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中韩两国文化的异同点
浅析中韩两国文化的异同点
浅析中韩两国思想文化的异同点 ——以两国的影视剧为例
【摘要】作为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中韩两国,都以儒家思想为根基,自古以来在文化、历史、地理、人文,甚至种族上就有很深的渊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两国文化的差异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从两国的影视剧入手,分析两国思想文化最主要的异同点。
【关键词】中韩 思想文化 异同点 影视剧
韩国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在宇宙观、宗教、民间信仰、艺术创造和意象、价值观念、认知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颇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两国的文化具有很多的共同点。早在唐朝时期,朝鲜半岛的新罗国就专门派人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以及治国的策略,甚至有些东西直接照搬照抄地拿回去,中国的文化对新罗国影响十分久远,新罗也因为吸收了中国的文化而逐渐强大起来。中国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不可磨灭。很多韩国文化中都遗留着中国文化的痕迹,从韩国语中存在70%的汉字词便可看出。但是,两国的文化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本文主要从影视剧入手分析中韩两国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异同点,其中会着重分析韩国的影视剧。
一、两国文化的相同点
中韩两国同属东亚汉文化圈,都以儒家思想为根基,有较为相近的文化结构和文化心理。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在文化、历史、地理、人文,甚至种族上就有很深的渊源,特别是在种族上,韩国的民族朝鲜族在我国也有分布,是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在生活习惯、风俗文化方面两国的朝鲜族有很大的相同性。因此,中韩两国在文化上具有独特的亲和力,有很多共享、相通之处。两国通过几千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造就了极为相似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和文化信仰,特别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和影响,两国拥有很多相似的文化特质。如奉行“仁、义、礼、智”儒家思想的处世哲学和行为准则等等。以下几点是笔者从多部韩剧中总结出的两国文化的相同点。
(一)深重的家庭观念
中韩两国在历史上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在思想根基以及人文、道德方面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和相同性,尤其表现为深重的家国观念,而家庭更在中韩两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它不仅仅是整个社会的根基,而且还承载着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导向,因而在中韩两国的电视剧作品当中,家庭观念成为寄托和展现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
从00年代的《蓝色生死恋》、《妻子的诱惑》、《天国的阶梯》到2013年的《百年的遗产》以及《最佳李纯信》等电视剧,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家庭观念在韩国的传统伦理
浅析中韩两国文化的异同点
文化根深蒂固,占据统治地位。以《最佳李纯信》为例,该剧讲述的是因父亲去世而被卷入命运漩涡的妈妈和小女儿李纯信寻找幸福以及在寻找幸福的过程中李纯信获得自己的爱情的故事。①李纯信从小拥有当明星的梦想,然而因为她在家里排行第三,不受家里人重视,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表现平平,一直生活在两个各方面都相当优秀的姐姐的阴影下。特别是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直被奶奶所反感和鄙视,认为她想要成为明星是不可能的。但是,好在母亲和两位姐姐的鼓励和支持,李纯信最终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奶奶也逐渐接受她成为明星这个事实。从这部剧可以看出,来自家庭成员的鼓励和支持是促使李纯信实现梦想的重要因素之一。
至今仍保持韩国最高票房的两部喜剧电影——《非常主播》 以及 《奇怪的她》,都是通过滑稽或奇幻的情节来展示影片中包含的亲情的戏码,因此非常受欢迎。
纵观00年代以来韩国的热播影视剧,家庭在影视剧中占据的地位是有升无降的。无论是青春偶像剧,悬疑剧,亦或是家庭伦理剧,警匪剧,各种类型的影视剧或多或少都体现出韩国人非常重视家庭的思想观念。儒家文化中的以家为重的观念在韩国的家庭伦理剧中更是得到了全方位的完美演绎。韩国的家庭剧所有的情节设计中都有威严的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孝顺的儿子、儿媳,任性、叛逆却心地纯真善良的孙子、孙女。上述的《最佳李纯信》以及《奇怪的她》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毋庸置疑,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也是相当深重。“家”是中国社会上最普遍的生存单位,是每个人固有的生存场所。中国人自古以来与“家”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为“家国一体”。因此,家庭伦理剧在中国影视剧中占据比较高的比例。从近期的一次电视节目交易会上,占电视剧类型销量第一位的就是家庭伦理剧,交易份额
②占17.04%,各大公司也把家庭伦理剧作为王牌产品进行展示。从80年代的《四世同堂》、《红楼梦》,90年代的《老房有喜》,《婆婆媳妇小姑》,《围城》,到最近几年的《亲情保卫战》、《媳妇的美好时代》、《咱们结婚吧》等电视剧,都可从中看出中国人以家庭为重,十分重视家人的观念。
(二)保守的价值观
中韩两国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重视社会协调性和稳定性的保守主义价值观是儒家社会共同的特点之一。中韩两国通过长久的儒家价值观的熏陶都有着保守的价值观和自然主义价值观。这种传统的价值观与西方社会的价值观相差比较大。西方社会自从文艺复兴以来开始提倡绝对的个人价值主义观。而从某些方面看,中韩两国社会的价值观是在集体主义框架内的相对个人主义价值观。③这种保守的价值观主要反映在中韩两国的人民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国家利益和家庭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这种 ①资料来源: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007806.htm?from_id=7662650&type=syn&fromtitle=最佳李纯信&fr=aladdin#1 ②陈婧雅:《中韩家庭伦理剧婆媳形象建构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8号,第4页.③韩恩珠:《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比较研究——以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的伦理道德与礼仪文化为主》,中央民族大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浅析中韩两国文化的异同点
思想观念中在两国的影视剧中也体现地相当明显。
至今仍为广为传颂的韩国励志剧《大长今》,就是一个相当典型的例子。这部剧中长今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不惜在宫中用心钻研医术,刻苦寻找治疗各种疾病的处方。期间,她治好久医不愈的王后娘娘、亦成功劝勉不肯就医的王太后,庆原大君染上痘疮,性命危在旦夕,为了大君的身体健康和整个国家的安定,长今不惧被传染的危险,细心找出治疗的方法。
笔者非常喜欢的一部韩国历史剧——《拥抱太阳的月亮》,讲述的是朝鲜王李暄和巫女月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李暄在一系列的宫廷斗争中最终成功保住自己的皇位的故事。剧中李暄成功消灭邪恶势力保住自己的皇位,离不开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阳明君的帮助。剧中的阳明君是像风一样自由、潇洒不羁的皇子。他被国巫认定是朝鲜的另外一个“太阳”。名正言顺的王位第一顺位继承人,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王位却不是他的。尽管如此,为了守护弟弟,为了维护整个国家的利益,他选择牺牲自己的生命,牺牲自己的爱情,用生命换取弟弟李暄的安全和整个朝鲜王朝的安定。因此,最终的结局是阳明君惨死在乱贼的手中。
纵观中国的古装历史剧,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保守价值观体现地更为淋漓尽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杨门女将》、《杨门虎将》等系列的古装剧,都是讲述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
二、两国文化的不同点
20世纪,在外部力量的侵略下,韩国被迫开始了现代民主化的进程;1945年以后,随着美军进驻朝鲜半岛南部,儒家文化迎来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韩国在大力引进和学习西方市场经济机制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吸纳、接受了迥然不同的欧美文化。经过40多年的探索,韩国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韩国的文化是在民主主义自由经济体制下和宽松的社会氛围下生产和发展的。而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与韩国是迥然不同的。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是在国家的有效管理下开展的。在中国,影视剧的制作或音像的发行,连出版领域也受到政府计划的控制。因此,中韩两国文化的不同,本质上是由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
(一)民主开放的文化氛围
韩国民主开放的社会氛围决定了韩国影视作品的多样化。在韩国,我们经常可以在影视剧中看到总统或总理的形象,并且他们的形象是多变的,或是贪污腐败的总统,或是有私生子的总统,抑或是与朝鲜勾结的总理等等。
2011年夏天,由李敏镐主演的《城市猎人》掀起了中国新一轮的韩剧热,连续一年都占据韩剧热搜榜的第一位。该剧讲述的是2011年一名年轻的留学归国博士进入青瓦台国家信息情报部门工作;他名叫李润成,年轻有才。然而当大家都以为李润成的父亲是当年惨遭灭口的青瓦台总统府护卫长、总统贴身保镖兼当年军方暗杀敢死队队长朴武烈的时候,浅析中韩两国文化的异同点
其实他真正的父亲竟然是当年负责暗杀事件的其中一位决策者——现任大韩民国总统!而抚养他长大的是当年逃过一劫的敢死队副队长李真彪。他此番前来是为了报复当年负责决策的5位高层,索取他们欠下自己的20条人命,只是他们当中有人已经成为总统,复仇过程中,润成因具有一颗善良的心而不愿去杀死那几位高层,而与他的养父李真彪进行反抗。①这部电视剧以李润成的复仇为主线,逐步揭开了他与总统之间的真实关系,同时兑现在韩国的一些不公现象进行了大胆的揭露。今年夏天,由李钟硕主演的《Doctor 异乡人》也受到热捧。该剧讲述了男主角朴勋,童年时代和父亲一起被绑架到朝鲜,由父亲一手培养成为出色的胸外科医生,脱北后回到韩国顶尖医院工作,但却无法融入医生团队,成为彻头彻尾的异乡人的故事。该剧中,朴勋和父亲被绑架是韩国总理张硕周一手策划的,他为了达成大韩民国第一人的野心,不惜收受贿赂并且与朝鲜官员进行不为人知的黑暗交易。
