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培训师考试217道多选题(背完必过)
多项选择题
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效用最大化/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 /劳动力市场)
2、经济学将失业分为以下几类:(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3、《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了人才评价的根本标准是(品德 /知识 /能力 /业绩)
4、教育的广义解释是:凡是能()。即可称为教育。
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 /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改善人的态度和品质的活动 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6、人力资源具有以下特性()
能动性和可控性 /资本性和持续性 /独立性和活动性 实效性和再生性/变化性和内耗性
7、对于企业一般员工,其职业潜能开发的重点是()。
操作技能 /培养敬业精神 /培养工作责任感/培养事业心
8、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含义包括()。
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与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组织目标
9、团队建设对职业培训的意义是()。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提高工作业绩/满足个人心理需要/使管理层有时间进行战略性的思考/提高决策速度/增加决策准确度
10、团队建设是企业管理活动,其意义是()。
迅速有效地解决一些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推行一些新的工作方法 /增加组织的凝聚力
11、岗位职务描述是一个全面的、技术性很强的评价过程,这一过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
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完成阶段
12、岗位分析报告的撰写方法有()。实录法/再加工法
13、人员素质测评的内容包括对人的()等因素的测评。能力/个人风格/动力
14、一般能力测验分为注意力稳定性、()等几部分的能力测验。
空间感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数字运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15、在测验手册中,应对测验的目的和用途;()等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测验的理论背景和题目选择的依据 /测验的实施方法、时限及注意事项
/测验的标准答案及评分、解释标准 /常模标准 /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等比量表/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
17、培训项目构成要素包括()。
培训项目名称/培训需求预测/培训项目系统设计/培训项目实施/项目实施效果评估
18、计划作为一种管理方法,通常具有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适应性/效率性
19、培训课程开发的特征有()。以能力教学为核心的特征/以操作目标体系为框架的特征 /以满足共性与个性同步发展为主体的特征/以动态化和灵活性为特征 20、确立培训课程体系的原则是:目的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超前性原则;()
多元性原则/基础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21、《培训课程教学》大纲文本规定培训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培训课时等,它可以分为()
培训课程内容/教学安排/确定教学方式方法
22、培训教材开发组织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统筹计划原则/“三落实”原则 /协调配合原则
23、参与式培训方法对学员的沟通能力和参与能力要求很高。以下选项中属于参与式培训的有()。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会议/参观访问
24、与学科性教学相比,企业培训教学有明显的特点,它们是()。
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培养目标的确定性/教学的实践性
25、教学系统设计要素中的教学目标,其最初认知指标是()。了解/熟悉/掌握
5、现代教育培训要求围绕着四种能力重新设计、组织学习的内容,被称为教育培训的四大支柱,它们是()。
16、量表在进行测验分数统计,以及培训评估总结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性质特点,可分为()。
26、确定培训对象要考虑的问题有()。
企业人才与人才重要性排序 /与培训对象相对应的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的知识、技能层次
27、教学辅助人员在培训中扮演的角色是()。教学工作的行政组织者/教学活动的后勤保障者
28、企业培训课程的备课工作要研究大纲、教材,依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和学员的具体情况设计和编写教学方案。备课要实现以下哪些目标()。知识性目标 /能力性目标/思想性目标
29、教案编写是企业培训教学的重要基础工作,教案包括以下哪些关键要素和内容。()
模式设计/导语设计/问题设计 /语言设计/结尾设计 30、组织教学活动的五个环节中,组织教学的任务是()。
稳定学员情绪/学员注意力集中,安定培训秩序
31、业务评价是关于训练课程运营状态的评价。业务评价方法的种类和内容有()
业务日志法/听讲日志法/清单法/会见、面谈法
32、远程教育培训网络的功能是: 远程学习/网上答疑讨论/作业管理/考试评测功能/教务管理功能
33、柯氏四级评估模型分别是()。学习评估/结果评估/行为评估/反应评估
34、培训评估方案的基本内容是()。评估目的/评估标准集/量表和评判依据/评估权重集/各类表格
35、培训评估指导性原则的要点是()。
评估的最高目标是指导/根据评估结果实施有效的、科学的指导/评估与培训指导相结合
36、在使用柯氏培训评估模时,应避免三大误区。它们是()。
该模型仅能有限地在反应层和学习层发挥作用 /该模型仅对一般的培训课程和项目的评估有效 /该模型与培训教学设计、胜任特征及绩效管理毫无关联
37、培训质量管理的作用是()
A、有利于政府和社会对培训工作的监督和指导B、有助于全面提高培训质量C、发挥培训指南的作用D、有利于参与者加强关心培训质量 E、更有效地落实培训责任制
38、培训质量管理与培训评估的关系是()。
培训评估属于“事后控制”/培训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管理和控制
39、评估策略制定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评估/谁进行评估/何时评估 40、确定评估标准应遵循的原则是()。要与培训计划相匹配/要具体,可操作
4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规定,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
先培训、后就业 /先培训、后上岗 /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的人员中优先录用 /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
42、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有着根本的不同,它具有()等特点。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突出技能训练的操作性/侧重职业资格证书的非学历性/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同生产岗位结合的直接性
43、教育培训统计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 机械能力/心理运动和身体能力/视觉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45、以下选项中,属于参与式培训的有()。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会议/事务处理训练/参观访问
46、与学科性教学相比,企业培训教学有明显的特点,主要包括是()。
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培养目标的确定性/教学的生产实践性
47、企业培训师在课堂上传递信息,表情达意主要靠()。语言/体态/板书
48、教学模式定义的要点有()。模式是现实的再现/模式是理论性的形式/模式是简化的形式
49、培训课程决策的依据,主要来自()等方面。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动态/接受培训单位的需求/学员的情况/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环境 50、培训课程设置要素包括()。内容与范围/顺序/培训技法/时间分配/指导方案
51、企业培训教学设计应遵守()等基本原则。最优化原则/针对性原则/系统综合原则
52、企业培训课程的备课工作要研究大纲、教材,依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和学员的具体情况设计和编写教学方案。备课要实现()。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思想性目标
53、教案编写是企业培训教学的重要基础工作,教案的关键要素和内容有()。
44、在人员选拔工作,常用心理测评对人员的认知能力、个性和兴趣进行测量。其中认知能力的测量包括()。模式设计/导语设计/问题设计/语言设计/结尾设计
54、教学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应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每项内容和环节,教学法工作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案准备/课堂管理要点/实训内容/场地
55、开发一套好的多媒体教材是培训不断努力的方向,其在开发时应注意()。
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使用性
56、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包括()。开发职业技能/开发职业品质、开发职业潜能
57、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条件,工作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为()。
从工作需要出发原则 /宽宏豁达原则 /诚实守信原则
58、根据工作特质模型,任何工作都可用以下核心维度来描述,其定义分别是()。
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工作自主性/工作反馈
59、岗位分析维度文件的主要维度包括()。信息职能维度/人员职能维度/事物职能维度 60、人员素质测评的内容包括()。能力/个人风格/动力 61、根据测验的性质,可把笔试测验分为()。认知测验/人格测验
62、计划是为实现已定的决策目标而对各项具体管理活动及所需人力、财力、物力做出的设计和谋划。计划包括()等基本要素。目标/措施/约束条件/步骤 63、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基本依据有()。
企业发展/企业中、长期培训计划/培训需求预测/组织优先权/培训素材基础台账/培训项目报告书 64、培训课程开发以操作目标体系为框架的特征,要求()。
强化操作/淡化理论和推理/体现终身培训思想/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体现操作特点 65、培训课程开发的原则为()。一致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技能性原则/操作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66、培训课程教学大纲的本文部分包括()。培训课程内容/教学安排/确定教学方法 67、培训教材开发工作的组织原则中的三落实原则指的是()。
人员落实/任务落实/经费和保障条件落实 68、培训教材的选用与开发的依据有()。
岗位培训目标/培训层次水平/行业标准规范/国家法律法规/国际职业资格标准 69、培训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等指标。素质指标/职责指标/效能指标 70、按照培训评估的主体划分,培训评估方案分为()。
以学员为主体的评估方案 /以培训组织单位为主体的评估方案 /以培训组织单位和用人单位为主体的评估方案
71、按照培训评估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划分,培训评估方案分为()。
形成性评估方案/诊断性评估方案/终结性评估方案 72、培训评估的组织机构有()。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评估工作专家小组/评估日常工作小组 73、培训工作流程的构成要素有()。
标准化的培训流程/程序化的过程控制/具体化的指导文件/明晰化的责任分工 74、培训质量管理的关键点包括(BCDE)。
(B)全员参与(C)过程控制(D)本土化(E)质量文化建设 75、决定培训质量的工作内容包括(ABCD)。
(A)培训需求文件(B)培训活动方案(C)培训业务日志(D)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76、《职业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培训的体系,具体包括:(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其他培训)77、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价格因素/投入价格因素/技术因素/预期因素)78、根据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规律,市场在评价和选择资源时,自始至终的贯彻
(效用性标准/成本标准)。79、素质教育培训的特点有 :(面向全体学生和全体劳动者 /促进学生和劳动者全面发展 /贯穿于教育培训活动全过程,并渗透于各个环节之中 /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8O、团队形成和发展大致要经历(开始阶段 /困惑阶段 /成型阶段 /行动阶段 /团队阶段)等阶段。8l、拓展训练强调学员在“做”中学习,它通常有
(建立团队与团队热身/个人项目/团队项目/回顾总结)等。82、培训师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职能包括:(培训师应该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的设计者/培训师应该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的具体组织者 /培训师应该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的亲身实践者)。83、岗位责任主要是指从事岗位工作时所负的
