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寻访蚂蚁》教案2范文

时间:2019-05-15 04:5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 寻访蚂蚁》教案2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 寻访蚂蚁》教案2范文》。

第一篇:《1 寻访蚂蚁》教案2范文

《1 寻访蚂蚁》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2.乐于对生物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3.归纳昆虫的特征。

4.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

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化学家波特(George Porter 1920~)曾经说过:“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这是因为,好奇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儿童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并且极富想象力。这正是一个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和必备的素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寻访蚂蚁,看谁发现的多,看谁能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

(1)引入活动:寻踪追击。

第1个画面:观察并提出问题。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画面。奇奇、妙妙、探探、究究聚精会神地观察着地面上的蚂蚁。“蚂蚁住在哪里?”“这些蚂蚁排着队干什么?”“咱们顺着长队去瞧瞧!”。第2个画面,是一个动静结合的画面。四个小伙伴顺着蚂蚁长长的队伍追击。探探、奇奇跑的快一些,最先找到并趴在地上观看蚂蚁窝:“我找到了!蚂蚁住在花盆底下。”妙妙、究究闻声而来。

(2)做“蚂蚁”。“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在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最容易提出的问题。蚂蚁身体小,仅靠观察,学生不会对蚂蚁产生深刻的印象,尤其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正常的。因此,用制作蚂蚁模型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学生形态的了解,主要用意在于:一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强化知识点——蚂蚁的身体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的。

(3)观察与交流:真正的蚂蚁什么样?这是本课教材的重点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二级目标:多层次对蚂蚁的观察和提问。

根据学生的可接受能力,分为三个观察层次:“蚂蚁吃什么?”“蚂蚁在干什么?”“蚂蚁长得什么样子?”。活动的展开循序渐进,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走进探究主题。

观察由不同的形式和类型。一是定性的观察。作为感知活动的观察,要求观察者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感知。二是定量的观察。要求观察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想各种办法进行观察,其中包括运用工具进行观察。“用樟脑球画一个圈观察蚂蚁”,“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等画面,表达的就是这一层次上的观察。

(4)蚂蚁的“兄弟姐妹”、各种各样的昆虫。这是由能力培养到内化知识的过程。通过观察与提问能力培养,学生学会了观察与提问的方法,知道了蚂蚁的形态特征。在这里,教材中呈现的语言不多,目的是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举一反三,对蚂蚁这一类昆虫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归纳出昆虫这一类动物的特征,拓展知识,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

(5)查找昆虫准备过冬的资料。拓展活动,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第二篇:《1 寻访蚂蚁》教案1

《1 寻访蚂蚁》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2.乐于对生物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3.归纳昆虫的特征。

4.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教学难点:乐于对生物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教学准备:放大镜、昆虫盒、橡皮泥、细木棍、饭粒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生猜谜语导入新课。

二、观察提问

学生看教材中的图,并提出问题。“蚂蚁住在哪里?”“这些蚂蚁排着队干什么?”

三、动手操作 1.做“蚂蚁”。

学生根据经验动手制作蚂蚁模型,可用橡皮泥代替黏土。2.师生交流评议:蚂蚁的身体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的。

四、观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到校园里观察蚂蚁,说一说:真正的蚂蚁什么样?

教师适当引导:“用樟脑球画一个圈观察蚂蚁”,“用放大镜观察蚂蚁”辅助观察。

五、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昆虫”这一概念。

六、实践活动

查找昆虫准备过冬的资料,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第三篇:《寻访小动物》教案2

第一课

寻访小动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过程与方法:

会议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小动物中可能碰到的未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 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

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教学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教学准备】

1、在校园里准备一块可供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场地(最好教师提前寻访一遍)。

2、设计简单的记录表,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

一、理解小动物

1、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 “‘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2、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

3、关注:学生举例的普遍性性,举现实存在的动物的为俐。

4、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

二、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1、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

2、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

3、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内容。

4、设计意图:初步认识动物的多样性。

三、寻访活动的准备

1、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

3、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4、教师做好明确要求: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5、关注:学生任务和分工是否明确。

6、设计意图:为顺利寻访做好准备。

四、到校园里寻访小动物

1、学生分组寻访。

2、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3、关注:学生是否遵守纪律、是否爱护小动物,是否用一定的方式作记录。

4、进一步增强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获得更多的信息。

第四篇:《蚂蚁搬家》教案1

《蚂蚁搬家》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型特征,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刻画动态。

2、能力目标:能凭着自己的观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进行无拘无束的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创作。

3、情感目标:通过对蚂蚁外型特征及搬家过程的描绘,激发对蚂蚁的喜爱和探究兴趣;在共同创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劳动的喜悦。

教学重点:

运用绘画形式,通过集体创作,创造性地表现蚂蚁搬家的生活情景。

教学难点:

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进行拟人化的想象,刻画蚂蚁搬家的动态。

教学准备:

课件、“蚂蚁”头饰、“搬家”的道具、画纸、粉笔、水彩笔等。

教学设计:

一、儿歌导入。

1、教师播放《小蚂蚁》这首儿歌,带着学生一起唱。

2、听完儿歌后,现在看看哪个小朋友能像小蚂蚁一样乖巧、懂礼貌,快速做整齐啦!

