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案6(第7章档案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档案的收集)(定稿)
韶关学院课程教学设计(4学时)教学内容:第七章
档案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档案的收集
教学目标与要求:让学生了解档案工作的内容、性质和意义,掌握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和意义和收集工作的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档案收集工作的要求 教学素材:陈兆祦主编的《档案管理学
基础》
参考教材:冯惠玲主编的《档案学概论》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结合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档案工作的内容(陈兆祦主编《档案管理学基础》P38,冯惠玲主编的《档案学概论》P69)
(一)广义上说,包括档案室工作,档案馆工作,档案事业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科学研究工作和档案出版工作等。
(二)通常所说的档案工作,是指档案室和档案馆所从事的档案业务工作。即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八项:档案的接受和征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与检索,统计,编辑与研究,利用服务。简称: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与检索→保管→统计→编研和利用工作。
二、档案的收集
(一)“收集”定义。
1、英国希金拉.詹金逊1947年在伦敦大学为新开档案管理课和所做开课演讲中说:档案不是搜索物,我甚至希望能够把“搜索”这个词从档案工作者的词汇中去掉。
2、在苏联,法国,美国等一些档案学著作和档案工作条例中,也常使用文件,档案材料的“补充”“集中”或“接收” 等词。
3、所谓档案的收集,就是按照档案形成的规律。把分散的材料接收,征集,集中起来。所以,我国档案界还是通用“收集”之称。
(二)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
1、对本机关需要归档案卷的接收工作。
2、对各现行机关和撤销机关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档案的集中和接收工作。
3、对历史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工作。
(三)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起点。
1、档案馆(室)所管理的档案,是由它们对于历史上形成的和现实生活中不断产生的文件,长期收集和积累起来。
2、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中的第一个环节,通过收集工作为档案工作提供实例的管理对象、有了档案,档案室和档案馆才有进行整理、编目、鉴定、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等各项工作的物质条件。
(四)收集工作的要求
1、丰富馆(室)藏
数量充分,质量优化,成分充实,结构合理
2、加强馆(室)外调查和指导
收集工作是解决档案的集中问题,国为档案的对象本来是分散的,这就要求收集工作必须做好馆(室)外调查,掌握应收入档案馆(室)的档案分段,流动,管理和使用等有关方面信息。
3、推行入馆档案的标准化。
(1)在接收案卷的质量要求方面应该逐步规范化。
(2)在案卷的规格尺码方面,应该力争规范化
(3)在文件的规格和制成材料方面的
标准要求,如文件结构,纸张规格,书写材料和书写规则等,都应该标 准化。(4)保持全宗和全宗群的不可分散性。
保持全宗整体,是档案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贯穿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问题。
(五)归档范围。
凡是本机关工作活动中办理完毕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包括党,政,工,团以及人事,保卫,财会等工作中形成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均应归档。
1、归档文件系统性方面的基本功要求:(1)遵循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按照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分类立卷,要求分类准
(2)根据发文机关、问题、时间、名称。等特征进行立卷。使案卷能正确地反映机关活动的基本面貌,便于保管和利用。
2、归档案卷在技术加工方面的要求。(1)案卷封面的各个项目应填写清楚,特别是案卷标题要确切简明地反映卷内文件作者,内容和形式。(2)根据“档案保管期限表”注明每个案卷的保管期限
(3)需要永久和长期保存的案卷,卷内文件应按一定次序排列好,并逐张逐页编号,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和“卷本务考表”
3、向档案室归档的所有案卷,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系统的排列。编以案卷顺序号。并编制案卷目录一式数份。(一份经档案室签字后由移交单位保存)
第二篇:档案管理员工作内容
档案管理员工作内容
案室职责
1、负责做好处各类档案资料的接收、整理、分类、鉴定、保管、统计、安全保护等工作
2、负责对处属单位、部门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监督、指导和培训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3、制定和组织实施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对各基层档案工作进行检查、评比
