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讨药学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探讨药学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药学是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药学实验教学在实现药学教学的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是药学教育培养目标能否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 1 ]。作为新建的药学实验教学体系,结合兄弟院校改革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我系在设立药学实验中心的基础上,力图在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中有所创新,真正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富于创新的能力中的作用,最终使学生在基本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1、目前存在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和药学事业的发展,药学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深入。但是传统的药学实验教学内容多为理论教学的验证或孤立的单元操作;教学方法多是指导教师详细讲解,学生“照单抓药”;在学科角度上,长期以来一直是各自为政,本学科以外的其他药学知识涉及深度和广度不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体现出系统性和连贯性[ 2 ]。
这样的实验教学不能反映学科间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实际状况,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药学专业的实践性很强,通过药学实验课教学的全过程,应该能了解到药品研究、生产、检验和使用的全貌。因此,如何统筹安排实验,使其既能突出某一学科的特点,又能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开设药学多学科综合性实验的设想。
2、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2.1.1 建立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隶属于化学系。从药学专业整体培养目标出发,化学系除了负责实验室的全面规划、建设和发展外,还统一规划建立与培养目标相协调的实验教学模式,拟订教学计划,编写课程大纲,重组实验内容,组织与实施实验教学,同时还肩负实验教学的检查监督、学生成绩评定方案的制定等相关材料和环节,从体制上保证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2.1.2 建立药学实验模块 将实验内容组建为三大模块,即:
药物制造实验:包括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等。
学生通过药物的化学合成、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及结构修饰、中药的提取制备等实验,完成从原料药到成品药的全过程学习[ 3 ]。
药物制剂及药物代谢实验:包括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代动力学等。学生通过对各种制剂制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转运、代谢及排泄等实验,掌握主要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
药物品质评价实验:包括药物分析、药理学、药物毒理学等,采用现代检测分析手段与方法,对原料药与制剂药的质量以及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价,从而学习如何获得安全有效的药物。
通过三大模块的构建,学科之间以“药”为本,相互交叉、渗透,使学生对药学专业有较全面系统的实验学习。
3、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
3.1.1 整合、设计和改革实验内容 构建新的实验教材体系根据新的实验教学体系,重新编写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的实验教材,进一步突出实验内容的综合性、设计性、探究性和先进性,理顺药学专业各主干课程实验教学的相关性,明确实验教学内容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确定各阶段实验教学培养目标,同时根据实验教学模块中对应的能力模块,减少单一性、验证性实验,淘汰内容陈旧、内容相近、技术手段落后的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增加学科交叉的研究性、创新性实验,探讨研究不同能力培养阶段的实验教材。
3.1.2 以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模式 以学科特点为基础,加强教学方法改革。紧紧围绕药学专业主干课程和相关课程实验的关联性,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开设实验课程,探索适应实验教学体系中能力培养模块目标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我们对药学专业各学科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如药剂学实验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确立了相对独立的药剂学实验教学新模式,从教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改革,实践结果表明,新模式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中的弊端,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基本素质和科学作风方面的独特作用。
3.1.3 深化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独立、高效的实验教学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 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有效提升实验教学层次和教学效果,全面实施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给现有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4 ]。药学专业按照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打破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和传统观念的束缚,设置独立于理论教学管理的实验教学管理机构,实现实验人员、仪器设备和经费的统一规划,独立管理,减少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建立和完善与实验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有效解决实验教学资源总体不足与部分资源浪费、闲置或重复购置现象。
4、讨论
通过药学综合性实验,使学生们全面、立体地了解了药学各学科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与此同时,他们还了解了自己的专业爱好、特长及薄弱环节,并充分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不仅为实习作好了准备,也有助于将来的择业和工作。
实施教师认为,药学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内容与药品研制、生产的实际过程相符合,通过课题选择、文献检索、实验方案的设计、修改、执行、优化和实验结果分析等过程,可让学生对 药品的科研和生产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模拟演练。同时,药学综合性实验整合多个学科,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相融性,能帮助学生理清药学的专业脉络,促进知识的融汇贯通。将课堂理论与实验实际融为一体,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改善了教与学的效果,促进了教与学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 1 ] 刘利萍,边可君,高晓忠.对药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药学教育,2005,21(5): 40241.[ 2 ] 梁香.药学专业中开展综合性实验的探讨.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 1532154.[ 3 ] 王毅,罗月娥,刘斌.药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 113721138.[ 4 ] 李琳.药学专业教育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2): 86289.
