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小学生篮球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思考
对小学生篮球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思考
江苏 宿迁 程永山 223800
摘 要:新课改形势下,促进小学篮球教学的效果是小学篮球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小学篮球教材与教学现状入手,根据小学水平段学生的学练状况和学习需求,选编适合的篮球教学内容,探索恰当的教学策略,以不断提高篮球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 篮球教学 内容 形式 思考
篮球是一项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运动项目,深受学生们喜爱。在新课改形势下,怎样促进篮球教材的教学形式更适应小学生的学练水平,怎样积极有效地利用适宜的篮球教学形式更好的为广大儿童、青少年健身锻炼和身心健康服务,这些都是篮球教学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对小学篮球教学的思考
目前,小学篮球教学正面临着以下问题。其一,篮球运动的技战术及规则都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对参与者的身体、心理、技战术素养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二,当下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状况、技术技能水平、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参与时间,都很难适应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要求。其三,《标准》对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对教师课程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篮球的技战术等内容直接编入教材,并分解到小学各水平段进行教学,无论对学生的学还是教师教的要求都有相当难度,教学还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难以顺利进行,制约了教学的效果。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小学生的篮球学习心态和认知水平,积极适应不同学段水平的学生发展需求,从学生学的变化中不断思考和促进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变化,从而针对不同水平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小学生尤其喜欢篮球活动,他们打篮球实际上是参与以篮球为载体的各类游戏和竞赛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进行游戏活动,在集体性玩 耍中展示自我能力和水平,从而娱悦身心,在运动中体验乐趣;其次才是学练技能、技巧,以及结伴交友和锻炼身体。
这就要求我们小学体育教师在篮球教学中要积极思考教学内容与形式,小学的篮球教学要将篮球技战术进行趣味化处理,对活动进行必要的选择和改编,做到分层开发。
二、各水平段篮球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
通过对篮球教学内容的设计,促进掌握篮球技术、技能,体现技战术思想,增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基于这样的构想,就小学各水平段篮球教学内容、方法及教学思考等方面,提出如下探索。
水平一
学习内容:
1、耍球游戏:按顺、逆时针转动地面上的球;双手托球,按顺、逆时针转动球;双手或单手托、持球置于身体的多个体位;单手体侧挟夹球;双手抛、接不同高度球;双手抛旋转球;抛球多次击掌接球。
2、地滚球游戏:将球滚动到一定距离;单、双手拨动并控制球在身体周围作前后左右滚动;移动中沿直线或曲线拨动并控制球。
3、拍球游戏:A、单人单手拍球:原地拍球;左、右手拍球;左、右手交替拍球;走动拍球;拍球转圈;站、蹲、跪地、坐地等姿势拍球。B、两人拍球:对面交替拍球;站、蹲、跪地、坐地等姿势的对面交替拍球;交替换位拍球。C、拍球比赛:拍球比多(左、右手);拍球比高、拍球比低;拍球转圈比赛;拍球接力赛。
4、传接球游戏:A、单人传接球:体前两手交替托递球、双手抛球蹲起交替接球。B、多人传接球:头上、体侧、跨下传递球;原地迎面传接球;三角传接球。C、传(抛)接比赛:传接球比快;传球过“障碍”比赛。
5、投(击)准游戏:单、双手持球“打靶”比赛;“保龄球”比赛。
教学方法:
1、情景游戏法,一般采用以基本活动为主体、以球为活动器械的篮球教学。将以篮球为活动器械的基本活动或体能练习组合成游戏,以篮球来提高基本活动或体能练习的趣味性,增强学练的有效性;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多接触球,增进球感。
2、采用竞赛学练法,将基本技术技能的学练与游戏化的竞赛融为一体是小学篮球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变篮球教学为亦游戏亦竞赛的活动形式,把基本技能的学练与各种竞赛结合起来,营造有趣的、竞争的学练氛围。在竞赛活动或教学比赛中应用篮球技术技能,享受打篮球的乐趣,增进合作与竞争意识。
教学思考:
1、注重简单动作的重复练习,突出以小篮球为器械的辅助基本活动能力教学。
2、重视挖掘小篮球活动的趣味性,以游戏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3、积极做好游戏学练水平和基本活动能力等方面的激励与评价。