(在管理、训练和指导方面,对其他员工所负的责任/在岗位操作过程中,对其他员工安全所负的责任 /在岗位操作过程中,对及其设备、生产材料所负的责任)等方面的责任。
84、岗位分析问卷主要侧重于:(岗位分析基本情况/岗位工作身份/岗位简述/岗位职责);岗位责任: 从业人员特点(或称任职基本资格)。
85、个人风格一般包括:(气质 /性格 /行为风格)。86、一般职业能力测验分为
注意力稳定性、(空间感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字运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手眼协调能力)。87、笔试测验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分类,可分为:(速度测验 /难度测验)。
88、(要掌握寻找特定岗位能力要求的关键要素 /要掌握寻找特定岗位员工素质差距的方法 /要学会抓住培训项目开发中的主要问题)等做法有利于找到培训项目开发的关键环节。
89、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一般步骤包括:(研究培训项目报告书,明确具体培训实施目标 /围绕培训实施目标,拟定计划书 /审定、修改计划书/领导决策)。90、培训课程目标包括:(操作目标 /条件 /标准)等要素。
91、培训课程内容的编排主要有(按工作程序安排 /按知识系统安排
/按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考核内容安排 /按不同层次的需要层层扩展)等做法。
92、教材编辑是落实培训目标,搞好培训的核心,具体体现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要通过教材编辑将其贯彻落实/是将社会最新科技知识记载传承的手段 /是保证培训顺利进行、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措施).93、课程设计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具体要把握好
(把握课程设计的任务 / 把握课程决策的依据 / 把握教学系统设计的要点)等关键点。94、企业培训教学管理中的人员系统主要包括(企业培训师 / 教学辅助人员)。95、企业培训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注意:(教学过程要贯彻启发式指导思想
/教学过程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学过程必须紧扣教学目标)。96、对于企业培训师教学质量的考核,具体包括:(听课制度/学员意见的反馈/考核与鉴定/薪酬的发放/续聘与解聘)等工作。
97、(影像电教法 / 参观法 / 讨论法)等属于课时环节教学模式。
98、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多样性 / 智能型/ 交互性/ 重复性/ 可控性)99、教学模式的结构一般有(理论依据 / 目标 / 客观条件 / 操作程序 / 评价)等要素。100、培训评估方案的设计种类,按照评估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划分,可分为:(诊断性评估方案/形成性评估方案/终结性评估方案)101、培训评估的组织机构-般有:(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评估工作专家小组/评估工作小组)102、评估报告一般般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导言/概述评估实施过程/阐明评估结果/分析与建议/附录)。
103决定培训质量工作内容包括(培训需求文件/培训活动方案/培训业务日志/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104、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召开班前筹备会,协调办班地点,准备培训相关用具:(准备培训教学设备 / 准备好考勤表、桌牌、学员卡等 / 准备开班典礼).105、一个培训质量管理工作方案一般应涉及的内容有: 培训项目简介; 质量管理的目的;
质量管理的部门、人员及其分工;(质量管理的方法 / 质量管理的步骤/ 质量管理的报告及反馈 /质量管理的指标 / 质量管理的内容及工具)。106、对供给形成影响的因素有:(ACDE)。
(A)价格因素(C)投入价格因素(D)技术因素(E)预期因素 107、市场经济从本质上倡导(CDE).这种指导思想,有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C)自由(D)平等(E)公平竞争
108、职业资格证书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按规定办理核发,它具有的现实作用是:(ABCD)。
(A)劳动者求职、任职的依据(B)劳动者开业和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的依据
(C)劳动者境外就业的依据(D)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公证的有效证件 109、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有着根本的不同,它具有以下特点:(ABCDE)。
(A)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B)突出技能训练的操作性(C)侧重职业资格证书的非学历性(D)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E)同生产岗位结合的直接性
110、人力资源所应包含的基本素质有人的(BCDE)。(B)知识(C)技能(D)品性和态度(E)经验 111、员工的职业品质包括(ABD)。(A)职业态度(B)职业道德(D)职业行为习惯 112、团队领导者作用至关重要,其作用主要体现在(CDE)。
(C)为团队指明发展方向(D)向成员阐明变革的可能性(E)鼓舞团队成员的自信心,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潜力 113、团队建设对职业培训的意义是(ABDE)。
(A)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提高工作绩效(B)满足个人心理需要
(D)使管理层有时间进行战略性的思考(E)提高决策速度和决策的准确性 114、岗位说明书.是根据企业需要而编写的岗位具体要求内容,主要包括:(ABCDE)。
(A)一般资料(B)工作描述(C)任职资格说明(D)本岗位的工作条件与环境说明(E)个性特质要求
115、测验的标准化一般包括对试题内容、施测方法、(BCDE)等主要环节的统一。
(B)施测时限(C)试题量(D)评分标准(E)分数解释(A)等比量表(B)命名量表(C)顺序量表(E)等距量表 117、撰写培训项目开发报告书应把握的关键点是:(ABDE)。
(A)依据可靠(B)要素全面(D)内容翔实(E)表述准确
118、一份完整的培训项目实施计划应包括:培训目的: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及类型:培训内容;培训的组织范围;培训规模:培训时间;培训地点:(ABCDE)。(A)培训的方式、方法(B)培训教师(C)考评方式(D)经费投入(E)培训效益、效果的预期
119、培训课程开发的原则是:(ACD);操作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A)一致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技能性原则 120、大纲文本主要是规定培训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培训课时等.它可分为:(BCD)。
(B)培训课程内容(C)教学安排(D)确定教学方式方法 121、培训教材的开发方法主要有:(ABCDE)。
(A)培训者自编自制的教材(B)集体合编(C)补充或充实现有教材(D)借用现有素材(E)选用其它相关教材(A)头脑风暴法(B)角色扮演(C)会议(E)参观访问
123、企业培训师在课堂上传递信息,表情达意主要靠:(ABC)。(A)语言(B)体态(C)板书 124、把握培训课程决策的依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ABDE)。(A)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动态(B)接受培训服务单位的需求(D)学员的情况(E)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内外环境
125、教学系统设计要素中的教学目标中,其技能指标是:(ACD)。(A)操作(C)控制(D)运转
126、企业培训课程的备课任务是要研究大纲、教材.依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和学员的具体情况设计和编写教学方案。备课要明确的目的任务有:(ABC)。
(A)知识性目标(B)能力性目标(C)思想性目标 127、组织教学活动的五个环节中,组织教学的任务是:(AC)。
(A)稳定学员情绪(C)集中学员注意力.安定培训秩序 116、量表在进行测验分数统计,以及培训评估总结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性质特点,可分为:(ABCE)。
122、参与式培训方法对学员的沟通能力和参与能力要求很高。以下选项中属于参与式培训的有(ABCE)。128、教学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应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每项内容和环节.教学工作内容包括:(ABCDE)。
(A)教材分析(B)教案准备(C)课堂管理要点(D)实训内容(E)场地 129、开发一套好的多媒体教材是培训不断努力的方向,好的教材在开发时应注意:(ABCDE)
(A)教育性(B)科学性(C)技术性(D)艺术性(E)使用性 130、培训评估工作的作用是:(ABCD)。
(A)信息反馈与调节作用(B)目标导向作用(C)指导与促进作用(D)鉴定与考核作用 131、设计调查问卷的要点之一是问题形式.其内容包括(ACD)。
(A)设问以“是了否”形式回答(C)问题需分层次回答(D)量表形式
132、培训质量管理的内涵是(BCD)。(B)培训质量管理的范围必须是在培训的全过程(C)培训质量标准必须既要先进,又要实事求是(D)培训质量标准必须包括对企业培训需求的满足程度
133、培训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包括(ACDE)。(A)加强培训质量教育工作
(C)强化培训质量信息工作(D)健全培训质量管理责任制(E)推行规范化和标准管理 134、确定评估标准应遵循的原则是:(ABDE)。
(A)要以计划目标为基础(B)要与培训计划相匹配(D)要具体,可操作(E)要有一定可信度 135、针对培训项目,培训师应负责(BCDE)等工作。(B)管理(C)评估(D)开发(E)组织 136、劳动经济学认为,以下(ABDE)被认为是非劳动人口。
(A)现役军人(B)全日制学生(D)离退休人员(E)家务劳动者 137、以下观点错误的(ABC)(A)培训是消费和成本(B)培训是培训部门的工作(C)培训是工作之前的事 138、以下(AB)不是关于人力资源特征的正确描述。(A)独特性(B)针对性
139、团队建设对职业培训的意义体现在(ABCDE)。(A)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和满足个人心理需要(B)使管理层有时间进行战略的思考(C)提高决策速度(D)提高决策的准确性(E)提高工作绩效
140、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求是(ABCDE)。(A)要进行学员学习培训(B)要建立共同愿景和价值观(C)要制定团队学习制度(D)企业领导者要更新观念(E)要做实创建内容 141、教育培训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其自身固有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包括(ABC)(A)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规律(B)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c)与受教育培训者相互制约的规律 142、教育和培训的区别在于(ABCDE)不同。
(A)传授的内容(B)传授内容的方法(C)传授内容的过程(D)对象(E)投入 143、下列关于“积极的就业政策”正确的解释是(ABCE)。(A)相对于“消极”而言
(B)主要是向失业者免费提供就业培训(c)对参加培训或再就业的失业人员实行鼓励和补贴(E)通过培训培养失业者重新就业的能力
144、在拓展培训中,培训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是(ABCDE)。(A)计划组织能力(B)组织实施培训能力(C)及时果断调整决定的能力(D)准确发现问题,捕捉信息和有效反馈的能力(E)知识结构足够宽泛
145、企业培训师选拔与使用的基本要求是(ABCDE)。(A)加强规划,科学建设企业培训师队伍(B)严格把关,保证企业培训师质量(C)吸引有志、有为、有专长者担任(D)不拘一格选拔和使用(E)给予合理的地位、待遇 146、所谓特殊能力也可以在(ABCDE)等方面表现为某种活动所需的专门能力。
(A)观察力(B)记忆力(C)注意力(D)想象力(E)思维能力 147、心理学上将气质划分为(ABDE)等基本类型。(A)胆汁质(B)多血质(D)粘液质(E)抑郁质
148、培训课程开发可以通过分析企业(ABD)以及改善经营管理的迫切需要,来选准课题。(A)新品种(B)技术引进(D)技术改造 149、企业培训教学场所泛指教学活动使用的(BD)。(B)空间(D)场地 150、企业培训教学设计体现(BE)的教学思想。(B)技能教学为主(E)知识补充 151、以下(AB)不属于企业培训教学设计的特点。
(A)培训教学目的建立在对教学系统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B)培训教学目标用理论术语来描述 152、企业培训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有(ACD)。(A)系统综合(C)针对性(D)最优化 153、以下(AC)不属于培训课程开发的特征。
(A)以知识体系为框架的特征(C)以满足个性发展为主体的特征 154、备课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BCDE)。
(A)教学目的的决定性(B)教学内容的规定性(C)教学对象的可受性(D)教学方法的适应性(E)教学活动的训练性
155、备课的任务是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ABCD)设计和编写教学方案。
(A)教学目标(B)课程内容(C)教材(D)学员的具体情况 156、备课的基本要领是(ACDE)以及训练设备。(A)领会大纲(C)吃透教材(D)了解学员(E)实习场地
157、编写教案的方法有深入研究教案的关键要素与内容及(ACDE)。
(A)尝试编写教案的草稿(C)试讲(D)上讲台后不断调整(E)掌握教案编写的原则和方法 155、设计教学模式时应充分考虑(ABCDE)等制约因素。
(A)课程性质(B)教学目标(c)教学条件(D)学员水平(E)师资情况 158、企业培训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注意(ACE)等主要问题。
(A)贯彻启发式指导思想(C)坚持理论联系实际(E)教学过程紧扣教学目标
159、若要解释职业能力曲线图,需要正确理解以下(ABCDE)等关键词。(A)被测评人各项目的橱准分曲线(B)职业能力标准分平均线(C)标准分刻度(D)评定等级(E)确定职业能力水平等级
160、一般职业能力测试包括(ABC)等能力测验(A)注意力稳定性(B)空间感知能力(C)数字运算能力 161、社会主义道德是由(社会公德 / 职业道德 / 家庭美德)具体形式体现的。
162、《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从培养、选拔、评价、激励、(使用/流动 163、在《职业教育法》中明确了职业教育培训的等方面的保障措施。经费来源/师资建设/设施服务 164、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性表现类型有(正外部性 / 负外部性)。165、统计工作对教育培训工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DE)
