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第一部分理念篇
第一部分 理念篇
第一章婴幼儿发展与早期教养理论与实践概述
一、早期教养概念的界定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有人认为,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外语学习最迟也不能超过4-5岁,因为在这时幼儿学习外语不会与本国语言相混淆;5-5岁半则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最佳年龄。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我国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幼儿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起点,其教育目标应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进一步教育打好基础“。为此,在早教行业里默认为早教的最佳时期为0-6岁。
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是理想的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大脑和生化的变化;事实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早期教育(early education)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这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义。0-7岁的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时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以儿童早期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教育者不仅应考虑客观的教育要求,而且要十分重视儿童的成熟状况和发展的可能性。一般认为早期教育从儿童出生时即可进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周岁以内的儿童以感官功能训练、动作训练、语言发声训练和亲子交往为主;周岁至3岁儿童除上述训练外,还应加入感知动作思维,连贯性动作与活动,语言、玩伴交往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早期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误解之一
教育对象的误解。早期教育不只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父母与养育者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与心理素质,很容易将早教导向更大的误区。
误解之二
教育目的的误解。我们在调研中发现,70.5%的家长以为早教就是提前学习英语、识字与数学。结果,我国小学生的厌学情绪呈低龄化,厌学率年年增高。北京某小学的调查表明,小学一小年级的厌学率两年内上升了7个百分点。厌学者大都过早接受知识教育,而且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方法。早期教育是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学知识还不是它的目标。误解之三
[1]教育内容的误解。目的的失足必须导致学习内容的偏失。有些家长让孩子很早就学写识,读英语,学画画,学钢琴。但你看看周围那些过年学习十八般武艺的孩子,长大了有几个学有所成了?反而不少孩子一看到钢琴就想离开。过于紧张的幼儿早期教育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会阻碍孩子其他技能的发展。虽然还不能确切知道各种知识信息是怎样进入儿童大脑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儿童心情不愉快时,记忆的大门是不可能打开的。父母花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提示卡片来教孩子,假如孩子感到焦急不安,那么这一小时里他就什么也没有学到。误解之四
教育方式的误解。中国人长期习惯了灌输式教育,80后父母们自己是被灌过来的,也无形中接受了这些模式,虽然他们反对灌输,但又做不到不灌输。对话,互动,这才是早教的本质。但我们接触的博士父母也习惯于对孩子进行灌输。并不说不能灌,而是不能都灌。广义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一些国家出现提前开始学习读、写、算,提前开始正式教育的探讨和实验。但另有人主张早期教育应重在发展智力。还有人认为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亲怀孕期的胎教。家庭教育对早期教育有重大影响。其中“体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维平衡发展”理论最为科学,依据五万份孩子成长基准数据,提炼出孩子的九大成长目标:安全感、意志力、目标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平衡、力量、速度。
早期教育是指根据婴幼儿发展的内在规律,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对0~6岁的婴幼儿进行以环境启发和诱导为主要形式的特殊教育。
早期教育,并没有一个非常严格的定义。“早期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这个词在美国最早于19 世纪初,随着幼儿园的设立而出现,是对从出生到6岁期间的儿童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
0~6岁是幼儿个性形成、智力发展、语言学习以及身心潜能开发的关键时期,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能够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丰富幼儿的生活,就能加速幼儿智力的发展,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为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我们通常把0~6岁的教育称为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又分为0~3岁和3~6岁教育。它是指教育者针对0~6岁的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及其智能发展特点,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婴幼儿施加影响,使其在获取必要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同时,体能、智能及其心理得到健全发展的活动。
更多的学者一致认为:一般3~6岁的教育是学龄前教育,在这之前叫做早期教育,即从0岁开始到3岁之前的教育。很多父母的“早期教育”观念也更倾向于针对0~3岁的婴幼儿,更接近“启蒙教育”。
我们现在所提到的“早期教育”主要也是针对0~3岁婴幼儿的教育。
早期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的开端。早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提高孩子的智商,而是要了解孩子天生的学习与探究的动力,满足他的大脑发展所迫切需要的感觉刺激和学习经历。因此,早期教育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智商,而是在教育活动中,开发孩子内在的潜能。这是一种重在学习过程而不单纯追求技能训练和知识掌握的教育。科学的早期教育应针对宝宝动作、认知、语言、社交、自理等能力进行均衡、适时的系统训练,培养婴幼儿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独立、自信、专注、协调、秩序等综合能力,并奠定良好人格发展的基础,培养其全面素质,让其在一种相对自由的快乐氛围中健康成长。正如教育家罗素所说:“教育要使儿童过快乐的生活。”
“早期教养”是人的个体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它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提升综合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早期教养的对象是0~3岁婴幼儿,实施主体是婴幼儿家长、教师和其它带养人。“早期教养指导”是指导早期教养实施主体开展科学育儿的活动,换言之,早期教养指导的对象就是0~3岁婴幼儿家长、教师和其他带养人。
二、婴儿发展与早期教养的意义
导入故事:在100多年以前,有个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去请教大科学家达尔文。她问:“请问先生,我的孩子应该何时开始教育?”达尔文问她:“你的孩子有多大了?”那位母亲得意地说:“他才两岁半呢!”这时达尔文惋惜地回答:“夫人,你已经迟了两年半了。”达尔文的说法是有科学根据的。
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脑发育迅速。孩子的脑重量在出生时只有300多克,9个月时就可达到660克,2岁半至3岁时增长到900—1000克,6、7岁时为1200克,已经达到成人脑重量的90%。从脑的生理机能看,孩子2、3岁时,大脑的各种反射机能已经得到发展;
6、7岁时,大脑半球的神经传导通路几乎都已髓鞘化。这为孩子智慧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可促使他们智慧发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如果以17岁为智力的成熟年龄(即智力发展的最高点,即100%),那么50%的智力发展完成于4岁之前,30%的智力发展完成于4~8岁之间,最后的20%则完成于8~17岁之间。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智力在4岁前就完成发展的一半,而其余的一半则要在4~17岁这13年中完成。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出生后头4年智力发展最快,而后随年龄增长智力发展以不同的速度逐步减慢。德国早期教育专家威特坚信:即使普通孩子,只要教育的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他认为,教育应与孩子“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即孩子一生下来就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威特的儿子卡尔.威特小时被周围人认为是白痴,威特自己也认为儿子不理想。但是,他对儿子进行了有计划的早期训练。几年以后,竟然出现了奇迹:卡尔威特八九岁就能自由运用德、法、意、拉丁、希腊等各种语言,通晓动植物学和化学、数学,九岁考入莱比锡大学,十六岁获得哲学、法学博士学位,成为举世属目的天才。
因此对婴幼儿实施早期教养意义重大。
1、早期教育促进人脑发达,特别利于左右脑并行发展。千万不要任孩子自然长大,消极地等待孩子脑成熟以后再教育,那极不利于孩子在大脑生长发育期(主要是6岁前)形成最有效的脑功能大网络。
2、早期教育开发人类巨大潜能,这个潜能是人类亿万年进化的积淀,人人都有这种巨大的遗传潜能;但这种潜能只有在婴幼儿时期才得以较为充分地开发,不然将迅速被埋没。人的各种潜能只有大脑生长发育期才可能较为充分激发出来。3、0~6岁,延伸到12岁是最佳期和次佳期的教育,最佳期教育事半功百倍;而错过最佳期的教育则事倍功减半,许多方面甚至徒劳无功。每个孩子最佳期内都能学一口标准方 言就是最典型的事例,而错过了最佳期的青少年、成年人新学任何语言也难以学得标准、地道。
4、人类要重新认识胎、婴、幼儿,胎婴幼儿有巨大的适应性学习能,甚至可以说孩子个个都是“神童”。人一生的基本难题和重大难题(如学会直立行走、手足分工、认识万物、掌握语言、习得行为、学会审美等等)都是婴幼儿时期解决的,据统计人一生所获知识概念的95%左右是5岁前的孩子学来的。
5、孩子出生至3岁是母亲、家庭的“二次孕育”期,即孕育孩子“心理生命”的成长——构建起人生的“潜意识板块”。人的潜能意识板块铸就以后从根本上影响乃至支配人一生的态度的行为,在今后的人生百年中都难以完全抹掉。
6、科学育儿要“两个生命”同时养育,使孩子生理上强壮、发达,心理上聪慧、卓越。特别要注重心理生命的科学养育,因为人作为万物之灵长,主要靠“第二生命”——心理的能量。第二生命的养育需要16个心理营养区,一百多种心理营养素,(详见冯德全0岁方案》,其内容包涵了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研发的多元智能)。
7、早期教育要“两种语言”同步相似发展,使孩子“听觉语言”能说会道,“视觉语言”脱盲阅读。《0岁方案》理论和实践完全证明每个孩子都能像学会认物、说话、走路、听音乐一样,不知不觉识字二千~三千,三四岁脱盲阅读,喜爱读书,一生与书做伴。今后世世代代的孩童将都能带着两种语言工具上小学,既会听和说,也会读和写,极快地学会自学和思考,具备良好的自我发展素质。
8、早期教育要把孩子性格培养放在首位,这是给孩子一生幸福、成才的好命运。经大量调查,早期教育必须培养孩子6大性格基础:快乐活泼、安静专注、勇敢自信、勤劳善良、有独立性、有创造精神——这是人生和人才成长的一本万利之举。怎样培养优良性格,《0岁方案》已作大量有效的研究,为社会所渴望。
9、孩子观察、提问、动手、动脑的创造教育要从小抓起;培养一个发现、发明、创造型人才务必从小引导观察、提问、思考、讨论和动手操作实验。因此我们设计的家用“科技百宝箱”,幼儿园和中小学的“袖珍科技馆”是国民基础教育的必要建构和设备,这方面我们已有定型的产品研发。
10、早期教育是“全素质教育”。什么是人的素质?我们定义为人的素质即与人的发展、发挥和个体幸福密切相关的,时刻起作用的诸因素的质量。素质培养分4个层次:胎儿的潜在素质,婴幼儿的基本素质,中小学生的自我发展素质,青年后期到成人的发挥素质。所谓“婴幼儿全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孩子基本素质的教育,它是非学历教育、非义务教育、非专业教育、非系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是在孩子身心承受的范围内极大地丰富生活体验和感受;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下,教育不分学科,不讲系统,不顾深浅,也不求甚解,任何认识都不是一次完成的。人的基本素质,即:健美的身体、灵敏的头脑、良好的性格、广泛的兴趣、趋向发达的语言(包括视觉语言和外语),善于人际交往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
11、传统教育必须改革,定要走出一条教育创新的金光大道。在幼教方面务必改革传统幼教的“照看化”、“传授化”、“贵族化”、“女性化”、“单纯玩乐化”和忽视家庭早教的腐朽观念;中小学则务必改革教学中千年一贯的“传道、授业、解惑”教育理念和淹没孩子童年生活的“一讲到底”、“满堂灌”、“作业海”、“考试山”的教育法,定要把儿 童少年解放出来,使我国3个多亿的孩子生活、学习更幸福、更快乐,都有积极探索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12、早期教育的方法论体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方法论的根本原则。“0岁方案”的大量实践总结出以下方法最有效:生活中教,游戏中学;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环境濡染,榜样诱导;对牛弹琴,兴趣第一;积极暗示,宽严并济;培养习惯,形成定势;教育爱,不可溺爱;讲究爱态,控制情绪;促进发展,顺其自然;以及八大基本方法不可背离。
三、国外婴幼儿早期教养实践的发展
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可以说是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主张。如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十七至十九世纪的夸美纽斯、洛克、卢梭、欧文、福禄贝尔等。他们普遍认为,由于幼儿期是一个人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因此教育儿童应尽早开始。幼儿的早期教育应注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强调自然的、快乐的,以身体、道德、语言、游戏等内容为重点的教育。他们大多认为,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对幼儿的培养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对世界范围内的早期教育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一)古代早期教育发展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古今又之,只是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和今天不同。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水平低下,人类只能通过群居方式生存,儿童由氏族部落的成年妇女和老人进行“公养公育”。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后,婴幼儿在家庭中进行喂养和看护。在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如古希腊的斯巴达(斯巴达的早期教育与其军事专制的政体和尚武的民族传统有关)和雅典(雅典的早期教育与其民主政体及商业贸易的社会需要相适应)出现了一些具有特定文化烙印的养育方式。
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曾在其《理想国》中主张,教育应尽早开始。他认为: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从小所受的教育至关重要。在一个人的幼小柔嫩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塑造成为什么形式,就能塑造成什么形式。幼儿的教育应从音乐教育和体操开始。
古希腊学术思想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主张,凡在儿童身上可能培养的习惯,都应及早开始,然后渐渐加强这些训练。5岁以前,不要教孩子任何功课,可安排他们游戏和娱乐。应注意周围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也认为儿童教育应尽早开始,他比较重视儿童语言的发展,认为7岁以前就可以学习认字。记忆力在儿童期比较牢固,要使最初的教育成为一种娱乐。他非常重视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认为父母的教育水平越高越好,那种溺爱孩子的娇溺教育会败坏孩子的道德,造成孩子身体上和精神上一切力量的衰退。
(二)近代早期教育发展
法国16世纪的教育思想家蒙田在《论儿童的教育》一文中指出,由于儿童的性情多变不定,其希望和前途不可捉摸,因此,儿童的教育是一件及其困难的事,需要悉心的培育。要教给儿童科学和真知。主张用“新方法”(即因材施教;反对权威;理解知识;重视练习与实践)教育儿童:他注重对儿童性格和品质的培养,并且强调要儿童学会扮演多种社会角色。17世纪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人的教育应尽早开始,因为在人身上,唯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他在历史上第一次肯定学前教育的地位,并且将它纳入他所创立第一个最系统、最完整的学制中。此外,他在《母育学校》这本历史上第一部家庭幼儿教育学专著中,进一步强调儿童的价值和父母的义务,尤其肯定了早期教育的价值和性质。他说,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到老年就要收获同样的果实。教育幼儿宜尽早开始,为人父母者应在早期为孩子奠定虔敬、德行、及智慧的基础。
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洛克(1632-1704)在《教育漫话》一书中强调,幼儿期的教育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正如江河的源泉,水性柔和,稍用一点力便可导向不同方向。他详细列举了10项儿童身体保健方面的建议,并且认为儿童的道德教育应该从早期开始,因为儿童的精神在早期最柔软、最易于受支配,应该得到及时而充分的注意。如果儿童年幼时父母教育不当,等于在“污染源泉”,在儿童身上播下邪恶的种子,使之离开德行的大道。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1712-1778)在名著《爱弥儿》中,主张按孩子的年龄段进行相应的自然教育。他十分重视在幼儿期对孩子实施自然教育。他认为幼儿期的自然教育应在空气好、环境好的乡村进行。在幼儿期主要应该对儿童进行身体的锻炼,同时进行感官和感觉的教育。他认为儿童出生时就有学习能力,可以在幼儿活动时,让他通过看、摸、听等办法,去发展自己的感官和感觉。他提出应当辨别孩子的自然欲望,并适当对待。他主张利用“自然后果法”教育儿童,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思维和能力学习。