水平二
学习内容:
1、耍球游戏:双手转动球;双手环绕转动球;单、双手托球向上拨球;单、双手抛球多次击掌后接球;单手抛球换手接球;单、双手托、持球奔跑比赛;拍地面静止球比赛。
2、地滚球游戏:绕腿间成“8”字拖、拉控制球;沿直线滚动球追逐比赛;后退跑动中手拉球向后滚动比赛;体操棒赶小篮球比赛;地滚球打击目标游戏;击球出圈游戏。
3、运球游戏:A、单人运球:变换高度运球;曲线运球;跑动运球;运球过“桥”;运球绕过障碍。B、两人运球:定点交替换位运球;交换运两球;运球比低(左、右手);隔人(同伴在怀中)运球;两人运球追逐跑。C、多人运球与比赛:运球“拉网捕鱼”;运球接力赛;小组纵队集体合作运球比赛。
4、传接游戏:A、单人传接球:胯下前后传递球;体后单手传递球。B、多人传接球:原地迎面花样传接球;四角、五角、圆上多球传接游戏。C、传接竞赛:小组多球传接比赛;抛球叫数接球游戏。
5、投准游戏:单、双手持球投进地面的目标;单、双手持球投击墙壁或空中固定目标;移动篮圈投篮比赛。
6、综合竞赛游戏:运球、传球接力游戏;运、传、抢比赛。
教学方法:
1、采用以篮球趣味性活动为主体的篮球教学。选编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项目特点的活动,融球性、球感练习于游戏之中,将基本技能练习隐含于个体或集体的游戏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玩耍中熟悉球性、掌握简单的基本技能,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形成集体协同的意识。
2、采用竞赛学练法。将基本技术技能的学练与游戏化的竞赛融为一体。变换篮球教学的活动形式,把基本技能的学练与各种竞赛结合起来,营造竞争的学练氛围。在竞赛活动或教学比赛中应用篮球技术技能,享受打篮球的乐趣,增进合作与竞争意识。
教学思考:
1、强化简单动作的多次重复练习,突出球性练习与控制球能力的教学。
2、注意培养学生抬头运球习惯,强调同学间练习时的相互配合。
3、重视活动形式和现场情景,积极营造竞赛氛围。
4、注意基本技能与体能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水平三
学习内容:
1、球性活动:原地、行进间双手体前拨动球;体前抛球体后击掌接球;颈部环绕交接球;腰部环绕交接球;提膝胯下绕球;手指旋转球;手臂、前胸滚动球。
2、运球活动:A、单人运球:左、右手高、低运球;体前换手运球;单手前后、左右推拉运球;运两只球;听指令、看信号做左、右手高、低运球游戏;运球跑动听指令、看信号做停、起游戏。B、多人运球:“捉尾巴”游戏;运球“找朋友”游戏。C、运球比赛:运球过障碍接力赛;小组横队集体合作运球比赛。
3、传接活动:A、单人传接球:对墙单、双手胸前传接球,对墙反 弹传接球;抛球跨一步接球;体侧单手抛接球;双手前上抛球跑动接球等。B、多人传接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反弹传接球;击地反弹叫号接球游戏;前后移动中传接球;传接球接力赛。
4、投篮活动:单、双手持球投击移动目标;双手胸前投篮比赛;定时、定距连续投篮比赛。
5、综合竞赛活动:体操棒赶小篮球绕杆比赛;两人抢、打球游戏;接球、运球转身投篮比赛;“角篮球”游戏;“橄榄球”游戏。
教学方法:
1、采用以篮球基本技能学练为主体的篮球游戏教学。融球性球感练习、基本技术技能于游戏之中,使基本技术技能的学练过程游戏化、情景化,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学会和应用简单的篮球技术技能,提高控制和支配球的能力,形成初步时空概念。
2、采用竞赛学练法。将基本技术技能的学练与游戏化的竞赛融为一体。变换篮球教学的活动形式,把基本技能的学练与各种竞赛结合起来。在竞赛活动或教学比赛应用篮球技术技能,享受打篮球的乐趣,增进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思考:
1、重视在学练中小篮球基本技能,突出学生控制球、支配球能力教学。
2、重视运用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注重方法教学。
3、提高在学、练中综合运用运、传、投等基本技能的能力。
4、提倡学生参与自评互评,进行基本技能的评价和动作优劣的甄别。
三、结 语
通过对小学篮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思考和运用,有机的把篮球基本技术技能的教学和小学生的身、心、情、趣结合起来,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活动需求在合适形式下得到体现和满足,把篮球基本技能教学游戏化,简单的教学配合趣味化了,根据身体水平让篮球运动的内容和 形式更适合小学生的学练,让学生在教师的简洁、趣味的教中学和练,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和健身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著,《体育与健康》(水平一至三教师用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3、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著,《小学生体育学习》(1--6年级),江苏省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
附件
姓
名:程永山
单
位: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 通讯地址;江苏省宿迁市黄运路183号 电
话;*** 邮
编:223800 电子信箱:1466670167@qq.com
第二篇: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的改进研究
