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言文教学研究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 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灵台二中边仁杰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批判继承祖国文化遗产的工具,吸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丰富现代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领域,了解伟大祖国丰富的古代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受到美感熏陶,提高认识水平,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因此文言文的教学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可据目前的学情来看学生是谈文言“色变”,把文言文的背诵和学习当成了语文课的负担,根据这样的现状在新课改的的形势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高效的学习就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要思考的首要问题,以我之所见老师首先要做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识” 只有在自己的影响下学生才会对文言文有浓厚的兴趣也才会不至于谈文言“色变 ”。以下我就自己对文言文的教学谈几点思考。
一、抛砖引玉见真情
“文言”是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所以“文言文”就是指用文言写的文章。由于语言习惯和语法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很大所以学生在阅读上就有许多障碍。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老师必须借助于优秀的古代作品引导学生走进古代社会,了解传统文化,帮他们扫清障碍,从而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语言”所以说诗歌是诗人情感的真实流露。对于现在的高中生而言由于生理和心理正趋向成熟,这时候让他们走进诗的世界去感受真、善、美在合适不过了。在诗歌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有扎实的朗诵功底,通过老师深情的诵读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诗的音乐美和情感美。如在学习《氓》、《关雎》、《采薇》、《离骚》等优秀作品时读不仅能让我们体会到那种凝聚在诗歌当中的真情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提纲挈领抓重点
古典文化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古典文化和文言文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就必须精挑细选,抓重点。
新课标下教材对文言文的编排是“分散中见集中”,把各种文学类型分布在五本必修课和三本选修课当中,所以教者必须在全面阅读的基础上,列出提纲按不同的文学体裁和内容进行分类整合。这样就很容易形成系统,学生也能够很好地掌握不同文学类型的阅读要领和不同时期的文化概况。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散文部分主要有人物传记类、史传类、山水游记类、说理散文、诸子散文等,所以在教学时按照教材的编排由易到难我们可以先从人物传记类的散文学起,像《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苏秦始将连横》等故事性较强的文学作品中去培养兴趣,掌握文言基础知识从而达到能够读懂浅易文言文的目的。
三、厚积薄发找突破 学习文言文离不开积累,因此背诵一定篇目的古诗文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也是从中积累语言素材的重要途径。因为这些优秀的文章都是经过作家精心锤炼之后的呕心之作,字字如珠玑,句句如金玉,所以对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有着很好的模范作用。再次还必须积累大量的文言常识,根据课标的要求高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120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以及简单的文言语法知识。在此基础上老师必须借助课本上的范文把这些知识点贯穿在整个文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如何处理知识与阅读能力的问题也是个棘手的问题因为如果在讲授文言文过程中只注重繁琐的知识点学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如果只注重从文学的角度去解读文章又会造成学生知识能力的欠缺在面对课外文言文时束手无策。因此在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关系上面我的做法就是把一些常见的规则在第一次出现时讲清楚比如文言文中的“方位名词常作状语,时间名词作状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语法知识让学生做好笔记每出现一次自己拿出来看一遍这样就不至于每次都要老师去讲。在讲重点的实词时结合《说文解字》告诉他们这个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这样一来学生对字义就会有意识的去注意,长时间的积累就会掌握许多实词的意思。对于一些古今异义词讲清楚原因,比如“妻子”古汉语都是单音节词所以它的古义是“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是双音节词所以今义是“男子的配偶”这不仅了解了古汉语的特点也对翻译起到了促进作用因为文言句子的翻译就是把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词。在积累了这些知识后再去从文学的角度阅读文言文学生就会从中收获很多也会变的更主动。
四、吃尽黄沙始见金
当我们全面掌握了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要领之后方会发现古典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才会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对个人修养和文学素养的重要性。纵观历史上一些有成就的大文豪都是在小时候接受了很好的古典文化的熏陶如张爱玲、周汝昌、沈从文、鲁迅等人。
在课内阅的的基础上大量的阅读课外文言文这是提高自己文言文阅读水平的重要手段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标所要求的“能够读懂浅易的文言文”。
第二篇:近十年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研究动态
近十年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研究动态 张倩 学科教学(语文)821611030063 文言文教学,曾经被钱梦龙老师称作“语文教改的死胡同”,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昔日了无生机的文言文教学也渐渐走出了“死胡同”,迎来了些许活力,但也只是些许活力。因为如果你在中国知网中搜索“文言文教学”一词,显示有1186篇相关的研究文章,仅从数量上来看,也是洋洋大观矣。但是关于“教学内容”一词,就只剩12篇。课改这么多年,文言文教学研究基本上就是在教法上打转,针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却是寥落晨星,其中个由确实值得深思。而事实上,内容决定方法,“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一旦确定了文言文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研究应该与时俱进才是。
1994年在文言文教学的研究方面,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主要思想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文言文篇目的数量。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说道:“我主张中学里不但要教文言文,而且要适量多教一些。”主要原因在于“经过千百年的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代诗歌),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表现在这些作品中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是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
2、重视诵读的指导,注重语感的培养。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指出,重视诵读指导“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又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古汉语的用词、造句以及某些特殊的表达习惯也逐渐熟悉”,这种做法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文言文打下牢固的基础。
3、重“文”而不轻“言。钱梦龙的《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于漪的《且说文言文》、韩军的《没有文言文,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等文章均不约而同地指出文言文教学应既重“文”又不轻视“言”的重要性。所谓的“文”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集合体,是一个整体,而在教学中很多教者忽略了对文言文本身蕴含的丰富人文信息的探讨,违背了《课标》的要求,导致课堂上一味地“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因此很多专家学者不断地呼吁文言文教学应该回归到“文”上。但同时又指出,重视“文”并不代表可以轻视、甚至忽略“言”。于漪先生指出“对于文言作品,只有首先读懂,才能做更深入的领会和体悟。”
2005年,上海师范大学的顾金,在其硕士毕业论文里,对目前文言诗文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对文言诗文的教学目的重新进行了审视,并依据学习迁移理论提出了一些与文言诗文相关的教学策略。其论文研究的侧重点主要放在了教学策略上,并从好几个方面作了具体地阐释。在其教学策略上,没有从有效学习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策略也比较笼统。
2007年文言文教育史研究开始得到关注,涌现出一批新成果。
文言文教育史研究是现代文言文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新的特别是西方教育观、教学思想、方法的冲击,着一研究领域一直局限在中国古代欲望教育史,中国现代欲望教育史等领域,未能进一步扩大其影响。但是考察文言文教育过程中的种种现象,有助于我们对文言文教育的一些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文言文教育史的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领域,07文言文教育史的代表性研究文章有两篇,一篇是易建平[1]的《从选文演变看当代高中文言文教材的发展》,另一篇是刘进才[2]的《国文教学中的文言与白话问题------以二三十年代“中学生国文程度”讨论为个案》。
“文白之争”是当下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我国,三四十年代,也出现了一场类似的“文白之争”,刘进才先生通过观照中学国文教学中文言与白话的此消彼长、理清国文教学讨论中的重大关节点,更深入探讨了中国现代史上的那一场文言白话之争。刘进才指出:20世纪30年代初,语文教育界就中学生国文程度展开的讨论,凸显了国文教学中的文言与白话问题,随着论争的深入,40 年代,国文与教学超越了文言与白话的两极对立状态,文言教学被看做是提高中学生文化素养所必要的经典训练。这时候所出现的“抢救国文”的讨论,其实呈现了一种语言观念趋向综合的思考特征。历史是惊人的相似,刘进才对三四十年代“文白之争”的分析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呈现出来的某些特征,较之今天的新“文白之争”,是何等的相似。他的这一研究,无疑对我们今天的文言文教育和建设问题,都有所裨益,有所启示。
易建平则考察了建国以来至今的文言文教材建设,他将文言文教材的发展,分为了五个阶段:蒙昧期(1949年-1956年)、觉悟期(1956年-1966年)、迷失期(1966年-1978年)、探索期(1978年-2000年)和融合期(2000年至今)。他从具体的选文篇目出发,结合各时期的而历史背景,分析了建国以来至今的文言文教材的特点及缺陷,这对当下的语文建材建设更有借鉴意义。以上所述的2007年文言文教育的一部分成果,基本反映了文言文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动态和基本问题。纵观2007年我国文言文教育研究的概况,可以看出,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问题已经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现阶段文言文教学的困境,也已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并陆续发表了一批有见地的研究成果,这地以后的研究也会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但是我们也发现,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实践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太多,如何建构一种切实高效的文言文教学新体系,使中学文言文教育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不断和现实生活融合,成为当地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或是今后文言文教育教学更应当关注的问题。