第二篇:高校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高校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摘 要】 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素质和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实验教学改革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编写实验教学新教材;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建设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确立和实施新的实验教学考核制度。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创新时代,高新科技突飞猛进,新知识、新发明不断涌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教育领域各高等院校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重大任务。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了新世纪人才培养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首要途径,对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有能力、创新型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一、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在实验教学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较薄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社会前进的需要。主要问题有:
一是实验教学过去一直被视为理论教学的附属部分,依赖于理论教学,这种教学观念和模式,重点在课本知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忽略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制约了学生探索求知与创新,和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符。二是实验教学内容没有随着科技和知识的不断发展及时更新,几十年一贯制,传统验证性实验多,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偏少,形式单一,陈旧死板,学生能力和创造性发展得不到有效训练。教师缺乏积极性,学生兴趣不高,有些内容与实际应用不符,损害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三是各门实验课以教研室为单位各自为政,实验室人、财、物独立存在,各成体系,学科间没有相互交流的制度、机制及习惯,忽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实验课互不衔接,各上各的,重复实验,重复讲解等等,造成资源严重浪费。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四是在实验教学中没有体现由学生动手实验的本意,教师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实验中学生机械地按照老师的指导和要求学习和操作,没有亲自动脑动手进行实际操作,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五是实验教学考核制度不够完善和健全。实验教学没有建立单独规范和行之有效的配套考核制度,实验教学处在无硬性规定和刚性约束中,给人一种松散和走形式的感觉,方方面面都重视不起来,实验教学的意义和目的难于实现。
二、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思路
培养和造就现代社会需要的大批高素质和具有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已成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和重大职责,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素质和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是复合型人才成长的主要途径,发挥着其他教学培训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国实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传统的实验教学观念和模式制约和束缚着实验教学的发展,无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实验教学必须改革,通过改革发挥实验教学的巨大作用,承担起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实验教学的改革要紧紧围绕培养和造就复合型人才这一中心任务并结合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革除弊端,建立培养和造就复合型人才新的制度和机制。
三、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首先,要提高对实验教学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有巨大作用的认识,把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解放出来,构建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发挥实验教学实践性、操作性极强,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有独到作用的优势,突出开拓综合应用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携手理论教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其次,实施独立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建设,根据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学生应掌握的知识量和必备的技能为原则,对各门实验课进行融汇、交叉、整合,形成一个与理论教学相互联系、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具体做法:一是将隶属各教研室的实验室合并重组,成立实验中心,独立设课和独立开课,实验中心和各教研室脱钩,隶属于院校。二是制定实验教学独立的教学文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等,建立科学规范的实验教学体系和独立高效的实验教学运行机制。三是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教学制度、教师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使用和操作制度等等,规范实验教学、实验课的组织和管理。
2、编写实验教学新教材
成立实验教材编写机构或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编写满足实验教学新体系需要的实验教材。新教材要在加强基础训练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改变原有实验教材以验证性试验为主的原则,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创新意识,要反映世界领先技术和前沿知识以及实验教学的最新成果,随着科学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相应的内容。
新教材内容按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设置和展开。新教材前部(第一部分)以基础实验为主,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实验的基本常识、基本概念、基本仪器、基本操作及基本技术和方法,在进行验证性实验中,理论知识得到检验和实现,学生应用科学意识得到增强,具备了基础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的能力。新教材中间部分(第二部分)主要以综合性实验为主,这部分的实验多是跨学科的,是多门学科实验知识如实验原理、方法、方向的有机融合。提高和检验学生运用多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研究问题时的综合性、全面性,训练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知识转化和联系的能力。新教材后部(第三部分)主要以研究性、设计性实验为主,设立课题项目,或让学生在社会生产实践和院校的科研项目中寻找课题,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动手,自查资料,独立思考,自行设计和编制实验方案,实验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
一是定期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在实验室开放期学生可以进行课题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独立完成课题实验的能力。二是利用多媒体设施,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验教学,增强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比如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虚拟仿真等新技术,让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模拟操作系统,进行模拟实验,既节省了实验经费,也扩展了实验室的容量和空间,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将一些大型实验、综合实验、典型实验以及生产实际操作过程制成VCD,适时组织学生观看,增加学生的对实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面。三是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就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到生产第一线的车间和实验室去参观学习,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实验过程,参与解决和研究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和具体实验中得到锻炼。请进来就是请生产第一线的工程师、实验室主任等相关人员,到学院担任实验指导老师,利用他们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实验,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
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的地位、作用、目的、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教学任务比以前繁重,复杂程度也大大提高。所以,建设一支爱岗敬业、综合素质高、实践技能强的实验教师队伍至关重要。首先,要转变观念。实验教学成为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相关领域、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尤其是从事实验教学人员,要把观念的转变落实到行动中,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要爱岗敬业。其次,建立新的实验人员管理制度。院校要设置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师岗位和编制,实验中心(室)主任不得兼职要专任,实验教师专兼职可按一定的比例设置,专职实验教师的待遇、职称、晋升等要符合和具备实验和教师两个不同角色的特点,并和课堂教师相协调。要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定期考核的管理机制。再次,实施实验教师培训和深造计划。实验教学成为新的相对独立体系后,实验教学的内容、任务、目的、方法等都较前有重大转变。实验教师要胜任实验教学的新要求新任务,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要有计划、分层次的进行培训和深造,可以在本地,也可以到国内其他省市,还可以到国外,可以在学院,也可以到专门的研究机构,还可以到工厂生产第一线,学习先进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知识、实验技术和管理模式,使每一位实验教师不仅熟练掌握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础操作,教授学生掌握大量的日常性的基础性实验,而且具备培养和指导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研究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知识和方法。
5、确立和实施新的实验教学考核制度
传统的实验教学考核既不严格,也不客观,不适应新时期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要制订《考核实施细则》,紧紧围绕学生能力的提高进行考核,变考核知识向考核能力转变,不及格要重修。考核尽量做到量化细化,从实验设计、操作过程、实验技能、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回答问题、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结果、实验记录、实验报告等等都要确定考核标准和考核要点以及评分原则和分值。考核以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为主,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7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平时考核以每次实验为单元,按照《考核实施细则》有关规定进行考核,期末考试分为实验理论笔试和实验实际操作两部分,笔试按理论课考核方法进行,实验实际操作考核按《考核实施细则》有关规定进行,笔试占期末考试成绩的40%,实际操作占期末考试的60%。
【作者简介】
王 娟(1984-)女,汉族,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教师,硕士,主要从事药物分析和实验室工作.