3、教师板书,揭示本课课题:《蚂蚁搬家》。

二、认识蚂蚁。

1、教师展示小蚂蚁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2、请学生上台介绍下蚂蚁的身体组成部分。

三、教师示范。

1、教师指着蚂蚁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蚂蚁的外形结构。

2、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并示范蚂蚁的创作步骤。

四、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1、教师提问:大家除了对蚂蚁外形特点的了解?你们还了解哪些?

2、课件展示:看我们的小蚂蚁出场了,大家一起看看,是怎样搬东西的?

五、观察蚂蚁的搬家动态。

1、课件展示:下雨了,仔细观察小蚂蚁们是如何储存快要淹掉的食物的。

2、教师提问:请各小组选一到两个小蚂蚁上台,形象的把他们喜欢的食物用不同的方式搬回家啦!

六、分组创作。

1、教师展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蚂蚁的画法。

2、请学生分组创作,画出蚂蚁搬家的场景。

七、展示评议。

1、调动学生互相欣赏创作成果,以小组为单位互动评价。

2、奖励画得有创意的小组。

3、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应当向小蚂蚁学习。学生体验敢于创新、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五篇:寻访大红袍教案

寻访“大红袍”教案

教学要求:

1、理清课文线索,概括寻访过程,了解“寻访”之路也是一条“诗路”的内涵,从而进一步感受中国茶文化的美丽与精髓。

2、理解文章“烘云托月”“水张船高”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目标在“茶”而重点内却

放在“寻访”的用意。

3、体会课文语言的优雅从容和特有的诗性之美,在诵读中品味中国古典文化的身后意蕴。

重点难点:

1、重点:是本文的文学性挖掘,体会文章的诗性之美、古典情怀。通过分析诗歌意境来解读作者的情感,重点分析体会其中一段的景物描写的好处。还可以让学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欣赏分析。

2、体会“烘云托月”“水张船高”的写作手法。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茶向来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文人喜欢饮茶、咏茶和赞茶,文的轻灵、风趣,寓意深刻的特征与茶的清灵飘逸,丰富的内涵相契合,使文人在品饮之际,文思泉涌。课文叙写了一行人寻找“大红袍”的过程,目的在茶,重点却在“寻访”,一路行来,不仅欣赏了一幅幅充满事情画意的自然美景,而且穿越了一道道意蕴深长的文化长廊。而大红袍化为一杯解渴的甘泉,一首清新的诗行,一份悠远的情怀,一段精神的旅程。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去品尝福建武夷山的“大红袍”吧。

二、作家简介: 王充闾,辽宁盘山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兼任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出版有《清风白水》、《当代散文大系·王充闾散文随笔选集》、《沧浪之水》、《何处是归程》、《淡写流年》、《一生爱好是天然》、《碗花糕》等十几种散文随笔集和诗词集《鸿爪春泥》,学术著作《诗性智慧》等。散文集《春宽梦窄》先后获“东北文学奖”一等奖、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鲁迅文学奖;《柳荫絮语》、《沧桑无语》分别获辽宁省第一届、第二届文学创作“丰收杯”一等奖和特等奖;《面对历史的苍茫》获辽宁省“辽河杯”散文奖一等奖。

三、初读课文

1、词语积累

叱咤风云(chìzhà)佼佼者(jiǎo)萦(yíng)回迂(yū)曲

徜徉(cháng yáng)

斜日曛曛(xūn)流水琮琮(cóng)江渚(zhǔ)静谧(mì)

迥然不同(jiǒng)

岩壑(hè] 唼喋(shà zhá)

氤氲(yīn yūn)脍炙人口(kuài zhì)石罅(xià)

呷(xiā)汲水(jí)尉(Yù)迟

清洌(liè)虔诚(qián)苔藓(xiǎn)品啜(chuò)佳茗(míng)

叱咤风云: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萦回迂曲:回旋环绕,曲折绕远。

氤氲: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斜日曛曛:落日的余光

2、自由阅读

圈点“寻踪” 提示: 九龙窠

茶园

茶亭

3、课文线索与寻访过程

课文线索清晰,按照“说茶” “访茶”“观茶” “品茶” “辞茶”的循序,写出一行人寻访武夷山人间仙品——“大红袍”的过程。

四、品读课文

1、风光如画

(1)行进在“九龙窠”的过程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提示:幽谷、峰峦、峭壁、云雾、溪涧(2)请圈点并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

