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而不会写的汉字

时间:2019-05-15 04:4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常说而不会写的汉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常说而不会写的汉字》。

第一篇:常说而不会写的汉字

常说而不会写的汉字

常说而不会写的口语字

以下基本按拼音顺序排列,主要以常说而不会写的口语字为主。

娭(aī):娭毑(jiě),称祖母或年老的妇人,即老奶奶,南方方言。

瘢(bān):瘢痕。这个字念不错,写在这里主要是要同“癍”区分,“癍”是皮肤上长斑点的病,而“瘢”是指伤口长好后留些的痕迹,也就是俗称的疤瘌。

鸨(bǎo):本意是一种鸟,传说这种鸟总在和各种不同的鸟交配,其性最淫,所以这个字更多的指妓院的负责人,即“老鸨子”。

鞴(bâi):鞴马。马不会老扛着马鞍,只有在需要骑的时候才装上,平时是卸下来的。鞴的意思就是把马鞍等东西装到马上,准备给人骑。比如电视剧里大侠要出门,大喊一声:“来人,快给我鞴马”,而不能是“备”马。

荸(bí):荸荠。这个大家都应该吃过吧,就是你未必会写这两个字。

箅(bì):箅子。有空隙能让水流过而阻挡固体的扁片。比如马路边排水沟口的铁箅子。

皕(bì):这个字的意思一目了然,就是200。

赑(bì):赑屃(xì),龙生九子之一,好负重。就是石碑底下的那个形似乌龟的东西。

藊(biǎn):藊豆。是的,你没理解错,就是我们所吃的“扁豆”,正确的写法就是这个“藊”,不过由于民间长期使用“扁豆”的写法,所以现在两个字通用了。

弁(biàn):马弁。旧时的低级武官,比如押送犯人的官差。

镳(biāo):马嚼子两头露在外边的部分。其实我组个词你就认识它了,“分道扬镳”。

醭(bú):酱油醋等放时间长了表面会长一层白色的霉,老话叫“长了醭了”。

倘(cháng):倘佯(yáng)。这两个字纯属捣乱,字典的解释为“同‘徜徉’”,都是自由自在来回走的意思。原来一个人走和两个人走完全没有区别„„

绰(chāo):匆忙中抓起来。比如“绰起一根棍子就去打架”。恩,现在一般会写成“抄起”。

蒇(chǎn):一个你绝对想不到的字,它的意思是把事情解决掉,比如“蒇事”,“托人帮我把这事情蒇了”„„我承认,我也一直以为是“铲”呢„„

碜(chen):牙碜。食物中夹杂了沙子等异物的感觉。也许在食堂吃饭时总会想起这个字„„

眵(chī):眼睛分泌物凝结成的淡黄色的东西,没错,就是眼屎啦,俗话说的“眵目糊”。

踟(chí):踟蹰(chú)。心中犹豫,要走不走的意思。也不算太生的字吧,貌似中学语文课学过的。

彳(chì):彳亍(chù),我可不是在写火星文,这是两个字,发音和“踟蹰”类似,意思也类似,走走停停的意思。

啻(chì):只,仅仅。不过通常都组词为“不啻”,如“我们关系好的不啻兄弟”。

瘛(chì):瘛疭(zîng)。中医上指手脚痉挛,口斜眼歪的病,通俗的说就是“抽风”„„以后骂人可以文言一点了。

铳(chîng):火铳,类似火枪一类的武器。

匙(chí):汤匙,舀汤用的工具。多音字,也是钥匙的匙。不过用在这里要念chi,一般人还真不知道。

欻(chuā):这个发音的字仅此一个,为拟声字,比如“欻的一下,飞过去一只鞋„„”

搋(chuāi):用拳头搅揉,使掺入的东西均匀。比如“搋面”„„好吧,看到这个字的写法,我还是写“和面”吧。

膪(chuài):囊(nāng)膪,猪的胸腹部的大块肥肉。„„呃,通常这是一个用来侮辱胖子的词„„

槌(chuí):槌子。要和“锤子”区分,可以认为一个是铁的一个是木头的„„

爨(cuàn):灶,或者在灶上烧火做饭。比如旧时分家叫做“分爨”。特别提一下,这个字是新华字典里“难查字笔画索引”的最后一个字。而且据说这还是一个姓氏„„姓这个姓的人签名肯定很累„„

皴(cūn):皮肤受冻干燥而形成的干裂。比如“手皴了”。

捯(dáo):双手不停调换着把绳子之类的东西拉回来。一强调这个字,我印象中就出现了牛群冯巩的一段相声“捯啊捯啊捯,捯出一头驴来„„”。另外,我们看录像带时也常把快进快退成为“往前捯、往后捯”。

纛(dào):这个字也很繁,它的意思是指古代军队里的大棋,一般写着大统帅的姓之类的。

扽(dân):这个发音也是只有这一个字,表示用力拉。比如“使劲一扽,把绳子扽断了”。

耵(dīng):耵聍(níng),耳道分泌物,就是耳屎啦。

蠹(dù):蛀蚀,侵害。一般人认识这个字都是来自“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鞥(ēng):没有声母,很神气的发音吧,此音仅此一字,意思为马缰绳。

蜰(fãi):肥虫,竟然是臭虫,臭虫很肥么?

瀵(fân):水从地下喷出漫溢„„为什么我觉得这水很不干净呢„„

酆(fēng):酆都。就是鬼城啦,不过现在都简写为“丰都”。

讣(fù): 讣告,就是报丧通知,你要是留意过报纸中缝的话应该发现过。

夹(gā):这是个多音字,发这个音的时候专门组词为“夹肢窝”,即腋下。一般人还真不知道怎么写。

尜(gá):一种类似陀螺的玩具,两头小中间大,这个字多传神阿„„另外也可以表示这种形状的任意东西,比如有种食品叫“尜尜汤”,其实就是面疙瘩汤。

红(gōng):注意不是“hong”,发音同“工”,专门用于“女红”,表示女子所做的缝纫绣花等活。

估(gù):估衣,就是卖的旧衣服。听过相声《卖布头》就知道这个。

夬(guài):这下知道了吧,比如“快,块”等都是形声字,右边的这个东西也是一个字,意思是坚决果断。

盥(guàn):洗手或洗脸,比如盥洗室,其实就是洗手间。

鳜(guì):鳜鱼,有一道名菜“松鼠桂鱼”都吃过吧,其实正字应该是这个鳜,不过现在两个字也通用了。

馃(guǒ):馃子,油炸面食,别说你没见过,它还有另一个更家喻户晓的名字——油条。当然油条仅仅是馃子的一种,其实“薄脆”也能算馃子„„“煎饼馃子”都吃过吧。

咳(hāi):无论是发音,还是含义,和英文“Hi”完全一样,打招呼用的字。

嗐(hài):估计我们天天都说,就是不知道怎么写这个字。感叹词,用法如“嗐,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四声的只此一字,无可替换,写“嗨”是错的)。

顸(hān):俗语常用,就是粗的意思,如“这柱子太顸了,得三个人才能合抱。”

薅(hāo):俗语常用,就是拔。貌似有个顺口溜“剃头师傅不用刀,一根一根往下薅”„„哪个缺德孩子编的„„

吽(hōng):佛教咒语专用字,如“唵嘛呢叭咪吽”。

蕻(hïng):一种类似芥菜的菜,即“雪里蕻”,现在也可写成“雪里红”,应该吃过吧。

鲎(hîu):一种水生甲壳动物,同三叶虫一样古老,堪称活化石。渔民俗称“海怪”。貌似沿海的地方都能见到。自然博物馆里也有,不过我很久都不认识这个字„„

烀(hū):一种半蒸半煮的烹饪方法。某年春节晚会上黄宏宋丹丹的小品有这台词 “过年了,都烀地瓜,烀土豆,哪能烀你爹呢„„”

笏(hù):笏板。看过古装电视剧没?大臣们上朝时都双手捧着一块木板一样的东西,那就是笏板了。

搳(huá):搳拳,喝酒时的游戏,现在也可写作“划拳”。

鲩(huàn):鲩鱼,我国特产的一种重要淡水鱼,俗称“草鱼”„„

寰(huán):广大的地域,比如“寰球”,不过现在也可写成“环球”。

劐(huō):用刀剪等锐利的工具划开。比如“那刀劐出一道口子”。注意与“豁”区分。

嚄(huō):表示惊讶的感叹词,如“嚄!好大的一间房!”

