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康德曾言及(模版)

时间:2019-05-15 04:4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反思——康德曾言及(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反思——康德曾言及(模版)》。

第一篇:反思——康德曾言及(模版)

反思沉淀出文人的精粹(海淀区一类上)

康德曾言及,伟大的话语源自长久的缄默,成功的灿烂源于长期的飘零。而人经过缄默、飘零后而成功的秘诀在何?正在反思。文人们的反思让自己的思想达到一个新高度、新境界,这之后留下的文字才能真正氤氲千年吧。

有的人喜欢把文人作品中最令人震撼的部分归咎于作者创作时的灵光乍现。其实不然,恰如米兰·昆德拉言之,任何渺小的偶然都是放在历史长河中的必然。正如钱钟书之于《围城》,人们惊叹书中犀利的笔法,却不知这是钱老深刻反思的结果。钱老最早的书《人兽鬼》中还没有形成“钱氏幽默”,那时的他将犀利的视角放在远离群众的鬼神论上,书也并没有获得轰动。但是,钱老重新认识文学,反思了自己的偏见,懂得了小说写作刻画人物、塑造形象的真谛。于是,我们在《围城》中看到了“婚姻是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耳朵放佛成了一位处女,当众失了贞操”这样富有深意的句子。层出不穷而又精当的比喻句让钱老的风格为人赞颂。这样经过反思而得到的文章,当然会沉淀出作家对人性、生命的追求,摒弃掉当初从文时的那种轻浮与漫谈。

文人是怎样一类人,我想他们是领悟了生命之人,他们反思的,或许早已不是单纯自我作品的修改,亦不是我们精神的空白。他们反思的,往往是民族的通弊、时代的疲弱、人性的弱点。他们就像三毛笔下的书,“一头扎进地里,一头又埋进云端”。他们能从生命的基层生发出上位概念,把零散的人性的聚合,然后抽出其中最不堪入目的一缕。芥川龙之介与川端康成,看过了日本革命期间的人心惶惶、道德沦丧,一个用《罗生门》中老妇罪恶的鬼脸,道貌岸然的将军的沉沦来唤醒国人,一个用《雪国》中的风景怡人、人心自然来反面歌颂人心中最天然的爱。他们反思的太彻底了,他们看到了不只日本,还有整个世界的人之间“吃人”的本质,他们用精粹的文章来呼唤,但失败了。于是他们带着离俗的清冷离开了世间——文人自绝。他们的自觉不是与世间的抛弃,而是反思过大悲、大难、大丑、大贪婪之后的大割、大离、大圆满。自杀,正是他们反思之深留下的痕迹。

文人在反思中获取自我启示,巴金的自我批评,老舍的京味幽默,沈从文的湘西风情,蒲宁的战乱情怀„„都是反思掉过往的产物。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亦是如此,将自己关在自己的心房里,反思吾身,涌动着理性的思考与纯粹的精神,再踏出门,你便如托翁一样——在反思中得到“复活”!

反思之道(海淀区一类上)

我理解的反思,不是时空概念,不是对故时、故事的沉湎。反思更是一种心理上的落差,要求我们站在更高的位置,以俯视的姿态进行剖析和思考,需要的是一双复杂的眼睛和简单而纯真的心。

我们需要保持自己视觉的敏锐,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种种过失和阙漏。我们既需要有自己的眼“我看”,又要有一双旁观者的眼“他看”‘前者用以“度人”,根据自己的处事原则和姿态行事;后者则重在“度己”,以一个他人的角度去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诗人木心在谈起创作时,将自己比作分裂的两个人,一个作为写着,一个作为读者;写着以心驭笔,读者直言褒贬。一篇好文章就是在这“战战兢兢”的反思之中完成的。做文如此反思,做人亦如此。眼光上复杂分裂,高度敏锐,才是发现问题的关键也是反思的基础。

反思不仅需要一个复杂的眼光去剖析,更需要一颗简单而纯净的心去思考。由复杂到简单是一个有机的过程,我们需要高度的思想结晶,从问题看本质,再用最便捷的方式解决。史铁生在地坛的简单宁静之中,用一颗纯净的心去思考,“剥蚀了门檐上浮夸的琉璃,淡退了炫耀的朱红,坍了一段段高墙,散落了玉砌雕栏。”地坛去尽繁华愈见其醇,史铁生在期间从暴怒不安到简单平和,从感性的狂澜变为理性认知,在一片纯净如玉中反思人生种种,最终“找回了自己散落的灵魂。”反思一刻,使人从世界的大复杂中拾起了大简单的美。这种反思,便是世俗之中的神圣之美了。