(A)科学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做好教育培训的规划工作(B)支持开展教育培训评价(D)支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和综合素质测评
166、人力资源的结构主要包括()等内容。年龄结构/ 职称结构/ 性别结构 / 文化结构/ 技能结构 167、培养与构建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应从()等方面做起。
注重自身修养的培养 / 处理好与上下级的关系 / 处理好竞争与友谊的关系 168、拓展训练可以使企业实现以下哪些培训目标(ABCDE)
(A)使新员工尽快地适应其工作岗位(B)提高和改善员工提升绩效的意识和能力
(C)提高员工的价值,为承担更多的工作和更大的责任多好准备(D)以高和增进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团队的稳定性(E)促进团队变革与发展,使团队更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169、企业班组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ACDE)。
(A)班组工作制度建设(C)班组学习制度建设(D)班组激励机制建设(E)班组技能培训制度建设
170、岗位规范书中的岗位责任因素,主要是指从事岗位工作时所负的若干方面责任,具体包括(ABC)。(A)在管理训练和指导方面,对其他员工所负的责任(B)在岗位操作过程中,对其他员工安全
所负的责任(C)在岗位操作过程中,对机器设备、生产材料所负的责任 测验的标准化 / 测验的技术分析与鉴定 /编写测验手册 172、测验的主要指标有信度指标、效度指标、(ABCDE)。173、培训项目的构成要素有().培训项目名称/培训需求预测/培训项目系统设计/培训项目实施/项目实施效果评估 174、开发培训课程的原则有一致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技能性原则/ 操作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175、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与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关系包括()。/交流/保障)等环节入手,完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
171、命题笔试测验的基本步骤是确定测验的目的、制定编题计划、编制题目、题目的试测与分析、测验的合成、(ACE)。培训项目实施计划是培训课程教学大纲的原始依据 /培训课程教学大纲能促进培训项目 实施计划落到实处 / 培训课程教学大纲能够丰富和完善培训项目实施计划 176、在组织开发培训教材时,要做到组织管理的落实,具体指(BCE)。
人员落实 / 任务落实/ 经费及保障条件落实 177、培训教材开发的组织机构一般是临时的,主要包括(ABCDE)。
主管部门/协办单位/主编/副主编/参编人员
178、建立听课制度,可以使培训主办方最为直接地了解企业培训师的教学效果和水平。通过听课,可以直接了解(ACE)。(A)企业培训师的语言运用情况(C)企业培训师的课堂组织能力(E)企业培训师的应变能力 179、教学方法中,讨论法的缺点在于(ABCD)。
(A)需要时间,不经济(B)系统化有困难(C)参加人数受限定(D)受指导者的能力所左右 180、备课要特别把握的要素有(BCE)。
(B)明确备课的目的任务(C)掌握好备课的基本原则(E)吃透备课的基本要领 181、教学模式定义的要点为(ADE)。(A)模式是现实的再现(D)模式是理论性的形式(E)模式是简化的形式
182、教学效果测定法的种类有(ABCDE)。(A)书面测试法(B)报告法(C)作品审查法(D)实际操作法(E)听取受训者上司的意见 183、企业培训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有(ADE)。
(A)教学活动的组织者(D)学员疑问的解答者(E)实习活动的指导者 184、远程培训的基本特征是双向通信机制、培训组织的影响、应用技术媒体、(ADE)。
(A)培训师和学员分离(D)可能有面授交流的机会(E)培训工作的工业化形态 185、按照培训评估的主体划分,培训评估方案的设计可分为(ABE)。(A)以学员为主体的评估方案(B)以培训组织单位为主体的评估方案(E)以培训组织单位和用人单位为共同主体的评估方案 186、评估实施阶段方案的主要内容有(ACDE)。
(A)进行培训评估的动员与宣传(C)收集信息(D)评分(E)汇集整理有关资料 187、拟定评估方案的主要内容有(ABCDE)。A明确评估对象和评体(B)明确评估目的(C)明确制定评估方案的框架思路(D)选择评估者(E)明确参与者 188、开展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ADE)。
(A)预防性原则(D)协作性原则(E)全程控制、全员参与的原则 189、控制培训质量的16个控制环节中,培训评估要做的工作包括(ABCDE)。(A)组织学员填写办班水平评估问卷,并整理分析评估报告
(B)请培训师填写意见反馈表,了解培训师的满意度及对培训班的意见和建议(C)召开学员座谈会,分析培训效果
(D)分析学员培训前后技能对比数据,审视需求分析及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E)培训成本分析看投入产出是否合理 190、培训工作流程的构成要素有(ABDE)。
(A)标准化的培训流程(B)程序化的过程控制(D)具体化的指导文件(E)明晰化的责任分工 191、为培训项目提供保障条件的信息有()。培训师资信息/培训设施、工具信息/培训费用信息
192、劳动经济学认为.以下()被认为是非劳动人口。现役军人/全日制学生/离退休人员/家务劳动者 193、以下观点正确的有()。培训是终生的事 /培训是员工职业发展的要求 194、以下()不是 关于人力资源特性的正确描述。独特性 / 针对性 195、团队建设对职业培训的意义体现在(). 提高工作绩效 /使管理层有时间进行战略的思考 /提高决策速度/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和满足个人心理需要
196、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求是()。要进行学员学习培训 /要建立共同愿景和价值观念 /要制定团队学习制度 /企业领导者要更新观念 /要做实创建内容 197、教育培训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其自身固有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包括()。
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规律 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 与受教育培训者相互制约的规律
198、教育和培训的区别在于()不同。
传授的内容 /传授内容的方法 /传授内容的过程 /对象/投入
199、下列关于“积极的就业政策”正确的解释是()。相对于“消极”而言 /主要是向失业者免费提供就业培训/通过培训,培养失业者重新就业的能力/对参加培训或再就业的失业人员实行鼓励和补贴
200、在拓展培训中,拓展培训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是()。计划组织能力 /组织实施培训能力/及时、果断调整决定的能力 / 知识结构足够宽泛 / 准确发现问题,捕捉信息和有效反馈的能力
201、决定培训质量的工作内容有()培训需求文件/培训活动方案/培训业务日志/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202、所谓特殊能力也可以在()等方面表现为某种活动所需的专门能力。
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 203、心理学上将气质划分为()等基本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204、培训课程开发可以通过分析企业()以及改善经营管理的迫切需要,来选准课题。
新品种/技术引进/技术改造 205、企业培训教学设计体现()的教学思想。技能教学为主/知识补充 206、、以下不属于企业培训教学设计特点的是()。
/培训教学目的建立在对教学系统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培训教学目标用理论术语来描述
207、企业培训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有()。系统综合/针对性/最优化 208、以下不属于培训课程开发的特征的是()以知识体系为框架的特征/以满足个性发展为主体的特征 209、备课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教学目的的决定性/教学内容的规定性/教学对象的可受性/教学方法的适应性/教学活动的训练性
210、备课要明确的目标有()。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 /思想性目标
211、备课中吃透教材的层次是()。熟悉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材
212、编写教案的方法有:深入研究教案的关键要素与内容及()。
尝试编写教案的草稿/试讲/上讲台后不断调整/掌握教案编写的原则
213、导语的作用有(). 激发求知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承上启下.提炼升华 /引起学员关注,传达教学意图/建立师生情感,形成良好氛围 /激情入境,诱发思考
214、企业培训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注意()等主要问题。
贯彻启发式指导思想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过程紧扣教学目标
215、远程教育培训网络一级中心的职责有()。宏观管理和组织协调 /制订全国远程教育培训规划 /组织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工作/ 指导全国一级中心建设 216以下关于一般职业能力测验性质理解正确的是()人格测验/认知测验
217、若要解释职业能力曲线图,需要正确理解()。
被测评人各项目的标准分曲线 /职业能力标准分平均线 /标准分刻度 /评定等级 /确定职业能力水平等级
第二篇:多选题(背完必过)
(要 掌 握 寻 找 特 定 岗 位 能 力 要 求 的 关 键 要 素 /要 掌 握 寻 找 特 定 岗 位 员 工 素 质 差 距 的 方 法 /要 学 会 抓 住 培 训 项 目 开 发 中 的 主 要 问 题)等 做 法 有 利 于 找 到 培 训 项 目 开 发 的 关 键 环 节。《 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高 技 能 人 才 工 作 的 意 见 》 中 强 调,要 从 培养、选 拔、评 价、激励、(使用 /流动 / 交 流 /保 障)等 环 节 入 手,完 善 高 技 能 人 才 工 作 体 系。《 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人 才 工 作 的 决 定 》 提 出 了 人 才 评 价 的 根 本 标 准 是(品 德 /知 识 /能 力 /业 绩)《 培 训 课 程 教 学 》 大 纲 文 本 规 定 培 训 课 程 的 主 要 内 容 以 及 培 训 课 时 等,它 可 以 分 为()培 训 课 程 内 容 /教 学 安 排 /确 定 教 学 方 式 方 法 《 职 业 教 育 法 》 进 一 步 明 确 了 我 国 职 业 教 育 培 训 的 体 系,具 体包 括 :(职 业学 校教 育 /职业 培训 / 其 他 培 训)按 照 培 训 评 估 的 内 容 和 时 间 安 排 划 分,培 训 评 估 方 案 分 为()。形 成 性 评 估 方 案 /诊 断 性 评 估 方 案 / 终 结 性 评 估 方 案 按 照 培 训 评 估 的 主 体 划 分,培 训 评 估 方 案 的 设 计 可 分 为(ABE)。(A)以 学 员 为 主 体 的 评 估 方 案(B)以 培 训 组 织 单 位 为 主 体 的 评 估 方 案(E)以 培 训 组 织 单 位 和 用 人 单 位 为 共 同 主 体 的 评 估 方 案 按 照 培 训 评 估 的 主 体 划 分,培 训 评 估 方 案 分 为()。以 学员 为主 体的 评估 方案 /以培 训组 织单 位 为 主 体 的 评 估 方 案 /以 培 训 组 织 单 位 和 用 人 单 位 为 主 体 的 评 估 方 案 把 握 培 训 课 程 决 策 的 依 据 . 主 要 来 自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ABDE)。社 会 经 济 发 展 需 要 和 劳 动 力 市 场 动 态(B)接 受 培 训 服 务 单 位 的 需 求(D)学 员 的 情 况(E)职 业 教 育 培 训 发 展 的 内 外 环 境 备 课 的 基 本 要 领 是(ACDE)以 及 训 练 设 备。(A)领 会 大 纲(C)吃 透 教 材(D)了 解 学 员(E)实习场 地 备 课 的 任 务 是 研 究 教 学 大 纲 和 教 材,根 据(ABCD)设 计 和 编 写 教 学 方 案。(A)教 学 目 标(B)课 程 内 容(C)教 材(D)学 员 的 具 体 情 况 备 课 时 要 遵 循 的 基 本 原 则 是(ABCDE)。(A)教 学 目 的 的 决 定 性(B)教 学 内 容 的 规 定 性(C)教 学 对 象 的 可 受 性(D)教 学 方 法 的 适 应 性(E)教 学 活 动 的 训 练 性 备 课 时 要 遵 循 的 基 本 原 则 有()。教 学 目 的 的 决 定 性 / 教 学 内 容 的 规 定 性 /教 学 对 象 的 可 受 性 /教 学 方 法 的 适 应 性 /教 学
活 动 的 训 练 性 备 课 要 明确 的 目标 有()知 识 性目 标 /能 力性 目标 / 思 想 性 目 标 备 课 要 特 别 把 握 的 要 素 有(BCE)。(B)明 确 备 课 的 目 的 任 务(C)掌 握 好 备 课 的 基 本 原 则(E)吃 透 备 课 的 基 本 要 领 备 课 中 吃透 教 材的 层 次是()熟 悉 教 材 /分 析教材 / 处 理 教 材 笔 试 测 验 根 据 题 目 的 难 易 程 度 分 类 ,可 分 为 :(速 度 测 验 /难 度 测 验)。编 写 教 案 的 方 法 有 : 深 入 研 究 教 案 的 关 键 要 素 与 内 容 及()。尝 试 编 写 教 案 的 草 稿 /试 讲 /上 讲 台 后 不 断 调 整 /掌 握 教 案 编 写 的 原 则 编 写 教 案 的 方 法 有 深 入 研 究 教 案 的 关 键 要 素 与 内 容 及(ACDE)。(A)尝 试 编 写 教 案 的 草 稿(C)试 讲(D)上 讲 台 后 不 断 调 整(E)掌 握 教 案 编 写 的 原 则 和 方 法 参 与 式 培 训 方 法 对 学 员 的 沟 通 能 力 和 参 与 能 力 要 求 很 高。以 下 选 项 中 属 于 参 与 式 培 训 的 有()。头 脑 风 暴 法 /角 色 扮 演 /会 议 /参 观 访 问 参 与 式 培 训 方 法 对 学 员 的 沟 通 能 力 和 参 与 能 力 要 求 很 高。以 下 选 项 中 属 于 参 与 式 培 训 的 有(ABCE)A)头 脑 风 暴 法(B)角 色 扮 演(C)会 议(E)参 观 访 问 测验的标准化一般包括对试题内容、施测方法、(BCDE)等 主 要 环 节 的 统 一。(B)施 测 时 限(C)试 题 量(D)评 分 标 准(E)分 数 解 释 测 验 的 主 要 指 标 有 信 度 指 标、效 度 指 标、(ABCDE)。创 建 学习型 组 织 的 基 本 要 求 是()。要 进 行 学 员 学习培 训 /要 建 立 共 同 愿 景 和 价 值 观 念 /要 制 定 团 队 学习制 度 /企 业 领 导 者 要 更 新 观 念 /要 做 实 创 建 内 容