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的改进研究
课题提出: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反映学校体育开展状况和学生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众所周知,课间操为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团队精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缓解学习过程中的产生疲劳,调节学生学习生活等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每天都做一成不变的课间操慢慢地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甚至让学生产生了对课间操的厌烦感。学生渐渐没有了认真做操的重要意识,即使出操,也是出于形式,动作随意、不跟着节奏做、边做操边说话、随意打闹等现象非常普遍, 完全没有了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虽然经常采取检查、评比等措施进行整顿、治理,功夫下得不小,但总是“雨过地皮干”,作用不大,更谈不上根本好转。
研究目的: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分析现在课间操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作一些尝试性的改进研究,探索一条提高课间操质量的途径与方法,在保持学生活动兴趣的状态下,加强大课间操的活动健身效果,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身体,使学生在课间操的活动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提高课间操的做操质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课间操时“出工不出力”的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课间操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查阅资料、互联网、实地考察、观摩学习、逻辑分析、归纳总结等形式,在教师的直道和帮助下,结合自己及调查的结果,收集有关地方学校的课间操资料,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及建议,进行实践探索和研究。研究过程:
一、当前课间操存在问题的分析
经过过一段时间的校内课间操观察以及问卷调查,通过小组成员深入班级和学生交流和开会讨论,对课间操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就学校在课间操管理、考评、组织形式和学生实际情况等做了深入剖析,总结出以下问题:
1.时间过短
学生做一套广播操不超过5分钟,由于时间短,运动负荷偏小,加之学生马虎应付,动作幅度太小,不利于提高体质,达不到锻炼效果。2.内容单一
课间操只做广播操不利于学生全面锻炼身体,再则广播操的动作长期没有多大变化,学生每天机械地重复相同的动作,往往丧失做操的兴趣,导致厌做,做起操来无精打采,动作马马虎虎,锻炼效果不佳。3.组织形式单调、古板
课间操组织方式死板、形式单一让学生失去了做课间操的兴趣。学生始终按照“一听(听一种音乐)、二做(做一套广播操)、三评(教师评做操的优与劣)、四散(解散休息)”的单调形式做课间操, 且片段的活动,学生缺乏主动性和思维,致使学生丧失参与课间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间操是天天做了,但达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4.配乐唯一
广播操的乐曲只有一支,陈词滥调,学生缺乏新鲜感。5.管理方法落后
学校对课间操的组织和管理没有与新形式相适应,一直采取最原始的监督和检查手段,由学校行政和各班班主任全程监督学生做操,但由于学生数量多,实施困难,导致管理不力,难以规范学生的行为,缺乏时效性。
二、解决课间操问题的途径
课间操调查与研究的实施过程。为了能够使课间操更有意义,使同学们更喜欢体育锻炼,从而增强学生体质,我们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材料收集。一个小组走出去到其它学校进行观摩交流;另一个小组上网搜集有关课间操改革材料。经过论证考察,我们结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国家提出的“阳光体育运动”,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对课间操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1增加课间操的锻炼时间
可将通常20分钟的课间操时间增加到30分钟,使学生在足量的时间里锻炼身体,以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2.丰富课间操活动内容,使其多样化。2.1自编操
自编班操(广播操、韵律操、一二一健力操、哑铃操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长期以来,课间锻炼基本上以广播操为主。广播操是由专家专门研究编排的,对动作的设计具有科学性,有其动作比较简单、容易普及的优点。但全国上下,长期只听同一支曲子,做着同一动作,似乎少了个性,能否改变这一传统的模式,创造出既锻炼身体又提高学生兴趣的课间操内容?创编班操正好解决这一问题。学生是体育锻炼的主人,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自己设计符合他们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课间操,更能提高锻炼效果。2.2自选其他项目