2008年,苏州大学的郁停捧的硕士论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借助有效教学的相关理念,分析了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所存在的基本问题,并从文言文学习兴趣、教学的意义、教学手段等方面找寻出相应的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方法策略。但仔细分析其策略还不够全面,注重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忽视了课前准备、课后有效教学的反思,及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后期培训与发展。
目前,国内关于文言文教学的研究,大都是探讨文言文教育的地位和功效,可分为两大派,一派强调教材中文言文含量要加大,以便于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另一派则一再重申文言文早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语文教育的高效,主张尽量减少文言文的比例:局部则围绕具体教法展开讨论: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诵读品味、感悟积累。相关著作有:张中行的《文言浸逮》、王昱昕的《文言文教学研究》、王裕关的《文言文教学研究》;通论性著作有:顾黄初、李杏保主编的《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单篇文章散见于一些学术期刊上,如:庄国民的《对于语文教育回归传统的思考》、《清末民初教育的发展对文言文的民族性思考》;罗威林《浅谈文言文语感的培养》,以上研究成果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和视角参照。但目前的文言文教学改革研究也还存在明显不足;很多论著处在描述的层面,缺少针对性的调查。世纪初开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实施、改革力度的加大,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探讨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专著、论文有很多。新时期的文言文教学研究与时俱进,打上了新课改的时代烙印,为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比如专著有:周振甫的《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2005 年)、付友梅的《怎样学好文言文》(2006 年)、朱正的《文言入门》(2008 年)、鲍善存《读古文入门》(2010 年)、李秀实的《文言文字词句教与学》(2012 年)张中行的《文言和白话》(2012 年)等。论文有: 刘艳荀的《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 04 期)郑丽霞的《文言文教学的文化价值取向》(《语文教学之友》,2005 年 05 期)卜令常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吴风芹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张东剑的《新课标体系下高中文言文情感教育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年)郑青的《上海市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刘文会的《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科教文汇》,2009 年 05 期)徐时趁的《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问题研究》(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陈浩渊的《新课程环境下高中文言文传统文化教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年)王丽霞的《高中文言文字词教学的低效现状及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年)常慧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五大原则》(《语文教学通讯》,2011 年 12 期)黎文华的《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中学教学参考》,2011 年 22期)王维斌的《让学生爱上文言文——浅谈新课改后的文言文教学》(《中学教学参考》,2011 年 25 期)袁祯源的《那些拨动心弦的唯美文字——有感于<项脊轩志>的细节魅力》(《教育观察》,2012 年 01 期)孙云飞、何彦秋的《“有趣”与“有得”——高中文言文教学管见》(《语文知识》,2012 年 03 期)闫密霞的《浅谈新课标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 年 05期)邱晓文的《论新课程教育对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作用》(《现代阅读》,2012 年 19 期)等等。从所查阅的专著和论文来回看高中文言文教学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高中文言文教学研究的领域,有研究文言文的选文、注释的,有研究情感道德教育即美育的,有针对具体的文言篇目进行教学设计的,有研究教学价值、课堂有效性的,有研究教学现状的,有研究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近十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重实地调研高中一线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究问题的症结,然后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比如: 彭蔚兰的《中学文言文教学困境思考及对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年)廖碧的《中学生文言文学习情况调查研究及学习指导》(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年),张海霞的《中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焦翠霞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状况的调研和对策思考》(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钱国利的《高中教材文言文基础调查与教学探讨》(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 01 期)王丹丹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赵鹏飞的《高中文言文教与学现状、成因与对策》(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年)其中也有一些研究者,他们在调研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并据此提出策略的时候,注意到了地区差异性或学段的差异性,比如:杨代瑾的《贵阳市非示范高中文言文教学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王小燕《商丘市高中文言文教学状况与对策报告》(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刘灿的《高一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以黄冈中学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年)。这种研究具有针对性,与地区教学联系紧密,只可惜类似的研究比较少,从查阅的文献来看,仅有 3 篇。总的看来,大多数研究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教学对策的研究者,多是笼统地谈国内高中的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却忽略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地域差异、学校类别差异、学生学段差异。大多数研究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研究者,不管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进行研究的,还是只从教师的“教”或者学生的“学”一个维度进行研究的,都只看到存在的问题,都对教学现状极为不满,将高中文言文教学批评得一无是处,而未见长处。
教师教学目标的功利化(着眼于“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着眼于文言文的“言”,着眼于工具性,高考考什么就只讲什么)、教师教法的单一化(即一包到底的串讲法)、教师教学过程的程式化(先介绍作家和写作背景、文体知识、文学常识等,然后读一遍,接着一句句串意思,讲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翻译等,最后学生抄笔记,从开篇到结尾都是如此)......却没有看到在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师的“教”实际上呈现出了多样化,我们教师的“教”又出现了新的状况,比如: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教师在教授高中文言文的时候教法单一化,也可以看到媒体化、表演化、活动化。又比如: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重工具性的“以言代文”的教法也可以看到只重人文性的“越言以文”的架空文本的教法......在分析高中文言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的成因时,多数研究者都关注到了文言文年代古远,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材选文存在艰涩的问题,多数研究者都没看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地域经济、文化的影响(如经济较发达地区盛行的快餐文化、时尚文化的影响),学生特殊年龄段的心理特征等因素。即便在一些研究者的文章中也能偶尔散见上述一些观点,但是总体上来看,多都缺乏宏观分析和系统化的条理化的分析。在针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提出解决策略的文献中,由于研究者所归纳的教学现状及成因不尽相同,所以提出的策略五花八门,其中有一些既有理论架构,也有教学实践案例,值得借鉴;有一些却只是停留在经验性的描述层面,没有理论架构;还有一些只有理论架构,而没有教学实践案例,或者从其教学案例来看,其策略矫枉过正。比如有人说高中文言文课堂存在满堂灌、满堂练、满堂抄的沉闷的现状,并就此提出了要践行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但是却未见谈及如何避免探究姿态的表象化。
第三篇:文化视野下的文言文教学研究
第一讲 当前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文言文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各位老师,今天我们开始“文化视野中的文言文教学”的培训的第一讲。讲座谈的是“文言文教学”,但文言文教学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谈,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不同的问题,也可以谈出不同的内容。我们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言文教学,是在文化视野下,来审视和反思当前的文言文教学,思考改进和改良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益。
应该承认,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取得了很多成绩,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培养了一些有作为的人才。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但这些问题,首先是语文教学困境的一个方面,比如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问题,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更大的范围看,文言文教学反映了当前语文教育甚至是社会文化生活的某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价值观问题。学生不喜欢学文言文,是不是仅仅因为我们的教学存在问题?英语教育不存在问题吗?为什么那么多学生愿意花费那么多精力与时间来学?我有时候想,这个社会有多少人真心实意的敬畏传统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与实践中践行传统文化呢?如果我们的社会对传统文化只是喊喊口号,搞搞运动,比如祭祭孔子,读读经,而压根没有打算在生活中去实践,去体验,那么,这必然造成学生内在的反感与疑虑,他们就会自然而然以应付的态度学,把文言文当做一个考试的知识项目学,结果就学成现在的样子。后面我们还会谈论这些问题。仅仅就语文教学谈语文,是谈不好的;仅仅就文言文教学谈文言文教学,也是难以深入的。鉴于时间关系,作为专业工作者,我们还是要集中精力,聚集文言文教学本身的问题。
文言文教学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是不可不谈的。
1.文言文教学内容,越来越局限于字词句篇章的解读与训练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文言文教学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模式: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在注译课文的同时,加上一些繁琐的文言文知识解释。这样的教学,将文言文当作语言材料来死记硬背,来作语法分析,来作像数学一样精确的文言文与现代文的语言转换即翻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忙于记词义、记语法特别是特殊语法现象,记译文。人们嘲讽的所谓“碎尸万段”式的课文解读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表现的格外刺目。“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教法使得文言文教学课堂十分枯燥乏味,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乏欲望。书店里形形色色的文言文译注大行其道,中学生大多数是人手一本,几乎可以取代教师课堂的讲授,因为书中的注释往往比教参还详尽。传统阅读重感悟,强调“熟读精思”,重积淀,强调吟诵,重语文修养,强调博览群书。而今天阅读重分析,强调语言形式;重信息筛选,强调阅读技巧;重应试能力,为考而读,舍本而逐末。