嚯(huî):同样是表示惊讶的感叹词,如“嚯!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

齑(jī):细碎的微粒,如“在炮火下化为齑粉”。

偈(jì):偈子,和尚吟唱的词句,类似于诗。

趼(jiǎn):手脚上因长期摩擦而生成的角质化硬皮组织,现在也可写作“茧”。

膙(jiǎng):膙子,同“趼”意思一样。

豇(jiāng):豇豆。你可能常吃,但你未必会写这个字。

铰(jiǎo):用剪刀剪断。如“你去把这封条铰开。”

卺(jǐn):古人结婚时用的一种酒器。常组词“合卺”,类似现代婚礼的成婚仪式。

缙(jìn):缙绅(shēn),古代指做官的人。如“缙绅之家”。

阄(jiū):新华字典上的解释让我很无奈——“抓阄时用的纸团”„„

鬏(jiū):鬏儿,头发盘成的结,也可指类似样子的东西,口语常用。

孑(jiã):孤单的意思,如“茕(qiïng)茕孑立,形影相吊”。另外蚊子的幼虫叫作“孑孓”。

皲(jūn):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也可写作“龟裂”,发音是一样的。

颏(kē):下巴颏,就是下巴,口语常用的字。

剋(kēi):打人或者严厉地训斥。如“狠狠剋了他一顿。”同学们不要再说“K人”了,这是咱们中国话。

剌(lá):划破,割开。如“用刀剌了一道口子。”注意可不是“刺”。

琅(láng):琅琅,拟声词,形容响亮的读书声。常说的“琅琅读书声”就是这个字。

尥(liào):尥蹶子,骡马等牲口跳起来用后脚踢的动作。

趔(liâ):趔趄(qie),走路不稳,身体歪斜要摔倒的样子。如“我一趔趄,差点掉沟里。”

〇(líng):就是数字零,汉字也是有这个圆圈的。

囹(líng):囹圄(yǔ),古代指监狱,如“身陷囹圄”。

馏(liū):一种烹调方法,炒的时候掺入淀粉,如“馏肉片”,不过现在也可用“溜”代替。

蹓(liū):悄悄走开,如“蹓走了”,“开蹓了”。注意这个字和“溜”不通用,写“溜走”就错了。

遛(liù):牵着牲口或宠物慢慢走,如“遛狗”,“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绺(liǔ):成束的理顺的丝状物体,如“额前垂下一绺头发”。

捋(lǚ):用手指顺着抹下去,如“用手捋了捋胡子”。

袂(mâi):衣服袖子,常说“联袂出演”,即是一起出演。

囝(nān):和“囡”的发音和含义都完全一样,指小孩子,两字通用不分男女的。

攮(nǎng):攮子,就是短刃、匕首。也可作动词,用攮子刺的意思。

齉(nàng):鼻子堵住,发音不清,如“齉鼻儿”。

淖(nào):烂泥的意思,常组词“泥淖”。

廿(niàn):数量词,二十。日历上能看到这个字,24即为“廿四”。

嬲(niǎo):意思是戏弄,纠缠。二男一女,很生动的一个字吧„„

苶(niã):发呆,精神萎靡的样子。如“苶呆呆发愣”。

佞(nìng):巧言谄媚,溜须拍马,一般形容奸臣为佞臣,如“君昏臣佞”。

掱(pá):掱手,就是小偷,现在普遍用“扒手”替代了。现在知道啥是“三只手”了吧。

簰(pái):竹簰,就是竹筏子,现在也可写作“竹排”。

胖(pán):多音字,它的第二个发音就是这个,意思为舒适安泰,如“心宽体胖”,不要误会了这个词的意思,它跟胖子一点关系也没有。

蟠(pán):意思是屈曲环绕,有个成语“虎踞龙蟠”,切不可写成“龙盘”。

襻(pàn):口语常用,必须加儿化音,指中式服装上套纽扣的那个套,如“疙瘩襻儿”。

耪(pǎng):耪地,即用锄头松土。如果听过传统相声《树没叶》就应该记得这个字:“今天没有事儿喽,前去耪耪地喽„„”

脬(pāo):尿(suī)脬,俗语,即膀胱。(正在吃饭的请自觉跳过)也可做量词,形容排泄物,如“撒了一脬尿”“地上有脬屎”写成“泡”可就错了-_-!

苤(piě):苤蓝,一种蔬菜,学名为球茎甘蓝。这个字你应该很陌生,但发音应该很熟悉吧。注意“蓝”是轻声。对,就是那种吃起来类似萝卜的东西。

鲆(píng):鲆鱼,别说你不认识,就是“平鱼”啦,不过正确写法就是“鲆鱼”。

鄱(pï):鄱阳湖,这个地方大家都听说过,只是注意,发音同“婆”而不是“博”。

潽(pū):液体沸腾而溢出容器。如“牛奶煮潽了。”

瓩(qiānwǎ):一个不可思议的字,唯一被《新华字典》收录的两音节汉字。意思很直白,就是功的单位千瓦。

鹐(qiān):禽类动物啄东西的动作。如“鸟把那片树叶鹐走了”,“被鹰鹐了眼睛”。

戗(qiāng):冲突,口语常用,如“你这不是戗火么,非打起来不可。”

雀(qiāo):发音为一声时,组词“雀子”,意思是雀斑,如“长了一脸雀子”。

俏(qiào):发音和意思都没问题,在此提示这个字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做菜时添加配菜提味,如“炖肉里俏点胡萝卜”。

葚(rân):桑葚儿,桑树的果实。有趣的是,只有加儿化音时才这样念,如果不加儿化音,则发音为shân,意思一样。

谁(shãi):特此证明,《新华字典》上这个字两种发音都是正确的,这也是顺应民意吧。

瘆(shân):让人害怕,如“这地方太安静了,太瘆人了。”

厶(sī):不是日文哦,这是汉字,就是“私”的古体写法,含义也是一样的。

荽(suī):芫荽,又叫胡荽,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日常蔬菜——香菜。

嗍(suō):口语,用唇舌吮吸。如“嗍嗍筷子上沾的汤”。

趿(tā):趿拉,穿鞋只穿前半部分的样子,如“趿拉板儿”。

鳎(tǎ):鳎目鱼,就是比目鱼,双眼长在身体的一侧。“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着五斤鳎目”„„

怹(tān):第三人称的尊称形式,同“您”的原理一样,就是不常用了。

叨(tǎo):作此发音是专门组词“叨扰”,为感谢别人款待的客气话,注意不是“讨扰”。

鼗(táo):拨浪鼓的学名,多有学问。

熥(tēng):把已经熟的食物再加热,如“把馒头放炉子上熥熥”。

菾(tián):菾菜,草本植物,根部可用来榨糖,现在也可写作“甜菜”。

骰(tïu):骰子,游戏或赌博用具,就是俗称的色(shǎi)子。

抟(tuán):把东西弄成球形,如“把废纸抟成一团”,注意“团”可没有动词用法。

煺(tuì):把宰杀过的牲畜或家禽用滚水烫过后去掉毛,如“煺猪毛”。

褪(tùn):和衣物脱离开的动作,如“胳膊从袖子里褪出来”。

绾(wǎn):把长条形的东西绕起来或打上结,如“绳子头绾个扣”,“把头发绾起来”。

璺(wân):器物上的裂痕,常用俗语“打破砂锅璺(谐音“问”)到底”。

擤(xǐng):捏住鼻子用力出气,如“擤鼻涕”。

鼹(yǎn):鼹鼠,特别提示的是这个字只能念三声,很别扭吧,字典就是这么说的。

吆(yāo):吆喝,用于叫卖等情况下的叫喊。

约(yāo):用秤称重量,口语常用,如“给我约半斤肉”。

靥(yâ):既是俗称的酒窝,如“脸上露出笑靥”。

揖(yī):作(zuō)揖,行拱手礼的动作。

勩(yì):别瞎猜了,这不是繁体字,指器物磨损而失去棱角,如“螺丝勩扣了”。

燚(yì):除了用于另类的名字外,这个字已经没有用处了„„

鸢(yuān):本意是老鹰,不过常组词“纸鸢”,意思是风筝。

錾(zàn):在金属上雕刻,如“在外壳上錾着型号”。

锃(zâng):器物表面干净而闪光耀眼,如“刀子磨得锃亮”。

择(zhái):和发音zã时的含义类似,只是口语用这个音,如“择菜”

