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明:浅谈网络环境下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引导

时间:2019-05-15 04:2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华明:浅谈网络环境下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引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华明:浅谈网络环境下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引导》。

第一篇:王华明:浅谈网络环境下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引导

浅谈网络环境下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引导

对初中作文教学而言,网络将带来教学模式、写作方式的革命。网络环境以其教学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教学信息储存的大容量,教学过程具有的交互性、可控性、协作性和开放性,以及学习资源独特的共享功能等优势,使学生作文的自主性以及教学信息反馈的功能大为增强,教学资源将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指导、激励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借助网络选择自己喜欢的素材进行在线观察、想象、构思和表达。尤其是作文的评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使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机会得到来自教师、学生的多元信息反馈。

一、利用网络资源,教师要做好预选和推荐 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事实上,初中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很重,升学的压力不小。要让他们“行万里路”办不到,让他们“读万卷书”也不切实际。[2]但是,目前初中学生普遍学习紧张,基本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经历简单,生活单调,成为制约学生生活储备的瓶颈因素。网络却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它包罗万象,蕴涵无穷,可成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窗口,成为完成生活储备的捷径。

但让他们走进网络世界,在有限的生活空间里让视野变得宽广无限,让单纯的生活阅历变得丰富多彩是完全可能的。教师尽可能争取到网络教室上作文课。这样学生就可随机调用计算机上的相关资源,也可以到网络上寻找有用的素材,这样写作起来就不怕无“米”下锅。

与传统阅读相比,网络阅读不仅仅是阅读载体发生了变化,而且还具有信息多、内容新和阅读速度快的特点。面对网络,读者更多的不是诵读,而是选择。

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在备课时预先浏览网站,对网上资源进行调查、筛选,课堂上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网站,以免课堂上学生在网上盲目的搜寻,浪费大量的时间;教师也可帮助提供“关键词”,让学生在网上自行搜寻有用素材,并进行筛选、整理。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指导学生紧紧围绕中心合理选择素材。当然,网站良莠不齐,老师要把好网站关,做一些技术处理,以免学生上不健康的网站。

学校作文教学网站的结构应包括如下栏目:(1)写作知识:系统地介绍写作的有关知识与写作技巧;(2)课堂作文:按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对教材中的作文训练进行系统地指导;(3)资料下载: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的下载服务;(4)作文演练场: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完成相关的作文任务;(5)作文诊所: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诊断;(7)师生文苑:为师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佳作的空间;(6)美文欣赏:师生可以阅读或摘录一些短小精美的文章;(8)作文论坛: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论坛中提出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回答别人问题;(9)网站管理。

二、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要创设情境,突出主体地位,信息论理论认为,作文过程是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离开了主体的主动精神,信息既不能输入,也不能加工,更不会有信息的输出了。作文教学,若不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身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势必会造成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谈“作文”色变的无奈和尴尬局面。而网络给作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强有力的支持下,学生发挥作文主体精神,变传统作文教学的“要我写”为“我要写”。建构主义认为,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是学习的前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利用网络通过视频、音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对关系作文素材或能够激发学生创作激情的事物进行虚拟,设置出多维作文环境,通过听觉、视觉、体验等全方位的感官刺激,置身于作文情境中,身临其境,学生很容易产生探究的愿望与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寻找、开发创作信息资源,自主开辟出个性化的、独特的思维和表达的路径,创造出优秀作文。

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一改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教师灌输写作知识的局面,学生完全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与时俱进的精神。

三、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教师要发挥网络环境优势

要充分利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网络环境优势,解决作文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通过多种媒体的使用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形象;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变得历历如在眼前;使“静态的”变成“动态的”,甚至是“现场的”。作文指导课上,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一个同时调动多种感官刺激的机会。如多媒体的文字、图像和动画可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旁白解说、示范朗读、背景音乐和逼真的音响效果可以刺激听觉;交互式操作则更是发挥了学生的耳、眼、手等器官的协同作用。学生写作时,指导其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设计版面,配上合适的剪贴画,使作品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表达形式,使写作成了一项极富趣味性、挑战性、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活动。