2.比起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的教学过程更为单一,相对更缺乏民主性、开放性与多元性
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在指导学生获得意义的过程中,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厚重得让人恐惧;而已经失去了现实生命的语言表达方式也让学生望而生畏,教师在课堂上极容易陷入自我权威的盲目确认之中,不自觉地以知识权威者或者传统文化代言人的身份与姿态出现,向学生进行讲解与布道。如果说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基于现实生活所获取的信息与知识,依靠最基本的语言理解和文化理解,还能够与老师进行一些哪怕是有限的对话,在文言文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隔阂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师生之间对话的可能,创造性的对话更是十分困难了。教学不能民主,使得课文与学生很难达成内在的沟通,文本难以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在学生眼里,文言文始终只是一个知识项目,而不是一个具有现实生命价值的文化要素。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使得文言文学习的整体效益低下。
3.如果我们承认检测和考试的教育的必要手段,那么,现行的高考文言文检测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言文阅读教学
看看每年的语文高考统计资料,我们发现文言文得分率在总体上并不低,常年带高三的老师们也知道,文言文是可以经过大量的训练来提高解题能力的。但是,在欣喜之余,我们也发现,分数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学生所获得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基于文言文教学而获得的文化素养。试问:学了考了那么多史传文章,有多少学生通读过一本传统的历史传记?有几个人能通读一本历史传记?黄玉峰老师批评当前的阅读考试,现代文读得懂却拿不到分数,文言文读不懂却能拿高分,这反映了现代文阅读与文言文阅读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有人统计近几年各地的高考题目,多数题目还是侧重于记忆性或导向记忆性的题目,思想含量很低,思考空间不大。以全国卷2002年高考《史记·李将军列传》为例,看看其中一个题目设计: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晓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答案是D。“复对刀笔之吏”不应理解为“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这就很滑稽了。读了那么一篇文章,题干又如此之长,看起来命题者颇费了周折,绕老绕去,考察点竟然不过“复对”的意思。这样考察的目的究竟何在?这样考察的价值究竟何在?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中学抽样调查高
一、高
二、高三学生,共计500人。调查分析,额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其一、阅读范围大都局限于教材,对传统古文选本知之甚少,反映了学生文言文阅读面很窄,对古籍知识了解甚少。叶圣陶先生说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言文“例子”,目的是什么呢?为学而学,为考为学,学了不用,考了就忘,结果学了也等于没学。这深刻反映了文言文教学在现实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尴尬处境。
其二、背诵、积累之中过分注重名言名句,忽视整体篇章的理解和把握,更忽视整个传统文化背景的探究,忽视有创造意义的阅读与探究。文言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现在学文言文,似乎就是要拣几句名言名句装点作文的门面,或者说话时候的拿腔拿调。高考中填写名言名句【八选五】,也在推波助澜。
其三、在文言文的知识获得方面,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停留在“加大训练,以求质变”和“老师讲解,归纳总结”的占60%。这个结论与前面的分析是一致的。这是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更是文言文教学必须正视和思考的问题。第二讲 文化理解的三个维度1
一、理性定位文言文及其教学的价值
文言文阅读教学,首先要对文言文有一个理性的判断与认识。首先要承认,文言文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它是一个历史存在,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与文化,记录着几千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形态,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既是历史存在,文言文的现实生命与价值就是以特殊的方式存在的。有人鼓吹废弃文言文教学,认为既然文言文失去了现实的使用价值,就没有学习的必要,这是历史虚无主义;有人主张加大文言文的学习量,削弱或贬低现代文阅读教学。在我看来,这也是错误的。金志浩老师有一个判断,我很赞成。他说,一些教师教文言文,因为语言积累不够,文化积累不够,一篇文章不能顺畅理解,一些字词不能正确解释,水平高下立现,教师自身也能够虚心承认自己的不足;而现代文教学呢,则不大有人承认自身的缺点。其实,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具备合格的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只是不如文言文那么明显和刺眼罢了。金老师的判断是有足够证据的。现代汉语是生活语言,是具有现实生命的活生生的语言,它反映的是当代人的生活,具备更多的现代气息,这是语文教学必须第一重视的,因为语文教学必须把学生的现实的生活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我不赞成那种为了张扬文言文教学而贬低现代文教学的主张。
那么,文言文在现代生活究竟有什么功能呢?这就要给文言文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给出一个理性的判断:文言文是认识工具而非实践工具。
什么是“认识工具”?比较一下现代汉语与文言文就明白了。现代汉语是一种生活语言,是实践中的语言,具有现实的生命力。毋庸讳言,学习现代汉语的第一要务,就是使用,借助它进行日常的交流、沟通与表达,我们称之为“实践的工具”;而文言文不同,文言文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它的价值在于它是文化的承载物和寄寓者,学习它,谁也不是为了说它,它的价值不在于现实的交际,而在于通过它来接触、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除了实物、除了民间风俗、习惯等,主要的载体还是语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文言文是其最主要、同时也是最可靠的载体。每个人对自己的过去都有不可遏止的探求欲望,一个种族对种族的历史与存在也有一种天然的求知欲。哲学上有个形象的说法,说哲学有三个原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反映的就是人类的这种心理本能。现代文化的所谓“寻根”,实际上也可作如此理解。学习文言文,首先便是引领学生去认识古代人的生活,结交历史上的“朋友”。以甲骨文为比方,人们研究甲骨文,大概不会是要使用甲骨文,而是想通过甲骨文去了解殷商时代的政治、文化和历史。所以,甲骨文是认识殷商时代的认识工具,而文言文则是认识传统中国的认识工具。
文言文是认识工具,学习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和理解传统中国的历史、政治与文化。如果没有了这一功能,学习文言文也就失去了基本的意义。文言文教学,就是要促使学生掌握文言文这一认识工具,最终达成与传统文化的沟通。但是,审视当下的文言文教学,我们会发现,我们恰恰没有处理好这一点。所谓“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的教学,专注于文字与词法句法,忽视了文字后面深刻的人文背景与文化内涵;而教学中的缺乏民主与开放,将学生当作接受信息的容器,即使有意于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化理解,也因为主体参与的缺失而没有效益。再看看我们的高考,基本上还是限制在字词句的理解上,而文化理解与批评的内容很少很少。在文化视野下反思和改革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命运。
朱自清先生指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与生活方式
文化包罗万象,举凡器物、制度和一切符号化的遗存物都是文化,但文化的核心则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学习文言文,往最深里说,那就是理解我们的先人们的价值观,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
近代中国人探索西方文化和反思 民族文化的历程,也说明了文化虽然包罗万象,但核心还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1840年,西方文明伴随着火炮入侵中华民族。人们的第一反应,认为西方之所以先进,是因为他们的枪炮舰船。于是掀起了学习科技的第一轮高潮。但是甲午海战让人们警觉到技术并不能解救危难中的中国。中日双方实力相当,而我们一败涂地。原因在哪里?先进的武器与落实的组织制度与管理方式不能整合起来,结果遭遇毁灭性失败。人们开始探索西方制度。当我们探索并引进了一些西方制度后发现,这些先进的制度水土不服,一引进便变质。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有识之士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如果我们的国民精神面貌不改变,如果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改变,引进先进的科技与先进的制度也是徒劳。这说明,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是生活方式,文化的变革,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价值观的变化,就是生活方式的变革。
文化视野中的文言文教学,我们既要考察传统的器物文明,也要思考传统的典章制度,但最关注的,还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还是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民族如何理解真善美,如何理解忠孝节义,如何理解出世入世,如何理解名利与生死,我们中国人最崇尚的生活方式的是什么样的。只有理解了这些,传统文化才能参与到学生的文化建构和人格建构中,发挥文言文教学的文化传承与人格建设的作用。
三、文化理解的几个维度
《语文课程标准》凸现人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解读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 理解“文化视野”,传统文化的维度;当代文化的维度;世界文化的维度。
传统文化的维度
阅读文言文,首要的也是基本的,是读出其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很难说传统文化究竟包括哪些,其实质究竟是什么,这些都是学界一直在争议的东西。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学语文选本中的文言文,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我认为,首要引领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知道它是个什么样的东西。这一点很重要。现在很多人感叹传统文化越来越被人淡漠了,感慨老祖宗的东西越来越不被重视了。对于这样的感慨,需要辩证分析。一方面,我们要知道,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文化的传承不是可以强求的,相反的,应该是一个自然的汲取的过程。就像现在很多人指责90后、80后的青年,就经不住推敲。80、90后自然有他们的生活方式,没必要也不可能还按照你60、70年代的方式为人处世。有人看不惯新时代的思想与生活,指责我们背离了传统,这样的指责往往是经不住推敲的,因为这是一个开放和多元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与自由。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当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确实是太少了。这是语文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能否成为传统文化的信徒,这由许多因素决定;但学生能否了解和理解传统文化,却是我们语文老师们的责任。
我认为,中学阶段学习传统文化,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了解传统中国人的价值观。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我们的先人究竟是如何定义的?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这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民族精神教育和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了解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了解传统生活方式的情趣与格调,尤其是传统文人的生活方式。比如《赤壁赋》,你要学生学什么?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在苏轼看来,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自由”】;二是苏轼他们究竟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水月相伴,名利相忘。】
