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教学设计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教学设计
博厚中学
陈春柳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Excel的启动;
2、熟悉Excel界面的组成,行、列、单元格、工作表;
3、掌握Excel单元格的基本操作,在单元格内输入字符及移动、复制、修改、清除单元格中的内容;
4、学会利用自动填充功能输入内容;
5、管理工作表;
6、初步了解Excel的功能和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从Excel的自动填充功能说明:计算机软件的智能性;
2、引发对计算机学习兴趣的新高点;
3、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在单元格中输入、移动、复制、删除、修改数据。
三、教学难点:掌握自动填充功能输入有规律的数据。
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任务驱动、协作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提问:前面咱们已经学习了Word,同学们能用Word来做哪些工作呢?
A、Word可以制作个人档案、考试卷、小报等文字信息 B、图片、制作自选图形、艺术字 C、制作表格,如课程表、值日表等
Word能制作课程表、值日表,也可以制作考试成绩表,但是,在制作各科成绩表时使用Word是不是最为方便最为灵活的呢?
例如:考试成绩需要汇总、排序、计算、绘制统计图形等,Word能否方便地完成这些任务呢?
在这方面上,有一个比Word更加神奇、方便的数据处理软件,那就是Excel。好的,那么下面咱们一起来认识Excel。
二)、新课教学:
Excel虽然是好东西,但是咱们怎样打开Excel,怎样才能走进Excel的世界呢?下面咱们一起来探讨Excel的启动。
1、认识Excel窗口: 1)Excel启动(师生互动)教师活动:
(1)、回顾Word的启动过程。想像Excel启动方法。(2)、示范操作启动Excel。
(3)、鼓励学生试用其它的启动方法(双击桌面快捷方式)。学生活动:
(1)、想像Excel启动方法。(2)、启动Excel窗口。
(3)、试验其它启动方法(探究启动捷径)。设计意图:以已学内容切入,降低新软件陌生度。2)Excel窗口的组成及其功能(师生互动)(展示课件)
最上面的是标题栏,标题栏左边是Excel的图标,后面显示的是现在启动的应用程序的名称,接着的连字符后面是当前打开的工作簿的名称;标题栏最右边的三个按钮分别是最小化、最大化/恢复按钮和关闭按钮,一般的Windows应用程序都有。标题栏下面是菜单栏。接下来是常用工具栏,工具栏的下面左边是名称框,右边是编辑栏,中间最大的区域就是Excel的工作表区,也就是放置表格内容的地方;工作表区的右边和下面有两个滚动条,是翻动工作表查看内容用的。
工作簿:Excel里的文件一般称之为工作簿。
工作表:工作簿中有许多页,每一页称为工作簿中的工作表;工作表以sheet1、sheet2„命名。
列标:从左至右按英文字母编码。依次为A,B,C„„最多为256列。
行标:从上至下按数字编码。依次为1,2,3,„„65536。单元格:工作表里有许多线条构成的长方形表格,称为单元格。行号与列号的组合确定了唯一的单元位置。例如A1,B3等。
设计意图:以课件辅助学习,降低理论知识学习的难度与枯燥性。
2、表格内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教师活动:
1)、讲解选中单元格的方法 方法1:鼠标单击目标单元格。
方法2:移动方向键(“↑”、“↓”、“←”、“→”)到目标单元格。2)、数据输入操作(添加学生成绩)3)、表格内数据的移动
在某单元格上,按下鼠标左键不松开,拖动鼠标可以选择一组单元格,从而可以同时对多个单元格进行编辑操作。
移动操作:当鼠标指针移动到活动单元格或者选定的单元格边框上时,指针会从“”(空心十字)变成“”(移动)的形状,此时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鼠标,可以直接把选定的单元格拖动到新的位置。如果在拖动的同时,按下“Ctrl”键,则可以把单元格复制到别的位置。
4)、数据复制
复制操作:选择一个或多个单元格后,按“Ctrl+c”组合键,再单击要复制到的单元格,按“Ctrl+v”组合键即可。
5)、数据删除
删除操作:选择单元格区域后,按“Delete”键,即可删除所选单元格中的内容。
6)、数据修改(修改学生成绩)
在已经有内容的单元格中添加内容时,如果不想把原来的内容覆盖掉,就一定要双击这个单元格再输入。
学生活动:
1)、了解单元格两种形式,观察边框线形状变化。能作出准确的判断。2)、尝试选中单元格方法。试一试:把 王小明 改为 王小朋
设计意图:本课的重点所在,详细讲解,边讲边练,使学生切实掌握所学技能,突破重点,为本单元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利用自动填充功能输入有规律的数据
当需要输入连续的数字时,可以使用“自动填充”功能。例如在输入学生的学号时,首先拖动选择同一列中相邻的两个单元格,然后把鼠标指针移动到所选区域右下角的“填充柄”处,指针会变成“”(实心十字)的形状,此时按下左键,向下拖动鼠标到结束行,然后松开左键,可以看到鼠标所经过的行自动填上了连续的数字。
试一试:
1、在相邻的两个单元格中分别输入“1”和“3”,然后使用自动填充功能,观察填充的结果。
2、尝试如何自动填充“星期
一、星期
二、星期三……”。设计意图:本课的难点所在,边讲边练,使学生切实掌握所学技能并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并适当提高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管理工作表