缶只(zhǎi):(应为一个字,因为不属于GBK字符集,所以只好拆成两半写了)口语中儿化使用,意思是器物残缺破损的痕迹。都听过《卖布头》么?“没有褒贬没有“缶只”儿,没有窟窿眼„„”

搌(zhǎn):轻轻地擦抹,如“搌布(就是抹布)”。

笊(zhào):笊篱,用来从汤水中捞东西的器具。其实就是捞饺子用的漏勺。

诌(zhōu):随口编瞎话,如“瞎胡诌”(注意这个字没有zōu的发音)

髽(zhuā):髽鬏(jiū),女孩子梳在头两边的发结。

孖(zī):双胞胎,很直白吧。

攥(zuàn):用手握住,如“手里攥着一把斧子”。

第二篇:常说而不会写的口语字

常说而不会写的口语字

以下基本按拼音顺序排列,主要以常说而不会写的口语字为主。

娭(aī):娭毑(jiě),称祖母或年老的妇人,即老奶奶,南方方言。

瘢(bān):瘢痕。这个字念不错,写在这里主要是要同“癍”区分,“癍”是皮肤上长斑点的病,而“瘢”是指伤口长好后留些的痕迹,也就是俗称的疤瘌。

鸨(bǎo):本意是一种鸟,传说这种鸟总在和各种不同的鸟交配,其性最淫,所以这个字更多的指妓院的负责人,即“老鸨子”。

鞴(bâi):鞴马。马不会老扛着马鞍,只有在需要骑的时候才装上,平时是卸下来的。鞴的意思就是把马鞍等东西装到马上,准备给人骑。比如电视剧里大侠要出门,大喊一声:“来人,快给我鞴马”,而不能是“备”马。

荸(bí):荸荠。这个大家都应该吃过吧,就是你未必会写这两个字。

箅(bì):箅子。有空隙能让水流过而阻挡固体的扁片。比如马路边排水沟口的铁箅子。

皕(bì):这个字的意思一目了然,就是200。

赑(bì):赑屃(xì),龙生九子之一,好负重。就是石碑底下的那个形似乌龟的东西。

藊(biǎn):藊豆。是的,你没理解错,就是我们所吃的“扁豆”,正确的写法就是这个“藊”,不过由于民间长期使用“扁豆”的写法,所以现在两个字通用了。

弁(biàn):马弁。旧时的低级武官,比如押送犯人的官差。

镳(biāo):马嚼子两头露在外边的部分。其实我组个词你就认识它了,“分道扬镳”。

醭(bú):酱油醋等放时间长了表面会长一层白色的霉,老话叫“长了醭了”。

倘(cháng):倘佯(yáng)。这两个字纯属捣乱,字典的解释为“同‘徜徉’”,都是自由自在来回走的意思。原来一个人走和两个人走完全没有区别„„

绰(chāo):匆忙中抓起来。比如“绰起一根棍子就去打架”。恩,现在一般会写成“抄起”。

蒇(chǎn):一个你绝对想不到的字,它的意思是把事情解决掉,比如“蒇事”,“托人帮我把这事情蒇了”„„我承认,我也一直以为是“铲”呢„„

碜(chen):牙碜。食物中夹杂了沙子等异物的感觉。也许在食堂吃饭时总会想起这个字„„

眵(chī):眼睛分泌物凝结成的淡黄色的东西,没错,就是眼屎啦,俗话说的“眵目糊”。

踟(chí):踟蹰(chú)。心中犹豫,要走不走的意思。也不算太生的字吧,貌似中学语文课学过的。

彳(chì):彳亍(chù),我可不是在写火星文,这是两个字,发音和“踟蹰”类似,意思也类似,走走停停的意思。

啻(chì):只,仅仅。不过通常都组词为“不啻”,如“我们关系好的不啻兄弟”。

瘛(chì):瘛疭(zîng)。中医上指手脚痉挛,口斜眼歪的病,通俗的说就是“抽风”„„以后骂人可以文言一点了。

铳(chîng):火铳,类似火枪一类的武器。

匙(chí):汤匙,舀汤用的工具。多音字,也是钥匙的匙。不过用在这里要念chi,一般人还真不知道。

欻(chuā):这个发音的字仅此一个,为拟声字,比如“欻的一下,飞过去一只鞋„„”

搋(chuāi):用拳头搅揉,使掺入的东西均匀。比如“搋面”„„好吧,看到这个字的写法,我还是写“和面”吧。

膪(chuài):囊(nāng)膪,猪的胸腹部的大块肥肉。„„呃,通常这是一个用来侮辱胖子的词„„

槌(chuí):槌子。要和“锤子”区分,可以认为一个是铁的一个是木头的„„

爨(cuàn):灶,或者在灶上烧火做饭。比如旧时分家叫做“分爨”。特别提一下,这个字是新华字典里“难查字笔画索引”的最后一个字。而且据说这还是一个姓氏„„姓这个姓的人签名肯定很累„„

皴(cūn):皮肤受冻干燥而形成的干裂。比如“手皴了”。

捯(dáo):双手不停调换着把绳子之类的东西拉回来。一强调这个字,我印象中就出现了牛群冯巩的一段相声“捯啊捯啊捯,捯出一头驴来„„”。另外,我们看录像带时也常把快进快退成为“往前捯、往后捯”。

纛(dào):这个字也很繁,它的意思是指古代军队里的大棋,一般写着大统帅的姓之类的。

扽(dân):这个发音也是只有这一个字,表示用力拉。比如“使劲一扽,把绳子扽断了”。

耵(dīng):耵聍(níng),耳道分泌物,就是耳屎啦。

蠹(dù):蛀蚀,侵害。一般人认识这个字都是来自“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鞥(ēng):没有声母,很神气的发音吧,此音仅此一字,意思为马缰绳。

蜰(fãi):肥虫,竟然是臭虫,臭虫很肥么?

瀵(fân):水从地下喷出漫溢„„为什么我觉得这水很不干净呢„„

酆(fēng):酆都。就是鬼城啦,不过现在都简写为“丰都”。

讣(fù): 讣告,就是报丧通知,你要是留意过报纸中缝的话应该发现过。

夹(gā):这是个多音字,发这个音的时候专门组词为“夹肢窝”,即腋下。一般人还真不知道怎么写。

尜(gá):一种类似陀螺的玩具,两头小中间大,这个字多传神阿„„另外也可以表示这种形状的任意东西,比如有种食品叫“尜尜汤”,其实就是面疙瘩汤。

红(gōng):注意不是“hong”,发音同“工”,专门用于“女红”,表示女子所做的缝纫绣花等活。

估(gù):估衣,就是卖的旧衣服。听过相声《卖布头》就知道这个。

夬(guài):这下知道了吧,比如“快,块”等都是形声字,右边的这个东西也是一个字,意思是坚决果断。

盥(guàn):洗手或洗脸,比如盥洗室,其实就是洗手间。

鳜(guì):鳜鱼,有一道名菜“松鼠桂鱼”都吃过吧,其实正字应该是这个鳜,不过现在两个字也通用了。

馃(guǒ):馃子,油炸面食,别说你没见过,它还有另一个更家喻户晓的名字——油条。当然油条仅仅是馃子的一种,其实“薄脆”也能算馃子„„“煎饼馃子”都吃过吧。

咳(hāi):无论是发音,还是含义,和英文“Hi”完全一样,打招呼用的字。

嗐(hài):估计我们天天都说,就是不知道怎么写这个字。感叹词,用法如“嗐,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四声的只此一字,无可替换,写“嗨”是错的)。