第三篇: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体系的构建
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体系的构建
摘要 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加入WTO,对企业管理者素质的新要求,简述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关于企业管理者素质的一些观点。重点从八个方面
对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论述,并对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问
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体系构建引言
经过长期的艰难努力,中国加入WTO即将成为现实。加入WTO对中国而言,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应看到WTO会给中国整个国民经济和企业界带来严峻的挑战,它将中国的企业和其它国家一些强大的同行摆在同一战场上,并在同一个游戏规则下生死相搏。WTO的加入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标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胜败影响深远。而市场竞争的胜败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人,而人的竞争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企业的经营的好坏与管理者的素质的高低是紧密联系的,管理者素质也是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经济全球化下对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管理者在素质方面的差距是明显的。因此,在中国准备跨入WTO的大门,全力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企业的管理者的素质问题是摆在当前十分迫切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管理者素质的观点与认识
国内外学者对管理者综合素质的论述有不少,他们在某些方面既有相同也有互异之处。
2.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鲍莫尔的十大条件论
他认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应具有:合作精神,愿意与他人共事,对人不用压服而用说服和感服;决策才能,能根据客观情况做出决策,具有高瞻远瞩的能力;组织能力,善于发掘下级才智,善于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恰当地授权,能把握方向,抓住大事,而把小事分散给下级去处理;善于应变,能随机应变,不墨守成规;勇于负责,对国家、下属、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都负有高度的责任心;敢于创新,对新事物、新环境、新技术、新观念有敏锐的感受力;承担风险,敢于承担风险,有雄心,能创造新局面;尊重他人,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不狂妄自大,能器重下级;品德超人,品德为社会和企业内的人士所敬仰。
2.2 日本学者及企业界人士的观点
他们认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具备下列品质和能力。首先,在品质方面,应有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正义感,积极性、进取性、忍耐性。其次,在能力方面,有捕捉信息和鉴 10
53别信息的能力,有洞察事物和果断决策的能力,有不断创新和竞争的意识,有说服能力,有理解别人的能力和凝聚能力,有为企业发展忍辱负重的能力,有尊重员工和培养人才的能力,有克服困难追求成功的能力等。
2.3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观点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具有四方面的素质。首先是眼光,眼光就是能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赚钱机会。哪个投资领域是好的,哪一个产品是好的,谁能首先发现并开拓市场,谁就具备优秀的管理者眼光。其次是胆量,任何一种新的投资,或没有尝试的事情,肯定要冒一定风险,就看你敢不敢去做。只看见机会好,而不敢投资,那么这个钱你是赚不到的。第三是组织能力,组织能力就是能够把各种生产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减少外部的摩擦以及内部的消耗,从而使整个机构相互融合产生高效率。第四是社会责任感,企业家必须关心国家命运,民族前途,要有社会责任感。对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体系的构建
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是指管理者个人所具有的各种条件因素的有机结合。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者应具有道德伦理素质、心理人格素质、观念素质、经济与管理素质、政治与军事素质、文化素质、经验素质、能力素质这八个方面。而这八个方面的素质的状态也就决定其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3.1 道德伦理素质
企业管理者道德伦理素质是指管理者在为人处事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特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德行的优良传统,在人才观上一贯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做事先做人,管人先管已”。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企业管理者管好自己的企业的基础。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和经营管理道德品质。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是指企业管理者必须对社会的安全、和睦、文明、发展负有道德责任。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并把二者合理地协调起来。良好的经营管理品质是指企业管理者应以企业利益为重,不被个人利益所困扰;应抱有诚实的态度,要坦率和光明正大,公正、公平地对待企业的所有成员;要对过失勇于负责而不推诿于人;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要充满责任心和强烈的事业心。
543.2 心理人格素质
心理人格素质是指企业管理者个人的心理、人格条件,包括意识、气质、性格、情感价值观等心理要素。现代市场激烈竞争要求企业的管理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素质,才能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挑战和承受巨大的压力。与其它工作相比,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具有很大的特殊性,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具有与常人不同的心理特征:首先是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企业经营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只有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才能走出困境抓住机遇。其次是执着的追求欲,这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不进则退,丧失了持续的追求,企业就会走向死亡。第三是极强的自信心。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个课题组对上百名优秀企业家素质测定的结果表明:他们一般都具有极强的自信心。在现代全球范围内的激烈拼杀中,没有自信心是不可能成功的。第四是更趋理智的情感,这既是对企业家职业特征理论分析的结果,也为许多实际情况所证实。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和竞争性,随时有棘手问题产生,因此需要当事人在情感上更趋理智。相反,那些情感丰富的企业家在遭受挫折时,容易情绪化,不能理性的对待工作,因而在工作上遭致失败。
3.3 观念素质
观念就是特定的意识,企业管理者必须有经营管理意识。一般认为企业管理者应具有四方面的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人才观念。在经济全球化下,还应加上全球观念和创新观念。加入WTO中国会以更快的速度纳入经济全球化的轨道,作为企业管理者应有全球化的意识,看问题做决策要综观全球,放眼全世界。另一方面,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有不断创新的意识,从管理的职能来说管理可以分成维持和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而言,创新比维持更重要。著名管理学家熊·彼得认为企业家精神的真谛就是创新。竞争双方都在不断出奇出新,创造新优势、新竞争法宝。没有创新就会被淘汰出局。
3.4 经济与管理素质
企业管理者应具有经济与管理的素质。许多已取得一定成绩的企业家,对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认为有经验就行。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各种经济关系,纵横交织,错综复杂,这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有良好的经济学造诣和管理学修养。对管理者提管理方面的要求似乎较易为人们所理解,但对其提经济学方面的要求则不易为人们所认同。实际上,经济学理论能培育人的经济思维,告诉人们如何选择及如何合理使用稀缺资源,来达到既定的经济目的,解决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何时生产的问题。现在,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方面,越来越受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家的影响。充分了解经济学理论和各主要经济学家的观点,可以很好地预测、理解和把握国家的经济动向,利用政策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
3.5 政治与军事素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在深度和广度上向更高层次发展。现代商战借助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的战略、策略,并在商战中得到广泛应用。成功的企业家都信奉“商场如战 105
5场”、“兵不厌诈”的信条,而熟读兵书,深谙政治谋略与军事韬略。中国的《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政治、军事谋略经典著作在各国商界人士中倍受青睐。当前管理领域热点的战略管理就是从军事科学里借鉴过来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苏联解体后,两极竞争的格局终结,国际政治力量重新组合,政治、经济关系更为复杂,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更大的影响。所以,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有良好的政治、军事素质,一方面,才能紧跟和把握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正确地做出企业的经营决策;另一方面,熟谙和运用政治军事战略战术,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攻守自如、进退自如。
3.6 文化素质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代经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活动,需要管理者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企业管理者的文化素质,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广博性,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都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新知识层出不穷,只有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的企业管理者才能胜任。此外,在企业国际化趋势下国际间的经营活动,对企业管理者的文化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企业管理者从事国际间的经营活动,必须熟悉国外文化背景知识。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不熟悉他们的文化背景就难以与他们沟通。
3.7 经验素质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的原理原则是科学,对这些原理、原则的具体运用则是艺术。艺术的内涵是熟练运用知识并通过巧妙技能来达到某种效果,故在一定意义上,丰富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是艺术。管理的艺术是在实践中培养与磨练出来的。所以,经验对管理者具有重要意义的。而且,经验是形成管理能力的中介,是知识升华为能力的催化剂。很多专家强调,管理者要尽可能多地获取管理经验,最好在财务、技术、金融、销售、人事、生产等部门中三个以上部门工作过,达到积累经验的目的3.8 能力素质
企业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是整体素质中的核心素质。从实践角度看,它是企业管理者的知识、经验相结合并运用于经营管理实践的过程。而管理作用于对象并产生效果要靠能力作为工具。能力素质具体分为:①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管理能力的核心部份,任何决策能力低下导致的决策失误对企业的打击都是致命性的;②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是组织运用好各种资源以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③领导能力,领导能力是指挥、带领、引导、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④控制能力,控制能力是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之间的动态适应的能力。由于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动态的随时发生变化的环境,且管理权力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层次的增多而分散,以及下属员工认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差异、对企业管理者的计划和意图理解不透,这就要求通过控制来保证实际工作结果不至于偏离预期计划太远;⑤创新能力,当代经济是一种不断创新的经济,而管理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就会被淘汰。创新 1056的范围很广: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思想创新、制度创新、工作方法创新等;⑥学习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诞生的数量,传授的速度都是惊人的,企业内、外每时每刻都会遇到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的冲击。在新世纪整个企业组织将是一个学习型组织。这种组织形式能够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改造,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它强调组织本身及其员工应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企业管理者更应具有学习的能力,不断吸取新的东西,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结论
中国企业管理们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应对日益激烈全球市场竞争?