工作簿中可以包含多个工作表,单击窗口底部的工作表标签,可以在工作表之间进行切换。双击工作表标签,可以更改工作表的名称。
试一试:把“sheet1”改为“成绩表” 三)、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展示课件)展示课程表,学生参照,然后制作自己的课程表,提醒学生对工作簿的保存。注意保存时的路径与文件名。
学生活动:保存劳动成果,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提高与巩固。设计意图:保存劳动成果,巩固。
六、板书:
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
1、认识Excel窗口 1)、Excel启动
2)、Excel窗口的组成及其功能
2、表格内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1)、讲解选中单元格的方法 2)、数据输入操作 3)、表格内数据的移动 4)、数据复制 5)、数据删除 6)、数据修改
3、利用自动填充功能输入有规律的数据
4、管理工作表
5、制作课程表、值日表等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表格
七、作业:运用电子表格制作课程表或值日表等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表格。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同学们,今天这堂课不小心已经学完了,这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总结
同时,通过同学们的实际操作,使我们对Excel工作簿的功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将为大家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篇:初中信息技术课《初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课《初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
徐木乡中学 龚惜艳
教学内容
电子表格的启动与组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叫Microsoft Excel 2.掌握如何启动Excel电子表格 3.掌握Excel窗口的组成
二、教学重、难点
Excel 启动,Excel窗口的组成
三、教法、学法
讲授、演示、辅导结合
四、教
学
过 程 认知学习: <一>.复习提问
1.怎样开机,关机? 2.学校机房计算机如何登录入网
<二>.新授
1.Excel的自我介绍
Excel的特长:进行数据处理,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排序等.2.启动Excel的方法 a.单击“开始”按钮 b.将鼠标指向“程序”
c.单击二级菜单中的 “Microsoft Excel”
3.电子表格的组成:工作薄 工作表 单元格 活动单元格
标题栏 菜单栏 工具条 状态栏 工作区 行列标签 编辑栏 工作表标签 工作表控制钮 <三>.小结: 1.启动电子表格的方法 2.电子表格的窗口组成
实验操作:
一.开机 二.登录入网
三.启动Excel(注:我校计算机,可直接在桌面上找到打开它的快捷方式,双击之亦可启动电子表格.)四.熟悉Excel窗口的组成并启发学生:怎样能使任一个单元格成为活动单元格? 五.关机 教后反思
大部分同学已掌握了基本的操作,但仍有少数同学不按要求进行开机关机操作,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关注这些后进生。
第三篇:初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
初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
黄骅市第四中学 高树峰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目标
1、了解EXCEL的功能和特点;
2、了解EXCEL工作簿、工作表、活动单元格等有关概念;
3、掌握工作簿的建立、保存和打开等操作;
4、掌握在Excel中进行简单的数据输入等操作。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理解工作簿和工作表的有关概念。
2、能对工作表进行基本的操作。
二、教学方法:
自学法
模仿学习法
演示法与讲授法
任务驱动法
提问法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相关实例、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表格数据处理的问题,举个例子,我们期中考试后要计算各科成绩,那么你怎么把这些学生的总分计算出来呢?那么平均分又怎么算呢?算完了之后如果我还想知道这个班学生的名次呢?处理的时候又是这样处理的呢?是一个个的处理吗?(可以让学生用笔试试)你们觉得这样处理的速度怎么样?这仅仅是几个人的成绩,如果是一个班的成绩,甚至一个学生的学生成绩呢?这样显然是不行的,那么怎么办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软件:电子表格EXCEL2000。
电子表格EXCEL2000是OFFICE组件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财务、行政、金融、统计等领域,它的主要功能有:数据的输入、计算和输出,直观的数据统计图表显示,实现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