以复杂的眼看,以纯洁的心思考,反思也可以在世俗纷扰中使我们找回自我,泅渡我们肉身之外的本性,但我们切莫沉湎于反思而妄自菲薄,留恋于旧时旧事而惊慌失态,“休对故人思战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我们反思是为了我们更好的前行,更好的去认识爱的真谛,所谓“爱与知成正比。”达芬奇知之,苏轼亦知之,反思之道,何须多言?

第二篇:康德著作 读后感

从康德谈起

——读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有感

经02 班 王远韬 2010012633

花了总共近10个小时,才算是读完这篇只有21页的短文。这其间自然也掺杂着我的思考,不只是停留在评论该书的层面,而是上升到历史观和价值观层面的思索,以及对于意义的追寻。

康德这篇著作在我看来,其根本的立足点在于论述人类的行为必定会受到自然支配这一观点,即在所谓的“大自然的隐藏计划”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在开篇康德就提出了人类的优越性在于何处这一问题,并论述了利己性所带来的种种悖论。然后就引入“历史的线索”,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强调人类社会文明的前进是依循一定方式的。而推动这一前进的具体人物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依赖于这种规律性这种前进时必然会发生的。

在命题一中,康德提出:自然禀赋的存在必然会具有目的性这一观点。他采用的是反证法的方式,即通过“合法则的大自然”这一观念来论述目的不存在的矛盾性。如同启蒙时代的其他思想家一样,他强调了“理性”的必要性和“偶然”的令人绝望,即一种把世界的结果置于理性下的妄图。

在命题二中,康德指出:自然禀赋的存在的目的在于发挥人类自身固有的理性,而且这种目标的实现只能是一种整体上的成果,而不可能是个人的成就。一个人的单独行为并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整个社会的行为却可以做到这一点。在整个社会的运作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角色。至于这个角色,我们的行为如何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我们自身是无从得知的。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选择这样做,直接的原因是因为有人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这样去做(至于深层的原因则在于后面)。教导,这一过程是一种具有传承性质的行为,也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由于有了这种行为,人类的经验就有了一种累加性。当然,这里的经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具体行为上的经验,而是一种广义的,深层次的,社会宏观发展上的经验。而这个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就在于人类的目标充分的与大自然的目标相契合。在命题三中,康德论述了人类,或者说理性的优越性:即这种优越是完全由人类自身创造出来的。人类的成果都是由理性而造。在这里康德继受了牛顿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中的思想——大自然不做徒劳无功的事情。这也抛出了为什么在形体上处于劣势的人类可以在大自然中处于支配地位的问题。康德把这种成就归功于理性:一种强有力的,自源性的工具。所有一切的人为的东西,一切区别人类社会与动物的东西,都不是所谓的人类“天生的本能”,而是一种依靠自身努力,自身理性而得到的成果。

在命题四中,康德通过引入“非社会的社会性”这一概念,揭示了社会的形成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康德认为:一方面人类想进入社会,因为在社会里人类自身可以产生一种“类归属感”——即在同类的集合中自身的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另一方面,人类又由于自己的私欲,即“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思摆布来一切”,阻碍了自己完全的融入社会,成为了众人的“阻力”。而正是这种阻力,这种不可以为所欲为的情况,充分激发了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投入到社会中,以满足自己天生的,日益膨胀的私欲。每个人都想享受更多,但是整个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没有欲望,就没有动力,否则人类社会就像康德所说的“绵羊”一样始终处于一种低等的状态。而这又反过来促使人类留在这个社会中,并且充分地发挥理性的作用,以推动社会的发展。这里康德和亚当·斯密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个人都看似,或者实际上就是在为了满足自己,实际上却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达到

社会的最优,不过康德“看不见的手”是大自然“隐藏的计划”,而亚当·斯密的是市场上的价格罢了。而从个人的角度上来说,这种欲望的出现所导致的人类对自身能力的最大化利用,也极大的锻造了,磨砺了人类的理性——一种“大自然的纷争不和”促使人类提升和前进。

