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精神

时间:2019-05-15 04:2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精神》。

第一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精神

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体现新课标精神

暑假期间,我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感触颇深,受益匪浅。通过这几天的集中培训、分组讨论及在线研讨,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学习,我真正确立了语文教育的新理念,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而且要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努力落实新课标精神: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切实转变观念。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

2、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

3、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

4、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二、认真研读新教材,找准方向。

1、按教材内容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每一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2、结合单元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选择地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精读、略读或浏览。对精典篇目可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积累语言,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情感;对篇幅较长的文章可选择重点段落组织阅读或略读,了解主要内容。对相对比较浅显的文章,可放手让学生自读或作一般的浏览。

三、根据教学内容,采取教学策略。

1、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

2、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3、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和语文新教材,我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方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的老师细心、耐心地教导、引领。但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会真正地发出金子一般的光。

第二篇: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标

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标

焦桥中学

韩月

今年有幸参加了暑假新课标培训,在那几天的集中培训,分组研讨等活动中,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培养新世纪人才的目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召唤,是传统教育观的补充和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创新教育,就要积极渗透创新理念,重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该做的是真正领会新课标的精髓,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让自己在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中迈出自己最坚实的脚步。所以,我今天想谈一谈如何在中学语文课堂中落实新课标这一话题。我的思考还很肤浅,不当之处,请各位指正。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

一、从改变教学方式入手,增强自主性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课改的重要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自己充分参与了学习,才会学得扎实,学得有效。以前,教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权威,是教学活动的主角。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的个性难以发挥出来。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一开始我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游览”西沙群岛,充分畅谈“游览”的感受。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多背,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最后让学生当导游为大家介绍这一部分的内容。学生喜欢的内容不一样,谈的感受也各不一样。就是喜欢同一内容的同学,也谈出了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见解。各种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相互碰撞,整节课的语文学习异彩纷呈。

二、从朗读入手,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课堂朗读少,老师分析讲解多。其实在老师讲解之前,学生是否读熟课文,是否解决字词,对课文内容有多少理解,教师却考虑甚少。因此,要在语文课堂中落实新课标,就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可指导学生采用“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进入情境)。如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读情、读境这两个层次,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外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都是独特的,有鲜活生命力的,因为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这无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第一次被写入新课标中。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大力提倡。”基于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我很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把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作为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如精美的民间工艺、古老的民族艺术、独特的风俗习惯等。我又结合荆州的实际,再一次为学生拓宽了活动内容,可以去了解荆州的历史,荆州的文化、荆州的古建筑等„„活动前我做了指导,分了组;活动中期,我随时了解情况,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最后进行了本次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展示的学习的成果让我惊叹,有的整理成了文字,有的绘成了图画,有的制成了表格,还有的办成了手抄报„„通过本次学习,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得更深更广了。在这整个过程中,我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在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的前提下,发挥集体合作精神,共同完成本次综合性学习。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另外,语文课堂教学还可以从改变教学内容的顺序入手,引导学生拓宽学习的思路和视野,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使课堂活起来,体现新课程提倡的“新、活、宽”的特点,从而发挥“童心、童趣”的课程资源,落实新课标。

第三篇:《怎样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落实新课标修订稿》心得体会

《怎样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落实新课标修订稿》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习作要求中提到:让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学会阅读和积累。在和家长交谈的时候,我也反复说过,如果平时不看书,不学会积累,想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内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那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家长们也不无烦恼地反映:我们的孩子不爱看书。不爱看书,不能强迫孩子去看书,但是不去看书,如何写出好文章?平时我们规定学生要学会记《读书笔记》,但我发现,学生大多是为了完成任务去看、去记,真正自己想看的,或能把《读书笔记》中的好词好句,运用到平时写作中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我觉得,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我们教好学生写作的一大重要条件。另外,教会学生如何去看一本书,也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好研究,但若有点研究成果了,对于学生写作成绩的提高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习作要求中还有提到: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学生在这方面习惯的养成,还有所欠缺,往往我把需要修改的字词、句子都圈出来,作上记号,并提出修改意见了,很多学生第二次交上作业的时候,还是没有修改好。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学生们还没有意识到修改作文对于提高他们写作水平的重要意义。针对这一点,我觉得以后有必要跟学生说说这方面的内容。首先让学生们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让他们在脑海中首先要有修改作文的意识,写完作文后,根据老师、同学、家长的意见,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让学生去一遍遍地修改,在修改中发现缺陷,学会思考,并取得逐步地提高。