上述的两部影片都讲述了与总统或总理相关的故事,并且大胆揭露了韩国的一些不公现象。这些影片也许或多或少丑化了他们的形象,但是这并不会遭到韩国政府的限制或勒令整改。在中国,除了以抗日战争或国共战争为题材的影视剧,我们基本上看不到此类型的国产片。从这方面看,韩国国内的社会氛围或者说文化氛围相对中国而言是更为民主的。
(二)独具创新意识
韩国的影视剧自90年代中期开始出口至中国台湾、香港和内地东东南亚地区,掀起了一股股的收视热潮,其势头超越了一直人气的“日剧”,形成了“韩流冲击波”。自199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剧《嫉妒》开始,韩剧在中国屡掀热浪。气候引进的影视剧《爱情是什么》、《蓝色生死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我的野蛮女友》、《人鱼小姐》、《我的名字叫金三顺》、《浪漫满屋》、《大长今》等都在国内引起巨大的反响。中央电视台、各大地方卫视轮番播放韩剧。其中,《我的名字叫金三顺》和《浪漫满屋》这两部韩剧在中国经久不衰,几乎每个寒暑假都可以看到电视台在播放。因此,这两部韩剧笔者看过不下4次。
纵观韩国的电视剧,偶像剧、家庭剧、历史剧是三大题材。韩国电视人一向都秉持着创新精神,最早是以金喜善、安在旭等帅哥美女为主打的偶像剧《星梦奇缘》、《妙手情天》 ;到后来变成悲情风格的《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再后来出现了可爱又野蛮风格的《明朗女友成功记》、《红豆女之恋》和以大龄丑女为主的《我叫金三顺》;再到以励志为主的《大长今》等,韩剧不断变化,以及对细节上的认真吸引着大量中国观众。韩国电视制作人不满于已有的韩剧套路及风格,大胆创新和改革。从早期被人诟病的韩剧有三宝“车祸癌症死得早”到后来很少在韩剧中能看到这种情节便可看出韩国人的创新意识。
近一两年韩剧的题材更是突破原有的风格,出现了各种新题材,如在偶像剧中加入了穿越的戏码,如《屋塔房王世子》和《仁显皇后的男人》;在爱情剧中加入了惊悚的元素或超能力幻想的元素,如《主君的太阳》和《听见你的声音》;甚至出现了外星人与地球 ①资料来源: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4015/5942042.htm?fr=aladdin
浅析中韩两国文化的异同点
人恋爱的浪漫爱情喜剧,以《来自星星的你》作为代表。这几部韩剧收视率都相当高,长期占据百度韩剧热搜榜的前列,在中国引发了新一轮的“韩剧热”。在大街小巷、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都能听到或看到大家对韩剧的热议。
其中,《来自星星的你》更是刷新了有史以来韩剧在中国大陆视频网站的播放量。截至2014年3月1日19点30分,来自星星的你网络播放量五平台合计约22.11亿 其中爱奇艺7.05亿,PPS7.2亿,乐视4.4亿,迅雷1.46亿,PPTV2亿。①在百度搜索框输入“来自星星的你”,可找到相关结果约34,200,000个。这些数据都显示了这部剧在中国的火爆程度。作为一部穿越剧,《来自星星的你》在古今时空穿越之外融入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想象,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创新的亮点。其次,该电视剧的拍摄技法和制作水平也相当高。该剧创新性地运用了拍摄电影的手法,在场景设计、镜头运用等方面营造出“现实般的穿越,电影版的美感”,令观众欲罢不能。
中国是电视剧创作、生产、消费的大国,年产量惊人,有数据显示,中国电视剧年产量机会每年都达到万集以上。但是,这些电视剧大多质量不佳,每年因为质量差而无法通过审查的电视剧不在少数。国产剧优秀剧本数量不足,导致每年都有一些导演只能翻拍以前的电视剧,内容重复,“换汤不换药”,缺少新鲜感。在电视剧创作上,也缺乏创新,题材重复单一。国产剧大多以官场争斗、第三者、婆媳矛盾、家庭暴力、血雨江湖等为内容,并且对剧本的创作热衷于改编我国的名著。比如关于《西游记》,就有央视版的《西游记》、张纪中版的《西游记》、《新版西游记》等多个版本还有多个相关题材的电视剧。中国人对《西游记》里的人物以及情节早已烂熟于心,过度的翻拍只会令人感到反感。
近年来,穿越剧在我国电视屏幕上形成了一股“穿越浪漫主义”热潮,以穿越为主题的电视剧层出不穷。如2011年由杨幂主演的穿越剧《宫锁心玉》热播后,不久又出现了《宫锁珠帘》、《宫锁连城》、《步步惊心》等一系列的宫廷剧。这些电视剧题材相似,情节也比较类似,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对比韩国的穿越剧,我国的穿越剧“宫斗不断、情节割裂、感情突兀、台词空虚”的基本风格长期得不到破解,缺乏创新意识,还陷入了过度消费历史的创作怪圈。此外,我国不少的穿越剧制作手法相当粗劣。通过粗糙的抠像技术在表现时空变换的桥段屡见不鲜,此外,造型靠混搭、特效很搞笑、镜头无美感,整体制作水平停滞不前等都为人诟病。中国在电视剧方面的创新意识差还表现在“东施效颦”,盲目跟风翻拍其他地区的电视剧。如模仿台版《流星花园》的《一起去看流星雨》,甚至模仿韩国大热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和《继承者们》的《来自星星的继承者们》等等。这些都引起国人的不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韩两国虽然同处于东亚儒家文化圈,固然两国在文化方面存在不少的共同点。从两国影视剧中体现出来的深重的家庭观念和保守的价值观,说明两国的文化仍深受传统的儒家文化所影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两国文化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中国想成为一个有文化竞争力的国家,必须在保持固有的民族文化的基 ①资料来源:百度贴吧韩剧吧 http://tieba.baidu.com/p/2895212686#
浅析中韩两国文化的异同点
础上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学习韩国创造民主开放的文化氛围以及富于创新性的文化特质。
【参考文献】
[1]陈婧雅.中韩家庭伦理剧婆媳形象建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2]韩恩珠.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比较研究——以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的伦理道德与礼仪文化为主[D].中央民族大博士学位论文, 2006.[3]周思佚.韩剧在中国热播的文化传播学分析[D].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2011.[4]申师明.当代中韩大众文化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5]温朝霞.1980年后日韩影视剧在中国的传播[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6]路博阳.浅谈中韩文化冲突[J].创新科技.20140611.[7]刘芸.韩剧成功原因分析及对我国电视剧发展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2010.[8]金顺敬.儒家思想对韩国文化的影响[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第二篇:中韩两国酒文化比较研究
中韩两国酒文化比较研究
【摘要】在人类文化的历史中,酒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以酒为载体而产生的敬酒文化,因地域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中韩两国敬酒文化有许许多多相同与不同之处。了解把握两国敬酒文化,能使人在语言的学习和交流中受益匪浅。
【关键词】敬酒文化;敬酒次序;敬酒词;敬酒礼;
一、前言
在人类文化的历史中,酒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以酒为载体而产生的敬酒文化,因地域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中韩两国敬酒文化,同中有异。敬酒文化之所以存在,与传统文化、礼仪及人际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对比中研究两国敬酒文化的异同,能更好地把握两国敬酒文化,对学习和加深两国文化的了解有深远的意义。
二、敬酒文化的含义及历史渊源
1、敬酒文化的含义
敬酒文化就是以敬酒这一行为为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礼仪的习俗的、行为的现象的总和。围绕着敬酒的起源、它的社会文化功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现象,都属于敬酒文化及其相关的范围。敬酒文化是人类生活习俗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只是敬酒文化的一个很小的范围,包括敬酒的次序、敬酒词、敬酒礼等等。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敬酒文化不尽相同。纵观中韩两国敬酒文化,会使我们领略到一幅色彩斑斓、生动活泼的美丽画卷。
2、敬酒文化的历史渊源
敬酒文化的历史渊源,在史料中有大量的记载。由于两国使用的都是汉字,文化习俗相近,加之国土接壤,两国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敬酒文化的历史非常相似。两国的古代,敬酒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礼节,古人分席而坐,主人一般不离席,斟酒有专人负责,但主人要以礼节动作向客人敬酒,宾客也要回敬。据《诗经·小雅·瓠叶》记载,敬酒程序有所谓“酌”、“尝”、“献”、“酬”、“醉”之分。“酌”指斟酒;“尝”是指众人把斟好的酒品尝一下;“献”指主人向客人敬酒;“酬”是客人接受主人的敬意,把酒饮下;“醉”是客人回敬主人。古人敬酒时还有“洗爵”的习俗,即当着客人的面把饮酒用具清洗干净,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古人敬酒时讲究跪拜礼,这也是敬酒的一种形式,后来桌椅流行,起跪敬酒不方便,人们就很少跪拜敬酒了。
三、中韩两国敬酒文化的比较
1、敬酒次序
敬酒是一门学问,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分清主次与尊卑,这点中韩两国是一样的。敬酒时通常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1)年龄大小
在家宴的时候,会有不同年龄不同辈分的亲戚聚在一起,敬酒时晚辈要向长辈敬酒。首先敬辈分最高的,然后敬辈分其次的,以此类推。如果参加宴会的既有家里人也有作客的远亲,而且他们辈分又相同的话要先敬远亲,后敬家里人,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和重视。
(2)职位高低
在参加公司宴会或聚餐时,敬酒就要考虑职位的高低。职位低的人要向职位高的人敬酒。首先敬职位最高的、再敬职位其次的,以此类推。向同一个人敬酒时,应该等身份比自己高的人敬过之后再敬,否则,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
(3)宾主身份 在参加婚宴、乔迁宴、满月酒、升学宴等宴会时,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可以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也可以根据在座各位客人的身份高低,先敬身份高的再敬身份低的。如果同桌的人情况复杂,混合了以上的情况,要根据客人的情况和自身的情况斟酌考虑,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是,中韩两国人同辈或同级别的人之间饮酒就比较随意,在非正式的场合双方都可以举杯敬酒,并不用考虑以上的因素。
2、敬酒词