命题五到七康德指出了人类发展的——也是大自然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建立起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及其在现阶段未被实现的原因和其实现的一个充分条件——国家的对外关系,一个虽然比个人层面要高一个维度,但是本质是一样额问题。康德认为,人类理性的最大限度的发挥的前提在于要有一种合适的社会条件,因为人类的非社会的倾向使得在没有一种约束这种自然性的倾向的权力下泛滥的自由会导致社会纽带的不稳固,更不用说社会的发展了。从而为了使人类的非社会性的自由能够被一种外在力量的方式所约束,以使得这种强迫的共处得以维持,一个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可是这个目标的实现却是非常的困难,因为个体的利己和社会的终极目标之间冲突是如此之大。自然性的根深蒂固给这一行为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于是康德就借此引出了人治这一观点。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约束的问题。于是维持社会的纽带这一问题可以转化为寻找一样事物来约束个人自由的问题。前人的尝试就在于君主——即通过一个人来对整个社会进行约束。但是康德也指出,统治者也是人,其自身也不能克服人类本身就具有的问题,更不要指望他能够为社会带来什么。藉此,康德批驳了人治观念的不合理性。而所谓的宪政的实现,必须要满足以下的条件——正确的概念,足够的经验,和变革的决心。通常意义下的社会是很难做到三者合一的,而人治下的改革正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尝试”。而这体现在国家层面上便是国家之间的战争,抗衡。如同人类社会终将走向发展一样,康德同样认为,在这种冲突下,国家与国家之间到最后终将会达到一种寻求平衡的状态,一种寻求和平的状态。而这种寻求的意识,也会反过来影响自身内部的公民社会的发展,而且这种影响不是物质层面的,而是道德层面的,是一场内心改造运动的进行。

命题八和九就再一次强调了这种目的的必然性和一种以这种观念为基础的世界的历史哲学观念,在此就不再赘述。

我个人认为,这种对于理性的过分的膜拜,是一种对人类尊严的蔑视。按照康德的观点,人类自己一切的活动都会是具有意义的,而且历史学也正是为了挖掘出这种内在的意义的联系。那么,我倒是想知道,这种把人类的活动归结为大自然的隐藏的计划中,那么康德把人类的尊严置于何处?康德看到的是人类的劣根性,并且通过对这种劣根性的论述得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再把这个归功于大自然,这不就是对我们人类自身实践所创造的历史的功劳的抹杀吗?当然,不同于以往的机械决定论,康德加入了人类自身的情感和思想的因素进去,可是其本质上依然没有跳出这个框架,还在妄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以一种“理性”的态度进行“解释”和“预言”。

什么是历史?历史是有意义的吗?按照康德的观点,历史似乎就是在一种普遍的观念下的对社会有意义的存在。但是在我看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和人自身内在的心灵的选择有关。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所有的事情,无论它最后达成了一个怎样的最终的结果,它也终究是一个结果而已,而不是一个目的!

正如中国传统的思想:心之所向。又或者,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里无一例外不强调“心”的作用。可以说,不同于宪政,我们提倡的是“心治”;不同于宗教,我们信仰的是“良心”。这正是我们东方文明的优越之处——不以一种死的,冷冰冰的框架框住这个社会。毕竟,社会也是由人组成的。

我,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为了自己而活,不是为了其他人,为了社会的发展。康

德所论述的社会的终极发展模式,怕是就会像是社会学的经典例子——蚂蚁罢了。

最后,我想谈谈关于信仰的问题。理性的发展,理性的胜利,让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价值观扭曲,信仰缺失,人与人之间的淡漠,以及没有节制的行为。正如康德所述,理性以自生为源,不断的像病毒一样疯狂的发展。结果呢?我们达到了一种理想的社会吗?我们所做的一切真的像康德所说的那样,只是因为我们的维度实在是太低,所以没有办法看到它们对我们社会的发展产生一丝一缕的意义?我更相信我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而不是什么所谓的隐藏的计划!

什么是隐藏的计划?是经济大危机?是苏联大清洗?是纳粹大屠杀?是日本人对国民的奸淫掳掠?是建造可以毁灭地球上千次的武器库?把这套理论跟那些深受其害的人们去说吧!奥斯维辛和南京至今依然在哀号!这就是伟大的计划!