顸(hān):俗语常用,就是粗的意思,如“这柱子太顸了,得三个人才能合抱。”

薅(hāo):俗语常用,就是拔。貌似有个顺口溜“剃头师傅不用刀,一根一根往下薅”„„哪个缺德孩子编的„„

吽(hōng):佛教咒语专用字,如“唵嘛呢叭咪吽”。

蕻(hïng):一种类似芥菜的菜,即“雪里蕻”,现在也可写成“雪里红”,应该吃过吧。

鲎(hîu):一种水生甲壳动物,同三叶虫一样古老,堪称活化石。渔民俗称“海怪”。貌似沿海的地方都能见到。自然博物馆里也有,不过我很久都不认识这个字„„

烀(hū):一种半蒸半煮的烹饪方法。某年春节晚会上黄宏宋丹丹的小品有这台词 “过年了,都烀地瓜,烀土豆,哪能烀你爹呢„„”

笏(hù):笏板。看过古装电视剧没?大臣们上朝时都双手捧着一块木板一样的东西,那就是笏板了。

搳(huá):搳拳,喝酒时的游戏,现在也可写作“划拳”。

鲩(huàn):鲩鱼,我国特产的一种重要淡水鱼,俗称“草鱼”„„

寰(huán):广大的地域,比如“寰球”,不过现在也可写成“环球”。

劐(huō):用刀剪等锐利的工具划开。比如“那刀劐出一道口子”。注意与“豁”区分。

嚄(huō):表示惊讶的感叹词,如“嚄!好大的一间房!”

嚯(huî):同样是表示惊讶的感叹词,如“嚯!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

齑(jī):细碎的微粒,如“在炮火下化为齑粉”。

偈(jì):偈子,和尚吟唱的词句,类似于诗。

趼(jiǎn):手脚上因长期摩擦而生成的角质化硬皮组织,现在也可写作“茧”。

膙(jiǎng):膙子,同“趼”意思一样。

豇(jiāng):豇豆。你可能常吃,但你未必会写这个字。

铰(jiǎo):用剪刀剪断。如“你去把这封条铰开。”

卺(jǐn):古人结婚时用的一种酒器。常组词“合卺”,类似现代婚礼的成婚仪式。

缙(jìn):缙绅(shēn),古代指做官的人。如“缙绅之家”。

阄(jiū):新华字典上的解释让我很无奈——“抓阄时用的纸团”„„

鬏(jiū):鬏儿,头发盘成的结,也可指类似样子的东西,口语常用。

孑(jiã):孤单的意思,如“茕(qiïng)茕孑立,形影相吊”。另外蚊子的幼虫叫作“孑孓”。

皲(jūn):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也可写作“龟裂”,发音是一样的。

颏(kē):下巴颏,就是下巴,口语常用的字。

剋(kēi):打人或者严厉地训斥。如“狠狠剋了他一顿。”同学们不要再说“K人”了,这是咱们中国话。

剌(lá):划破,割开。如“用刀剌了一道口子。”注意可不是“刺”。

琅(láng):琅琅,拟声词,形容响亮的读书声。常说的“琅琅读书声”就是这个字。

尥(liào):尥蹶子,骡马等牲口跳起来用后脚踢的动作。

趔(liâ):趔趄(qie),走路不稳,身体歪斜要摔倒的样子。如“我一趔趄,差点掉沟里。”

〇(líng):就是数字零,汉字也是有这个圆圈的。

囹(líng):囹圄(yǔ),古代指监狱,如“身陷囹圄”。

馏(liū):一种烹调方法,炒的时候掺入淀粉,如“馏肉片”,不过现在也可用“溜”代替。

蹓(liū):悄悄走开,如“蹓走了”,“开蹓了”。注意这个字和“溜”不通用,写“溜走”就错了。

遛(liù):牵着牲口或宠物慢慢走,如“遛狗”,“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绺(liǔ):成束的理顺的丝状物体,如“额前垂下一绺头发”。

捋(lǚ):用手指顺着抹下去,如“用手捋了捋胡子”。

袂(mâi):衣服袖子,常说“联袂出演”,即是一起出演。

囝(nān):和“囡”的发音和含义都完全一样,指小孩子,两字通用不分男女的。攮(nǎng):攮子,就是短刃、匕首。也可作动词,用攮子刺的意思。

齉(nàng):鼻子堵住,发音不清,如“齉鼻儿”。

淖(nào):烂泥的意思,常组词“泥淖”。

廿(niàn):数量词,二十。日历上能看到这个字,24即为“廿四”。

嬲(niǎo):意思是戏弄,纠缠。二男一女,很生动的一个字吧„„

苶(niã):发呆,精神萎靡的样子。如“苶呆呆发愣”。

佞(nìng):巧言谄媚,溜须拍马,一般形容奸臣为佞臣,如“君昏臣佞”。

掱(pá):掱手,就是小偷,现在普遍用“扒手”替代了。现在知道啥是“三只手”了吧。

簰(pái):竹簰,就是竹筏子,现在也可写作“竹排”。

胖(pán):多音字,它的第二个发音就是这个,意思为舒适安泰,如“心宽体胖”,不要误会了这个词的意思,它跟胖子一点关系也没有。

蟠(pán):意思是屈曲环绕,有个成语“虎踞龙蟠”,切不可写成“龙盘”。

襻(pàn):口语常用,必须加儿化音,指中式服装上套纽扣的那个套,如“疙瘩襻儿”。

耪(pǎng):耪地,即用锄头松土。如果听过传统相声《树没叶》就应该记得这个字:“今天没有事儿喽,前去耪耪地喽„„”

脬(pāo):尿(suī)脬,俗语,即膀胱。(正在吃饭的请自觉跳过)也可做量词,形容排泄物,如“撒了一脬尿”“地上有脬屎”写成“泡”可就错了-_-!

苤(piě):苤蓝,一种蔬菜,学名为球茎甘蓝。这个字你应该很陌生,但发音应该很熟悉吧。注意“蓝”是轻声。对,就是那种吃起来类似萝卜的东西。

鲆(píng):鲆鱼,别说你不认识,就是“平鱼”啦,不过正确写法就是“鲆鱼”。

鄱(pï):鄱阳湖,这个地方大家都听说过,只是注意,发音同“婆”而不是“博”。

潽(pū):液体沸腾而溢出容器。如“牛奶煮潽了。”

瓩(qiānwǎ):一个不可思议的字,唯一被《新华字典》收录的两音节汉字。意思很直白,就是功的单位千瓦。

鹐(qiān):禽类动物啄东西的动作。如“鸟把那片树叶鹐走了”,“被鹰鹐了眼睛”。

戗(qiāng):冲突,口语常用,如“你这不是戗火么,非打起来不可。”

雀(qiāo):发音为一声时,组词“雀子”,意思是雀斑,如“长了一脸雀子”。

俏(qiào):发音和意思都没问题,在此提示这个字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做菜时添加配菜提味,如“炖肉里俏点胡萝卜”。

葚(rân):桑葚儿,桑树的果实。有趣的是,只有加儿化音时才这样念,如果不加儿化音,则发音为shân,意思一样。

谁(shãi):特此证明,《新华字典》上这个字两种发音都是正确的,这也是顺应民意吧。

瘆(shân):让人害怕,如“这地方太安静了,太瘆人了。”

厶(sī):不是日文哦,这是汉字,就是“私”的古体写法,含义也是一样的。

荽(suī):芫荽,又叫胡荽,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日常蔬菜——香菜。

嗍(suō):口语,用唇舌吮吸。如“嗍嗍筷子上沾的汤”。

趿(tā):趿拉,穿鞋只穿前半部分的样子,如“趿拉板儿”。

鳎(tǎ):鳎目鱼,就是比目鱼,双眼长在身体的一侧。“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着五斤鳎目”„„