三、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正确交往

近年来,许多“网上生存”实验的成功,已经证明个人与社会的交往形式可以不以物理空间的转换为必要条件。我们在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对教学的负面影响,诸如: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冲击,尤其是网络语言的运用对作文的不利影响;巨大信息量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养成浮躁的心态;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等。作文教学应该正视这一交往方式的革命,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比如,如何控制网上交流的时间?如何选择真诚而有益于自己成长的网友?如何简洁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何遵守“网德”以尊重他人?等等。要关注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问题。网络空间是一个十分自由的交流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发送信息,也有极少数同学有意向网上发布扰乱性的恶意信息,甚至还有同学上了互联网浏览一些不健康的信息,这都需要教师给学生讲清道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自己的发展,通过诱导、说服教育,来提高学生网络道德素养。

四、利用网络赏析评议,要发扬民主,促进交流多元化

进行作文评讲时,可以通过网络系统的“屏幕广播”途径实现全班同时研究某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将作文显示在每个学生的屏幕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修改,既可以对文章的具体词句进行点评,也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实现点对点的单独评点和修改指导,或通过单机对话,或通过电子邮件,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还可以发动学生相互阅读批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网络所带来的交往方式的革命还体现在师生关系上,过去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无论教师如何强化自己的民主平等意识,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和座在下面的学生这种客观的布局,就很难让师生之间真正有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而在网上,每一个电脑终端都是一个交往主体,电脑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就彻底打破了单一主体性而使师生之间的交往成了真正平等的主体之间的交往。

网络可以促进交流,利用网上论坛、E-mail等多种形式,教师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既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都有充分的机会向教师提出问题,得到教师亲自的指导和讲解,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等提供指导,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组成协作小组,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开展合作写作。完成习作后,可在主页上设“作者小语”栏目,进行自我评价,还通过校园BBS论坛、聊天室等虚拟交流场所对作品进行充分的评价,形成了学生自己、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模式。

要充分利用网络易于发表便于交流的优势,解决学生作文发表难和一人评价读者惟一的问题。作文发表的意义谁都明白,但在传统媒体的报刊上能够发表文章的学生实在凤毛麟角。而互联网络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表作文,民主公平,机会均等;可以让学生的作文拥有大量的不同类型的读者,文章优劣得失可以得到及时反馈。学生可以即时提交作文,并能马上在屏幕上反映给全班学生看,互相阅读评改,并开展投票评比活动。目前,有条件的语文教师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开辟了作文教与学的专栏,设有发表园地、习作簿、指导站等各种利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栏目。有些报刊编辑部也能主动参与到有特色的网站中来,发布约稿信息,主动评点作文,选用优秀习作。有的教师还请优秀学生出任有关版的主编,让他们主持栏目,充分发挥小先生的榜样作用。可以这样说,学生作文一旦贴上网页之后,他的心就跟着网页走了,时刻关注着自己的那篇文章,有没有人看,没人看,他急,马上修改,再发;这篇不行,再贴一篇;点击率有了,还关心跟帖如何评价;评价好,开心;有中肯的意见,欣然接受;有不同的意见,便立即展开讨论和交流;当然,他还希望有编辑部的老师能看中并录用他的文章。用不着你这个语文老师怨和苦,学生自己的兴趣就来了。

第二篇: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摘 要】由于网络的高速发展和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要进行改变,教学工作者可以充分运用网路更好的进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怎样合理的融入网络,学生在获得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目前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此讨论在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教学方式和注意要点。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学科知识包括了力学、电学、电磁学、热学和光学等很多方面,而这些知识点概念多且很抽象,学生在有些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很难理解透彻,教师教学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近些年来,在初中课堂中,更多教师引入网络教学,教授抽象而又复杂的知识点时,通过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降低了学习难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有些实验无法课堂完成的时候,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很直观的看到各种生动的物理现象。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网络,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教学的优越性

