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

时间:2019-05-15 04:1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

第一篇:浅谈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

浅谈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

游戏是幼儿最乐于参与的活动,也是幼儿期普遍出现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与能力。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的再现着现实生活,对老师的启发、诱导很容易接受。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它能满足幼儿向往、想象模仿和实践的心理需要。在游戏中体验各种情感,如快乐、对别人的关心与同情、成功的喜悦或恐惧等,又可以自己控制蛇蝎情感。其具有群体性,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再现,幼儿通过自己或与同伴的共同活动,把最感兴趣的事情反映出来,从中学会共处,学会合作。

一、关于游戏的分类

1.创造性游戏——指以幼幼儿自由创造为主的游戏,游戏中幼儿完全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意愿进行活动,不受外显规则的约束。具体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

2.规则性游戏——指以教师组织和创编为主的游戏,游戏中的幼儿行为必须受到规则的限制,服从规则所要求的步骤、玩法进行活动,游戏的结果是幼儿在游戏中要努力达到的目的。这类游戏常常是为教学服务的,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和智力游戏。

二、关于游戏指导

正确观念与态度:游戏中儿童是主人,是幼儿在游戏,而不是教师在游戏儿童。

维果斯基曾说过:“没有教育的作用,游戏就不会产生或者就不会停滞不前。为了使孩子掌握游戏的方式,成年人的干预是不必要的,必须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上教儿童学习怎样做游戏。”幼儿游戏的实践表明,教师介入指导游戏可以提升游戏质量和游戏水平,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促进儿童多方面的发展。

与幼儿相处的原则:

A以同理心接纳幼儿(即将心比心,体会理解幼儿、满足幼儿各种需要、体谅容忍幼儿行为与过失、分享幼儿成功的快乐);

B以平等心与沟通(在幼儿面前隐去权威形象,以同伴身份参与游戏、欣赏游戏,不要以老师的权威压制幼儿)。

(一)、创设游戏环境

1.预先经验准备:参观、讨论、讲故事、谈话以及各种教学活动。(生活经验越丰富,知识技能越充分,游戏的主题、情节、技巧和内容也就越丰富)

2.保证游戏时间:种类游戏时间比例恰当(各种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侧重不同,不能偏废任何一种游戏);保证自由游戏时间;游戏时段的恰当安排(角游、表游要半小时以上才能尽兴);

3.提供空间与材料:要使材料的数量、种类、材料的功能、特征,适应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幼儿,对不同游戏、不同发展的需要,以保证幼儿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

(二)、观察游戏过程

1、随机观察: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捕捉幼儿从他的语言、动作、表情中所发出的信息(目的是了解幼儿行为动机、即时需要、意愿、困难、情绪)为依据,以便把握干预时机,满足游戏需要,推进其活动。

2、有目的的观察:有针对性地了解幼儿现有的发展状况、发展的个别差异、发展的最近趋,作为教育的依据,以便因材施教,不断调整教育方案,为教师进一步创设环境提供依据。

观察幼儿游戏行为时的问题:

此时幼儿的兴趣是什么?

幼儿的这个行为能坚持多久?

幼儿对这个行为的已有经验有哪些?又扩展哪些新经验?

幼儿的这个行为的目的性如何?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这个行为的延伸?(动作技能、经验等)

幼儿合作情况?(技巧、主动交往或被动应答、成功或失败)

幼儿的情感体验怎样?(积极或消极)

幼儿对情绪的控制怎样?(过分、适当、不易)

(三)、支持游戏进展

1、材料的支持:持续地支持幼儿延伸和扩展游戏。

当原有材料不能满足幼儿当前游戏的需要时,可以适时增添新材料;

当幼儿对某些新材料感到困惑而不会使用时,老师可以示范材料的使用方法;

当原有材料的玩法在幼儿的认知范围内已经玩尽,在低水平重复或准备放弃时,老师可以展示材料的多种玩法,使幼儿意识到材料的多种转换;

当幼儿的想象表征受到材料的限制时,老师可以提供替代物的选择和建议;

当幼儿在游戏中发行对材料的操作技能困难时,老师可以帮助解决。

2、语言的支持:根据幼儿当时游戏的方向,提出问题或建议,并最终给予肯定和赞许,3、必要时提醒规则:促进人际互动,使幼儿考虑他人的需要、想法、感受,学会商量;引导经验学习,帮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启发新经验,建立新旧知识的沟通;启发解决问题,以有意义的方法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

(四)、介入游戏进行干预

1、干预原则:

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

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

尊重幼儿支配游戏材料的权利(材料取用便利、丰富、多功能、实用)

2、干预形式:平行游戏、共同游戏、情绪感染、行为暗示、群体影响。

3、干预时机:

①当幼儿并不投入所构思的游戏想象情境时;②当幼儿难以与别人沟通互动时;③当幼儿一再重复自己原有的游戏行为,进一步延伸和扩展有困难时;④当幼儿缺少材料,使游戏难以继续时;⑤当孩子发生游戏技能的困难时;⑥当游戏中出现负面行为效应时。

第二篇:幼儿园游戏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游戏的指导策略

添加时间:2012-12-03 11:09:52 文章来源:天柱山幼教网 作者:编辑 此文章共被浏览: 10043次

维果斯基曾说过:“没有教育的作用,游戏就不会产生或者就不会停滞不前。为了使孩子掌握游戏的方式,成年人的干预是不必要的,必须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上教儿童学习怎样做游戏。”幼儿游戏的实践表明,教师介入指导游戏可以提升游戏质量和游戏水平,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促进儿童多方面的发展。

那么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究竟起到一种什么样的作用,应该采用哪些策略来指导幼儿游戏呢?

