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04:3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烃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烃教学反思》。

第一篇:烃教学反思

《烷烃》教学反思

抚松一中 吕秀静

《烷烃》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紧密融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采用了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注重学生的发展需要,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

学生动手拼乙烷、丙烷、丁烷的球棍模型并书写其结构简式。然后由学生归纳总结这几种物质的组成特点、结构特点,顺理成章地引出烷烃以及同系物的概念,教学自然流畅。并且我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教学,使一些以往不容易实现的想法和做法得以轻松实现,例如:在引入烷烃概念时,连续提出几个问体,“这些物质中都含有什么化学键?每个c原子形成几个共价键?这些物质的分子之间有什么关系?能不能仿照数列的通项公式归纳出这些物质的分子式通式?”步步为营,引导学生思考逐步加深,自然引出烷烃的概念。

烷烃同系物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以教材表格为主线,让学生自己读表总结其中的变化规律,避免了空洞地讲授。既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又培养了学生读表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知识的说服力,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不足之处,由于现场录课,面对镜头学生显得有些紧张,觉得有些放不开。篇二:《乙炔和炔烃》教学反思 《乙炔和炔烃》教学反思

一、成功的地方

1、抓住了主线,《乙炔和炔烃》这节课是选修5第2章第一节脂肪烃第2课时,是高中有机化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学好乙炔的结构和性质对以后有机化合物的深入学习有很大帮助。在这节课的设计时,经过仔细分析和跟同事们的交流,这节课有它很明显的特点:主线突出,就是乙炔和乙烯结构上的相似性,根据结构决定性质这条规律,在上课的过程中始终抓住乙烯来引出乙炔的结构和性质。

2、准备充分。在备课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对知识深挖掘,对这方面的知识做了深入的分析,做到了重点突出,主线明显,知识转折和衔接到位。课堂中按照结构决定性质,实验证实性质教学主线来进行安排;采取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归纳、教师再提出新问题这样一种方式,使教学环环紧扣,知识层层推进,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3、此外,这节课虽然新知识点不多,但是课堂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这与大量的问题设计有关,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知识点,都是通过问题或者例题的形式出现,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过渡也是通过问题 来引入,只要问题设计得当,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吸引,会很乐意参与到教学中来,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起来了。

4、课堂节奏松紧恰当,课堂完整性好。从整节课来看,时间的把握还是非常的不错的。

二、不足之处

1、对知识的把握上还有很大的欠缺,重难点突破不够,整节课看似完整,面面俱到,但亮点不多。

2、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节奏和学生的思考节奏未能完全同步,未能很有效的从学生反馈神态中提取学生掌握情况的信息,从而将教学步奏进行临时的调整。所以有时学生在某些地方有点费解,但我没有留够时间给他们理解就进入下一个知识的学习了。

3、教态不够自然,在课堂上还是有些动作,有些语言不够恰当的,这样往往会让学生有种紧张的情绪,从而影响整个课堂的气氛。

三、接下来应该努力的方向

1、多点将心思放在教学的设计上,力求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自己思维的闪光点,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多点抽时间听听那些有经验老师的课,多点和同事沟通、交流,多点走到学生中去,对学生接受知识情况和特点多点了解。

虽然这节课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但我对它的思考仍然没有停止,特别是在听完备课组内以及科组长中肯的点评之后,受益匪浅,希望在下一次,能够做的更好。

纪宁 2015.03篇三:《脂肪烃》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脂肪烃》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田 欣

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

2014-11-15 《脂肪烃》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田欣

摘要: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共同探讨的话题。结合《脂肪烃(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实施效果,反思教学设计中的可取和不足之处,与同行们探讨。

关键词:脂肪烃,课堂教学,反思,教学设计。

在新课改形势下,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共同探讨的话题。课堂教学的设计和讨论问题的设置更加为同行们所关注。下面就以《脂肪烃(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为例,反思课堂教学设计的可取和不足之处,与同行们探讨。

一、课堂实录

【关注生活】对于打火机大家再熟悉不过了,那你们知道它所灌装的液体是什么吗?