19世纪英国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欧文(1771-1858)认为,幼儿都是可以有人任意塑造的、结构奇妙的复合体,其性格是由他周围的人或环境来决定的。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与周围环境接触,就会形成与周围人群相类似的情感和习惯。他认为周期教育意义重大,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儿童的许多品质都是在6岁以前养成的。有些印象甚至在1岁或1岁半就可以获得。好的、有教养的性格应该从儿童时期就加以培养。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福禄培尔(1782-1852)在《人的教育》中集中阐述了关于儿童的发展和教育理论。他主张人的教育必须是适应自然的。从儿童刚诞生时起,就必须按照儿童的本性去理解他们和正确对待他们,让他们自由地和全面地运用他们的能力,而不能违反他们的本性把成人的的形式和使命强加于他们。他将儿童的发展过程分为4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即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学生期。婴儿期是一个“吸狁”的时期,也是感官、身体、情感“发端的时期”。从父母和教育者方面来说,婴儿期主要是“保育”的时期。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第一个阶段对于他的现在和将来都具有无法描写的重要意义。同样,对于人的发展来说,幼儿期也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利用和重视儿童的家庭生活,对幼儿的家庭教育主要在于唤醒、激发和发展他的全部力量和素质,培养他的四肢和一切器官的能力,满足他的素质和力量的要求。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引导幼儿的自我活动、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福禄培尔主张建立一个以“发展幼儿活动本能和自我活动能力”的教育机构。
20世纪前期,随着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公共教育制度的基本建立,涌现了一批关注儿童发展和教育、具有真知灼见和影响力的教育家,如爱伦。凯、霍尔霍尔(1844-1942)、杜威(1859-1952)、蒙台梭利(1870-1952)等。他们认为,儿童是有价值的群体,儿童的发展对其未来的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人生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他们肯定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不同的特点。如霍尔将儿童发展分为婴儿期(0-
4、幼儿期(4-8岁)、青少年期(8-12岁)、青春期(12-25岁4个阶段;蒙台梭利则从儿童心理发展方面分为2个阶段,即无意识地吸收心理阶段(0-3岁)和有意识地吸收心理阶段(3-6岁)。她认为幼儿发展具有5个(即秩序、细节、行走、手部、语言)“敏感期”,人的智力发展也正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上。为了促使幼儿的心理发展,她主张儿童的教育应开始于诞生时。
(三)当代早期教育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在许多教育家的影响和推动下,一些国家开始重视儿童的地位和权利以及儿童早期教育的发展。1924年国际联盟通过了第一个主张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文件--《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从6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制定了发展公共学前教育的规划,如美国于1965年实施的“开端教育计划”;英国在1961年掀起的“游戏小组运动”、“确保开端”等项目;日本的《幼儿教育七年计划》等。同时,保护儿童地位与权利的呼声日益高涨,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提出了儿童的“十大权利”。1971年,欧洲委员会召开了学前教育大会,探讨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1974年,在委内瑞拉召开的世界学前教育大会,强调教师、父母及其他社会成员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977年,第20届欧洲各国教育部长常务会议指出:3-8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1979年,被定为“国际儿童年”。2002年5月8日,联合国第56届儿童问题特别会议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当今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个问题比全球儿童的未来更紧迫、更具代表性。让人们清醒的认识到“关注儿童就是关注未来“。
前苏联:从20世纪60年代起,主张把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向下延伸,从出生第一年就对婴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以感官训练入手的教育活动。
美国:提出“头脑启动计划---从生命诞生的时刻起就开始的婴幼儿教育计划”和“早期开端教育计划”。
法国:1982年提出幼儿学校设立托儿部。英国:0-3岁“确保开端”计划。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实施婴儿教育计划。
新西兰:从1993年启动了3岁前婴幼儿教育国家计划---“普卢凯特计划”,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从出生开始。
秘鲁:1992年建立了包括教育部、卫生部、农业部、国家家庭福利研究所在内的“全国日托中心工程”,又称“娃娃之家工程”。
加纳:第一个批准儿童权利公约的国家。
(四)国外早期教育现状
储蓄也是一种理财方法,定期往银行里存储一定金额的并不十分影响生活的钱,时间长了,这是一笔不小的数额。在西方,有一种“早期银行论”,指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就好像是往他们的神经银行里储蓄,积蓄越多,将来受益越大。
1.家长基本没有系统的学习早教知识,一家人的育儿经验肯定比不上正规机构的专业经验
2.家长的时间问题,尤其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问题 3.早教中心里团队的交往气氛,有益于小孩子社会性发展,家里没有 4.早教中心的专业设备,家里一般不会那么全,也没地方放
5.3岁以前大脑发育60%,性格、身高、智力、语言都是高峰期,不做系统教育就错过了
6.在美国80%的父母视早教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向来重视教育的中国人却浪费了这点世界各国的早教观念
美国:释放孩子的潜能
在关于美国幼教师资的职前培养体系上,总体上被分为:开放式师范教育,体系、封闭式师范教育体系和合作性师资培养体系。开放式师资培养体系也称为非定向型师资培养体系,主要由综合大学教育学院和文理学院的教育系承担。美国的师资培养教育属于开放式,幼教师资的职前培养也不例外,在3千多所大学,约有一半左右从事师资培养。培养课程多样化,重视教学实习,培养年限长,教师学历层次高,任职资格高。美国的另一项以家庭为基础的父母教育计划,称作HIPPY计划: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指导计划。该计划得到了当时美国总统的支持。HIPPY计划直接把培训带入家庭,计划中的母亲们每周受到一次访问,每隔一周参加一次与其他父母们的集会。
美国幼儿教育是从生命第一天开始。创办“从出生到3岁”培训班,以1981年密苏里州教育部创办的“父母作为老师”(PAT)的项目最为著名,目前该组织已将它们的项目推广至全美47个州,培训了8000名“父母辅导者”。这些工作人员主要是每月对每一个家庭进行一小时的家访。
美国人十分重视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因此,从婴儿1岁半起就开始培养其自我服务技能。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婴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婴幼儿和家长双方受益。婴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包括:系鞋带、穿衣服、扣纽扣、拉开或拉上拉链、洗脸、刷牙、梳头、吃饭、上厕所等等。
在美国,老师认为交给孩子学习能力比教会他做几道算术题更重要。他们不会将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知识技能硬灌输给孩子,而是崇尚让他们多动手、多体验,在各种益智、团队游戏中学会体验和探索的本领,更主动更交互地认识周围的事物。英国 社区儿童中心免费提供多样服务
EYFS是英格兰政府以“给父母最好的选择、给幼儿最好的开始”为宗旨,提出的一个教育方案,此方案在2008年9月被正式纳入英格兰的法制中。EYFS的目标是:给所有0-5岁的幼儿提供一个连续的发展与学习体系,使他们在生活中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将来成为身心健康、拥有安全感、成功和快乐的人。
英国政府很重视5岁以下孩子的学前早期教育,为有孩子的家庭提供了很多的服务,出生到5岁,宝宝可以加入各个社区儿童中心的活动,妈妈也可以参加各种育儿的论坛和培训,解决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问题,如果3岁前需要送孩子上幼儿园,就要自己付费,一个月大约1000多英镑。
由社区、幼儿园、教会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心,只要是你有时间、有精力,几乎每天都可以把行程安排得满满的。这样的组织大多是免费的,有的收费在1-2英镑,这笔钱算是捐给慈善机构的,他们同时免费提供茶、咖啡给妈妈们,还会在休息的时候分给孩子们饼干和饮料。在社区活动中心,每天会有不同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参与。集体时间由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做游戏,剩余时间为自由活动。每天上午免费开放给每位小朋友,下午为课后辅导。分为室内活动区、室外活动区,那里的玩具应有尽有。
法国:注重气质 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
法国家长认为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未来非常重要。该国的权威调查表明:52%的家长认为艺术启蒙和艺术训练是使学生由失败转向成功的良方;72% 的家长认为艺术科目应该成为学校真正的教学科目;92%的人强调指出,艺术科目对开发儿童的智力十分重要。正因为法国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所以长期以来法国一直在文化方面充当着国际领袖的地位,使大多数企业在美学、设计和创意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竞争优势。而这些教育早在孩子襁褓之中,家长就会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孩子,法国的早教课更像是艺术细胞的培养和激发课程
日本 :培养独立人格 学会不给别人添麻烦 在日本,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从家长到早教学校都会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你会发现在日本,孩子上课甚至全家人外出旅行的时候,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里面装着他自己的物品,很多事情年幼的孩子都要自己去做,家长和老师只是在一旁略加指导。虽然和西方的亲子互动式早教理念上有些差别,但日本的独立人格培养也确实为日本跻身世界顶尖国家起到很大作用。即使上学以后,许多学生课余时间都要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而这些习惯都是从早教学校就开始培养的。
德国:益智开发 从小让孩子“绘制地图”
德国家长普遍认为:培养孩子拥有抽象思维的能力,会为以后的更高层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德国孩子们的早教中,数字类游戏、下棋、走迷宫、搭积木、玩魔方等益智活动是德国早教课程培养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主要形式。而绘制地图是德国人的独创,常常可以看见在海滨的沙滩上,幼儿在父母的启发下,用小木棍画出记忆中的家宅,而在很多早期教育学校,孩子们也在老师的启发下开始用图形表现抽象的事物,德国的严谨风格从小就得到培养。
加拿大:动手为尚 不提前教授写字和计数
在加拿大,宝宝稍大一点时可以送其到“play school”,不是去上课学习,而是参加那里的美术、劳作、音乐以及唱游等活动,而且与众不同的是,这样的早教学校不会设置写字和计数等课程。加拿大的早教专家普遍认为,幼儿期是动作能力均衡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动手能力更为重要,若让孩子过早认字、写字和计数,会耗费幼儿的体力和脑力,延缓他们的动作发展。
新西兰:教育从出生开始
1972年开始从事婴儿成长跟踪。1993年启动了3岁前婴儿发展与教育的国家计划———“普卢凯特计划”。新西兰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报告中指出:“教育必须从出生开始。”目前,新西兰已经有82%的3至4岁的儿童加入了早期儿童教育计划。
秘鲁:建立“娃娃之家”
建立了3岁前的“娃娃之家”工程,专门对3岁前的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加纳:教育儿童不能等待 加纳有一个以《儿童不能等待》为题的0—6岁儿童发展计划,对该阶段的孩子进行系统的教育。该计划已经列入国家行动计划。
总的来说,国外早期教育的发展呈现这样的几个趋势:
1、以婴儿为本,关注成长
2、服务综合化和一体化
3、托幼机构、家庭和社区合作共育
4、注重跨专业、跨领域合作,为婴幼儿及家庭提供包括卫生、教育、职业培训等在内的全方位早期教育服务
5、增加政府财政投入
格伦•多曼斯曾说:早期教育导致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最雄伟壮丽而又在文质彬彬的革命„„这场革命不用流血牺牲,没有痛苦折磨,不用挨饿受冻,没有仇恨,没有破坏,有没有死亡,唯有的对手是传统观念和现状。因此,在进行早期教育的时候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尊重婴幼儿的自然成长规律,实现婴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注重营养和喂养、卫生和保健,促进动作、语言、认知、社会性、认知、艺术方面的教育,注重身心的基础性发展,注重科学养育、教养结合,注重亲子教养,注重对家庭的服务和指导,重视对家长进行指导时的技巧,也不可忽视对其他主要看护人进行培训。而且,早期教育对婴幼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对个体来说,抓住敏感期,为个体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对早期处境不利的儿童提供补偿,实现正常发展;及时干预先天不足的儿童,预防早期问题持续恶化;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改善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第二:对社会来说,从源头上提高人口素质,为社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对早期处境不利的儿童进行的教育补偿,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强化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所以,要让幼儿得到很好的发展,必须给他创造一个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四、国内婴幼儿早期教养实践的发展 1、0-3岁婴幼儿教养实践的经验方面:国外在已经相当丰富,而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城区先行,农村滞后。国外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设立专门针对家长教育(或服务)的早期教养项目,这些项目在家长指导的目标定位思考、内容选择标准以及活动形式多样化上都己经相当的成熟,并且在相关的理论阐述层面也比较的深入、细致。虽然我们不可忽视国际间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不同影响,这些国外的家长指导实践经验还是在很大程度上,能给我国的0-3岁早期教养指导实践带来众多启示。例如,如何改变以往主从关系,建立教师与家长之间平等、合作的关系、早教指导的内容如何建立并且系统化、如何根据家庭需求拓展丰富多彩的早教指导形式等。2、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的对象方面:国内外之间存在差别。国外虽然从近几年在服务对象上己经逐步扩大,开始容括所有的婴幼儿,但绝大多数还是项目还是针对弱势群体,包括经济地位低下的家庭、单亲家庭、残疾家庭、有受虐倾向的家庭等。这些项目从教育入手,旨在改善弱势群体家庭整体的生存状况,主要是针对婴幼儿健康成长的计划,将孩子所处的家庭,甚至整个社区作为服务的对象,积极的将家长的吸纳到课程中来。家长在这些项目中,是和教师一同在构建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的宏图,并在共同的实践中反思和成长。国内首先在早教机构性质上就很多样化,在指导对象上也是各有所指。例如,公立早教机构因循国家政策要求,主要实现早教服务的普及化目标,即让所有的婴幼儿与家长都享受早教 指导;而私立早教机构更多是经济取向,主要面向经济群体中的上层,特色突出。可以看出,国内目前的受指导群体呈现多样化需求局面,不同性质的早教机构应根据各自服务的家长群体特点与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指导。3、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服务内容上:由于国外家长介入项目的开展己有半个世纪之久,相应的国家支持以及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已经比较稳定、融洽,所以开设的服务内容也很广泛,包括提高家长自身素质的家长教育、家长职业能力教育、家长教养指导、家政服务、就业指导与推荐,以及各类为家庭服务项目等。我国目前主要在做的还是婴幼儿教养的指导,其他内容暂时还没有财力和人力去拓展,因此,在当前这个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早教指导,中大城市各类型早教机构已经能根据自身特点做好眼前的主要工作,随着实力的逐步增加实施内容也将扩展,农村仅限于形式上的启动,内涵和实质还没有真正落实。4、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者主体方面:国内外也存在差别。国外早教指导的实体是不同服务部门的一个融合体,包括医疗、教育、福利、社区等各个部门协同开展,不同分部门之间的合作渠道己经建设的很顺畅,合作也制度化起来,因此,服务内容才有可能以平面推进的形式展开。而我国主要则是以教育部门为主,由教育部门来协调其他部门开展。也就是说,其他部门只将早教指导工作作为是对教育部门在政策上的配合,他们除了要好自身已有的本职工作以外,还要协助早教主体完成早教工作,因此,在部门之间的协作上经常会有很多障碍与阻力,这就告诉我们,就目前的合作程度,我们只能开展以教养指导为核心内容的服务。所有的家庭都需要接受早教指导,而我国目前已有这些以不同家庭为服务对象的机构,那么不同的机构如何将不同的指导形式揉合起来满足不同来源家庭的需求呢? 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各种各样的早期教养指导形式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各早教机构已经开发的早教指导形式纷繁复杂,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一对一(指婴幼儿)家庭指导、集体活动中的家长指导、家长沙龙(有针对不同教养群体分别开展的沙龙)、专家讲座与咨询、机构上门服务(包括送教下乡)、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开展的指导。目前,各早教机构还处于尝试摸索阶段,对于这些形式的性质、定义、特征、最适宜达成的目标与匹配的内容、开展中的注意事项与相关细节,以及对家长指导孩子的效果如何还缺乏系统、连贯的研究。所以对主要形式的基本问题研究是早教机构实现最优质指导与服务的前提。
五、婴幼儿早期教养发展趋势