(一)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

按照幼儿游戏的基本进程,教师在幼儿游戏中主要发挥四种作用。

1.为游戏开展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包括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丰富其相关经验,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安排布置游戏场地等

2.细致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行为,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如游戏中的同伴关系,游戏的持续时间、专注程度,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关系,等等

3.根据上述观察的情况,结合幼儿的特点,适时、适度、适当地参与幼儿游戏促进游戏顺利开展,帮助幼儿拓展和丰富游戏情节,提升游戏水平

4.组织幼儿结束游戏,整理游戏材料,引导幼儿分享经验,提升游戏水平,酌情对幼儿开展游戏的情况进行总结

(二)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策略 1.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

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幼儿游戏。比如某幼儿在小超市中当售货员,然而无人前往超市购物,该幼儿无所事事,老师可以通过扮演顾客前往购物,和售货员交流,还可以假装购买的东西太多,引导幼儿上门送货。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包括两种:平行式介入法和交叉式介入法。

(1)平行式介入法。

什么是平行式介入法呢?平行式介入是指教师在幼儿附近和幼儿玩相同或近似的游戏材料和游戏情节,引导幼儿模仿其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是一名游戏者,教师的行为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当幼儿不会操作幼儿材料、游戏情节过于单一或缺乏创新时,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比如教师在活动区投放了新的材料,但是孩子只玩了一会儿,就因为没有更好地玩法而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幼儿身边操作玩具,建构更多的作品,开拓幼儿的思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还可以边说边做,一是吸引幼儿兴趣,二是教给幼儿操作的方法。

(2)交叉式介入法。

交叉式介入法就是教师通过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到幼儿游戏中,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当幼儿游戏能够顺利开展下去时,教师则可以退场,不能待得太久。

2.材料指引介入法

材料指引介入法就是通过材料的提供达到指导幼儿游戏的策略方法。游戏材料对幼儿的游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材料很多游戏就无法开展。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游戏材料,可以增强幼儿的游戏兴趣,拓展和丰富游戏情节。根据幼儿游戏情节的不同,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也不尽相同。

3.语言指导

语言指导是通过教师的话语达到对游戏指导的一种方式,它是游戏指导中非常重要,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所使用的语言是非常丰富的,而不同语言在游戏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一样的。根据提问目的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教师的语言分为七类。

(1)询问式语言。

比如,“家里除了爸爸妈妈以外,还有谁?”“你什么时候给你的病人开刀?”“警察的工作是不是只抓坏人啊?”“拿不下了怎么办?”“如果你想要的玩具没有了,怎么办呢?”

上述就是询问式语言,询问式语言一般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教师借助询问式语言把幼儿面临的问题情境描述出来,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摆在幼儿面前,让他们思考并寻找解决途径,起到促进游戏情节发展的作用。比如,“家里除了爸爸妈妈以外,还有谁?”(用于拓展和丰富游戏情节,可以考虑加入别的的角色,比如“宠物”)“你什么时候给你的病人开刀?”(提醒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有的孩子刚刚还扮演医生,但很快就忘了自己的角色,到处闲逛)“警察的工作是不是只抓坏人啊?”(帮助幼儿丰富对警察的认识)“拿不下了怎么办?”(帮助幼儿思考更为合理的解决办法)“如果你想要的玩具没有了,怎么办呢?”(指导幼儿学会使用替代材料)这就是询问式语言所起到的指导性作用。

(2)建议式语言。

建议式语言,顾名思义就是教师通过给予建议,指导幼儿游戏。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当发现幼儿在游戏中情节发展停滞不前或出现困难时,给予的不是直接的指导,而是采用建议的方式,比如,当发现一个幼儿试图把娃娃放在堆满东西的桌上而不方便摆弄玩具时,教师可以建议:“我觉得如果放在旁边会更好。”当幼儿为了在麦当劳买不到油条而争执时,教师可以建议说:“麦当劳没有油条卖,那我们再开个卖油条的店吧。”

(3)澄清式语言。

幼儿的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有时候由于不太理解社会规则,或者模仿了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在游戏中表现出一些不符合规则的游戏行为。据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讨论,澄清幼儿对事情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观念。