【生】是丁烷。

【师】严格讲是正丁烷。这位同学很有心,能留意身边的事物。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正丁烷。

【生】四个碳,气态,比水轻,碳碳单键,能发生取代反应,有同分异构体(异丁烷)。

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组成,结构特点,同分异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见板书设计)

【投影】展示按碳骨架给烃分类的树状分类图。

【师】第一章我们对有机物有了一个总体认识,接下来我们就进一步更加深入地学习烃和烃的衍生物。今天我们首先学习教材第二章第一

节脂肪烃的第一课时 烷烃和烯烃。(板书)。

【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烷烃和烯烃的概念。

一名学生回答。

【师】烷烃和烯烃的代表物分别是甲烷和乙烯,先一起回顾一下甲烷和乙烯的相关知识。

投影表格,学生口答。

【师】甲烷和正丁烷都属于烷烃,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有哪些共性?(这也是烷烃的共性。)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见板书设计)

【师】烯烃同系物之间又有哪些共性呢?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见板书设计)

【师】以上是我们对烷烃和烯烃已有的认识。若仅停留于此,无异于炒冷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索、深入挖掘吧。

【探究活动1】展示正丁烷的球棍模型,分析为何碳链呈锯齿状?(分子内原子之间不仅有吸引,还有排斥作用,使得原子之间尽量远离,这样能量最低、最稳定。)

【师】课前预习让同学们写出丁烯的同分异构体,并加以命名。请一名同学写到黑板上来。

【探究活动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组装2-丁烯的球棍模型。各小组比赛,看哪一组最快?

学生们热情很高,积极动手。

【师】请各小组展示成果。(挑出两组不一样的,请同学将结构式写到黑板上。)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生】空间结构不一样,重合不了。

【师】我们称之为“顺反异构”。(给出定义。)是不是所有的烯烃都存在顺反异构呢?

【思考与交流1】1-丁烯,2-甲基-1-丙烯是否存在顺反异构? 形成顺反异构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再归纳总结,得出形成顺反异构的条件是: 1.具有碳碳双键;2.组成双键的每个碳原子必须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师】由此可见,引起烯烃同分异构的原因又多了一个,但我们重点还是把握之前学的三个,顺反异构在高考中不作要求。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比获得知识点本身更有意义。

【思考与交流2】1.正丁烷明明为气体,为何在打火机中呈液态? 2.可否将打火机所用燃料换成异丁烷或丙烷?

【生】1.压缩;2.不能,沸点太低,压缩成液体时压强太大就爆了!同学们哈哈大笑。【师】就是沸点太低,不易液化。

【学以致用】奥运会祥云火炬用什么做燃料呢?(提示:火炬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生】用丙烷,温度低时也能汽化。

【师】祥云火炬的燃料燃烧后只产生co2和h2o,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更主要的是它可以适应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在-40℃时仍能产生饱和蒸汽压而燃烧;且火焰呈亮黄色,火炬手跑动时,动态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均比较醒目,且高度适中,便于新闻报道、摄影等。

由此可见,我们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师】继续下一个问题。课前同学们已依据书上所给数据画出了烷烃和烯烃的熔、沸点及相对密度随碳原子数的变化曲线图。

【师】从表格所给数据我们很容易总结出变化规律,为何选5教材还要求作图呢?

【生】更直观地反映变化趋势。

【师】说得很好。那我们如果在先前讨论燃料选择问题时选用这个图篇四:《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学反思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学反思

