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一课”《观潮》教学案例(共五则)

时间:2019-05-15 04:2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精彩一课”《观潮》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彩一课”《观潮》教学案例》。

第一篇:“精彩一课”《观潮》教学案例

《观潮》课堂教学课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背诵第三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探索的兴趣,借助音像等形象、直观、感性的东西,创设语言以及画面情境,让学生理解课文,读中体会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课前准备:

钱塘江大潮的音视频资料、图片;战马奔腾的画面。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美丽的渤海岸边,对大海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相信同学们对大海的涨潮一定都不陌生吧!下面,请大家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播放潮来时的声音)

生:这是潮来的声音。师:真不愧为优秀的渤海儿女,一下子就能听出来这是潮来的声音。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板书:观潮)

二、词义分析,宏观感受

师: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生齐读;师板书:天下奇观)

师:“奇观”是什么意思?

生:“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师:我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

生: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

生: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

生: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

师: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潮来的过程)

(生不断发出赞叹)

师: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钱塘江大潮非常壮观。

生:我认为钱塘江大潮不愧是“天下奇观”。

生:我真想亲自去看看钱塘江大潮。

三、师生互动,理解课文

师:钱塘江大潮如此壮观,课文又是怎样描述的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生默读课文)

生: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师:找得真好。请大家轻声自由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

生:我知道了这段课文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很大,像“山崩地裂”;还写了潮水的样子很壮观。(板书:声、形)

生:我知道了来观潮的人很多,很热闹。

生:我发现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潮水的。

师:你们真聪明,读书真仔细!这两个自然段里有很多精彩的语句,同学生们自由地读吧,特别是你喜欢的语句,可以画一画,多读几遍。待一会读给大家听听,看谁读得最好?

生:“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读得真好,看得出你的确很喜欢这句话,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吗?

生:这句话写出了潮水的气势很雄伟,潮水的声音巨大,浪涌起来就像是白色战马。(板书:战马)

师:哪个词写出了潮水的声音巨大?

生:“山崩地裂”(板书:山崩地裂)

生:“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还没看到江潮就听到潮水的声音,说明潮水的声音很大,很大气势。

师:最能表现潮水声音的词是……

生:“闷雷滚动”。(板书:闷雷滚动)

生:“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这时候潮水来了,人们很激动,高兴得沸腾起来。

师:从哪儿知道潮水来了?

生:因为人们已经看到了“一条白线”了。(板书:白线)

生:“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这时候的浪潮涌得很快,很高,形成高高的水墙。潮水的颜色是白色的,很壮观。(板书:白色水墙)

师:读得不错,挺有感受的。你们再自由地读读课文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我们一块儿讨论。

(学生自由读文、组内自由讨论)

师: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生:老师,“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为什么说它“横贯江面”?“横贯”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来做个看图填词的练习,你就明白了。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出示图片:

1、钱塘江潮水横贯江面图;

2、钱塘江横卧江面图),两个词分别应该填入哪幅图中呢?

生:“横贯”填到图1中,“横卧”填到图2中。

师:能和大家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图2中,江面很平静,就像躺着睡觉似的,所以我填“横卧”;而图1中潮水是动的,我觉得应该填“横贯”。

师:你很会思考,填得不错,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了。“横贯”就是横着通过去的意思。

生:老师,我想听听闷雷滚动的声音。

(播放音频:闷雷的声音)

生:老师,作者为什么把潮水比作战马呢?潮水的声音真有那么大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课件出示:战马奔腾逐渐切换到潮水奔涌,并作有巨大的响声)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体会呢?

生:我发现潮水向前涌和战马向前奔很像。战马马不停蹄地向前,江水也是后浪推前浪,不断地流去。

生;我觉得战马跑得很快,潮水向前涌得也很快,都很有气势。

生:我听到战马奔跑时的声音和潮水奔腾的声音都是滚滚而来,震动大地的。

师:你们有这么深的感受,我想你也有把潮水的这种气势读出来,谁来试试?