1.可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相比传统教学,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可以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数量大,视野广,还具有多层次,形态丰富的特点,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学生可以接收到许多有趣的学习信息,并且可以在众多的信息资源中,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进度,自主选择自己所需的材料,这样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具有良好的交互性

传统教学中,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是教师自己安排的,学生的意见很难进入老师教学设计中,同学之间也是很少交流。网络教学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好的交换信息,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过来的信息进而调整教学,学生可以和任课老师交流,可以和专家交流,同学之间也可以借助电子邮件等网络技术进行交流,既可以在思考中获得知识,也可以学习别人先进的知识。

3.??现个性化教学

传统教学中,教师看学生的形态是统一的,学生读的教材是一样的,听的课堂也是一样的知识点,参考的资料也是一样的。这些习惯性的统一内容以及一成不变的方式,让学生不能充分发挥个性。网络教学引入后,学生可以进行不一样的交流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发现自身的不足,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此外,网络中有很多具有个性的教育资源,比如专题网络,专题新闻以及专业学术组织的网页等等,这些资源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个性化学习。

二、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方式

1.创新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着教材,极大的限制了教学的开展。引用了网络,教师可以创新和改革自身的教学内容,比如根据教材编制个性化的网络课件,将那些学生难理解的物理现象用动画视频表现出来,比如电磁感应和磁场的变化。给学生创造逼真生动的物理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增强物理教学效果。

2.建立教学平台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需要有两个条件,第一,有内容充足的课程知识,相应的增加初中物理课堂的广度与深度;第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交互式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设置教学重难点的详细解答步骤,并且学生能够和老师在线上互动,这样才真正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

3.整合教学资源

近些年来,教学资源因为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而得到了充分的集中,像文字、声音、动画等都具有了方便快捷的特点。网络教学资源的模拟功能让原本静态的内容变成动态的,学生可以直观的体验教学。教学资源丰富了,这也对教师来说有了新的要求,教师不能迷失在这些教学资源中,要立足于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筛选和整合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

三、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注重点

1.创建网络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运用网络技术,有利于学习环境的实现,由单一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变为多样。比如在教师教学“物态变化”的时候,通过多媒体,教师展示不同温度下,一滴水变化为雾、霜、冰以及水蒸气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学生对于他们是怎样形成和互相转换的产生疑问,并且自己通过课件找出问题的答案。这种创建网络环境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让学生学会在直观的物理现象中获得知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2.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是围绕着老师,主要是老师教,引入网络教学后,可以没有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充分的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可以让学生不只是在教室听教师讲课,还可以借助网络,不论地点和时间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网络教学的运用让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有了改变,教师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师需要根据网络不断创新教学活动方式方法,并且需要不断自我学习,获得一定的网络技能,能够开发和利用、整合网络上的复杂资源,由教学型老师转变为科研型老师。初中教师应该在未来更应该加强开发课件的能力,创新教学方式的能力,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符合网络时代下的需求。

3.培养实践能力

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在寒暑假期间,创立课外兴趣小组,让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自主参与开发初中物理多媒体课件上来。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准确的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教师也可以更好掌握学生哪里比较难学,关注点在哪里,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物理实验直观重要,那些在现实中,操作起来耗费大量的时间或者很难重现的实验,就可以通过网络轻松的进行再现。通过这些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分析物理现象和概括物理规律,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网络,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让学生学习时更有兴趣和激情,突破了在传统教学中实验条件的限制,增加了课堂教学信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将这些先进技术带入到课堂,还将给学科教育改革提供重大助力,并极大的改变传统教学中不合理的方式和内容。未来,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要不断学习相关技能,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创新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为社会培养新型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薛刚.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7):140-141.[2]辜美刁.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物理教学[J].才智,2015,(09):201-202.[3]于德帅.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第三篇: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有效教学探究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有效教学探究