再好的东西时间长了,也会产生厌倦,何况课间操多年千篇一律,每天都做同一套动作,难怪学生缺乏活动的激情。我们可以自选其他项目来充实课间操的内容,将单一的广播体操扩充为韵律操、拍手操、棍棒操、音乐操、模仿操(劳动模仿、运动模仿等)、哑铃操、沙袋操等,使课间操的内容由单一变为丰富、多彩、厚实,同时可以增加中国武术内容。把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引进课间操,既锻炼了学生的体魄,又使中华武术好男儿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可开展学习武术操、少年拳、五禽戏、武术组合等。这些都是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这些项目同样能达到锻炼的效果。3改善组织形式,采用多种做操形式。3.1改变学生做操的位置和方向
改变班级、年级、男女生以及全校学生整体做操的站位,变换学生的做操方向,身体朝后做操、身体朝斜向做操、单数排与双数排做相向操等。3.2改变做操前后入场和退场形式
以前学生听进行曲直接站成做操队形,现在变成进行曲响起,学生在操场后面密集队形站好,随着音乐的变化,有节奏的向前跑进,跑成做操队形。退场时,按规定的年级和班级顺序,和着优美欢快的流行音乐,按规定路线逐一退场。
通过位置和方向的改变,及入场和退场形式的改变,使学生在做操时对周围环境保持一种新鲜感,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找快乐,符合了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做操兴趣得到了提高。
3.3采用分年级、分班、分组做操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广播操都是全校性活动,铃声一响,全校学生都到操场上集合,统一做广播操。打破传统的统一做操的形式,采用班、组、年级为单位组织活动。各班、组和年级可以有计划地选择内容、场地器材,这样既利于小集体、个性的发挥,又便于组织管理,同时还利于增强集体凝聚力。3.4变换做操节奏
在学生做操动作质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背景音乐的节奏快慢、节拍强弱、音乐的风格特点及表现形式等。学生有所领会后,教师请学生说出自己对广播操音乐的一些内心感受,并引导学生大胆联想,体会每节操对应音乐的感觉。教师用词语生动、形象、准确的表达出每节操的意境,然后让学生体会音乐中的意境去做操,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和身体姿态以及表情来表达出对音乐和动作的理解,从动作中体会音乐的感觉,从音乐中体会到做广播操的快乐,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自我陶醉的感受和自我表现的欲望,全身心的融于做广播操之中,体会音乐中的美感,尽情地享受广播操带来的快乐。3.4.1口令变化:音量的变化、节奏的变化等。
口令音量的变化:做操时教师降低口令的力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励学生比一比谁的注意力更集中,在微弱的口令下做操动作更快、更好,以此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听教师的指挥,进行练习。
口令节奏的变化:A:有规律口令:在纠正动作,提高动作质量时,我采用放慢口令速度,让学生体会正确的动作路线和正确的动作位置,接着逐渐加快口令速度,然后过渡到快速听口令做操,巩固、提高动作质量。B:无规律口令:采用无规律口令练习,不断刺激学生的神经系统,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以此提高动作的力度和准确性,以及学生反应能力,激起学生的做操兴趣。3.4.2音乐变化:音乐音量的变化、音乐速度的变化等。
音乐音量的变化:将音乐音量加大或减小。通过此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听音乐做操的能力,丰富听音乐做操的形式,以此来调动学生做操积极性。音乐速度的变化:做操时,通过放慢音乐速度的练习,使学生体会正确的动作路线和正确的动作位置。通过逐渐加快音乐速度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正确动作,提高动作质量。通过音乐速度的变化,不断改变练习方式,使做操更加具有趣味性,以此调动学生做操的积极性。4改进课间操乐曲的选配,使其多样化。
课间操的内容不仅要丰富、多彩、厚实,其乐曲的选配也要多样化。5改进课间操管理考核办法 5.1树立标兵,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学中,挑选出几名学生作为领操员,然后对他们严格要求,专门训练。做操时,领操员按着教师的意图展示广播操动作,教师结合动作进行讲解,使每名学生都看到广播操的美。再通过对比,强化美的意识,然后让学生做动作,教师进行要领提示,采取男队、女队互相帮助的方法进行纠正,不断体会美的感觉。接下来,学生互相观察,互相欣赏,巩固好的动作,再次强化美的意识。通过做操动作、音乐、图形变化、观看影像等,陶冶情操,提高美的意识,不断培养做操的兴趣,学生喜欢了,做操的质量提高了。5.2校内宣传动员
为了提高学生对广播操的正确认识,增强学生对广播操的兴趣,还可通过学校广播、板报、橱窗、班级日志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宣传。学生通过观看自己做操的录像,观看我校和其它学校广播操录像,全国自编操比赛光盘等,不断的体验成功,感受成功带来的快乐,进而对做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5.3对外展示风采