(二)新课教学
1、介绍几个实例,展示EXCEL2000的一些功能
2、提问:结合以前学过的Word2000启动和退出的方法。思考EXCEL2000启动和退出的方法。
(学生结合教材,练习EXCEL2000启动和退出的方法,指名演示操作过程)学生尝试启动EXCEL2000的方法:(1)双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按钮(2)执行“开始—>程序—>Excel”命令 学生尝试退出EXCEL2000的方法:
(1)用鼠标单击Excel2000主窗口右上角的×符号(2)执行“文件—>退出”命令
3、想一想EXCEL2000和WORD2000的窗口界面有何异同,结合教材,认识EXCEL2000的窗口界面。(让学生带着问题看教材,许多学生没有学习信息技术教材的习惯,让学生明确教材能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很多的帮助,因此在课堂再给他们几分钟的时间看教材),4、指名学生对进行介绍。
5、介绍单元格、行、列、单元格地址
(1)教师讲解:EXCEL2000的窗口界面由许多矩形网格组成,这一个个网格我们称之为:单元格。鼠标单击则可以激活单元格,这时,在它的周围出现深色的矩形框,你可以在里面输入文字或数据,也可以修改该单元格中已有的内容。
每个单元格在表中都“有名有姓”,我们称其为“单元格地址”,它以数字为行标,以字母为列标。比如当前单元格位于第一行、A列的单元格地址就为A1。一个工作表最多包含65536行,256列。
(2)让学生单击任意的单元格,观察编辑栏里有何变化。得出单元格地址的概念(3)教师口述某些单元格地址:E8、H19、B列等,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快速指向相应的单元格
(引入编辑栏、单元格和单元格地址的概念,培养学生用单元格的地址来表示某个单元格的习惯)
6、建立新工作簿
(1)学生看教材,尝试自己建立新工作簿
(2)简单介绍工作簿、工作表,以及工作表的表示方法。
当我们每次启动Excel时,系统将会自动为我们打开一个新的工作簿Book1.xls,一般而言,一个工作簿可以包括多张工作表,每张工作表中都可以存放数据和图表,在当前工作表标签中显示的就是当前工作簿里每个工作表的名称。默认的有三个:Sheet1、Sheet2、Sheet3,单击Sheet1标签,就能激活并进入相应的工作表。这时,这个被激活的工作表就称为当前活动工作表,我们可以对它的内容进行编辑、修改等操作。如果把Book1比作一个练习簿,那么工作表Sheet1、Sheet2、Sheet3就好像是练习簿里三页空白的练习纸一样。一个工作簿最多可以包括255个工作表。
(3)指导学生看教材的提示板,让学生观察,理解工作簿、工作表之间的关系。
7、保存工作簿
由于学生已有word操作的基础,让学生自己完成保存操作。并以“成绩统计表”为名称,保存在“d:学生练习”下。(要求小组内进行合作,先做完的同学帮助组内较慢的同学)
8、请学生思考,如果要建立我们的成绩统计表,应该怎么样设计,有哪些内容,先进行行和列的布局分析。动手进行数据输入,并进行同名保存。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主要针对Excel中的基本问题进行简单的讲解,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回顾本节课内容,复习怎样启动、关闭excel,了解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单元格地址等的概念。
2、Excel中可以处理哪些数据,如何输入数据、如果输入有错误时怎么办?(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自己试试,也可以看书找答案,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的内容。)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堂所讲的 “成绩统计表”(基本练习)
2、建立“图书采购清单”并保存在“d:学生练习”下。(基本练习)
3、完善“成绩统计表”和“图书采购清单”,进行简单的美化。(拓展练习)
第四篇:初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
初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
(安化县东坪中学 李战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EXCEL2003的功能和特点;熟记电子表格窗口组成的主要部分名称及其作用。
2)理解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单元格区域等基本概念的区别。3)对比Excel2003与Word2003的工作界面,实现已学知识的迁移。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寻找Excel2003与Word2003工作界面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对新软件的自主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1)电子表格的数据处理功能。2)窗口组成和基本概念的理解。3)单元格的表示方式。
