下面所提供的教学课例就是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在课堂实录部分,除了师生对话的真实记录外,还可以用整体描述的方法来记录。另外,在教学课例的写作中,也可以对教学设计作简要的交代,这样可以为读者深入了解上课者的意图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实例:“交换律”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的学习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数学教学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亲历性”,落实教学“主体性”,关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
一、课堂实录
(一)情境、质疑
1.课前谈话:在数学学习中,观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今天上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板书:变--不变)
2.观察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比一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交换位置】
3.质疑: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一个或几个例子(算式)来说明吗?
(二)探究、发现
1.汇报,整理算式。
请每一个同学独立地举出数学知识中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例子。(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 121 = 121 + 47 9×4 = 4×9 12×10 = 10×12 100 + 200 = 200 + 100 326 + 623 = 623 + 326 76 + 32 = 32 + 76 32×2 = 2×32 75×30 = 30×75 2.观察,发现规律。
(力求体现自主发现、自立学习的探究过程。)
(1)师:上面8个算式你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
你为什么这样分类?(引导学生把黑板上的8个算式分类,第一组:加法算式,第二组:乘法算式。)(2)观察第一组算式: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能用一句话把你发现的规律概括出来吗?教师综合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用刚才观察的方法来观察第二组乘法算式,你能用一句话把第二组算式的特点概括出来吗?(学生独立观察后,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然后全班进行反馈,体现学法的迁移和自主学习。)
教师综合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刚才同学们举出的例子中有没有交换位置后和或积不相等的例子?我们每人编了一道题,全班编出了许多道题,两个数相加(乘),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积)不变,这条规律是普遍存在的,谁能给这两条规律取个名字?
3.事例验证。
四(1)班有男生31人,女生25人,全班有多少人?
+ 25 = 25 + 31(三)巩固、应用
1.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填空,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20×45 =()×20()+ 165 = 165 + 35 1013 + 214 =()+()48 +()= 72 +()80○50 = 50○80()+()=()+()师:(指着最后一题。)这样的算式给你时间填,你能填得完吗?你能用一个算式把所有的算式表示出来吗?(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抽象概括,渗透符号化思想。)2.以前我们在什么地方用到这些知识?
我们用交换两个加数(因数)的位置,再加(乘)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乘法)运算,就是应用了这个定律。(四)总结、引申
1.首先师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然后师生归纳研究问题的方法:质疑--举例--观察--归纳--验证--应用。
2.质疑引申
师:学了今天这节课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的是两个数相加或两个数相乘,三个数可不可以交换位置?
生2:既然加法中有交换律,乘法中也有交换律,那么减法和除法中有没有类似的交换律?
师:大家能根据“举例--观察--归纳--验证”的方法来回答刚才这两位同学的问题吗?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生1:我认为三个数也可以,比如1十2十3= 2+1+3。
生2:三个数相加时,可以这样交换位置,比如1+2+3 , 1+3 +2 , 2+1+3 , 2+3+l , 3+1+2 , 3+2+1这六个算式都是交换了其中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总是不变。
师:怎样想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生:(略)
生1:我认为减法中没有交换律,比如:5-3=2,交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3-5 就不能减了。
生2:可以减的,3-5 =-2。
生3: 5-3和3-5他们的差是不一样的,所以减法没有交换律。
生4:我认为减法中有交换律。比如,5-5= 0,交换位置后还是5-5=0。
(很多学生露出了困惑的神情,转而进行了争论。)
生5:要使减法中可以交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这里的差必须等于0,也就是被减数和减数相同,是一种很特殊的情况,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中,是任何数都可以的,所以减法中没有交换律,同样除法中也没有交换律。
(以上问题由学生自主提出,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建议学生应用“质疑--举例--观察--归纳--验证”的方法课外去探索。)
二、教学反思
以上教学过程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整个过程是,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质疑、猜想、例证、观察、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1.注重教学目标的整合化
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
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在目标领域中设置了过程性目标,不仅和学生研究了“交换律”“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数学问题的产生、碰到问题“怎么办”和“如何解决问题”。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情并提出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激励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加以观察、分析,主动获得“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体验了成功的情感。
2.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指出:“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调适,开展教学活动”。这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指出了方向。“交换律”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找准教学的起点。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每个学生自立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程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分别安排在第七册和第八册,而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能运用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来验算加法(乘法),所以,这节课教师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实质是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这种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本节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后采撷生活数学的实例: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2)改进材料的呈现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本节课在教学材料的处理时,改变了把课本当作“圣经”的现象,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与组织,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创新和实践的学习环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另外在材料呈现的顺序上,本节课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在第七册教学加法交换律,在第八册教学乘法交换律,而是同时呈现,同时研究。因为当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有效信息时,不可能像教材编排的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同时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3.注重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大纲(修订版)》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内容;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专门把“重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问题进行论述,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习过程,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1)创设生活情境,激励探究欲望。本节课,首先引导学生用“变与不变”的眼光观察身边的教学环境,进而采撷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有趣现象,让学生初步感知问题,从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样安排,既帮助学生消除了心理障碍,为新知的获得切实做好了心理和知识、能力的双重准备,又达到了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引起注意期待、诱发学生参与意识的目的,使教学始终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之中。
(2)引导学生探索,开发创造潜能。教师巧妙地利用生活原型,激活与新知学习有关的旧知,引导学生从原来的知识库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通过自组算式,整理、观察、分类、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形成结论,并进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探索与创造、观察与分析、归纳与验证、矫正与调换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并从中认识到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反思探索过程,体验成功情感。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我们是怎样来解决的?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提倡教学相长,鼓励开拓创新。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有意识的空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来质疑问难。一方面让学生对本节课不懂的知识提出疑问,在师生帮助下及时解决;另一方面,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的认知心理产生新的“不协调”,形成一个再探究的氛围。
总之,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亲历性,尽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课堂上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 ?? ??