创 建 学习型 组 织 的 基 本 要 求 是(ABCDE)。(A)要 进 行 学 员学习培 训(B)要 建立 共同 愿景 和价 值 观(C)要 制 定团 队学习制 度(D)企业 领导 者要 更 新 观 念(E)要 做 实 创 建 内 容 导 语 的作 用 有(). 激发 求知 兴 趣,强 化学习动机 / 承 上 启 下.提 炼 升 华 /引 起 学 员 关 注,传 达 教 学 意 图 /建 立 师 生 情 感,形 成 良 好 氛 围 /激 情 入 境,诱 发 思 考 对 供 给 形 成 影 响 的 因 素 有 :(ACDE)(A)价 格 因 素(C)投 入 价 格 因 素(D)技 术 因 素(E)预 期 因 素 对 于 企 业 培 训 师 教 学 质 量 的 考 核 ,具 体 包 括 :(听 课 制 度 /学员 意见 的 反馈 /考核 与 鉴定 /薪酬 的 发 放 /续 聘 与 解 聘)等 工 作。(影 像 电 教 法 / 参 观 法 /讨 论 法)等 属 于 课 时 环 节 教 学 模 式。对 于
企 业 一 般 员 工,其 职 业 潜 能 开 发 的 重 点 是()操 作技 能 /培养 敬业 精神 /培 养工 作责 任感 / 培 养 事 业 心 多 项 选 择 题 岗 位 分 析 报 告 的 撰 写 方 法 有()。实 录 法 /再 加 工 法 岗 位 分 析 维 度 文 件 的 主 要 维 度 包 括()。信 息 职 能 维 度 /人 员 职 能 维 度 /事 物 职 能 维 度 岗 位 分析 问 卷主 要 侧重 于 :(岗 位分 析 基本 情况/岗 位 工 作 身 份 /岗 位 简 述 /岗 位 职 责); 岗 位 责 任 : 从 业 人 员 特 点(或 称 任 职 基 本 资 格)。岗 位 规 范 书 中 的 岗 位 责 任 因 素,主 要 是 指 从 事 岗 位 工 作 时 所 负 的 若 干 方 面 责 任,具 体 包 括(ABC)。(A)在 管 理 训 练 和 指 导 方 面,对 其 他 员 工 所 负 的 责 任(B)在 岗 位 操 作 过 程 中,对 其 他 员 工 安 全 所 负 的 责 任(C)在 岗 位 操 作 过 程 中,对 机 器 设 备、生 产 材 料 所 负 的 责 任 岗 位 说 明 书 . 是 根 据 企 业 需 要 而 编 写 的 岗 位 具 体 要 求 内 容,主 要 包 括 :(ABCDE)。一 般 资 料 /工 作 描 述 /任 职 资 格 说 明 /本 岗 位 的 工 作 条 件 与 环 境 说 明 /个 性 特 质 要 求 岗 位 责 任 主 要 是 指 从 事 岗 位 工 作 时 所 负 的(在 管 理、训 练 和 指 导 方 面 ,对 其 他 员 工 所 负 的 责 任 /在 岗 位 操 作过 程中 ,对 其他 员工 安全 所 负的 责任 / 在 岗 位 操 作 过 程 中 ,对 及 其 设 备、生 产 材 料 所 负 的 责 任)等 方 面 的 责 任。岗 位 职 务 描 述 是 一 个 全 面 的、技 术 性 很 强 的 评 价 过 程,这 一 过 程 基 本 上 可 以 划 分 为()。准 备 阶 段 /调 查 阶 段 /分 析 阶 段 /完 成 阶 段 个 人 风 格 一 般 包 括 :(气 质 /性 格 /行 为 风 格)。根 据 测 验 的 性 质,可 把 笔 试 测 验 分 为()。认 知 测 验 /人 格 测 验 根 据 工 作 特 质 模 型,任 何 工 作 都 可 用 以 下 核 心 维 度 来 描 述,其 定 义 分 别 是()。技 能 多 样 性 /任 务 同 一 性 /任 务 重 要 性 /工 作 自 主 性 /工 作 反 馈 根 据 市场 经 济的 优 胜劣 汰规 律 ,市场 在 评价 和选 择 资 源 时 ,自 始 至 终 的 贯 彻(效 用 性 标 准 /成 本 标 准)。国 务 院 《 关 于 大 力 发 展 职 业 教 育 的 决 定 》 中 规 定,用 人 单 位 招 录 职 工 必 须 严 格 执 行()。先 培 训、后 就 业 /先 培 训、后 上 岗 /从 取 得 职 业 学 校 学 历 的 人员 中优 先录 用 /从 取得 职业 资格 证书 和 职 业 培 训 证 书 的 人 员 中 优 先 录 用 机 多 媒 体 教 材 的 特 点 集 中 表 现 在 :(多 样 性/ 智
第三篇:财经法规必背100道多选题
财经法规必背100道多选题!
会计家园VIP 发布于2014年6月25日 10:541、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包括:存款人名称、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住址、其他**资料
2、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个基本账户原则、自主选择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原则、守法合规原则、存款信息保密原则
3、存款人可向开 户行提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申请的条件:被撤并解散宣告破产或关闭、注销或被吊销营业执照、因迁址需要变更开 户银行、其他
4、可办理现金收付的账户包括:基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税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5、按征收权限和收入分配权限: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6、按计税标准不同:从量税、从价税、复合税
7、流转税类: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
8、财产税类:房产税、契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
9、行为税类: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10、中央税:消费税、关税
11、地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12、中央地方共享税:增值税
13、从量税:资源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
14、从价税:增值税、营业税、关税、各种所得税
15、比例税率: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
16、定额税率: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
17、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
18、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责令限期改正、罚款、没收财产、收缴未用发 票和暂停供 应发 票、停止出口退税权
19、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其他国务院规定的20、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居民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非盈利组织收入
21、增值税可分为:生产性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性增值税
22、不属于一般纳税人的包括:年应税销 售额未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企业
23、营业税征收范围:提 供 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 售不动产
24、应税劳务所指范围为: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
25、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其他所得、清算所得
26、企业所得税中准予扣除项:成本、费用、税金、损失
27、企业所得税中不得扣除项: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款、企业所得税税款、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超标的捐赠支出、赞助支出、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特许权使用费等、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28、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承包/承租经营、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
29、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在中国境内有所得的外籍人员
30、税务登记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业复业登记、注销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纳税人税种登记、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登记
31、纳税申报方式包括:直接申报、邮寄申报、数据电文申报、简易申报、其他
32、税款征收方式:查账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委托代征、其他
33、**特点:中介性、法定性、自愿性、公正性
34、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率:25%(基本税率)、20%(小型微利企业)、15%(高新技术企业)
35、营业税征收适用5%税率的有:金融保险业、服务业、销 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
36、需在零售环节纳税的有:金银首饰、钻石、钻石饰品
37、消费税适用复合计征方法的有:卷烟、粮食白酒、薯类白酒
38、消费税采用:比例税率、等额税率
39、税收征管权包括:税收征收权、税收管理权、税收入库权
40、税收程序法的内容包括:确定程序、征收程序、检查程序、争议的解决程序
41、纳税人应当办理税务登记的有:应税收入、应税财产、应税行为
42、不属于会计岗位的有:医院门诊收费员、住院处收费员、商场收银员、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社会审计人员、政府审计人员
43、会计专业职务分为: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
44、出纳人员不得监管的职务有:审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券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45、单位是否单独设置会计机构取决于:单位规模的大小、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经营管理的要求
46、财务部门负责会计人员的管理包括: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管理、岗位会计人员评优表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47、对外提 供财务会计报表需签名盖章的有:单位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总会计师
48、我国的会计工作管理体制包括:会计行政管理、自律管理、单位会计管理
49、财政部门包括: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50、会计资料主要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
5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
52、伪造、变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行政责任包括:通报、罚款、行政处分、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53、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54、政府的采购主体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55、政府财政部门对预算拨款实施严格管理的原则:按照预算拨款、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和程序拨款、按照进度拨款
56、国家预算的作用主要包括:财力保证、调节制约、反映监督
57、从归属上,预算收入划分为: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
58、从主体上,预算支出划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地方预算支出
59、采取询价方式采购应遵循的程序为:成立询价小组、确定被询价的供 应商名单、询价、确定成交供 应商
60、我国现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内容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61、财政部门应履行的监督职责包括:会计账簿设置的监督、会计资料真实与完整的监督、会计核算的监督、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监督
62、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63、记账凭证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
64、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其他辅助账簿
65、、半会计报告应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
65、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66、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要求:内容完整、数据真实、计算准确、编报及时
67、注册会计师的业务包括:审计业务、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
68、代理记账的业务范围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对外提 供财务会计报表、向税务机关提 供税务资料、委托人委托的其他会计业务
69、会计类专业包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专门化、审计学、财务管理、理财学
70、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包括:会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职业道德
71、我国预算级次分为:政府预算级次、单位预算级次
72、预算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其他收入
73、预算支出包括:经济建设支出、教科文卫体的事业发展支出、国家管理费用支出、国防支出、补贴支出、其他支出
74、专项收入包括:排污费收入、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
75、其他收入包括:外事服务收入、捐赠收入、罚没收入
76、中央一般预算草案的编制内容包括:当年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上结余用于本安排的支出、返还或不住地方支出、地方上解收入
77、地方各级政府一般预算草案的编制内容:当年本级预算收入与支出、上结余用于本安排的支出、中央/上级返还或补助收入、返还或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中央/上级支出、下级上解收入
78、预算执行的任务包括:积极组织预算收入、及时拨付预算资金、组织预算收支平衡、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