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企业管理者素质观。上述八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是无形的软件性与个人条件的有机结合。它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而相应发展变化的。企业管理者要经常审视自己的素质状态,通过反省,不断的调整,使自我素质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的组合。
其次,素质的提高是自我理论修养与实践锻炼相互交替和相互轮回的长期过程。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接受正规的管理学习与培训,在具备了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通过经营管理实践得到锻炼和提高,并且理论与实践的过程相互交替进行。现在一些有远见的企业,除了送本企业的管理阶层去国内外著名学校接受培训外,还自己创办经济管理学校。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有勤读书、勤思考、平日留心观察的习惯,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多自省、多总结,从而提炼出实践经验。
第三、积极参与竞争,主动接受挑战。竞争是提高管理者素质的有效渠道。一方面对管理者素质提出了挑战,另一主面又促进管理者素质的提高。中国企业管理者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明显差距,其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我国旧经济体制所产生的保护,不主动去参与竞争。因此,积极参与竞争,主动加入到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去,我国的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才能得到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厉以宁.厉以宁教授谈中国企业家四条件[J].中国企业报,2000年11月9日赵子文.经济管理人才的素质及其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1.4-7李悦,孙彤.企业家素质研究[J].当代财经,2000.1.59-64
1057
Structure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System of Enterprise
Administrators
ChaoxingZhouyaohuiMengfa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of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enterprise administrators under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hina’s entry to WTO.It also gives a brief account of the typical views of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on this issue.Then it focuses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administrators.Finally, it puts forward a suggestion on how to enhance the qualities of administrators.Keywordsenterprise administrator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structure.1058
第四篇:弹药学(综合)
弹药:一般指有壳体,装有火药、炸药或其他装填物,能对目标起毁伤作用或完成其他任务的军械物品。威力:是指弹丸对目标的杀伤和破坏能力。
现代弹药通常由战斗部、投射部、引导或制导部和稳定部等部分组成。(战斗部:弹药毁伤目标或完成既定终点效应的部分;投射部:弹药系统中提供投射动力的装置;导引部:弹药系统中导引和控制射弹正确飞行的的部分;稳定部:弹药系统中用于保持射弹在飞行中具有抗干扰性,以稳定的飞行状态、尽可能小的攻角和正确姿态接近目标的装置)
战斗部(壳体、装填物、引信)类型:爆破战斗部、杀伤~、动能~、破甲~、碎甲~、燃烧~、特种~、字母~。
弹药系统:将弹药、炸药制品、引信、火工品等部件及与其配套的零部件(装置)等,按照一定的传火序列、传爆序列组合在一起,使之具有满足规定战术或战略任务功能的有机整体。着靶角:弹丸着靶速度矢量与靶板垂线之间的夹角,或与装甲平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空气阻力分为:摩擦阻力(由于附着在弹表面的空气分子带动附面层内的空气一起运动,消耗着弹丸运动的能量,使弹丸减速,与此相当的阻力即~)、涡流阻力(当弹丸与空气之间的相对速度至一定程度且小于音速时,气流绕弹表流动,并在弹底附近出现漩涡,伴随漩涡出现而增加的阻力为涡流阻力)、波动阻力(当弹丸与空气之间相对速度大于音速时,伴随着近似圆锥形的微波而产生的阻力)。(一定条件下,弹尾做成收缩状不易出现漩涡。波动阻力又称为激波阻力,只有在炮弹超音速飞行时才会出现并占主要形式;亚音速飞行时涡流阻力占主要形式。)