(4)鼓励式语言。

鼓励式语言是教师通过鼓励或表扬的方式,激励幼儿把游戏行为继续进行下去或走向深入。

给飞机涂色

比如,孩子们在美工区开展绘画活动,主体是兵器,有的孩子画迫击炮,有的画飞机,画完后用油画棒涂色,一个小女孩想用白色的油画棒给飞机上色,可是没有白色的油画棒,她就求助老师,说没有白色油画棒。老师先采用了建议式的语言,“可不可以用其他颜色呢?”小女孩想了想,从中找出银灰色的油画棒涂色,刚涂了几下,就把头转向老师,老师看了看她涂的色,说“用银灰色涂多漂亮啊,很多战斗机都是银灰色,真棒”。听到老师鼓励的话语,小女孩高兴地用银灰色涂起来。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鼓励性的语言促进了儿童游戏的顺利开展。(5)邀请式语言。

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性格也是有差异的。比如,有的幼儿偏内向,或者社会性发展水平较差,不知道如何加入同伴游戏,总是一个人玩耍,很少会主动发起交往,或者在游戏中往往处于配角。这时教师可以运用邀请的方式:“我们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吧”“你可以帮我理发吗”“咱们去给汽车加油好吗”等语言邀请幼儿与老师一起游戏或者进入游戏情境,围棋创造和其他幼儿交往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参与游戏的乐趣,并逐渐学会如何参与别人的游戏中,如何与他人展开交往。

(6)角色式语言。

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到游戏中,促进游戏情节更为丰富和深入地开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扮演角色和参与游戏时应自然,不要露出“导演”的痕迹。这种方法和我们之前讲到的交叉式介入法,二者是非常类似的,只不过在这里更强调语言的使用。

(7)指令式语言。

“指令式语言”即直接的命令或指令。当幼儿在游戏中严重违反规则或做出一些危险举动时,教师要立即通过明确的指令性语言制止其行为,比如,“不能这样”“赶紧停下来”“不可以用玩具打小朋友的头,这样会很疼得”,等等。明确具体的指令,能及时制止幼儿的不恰当行为,避免危险的出现,保证游戏活动安全健康地开展。

在游戏指导策略这个问题中,一共给大家分享了三种方法: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提供游戏材料、通过语言指导,教师应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策略对幼儿游戏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第三篇:游戏的指导策略

游戏的指导策略

游戏是一种深爱幼儿喜爱的活动方式。我们深入研究并挖掘了游戏的教育价值,使其由过去的单纯以发展幼儿语言为目的的活动,转变为包含多种教育因素在内的系列活动。幼儿也由在教师导演下的被动模仿,转变为在教师帮助与支持下的自主活动。在这样的表演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对幼儿主体性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指导不应是借助规则对幼儿进行控制,而应是通过对幼儿活动的关心、支持、帮助来实现。通过多年的学前教育实践,我认为以下指导策略效果良好。

一、启发性的提问和商谈式的建议

当幼儿的活动需要教师做出反馈时,教师的提问是了解情况,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的有效方法。但是,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启发性,以激发幼儿的进一步探索。如“你们的洞做得真好,可小动物住在哪里呢?”这样的提问引发出幼儿建造小动物的家的行为。而“××觉得一个人做不完那么大的洞,怎么办?”则使幼儿产生了合作的要求,他们把各自的作品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道具。

二、让幼儿在做中发现问题

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引导他们在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利于促进发展。在制作《挖洞的故事》的道具时,杨杨用细纸条做洞,老师没有急于评价她的作品,而是引导她假装小鼹鼠在上面爬一爬感觉一下,结果她自己发现了洞太窄的问题,改用宽纸重新做。假如她不是亲自体验,就无法直接认识这种空间关系,也不会主动去修改作品。

三、利用同伴之间的影响

教师并不是活动中惟一的指导者,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在制作《挖洞的故事》的道具时,依依做了一个很小的洞。于是,教师请来全体小朋友一起站在她的洞上,孩子们纷纷提出“洞太小”,“太挤了”。依依接受了大家的意见,又投入到扩建洞的工作中。可见,此时同伴的作用要胜于老师的说教。教师在利用这种教育资源时不要怕乱,不要怕幼儿之间会产生冲突,要认识到,正是幼儿之间这种沟通、交流、冲突给幼儿提供了互相促进的机会。

青原镇中心小学

李艳华

第四篇:幼儿园游戏指导

幼儿园游戏及指导

一、游戏的定义及分类

游戏——是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发、自愿的活动。它伴有愉悦的情绪并有别于日常生活,是遵从一定游戏规则的有序活动。通过儿童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及其材料等可以判断儿童是游戏还是非游戏。

2、本质特征

①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具有愉悦性; ②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具有主动性; ③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具有虚伪性; ④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具有有序性。

3、儿童游戏的分类

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语言游戏、手指游戏)

二、几种主要游戏种类的指导

(一)、角色游戏的指导

1、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以模仿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2、各年龄班的特点与指导 小班

特点:小班幼儿处在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期,对模仿成人的动作感兴趣,但角色意识差,游戏主要

内容是重复操作。摆弄玩具,主题单一,情节简单,交往少,主要与玩具发生作用。

指导:

1、教师为幼儿创设主题游戏的环境,提供种类少,数量多的成型玩具,满足幼儿平行游戏的需要。

2、教师要不断提醒幼儿角色,强化角色意识

3、允许幼儿扮演相同的角色

4、教师以角色身份介入

5通过评议再现游戏,给幼儿以模仿的机会,从而提高游戏的水平中班

特点:对扮演角色感兴趣,初步理解角色的职责,情节单一,主题不稳

指导:

1、根据幼儿熟悉的社会内容创设游戏环境,并提供替代物

2、有计划的重点指导游戏过程的各环节,一段时间内重点指导解决一个主要问题

3、教师以角色影响游戏

4、鼓励几个幼儿一起游戏

5、组织幼儿评议

大班

特点:幼儿对角色扮演较逼真,角色增多,能按角色职责行动,经验教丰富,主题新颖,能反映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处在合作游戏的阶段

指导:

1、提供游戏的时间、地点、材料,要求幼儿集体讨论游戏的主题、情节、计划

2、教师更多的以语言建议,适时帮助,重在促进游戏的开展,增进幼儿的交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促进游戏的目的性,主动性和坚持性的发展。

4、评议活动占重要地位,讨论、分享、游戏的经验,提高游戏水平。

(二、)结构游戏的指导

1、结构游戏——指儿童操作各种结构材料来构造物体的一种游戏

2、结构游戏的发展阶段:

①摆弄——两岁以下儿童的典型行为。(只拿积木,或抓几块)

②重复——用一样大的积木堆高、叠加、平铺(小班)③搭建——可用一块把几块连接,如:搭桥、门(小班)④围封——用几块积木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如:动物的家、汽车库

⑤模型——利用对称平衡原理建造模型

⑥再玩——幼儿为自己所造的东西命名,(电影院、幼儿园)多个幼儿共同完成。

3各年龄段结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小班

特点:幼儿对结构动作感兴趣,“重复、摆弄、堆高、推倒”无目的不会先构思,主要以材料形状来理解用途。指导:

①教师要引导幼儿认识结构材料,有意搭给幼儿看,参观中大班的结构活动,引起兴趣。

②安排场地,准备足够的元件,每人一件。③指导幼儿学习结构技能,鼓励幼儿搭简单物件 ④教师经常有意识的让幼儿说出自己结构的名称,引导理解,目的性、计划性加强。

⑤建立简单的游戏规则(爱材料、整理材料等)⑥教幼儿简单的整理和保管、爱护玩具。中班

特点: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对结构过程和成果感兴趣,主题相对闻定,能独立整理玩具。指导: ①设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②培养幼儿设计结构方案,会看平面图 ③指导幼儿掌握结构技能,将平面转化为立体 ④组织3——4名幼儿开展小型集体活动,教幼儿分工,合作游戏

⑤组织幼儿评议,独立发表意见 大班

特点:目的性、计划性增强,能教长时间的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指导:

①培养独立建构的能力,能按计划有序开展。②主题建构时学习表现细节和特征

③欣赏自己和同伴作品,逐渐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④鼓励幼儿集体构造,公设方案,确立规则,分工合作,开展大型结构游戏。

(三)、表演游戏及指导

1、表演游戏的定义——指儿童按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文学作品中的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以儿童自主,独立地对作品的理解去游戏。

表演游戏的主要形式:故事表演、童话剧表演、歌舞剧表演等。特点:幼儿游戏中自己表演角色,自愉自乐,不在乎有无观众。3——4岁幼儿只能表演自己看到、听到印象深的情节、片段;5——6岁的幼儿有计划性、有组织性。能理解情节、内容、角色的对话等。

另外:用材料进行表演的如:桌面表演用玩具在桌面进行,口头表演,再现文艺作品;木偶表演——布袋表演、体线木偶表演、手指木偶、影子表演。指导:

① 教师示范表演,激起幼儿表演的欲望。

②运用讲解、谈话等方式帮助幼儿选择与熟悉表演内容。

③通过编制练习性游戏,使幼儿掌握表演技能。④通过参与,对幼儿进行指导。⑤以观众身份在表演外进行指导。

(四)规则游戏及指导

1、规则游戏的定义——以成人选编的以规则为中心的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

①智力游戏——把智力因素和游戏形式结合起来,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幼儿在自愿愉快的活动中增进知识、发展智力。(智力包括注意、记忆、观察、想象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按游戏发展幼儿某一方面能力为依据,②分类:发展感知能力游戏如“奇妙的口袋”,发展观察力的游戏如“找错处”,发展记忆力的游戏如“什么图片不见了”;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游戏如猜谜、拼图等游戏;思维能力的游戏如,各种智力棋,走迷宫拼图等游戏;发展语言的游戏如“接句、讲述”)

③结构——任务 即智力游戏的目的;构思 即玩法包括开始进行和结束;规则 即游戏的顺序和被允许和不被允许的活动;游戏结果 即游戏中努力达到的目的和要完成的游戏任务

④指导:⑴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计划如何向幼儿提出游戏内容、玩法和规则,向幼儿提什么问题及怎样提,如何激发幼儿兴趣,照顾个别幼儿。