79、政府采购的法定方式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其他
80、政府采购的基本制度包括: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信息公开制度、采购本国货物政策
81、政府采购的原则: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诚实信用
82、财政性资金包括:政府预算内资金、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纳入财政专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其他财政性资
83、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包括:国库存款账户、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财政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门为预算单位开设的特设专户
84、财政收入的收缴方式:直接缴库、集中汇缴
85、财政性资金的支付方式: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
86、直接支付的财政性资金包括: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
87、会计职业道德功能:指导、评价、教化
88、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形式有:接受教育、自我教育
89、会计市场准入包括: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事务所的设立、代理机构的设立、会计专业人才评价
90、不能作为原始凭证的有:盘存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往来款项对账单、经济合同、请购单事会计行为、单位负责人应当承担违法责任
91、总账种类为:订本账、活页账
92、明细账种类为:订本式、活页式、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
93、有权制定相关会计制度的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解放军总后勤部
94、会计法律有:《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
95、会计行政法规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
97、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会计规范性文件
98、会计部门规章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99、会计规范性文件包括:38项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本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100、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负责的具体内容包括:依法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从事会计行为、单位负责人应当承担违法责任
第四篇:企业培训师二级考试多选题
多选题
1、岗位再设置包括四方面的综合因素: A岗位再设置的基本因素;B环境因素; C组织内部因素;D非正式组织因素。
2、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基本应当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个人信息部分,个人情况分析部分,改进措施部分,职业生涯规划建议部分。
3、一个测评工作整体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是否与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
2对组织的效率及其业绩分析; 3对组织文化建设的分析; B工作任务分析法; C员工个体培训需求分析法; D绩效分析法;
E多重因素分析法传统上,确定培训需求均以工作及绩效为衡量尺度,而忽略了员A基本情况。主要介绍与测评工作相关情况,通常以人员基本情况为主)B测评对象。C测评内容与形式。D测评工作的管理。E时间安排。F对命题工作的有关说明。
4、面试位置的排列有以下四种常见形式: 圆桌形式,斜一对一式,横一对一式,纵一对一式。
5、有五种基本的光线系统设计方式: 直接光线,半直接光线,间接光线,半间接光线,直接间接光线后两者最佳。
6、测验开发工作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明确所要开发测验的目的和形式; B根据开发目的进行前期的资料搜集、调研工作;C确定所要测查的核心点;
D借鉴已有测验。E进入测验命题工作环节。
7、简述)审定命题方案的含义是指审定人根据测验的基本目的,对于所涉及的命题方案或者命制的试题,从结构比例题型)、试题内容的安排、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覆盖面、试题本身的难易程度,以及可能产生的考核效果等方面进行的综合审查,并根据审查提出相应修改意见的工作过程。
8、简述,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的基本方法: A组织整体分析法;
1.对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的分析看人力资
工学习能力的高低和员工参加培训意愿的强弱这两个因素。);
F客户调查法(以顾客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G面谈分析法(个别面谈和集体面谈); H问卷调查法(优点是可以同时在不同范围内开展,并获取大量信息。不足是由于被调查对象对调查本身重视不够或忽视事实答案,而导致调查信息失实。); I前瞻性培训需求预测模型前瞻性即企业未来发展的展望); j逻辑推理模式。
9、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相关方法的具体运用表P7I:
A单选)根据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的层次选择适当的方法:个体层次、组织层次,战略层次; B根据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的目的选择适当的方法:制定培训规划、总体计划,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制定个人培训计划; C根据对预测结果的精确度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
D根据对预测工作的便捷性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
E根据对预测工作的经济性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
10、培训需求分析报告的基本内容: A标题;
17、单多选)培训项目的组织策划就是指由某一特定的个人或群体按照一定的工作规则,B分析预测工作概况; C分析预测的内容; D分析预测的具体成果; E其它相关建议和说明; F报告撰写时间及执笔人、负责人
11、培训需求的成因: A环境变化;B人员变化; C工作变化;D现状与愿望的差距; E与同行间的绩效差距。
12、培训需求预测的作用: A确认差距; B进行前瞻性分析;
C保证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有效性; D决定培训的价值与成本; E获取内部与外部的多方支持。
13、培训需求预测的原则: A客观性原则;B适时性原则; C广泛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
14、策划培训项目的步骤: A研究项目,明确目标; B找准需求,确定对象; C分析资源、环境,做好安排; D拟定计划草案,保障运作有序; E撰写策划书,提供决策。
15、培训项目策划的方法: A头脑风暴法B德尔菲法; C创意法;D灰色系统法 E智能放大法。
16、培训项目策划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意思;A策划是在现实所提供条件基础上进行谋划;B策划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C策划可以比较与选择方案; D策划是按特定程序运作的系统工程。
组织各类相关人员,为实现某一项目目标而进行的,体现一定功利性、社会性、创造性、实效性的活动;
18、培训项目做得好主要表现在: A审定组织得力 B审定程序正确 C审定内容全面 D审定结论可信
19、审定项目开发方案的一般 步骤: A明确审定标准; B把握拟审方案的全貌; C组织集体审定工作; D撰写审定项目报告; E做出审定结论;
F撰写项目方案审定报告,提供决策依据。20、审定项目开发方案所采用的方法 A做好审定人员的遴选工作;
B坚持培训需求分析预测者与培训对象及其他有关人员相结合;
C坚持主体材料与相关信息相结合; D坚持集中审定与分散调研相结合;
21、培训项目开发方案的审定原则: A集体审定原则 一般在5—10人之间); B客观性原则; C程序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E规范性原则。
22、制定培训总体计划的步骤: A培训需求分析;
B明确培训目的、目标总结差距和根源: ①明确组织能力、员工技能与业务目标要求的差距;②明确差距的根源及解决方法③明确通过培训可以解决的差距及培训解决方法;
④明确各种培训项目信息,包括培训时间、27、制定培训规划的一般步骤:P128表格)培训类型、培训名称、参加人员范围、重点参加人员、费用等。); C确定培训方案; D制定培训总体计划草案; E计划的沟通与确认。
23、撰写培训总体计划数的基本要求: A依据可靠,强调针对性; B方法得当,强调程序性; C要素全面,强调系统性; D内容想事,强调操作性; E测试得力,强调激励性; F表述准确,强调规范性。
24、培训总体计划的要素: A目的;B目标;C原则;
D培训需求;E培训对象及培训内容; F培训时间;G培训方式、方法; H培训组织人和培训教师; I考评方式;j培训费预算。
25、制定培训总体计划的原则: A以培训需求预测为依据; B以行业、企业培训规划为依据; C以企业发展目标为依据; D以各部门的工作计划为依据; E以能够掌握的培训资源为依据。
26、企业内部影响培训总体计划的主要客观因素:
A组织目标与组织气候; B组织营运效率; C技术水平及开发; D人力资源状况; E组织优先权;
F教育培训资源可利用状况; G培训的价值及成本分析。
A培训需求分析;B工作说明; C任务分析;D排序;E陈述目的; F设计测验;G培训战略; H设计培训内容;I试验。
28、培训需求表的内容: A计划 B组织C指挥协调D控制
29、撰写培训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A依据可靠;B要素全面; C方向明确;D任务具体; E测试得力;F表述准确。30、培训规划的要素: A目的;B目标;C需求; D原则;E培训项目;F培训费用;
G保障措施;H培训规划的实施意见、措施。
31、怎样把握示范性培训课程开发的关键
环节:
A谁有培训需求; B为什么会产生培训需求; C谁参与培训需求分析。
企业领导、人力资源部或者培训部工作人员,相关技术专家,员工本人 D从何处着手。
32、示范性培训课程开发的典型方法:
A拟定新培训课程开发方案的基本环节;
①课程定位;
②确定目标;
③注重策略;
④选择模式;
⑤进行评价。
B拟定示范性培训课程开发方案的具体操作过程:
①前期准备工作;
②设定课程目标;
③信息和资料的搜集; ④课程模块设计;
⑤课程演习和试验;
⑥信息反馈与课程修订。
33、示范性培训课程开发所涉及的内容要素,与一般培训课程的基本要素基本相同,只是在其具体内涵上赋予了新的内容和高的标准:
A课程目标;B培训对象; C课程内容;D教材; E课程模式;F课程策略; G课程评价;H组织形式; I培训时间;j培训空间; K执行者。
34、教材审核的内容 a教材内容审核 b教材结构审核 c技能与知识比重的审核 d定性定量审核 e教材界定范围审核 f科学性与思想性审核
35、培训教材审定的原则 A精炼求新原则 B严审把关原则 C目标导向原则 D前瞻性原则、E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36、培训及教材开发的新理念理想 A适应现代培训理念 B树立可持续发展得理念 C树立适应智力开发的理念 D树立服务于终身学习的理念
37、培训教材开发的新趋势 A教材研发无纸化趋势 B教材多媒体趋向 C网络教学及网上教材趋势
38、常见的教材研发组织形式 A专人负责制 B政策导向性 C行业协作制 D科教协作式
39、教学督导工作规则的制定方法: A参照法
B归纳法也称经验法 C关键问题法 D综合法
40、教学活动新模式的有关理论 A程序教学模式 B发现学习教学模式 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E合作教育教学模式 F互动式教学模式
41、程序教学提出四条原则: A步子原则 B即反应原则 C即时确认原则 D自定步调原则
42、建立企业培训师人才库应把握基本要点:A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 B注意专兼职相结合 C注意选拔与培训相结合 D注意动态管理 E注意不断维护人才库
F注意关心、爱护人才库中的企业培训师 G提倡企业培训师人才库的网络建设
43、企业培训师选拔与使用制度 A 派任制 B考聘制 C聘任制 D灵活任用制
44、聘任制的一般做法 A发布公告 B办理报名手续 D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原则 40、把握课程决策的依据:
把握课程决策的依据。国内外实践证明,C考试或考试 D评定考试或考察结果 E确定和公布录用者名单 F签订录用合同或聘书
45、培训教材的种类: A培训者自编教材 B集体合编
C补充或充实现有教材 D借用现有素材 E选用其他相关教材
46、培训教材的选择方法: A就地取材法 B照章实施法 C移花接木法D拼接法 E原汁原味法F案例收集法
47、培训教材开发与选用的原则:A与培训目标相适相符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经济实用原则 D系统性原则
E教材形式的多样性原则 F新颖性原则 G开放性原则
48、培训教材的选用与开发依据 A依据岗位培训目标确定培训教材B依据培训层次水平确定教材 C依据行业标准规范确定教材 D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定教材E依据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材
49、教材编辑的基本原因 A针对性与实用性原则 B系统性与科学性原则 C创新性与新颖性原则
课程的决策依据,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A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劳动力市场动态 B接受培训服务单位的需求 C学员的具体情况
D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内外环境
究竟选择哪一种资源依据作为课程决策的主要或唯一的基础,基本上取决于设计者关于课程要面对谁、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起什么作用的价值取向。41常用的课程要素有九个,即目标、内容、教材、模式、策略、评价、组织、时间、空间。
42、课程设置要素
A内容及范围B顺序 C培训技法 D时间分配E指导方案
43、企业培训的教学原则: A尊重成人教学规律原则 B遵守企业培训发展规律的原则 C教学互动原则 D个性化原则 E现场、现实教学原则 F激发兴趣和创造性学习原则 44掌握好备课基本原则: A教学目的决定性 B教学内容的规定性 C教学对象的可受性 D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E教学活动的训练性
45、编写教案的方法
A深入研究教案的关键要素与内容 B掌握教案编写的原则和方法 C尝试编写教案的草稿