(指名读,齐读)

师:下面请女同学读一遍,男同学再读一遍,看谁读得更好?(生分男、女齐读)

师:女同学的声音清脆悦耳,男同学的声音抑扬顿挫,都读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练习。(学生填写两个自然段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句)

生:“午后一点左右”、“顿时”、“过了一会儿”,这些是表示时间的词;“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是说潮水是由远到近的词。

师:那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些词的提示来背一背课文呢?

生:能!

(生自由练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我来读这些词,你们来接,我们小声地背一背,不记得的可以看看书。

(生齐声背诵)

四、情景再现,深入理解

师:学到这儿,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你来给钱塘江观潮的客人当导游,我们先来设计一个开场白。

生:游客朋友们,大潮就要来了,请跟我来,我会带你看个仔细。

生:游客朋友们,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今天是观潮最好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哟。

生:游客朋友们,大潮威力无比,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靠近江边。

师:相信你们都是合格的导游。现在就请你们给画面配上解说词,注意用上设计好的开场白。先在小组内练习一下,一会看看哪个组说得最精彩。(出示课件视频:潮来时的过程)

(生在组内练说)

师:请大家推荐一个同学来当导游。

生:游客朋友们,欢迎您来钱塘江观潮。你听到了吗?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可江面还是风平浪静。你看,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了。那条白线移动得很快,越来越粗,横贯江面。潮水已经涌起两丈多高了,就像是一堵白色水墙。潮水越来越近了,就像是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你听,那声音快把人的耳朵都震聋了。游客朋友们,你们认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吗?

师:这位同学介绍得不错,用上了很多课文中的精彩词句。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就更好了。

生:游客朋友们,大潮就要来了,要摄像的,请大家做好准备。你听,大潮离我们很近了,你听到了隆隆的声音了吗?那是潮水的声音。快看啊,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声音越来越大了。潮水越来越近了,请大家退后一点,注意安全。你看,江水就要向我们扑来了,好像要把我们吞没了,那浪潮多高啊!那声音真是震耳欲聋!现在,我们脚下的大地都颤动起来了。相信你们一定会终生难忘!

师:听了你们的介绍,真让人感到震惊,难怪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生齐说)

五、设置悬念,埋下伏笔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感受到了钱塘江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都学得不错。那么课文二自然段还写了什么呢?课下同学们一定要仔细读读第二自然段,下节课咱们看看究竟谁预习的效果好!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把这一段学好?

生:有!

师:底气十足,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的!下课!

教学反思:

《观潮》是一篇写景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章的重点在潮来这一部分,在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基本技巧。如重音、停顿、语速等。而且,让学生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感受到大潮的气势。此时再读文,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大潮的雄壮所折服。

第二篇:“精彩一课”《观潮》教学案例

《观潮》课堂教学实例

关键词:

钱塘江大潮 天下奇观 潮来时 闷雷滚动 横贯江面 白色战马 山崩地裂

正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背诵第三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探索的兴趣,借助音像等形象、直观、感性的东西,创设语言以及画面情境,让学生理解课文,读中体会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课前准备

钱塘江大潮的音视频资料、图片;战马奔腾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美丽的渤海岸边,对大海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相信同学们对大海的涨潮一定都不陌生吧!下面,请大家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播放潮来时的声音)

生:这是潮来的声音。

师:真不愧为优秀的渤海儿女,一下子就能听出来这是潮来的声音。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板书:观潮)

二、词义分析,宏观感受

师: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师板书:天下奇观)

师:“奇观”是什么意思?

生:“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师:我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生: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

生: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

生: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

师: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潮来的过程)

(生不断发出赞叹)

师: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钱塘江大潮非常壮观。

生:我认为钱塘江大潮不愧是“天下奇观”。

生:我真想亲自去看看钱塘江大潮。

三、师生互动,理解课文

师:钱塘江大潮如此壮观,课文又是怎样描述的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生默读课文)

生: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师:找得真好。请大家轻声自由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读课文)

生:我知道了这段课文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很大,像“山崩地裂”;还写了潮水的样子很壮观。(板书:声、形)

生:我知道了来观潮的人很多,很热闹。

生:我发现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潮水的。

师:你们真聪明,读书真仔细!这两个自然段里有很多精彩的语句,同学生们自由地读吧,特别是你喜欢的语句,可以画一画,多读几遍。待一会读给大家听听,看谁读得最好?