【内容摘要】:

关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语文的“有效性”教学探究问题,本文以转变学习方式为基础,从教师、学生方面探究如何结合多媒体网络学习的有效性。变革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打造有效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媒体网络环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充分利用身边的多媒体网络环境,努力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提高自我,从而促使学生有效学习。

【关 键 词】: 多媒体网络环境 有效教学 转变教学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资源的开放性、语文课堂的开放性、语文学习的开放性、语文开放性、强调语文教育要从学科独立性、时空封闭性、内容狭隘性转向跨学科、跨领域、跨时空的学习,强调教师的教学手段相应的随之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多元互动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势必随之由单向的“接受性学习”向双向多元互助的“交互性学习”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又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列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随着社会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亲密接触”为平面单一的语文课堂注入了鲜活的气息,网络为教学环境和资源的优化提供了支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资源平台。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能充分体现教学的规律和特点,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为学生新的学习方式服务。因此,充分利用网络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就能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里积极、自主地学语文、用语文……

一、信息素养的具备——网络特性促使学生必须具有的条件

网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着开放的资源,提供着无限平等的机会,激发着学生学习的动力。中、高年级学生在平时的信息技术课学习中,已具备了基本信息素

养能力、快速浏览能力、把握文章重点能力、提炼主要观点能力、评价分析综合表述能力、下载发布信息的能力等,能充分适应小学阶段利用网络学习语文的现状。

二、资源库的建设——网络的超文本特性可促使教学信息最有效的使用与管理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有它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教材却无法向学生展示,而网络就是资源的最好提供者。学生利用网络学习,需要一定的信息资源环境,如在互联网环境中检索信息,需要计算机支持下的通讯交流手段等,如何在更短的时间里检索与学习大量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我们进行了资源库建设和尝试,首先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我们使用了百度搜索引擎、美萍反黄软件(用先进的网址拦截技术和网页内容过滤技术对浏览器进行实时监控)。课前,教师先设置共享文件夹,再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搜索主题进行搜索,指导他们进行分类整理:

1、相应网址

2、相应文章

3、相应文章片段剪辑(复制、粘贴、命题)。学生把各自搜索到的资料放在各栏目的指定文件夹中,教师在此过程中应给予技术支持和服务,并进行着监督调控,减少学生进行无意义的或重复的操作。在短时间内,学生搜集的资料会越来越多,从图片到文字,对教材进行着补充、说明和发展。从而,初步建成资源库,教师再进一步把资源库内重复或有问题的资源进行适当的删除或修改,对学生搜集的资料去伪存真,确保资源库能快捷地、有效地服务于学生,使每位学生通过设置的共享文件夹,可以方便地调阅任何一位同学查到的资料,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三、学习方式的转变

网络资源的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㈠自主学习——网络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自主式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学生能讲的,教师决不包办替代;学生能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暴露出学生的思维过程,闪现出智慧的火花,从而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火力。

1、要鼓励学生勇于坚持独立

见解。

2、要尊重不同见解。

3、要善于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深入探究……

网络最大的特点是交互性和超文本性,学生在超文本阅读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点击相关链接,充分利用网络的该特点,进行人机对话,自主学习,学生与文本对话后,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从而能获得更多与阅读材料相关的形式多样的内容。在教学《春联》一课时,有关春联的背景资料实在太多,我制作了“春联大观园”的网页,根据需要设置了“春联起源”、“春联历史”、“春联集锦”等相应栏目,创造了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并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栏进行阅读,让他们主动索取、自主选择他们想要了解的内容,欣赏美丽形象的图片,感受各种文字信息,在交流中相互补充,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再引导他们汇报自己交流所得。这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也让学生的阅读进行了横向、纵向的交流,节省了知识获取的时间,拓宽了知识获取的渠道。

