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盲人摸象》教案
《盲人摸象》教学反思
“盲人摸象”是大家熟悉的寓言,说的是四个盲人以各自摸到的大象的身子、牙齿、腿和尾巴为依据,说大象的形状像墙、像棍子、像柱子和绳子,他们都自以为是,争论不休。这则寓言使人们在忍俊不禁之时,得到启示:识物、知人应当力戒“以偏概全”。学生对寓言故事饶感兴趣,我在教学本课时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出示有关大象的一则谜语);接下来问“你们中间有谁见过大象,它长得什么样子呢?能不能说一说?”可是有几位盲人他们却不这样认为!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盲人摸象》(板书)。“盲”,看这个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摸”你又是怎样记住它的? “象”,一起跟老师书空。你看:我们的汉字多有趣呀!
那盲人摸到的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赶紧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感知,识字学词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词的。学生组内以及全班交流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
三、再读感悟
1、指导学生朗读牵象人的话。
2、四个盲人都摸到了象的哪个部位,各自又说了什么呢?(身子——一堵墙;牙齿——棍子;腿——柱子;尾巴——绳子)
4、练习朗读四个盲人的话,通过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那盲人们说得对不对呀?为什不对呢?他们错在了哪儿?所以这个故事告诉你一个什么道理呢?(课件出示)
四、拓展延伸
像“盲人摸象”这样的寓言故事你还知道那些?师介绍“画蛇添足”、“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等等。
五、指导书写
“服”、“争”,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说说怎样就能把这个字写好看。各在书上写一个。
我感觉这节课的确是一节学生乐学、好学的课。从中让我悟到很多东西。1.激发兴趣需要的是独立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只有我们给孩子们提供这个时空,并且能够敞开心扉,真正的去聆听孩子们的心声,才能真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变识字教学的枯燥为生动。2.要作到有收有放,收放自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识字教学的效果。我们放手给学生时间空间,让学生自由的发挥创造识字的方法,并不等于完全放任自流,教师要适时的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方法在班内得到交流,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中听取别人的识字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方法得到优化。3.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以上是我在这次教学后的反思。我以为,语文教学是不断发展的,更需要我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语文素养。使学生无论在在课堂中还是课堂下都好学、乐学、善学。
第二篇:盲人摸象,教案
大班故事欣赏《盲人摸象》
活动目标:
1.欣赏成语故事《盲人摸象》,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知道故事包含的观察事物要全面的寓意。
2.感知事物特征,学会用比喻句“大象像„„”讲述盲人摸象感受 3.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其他小动物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个布袋子内含兔子猫咪兔子等毛绒玩具 2.准备《盲人摸象》故事PPT 3.准备大象、老虎、猫、熊、熊猫、马、斑马等动物各身体部位和整体形象的卡片
活动过程:
1.听口令找部位(五分钟左右)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身上都有很多部位是吗?比如我们有脑袋,眼睛,手臂。你们知道还有哪些部位吗?
幼儿:腿,脚,耳朵等。
教师:那好,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个游戏好不好?伸出你们的小手,仔细听老师的口令,当老师说到哪个部位时,你们就用手摸摸那个部位。比如老师说摸摸我们的小脑袋,你们就用小手摸摸脑袋。老师说摸摸我们的小耳朵,你们就伸手摸摸耳朵。让我们看看哪些小朋友能又快又准的找到自己身体的部位 幼儿:根据老师口令找部位
教师:刚才我们用小手摸了身体许多部位,我们的小手还能摸许多东西呢!