提示:峰峦屏列

清溪曲折

天籁盈耳

雾雨弥漫

2、诗情怡人

作者在寻访过程中大量引用中国古典诗词,随手拈来,自然融入文章之中,丝毫不露痕迹,使文章呈现一种诗性之美。

作者将寻访之路变成了一条诗路。请摘录诗句并注明作者、出处。说说引用诗句的妙处。

提示: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王 维《过积香寺》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张 旭《山中留客》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 维《山中》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苏 轼《汲江煎茶》

这些诗歌都巧妙地融合在武夷山的山间美景与作者一行人的诗意感受里,有感而发,触景生情,风景因为诗而变得灵动多情,诗也因美丽的风景而绘声绘色,诗与景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幅变换多姿的风景画廊。

3、传说动人

请生动地讲述故事: 状元郎饮茶除病

4、茶艺醉人

五、个性解读

1、作者他们一行人没有品尝到“大红袍”这种人间至味,但他们还会兴致高昂、心境悠然吗?

2、体会“烘云托月”“水涨船高”的写作手法:作者意在寻访“大红袍”,却花了大量笔黑去描写“九龙窠”的美景,又写了寻访中的几次“误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描写武夷山“九龙窠”的深邃、神秘,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大红袍”茶叶的飘逸、空灵。三次“误识”(1、丹凤水仙;

2、铁罗汉;

3、小红袍)后,最后露出庐山真面目,后面关于大红袍的神话传说,更是把大红袍的身世渲染得无以复加。

这就是典型的“烘云托月”“水涨船高”的写法,前面的所有一切都是为后面大红袍的出现做准备,而一步一步的探寻,一次一次的失望,也使得人们对大红袍的出现更多的期待,从而更好地衬托出作者搜要描写的事物。

六、拓展延伸

除了武夷岩茶,你还知道中国十大名茶中哪几种?

提示:

西湖龙井(浙江杭州)

洞庭碧螺春(江苏吴县)

黄山毛峰(安徽黄山)

庐山云雾茶(江西庐山)六安瓜片(安徽大别山)

君山银针(湖南岳阳)

信阳毛尖(河南信阳)

武夷岩茶(福建武夷)

安溪铁观音(福建安溪)

祁门红茶(安徽祁门等地)

七、布置作业

1.课外了解“中国十大名茶”的主要特色,并以一种茶叶为例,向同学介绍相关茶艺知识。

2.诵读课文

3.温州版拓展训练

板书设计:

寻访“大红袍”

寻访过程:

“说茶” “访茶”“观茶” “品茶” “辞茶” “九龙窠“景物:

幽谷、峰峦、峭壁、云雾、溪涧 景物特点:峰峦屏列

清溪曲折

天籁盈耳

雾雨弥漫

引用诗句的妙处:诗与景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烘云托月”“水涨船高”的特点:

1、“九龙窠”:深邃、神秘,衬托“大红袍”茶叶飘逸、空灵。

2、三次“误识”及神话传说都是更好地衬托出作者搜要描写的事物

下载《1 寻访蚂蚁》教案2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1 寻访蚂蚁》教案2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蚂蚁和蝈蝈公开课教案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蚂蚁和蝈蝈》是一篇短小却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课文......

    《2 降落伞》教案1

    《2 降落伞》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降落伞。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2.知道降落伞缓慢下降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初步了解影......

    Recycle 1、2教案

    Recycle 1 主备人:冯蕾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读懂 Read and say 的小短文并能完成相应的两项练习。 2、 能熟读运用 be going to 句型询问并回答自己及他人......

    2、1 整式教案

    2.1 整式 柴沟堡二中纪小钦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②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的数量......

    《2 火山》教案1

    《2 火山》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按照指导完成模拟实验。 2、能说出地球内部存在什么物质。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推测火山喷发的原理。 2......

    寻访红色的足迹征文1

    寻访红色的足迹 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 提起笔,谱写红色的旋律,染出红色的色彩,一边写,一边想,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情景…… 暑假期间,我有幸来到了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

    蚂蚁王国教案

    蚂蚁王国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并了解蚂蚁的种类和分工; 2、活动中能细致、有序的进行观察,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3、对蚂蚁感兴......

    蚂蚁王国教案

    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处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树木发芽了,小虫子钻出来了,小蚂蚁成群结队的运粮食,小蜜蜂和小蝴蝶到处飞舞,有的小朋友还带来了宠物蚂蚁到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