当代文化的维度
哲学家克罗齐说:“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对古典的阅读与解释,是从当代视界出发并应用于实践,因为读者生活在当代,受当代思想意识和生存所制约。按照西方解释学理论,人们阅读和解释经典,必然带有个人的“成见”和“偏见”,人不可能以一张白纸的状态开始自己的阅读与解释。当代人阅读古典,是以当代人的眼光和立场来阅读的,所以,对作品的理解和解释,是从今天的立场与眼光出发的。因此,文言文教学,既需要我们以当代眼光和立场审视古典,也需要我们在古典中审视当下,反思当代文化,激活对当代文化的思考,这就是所谓当代文化的维度。
第三讲 文化理解的三个维度2
三、文化理解的几个维度
当代文化的维度
俗话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代人就应该将当代人的眼光和思想参与到文本意义的建构中。作品的意义不是原封不动的藏在作品中的,意义需要读者的建构,所以,每个人在同一座矿山中挖掘的金子是不一样的。比如《师说》的教学。《师说》在论证上采用大量的对比论证,而对比的选择则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心理。请看下面的几句:
古之学者必有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将这些句子综合起来可以看出,在韩愈眼里,先前的总是好的,祖先的总是对的,这是典型的中国思维方式。看看古代的历次改革,每次命题都有不同,但为改革所做的理论准备却具有共同的思路:先前是太平盛世,后来世风日下,现在不得不改革;古人从师风尚好,后来从师之风淡化甚至消亡,结果人们越来越愚笨了,所以,现在的恢复“师道”,无非是要回到古代,回到先前的盛世。这样的思路,甚至使得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也不得不“托古改制”,借孔子来推行自己的维新变法,其《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因为“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于是以“孔子圣意改制”为护身符,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自己的变法主张。在教学《师说》时,在肯定韩愈对师道之阐述的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其论证思路的角度来辨析一下。以当代人的眼光,这样的思路实际上是中国人祖先崇拜、历史膜拜的一个表现,典型的“九斤老太”式思维,连阿Q都知道“我们先前阔多了”。说起太平盛世,总不出三代;说到经典,总是四书五经。甚至到了改革开放30年之后,还有人还在怀念那个所谓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阶级斗争年代,却不愿意去深入的研究一下历史,认识一些真相。这样的历史眼光,这样的思维方式,与我们传统的历史观一脉相承。以今天的文化眼光来看,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值得批评的思路。再比如说教学《陈情表》,仅仅局限于它优美的文字和声泪俱下的情感,我认为还是远远不够的。《陈情表》的确以其“悲恻动人”的情感和语言成为流传千古的美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历代文论家对它评价甚高,有的认为它“沛然出自肺腑,无斧凿雕琢痕”;有的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苏轼则把它与诸葛亮的《出师表》相提并论,以为“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而我读《陈情表》,虽然也觉得它确实是一篇千古美文,虽然也感觉到了它的“悲恻动人”,但更多的却是读到了隐藏在这篇美文之后的罪恶——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
蜀汉被灭亡之后,作为西蜀才子又是蜀汉旧臣的李密,自然有一种故国之思,何况他还认为后主刘禅是“可以齐桓”的,只不过是未逢其时罢了;对于蜀汉的被灭亡,他也就有一点不服气,对于篡曹魏而立的司马氏的晋朝,也就有一点不屑和不齿。当然也就不愿意到这样的朝廷去作官尽忠了,再加上他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供养祖母的问题。然而,他拒绝的对象可不是一般的平头百姓,也不是一般的政府官员,而是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社会中对所有人们握有生杀予夺大权的皇帝。因此,他向司马炎写的这篇《陈情表》,也就与在他之前的嵇康所写的类似性质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大不相同了。嵇康由于被好友山涛(字巨源)举荐去做官而勃然大怒,不仅不感激山涛,不接受举荐,反而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这样一篇千古奇文来痛骂山涛并与之绝交。嵇康的绝交书,洋洋洒洒近,作者称心而言,率性而发,写出了自己的真人格、真性情,那才是真正“出自肺腑”的“至性之言”。嵇康之所以能够如此直来直去,除了他的直爽性情之外,更主要的是他所面对的只是一个文人山涛而已。而李密不同,其《陈情表》的写法当然也就不能相同,除非他铁了心不想要脑袋了。他只能是委委曲曲、遮遮掩掩。他把供养祖母作为一个拒绝出来做官的借口,文中一再渲染自己的身世悲苦、家境凄凉和祖母作为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朝不虑夕”病危处境,以期引起暴虐的统治者的同情。为了遮掩他的故国之思,打消司马炎对他的疑虑,他把篡立的晋朝称为“圣朝”,说自己是“沐浴清化”之下,而不惜把他曾经为之尽忠的蜀汉称为“伪朝”,并宣称自己做官是“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也就是承认了自己“有奶就是娘”的价值观。而且一再贬低自己的人格,称自己是“亡国贱俘,至微至陋”,来满足司马炎的优越感和虚荣心。如此这般之后,还怕不行,又把自己不愿出仕而要留在家中供养祖母纳入了晋朝统治阶级所谓的“以孝治天下的”价值体系之内,强调自己所作所为的合法性、合理性,最后才敢提出一个解决“忠”与“孝”矛盾的“先尽孝后尽忠”的折中方法,因为“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
当代文化的维度
嵇康虽然面对的不是皇帝而是文人山涛,但他最终还是被司马昭假借罪名而处死;李密最后达到了不出仕的目的,甚至还受到了司马炎的赏赐,但他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是真切地感到生命受到了威胁。读到最后的“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这一句时,我们眼前仿佛浮现了李密的那副充满忧虑、恐惧颤抖的面容!可悲啊。
从李密这一篇千古美文,我们是不是读出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看到了俯伏在强权淫威之下的颤抖的灵魂,我们是不是真切地感受到民主与自由的价值?尽管我们的社会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谁也不会强迫我们去做官,我们也用不着去写这种如屡薄冰式的躲躲闪闪、闪烁其词、百般周旋的“美文”了,更不用害怕文章写得让人不满意而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这就是当代文化的角度。这个角度实际上是站在现代文明的立场,以现代文明的眼光,来审视传统文化的产物。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持虚无主义态度,也不能丧失现代文明的反思立场。此问题我们还将继续讨论。
世界文化的视角 从目前的课文选文看,这方面涉及到的尚不多,但我觉得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地球越来越小”的时代,具有世界文化的眼光是很必要的。这一点在现代文阅读中涉及较多,但文言文中也会涉及。
所谓“世界文化眼光”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世界文化发展的范围中、用世界文化的眼光来看文言文中涉及到的文化及文化现象。比如我们教孔子,挖掘孔子言论中的传统文化精髓,是其一;而用当代文化眼光对孔子的言论进行思辨和分析,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但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在世界文化的范围内看看孔子,这样的孔子才可能确立更全面的价值与意义。比如黑格尔对孔子及其学说的评价:“我们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按即《论语》),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辩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显然,黑格尔对哲学的认识使得他将孔子排斥在哲学家行列之外。如何看待黑格尔的这个看法?这恐怕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思考的。否则,文化的妄自菲薄或妄自尊大可就可能在学生心中滋生。
“世界文化眼光”的另一个含义,就是加强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比较和联系,养成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吸收的思维习惯和思想方法。以传统文化来理解世界文化,以世界文化来理解传统文化。文化的隔阂是最坚固的隔阂,文化的差异是最深刻的差异,至少我们可以在观念上让学生形成文化是应该沟通和可以沟通的想法。尤其是近代文言文作品,讨论中西文化差异并以此为理论依据,阐述中西交流【因为时代原因,更多阐述的是学习西方,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都是如此】的文章很多,这样的文章一旦进入语文教学的视野,教师的世界文化眼光就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讲 基于文化理解的课文解读1
前面了关于“文化视野”的几个问题。下面我们谈谈基于文化理解的文言文阅读,应该有哪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讨论将结合几个案例展开。
一、知人论世
我认为,最基本的原则还是“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传统文化关于阅读与理解的理论精华。文化视野中的文言文教学,首先要恢复和弘扬这个优秀传统。顺便说一下,我觉得我们又很多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赋予它在新的教育实践中的价值。我写过一篇文章,呼吁教育要返璞归真。这个“真”,实际上指的就是教育自身的规律,就语文教学看,就是汉语教学的规律;就我们的讲座看,就是文言文教学的规律。
知人论世,文史不分家,这样的说法长期流传,自然有其深刻的道理。但在长期的应试教育训练框架中,“知人论世”这个原则没能真正落实。一篇文章,不论其写作背景,不考察其作者,不去探求文章所关涉的政治与历史,只求疏通文字,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结果课文倒是落实了,可是落实的只是考点,而文章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却未必真的为学生理解和接受。长期如此的反复,使得学生深深厌倦了这样的阅读。语言附丽于内容,文字附丽于意义,失去了内容与意义的依托,语言与文字成了空洞的字符组合,当然会被学生厌倦。前面讲到的《陈情表》,要是不了解李密的情况及其写作的背景,文本的读解可能就南辕北辙了。
“知人论世”强调教学首先要关注作品的内容,这就涉及到作者,创作背景,内容背景等相关的内容。比如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首先要关注两点:
一、司马迁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
二、战国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廉颇蔺相如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氛围是什么样的?这就将阅读的三个要素即作者、社会与时代、文本组合了起来,这就有了阅读的基础,阅读材料有了可能。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史记》不仅是历史的丰碑,也是文学的丰碑,加上他非凡的人生经历,使得司马迁的形象充满了神奇色彩。在奇耻大辱面前,司马迁毅然决然选择了“苟活”。他拖着残缺之躯,完成了“藏诸名山,传之后世”的《史记》,终于实现了自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愿。司马迁将自己对人生的深切理解融入到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他笔下的人物往往在更深的层面上传达了他的人生体验与向往。蔺相如在刀光剑影之下依然挥洒自如,纵横捭阖,在非议面前能够忍辱负重,这些都寄托了司马迁的人生理想,渗透了司马迁的人生体验,而他对廉颇的抑扬,恐怕也融入了更多的酸辛。在残酷的现实中,有几人能保持廉颇那样的赤忱,能有负荆请罪的胸怀?司马迁遭受专制权利的阉割,谁来给他请罪?在极权专制的淫威下,阉割了你你还得“谢主龙恩”哩!中国人写文章向有“诗言志”的传统,教授《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应该把它处理成一篇单纯的人物传记,纠缠于这些历史人物而忘记了作者渗透于其中的灵魂。毕竟是司马迁塑造了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在这些人物的身上,我们是可以触摸到司马迁的精气神的。历史学家科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强调的都是历史学家的历史观、价值观对历史撰写与研究的作用。在教学中,将作者的精神世界融入到对作品的解读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的阅读习惯与理念。阅读,其实就是另一种方式的对话,与作家的对话是阅读的主旋律。现在有很多人在鼓吹“走进文本”,这是绝对正确的。但是,什么是“走进文本”?是不是拘泥于文本作琐细的、反复的分析,就是走进文本了?如果我们走进了文本,却终于走不出文本,走进了文本却忘记了文本后面的文本创造者,这不又回到千刀万剐式的阅读教学中去了吗?
