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_第一单元__除__法
第一单元 除 法(教材分析)
一、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整十数和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基础上展开教学,为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除法打下基础。教材内容分四个部分:整十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的验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穿插安排两个练习,最后安排复习和实践活动。本单元的教学要突破过去就计算讲计算,过分强调提高学生计算技能的思想,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除法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教材的安排上还能看出,本单元特别加强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单元知识结构: 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
1、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 ① 一位数除整十数口算;
② 不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 ③ 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④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验算方法;
2、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带余数、不带余数)
3、商末尾为0的一位数除两位数
4、一位数除两位数总结
5、“农村新貌”附加内容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意义和算理。
2、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和验算。
3、能估算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商。
4、使学生掌握带余数或者不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方法。
(二)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运算进行描述。
(三)解决问题:
1、能运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运算,解决生活自己身边的简单问题。
2、能与同学合作,讨论数学学习中的问题。
(四)情感态度: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3、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数学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以一位数除法为基础探索一位数除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且不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3、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且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
4、除法的验算;
5、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6、商末尾为0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7、一般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五、教学难点:
1、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且不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2、除数能整除被除数且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
3、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4、商末尾为0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5、一般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第一课时 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教学内容:教科书P1的例题、P2的想想做做1-5。教学目的: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商的位置,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教具准备:46根小棒,课件。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口答:
(1)3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2)24里面有几个8?(3)20里面有几个十?
(4)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5)4个20是多少?
2、解决问题:
师:快开学了,同学们都在积极准备学习用品。有两个同学一共买了16枝铅笔,平均每个同学买了多少枝?
问:怎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会用竖式计算吗?
3、谈话:那边还有两组同学在买铅笔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买铅笔中的数学问题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1)课件出示:情景图左半部分。①问:从这两个男孩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②师: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怎样列式? 板书:40÷2= ③师:40÷2等于多少?独立思考如何得出这个结果的,与同桌相互说说,并把结果填在书上。④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A.因为4÷2=2,所以40÷2=20。B.4个十除以2等于2个十,2个十就是20。
C.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就是20。(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①让学生独立完成。②问:你在做题时是横着做的还是竖着做的?为什么竖着做?
让学生比较每组上下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法。
(3)小结:刚才学习的这些口算就是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2、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课件出示:情景图右半部分。
①问:这两个女孩也在买铅笔,她们一共买了多少枝呢?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②师:要求“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怎样列式? 板书:46÷2= ③师:估计46÷2的商是几十多?你准备怎样解决?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指导。④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A.摆学具:拿出4捆6根小棒,先分整捆,每人分得2捆是20枝;再分单根,每人分得3枝,合起来是23枝。
B.口算: 40÷2=20 6÷2=3 20+3=23 帮助学生把操作抽象成分步口算:
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
40÷2=20 再分得3枝
6÷2=3 合起来是23枝
20+3=23 问:这几题你也能说出口算过程吗? 96÷3 84÷4 55÷5
⑤师:其实46÷2这题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回忆分小棒的过程,你会用竖式算一算吗?4人小组讨论竖式的写法。
⑥问:谁来完整说说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结合学生讨论的情况板书竖式,并讲解笔算过程: 师:笔算46÷2,从哪一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哪里?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学生讨论)2乘2得4,4减4得0,因为还要除个位上的数,这里不写0。为了看得清楚,把被除数个位上的6移下来接着除,接着会算了吗?(竖式略)
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笔算过程,笔算46÷2,要从哪一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哪里?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过以后再怎么办?商又写在哪里?(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①先让学生完成前两题,指名板演。
师生共同评价板演情况。
问:这两题都是分几步算?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商分别写在哪里? ②独立完成后两题,集体订正。③问:每次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注意余数。
你认为除法笔算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师:在买铅笔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应的口算和笔算,下面就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1)让学生仔细看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2)独立解答。(3)集体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题: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要知道哪种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你打算怎么办?(2)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预设:
解法一:48÷4=12(元)63÷3=21(元)12〈 21 所以杨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
解法二:由图中的信息知道,杨树苗买的棵数多用的钱数少; 而松树苗买的棵数少用的钱数多。所以杨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
四、全课总结、内化新知: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
五、当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
第二课时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4页。教学目标:
1、学习一位数除整十数除法的两种验算方法;
2、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重点: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种验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商品的画片,做游戏:这里有3元一块蛋糕,请同学们来想一想,做一做;
1、买这样的一块蛋糕要多少钱?买两块呢?
2、如果我有12元钱?能买多少块?27元钱能买多少块?你是怎么想的? 3、36元可以买多少块?