创设环境

场地、玩具、材料的准备

组织

考虑游戏时的准备 ⑵帮助幼儿学习游戏的玩法

教师要用简明生动的语言说明游戏的名称、玩法、规则和结果。

有操作练习的游戏,应事先教会幼儿的技能,规则可在游戏过程中逐步提出(小班:规则要一步一步地提,还要经常提醒;中班:要示范讲解规则,必要时给予指导;大班,主要依据语言讲解,要求幼儿严格遵守)

⑶正确运用游戏材料

材料充分,每人或每组一份材料

可鼓励幼儿自己准备材料

要挖掘材料的多种用途

⑷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加各种游戏

体育游戏

①定义——以发展幼儿的动作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游戏 ②种类——按动作性质分,有跑的游戏、跳的游戏等

按有无情节分,有情节游戏和无情节游戏

按活动量大小分,竞赛游戏和无竞赛游戏

按教师的组织分,结构规则较复杂的“小马运粮”和结构较松散的自由玩的游戏“抢椅子”“躲猫猫”

按有无运动器械分,器械类“滑梯”和无器械类“追跑”

民间游戏“抄蚕豆”“格房子”等 ③指导

⑴游戏前的准备 熟悉游戏、制订计划

物质准备(场地、头饰、器械),服装的整理。⑵游戏的进行 集合幼儿 讲解、示范

先讲清游戏的名称、再讲解玩法、即情节角色之间的关系,怎样做动作等,然后再提出规则,示范游戏中的动作。(教一定的技能后,再开展游戏,教师应站在幼儿看得见、听的清的地方,简单的游戏可部分示范、复杂的可全部示范)分队、分角色(各队角色能力要均衡)第一 各角色要有适合的体力和智力

第二 能使游戏顺利地进行,有利于完成游戏任务 第三 对全体幼儿和他本人具有教育作用 小班

教师担任主要角色,起示范和作用,再请能力强的幼儿担任主要角色 中大班

由教师和幼儿自己来担任主要角色,再轮流选择开展游戏的方法

中大班的幼儿学习较复杂的游戏时,可以分段进行再完整游戏,底龄幼儿可以看中大班的游戏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重视幼儿动作的发展

游戏中品德与智力的教育

游戏的安全 ⑶游戏的开展

应选在幼儿既得到满足又感到疲倦的时候 要做整理动作 简短的评价

音乐游戏及指导

1、定义——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一种游戏。以发展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现力及节

奏感为主要目的的游戏。

音乐游戏有音乐、有情节、有角色、有规则、有内容等并与音乐相符。

2、音乐游戏的种类

从内容上分 ——有主题的如(找朋友)和无主题的(击鼓传花)

从形式上分——捕捉或竞赛两种(前者指在音乐结束后游戏开始,后者指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如“丢手捐”

3、音乐游戏的指导

①选材

⑴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小班:两拍子、中速 ; 中班:三拍子、附点音、较快 ;大班:八分音付六拍、很快、很慢速度变化

⑵游戏内容要健康、幼儿能理解、有趣味性 ②方法

第一、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分析游戏的结构性质、情趣、风格、形象特点、情节、角色动作、规则的分析、了解幼儿的情况、场地的准备

第二 向幼儿介绍游戏。名称、内容、主题、,角色 第三 熟悉游戏音乐

歌曲应学会有表情的唱,乐曲应反复欣赏过,幼儿对节拍、情趣完全熟悉,再让幼儿打出节拍 第四 学习游戏动作

模仿和创造两种,小班,多模仿,中大班幼儿可创造动作 第五 游戏的进行

教师先帮幼儿分配角色,动作可示范、可创编,也可让能力强的幼儿共同创编,简单的示范一遍,难的可边讲解边示范 教师再讲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简单的可以整体玩,难的可分段玩 第六游戏的进行

幼儿熟悉了之后,教师可让幼儿自己分配角色、组织游戏,再创编游戏。

三。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

1、为游戏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包括经验的准备、时间、环境的布置等

2、观察游戏、了解游戏发展情况

3、视游戏的开展情况引导幼儿讲评游戏,促进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并为下次游戏做好准备

四、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方式

1、平行式介入——教师在幼儿的附近,和幼儿玩相同的游戏,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暗示指导作用。

2、交叉式介入——指当幼儿有教师参与的需要或教师认为必要时,教师以某一

角色进入,促进游戏(时进时出)

3、垂直介入——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严重违规或攻击性行为时,教师直接以教师身份进入游戏,直接干预。(不多用)

五、各年龄班游戏观察重点

一、观察的主要内容

观察时,主要围绕“人”和“物”两方面,就游戏主题、材料、行为习惯等方面作主要的观察内容。具体表现为:游戏中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游戏中角色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二、各年龄班观察的重点

小班:主要处于平行游戏阶段,满足与操纵、摆弄物品。对物品的需求是你有、我也要有,对相同的物品要求多,矛盾的焦点在幼儿与物品的冲突上。因此,小班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物品上。