D向老企业培训师学习E试讲
F走上讲台后不断调整 46组织教学活动的几个环节;A组织教学 B导入新课 C讲授新课 D巩固新课 E布置课后练习
47深入研究教案的关键要素与内容 A模式设计 B导语设计 C问题设计 D语言设计 E结尾设计
48、讨论法的基本类型: A定型化讨论法 B自由讨论法 C集团思考法 D专题讨论法 E小组讨论法 F论坛讨论法
49、企业培训师教学考核评价及相关管理 A听课制度
B企业培训师的课堂组织能力 C企业培训师的应变能力 D学员意见反馈 E考核与鉴定 F薪酬的发放 G续聘与解聘
50、制定评估标准必须遵照的科学程序 A 确定评估指标 B构建指标体系 C 设立指标等级
D确定权重系数E进行试评
51、培训具体评估方案主要方法有: A 终结性与形成性评估法 B纵向与横向评估法 C单项与全方法评估法 D定性与定量评估法 E 个体评估和集体讨论评估
52、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 A 进行培训评估的动员与宣传 B收集信息 C评分
D汇集整理有关资料
53、拟定评估方案的主要内容: A明确评估对象和评估主体 B明确评估目的 C 选择评估者 D 明确参与者
54、多选、简答题)培训五大控制过程可分解为16个关键控制点: 培训动意与培训需求吻合度; 培训目标和对象的针对性;
培训项目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 培训项目组织的严密性与多方参与性; 培训大纲编制要严谨;选聘培训教师; 培训实施计划与培训模块设计; 培训成本预算;
招收学员与学员资格审查; 培训前准备;课前准备;
培训监控;培训服务;考试与考核; 培训评估;跟踪评价。
55、培训工作流程的构成要素: A 标准化的培训流程 B 程序化的过程控制 C 具体化的指导文件 D明晰化的责任分工
56、培训质量管理工作实施 A准确把握并确定需求 B科学设计和策划 C 组织实施严谨灵活
D培训质量的评价和考核严严密 E 信息反馈
57、培训质量管理坚持的原则: A预防性原则 B协作性原则
C全程控制、全员参与的原则
58、对培训师品德方面的评估: A事业心和进取心 B责任心 C勤奋认真的态度 D工作纪律情况
59、教学能力评估关注以下5方面: A智力因素 B授课 C组织教学 D教态 E指导能力
60、教学效果评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A知识信息传递状态
B思维方式、方法启迪状况 C非智力因素影响 D操作与动手能力
61、建立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环节:a质量标准文件支持系统 b质量文化及组织机制的支持系统 c信息技术支持系统
62、培训质量主要问题的规避方法: A如何避免出现方向性问题 B如何避免出现违反科学规律的问题 C如何避免出现系统性问题 D如何避免出现可行性问题
63、建立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必备条件: A和谐统一的培训质量管理文化 B符合培训活动内在规律的责任分工 C功能定位准确的质量标准文件
D采用与培训流程相适应的高效、先进的管
理工具
64、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
题:
A盲目追求全而细,不考虑操作性 B生搬硬套各种体系,不考虑因地制宜 C体系一旦建立便束之高阁,不考虑实际
应用和持续改进
D培训质量管理只是管理部门或领导的事,不能形成全员、全方位的管理活动
65、指导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A宣传贯彻培训质量方针和指导思想 B强化培训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 C引进推广培训质量管理先进标准 D制定培训质量管理规范 E明确落实培训质量管理职责分工 F强化指导培训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建设
66、指导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A系统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示范性原则 E 简明化原则
F指导工作要以发展为主题
67、进行培训指导的基本技巧: A以鼓励被指导者为基本前提。B应学会实施间接的指导。
C注意在工作中进行观察。
D能够预见将要发生的问题,并提出解 决的方案。
E能够准确、具体地传递指导信息。68、了解指导对象包括:
A要对指导对象心理动机进行了解 B对被指导对象思维方式的了解 C对指导对象工作特点的了解 D与指导对象交流。
69、六种被指导对象思维方式: A权威驱使型;B推断型C感知型 D情绪化E直觉型F理性。
70、四种学习风格: A积极行动型B反省型 C理论型D实践型。
71、企业培训指导者具备的基本能力: 有效倾听能力。
与被指导者相互作用的技能。组织讨论的能力。
在培训过程中需要的相关技能。解决冲突与问题的能力。辨别宗旨与目标的能力。估量行为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的技能。给出建设性反馈的能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意识和技能。
72、从角色定位来说,培训指导者在组织中的角色是多元的:
a、战略促进者b、管理者c、实践者 d、执行者e、指导者f、咨询者
73、实施培训指导的基本原则: A以激发与鼓励为主的原则。
B以帮助为主,以示范、典范为指引原则。C注重针对性和实际效果的原则。D鼓励个性化发展的原则。E创造持续地促进学习环境的原则。
74、在有效地开发、实施、衡量、评估和改善学习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在必要的环节对受训者进行指导具体包括八个方面: a.确认个人学习需求
b.根据确认的个人需求制定培训目标、设计学习方案;
c.发展和设计培训课程;
d.通过各类活动、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e.创造一个鼓励学习的环境; f.观测并与员工共同评价学员的进步; g.进行有价值的反馈; h.评估、改进学习方案
75、指导开发培训课程: A分析真正的培训需求。B如何确定课程内容和形式。C课程的论证和修改。D课程实施的结果评价。
76、团队辅导、团队学习常用的方法: a集体讨论 b协商会 c研讨会 d专题研究 e诊断会
第五篇:教师资格证考试_教育学重点题_绝对有用背完必过[定稿]
教育学重点题
注:
1、黄色为重点,多出大题,结合书背全
2、红色为次重点
3、注意定义、概念、名词解释等细节,易出小题
4、第十一章没有,须看书
5、其他的细节还需看书补充
绪论、第一章 教育概述
一、教育学定义: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教育学的发展【出小题】:阶段、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孔子、乐正克《学记》、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
三、教育的概念
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是保证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
2、“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人才而教育之”
3、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教育指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四、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1、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成为教育者。
2、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的儿童、少年、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
3、教育措施: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内容: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
5、教育手段: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6、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因素,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五、教育的属性【选择】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阶级性、相对独立性
1、教育的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2、教育的历史性:教育岁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岁人类社会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都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人类历史上,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便有什么样的社会性质的教育。
3、教育的阶级性:一定的教育反映一定阶级的要求并为之服务,它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制度、方针和内容。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为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制约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一种社会形态下的教育,就其思想、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来说都与以往各个时代的教育有着继承的关系。
(2)教育具有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
六、教育的起源:神话、生物、心理、劳动(社会)【小题】
1、教育的神话起源论
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3、教育的心理起源论:孟禄
教育的心理和生物起源论都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4、教育的劳动起源论(社会起源论)
在直接批判生物和心理起源论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人类社会是和人类同时出现的。只有人才能经营社会活动,从事社会活动。
七、教育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点
1、原始社会教育:特点
(1)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教育是统一的、共同的、平等的。
(2)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热肠生后紧密联系在一起,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3)教育的方式是“口耳相传”
(4)教育内容简单,主要是与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直接相关的知识。(5)教育没有阶级性。年轻一代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2、奴隶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产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巫、吏、卜、贞”(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传递成为可能。(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
(1)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学在官府”,“官师合一”
(2)教育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是脱节的。(3)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4)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5)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封建社会教育
(1)教育是封建地主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剥削和统治农民的官吏(2)教育具有森严的等级性,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家庭出身的品级都有严格规定(3)教育内容“独尊儒术”,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实行棍棒纪律教育(4)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教育
4、资本主义社会教育
(1)教育目的的双重性。
(2)在教学内容上增加自然科学的科目(3)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4)学校教育日益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1)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权为劳动人民掌握
(2)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受教育者(3)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4)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
(5)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主张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各族人民都有享受同等教育的权利(6)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反对宗教对教育的干预
八、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学校教育制度。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明确提出了我过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结构选择上,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初中级人才摆到突出位置。”
2、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教育经费控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以及有组织的教学而后教育的机构体系。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指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3、学制建立的依据
(1)学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制约(2)学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3)学制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