敬酒作为一种文化,敬酒时有一些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敬酒词就是其中的一种。正式敬酒词要在特定的时间进行,不能影响来宾的用餐,一般适合在宾主入座后、用餐前开始。可以由主人或司仪提出。敬酒词的内容一般不长,主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客人对此进行答谢,说出一些应酬之辞或者是祝愿、祝福类的话即可。但在非正式的场合就很少用到敬酒词,通常只需要举起酒杯说一声干杯即可,这一点上中韩两国基本相同。但是,与韩国不同的是中国敬酒词还可以用歌曲的形式来表达,通常称为“祝酒歌”或者“敬酒歌”,是一种或者一类歌曲的总称。常用在喜庆的场合及欢迎的宴会上,是一种用以祝酒、劝酒表达美好祝愿和敬意的歌曲。敬酒歌盛行于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如布依族、幺佬族、傣族、毛南族、蒙古族、藏族等,比如蒙古族著名的祝酒歌“金杯”。在蒙古族中,无论男女老少,人人会唱。只要有客人来做客,在敬酒的时候一定唱,以示主人的敬意与祝福。歌词如下:
美酒飘香啊~歌声飞
朋友啊请你干一杯请你干一杯
胜利的十月永难忘
杯中洒满幸福泪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十月里响春雷
八亿神州举金杯
舒心的酒啊浓又美
千杯万盏也不醉
手捧美酒啊望北京
豪情啊胜过长江水胜过长江水
锦绣前程党指引
万里山河尽朝晖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瞻未来无限美
人人胸中春风吹
美酒浇旺心头火
燃得斗志永不退
今天啊畅饮胜利酒
明日啊上阵劲百倍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
愿洒热血和汗水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征途上战鼓擂
条条战线捷报飞
待到理想化宏图
咱重摆美酒再相会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咱重摆美酒啊~~再相会
歌词内容既有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欢迎,也有对国家的歌颂、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藏族人民也非常喜爱祝酒歌。藏族人常爱唱的歌词大意是:“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但愿我们长久相聚。团结起来的人们呀,祝愿大家消病免灾!”藏族人对敬酒歌的喜爱,从下面的一句笑话中可以看出来:“喝酒不唱祝酒歌,便是驴子喝水。”
3、敬酒礼
在敬酒时要遵循一定的礼节,这种礼节我们称之为敬酒礼。例如,是否需要起身站立;双手在敬酒时的姿势;当敬酒碰杯时,你的酒杯与对方酒杯的位置;被敬者是否要一饮而尽以及敬酒时机的选择等等。
在中国,敬酒时,敬酒者应右手端起酒杯站起身,同时用左手托住杯子底部,目视敬酒对象说出祝酒词。对此,被敬酒者要将酒杯高高举起,说完感谢的话后将酒喝下,再手端酒杯目视敬酒者。干杯前,可以象征性地和对方碰一下酒杯。碰杯的时候,敬酒者的酒杯要低于被敬酒者的酒杯。如果敬酒者的位置与被敬者的位置离得较远,可以用酒杯杯底轻碰桌面,表示和对方碰杯。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不想饮酒,可以请身边的人代喝或者以茶代酒。对此,敬酒人要表示谅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在敬酒时有一个习惯就是倒酒时要倒满杯,如果对方的酒杯里有酒,直接倒满即可。
韩国人敬酒时是坐着进行的。敬酒时,如果双方第一次见面,则一手需托住另一只手的肘部为对方斟酒;双方熟悉之后,则可单手为对方斟酒。敬酒时,敬酒人先将自己杯里的酒喝干,将杯子倒过来把剩余的几滴也倒干净,在茶杯里洗洗杯口,用纸巾上摁摁。然后把酒杯递给被敬者,把酒斟满或者酌量。倒酒时右手握酒瓶倒酒,左手置入胸与腹之间,被敬酒的人喝完后将杯中余下的几滴甩回自己杯中递还给敬酒人再给他满上酒,这时敬酒人通常要喝部分或全部以示尊重。在敬酒的过程中,有三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给对方倒酒或敬酒时,必须等对方把酒杯的余酒喝空,再给对方续杯,不能在对方酒杯未空时斟满;喝酒时候一定要让别人给倒酒,而不能拿起酒瓶给自己倒酒,当然自斟自饮时候除外;“第一杯酒不能干”,第一杯酒喝完后,杯中一定要留少许的酒。
韩国人在跟长辈饮酒时,有很多要注意的礼节。首先,晚辈通常要跪着,得到长辈允许的时候才可以坐下;接长辈给的酒时,应做起身状双手接杯;喝酒时,晚辈要侧过身去,用手掩饰酒杯喝酒,不能正面饮酒;晚辈给长辈倒酒时一定要用右手握瓶,左手握着右臂。
两国人敬酒时都很重视时机,敬酒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认为对方会接受你敬酒,二是对方正好有空。如果没有考虑以上两个因素会被视为是没有礼貌的行为。酒桌上如有陌生的人,要先打听一下对方姓氏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对他的称呼,这样,在自己敬酒时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另外,中韩两国人饮酒都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就是“第一杯酒不推让”。意思是说一起喝酒的人中,即使有人不会饮酒,第一杯酒也不应该推让。这是因为如果第一杯酒就推让的话,喝酒的气氛就被破坏掉了,所以即使你不会饮酒,也要把酒杯放在嘴边抿一下,以示诚意。
4、饮酒时的娱乐项目
酒由单一的祭祀的用品发展为宴会及日常生活的一种饮品后,人们在饮酒时会安排一些游戏,以此增添乐趣。
中国人在饮酒的时候,人们也会想一些游戏来活跃气氛,输的人会喝酒。比较常见的游戏有几个,比如说“数七”,凡是遇到七的倍数,或者是数字里有七的人就要敲桌子,错了的人就会喝酒。除此之外,除此之外还有划拳、猜拳等。
在韩国也有跟中国的“数七”差不多的游戏,但是有一些规则不太一样,韩国是“数3、6、9”,但不是3的倍数,是有3、6、9的数字就不说,只是拍手。如果是13、16、19就拍两下手,以此类推。另外,罚酒也是两国人“敬酒游戏”的一种。罚酒的原因有很多,迟到要罚酒,玩游戏输了也会罚酒。一般说来,罚酒不算文明,其中带有强人所难的成份,所以,罚酒最好是适量而行。中国的《韩诗外传》有这样一句话:“饮之札,跳而上。坐之赛,能饮者饮之,不能饮者已谓之配齐。”意思是说,能喝酒的人就喝,实在没有酒量就自己喝,只要在饮酒礼节上和大家保持一致就行,这是中韩国人推崇的罚酒礼仪。在韩国也有类似的表达形式,意思是“一不,三少,五宜,七过”意思是一杯酒不结束规则,三杯呢还不够,五杯正好,七杯稍微有点多了,所以,中韩两国在敬酒时都会遵守适量的原则。
四、敬酒文化存在的原因分析
1、传统习俗的继承
酒作为一种饮品曾是古代祭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朱翼中在《北山酒经》中写道:“昔先王诰庶士无彝酒,又曰祀兹酒言天之命,民作酒惟祀而已”意思是百姓不可随意饮酒,就只能用于祭祀活动中。古人的祭祀活动中的敬酒行为,是以敬酒时的动作表达对上天的感谢和敬意。随着祭祀活动的消失,酒由祭祀用品演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饮品,现在作为饮品的功用甚至高于作为祭祀用品的功用,不管怎样,敬酒这一习俗继续保持,流传至今。
2、表达礼仪的方式
敬酒文化是由古代的祭祀活动演化而来。古代的祭祀活动所表达的就是一种“礼”。“凡饮,必祭,所始礼也”。“礼,饮食必祭,示有先也”。这种表示礼让,对天地鬼神及祖先亡灵“示有先也”的祭饮祭食顺序,正是早期“礼”所构成的重要初始本义。敬酒文化流传至今,成为了表达礼仪的一种方式。
另外,中韩两国文化习俗受儒家的影响都特别深。儒学中三纲五常十分重视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讲究尊卑次序和等级差别,所以中国和韩国人在敬酒时都讲究次序和礼节。儒家认为,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美好的德行。古代敬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感谢大地的奉献;然后尝尝酒味,对主人说一些赞美的话;最后举杯一饮而尽。总而言之,祭祀是敬酒这一行为的来源之处,时至今日,成为一种表达礼仪的重要方式。
3、人际交往的需要 中国的《礼记》中有这样的一句话:“酒食合欢也”,意思是喝酒或者吃饭时有一种其乐融融的欢乐氛围。所以,现在很多人借助饮酒来进行人际交往,敬酒文化变成了一种地地道道的社会文化:朋友之间见面要互敬几杯,叙叙旧情;生意酒宴上要互相敬酒,加强了解;有求于人时要敬酒,拉近关系;喝“喜酒”、“庆功酒”及“满月酒”时要敬酒以表示祝贺。此外,每逢节日宴会都会敬酒。由此可见,敬酒这一行为起着表达感情、增进友谊、扩大交往、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功用,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
五、敬酒文化的古今变化
1、简单化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种种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也影响到了敬酒文化,突出的体现在一种简单化的倾向,尤其表现在敬酒和劝酒的礼节上。现代的人们越来越注重效率,珍惜时间,所以,古代的很多繁琐的敬酒礼节在现代都已经简化了。例如,古代的专门掌管敬酒的官员,以及敬酒时复杂的敬酒动作及跪拜的礼仪在现代都已经不复存在或简单化。饮酒时,通常情况下人们只需要说一声简单的“干杯”,就可以举杯畅饮。另外,古人在敬酒时有作诗或者行酒令的习俗,现代的人已经完全没有这种行为,取而代之的是敬酒词、敬酒歌或者只是简单的一句干杯。
2、健康化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带动了人自身思想和意识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现在,按照传统酒道交换杯子喝酒的韩国人已经越来越少了。过去,别人把酒杯给你,你喝完之后一定要还给人家,而且要用自己的杯子装满酒回敬回去,自己的面前不能有两个酒杯,这是酒桌上的礼仪,但是现代韩国人出于对健康的考虑,基本上都是用自己的杯子,或者直接拿着酒瓶去敬酒。只有很少一部分上了年纪的老人还遵循着古老的敬酒礼仪。
3、普遍化
在古代,敬酒是一种非常正式的仪式,它代表着一定的地位、身份以及良好的经济文化基础,多是有一定身份的人在宴饮时使用的礼仪,比如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很少出现敬酒仪式,往往只是自斟自饮,或者是单纯的举杯为对方倒酒,没有特定的姿势、敬酒词和游戏。随着时代的发展,敬酒作为一种礼仪,变的日常化、平民化和大众化,任何人在任何场合都可以随意的敬酒、致敬酒词,敬酒这一仪式变得更加的普遍。
六、结语
中韩两国是友好的邻邦国家,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文化习俗方面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在敬酒文化方面,两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讲究尊卑次序和等级差别,敬酒文化大同小异。只要尊重民族敬酒文化风俗,提倡科学的饮酒习惯,就能不断地使两国的敬酒文化得到发展,同时也会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
第三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异同点
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电信专业人才培养的异同点
仪征工业学校李芳
【中文摘要】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使得传统的价值定位和校园文化已经不能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其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脱节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企业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本文以仪征工业学校为例,从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良性互动和融合出发,研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电信专业人才培养的异同点,探寻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最佳结合点。