中班: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生活经验的丰富、游戏情节较小班丰富,处在角色的归属感阶段,虽然选择了一个角色,但想做多个角色的事情,想与人交往但尚无交往技能,人与人之间出现冲突的多发期。因此,观察的重点是在幼儿与幼儿的冲突上,不管是规则上的、交往技能上的,还是使用物品上的。

大班:随着生活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及能力的增强,幼儿不断产生新的主题,因新主题与原有经验之间的不和谐而产生冲突,运用已有经验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创新,成为游戏观察的重点,同时相互交往、合作、分享、解决矛盾也成为游戏观察的另一个重点。

第五篇:浅谈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浅谈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二十一世纪,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但无论怎么变化,有一种东西是不变的,因为它在幼儿心里早已根深蒂固,这就是游戏。游戏不仅能带给幼儿积极、愉悦的情感,还能影响其一生,特别是在幼儿时期接触的角色游戏,在我们的记忆中是最深刻的。本文从幼儿角色游戏入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论述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演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幼儿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商业化的儿童产品应运而生,游戏是构建儿童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之一,角色游戏在幼儿游戏教育指导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幼儿游戏教育过程中的指导策略的选择与运用必须因材施教,不能死板硬套。

一、角色游戏的概述角色游戏是儿童以模仿想象,扮演角色,反应周围生活,儿童可以脱离当前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思维的支柱,进行想象,并学会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它是适合于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有着生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可操作性。没有游戏,幼儿的生活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精彩的,游戏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成长,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是适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游戏中的德育因素更是俯拾皆是,教师要因材而取,只要不忽视,就能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正确的是非观和良好的品质,且能收到功半事倍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是最符合幼儿心理特征的。教师在备课时,都要将授课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在活动中,幼儿才能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游戏是幼儿生命中不可缺失的部分,没有游戏的生命是不完整的。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幼儿教师不能死板硬套的把理论复制出来,机械的进行教育;必须要学会因材施教,将理论联系到实践中,不断探索,将把自己所学的以游戏的形式运用出来,让幼儿有一个美好而记忆犹新的童年。

二、角色游戏中常常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虽然接触幼儿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在短短一年的接触时间里,我发现一些自己认为幼儿园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有些片面,但它是存在的。

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幼儿都得到全面发展。唯一有区别的是师资力量的强弱,在公办幼儿园里,教师都是有经验的一线教师老教师或是刚刚毕业的本专业的年轻教师,这样的师资结构,有利于幼儿的全方面发展;另外,硬件设备的完善,在组织幼儿活动上更能突出它的优势,幼儿的活动时间很充裕,活动场所宽敞,组织幼儿游戏时更能因材施教,特别是幼儿的营养是比较合理的。在民办幼儿园虽然硬件设备不完善,师资力量没有公办幼儿园强,但是却拥有比公办幼儿园的优势:在于教师思维的开阔,可以利用废弃的材料制作成幼儿喜欢或感兴趣的游戏材料,给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能更快进入角色,可以让幼儿学会废物利用……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大多停留在角色的简单分配和一些材料的机械操作等一些表面现象上,缺乏创新意识,而且在游戏选材上也受到制约,教师的指导和评价缺乏启发性和创新意识。着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总是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往常的角色游戏中,我们总是精心设计好游戏的内容、形式、规则,孩子们则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地听从调动。而我们所谓的“放手”也只不过是让幼儿选择一下在游戏中想要扮演的角色。而后,幼儿就被套在教师规定好的游戏模式中运行。在这样的游戏中,教师付出了大量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来进行游戏的设计和材料的准备,可以说得上费尽心机、尽心竭力。而在孩子们的眼里,他们只不过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象一群演员按照导演的要求表演一场剧目,而不是在进行一次快乐的游戏活动。

三、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维果茨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超出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游戏好比是放大镜的焦点,凝聚和孕育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因此对幼儿在游戏的过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观察非常重要,它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所在。

(一)为幼儿提供足够的生活经验,拓宽幼儿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

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现实的重新塑造。例如:在孩子们玩“动物招聘大会”时,幼儿的角色就是“招聘员”首先,因为他们没有生活经验,那么游戏是很难进行下去的,于是,我让幼儿先观看“人才招聘市场”视频,先了解它是一个人们找工作的地方。游戏中,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积极投入,对前来招聘的动物进行审核,把没找到工作的动物送到动物培训学校。当然,除了利用多媒体来提供经验之外,教师还可以有很多方法来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生活经验来充实他们的角色游戏。如:讲故事,让幼儿从故事中获得自己无法亲身得到的体验,或是从故事中不同的角色的不同角度来看同一件事。或是带孩子去生活中的公共设施去观看、了解。这些不仅可以扩大幼儿的生活视野,同时还可以为他们提供许多素材。很多时候,角色游戏是社会化的游戏,通常会在多个幼儿之间进行。共有的知识、经验是社会化角色游戏的基础,更是使游戏中幼儿达到默契,进而使游戏顺利开展的保证。同时也可在主题教学中渗透和调动角色游戏。孩子是不会有意识地回顾自己的经历,对于自己的一些难得的经历也没有充分总结或与他人分享。那么就只有给幼儿机会,让他们通过语言讲述和通过绘画的形式来描绘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也会让别的孩子间接分享新的知识。我们是寄宿制幼儿园,幼儿一星期都很少时间与外界接触,所以,每周星期天晚上,我都会空出时间,让本地的孩子,讲讲周末在外面看到的,玩过的一起与其他的孩子分享。同时,一天之中,早晨和下午也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游戏。教师以本班角色游戏开展的情况为根据,从游戏的内容、角色分配、游戏材料的提供、个别幼儿的教育、角色游戏的常规等方面为角色游戏的开展和提高做好准备工作。