三、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每次老师进行考试计算成绩时,你有没有帮助老师统计过考试分数?你是怎么统计的呢?统计时又用了多长的时间呢?同学回答:笔算,计算器算。老师:用这些计算,基本上都要大半天才算出来,而且经常会出错。那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呢?有,就是用电脑里的电子表格。在电子表格里输入自己的各科的成绩,然后运用公式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各种数据。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电子表格的魅力吧。
2、新授
1)介绍电子表格的功能
Excel2003是Microsoft office2003里的三大办公软件之一,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广泛用于财务、行政、金融、统计等领域。
2)、认识Excel2003 的工作界面
打开Excel2003窗口,对照课本,请同学上台说说窗口的组成。我们以前学过Word2003文档窗口,现在让我们来比较Excel2003和Word2003工作界面,你们能说说他们有什么区别吗?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问题】 ①在Excel中第一个新建的工作簿默认的文件名是什么?其中包含多少张工作表?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②一张工作表由多少行和多少列组成?行号用什么来表示?列标用什么来表示?要求学生看书,并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由小组推荐 一名学生发言。然后老师【图示讲解】
1、单元格地址,又叫单元格名称,由列标和行号组成,如第3列第7行的单元格地址是C7,可以在名称框看得出来。
2、【边讲解边操作】单元格区域,选中C3到F4的区域,数数共有多少个单元格?其表示方式是(C3:F4)
3、【幻灯片展示:消化练习】 ①选中第2行;选中第4列;选中D4单元格。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有关的操作,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学习。②选中3到5行;选中1到4列;选中B3到G5单元格区域。③在D5单元格内输入“期中考试成绩表”。
4、教师来回巡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辅导。
五、成绩展示
1、个别学生上台演示相关操作。
2、针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演示讲解。
3、指出操作过程容易犯的错误。
六、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主要针对Excel2003中的基本问题进行简单的讲解,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回顾本节课内容,复习怎样启动、关闭excel2003,了解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单元格地址等的概念。
2、Excel2003中可以处理哪些数据,如何输入数据、如果输入有错误时怎么办?(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自己试试,也可以看书找答案,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的内容。)
七、课后练习:
1、完成课堂所讲的 “成绩统计表”(基本练习)
2、建立“图书采购清单”并保存在“d:学生练习”下。(基本练习)
3、完善“成绩统计表”和“图书采购清单”,进行简单的美化。
第五篇:《初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
初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基础四年级上册第三模块第10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Excel的窗口界面
②掌握Excel的启动、保存和退出 ○3理解行、列和单元格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够熟知Excel电子表格窗口,并能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互相合作的优良品德,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认识Excel的窗口界面
2、掌握Excel的启动、保存和退出
3、理解行、列和单元格的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探索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准备:微机教室、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幻灯片展示Excel制作的成绩表)老师这里有一份成绩表,你们猜老师是用什么软件制作的? 生:Word 师:不对,Word中的表格虽然也能录入成绩,但怎么计算总成绩和平均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款新的软件,它不仅能记录成绩,还能快速的计算总分和平均分。(幻灯片展示课题)它就是Excel电子表格(板书)。
二、学习新知
1、幻灯片展示本节课内容概括
师:这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认识Excel的窗口界面”是这节课的重点,下面我们就一起去认识我们的这位新朋友吧。
2、Excel简介 幻灯片展示Excel简单介绍
师:Excel电子表格这么好用,我都迫不及待想打开来使用了,可是要怎么才能打开它呢?