第四篇: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其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给我最深的感触。我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从而真正享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因此,我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一、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学时注意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一课时,在新课伊始创设情境:小东是个“小书迷”,昨天去逛新华书店,看中了三本书,回家向妈妈要钱买书。妈妈给了他100元,小东拿到钱后犹豫不决,因为他忘记三本书的具体价格,只记得其中两本三十几元,一本十几元,不知道这些钱够不够买。

1、设问:同学们觉得100元够买这三本书吗?

2、追问:每本书具体价格多少钱都不知道,你们怎么就能作出判断呀?

3、小结:感谢大家帮助小东解决了困惑。看来,生活中有些问题,不用精确计算,通过推理、估计也是能够找出结果的。

4、最后:判断购物钱数够不够的问题时,可以采用“上舍入”或“下舍入”的方法进行估算,这样比较简便。

我这样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为了唤醒学生的估算意识。有意识地“绕开”具体数据,通过推理、估计也是能够找出结果的。

三、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信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而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何时合作,我觉得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必须合作:1,所学的知识是难点,学生感到有难度,有困惑。2,所学的知识是重点,学生需强化该知识点。3,所学的任务较重,较难,需要大家分工。如果只把合作学习当做形式而放任自流,那时无效的合作。例如:五年级上册新增设了一个教学内容《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本节内容不是难易问题,而是对于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根本没有这样的实际生活经验。于是,我不给予讲授新课,而是给孩子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如:平时同学们和爸爸妈妈开车去购物,一般需要把车停在停车场里,不知道同学们平时有没有注意到每个停车场一般都有自己的收费标准。上周老师就开车去购物,我发现这个停车场就是这样收费的:第1个小时免费,第2个小时2元,2小时以后每小时收费4元(不足1小时按照1小时收费)。请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他们是怎样收费的,你还见过类似哪样的收费标准。孩子们在弄懂这些要求以后,解决起问题来就简单许多了。四、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改进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二)空间与图形方面:包括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单元.(三)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

(四)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主要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教研教改。

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小组讨论定稿,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 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讲课,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十分有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造精神。

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得于渗透。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

4、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5、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6、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就能力。我们知道,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一学期,我们五年级数学老师要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第五篇:怎样在小学语文习作中落实新课标修订稿[范文]

新课标下实现小学生习作有效批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对于这段文字,我是这样理解的:不要以专业论文的标准来看待小学生作文,要让学生尽量淡化对分数的注意,强化对写作本身的兴趣和信心。特别是在平时作文训练的时候,因为不是选拔考试,所以就更应该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使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综合上述理念,我认为批改习作的方法可以多样化,只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即可。那么,如何使作文批改变得轻松而又有效呢?实际教学中,我尝试使用了以下三种批改方法,供还在为作文批改发愁的同行们借鉴参考。

一、教师批改——指出需修改的地方,写上恰当的评语

教师批改,是我们最传统的批改方式。以往都是学生的作文收上来了,放在案头,教师就一本一本去批改。我们的教师每翻开一个作文本,看到学生的字写工整,语句通顺,就师心大悦,读一读作文内容后,觉得没什么好改的地方,就打上“优”,然后写上批语——这就是教师最高兴看到的作文;有些作文翻开,读了觉得内容很好,只是有些错别字或有些句子不通顺,教师就去画出这些错字、句,帮学生一一订正在本子上,然后打上个“良”,写上“本文能围绕中心,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基本符合本次的习作要求,可错别字、病句较多,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欠妥当,希下次注意修改自己的习作”等等之类的评语——这是教师们认为还可以,改改不怎么辛苦的作文;而有些作文呢,完全偏离习作训练要求,且语句很多不通顺,错别字又多,甚至通篇都没有标点符号,教师想帮他批改,就觉得非动全篇不可„„这就是让老师最头疼的作文。