怹(tān):第三人称的尊称形式,同“您”的原理一样,就是不常用了。

叨(tǎo):作此发音是专门组词“叨扰”,为感谢别人款待的客气话,注意不是“讨扰”。

鼗(táo):拨浪鼓的学名,多有学问。

熥(tēng):把已经熟的食物再加热,如“把馒头放炉子上熥熥”。菾(tián):菾菜,草本植物,根部可用来榨糖,现在也可写作“甜菜”。

骰(tïu):骰子,游戏或赌博用具,就是俗称的色(shǎi)子。

抟(tuán):把东西弄成球形,如“把废纸抟成一团”,注意“团”可没有动词用法。煺(tuì):把宰杀过的牲畜或家禽用滚水烫过后去掉毛,如“煺猪毛”。褪(tùn):和衣物脱离开的动作,如“胳膊从袖子里褪出来”。

绾(wǎn):把长条形的东西绕起来或打上结,如“绳子头绾个扣”,“把头发绾起来”。璺(wân):器物上的裂痕,常用俗语“打破砂锅璺(谐音“问”)到底”。

擤(xǐng):捏住鼻子用力出气,如“擤鼻涕”。

鼹(yǎn):鼹鼠,特别提示的是这个字只能念三声,很别扭吧,字典就是这么说的。

吆(yāo):吆喝,用于叫卖等情况下的叫喊。

约(yāo):用秤称重量,口语常用,如“给我约半斤肉”。

靥(yâ):既是俗称的酒窝,如“脸上露出笑靥”。

揖(yī):作(zuō)揖,行拱手礼的动作。

勩(yì):别瞎猜了,这不是繁体字,指器物磨损而失去棱角,如“螺丝勩扣了”。

燚(yì):除了用于另类的名字外,这个字已经没有用处了„„

鸢(yuān):本意是老鹰,不过常组词“纸鸢”,意思是风筝。

錾(zàn):在金属上雕刻,如“在外壳上錾着型号”。

锃(zâng):器物表面干净而闪光耀眼,如“刀子磨得锃亮”。

择(zhái):和发音zã时的含义类似,只是口语用这个音,如“择菜”

缶只(zhǎi):(应为一个字,因为不属于GBK字符集,所以只好拆成两半写了)口语中儿化使用,意思是器物残缺破损的痕迹。都听过《卖布头》么?“没有褒贬没有“缶只”儿,没有窟窿眼„„”

搌(zhǎn):轻轻地擦抹,如“搌布(就是抹布)”。

笊(zhào):笊篱,用来从汤水中捞东西的器具。其实就是捞饺子用的漏勺。

诌(zhōu):随口编瞎话,如“瞎胡诌”(注意这个字没有zōu的发音)

髽(zhuā):髽鬏(jiū),女孩子梳在头两边的发结。

孖(zī):双胞胎,很直白吧。

攥(zuàn):用手握住,如“手里攥着一把斧子”。

第三篇:写景不会写怎么办

写景不优美,怎么办?-写好风景,有妙招 1 快点到景点老老实实按顺序写

就是不按顺序写 4学会用“好像”

睁大眼睛写 6闭上眼睛写

7记住别人没去过

8写不出,就比一比

1.快点到景点

有的人写旅游,从头开始写,“从头’ 到什么程度呢? 先写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

接着写上车、吃零食、一路聊天、一路看风景。如果是现场作文,尤其是考试时写的作文,等真的写到景点,或者时间没了,或者试卷纸没空地儿了。面对写景的作文,为了避免自己犯这类错误,老师有个妙招 快点到景点。第一句话就写自己到景点了,第二句话就开始写景,越快越好。

正在练习写作的孩子,要逼着自己这样写,要把自己“逼” 得狠一点。佳作欣赏

西安之旅

秋假一开始,我和妈妈就迫不及待地奔向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都一西安。

在西安的五天里。我们去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回民街、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古城墙、春兵马俑、大雁塔、乾陵(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还有西安碑林。

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古城墙。在古城墙上,我和妈妈戴着头盔,妈妈先优雅地骑上了一辆黄色的、我精心挑选的双人自行车。我也不甘示弱,以更加优雅的方式跳上双人自行车的后座...后因为失去了平衡,整个人掉了下来。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西安古城墙吧。如果从隋唐皇城算起,西安古城墙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城墙的厚度(12~14米)大于高度(12米),稳固如山,古代士兵可以在墙顶操练。城墙轮廓为长方形,全长13.9公里。我们一点一点地向14公里外的终点骑去。在城墙上,均匀地分布着整整98个突出的马面(也叫敌台),每两个马面正好相距120米。120米的对半,也就是60米,恰好是弓箭的最远射程。我们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是多么高明啊!最让我感到震惊的是秦兵马俑。一进入大厅,在我的面前就出现了巨大的一号坑。这些兵马俑个个不一样,但个个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精致。几个完整的兵马俑,脸上的眉毛、眼睫毛和头发都十分精细。虽然刚开始秦俑的头都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但是经过工匠们的精雕细琢,几乎完全看不出来有两个是一样的甚至长得比较像的。所以,兵马俑有“千人干面”的美称。在整个兵马俑坑里,出土了陶俑和陶马约8000件,其中有马年140余来,陶马670余匹,以及武士100余件。三个坑总面积20780平方米,大约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我真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本来,我觉得一号坑只有学校操场大小,可是,听讲解员介绍了之后,才知道整个一号坑面积是我们学校的两倍还不止!我感到无比震惊:我们生活的学校总算够大了吧,可是,和一号坑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 巫!再看看每个人俑的面部,多么精细。不知道多少个工匠做了多少年才做出了整个巨大到让你难以想象的兵马俑坑!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回民街。在西安的短短五天里,我们去了四次回民街,在这四次里,吃了回民街上几乎所有的小吃: 羊肉串、肉夹馍、石榴汁、裤带面,还有BIANG BIANG面,等等。人们都说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我也有一样的感觉。比如说裤带面,每根长大约两米。做出一根裤带面,要和面、拉、扯、甩、弹、拽、抛、拧、挂、按、摇、擀、揉等大量工序。人们会为了美食,做出如此复杂的东西,这可真是不可思议。我不禁想,一碗面条在中国居然有上千种做法,真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再说肉夹馍,这卤内就要煮上好几天。只见师傅从锅里取出一块肉,在砧 板上利成内碎,再拿出馍切开,把肉放进去,最后浇上汁,就做成了一个肉夹馍。

西安,是一个让我不想离开的城市。在西安的五天里,我过得十分充实而且快乐。西安这个城市的妙处,我只领略到一点皮毛,我相信,长大以后我还会来到这里的。

蒋老师点评:直接到西安,一句废话都没有。五六百字的写景文章,要想写成功,“快点到景点” 非常重要。

2.老老实实按顺序写

爬一座山,先写山脚,再写山腰,然后写山顶,一路爬,一路风景。

游一一个湖,例如洱海,先写最高最远处,例如天边的云与湖相映成趣;再写较高较远处,例如古城与湖相依相伴;接着写较近较低处,写整个浩渺的湖面,写湖面上的鸟群;最后写最近最低处,写湖边,写湖岸上的游客。

逛一处景,你就移步换景。除了开头结尾,一段写一处景,先来到.....接着来。。到最后来到了...一篇四五百字的文章,一般写三四处景就差不多了。这就是老老实实按顺序写

佳作欣赏

土楼王子 “振成楼”

用“奇”这个字来形客福建 建振成楼可是毫不为过。

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去参观了威名海海内外的福建土楼的代表一土楼王子“振成楼”。一来到振成楼前,我就被它官帽似的外形给惊呆了。这大官帽旁还有两座小官帽,这小官帽又是什么呢? 我心里正在嘀咕,这时,导游开始讲解了,这小官帽是副楼。第一座副楼是学堂,另一座是用来搞经营的。我心里暗暗地佩服设计者的高明。在百年前就有了一手抓学习、一手抓经济的观念。