(4)学制的建立还要考虑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特点,考虑国家原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结构中各级各类学习内在联系的合理性。
九、我国学校教育体制发展概况 1、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重点难点在农村 2、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年满六周岁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都应当入学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3、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我国教育发展跨世纪的纲领性文件 4、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教育大法 5、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十、当前我过国学校的主要类型和系统
1、学校的主要类型: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主要的学校系统:普通教育的学校系统、专门教育的学校系统、成人教育的学校系统
十一、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中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习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十二、义务教育
1、义务教育: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2、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
3、义务教育的意义:
(1)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2)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3)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4、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1986年4月《义务教育法》,1992年4月《实施细则》
5、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政策
(1)把“普九”当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2)从实际出发,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3)建立“普九”评估验收和表彰奖励制度
(4)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的关系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的概念
1、人的发展:人从出生到死亡,在身心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
2、人的身体发展:即人的生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及其体制的增强
3、人的心理发展,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的发展,如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发展;二是意向的发展,如情感、意志、性格、需要、兴趣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
4、人的生理发展与人的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物质前提作用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巨大作用
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动力作用
三、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的同一性和相互联系性
2、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a)不平衡性: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
b)发展关键期: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
5、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6、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7、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初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心理)
13、14至15、16岁年龄段
1、认知、情感及意志方面的发展
2、自我意识的发展
a)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这一时期教育者要做到: b)自我体验能力的发展
1、重视青春期教育 c)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2、丰富精神生活
3、社会性发展
3、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a)性别角色认同与异性吸引 b)与同伴的交往 c)强烈的友谊感
(二)青年初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16、17至19、20
1、不平衡性
2、动荡性 这一时期教育者要做到:
3、自主性
1、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4、前瞻性
2、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5、进取性 意识和能力。
6、闭锁性
3、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
7、社会性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概念: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学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由教育目的规定。教育活动那个必须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从教育目的出发,来确定教育任务,选择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目的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3、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调控、评价、激励功能
4、教育目的的类型:从教育目的的层次上看,分为国家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5、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过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2)人的发展受社会条件的制约(3)人的发展受社会分工的制约(4)人的发展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5)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二、素质教育
1、内涵与特征
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5)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2、素质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2)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3)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
3、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1)把良好的课堂教学与系统有效的训练、活动和实践结合起来(2)要把发展学生良好的基础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
(3)要重视当代关于大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中寻找进行素质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4)要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出现对素质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5)倡导使用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1、教师职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性。(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2、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化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2)由课程的接受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3)由教学的实践者转化为课程的研究者(4)由单一的管理者转化为全面的引导者
4、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1)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处于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这种地位决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社会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5、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对象具有主动性
(2)教师劳动手段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
(3)教师劳动方式具有个体性和协作性:每个教师所做的工作只是人才培养的全部劳动过程中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劳动又是一种集体劳动,这就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协作性。
(4)教师劳动的时空范围具有空间广延性和时间连续性(5)教师劳动过程及效果具有周期性和后延性(6)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6、教师的职业素养
(1)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2)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
a)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b)科学的育人观 c)正确的学生观 d)现代的教学观 e)科学的教学质量观(3)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a)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忠于教育事业 b)对待学生的态度:热爱学生 c)对待同事的态度:团结协作
d)对待自己的态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4)教师的业务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知识素养
a.精神的专业知识 b.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c.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能力素养 a.语言表达能力 b.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c.教育科研能力 d.自我调控能力
7、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指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包括道德、知识、教学实践、管理等方面。(1)树立教师专业意识,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2)做勤奋的学习者(3)做有效的研究者
(4)做主动的教育教学反思者
二、学生
1、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客体
(2)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当代学生的特点
(1)主体意识增强
(2)信息获取方式多样
(3)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
(4)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三、师生关系【案例】
1、师生关系定义
2、师生关系概述
1)师生之间是尊重与被尊重的人际关系 2)师生之间是爱与被爱的朋友关系 3)师生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工作关系 4)师生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教育关系
3、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 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3)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第六章、中学课程
一、课程类型:学科课程(分科课程)、经验课程、综合课程
二、课程设计:指课程编制的结构,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以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的方式表现。
三、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的总体规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统一的要求,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2.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年龄特点 3.课程计划的构成
1)规定教学科目