阅读教学重心向文本的转移,甚至忽视文本后面的作者,这是见物不见人,这个倾向应该纠正。当然,我们研究作者,不是索隐,不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作品。现在好像很流行细说水煮之类,这在教学中是应该杜绝的。骆玉明先生写文章为司马迁鸣不平的事情就值得我们警醒。《汉武大帝》热播以后,骆玉明发表了《司马迁,关于生与死的话题》,批驳了电视剧把司马迁塑造成娘娘腔宫廷文人的做法,以周密的分析肯定了司马迁伟大崇高的一面。我想,塑造了廉颇蔺相如这样英雄形象的作者,在内心里一定涌动着伟大的英雄激情。
一、知人论世
说到“知人论世”,战国时代的文化氛围也是很有意思的话题。被王夫之称之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的战国时代,给士阶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战国以“争于气力”为时代特征,把春秋时期早已存在的列国纷争的局面公开化、激烈化、深刻化了。实力大致相等的政权,公开地直接地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和人才的激烈角逐。波谲云诡的外交与政治斗争,惨酷激烈的兼并战争,布衣一言而为卿相的社会现象,以及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激发了读书人的进取之心和成功之欲,士阶层迅速地发育和成熟起来,成为战国时代一支极其活跃的社会力量,也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极为辉煌的文化景观。他们自由游学,往来于诸侯之间,依靠自己的思想,谋求功名富贵。张仪原先是个贫民,曾被人怀疑偷盗玉壁而遭毒打,后以连横之说取得秦惠王的信任,一跃而为秦国的丞相;苏秦早年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受到家人的冷遇,于是引锥刺股日以继夜求学,后终于封相拜爵,衣锦还乡。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那时的读书人显示出追求事功的务实精神与巨大的热情、能量。他们敢于谈论名利,追求名利,相比明清时代的那些一点人气都没有的腐儒、酸儒、懦儒,或者是道貌岸然、虚伪酸腐的文人,相比后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文化风气,那个时代的读书人真是朝气蓬勃,特别具有生命活力!特别是清朝,严酷的文字狱和思想专制,将知识分子驱赶到故纸堆里,沉溺于考据与索隐,不能说这些工作无益,但文人与文化的生机确实被扼杀了。这是文化的悲哀,也是读书人的人生悲剧。像蔺相如这样的人,先作门客,后作卿相,凭胆识与勇气,借“口舌”之利,存亡续绝,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当时“士”的奇伟风采。尤其是在残暴的亲王面前,镇定自若,慷慨陈词,潇洒应对,义正词严,更是战国读书人的风采和论辩风范的集中展现。蔺相如之所以能够那样自如的游走斡旋于诸侯国之间,与当时的文化风气密不可分。
知人论世,要求我们引导学生以课文为基础,延伸阅读更多的历史资料与文化资料。我特别推荐学生阅读各种有价值的现代人为古人作的传记或者具有学术色彩的论著。前者如张大可先生的《司马迁评传》,这本书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史记》赖以产生的历史、社会、家世、师承及个人经历等主观条件;具体评述了司马迁在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治学纲领下所形成的哲学、史学和文学成就;还结合《史记》传播的历史和“史记”研究的形成和发展,阐明了《史记》的不朽价值。这样的阅读,对于高中高年级的学生特别有意义。不仅是阅读的需要,也是写作的需要。传记往往凝聚了作者的心血,没有充分研究传主是不敢轻易动笔的。可读性也比较强。具学术色彩的论著,比如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万历十五年》之类,很有思想启发和文化建构价值。十几年前我初读此书,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学生的时间有限,可以推荐学生读几本自己偏爱的人物传记。我想再从文化资源库的角度再啰嗦几句。现在学生写作文,往往不能引经据典,即使援引经典也往往不能展开,因为文化积累不够,了解不多,理解不透,只知道司马迁的字啊号啊生在哪里写了什么作品,而其他则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倘若中学阶段我们引导学生集中的、深入的研究几个感兴趣的作家作品,横向了解他的时代背景与思想,纵向了解他的生平与历程,这对于写作是莫大的帮助。我们设想一下,单是司马迁,他传奇的人生与不朽的著述,便是多么丰富的表达资源,简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无论什么话题,司马迁这座宝库都是可以随手拈来使用的。
第五讲 基于文化理解的课文解读2
二、关注人,关注人性
“知人论世”的目的还是为了解读文本,这是应该切记在心的。有一段时间,我们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导致了语文教学中过多的、不恰当的迁移与延伸,文本三言两语,外围却滔滔不绝。这当然是不对的。后来大家呼吁要走进文本,细读文本,这也没错。现在又出现了另一种值得担心的倾向,那就是就文本谈文本,细读到零碎和无病呻吟的地步,这也是不对的。仔细想一想,这依然是走极端的思维方式在起作用。
细读文本并不妨害我们在阅读中的文化理解。就文本来讲,文化视野下的阅读,可能在关注点上更倾向于对人的理解,对人的精神的理解,对人的情感的理解,或者说,对人性的理解。前面讲过,文化视野下的阅读,要关注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关注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状态。显然,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其生活方式与状态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与文化风貌。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对人的抽象化理解越来越多,而深入的体验与理解似乎少了点。我在我自己的好几篇文章中谈论这个问题。举大家熟知的《范进中举》的例子。很多教师上课,为课文设置的目标是“阅读一部讽刺小说,认识一个牺牲品”。但学生教学往往带上了揶揄和嘲弄的色彩,以居高临下的批判心态审视范进,还怎么指望他们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去体验另一种人生?作家李国文先生曾撰文谈论过范进的这一遭。他认为,我们在肆意嘲弄范进时,忘记了他是“一个具体的人”。他说:“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来研究,他一考再考地不气馁,不泄气,说他锲而不舍,其志可嘉,不也可以嘛。总比得意时忘形,失意时诅咒整个世界的患得患失的情绪要强得多吧?尤其是他初见宗师时,更能表现出他人格完整。„„想来去,除去他得知考中后一时疯癫失态,出了洋相外,余下的也就是一个穷酸的读书人罢了,不怎么好笑。„„”(《文学自由谈》1997年2期)的确,作为一个穷酸的读书人,范进的不幸远胜于他的可笑,作者吴敬梓给予他的同情也是显而见的。倘若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阅读的环境,给他们一个纯粹的阅读空间,我相信以他们纯真的童心,一定能体验到范进辛酸、郁闷和无奈,体验到一个底层小人物的窘迫和灰色,他们真诚的同情心将被激发,而这美好的情感将伴随他们一生。遗憾的是,我们的作品教学多半热衷于肢解作品,图解作品,抽象作品,使得作品失去了人性体验的光只剩下符号化的条条框框。在不经意间,学生将本该给予社会的批判与思考,转化成对范进的嘲弄与轻薄,范进就成了一个被戏谑的可怜虫。在对范进肆无忌惮的嘲笑中,他们收获的是虚妄的自以为是和畸形的精神快乐,而失去的则是面对社会和他人的真诚,是尊重人、理解人、同情人的赤子之心。把这种粗暴的情感体验用之于现实生活,就是为人处事的粗鄙化、人际关系的功利化和人格的低俗化。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了太多的夸夸其谈而不务正业的人,看多了马列主义老太太,看多了理论一套套做事却捣糨糊的人。我到香港,同行不无羡慕地说你们大陆的人理论修养可真好,人人都是一套套的。我听了觉得有些脸红。我们的理论一套套,可是多半都是抽象的,都是说说的,与其如此,倒还不如实实在在做点具体的事。包括我们的教育改革在内,都是如此。那么,为什么会这样?自然来自于我们的社会风气。可是,我们的语文教育有没有责任呢?给学生一篇文章,随便读个几分钟,就要学生概括出高大全式样的主题思想,是不是抽象的太快了?