化学家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过程中,为了区分有机化合物使其名称与结构相对应,所以就必须给有机化合物命名。在学习有机化合物命名的过程中,重点是烷烃的命名。烷烃的系统命名是有机物系统命名的基础,也是本节教材学习的核心内容,但教材中所举例子偏少,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烷烃系统命名的规则。所以建议根据命名的三个步骤(选母体、编序号、写名称)增加相应的例子使学生熟悉系统命名的基本原则,为迁移到烯、炔和苯的同系物以及烃的衍生物的系统命名打好基础。在本堂课之前,学生刚学习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并且高一必修2学过有机物的习惯命名法。因此,在讲课前,预先在上周的周末作业中出了几题命名的题目。在本节教学过程我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从一开始的题目出发,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分解为若干小题,再将问题分配到各组,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或自主学习。由学生讨论交流后,每组推选代表讲解,发现并总结规律。再者由我结合动画展示、讲解典型例子的命名;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行归纳命名原则。不管是哪一种形式,在教学都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动手练习。练习的方式也有多种,如给出结构简式写名称,给出名称写结构简式,同时给出结构简式和系统命名,判断名称是否正确,指出出错的原因等。在教学时,学生在判断稍微复杂点的烷烃的主链时,容易出错,表现为为未能准确找出最长的碳链,究其原因是因为不熟悉具有空间结构的碳链的平面书写方式,所以以后再讲类似的内容时可以多利用球棍模型,组装碳架,增强教学直观性,减少学生的错误认识。同时,为后续烯、炔和苯的同系物以及烃的衍生物的系统命名打好结实的基础。

一节课下来,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

这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运用不充分,导致课件对学生吸引力不够。内容略有过量,导致整堂课显得有些赶,练习停顿时间较少,一部分学生思考还跟不上。

随堂练习题目设置难易度控制不当,没有很好突出烷烃的命名原则。有一部分探究设计难度过高,学生不能很好的达到预设目标,且课前辅导不够,学生总结粗糙不规范。

江苏省宜兴中学 陆晔

2014年9月25日篇五:高二化学教学反思

我所任教的高二化学三个班,一个是a班,俩个是平行班,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这种情况从客观上为我提供了因材施教的阵地,让我对同一年级不同层班级采取分层教学对策:

一、深度、广度弹性调节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平行班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a班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比如:在铝教学时,要求平行班学生掌握铝的两性及简单方程式、简述实验现象、简单计算。但a班的一部分学生不仅要掌握上述内容而且要知道铝的两性原因和较复杂的识图计算。再如:在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教学时,要求平行班掌握含6个碳原子或6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掌握碳链异构,了解位置异构和不同类烃的异构。要求a班学生掌握含7个碳原子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掌握碳链、位置、不同类三种异构现象。再有就是还要考虑平行班中接受能力好一些、基础好一些的学生,按a班的标准要求他们。就这样对平行班采取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对a班学生采取以纲为纲,适当拔高,弹性调节的原则,让每层学生都觉得学有所获,学得有味。但同时给我的感觉是,无论是a班还是平行班基础很重要。

二、学习方法指导有轻重

根据学生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他们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第二类学生,他们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第三类学生,他们原有知识基础差、学习方法差、学习没有信心。针对学生这种情况,我对各层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轻重有别。

在指导第一类学生时,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鼓励他们多做题,做综合题,有问题拿到学校问我,让学生学有余味。在指导第二类和第三类学生时,轻知识的拓展,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教学有异同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再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加强了直观教学,减了学生负担。但各层课堂教学又有所不同,表现如下:

1、节奏快慢不同:根据学生情况和目前的高考制度,a班的课堂教学是节奏稍快。而平行班的课堂上给学生一定阅读、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协调活动。有时宁愿多用时间让学生思考、动手,也要防止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忙着注入式的教学,这样学生和教师都会很累,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其实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反而事得其反。

2、容量大小不同:a班因课堂节奏快,所以课堂的知识容量大,平行班容量相应小些。

四、课后教学有主次 课后辅导、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单元测试时我也给出了不同层次的题目,主要体现在选做题上。当然有好多地方做的还是不好,主要是虽然指导思想是对的,但有时候把握得不好。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贯穿这种思想,同时要落到实处。

第二篇:卤代烃教学反思

第二章 第三节 卤代烃教学反思

卤代烃可以说是烃到烃的衍生物的一个过渡,前面第一二节介绍了烷烃、烯烃、炔烃和苯及其同系物,而卤代烃已不属于烃,是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因为它从有机物质的学习来说,一卤代烃是相当于烷烃中的一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的产物,结构非常分明,学生很容易去理解它的不同于烷烃的结构,也容易理解它的化学性质;从工农业用途来说,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另外,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以后学习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方法也有指导意义。

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前的视频引入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创造了比较积极的氛围。而通过投影学生做的自学案可以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到自己身边的伙伴做的情况,也更容易引起他们纠错的兴致,且通过投影出来的学生的学案中出现的错误也可以给其他学生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