【关键词】校企文化电信专业人才培养异同
【正文】
一、前言
当今,随着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以及普及化,职业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职业学校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具备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优秀的学校文化正是形成和维系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是熏陶学生综合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企业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只有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吸收到校园中来,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互动中才能真正实现电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仪征工业学校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充分分析社会需求和学生实践的基础上,以创新理念为主线,理清了办学思想,这就是坚持一个宗旨,确立两个理念,培养三有人才的教学理念。
二、校企文化的内涵
(一)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美国学者华勒在其所著的《教学社会学》(1932)一书中就提出“学校文化”(school culture)一词。我国台湾学者林清江把学校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各组成分子所构成的价值及行为体系”。我国学者朱颜杰认为:“所谓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内部形成的为其成员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的总和。”本文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育人环境中,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 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结合而成的社会组织的群体文化。
(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原是企业管理中的概念,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 这个名词是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在总结日、美成功企业经验后,提出来的管理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韩灿岚认为:“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狄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石魏杰在他的《企业文化塑造》一书中对企业文化这样界定:“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本文认为: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以企业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行为方式、团队精神等为主体,在企业内部培养集体凝聚力,发挥整体文化优势,在经营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反映企业意志的价值理念。
三、校企文化的异同性分析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两者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点。
1、同一性分析
(1)根本目标相似
校园文化依附于学校并通过学校这个载体折射和反映出来。学校的目标是为
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潜在性、暗示性和渗透性的影响, 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文化知识的传递、高尚情操的陶冶、课余生活的活跃、消极情绪的疏导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企业文化是塑造企业形象的有效途径。企业文化通过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成员凝聚成一个整体并在工作中遵守企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其最终目标就是向社会贡献高质量的产品。当然这些共同的目标和信念,对学校而言也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外部竞争环境相似
校园文化虽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系统,但这个系统并不是封闭的,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开放的,是一个动态系统。虽然学校都应遵循国家统一的教育方向、教育目的、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教育方针政策,但办学的体制、模式、方法却各不相同,校园培养的是将来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所以校园文化不可能孤立于社会之外,校园文化总是要主动地吸收和选择社会文化中对其有用的东西。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着中职教育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辅相成,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和促进作用;作为现代企业中产生的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一样都是社会文化的分支,会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虽然企业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 各种类型、形式的企业同在,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其竞争的结果往往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因此从总体来看企业文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生产关系变化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并对校园文化有着激励的渗透作用。
(3)内部管理对象相同
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社会文化分支下的组织文化、管理文化,都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着眼点,都具有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协调作用。究其管理对象而言分别是教师、学生和职工。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 是有思维、有感情的社会人, 这就要求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思想, 重视人的价值, 实施人性化管理, 用一种无形的力量对本组织人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起着导向、激励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创设一种利于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发挥其能动性的文化氛围。
2、差异性分析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亚文化,具有文化的共同属性,以及培养人、塑造人、引导人、感染人的功能,但又有不同的本质、内容和建设途径。
(1)本质不同
学校文化是一种以育人为核心教育文化,本质就在于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师生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形成共同向往的行为,能够为学校和个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支持力,而且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人才的培养目标来确定的其最高目标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而企业文化则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强调责任感, 与生产、管理、经营的实践相结合,侧重于结果,其最高目标是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追求利润和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从更广的层面上说企业文化是一种实践文化、经营文化。
(2)内容不同
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实质是超功利主义的,其出发点是人的发展。校园文化的核心功能就是围绕市场, 通过激发和培育学生的责任感和创造性, 把学生培养
成为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以帮助学生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它是以终极价值关怀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文化;而企业文化更多体现的是对员工群体的规范、整合、凝聚和激励功能,是以团队的合作精神为核心,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结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企业成员凝聚成一个整体,尽可能多的为社会贡献产品或者服务,使企业得以存在与发展。因此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管理文化和经济文化。
(3)建设途径不同
学校文化建设途径主要是通过整合多种文化,进而倡导、发展具有开放性、社会性特质的校园主流文化,通过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加强和引导社团建设、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塑造学校良好形象几个环节来进行对人才的培养;而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塑造企业形象、树立企业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造就企业家队伍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五、结束语