㈡合作学习——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扩大了学生之间的交流,突破单纯渠道式的师生交流,使学生有了较多的参与机会。它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达到“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网络中的合作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黄山奇松》时,我进行了大胆地尝试,在引导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了有关黄山奇松的丰富资源库,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教师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使小组组合效果最优化)。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处理工具(word、powerpoind、photoshop等)设计一份展示“黄山奇松”的作品。学生小组中有“信息员”:负责浏览网上信息的;“编辑者”:专门对信息进行编辑处理、修改的;“技术员”:主要任务是对图片、录像、视频等运用Photoshop5.0、音频解霸、超级解霸等进行处理的;“制作者”:对初步处理的信息进行整合、编排;“发布者”:熟悉本作品的内容、特点,对全班进行信息发布。当然,小组成员之间交不是孤立的,学习者之间保持着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这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对话,运用电子留言板为每位学生提供发言的均等机

会,为学生之间提供一个交流观点看法的信息平台,在生生对话中,使信息联系和信息反馈在多层面、多方面展开。同时,我们可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传到校园网的论坛上或班组主页上进行展示,请求得到别人的帮助或指导。这样,一张张图片并茂的电脑小报,丰富多样的幻灯片在各种形式的指导下就“新鲜出炉”了。

这种设计其实就是一种教学游戏,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一个有目的的活动,通过熟练使用游戏规则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把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融为一体,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融于各种愉快的情境中,通过网络,使学习者达到合作学习的最优化。

㈢探究学习——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索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学习方式。

个别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具有不同兴趣、爱好、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承认这种差异,更要尊重这种差异,在保证基本要求达成的前提下,努力设计不同的教学程序,就同一问题情景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在班组或小组中较少发言或表现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索中来。探究学习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特别强调教师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探究素质的不断提升。当我们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他们的无限创造力就会汩汩地涌动。

苏教版的《生命桥》是一篇激情飞扬、震撼人心的赞歌。通过故事的真切感情,学生被深深地感动了,我则乘热打铁:“请输入关键字„藏羚羊‟,浏览相关网站,关注有关羚羊的故事。”学生在输入“藏羚羊”后,点击相应网站,文本、图片、视频信息的有机融合,一个个有关藏羚羊生动、感人的故事就呈现在学生

眼前,宝贵的藏羚羊在遭遇人类的残忍后,流泪、滴血、悲惨的遭遇……激发着学生多种器官的感知,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此时,抓住学生感情宣泄与表达矛盾冲突,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方式阐述自己的内心独白。学生则就地取材,直接下载(复制、粘贴、组合)网络资源,设计制作了有关藏羚羊的环保画、标语、海报、宣传小册子等,有的学生甚至合作搭建了网页框架,共建“拯救动物网站同盟”,并通过E-mail、BBS论坛、校园网来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作品,让小课堂连起了大世界。

以自主性、差异性、开放性和体验性为主要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学科知识学习相互割裂的局面,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能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构建现代教育平台,就能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网络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最优化。参考资料:

1、当前中国教育政策问题的媒介话语空间/徐志勇等《教育研究》

2、关于学校资源想实惠教育开放的思考/唐甜甜《教育探索》

3、浅谈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聂雅靖《现代中小学教育》

第四篇: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最终版]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学生一写到作文,总是“横眉冷对作文题,俯首苦思咬笔头。”针对这种作文教学的现状,把网络技术引进作文教学,使两者之间进行有机的整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点燃学生的写作灵感,拓展思维空间,减小训练坡度,大大优化了作文教学。

在Internet环境下,如何开辟作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呢?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优化积累

古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的道理,没有丰富的作文素材,学生怎能做得出象样的作文呢?而新大纲明确规定:“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针对这个棘手的问题,我们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作用,指导学生“找米”——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存资料库,以便于学生写文章时能有资料“下锅”,作文时能达到得心应手、文如泉涌的境界。