世界教育专家认为,早期教育是21世纪儿童教育的大趋势。联合国文教组织亦发表报告称,教育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世界各国对婴幼儿早期教育日益重视,欧美、日本、港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到上世纪80年代普遍成立了专门的机构面向家庭提供服务,至90年代建立了完善的理论和服务体系。随着中国日益与国际接轨早期教育在中国大陆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家庭的重视。0-3岁是人的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50%是在生命的头4年中发展起来的,另外有30%是在8岁之前发展起来的。初生婴儿的脑发育比15岁孩子快1000倍。很多思想、习惯和智力是在3岁前打下基础的。0-3岁的婴幼儿时期是其成长的关键期。最初的身体素质、智力发展、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但是,目前我国的婴幼儿教育系统还相当薄弱,尤其是0-3岁婴儿的早期培养、早期教育,远远不能适应未来人才发展的需要。许多年轻家长缺乏科学育儿的常识,不懂得怎样对婴幼儿实行早期智力开发;有的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教育而把孩子交给老人看护; 也有的对孩子教育采取顺其自然,放任不管的态度,甚至用一些违反科学、违反婴幼儿成长规律的行为和方法去教育孩子,给婴幼儿的教育造成了误导„„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都呼唤着能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婴幼儿教育方法和体系,以便给新生儿父母、家长科学的引导,给孩子个性化的指导、教育和训练,使之能够得到科学的早期教育。
中国目前0-6岁幼儿约有 1.8亿;每年新出生人口2000多万。庞大的基数、稳定的增长与更新,奠定了幼儿教育市场坚实的客户基础。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发布的统计公告,中国大陆0-3岁的婴幼儿共计7000万,其中城市0-3岁的婴幼儿数量为1090万。如此看来,早教市场潜力巨大。另外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投入持续增长。中国人在培养孩子方面,可以用“舍得花血本来形容”。国家统计局有关统计表明,我国城市家庭教育占家庭消费的65.5%,有56.5%的家长把孩子教育投资列在首位。央行50城市最新调查:20.2%的居民储蓄动机是“攒教育费”,稳居居民储蓄动机的首位。中国国际化的需求,家长的重视,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造就了早期教育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21世纪最后一支原始股。早教市场正在成为教育产业中一块最具潜力和前景广阔的天地。
政府支持
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指出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必须从儿童早期着手培养。教育部“十五计划”明确指出要“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努力使城乡儿童在入小学前能够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等一系列的举动,明确表明政府对该行业的重视和支持。
社会环境
“穷什么也不能穷了教育”和“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些流行语已经深入国人内心。许多家长对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越来越高。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成为父母,家庭接受早期教育理念的程度将得到显著的提高。
市场基础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公告显示,国内0~3岁的婴幼儿总量高达7000万,0-6岁幼儿约有 1.8亿;每年新出生人口达到2000多万。庞大的基数、稳定的增长与更新,奠定了幼儿早期教育市场坚实的客户基础。伴随着07年“金猪宝宝”和08年“奥运宝宝”的降生,我国第四次生育高峰已经到来。
消费能力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家庭教育消费占家庭消费的65.5%,有56.5%的家长把孩子教育投资列在首位。央行50城市最新调查:20.2%的居民储蓄动机是“攒教育费”,稳居居民储蓄动机的首位。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消费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家庭结构大部分为6+1的结构模式,4个老人+2位家长+1个孩子,6位家长关注着一个孩子的成长,在孩子身上的消费能力相当大。
市场竞争
目前国内早期教育行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各机构的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千差万别,使得目前的早期教育市场颇为混乱。但在整体市场供不应求的前提下,整个市场形成了国内品牌、国外品牌、大型机构、小型组织等众多不同类型机构全面盈利并存的局面。
第二篇: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
《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
一、填空题
1.2-3岁幼儿开始产生的思维形式。(P63)2.婴幼儿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大程度的 个体差异。(P9)3.影响婴幼儿生长最重要的因素是。(P12)
4.按照目前的婴儿期健康体检标准,次的定期健康检查。(P6)
5.母乳具有很多优点,营养丰富,但、的含量稍低。(P23)6.治疗儿童单纯肥胖需要采用以 运动处方 为基础、以 行为矫正 为关键技术、将 健康教育 贯彻始终的综合方案。(P49)的获得是婴儿智力发展阶段的重要成就,是一切认知活动发展的基础。(P63)
8.在给6-12月龄婴儿制作、添加辅食时,应尽可能少放、不加品,但可添加少量 食用油。(P31)
9.人在成长过程中通常有两个体格生长速度的突增阶段,一个生长高峰是青春期,另一个生长高峰则是 婴儿期。(P8)
10.正常儿童语言的发展经历发音、理解和表述三个过程。1岁以前,儿童主要处于咿呀学语和初步理解的 前言语阶段。(P65)
11.对于不满6P25)12.两岁幼儿的认知不再出于原始的混沌状态,开始出现 自我意识,能够将自己的愿望和现实区分开来。(P63)
13.为了保护婴儿的健康,家长应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在1岁以内完成预防接种的 基础免疫。(P6)
14.婴儿在第一年的动作发展中就出现和发展了人类特有的动作——和直立行走。(P53)
15.不能用母乳喂养婴儿时,建议首先选用 适合0-6月龄婴儿的配方奶粉进行喂养,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等喂养婴儿。(P27)16.幼儿的最好饮料是 白开水。(P38)
17.婴幼儿各种常见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P6)18.当前在各种早教基地中,我国教育部门重点投入建设的早教基地是亲子园等各种形式的社区早期教育基地。(P101)
19.在建设社区学前教育队伍中,队伍构成尤其应注意“的原则。(P126)
20.婴幼儿在2-3岁时喜欢帮家长干家务活,这是他们 自我服务 能力初步形成的表现。(P167)
环境。(P201)
22.早教幼儿教师运用示范指导的关键在于把握示范的P205)23.为婴幼儿创设物质和精神环境时,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 安全性 原则。
24.2003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P127)25.集体活动 或 小组活动 是早教基地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P199)26.面向教养人进行早教指导的最主要途径是。(P204)27.早期教育中,幼儿教师进行园本培训的最根本目的是及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P124)28.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育儿效果直接取决于家长参与教育的。(P103)29.婴幼儿的主要活动应该是 亲子互动。(P194)30.考虑到婴幼儿的年龄特点,早教基地在组织活动时,活动时间安排上多采用活动 和 小时制。(P102)
31.玩具的最主要功能是能够帮助婴幼儿获得 快乐的体验。(P165)
32.对于幼儿园来说,开办早教基地的初衷和目的主要是(P112)
33.北京的“四环游戏小组”属于 社区公益性亲子园。(P101)
34.在集体教养机构中,早教活动进行的时间最长不宜超过P195)35.生活中有婴幼儿学不完的最基础、最必要、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在给婴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时应秉持 生活化 原则。(P161)
36.2。(P161)
37.早教活动具有 生活化、游戏化 与 个别化 的特点。(P195)
二、简答题
1.简述婴幼儿运动发展的规律。(P53)
1)从泛化到集中:婴儿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不精确的、不协调的,逐步分化为局部的、精确的、协调的动作。
2)从上而下:儿童动作的发展是自头端向足端进行的。
3)从近而远:儿童动作的发展是从身体中部开始的,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逐步向远端发展。
4)先正后反:儿童正面的动作先于反面动作的发展。2.简述应如何给6-12月龄婴儿添加辅食。(P30-31)1)从一种到多种。2)从少量到多量。
3)逐渐从细到稠、从细到粗。4)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
5)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3.奶水不足的母亲应如何正确人工喂养0-6个月龄的婴儿。(P27-28)1)为婴儿选择合适的奶瓶和奶嘴。
2)奶瓶、奶头的清洗和消毒至关重要,可同时准备每日所需奶瓶、奶嘴数,每日1次集中煮沸消毒。
3)使用清洁饮用水调制婴儿配方奶粉。
4)认真阅读奶粉冲调说明,严格按说明中相应的水与奶粉比例、冲调程序方法进行操作。
5)奶的温度应适宜,不能过热或过冷,一般可将冲调好的奶液滴在手腕内侧和手臂上,以感觉不烫、不很热为适度。6)每次喂奶时间为15-20分钟,不宜超过30分钟。喂奶时应将奶瓶垂直于婴儿的嘴,如果奶嘴有2个孔时,2个孔应对着两侧嘴角,使奶嘴内充满奶液,以免婴儿吸入空气而引起腹胀、溢奶。
7)每次喂奶结束时,奶瓶中应有剩余奶液,以便观察婴儿食入奶量是否充足,喂奶后需要直抱婴儿,轻拍背部,排出胃内空气。
8)两次喂奶间隔一般3-4小时,每天每次的喂奶量会有差异,每次喂奶不必强求婴儿将奶瓶内的奶液全部喝净。
4.影响婴幼儿体格成长的因素有哪些?(P12)
1)环境: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对促进婴幼儿体格生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家庭生活、卫生环境对婴幼儿体格生长有一定影响。
2)遗传:细胞染色体所载的基因时决定遗传的物质基础,决定着每个儿童个体发育的特点,同时受种族、民族、家族的影响很深,制约着儿童的生长。3)营养:营养时影响婴幼儿生长最重要的因素。4)疾病:疾病对婴幼儿体格生长作用十分明显。5.简述如何培养婴幼儿良好的情绪和情感。(P71)
婴儿早期的经验对他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时: 1)要注意给予他足够的爱,并教他爱父母、爱老师、爱小伙伴、爱小动物等。2)要教他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培养儿童稳定、良好的心境。
3)注意从小培养道德观、荣誉感、责任感等良好情感,正确地引导他克服和抑制妒忌心、虚荣心等一些不良的情感。
6.如何培养1-3岁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P37)
1)应规律进餐,幼儿饮食要一日5-6餐,主食3次,正餐间加餐2次,晚饭后也可加餐,但睡前应忌食甜食,以防龋齿。
2)要重视幼儿饮食安排,逐渐做到定时、适量、有规律地进餐,不随意改变幼儿的进餐时间和进餐量。
3)家长应以身作则,用良好的饮食习惯影响幼儿,避免幼儿形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鼓励和安排较大幼儿与家人一同进餐,以利于幼儿日后能更好地接受家庭膳食。
4)要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进餐场所要安静愉悦,餐桌椅、餐具可适当儿童化,鼓励和引导幼儿使用匙、筷等自主进餐。培养幼儿集中精神进食,避免喧嚣、吵闹,在良好环境下规律进餐。
5)鼓励幼儿参加适度的活动和游戏,有利于促进食欲,维持幼儿能量平衡,使幼儿保持合理体重增长,避免幼儿瘦弱、超重和肥胖。7.婴幼儿体格生长的基本规律有哪些?(P8)1)体格生长的速率各时期不同。
2)身体各部分长度比例随年龄而不同。3)体格生长与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4)体格生长存在个体差异。
8.简要说说应怎样培养婴幼儿的记忆能力。(P60)
1)注意创设一个良好、轻松的情绪环境,丰富生活的内容,以便于其记忆。
2)通过游戏、生动的玩具、朗朗上口且易于理解的儿歌及故事,给予必要的刺激,以逐步发展幼儿的有意记忆和记忆的精确性。9.婴幼儿想象的特点有哪些?(P60-61)
婴幼儿的想象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其特点表现为: 1)想象的主体易变化。2)想象有时与现实分不清。3)想象具有夸大性。4)满足于想象的过程。
10.简述适宜的1-3岁婴幼儿饮食烹调方式。(P37)
1)食物原料应选择新鲜、相对柔嫩多汁、质地细腻的食物。
2)食物加工应将食物切碎煮烂,易于幼儿咀嚼、吞咽和消化,特别注意要完全去除皮、骨、刺、核等;大豆、花生等硬果类食物,应先磨碎,制成泥糊浆等状态进食。3)烹调方法上,应采用蒸、煮、炖、煨等烹调方式,不宜采用油炸、烤、烙等方式。4)口味以清淡为好,不应过咸,更不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味精或鸡精、色素、糖精的调味品。
5)膳食花样品种要注意交替更换,以助于幼儿对食物的认知和心理感受,避免对某种食物形成偏食,以利于幼儿保持对进食的兴趣。
11.当婴幼儿间出现问题和矛盾时,教养人应如何处理?(P236)
家长认识到婴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是是发展他人际交往智能的重要时机。在冲突中婴幼儿才能发现别的小朋友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一样,从而学会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家长要鼓励婴幼儿自己协调并解决与同伴的冲突,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12.简述开展早教活动的思路。(P199)
开展早教活动的思路是:以婴幼儿潜能开发与个性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教师与教养人平等对话、和谐沟通为活动方式,以激发兴趣、积极引导为实施重点,以激发兴趣、积极引导为实施重点,以养成习惯、全面发展为活动过程的落脚点。13.简述家庭教育对婴幼儿成长的特殊意义。(P216)(一)父母的遗传素质奠定了婴幼儿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
(二)早期的家庭环境对婴幼儿个性和性格的形成会产生深刻影响(三)科学的早期家庭教育积极地促进婴幼儿的成长与进步
14.早教基地幼儿教师应如何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往互动?(P122)1.对家长教育观念的调适。2.示范并强化适宜的教育行为。
3.及时引导家长,解答家长的育儿困惑。4.发现和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
15.幼儿教师应如何了解婴幼儿发展的需要?(P207)(一)关注婴幼儿的年龄特点(二)尊重婴幼儿的个体差异
(三)早教活动内容方式应灵活,有弹性
(四)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各种相关资源、教养人等。
16.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培养婴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P228-229)(1)控制婴幼儿的零食。
(2)引发婴幼儿积极进食的情绪。(3)引导婴幼儿按时进餐。
(4)引导婴幼儿在固定座位上安静、专心进餐。(5)引导婴幼儿进餐时细嚼慢咽。(6)培养婴幼儿乐于喝白开水的习惯。(7)培养婴幼儿饮食均衡的习惯。(8)不要“喂”出婴幼儿的任性脾性。
17.简述特殊需要儿童的主要分类。(P251)
第一类:发展障碍,包括发展迟缓、婴儿孤独症第二类:情绪障碍,包括焦虑障碍、心境障碍第三类:行为障碍,包括注意缺陷障碍、品行障碍
第四类:感官障碍,包括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第五类:与身心健康相关的障碍,包括睡眠障碍、排泄障碍、进食障碍
18.简述社区早教基地的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P104)(1)总目标
为0-3岁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全程、全方位、富有个性的服务,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在家庭和社区中树立体现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新理念。(2)具体目标
早教基地应着重建立一个可持续和可推广的家庭养护支持模式,以期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第一,改进教养人在照料、护理和教育婴幼儿方面的知识、态度、行为和能力。第二,通过婴幼儿的游戏活动、面向教养人的咨询和指导、入户指导等形式,促进婴幼儿健康、快乐地生活,积极、主动地探索,多元、自然地游戏,培养身心健康的儿童。
第三,通过与教养人的沟通,促进家庭建立和睦关系,为父母提供多元的社会支持;通过与社区成员的协同合作,倡导整个社区对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关注,动员社区资源为婴幼儿及其家庭服务。
因此,幼儿园附设的早教基地的基本任务包括五大方面: 第一,了解并掌握本社区散居儿童的基本情况。
第二,向社区儿童家长及看护人传播正确的育儿理念、育儿知识与育儿方法。第三,提供亲子活动场所。
第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教育活动。
第五,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教育支持与帮助。19.集体教养机构在开展婴幼儿早教活动时应怎样正确定位?(P194)(一)早教活动是面向婴幼儿及其教养人的活动(二)早教活动是个别活动和集体活动相结合的活动(三)早教活动应体现生活化、游戏化、个别化的特点
20.早教机构中,幼儿教师应为婴幼儿创设怎样的精神环境?(P157)(1)宽松与平等。(2)关爱与理解。(3)交流与等待。(4)鼓励与期待。
21.简述早教幼儿教师的成长方向。(P123)
早教基地教师要向全职教师、教育的社会工作者的方向努力
1.调整角色。教师不仅是教养者、培训者,也是家长的朋友、教育的合作伙伴。2.具备较强的做家长工作、与家庭建立支持性关系的能力。3.增强为社区服务的意识,在实践中研究亲子教育问题。
4.教师要注重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有进行亲子教育研究的意识。
22.简述早教基地的工作要求和特点。(P107)
早教基地教育具有早期教育与早教指导的双重任务。
早教基地的教育活动更强调家长与孩子在情感方面的交流沟通,强调在早教基地教育现场,教师、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早教基地教育的特点:(一)主体多元性(二)多向互动性(三)形式综合化
(四)亲子引导同步
23.简述婴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P238)
(一)将婴幼儿摆在家庭中心的位置,过度照顾、包办代替(二)片面追求教育结果,忽视婴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接受水平
(三)重智力开发,轻身体素质、行为习惯、人际交往和良好品德的培养(四)教养态度不一致、言行不一给婴幼儿造成了不良影响 24.简述家长应如何与婴幼儿一起游戏。(P240)1.尊重心理,注重体验。2.掌握分寸,划清界限。3.转移注意,另谋教机。4.表扬批评,适可而行。
25.谈谈家长应怎样为婴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P225)(1)夫妻关系。(2)婆媳关系。(3)亲子关系。(4)邻里关系。(5)同伴关系。
三、分析题
1.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年轻母亲因缺乏科学喂养指导而产生的育儿问题屡见不鲜。请结合生活中得实际情况分析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P24-26)
答:1.产后尽早开奶,初乳的营养最好。新生儿尽早吸吮母亲的乳头,可以获得初乳,还能刺激泌乳。初乳对婴儿十分珍贵,有以下营养特点:(1)蛋白质含量高。