第四篇:如何撰写案例与教学课例
如何撰写案例与教学课例
听一同事在职称评审论文答辩时,评委说其课例与案例混淆了,仔细想想,平时自己也没怎么注意,以为课例与案例就是一回事,上网去查了相关资料,才发现课例与案例确实有所不同,摘录如下:
一、案例的撰写
(一)什么是案例
(二)案例的特征 •
(三)案例的基本格式 •
(四)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
(五)案例举例 •
二、教学课例的撰写
(一)什么是教学课例
(二)教学课例与案例的区别 •
(三)撰写课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四)课例举例
(一)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一个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它不仅可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它是对解决疑难问题的实际过程的描述。换句话说:
——案例是对某种具体情景的记录,是对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 ——案例描述的是具体的、特殊的、需要进行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案例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育实践过程的片段,这些片段蕴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论;
——案例不是课堂实录,也不是教案
(二)案例的特征
• 1.典型性
• 案例是典型性的事件,即要能够从这个事件的解决当中说明、诠释类似事件,给读者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启示。
• 2.真实性
• 案例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案例虽然展示的是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但案例与故事也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那就是故事可以杜撰,而案例不能杜撰,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是事件的真实再现!3.问题性(复杂性)
•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事件还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成为案例,能够称之为案例的事件,必须要包含有问题在内,并且也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举例1:留片空间 放飞内化教育
沅丰坝中学 刘娟 几个出黑板报的同学打算捉弄一个同学,将门虚掩,把一塑料杯果汁轻轻地放在门页的顶上,然后一本正经地坐在教室里看书。没想到,轻轻推开门的不是那位同学,而是来检查黑板报的班主任,该发生的故事自然发生了。
如何处理这起学生的错误呢? 有风度的,会呕心沥血地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地旁征博引来批评教育,学生自会认识而改过;没有风度的,破口大骂,严加责难,历举校纪班规,竭尽罚处之能势,且美其名曰“严师”,学生当时肯定会低头,自认倒霉。这样做,除了让学生感到老师的严厉而害怕外,他们多多少少都会觉得老师有点过火,恶作剧的学生有些冤,毕竟它们想捉弄的是同学,谁让你老师这时候撞进来呀。
其实,只要他们当时道个歉,或者跑上来擦干净我身上的果汁,我就会一笑了之的。他们当时可能是吓坏了,不知所措,谁也没想到道歉。所以,事发之后,我静静地站着看着他们,心想,与其让他们从我的批评中接受教育,不如让他们觉悟到错误而自己教育自己。五分钟后,我终于压抑住心中种种情绪,转身走了。
翌日上课,我准备了一把伞,进教室的的动作是这样安排的:撑伞、推门、上讲台、收伞、上课。大部分学生都被老师的行为弄呆了,有几个人还觉得好笑。而我只字不提昨天的事。下课后,我刚跨出教室的门,只听见教室里一片嘈杂,不知情的在打听,知情的则详细介绍昨天的前因后果,可依旧未见有哪个同学来向我道歉。
第二次上课,我带着雨伞重复上一节课的动作,只见那几个恶作剧的同学情不自禁的低着头,而其它同学向他们投去了谴责的目光,但还是没有见谁来道歉。
第三次上课,我仍带着雨伞重复以前的动作,刚走上讲台,一位恶作剧的学生“哇”地哭着站起来,大声说:“刘老师,对不起!……”
勿庸多言,这些学生已在同学的谴责中完成了教育的全过程,他已经把道德、品性、纪律等方面的条文、规定内化成了自己对错误的反省和发自内心的悔恨,这比我们老师说一千道一万的责难和批评都来的由衷,来的深刻。由于全班同学都亲历了这件事,这样也给全体学生“如何处理自己的过失”的问题一个感性的认识。从此以后,不仅那位同学对自己加强了纪律的约束,全班学生都有了勇于承认错误的良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在于让学生实行自我教育。”
我认为,学生教育应该把“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作为评价的价值取向,完全由老师来主导是没有必要的。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个良好的契机,留一片空间给学生,让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从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中充分认识到行为的准则、道德的规范、品行的标准、学业的尺度,使他们把品德、道义、纪律、学习内化成自己的心灵感触和道德行为。如此教育,将取得更佳效果,还会让学生终生不忘。
(三)案例的基本格式
•案例的写作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但是从案例所包含的内容来说,一个相对完整的案例大致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背景(引言)——问题——解决问题——评论(反思与讨论)
•标题——案例总是要有标题的,要借助标题反映事件的主题或形貌。一般的说,案例有两种确定标题的方式:一是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为标题,如反映课堂教学事件的“哄堂大笑以后”,反映与学生交往行为的“闷葫芦会讲话了”等;二是把事件中的包含的主题析离出来,作为案例的标题,如反映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到学生启发的“学生给了我启示”,反映教师引导学生行为转变的“化解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恐惧”等。
•背景(引言)——引言也可以说是开场白,一般有一两段话也就可以了。主要描述一下事件的大致场景,隐晦地反映事件可能涉及的主题。
•背景——案例的事件发生在一定的时空框架之中,依托一定的背景。在案例的叙述过程中,对背景的交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案例中的问题解决方法的分析、评判离不开背景。•问题——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在论述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对问题的描述要注意以下几点:包括一定的冲突;要具体、明确;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要能反映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解决方法——指对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的解决提供备择方法或有关人员、单位所作出的决策。
•——是具体是描述的部分。