首先,我们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去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充实作文的素材库,从而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其次,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吸引学生去广泛阅读。我们知道:学生可以“读万卷书”,但不可能“行万里路”,一旦走进网络世界,狭窄的生活空间就会变得宽广开阔,单纯的生活阅历就会变得丰富多彩。

二、优化写作

1、定格观察

观察,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定格观察,有利于学生深入、反复、细致地欣赏人、事、物、景等,这种形式的观察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所特有的。

如指导学生写《含羞草》时,我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把“含羞草”的生长情况制作成FLASH动画,再组织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首先,指导学生从干、枝、叶方面去观察;再次,通过画面定格,指导学生观察含羞草在阳光下与风雨中的不同姿态,以求全方位地了解这种植物的特点。

通过定格观察,学生在作文时就能有顺序地去写,而且重点突出。可见CAI教学为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启迪想象

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电教媒体极为丰富的表现力,通过具体的形象再现各种生活情景,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如有一次,我制作了几幅有关文具盒的PPT演示文稿和FLASH动画资料,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点击已有表象,连接未知的思维,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观后,要求学生自己思考习作主题和表达形式。结果,这次作文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叙文《文具盒的**》,状物文《文具盒》,童话故事《“文具国”最高法庭》,科幻文《未来的文具盒》等等。由于学生建立起了旧知和新知的连接,都能乐于思考,自由表达,从而遨游于想象、创新的王国。

3、互动评改。

在作文教学中,一贯的做法是学生作文,老师评改。“三分文章七分改”,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可大胆尝试在线互动评改这种方式。那就是指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在互联网上依据评改要求交换意见共同商讨,边评边改,互改作文,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而这,更是充分发挥了我校学生博客的作用,使大家更加喜欢上了博客这一平台,而作文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当然,我们还可以运用网络走进名家、模仿写作,还可以开辟网站在线“习作”…… 总之,随着科学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因特网与作文教学的整合,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信息量大、且具有人文色彩的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这种新型作文教学模式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展信息空间,积累作文素材,习得写作技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说,因特网与作文教学的整合,为推进作文教学改革开辟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第五篇:追求信息化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有效教学范文

追求信息化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有效教学

【内容摘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当前,教育局已经给每位教师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室上了一套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但在中小学得到了普及,而且正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领域。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以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便于师生沟通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实践表明,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会使语文教学更为精彩!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精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以成为必然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并最终形成主导地位。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适合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也作为一种资源,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使语文课堂走向信息化。近年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也作了些尝试,实践表明,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会使语文教学更为精彩!下面就以六年级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为例,浅谈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介绍海洋与人类生活的一篇说明文。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类与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将成为人类21世纪的希望。苏北的农村孩子来说对海洋的认识寥寥无几,信息量少,学生感觉海洋还是离自己很遥远,因此,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产生了这一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海洋———21世纪的希望》网络课堂教学。,借助网络再现课文内容,充实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网络中加深对海洋的认识,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文章重难点。

一、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

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关于科普的一篇说明文,而我们农村的孩子对海洋的认识又是少之又少。因此学习本篇课文之前,我带领学生走进电脑房,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操作平台,搜集关于海洋的信息资源,在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以往要求学生读书,学生可能兴趣不浓,而当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学习的需要,利用共享资源去寻找、下载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时,那色彩鲜艳的图画、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往往会深深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学习的潜意识,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也真正落实了大语文观,拓宽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达到课内和课外“双赢”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应注重它的吸引力。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经常要对教学内容作一些补充,情境的创设仅仅靠教师的口头介绍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导入时,我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调用网络中现存的资料——大海的录像,配以教师生动的讲解:“海洋像一匹看不见尽头的蔚蓝色的绸缎,她博大而深邃,遥远而亲近、多情而温柔;她多么像一位温情的母亲,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产。瞧!各种各样的鱼儿在她的怀抱中畅游嬉戏,各种海星、水母、贝类、珊瑚点缀其间„„如果你来到外太空你会发现地球更像一个蓝色的水球,海水澎湃、波澜壮阔,与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交相辉映。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她曾经孕育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在21世纪的今天,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又将是怎样的呢? ”接着引出课题,这样的导入立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原本课本上的“白纸黑字”变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