曾经的我们虽然不富足,虽然蒙昧,但是我们至少敬畏自然。现在呢?

谁更无知?谁更蒙昧?是那个无法解释自然的人,还是不敬畏自然的人?

是信仰,而不是理性,支撑着这个社会。充分利用理性可以创造出很多奇迹,可是却不知道怎么样去利用。

内心没有一种敬畏的人,就会放弃了自己应有的责任感。我们应该,或者说必须对自己负责,对这个社会负责。而支撑着这种负责的,正是信仰。

无论是耶稣基督,安拉,还是我们的“良心”,都在提醒着我们,还有着一种超越我们理性的存在。

最后,引用一句话作为结尾:

“只因为你这样的灵魂,我才祷告到现在。”

第三篇: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第一版序讲哲学的危机,第二版序一上来就讲哥白尼革命。由结果判断学问是否走上康庄大道的容易我一点都看不出来,这个结果有两个可能一自身无矛盾二实际应用。康德显然指的是前一个,这实际上是普遍同意作为标准。可是这个标准无效。比如中世纪一个修士会说耶稣基督的话自从说出后没有人不同意,从没有更易过,所以基督的话就走上了科学的康庄大道。这显然是荒谬的。可是我们的确发现科学和哲学是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呢?这里康德再次说传统形而上学应当废弃。

首先是逻辑,我们的介绍中都漏了逻辑。逻辑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成为科学了。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康德罗列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人类学来与逻辑学区分。这里给出了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形式?)的规律。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

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

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前者是理论的,后者是实践的。这里的规定象是说一种静观,现实则寓有行动。

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粹先天知识。这里一个问题是纯粹不纯粹的划分是否只针对理论知识,实践是否纯粹的问题《实践理性批判》谈过,可惜当时没看懂,现在也不记的。

其次是数学和物理学。数学是完全纯粹的理论知识,物理学是混杂的(不纯粹的)理论知识。所以我们说纯粹数学是多此一举,说纯粹物理学则不是指所有物理学,而是纯粹的部分。

数学在古希腊成为科学,逻辑是一出现就成为科学的,数学不是。这涉及科学史的问题了。依据自己的概念加在图形上数学就走上科学道路了。这个说法在数学上究竟有多少正确性呢?康德所举的例子是指什么?不管怎么样,康德是为了引出哥白尼革命。

物理学所谓一个半世纪推算一下应该是说十七世纪开始。培根的天才的建议指什么,大概是说重视经验归纳吧。康德强调物理学的成就在于经验知识上。这个精神和康德哥白尼革命的思想有对立的成分,也有符合的成分。对立的正如赵敦化老师说的哥白尼的哥白尼革命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康德的却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原话不是这样)。符合的是仔细体味古

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恰恰是限制人的力量的,因为这一切是神的安排,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是稳定的,不求变化的。近代科学则是一种工具理性,是要追求控制的,是不稳定的。康德哲学也有这种味道。可是康德也有限制人的思想。可见问题异常复杂。绝不能简单化。另外,康德也许不知道数学的逻辑的方法在近代科学发展中至关重要,中国人也重视经验可就是缺少数学的抽象。

这里康德的思想很深刻,很能与证伪主义合拍。假设先行,而不是观察先行。可是康德的并没有把这个过程讲清楚,按照他的体系,他恐怕没有体会到证伪主义的思想。这是康德论及经验科学的地方,也就是康德的科学哲学。可以引发思考的地方很多。可惜康德没有详细展开,因为康德关心的主要是形而上学。也许康德是明智的,因为科学不需要这么多哲学说明自己已经可以很好的发展了。科学哲学很象个累赘。也是因为康德时代纯哲学还没彻底衰落,我们的时代应用哲学大行其道了。

哲学还未成为科学。玄学在一切学问被破坏后仍然可以存在,比如黑暗时代。这个事实说明哲学的顽强生命力,哲学是人性的必有之义。哲学的问题是(比较第一版序论哲学的危机)哲学在常识上都会陷入困境,哲学家们没有一致意见。哲学仅在概念中盲目摸索。

哲学是否能够成为科学,如果不能为什么有这种探求哲学的禀赋,如果能,该当如何?