在探究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时,对学生进行的引导还不够好,导致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显得迷茫。当展示完后,播放了溴乙烷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时断键成键的动画,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反应是如何断键成键的。

在讲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这一部分时,没有完全考虑好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学生会忘记检验溴离子的方法。所以最好在课前预习时回顾该知识点。

课后,听课的老师也给我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上课的语调不够抑扬顿挫。学生自主讨论探究的环节时,没有控制好课堂,导致学生比较吵闹,课堂秩序有点混乱。这事以后要改进的。

最后,在这整节课的过程中,我主要运用了投影,视频,Flash动画等软件辅助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一些化学问题,甚至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可以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调节课堂氛围。避免教师一直讲授。同时我也在想,有些教学环节是否可以利用微课来完成,比如一些重点难点的知识点。这样,学生专注度更高,掌握得更好。

第三篇:《乙炔和炔烃》教学反思

《乙炔和炔烃》教学反思

一、成功的地方

1、抓住了主线,《乙炔和炔烃》这节课是选修5第2章第一节脂肪烃第2课时,是高中有机化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学好乙炔的结构和性质对以后有机化合物的深入学习有很大帮助。在这节课的设计时,经过仔细分析和跟同事们的交流,这节课有它很明显的特点:主线突出,就是乙炔和乙烯结构上的相似性,根据结构决定性质这条规律,在上课的过程中始终抓住乙烯来引出乙炔的结构和性质。

2、准备充分。在备课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对知识深挖掘,对这方面的知识做了深入的分析,做到了重点突出,主线明显,知识转折和衔接到位。课堂中按照结构决定性质,实验证实性质教学主线来进行安排;采取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归纳、教师再提出新问题这样一种方式,使教学环环紧扣,知识层层推进,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3、此外,这节课虽然新知识点不多,但是课堂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这与大量的问题设计有关,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知识点,都是通过问题或者例题的形式出现,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过渡也是通过问题来引入,只要问题设计得当,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吸引,会很乐意参与到教学中来,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起来了。

4、课堂节奏松紧恰当,课堂完整性好。从整节课来看,时间的把握还是非常的不错的。

二、不足之处

1、对知识的把握上还有很大的欠缺,重难点突破不够,整节课看似完整,面面俱到,但亮点不多。

2、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节奏和学生的思考节奏未能完全同步,未能很有效的从学生反馈神态中提取学生掌握情况的信息,从而将教学步奏进行临时的调整。所以有时学生在某些地方有点费解,但我没有留够时间给他们理解就进入下一个知识的学习了。

3、教态不够自然,在课堂上还是有些动作,有些语言不够恰当的,这样往往会让学生有种紧张的情绪,从而影响整个课堂的气氛。

三、接下来应该努力的方向

1、多点将心思放在教学的设计上,力求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自己思维的闪光点,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多点抽时间听听那些有经验老师的课,多点和同事沟通、交流,多点走到学生中去,对学生接受知识情况和特点多点了解。虽然这节课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但我对它的思考仍然没有停止,特别是在听完备课组内以及科组长中肯的点评之后,受益匪浅,希望在下一次,能够做的更好。

纪宁

2015.03

第四篇:“卤代烃”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卤代烃”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摘 要] 以江苏高考“卤代烃”复习为例,指出在高三复习中,教师必须加强研究,更新观念,重视对基础知识点的落实以及化学学科思想的融合,从而提高高三复习效率。

[关键词] 卤代烃;教学设计;高三复习

一、背景分析

有机化学中官能团之间的转化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卤代烃作为有机合成变化中的“桥梁”是合成其它衍生物的中间体,或由单官能团向多官能团转变的中间体,也是许多有机合成的起始原料;二是“醇→醛→酸→酯”的变化主线。因此卤代烃的转化关系及反应类型是历年高考的重要内容,通过卤代烃性质及转化关系的复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深化有机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思想。