生:“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读得真好,看得出你的确很喜欢这句话,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吗?生:这句话写出了潮水的气势很雄伟,潮水的声音巨大,浪涌起来就像是白色战马。(板书:战马)

师:哪个词写出了潮水的声音巨大?

生:“山崩地裂”(板书:山崩地裂)

生:“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还没看到江潮就听到潮水的声音,说明潮水的声音很大,很大气势。

师:最能表现潮水声音的词是„„

生:“闷雷滚动”。(板书:闷雷滚动)

生:“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这时候潮水来了,人们很激动,高兴得沸腾起来。师:从哪儿知道潮水来了?

生:因为人们已经看到了“一条白线”了。(板书:白线)

生:“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这时候的浪潮涌得很快,很高,形成高高的水墙。潮水的颜色是白色的,很壮观。(板书:白色水墙)

师:读得不错,挺有感受的。你们再自由地读读课文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我们一块儿讨论。

(学生自由读文、组内自由讨论)

师: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生:老师,“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为什么说它“横贯江面”?“横贯”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来做个看图填词的练习,你就明白了。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出示图片:

1、钱塘江潮水横贯江面图;

2、钱塘江横卧江面图),两个词分别应该填入哪幅图中呢?

生:“横贯”填到图1中,“横卧”填到图2中。

师:能和大家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图2中,江面很平静,就像躺着睡觉似的,所以我填“横卧”;而图

1中潮水是动的,我觉得应该填“横贯”。

师:你很会思考,填得不错,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了。“横贯”就是横着通过去的意思。

生:老师,我想听听闷雷滚动的声音。

(播放音频:闷雷的声音)

生:老师,作者为什么把潮水比作战马呢?潮水的声音真有那么大吗?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课件出示:战马奔腾逐渐切换到潮水奔涌,并作有巨大的响声)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体会呢?

生:我发现潮水向前涌和战马向前奔很像。战马马不停蹄地向前,江水也是后浪推前浪,不断地流去。

生;我觉得战马跑得很快,潮水向前涌得也很快,都很有气势。

生:我听到战马奔跑时的声音和潮水奔腾的声音都是滚滚而来,震动大地的。师:你们有这么深的感受,我想你也有把潮水的这种气势读出来,谁来试试?(指名读,齐读)

师:下面请女同学读一遍,男同学再读一遍,看谁读得更好?(生分男、女齐读)

师:女同学的声音清脆悦耳,男同学的声音抑扬顿挫,都读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练习。(学生填写两个自然段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句)

生:“午后一点左右”、“顿时”、“过了一会儿”,这些是表示时间的词;“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是说潮水是由远到近的词。

师:那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些词的提示来背一背课文呢?

生:能!

(生自由练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我来读这些词,你们来接,我们小声地背一背,不记得的可以看看书。

(生齐声背诵)

四、情景再现,深入理解

师:学到这儿,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你来给钱塘江观潮的客人当导游,我们先来设计一个开场白。

生:游客朋友们,大潮就要来了,请跟我来,我会带你看个仔细。

生:游客朋友们,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今天是观潮最好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哟。

生:游客朋友们,大潮威力无比,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靠近江边。

师:相信你们都是合格的导游。现在就请你们给画面配上解说词,注意用上设计好的开场白。先在小组内练习一下,一会看看哪个组说得最精彩。(出示课件视频:潮来时的过程)

(生在组内练说)

师:请大家推荐一个同学来当导游。

生:游客朋友们,欢迎您来钱塘江观潮。你听到了吗?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可江面还是风平浪静。你看,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了。那条白线移动得很快,越来越粗,横贯江面。潮水已经涌起两丈多高了,就像是一堵白色水墙。潮水越来越近了,就像是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你听,那声音快把人的耳朵都震聋了。游客朋友们,你们认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吗?