•反思与讨论(评论)——对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解决方法等进行反思与讨论。不仅可以给读者带来很多思考,也可以为同样或类似事件的处理提供借鉴。
•反思与讨论主要涉及到的问题有:问题的解决中由哪些利弊得失?问题解决中还存在哪些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如何进一步解决这些新的问题?问题解决中有哪些体会、启示,等等。
举例2 :一个语文教师与学生的故事(题目)
偶然的原因,我成了117班的语文老师,开始了我与他们之间的故事(引言)
117班是从其他班级分出来的,学校原先有个商业文秘的混合班级,学生人数实在太多,老师站在讲台上看最后一个学生,踮起脚尖也看不清。班级之吵闹,令上课老师纷纷寻找理由退却。出于管理的需要,学校将这个班级一分为二,这新多出来的班级,再逐一配备各学科老师,我并不了解这个班级的状况,领导出面作工作,我就允诺了。当然这有些轻率的允诺背后,自然也由我骄傲自大的因素,以为自己的能力还可以,教任何班级都问题不大。曾经教过全校闻名的“霸王班”,工作也小有业绩,并与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个117班难道比哪个班还难教?所以,上任的速度很快。后来我才知道,学校是在找了好几个语文老师均遭到拒绝的情形下,才找到我的,我的允诺让领导大感轻松,而我却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困惑之中。(背景)举例3:让学生走出作业误区新尝试 贵州省榕江县车江乡教育站 张友仲
[案例]课后补差是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面临的问题。不少教师将补差简单化,学生错一个字,让学生写一排甚至一页;学生错一道题,让学生做五道或十道。这种惩罚性的补差,不但不能使学生真正找到错因,消除失误,相反只能使学生厌倦、疲劳,怎样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改错观点,有效地控制失误的再次出现,我根据《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原则,制订出《让学生走出练习误区的实验方案》。目前这项实验的前两轮实验已全部结束,所参加的学科均收到较显著的效果。
走出作业误区整个实验分三步进行:①找出误点;②了解误点;③消除误点。
第一步:找出误点。要求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一发现学生有错误,马上进行编号登记,记入备录,做到心中有数,练习本下发后,引导学生找差距,找不足,并分析错误原因,订正后编入备忘卡。
第二步:了解误点。当天内老师必须对所有失误的同学进行一次提问,提问可以在课堂上适当的时间进行,也可以在课后进行,甚至可以在途中进行。第一次过关以后,第二天老师进行一次检查,学生能随口而答了,误点也就掌握了。
第三步:消除误点。消除误点是学生在了解误点以后,将误点与以前学过的与误点相似或相近的旧知识进行比较,找出他们的相似、相近和不同之处。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使旧知识得到了巩固。
该实验的第一轮实验是我在乡四年级的中等班级中进行的,即选择了两个素质上无明显差异的平行班进行实验,一个班做实验班,一个班作对比班,这两个班使用用同一种教材,由同一个老师执教,所不同的只是处理课后练习中失误的方法不同,对比班用原来的方法去处理,实验班按实验的方法去处理,两个班都是实验教师从二年级跟班上来的,实验前实验班人均分70.8分,及格率74.3%;对比班人均分70.8分,及格率76.5%。经一轮实验后,学年统考:实验班人均72.3分,及格率90%,对比班人均分66.2分,及格率88.3%,实验班人均分高出全乡同级同类学校13.8分,及格率高出全相同级同类学校36.2个百分点,人均分,及格率均名列全乡第一。第二轮的实验是在我乡六年级的差班中进行,实验前实验班人均分68.3分,及格率79.1%,优秀率16.3%;对比班人均分71.4分,及格率79.1%,优秀率19.6%。通过一轮实验,全县初中招生统考,实验班人均69分,及格率72.7%,优秀率24.2%;对比班人均分57.8分,及格率47.1%,优秀率26.4%。
该实验之所以取得如此效果,关键是学生愿意做。座谈中学生普遍愿意建立卡片改错,而不愿意用作业本重作。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改错观,而且有利于学生培养自觉改错的良好习惯。
说明:经实验验证,该实验对所有学科均有显著效果。
•[评议]由张友仲老师主持的让学生走出作业误区的实验,有价值也有现实意义。学生书面作业出差错,是我们教学实践中每天都遇到的现象。学生作业不出错误倒是罕见的。学生做作业出了错怎么办,无非是知错改错,根据勾和叉就能判定,再深一步,如果知道错在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错误,是审题不清,还是公式记得不准,还是计算或答题有误,这就不易了。张老师抓了“了解误点”一环节,是妥当的。对于改错,在教师指导下改容易,自查自改要难一点,不重犯也是难点。张老师设计了“消除误点”一环节,将新旧误点对比,以求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动机好,也有一定的效果。张友仲老师的实验尽管也许还不能系统的解决学生书面作业的知错改错,不重犯旧错的问题,但起码在这方面开始了有益的工作。(评议人: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默明钊)
(四)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1)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
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
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
(2)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
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
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一)什么是课例
• 课例是将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透视课堂、探寻教学。有教学反思,有教学实践的描述,也有对特定问题进行的剖析。是将多个不同研究方式的目光聚焦在某一节课上或某些课堂教学片段上。
(二)教学课例与案例的区别
•案例自始至终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的,是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为线索的,而教学课例展现的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实际场景,虽然也包含着问题,但问题可能是多元的、没有明确的问题指向的,并且实际情景的叙述、师生对话的描述等常是列举的,没有像案例那样经过细致加工。
•两者在结构上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案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讨论”课例的表达形式一般为“教学设计+课堂录实+教学反思”。
(三)撰写课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选择的课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确实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思考,能从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