利用家长开放日,将家长请到学校观看学生的做操情况,给学生提供向家长展示的机会。也向其他的体育教师展示广播操,向区、市级体育领导,体育专家,体育一线教师展示广播操。当学生受到如此鼓舞后,他们会更想做操,对广播操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三、结论
改进就是求变、求新,在变中求发展。课间操改进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寻,只有“摸着石头过河”,在前进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另外它还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环节、各项措施都必须考虑的尽量周密一些,少出错误,还要经常征求老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才能使该项工作少走弯路。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学校课间操一定会成为“阳光体育”的重要标志之一,一定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各位同仁,让我们为健康第一的体育理念而不懈努力,让课间操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吧。收获体会:
在这次活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这次的调查研究不仅仅是现状,而是要改变现在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观摩为结果,要付诸于实践;我曾一度想放弃这次课题,但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小组成员一切努力下,我们克服了大量困难完成了此次课题。在这次研究完成过程中,使我的个人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这是课本知识无法给予我的,同时也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到了团结协作精神的力量,就像接力项目一样,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是取得胜利关键。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中国德育》 《体育师友》
毛振民《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
杨贵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 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 金钦昌主编《学校体育学》 曲宗湖《学生余暇体育指南》 孙世民《课间操的思考与设计》 刘世东.《让学生真正享受快乐大课间》 季克异《要深刻领会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第三篇:小学生篮球训练方法
小学生篮球训练方法
【摘要】篮球运动是一个有趣的运动,也是一项重要的运动,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有益的。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师应该重视小学生的篮球训练,通过运用有趣的方式激发小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体育教师需要结合篮球教学实际,探究出科学的篮球训练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
【关键词】小学生;篮球运动;训练方法
引 言
当前的小学篮球教学方法是比较枯燥的,体育教师主要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因此,篮球运动在小学生的心中不再是有趣的,而是没有意思的。体育教师只有反思自己枯燥的教学方法,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才能为篮球教学注入活力,这样学生才会爱上篮球运动。
1.小学篮球教学现状分析
很多小学对篮球教学是不重视的,认为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而进行篮球训练是运动员的事情,基于学校对篮球教学的不重视,小学设置的篮球课是比较少的,一学期只有一到两节篮球课。小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篮球,所以对篮球这项运动是比较陌生的。一些小学的体育教师的篮球专业知识是比较匮乏的,篮球技能也是比较差的,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篮球时,只是按照课本内容。学生在篮球课上只学习到一些空洞的篮球知识,而没有提高篮球技能。
2.在小?W开展篮球教学的作用分析
2.1 在小学开展篮球教学可以为体育课程注入活力
一些小学的体育课教学内容是讲解理论知识、跑步、做操,教学内容是比较单一的,小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单一的体育知识,是很难激发学习兴趣的。在体育理论课上,小学生需要记忆大量的体育知识,在体育实践课上,小学生在除了跑步就是做操、自由活动。这样的体育课是小学生比较厌恶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增加了篮球这个项目后,体育课堂不再是枯燥的、教学内容不再是单一的,小学生可以在理论课堂上学习篮球的一些知识,增加对篮球运动的了解,在实践课上可以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篮球训练。研究发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增加篮球课程后,小学生对体育课不再有厌恶情绪而是比较喜欢的。因为小学生可以在篮球训练中感受篮球这项运动的趣味性,可以在篮球比赛中体验到竞争的乐趣。