师:这位同学介绍得不错,用上了很多课文中的精彩词句。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就更好了。

生:游客朋友们,大潮就要来了,要摄像的,请大家做好准备。你听,大潮离我们很近了,你听到了隆隆的声音了吗?那是潮水的声音。快看啊,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声音越来越大了。潮水越来越近了,请大家退后一点,注意安全。你看,江水就要向我们扑来了,好像要把我们吞没了,那浪潮多高啊!那声音真是震耳欲聋!现在,我们脚下的大地都颤动起来了。相信你们一定会终生难忘!

师:听了你们的介绍,真让人感到震惊,难怪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生齐说)

五、设置悬念,埋下伏笔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感受到了钱塘江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都学得不错。那么课文二自然段还写了什么呢?课下同学们一定要仔细读读第二自然段,下节课咱们看看究竟谁预习的效果好!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把这一段学好?

生:有!

师:底气十足,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的!

下课!

作者姓名:梁建磊年龄:30

性别:男现职:小学一级教师

单位:唐海县柳赞镇大庄河小学

联系地址: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柳赞镇大庄河小学

邮编:063509电话:0315-4505229

第三篇:《观潮》教学案例

《观潮》教学案例

一、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观潮》。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

生:(齐答)钱塘江大潮。

师:钱塘江在我们祖国的浙江省,远离我们可爱的家乡有好几千里。如果说我国的长城举世闻名,那么浙江的钱塘江大潮就可称为“天下奇观”了。(板书:天下奇观)

师:“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生:“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的“观”„„

师:快请教一下字典,查查是什么意思。(学生查字典)

生:“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师:那么“奇观”的意思呢?

生:“奇观”就是奇特的景象。

生:“奇观”就是奇异的景象。

师:谁能说说“天下奇观”的意思。

生:“天下奇观”就是世界上奇妙的景象。

生:“天下奇观”就是天底下奇异的景象。

师:回答正确。

评析:“观潮”和“天下奇观”都有一个“观”字,但意思却不相同。教师及时抓住这个“观”字,让学生查字典,不仅理解了“观”的意思,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先理解“观”字,再理解“奇观”,最后理解“天下奇观”,由字到词,一层进一层,显得很扎实。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师:昨天,你们回家预习了课文,自己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自读课文)

生:作者先写潮来之前,再写潮来之时,最后写潮过之后。

评析:通过粗读课文,让学生有了整体感知,粗略感受了钱塘江大潮的奇异景象。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师:学得真不错,你们对钱塘江大潮一定很感兴趣吧?有没有见到过?

生:(遗憾地摇摇头)没见过。

师:别遗憾,我呀,把这大潮给录下来了,想不想看?

生:(大声地)想。

师: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观。

生:(看钱塘江大潮录像,不时发出惊叹声。)

评析:课件运用恰到好处,让学生感受了观潮时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让课堂活跃了起来。

(四)、突破重点,指导朗读

师:刚才录像里潮水的景象,咱们课文里也有,在哪儿呀?

生:课文3、4自然段。

师:自己读读3、4自然段,你觉得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的,就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学生自由读)

评析: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这样处理朗读,学生就会读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加有兴趣。改变了以往那种不管学生有无兴趣,都必须按照教师所提的要求进行朗读的被动局面。

生: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师:读得不错。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越来越„„

生:激动。

师:读出这种感觉来。

生:(齐读)

生: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师: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多么壮观!你们能读出壮观的感觉吗?(学生分组比赛读)

生:(齐读)

评析: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既能帮助理解,又能帮助记忆。

生: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喜欢这句的举手。(学生全体举手)

师:(举手)再加上我一个,我也特别喜欢。多精彩的语句呀!不过,要把它读好还真不容易。你们在下边也再准备一遍,待会儿我们来比赛,看谁把这种雄伟的气势给读出来了。(指名学生个别赛读,教师加以鼓励,并与学生一起为朗读进步者、优秀者鼓掌。)

师:你们读得真不错,能让我试试吗?(学生高兴地点头叫好。教师朗读这一句。学生热烈的掌声响起。)

师:谢谢鼓励,该你们了,让我为你们喝彩,行吗?(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棒极了!