马赫波和激波:当弹丸超音速飞行时,沿弹头表面及弹尾、弹带等凹凸不平处,在其附近各条流线的每点上,气流方向被迫分类:①弹药按用途可分为主用弹药、特种弹药、辅助弹药。②按装填物的类别可分为常规弹药、核弹药、化学(毒剂)弹药、生物(细菌)弹药。③按投射方式可分为射击式弹药、自推式弹药、投掷式弹药、布设式弹药。④按配属军中可分为炮兵弹药、航空弹药、海军弹药、轻武器弹药和地雷、工程爆破器材。⑤按导引属性可分为无控弹药和制导弹药。⑥按是否有信息技术成分分为信息化弹药和非信息化弹药。⑦按毁伤类型分为硬毁伤型弹药和软毁伤型弹药。
弹药的战斗要求:威力大、射程高、射击精度好。
弹药的基本要求:弹丸威力大、远射性好、射击精度好、射击和勤务处理安全性好、操作简单、长期储存性好。
弹药的基本性能:发射性能、运动性能、终点效应、安全性和可靠性。
弹药与目标的关系:好比矛与盾的关系①弹药与目标是一对互相对立而又紧密联系的矛盾统一体②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功能及防护特性,必须采用不同的弹药对其进行毁伤③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弹药的多样性④弹药毁伤效率的提高迫使目标抗弹药能力不断改善⑤目标的发展与新型目标的出现,又反过来促进弹药的不断发展与新型弹药的产生。爆炸的作用分为爆破和杀伤。
射程:由炮弹或子弹发射点到其水平面落点的水平距离。口径大于20mm的是炮弹,口径小于20mm的是枪弹。
弹道:在各种力作用下,弹丸或其他发射体质心运动的轨道。内弹道学是研究弹丸在膛内的运动,内弹道过程概括地说就是利用火药在炮管燃烧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膨胀做功,推动弹丸沿身管运动的过程。
中间弹道学:是内弹道学一部分,研究弹丸自炮口飞出到伴随流出的气体消失为止的运动。
外弹道学:关于火箭和弹丸与发射装置之间力的相互作用中断后的飞行科学。
后坐:火药燃气压力在推动弹丸沿身管轴线向前运动的同时,也推动炮身向弹丸行进的反向的运动,并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内弹道的重要指标:膛压、初速(燃速和燃烧表面积是影响初速和膛压的主要因素)
炮膛:身管的内部空间及其内壁结构,由药室、坡膛和导向部组成。
膛线:身管内壁刻有与炮膛轴线成一定角度的沟槽以引导弹丸做旋转运动的若干条形螺旋;作用是赋予弹头旋转的能力,使弹头在出膛之后,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更精准地射向目标。弹带的作用:在膛内起定心作用,并使弹丸同炮膛紧密配合以防止燃气泄露,弹带嵌入膛线后使弹丸产生旋转。
炮弹外壳由上到下为引信、圆弧部(弹头部)、上定心部、圆柱部、下定心部、弹带、尾部。
上下定心部的作用是使炮弹与炮膛轴线一致。
枪弹不需要弹带,因为枪弹比较轻,依靠摩擦作用即可使弹旋转;炮弹有弹带,因为炮弹比较重,需要借助弹带来旋转。弹丸在膛内运动分为四个时期:①前期:击发底火到弹丸即将启动瞬间;②第一时期:弹丸开始运动到发射药全部燃烧结束的瞬间为止;(重要数据:最大膛压Pm)③第二时期:火药燃烧结束的瞬间到弹底离开炮口断面时为止;④后效时期:弹丸底部离开躺口瞬间到火药燃气压力降到使躺口保持临界断面(即膛口断面气流速度等于该面的当地音速)的极限值为止。攻角:弹丸轴线与速度矢量(即弹道切线)之间的夹角。向外转折。每点成为一个点扰源均各产生一个马赫波。无数马赫波叠加即为激波。
弹形系数:某待测弹与该标准弹在相同马赫数下且攻角为零时阻力系数的比值。
形状相似的同类弹丸,其弹道系数与弹径成反比,即弹径越大,弹道系数越小,因而空气阻力的影响也小。
引信:通过自身的敏感装置感觉目标或按预定条件来控制弹药爆炸序列适时爆炸的系统。
引信的作用:保险、解除保险、感觉目标、起爆。
引信的分类:按装配位置:弹头引信、弹底引信、弹头-弹底引信、弹身引信;按作用方式和原理:触感引信、近感引信、执行引信。
引信的作用过程:保险解除保险过程信息作用过程引爆过程自炸
引信的干扰分为内部干扰、自然干扰、人工干扰。
引信的引爆特性:适时性(炸点选择的时间或空间性),完全性(使战斗部完全爆炸的性能)。
勤务处理:由引信出厂到发射所受到的全部操作和处理,包括运输、搬运、弹药箱的叠放等。
损管能力:在战斗中处理受害、局部损伤,维持恢复战斗的能力。
火帽:将弱小的激发冲量转化为火焰的点火元件。引用最多的是针刺火帽和撞击火帽。
底火:利用机械能或电能激发以引燃发射药或传火药的引燃性火工品。
点火具:引燃火箭弹中火箭火药的装置。作用是将火箭火药的表面迅速的加热到它的起燃温度以上,并在燃烧室中建立一定的压力,以便火药装药正常的进行燃烧。
发射药:火药用于枪炮发射弹丸装药时成为发射药。发射药分为单基发射药(主要成分为硝化棉)。双基发射药(硝化棉、硝化甘油)、三基发射药(硝化棉、硝化甘油、硝基胍)、液体发射药(酯类、肼类)。
双基发射药分为两种类型:柯达型、巴利斯太型。护膛剂:起到减少火药燃气对内膛表面烧蚀的药剂、除铜剂作用:清除因铜质弹带与膛壁摩擦而残留在内膛表面的铜。
消焰剂:抑制射击时产生的膛口火焰,炮尾焰。一般采用钾盐类物质。
弹药装药方法:捣装法、压装法、注装法、螺旋装药法、塑态装药法。
炮弹:指口径在20mm以上,利用火炮将其发射出去,完成杀伤、爆破、侵彻或其他战术目的的弹药。炮弹一般由引信、弹丸、药筒(或药包)、发射装药及其辅助元件、点火具等五大部分组成。
杀伤爆破弹(榴弹):弹丸内装有猛烈炸药,利用爆炸时炸药释放的能量与产生的具有一定动能的破片完成爆破与杀伤作用的弹药。
破片:金属壳体内部装药爆炸作用下猝然解体二产生的一种杀伤元素。