其实,我们又何必如此修改作文,让自己感觉头疼呢?不管是字句通顺的还是字句不通顺的作文,我们都先全篇读一下他(她)的内容,看看内容符不符合写作要求,如果内容符合,我们就再重新阅读一遍,发现优美的句子或用得准确生动的词,就用红笔勾出来,再在旁边写上激励性评语:“好句!”、“好词!”。如果有错别字或哪个句子不通顺,我们也用红笔勾出来,再在旁边注上:“用词不恰当。”或“句子不通顺!”这类提示性批语。发现有好的过渡句或好的中心句,也用红笔画出,写上“此过渡句用得好!”或“此句子点明中心,效果很好!”之类批语,然后写上评语。发下去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批语自行修改(如果用钢笔誊写的习作,改用铅笔修改习作),再通过展示台抽一些学生上来汇报他(她)的修正结果即可。这样批改老师又怎会觉得头疼呢?其实,我们教师根本没有必要每个错字、每个病句都替学生修改,你只要指出文章的优缺点,然后指导学生来修正就可以达到轻松、有效的效果(当然,一眼就能发现的错别字还是要替学生改一下,或用红笔圈一下,让学生在修改习作时自行修改)。如果有些学生的作文内容偏离写作要求,教师也不必头疼,那只是个别的学生,而且可能是那些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我们教师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准则来个特别“批改”就行了。

所以,我们教师批改作文,应该“尊重个性差异,灵活批改,多些鼓励,少些批评”。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再觉得批改作文是很苦恼的事。我们教师应该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学生的作文,理解学生的作文,这样,读学生的作文时我们的心情就会是愉快的,而不是烦恼的。

二、学生自改、互改或组改—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或在评价别人作文的过程中促进自己作文水平的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新课程理念的深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得到许多老

师的认可。作文批改也没有必要一味强调老师改,也可采用一种自主合作的批改方式,我们完全可以把作文交给学生来自改或互改。其实,如果在评改这一环节上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文章只有在不断的修改中才能得以完善,作文水平也应在不断的修改中得以提高。学生参加作文批改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式。

当然,目前社会和家长并不赞成这种作文批改方式,甚至连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都不认可这种方式,认为让学生批改作文是老师不负责,偷懒的表现。可事实上批改是对作文的一次鉴赏与修改的过程,作者的参与应是必然的,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把学生置于事外,单凭教师的批改去代替学生的自批自改,错失了学生自我修正的大好机会,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教师还错误地认为满纸红批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而还要长期坚持下去。我认为这一错误的做法应当给予及时的纠正,按照写作的规律办事,发挥批改在作文教学中的反馈、调控作用,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那么,在批改过程中是否全过程交给学生就是一种负责的态度呢?

我认为教师的批改也是必要的,不过它必须是一种示范,是培养学生学习修改、提高修改能力的过程,而非一个越俎代庖的过程。这种作文批改又有哪些方式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1)自改;(2)互改;(3)组改。下面我就来谈谈这几种作文批改方式。

(一)自改,这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批改方式,在完成作文后由学生进行自批自评。学生自改的方法能将批改的权力最大限度的下放给学生,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批改的主人。叶圣陶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改,他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叶老还曾一再强调:“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作了文又能自己改,不用请别人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自改能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头脑,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方式去体会批改的乐趣,从而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在批改前,由教师根据训练的要求规定一下修改的内容,首先要求学生在自认为符合本次习作要求的句子或段落下划线,并在句末加上红五星。然后要求学生至少找一处认为不够妥当的地方,用铅笔修改。这样操作简单,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易受打击,批改的兴趣也会随批改的次数增加而增加,最后养成良好的自我修改习惯。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学生的写作能力、赏析能力、批改能力尚浅,有时无论怎样改,都不能改掉文章的一些缺点,差生更是如此,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多关注差生,以求学生作文水平共同提高。