当今社会, 在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同步持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中等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文化内涵深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要把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学校,实现校企文化的融会贯通、优化组合与互渗透,取长补短,相互衔接与融和。首先在校园文化的发展中,仪征工业学校坚持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具体地说,就是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科技进步服务,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服务,逐步从经济建设的边缘走向经济建设的中心;其次确立以人为本,关爱人人,人人关爱的理念,即从学习、工作、生活、身心等多个方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以此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注重智商与情商的整体开发,成人与成才的综合培养,激发情感与释放潜能同步进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特征以及努力提供足够的教育条件和全面发展的空间的理念使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功。造就一批理念超前、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一流师资队伍,提供各类高规格的教学设施和装备,开设多个具有不同专项技能的专门化就业方向。因材施教,让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自我设计人生之路,充分发展自已的个性、特长,全力使学生成为“崇尚技艺、能文能武,思想开放、行动严谨,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成功人才,再次培养三有人才:有求真创新的立人品质;有娴熟精湛的立业技能;有出类拔萃的个人特长这是学校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催生出来的全新育人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真诚守信、崇尚科学、勤奋敬业、务实创新的品质,夯实学生的核心就业技能,突出强技能优势,打造学生与众不同的个人特长,体现了“品德高、技能强、特长优”的人才规格,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的现代学生要达到“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体现了使学生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现代人素质的一代新人。为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合格公民,进而成为“综合素质高,专业素质强”的合格劳动者,“三有三会三懂”系列人文教育活动的开展等全新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学有所长,各得其所,个个成人,人人成才,使每一个学生都具备复合化的强技能优势,既有就业的本领,又有创业的才华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全面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为今后的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继芳,校企文化在校企合作中的冲突与融合[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9(4):123-125
(2)任锋.王平尧,试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互渗和结合[J].宁波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02(9):94-96
(3)李春海.房玉东,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构建以“职业”为特
征的特色校园文化[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5):90-91
第四篇:对比中韩两国的传统节日观
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传统节日传承了很多文化、历史和传说,充分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博大哲学思想。如“清明”、“端午”均值万物复苏时期,人们可户外踏青,感受大自然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重阳节”逢秋高气爽时节,人们登高远望,可在大自然里直抒胸臆;“中秋”时节,花好月圆,观花赏月……,均是人与自然的亲合。此外,重要传统节日来临的一刻,还包含着无穷无尽的民族情感,内涵了很深的中国文化传统。长期以来,节日源头的中国并没有给予这些民间节日以应有的重视,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中国的传统节日都被列为法定假日。在这份差距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恢复几项传统活动,更重要的是丰富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文化丰厚内涵和增强中华民族这独特的文化记忆。在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节日益受到尊重的国际视野中,我们没有理由忽视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应当站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并重建中国的节日文化。因为在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色”和“名片”!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二)、现代人过节
1、没有传统节日的色彩
现代经常会听到人们说年味越来越淡了,这„年味‟淡就淡在丢弃了习俗。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里,中国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世界都相对匮乏,对物质和文化的要求总体上不太高,人们把所有的期待都积攒到这个时候,大鱼大肉可劲儿地吃、旱灯社戏敞开了看、烟花爆竹震天地放。因此,春节从各个方面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中国人的需求。所以人们期盼过节,总觉得对传统节日有个盼头。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过去需要期待春节才能实现的愿望,现在已成为一年365天的寻常生活。传统节日带给人的期待越来越少,人们越来越难从春节中得到兴致的激发、欲念的满足、文化的熏陶和精神的陶冶。人们不再期待通过春节对物质文化生活进行“恶补”,反而将传统节日当作假日来过,没有传统的色彩,并逐渐成为人们吃喝娱乐放松休闲的代名词。而且现在的传统节日给越来越多送礼的人提供了冠冕堂皇的借口。现代人在传统节日来临的时候也是忙前忙后积极准备甚至是疯狂的购物,商场里酒店里的节日气氛也是格外的火爆,而这时候天价的饺子,“黄金”的月饼也是尽显风头,真不知道这“节日食品”是用来食用的还是用来观赏的。恐怕只是给普通老百姓观赏的而却要披着节日食品的外衣裹着腐败的“馅”被送进“深宅大院”,这样的“节日食品”要送掉人们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工资,真不知道传统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是负担还是什么?
2、轻年人对传统节日知之甚少
3、轻年人对 “洋节”无限热衷对传统节日不再有热情
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汤圆”、“粽子”常常敌不过“鲜花”、“巧克力”。每年“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大、中、小学的校园里,赠卡的、送礼的、聚餐的、发短信的,忙的不亦乐乎。许多人根本弄不清这些洋节的来历和含义就跟着“潮流”狂欢起来。而“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给家里老人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的能有多少?脱胎于农业社会的中国传统节日,似乎再也无法与处于工业社会和城市化转型期的青年人的思维步调一致。年轻一代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渐渐失去了兴趣,认为这些节日土气、不够时尚。很多外来节日、现代节日冲击了传统节日,本土的传统节日尽显“老态龙钟”。我们只有在上了年纪的沧桑人群中或者闭塞的农村山寨才能听到传统节日文化浅吟低唱的悲壮之歌。传统节日不再有敲罗打鼓的喜庆场面,而“圣诞节”期间,全国各大城市的酒店、茶座、歌厅、商场里映入人眼帘的是数不尽的,“圣诞树”、“圣诞老人” 以及玲琅满目的圣诞礼品,还有那响澈街角的圣诞歌。原本传统的东西在穿上了洋人华丽的裙衫后,似乎都涂上了一层了浪漫的气息。而对于没有浪漫气息的传统节日,青年人认为没多大意思,守岁、年夜饭流于形式。虽然每年过年都会和父母去亲戚家走动,但基本上都流于形式,很少发自内心,“随大流”居多。至于年夜饭、守岁等风俗,轻年人有些难以理解
(一)、韩国人重视传统文化更重视传统节日
1、韩国人对流传下来的家底万分珍视。
汉城号称有五处故宫,分别是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宗庙和德寿宫。不过,这五大宫加在一起还及故宫大但在韩国,一处不起眼的小陶窑遗址,一段乱石砌成的古墙,一座小庙,都可能是国家重要的“有形文化财产”,被郑重其事大兴土木地建馆保护。
2、韩国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得更出色。韩国一年四季都举行着各种各样的节庆活动。这些节庆活动大体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民间代代相传的村俗,类似中国乡间的扭秧歌、赛龙舟之类。这些在中国社会早已萎缩甚至消失的民间节庆活动在韩国开展得热火朝天,规模很大,而且完全是自发组织的。另一种是韩国建国后政府提倡的各种民俗节,民俗文化节,它是以有意识地保存、继承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提高对本乡本土的热爱为目的,各地都有,各有特色。
3、韩国将传统习俗列为“无形文化财产”使韩国人产生自豪感
当一个中国人和韩国人谈论起历史时,韩国人马上会滔滔不绝地讲起韩民族发明了铜活字,发明了最伟大的文字韩文,发明了抗击倭寇的龟船,讲起他们伟大的民族英雄李舜臣、安重根,讲起他们的东方孔孟李退溪、李栗谷。几乎每个韩国人都认为韩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美,最有创造力的文化,韩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也许韩国人的自信有点过了头,你却不能不承认韩国在利用历史文化传统塑造民族精神方面的成功。
(二)、韩国人坚持传统节日的习俗
1、春节
春节在韩国叫“旧正”。韩国人讲究年三十之前必须回家探亲。每年除夕之前,就会出现一幅数千万大军流动的回乡场面。韩国人认为,春节是祭奠祖先、传承孝道的大事,要放假三天,举国欢庆。回家祭祖与开业赚钱相比回家祭祖更重要所以在韩国春节期间城市冷清,不少商店关门,与中国热闹非凡的情景完全不同。