•2.注意较为详尽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要把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方案,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3.注意运用录音、录像、委托他人现场记录等多种不同的手段全面收集课堂上的各种信息,只有充分地占有这些信息,才能为自己的提炼概括、选择教学片段等打下基础;
•4.注意对照教学设计意图反思课堂上的实际行为,分析教学实际进程与教学设计的差距,把课堂上存在的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作为深入思考的对象。
(四)基本格式与课例举例
•1.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教学情景细致描述+专题教学反思 •这种形式在介绍教学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详尽场景加以叙述,再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且就教学中发现的某一问题进行专门的思考和讨论。•举例1: “李时珍”教学课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词语和句子,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李时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归纳读懂自然段的方法。
•(3)利用文章的材料,运用“因为李时珍……所以……”这个句式说出尽可能多的句子。•2.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的设想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会做人,培养创新性人才。在一个信息时代,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是无穷的,知识是学不完的。必须学会怎样学习,也就是会自主学习,而有效参与恰恰是思维的参与,离开学生的参与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结果。有效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
•(1)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独立学习的时间
•独立学习的时间就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这种可由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条件,也是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得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把自由支配的时间还给学生。
•(2)思维活跃起来
•这是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学习中学生能够动脑思考,积极探求,深入钻研,思维才能得到启迪,智力才能得到开发,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否则学生的学习就没有真正的收获。•(3)获得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的获得是有效参与的重要方面。学生掌握了学习策略就是学会了学习。•(4)表现机会充分
•表现是社会人发展的途径。小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而表现则是一个人实现社会化的台阶。课堂不应该是教师展现个人才华的舞台,而应该是学生表现的空间。
•(5)创新素质得到培养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有效参与要求在每节课中学生的创新素质都应该得到训练。
【教学情境】
•师:上一节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能说一说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众答)李时珍是一个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1分钟)
•师:那么从哪里能看出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动笔勾画,写出理由。先独立学习,再小组交流、讨论,讨论时每位同学都要发言,最后在全班汇报。
•(学生读文、勾画、思考,7——8分钟后陆续在组内交流、讨论,非常热烈,教师走进一位学生身边,边听边说:能帮助别人的事就去做,的确很伟大,能不能与当时人们的观念联系起来?一会儿教师又走到另一位同学身边听起来,……就这样教师一边倾听一边启发,使讨论进行下去。十来分钟后意见基本趋向一致。)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讨论的热烈,现在由组内代表汇报。•生:我们组从“他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从小立下志愿”学医,看出他的伟大。当时行医是被人看不起的,可是李时珍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学医,没有考虑自己,所以说他伟大。
•生:李时珍在他父亲不同意他学医时,仍然处处留心,暗自记药方。也写出了他的伟大。•生:我补充说明,李时珍的坚持帮助了他父亲,他父亲才同意他学医,使他成就了一番事业。
•生:从“花了整整27年,他终于编写成了一部新的药物书,这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也可以看出他的伟大。时间那么漫长,耗费了巨大的精力,这是需要极大的毅力的,所以说他伟大。
•生:从“他不怕山高路远……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一段中看出他的伟大。李时珍已经是名医了,他本可以在家享受,他却还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亲自采药,尝药;拜访其他医生、老农、渔民、猎人,向他们学习药物知识。也就是说他历尽艰辛只为了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所以说他伟大。
•生:我要强调一点,李时珍亲自品尝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有些药物是有毒的,多危险啊!所以说他伟大。
•师:明知有毒,李时珍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生:我认为李时珍是为了写一部更完善的药物书。•生:还有李时珍是为了病人的健康才这样做的。•生:我看可以说李时珍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生:李时珍真是宁愿牺牲我一个,也要幸福无数人。
•师:说得都对,李时珍不计生死亲尝草药,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无疑是伟大的。还可以从哪里看出他的伟大? •生:从最后一段中也可以看出他的伟大。《本草纲目》流传至今,流传到许多国家,他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说他伟大。
•生:从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决心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他的伟大,他不怕自己吃苦受累,而是为病人着想。
•师:很好,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出李时珍的伟大,由此看来你们读懂了课文,能告诉别人你是怎么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吗?