(二)互改,这是一种同学间交换批改的方式。在批改前也是由教师定出批改的范围,然后同学之间进行批改。这样的批改可以使同学之间及时交换批改意见,正如教师的面批作文一样,当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时,可以立刻与作者商量,研究其写作的初衷、意图,达到更有利的批改目的。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自改的缺陷,它可以通过同学间的互改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具体而言,有以下优点: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第二,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以为戒,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第三,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每次又都抽签换人,批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

文,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第四,批改作文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第五,教师只抽查翻阅一部分同学的批改结果,在短时间内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师比较思考,且保持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容易激发教师的智力潜能与创造潜能。还可将节省的大量用笔批改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这种方法的缺点同样是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有时无论怎样改,都不能改掉文章的一些缺点,老师可在学生互改后抽几篇作文,利用评讲课适当点评一下。

(三)组改,这是一种分小组批改作文的方式。作文批改是一种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交流,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提高。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容忽视。把学生推到写作的另一前沿阵地——修改,使其在互相批改中认真切磋,取长补短。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起学生“为师”的欲望,引发作文批改的兴趣,并出示自己创作中的部分手稿,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这种作文批改方式要注意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学生作文,在一定的时间完成批改任务。数量不宜太多,否则学生无法完成任务,又影响批改的质量。起初,可让小组学生在一课时内批改两篇作文,往后可适当增加。这样的小组互批互改活动它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在互相批改中渐渐形成了浓厚的作文兴趣,悟出一些作文之道来,会获得出人意料的效果。这种角色互换,还可以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批改文章的甘苦,进而更加尊重教师的劳动。同时,也把教师从令人头晕的“劳役”中解脱出来。

多年的尝试,使我觉得如果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修改习作中来,效果真的很不错。

三、现读现改——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大家共同来口头评析

我们教师批改作文还可以采用“现读现批”这种方法,让学生在班上读自己写好的作文,然后师生共同来口头评析。要求学生注意听,听完后对该同学的作文有什么好或不好的看法提出来,自由提、自由反驳,然后教师综合大家的看法做个口头小结,然后让该同学根据大家共同的看法给自己的作文打上等级分,并把听评后的感悟写在作文的后面。这种做法也相当好,能加强学生的听、评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解决了教师难改的问题。不过这种做法有一个时间的限制问题——也就是两堂作文课我们不可能评析完全班同学的作文,但这也没关系,我们可采用“轮流”的方式;这次听评第一组的,其他组的教师拿回去批;下次听评第二组的,其他组的可以交由同学互改等,灵活多变。这种听评、现改的方式也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好方法,同时也减轻了教师一些批改负担。

笔者认为以上三种批改作文方式既轻松,又有效,同时又能够体现教育教学的人文性及师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方法既解决了教师作文难改的问题,又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下载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精神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精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分层教学[5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分层教学 如今的课堂教学教师总是固执的要兼顾全班同学的成绩,过于强调平均,却造成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状,所以语文课花费功夫多,但是收效甚微,而且......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灰姑娘的故事》这一课上得非常好,设计新颖,课堂自由、开放,老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快乐中受到教育。除此之......

    信息技术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杨少舟 [摘要] 传统的教学注重书本内容,学生主要是根据书本上的文字来学习的,而由于年龄、阅历或其他条件的限制,仅仅只看抽象的文字,则......

    落实小学语文新课标情况汇报

    我校如何落实小学语文新课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目标,新的任务,在课程改革之风吹遍校园之际,我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大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程......

    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三维目标,落实教学新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彰显三维目标,落实教学新理念 新街中心学校杨奉环 【内容摘要】语文课堂实施要体现出知识与智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语......

    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常规

    如何落实教学常规 目前,说到青年教师成长方面的话题,更多的是优质课、教研活动、课程改革、课题研究之类,说教学常规方面的东西,大部分人认为似乎有点老套,有点土气,不以为然。但......

    在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

    题一 在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 第二讲(上) 通过第一讲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新课程理念 深刻的内涵 并对一些教师 自己认为贯彻课程理念的 教学片段 进行了分析 说实话要想把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