二、设计理念

高三复习课不能只是“炒冷饭”,而是要将知识点融合,让每一位学生不仅从知识上得到发展,关键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中来,让学生对以往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水解和消去“平行带竞争”,“平衡移动”“异电相吸”等原理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二是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桥梁”作用,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让学生对卤代烃的“桥梁”作用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题给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卤代烃发生取代(水解)和消去反应的原理及条件。

(2)掌握卤代烃在有机转化中“桥梁”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卤代烃的取代(水解)反应原理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学科内的融合。

(2)通过应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卤代烃的性质,让学生体会到平衡规律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体会卤原子的引入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2)逐步培养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和思想,体会有机反应中“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与卤代烃结构的关系。

2.教学难点: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桥梁”作用。

(三)教学流程

活动单元

一、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问题1】根据已学知识,由哪些有机物可转化得到溴乙烷?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一般情况下,卤代烃的制备可以通过取代和加成两种方法来获得,事实证明同学们对醇与氢卤酸加热时生成卤代烃这一取代反应不熟悉。通过两种方法制备卤代烃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其优劣,初步体会卤代烃在有机转化中的“桥梁”作用。

【问题2】课本P41:“在卤代烃分子中,卤素原子是官能团。由于卤素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较强,使共用电子对偏移,C―X键具有较强的极性,因此卤代烃的反应活性增强。”你是如何理解这段话的?

设计意图: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化学特性,卤代烃的官能团为卤素原子,因此卤素原子决定了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烃分子中,由于卤素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大于碳原子,碳原子和卤素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偏向卤素原子一边,C-X键是强极性键,在化学反应中容易断裂,使卤素原子易被取代,甚至还会影响到邻位上的C-H键,因此卤代烃的化学性质通常比烃活泼,从而容易转化成其他各种类型的化合物,也必定是有机转化的“桥梁”。

1.取代(水解)反应方程式:

【问题3】在溴乙烷的取代反应中,为什么是OH-而不是Na+取代了Br?如果把NaOH换成NaCN、NaHS、CH3COONa,所得产物是什么?请试着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卤代烃在有氢氧化钠存在的条件下水解,这是一个典型取代反应。其实质是带负电的原子团(如OH-、CN-等阴离子)取代了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异电相吸,这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规律,让学生建立“大水解”的概念(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化合物。H2O解离成什么?要么是OH-和H+,要么是-OH和-H。怎么重新组合?异电相吸。)从反应机理的角度去理解有机化学反应。

【例1】(2011江苏改编)敌草胺是一种除草剂。它的一种中间体C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写出以苯酚和乙酸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设计意图:从高考题中剪辑出适合本节课知识的内容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让学生体会高考题所考查的思想就是来源于平时的复习过程中。

2.消去反应方程式:

【问题4】发生消去反应时溴乙烷分子中哪些化学键发生了断裂?从已有的中学知识看,是不是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如何检验其消去产物?

设计意图:中学阶段常见的两种消去反应一是卤代烃的消去,二是醇的消去,让学生体会卤代烃的消去对结构是有要求的,即β-C上至少有一个氢原子,并不是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例2】下列卤代烃能够发生消去反应,且所得有机产物只有一种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CH2Br2 ② ③CH2=CHBr ④

⑤ ⑥

⑦ClCH2―CH2Br

设计意图:消去反应是有机反应类型中典型的反应,通过题组训练强化学生对卤代烃结构的认识。

【小结】卤代烃的取代(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对比

[反应类型\&取代(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反应条件\&\&\&断键方式\&\&\&生成产物\&\&\&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对比分析让学生感知在碱性条件下,C-X键易断裂,在不同的溶剂中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结果是引入了不同的官能团,体会反应条件对有机反应的重要性。

【问题5】能否用平衡移动原理说说你对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的条件控制的认识?