2、端午节
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内容比较广泛,是把端午节伸展开来,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庆祝,完全变成了江陵地区的一个地方庆典。主要内容有:(1)、祭祀活动,广泛的祭祀。当地的英雄人物,值得纪念的人物都会进行祭祀,从4月5号到5月7号之间活动不断。(2)、各种游戏。以舞蹈为主的戴假面具跳舞和各种歌唱比赛,有传统的歌谣比赛,也有青年人参加的现代歌曲。(3)端午节的前后两天将广泛举行各种活动。包括游戏和摔跤、荡秋千等体育运动。这些活动不仅引来周边和附近民众的广泛参加。而且,这几年也迎来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3、中秋节
韩国人非常重视中秋节,在这一天人们要合家团圆,祭拜祖先。韩国的政府、企业和商店中秋节都要放假,一般少则三天,多则一周.“秋夕”当天一家人团聚后,人们身着漂亮的韩服,开始举行隆重的祭祀礼仪,把精心制作与买好的各种美食,如牛肉、鱼、柿子、坚果等供品摆在祖先的牌位之前,敬献祖先。接着去扫墓,中秋节这天韩国人一定要去扫墓,祭奠亲人,否则被视为没有孝道。然后子孙给家中长辈磕头,一起共享美餐。
五、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对中国的启示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005年11月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中国的传统节日被韩国“抢走”后,大部分不知道韩国端午祭与中国端午节区别的人们对此感到极为愤慨,很多人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一极度错误的决定,我们坚决不承认!”其实端午节虽然起源于我国,并已经有了2500多年历史,但是它早在很多年前就传入周边国家,已经完成了“本土化”过程,融入了当地历史和文化血脉,成为其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就像佛教在中国发展为禅宗一样。在韩国,端午节传入已经有了上千年历史,其“端午文化”,特别是江陵端午祭,已经加入了那里的山川气息和人文追求。韩国江陵端午祭是一项大型的庆祝活动,它以端午节为契机,紧密结合了韩国民众的信仰和农时活动。不同于中国端午节的是,它以韩民族自己的方式,结合韩国民众的需要和审美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它的祭仪,无论是“儒教祭仪”还是“巫祭”,都保持了原生形态。这种原生形态正是端午祭历史价值、文化史价值和美学价值之所在,是被列为韩国国家指定的无形文化遗产的根本所在。韩国的这一文化盛事真正“刺激”我们的,是让我们保持警醒,加强我们对“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社会热情和相关部门的工作力度。在经济发展下的社会转型期,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否则,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如果失掉传统文化的庇护和滋养,我们将会逐渐迷失文化方向,我们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韩国申遗给予我们的文化“警告”是:只要我们能真正地把关心“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社会热情激发出来,进行整个社会的深入反思,尽快挖掘保护“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加大国际准则下的保护措施,那么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不会安然失色,也会和韩国的端午祭一样成为被受世人注目的世界文化遗产。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成功申遗其实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它不仅有传统内容,还融入了不少现代因素。作为无形的文化遗产,“口头与非物质遗产”需要年轻人的参与和继承,但是,我国不少传统文化都存在着香火中断、继承人匮乏的问题。而整个社会中,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我们要想给无形的文化遗产注入生命力,就要学习“江陵端午祭”的一些做法,吸引年轻人,“薪火相传”,这样的传统和文化才是有生
命力的。正如《联
六、借鉴经验保护好我们的传统节日
韩国人向我们证明了,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传统文化更主要的不是一个民族前进的阻碍,而是这个民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韩国人告诉我们,一个民族要自信地生存,必须有自己的深厚底气,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尊重自己的祖先。韩国人还向我们说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进步,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丰富和满足。
(一)、政府要立法保护并赋予节日新元素
虽然传统节日的主人不是政府,而是黎民百姓。但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影响。关于传统节日的保护、宣传、立法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除夕是一家人团聚共庆新年的一天,而在中国人在除夕这天却不休息。而且端午节和中秋节这样的才传统节日都没不休假,所以政府应该给这样的传统节日以立法保护。政府还应采取积极措施挖掘各种节日文化的内涵,继承并加以创新赋予节日新元
素。
(二)、通过“载体”来突出传统节日的特色 在每天的电视新闻里,欧美政治家西装革履来去匆匆,中东的阿拉伯王公们身着长袍头戴白帽参加圆桌会议,非洲国家元首们裹着绿色大袍到别国访问,印度总统双手合十用大象来开道欢迎来宾,日本妇女穿着繁文缛节的和服在街上行走,以及风靡中国的“大长今”身着美丽的韩服制作宫廷菜肴。世界几大文明的继承者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文化标志。只有历史古老的中国,在国家礼仪上全部参搬“国际标准”,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没有自己的独特色彩。我认为通过服装这种“载体”来突出传统节日的特色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给外国人很深烙印的“唐装”,“旗袍”还是现在兴起来的“汉服”无论是哪一个只要能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被人们接受就可以定为节日的传统服装,作为一个易被人们记住的文化标志。
(三)、精心组织重要传统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是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营造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在突出民间传统节日习俗的同时结合传统艺术,将中国的传统特色融如其中。并把这种传统节庆作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吸引广大百姓和旅游者的加入。还要吸引一些有眼光的商家企业家所组织一些传统节日活动,并在销售传统节日饮食和纪念品,的同时介绍节日的来历和节日的习俗,以此来增强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现代社会,大众媒体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生活,群众情绪和社会舆论的重要因素。网络化时代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宣传民族传统节日的导向作用,切实加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舆论宣传。在节日期间可以开设专题、专栏,通过言论评论、专家访谈、群众讨论和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宣传介绍传统节日,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站,开设网上节日论坛,形成网上节日宣传平台,还可以到民间了解传统节日的民间习俗然后制作成音像制品通过电台、电视、网络来向世人展示。
(五)、让年轻人积极参入其中
轻年人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去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并理解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增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不要将传统的都视为封建落后的而盲目的地抛弃。鲁迅曾经说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今天的轻年人无论是在接受外来文化的过程中还是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都应该秉承着这样的思想,不要将所有的东西都一概地否定或是一概地肯定。传统节日中就有很多优良的的传统习俗,轻年人不仅仅要继承,更重要的是主动参与其中,组织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并成为宣传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主力军,以此来增强宣传传统节日文化的力度。
第五篇: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
摘要: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间的经贸合作与交流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中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始终保持顺差,韩国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韩国在农业生产技术上具有优势,而中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优势。然而由于韩国的农产品保护政策,中韩农产品贸易存在摩擦,影响了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扩大。本文简单地对中韩农产品贸易形势进行一下分析。
关键词: 优势互补
关税壁垒
互利共赢
一
中韩双方农贸合作基础
从农业方面来看,两国的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以及饮食文化相似,农产品的种类和质量差距不大。中韩农业合作体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势互补的特点。
(一)中方农业状况
我国耕地面积19.5亿亩,仅占国土面积的10.4%,人均占有耕地1.5亩,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1/4。在我国目前的农业资源禀赋条件下,发展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缺乏优势。小麦、棉花、大豆等土地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中处于劣势。但是中国在其他发面有很多优势。