•生:我是用“抓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的方法”读懂的,如第四自然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写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第二句写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很多缺点;第三句写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从中看出此段主要写的是李时珍决心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生:我是用“抓中心句的方法”读懂课文的。如第五自然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话,其他几句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所以这一段主要写李时珍为了写一部药物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区采药。•……
•师:太好了。看来你们不但读懂了课文,还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读课文。老师非常高兴。对于这篇课文,老师与你们有相同的看法,李时珍确实伟大,他的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医学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现在大家利用课文中的材料,运用“因为李时珍……所以……”这个句式说话,能写几句写几句。动笔自己写,5分钟后在班级交流。
•(同学们纷纷动笔,埋头构思)
•师:我看同学们写得很多,现在把你写得和同学交流交流。
•生:因为李时珍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所以立志学医。•生:因为李时珍发现旧的药物书有很多缺点,所以决心编写一部新的药物书。•生:因为李时珍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所以它是一位伟大的医生。•师:说得好,还有不同的写法吗?
•生:因为李时珍编写了一部伟大的著作《本草纲目》,所以他是一位伟大的药物学家。•生:因为李时珍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所以才能在父亲遇到疑难病症是帮助父亲解决问题。
•生:因为李时珍亲自到各地采药,亲自尝药,判断药性和药效,所以他才能写出伟大的著作《本草纲目》。
•……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国历史上向李时珍这样的人物还有许多,课后同学们看一看《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对我们的成长非常有益。
•【教学反思】
•教师在理解课文过程中,巧设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思维激活,积极参与认知活动。
•课例中学生两次独立学习时间有13分钟,一次合作学习时间10分钟,加之两次交流讨论的时间和回答方法的时间,一堂课中学生的学习时间达到课时时间的四分之三
•教师教给学生两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并没有给学生确定的标准答案。两个问题时学生的思维充分的调动起来,绝大部分学生都在积极思维,每一个问题都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答案。如句式的联系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学生又从李时珍治病救人的角度说的,又从编写药物著作的角度说的……各有不同的角度。
•教师对读懂文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说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让学生用一个句式来概括,交给学生学习策略。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自学。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学习方法的获得都是学生说出来的,有的说得多,有的说得少,本节课学生发言近20人次,都展示了自己的学习结果,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用特定句式说话的时候,教师强调要写出尽可能多的句式。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又强调还有什么不同的写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在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上,学生回答道李时珍亲尝草药,不怕危险因而伟大时,教师因势利导,顺势提问:明知有毒,李时珍是一个宁可牺牲我一个,也要幸福无数人的人。这样的结论,深刻挖掘了文章的人文内涵,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举例2:鸡兔问题
• [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问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一类重要问题,古老的解法是假设都是兔或都是鸡。思路虽极巧,却使一些学生想不通:明明有鸡有兔,为什么假设只有一种呢?
•另一种巧妙的设想是:如果所有的鸡都来一个“金鸡独立”,同时所有的兔都用后脚立起来,便容易发现:足的一半与头的差正是兔数,这种解法巧妙而有趣,但其出发点仍似天外飞来,孩子不易掌握。
•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本节课旨在运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情境] •“鸡兔共有头18个,足60只,问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 •师:兔有四支脚,为什么鸡只有两只脚?这岂不是太不公平了吗? •经过思考,学生找到理由:“不是不公平,鸡还有两只翅膀呢!” •师:如果翅膀也算脚,总共该有多少只脚? •生:18×4=72,72只脚。
•师:但题中翅膀不算脚,只有60只脚,可见,有多少只翅膀呢? •生:72-60=12,12只翅膀!•于是学生兴奋地喊出来:“6只鸡!” [教学反思] •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上面的案例,教师先激发学生头脑中关于“鸡有两只翅膀”这一生活经验,借助这一生活经验学生化难为易,解决了问题。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是使数学变得容易的一条途径。古老的解法虽巧,但出发点(假设只有兔或只有鸡,或让兔用两条后腿站起来)与学生的脑子里的东西相距较远,不易得到学生的认同。
•教师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鸡有两只翅膀,从而顺利地解决了这一古怪的问题。2.教学设计说明+提炼后的教学场景+总体教学反思
•这种形式首先对教学设计作简要地说明,然后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实际素材进行加工,呈现出教学的总体进程,最后在对教学作出总体性的反思。
举例3:《宠物明星》一课的教学课例
•【教学设计】
•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是幼儿园语言课的主要内容,也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语言的方式。入学后学拼音、识汉字是必不可少的语言基础工程,但相对于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感情世界而言确是抽象的、枯燥的、乏味的。几年的幼儿园的语言学习方式是有一定惯性的,而实验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正是学生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的良好素材。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故事类课文“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的教学模式,本节课运用“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的教学模式,正是针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而提出的