4、及时了解处行文、办文情况及工程开展进度指导业务部门立卷、归档工作
5、参加处生产调度会议、办公会议、有关鉴定会和工程竣工验收、设备开箱验收等工作及时收集归档材料
6、负责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编制档案各类检索工具建立档案检索体系编写或配合有关部门编写各种档案参考资料全面、综合开发档案信息
7、做好计算机、光盘辅助管理档案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实现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现代管理。
档案室主任岗位职责
一、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根据档案管理法规和上级对档案工作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二、做好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负责按划定对查 借阅档案申请进行审批。
四、负责健全专兼职档案员队伍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总结评比工作。
五、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指导各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档案管理的划范化和标准化。
六、负责与省高教系统档案学会与兄弟单位的联系和协作。负责接待上级部门领导和有关兄弟单位同行组织对外业务交流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改进档案管理工作。
七、购置档案管理设备、装具改善工作条件提高计算机辅助管理水平提高档案利用率。
八、负责组织档案的鉴定与销毁。
九、经常了解档案管理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负责向主管领导汇报工作。
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专职档案员岗位职责
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努力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督促检查指导各部门做好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立卷归档工作。检查验收归档文件材料是否完整、准确、系统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办好交接手续。
三、认真做好案卷的整理、分类、登记建卡、编号上架等工作。做到库房管理科学案卷排列整齐、主次分明、标志明确。
四、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编制检索工具和参考资料办理利用档案事宜主动热情地做好服务。
五、认真做好档案库房管理和安全防护工作对库房进行安全防护检查防止事故发生。对损坏变质的档案材料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和复制。
六、认真做好档案统计工作及档案鉴定销毁的基础工作。对过期档案提出存、毁处理意见。
七、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执行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保密制度和保密纪律确保档案安全。
八、负责所管范围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改的起草工作。
九、认真学习档案业务知识钻研档案理论负责对兼职档案员进行业务培训积极参与档案协作组学会活动进行工作经验和学术交流。
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篇: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
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
档案鉴定标准可分为两大类,即理论性标准和技术性标准,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
(一)理论性标准
理论性标准是档案价值鉴定的基本标准和理论依据,综观中外档案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档案鉴定的理论性标准主要包括:
1、德国档案学家迈斯奈尔提出的年龄鉴定标准和来源鉴定标准。
(1)年龄鉴定标准:即“高龄案卷应当受到尊重”。迈斯奈尔主张:每一个国家应设置一个禁销档案的“界限年份”,应对在此年份前形成的档案加以高度重视、妥善保管,而不应擅自毁弃。
(2)来源鉴定标准:强调不能把案卷当作零碎的材料孤立地、分别地单独评判,而应当以它们固有的行政关系为具体背景进行鉴定,即在鉴定时,应该考虑各行政单位在政府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其活动性质,以及这种活动与上下级行政单位活动的关系。
2、波兰档案学家卡林斯基提出的“职能鉴定论”。这是在研究继承迈斯奈尔来源鉴定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主张按照形成档案的机关在政府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的重要性来确定文件的价值及保管期限。
3、美国档案学家谢伦伯格提出的文件双重价值鉴定标准。指出文件价值中存在着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的区别,这是按利用文件的主体为参照进行划分的。指出公共文件的价值首先体现为对原机关的原始价值,即第一价值,具体体现为行政管理、财务、法律和科研价值;而后再体现为对其它机关及非政府方面使用者的从属价值,即第二价值,分为证据性价值和情报性价值两种形式。对这两种不同价值,在鉴定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4、宏观职能鉴定标准。这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文件大量涌现后的产物。“此时鉴定的注意力首先不是形成者来源,而是能够反映社会需要的各种社会职能活动过程或其主题”①;“宏观鉴定法所面对的不再是单份文件,而是某种职能的文件”②。