康德也是符合论者,只是传统的符合论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知识与对象相符合,康德把他转过来。康德的论证却很成问题,他说如果不这样就不能说明先天知识是怎么可能的,这是把先天知识的存在作为预设了。这个到导论里再谈。

注释:康德反复说经验知识用经验可以检验,超验的哲学不能用经验检验。显然他认为经验可以证明知识是普遍必然的,只是不能说明这种普遍必然的原因。但是我们现在知道经验不能证明全称命题是必然的,这个休谟就已经指出了,休谟把经验知识称为或然的知识,在原文中实际上是knowledge和probablity这样两个词,或然性知识不被叫做知识。不知道康德为什么还这么认为。康德这里说了现象界与物自体的二元划分。感观和悟性所经验的对象是现象,理性的对象思维对象是物自体。做了这种区分就可以避免矛盾。

这里所谓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不太清楚指的是什么。大概是分析论和辩证论。只是这里说的是玄学的两部分。批判并非玄学,但康德用词未必准确。分析论说明先天知识如何可能,辩证论说明超验如何之不可能。康德接着说明为什么必须区分现象和物自体,这样就可以避免矛盾。可是有一个问题始终不明白,康德认为我们可不可能以某种方式有与物自体相符合的知识。综合前后的说法大概是认知是不可能的,思维是可能的。物自体的确不可知,但可思。这个思是否只意味着实践中,那康德致力于理论形而上学的建设根据何在?

注释一:所谓还元不知什么意思,与现在化学上的还原反应恐怕意义不同。这里综合是综合命题的综合吗?以辨证方法联结关于现象的知识和关于物自体的知识来与理念相调和,这个不解,总是说经验知识与道德知识并行不悖,三个理念得以存在,不遭自然因果性否定。注释二:这里康德说明序言中提到的只是假设,整个书才是论证。

以上可以说是第一部分哥白尼革命。

纯粹理性批判说做的实际上是纯粹思辨理性批判,目的是形而上学革命,也就是哥白尼革命。这段说明他预示着一个形而上学体系。但没有说只有实践的是可能的。这里再次强调了批判的体系性和由此对未来形而上学的好处。

这里明确说理论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但着重说的确是在何种意义上批判有积极的意义,那就是为实践形而上学的建设扫清障碍。这里凸现了康德关注的另一个问题:自由的问题。注释:康德将知识限定在经验领域,可是并不是说对于物自身我们就毫无作为。我们不能认知物自身,却可以思维物自身。这里有一个注释来解释这里的认知与思维。认知要证明可能性,思维只要不矛盾有可能性就可以了。这里有两种可能性,逻辑的可能性和实在的可能性。这无疑表达了康德对于认为如果是逻辑上矛盾的那么连思维都不可能,但只要逻辑上可能即便没有实在的可能也可思维,有意义。这种理性的主观的(ideal)立场表露无疑。

说明为什么不能否认自由,科学的因果性对道德的最大威胁是自由成为不可能了。我怎么都觉得康德无非是说我们要有道德所以不能否认自由,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有道德呢?抱定了为信仰论证的目的其论证还可能是不偏颇的吗?莱布尼兹就致力于维护信仰,康德也是。不过康德是道德先于宗教的,并且不会想莱布尼兹那样在论证中搬出上帝帮忙。

这段里有那句留地盘的名言。前面说明自由问题,实际上上帝存在,灵魂不朽也是如此。单独说是个自由问题不妥当,当为信仰问题较好。但自由问题在信仰问题中占重要地位也是事实。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意义就在于限制知识。康德其实也是实践优先的,如同后来的德国哲学家一样。他们从唯心的(idealism的广义,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唯心不同)角度发展康德也是符合康德的意向的。

以上是第二部分批判对于道德信仰的意义。不清楚第二版什么时候出的,那是实践理性批判是否已经出了。若是则这里强调了道德意义很合理,康德对整体体系考虑更多了。

上面一段末尾说独断论是无信仰的根源,这下面一部分讨论本书的价值,第一个就是消除独断论的恶劣影响,第二点是保卫信仰,第三点是消除独断的学派对信仰的独占权。这一段说了前两个,第二个详细的见于前面。