评析:教师转变角色,作为学生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改变一种形式进行朗读示范,使学生感到亲切,融洽了师生感情。加上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愿读、乐读、爱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生:我特别喜欢这句。“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师:闪雷滚动的声音是什么样儿的?谁来学学看。

生:轰隆隆隆„„

师:还学得真像,雷的声音比较的沉闷,我们一起学学看。

生:(一齐模拟)轰隆隆„„

师:这声音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

生:闷雷滚动。

师: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潮水的声音,用得多形象啊!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学生齐读)

师:读得真好,再来一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学生闭眼齐背)

评析:熟读后紧接着让学生背诵,强化一下记忆,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生:我特别喜欢这一句。“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师:人群又沸腾起来。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怎么沸腾的?咱们来演演看,好吗?

生:好!

师:准备,开始!

生:(跳着,叫着,挥舞着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来啦!”)

师:沸腾了!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

生:(齐答)人声鼎沸。

师:来,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学生齐读)

评析:让全体学生用具体生动的表演来体现对“沸腾”这个词的理解,然后又从这一情境中巧妙地引出另一个词语“人声鼎沸”,从概念到形象,又从形象到概念,这样学词语学生印象深刻,理解正确,也便于今后运用。

师:把出现白线和白线横贯江面这两个句子连起来读读。(学生齐读)

师:这些语句写得多精彩!正如课文提示中所说,作者把钱塘江的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

(五)、听听读读,体会顺序

师: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 练习。

师: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生:(在练习纸上填写)(),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用投影打出一位学生的作业,集体反馈校对。)

师:发现没有,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

生:作者从远到近描写潮水。

师:是啊!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水的变化。来,老师和你们一块儿读读这段话,再来体会一下。(师生齐读这段话)

师:现在,我只留下括号中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刚才那段话吗?(学生自由准备背诵)

师:能行的起立!(绝大多数学生起立)

师:真有信心!给你们配上录像好吗?(学生兴奋地点头)

师:配着录像,让我们带着对钱塘江大潮的无限赞叹之情来背诵这些描写潮水的精彩语句。(学生有感情地看录像背诵)

师: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评析:先读后背,先扶后放,先分解再综合,最后学生水到渠成,很轻松地将这一段课文背诵下来。这样达到了及时将学到的精彩的语言积累起来的目的。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

生:想!

师: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学生跃跃欲试)

师:形容人的说话声,喊叫声,欢呼声,如锅中之水,一片沸腾。

生:人声鼎沸。

师:风和浪都很平静。

生:风平浪静。

师:形容水面辽阔,远处和天似乎连接在一起。生:水天相接。

师:形容同时出发,同时前进。

生:齐头并进。

师: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地也裂开来,形容声音很响很响。

生:山崩地裂。

师:形容气势很大。(学生一时说不出,有个别学生答“白浪翻滚”,师提示“浩浩荡荡”)

评析:这个复习词语的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根据词义说出词语,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二是用比赛的形式,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师: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遍。(学生纷纷举手)

师:都想当老师,那看来只有我当学生了。

生:领读,师跟读。

评析: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天经地义。可是老师却让学生当老师,自己当学生!学生既然都会读,而且愿意领读,那就不妨自己来作学生。这种别出心裁的形式,得到的效果可能远远胜过常规的读法。这样做表面看只是一种简单的角色变换,然而从深层次分析,可以反映出教师对主体意识的深刻认识。

师: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生: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风平浪静)。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像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一浪一浪(像千万匹白色战马)。潮水声犹如(山崩地裂),海堤上尽管(人山人海),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很远)的地方。

师:这些词语用得真有水平。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浩浩荡荡),一浪一浪(齐头并进)。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一浪一浪(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漫天卷地地涌来)。

师:真有水平,第5自然段的语句也能用了!