密集杀伤半径:在这个半径的周界密集排列着高1.5米,宽0.5米,后25毫米的松木板制成的人像靶,每个靶上可穿透一个破片。
增程技术有哪几种?答:①提高弹丸初速②弹形减阻增程③低排减阻增程④火箭增程技术⑤复合增程技术⑥减少阻力加速度增程,弹丸离炮膛后弹托脱落⑦飞行姿态增程。优缺点:①弹形减阻技术:优点是弹丸威力有保证,设计合理时密集度指标可以较高;结构简单,工艺性好。缺点是增程量有限,很难满足大口径远程弹对射程要求。②底排增程技术:优点是弹丸外形变化不大,可采用低阻弹形;增程量较高;增大了存速,减小了动力平衡角。缺点是结构复杂,增加了弹长、弹质量,使惯量比增大,降低了稳定性密集度比普通弹丸差。③火箭增程技术:优点是增大射程30%左右,存速增大,动力平衡角减小。缺点是威力降低,结构复杂,弹长增加,密集度比底部排气弹要差。④底排火箭复合增程技术:优点是可使射程进一步增加,但底排与火箭增程的缺点它都具备。
提高杀爆弹威力和精度的技术:采用高威力炸药和改进装药工艺技术;采用薄壳弹体及高强度高破片率刚才制作弹体材料;采用预控技术,使弹体有规律的破碎,提高破片生成率;发展多功能引信。
杀爆弹对目标的基本作用原理:杀伤作用(利用破片的动能);机、火箭装药(或推进剂)和稳定装置等几部分组成。
火箭发动机是利用冲量原理,自带推进剂、不依赖外界空气的喷气发动机,分为点火启动段、稳态工作段、拖尾段。
火箭发动机组成及作用原理?组成:燃烧室、喷管、挡药板、推进剂、点火装置等。工作原理:发射药燃烧后生成火药气体,从而使燃烧室内的气体压力迅速增加,高压的火药气体以一定的速度从喷管喷出。大量的火药气体高速从喷管喷出时,火箭弹在火药气体流反作用力的推动下获得与气体流相反的运动加速度,进而产生变质量运动。
火箭弹的尾部直径收缩,出现豁口的原因:同等质量流量下,面积越小,压力越大,流速越高,增加火箭推力。
火箭武器优缺点:有较高的飞行速度;发射时没有后座力;发射时过载系数小;密集度较差;容易暴露发射阵地;造价比相同威力的炮弹高。
弹的稳定途径:
一、旋转(原理:陀螺效应),分为膛线旋转、涡轮旋转和尾翼旋转,使得弹飞行姿态稳定、阻力稳定、减速稳定,适用于线膛武器。特点:简单、准确、便宜。
二、尾翼,侵彻作用(利用弹丸的动能);爆破作用(利用炸药的化学能);燃烧作用(根据目标的易燃程度以及炸药的成分而定)。杀伤弹主要利用爆炸时形成的破片杀伤有生力量和破坏技术兵器。
爆破弹主要依靠爆生气体和冲击波摧毁建筑物,因此多装炸药。穿甲弹属于动能弹,靠弹丸着靶时的强大动能去侵彻穿透钢甲;破甲弹靠聚能效应侵彻钢甲;碎甲弹靠层裂效应侵彻钢甲。影响穿甲因素:着靶动能与比动能,弹丸的结构与形状,着角,装甲机械性能、结构和厚度。
影响破甲因素:炸药、药型罩(形状、锥角、壁厚、材料、加工质量)、隔板、壳体、旋转运动、炸高、靶板。
影响碎甲因素:炸药猛度、炸药堆积面积和药柱高度、着角、靶板的厚度和机械性能。
极限穿透速度:穿透装甲的最小着速,表示弹丸的穿甲能力。穿甲弹与目标撞击后的运动形式:穿透、嵌埋、跳弹。
装甲板破坏形式:韧性破坏、充塞破坏、花瓣形破坏、破碎性破坏、层裂性破坏。
爆炸成形弹丸(EFP):采用大锥角金属罩、球缺罩及双曲形药型罩等聚能装药,当装药爆炸后,金属罩被爆炸载荷压垮、翻转和闭合形成的高速体。速度低,直径大,质量大;穿深浅,后效大;对炸高不敏感,基本不受弹转速的影响。金属射流头部速度达10000m/s,杵的速度达2000m/s。
三高区:高温(500℃)、高压(200万大气压)、高塑性。金属射流对靶板侵彻三过程:开坑阶段、准定常阶段、终止阶段。
迫击:炮弹以一定的速度撞击炮膛底部的击针,迫使底火发火。迫击炮弹:迫击炮发射的炮弹称为迫击炮弹。由引信、弹体、稳定装置(尾翼)、炸药、发射药(基本装药、辅助装药)组成。特点:没有复杂的反后座装置,质量轻,结构简单,易拆卸;弹道弯曲,落角大;发射速度高。
迫击炮弹装药特点:基本装药和辅助装药。原因:由于迫击炮弹发射装药量少、药室容积大、装填密度低、发射时气体外泄等原因,会导致内弹道性能不稳定,为解决这个问题,迫击炮弹发射装药分为两部分。
烟雾弹用磷做发烟剂,五氧化二氮常温下程凝聚态,小颗粒,不透明。
特种弹药是不依赖于炸药爆炸或动能直接毁伤目标,完成某些特殊战斗任务的弹药。有比如烟雾弹、燃烧弹、照明弹、宣传弹等
消焰剂的组成及其作用原理:一般使用钾盐类物质作为消焰剂。作用原理:①冲淡和隔离作用。发射时钾盐变成粉末,与火药燃气一同喷出炮口,将可燃气体浓度冲淡,使可燃气体难于和O2接触。②降温作用。在发射装药中加入多碳物质,如松香、中定剂等,使火药燃烧时,氧化不完全的生成物(CO、H2等)增多,虽然可燃气体量增多了,却降低了火药燃气的温度,使可燃气体与膛外空气混合后的温度低于自身的着火点,而不易燃烧。
火箭弹:指靠火箭发动机所产生的推力为动力,以完成一定作战任务的一种无制导装置的弹药。由引信、战斗部、火箭发动减少能量损失、追求高速度;实现翻转(旋转弹难以实现过于弯曲弹道);较长的弹高速旋转时容易解体,靠尾翼保持稳定。陀螺稳定原理:高速旋转的物体有保持旋转轴线不变的特性,在外力作用下,沿外力矩矢量方向产生进动而不倒。
如下情况采用尾翼稳定:尾翼稳定弹丸比旋转稳定弹丸具有较大的长径比;弹丸的威力或其他终点效应因弹丸的旋转而降低时;弹丸的战斗使命要求在大射角下进行射击;弹丸设计成由滑膛炮发射时。
什么是涡轮式火箭弹和尾翼稳定式火箭弹?后者比前者有什么优点?尾翼稳定式火箭弹是靠尾翼保持飞行稳定的火箭弹;涡轮式火箭弹是靠从倾斜喷管喷出的燃气,使火箭弹绕弹轴高速旋转,产生陀螺效应,保持飞行稳定的火箭弹。优点:长度不受稳定性限制;射程和威力较大。如果火箭弹长度受到限制,可以选择涡轮式火箭弹。
涡轮式火箭弹的优缺点:单体外廓尺寸比较小,在弹药运输与射击操作方面大为方便;定向器都较短,可以使发射装置设计的轻便、灵活;密集度可以保持较高水平;可以进行简易射击。缺点是最大射程难以提得很高。
有人说旋转稳定较好,但在什么情况下必须采用尾翼稳定方式?