(2)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含有更多的抗体、抗感染蛋白、白细胞抗感染物质,有助于婴儿防御感染及初级免疫系统的建立。
(3)初乳中微量元素、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比成熟乳要高得多。(4)初乳也有通便的作用,可以清理初生儿的肠道和胎便。因此,应尽早开奶,产后30分钟即可开奶。2.按需哺乳。
应该按需喂奶,每天可以喂奶6~8次以上,即婴儿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喂,不限制喂奶时间和喂奶量。
每次哺乳中先产生的淡蓝色的奶叫前奶,后产生的较白的奶叫后奶。前奶含有更多的蛋白质、乳糖和其他营养素,后奶则含有更多的脂肪,可为婴儿提供足够的能量。因此,应使婴儿每次都既吃到前奶又吃到后奶才能得到完整的营养。通常应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吮另一侧。
3.不给新生儿人工奶头和代乳品(水、糖水或奶粉)
人工奶头会使婴儿对母亲的乳头产生错觉,代乳品也回影响母乳喂养。4.教会母亲掌握母乳喂养的技术。
乳母应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睡眠充足;饮食要营养丰富,多样、清洁、易消化吸收,保证足够的热量和水分的摄入。
乳母在进行母乳喂养时,婴儿嘴与母亲乳房的正确含接、婴儿的有效吸吮、正确的哺乳体位和及时的挤奶,是促进和保持母乳足量分泌的有效技巧。5.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
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家长应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适宜的阳光会促进皮肤维生素D的合成;也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制剂,这种补充对预防维生素D缺乏尤为重要。
6.给新生儿和l~6月龄婴儿及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由于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给新生儿和1~6月龄婴儿补充维生素K。
7.纯母乳喂养应坚持到婴儿满6个月
在4~6月龄以前,如果婴儿体重不能达到标准体重时,需要增加母乳喂养次数。2.请结合婴儿发展的实际,简要分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P62-63)答:据皮亚杰的理论,婴幼儿认知发展主要在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初步发生与发展的时期,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初步阶段(感知运动阶段)。认知的发生与发展有以下六个阶段。
(一)反射练习阶段(0~1个月):也称本能阶段,新生儿天生具有无条件反射。(二)动作习惯和知觉形成阶段(1~5个月):婴儿早期由于某些条件反射,形成了一些行为习惯,如吸吮手指、头转向声源、目光追踪移动的物体等。
(三)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5~9个月):此时婴儿的视觉和动作开始协调,出现伸手够物、敲打、传递玩具等,且这种够抓、摆弄物品的能力越来越趋于成熟。(四)手段与目的之间协调阶段(9~12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动作从一开始就明显地表现出它是用来达到目的的方法。另外,这个阶段的婴儿还获得“物体永存”的概念。客体永久性概念获得是婴儿智力发展阶段的重要成就,是一切认知活动发展的基础。
(五)感知运动阶段(12~18个月):婴幼儿能够通过偶然尝试而发现新的达到目的的手段,探索新的方法并且能够为了了解外在客观变化而进行的不断尝试。这是婴幼儿智力发展的又一大进步,它标志着婴幼儿思维能力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六)智力的综合阶段(18~24个月):这时婴幼儿具有了心理表征能力,他们可以对自己的行为以及外在事物进行内部表征,开始心理的内化进程。婴幼儿获得心理表征能力的明显标志是:
1.不用外部尝试动作就能解决问题,即通过头脑中组合动作来构成达到目的的新方法。
2.产生延迟模仿能力。例如,看见小伙伴把果皮扔到垃圾,第二天自己也学着扔果皮到垃圾筒。另外,近24个月的婴儿不再是原始的混沌状态,能将自己的的愿望与现实区分开来。这个自我中心化和相应的去自我中心化过程,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特征和一般规律,并贯穿于儿童心理发生与发展的整个过程。
4.在适宜的精神环境中,婴幼儿能够提供轻松、自由、自主地参与各项活动。请举例说明幼儿教师应怎样为婴幼儿提供适宜的精神环境。(P156-P158)
5.请结合早教工作的实际,说说早教幼儿教师应如何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往互动。(P204-P207)
6.一个好的早教活动需要幼儿教师在活动前做精心的设计,请简要说说幼儿教师应怎样设计早教活动。(P194-P198)
第三篇:电大 0~3岁保育与教育 复习
0~3岁婴儿的保育与教育 简述题
1、简述0~3岁婴幼儿保育教育的内涵。答:(1)教育对象为0~3岁婴幼儿及其教养人。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第一教育对象是0~3岁婴幼儿,但还包括婴幼儿的教养人。(2)教育主题是早教教师与教养人早教教师和教养人都是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活动的教育主体。(3)教育内容和方法具有独特性。0~3岁婴幼儿早起教育内容的独特性表现为以保育为主、教育为辅;方法的独特性体现在教育方法更注重个体差异,以个性化教育为主。
2、为什么要重视对婴幼儿教养人的指导? 答:(1)社会形式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除了需要专业早期教师的指导,更需要教养人在早期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对教养人的指导有利于提高早期教育活动的教育效果。(2)家庭中的婴幼儿保教主要由教养人实施,但她们大多并不具备科学的育儿理念、知识和技能,往往缺乏计划性、科学性。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婴幼儿教养人的指导。3、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答:(1)理念上:保育先于教育。(2)内容上:生活多于学习。(3)形式上:个别教养多于集体活动。(4)目标上:情绪、情感重于认知。4、0~3岁阶段为什么强调保育先于教育? 答:(1)0~3岁是受生物发展节律控制最强的时期,外在影响的作用较小。(2)0~3岁是人生最稚嫩的时期,婴幼儿需要早期教师和教养人的生活照料和情感呵护。(3)0--3岁婴幼儿具有内在发展动力,教育应与之配合。
5、你是如何理解0--3岁婴幼儿的保教内容“生活多于学习”? 答:(1)生活是0--3岁阶段的重点,蕴藏真重要的发展契机。(2)婴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只能在直接感知的生活事件中获得学习。
6、简述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任务。答:(1)为婴幼儿提供早期教育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教育活动以促进婴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积极、主动地探索,多元、自然地游戏,培养身心健康的儿童。(2)为父母等教养人提供多元的社会支持,向0--3岁婴幼儿教养人传播正确的育儿理念、育儿知识与育儿方法,改进教养人在照顾、护理和教育婴幼儿方面的知识、态度、行为和能力。(3)倡导社区对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关注,动员社区资源为婴幼儿及其家庭服务。(4)了解并掌握一定区域内0--3岁婴幼儿的基本情况,为政府和社区制定相应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政策提供咨询和依据。
7、简述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原则。答:(1)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指教育过程应保证婴幼儿的平安、无危险、该原则也是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工作中的首要原则。(2)自然性原则。自然性原则是指教育应尊重并顺应婴幼儿的自然特点,不依照主观意志改变幼儿成长规律。(3)适时性原则。适时性原则指保育与教育工作应适时抓住婴幼儿发展的关键时期,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培养,使婴幼儿发展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4)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指早教教师和教养人通过引导,能够使婴幼儿感到愉悦,激发其兴趣并获得发展。(5)赏识性原则。赏识性原则指要给予婴幼儿充分的尊重、理解、信任和赏识,强化婴幼儿的行为,激发其探索发现的兴趣,增强婴幼儿愉快的心理体验,纠正不良行为。(6)榜样性原则。榜样性原则是指在婴幼儿保育与教育过程中,早教教师和教养人要树立自身的榜样形象,用积极正确的行为、事物来引导和教育婴幼儿。8、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内容总体上可以分为保育与教育两大部分。(1)保育:科学喂养、日常护理(养护)、预防常见疾病与意外伤害。(2)教育:动作发展教育、认知发展教育、语言发展教育、情感与社会发展教育。
9、婴幼儿保教中实施游戏法的要点有哪些? 答:(1)早教教师和教养人是游戏的参与者、辅助者。(2)早教教师和教养人是游戏的指导者。(3)婴幼儿有自主选择的权力。(4)游戏应与婴幼儿答发展水平匹配。
10、婴幼儿保教中实施问答法的要点有哪些? 答:(1)正确对待婴幼儿的提问。(2)问题的开放性与答案的多样性。(3)帮助婴幼儿提出问题。
11、婴幼儿保教中实施讲述法的要点有哪些? 答:(1)讲述方式不能是课堂教学模式。(2)讲述者的语言要生动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3)配合恰当的讲述手段。(4)不能限制婴幼儿听的状态。(5)恰当鼓励婴幼儿自己讲述。
12、婴幼儿保教中实施操作法的要点有哪些? 答:(1)教育者要耐心,不轻易放弃。(2)操作练习强速适中。(3)采用积极强化手段。
13、当前我国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答:(1)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政策不完善;(2)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书主管部门不明确;(3)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体系不健全;(4)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机构缺乏办学规范性;(5)教养者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14简述国外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趋势。答:(1)以婴幼儿为本,关注成长。(2)服务综合化和多元化。(3)早期教育机构、家庭和社区合作共育。(4)增加政府财政投入。
15、简述我国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的方向。答:(1)政府主导早期教育。(2)跨部门的合作与资源整合。(3)注重教育公平。(4)依托社区提供早期教育服务。(5)师资上的专业化。(6)重视对教养人的指导。(7)制定早期教育机构准入标准与儿童早期发展标准。
16、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人格)理论给我们的教育启示。答:(1)早教教师和教养人要尽量给婴幼儿创造亲切、舒适、轻松的家庭氛围。(2)早教教师和教养人必须承担起控制婴幼儿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17、简述蒙台梭利的敏感期理论对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启示。答:(1)早教教师和教养人要遵循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巧妙地运用敏感期带来的宝贵发展动力,全面促进婴幼儿的发展;(2)要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早教教师和教养人应耐心、宽容地对待儿童发展中的差异;(3)儿童的各种能力有其对应的敏感期,应适时地抓住机遇开展保育与教育工作,全面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
18、简述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对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启示。答:(1)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为我们提供了养育婴幼儿的新观念:尊重婴幼儿的天性,是正确育儿的第一要义。(2)每一个教养人和早教教师应该在成熟的力量与教育过程之间求得合理的平衡。在教育过程中,早教教师和教养人不应该只强调文化目标而忽视婴幼儿成长的客观规律。
19、格塞尔的同事阿弥士给了我们怎样的忠告? 答:(1)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2)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3)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4)不要老是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和孩子一道充分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
20、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启示。答:(1)早教教师或教养人应为婴幼儿提供可探索的环境,给予他们时间与空间进行充分地探索。(2)提醒早教教师和教养人,儿童思维发展具有阶段性,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了
儿童的学习水平,各个阶段依次经历,不可逾越,但阶段与阶段之间的转化速度存在个体
差异。
21、简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给我们的教育启示。答:(1)提示早教教师和教养人应多为婴幼儿创造其与早教教师、教养人及同伴相互交往、交流的环境和机会。(2)最近发展去理论则告诉我们,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必须着眼于他们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早教教师和成人应该明确婴幼儿发展的两种水平,采取与之相对应的保育与教育内容和方法。
22、简述生态系统理论对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启示。答:(1)早期教育不能仅限于关注婴幼儿本身,更应该将他们的主要教养人囊括在教育指导当中,加强对教养人的指导。(2)早教教师与主要抚养人应意识到婴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不仅收到来自教师和教养人的直接影响,更受到多个生态系统的交互影响,早教教师与教养人应积极地吸收各个系统的有益成分,摒弃消极因素,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23、简述婴幼儿体格生长的基本规律。答:(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4)从无意识动作到有意动作。
24、简述头部动作的发展及其意义。答:(1)满月时,婴儿在趴着时能够使劲把头抬到水平位置,然后再一点点向上抬起,直至近5个月俯卧时能够将头高高昂起“看世界”。当他们6个月时,能够自己坐,头部保持竖直;当他们会翻身的时候,仰卧时也能够抬头了。(2)俯卧时能够抬头的意义不亚于能够直立行走。因为自主地控制自己的头部运动意味着他们可以看到更宽广的世界、更多样的环境,同事还可以让他们了解自己身体在空间的位置,为控制全身的协调运动的发展做好准备。
25、简述触觉对婴儿油的重要意义。
答:触觉是最先并高度发育成熟的感觉系统之一。(1)触觉的存在对于婴幼儿发展至关重要、摇晃、抚摸和通报等对婴幼儿产生镇静作用。(2)触觉也是婴幼儿探索周围事物、人及自己身体的有效方式。
26、简述婴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过程。
答:皮亚杰认为思维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0—2岁是形成思维的关键时期。(1)子阶段一:简单反射(出生至1个月)。主要是先天性反射。(2)子阶段二:初级循环反应阶段(1—4个月)。婴幼儿参与的活动主要基于自己的身体,行为尚无目的性。(3)子阶段三:次级循环反应阶段(4—8个月)。这一时期自我中心化现象有所减弱,婴儿开始注意自己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4)子阶段四:次级循环反应的协调阶段(8—10个月)。该阶段婴儿开始使用有目标指向的行为,将几个图式进行整合和协调,表现出计划或计算如何产生想要的结果的能力。(5)子阶段五:三级循环反应最重要的特征是婴幼儿所重复行为的有意性进一步增加,出现实验性与创造性。(6)子阶段六:思维的开始阶段(18—24个月)。此阶段的户主要成就在于心理表征或者象征性思维能力的获得。
27、简述0—3岁婴幼儿的语言发展。答:(1)前语言交流,前语言交流最明显的表现是牙牙学语,它开始于2或3个月,一直持续至一岁左右。这是一种跨文化的普遍现象。(2)第一个词。婴幼儿一般在第10—14个月时说出第一个单词,一旦婴幼儿开始生成词语,词汇量会快速增长。(3)词汇运用。儿童早期词汇里的第一批单词一般与客体有关、既包括有生命的也包括无生命的。(4)双词语。在第1岁6个月左右,当词汇接近200个词时,幼儿开始结合两个词,将单词连成句子来表达一种想法。(5)理解与生成。整个婴幼儿期,理解的发展比生成要快。
28、简述亲子依恋的发展过程。
答:婴幼儿依恋在出生后6个月中逐渐出现。(1)前依恋期(0—2个月)。婴幼儿最初表现出一系列不同的技能性反应,即哭泣、微笑等信号行为与依附、要求拥抱等趋近行为。(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这一时期的婴幼儿出现了对熟悉人的识别再认,熟人较陌生人更能引发婴幼儿的依恋反应,但任然无去边地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关注。(3)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这一时期儿童出现了分离焦虑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出现了对熟人持久的依恋情感,并能与之进行有目的的人际交往,从而形成对特定个体的一致的依恋反应系统。(4)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24个月)。这时的儿童已能理解父母的需要,并与之建立双边人际关系。
29、简述不同的依恋类型对幼儿的发展有不同的现实影响。答 :(1)在个性特征方面,与不安全型儿童相比,安全型儿童在以后表现出 更强的探索欲望与能力。(2)在游戏与社会性交往中,安全型的儿童也表现出良好的个性特征与社会认知能力。(3)在特定问题情境中,安全型儿童也表现出较强的难题解决能力与良好的坚持性、挫折容忍力。
30、简述婴幼儿早期的交往行为的发展过程。答:(1)第一阶段以客体为中心(6—10个月),交往集中在玩具和物品上二不是针对同伴,婴幼儿之间互不理睬,偶尔互相触摸、微笑、发出声音和短暂的注意。(2)第二阶段出现了简单交往(1—1.5岁),此时婴幼儿交往具有了应答的性质,出现了婴幼儿之间互相注意。“对话”,给取玩具,甚至模仿等动作。(3)第三阶段发生了互补性交往(1.5—2.5岁),此时婴幼儿间出现了合作、互补等互惠行为。
31、简述母乳喂养的主要优点。答:(1)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营养均衡,含大量免疫物质;(2)婴儿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强,母乳的营养结构和比例都更适于婴儿。
32、如何评价0—3岁婴幼儿的营养状况? 答:(1)人体营养状况最直接的评价方法就是人的身高和体重,体重反映的是近期的营养状况,身高反映的是长期的营养状况。(2)其他临床体检内容,包括婴儿皮肤的弹性及颜色,肌肉的紧张度、食欲乃至头发的光泽、柔软程度等也可以作为评价0—3对婴儿营养的依据。
33、简述新生儿的喂养要求。
答:婴儿出生后,英尽早进行哺乳,这样可以促进母亲乳汁的分泌,也有利于以后的母乳喂养。(1)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提倡按需哺乳,不需要严格按时间哺乳。一般阿狸说,出生一周的新生儿,每天需哺乳10---12次,2周后哺乳次数可比刚出生时适当减少,平均为8—10次。(2)喂奶时,母亲和婴儿的姿势都应该感到舒服,并且要使婴儿的嘴和乳头吻合,即将乳头和乳晕一起含到嘴里。(3)喂奶后,教养人英及时帮婴儿拍嗝,把胃中的气体排出,避免出现溢奶、吐奶现象。
34、如何调制配方奶?