农业资源多样性优势。中国跨越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多种多样,能够生产各类农产品,满足世界市场多样化的食品需求。中国正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劳动力资源优势。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为出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服务提供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
市场区位优势。亚洲是世界农产品贸易最重要、也是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2004年亚洲市场进口的农产品占世界的23%,日、韩、香港、台湾、印尼、泰国等都是重要的农产品进口国家和地区。由于运距短、运销便捷,我国对亚洲市场出口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等高价值农产品,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二)韩方农业状况
地形特点是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平原则以西部和南部居多。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温差较大,山地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对发展畜牧业很有利。由于韩国政府积极鼓励发展养牛业,养牛专业户迅速发展,占家畜饲养户的68%。大部分韩国人都喜欢肉食,尤其是用牛肉款待客人是非常高级的待遇。但除了牛奶和鸡蛋基本 1
上可以保证自给外,牛肉、猪肉和鸡肉每年都需要进口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韩国三面环海,韩国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而曲折,河流大多注入黄海和南海。韩国海岸线总长为5259公里,东海岸总长415公里,水产资源丰富,是世界水产大国之一,海域广且深,潮差小,水产资源丰富,冬季不封冻,水产品也是韩国的主要食品之一。不过现在除了每年出口一些上等鲜活海鱼如金枪鱼等外,还进口部分海鱼进行加工,然后再出口。另外,水产养殖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正在不断地发展。
韩国的大米从7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能够保持自给。大麦和小麦也是韩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麦,勉强维持自给,而小麦主要依靠进口。其中大豆是韩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每年也需要进口。杂粮主要包括玉米、小米、养麦和高粱等,玉米的产量一直呈下降趋势。蔬菜以大白菜、萝卜、洋葱、辣椒、大蒜为主,约占总产量的71%。随着塑料大棚的普及,蔬菜生产发展很迅速,主要蔬菜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水果基本上能满足国内市场要求。苹果和梨可供出口,进口的水果主要有香蕉等。
(三)优势互补
中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低,在中韩农产品贸易上中国具有明显的优势。中韩两国距离近、运输费用低,更利于开展农业合作和发展农产品贸易。中国国土辽阔,拥有比较丰富的农业土地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韩国则在育种、加工、流通技术及资金等方面具有优势,通过农业合作的形式,韩国可以从中国稳定地获得国内市场短缺的农产品,而且可以做到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符合韩国消费者的需求。互补性表现为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很低。产业内贸易指数是衡量贸易伙伴之间贸易结构的重要指标,通常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反映,其计算公式为:
Bi=1-|Xi-Mi|/(Xi+Mi)。其中,Bi表示i产业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与Mi分别表示第i类产品出口值与进口值。当Bi接近于0时,说明双方间的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此外,蘑菇﹑蕨菜﹑芝麻籽﹑花生﹑赤豆﹑面条﹑糖﹑威士忌酒等主要进出口产品的计算值都几乎为零。这说明,中韩间农产品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正在逐步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互惠互利。
二 中韩农贸合作现状
(一)总体形势繁荣
今年四月在北京举行的“中韩新农村建设合作签字仪式”上,中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协会会长李繁分别与大韩民国京畿道副知事俞莲采率领的高层政府代表团签署了《中韩投资合作备忘录》,与大韩民国京仁日报社签署了《韩国新村运动40年成果展 2
览展示会》和《中国农业干部培训基地》的合作协议。中国“入世“以来,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平稳,双边贸易额从2002年的21.7亿美元提高到2009年的31.4亿美元,增长了44.7%。
数据来源 中国海关总署
韩国是我国大米、小麦、豆粕、鸡肉制品、水竹笋、对虾等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场,韩国在我以上商品出口市场中均居于前3位。2008年,我对韩国出口农产品31.7亿美元,同比减少12%,占我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9%。其中,我对韩国蔬菜出口数量为48万吨,同比下降1.5%,出口额为2.8亿美元,与2007年持平;对韩国水果出口1.9万吨,同比下降17.5%,出口额为1806.5万美元,同比下降6.9%;对韩国冻鱼及冻鱼片出口16.4万吨,同比下降31.3%,出口额为3.3亿美元,同比下降10.8%;对韩国大米出口16.2万吨,同比增长1.7%,出口额为8078.5万美元,同比增长14.5%;对韩国大豆出口24.9万吨,同比增长52.3%,出口额为1.9亿美元,同比增长1.8倍。
(数据来源:《中国农产品出口分析报告2009》)
中韩两国耕地资源稀缺,韩国在农业生产技术上具有优势,而中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优势,这是中韩两国农产品双边贸易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自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农产品贸易虽然出现三次较大的波动,但并没有改变总体呈温和增长的发展趋势,也没有改变中国对韩国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的基本格局。从比重上看,中韩农产品贸易对韩国而言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中韩两国间主要贸易农产品的品种较为稳定,而且品种的波动幅度较小。从两国农产品贸易属性看,“大宗农产品”和“其他”类产品是中韩两国相互进出口最多的农产品种类。近年来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相对稳定,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和巴西是韩国最重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国。
(二)合作中的问题 1产业内贸易水平低
中韩农产品贸易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贸易结构呈很强的互补性,中韩之间的贸易变动主要由产业间贸易为主导,产业内贸易内部来看主要由技术差异为主导,贸易水平比较低,主要按传统的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安排,因而也引发很多贸易争端。
数据来源,和讯网
要提高中韩间产业贸易发展水平,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水平,中韩间农产品是我国具有绝对比较优势的项目,推动FTA的建立对中韩农产品贸易有推动作用。
近年来,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增长速度较快,中国是农业大国,但是近年来农产品进口量快速增加,变成农产品进口国家,而韩国则一直是农产品进口国家。两国只是在食用蔬菜、谷物、肉类等农产品形成了互补关系,而种子鲜花、谷物制品、油脂等农产品形成了竞争关系。在农产品贸易方面韩国竞争力较低,对于互补性产品,两国之间要强化合作、充分考虑两国的情况并减少贸易摩擦。对于竞争性产品,要避免过度竞争、强化合作和共同挑战世界市场。
2贸易摩擦频繁
中韩是密切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其中中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韩国设置了高贸易壁垒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这一矛盾引发了中韩农产品贸易领域的许多贸易摩擦问题。2000年发生的“大蒜**”1就是韩国单方面采取贸易手段而导致的一场中韩贸易大战,自此以后,中韩农产品贸易摩擦不断,直到2005年的“泡菜**”,又将中韩贸易摩擦提升到了重大贸易纠纷的高度。发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可以有效缓解这一情况发生。再者,中国农产品在质量上的不稳定,也容易引起韩国更为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韩国在农产品贸易法律法规的执行过程中,人为的添加了政府保护本国农产品的意志,在一定程
1“大蒜,手机贸易摩擦”由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大蒜逐年增多,韩国国内大蒜市场批发价连年下跌引起的。韩国出于想保护本国产业的角度,曾宣布过暂停进口中国大蒜并正式对大蒜进口采取保护性措施,紧接着中国政府决定即日起对进口激增的原产韩国的手机、聚乙烯暂停进口,使得韩国股市中从事手机业务的三星、LG等企业的股价就大幅下降,业务量急剧萎缩。
度上歪曲了法律法规的初衷,造成了政策法规的不透明,给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造成了障碍。
三 韩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容忽视
(一)韩国对农产品进口的关税壁垒
1韩国农产品总体进口关税过高。2008年韩国农产品简单平均适用税率高达47.8%。最高关税达到了887%;谷类及制品的相应税率分别为133.7%和800%。含油种子、脂肪及油类产品的最惠国最高适用税率达803%,咖啡和茶叶为514%,饮料和烟草为270%,糖类和糖果为243%。
2对农产品进口的调节关税。韩国政府对其国内竞争力较弱、因进口增加可能导致国内市场混乱或产业受损的农、林、水等产品,实行调节关税。2008年韩国在食品、饮料等产品上存在明显的关税升级,其制造业产品的平均适用税率为10.5%。处于最初加工阶段的食品、饮料和烟草的税率约52%,处于半加工阶段的税率高达约95%。调节关税的实施,构成了对中国优势产品的贸易限制。
3对农产品进口的特惠关税。韩国2008年在《亚太贸易协定》承诺的特惠关税适用对象为1282个税目,特惠幅度是WTO最惠国税率的5%-98%。其中,工业品简单平均适用税率为6.5%,农产品简单平均适用税率高达47.8%,农产品的优惠很少,而中国是韩国农产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受益极少。