所以,关注人,关注人性,实则是要求细读课文,把作品人物当作和我们一样的人,而非抽象的概念,某个品质的代言人,某个人格的标签。一旦作品人物成为行尸走肉,那么剩下的就是抽象,就是归纳,就是总结,失去的恰恰是对人的关注,对人的精神的体验。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故事是这样的:
完璧归赵——围绕和氏璧的斗争
渑池相会——关于尊严的矛盾
廉蔺交欢——私怨与国事的矛盾
司马迁首创“纪传体”,这不仅是一种体例的改变,更是一种历史观的进步。历史是人书写的,是不同的人在历史舞台上表演的结果。因此,“纪传体”其实是对人的历史价值的确认。司马迁善于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富有冲击力的描写与渲染。在处理蔺相如这一形象时,就抓住了“智勇”这一特征展开叙述。正如他在本传传末所论赞的: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也。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二、关注人,关注人性
作者在文中对蔺相如的“智勇”极尽渲染之能事。现代人都知道“弱国无外交”的道理,赵国与秦国的所谓外交是力量极不对等的周旋。蔺相如不仅要维护赵国的实际利益,还要保护赵国脆弱的尊严。赵国得到了和氏璧,秦王主动提出以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给还是不给?这是个致命的问题。若给,很可能璧去城空,徒被秦人诓骗,为天下耻笑,国格被辱。若不给,可能给早已虎视眈眈的秦人以把柄,国家安全和利益受损。危急关头,宦者令缪贤举荐了蔺相如。蔺相如受命于危难之际,勇敢承担了这个难题。而缪贤推荐蔺相如的理由,也让人相信蔺相如是个有胆识有洞察力的人才。蔺相如深刻的看到,人们处理任何事情的深层原因,在于实际的利益与力量的格局。宦官缪贤在赵国与燕国的政治关系中,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卒子,燕王拉拢缪贤,绝非因为缪贤本人有甚特别之处,仅仅因为缪贤是特定政治格局中的一个可以利用的棋子。缪贤看不到这一点,蔺相如敏锐的觉察到了。这就是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蔺相如还没登场,就已经先声夺人了。在蔺相如与赵王的对话中,他的政治见解得到进一步的展现,他性格中的自信与决断也有了初步的展示。
面对强敌,蔺相如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主动呈上和氏璧,这是此行最基本的政治姿态;一旦发现秦王无意偿赵城,又以璧有瑕疵的借口收回和氏璧,这是维护国家的尊严与利益;请求秦王必须斋戒五日,以示诚意与虔诚,这是拖延时日,属于谋略;最后完璧归赵,则是基于人格中的勇敢与胆略。蔺相如每走一步,都建立在对时势的把握与走势的预测之中,既没有逞匹夫之勇,也没有落入过分的谋略所带来的阴柔,虽然如同走钢丝,但他的分寸与力度却拿捏得很好。
与完璧归赵的事迹相比,“渑池会”中的蔺相如更显示了其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与蔑视强权的勇气。
如果说“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是外困,那么“将相和”则是缘于内忧了。相如以“口舌为劳”却“位居廉颇之右”,这引起了廉颇的不满,扬言“见相如,必辱之”。由此也可想象,赵国满朝文武对相如的擢拔满怀嫉妒。这也不难理解。蔺相如本来出身卑贱,容易叫人看不起;又属于火箭式上升的国君新宠,自然更容易招致嫉恨。如何处理这些矛盾,是摆在相如面前的又一个难题。而接下来的所作所为,充分展现了他的智慧远见以及忍让和顾全大局的精神。用现代眼光看,蔺相如严格的区分了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因而采取了完全不同于对付秦王的方式。他一忍再忍,“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蔺相如明白“两虎共斗,其势不具生”的道理,始终将赵国的利益摆在首位。
历史上王世贞对蔺相如的做法指责颇多,原因在于,他过于追求思辨上的逻辑完善而忘记了历史处境的艰难。“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这样的话有些书呆子的迂气。作为弱国之臣子的蔺相如,其所有的言行,无非是为了国家的自保。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时的一诺千金岂不是愚蠢与犯罪?他承诺与秦国交换城池,不能等同于市场交易;双方的博弈,既不在于一个城池的得失,也不在于和氏璧的去留,而在于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秦国对赵国一是试探,二是羞辱,三是伺机虏获。蔺相如看起来很主动,实际上他是被动的,他不过是在进攻的外衣下小心谨慎的防守,因为,赵国是弱小者,他没有更好的选择。他维护的尊严是脆弱的,经不起秦王的一击。他用瓦罐戏弄秦王,这样的举动看起来很有黑色幽默的味道,从政治家的角度看,是多么无奈!看看蔺相如在生与死面前的表现,就知道他已经将个人的生死与国家的安危连在一起。
这就是蔺相如的精神世界。蔺相如为什么能够如此智勇?我们在教学中就要追溯他的动机。显然,作为一个赵国人,他将赵国的利益看得很重。虽然战国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但他对赵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还是值得我们敬仰。其次,蔺相如内心对暴虐的抗争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他对秦王的痛斥显示了他内心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正义感。正是这种忠诚和正义感,激发了他的智与勇。当然,战国时代士人谋求功名的风气也影响着蔺相如。在参与社稷的斗争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蔺相如的选择将自我与国家结合在一起,这是他流芳千古的原因。
三、关注语言、语汇及其演变
文化视野中的文言文阅读,还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对语言的关注。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储存历史和传统的水库。每一代人,每一个人同历史建立联系的最重要方式,就是学习由历史负载下来的语言,对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使我们同人类的全部过去建立联系并保持思想、文化、情感方面的联系。理解语言,就是理解历史。”文言文就是这样一座丰厚的水库。要想从文言文中获取传统文化的信息,必须关注语言本身,特别是关注语言自身的演变。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而文言语汇的演变,则显示出文化发展变化的线索与脉络。所以,阅读文言文,应该关注语言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寻找文化演变的痕迹。
比如木兰诗中有“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这几句诗。木兰从头一天夜里已见军贴,“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其心事重重,不言而喻。她所以停梭止织,正是她有所虑、有所忧的表现,怎么能“无所思”“无所忆”呢?这“思”和“忆”的内容是什么呢?其实,检视《诗经》,便会发现国风中十分之八九的“思”字都是指男女相思,就是现代汉语中所谓“害相思病”的“思”的义。而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之“所思”(如“有所思”“所思在远道”)、“长相思”、“思君令人老”云云,都是指男女或夫妇之思。至于“忆”字,与“思”亦有异曲同工之处。《西洲曲》之“忆梅下西洲”,则“所忆”亦指男女情爱之事。广义的“思”和“忆”无所不包,而狭义的“思”和“忆”则多指男女之间的互相思忆。这样,《木兰诗》中的诗句的理解就很清楚了。从这一问一答中体现出木兰这一少女,不同于一般只想着找婆家生孩子的女性。这样的词语理解和把握也就体现了前面所讲述的关注人这个原则。所以,关注语言语汇与前述“知人论世”以及关注人的原则是并行不悖的。
第六讲 文言文的诵读与讲析
前面讲了文言文阅读中的几个原则:知人论世,关注人,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关注语言语汇及其演变。今天我们探讨文言文教学的几个方法。
文化视野中的文言文教学,绝非不注重文本的教学,只是关注的重点不在零碎的字词句,不在零碎的语法知识,更要注重对文本的整体关注,关注文章的文化背景,关注文本传达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前面我们提到要到传统教育资源中寻找文言文教学的方法,返璞归真,提高效率。当然,返璞归真不是回到古代去,只是有选择的有创造的借鉴古代的教学方法。
一、诵读
古人说:“读书先令成诵,而徐以涵咏,其意味体之于心。叶老也说:“古文与口头语言殊异,读文之至熟,实即学习古文之语言。”古代阅读教学对诵读的重视,不再赘述。
当代的文言文教学,因为太专注字词句段篇的分析尤其是语法分析,所以,琅琅书声离教室越来越远。有人感叹,这样的事情岂非咄咄怪事!的确,以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到教学效率低下的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对课文不熟,诵读少,久而久之,未能形成文言文语感。有时候我听课,看到教师百般分析讲解,内心就感叹:与其这样费力不讨好的分析,倒还不如让学生多读几遍,也许效果更好。我上初中时的一位语文老师,是个只有初中学历的老师,大概是因为水平没有高到可以滔滔不绝的分析课文的地步,上课总是制作两样事,一是将关键字词的解释抄在黑板上,另一件就是圆睁双眼,逼着我们读书。现在回想一下,觉得他的教学效率也没有因为讲的少而低下。07年我带高三,到了去模拟考,我发现我们的文言文水平还是很低。分析原因,发现是学生虽然了做了大量的练习,但是对课文还是不熟悉。于是我们停下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诵读课文,边读边看有关注解边思考。有一个教师不放心,偷偷摸摸又开讲了。我实在忍不住,就在备课组讲,要是谁觉得自己少讲一节课学生就会受莫大的损失,那么就请继续讲吧,否则请把时间给学生。这位老师不好意思,只好把时间还给学生。后来我们发现,两个周的学生自学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什么?没有诀窍,只不过让学生爱诵读中熟悉课文,对课文熟悉了,文言文的知识整合、能力形成和语感的形成,就有了可能。文言文水平的低下,我认为很大程度来自于我们的考试导向,使得教师更愿意用大量时间分析课文。不过在我看来,即便单单为了考试,这样作的效率也是很低下的。
语言能力的获得主要在语感的习得,而不是逻辑结构的分析上。从汉语文教育的本位出发,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汉语文传统的一些基本范畴。如语境、文气、文脉、意向、意境、字词的推敲、句子的整散、段落的展开、篇章的纵横、语音的韵律节奏、语调的抑扬顿挫、语义的轻重直婉;而不是执著于字词的表层意义、句子的静止结构、修辞的格式属类、篇章的逻辑归纳。在汉语中,语法是灵活多变的,语法教学对于语言表达的“规范”作用并不大。修辞效果更多的体现为遣词造句的语境映衬关系。从语感的习得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明确汉语文教育的一条基本途径,即“积累一一感悟一一运用”。而积累的重要途径,就是诵读。
诵读是形成语感的重要方法,也是体味课文的内涵、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俗话说诗读百遍,其义自现。这个说法的确有夸大的嫌疑,且有蒙昧主义的色彩。但如果我们说在诵读之中思考,在分析之中诵读,这样的诵读定能产生效益,大概是没有夸大的。
在诵读上敢于花时间,这需要我们对诵读的作用有明确的肯定。为什么高三做那么多文言文语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不快?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诵读的价值。
诵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这一点很重要
现在各种朗诵活动很多,但有精英化的倾向。结果搞得普通话水平不高的、诵读水平不高的连开口没有勇气了。要知道,诵读只是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关键是能读出文章的情感内涵,读出文章的情感起伏,读出文章的脉络,读出文气,千万不要搞成了普通话水平的比赛,搞成了朗诵水平高低的展示。
2.诵读要循序渐进,要有反复
从熟悉课文,到熟练诵读,从课文的大略感知,到把握文章的文脉与文气,这需要一个不断深入和反复的过程。目前“字字落实”式的教学效率很低,很大程度上对个别字句的关注代替了对文章整体的感知,影响了对文脉文气的把握,而诵读正好在这一点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阿房宫赋》《过秦论》之类的论说文不必多说,就是《廉颇蔺相如列传》《项脊轩志》《训俭示康》之类的散文,诵读也是可以读出很多滋味的。
3.诵读关注的重点是文章内在的情感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写作的一个优秀传统,无论论说文,还是散文,甚至是说明文,作者都会将自己的情感与愿望渗透在文字之中,这是诵读最应该关注的核心要素。
4.诵读会不会影响字词的理解与掌握?