【教学情境】 •上课铃响了,老师满面春风走进教室:“我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和有关它的精彩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想听!”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而渴求的神情。“这位新朋友是——小猪比拉。”老师边说边把比拉的画像展示给同学们,接着娓娓道来:“小猪比拉是一户人家的宠物。它很漂亮,全身白白的,皮毛干净得发亮。它很聪明,游泳也很棒。
•“一天,小主人安东尼和比拉在湖边捉迷藏……”
•老师用文中的规范语言生动、完整连贯地讲述了《宠物明星》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入了神。•“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就在我们书上的57页,你们要是能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他们一定会非常高兴。赶紧读这个故事吧!”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读起来,有了老师的讲述所留下的声音表象,加上以往的识字基础和拼音基础,他们读得并不很费劲。十几分钟后,经过自己读、同桌互相当小老师读,他们大都能读的正确、流利,有的还颇有语气。反馈后,老师说:“你们这么快就能把这个故事读出来,了不起,如果能讲下来,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就更棒了。自己先试着讲讲吧!”同学们自己试着讲、讲给同桌听、讲给小组同学听,临近下课时,居然有为数不少的同学能够完整连贯地讲述这个故事了。
•“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回去后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或者讲给爸爸妈妈听,请爸爸妈妈帮你录在你的《朗读专集》或《故事专集》上。”孩子们欣然接受了这份课外作业,脸上流露出表现的欲望和自信的神情。
【教学反思】
《宠物明星》一课的教学过程自始至终是学生听、读、讲的过程,《宠物明星》一文也不再是分析解剖的对象,而变成了学生听读讲的语言脚本。在听、读、讲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在听、读、讲的过程中学生增强了语感;在听、读、讲的过程中学生有所感悟,受到了感情的熏陶;在听、读、讲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扎扎实实地认读的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了拼音、认识了汉字,又发展了语文能力。“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的教学模式有效克服了传统阅读教学繁琐分析的顽疾,也克服了低段教学长期以来重拼音识字轻语文能力发展的弊端,是顺应新理念、新教材发展的必然产物。•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是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传统教学的一大弊端就是在儿童入学的起始阶段只重学拼音、识汉字而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实验教材兴利除弊,包括拼音、识字在内的每一课都安排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材料,教学中让孩子们听一听、读一读、说一说这些小儿歌、小故事,正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措施。
3.教学设计+教学片断+教学反思
•这种形式与前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在教学实录中撷取一些代表性的片断,在呈现这些片段的基础上,着重对其中蕴含的问题进行反思。它既不同于第一种形式原汁原味地再现教学整个过程和场景,也不同于第二种形式将实录素材做剔弊理纷的处理,而是择其要者展开分析。
举例4:“麻雀”片断
【教学设计】
•给每一个学生以平等
•在课的进程中,教师应当放弃外在性的权威,努力形成以知识素养与人格魅力为内容,以与人为善,和蔼可亲为外部特征的内在性权威,与学生平等相待,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学生参与的人际关系氛围,每个学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教学,实际体现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注重质性评价
•摒弃表面的语言:“真棒!真好!真聪明!” “答得好”,“答得不错”。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用质性的语言,使学生得到具体的指导。
【教学片断】
•师:在这个事件中,老麻雀是勇敢还是胆怯呢?仔细的、反复的读写老麻雀的句子,体会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议论纷纷,教师也不是插言。)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现在哪一个小组先说?
•生: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的面前。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的尖声叫着。石头似的写出了老麻雀落下来的速度非常快,扎煞绝望写出他此时非常害怕。
•师:你抓住了关键词来理解,很好。
•生:从老麻雀浑身发抖,声音嘶哑,呆立不动这些句子看,老麻雀是很害怕猎狗的。•师:你抓住写老麻雀的句子老来理解,很好。
•生:老麻雀与猎狗搏斗是一场力量对比非常悬殊的搏斗,老麻雀害怕是正常的,但老麻雀为了救孩子,虽然害怕还是没有迟疑,迅速飞下,是一种母爱的力量让老麻雀勇敢地面对猎狗。
•师:你能联系前后文来考虑,回答得很全面。•生:¡¡
•师:同学们各自说出了自己的观点,都说得很好,老师也说说自己的理解老麻雀为救孩子,明知危险却没有犹豫,它是勇敢的。正是这种无私的爱是老麻雀义无反顾地站在了猎狗面前,猎狗在这种伟大的力量面前也暂时愣住了,慢慢地后退。当然对老麻雀的理解,你们应该有自己的观点,不必受老师的限制。
•【教学反思】 •1.学生与教师平等。
•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是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课例中,对老麻雀行为的理解,教师完全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己通过反复的读文,充分讨论,畅所欲言。教师没有权威的面孔出现,告诉学生所谓的标准答案。课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是平等交 流的,老师不是权威,不强制学生必须听从老师的理解和认识,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可以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和感受。这种思想是语文课表所倡导的理念。
2.质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这里的很好,回答得很全面,都是建立在具体的“抓住关键词、抓住描写句和联系上下文来考虑”等质性评价的语言基础上进行的。
•表扬的质量较之频率更为重要。对表扬的成功运用取决于时间和方式的恰当与否,过分、过于夸张的表扬会降低内在动机;教师表扬的频率与学生的学习收获并非总成正比,某些时候关系不大以至于表扬会变得无足轻重。随着年级的升高,尤其需要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激发上下功夫,因此,评价要注意质性评价,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表扬方式。
小结
•在教学实践中,问题无定规,研究无定法,文章无定体,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情景加以选择和运用,有时甚至需要创造性地将几种不同的研究方式综合起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我们提倡教师具有教育智慧,其实教师同样需要研究智慧,研究本领增强了,教学的智慧也就逐渐生成了。
举例5:落实新理念,任重而道远
•一位语文教师讲房顶上的大蘑菇一课,现就其中几个片段和大家讨论如何落实课改理念的问题:
•片段1:教师在处理课文的生字词之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把课文读给同桌听同时提出要求:听同桌哪读错了,做下标记,读完告诉他。
•分析:教师能在学生读书之前提出要求,很好。这条要求也很有必要,但是,要体现课改精神应加上另一条要求:听他哪读的好,给他指出来,并且要向他学。哪读错了把学生的注意力禁锢在书上;哪读得好是鼓励发现。现代评价思想之一是把着力点放在发现优势上。•片段2:学生通读课文之后,教师安排了小组讨论:小组交流一下,小熊、小山羊、小猴、小松鼠是怎样帮助小兔的?学生讨论的很热烈,知道送新衣服、送棉被、送雨伞、是帮助了小兔,送蘑菇放在房顶上,房子不漏了也是帮助小兔。
•分析: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小组交流是一种好方法。但这样的安排离课改的要求仍有差距。小组交流的问题虽说是教材的要求,是课后的习题,但教材的要求要照顾到大多数,教学中教师面对不同层次学生,应做到“绝对难度降低,相对难度加大。”教师要结合教材提供的材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要瞄准高层次,可以补充这样的问题:小松鼠送的东西与其他小动物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会想到小松鼠的蘑菇解决了漏雨的根本问题,也可能想到小松鼠力气小,搬不动大的东西堵窟窿,但它动脑筋,想到蘑菇会长大,巧妙地解决了问题。这样补充问题后,进行了发散思维训练。同样的教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这才是课改的要求。只有这样学生的参与才算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片段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课文是4段还是5段,多数学生数出5段。教参上也是按5段处理的,可是有的学生居然说是4段,没有把儿歌部分当成一个自然段,教师纠正说开头空两个字是自然段的标志,课文是5个自然段。
•分析:学生说4段,不无道理,儿歌前面是冒号,儿歌用引号引起来,儿歌和上文是不可分的一个意思。教师也应有有一种批判精神,向权威挑战,向参资挑战,这是创新不可缺少的素质。课改理念之一,要重视过程,在这里,几段是结果,为什么可以看成4段?思维、认识过程比结果要更重要。
•上述片断说明课改理念落实到课堂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上,还需持续不断地努力。
第五篇:教学课例
找准切入点 长文也轻松 ——河大版《社戏》教学实录
隆尧职教中心 王春华
一.教材分析
《社戏》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就体裁而言,它属于小说。就内容而言,它是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作者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所以本文定位在“文化生活”上,体现了语文同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教学本文除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就是培育学生对课外生活的关注。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能力目标: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景物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体会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作用。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追忆及作者眷恋故乡的情感。【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体会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本文最后一段对豆对戏的赞美,似乎与文章前面的内容矛盾,因此,对文章的最后一段的正确理解是教学的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思路】
《社戏》是鲁迅小说中的美文又是一篇四千余字的长文,包含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从字词到文学常识,从情节到主题,从景物描写到人物刻画,从语言品味到写法揣摩,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许多可以大讲特讲的东西。如果要面面俱到,恐怕不是两三节课可以解决的。但这些因素是否作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就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取舍。,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对教材恰当取舍,突出重点,避免遍地开花,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设计《社戏》的教学时,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地割爱,从内容入手,紧紧抓住“乐土”二字,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课文,体会小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赏心悦目的“景色美”,趣味横生的“童趣美”,感人至深的“人性美”,并由此启发学生仔细揣摩品味课文语言锤炼的精确,修辞运用的贴切,景物描写的细腻。整节课,都围绕这些中心问题展开,课堂教学内容简洁明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教学目的达到了。
选择好了教学内容,还要注意选准问题的切入点。我在设计《社戏》的切入点时,从文题入手,由看社戏时并不好看,而小说结尾却说“再也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引出矛盾,引起学生进入思考状态。课堂教学也由此渐进状态。【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认真自学,精心预习。(学生通过前一段时间的训练,已经基本掌握预习一篇课文的要领:
1、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3在文中标出美词、美句、美段及你认为有价值的句子,并注明理由。
4、尽可能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5、试着用一到二句话概括文章内容)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罗大佑的《童年》)
师:大家听过这首歌吧?它勾起了我们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童年是人生中最值得品味的一杯美酒,长大了每每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追随儿时的鲁迅,回到浙江绍兴,回到平桥村,去他的童年看一看那令他魂牵梦萦的社戏吧!(展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师:我们在课前布置的三道预习题完成了吗? 生:完成了!
师:我们看第二道题:故事情节是围绕什么展开的?(课文的线索是什么)生:围绕社戏展开的。
师:大家是怎么知道的?或者是通过课文的什么了解的? 生:看题目。师:很好,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关注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揭示了文章的线索主旨。大家能从学过的课文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生1:《羚羊木雕》。生2:《散步》。
生3:《金黄的大斗笠》《爸爸的花儿落了》《紫藤萝瀑布》。(大家意犹未尽)师:哇,回答出了这么多,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希望继续坚持!
本文的线索是社戏,那么根据课文中人物的活动在社戏前可加什么动词? 生4:“看”。
师:既然是戏,为何不是听戏?咱们不是经常这听那些戏迷们说:走,听戏去!生5:戏迷懂行,看戏是为了听戏,而小孩子是图热闹所以用“看”。
师:非常好!俗话说的好:内行听门道,外行看热闹。(此时老师顺势让学生理清思路)那么课文围绕看戏写了几部分?