跨进振成楼内,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大厅。这是一座“多功能厅”,既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又是表演节目的舞台。可是既然是舞台,总该有观众席吧?观众席在哪呢?纳闷的我急切地问导游,正准备卖关子的导游手往高处一指说:“喏,这就是观众席。”原来观众席在二楼。我想,过去没有阶梯式的大堂,观众席设在二楼,高于地面,是便于观众观看演出吧。大厅那雪白的墙上还有许多名人题词,使这座大楼平添了几分书卷气。大厅由几十根十分粗大的柱子支撑着。我想,在这荒郊野岭之处,古人是怎么找到这么大的树木的?又是怎么运进来的?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穿过大厅,我们看到了一排排的房子。导游说这是卧室和厨房,到现在还有不少人住在里面呢。我先走进卧室,想看看他们的居住环境,果然里面睡床、桌子、椅子一应俱全。然而我走进厨房,发现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只看见灶合,我不到烟白。原来烟自嵌在墙里面,直通屋顶,烟从屋顶排出了。我真是佩服前人的聪明才智啊。

之后,我们来到了养牲畜的地方和澡堂。我发现小小的一座土楼,设施竟十分齐全,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

作为学生,学堂是我必须看的地方。我迫不及待地小跑到学堂,发现学堂里光线非常好,十分适合学习。想象一下,这里的孩子不用出门就可上学,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从这里,我又体会到了设计者的良苦用心。

振成楼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精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参观完整座土楼,整整花了5个小时。这次振成楼之旅使我大开眼界,感慨良多:祖国真美,古人真聪明。

老师点评:大厅-卧室和厨房一 养牲畜的地方和澡堂一 学堂,小作者老实实按游览顺序写。

3.学会用“好像’

写景,有时就写自己实实在在看到的,有时却要写自己没看到的。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得很美,其中有段写荷塘里的荷叶、荷花、荷花的清香,那个片段里还写到了什么呢?写到了___舞女的裙子、明珠、星星、出浴的美女、歌声、闪电。

这些与荷叶、荷花八竿子打不着呀。原来,作者用联想把这些事物“串联”在一起了。

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油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一些颜色: 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你看明白了吧,来自清写荷墙里的荷叶,荷花、荷花的清看时,联想到了群女的裙

子、明珠、星、出洛的美女、歌声、闪电。而“联想”往往是“好像”(仿候、根

乎、好似、如、宛若.....)这个词带出来的。

所以,写景有一一个技巧是学会用“好像”

下面的片段,小作者用了很多“好像”,有的地方不一定贴切,但作为练习,值得鼓励。

例:再看看那鲜艳的花,仿佛是被红红的太阳晒成鲜艳的红色,那红,犹如被草莓挤下来的汁水涂上去的一样,实在是太美丽了!再看看那些在远处游泳的人们,正勇于挑战深海,毫不犹豫地游到远处,有的人在蛙泳,好像一只精力充沛的 青蛙;有的人在蝶泳,就好像一只刚刚破茧而出、姿态犹如仙子一般的蝴蝶;有的人在仰泳,静静地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漂浮着,犹如树袋鼠一般悠闲;还有的人在自由泳,好像一只自由自在、十分快活的鸟儿。再看看那头顶上的云,变化多端,有时好像一匹马儿,等着我们骑呢;有时好像一只顽皮的小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有的好像一-只毛洁白如雪的小白...在夕阳的照射下,羊变成紫色的了,小狗变成紫檀色的了,猴子变成紫红色的了,大花猫变成黄色的了,小马儿变成金色的了,颜色多种多样。

佳作欣赏:

春天,花港观鱼

到了花港观鱼,一片春景映入了我的眼帘。

仰望天空,白云有时漂漂浮浮,好像一艘白色的棉花船:有时来回飘动,像一条漫游在蓝色海洋里的鱼儿。白色的云、红色的花相映成趣,令人想起一句诗:偷得浮生半日闲。

极目远眺,一片片绿色的柳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柳条儿飘扬,如同碧玉妆成的细细长长的丝带。柳树有的挺着细细的腰肢

仰望火红的太阳,好像在膜拜着这伟大的“万物之主”;有的扭着身子,怡然自得地低着头,仿佛在对蚯蚓说:“松土真舒服 啊!再近一点,是一座长满青苔、仿佛拥有长长故事的石拱桥。桥上挤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有的在桥上观景,有的在桥下拍照。低头一看,春水时而急,时而缓,似蓝,似绿,宛若一条明如玻璃的丝绸。一圈圈荡漾的连漪中,一对对鱼儿在快活地嬉戏,有的在石缝间钻来钻去,好像和同伴们玩躲猫猫:有的高高跃出水面,好像在向游人气讨鱼食;有的则呆呆地停在绿色的浮萍下,好像在回味着河水的无限乐趣。河畔,嫩绿的草丛间点缀着五彩缤纷的叫不出名字的小花,红如火,白似雪,黄如金......微风一吹,几朵小花凑在一起,像是在说着悄悄话,又像是要吸收更多的阳光,让自己变得更加光彩夺目。

花港观鱼的春色真美啊!点评:这篇文章用了十多个与“好像”类似的词语,把花港观鱼写得精彩纷呈。可以看出,小作者把“学会用‘好像’”这个方法用得非常充分。4.睁大眼睛写

看一个男孩或一个女孩,第一眼是看身材是否匀称,第二眼就看五官等细节了。一篇写景的文章也是 一样,先有一个好的框架、个好的结构,接下来,就看细节了。

一幅黑白的面、一幅彩色的画,看起来有什么不

同的感受。

大多数情况下,你会觉得彩色的画更美、更动人。

其实,文章也是这样的,不信,你读下面两段话。例如: 原句

我们来到草原上,放眼看去,草地上长满了小草,野花竞相开放。远远去,草原上有大大小小的蒙古包,成群的牛羊镶嵌在草地上,还能看到远处若隐若现的小河,好一派迷人的景色。加上颜色后的句子

我们来到草原上,放眼看去,地上长满了嫩绿的小草,好似给草地披上绿色的新装,又像是铺了一块绿色的巨幅地毯;五颜六色的野花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白....*如同五彩的精灵。远远望去,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醒目,成群的牛羊像朵朵棉花镶嵌在草地上,还能看到远处若隐若现的小河,似蓝、似绿,在阳光的照耀下又泛着粼(粼的波光,好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草原春景。

很显然,第一篇文字是黑白的,第二篇文字是彩色的。怎样给文章上色,很简单,用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睁大眼睛写”的意思,就是仔细观察风景,描写风景的颜色。

方法确实很简单,但是,很奇怪,我们写着写着,就会把颜色给忘掉了。所以我们有时需要刻意提醒自己,给句子穿上带颜色的外套。

下面两句话,你加上两三个表示颜色的词汇,感觉就不一样了。

初夏,花圃里各种花都开了,(,(),(),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斑点,成群的黄蜜蜂忙碌开了。

晴朗的好天,()的天空描画着()的云朵,燕子划破天空的沉寂。

有时候,我们可以选一些彩色的风景照片,努力把风景和风景中的色彩写出来。当然,你积累的颜色词汇越丰富,你写出来的画面就越好看。

绿:新绿、嫩绿、草绿、翠绿、葱绿、苍绿、墨绿 你看“绿”有那么多细微的变化

黄:鹅黄、米黄、杏黄、橘黄、金黃、蜡黃 你看“黄”有那么多细微的变化

红:桃红、绯红、枣红、火红、万紫千红、姹紫嫣红 你看“红”有那么多细微的变化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形形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右此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萧红 《火烧云》)佳作欣赏:

赏落日

我对落日情有独钟。

我房间的窗子是偏西的,所以总是能够欣赏到夕阳

百看不厌。我的脾气很急躁,但不知为什么,看落日总能使我的心境平静下来。

这天下午,当天空已经差不多被金色的“蜘蛛网”罩住时,那只金色的“蜘蛛”还在那里慢慢地“吐丝”,每朵云都被套上了金环。但快到天的边缘的时候,金“蜘蛛”仿佛变戏法似的,一眨眼的工夫就不知道蹦到哪儿去了,霎时,天色也黯淡了许多。那些金色的“网”也渐渐地由金色变成黄色,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变成了半浅半深的 蓝色。再过了一会儿,又从蓝色变成了深蓝色。回头看时间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过了30分钟,就在这30分钟里 金光普照的下午变成了黑不溜秋的夜晚。

有些时候,天空变成了淡紫红色,像淡黄色的彩笔在这些深色“卡纸”上画了一个圆圈并涂上颜色。那是一幅很简单的图形,却让我惊奇地发现它有一种艺术之美,而这种美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还有一种夕阳,虽然它是个货真价实的太阳,但我怎么看都是个鹅黄色的“乒乓秋”,不管是颜色还是形状。它在白云的村托下显得肥嘟嘟的,我可从来没有看过这么肥的“乒乓球”。假如我能和它说话,我会把自己的呼啦圈借给它,让它减减肥.....喜欢会动的景物,夕阳不就是吗?我觉得落日就是一种奇观。我观看落日,完全是一种欣赏、一种娱乐和休息。我爱看落日,但我不知道究竟最爱看哪一种落日,它们都让我激动惊叹。

点评:小作者运用了这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把落日写得精彩极了。你眼前是不是也出现了夕阳西下、霞光万丈的画面了呢?你最喜欢哪种落日呢? 5.闭上眼睛写

有些人可能要问了,写景物需要睁大眼睛着,那如果有的人看不见最物怎么办呢? 说得直白一点,盲人看不见,他们就不能写风景吗? 凯伦:凯勒是盲人,她就不能写风景吗? 下面这段话是海伦:凯勒写的,你看了之后或许能得到一点启发。

我是个盲人,但是我光凭触觉就能发现数以百计的有趣的东西。我能摸出树叶的精巧的对称图形。我的手带着深情抚摸银桦的光润的细皮,或者松树的粗糙的凹凸不平的硬皮。在春天,我怀着希望抚摸树木的枝条,想找到一个芽蕾,那是大自然在冬眠之后苏醒的第一个征兆。我感觉到花朵的美妙的丝绒般的质地,发现它惊人的螺旋形的排列一一我又探索到大自然的一一种奇妙之处。如果我幸运的话,在我把手轻轻地放在小树上时,还能偶尔感到小鸟在枝头讴歌时所引起的欢乐的颤动。小溪的清凉的水从我撒开的指尖流过,使我欣慰。松针或绵软的草叶铺成的葱茏的地毯比最豪华的波斯地毯还要可爱。春夏秋冬

在我身边展开,这对我是一-出无穷无尽的惊人的戏剧,这戏的动作是在我的手指上流过的。

你发现了吗?海伦.凯勒眼睛看不见,但她对事物的形状、光滑程度、质地以及气味等特别敏感。“闭上眼睛写”的意思是,我们不仅可以用视觉来写风景,还可以用触觉、听觉、嗅觉来写风景。佳作欣赏

瞻望紫荆

七点半,我们便坐上大巴,驱车驶向太平山。睡眼惺忪的我迷迷糊糊地打了个哈久。窗外,一片片茂密的树林令人赏心悦目,鸟儿在枝头啼叫,一股只属于清晨的清新空气透过车窗,让人活力十足。新的一天开始了!驶上太平山,层层叠叠的树林与悦耳的鸟啼让人心情舒展,顿时觉得十分神清气爽,紧接着,一片阳光般金黄的沙滩与一片如天空般湛蓝的海水闯入我的眼帘(视觉),这儿就是第一站一浅水湾了。我激动地跳下车脱下鞋子走向沙滩。沙滩被阳光晒得松松暖暖的(触觉)布满了时间的“足迹”

我迫不及待地奔向那片美丽而又神秘的蓝色世界

大海(视觉)却不小心失足,一个骨碌躺在了沙滩上。我眯起眼睛,慢吞吞地从沙滩上爬起来,走向大海。海 风柔柔地吹着(触觉),大海是慷慨的,它馈赠给我一样礼物--一枚花纹精致的贝亮,花纹以黄色为主,海透一点蓝色,交错成海浪的形状(视觉)。听,那大海的涛声像一支雄壮有力的交响乐,那每一朵飞溅的浪花,都是一个跳跃的音符(听觉),浪花在空中短暂停留后,随着轻柔的海风,洋洋洒洒地飘落下来,白白点点、闪闪忽忽,犹如在跳这最后的舞蹈(视觉)。

告别浅水湾之后,我们便驶向太平山山顶,并准备坐一次古老的缆车回到山脚。越过栏杆,我好奇地向外望了望,发现缆车竟然倾斜了45度!”嘟嘟嘟”缆车缓缓地驶来了。我坐上了缆车,打量着车厢:装饰是英式风格,古朴中又带一点儿华丽。缆车向下驶去,太平山的秀丽景色让我一览无遗。山上,树木成群,远处依稀可见几座别墅。

走下缆车,已经是下午5点半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我们便坐上了游轮,开始晚餐并且欣赏维多利亚港的夜景。这望窗外,四周的高楼大厦霓虹灯一闪一闪的,颜色绚丽,景色迷人。玩累了,回到酒店,我很快就躺在床上沉地睡着了。

6.写不出,就比一比

我们在一些写风景的文章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句子。

这里的绿,不像()的绿,不像()的绿

这里的山,不像()的山,不像()的山

这就是用了“比一比”的方法,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明了。我们还是来看两个例子吧。那美丽的海洋在阳光下,泛着微微波纹,好像一面广阔无际的大镜子似的,那独特的海水,不像西湖的水,蓝中带着一点点青草似的绿;不像万里长江的水,黄色的水中带着一点浑浊;也不像九寨沟里的水清澈透明。新加坡的海水别有一番风味,它蓝得像是被蓝油漆刷过似的,十分美丽,仿佛披上了一件海蓝色的长袍。(把新加坡的海水和西湖、长江、九寨沟的水“比一比”。)

大兴安岭这个 “岭”字,跟秦岭的 “岭”可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阻。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把大兴安岭和秦岭“比一比”。)

汤旺河的雪,厚厚的,走在雪地里,像踩在棉花糖里,像走在述茫的花海中。所有的花都簇拥在一起,把根藏得好好的,面朝着太阳笑。太阳也把金光温暖地洒在它们身上让它们的表面闪闪发光,像无薮个小女孩在深夜,给路面上撒了上千片上亿片的亮片儿,在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难眼。用手捏一点儿吃,会有一股淡淡的甜味。

杭州的雪,也很美,薄薄的,覆盖着还没发黄的绿叶,印个指印,指尖就会感觉冰凉冰凉的。一拍树上的雪,树的颜色就变深了,一半是深色,而另一半呢?是浅浅的白色,看起来非常好玩!在雪地里跑,留下的足迹变成了土黄色。但是,这个颜色不会一直留下...早起来,世界就变成一块一块了,一块白,一块红,一块黄

长春的雪....哪儿的雪都比不过它。那儿的雪,像一堆烂泥,脚一踩上去

鞋子就变成了两只脏脏的小猪。踩一个脚印,你就会发现,白白的雪下有一层厚厚的黑雷。这黑雪中很多大颗粒,像是空气中的霾,非常多!这就是我见过的不同的雪。

这篇文章里的“比一比”非常明显,三段式结构分别写出汤旺河的雪、杭州的雪、长春的雪,三者的不同特点,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四篇:平凡而不平凡

平凡而不平凡

题记:这个世界因爱而美丽,生活因忙碌而幸福,就用我匆忙的脚步去关怀那让人泪下的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他们在承受着太多的苦难!