在目前高考的背景下,这个担心是能够理解的,但似乎也没有必要过于担心。我的感觉,让学生纯粹的操练和反复训练字词句的理解,效率很值得怀疑,而基于诵读与整体感悟基础上的理解则事半功倍,效率更值得信任。
5.诵读的可行性还在于文言文的文本特别是经典文本往往都是短小精悍的,这是现代文无法比拟的 高度的浓缩性使得短小的文言文隐藏着厚重的内涵,诵读既节省时间,又可参悟其深刻的内涵与情感。这也是我们可以用更多时间开展诵读的重要原因。
6.处理好默读与朗读的关系
现在课堂上默读的比较多,高中生似乎也更喜欢默读。默读便于在于自己的涵咏沉思,朗读则更容易体验情感,理顺思路,读出文气。声音的刺激,不仅可以带来愉悦感,而且也能刺激学生的自我表现的欲望,这有助于改变目前沉闷的教学局面。
7.处理好速读与慢读的关系
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后,速读可以加快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速读时候,学生更关注的是文字的组合与顺序,反复之后便能流畅,生疏的也便自然了。速读也是检测学生对课文熟悉程度的好办法。课堂教学时不妨一用。
二、讲析
讲析,在当代教育语境下,往往被看做“满堂灌”,但其中的误会是显而易见的。“满堂灌”的错误在于无视学生主体的存在,而讲析只是一种教学方式。当然,与目前流行的对话式教学不同的是,“讲析”更强调教师的讲解与评析。其实,我之所以提出“讲析”式教学,重要的原因也在于对目前所谓的“对话式教学”泛滥成灾的担忧。“对话”是不是就是老师一句学生一句的对话呢?显然,这样的理解是幼稚的。在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所谓“对话”,实际上成了教师精心设计下的诱导与控制。教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准备好答案,然后一环套一环,引导学生按照预定思路演习一遍,成了课堂教学的普遍现象。“对话”强调的是师生在主体平等基础上的交流,要是师生不平等,则彼此之间只有训话,只有听话,只有领教,只有灌输了。只有主体平等的人才能“对话”,“对话”意味着双方的平等,“对话”教学的精义正在于此。以“对话”代替“灌输”,主要是要改变师生之间不平等的课堂状态
讲析,简单的意思,就是将对课文的讲解与分析结合起来,看起来是教师占据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但如果我们能够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和情感需要,在讲析过程中注意适时适当的“启发”,那么,“讲析”甚至比肤浅的、缺乏思想与情感碰撞的对话要有价值的多。
讲析要注意什么?
1.确立什么样的课文更多讲析
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需要讲析的,下列课文比较适合讲析:
——文史知识背景比较复杂的如《伶官传序》。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五代史》中的《伶官传》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但文章使用了大量的史料,重点段落几乎句句都涉及历史,而且因为是序文,所涉史料在正文中多有涉及,故序文中都是点到为止,不做引用和阐述,这给阅读带来诸多不便。教师的讲析可以引导学生更明晰的理解。再如辛弃疾的诗词,典故众多,不疏通几乎难以通读,故讲析的效果会更好。
——语言内涵比较繁复和多义的文章如《论语》选节之类的,就比较适合讲析。《论语》篇幅短小,有的就那么十来个字。语言内涵相当复杂,理解也很会有多义性。这正是于丹讲论语之后引起那么多不同反响的原因之一。其实,于丹过于站在现代人的立场和她个人的立场讲论语,你可以说他不严谨,但是要承认的一点是,这与论语本身的特点联系在一起。无怪乎黑格尔说孔子留下的都是片言只语,无从琢磨。这类课文比较适合讲析,讲一讲,分析分析,学生讨论讨论,互相启发,达成对文本的基本理解。
——语词难点比较多的课文,如《苏武传》。《苏武传》不仅牵涉文史知识多,而且文字本身也有一定的难度。这样的课文需要教师的大量讲解。也许有的老师会说,你前面批评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怎么现在又讲要大量讲解呢?我想,这里有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不能只为落实字词和考试去讲解。讲解的目的,不仅是要解决字词的问题,更是要解决文化背景、课文理解的问题。打个比方,考试院拟定了300个词作为考察的基本对象,那么,落实300个词是必然的,但是怎么落实?是不是撇开课文将他们的义项罗列出来反复训练?我想,前提还是要将其置于具体语境中理解,这样的效率也会高很多。
2.根据课文落实怎么讲析
讲析怎么进行?重点是什么?还是要根据课文来确定。如;论语这样的课文,重点显然不在语词的理解,因为语境不够充分,语录体的语句特点,词汇使用并不具有代表性,纠缠于此也许对文章理解无益,词语训练的效率也会不高。如: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其中“不以其道得之”,显然不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在这里花费大量时间值得吗?我想作为对句,有了前文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这一句的理解应该还能把握的,过分纠缠于“得”的理解与辨析,似乎是没有太大的必要的。
所以,这里的讲析重点应该在孔子思想的理解。
但是对于像《廉颇蔺相如列传》之类的语言很经典的课文,就可以将语词的训练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了。因为语言比较规范,迁移的价值就高,讲解就有了实在的价值。
3.讲析必须尊重学生的需要,将对话与讲析紧密结合
讲析作为一种方法,本身与满堂灌没有必然联系,但讲析容易演化为满堂灌。关键是内容要充实,要厚实,要吸引人。以前的课堂上没有那么多的花样,也能将课上的有滋有味;而如今多媒体、对话式、花样翻新,却叫人疲倦,值得反思。
4.讲析要注意及时反馈,动态反馈,多种形式反馈相结合
第七讲 文言文课外阅读与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在当前的教学现状下,谈论文言文的课外阅读,实在是有些奢侈。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除了高三的文言文课外作业,似乎市场不大。湖北荆门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判断。
在目前将课外阅读与拓展型课程、研究性课程的开发与教学结合起来,更有实际意义,更具有可操作性。
一、每一所学校都应有自己的语文校本课程
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根据学校情况,教师队伍和学生的情况,设计符合校本实际的语文课程。现行语文教材明显不能满足学生对阅读量的需要,而自由的课外阅读又缺乏实施的条件,学校选修课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文言文阅读教学尤其如此。目前的教材编排,在现代文阅读量上显得特别不足。一个学期20来篇文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所以应该加强现代文的扩展阅读。与此相比,文言文情况略好。首先选文都是经典,篇目也不算少,比现代文的状况好。但是与学生的学习需求比,还是显得少了点。所以,拓展性课程应该在课外阅读上给学生以有益的引导。
二、经典乃拓展性阅读之首选
经典乃拓展性阅读之首选。拓展型课程,首选是文化经典,如《论语》《老子》《孟子》等。在此基础上作必要的拓展。
古典教育更倾向于人文主义教育。古希腊罗马与中国传统教育都是如此。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认为,要培养他理想中的新人,最有力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阅读古希腊罗马的经典。人文主义认为,阅读经典,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鸿沟,沟通文明与种族的壁垒,吸收全人类的文化精粹,丰富人类的共通人性,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求经典阅读。在经典阅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之后,“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就突显出来。
一个社会提倡青少年读什么书,怎样读这些书,集中地显示了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阅读经典的益处固然多多,但如果不能解决好“读什么”与“怎么读”的问题,阅读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与人们的初衷南辕北辙的结果。
钱理群先生主张在中学至少开设这样四门选修课:一是《论语》和《庄子》,这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源头;二是唐诗,这是中国文化最高峰的典型代表,是最健康的青春时期的文学;三是《红楼梦》,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四是鲁迅,他是一位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作家。
钱先生的思考很有启发意义。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论语》与《庄子》具有思想原创价值,唐诗最能代表刚健质朴的民族精神,《红楼梦》可引领学生全面了解和理解传统文化,鲁迅呢,则是迄今为止在反思与批判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民族文化中最有建树的思想家。这样的设想兼及古今,高屋建瓴,既有比较可行的实践价值,也不乏教育理想主义的色彩,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不过,经典教学的实施,学校自身的认识水平与教师的学术水平恐怕还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读什么”与“怎么读”的问题上达成更多的共识,既保证经典阅读的健康运行,又保持操作上的个性特色,其意义可能要远远大于制定一些好看却未必合用的样板与模式。
三、经典阅读的两个基本共识
在我看来,经典阅读应该达成以下两个基本共识:
首先、读经典不是“读经”,也不能以“读经”的态度读经典。
最近几年,“读经”之声甚嚣尘上,颇有“五四”前后“读经运动”的席卷之势,特别是来势汹涌的“少儿读经热”,真叫人感叹今夕何夕。在种种眩目的口号声里,在充满魅惑的炒作中,一大批读物披着“中华”“民族”“启蒙”“文化”的华丽外衣出笼,争先恐后,铺天盖地。每一本书都眨着蛊惑的眼,在应试教育的主旋律里,散发出怪异的气息。在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中国,青少年“读经”竟然能够热起来并且看来还要继续热下去,不能不算是当代中国的文化奇观。
三、经典阅读的两个基本共识
我认为,阅读经典应该提倡,而“读经”,无论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人的发展角度,都应坚决反对。
作为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读经”不仅有着特定的文化价值内涵,而且也包含着特定的方法论导向。所谓“经”,指的是以孔孟为源头并作为宗师的儒家典籍,是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历代王朝御封为“经”的那些著述。“读经”,因为读的是那些被预先尊为“经”的东西,则“读经”的态度,难免仰视的膜拜与麻木的盲从;面对以青少年为主体的“读经”大军,则“经”的读法,也大抵脱不了传统的威逼利诱与死记硬背。在生活方式多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读经”的主张散发出浓厚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主张“读经”的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偏执,他们固执地认为,世界上有一种价值恒定的文化,这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在时间上能够流传千古,在空间上能够遍布人间。有人鼓吹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就是这种理论的典型代表。实际上,这样的论调与近代的“中体西用”有什么两样?晚清的“中体西用”,毕竟还有引进西方文化的筚路蓝缕之功,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读经”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暮鼓晨钟一样的气息,蛛网缀絮一般的爬梳,“我注六经”的求证,“六经注我”的虚妄,要求生活在21世纪的青少年走传统的内圣外王、成己成物、知性知天,进而固守之、践履之、证成之的路子,实在是酸腐得可笑。
主张“读经”的人大多有一种良好的愿望,那就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概览各类“读经”宣言,莫不以民族文化的忧患与危机来耸人听闻,莫不以民族文化的正统与真传来互相标榜,莫不以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来自我张目,似乎惟有“读经”,民族才有希望,五千年文明才不会毁灭。“读经”真的如此神通广大?真的如他们所鼓吹的那样,一族之兴盛系于一“读”,而一国之命脉系于一“经”?