4对农产品进口的关税配额。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韩国获准对大米、玉米等67种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目前,韩国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包括大豆、玉米、绿豆、红豆、芝麻、淀粉等。中国大部分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均在韩国关税配额管理范围之内,许多农产品在关税配额外的关税高达300%以上,最高甚至达到800%。实行市场准入配额管理的许多农产品的配额外关税仍然高达300%以上,最高甚至达到800.3%。绿豆的配额内税率为30%,配额外税率高达607.5%;红豆的配额内税率为30%,配额外税率为420.8%;大豆配额内税率为5%,配额外税率为487%。中国大部分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均在韩国市场准入配额管理范围之内。
5对农产品进口的特别保障措施关税。韩国对某些进口农产品实行特别保障措施关税。2006年韩国政府曾种产品征收44种特别保障措施关税,2007年剔除了14类进口量不大或国内无生产的产品,但仍对绿豆及人参等30种产品保留特别保障措施关税制度。其征收特别保障措施关税的多种产品,都是中国对韩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以上是关税对小国的经济效应分析图。关税的贸易效应如下:征税前,小国面临对PW的国际市场价格,国内的需求量为OQ2,而国内的供给量仅为OQ1,需要的进口量为Q1Q2。征税后,由于国内价格提高,国内需求量缩减为OQ4,而国内的供给量增加为OQ3,相应地,进口量减少到Q3Q4,减少了Q1Q3+Q4Q2的数量。再加上我国同韩国贸易的巨大基数,韩国的关税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上带来的限制是非常大的。
(二)韩国对农产品进口的非关税壁垒
1对农产品优势进口的限制。韩国对中国具有优势的农产品采取进口限制,甚至直接禁止进口,所涉产品包括大蒜、人参、泡菜、新鲜水果等。据中国出口企业反映,韩国农产品民间贸易保证金和基准价制度存在不合理性,致使国内多年从事对韩国红小豆民间贸易的企业出口严重受阻。依据WTO《海关估价协定》,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应为成交价格,完税价格不得根据海关最低限价,或任意、虚构的价格确定。韩国对红小豆进口设定的最低基准价格,是不合理的。
2对农产品通关环节的限制。韩国进口通关程序阻碍了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韩国农林部、海关等各政府部门采取的各类农产品抽验、通关前税额审查等措施延长了通关时间,措施本身及其实施也缺乏透明度。2006年韩国曾突然改变计税方法,提高海关基准价格,不以发票金额作为征税依据,在政府估价的基础上征收关税。计税方法忽变不仅使中国相关产品的对韩贸易缺乏稳定性,导致中国出口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3对农产品检验标准的限制。韩国不承认出口国的试验和认证,取样和检测程序 6
繁琐,一些标准比国际标准还严格。韩国的检验方式主要包括感官检验、抽检和全检三种,一般对美国、巴西、泰国等主要进口来源地的产品实施感官检验,而对中国进口农产品一律实施全检。据中国出口企业反映,韩国对中国出口农产品的检验项目达到100多项,并且片面提高检验标准,货物到岸后有时不顾合同约定,临时增加韩国强制性检验和合同检验之外的检验项目,提高检验标准,并对未能达标的产品征收附加关税,检验标准过于苛刻,今年的泡菜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韩方曾称中国出口到韩国的泡菜卫生超标,发现寄生虫卵,禁止进口中国泡菜,很多超市饭店甚至打出“本店无中国泡菜的牌子”,事实证明,这不过是虚惊一场,但是由此却看出,韩方在中韩贸易方面实在太敏感。
这些方面的标准可以是真正为了提高社会福利而不一定是限制进口。然而,如果政府的目的是要保护国内生产者,它总是能够制定出一些只有本国生产者才可以满足的规定。而将外国进口产品轻易地拒之门外。
四 进一步加强贸易合作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都包含了一个基本命题:国际贸易对所有的参加国都是有利的,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支持自由贸易政策或不干预德尔对外贸易政策。中韩两国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两国农业和谐发展与共赢;建立两国共同的粮食储备机制,消除韩国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顾虑等,以促进中韩农业一体化进程。中国应采取策略:
(一)企业应寻求农产品出口的最佳途径
1了解韩国颁布的与农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如韩国《对外贸易法》《外汇交易法》《海关法》《关税法》等。二是了解韩国政府部门每年新修订和发布的农产品相关法律法规。三是要了解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发布、修订的法律法规。如,2001年发布的《韩国对中国特别保障措施实施细则》;2002年的《关税法修正案》,增加了对中国等特定国家的商品征收特别紧急关税(特别保障措施关税)的制度。
2掌握韩国农产品进口的相关标准。韩国政府近年来倾向于鼓励发展和选择韩国自己制定的技术标准;对于新兴技术,有时甚至要求采纳单一的韩国国内标准,不允许企业自由选择最合适的技术。依据韩国法律规定,新鲜水果须经韩检验检疫部门进行病害虫风险评估后才能进口,而这一评估过程耗时数年。中方曾就此对韩提出交涉,并向韩方提交了病虫害风险评估申请。又如,2008年韩国要求南瓜、香蕉、柑橘、菠萝、甜瓜、西瓜和榴莲果等七种水果必须在每一件水果表面标注原产国,这样要求显 7
然过于苛刻。因此,中国出口企业对此应该高度重视。
3.熟悉韩国农产品进口通关环节。随着韩国与贸易伙伴优惠安排的增多,多个协定下的原产地要求不完全相同,导致韩国通关日趋复杂。企业对韩国通关环节采取的措施应特别注意:一是韩国关税厅发布的《进口物品安全对策》;二是韩国通关前税额角查制度;三应注意韩国阻止低价出口农林渔产品的预警系统;四是韩国进口检疫制度。
4建立与韩国农产品进口商的贸易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出口信誉。如,加强农产品的信息交流,建立双边农产品信息平台,内容包括农产品贸易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农业发展及需求、技术标准、市场需求、中介机构等,通过网络、媒体、展会、驻外官方机构等及时获得有关信息和资料,为农产品进出口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政府要寻求经贸合作的最佳途径
维护和发展中韩经贸关系,为农产品贸易开辟顺利通道。2005年发表《中韩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联合研究报告》,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2009年签署《中韩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报告》。新规划反映了两国经贸合作发展新形势的新要求。在农业方面,强化农业合作机制,加强现有重点领域合作,拓展合作新领域。中韩两国既是WTO的成员,《亚太贸易协定》的成员,又有东盟“10+3”合作,要努力预防和减少贸易摩擦,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相互投资,提高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透明度。根据互利原则探讨签署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从而推动农产品贸易及整体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发展。这是中韩两国贸易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最佳途径。
(三)要注意加强文化的交流
2010年9月28至29日,由农业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农业部工会主席陶永平率领的中国农业部青年干部代表团赴首尔与韩国农林水产食品部干部进行了访问交流活动,参观了韩国汉盛食品公司并与公司管理技术人员就先进管理与技术进行座谈交流。
很多人都怀疑农业和文化有什么关系,如果熟悉了韩国人就知道他们的“我们”我们意识有多强了。中韩双边贸易中中方逆差越来越大;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严重;贸易结构不合理;双方贸易存在摩擦和纠纷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根本是由两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构成来决定的,不是一时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关税的问题的解决是非常困难的。第一,农产品的高关税并不违背世界贸易的法律条文,它可以这么做。第二,我们知道韩国最强大的院外游说集团就是它的农会,活动 8
能量很强,它成功地绑架了韩国政府的农业政策,让韩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松动的空间。基于这样的基础加强文化交流就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事实上,韩国人民族意识特别强,现在,一些韩国人认为自己是“历史的受害者”。一些中国人则有一种近代受西方列强和日本帝国主义伤害及战后仍受冷战体系影响的意识,于是希望用“过去的中华帝国的优越主义”来补偿。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中韩人民的这些意识在双方交流过程中会有意无意的表现出来,会给彼此带来不愉快,而这些不愉快很容易被添加上政治色彩,添加到贸易合作中,所以加强理解是防止摩擦产生的重要条件。
合作是发展的基础,但是发展引起的不平衡往往导致分歧与纠纷。而只有化解纠纷,从分歧走向再度合作,发展才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世界贸易如此,中韩贸易亦如此。中韩双方的合作是对彼此都有利益的,不是只存在竞争或者剥削的合作。双方要认识到在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双方的合作空间是“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的,是需要“为了实现互利共赢”而进行的,只有弄清楚这一点。才能将双方合作推向更高的层次!
[1]冯玉忠.互补、互利、互动的中韩经贸关系[J].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8):第22-27页
[2]赫国胜,杨哲英,张日新.新编国际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9, 102页 [3]崔渶敦,王要武.中韩贸易的现存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8,(3):第118-122页 [4] 于德清.是谁在臆造中韩文化之争[N].中国青年报,2007-12-22(10)
[5] 田维明.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和前景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07,(5):第4-11页
[6]刘兴华,胡芳.中韩农产品贸易的结构变动与发展趋势 [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8):第82-85页
[7]崔渶敦,王要武.中韩贸易的现存问题研究 [J].商业研究,2008,(3):第118-122页
[8]崔超,吴林海.中日韩三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的研究 [J].国际贸易问题,2008(8):第45-50页
[9]黄满盈.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波动性研究 [J].世界经济,2008,(12):第23-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