答:选用相应阶段的配方奶粉,定时定量哺喂。(2)调制时,向奶瓶是倒入适量温开水,然后加入规定比例的配方奶粉,不需要另外添加糖,摇动奶瓶直至均匀。调制好的奶最好晾至与体温相同,测试温度的最好方法是往手腕内侧滴几滴奶,如果感觉热,就是温度高了,(3)调制好后,如果婴儿没有吃奶或者没有吃完,那么应该立即将奶瓶放到冷藏室里,如果过了一个小时,就应该把它倒掉。
35、教养人应怎样培养0—6对婴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答:(1)0—6个月是婴儿睡眠习惯逐渐形成的阶段,因此可以根据全家人的作息时间,选择婴儿最适合的睡眠时间。(2)婴儿需要逐步养成白天少睡,夜间多睡的习惯,避免昼夜颠倒。白天教养人可以多拍婴儿玩一会,到喂奶时间也可以把婴儿弄醒喂奶;而到了夜里,喂奶时尽量喂饱,根据婴儿的情况减少喝夜奶的次数,并且尽量不要逗他玩,使之过于兴奋,(3)还可以在婴儿入睡之前把他放在床上让他自己入睡。养成这样的习惯后,婴儿在夜里醒来以后,还能自己入睡。
36、简述0—6个月婴儿语言发展的要点和策略。
答:语言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1)0—6个月时,婴儿语言学习的重点是语音的辨别,对语言交流、整体情境的感知,以及通过咿呀发声练习控制自己的声带。(2)教养人在与婴儿进行语言交流时,要注意适度的夸张和重复。(3)教养人要为婴儿提供大量发音练习的机会。
37、教养人对婴儿的情绪情感和社会发展交往有哪些指导策略? 答:(1)利于亲子游戏创设亲子共享时光。!2)借助日常生活环节制造交流主题。(3)运用感知觉和动作游戏丰富情绪体验。
38、怎样发展0—6岁婴儿的大动作。答:(1)0—3岁婴儿大肌肉动作的发展重点在于颈部和四肢肌肉灵活性的提高。教养人可以经常让婴儿俯卧,利用婴儿感兴趣的人或物品的移动引导幼儿自主抬头和转身。(2)4—6个月时,婴儿将靴子自主翻身和独坐。教养人可以有意的适当增加这类训练。
39、简述0—6个月婴儿家庭奇偶碍于重点。
答:帮助婴儿只有母体外环境,逐步建立生活常规。(2)发展感知觉和动作,促进感知觉的协调与统合。(3)支持婴儿对自身和外界的探索,初步认识因果关系。(4)重视亲子互动,促进语言和社会性的发展。(5)敏感、持续的生活照料和亲子游戏,形成安全依恋。40、简述7—12月龄婴儿的营养需求构成。答:(1)主要营养源——奶类。继续给予母乳喂养的同时,选择较大婴儿配方奶粉。(2)必要补充——辅食。从6月龄开始,需要逐渐给婴儿补充一些非乳类食物,包括菜汁果汁、蛋黄和肝泥、淀粉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41、简述7—12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的具体方法。答:(1)从一种到多种。(2)加辅食的量由少到多。(3)逐渐从稀到稠,从细到粗。(4)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5)新的辅食要在婴儿健康、小花功能正常时添加,患病时不要添加新品种。(6)勿强迫进食。如果婴儿不接受新食物,抚养人可以变化方式添加。
42、简述7—12月龄婴儿辅食烹调制作需求。答:(1)为婴儿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现做现食。(2)注意制作炊具餐具卫生。(3)课添加少量食用油,应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4)烹制方式多采用蒸煮的方式。
43、简单谈谈如何培养婴儿健康的饮食行为。答:(1)让婴儿学习自己进食。(2)定时定点进餐。(3)避免挑食和偏食。(4)专心进餐和情绪愉快。
44、怎样培养7—12个月婴儿的睡眠习惯?
答:该姐夫安婴儿良好的睡眠习惯体现在定时睡眠、快速入睡、分床独睡等方面。(1)逐步形成婴儿定时睡眠的习惯。这个时期的睡眠时间一般是晚上8—9点钟,半夜醒1—2次,早晨6—7点起床。(2)做好睡前准备,快速入睡。除了保证居家安静、空气新鲜、光线柔和、温度适宜外,睡前不要让婴儿过于兴奋,避免引起婴儿情绪波动。(3)逐步培养婴儿独立入睡的习惯。可以在父母的我是放置单独的床,引导婴儿从最初抱着自己喜欢的玩具入睡,再逐渐过渡到拜托依恋物,自己独立睡觉。
45、怎样培养7—12个月婴儿的排便习惯?
答:7—12个月婴儿的排便习惯培养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练习只用坐便器排便;(2)培养固定排便时间;(3)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46、7—12个月婴儿的口腔卫生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7—12个月正好是婴儿乳牙萌出时期,同事由于这个阶段已经添加辅食,这个阶段口腔和乳牙的清洁对于保障乳牙健康、预防龋齿有很重要的作用。(1)出牙前,每次哺乳(喝奶)后和每天晚上,家长需要用手指缠上消毒纱布轻轻擦洗牙龈和鄂部,进餐后给婴儿喝一些温开水,用以情节口腔;(2)在乳牙萌出后,家长可以戴着指套帮婴儿刷牙,达到情节口腔的作用。
47、怎样给7—12个月婴儿洗澡?
答:对于婴儿来说,洗澡是一项有趣而又放松的运动,同事也是增进亲子间情感的重要时刻。(1)要保证房间温暖、没有穿堂风,而且要把需要的一切准备好;(2)调试水温,务必先放凉水再放热水,用肘部试水温;(3)让婴儿竖坐着洗澡;(4)先淋湿婴儿身体、擦沐浴露,注意清洗婴儿身上的褶皱与臀部;(5)给婴儿洗澡的时间要控制在十分钟之内;(6)把婴儿从水里抱起来之后,马上用大浴巾把全身包住,留出头部、擦干身体。
48、户外活动对7—12月龄婴儿有怎样重要作用? 答:(1)新鲜的空气中含氧量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2)适当的冷、热刺激,能使皮肤和呼吸道粘膜得到锻炼,并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3)适量的晒太阳,可以帮助机体获得维生素D和洗后食物中的钙和磷,以预防佝偻病;(4)7—12月龄婴儿的活动量越来越大,有主动去户外的要求。
49、简述婴儿佝偻病的预防措施。答:(1)多到户外活动,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蛋黄、肝等辅食,从中获取一部分维生素D;(3)北方银冬天寒冷漫长,新生儿两周后可开始服用鱼肝油。
50、简述婴儿烫伤的处理。
答:让婴儿迅速脱离烫伤现场,剪开被高温液体浸透的衣物。(1)一度烫伤可立即将受伤的部位用凉水冲洗几分钟。(2)二度、三度烫伤需要注意防止水疱破裂,因为水疱破裂容易感染。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毛巾覆盖创面,及时送医院处理。(3)对于脸、收、脚或生殖器上的烫伤,一定要让医生或护士诊治。
51、简述应如何为婴儿爬行创设环境条件和支持。答:(1)教养人可以为婴儿提供感兴趣的玩具材料,吸引婴儿爬行前去拿取,比如提供玩具电话、闹钟、玩具琴等玩具;(2)加强婴儿四肢肌肉力量训练,可借助物体帮婴儿抬起胸腹,可以在婴儿俯卧时将软坐垫垫在胸腹之间,使婴儿胸腹离地,手和膝着地;或者可以一手托着婴儿的胸腹,一手抵住婴儿的小脚,缓慢推动婴儿向前爬行,鼓励婴儿向前爬行去取玩具。(3)对已经初步掌握爬行的婴儿,可适度有序地增加爬行难度,使爬行更灵活和有趣。(4)需要注意爬行安全,多鼓励婴儿,不能急于求成。
52、怎样为7—9个月的婴儿创造同伴交往机会? 答:(1)家长要注重通过生活环节中亲子交往培养婴儿的社会交往技能,如吃东西的时候要与家人分享,玩玩具的时候要与家人轮流玩。(2)家长要多创设婴儿与同龄伙伴相处的机会,并有意识地引导婴儿发出友好交往的行为,如打招呼、轻握同伴的手、拥抱等。此时,早教教师和教养人可示范在先。(3)当有机会让两个婴儿一起玩玩具的时候,观察婴儿对同伴的反应,鼓励婴儿之间轮流玩。
53、简述13—24个月婴儿家庭教育重点。答:(1)细心护理生活起居,培养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2)放开孩子手脚,培养其敢于探究和求知的精神。(3)积极应对孩子的逆反,注重其良好个性的培养。(4)尊重孩子的发展速度和个体差异,切忌苛求和横向比较。
54、简述安排婴幼儿饮食需求的主要原则。答:(1)各营养素的供给量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合适。(2)产生不同营养素的食物间也应有平衡。
55、简述13—34个月龄幼儿的饮食加工和烹调原则。答:(1)食物原料应选择新鲜、相对软嫩多汁、质地细腻的食物;(2)食物加工应将食物切碎煮烂,这样易于幼儿咀嚼、吞咽和消化;(3)在烹饪方法上多以蒸、煮、煨等方式,少采用油炸、烤、烙等方式。(4)口味以清淡为好,不应过咸,更不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尽量少用各种调味品;(5)膳食花样品种要不断交替更换。
56、应从哪些方面加强对13—24月龄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和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
答:(1)创设良好的进餐环境;(2)形成有规律的进餐习惯;(3)合理饮食结构,避免偏食;(4)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57、教养人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选择合适的时间。上午的9—10点钟是最适于户外活动的时间,冬天可适当的推后。(2)选择合适的衣着。尽量给幼儿穿宽松、舒适、易吸汗的衣服、穿着厚薄要适宜。(3)选择合适的地点。离家比较近,远离汽车尾气,宽阔平坦。(4)选择合适的运动。上肢运动以及弯腰、下蹲、踢腿、跳跃、划船、直臂悬腿等运动。(5)注意户外运动卫生。
58、简述13—24月龄幼儿动作发展教育策略。答:(1)13—18个月龄婴幼儿动作发展教育策略:教养人应满足小儿充分活动四肢的需要。支持和鼓励病大胆放手让他在自己的活动中发现和发展;可提供一些自己容易获取的材料、物品;可与婴儿一起玩扔球、捡球、找东西的游戏,训练婴儿独自在地上玩,独立蹲下捡东西、独自站立,并独自稳定行走;在教养人的看护下,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细小的物让幼儿摆弄操作,锻炼他们手部小肌肉的发展。(2)19—24个月龄婴幼儿动作发展教育策略:首先,父母可让幼儿拉着小拖车之类的玩具练习走路,并使婴儿有机会学习拉着玩具侧着走和倒着走,通过游戏训练小儿跑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其次,父母可有意识训练幼儿上、下楼梯。训练赏析楼梯时,开始选择的楼梯不要太多层,以便于幼儿能够较顺利地上下完楼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最后,教养人可以准备一些适合这个年龄儿童的玩具,促进他们身体各部分肌肉的协调活动能力。
59、简述13—24月龄幼儿语言发展教育策略。答:(1)13—18个月龄幼儿语言发展教育策略:教养人要多与幼儿进行沟通和接触,用结构简单的句子和简短话和他们交谈;开展亲子阅读,图书、儿歌、童谣都是开展亲子阅读的好素材。(2)19—24个月龄幼儿语言发展教育策略:首先,该阶段要多给幼儿创造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说,不要替代他们的表达。其次,教养人还可以借助图书故事促进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最后,通过儿歌、童谣和顺口溜等训练幼儿逐步把字音发准。
60、简述13—24月龄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策略。答:(1)13---18个月龄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策略:首先,喜怒哀乐是人的正常情绪表现,要正确对待幼儿的情绪。其次,一定要以身作则没在为人处事方面为幼儿做好榜样和示范,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再次,在日常生活的与人交往中,与婴儿一起评论简单的是非观念。最后,教养人应创造机会尽早让幼儿同其他小朋友交往。(2)19---24个月龄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策略:首先,教养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给幼儿创设一些自己做事的机会。其次,教养人可以创设条件与幼儿多玩一些角色游戏。最后,教养人要时时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对于他们的疑问要给予及时的回应。61、简述13—24个月龄幼儿的家庭家养重点。答:(1)细心护理生活起居,培养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2)放开幼儿手脚,培养其敢于探究和求知的精神。(3)积极应对幼儿的逆反,注重其良好个性的培养。(4)尊重幼儿的发展迅速和个体差异,切忌苛求和横向比较。62、简述25--36个月龄幼儿的饮食烹饪原则、答:首先,应适合他们的咀嚼和消化能力。其次,应尽量避免食用过多的刺激性调味品和油炸食品。最后,幼儿不宜食用生硬、粗糙、过于油腻的食物。63、简述25--36个月龄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要点。答:(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2)学习自己拿勺子吃饭。(3)养幼儿细嚼慢咽的好习惯。(4)饮食定时定量并逐步接近成人的饮食习惯。64、简述2--3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原则。答:(1)让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做。(2)免单纯地说教,将教育寓于有趣的游戏或情境中。(3)对自理能力培养要保持一致性和一贯性。65、简述幼儿户外活动的“三浴法”
答:三浴法是幼儿体育锻炼最常见的方法,即空气浴、水浴和日光浴。(1)空气浴是指在空气流通的室内活动或在户外游戏、体操、散步等,锻炼幼儿对冷、热刺激的适应能力。(2)水浴即利用水的温度和水的冲撞及压力等机械作用来锻炼身体。游泳是其中幼儿最喜欢的一项活动。(3)日光浴可使人体同时收到直射、散射和反射光的共同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可结合户外游戏、体操等活动,利用日关锻炼,也能起到日光浴的作用。66、简述幼儿肥胖症的病因及预防。答:(1)导致幼儿肥胖的常见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营养失衡、缺乏运动等三个方面。(2)肥胖症的预防措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小鼓励幼儿吃多种多样的蔬菜和水果。*培养幼儿爱运动的习惯。67、应怎样预防幼儿龋齿? 答:(1)养成饭后漱口、定时刷牙的习惯。(2)证饮食的合理、健康。(3)定期检查口腔以早发现早治疗。对25--36个月幼儿,每2--3月查一次。.68、如何促进25--36个月哟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答:(1)保护幼儿对事物积极关注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耐心地解答幼儿的问题,参与他们的活动。(2)教养人多带幼儿走出家门,给予他们丰富的环境刺激。(3)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启发他们感知事物的特性。(4)要积极引导幼儿口头语言的练习,让幼儿认识事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69、简述25--36个与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策略。答:(1)理解幼儿情绪情感特点,创设积极的心理和环境氛围。(2)以身作则,在幼儿面前尽量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用积极的心态和愉快的情绪去影响和感染幼儿,避免把不良情绪传染给幼儿。(3)多给予表扬和激励。70、谈谈25---36个月幼儿家庭教养的重点。答:(1)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尊重幼儿的想法。(2)适时参与幼儿的活动,积极鼓励与合理引导其大胆探索。(3)正确对待幼儿的反抗,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4)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前准备,包括心理准备、交往准备。71、简述社区早教基地的主要功能。
答: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机构的功能主要有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1)育人功能,也称本体功能,指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架构对婴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的影响作用。(2)社会功能,也称工具功能,主要表现为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机构对社会政治、文化、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如社会文化传递功能,提高教养人教育婴幼儿的水平。
72、简述社区早教基地的主要任务。答:(1)为0--3岁婴幼儿提供保育与教育。(2)为教养人提供科学育儿指导。73、简述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机构的现存类型。答:(1)依托社区的早教基地,主要由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负责组织运行,旨在提高社区婴幼儿的受教育率和受教育水平,是政府提高国民素质系统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2)依托幼儿园的亲子园,主要由教育部门主管,由社区内的幼儿园兼职管理,面向社区招生,可为社区家庭与婴幼儿提供一定的早期教育与指导。(3)社区培训机构开办的早期教育中心,属民办学校性质,所占比例最大,这类保育与教育中心面向社会招生,具有盈利性质。74、简述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机构环境配备的原则。答:(1)安全性原则,婴幼儿缺乏自我保护的功能,因此在提供设备和玩具材料时,要把安全、卫生和健康放在首位。(2)探究性原则。婴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认识世界、获得经验。因此提供支持多感官参与的材料,更能激发婴幼儿参与活动、进行探究的
兴趣,达成多种教育效果。(3)多样性原则。婴幼儿的发展包括运动能力、认知能力、社会学习、艺术、语言等多个方面。为此,应为婴幼儿提供多领域的活动区域以促进婴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
75、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机构的活动有哪些类型? 答:(1)针对婴幼儿的活动:针对婴幼儿的活动是指以婴幼儿为主要对象,旨在促进其各方面能力发展的保育教育活动。从内容上讲,这些活动包括语言活动、认知活动,运动游戏以及社会交往活动等。从形式上分类,既有婴幼儿的自由游戏活动,也有教师组织的游戏及亲子游戏等。(2)针对教养人的活动:针对教养人的活动是指以教养人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其育儿理念、育儿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指导,提升其科学育儿水平的活动,其形式多种多样。
76、简述早教活动设计的原则 答:(1)生活化原则。生活化原则是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机构活动设计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是由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即指对于0--3岁婴幼儿,生活环节即活动,也体现在对教养人指导的生活化。
(2)游戏化原则。游戏化原则是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应遵循的普遍性原则。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婴幼儿的一切活动都应体现游戏性,让婴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基本经验和能力发展。
(3)个别化原则,早教教师应理解、尊重婴幼儿的发展差异,针对不同的教养人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
77、确定早教目标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定目标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婴幼儿发展目标指向应明确、具体。(2)目标应指向婴幼儿和教养人。
78、简述早教活动中活动材料准备的要点。
答:早教教师为活动配备材料时应注意做到以下四点:(1)材料应物化活动的目标;(2)材料应具有趣味性;(3)材料应生活化;(4)材料应具有安全性 79、早教教师如何正确开展活动评价?