(二)提供非专门化的游戏材料虽然现在的成品玩具应有尽有,但是每一个小朋友的家庭条件却不同,因此给幼儿的全方面发展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把一些废旧的书、笔、瓶子等等一系列的物品制作成可以供幼儿游戏的成品。这样不但幼儿感兴趣而且也能自己动手制作,可以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成品玩具虽然逼真,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游戏起到启示的作用。但是这样的玩具,为幼儿留下的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较小,幼儿不容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想象对它们进行象征性的改造。因此在创造性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多为幼儿准备具有开放性的半成品玩具或游戏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完成游戏中所需要的某些物品。如早茶店可提供半成品的包子,让幼儿用橡皮泥做成肉馅,用皱纹纸撕成菜叶,然后做成包子,才能拿给顾客吃。幼儿在反复的操作中不厌其烦,乐趣无比,充分激发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游戏时间在角色游戏中是一个重要而且很关键的一部分。教师在设计角色游戏时要特别注意幼儿的游戏时间,在指导过程中不能去命令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成,那就不是幼儿的世界,变成自己主宰的世界了,所以在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过程中,切忌用成人的思维,要蹲下来与幼儿一起看世界,有幼儿的思维去指导,否则会让幼儿没有身临其境,时间太少幼儿没有尽兴,会有失落感,时间太长,幼儿会疲倦,失去游戏的兴趣。

我国有研究者比较了4-5岁幼儿在相同情景下长时间游戏(30分)和短时间游戏(15分)中幼儿的表现,发现在短时间的游戏中,儿童更多地表现为闲散行为、旁观行为、过渡性行为及一些实物游戏和模仿游戏。此类研究表明,充分的时间会鼓励儿童进行较高社会性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游戏;时间较长,儿童就能从容地选择游戏伙伴,商讨必要的合作角色,使小组合作游戏的发生频率增加;有充分的时间可以使儿童更加喜爱游戏。游戏时间短,儿童则无法去筹划和编排游戏,儿童不能完全沉浸于游戏之中,只能从事形式简单的游戏活动。鼓励孩子多动手。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鼓励幼儿大胆地动手制作游戏材料。着名教授杨振宁曾指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动手实践机会和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幼儿的创新素质的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地为幼儿提供表现与创造的机会,使幼儿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进行充分的想象、发现和创造。

游戏时间对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游戏时间不充足幼儿会有失落的心理,太长幼儿会觉得疲倦,就会没有积极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游戏是要控制好游戏时间。

(四)教师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在幼儿游戏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呢?答案是:“引导”。这是每一个幼儿教师有知道的,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忘记,最严重的是去干涉幼儿的自由活动,一定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设想去完成,没有让幼儿真正的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只是让幼儿完成自己布置的任务而已。教师的指导应该是“参与”,而不是“干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它向我们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所承担的角色。在实践中,教师除了承担这些角色外,还应抓住时机,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灵活定位自己的角色。尤其是游戏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因时、因地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与之互动。教师只有真正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需要,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才能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

教师在游戏中引导是很重要的任务,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参与到游戏中去,一起合作把游戏顺利完成。例如:在《两人三脚》的游戏中,我们每个人必须学会合作,这时如果教师就只是在引导幼儿活动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得参与到游戏中,要示范给幼儿才能让幼儿有深刻体会,才能接受得很快。形体示范市很有作用的,还有可以让幼儿发挥想象,把自己喜欢的角色融入游戏中,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幼儿更喜欢,更能体会到游戏的乐趣。

(五)鼓励孩子多动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容易忽略一个问题,就是让幼儿动手。在我组织的角色游《拔萝卜》中,里面的角色随要一些道具,这就需要我们师幼一起完成。教师在给幼儿讲清楚故事内容和角色分配后,接下来就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教师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在班里有一个小朋友很聪明,老师只是给指导意见,他根据自己的想象、发挥制作出来的作品是所有小朋友中最好的,只让我很欣慰。

经过这次的经验,我反思了很久,虽然我学习学前教育已经有三年,但是严重缺乏教育经验,在指导幼儿角色游戏时,我们要大胆的想象,给幼儿多多动手的机会。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鼓励幼儿大胆地动手制作游戏材料。着名教授杨振宁曾指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动手实践机会和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幼儿的创新素质的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地为幼儿提供表现与创造的机会,使幼儿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进行充分的想象、发现和创造。