2)规定学科的设置顺序 3)规定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 4)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四、课程标准: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五、教材
1.教材的概念: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最主要的载体,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包括了教师教学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科书是最有代表性的教材。
2.中学教材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原则
1)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教材的编写要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 3)教材的编写要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和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空间 要求
i.选编教材要科学合理
ii.图文并茂,结构新颖
iii.内容组织内外有序
iv.排列形式疏密有致
v.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六、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的缘由
2、课程改革的理念
(1)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2)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3)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4)缔造取向的课程实践观
(5)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3、课程改革的目标
第七、八章 中学教学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以教材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这种共同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交往和互动。
二、中学教学的意义
1.中学教学是一种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简捷有效的形式 2.中学教学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三、中学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我国在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被提到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 3.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4.发展学生的体力和个性
四、中学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最基本的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1.认识过程说
2.认识和发展过程说 3.实践说
4.认识和实践说 5.多本质说 6.交往说
(三)※中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论述】
1.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辩证统一规律 4.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引起学习动机 2.感知课程内容 3.理解课程内容 4.巩固知识和技能 5.应用知识和技能
6.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情况的检查和评定
五、中学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它是广大教师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简答、论述、案例】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5)巩固性原则 6)循序渐进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六、中学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方式的总称。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 2.选择和运用中学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的目的任务
2)中学课程的性质及其特点 3)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4)学校的设备条件 5)教学的时限 6)教师自身的条件
3.※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案例】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4)读书指导法 5)演示法 6)参观法 7)练习法 8)实验法 9)实习作业法
七、中学教学组织形式
我国中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的辅助形式是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教学的特殊形式是复试教学。
(一)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也叫课堂教学,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制的特点
1)以“班”为学生人员组成的单位 2)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
3)以“课程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周期 4)以“课”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3.对班级授课制的评价
优点:1)把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班级,使学生成为一个整体,可以互相促进和提高
2)教师按固定的时间表,同时对几十名学生进行教学,扩大了教育对象,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
3)在教学内容和时间方面,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使教学工作能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有利于提高
教学质量
4)各门学科轮流交替上课,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又能减轻学
生的疲劳,符合学生大脑活动的规律和用脑卫生
缺陷:不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
4.班级授课制的类型:简称课的类型
1)根据教学任务所划分的课的种类,包括单一课和综合课 2)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分教授课和复习课;
3)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不同,分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
5.班级授课制的结构:简称课的结构,指课的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学习新教材、4)巩固新教材、5)布置课外作业
(二)个别指导
(三)现场教学
(四)复式教学
八、中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中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评价。其中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一)备课
1.备课的意义
2.备课应做的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二)上好一堂课的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恰当 4.教学组织得好 5.师生互动得好
6.教师要有全面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中学生作业的一般形式:口头、书面、实践性作业
(四)课外辅导
(五)中学生学业评价
第九章 德育
一、德育
1、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组织适合受教育者成长的价值环境,采用合适的内容和方法,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政治、法制、心理等方面素质发展的系统活动。
2、德育的功能: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其他各育
3、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a)德育的生存功能 b)德育的发展功能 c)德育的享用功能
二、德育目标和内容
1、德育目标:德育活动所预期达到的目的,是教育活动那个本身对受教育者道德素质培养所要遵循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德育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2、我国中学的德育内容:8点
3、当代德育目标和内容变革:3点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含义
2、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1)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2)德育过程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论述】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同一性和多端性
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剧有反复性和渐进性
四、德育原则【简答、案例】
1、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2、※德育的基本原则
1)知行统一原则 2)循序渐进原则
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4)爱和民主原则
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五、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教育法
3、道德叙事法
4、交往实践法
5、道德讨论法
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新时期班主任的角色
1、班主任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者和社会生活规范的训育者
2、班主任是学生发展潜质的发现者和学生自主发展的引领者
3、班主任是学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和整合者
二、班主任工作的时代任务
1、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帮助学生肃清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
2、在促进学生一般能力充分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适当协调社会发展需求与脚掌教育意愿之间的关系
三、班主任胜任力的时代要求
1、教育教学能力
2、班级管理能力
3、道德反思能力
4、精神关怀能力
四、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创造性地设计班级建设目标
(二)合理为班级成员进行角色定位
(三)构建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1、班级活动:班主任指导学生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设计的、组织班级所有成员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
2、班级活动组织和设计的基本原则
(1)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当具有系统性和目的性
(2)班级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决定其形式的多样化
(3)组织班级活动过程中,要处理好教育者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间的辩证关系
(四)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1、班级文化:班级成员在教师的干预和影响下,经过长期的班级生活而创造的本班成员所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
2、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1)精心创建班级物质环境(2)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3)培育健康的班级舆论和班风
a.要关注班级核心价值观念建设。
b.要重视班级管理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实施
c,要关注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性
d.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班级舆论:在班级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
4、班风:一个班级具有自身特色的稳定的集体作风,是班级成员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的整体反映,由班级全体成员在学习、生活、纪律、道德等方面的群体意识汇集而成。
五、班级管理
1、班级:学校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的诗句需要,将一定规模的学生组织起来,编织成相对正式的团体,以便对其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和管理。
2、班级管理的内容
(1)班级岗位建设:设置、竞聘、实践、评价、轮换
(2)班级规则建设
班级规则:调节班级主体间的关系,规范班级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行为准则。
分道德、契约性、强制性规则。
(3)学习型团体建设
a.对学生进行学习型团体自立指导
b.指导学生掌握学科、教材的传统学习方法
c,指导学生掌握与教授方式相对应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