3、Excel的启动:
师:原来excel电子表格和word竟然是亲兄弟,它们启动的方法都一样, 那你能猜到Excel电子表格的启动方法了吗?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说一说?引出excel的启动。
生:双击“桌面”上的Excel快捷方式或右击→打开 师:谁还能有其它的方法吗? 生:……
师:方法二:“开始” →“所有程序” →“Microsoft Office” →“Microsoft Excel”(幻灯片展示详细步骤)
师:电子表格已经打开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的窗口界面吧。
4、Excel的窗口组成:
师:同学们,这个界面你们眼熟吗?跟我们用过的那个软件的窗生:Word 师:它们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呢?2分钟时间,同桌讨论,看看谁能最先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生:word中间是空白的,这中间有小格子…… 师:大家说的都很棒!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各部分的名称吧。
“标题栏”→“菜单栏” →“常用工具栏” →“格式工具栏” →“工作区” →“单元格”→“列标” →“行号” →“活动单元格” →“工作表区”
工作区:工作区由许多小长方形网格组成,这一个个小长方形网格就被称为:单元格。
工作区上边的英文字母叫做列标,一个字母表示1列,共有256 口比较相似呢?
列;左边的数字叫做行号,一个数字表示1行,共有65536行。列标和行号有什么用处呢?它们确定了是单元格的位置,是单元格的姓和名,列标+行号=单元格的位置(板书)。超链接打开电子表格举例说明。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个游戏:
横排的四个同学为列标(A、B、C、D),每列的10个同学为行号,由教师说单元格位置,相对应的两位同学起立。
活动单元格:四周有深色的长方形边框,可以在里面输入文字或数据,也可以修改里面已有的内容。
工作表:我们启动的一个电子表格被称为一个工作簿,它默认有3张工作表,就像我们的作文本,一个本子里有很多页作文纸,那么作文本就是工作簿,而里面的作文纸就是工作表。工作表可以移动顺序,可以插入,也可以删除,还可以修改名字。
Excel电子表格的窗口我们已经认识完了,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即时练习:说出窗口中所圈位置的名称。
师:同学们记得真是又快又准!现在老师想把这个电子表格保存起来,可是我忘记怎么保存了,你们能帮帮我吗?(展示电子表格窗口图片)
5、保存退出
(生不会时)师提示:word是怎么保存的呢? 生:文件→另存为 师:你会退出电子表格吗? 生:最右上角的“X”
幻灯片总结展示保存与退出的方法。
师:以上就是今天这节课的全部内容,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好,可是实际的表格到底要怎么用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试试吧。(Excel表格中演示讲解)超链接打开电子表格,再次回顾窗口界面各部分名称(师和生齐回顾或师引导生说)。
师演示在单元格输入数据,插入工作表,移动工作表,删除工作表,修改工作表的名字。
师:理论知识我们已经学完,接下来又到了同学们的练习时间了
(幻灯片出示练习)
6、学生上机操作: 作业一:打开一个Excel电子表格,再插入一个工作表,按顺序给每个工作表重命名为:四(1)班成绩表,四(2)班成绩表,四(3)班成绩表,四(4)班成绩表。
作业二:完成作业一的同学,在自己所在班级的工作表里(如:四(1)班成绩表)制作一个简单的成绩表,至少录入5个人的成绩。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做简单指导
三、全课小结
师展示学生作业情况,做简单点评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