二、新课学习
1、一起讨论:怎么样证明36÷3=12是正确的呢?12×3=36
2、试一试: 这些除法算得对吗?9÷3=3 63÷3=21 94÷2=47 3、65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65÷3=21(块)„„2(元)想一想:你能验算吗?21×3+2=65(元)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1、与同座位同学合作,互相验算。
2、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3、一边说一边做第一4、5两题。第三课时 练习一(1)
练习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页。
教学目标:巩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口算和笔算,及除法的验算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练习重点:
1、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解法
2、学会找到场景图中的隐含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难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解法笔算和验算
教学内容
一、基本题练习
1、做P5(1)。口算题。
直接写得数。(看那一小组做得最快)
选择几题,说说是怎样算的。
2、做P5(2)前两题。
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叫一位学生说说验算的方法。
3、做P5(3)
先算一算,填一填,再比一比。
提问:哪个组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多?
从这张表中,你还能看出什么? 先独立解决,再进行交流。
4、做P5(4)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场景图,图中的隐含条件是每2个小朋友用一张课桌。
先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说说解题思路。
5、做P5(5)
提问:你准备怎样安排这三辆车的座位?
二、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课堂作业:P5(2)剩下两题。
四、课后作业(黑板上)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84÷4= 77÷7= 93÷3= 66÷3= 2、48位学生去看电影,有4排座位,每排应该做多少人?
五、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练习一(2)
练习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页。
教学目标:逐步积累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要求„„先要求„„”这样一种有条理、合逻辑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收集、整理信息,并灵活组合信息。再进行有条理、合逻辑的思考。教学内容:
一、基础练习:
1、口算:20÷2= 33÷3= 40÷2= 63÷3= 80÷2= 93÷3= 分类口算,整理算法。2、49÷4=(笔算并且验算。)
二、综合练习
1、P6(6)看图,收集信息。独立思考后,再交流。
试着用“要求„„先要求„„”说说你怎么想。解答在作业本上。集体订正。
2、P6(7)看图,收集信息。独立思考后,再交流。
用“要求„„先要求„„”说说你怎么想。解答在作业本上。集体订正。
3、P6(8)看图,收集信息。独立思考后,再交流。
试着用“要求„„先要求„„”说说你怎么想。解答在作业本上。集体订正。
4、P6思考题
(1)□÷3=23,□可以填几,你怎么想的? 如果□÷3=23„„□,第二个□可以填几,你怎么想的?第一个呢?
(2)□□÷□=21,第三个□可以填几,你怎么想的?能不能填大于4的数?为什么?
□□÷□=21„„1,□填几,你怎么想?
三、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被除数十位上数不能整除的除法除法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8页。教学目标:
1、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2、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方法;
3、学会估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商。教学重点:被除数十位上的余数再除 教学难点:被除数十位上数不能整除与个位上的数一起再除
教师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把这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两个班,每个班能分到多少个?
二、新课学习:
1、动手分一分,说一说,2、我们一起来写出算式:(弄清算式中每个数字的意思)
3、52÷2=26(个)26 /--- ̄ ̄ 验算: 26 2 / 52 × 2 4---------52 12 12-----0
4、让我们来验算一下。(让学生自己选择说明或是计算的方法)
5、边说边做:
78÷3= 84÷6= 92÷2= 80÷5=
6、验算上面的计算题。
7、根据三个数量,请你提出一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想想做做第5题)
8、估算:你能估计出下面各题的商是多少吗?
64÷5= 85÷3= 95÷4= 91÷2=(10多)(20多)(20多)(40多)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第8页想想做做
四、小结:说说今天学的除法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五、布置作业:P8“想想做做”第2、4题。
六、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被除数十位上数能整除而个位商0的除法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10页。教学目标:
1、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2、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个位商写0的计算、理解不够商1要用0占位。教学难点:被除数十位上数能整除而个位上的数不够商1时,为什么要写0?
教师准备:挂图、幻灯片、铅笔(70支)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今天,老师要把62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能分到多少个?
二、新课学习:
1、让我们写出算式来。(剩下2个羽毛球,商怎样写呢?)62÷3=20(个)„„2(个)2 0
√6 2 6 ――
2、让我们来验算一下。
3、边想边做:83÷4= 63÷6= 92÷3= 61÷2=(注意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4、算一算,比一比:
42÷2= 41÷2= 63÷5= 53÷5=
5、找找错在哪?(想想做做第3题)
6、想想做做第5题注意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可以灵活点。
7、至少要搭多少顶帐篷?(让学生体会余数问题在生活中的合理运用,不要求讲进一法)讨论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第二页想想做做1、2。
四、小结:大家今天有什么收获啊?
五、布置作业: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最后两题。
52÷5= 43÷4= 82÷4= 74÷7=
2、有75千克的大米,每次搬运10千克,至少要搬运多少次? :
第七课时 除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练习,提高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重难点,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题:
1、做P10(3)先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观察,并指出错在哪里。
再在书上改正三道题,指名板演。
2、做P8(6)出示题目后,先估计第一题的商是几十多。并指名说说估计的方法。
再在书上写出各题的商是几十多
二、综合练习题:
1、做P8(4)先看图,自己读题。说说你会解答吗?