当无数人进入甜美的梦乡时,是谁还穿梭在各个病房之间;当人们举家团圆的欢庆时刻,是谁还默默地忙碌在工作岗位上?当可怕的病魔肆虐横行时,又是谁用瘦弱的身躯组成一道道钢铁长城?是她们,是那些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我自豪,我是她们中的一员!

我是一名护士,还记得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夜,一个小伙子被几个人抬着冲进来时,已经是面目全非、血肉模糊了,又是一起可怕的车祸。一场紧张的抢救随即开始。量血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气管插管„与主治医生配合的有条不紊,我们整整忙碌了五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已经让我们忘记了疲惫!可是小伙子还是离开了人世。容不得我们休息,家属的责怪声、漫骂声、哭喊声、打闹声一起涌来。是啊!又有谁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一条鲜活的生命突然从眼前消失呢?没有安慰,不需要安慰,我们的心底不能有一丝涟漪,只能悄悄地独自将伤口抚平,再次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是啊!护士的工作不允许我们在感伤中苦苦徘徊。

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作为一名护士,我们要拥有博大的胸怀,纵使受了委屈,我们的脸上依然是灿烂的微笑,我们知道:这微笑是阳光,能减轻病

人的疼痛;这微笑是雨露,能滋润患者的心灵;这微笑是翅膀,承载了千万个家庭健康平安的希望!

我是一名护士,打针、输液、查房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生活。还记得有一次病房里住着一位老人,脾气非常暴躁,每天给他输液送药他都大发雷霆。对于这些,我没有丝毫抱怨,更没有不理不睬,而是主动嘘害问暖,去病房与他拉家常,津津有味地听他讲陈年往事。每当我看到他久久地沉浸在回忆中时,就感觉自己的心和他更贴近了,我更理解他了,他也更配合我的工作了。临出院时他紧紧拉着我的手说:“你就是我的好孙女”。这时所有的委屈、不快都一下子烟消云散了。是啊!作为一名护士,要用春天的雨露去滋润患者久旱的心田,要用有力的双手搀扶患者走过心灵的沼泽,要积极与病人架立一座座心灵之桥,患者才能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斗转星移,寒来暑往,如今我在护士的工作岗位上已耕耘了整整七个年头。七年,几千个日日夜夜,可在这寂静的夜晚我细细搜寻,却找不到走过的痕迹。是啊!护士这份工作太普通了,普通的许多人都忘记了这个职业,护士工作太琐碎了,琐碎的好象自己什么也没做。护士工作太辛苦了,辛苦的许多人都不愿从事这个职业。可是正是我们这些普通人,默默的奉献自己的一份关爱,一份汗水,一份真情,换来的却是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健康拥有者的安详。

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作为一名护士,我深信,丰碑无语,行胜于言。患者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人民的心中就有多重!

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职业,这是一个值得我为之终生奋斗的职业,我爱我的同事,我爱我的病人!所以,我愿意!

第五篇:七成大学生不会写简历美文

暑假前,我揽了一件大事。北京新东方暑期需要44名学生,去当新概念英语补习班(以高中生为主)的助教。正好新东方里有一个老师,在我校(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教过新概念第三册,他觉得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不错,就委托我负责吆喝,并收简历

我热情洋溢地写了一个招聘启事,发到网上。仗着新东方名气大,鄙人朋友多,三天内,我就收到了上百份简历。

我以为从上百份简历里挑44人当助教,简直易如反掌,结果,我大跌眼镜。

我把一百多份简历全部打印出来,让新东方主管人力资源的老师一份份筛选,我在旁边待命。老师看简历的速度让人惊叹,几乎是每份简历瞄一眼,就能判断这人行不行,且能说出为什么不行。现将老师的经典段子实录如下:

有一个学姐,在简历里赫然写着:“本人体力良好,担任过餐馆服务员,广受顾客好评,每天能坚持站立4个小时以上。”

老师看了她的简历,说了一句:“不好意思,新东方老师每天要站立10个小时以上,谢谢!”这个孩子就被淘汰了。

有一个学妹,简历写得可认真了,前后写了5页。还在后面附上非常“清凉”的一组靓照。

老师说:“对不起,我们找助教,不招模特。”她也被淘汰掉了。

有一个同学更逗,用了半页A4纸,来描述她在预备党员期间,参与的党组织活动。

老师对她的评语是:“我们要的是助教,不是考察党员。”

有一个男生很牛。在相关能力一项,写了足足一页纸,大体上就是讲他在学校飞行器设计大赛上得过大奖,在全国的数学建模比赛中得了大奖,云云。到了英语能力一栏,他只写了一句:“英语能力优秀。”

老师评语:“该写的一句没写,没用的废话连篇,淘汰。”

有一个兄弟。也是牛得不行。他对工资提出了具体要求:“不能低于每天150元。”

老师的原话:“撒泡尿照照,长得跟150元似的。”

一个妹妹,在实习经历一栏赫然写着:“有一些实习经历,参与了一些社会实践。”

到底干了什么,人家不告诉你。PASS。

这是一些写得实在离谱的简历,大可一笑了之。但大部分简历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啰嗦。大部分同学都比较认真,简历往往会写三页左右,恨不得把小学和初中时获得的荣誉都拿出来显摆。其实,审阅简历的人,看每份简历的时间不超过20秒,只会看第一页,一张A4纸就足够了。

第二,对于英语能力、实践经验等关系到能否胜任工作的核心能力,同学们反而言语含糊。特别是英语能力,大部分学生写的是英语水平优秀、四六级通过等。招聘人员最想看的是,四六级到底考了多少分。对于实践经验,大部分大

一、大二的学生都没有,其实,写上“无”并不丢人。有的人非要写“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甚至把在学校社团里当个什么部长的都写上去,画蛇添足。

第三,在简历里,很少有人附照片。这个问题分两头说,要是长成我这样,肯定还是不附的好,万一把人家吓着,就不好了。如果是美女的话,还是增加一点曝光率,时求职比较有帮助。

上百份简历在火眼金睛的老师手中,只通过了30多份,另外70多人只好拜拜了。这30多人还要过五关斩六将。历经招人、收简历、简历初筛、电话面试、集团培训、部门培训、部门考核、试讲等一系列程序,最终只有18人入围。

简历简历。检验就业能力。没有好简历,将失去好机遇。

下载常说而不会写的汉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常说而不会写的汉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暑期实践报告不会写看看吧

    暑期实践报告不会写看看吧 2013-7-3 18:31 阅读(288) 转载自王兵钦        赞(1346) 评论(1) 转载 分享 复制地址 举报 更多 上一篇 | 下一篇:3dmax 参数设置,...系部名称: 专......

    超七成的应届生不会写简历

    超七成的应届生不会写简历 对初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简历是求职必不可少的敲门砖。或许对应届生来说,制作简历早已不是什么难题,但令他们纳闷的是,为什么精心设计、花工夫修饰的......

    爱国”主题作文不会写?来学习!

    爱国”主题作文不会写?来学习! 爱国是千百年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拯救祖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为了祖国的繁荣发......

    平凡而不平庸

    平凡而不平庸 —记大学生村官2010年,一个对未来充满着无限期待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告别都市,告别繁华,走向农村,走向基层,他毅然的决定走上村官这条道路。如今两年过去了,他以优异的......

    微课微而不微

    微课微而不微 东环路小学马超 【摘要】微课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种学习资源,其蕴涵的价值很大,适宜在各学科中推广,当然也包括小学数学,而且目前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具备了实......

    平凡而不平淡

    平凡而不平淡—《雨中的树》读后感影片从中国人最熟悉的乒乓球推打开始,一幕接一幕,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紧凑而不繁琐,平淡却不单调。艺术来源于真实。也高于真实,将这么多真实......

    平凡而不平庸

    平凡而不平庸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本书,是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路遥以史诗般的笔触描述了在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黄土地上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作品问世即好评......

    平淡而不平凡

    平淡而不平凡平淡而不平凡 生活,就像杯子里装的水,清澈、平淡无奇,杯子的水和大多数的水并无异样,而它的不一样在于盛放它的杯子,杯子如果普通,则亦不显眼。想来生活的压力和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