2.2 在小学开展篮球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是父母宠爱的宝贝,所以一些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总是以自己为中心,是比较自私的。在小学开展篮球教学后,小学生需要通过同伴之间的配合打败对手,慢慢地小学生就明白了与人合作是比较重要的。在对一些小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他们在参加了多次的篮球运动后,学会了尊重他人,知道该如何与人相处、与人合作。
3.小学生篮球训练方法分析
3.1 在小学生篮球训练中体育教师鼓励小学生战胜困难
小学生的年龄是比较小的,所以在篮球训练中如果遇到困难很容易退缩。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体育教师首先要做的工作是鼓励小学生战胜困难,小学生有了体育教师的鼓励会变得坚强勇敢。例如,一些小学生在学习篮球动作时,如果在练习了很多次学不会动作,会变得垂头丧气,放弃学习。这时体育教师不应该对学生严厉斥责,因为严厉的斥责只会起到反作用。一些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篮球时,如果一些小学生没有学会动作,体育教师对小学生严厉斥责,小学生会对体育教师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在学习中更加胆怯,学习效率会更低。体育教师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小学生,对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小学生单独给小学生耐心讲解动作的要领,在小学生领悟动作要领后,告诉小学他们只最棒的,相信他们可以学会。鼓励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小学生有了教师的鼓励,在训练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会退缩,而是积极寻求解决困难的方法。
3.2 在小学生篮球训练中指导小学生进行投篮练习
小学生都喜欢投篮,因为当把篮球投到篮筐的那一刻他们会有一种成就感,也会获得快乐。所以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对投篮的喜爱,指导小学生进行投篮练习。体育教师可以
运用专业的投篮方法进行训练,这些方法分别为:罚篮线投篮、五个点投篮、行进中的急停跳投。体育教师在使用这些方法给小学生指导时,也是需要保持小学生对篮球的兴趣的,可以运用“动作”、“弧度”、“进球数”等竞赛式训练,提高小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小学生有了这些竞赛式训练,是会激发小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的。
3.3 在小学生篮球训练中指导小学生进行运球练习
小学生只有学会了如何运球,才能提高篮球技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换手运球、转身运球、手转向运球、下转向运球的技巧,在小学生对这些技巧熟悉后,再让小学生进行重复性训练。但是小学生如果一直重复这些动作是会产生厌学情绪的,这时体育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给小学生报播放篮球运动的视频,这样小学生可以在生动、直观的视频中学习运球技巧。体育教师也可以根据运球的动作给小学生设计有趣的游戏,可以组织小学生做游戏,这样小学生就可以在做游戏中轻松地掌握运球技巧。小学生都比较喜欢玩游戏,在玩游戏中可以娱乐身心,所以体育教师运用游戏教学方式是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运球技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
3.4运用奖励方式激发小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
体育教师可以运用奖励的方式激励小学生学习篮球。在篮球训练中表现好的小学生可以得到一本作文书。体育教师制定的这个奖励措施可以让学生明白参与篮球比赛的重要性。小学生会为了获得奖励,努力学习篮球技能。小学生的年龄是比较小的,在他们内心都希望得到体育教师的认可,因此,体育教师给小学生的奖励,是对小学生的认可。小学生都希望得到体育教师的认可。由此可见,体育教师运用奖励方式是可以提高小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的。
结 语 体育教师在小学生进行篮球训练中,是需要运用创新性的指导方法的,这样小学生是才会积极学习篮球知识,进行篮球训练。相信,在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小学生可以学学习到有价值的体育知识,提高篮球技能。
参考文献
[1]刘海英.对我国篮球竞技运动50年发展特点与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03).[2]杨阳.亚洲竞技篮球格局演变及现阶段中国队主要对手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