批判不会使人类之关心事项受到损失,但会使学派的独占权受损失。这其实是不反对上帝存在等信条但反对传统的论证。这很与宗教改革的路向相一致。反对教会但不反对上帝。但是很多人都是这个态度,休谟也是。传统的学派是无用的,一是繁琐,二是对公众不起作用,当然还有不正确,所以抛弃它不会有什么可惜的。可是康德接着说批判绝不能通俗化,也没必要通俗化。对我们来说就是哲学的通俗化没有可能性和必要性。这就是说康德自己也承认自己的理论是一种新的权威。所谓权威就是不懂还不敢说它是错的,老实说是懂了也不敢说是错的,要装出不懂的样子来。唯有批判不遭批判这大概就是康德的意思。可是如此说来上帝存在也可以批判了,批判的结果有可能就是否定它的存在。当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存在主义者面对着没有上帝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状况时存在主义哲学就诞生了。康德却避开这个问题,不愿意认上帝存在。康德也许觉得上帝不存在象孩子没有母亲一样荒谬。可是应该看到这里面也有理论考虑,因为没有上帝道德的确岌岌可危。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在这方面的确欠考虑。

这一段区分了独断(的)和独断论两个概念。我以前说康德本质上是独断论者,这话显然错了。但康德自己也承认自己是独断的。两者的区别是是否进行批判。独断是自先天原理产生严格证明,这再次体现康德的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康德绝不沦入否定一切形而上学的怀疑论。“形而上学应该完全先天的成就其事业”,康德对沃尔夫仍然有很高评价——一切独断的哲学家中的最伟大者。我觉得我们现在也许对沃尔夫太苛刻了。不了解沃尔夫体系就不好理解康德。康德对于哲学显然抱有一种很神圣的形态,觉得是很伟大的事业。于是他追求一种超越个人意见的普全真理,这些近代特色在现代都遭批评。

最后是关于第二版与第一版的不同之处的说明,这些我结合正文看较好(包括一个长长的注释)。总的看康德对自己的体系十分自信认为论点、证明和结构都不需要变。变的只是阐释方法,这个与证明的区别似乎是证明是没错的,问题在阐释证明的方法。是如何说的问题。最后康德再次强调体系性的问题,认为哲学著作细节错误难免,但重要的是体系。

第四篇:康德名言

康德名言大全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 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 美学的奠定者。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 要哲学家。

1、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因为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2、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3、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律。

4、不学会幽默和风趣,人就太苦了。

5、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6、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7、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8、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9、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10、工作是使生活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备注:这里的工作是指你所爱好的工作。)

11、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12、想要成就大事业,要在青春的时候着手。

13、活动或运动是人体健康的导师。

14、人不能被判为奴,他只能自认为奴。

15、哲学无法教授,哲学永远是思想者的事业。

16、“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而是教你们如何进行哲学思考”

17、当爱情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资格去享用它,当我需要爱情的时候它却离我而去。

18、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来着根据那个原理研究出来和实验,奔赴自然。

19、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

20、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21、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

22、对孩子的要求,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绝,就应该给予满足;(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如果有不答应这种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许他耍赖。一旦拒绝,就不要改变。

23、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

24、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向教育孩子善于动用自己的自由权力结合起来。孩子只要不做有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就应当让他们有行动的自由,不要硬去改变孩子的意愿。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只有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25、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26、天才是自创法则的人。

27、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28、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

29、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

30、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格”观念,一面使我们从头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同它有欠符合,并因些挫抑了我们的自负心,同时却使我们明白地看出了我们的天性的崇高;这个观念就是在极平常的人类理性方面也是自然发生、显而易见的。凡稍知廉耻的人不是有时会发现,他原来可以撒一次无伤大雅的谎,以便摆脱某种可厌之举。甚或为其可爱可敬的友人求得某种利益,可是他却仅仅因为害怕暗自鄙弃,而毕竟不曾撒谎吗?一个正直的人只要废弃职责,原可摆脱某种惨境,而其所以能够不辞辛苦,坚持下去,不是由于他自觉到这样才可以身作则,维护人的尊严,加以尊崇,才可以内省不疚,不怕良心谴责吗?