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它所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是其它媒体手段无法媲美的。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所说:“课的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他们牢牢吸引住。”

三、突破教学难点,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小学语文教材取材范围很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有。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像《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样的科普说明文,语言高度凝炼,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理解就更加困难。教学中尽管老师费尽口舌进行解释,但仍收效甚微,不是停留在表面上就是理解不透彻。那么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消除学生思维和表达的障碍,突破学习中的难点。现代信息技术以形象、生动、直观的优势,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大量的表象,将趴在纸上的文字活起来,生动起来,唤起学生的形象再现感,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刻理解,进而突出重点,击破难点,促进知识内化,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实现语文能力的提高。

如在教学 “今天,人们也要敬畏海洋”一处时,必须要补充课外资料,让学生了解到由于人们不敬畏海洋,所导致的可怕的海洋灾难。这时我就补充了“赤潮”,让学生看一看“赤潮”图片,他们便会触目惊心地感受到,原来,大海并不是如想象中得那么湛蓝美好,原来,大海也有如此可怖的一面。再让学生阅读课外资料,了解“赤潮”的频繁发生,与人们任意地破坏海洋环境、不注意海洋环保有关,当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破坏海洋环境的故事在学生心里震荡时,学生发粗的那一声“只有保护海洋,珍惜海洋,海洋才乐于做出它的奉献”的呼喊,才会那么真切,那么有力。

另外,文中还有很多的专业术语,如:“聚宝盆”、“潮汐”、“矿藏”、“能源危机”等,如何引导学生来理解这些专业术语,体会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呢?信息技术与内容相结合,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我们可以通过相关软件把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形象的动画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通过感官感受,直观准确的理解课文内容,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从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四、拓展学习空间,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语文教学如果只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等信息,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增大教学的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如教完《海洋——21世纪的希望》之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大量有关海洋的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办一期关于“海洋”的板报。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有的上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这样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学生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应当注意的是,信息技术的引入,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文的教学需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采取相宜的策略,通过适当的途径,运用有效的形式,讲究实际效果,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好,得益多。同时搞好调控,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指导,给予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让信息技术走进语文课堂,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整合,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理解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把握好教学中的重难点,找准整合点,这样,语文教学就能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更为精彩!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黄绍凯《小学教学参考》

2、《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例谈》 邵荣萍《小学教学参考》 3、田慧生,《新课程实施教师怎么办——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中的运用》,远方出版社,2003年5月。

4、伍爱,《人力资源管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王华明:浅谈网络环境下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引导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华明:浅谈网络环境下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引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余胜泉1、路秋丽1、陈声健2 1、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875;2、曲靖师范学院 物理系,云南 655000 【摘要】在......

    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的理论基础

    网络教学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的理论基础 活动详细: 学习不是“被灌输”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调动自己独特的经验,对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和重构的......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利用多媒体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各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大花崖小学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摘要]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因特网的出现而诞生的网络教学,为当今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作为一......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有效教学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有效教学反思 【教研案例】 【案例背景】初中作文有效教学课题的研究与思考都离不开一线的语文教师的参与,他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以及教研深度都不......

    网络环境下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5篇

    “网络环境下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的心得体会 一、影响网络课程学习的心理因素 (一)积极影响 网络环境是一个虚拟的环境,上网者的身份是平等的,唯一的不平等是对网络技术和......

    初中作文有效教学

    初中作文有效教学“四字策略” 习水县二郎乡中学赵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巩固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

    王寒冰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华县瓜坡镇中学 王寒冰 邮编:714100 【内容提要】 在网络应用迅速普及的今天,国家三部委联合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农村中小学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