答:在早期教育活动评价中,评价可从目标的达成度、过程的节奏感和参与者的满足感三个方面进行评价。(1)标的达成度是指婴幼儿及其教养人在教师设计的活动中各自所获发展的程度。(2)评价活动过程是否具有节奏感,早教教师主要应分析整个活动过程是否一环扣一环,紧凑又不匆忙,舒适又不无聊。(3)早教教师还可以通过分析参与者的满足感来评价活动的适宜性。另外,要确保活动评价实施的科学性,教师一方面需要掌握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也需要对教养人心理和需求进行一定的摸底和调查。80、简述脑瘫儿童的常见症状。
答脑瘫的临床表现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三种类型。(1)痉挛型:以四肢僵硬为主要表现。(2)手足徐动型:四肢和头部出现不自主的无意识动作,做有目的动作时,全身不自主动作增多母乳面部出现“挤眉弄眼”,说话及吞咽困难,常伴有流口水等。(3)共济失调型:以四肢肌肉无力、不能保持身体平衡、步态不稳、不能完成手指指鼻等精细动作为特征。单纯性共济失调较少见,共济失调也可以与手足徐动联系在一起。另外,患儿常常无法保持一个固定姿势,站立时,为维持站立姿势不得不进行频繁调整。学走路时间晚于正常儿童,行走时为了活动平衡,双脚左右距离较宽,步态蹒跚,方向性差。81、简述0--3岁自闭症儿童的变现与特征。
答:判断一个儿童是不是自闭症的主要方法是行为特征观察。一般来说,患有自闭症的幼儿在3岁前会有下列三方面的特征,其中语言能力滞后、缺乏人际交流的能力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现。(1)社交发展特征:对外界环境或事物不感兴趣,与人缺乏目光接触,不能用眼神或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无法理解他人的心理和意思。不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不能进行社会交往。(2)语言发展特征:语言发展迟缓,有障碍,说话内容、速度甚至语调异常,对语言理解和非语言沟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可能欠缺口语沟通能力。(3)情绪行为特征:容易受情绪或环境因素刺激,表现冲动或者有伤害性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并且不断重复某些动作;兴趣狭窄,会嫉妒专注于某些事物,或对事物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形状的物体特别感兴趣。82、简述智力落后儿童的表现和特征。
答:一般来说,3岁以内婴幼儿如有下列一项以上异常表现,则有较高的智力发育迟缓的可能性。(1)哭声异常,即从刺激到引起啼哭的时间长,有时需反复刺激或持续刺激才能引起啼哭,或者哭声尖锐,或哭声细小无力;部分患儿不爱哭闹,显得异常“乖巧”。(2)婴儿吸吮能力差,咀嚼晚,吃固体食物时,容易发生吞咽障碍和呕吐。(3)睡眠过多且不易唤醒。(4)满白天婴儿不能竖头或转头困难,单眼或双眼持续向里或向外。(5)满白天后婴儿才有笑的表情,且表情呆滞,6个月时仍不能表现出自然地笑容。(6)半岁后婴儿注视手和玩手的动作仍持续存在。(7)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6个月时婴儿不能注视脸面上方缓慢活动的物体,不能朝发出响声的方向转头,不能自己翻身,无成人帮助不能坐稳。(8)在7--9个月婴儿仍常流口水,清醒时有磨牙动作。(9)到9个月时婴儿不能主动伸出手拿东西,当有大人扶手时不能用双腿支撑体重。(10)运动发育如俯卧抬头、坐、站、走等动作较正常儿童落后3个月或以上,而且走不稳。(11)言发育落后,婴儿到10和月时不能咿呀学语,发音也不清晰。(12)对周围人、物和环境缺乏兴趣,不喜欢与人交往,缺乏情感依恋。
83、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常见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答:(1)触觉问题:躲避接触:固执于某些物件要时刻抱着才有安全感,不爱玩身体接触的游戏,嫌弃某些质地的衣服。讨厌被接触:讨厌被触摸:讨厌理发、洗澡、刷牙、不喜欢绘画、沙土、泥工等手工作业。爱打架:爱发脾气,动手打人,对非恶意的身体接触反应激烈。
(2)前庭感觉功能问题:上课时东倒西歪,写字握笔姿势不当、端坐、阅读、写字时姿势不正确;阅读中容易出现跳行、漏行、头部运动时眼睛在空间视物不稳定;晕车、晕船、大幅度运动中容易头晕;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难以辨别图像的细微差别;逃避或害怕运动,运动中主要用眼睛协调动作。
(3)本体感觉功能问题:书写速度慢,自己不规则,书写时往往过分用力;在学习上和其他活动中,顺序性和时间意识差;容易因为非智力因素引起学习不良,完成简单动作常常遭遇失败,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容易沮丧,依赖性强;学习系鞋带、扣纽扣等精细动作困难,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差,动作笨拙,不善于玩积木;不合群、孤僻,在陌生环境容易迷失方向。
84、早教教师应怎样面度自闭症儿童展开教育? 答:(1)教授沟通与交往能力。(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成就感。(3)在班级的自然活动进程中运用指导性策略。(4)提供能让所有儿童都积极参与的团体活动。85、教养人如何在家庭中对自闭症儿童开展教育?
答:自闭症儿童的某些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采取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还是可以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健康发展与进步的。(1)简单直接地传递信息。(2)培养简单生活技能。(3)使用有效的强化物。(4)扩大儿童的活动范围。(5)注重语言能力的发展。(6)尽早确诊并积极寻求专业的干预治疗。(7)建立切合实际的期望。
86、对待智力落后儿童应如何教育?
答:对待智力落后的婴幼儿,积极的早期干预会产生明显地效果,可以促进智力落后婴幼儿脑功能的发展,减轻认知、感觉等方面的障碍,从而降低这一缺陷对以后生活的影响。(1)为其提供锻炼自身的机会。(2)予充分的耐心和爱心。(3)及时鼓励儿童。(4)使
用具体、直观的方法进行教育。
基础知识点:
1、一般把0--12个月成为婴儿期,1--3岁称为幼儿期,其中出生后0--1个月成为新生儿期。因此,0--3岁又合称为婴幼儿期。2、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是指以0--3岁婴幼儿及其教养人为教育对象,通过早教教师与教养人的特定保育与教育手段,促进0--3岁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升教养人科学教养观念,促进其良好教养行为养成的过程。3、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应把婴幼儿的健康、安全及养育工作放在首位。4、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强调教养要顺应婴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强调自然生活环境是婴幼儿教养最适宜、充足的资源,强调教养要聚焦于每个婴幼儿的独特性,强调教养以情感关爱为核心。5、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更多采取个别教养与指导,主要是考虑到0--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家庭教养指导的需要。
6、早教教师关注的核心是一个个独特的婴幼儿以及他们家庭的教养需求。
7、鼓励在早期教养众多采用个别指导,这并非意味着完全排斥集体活动.8、0--3岁婴幼儿愉悦情绪体验的重要性在语言、认知等方面的发展之上,因此婴幼儿的情绪、情感状态是早教教师和教养人重点关注的内容。
9、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如果没有他们的参与,0--6岁儿童的教育,尤其是0--3岁婴幼儿的教育很难真正取得成效。
10、对于0--3岁婴幼儿,最重要的生活场所不是幼儿园或是早教中心,而是家庭;最重要的关系不是教师而是教养人。
11、建立0--6岁儿童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核心之一是建立家庭和机构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机制。
12、安全性原则要求做到: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选择安全的教育方式、方法、渗透安全知识的内容;增强婴幼儿体能训练。
13、自然性原则要求做到: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尊重不同婴幼儿的个性特点;提供符合“最近发展区”的保育与教育内容。
14、适时性原则要求做到: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了解0--3岁影唷贰发展的敏感期;科学理解敏感期的意义;坚持婴幼儿的全面、持续发展。
15、趣味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内容、方法、手段的趣味性。
16、赏识性原则要求做到:尊重理解婴幼儿;激励信任婴幼儿;宽容对待婴幼儿。
17、榜样性原则要求做到:教育者以身作则;树立其他正面榜样。
18、游戏在婴幼儿生活当中占据最重要地位,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主要有四类游戏:亲子游戏、动作游戏、玩物游戏、象征游戏,其中亲子游戏是主要形式。
19、讲述法经常采用的媒介有二个、谜语、小故事。
20、我国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发展总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模糊阶段(1980年以前)、区分阶段(1980年---1990年)、发展阶段(1991年---2000年)和深入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21、1990年11月,卫生部颁布《城市托幼所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确定了我国托儿所制度,明确了托儿所的性质。22、2001年,北京市颁布《北京市学前教育案例》,这是全国第一个地方性的学前教育法规,将北京市受教育的法定年龄从3岁提前到0岁。
23、在佛洛伊德看来。0--3岁可分为口腔期(0--1岁)和肛门期(1--3岁)。
24、佛洛伊德认为仍由三个部分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即直接追求和绝望满足生物本能的人格;自我介于实现与本我之间,控制本我符合实现原则;超我代表着社会伦理道德,按至善原则行动。
25、在0--3岁婴幼儿常用的防御机制有固着、压抑、退行。
26、埃里克森将0--18个月成为婴儿期,本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是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主要任务时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客服部信任感;将18---48个月称为儿童早期,该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是自主对羞怯和怀疑,幼儿的主要任务时获得自主感而客服羞怯和怀疑。27、0--3岁开始出现的发展敏感期主要有:语言敏感期(0--6岁)、秩序敏感期(2--4岁)、感官敏感期(0--6岁)、对细微事物的敏感期(1.5--4岁)、动作敏感期(0--6岁)、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而在3--6岁开始出现的敏感期有:书写敏感期(3.5--4.5岁)、阅读敏感期(4.5--5.5岁)、文化敏感期(6--9岁)。
28、在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中,得到6周训练的婴儿T和只接受少量训练的婴儿C在55周时的爬梯能力没有差别。
29、格塞尔认为:成熟指导着发展,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该论断源于他在1929年进行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30、格塞尔认为,成熟是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突然转变实现的,不同水平是不连续的,表现为波峰和波谷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收到不同时期的成熟机制的影响。此外,这种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
31、成熟势力理论中,发展的原则包括发展方向的原则、相互交织的原则、机能不对称的原则、个体成熟的原则、自我调节的原则。
32、皮亚杰把智慧结构的基本但愿成为图式。儿童将通过探索获得的经验储存在认知结构内形成图式,这些图式都会在不同水平上和不同程度上被组织起来。
33、皮亚杰认为,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平衡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个过程实现的。同化是在新环境中使己有检验的操作方式,把不熟悉的情况纳入己有的心理图式之中。但胃痛遇到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从而需要另外的智慧结构去认识和解释,这就是顺应过程。
34、皮亚杰认为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导致了婴幼儿的发展,而这离不开主体的自我调节。
35、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0--3岁主要是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思维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幼儿主导的智慧结构是活动图式,婴幼儿通过感觉和运动动作认识世界。2岁后,幼儿进入前运算思维阶段,其认知能力发展的一个飞跃转折期,尤其是形象视觉、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36、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个人知识建构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相互联系。个人的主观知识个体发表后而转化为他人有可能接受的客观知识,这一转化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过程。
37、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可能发展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作“最近发展区”。38、3岁以前的儿童,按照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所谓“自己‘大纲’”,指的是早期儿童在于周围环境相处的过程中产生的对致死、技能的需要;建立在儿童的“大纲”基础上的这种教学具有很大的自发性,成为自发型教学。
39、布朗芬布伦纳创立看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自出生起就生活在一个由不同维度层次所组成的动态环境之中,这一环境体系包括宏观系统、外观系统、中观系统。40、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早教教室和教养人英意识到即使婴幼儿没有即时对莫忠行为做出反应,并不代表婴幼儿没有习得该行为,此外,在婴幼儿的观察学习中,有些榜样的示范作用是早教教室和教养人无法进行控制的,教育者应以奖赏为主、惩罚为辅。
41、身高(身长)代表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它常作为反映儿童长期营养状况的
指标。3岁以下儿童站立位测量不准确,应仰卧位测量,称身长;3岁以后可立位测量,称身高。身长(身高)受种族、遗传和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手短期营养因素的影响不明显,但与长期营养状况有关。人们刚出生时的身长与其成年以后的身高几乎没有关系。
42、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厘米,第一年增长最快,1岁时长75厘米,第二年增长10厘米。2岁以后直至青春期平均每年增长5~~7.5厘米。
43、体重表示身体中了两的大小,是身体各种器官系统与体液重量的总和,是反应婴幼儿营养装款最容易获得的灵敏指标,同时也是衡量体格生长最常见的重要指标之一。观测婴幼儿体重增长的趋势,课了解儿童近期营养状况。
44、光出生时足月男婴体重3.2---3.3KG。1岁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2岁时约为出生时的4倍。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增加减慢,每年增长约2KG。
45、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当头围过大时,应注意有无脑积水;囟门的大小与闭合时间课衡量颅骨的骨化程度。
46、婴幼儿在出生前2—3个月到出生后3—6个月之间是脑发育的快速增长时期。
47、胎儿后期和新生儿早期,神经元和神经纤维迅速被一层蜡质的磷钙所覆盖,成为髓鞘化。髓鞘化是脑细胞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48、婴幼儿出生时,大部分神经元还没有髓鞘化,这些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在出生后1—2年内完成,少部分髓鞘化较晚,如网状结构要在2—3岁以后甚至更晚才能完成。
49、打闹的可塑性主要指脑细胞发育的潜力及其具有很强的代偿功能(即一些脑细胞代偿其他脑细胞的功能)。
50、婴幼儿动作的发展熏熏着由粗到细的规律,先发展大肌肉东躲,逐渐过渡到小肌肉动作。粗大动作主要是指大肌肉动作,主要包括头部动作、躯干动作、以及腿和教的动作。头部动作是新生儿最先发展的动作。
51、当长到7个个月时,不管是趴着还是仰躺在大床上,婴儿都可以自己独立坐起来。大约8个月时,婴儿在学会翻身、坐起的动作之后,几乎是自然而然学会了爬行。
52、婴幼儿精细动作主要指手和手指的动作,以及手眼协调摆弄物体的动作。
53、抓握动作是儿童最初和最基本的精细动作,是我们人类典型的简单的操作方式。当婴幼儿学会抓握动作后,他们开始逐渐形成手和眼,即触觉和视觉的协调动作。
54、生活自理动作除了属于小肌肉的精细动作外,它还属于动作技能的范畴。这些动作对于婴幼儿而言是及其困难的。因为它不仅仅是单一的动作,而是一连串的肌肉和神经的协调动作。
55、感觉是感觉器官对物理刺激的反应,而知觉则是分类、解释、分析和整合来自感觉器官和大脑的刺激的心理过程。
56、新生儿视觉最佳焦距为20厘米,正好是在喂养婴儿时母亲的脸与婴儿眼睛的大致距离。
57、新生儿(1—7)天已能分辨纯白色与纯绿色、纯黄色与纯红色。3个月的婴儿就能够看到与成人看到的类似的全部颜色,而且更喜欢纯红色和纯蓝色。
58、人类胎儿5个月时已有听力的萌芽。新生儿即寻在声音偏好,他们更喜欢听频率为1000---3000赫兹的声音,二人说话声音的频率正好在此范围。
59、婴幼儿具有令人惊讶的识别和区分声音微小差异的能力,尤其是对人类语音尤为敏感。
60、新生儿的嗅觉很敏锐,他们对于好闻的味道产生积极反应,对于难闻的味道产生消极反应,同时他们能够识别熟悉的气味。61、人类在胎儿期已出现味觉敏感期,新生儿已能分辨几种基本的味道。新生儿讨厌咸味,到了4个月左右时,他们才开始喜欢咸味。
62、空间知觉是物体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在人脑的反映。对于0—3岁婴幼儿来讲,主要发展了大小知觉、形状知觉的恒常性以及深度知觉。
63、大小知觉恒常性和形状知觉恒常性是两种主要的知觉恒常性。出生1周的新生儿已具备大小知觉恒常性和形状知觉恒常性能力。但对于不规则图形新生儿还无法长绳形状恒常性。