2.教师以游戏“神奇的口袋”让幼儿感知小手的神奇(五到八分钟)
教师:这是一个神奇的布袋,口袋里有可爱的小动物。请你摸一摸猜一猜里面有什么好吗? 请个别幼儿上来让其身手到布袋子里摸一摸说一说摸到的动物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特征?猜一猜是什么动物。最后拿出验证猜想是否准确。
3.教师展示《盲人摸象》PPT引导幼儿观察《盲人摸象》的画面,想想盲人对大象的认识(八分钟左右)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双手摸动物并猜出动物的名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故事《盲人摸象》 教师:刚才故事里盲人摸了哪些部位?根据那些部位盲人以为自己摸到的是什么啊?(提示性,如有的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他认为是扇子)拿出大象局部部位卡片作提示
幼儿:根据老师引导,用句式“大象像„„”复述故事中盲人摸到的大象部位特征像什么
4.根据动物局部特征卡片猜动物(五到七分钟)
教师:拿出有相似部位的动物部位的卡片让幼儿猜是什么动物,如拿出猫的尾巴,幼儿可能会猜错,猜是老虎的尾巴。最后再拿出这些相似动物的完整整体卡片,让幼儿清楚了解特征,帮助幼儿学习观察事物要全面。
第三篇:音乐教案《盲人摸象》
音乐教案《盲人摸象》
教学内容:选自教材外儿童歌曲《盲人摸象》 年级:三年级 教学目标 :
1、通过欣赏歌曲《中国寓言传说》,了解多种演唱形式及感受歌曲的情绪。
2、能够准确有感情地分角色演唱,在演唱中感受歌曲中间部分的乐句。
3、在演唱及表演中,巩固复习多种演唱形式。教材分析:
《盲人摸象》是一首根据中国寓言故事《盲人摸象》而创作的。收录在2006年全国少儿歌曲创作、演唱大赛推荐歌曲88首一书中,歌曲旋律流畅,内容诙谐幽默,并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的形式提示了一个看待事物要全面的人生启示。歌曲采用叙事手法,呈三段体。歌曲一经推出,就特别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但由于旋律起伏较大,歌曲中还出现了反复跳跃记号,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学过程:
一、欣赏《中国寓言传说》(第一遍听)
1、初听歌曲,说出歌曲中的故事及歌曲的演唱情绪。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请你听听这首歌曲都唱到了哪些故事?
(课件:《中国寓言传说》)师:你都听到了哪些故事? 生: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等。
师:这些故事是属于寓言的、神话的、还是勤学的?(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来问)
那你认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抒情、优美、柔和、平缓
2、复听歌曲,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第二遍听)师:随着音乐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师:从歌曲中,你听到了哪几种演唱形式? 生:合唱、齐唱、师:后面的形式是说唱,不是那种 生:跟课件进行说唱的训练
3、再听歌曲,用指挥感受歌曲并进行说唱。(第三遍听)师:下面我们就跟着这首歌曲来进行一下说唱,看我们能不能配合着音乐的节奏说出来,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再加入这首歌曲的指挥试一试。
二、学习歌曲《盲人摸象》
1、游戏导入 师: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中讲到了许多形式的故事,下面老师想领大家来玩一个用歌中故事命名的游戏,请同学们在完成游戏后说出我们是做了哪个故事的游戏?下面的同学请你认真看,上面同学是否按老师要求来完成游戏的。
(听《盲人摸象》第一遍伴奏音乐,做游戏)生:每个孩子总结自己摸到的部分像什么?
师:公布答案,总结出盲人摸象寓言故事揭示的道理“看待事物要全面”
2、完整聆听歌曲范唱。(第2遍音乐)
(1)师:玩了盲人摸象的游戏,你想不想完整地来听一听盲人摸象的故事?有一首歌就给我们讲了盲人摸象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请你来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欢快的
师:刚才听到的那个是非常优美的,它的速度也比较慢,而这首歌曲的速度是稍快点的。
3、教师范唱
师:我请你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请你来告诉我,你最喜欢歌曲的哪一个部分?哪句歌词?
4、歌曲学唱
(1)你最喜欢哪个部分?记住了哪一段的歌词?
(2)如果学生说到第一段,就和着节奏用说唱解决,说的过程中解决反复记号。你们刚刚说的过程中,什么地方没说好,觉得很别扭? 生:最后一句
师:我来告诉你为什么,因为歌词中有两个字读得很快,注意听,是哪两个字?
师读一遍,生找出“要看”
师:因为着急要看,所以读得很快。第二个房子里,你发现哪几个字速度也很快? 生:大象长得
师:完整进行这部分的说唱。(3)跟琴唱一下第一部分 师弹第一部分,学生跟唱。(4)最后一部分
师:在什么情况下反复了两遍?生:有反复记号
你发现这一部分和哪一部分有相似之处?(5)你还喜欢哪一部分? 生:摸象的部分
师:你能教大家来唱一唱吗?
那我们来听琴演唱?提示孩子歌词,学会一个盲人把其它盲人也学会。
5、完整演唱
师:经过我们这样一学,这首歌我们已经都会了,我们来完整演唱一遍。
6、解决没唱好的那句。
三、多种形式进行歌表演
1、分角色演唱。
2、用其它演唱形式表演。
师:这首歌曲你认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生:略
师:听听歌中用到了什么形式?