31、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32、教育之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人。

第五篇:康德哥白尼革命

康德哥白尼革命

哥白尼由于把恒星的运动部分归之于观察者的运动从而解释了恒星的表面上的运动一样,康德则通过揭示客体与心灵相符合——在认识中,不是心灵去符合事物,而是事物要符合心灵——而证明了心灵的先天原则如何适用客体。“这种情形正与哥白尼最初的思想的情况相同。哥白尼假设一切天体都围绕观察者旋转,因此不能很好地说明天体的运动。于是,他假定观察者旋转,恒星静止不动,以尝试其是否更易于成功”。——“依据几何学家和物理学家所确立的例证,使形而上学革命化,以改变迄今为止一直流行的形而上学的程序,这种尝试即纯粹思辨理性批判的主要目的”。

康德以前的哲学认为,真理即是知识符合对象,我们的认识能力围绕着事物展开,努力去寻求事物的本质,这在哲学上被称为本体论哲学。

康德则认为,事物的本质不可知,我们所能知的只是事物的现象,只是事物显现在我们面前的样子(这就是所谓的康德的不可知论,其实康德的意思是物自体不可知)。而事物如何在我们面前显现,决定于我们的认识能力,通俗地理解,比如人有色盲,则具此一颜色之物可能显现为彼一颜色。当然,康德其实主要不是表达这种意思。这种意思主要是英国哲学家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但的确有相通之处,而又有很大不同。所以,当时哲学界有人称康德是贝克莱主义,是有些道理的;而康德听了很生气,以为大不同,也是有道理的。康德的主要意思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决定于人类先天的认识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先天直观形式如时间和空间,包括人类先天的知性结构和范畴,如质、量、关系、模态等四个方面下属的十二种范畴。正是这些具有普遍有效性和客观必然性的先天认识能力,决定了人类知识如何可能,决定了人类知识的普遍有效性和客观必然性。正是康德,让近代哲学发生了转向,即由本体论哲学转向认识论哲学,转向研究人的认识能力。真理不是知识符合对象,而是对象符合知识,正如不是太阳围绕地球转,而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因此哲学界认为康德的哲学革命意义之重大就如天文学上的哥白尼革命一样。

康德认为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本身,我们的感性或理性认识能力围绕着事物展开,就象哥白尼之前,人们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转;实际上人们如何认识事物呢?康德认为事物在进入我们的认识领域时就被我们的认识能力进行了建构,比如说时空概念就是人头脑中本来就有的,所以我们在看到的所有的事物都在时空之中,就象我们的头脑中带了一个时空的眼镜,所以事物呈现什么样子是受我们头脑中有什么认识框架所决定的,即我们认识事物不再是围绕事物转,而是事物围绕我们的认识能力转,也就是哥白尼革命:地球围绕太阳转。

休谟通过对因果关系的诘难证明了一点: 这些关于现实的概念知识的结构形式, 特别是因 果关系形式, 并不存在于知觉中, 而是观念的组合结构的产物, 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因果关系与现实有关。

康德受到莱布尼茨的启发进行了又一次认真地思考: 借助于认知者的单子和被认知者的单子之间, 源于上帝的 预定和谐, 潜在的先天性的净化观念是否有可能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之谜。很快地, 康德就认识到, 这种先定和谐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臆测, 不可能证明因而也不可能支持科学的哲学体系。

让世界围绕认识者旋转起来, 人类的知识就既有先天的意识成分, 又有后天经验的成分。如果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直观能力的性状, 那么我倒是完全有可能想象这种可能性。

先天综合判断

所谓“先天综合判断”就是既具有感觉经验的内容,同时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科学知识。换言之,如果有科学知识,如果有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的知识既有感觉经验的内容,同时具有普遍必然性,这就是衡量一种知识是不是科学知识的标准:先天综合判断。

康德断言﹐一切科学知识都是由这类判断构成的。如数学命题﹕7+5=12。单纯联结7和5的概念﹐根本分析不出12这个谓项﹐只有藉助于直观﹐例如藉助手指的逐一相加﹐然后才得出12这个概念。所以算术命题永远是综合的﹐然而它又是先天的﹐因为7+5=12这个命题具有不是来自经验的普遍必然性。又如几何学命题﹕两点间直线是最短的线﹐主项中“直”的概念不包含量﹐只包含质﹐因此“短”这个量的概念不能从主项分析得出﹐只能由直观加上去﹐但是这个命题又公认为普遍有效的。又如自然科学命题﹐每个发生的事物都有其原因。“原因”指与发生的事物不同的某种东西﹐不包含在主项里﹔但是每个发生的事物又必然有原因﹐这种必然性完全不能从经验得来﹐是以先天知性概念为依据的。只有先天综合判断才能构成科学知识。