64、深度知觉是判断不同对象之间高低远近距离的一种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设计了经典的“视崖实验”来考察婴幼儿的深度知觉。深度知觉的能力可能出现在最早的几个月中,但是对深度的害怕则要早半岁之后才开始形成,其中爬行实验是影响婴幼儿产生深度恐惧的重要因素。
65、婴幼儿认知发展主要涉及 注意、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66、18个月的幼儿能几种注意5—8分钟,21个月时间为8—10分钟,24个月时为10—12分钟。
67、记忆是信息被记忆、储存和提取的加工过程,包括再认和回忆两类。
68、到第1年年末,婴儿能够进行回忆,但大一些的儿童和成人却不能回忆起他们的早期经验。这种无法回忆生命早期事件的现象被命名为婴儿期健忘。
69、婴幼儿的情绪主要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如高兴)和消极情绪(如痛苦、恐惧、愤怒)。70、婴幼儿最初的微笑出现在出生后2周以后,称为“自发性的微笑”;出生3周以后,处于诱发性的微笑;3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无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面孔都易引发婴幼儿的微笑;五六个月时,婴儿开水对母亲比对其他人绽放更多笑容。
71、痛苦是最普遍的消极情绪,它是持续的、超水平刺激的结果。引起婴幼儿痛苦的刺激很多,疼痛、噪声、冷、热、亮光、大声、失望等都能引起痛苦。分离,无论是身体的或是心理的,从婴儿时期贯穿一生,是最基本和最普遍的痛苦源之一。引起痛苦的第一场合就是新生儿与母体的分离。
72、愤怒越强,感到的能量和冲动越大,身体的攻击活动倾向也越大。着就是婴幼儿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自然基础。
73、爱斯沃斯等人把儿童依恋分为安全型与不安全型两大类,又将安全型依恋分为回避型与拒绝型两小类。
74、独生子女如未能参加社区活动,对其同伴交往行为系统的建立有不利影响;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对婴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具有积极影响,父母与他人的交往行为为婴幼儿提供了榜样和经验。75、18—24个月的幼儿开始用言语标出自我,这是客体自我形成的重要标志,属于婴幼儿自我意识的第一次飞跃。
76、教养人应为新生儿选择单剂量胶囊型、科学配比为3:1的鱼肝油,按照要求给新生儿补充维生素A、D。纯母乳喂养时应视情况补充维生素K,否则易造成婴儿出现出血疾病。77、从母乳改换到配方奶后,英当密切观察婴儿的绳子、食欲和大小便等情况,随时注意调整。
78、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2001年5月联合提出出生后最初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最新标准,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少至6个月。
79、到第6个月时,由于母乳中营养不能完全满足婴儿成长的需要,需要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开始逐步小心给婴儿添加母乳以外的食物即辅食,以满足其对营养的更多需要。80、6个月的婴儿,其消化能力较前几个月有了较大的改善,可以适应泥糊状的食物,如果泥、彩泥和蛋黄。
81、婴儿的肾脏功能发育还不完全,给婴儿添加的辅食中不应放盐,以免增加婴儿的肾脏负担。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婴儿会对异种蛋白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湿疹或者荨麻疹等疾病,因此,不足半岁的婴儿不能食用蛋清。
82、要想让婴儿在出生第一年里建立自信心,热爱生活,热爱他人,满足其吸奶需求便是一个主要的途径。
83、母乳喂养充足时最好不要频繁在奶间加喂糖水或配方奶。否则,一方面会使婴儿在习惯用不费力的奶瓶后,不愿意吃需要费劲吮吸的母乳;另一方面,婴儿得到满足后,会减少吃母乳的次数,母乳分泌就会相应减少,最后导致母乳不足。
84、人工喂养或者混合喂养的婴儿,喂奶时,要斜拿奶瓶,保持奶嘴里一直有奶,这样可以防止婴儿吞进大量的空气。
85、常见的奶瓶消毒方法,即首先对喂奶用具单独消毒,然后用开水调制无菌奶粉,存储在消过毒的奶瓶中。86、4个月以后,婴儿每次吃奶间隔的时间延长,每天为5—6次,每次的量英适当增加,每次可喂150—200ML,具体以婴儿的吃奶情况为准。
87、一般来说,婴儿只要吃得饱,消化好,在头几个月里总是吃完睡、睡醒了又要吃,新生儿甚至可能一天睡20个小时。
88、早教教师和教养人要为婴儿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如舒适柔软的床、合适的室温、保证空气流通,适宜的光线等。
89、婴儿仰卧睡觉能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二俯卧容易导致婴儿窒息。因此,一般让婴儿采用仰卧或侧卧的方式睡觉。对于刚吃完奶入睡的新生儿,为了避免呛奶,采用右侧卧位。
90、水生后一两天内,婴儿的粪便中含有一种叫胎粪的物质,色墨绿、状粘稠。以后会逐渐变成棕色,然后又变成黄色。婴儿每次大便后要及时用温水或湿巾清洗臀部,注意清洗时要擦干净皮肤褶皱处。清洗干净后,可以使其屁股暴露在空气中干燥一会儿再穿上尿布,避免出现尿布疹。
91、婴儿的新陈代谢非常快,因此,应该保持婴儿皮肤清洁滋润,避免皮肤疾病。一般来说,给婴儿洗澡的最佳时间在喂奶之前,尽量使用清水或刺激性小的婴儿护理用品。脐带还未长好的婴儿,建议使用擦拭的方式沐浴。并注意避开脐带周边,并在沐浴后用酒精给婴儿脐带消毒。
92、新生儿的常见疾病有兴盛二口疮、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吐奶、新生儿体温不升、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泪腺不同等,这些疾病会给兴盛二带来痛苦,甚至会危及生命。
93、体温不足35°C时称为体温不升或体温过低。对于新生儿提问不升,应该及时通过提高室温、加强保暖、补充母乳或葡萄糖等措施提高体温;如仍不能明显奏效,则需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原因,因为新生儿重症感染时非但不发热,往往反而会出现体温过低。94、1—6个月婴儿常见疾病有婴儿便秘、婴儿湿疹、脊髓灰质炎等。
95、婴儿便秘主要有两种,一类属于功能性便秘,另一类是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一般来说,多数的婴儿便秘都是功能性的。一般性便秘的防治根本在于改善饮食内容,多补充水分含纤维多的食物。
96、对于婴儿湿疹,当以饮食管理为先,避免喂哺过量以保持正常消化。
97、脊髓灰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迟缓性麻痹。应及时做好婴儿的免疫接种。98、窒息是该年龄段婴儿最常发生的以外伤害,如果抢救不及时可鞥致死,轻则可能影响婴儿的智力发育。常见的婴儿窒息元婴有:溢奶、成人压迫、俯卧、异物覆盖、喂食呛到。99、0—6个月婴儿计划免疫包括:卡介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百白破疫苗。
100、卡介苗接种第一针的时间为出生满24小时以后;乙肝疫苗的接种分为三次,时间分别为出生满24小时候、满月后和蛮6个月后;脊髓灰质炎疫苗在2月龄、3月龄和4月龄需要各服1次;百白破混合疫苗在出生后满3个月开始接种第一针,满4个月和满5个月时再各接种一次。
101、婴儿是在观察、认识客体以及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因果关系的认识的。
102、进入三、四个月以后,婴儿以探索自身身体部位和建立自我认识开始迅速发展起来,教养人应围绕这两点提供教养支持。103、0—6个月婴儿的感知和动作发展,主要集中在视觉、听觉、触觉、大肌肉运动、小肌肉运动和感知觉联合、感觉统合等方面。
104、感觉统合首先要确保个体对生态运动所产生的内部感觉又清晰的认识,因此早教教师和教养人可以用语言提示婴儿关注自身的内部运动感觉。105、7个月后,婴儿表现出更多的独立性,这一特征首先表现在婴儿的动作发展上。106、健康依恋关系的形成有助于婴儿安全感的培养。107、7—12个月的婴儿从母体获得的各种营养储备已逐步小号,单纯以母乳或配方奶喂养已经不能满足这个阶段婴儿的全部营养需求。
108、大部分7月龄的婴儿开始出牙,在喂食上可以开始以谷物类为主食,配以蛋黄、鱼肉或肉泥,以及碎菜或胡萝卜泥等做成的辅食。在喂法上,仍坚持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但先喂辅食,再哺乳,为以后断母乳做准备。
109、在婴儿7—12个月时,奶类仍应是营养需求的主要来源,以奶类为优选,继续母乳喂养原则,每天应首先保证600—800毫升的奶量,以保证婴儿正常体格和智力发育。110、7—8月龄英允许婴儿自己用手抓握或抓食物吃;到10—12月龄时英鼓励婴儿自己用勺子进食,给他们提供自己的餐具使用。这样既可以满足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又可以锻炼婴儿的手眼协调功能。促进惊喜动作的发育。
111、多数7---12个月婴儿每天睡14---15小时。白天睡两次,上午睡1—2小时,午后睡2—3小时,也有婴儿一天只睡一次,午前不再睡觉,午后睡2—3小时,甚至3—4小时。112、多数7—12个月婴儿每天有1—2次大便,有点婴儿隔天一次,个别婴儿每天大便3—4次,只要婴儿的饮食正常、大便不干结、排便不困难、不是水样便,都属于正常现象。113、从时间上来,婴儿日次关系主要包括晨起盥洗和晚间盥洗。从内容上来讲,关系内容主要包括口腔卫生、洗脸、洗手、洗头和洗澡。
114、洗发的注意事项有:一定既要讲婴儿托住、夹紧,但又不能伤着婴儿,要避免婴儿从怀里窜到地上;要严格控制水温(45—45度),要验房婴儿烫伤;清洗动作要轻柔,不能用手拍打婴儿头部,也不能抠婴儿头上的乳痂。另外,手指甲要修剪平滑,避免因直加过程、过于尖利而划伤婴儿。115、7个月婴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每次1小时左右,每天2次,以后逐渐延长,每天保证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冬季户外活动的最佳时间为上午10点、下午3—6点,夏季户外活动的最佳时间为上午7—8点、下午5—6点。116、7—12个月婴儿的常见疾病包括婴儿腹泻、婴儿哮喘、佝偻病、夏季热病、麻疹、水痘等。
117、婴儿腹泻根据病因可分为非感染性腹泻和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可由于喂养不当引起;感染性腹泻,课因食物或餐具等被病菌污染,而引起胃肠炎,多发生在夏秋季。118、婴儿腹泻的护理需注意:注意保暖,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按医嘱服药,早治、治彻底。
119、水痘的护理要点:保持皮肤清洁,内衣、床单要勤换洗。
120、婴儿期坠落较常见的是婴儿从床上跌落下来,一旦发生需要做到的是安抚婴儿和身体检查。121、7—9个月婴儿语言教育策略重点在帮助婴儿理解常用词。122、10—12个月婴儿语言的教育策略主要在于创设一个语言环境,以丰富婴儿的常用词汇。123、7—12月龄的婴儿需要届中国的疫苗主要是在8月龄接种荨麻疹疫苗,1岁时接种流脑多糖疫苗和乙肝疫苗。124、1岁以后,乳制品尽管不再是幼儿的主要食物,但仍然是重要的辅食,二谷类、肉、蛋、蔬菜等则为主食。
125、动物的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B、D等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是幼儿添加辅食的最好食品;鱼肉最容易消化的、而鱼肉里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含糖量低,含钙、铁、碘等微量元素比畜类高,非常适合幼儿食用。
126、从实用和便捷的角度考虑,身高和体重的测定是判断儿童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最常用的有关儿童体格发育的指标。
127、营养状况评价的其他临床体检包括婴幼儿头发的光泽、柔软程度,皮肤的弹性及颜色,肌肉的紧张度,牙齿是否正确、有无龋齿,两腿是否变形,食欲好坏已经对外界的反应等。128、13—24个月幼儿进餐时应有固定的地方、餐具,和成人一起就餐;避免边吃边玩、边看电视边吃饭、成人追着喂等不良习惯。129、13—24个月大的幼儿一般每天需要13—14个小时的睡眠,但不同幼儿间存在个体差异。
130、为培养婴幼儿的良好睡眠习惯,教养人应注意睡眠环境的营造,做好睡前准备,纠正婴儿不良的睡眠习惯,并保证睡眠环境的安全。
131、从1岁开始,就要培养幼儿讲卫生的意识和自觉性,并对他们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132、13—24个月的幼儿的常见疾病包括缺铁性贫血、小儿肺炎、中耳炎和流鼻血。133、缺铁性贫血是13—24个月的常见病,是由于体内铁缺乏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小儿贫血中常见疾病,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婴儿身上,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童疾病之一。预防贫血主要从饮食方面着手。
134、小儿肺炎是幼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司机均易发生,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患肺炎较多。如果幼儿得了肺炎,一般要去医院用药物治疗。135、13—24个月,幼儿的常见意外伤害包括:摔伤、撞伤与吞食异物。如果幼儿不小心摔倒或者撞伤,首先要检查是否受伤。136、13---24个月大的幼儿满两周岁时需加强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四次和麻疹疫苗1次,口服麻痹糖丸1粒。秋末冬初注射流脑疫苗1次。137、2—3岁幼儿健康成长发育同样需要6中营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138、幼儿每天需要直接饮用的水量为600---1000毫升。白开水就是幼儿最好的饮品,建议教养人尽量以饮水而不是饮料作为幼儿水分摄入的来源。139、2—3岁幼儿每天吃4—5餐即可。
140、儿童年幼不宜进补。5岁以内时幼儿发育的关键期,补品中含有很多激素类或类激素物质,可引起骨骺提前闭合,缩短骨骺生长期,导致幼儿个子矮小,长不高;激素会干扰生长系统,导致性早熟。此外,年幼进补,还会引起牙龈出血、口渴、便秘、血压升高、腹胀等症状。
141、幼儿每次进餐的时间应尽量控制在20—30分钟。
142、幼儿在2—3岁时,晚上大概需要12小时的睡眠时间,白天需要1—2小时的小睡。143、对2—3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于:第一,要培养幼儿独立应勺子吃饭;第二,让幼儿学会穿脱衣服。144、2—3岁时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生活自理能力不仅能促进幼儿大、小肌肉群的发展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还能让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利于幼儿独立性的养成。这些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幼儿上幼儿园后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奠定了一定基础。145、只要自然条件不是特别恶劣,每天都应该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夏季一般在3—4小时,冬天即使气温比较低也要坚持户外活动,一般每天不少于2—3小时。
146、适合于2—3岁幼儿的体育游戏有:球游戏(抛接球、踢球、拍球、投球)、跳游戏(双脚跳、单脚跳、袋鼠跳等)、平衡游戏(足尖走、足尖对足跟走直线、走平衡木,骑三轮车等)、攀登游戏、拉小车跑、绕障碍走等。
147、对于幼儿蛔虫病,首先应以预防为主,阻止虫卵进入人体。对于2—3岁的幼儿,最重要的是预防措施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48、对待幼儿反抗的不良情绪不妨采取冷处理,不理睬他的哭闹和发脾气,直到幼儿不再哭闹为止,这时若甲乙控制反而不一定会产生积极效果。149、《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2003年)明确提出:“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幼儿园教育服务网络。为0—6儿童和教养人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 150、依托社区的早期教育基地作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151、保育与教育机构既为0—3岁婴幼儿提供保育与教育,也为婴幼儿教养人提供科学育儿方法,它旨在提高社区散居婴幼儿的受教育率和受教育水平。152、听右耳保育与教育机构的基本定位:服务性的教育机构。153、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机构的场地、设施、设备等应参照公办幼儿办园标准进行配备同时提供与办学类别、规模、层次相适应的的办学资金。
154、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机构的开办流程包括申办、园所装修设计、招聘教职工、师资培训、购置设备设施、制定课程计划、招生、编班等。
155、早期教育机构的基本制度包括教职工劳动纪律制度、安全制度、卫生保健制度、活动室活动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早期教育活动评价制度等。
156、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机构中应建立的制度从大的方面来看通常包括:管理制度、教师制度、教养人制度、社区工作制度。
157、保育与教育机构的基本管理制度包括教职工劳动纪律制度、安全制度、卫生与保健制度、活动室活动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早期教育活动评价制度等。
158、以社区为依托的早期教育基地的主要任务是为社区散居婴幼儿及其教养人提供服务,而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时早期教育基地实现其宗旨的主要途径。
159、在保教机构中,室内环境创设要考虑布局、材料的提供、物品的摆放及保育与教育人员的分工,以保证婴幼儿的活动质量。针对0—3岁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室内课设置运动区域、认知区域、艺术区域、阅读区域和想象装扮区域等。
160、保教机构中,室外环境的创设应考虑保证活动场地安全、宽敞、区域合理分隔,提供便于进行大运动的丰富耐用的材料等。室外环境可以设置种植园、养殖园、运动区(攀爬区、追逐区、集体游戏区)一级沙水池等。
161、半日活动设计原则:活动时间宜短不宜长、活动内容动静交替、活动中保育为先。162、婴幼儿半日活动的基本环节一般包括预热环节、亲子游戏、休息时间、早期教育活动、户外活动、离园环节等。而每个环节活动的时间最好在10分钟左右(1岁6个月的婴儿能集中注意5—8分钟。1岁9个月时能集中注意8—10分钟,2岁能集中注意10—12分钟)。
163、婴幼儿活动设计的程序包括确定活动目标、选择活内容、准备活动材料、组织活动实施和评价活动效果。
164、教师选择早教活动内容时,应重点考虑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该年龄段的关键敬仰,以及各年龄段不同领域的发展敏感期。
165、特殊儿童:在心智特质、感觉能力、神经动作或生理特质、社会行为和沟通能力方面,偏离一般货常态儿童,或具有多重障碍的儿童。狭义的特殊儿童是指具有生理或心理缺陷的儿童。
166、按照发展障碍的类型,可将特殊儿童划分为身体缺陷、交际障碍、认知障碍和社会性障碍。
167、儿童的身体缺陷主要包括哮喘、脑瘫、肢体残疾、癫痫、感统失调以及其他影响儿童生活、学习的身体方面的疾病或障碍。
168、交际障碍包括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凡影响通过视听途径的基本言语交际过程的现象属于言语障碍;而影响造句表意或理解他人言语含义等较高级过程的现象则称为语言障碍。
169、儿童的认知障碍主要包括学习障碍、智力落后和唐氏综合症。
170、社会性障碍是指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的原因,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发展与他人之间正常的社会交往关系。儿童比较常见的社会性障碍主要包括自闭症、多动症、情绪障碍等。