第四篇:对小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为了把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拯救出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玩耍时间,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要“减负”。学生的负担有二:一是课业负担;二是精神负担。为什么会有如此沉重的负担,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来自家长;二来自学校。众所周知,面对升学的竞争,就业的压力,家长、学校对学生施加了更多的压力。不打好基础就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因此,在小学阶段,家长们就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情况,他们“望子成龙”心切,节假日,双休日送子女上辅导班,做习题,把时间安排得紧紧的,孩子们哪还有玩的时间啊!在家长们的教育下,现在的孩子思想过早地成熟,想着进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哪还有以前我们儿时的那份纯真,快乐。但是这份压力的真正来源还是社会,现今社会用人制度过分追求高学历,使家长对子女的今后就业问题产生了担忧,如果进不了名牌大学,面临的就业问题就会更大,因此,他们不得不在现在让子女们承受这“不能承受之重”。而学校里师生的负担来自统考以及升学考试的压力。
“减负”已是个老话题,可为什么学生的负担没有减下,反而更重,原因究竟在何处?首先,减轻学生负担的规定,家长们并不领情,反而有不少家长增加了担忧。他们担心现在进行的快乐教育,到时候就是考不出好成绩的结果。面临的情况是小学不好好学就考不上好初中,考不上好初中就别想考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上大学就没戏,这是一环扣一环,哪环松了也不行。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就是学校放松了不少家长也会给孩子暗地里加码,那反而是一种更可怕的竞争、更可怕的压力。这几个学期,我校为了给学生减负,没有征订“每课一练”等作业本,但是家长们自发去书店购买。有些家长甚至认为老师在“偷懒”,在家长会上提出要增加作业量。“减负”后大多数的学生的课余时间多了,但有了这么充裕的时间,有的学生不加任何利用,只一味沉迷于玩电脑,看电视,于是家长们又对“减负”产生了担心。
要做到真正的“减负”,正如江校长说的,师生过重的精神负担要减,机械性的、惩罚性的、累死人的作业不要布置,而必要的课业负担不能减。目前有些学校的“减负”出现令人忧虑的倾向:借口“减负”随意删减教学内容;借口“减负”随意修改教学计划;借口“减负”随意减少教学时间。甚至,“减负”成为个别教师工作不负责任,降低教学要求的理由。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一考定终身”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改变的情况下,真正能为学生“减负”的方法只有一条,就是学校要走“轻负担,高质量”之路,教师们应该积极探索和研究教学改革,总结出在课内、课外有效可行的教学经验,严格控制作业量,精心安排,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欢迎的作业。作业就内容来说,既要突出新知识的重点,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既要考虑巩固“双基”,又要注意发展智能,既要面向大多数,又要照顾两头。形式上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如有口头的、观察性的、思考性的、实践操作性的作业,有时,根据教学需要,还可让孩子自己设计作业,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并且布置作业因人而异,既有统一的必做作业,也有选择性和自主性的作业。另外,学校和家庭应该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良好的环境,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的身心过于疲惫。
第五篇:对播音主持专业考试内容和形式的分析
对播音主持专业考试内容和形式的分析
对播音主持专业考试内容和形式的分析,有以下几点:
(一)考试内容与形式
专业考试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要进行初试面试和复试面试。复试通过之后,还需经过系学术委员会复审、终审,终审通过,方为专业考试合格。专业考试合格者,由相关大学招生办公室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合格通知书。收到专业考试合格通知书的考生,方能在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时报考此专业。
有的青年朋友由于不了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可能会把考试想象得很神秘或很难,其实不然。在具备了一定的基本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再了解、熟悉了考试的内容、要求、程序和方法之后,考试就会比较容易进行。专业考试有以下几项。
1.初试
(1)指定稿件朗读
这项内容,目的是考察考生的语音面貌、发声状况及基本的朗读能力。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清楚、准确、顺畅、生动。指定朗读的稿件是在考场发给考生的一篇几百字的以叙述为主的短文。
考试形式:考生分批进入考场(6~8人),每人朗读一遍指定的稿件。
(2)主题讨论