5、效益标准。这是欧美国家近些年来在鉴定中奉行的一条原则,主张在鉴定档案保存价值时应考虑到档案的保管费用。从其发展历程看,效益标准已从出现伊始的饱受批判转变为被各种鉴定体系广泛采用,显示出了其实用科学的一面。
6、相对价值标准。这是我国档案学界提出的一种档案价值鉴定标准,即在承认文件的价值取决于档案客体属性及其满足利用者需要的程度之前提下,适当分析全宗和全宗群内档案的完整程度,从全宗和全宗群范围内来观察档案被保存的状况。通常情况下,全宗和全宗群档案的完整程度越高、绝对数量越多,每一份文件的价值就相对越低,反之则越高。即:在一定情况下某些文件的保存价值和保管期限可以相对地提升或降低。相对价值标准的提出,旨在使档案鉴定工作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机械主义和教条主义。
(二)技术性标准
技术性标准是档案鉴定实践中用以参照的具体标准,主要有文件材料的归档和不归档范围、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鉴定工作制度等,工作鉴定《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
我国目前的档案保管期限表可分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同系统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同类型档案保管期限表和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五种类型。它们是各机关、档案馆鉴定档案价值、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依据和标准,以此作为参考,文书立卷人员能较容易地区分文件的不同保存价值,初步确定其保管期限,为以后档案馆鉴定档案的价值打下基矗至于档案鉴定工作制度,则包括制发鉴定档案的标准文件、档案鉴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销毁档案的标准与监销制度等几方面内容。一种健全的档案鉴定工作制度,可以有效保证档案鉴定工作的质量和防止有意破坏档案,使档案的鉴定和销毁工作有组织、有监督地进行。事实证明,这些技术性标准在文书档案人员的具体鉴定工作中起到了有力作用。
二、我国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及档案鉴定标准的确立过程
(一)我国档案鉴定理论的特征
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主要是在学习原苏联档案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档案工作实践,并且吸收了民-国时期档案学有关档案鉴定理论而逐步形成的。民-国时期的档案界提出的鉴定标准均重视档案的历史价值和行政价值,但它存在缺陷,即仅仅停留在机关范围内的一般的行政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认识上,且当时没有得到有效实行。而原苏联的档案鉴定理论对我国的影响可说是最为深刻和久远的。例如,原苏联档案界提出:档案的鉴定原则是历史主义原则、党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在鉴定档案的价值时,应考虑文件内容、文件来源、文件的形式特征、情报的重复性、档案全宗文件的完整程度、文件的物理状况及文字、语言、艺术及其它特点,等等。这些原则和标准被我国档案工作者加以吸收和借鉴,再与我国的档案鉴定工作实践相结合,明确提出了鉴定档案价值时应考虑的相对价值标准、社会需要标准等新的标准,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概念、原理体系。无可否认,这些鉴定理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确实对我国的档案工作起到了一定指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档案的安全,防止了任意销毁档案文件的事件发生,有效地保证了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性。
但是,建国以来长期形成并得以贯彻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档案鉴定理论,虽在实践中证明了其价值,但同时也正是实践——这一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宣告了这些理论自身存在着的不足。因为我国的鉴定理论一直以来都侧重于对鉴定的原则、一般分析方法、保管期限和保管期限表以及鉴定工作组织的研究,而对档案鉴定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得不够,这在实际工作中就显得空泛,缺乏足够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对基本理论研究的不足,造成‘档案价值’概念模糊,鉴定的理论框架构建不起来;对应用技术研究的不足,造成具体的操作技术、标准、鉴定质量的检查与控制的方法空白或残缺”③。事实上,在科学研究中,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是两种常用的分析方法。我国长期形成的鉴定理论往往侧重于对档案鉴定的原则及其工作性质等等进行描述、概括,而忽略了档案价值中实际存在着的数量关系,缺乏足够的定量分析的成分。这一现象与其它许多国家明确规定文件进馆比例的做法相比,显然存在着具体操作上的困难,鉴定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第四篇:档案培训内容
精品文字
阅读使人快乐,成长需要时间
档案培训内容
一、文件归档的鉴定
一是鉴定归档文件是否有保存价值,就是用来确定归档文件的整理范围。二是确定文件归档后保管期限的长短。
文件类范围:
1、本公司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材料。