师:“人山人海”这个词的运用有问题吗?

生:(思索)应该用“人声鼎沸”,因为后边写的是“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所以应该和声音有关。

评析:这段师生共同评价非常精彩。教师没有满足于让学生填写正确,而是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在同一个括号内运用不同的词语,对于运用正确的予以肯定,运用错误的加以纠正。既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师:每个人再练习说这段话。(学生自由说这段话,进行巩固)

评析:整个练习过程中,先让学生讨论练习,再指名个别学生交流,然后师生评讲指导,最后再让每一个学生自己练习说话。虽然整个环节占用的时间比较多,但是训练很扎实。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追求的目标。

师: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潮过后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二、总评:

这堂课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出以下一些教学思想。

1、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教师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堂课中,教师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自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并且在训练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民主意识也比较强,经常转换角色,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学习的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

2、抓住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教学中将这一段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且安排在第一课时教学,以期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事实说明,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最大收获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

3、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的训练和指导,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课堂中教师就是应该抓住机会,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且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诵。好的语句读熟了,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背,强化一下记忆,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很有必要,也很值得提倡。

4、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注意创设情境,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对课文中的新词,改变了以往一开始先集中教新词语的做法,而是渗透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有机地让学生进行理解。在读完课文后再让学生根据意思说出词语,然后通过朗读让学生加深记忆。这样教学词语不仅节约时间,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学过的词语句子让学生用一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小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极有意义。老师在这堂课的最后,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综合运用本堂课学过的部分词语、句子的练习,因为难度不高,所以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由于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学到的词句,各种层次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填写出词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特别高。学过的词句理解了,再试着运用运用,有利于促进课文语言的内化。

5、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服务。这堂课采用了录像手段,第一次让学生感受观潮时的气氛,第二次让学生边看录像边背诵,既帮助学生理解,又能促进记忆。教师还多次使用了实物投影,打出了学生喜欢的句子指导朗读,打出学生书面练习的结果加以评点,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6、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体现在了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上语文课上训练不能只面向个别尖子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所以教师必须仔细考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的难易度,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可能。课堂上查字典的练习,听课文写词语的练习,朗读背诵课文的练习,包括最后的说一段话练习,都是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体现出面向全体的思想。

第四篇:《观潮》教学案例

《观潮》教学案例

滩上联合小学四年级语文

赵晓娜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教学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读的兴趣。下面是“潮来时”的一段教学片断:

师:自己读读3、4自然段,你觉得哪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的,勾出出来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学生读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加有兴趣。)

师: 哪个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充满感情的给大家读一下? 指名学生积极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师:大潮沸腾了!这个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你们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来?

生:(齐答)人声鼎沸。

师:(老师抓住这个契机,)来,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

生:学生如临其境地(齐读)

(让全体学生用具体生动的表演来体现对“沸腾”这个词的理解,然后又从这一情境中巧妙地引出另一个词语“人声鼎沸”,从概念到形象,又从形象到概念,这样学词语学生印象深刻,理解正确,也便于今后运用。)

老师然后指名学生感情朗读。

师:谁来说说,横贯江面是什么意思?

生:占满的意思。

师:你用什么方法理解到的?

生:从其他同学读到“横贯江面”时做的动作体会到的。

师:一边观察,一边动脑筋理解,这种学习方法很好。你们也做做动作读读这句话。老师全面巡视,适时帮助,参与学生的读和评议

(学生读得铿锵有力,似乎要把整个江面占满,可以看出学生都理解了),两个学生带上动作读后互相评议对方。

(学生读得有滋味,激发了老师读的愿望,老师也参与他们的朗读。在这个读的片段里老师让学生先当老师,自己当学生!学生读之后自己再读,把自己当作了学生参与到学生朗读中,学生再反过来评老师的朗读,从学生的评议中,老师巧妙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这样教师转变角色,作为学生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这种改变一种形式进行朗读示范,使学生感到亲切,融洽了师生感情。加上老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愿读、乐读、爱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在和谐的气氛和环节设计中学生很自然地又学到了朗读和理解课文的技巧——带上动作表演读能理解词语的意思。这种别出心裁的形式,得到的效果远远胜过常规的读法。这样做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角色变换,而是从深层次分析,反映了教师对主体意识的深刻认识。)课文中的语句写都很精彩!正如课文提示中所说,作者把钱塘江的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