生6:三部分: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
师:好,咱们再看那夜的戏热闹吗,好看吗?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课文哪个地方写出“我”的感受的?(同学们纷纷举手)
生7: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师:大家同意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同意。
(三)质疑探究 齐读最后一段(两遍)
思考:那戏真的好看吗?那豆真的好吃吗?结合课本回答。(师巡回教室,提示学生作圈点批注。)师:戏怎么样呢? 同学异口同声:不好看。师:戏不好看,豆也很—— 同学异口同声:一般般。师:那么,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呢?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生1:课文第18节,“那铁老生却又不翻筋斗,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可见戏并不好看。
生2:课文第19节,“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小旦虽然进去了,立刻又出来了一个很老的小生。”作者想看的没演可见戏并不好看。
生3:课文第21节,“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唱。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作者最讨厌的演了可见戏不好看。
师:刚刚同学们的回答其实都是从正面直接写戏的不好看,那课文有没有从侧面写戏的不好看呢?同学们可以找找看观众看戏的反应。
生1:课文第21节,“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呵欠来。”
师:回答得很好,文中写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神态描写,都是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这样的写作方法,如果我们能好好体会,争取在自己的写作中间有效运用,那么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一定能上一个台阶。
师:戏并不好看,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迅哥就忘不了那夜的戏和豆呢?“我”究竟难忘的到底是什么呢?
生:人
师:那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让“我”难忘?请大家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每一小组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生1:课文第7节,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双喜能看出大人的忧虑,并及时打包票,让大人放心,可见双喜是非常地善解人意。
生2:课文第26节,“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说明双喜考虑事情周到。
生3:课文第26节,“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阿发居然带着小伙伴们偷自家豆,可见阿发很无私,慷慨大方。
生4:课文第33节,“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这里可见双喜很聪明,机灵。
师:双喜在这里的言语给人感觉好像偷人家豆子还是给人家面子。大家好像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小伙伴的身上,还有别人吗?
生1:还有六一公公,他的豆子明明被别人偷了,但他似乎不真正生气,只要别人表扬两句,他就非常高兴了。我觉得他是一个淳朴,善良的人。
生2:课文第39节,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可见六一公公非常热情好客。
生3:我认为还有八公公,伙伴们不仅用了他的船,还用了他船上的盐和柴,八公公是个细心的人,他肯定发现了,但他并没有找小伙伴们“算账”。可见八公公是个善良的人。
师: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概括一下文中的几个人物,大家可以和我一起总结,(学生和老师一起说)双喜: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是孩子们的领袖。
阿发::憨厚、无私,慷慨大方。
六一公公:是一位善良、淳朴,热情好客的老人。
八公公:善良。
师:所以“我”难忘的是平桥村的人美。(板书:人美)大家回过头再来看一下文中对这些人物的描写用了哪些方法?
生: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师:那“我”难忘的除了人,还有没有其它呢?
生(众):景色。
(四)品读赏析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中的写景句,找出你比较喜欢的写景句并说明喜欢理由。
(朗读,思考)
生:课文第11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是从嗅觉进行景物描写。生: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是从触觉进行景物描写。
生: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是从视觉进行景物描写。
师:11小节是这篇课文最典型的景物描写,它的一大特点就是抓住人的感官进行景物描写(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等)
希望大家记住这一景物描写的方法,并在我们的写作中能运用自如。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11小节一起感受“我”所难忘的平桥村的美景。(板书:景美)
师:“我”所难忘的除了人美,景美,其实还有和平桥村的伙伴们所结下的深情厚意。
(板书:情美)
(五)总结点评。
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到这里,虽然大家有些意犹未尽,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让我们课后再细细体会。现在我们结合板书一起来巩固一下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师随生说:“我”醉翁之意不在戏,而是在平桥村的淳朴村民以及和小伙伴们所结下的友谊,在意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看戏的感觉,难忘的是看戏前后那种自由自在的氛围,怀念的美丽的江南美景。
好,大家说得很好。
(六)布置练笔
师:课下找出“归航偷豆”的有关段落,把表现“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别标出来朗读记诵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描写一段景物。
(七)板书设计
社戏
看戏: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 乐土:人美:语言 动作 神态
景美:视觉 嗅觉 触觉
情美:亲情 友情 乡情
四,教学反思
《社戏》的体裁是小说,我放弃了小说教学的传统模式,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找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不能明明白白说出学生在《社戏》中到底学会了什么。
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是注意了几个方面:一是做好教材的取与舍和找准切入点,只有对教材恰当取舍,突出重点,避免遍地开花,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选择好了教学内容,还要注意选准问题的切入点。切入点要鲜明醒目,击中“要害”,让学生有“想头。二是要还课堂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大胆质疑赏析品读。教师要转变观念,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都能动起来,都能够诵读,都能够说点什么。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及时抓住教学的有利时机,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显示了较高的思维、探究潜力。这给了我们 深刻的启示:学习文本,就是要让学生走进文本,在对文本的浸润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能运用。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品读文本,在学习文本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感,真正体现二期课改中的“三维”教育的精神,确实是语文新课程教学值得好好探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