2、做P8(5)先独立思考,再指名提问题。其他学生口答算式。
3、做P10(5)先看图,读题。
解答第一问。说明解答格式。思考第二问:怎样安排? 在黑板上列表帮助解答:
4、做P10(6)先看图,读题。
自己在草稿本上试算。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提问:为什么10顶帐篷还得加上1顶?
三、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练习二
练习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页。练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被除数十位上数不能整除的除法笔算;
2、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和验算;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除法的计算和验算的算理; 练习重点:被除数十位上数不能整除的除法 练习难点: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确定
练习过程:
1、请学生板演反馈作业中的情况;
2、根据学生作业情况确定指导的内容和重点。
3、先估计得数可能是几十,再算一算:
99÷3= 83÷6= 92÷4= 85÷8= 方法是:看被除数的十位数再背口诀
4、独立完成练习二的第一题:连好后同座位的同学生互相验算。
5、有84个本子,每人分2本,可以分给几个人? 每人分3本、每人分4本、每人分6本呢?你会填写下面的表格中吗?
每人分的本数 2本 3本 4本 6本,可以分给几人
6、给学生解释单价:每件商品的价格。给学生懂练习二第3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这一题后,观察自己填写的表格,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肯定有价值的发现)
7、以游戏的形式尝试完成思考题。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单元复习
(一)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的口算、笔算方法以及验算的方法;在计算时对各种情况进行比较,弄清联系和区别,加深理解,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教学过程:
1、做P12(1)直接写出结果。集体订正。
选择几道题要求说说口算方法。
2、做P12(2)做第一组。强调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先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做完集体订正。说说上下两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区别和联系。
3、做P12(3)做两题
做完后说说验算方法。
4、做P12(4)看懂题意。说说单价的意思。直接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5、做P12(5)先看图,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小组交流,试着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6、课堂作业:P12(2)后两组,P12(3)剩下两题 教学后记:
第十课时 单元复习
(二)教学目标: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练习的同时不仅仅会做题目,还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1、做P12(6)出示题目,要求先算一算,然后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规律。
出示54÷18,让同学们根据刚才得出的规律进行试算。
2、做P13(7)看图理解题意。做在本子上。
指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
3、做P13(8)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
4、做P13(9)看图理解题意。小组先讨论准备怎样租船。交流租船方案。
再讨论租金的计算方法。交流,并选择较合理的方案。(9只大船,2只小船最为合理)
5、课堂作业:P13(9)思考思考题。教学后记
第十一课时 农村新貌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与同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
1、出示教学挂图;
2、请一位发现有什么问题的同学提出问题;
3、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4、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完成问题的解答。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并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思考问题的解答途径。
第二个环节:
小组或同座位同学相互提出问题,并说明能否解答。设计意图:给各个层次学生都提供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习。
第三个环节:
提出问题,教师板书(不分类)
让提出问题的同学提出进行解答的同学来解答。
设计意图:给枯燥、平淡的提问、解答创设一点活跃的气氛
第四个环节:请同学们将黑板上板书出来的问题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问题之间相互联系与区别,渗透一种教学思考方法。
第五个环节:选其中的6个问题,作为作业在作业本上完成。
设计意图:给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提供自由的展示空间,有能力的,可以多做复杂的,没有能力可以多做简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完成作业都能有机会收获成功的喜悦,体会学习的快乐!