(六)在角色游戏中要善于利用好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意识。

我刚刚毕业出来,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唯一有一点就是在毕业前在实习过程中有接触过幼儿,但是时间很短。刚进幼儿园,园长就把中班的教材给我,让我接受中班幼儿的教育,当时心情很复杂,既激动又害怕。激动的是我成为了梦寐以求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害怕的是我没有经验,怎么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由于不了解幼儿,刚刚开始时特别的困难,在组织活动时漏洞百出,还好园长是个很有耐心的教育工作作者,教我如何去抓住幼儿的心理,才能融入幼儿的世界。幼儿的好奇心是个很奇妙的东西,要学会利用,利用好就能激发幼儿的醒悟、创造力,探索意识。

幼儿对外界事物好奇,往往显示出独立的见解和思维,很少模仿别人,能够用新方法对待旧事物。对于由幼儿的好奇心引发的独创行为,应该给予表扬、鼓励,使其好奇心得到强化,并为此去寻找答案,这将使幼儿受益终身。孩子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就会形成创新意识,在他们幼稚清新的心灵中形成自己的性格,成为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刚过不惑之年的康尔于2001年捧走了世界瞩目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说:"应该学会创新。创新意味着你不但要熟悉已有的事物,还要在这个基础上产生许多自己的新想法。

有关专家研究表明,5岁孩子的大脑量已达成年人脑重量的95%,是开发和利用幼儿好奇心,培养创造力的黄金时期。抓住这一良机,充分利用幼儿对自然、对社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从小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热爱社会的兴趣,以及将来成才都是十分重要的。

中班的幼儿好奇心特别强,遇到什么他们都会问你为什么?有时候自己都没有办法解释,只能告诉幼儿这个问题老师没有办法回答,等老师知道了在告诉你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去从实践中找答案,去思考如何做才不会抹杀掉孩子的好奇心,并且能让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出来。

(七)组织幼儿评价、总结游戏评论游戏对提高游戏质量、巩固游戏中所获得的情绪体验等都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讨论法、现场评议法和汇报法对游戏中的情节、游戏材料和玩具的制作与使用及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总结。教师在评价活动中应注意评价要具体、准确,不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在引导幼儿进行评价时要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以使幼儿有讨论的话题内容。评价活动应是指导幼儿再次游戏的方向。

通过游戏孩子不仅能获得知识和经验,还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游戏的内容出现了转折,游戏在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成了对幼儿实施各种教育的手段。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儿成长的需要,角色游戏是一种以孩子们为主体,由孩子扮演角色,模仿成人劳动的意愿性游戏。老师只有把目标记在心里,善于观察每一个孩子,利用好他们的好奇心,给他们营造创新的氛围,激发其探索兴趣,使其在游戏时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的游戏才会更生动,更受欢迎,更有价值。

总而言之,角色游戏是一种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十分有益的游戏活动,在幼儿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幼儿教师必须开展和加强对角色游戏活动的指导工作,从环境的准备到激发兴趣,到各个环节的指导,到结束时的评价总结,都在教师指导的工作范围之内。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对角色游戏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总结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指导水平。游戏是幼儿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幼儿的发展,在幼儿时期接触的游戏(包括其他所有事物)是一生中最难忘的,也是影响其一生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帮助幼儿体验童年的幸福。

下载浅谈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选择与指导策略

    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选择与指导策略 一、角色游戏的区域要求 1、区域内容要丰富,多为幼儿提供选择的内容、材料。 2、区域设置要符合现阶段幼儿年龄特征,不宜过深或过浅。 3、......

    幼儿园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策略

    幼儿园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策略 【摘 要】 幼儿在幼儿园中所进行的体育游戏,对于其成长和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中要积极开展体育游戏,让体育游戏给幼......

    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

    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 导读: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幼儿的表演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

    小班区域游戏指导策略

    小班区域游戏指导策略 一、小班幼儿区域游戏特点区域游戏是幼儿自选的、带有小组性质的学习活动形式,它以其独特的操作性、灵活性、随机性和幼儿发展自主性为优势,每个年龄段......

    游戏表演的指导策略

    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 表演游戏是一种深爱幼儿喜爱的活动方式。我们深入研究并挖掘了表演游戏的教育价值,使其由过去的单纯以发展幼儿语言为目的的活动,转变为包含多种教育因素......

    亲子游戏的指导策略

    亲子游戏的指导策略 石岚新村幼儿园 胡娉娉 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和健康,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注意小孩子的游戏,而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就是家长了,给予孩子......

    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研究2(合集5篇)

    《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 选题意义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儿童的游戏不仅是人类学、社会学及美学等学科研究的课题,也是学前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古......

    幼儿园园长专题讲座:自主性游戏的特征及指导策略

    自主性游戏的特征及指导策略游戏不仅给幼儿带来快乐,也是幼儿的主动学习,是幼儿积极主动、真实自然的学习活动。但只有“真游戏”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取成长,怎样的游戏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