设计意图: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和消去是两个“平行带竞争”的反应,在水溶液中,“水解”胜出,在醇溶液中,消去反应占优势,再次证明反应条件在有机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1]事实上后面的例题4“马氏规则”佐证了这一点。

【例3】(2012江苏节选改编)化合物H是合成药物盐酸沙格雷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反应①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K2CO3可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反应①是典型的取代反应,加入K2CO3溶液,原因是将在反应中生成的HCl中和,有利于反应向水解方向进行,从平衡的角度去分析水解反应,体现了学科知识间的融合。

活动单元

二、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桥梁”作用

――引入新的官能团、改变官能团位置及数目

设计意图: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所起的作用很多,但大致可归为三类:引入新官能团、官能团位置的改变、官能团数目的改变。引入卤素原子常常是改变分子性能的第一步,卤代烃在有机物转化、推断、合成中具有“桥梁”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例4】已知:

请结合已学知识,写出以为原料合成和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自创题,旨在说明通过卤代烃可以改变官能团在有机物中的位置和数目。试题简短适当,不会花费多长时间处理,同时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自学新知能力等。

【例5】(2013江苏高考节选)已知:,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和HCHO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设计意图:盘点近两年高考化学试题及模拟试题中的有机信息可以发现,格氏反应作为信息载体多次出现。格氏反应即是苏教版教材现成的信息,从格氏反应的考查也让学生感觉到高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真谛。[2]

【小结】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桥梁”作用

设计意图:从小结的转化过程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卤代烃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中间体,通过卤代烃的桥梁作用可以实现官能团之间的转换,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桥梁。

【课后巩固】略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力图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比如:卤代烃的取代和消去反应,运用平衡移动原理来以及“平行带竞争”解释反应条件和产物生成原因,让学生从根本上对卤代烃的性质产生认同,而不是简单的符号性知识的记忆。本节课的重点在卤代烃的“桥梁”作用,以问题形式代替知识归纳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就学会了知识的应用,让学和用实现统一,做到“一课一清”。

传统的高三复习课过于关注知识的堆砌,表现在课堂设计上多为知识点简单再现、网络化,辅以题组式的例题和习题讲练,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不很注重化学知识的纯粹性和全面性,比如: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卤素原子的检验,在本节课中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完全可以放在课后巩固联系中进行处理,而是更多地注重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主干知识,重心在这些知识的应用能力,更多注重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高三复习想尝试“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能力,那简直就是要做大海捞针,得不偿失。所以高三复习一定不能本末倒置,还是要“地上走路”,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学生,找到三者的结合点,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运用能力,而不能“云端跳舞”,妄想面面俱到。[3]

[参 考 文 献]

[1]郑胤飞.文化有根,课堂有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2]陈艳.高考有机信息命题新宠――格氏试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6).[3]朱志江.转变观念:切实提高高三专题复习课效率[J].化学教学,2009(10).(责任编辑:张华伟)

第五篇:炔烃教案

课时作业9 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炔烃、脂肪烃的结构特点 ;了解碳原子杂化方式与结构

2、掌握炔烃、脂肪烃的结构特点和同分异构体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炔烃、脂肪烃各题型的练习,要分析总结出对解题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方法、结论,从“思考会”转变成“会思考”,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炔烃、脂肪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能准确判断同分异构体及其种类的多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物质之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2、认识到事物不能只看到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重点】

了解炔烃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炔烃制备

知识点

1制备乙炔注意事项:(1)使用前要检验装置气密性。(2)试剂瓶要及时密封,防止电石吸水而失效。(3)取电石要用镊子夹取。

(4)制取时在导气管口附近塞入少量棉花

目的:为防止产生的泡沫进入导管。

(5)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并用分液漏斗控制水流的速度,逐滴慢慢地滴入。

(6)纯净的乙炔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的乙炔,常闻到有恶臭气味。是因为在电石中含有少量硫化钙、砷化钙、磷化钙等杂质,跟水作用时生成H2S、ASH3、PH3等气体有特殊的气味所致。

常用盛有CuSO4溶液的洗气瓶除去。2.常压分馏可以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 3.重油减压分馏可以得到润滑油、凡士林、石蜡。

4..石油的催化裂化是将重油成分(如石油)在催化剂存在下,在460~520℃及100kPa~ 200kPa的压强下,长链烷烃断裂成短链烷烃和烯烃,从而大大提高汽油的产量,石油裂解是深度的裂化,使短链的烷烃进一步分解生成乙烷、丙烷、丁烯等重要石油化工原料

5.石油催化重整是①异构化:将直链烃变为带支链直链烃②芳构化:将直链烃变为芳香烃。目的是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获得芳香烃