2、本公司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
3、本公司职能活动中形成的重要业务文件材料。
4、本公司关于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重要的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等。
5、本公司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
6、上级部门制发的属于本公司主管业务的重要文件材料。
7、同级部门、下级部门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公司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科技文件类范围:科技文件纸质载体的主要有文字文件、图样文件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有机械制造业、建筑业和其他专业科技文件。
生产技术质量类范围:
生产准备、生产安全、生产组织、生产调度工作。技术质量方面有产品设计任务书、设计鉴定及审批、技术协议书、技术条件、产品图纸、产品变更图、产品变更报告单、产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精品文字
品工艺类、产品的市场调研、立项论证、设计,试验报告、质量分析、标准化审查报告、试制总结、鉴定书、计量化验类报告书、产品的检验、包装,产品的鉴定、产品质量事故分析及处理报告。
市场销售类范围:产品的市场调研、考察、开发及相关文件、产品协议及各类合同的签订、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市场反馈情况。
经营管理类范围:会计类相关的各类统计报表、资产管理、房产管理、资本运作、对外投资、股权管理、多种经营管理、产权变动、清产核资、属于企业的所有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及其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成本价格管理。招投标项目管理、本公司房屋买卖、土地征用,重要的合同协议、资产登记等凭证性文件材料。
采购管理类有物资采购申请、批准、采购调研、物资报价、采购合同、物资保存、供应和流通。
基建工程管理有征用土地批准文件及拆迁、补偿协议书、承发包合同、协议书、招标、投标文件、施工执照。
基建施工管理有开工报告、工程技术要求、技术交底、图纸会审纪要、原材料及构件出厂证明质量鉴定、建筑材料试验报告、设计变更、工程更改洽商单、施工定位测量、地质勘察、隐蔽工程验收报告、工程记录及观测、检查评定材料、交工验收记录证明、竣工报告、竣工验收报告、竣工图。
设备管理类范围:购置设备的申请、批复、购置设备的协议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精品文字
及合同等、自制设备仪器的各种装配图、部件图、零件图和技术文件,外购设备的随机文件等。设备仪器安装、调试和验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技术性、凭证性文件材料、设备的操作规程,设备运行、维修、保养、重大事故的记录等、设备改进、改装的技术文件,设备的技术革新文件、设备报废申请、鉴定及审批的文件材料等。
二、归档文件的整理方法
归档文件整理可以按进行,也可以随办随归档,即文件办理完毕后及时进行归档处理,随办随归档既有利于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又减轻了工作人员年终文件整理归档工作的负担。注意事项:
1、严格登记:登记做到“家底清楚”,有据可查。
2、及时收集归档:确保归档内容完整的关键。
3、严格检查:逐项进行检查是否符合归档要求。
4、妥善管理:分类明确,有目可查,运转有序,保
管安全。
5、注意常用借阅的档案,如设备使用说明书应及时进行入档,并留有复印件以备设备维修、避免存档后再借阅频繁,减少存档期限。而技术性资料则由技术部可根据技术保密程度自行进行复印存档,凡是入档后的技术保密性文件将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三、归档文件的修整与装订
为了保证档案能够长期保存和有效提供利用,在装订前必须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精品文字
对不符合要求的归档材料进行修整。
要求:
1、修裱破损文件:对破损、残缺的文件进行修裱,力争恢复文件原有面貌。
2、复制字迹模糊或易褪变的文件:档案字迹的耐久性是关系到档案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文件形成过程中,应杜绝纯蓝墨水、红墨水、复写纸、圆珠笔、印台油、铅笔等不耐久的材料,在档案中发现不耐久的字迹材料应复制。
3、超大纸张的折叠:标准A4纸,但是如有大于A4规格的图表,需要加以折叠,尽量减少折叠次数,折叠痕迹尽量避开图表字迹,文件页数较多时,最好采用单张折叠,方便利用。
4、去除易腐蚀性金属物:以铁、铝等金属为主制做的订书钉、曲别针、大头针等易氧化,腐蚀文件纸张。
四、归档手续
1、归档文件必须达到完整、准确经过系统整理、编目。
2、填写归档移交清单,由归档者填制一式两份,写明归档类别、名称、明细、日期。归档时交接双方按清单核查清楚,双方签字,各留一份,以备查考。
以上内容是根据培训内容结合公司基本情况整理,如有未补充完整的地方,各兼职档案员根据自己部门的情况进行完善、整理,查缺补漏,确保入档完整性、规范性,避免重要材料的流失。
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精品文字
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第五篇:党员档案内容
党员档案内容
1.入党申请书
2.优秀团员入党推荐表(印发)7.党课结业证书 8.入党志愿书(手写)
3.群众材料征集
4.政治审查材料
5.谈话记录
6.思想汇报(篇)
9.入党志愿书(印发)10.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印发)11.入党转正申请书 12.预备党员考察鉴定表(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