3、分组分角色演唱,旁白一起唱
4、表演
5、学生进行评价。
6、欣赏《中国寓言传说》,师总结,生伴随音乐走出教室 师:今天我们学唱了盲人摸象这首歌曲,从歌曲中我们明白了看待事物要全面,其实我们中国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那需要我们懂得的道理用靠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细细体味,现在就让我们伴着这首我们刚刚欣赏到的《中国寓言传说》走出教室,同学们再见。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教案盲人摸象
语言活动:盲人摸象
活动目标:
1、2、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引导幼儿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活动准备:
1、2、教学挂图《盲人摸象》。丝巾五条,玩具大象一个。
活动过程:
1、猜谜语,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谜面:鼻子粗又长,耳朵宽又大,腿像一根柱,身像一堵墙,尾巴细又长。(大象)引导幼儿猜谜语,如果幼儿猜不出,可用动作提示。
2、出示教学挂图,引出寓言故事。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关于大象的寓言故事。”然后开始讲故事。讲完后提问: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五个盲人是怎么说的?他们说对了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提问:什么样的人是盲人?他们感知事物的方法和我们一样吗?他们怎样辨别事物?(摸)。
讲盲人摸象这个成语的意义: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做出全面的判断.老师再讲一遍故事,边讲故事边提问,并让幼儿练习五位盲人的动作和模仿他们说话。引导幼儿学说五个盲人说的话,如:摸到象鼻子的人说:“大象又粗又长,就像一根管子。”摸到象耳朵的人所:“大象又大又扁,像一把扇子。”摸到象身的人说:“大象又宽又厚就像一堵墙。”摸到象腿的人说:“大象就像一根柱子。”摸到尾巴的人说:“大象又细又长,像根绳子。” 提问:为什么他们五人说的大象都不一样呢?
3、拿出丝巾和玩具大象请幼儿表演《盲人摸象》。
① 请五位幼儿蒙上眼睛摸玩具大象。
② 谈谈你摸到的大象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理解:每个孩子摸到的只是大象的局部,不是整体。综合几个小朋友的描述,总结大象的外貌特征。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延伸活动:
玩《盲人摸物》的游戏,让幼儿蒙上眼睛摸生活中的物品,并用语言描述出来,引导幼儿认识事物要从多角度进行,要全面,不能只看片面,以偏概全。
第五篇: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教案盲人摸象
盲 人 摸 象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
授课人:唐兴玉 参加人员:
时间: 地点
班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盲人摸象》表达的意义,懂得认识事物要从多角度进行,不能只凭片面就概括全面。
2、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3、引导幼儿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活动重点:理解故事表达的意义 活动难点: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盲人摸象》。
2、丝巾五条,玩具大象一个。
3、幼儿用书第26页 活动过程:
1、猜谜语,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谜面:鼻子粗又长,耳朵宽又大,腿像一根柱,身像一堵墙,尾巴细又长。(大象)
引导幼儿猜谜语,如果幼儿猜不出,可用动作提示。
2、出示教学挂图,引出寓言故事。
①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关于大象的寓言故事。”然后开始讲故事。
讲完后提问: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五个盲人是怎么说的?他们说对了吗?为 什么?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提问:什么样的人是盲人?他们感知事物的方法和我们一样吗?他们怎样辨别事物?(摸)。
讲盲人摸象这个成语的意义: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做出全面的判断.②老师再讲一遍故事,边讲故事边提问,并让幼儿练习五位盲人的动作和模仿他们说话。引导幼儿学说五个盲人说的话,如:摸到象鼻子的人说:“大象又粗又长,就像一根管子。”摸到象耳朵的人所:“大象又大又扁,像一把扇子。”摸到象身的人说:“大象又宽又厚就像一堵墙。”摸到象腿的人说:“大象就像一根柱子。”摸到尾巴的人说:“大象又细又长,像根绳子。” 提问:为什么他们五人说的大象都不一样呢?
帮助幼儿理解,因为他们都只了解了大象的一部分,没有全面了解,就以为自己了解了。让幼儿明白这个故事传达的道理:对任何事物不能只了解一部分就做出全面的判断,要全面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在生活中也是这样。
3、拿出丝巾和玩具大象请幼儿表演《盲人摸象》。① 请五位幼儿蒙上眼睛摸玩具大象。
② 谈谈你摸到的大象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理解:每个孩子摸到的只是大象的局部,不是整体。
③ 综合几个小朋友的描述,总结大象的外貌特征。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4、翻开幼儿用书第26页,边看图边讲述。延伸活动:
玩《盲人摸物》的游戏,让幼儿蒙上眼睛摸生活中的物品,并用语言描述出来,引导幼儿认识事物要从多角度进行,要全面,不能只看片面,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