①位移稳定弹丸比旋转稳定弹丸具有较大的长径比。
②弹丸的威力或其他重点效应若因弹丸的旋转而降低时。③弹丸的战斗使命若要求在大射角下进行射击时。旋转弹丸在射角大至65度左右使稳定性严重变坏,其精度急剧下降,而尾翼稳定弹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④弹丸可以设计成由滑膛炮发射时。
陀螺稳定原理:陀螺在旋转的时候,不但围绕本身的轴线转动,而且还围绕一个垂直轴做锥形运动。也就是说,陀螺一面围绕本身的轴线作“自转”,一面围绕垂直轴作“公转”。“自转”越慢,摆动角越大,稳定性越差;反之相反。陀螺高速自转时,在重力偶作用下,不沿力偶方向翻到,而绕道支点的垂直轴作圆锥运动的现象,就是陀螺原理。
导弹:是载有战斗部,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轨道,并导向目标的飞行器。主要有动力装置、制导系统、弹体、弹上电源和战斗部组成。
云爆战斗部(FAE战斗部):燃料通过爆炸或其他方式分散于空气中形成雾状混合炸药,在引信定时作用下进行爆轰,形成分布爆炸的战斗部。
云爆战斗部关键技术及技术要点是什么?关键技术:①可燃物:环氧丙烷、戊二烯、环氧乙烷②两个云爆引信:树叶识别探杆引信和电引信③降落伞(十字形)。技术要点:中心爆管被引爆,高温高压产物将环氧丙烷抛入空气,不断破碎分解、气化,并与空气混合成云雾区,在另一个云爆引信起爆下整个云雾爆轰。
主动寻地制导:就是通过雷达导引头主动发射波束,并接收回波来探测目标的方位。其缺点是在你发射波束的同时,暴露了自己。
被动寻地制导:是自身不发射波束,而是通过接收对方雷达发射的波束来探测目标。优点是不会暴露自己,缺点是只要对方雷达不开机,你就没办法发现他。
串联战斗部:把两种以上单一功能的战斗部串联起来组成的复合战斗部系统。
子母弹:又名“集束炸弹”,其母弹筒爆炸后,可散出大量小型炸弹,散落地面。子母弹是提高常规弹药有效利用率和破坏威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远距离精确打击能力。
子母弹的子弹主要有爆破式、破片杀伤式和聚能式三种。子弹抛射系统分为:整体式中心装药子弹抛射系统、枪管式抛射系统、膨胀式抛射系统。
末敏弹:即末端敏感子母弹,又称遥感反装甲弹。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动探测目标,控制引爆时间。
航空弹药:指从飞机或其他航空器上发射或投放的弹药,包括空-空导弹、空-地导弹、普通炸弹、航空火箭弹、制导撒布器等。特点:速度快、航程远。
航空弹药的弹道性能指标:弹道系数(反映炸弹空气阻力加速度大小的数值)、标准落下时间(标准大气压下,炸弹从2000m,速度40m/s作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极限速度(炸弹的重力恰好等于空气阻力时的炸弹速度)
航空爆破弹是靠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和破片来摧毁目标的航空炸弹,它的主要特点是炸药装填系数比较大。
航空高阻爆破弹特点:外形短粗、长细比小、流线型差、阻力系数大,主要供飞机在弹舱内悬挂使用。
航空低阻爆破弹:为了减小外挂阻力,尽可能提高飞机速度,增大航程,航空炸弹采用低阻气动外形,增大炸弹长径比,并且用流线外形。
低空炸弹:为了使炸弹爆炸冲击波和破片不损伤载机,必须保证爆炸点与载机之间的最低安全距离,通常采用降低炸弹速度,延长其抵达目标的时间。故又称减速炸弹。
燃料空气炸弹:炸弹本身携带燃料,接近目标时触发爆炸,液滴燃料扩散,在空中形成汽化云雾,云雾二次引爆,从而对地面形成超压,杀伤人员、清除雷区和破坏工事等。
炸弹为何比炮弹的杀伤距离大?答:炮弹的弹体中有大部分为药室装药,起发射作用,而起杀伤作用的战斗部装药只占有很少一部分;炸弹无药室,整个弹体中都装有炸药。
榴弹:弹丸内装有猛烈炸药,利用爆炸时炸药释放的能量与产生的具有一定动能的破片完成爆破与杀伤作用的弹药。
拉瓦尔喷管:利用喷嘴特殊的几何形状提高燃气的流动速度的火箭发动机和航空发动机最常用的构件,从大变小,又从小变大,喷口微处理面积小,喷管出口面积最大。
低空炸弹:为了使炸弹爆炸冲击波和破片不损伤载机,必须保证爆炸点与载机之间的最低安全距离,通常采用降低炸弹速度,故又称减速炸弹。
三化: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
通用化:是指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下,选择和确定具有功能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
系列化:是将产品或其参数,结构形式,尺寸作合理设计和规划,排除相应性谱表,从而有目的地指导今后的发展。
组合化:是用若干通用部件和专用件组合成某种产品的各个品种,从而形成产品系列。
C4ISR(现代战争组成系统):Command指挥、Control控制、Communication通讯、Computer计算机、Intelligence情报、Surveillance监视、Reconnaissance侦察 贫铀装甲:掺杂了贫铀金属的复合装甲。
针刺火帽的发火机理:击针刺击-帽壳变形-应力集中-产生“热点”-击针刺入药剂一定深度,“热点”达到一定温度,并维持一定时间-感度较大的药剂分解-整个药剂激起爆炸变化。点火具按初始充能的形式分为:电点火具(特点:电能转变为热能引燃电发火头);惯性点火具(特点:火帽受针刺作用而发火)。
炮弹雷管按激发冲能的形式分为:针刺雷管、火焰雷管、电雷管、化学雷管、碰炸雷管、激光雷管。
雷管命名:L表示雷管,Z表示针刺,H表示火焰。LH-3:3号火焰雷管;LZ-1:1号针刺雷管。
时间药盘引信:是利用火药分层、等速燃烧的特性进行计时的时间引信。
典型的子弹抛射系统有:①整体式中心装药子弹抛射系统②枪管式抛射系统③膨胀式抛射系统
弹道修正弹药:弹丸内含有GPS接近机和弹道修正算法组件的一种弹药。
智能弹药:把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图像分析信息融合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弹药。