171、运动更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有助于判断脑瘫的严重程度,也可作为康复治疗效果的依据之一。常见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包括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172、自闭症筛查量表是常用的自闭症诊断方式。
173、按照智力的发展水平,智力落后一般可以分为四个类别:轻度智力落后、中度智力落后、重度智力落后和极度智力落后。174、0—3岁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要遵循适度原则、一致原则、逐步原则、言传身教原则。175、对0—3岁特殊儿童实施教育的机构应遵循特殊照顾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渗透教育原则和平等原则。
176、在识别智力落后的儿童时,一般以行为动作、语言发展作为判断智力的主要指标。在我国,mu可用于0—3岁智力落后婴幼儿的筛选方式主要是丹佛智力发育筛查法。177、感觉统合训练针对的主要是人类重要的感觉系统,可分为触觉训练、前庭平衡训练、运动感觉(弹跳训练、固有平衡训练、本体感训练)等项目的训练。
178、特殊教育机构中,要针对脑瘫儿童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并在教学中不断调整。
179、让脑瘫儿童与正常儿童在一起学习和活动,对他们实施全纳教育,有利于脑瘫儿童与正常儿童从儿童时代就建立起彼此相互了解、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人际关系。
180、我国脑瘫儿童的康复仍以康复机构的康复为主,主要包括住院康复贺门诊康复。181、脑瘫儿童的教养人首先要在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下,认识和了解孩子的主要障碍,以及大的耐心努力开发孩子的智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
第四篇:《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教学大纲
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考核说明
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学员
二、命题依据
期末考试命题依据是本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主教材《心理与健康》(2007年7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杨蕴萍主编)。
三、试题的类型、比例、考试时间和形式
1、本课程期末考试的试题类型及比例 本学期期末终结性考试有四道大题:
第一大题: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5小题共25分)第二大题:填空题(每空1分,20空共20分)第三大题:简答题(每小题13分,3小题共39分)第四大题:案例分析题(1小题共16分)
2、考试时间:本课程期末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试形式:开卷
四、课程考核要求的层次
考核要求分为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各层次的含义如下:
理解:是指对教材中一些相关知识进行阅读,知道其大意,学生也可根据自身兴趣,作进一步拓展阅读。
熟悉: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基础知识能够准确地表述(或者辨别、再认)。
掌握:是指对于学习的理论、原理、原则等深刻领会其含义,达到能够举例说明,能够归纳核心内容,能够正确阐释以及能够联系实际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
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考核目标】
1、掌握心理的基础和心理的来源
2、熟悉感觉与知觉的概念以及知觉的特性
3、理解记忆与遗忘的概念及其联系
4、掌握思维与想象的概念;熟悉思维的特征与分类
5、掌握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6、掌握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熟悉需要和动机的关系;理解意志的概念
7、熟悉能力、气质的概念,理解智力与能力的关系
第二章 心理健康与常见心理问题 【考核目标】
1、理解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概念;掌握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十项标准
2、理解心理异常的概念以及判断标准
3、熟悉人类心理发展过程的主要冲突表现
4、掌握影响人际交往的常见心理问题
5、掌握与学校生活、工作生活有关的心理问题;理解与婚恋家庭、与性有关的心理问题
第三章 心理障碍的识别与应对原则 【考核目标】
1、理解心理障碍的概念;掌握心理障碍的应对措施
2、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类型和典型表现
3、能正确区分常见神经症状(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的典型表现及应对原则
4、掌握情感障碍(抑郁症、狂躁症)的典型表现及应对原则
5、掌握人格障碍的概念以及分类
6、熟悉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以及应对原则
7、理解儿童多动症、孤独症的主要表现及应对原则 第四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考核目标】
1、理解心理学专业帮助的对象;掌握心理专业帮助与社会帮助的区别
2、掌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点
3、掌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类型;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一般原则
4、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四种基本理论及应用
第五章 压力与健康 【考核目标】
1、掌握压力的定义,理解压力的特性
2、理解压力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掌握压力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4、理解压力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5、掌握压力的主要来源(生活中的压力来源以及工作中的压力来源)
第六章 压力管理 【考核目标】
1、掌握压力管理的概念,理解压力评估的概念以及内容
2、熟悉影响压力应对的因素
3、了解压力管理的四种策略(认知的改变、躯体的放松技术、疏导自己的情绪、掌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七章 危机干预技术及应用 【考核目标】
1、掌握危机、危机干预的概念和含义,掌握引起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了解心理危机的特征
2、熟悉危机干预的目的、基本原则以及危机干预的三种基本模式
3、掌握危机干预的策略和基本技术
4、掌握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杀的干预方法
5、理解几种常见心理危机(婚姻关系障碍、亲人死亡、重大经济损失引起)的干预原则
第三部分 试题类型举例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本题共25分)
1、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个体的一咱内部状态,或者说是一咱体面向,它表现出个体对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要求。动机是人对他的需要的一种体验,是与满足个体某些要有关的活动的动力。
2、气质:
人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的活动在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独有的特征。
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题共20分)
1、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在脑中的反应,因此,脑是心理的()。【参考答案:客观现实;器官】
2、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和机体自身状态的整体反映,它具有选择性、整体性、()和()等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理解性;恒常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13分,本题共39分)
1、什么是意志?简要说明意志的品质。
答: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完成各项实践活动的重要条件。一般把意志品质归纳为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有明确的行动目的,并能充分认识行动效果的社会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社会、集体利益的品质;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明辨是非,不失时机地采取决断并坚决执行的品质;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言行的品质;意志的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坚持决定,以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品质。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6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有一位患者,因为长期饮酒导致慢性中毒性脑病住进医院,送进医院时,他已经谁都不认识了,也不能跟任何人交谈,可是,他仍然会说一句话:拿酒来。他的妻子伤心的看着他说:“一切都完了。”他本来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可是现在却丧失了一切。住院之前他曾经戒过多次酒,可是每次出院后不久,他又会重新开始饮酒。为了饮酒,他无暇顾及公司的事务,无暇顾及孩子的功课,无暇顾及病重的母亲。妻子劝他,孩子求他,医生建议他,全都没有用,他依然我行我素。他曾经因为肝硬化,引起了消化道大出血。医生嘱咐他,一定不要再喝酒了,再喝酒就没命了,他答应的好好的,可出院后没几天就因为身体难受而再次饮酒。
请问:(1)这位患者属于哪类心理障碍?(2)这种心理障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如何治疗上述患者的心理障碍? 【参考答案】
(1)属于酒依赖,他是一种嗜酒成癖达到病态的一种心理障碍;(2)特点:第一:喝起来挺不住,必须随时拿着酒瓶子 第二:越喝酒量越大;
第三:没有酒喝时会出现戒断症状,必须通过饮酒来消除;
第四:为了喝酒不顾一切,难以戒断。为了饮酒,可以放弃工作,放弃家庭,甚至整个生活的中心就是饮酒。
(3)治疗:第一:家庭成员要给与患者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为患者戒酒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鼓励患者加入主动戒酒的行列;
第二:及时处理因饮酒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并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戒酒治疗(药物);
第三:最重要的是通过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健全个性,同时帮助其学会良好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因为酒依赖患者多数有性格缺陷,比如脆弱,内向,对压力无力解决,借酒消愁等。所以通过心理治疗,在一定程度可以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
第五篇: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201307
-、单项选择
1。0~3岁通常又合称为()。
A。幼儿期B。婴儿期C。婴幼儿期D。学前期
2.()通常在儿童3岁之后出现。
A。书写敏感期B。语言敏感期C。感官敏感期D。动作敏感期
3.()可以较好地反映婴幼儿的长期营养状况。
A。身高B。体重C。头围D。骨骼
4.婴儿在出生()后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
A。2周C。3个月B。3周D。6个月
5.为降低“婴儿猝死综合症”和婴儿窒息的风险,一般建议让婴儿采用()方式睡觉。
A。任何一种B。仰卧或俯卧C。俯卧或侧卧D。仰卧或侧卧
6.()是幼儿最易消化的肉类辅食,非常适合幼儿食用。
A。鱼肉B。猪肉C。牛肉D.羊肉
7。在为8个月龄婴儿烹制食物过程中应注意()。
A。不加食用油B。多采用煎炸制作
C。多加糖
D。不加盐
8。通常2~3岁的孩子每次进餐建议应在()完成。
A。不限时间B。10~20分钟C。30~40分钟D。20~30分钟
9。从全国来看,当前我国推动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是()。
A。社区早教基地B。民办早教中心C。居委会社区教育活动D.依托幼儿园的亲子园
10.以下不属于儿童的身体缺陷的是()。
A.哮喘 B。口吃C。脑瘫 D。癫痫
二、辨析题(≠刂断正误,并说明理由9每小题6分9共12分)11.婴儿配方奶粉具有与母乳相同的营养价值。
12.婴幼儿保育工作就是保证婴幼儿获得充足的营养。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3.为什么在婴幼儿阶段强调保育先于教育? 14。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启示。
15。如何促进2~3岁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16.简述早教活动中教师应如何准各活动材料。
四、材料分析题(16分)17.近年来,早期教育快速发展,它的重要作用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北京市西城区以幼儿园为依托建立社区早教中心,并在条件允许的地方设区级儿童早期发展指导中心,定期举办早教课程及各类亲子活动,向有需求的父母们免费开放;早教中心还为幼儿建立了健康成长档案,融人家长教育、家庭教育、隔代教育指导。此外,早教中心还配各了兼职专业教师,基本满足区内残疾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需求。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材料分析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主要任务。
五、论述题(20分)18.论述:13~24月龄幼儿的语言发展应采取怎样的教育策略?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 2。A 3。A 4。C 5。D6.A 7。B 8。D 9。D 10.B
二、判断题(步刂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11.答:错误。首先,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营养均衡,含有大量免疫物质。其次,婴儿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强,母乳的营养结构和比例都更适于婴儿。母乳的这些优点都是婴儿配方奶粉所不能具各的。
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1 / 2 12.答:错误。婴幼儿保育工作是指早期教育教师和教养人为婴幼儿的生存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给予照顾和养育,以保护和促进婴幼儿正常发育和良好发展;它主要包括科学喂养、日常护理(养护)、预防常见疾病与意外伤害等四个方面。由此可见保证婴幼儿获得充足的营养仅仅是婴幼儿保育工作的一小部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3.答:(1)0~3岁是受生物发展节律控制最强的时期,外在影响的作用较小。
(2)0~3岁是人生最稚嫩的时期,婴幼儿需要早教教师和教养人的生活照料和情感呵护。
(3)0~3岁婴幼儿具有内在发展动力,教育应与之配合。
l4.答:(1)早教教师或教养人应为婴幼儿提供可供探索的环境,给予他们时间与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
(2)提醒早教教师和教养人,儿童思维发展具有阶段性,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儿童的学习水平,各个阶段依次经历,不可逾越,但阶段与阶段之间的转化速度存在个体差异。
15.答:(1)保护幼儿对事物积极关注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耐心地解答幼儿的问题,参与他们的活动。
(2)教养人多带幼儿走出家门,给予他们丰富的环境刺激。
(3)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导他们感知事物的特性。
(4)母要积极引导幼儿进行口头语言的练习,让幼儿认识事物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6。答:早教教师为活动配备材料时应注意做到以下四点。
(1)活动材料应物化活动的目标。
(2)活动材料应具有趣味性。
(3)活动材料应生活化。
(4)活动材料应具有安全性。
四、分析应用题(16分)评分标准:相关知识点部分10分,结合材料分析6分,满分16分。
17.答: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材料中基本囊括了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1)为婴幼儿提供早期教育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教育活动。
(2)为父母等教养人提供多元的社会支持,向他们传播正确的育儿理念、育儿知识与育儿方法。
(3)倡导社区对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关注,动员社区资源为婴幼儿及其家庭服务。
(4)了解并掌握一定区域内0~3岁婴幼儿的基本情况,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教育支持和帮助。
结合材料分析:(6分)
五、论述题(20分)评分标准:(1)相关知识点部分12分9结合实际展开部分8分,满分zO分。
(2)结合实际密切、有独到见解者,结合实际部分可酌情加1~2分,但总分不超过20分。
18.答:(1)13~18个月龄幼儿语言发展教育策略
①教养人要多与幼儿进行沟通和接触,用结构简单的句子和他们交谈;②开展亲子阅读,图书、儿歌、童谣都是开展亲子阅读的好素材。
(2)19~24个月龄幼儿语言发展教育策略
①该阶段要多给幼儿创造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太胆说,不要替代他们表达。
②教养人还可以借助图书故事促进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③通过儿歌、童谣和顺口溜等训练幼儿逐步把字音发准。
结合实际及自我认识部分(8分)。
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