就这样在学生竞争着读,男女生比赛读,老师参与其中竞赛,小组比赛读中学生读的主动,读的绘声绘色。

(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既能帮助理解,又能帮助记忆。)

在前面分别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回归整体,老师请学生再读一读三段,引导学生们也去观潮。

师:你们的朗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现在自己说说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景象,可以看书说,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还可以跟着老师的画面说。

(学生自由说,兴趣很高)

学生一起边看课件画面边说边表演潮来时的景象。

(先读后背,先扶后放,先分解再综合,先凭借文字感悟再看课件实实在在地感受,最后学生水到渠成,很轻松地将这一段课文背诵下来。这样达到了及时将学到的精彩的语言积累起来的目的。)

第五篇:观潮教学案例

《观潮》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重点段的教学 1.听写词语。

2.细读课文,想象画面。

(1)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大潮来时,江面上出现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景象?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惊奇?边读书边想象画面,在课文中适当批注。

(2)同桌或合作小组内交流,说说大潮来时的声音和形态。(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出示相关课件加深感受。3.领悟表达方式。

(1)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为什么。(2)比较句子。

①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②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③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第一句把意思说完整了;第二句写出了颜色和数量;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4.熟读背诵。

再读从大潮来时到潮头西去这一部分,边读边记忆大潮的变化过程,练习背诵。

教学设计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是我国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在作者的眼里钱塘江又是怎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上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 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师: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情况。①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浪吼(hǒu)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2.理清文脉。

(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2)同桌交流。(3)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板书: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你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板书)观潮

潮来时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潮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儿感受到的?默读课文,进行画批。3.小组合作学习。(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面,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4.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2)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教学设计二

重庆市九龙坡区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适用性研究课题组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同桌对读生字词。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④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2分钟)。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 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书。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近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3.师生共同评价

七、全课小结

下载“精彩一课”《观潮》教学案例(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精彩一课”《观潮》教学案例(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精彩的一课

    精彩的一课 盐城市迎宾路小学:蓝 萍 星期一下午,接到学校的通知,明天我和万燕老师要进行英语课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来我们英语课都放在星期四上公开课,可是这一次却放在了语......

    精彩一课教案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青年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并且能够正确认识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性和曲......

    周正健 精彩一课 教学设计

    1.2 声 音 的 特 性 ——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宝应安宜初中 周正健 225800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经验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和声速。 2.借助探究活动增强体验,培养能力、学会思......

    四年级《观潮》教学案例(5篇模版)

    《观潮》教学案例分析 扈鹏申 一、谈话引入,激发阅读兴趣。 二、创设情境,分句指导朗读。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正确解答了我提出的写作顺序的问题后,我问学生:“潮来前、潮......

    精彩教学案例展示

    优秀教师马骁《晏子使楚》课堂精彩展开 案例再现:教师在梳理课文内容的环节问道:作为使臣,晏婴担负着与楚国交好、结盟及一探楚国国力虚实的重大使命;作为使节,来到楚国的他理应......

    难忘的一课教学案例

    抓反复语句,品味爱国深情 ——《难忘的一课》教学案例 西禅小学曹薇 【案例背景】 2009年12月,我参加了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我上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五......

    《观潮》教学案例及反思(五篇范例)

    《观潮》教学案例及反思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392 《观潮》教学案例及反思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

    《观潮》一课一练(16)八上人教版

    《观潮》一课一练(16)八上人教版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艨艟善泅倏尔..... 倍穹僦赁乘骑 .... 2、解释加点的词。 (1)方其远出海门:. (2)吞天沃日:. (3)人物略不相睹:. (4)倏尔黄烟四起:.. (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