这项内容主要是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即兴表达的能力。根据临时指定的题目,提炼观点,言简意赅地进行即兴表述,同时,在讨论和辩论之中,展示自己的内在素质和专业素质。
考试形式:按事先抽签的顺序依次阐释自己的观点,所有同学阐释完毕后进行自由发言,既可补充阐释自己的观点,也可反驳其他同学的观点。
2.复试
(1)文学作品朗诵
诗歌、寓言、故事、散文、小说片段等文学作品比一般叙述性稿件感情更为浓烈,情节更为曲折,形象更为生动,表现手法也更加多样。通过文学作品的朗诵,主要是进一步考察考生声音的适应能力、变化能力、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这项考试的内容应该完成和表现得更出色些,更完美些,更自信些。这项内容限时在3~4分钟以内,文字约在600~800字左右。
考试形式:考生单独面对数位主考。考试全程录像。
(2)即兴评论
考生先将所发给的一篇新闻稿件(时长1分钟左右)朗读一遍,然后对稿件内容作一个约2分钟的简要评论。通过这一环节来进一步考察考生的新闻素质、新闻敏感和专业及文化素质,让考生能够进一步充分展示其专业潜质及个性特长。考试形式:每个考生单独面对数位主考朗读、评论。考试全程录像。
(3)回答主考提问
通过提问交流互动环节,进一步考察考生的全面素质,使考生能够有充分展示其个性和内在素质的空间。
这项考试的目的除了考察考生的文化素质、知识水平以外,同时也为了考察其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题目涉及文学知识、生活常识、基本概念、时事政治、广播电视,问题的内容基本上是在高中生的知识、常识范围之内。
考试形式:或者是由考生随意抽取题目,或者是由主考随机提问。考试全程录像。
3.复审
由学术委员会委员、教研室负责人、院系领导等组成复审组。将所有通过复试的考生放在同一平台上,按统一标准进行复审和成绩评定。
4.终审
由学术委员会委员、院系领导等组成终审组,将所有通过复审的考生放在同一平台上,按统一标准进行终审、排序。
(二)录取原则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即: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3/4的招生计划,按照在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高考总成绩达到学校确定的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依专业考试成绩排名从高到低的原则,优先录取,专业成绩排名并列的按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剩余的l/4招生计划。按照在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专业考试成绩合格,高考总成绩达到学校确定的录取分数线情况下,依高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择优录取。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录取时,男女生分别排队,男女生录取比例为1:1。
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自备稿件朗读诗歌、散文、小说片段、寓言等文学作品比一般叙述性稿件感情更为浓烈,情节更为曲折,形象更为生动,表现手法也更加多样。通过文学作品的朗诵,主要是进一步考察考生声音的适应能力、变化能力、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这项考试的内容是考生提前自己准备的,应该完成和表现的更出色些,更完美些,更自信些。可从以下6个方面加以
注意和把握:
(一)选好作品作品的选择对朗诵的成功非常重要。
第一:作品必须是自己喜欢的、很感兴趣的,别人认为好、推荐的作品,自己如果不喜欢,不感兴趣,即使再好,也不能作为自己朗诵的作品。
第二:选择的作品最好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情节,而且最好是感人的情节,如表现母爱、父爱、兄弟情、师生情、纯洁的友谊、高尚的品行、难忘的一段往事„„这样的内容既容易调动朗诵者的感情,也容易感动人、感染人。
第三:如果平时缺少朗诵的基础和一定的把握,不一定非要选择名家名篇。因为名家名篇的作品虽堪称经典,但也多“博大精深”,朗诵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另外,这样的作品,主考老师一般也很熟悉,考生朗诵名家名篇,可能会诱使主考在无意汇总增加内心的期待值;同时,也同意暴露朗读者的问题和不足。第四:选择的作品其内容感情变化的幅度不宜太大。
(二)能够脱稿朗诵脱稿意味着熟练,熟练意味着用心。如果事先可以充分准备熟练的一个600字左右的作品,应考者还手不离稿,“照本宣科”。这是否会给主考留下一个“不用心、不重视、能力素质不强”的印象呢?另外,熟练地脱稿朗诵会使应考者更加自如地发挥,更好地与主考交流。
(三)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和动作感
(四)善于把握文章的高潮部分
(五)善于控制感情和声音
(六)适当运用身态语言第二部分指定稿件朗读这项内容,目的是考察考生的语音面貌、发声状况、能力和基本的朗读能力。朗读总的要求是清楚、顺畅、生动。具体可以从4个方面把握:第一:感受领先,以情带声。第二:“归堆儿”“抱团儿”,清楚连贯。
第三:重点突出,层次鲜明。第四:排除杂念,全神贯注。第三部分即兴主持这项内容的考试主要是考察考生对文字语言的提炼能力和依据文字语言自如说话的能力。通常是发给考生一篇稿件资料要求考生根据稿件内容进行主持。在进行这个项目时考生要注意做到:第一:设计栏目,有头有尾。第二:删增改编,梳
理内容。第三:真诚交流,善用口语。第四:朴实自然,状态松弛。第五:语言简练,不要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