错误率:3 5 7 10 12 14 15 16

5.25℃和101 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 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总体积缩小了72 mL,则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A.12.5%

C.50%

变式训练

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后,再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整个过程中最多消耗氯气()A.3 mol

C.5 mol

7.某温度和压强下,由3种炔烃(分子中只含一个CC)组成的混合气体4 g与足量的H2充分反应加成后生成4.4 g三种对应的烷烃,则所得烷烃中一定有()

B.4 mol D.6 mol B.25% D.75% A.异丁烷

C.丙烷

变式训练

B.乙烷 D.丁烷

.下列关于分子组成表示为CxHy的烷、烯、炔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x≤4时,均为气体(常温常压下)B.y一定是偶数

C.分别燃烧该烃1 mol,耗氧(x+y/4)mol D.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150℃时的压强一定比燃烧前的压强大

12.乙烯、乙炔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所需O2的体积是原混合气体的2.7倍,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H2完全发生加成反应,消耗H2的体积是原混合气体的()A.1.2倍

C.1.6倍

变式训练6.

下面有关丙烷、丙烯、丙炔说法正确的是()A.如下图所示,丙烷、丙烯、丙炔的球棍模型分别为

B.1.4倍 D.1.8倍

B.相同物质的量的3种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比为321 C.相同质量的3种物质完全燃烧,丙烷消耗的氧气最多 D.丙烷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

15.丁基橡胶可用于制造汽车内胎,合成丁基橡胶的一种单体A的分子式为C4H8,A氢化后得到2-甲基丙烷。

完成下列填空:

(1)A可以聚合,写出A的两种聚合方式(以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某烷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分子式为C8H18的物质B,B的一卤代物只有4种,且碳链不对称。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将A通入下列两种溶液后出现的现象。

A通入溴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烯烃和NBS作用,烯烃中与双键碳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分子式为C4H8的烃和NBS作用,得到的一溴代烯烃有________种。

答案:(1)(3)红棕色褪去且溶液分层,油层在下层(4)3

红棕色褪去

下载烃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烃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润滑材料-合成烃

    合成烃 用作润滑油基础油的合成烃主要是聚α-烯烃(PAOS)和烷基苯。其中以聚α-烯烃的产量及应用范围最广。 聚α-烯烃(PAOS)是用乙烯聚合或石油产品在脱蜡过程中的副产品-软蜡热......

    12.烃炔烃_答案

    重庆书之香教育 《 乙炔 炔烃》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B 2. B 3. C 4. C 5. B 6. C 7. D 8. C 9. B 10. A 解析:1. 略 2. 略 3. 根据链烃通式判断A是对的,B答案:环烷烃和烯......

    高二化学烃教案

    烃 §4—1 有机物 (1节时) 【目的要求】: 1.了解有机物概念、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和联系。 2. 从碳原子的结构特征来了解有机物的特点。 3. 介绍简单有机化学发展史,了解......

    13.烃苯 芳香烃_答案

    重庆书之香教育 参考答案课堂练习1、D 2、C 3、烷烃:主键由长到短,侧链由整到散;取代基位置由中心到边缘,排法为邻、间、对。烯烃:先排烷烃碳链,再去码放双键, 牢记碳是四价,不多不......

    有机化学卤代烃教案资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选修(5)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三节 卤代烃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新教材选修(5)第二章第三节。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

    乙烯 烯烃 乙炔 炔烃教案

    乙烯 烯烃 乙炔 炔烃 一、 学情分析 乙烯是烯烃的代表物,教材内容特别强调从实验、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回避类别性质的归纳。教材介绍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大学有机化学练习题—第三章 不饱和烃

    第三章 不饱和烃 学习指导: 1.烯烃的异构和命名:构造异构和顺反异构(顺式、反式和Z、E表示法); 2. 烯烃的化学性质:双键的加成反应—催化加氢和亲电加成(亲电加成反应历程,不对称加......

    第四节 乙炔 炔烃教案2

    教案 北京现代职业学校 王春玲 化学 课题:第四节 乙炔 炔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乙炔的分子结构和实验室制法。 2.通过球棍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