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作业)
教学后记:
1、课堂实施情况(简录): 第一个环节:一学生提出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株?由于是两步解答的问题,完成的过程时间长了一点。第二个环节::学生共提出了14个问题(重复和不能解答,或没有根据的问题除外)
第三个环节:同学们在分类的过程中,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按书的左边一页问题,右边一页问题分类,(去果园的问题激发了争议)
一种是:按不同情况的分类,人口,灯柱,玩具,去果园,苹果树,梨树
一种是:按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问题分类
2、作业情况: ①为计算错误; ②为答不完整;
③因问题不会解答需要辅导; ④一人重复解答了一个问题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测量
单元内容:教材第1—14页的内容
单元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和分
米度量物体的长度。
2、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
算。
3、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会换算质量单位。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并牢记它们之间的进率。
单元难点:
1、能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和表示物体的质量
2、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课时安排: 7课时
(1)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估计实际测量 数 学 书 的 长
数 学 书 的 宽
数 学 书 的 厚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 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并且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还知道1厘米=10毫米。
(2)分 米 的 认 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3、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4、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一条裤子长9分米()(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千 米 的 认 识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例三和练习二的第1.2.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汕头到广州有几千米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你是否知道从哪到哪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跑5圈体会1千米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题和第4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练习二第2题
(2)补充题(略)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千米,知道1千米的长度,还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4)千 米 的 认 识
(二)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四练习二的第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
2、填空:
1千米=()米1米=()厘米
1米=()分米1分米=()毫米
二、学生实践(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2、汇报:
(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
(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
(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
3、体验1000米有多远。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
三、布置作业:测量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有多远
(5)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
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请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迷宫去玩,数学迷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三、全课总结: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6)吨 的 认 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至第13页的内容和练习三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教学难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体 的质量
(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
(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
2、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例6。
(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
(3)汇报;
4、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2)1吨=1000千克
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2、汇报
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
三、巩固、运用新知
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
四、全课总结: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7)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三、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定能在生活中学到更多知识。
第三篇:第一单元 乘 除 法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 乘 除 法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2、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3、使学生能够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4、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单元教学重点:
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3、在能够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单元教学难点:
1、口算乘法中的进位口算
2、口算除法中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
3、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四、单元教学方法:
归纳法、练习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
1、“开火车”,教师用口算卡片在全班开火车做整
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的口算练习。
2、指名学生说一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
二、基础练习
1、教材第6页第1题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2、教材第6页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填写“<”“>”或“=”,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三、提高练习
1、教材第6页第2题
(1)独立理解题意并解答第一问。
(2)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材第6页第4题
独立解决问题,组织学生对前三个问题进行汇报,说说是怎样解决的。第四小题分小组进行讨论,合作交流,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不同的购买方案。
四、巩固提高
课件出示(情境图,解决实际问题)。这道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集体订正。
五、小结
说说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第四篇:三年级一位数除三位数数学教案
三年级一位数除三位数数学教案
三年级一位数除三位数数学教案由数学网提供:
一位数除三位数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P22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五第1~3题。
例3是一位数除三位数,主要教学:①当被除数最高位上上的数不够除,要看前两位的问题。②将估算和笔算结合应用,使多种算法互补。教材以整理照片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238÷6,然后呈现了两个学生估算和笔算的过程,一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体现估算、笔算的各自不同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当百位上不够商1时,把它看作几十个十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2)使学生养成先估算,再笔算的良好习惯,培养检验意识;(3)结合教学,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的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这为解决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同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形成完整的的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体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法:讲解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8÷4= 30÷5=
120÷4=
210÷3= 420÷6= 4500÷9=
2、最大能填几 8×()< 42()×5 < 8 5×()< 42()×3 <20 4×()< 17()×7< 27
3、用竖式计算:
(1)48÷4=(2)48÷6=
师:比一比,这两个竖式,你发现了什么?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教材P22主题图。
师:小梦和小欣既是同学,又是一对好朋友。上学期末他们俩荣幸地被评为校级“三好生”,他们高兴极了!学校还为校级“三好生”发了一本相册作为鼓励。放假了,小梦和小欣商量着把他们俩的照片整理一下,插在相册里。你们看,他们多认真啊!
师:从图上,你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师:你们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你们是如何解决呢?
2、探究算法。
师:我们先估算一下,这些照片大约要插多少张。说说看你们是怎么估算的?
师:我们刚才用估算的方法算出了大约要插40张,说明238除以6的准确值也是在40左右。可是要怎么求出准确值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一位数除三位数。(揭示课题)
师:说说看你们是怎么想的?动手算算看吧!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试算结果做出适当点评。)
师:说说看,你们是怎么算的?
师:先从哪位除起?被除数百位上的数2除以6,商够吗?我们该怎么办?
师:23个十除以6,商的最高位“3”为什么在十位上,23除以为为什么商是3而不是4?
师:我们在进行除法运算时,每次除后余下的数都要和除数比一比,你会发现什么?
师:23减18等于5,这个5表示什么?然后个位上的8落下来,和5个十合并起来是58。58除以6,商是几?为什么?
师:刚才大家用估算的方法估计这一些相片大约要插40页,而现在通过计算得出是39页余4张,这4张要怎么办呢?总共需要插多少张呢?(板书)
师:像这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际生活来进行回答。
3、总结算法。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解决了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问题。我们现在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师: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百位不够除时要怎么办?
师:处理后得到的商你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商?为什么?
师:接下来的商你又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P22做一做
2、练习五第1题
师:什么情况下商是两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三位数?
3、练习五第3题。
师:题目问“大约播放多长时间”,这是要求我们就估算值还是要我们求精确值呢?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师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以上就是数学网小编分享三年级一位数除三位数数学教案的全部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希望大家喜欢!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第一单元测量
备课日期:2012年8月18日
授课日期:2012年9月2日
课时:第一单元
课题:毫米的认识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2、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 实际测量
数 学 书 的 长
数 学 书 的 宽
数 学 书 的 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 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