先天综合判断的提出﹐表现出康德哲学力图克服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片面性的调和倾向。但康德所强调的是理性的先天性﹐认为没有理性的先天因素﹐经验知识﹑实践道德和审美活动都不可能。

物自体

物自体“只能思之不能知之”。

在那么我们就永远既不能先天认识它, 也不能后天认识它。” 以“自然”为例:

作为物自体的自然是不可知的, 但是, 与人们的意识相联系、作为人们经验对象的自然是可知的, 这一自然就是人们认识所能及的“现象”。

康德在探讨人们如何能认识作为现象的自然时, 提出了不同于他以前唯物主义的、独创性的观点。首先在对认识主体的看法上,亚里士多德和洛克分别提出了“腊块说” 和“ 白板说” , 认为人的感官和心灵是一块白板,在没有认识自然以前, 里面没有任何先天而来的痕迹, 没有任何记号, 没有任何观念。

相反, 康德认为人们在认识作为现象的自然时, 主体先验地具有一套认识形式, 这就是在 感性阶段上 作用于自然的形式一一时间和空间;在 知性阶段上 用以“ 给自然立法” 的范畴—因果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等。

其次, 在主体和对象的关系上, 康德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 人们对外物的反映是消极被动的, 正如培根所说: “ 存在的真理同知识的真理是一个东西, 两者的差异不过如同实在的光线同反射光线的差异罢了。” 这就把人们的认识看成是镜子似的反映。而康德认为人们在认识作为现象的自然时, 要依靠主体先验具有的时空直观形式和知性范畴, 主体从感觉开始的 对自然的整个认识活动, 从来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相反, 认识的层次愈高, 主体的能动作用就愈强。人从过去受认识对象的制约变成认识对象的主宰者, 人不仅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 更重要的是自然的主人和“ 立法者”。再次, 康德认为主体之所以对自己的认识对象具有能动作用, 关键在于这一认识对象—作为现象的自然, 是主体自己“ 设定” 的, 对象在被我们认识之前, 主体关于对象已有所规定, 主体在直观和思维对象时, 正是运用主体自身的规律对它进行了综合, 从而把散乱杂多的材料综合成一个完整的对象。康德写道: “ 如果理智处于一种给感性立法的地位, 那么它自身必定是一个创造者,他或者是这些感性形式的创造者, 或者是这些感性形式的材料也就是对象的创造者。” 由上可知, 正是作为“ 现象的自然” 学说的提出, 使康德在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土进行了哥白尼式的革命, 主体的能动性被充分阐发出来, 第一次把“ 自然” 不仅看作是主体反映的对象, 而且是主体活动和改造的对象, 从而批判了他以前唯物主义哲学家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下载反思——康德曾言及(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反思——康德曾言及(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康德语录经典

    康德被许多人认为是现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康德的生平听上去是对他这位象牙塔里的知识分子一生的戏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康德语录经典,让我们一起走进康德。1、美,是没有目的的......

    关于康德经典语录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关于康德经典语录,希望对你有帮助。1、那最神圣恒久而又......

    读《康德美学》心得体会

    读《康德美学》 康德是西方哲学、美学上的大师,他的理论著作是从事西方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必读的书目,他的代表作是有《判断力批判》等。 康德一生过着规律的独居生活,他严格有......

    康德的幸福观探源

    康德的幸福观探源 马 建 省 (郑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幸福现在已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如何才算幸福,如何才能配享幸福?康德的幸福观以人的两重性为哲学基础,......

    曾科生涯反思总结

    生涯反思总结 经过半个学期的生活和学习,个人的生涯状况有所改变和进展,现进行反思和总结如下。 1. 个人兴趣发展较弱,没有充分发展。由于学习的加重,学校活动的增多,个人杂事较......

    曾祥茂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案例 (一)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教学反思 回顾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前前后后,我感觉整个课堂都是处在一种求知的氛围之中。师生积极投入,学生的精彩发言一个胜过一......

    前言及后记

    前 言 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教案集,承载着甘都镇中心学校课堂教学的探索;体现着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统领作用;渗透着“自学、精讲,多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肩负着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

    药明康德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报告 题目: 学生: 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 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无锡药明康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实习岗位:质量控制 实习时间:2015年11月~ 2016年2月 实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