灵动弹药:指外弹道某段上实现自身摸索,识别目标或之后还能跟踪目标,直至命中目标和毁伤目标的弹药。
均质装甲:通过提高装甲的强度,增加装甲的厚度与增大装甲的倾斜度来提高其对抗性能的一种传统的轧制钢装甲。
复合装甲:由两层或多层装甲板之间放置夹层材料所组成的装甲。
反应式装甲:由两层金属板之间加一层钝感炸药组成的一种用于主装甲之外的附加装甲。
消极防护:采用伪装、隐蔽等方式,以对付大型航空爆破弹的威胁进行的防护。
主动防护:指在弹药未碰击装甲前将其摧毁或削弱其效能,使其达不到预期毁伤目的。
被动防护:指借住装甲抗弹能力来提高其对抗性能。
直接防护:指来袭反舰武器命中后如何不受损失和少损失。间接防护:指如何防护来袭的反舰武器命中。碳纤维弹关键技术、工作原理、材料特点等
关键技术:碳纤维的旋转及其制造工艺,战斗部的开舱和碳纤维丝团抛撒展开技术。
材料特点:高弹性、高强度、耐高温。
工作原理:碳纤维成丝条状,并卷曲成团,当战斗部到达发电厂等上空时,战斗部内的低速炸药或火药将碳纤维丝团抛出,在空中飘落,落到高压电网上,在高压相线之间形成导电空间,可能引起高压线的空气击穿放电,引起任意相线之间或与大地的短路行为。当短路时间大于电网跳闸时间阀值,立刻造成电网断电。
为什么要研究航空低阻炸弹?
①现在载机速度增加,如果在飞机飞行过程中航空炸弹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太大,会影响飞机的飞行速度,飞机的机动能力和飞机航程。
②为了减小外挂炸弹的阻力,尽可能提高飞机飞行速度,航空炸弹必须采用低阻气动外形,增大炸弹长径比,并且用流行性的外形。
③由于外形的细长,装药量减少,威力下降,必须增大装填系数,以提高杀伤威力。弹丸在膛内运动四个时期
①前期:前期是指击发到弹丸即将启动瞬间。图中以t0表示,此时p=p0,V=0,l=0。
特短:弹丸是在定容情况下燃烧,弹丸不动。
②第一时期:第一时期是指弹丸开始运动到发射药全部燃烧结束的瞬间为止,即图中t0——tk段。特点:火药全部燃烧生成大量燃烧气,使膛压上升,但弹丸沿炮膛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快,使弹后空间不断增加,这又使膛压下降,这种相互关系又互相影响的作用贯穿着射击过程的始终。
③第二时期:第二时期是指火药燃烧结束的瞬间起到弹底离开炮口断面时为止。在图中tk—tg段。特点:虽然发射药已全部燃完,因这段时间极短,膛内原有的高位,高压燃气相当于在密闭容器内绝热膨胀做功,继续使弹丸加速运动,弹后空间不断增大,膛压继续下降,当弹丸运动到炮口时,其速度达到膛内的最大值。
④后效时期:后效时期是指从弹丸底部离开膛口瞬间到火药燃气压力降到使膛口保持临界断面的极限值为止。图中以tg—τ;此时膛压p=0.18mpa极限值为止。
特点:火药燃气压力急剧下降,燃气对弹丸的作用时间和燃气对炮身的作用时间是不相同的,即起点相同,而结束点各异。
第五篇:江苏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江苏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党中央、国务院为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作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对交通部门来说,如何紧紧抓住这次重大机遇,真正实现交通的长远科学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的重大课题。
在江苏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领先、交通需求持续旺盛,但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承载力脆弱的东部省份,要紧紧抓住这次扩大内需、加快发展的契机,推动江苏交通更长时期的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走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之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江苏“两个率先”为导向,以一体化与衔接优化为主线,着力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强化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提升交通信息化水平,在全国各省区中率先建成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将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结构调整。整体把握好全省公、铁、水、空的发展节奏,着力进行结构调整,补长短板。二是突出客运枢纽建设。我们将依托京沪高铁、沪宁城际和宁杭城际铁路建设,加强协调、整合,加快推进综合客运枢纽站场规划建设,建成一批铁路、公路、城市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功能健全、转换便捷、衔接流畅的综合客运枢纽。三是强化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推进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快与浙江、安徽、山东的对接,协调同步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省际间运输一体化建设,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促进现代运输业发展。四是加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大原则,进一步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运输发展,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