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加减法》说课稿
一年级上册数学《
8、9的加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
8、9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第二小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甚至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学会根据一幅图能够列出两加两减四个算式。能熟练计算8、9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小组合作学会根据一幅图能够列出两加两减四个算式。能熟练计算8、9的加、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计算8、9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看图列算式(减法算式)、正确计算。
四、说教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法上我采用了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操作、思考、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归纳、合作以及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我注意学生的合作意识,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各抒己见、广泛交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习惯。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
行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一年级的小学生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因此需要老师耐心扶助,除教给他们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还要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所以在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外,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往往会出现操作后仍不能正确解答问题的现象。这就是没有很好地把实践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因此,我在指导学生操作实践时,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摆一摆又动脑思考提出问题。
五、说教法
在教法上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方式,主要应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形成技能。我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学习的情境,循序渐进地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维,合作交流等活动,进行类比、分析、归纳、概括逐步解决提出的问题和发现新的知识。
我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从而提出探究问题,并为探究新问题创造知识条件。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让学生不受拘束地自由交换意见,营造创造性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我着眼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应得的结论,使学生体验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胜利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和创造精神。
六、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导课。在这个环节中,首先给出了2道练习题,复习8、9的组成和
看图写算式。
第二:新课
1、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一图四式”。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对容易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部分的难点。因此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并在小组里进行交流,然后根据相关数据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摆图片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四式”。在计算过程中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帮助学生积累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直接出示算式5+3、3+5、8-
3、8-5计算,提问: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鼓励学生说出多种计算方法,使计算方法多样化(如:数数、想数的组成与分解、调换加数的位置、算减法想加法等)。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第一题:通过看图写算式巩固一图四式的方法。
第二题:通过p53做一做第一题使学生熟练计算8、9的加减法。第三题:通过p53做一做第二题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复习巩固对序数和基数的认识,使学生熟练计算8、9的加减法。
第四题:通过出示一个加法算式,让学生写出其它的3个相应的算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关系。
第五题:大转盘游戏,通过玩游戏,进一步熟练掌握8、9 的减法的计算。第六题:扑克牌游戏,通过玩游戏,进一步熟练掌握9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8、9的加减法说课稿
《
8、9的加减法》
《
8、9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第二小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之上安排的,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它是本一,甚至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到根据一幅图能够列出两加两减四个算式。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计算8、9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看图列算式(减法算式)、正确计算。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法上我采用了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操作、思考、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归纳、合作以及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法上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方式,主要应用引导、探序上究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形成技能。在教学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导课。在这个环节中,首先给出了3道练习题,复习8、9的组成和6的加减法。
第二:新课。
1、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一图四式”。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对容易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部分的难点。因此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初步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摆苹果图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四式”。在计算过程体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帮助学生积累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直接出示算式5+3、3+5、8-
3、8-5计算,提问: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鼓励学生说出多种计算方法,使计算方法多样化(如:数数、想数的组成与分解、调换加数的位置、算减法想加法等)。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8、9的加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53页,练习十一第6、7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并掌握8和9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
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9的加减法。【教学难点】
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9的加减法。【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相同形状的9张卡片。
教师准备:8和9的加减法卡片若干;3、5、6、8、9的信箱各一个。【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复习巩固8和9的分与合。2.发现问题,引入新课
讨论:看着数的合成与分解图,你找出三个数的关系吗?能不能将这种关系用加法或减法算式表达出来?
二、新知探究 师:今天我们大家主要通过这个关系来学习8和9的加减法。(板书课题:8和9的加减法)1.8的加减法
师:出示情景,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整体与部分所代表的具体含义。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列算式。(1)一共有几个苹果? 5+3=8 3+5=8(2)一共有8个苹果,左边有5个,右边有几个? 8-5=3(3)一共有8个苹果,左边有3个,左边有几个? 8-3=5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帮助学生理解每个算式的意义。2.9的加减法
自主学习任务:拿出学具(两种不同颜色的9只纸鹤),摆一摆,同桌之间相互提问、解答,列算式。
4+5=9 4+5=9 9-4=5 9-5=4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摆学具,相互合作探索发现,不仅可以让学生写出四个算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巩固练习
1.不摆学具,不用手指,我会算。做一做 第一题
7+1= 7+2= 8+1= 1+7= 2+7= 1+8= 8-1= 9-7= 9-1= 8-7= 9-2= 9-8= 设计意图:
2.转盘游戏算题王!
设计意图:
3.鸽子送信。(课堂模拟活动)
四、课堂小节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不能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8和9的加减法 5+3=8 4+5=9 3+5=8 5+4=9 8-3=5 9-4=5 8-5=3 9-5=4 【教学反思】
第四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8、9、10的加减法(一)
8、9、10的加减法
(一)一()班姓名:用了分秒做对了题
5+5=10-7=3+7=6+2=4+6= 6+4=2+8=10-9=8-3=10-6= 10-7=4+6=3+6=7+3=3+6= 10-8=3+7=10-4=5+3=10-5=3+7=6+3=6+4=10-4=10-2=4+6=2+8=10-4=1+9=10-6=10-3=8+2=10-6=10-3=5+5=10-4=4+6=4+5=10-9=7+3=4+5=10-1=10+0 =0+10=2+8=10-10=8+2=10-2=10-8=8-6=8+1=9-4=2+8=9-3=8-7=7+2=10-7=+3=8-6=9-6=9-5=8-3=5+4=9-6=7-5=6+2=-5=9-5=2+6=9-4=3+4=7-5=3+6=7-4=4+6=9-5=4+5=4+4=3+5=10-0=3+6=8-3=4+5=6-5=4+5= 8-6=6+3=9-6=8+1=7+2=9-4=6+3=7-4=8-5=8-4=9-7=9+1=9-5=5+5=5+4=
第五篇:8和9的加减法说课稿
《
8、9的加减法》说课稿
《
8、9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第二小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单元的重点,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它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到根据一幅图能够列出两加两减四个算式。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计算8、9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看图列算式减法算式、正确计算。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法上我采用了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操作、思考、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归纳、合作以及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法上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方式,主要应用引导、探序上究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形成技能。在教学程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导课。在这个环节中,首先给出了3道练习题,复习8、9的组成和6的加减法。
第二:新课。
1、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一图四式”。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对容易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部分的难点。因此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初步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摆苹果图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四式”。在计算过程体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帮助学生积累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直接出示算式5+3、3+5、8-
3、8-5计算。提问: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鼓励学生说出多种计算方法,使计算方法多样化。如:数数、想数的组成与分解、调换加数的位置、算减法想加法等。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指导学生从小养成善于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学生说三句话以及算式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加减法的算理。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第一个环节,让孩子说的还是不够,8,9的组成不够熟练,在教学中,引导得多,放手让孩子自己自主思考的时间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