阅读文化典籍、继承传统文化的目的究竟何在?究竟是为了缅怀昨天,还是为了拥有今天?究竟是为了凭吊死人的亡灵,还是为了提升今人的生活?答案显而易见。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生活方式,每个时代也都有自己的时代文化。鲁迅先生说,要保存国粹,首先要这国粹能保存我们。世界上没有价值恒定的文化,更没有如同绝对真理一样超越时空的“经”。作为一个成熟的文化体系,儒家文化自有后人不可不慎重对待的优秀遗产,但儒家文化的价值,仍需在现实的生活与实践中探索与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化也不例外。只有与时俱进,文化才有生命。以今人的眼光看,儒家文化是宗法与等级社会的产物,无论它怎样进化与发展,根子上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宗法土壤的气息与成分,这就决定了它与现代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这样的文化在宗法社会被定为一“尊”,被封为“经”,不遵守就是离经叛道,就是荒诞不经,那是理所当然;在今天,如果还要尊之为“经”,还要死记硬背的“读”,则显然不合时宜了。更何况,儒家文化也仅仅只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岂是儒家文化可以替代?
阅读经典,不是说不能读儒家经典,而是说,不能以“读经”的态度对待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任何文化遗产。阅读经典的目的,在于学生自主的人格建构与文化建构,学生自身的发展才是阅读的根本目的。所谓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也只能在学生的自我选择与自我建构中进行。“读经”的主张,把学生仅仅看作是承载传统文化的容器,将我们自认为经典和精华的东西灌输给他们,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生命需要与精神选择。这样的读法,“经”游离在于人的生命需要之外,游离在人的精神体验之外,经典最终不能成为鲜活的生命成分,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又从何谈起呢?
阅读经典应该是一个自主选择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这样的选择与建构只能在平等的“对话”与“理解”中完成。哲学家狄尔泰说“理解”“就是在你中重新发现我”。阅读经典,就是要通过与先贤“对话”,与经典“对话”,在“对话”中理解先人们的人生,理解先人们的思想与感情,从而反观自身,体味自我的生命状态,反思自我的生命历程,逼近自我生命的本质。一句话,在经典中重新发现自己。阅读经典,应该给学生最大的阅读空间,应该面向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不仅仅是某些人封的“经”;也应该给学生最大的思想空间,培养他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在自由的选择与独立的建构中养育刚健质朴的人格,同时提高以阅读与写作能力为核心的语文能力。
总之,阅读经典,不应该取“读经”之态度,而应该取“对话”之姿态,尊重经典,但不迷信经典。
三、经典阅读的两个基本共识
其次、读经典就要读原著,并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内涵。
经典的博大精深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走向更广大的地域和更多的人们。现代传播技术的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开放性,更给人们接触经典提供了新的方便与可能。今天,虽然经典阅读的情况每况愈下,但经典依然顽强地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根据经典改编的影视和戏剧,蔡志忠的系列经典漫画,以《三国演义》为素材的网络游戏,都说明经典的现实价值。
但是,教育实践中的经典阅读,却必须将阅读原著作为关注的核心。影视、漫画、游戏等资料,只能作为辅助物,而不能替代经典原著的阅读。经典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结构,它独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生命离不开原作,犹如神之于形,灵之于肉。任何对原作的再创作,即便是成功的再创作,也会造成原有文化审美信息的丢失与变形。经典的价值在于它的原创性与不可替代性。所以,尊重经典,就必须去阅读经典本身。
之所以要强调以“阅读”来接近经典,还在于阅读活动本身的特有魅力。在进入阅读状态时,阅读主体与文字之间的互动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者的精神愉悦和心灵感悟,是视听游戏等方式难以企及的。时尚和流行的方式较多地承担了休闲、消遣和娱乐任务,它提供的信息,通常与思想、灵魂、生命、本质等关系不太紧密,即使有深刻的一面也非常有限。所以,通过影视游戏等方式来接触经典,总是雾里看花隔靴搔痒。读经典,就要读原作,读原汁原味的作品本身。
“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代阅读理论认为,作品仅仅是一个开放结构,只是一种意义的可能性,读者的参与才意味着意义的生成及作品的最终完成。很多人由此认为,作品解读可以天马行空,任意而为。现在盛行戏说乾隆、水煮三国、歪批水浒的读法,作为娱乐文化自然有其存在之价值。但在教育活动中,以“戏说”的态度对待经典,既是对现代阅读理论的歪曲,也是对教育价值的贬损,更是对经典的不恭,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很大。眼下正风行一时的《QQ版语文》,就是典型的一例。经典的严肃与厚重绝不能成为学生主体参与的障碍,但作品本身却是一切评说的基础。面读博大精深的经典,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意义结构,坚决反对阅读教学中的专制与独裁,但这一切的前提,却是静心阅读原文,领会作品本身的意义。
在研究性课程建设上,要避免因某些人的好大喜功而使之成为作秀的工具。在基础型和拓展型课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有体验性的深入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是大有好处的。第八讲 文言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一、基于文化理解,为了人格养成在这个问题上,我的主张是:基于文化理解,为了人格养成。
多元文化社会,我们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但不可替代。立足于育人开展文言文教学,与立足于继承传统文化开展文言文教学,这是完全不同的逻辑。
二、传统文化继承的两个关键
文言文阅读教学,其起点基于传统文化的理解,继承与发展则是更高层面的问题;文言文教学的宗旨,则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和文化建构,并藉此达成学生的现代人格的养成。今日的社会,已非某一种价值观主宰全体成员的时代,各种思潮与观念杂然并陈,每一种价值观都有其存在的基础和意义,每一种生活方式都具有其产生的土壤和内在的魅力。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只有在对各种文化和生活方式进行思考、比较和选择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确立自己的价值理念,才能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人感慨“传统文化将在当代人手里失传”,有人鼓吹“继承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年不容推辞的责任”„„这些话显示出来的文化自尊与文化紧迫感是很可贵的,但这里有一个常识性的问题:青年学生首先并不是为了传承某种文化而生的,谁有权利将传承某种文化作为天赋使命强加在他们身上呢?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人的现实的发展。立足于育人开展文言文教学,与立足于继承传统文化开展文言文教学,这是完全不同的逻辑。要传承传统文化,我们先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自身的现实的生命需要与精神选择,让他们在自主的选择中走进传统文化,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乃生命之必需,这才是文化传承的正确逻辑。否则,传统文化将始终游离在他们的生命需要之外,游离在他们的精神体验之外,这样的教学不仅无助于现代人格的养成,而且还会加剧当代人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一句话,尊重人自身的需要,尊重人自身的发展,文化的传承才有可能。
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极情感,就要在教学中树立传统文化的人格典范,通过对具体的人格典范来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这既是培养学生的现代人格的需要,也是传统文化实现其文化价值的需要。传统文化究竟能给当代人的生存提供哪些价值支撑?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的生活方式是否还能给现代人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在多元选择的时代,传统的文化人格究竟还能不能成为一种人格典范?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的理性思考,需要当代人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锋中做出智慧的选择。仅仅就文言文教学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与思想,尊重他们的思考与选择。最怕的就是教师以传统文化的天然辩护人、传统文化的卫道士、传统价值的布道者、传统生活方式的辩护士自居,居高临下的宣讲与灌输,即便教师的确是传统文化的虔诚的崇奉者和实践者,也应该首先卸下这个脸谱。文言文教学,就是要通过作品解读达成学生的文化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敬畏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人格和传统生活方式的向往,让传统文化在春风化雨式的润泽中,成为当代学生生命和精神的元素,从而实现文化的横向传播和纵向传递。
但是,在当代学生的心目中,传统文化的人格典范究竟还有多少范式的价值?社会原因自不待言,单就文言文教学看,有的随意拔高,将历史人物抽象化与圣人化;或者随意矮化,将历史人物纳入道德教化的系统加以贬低;或者完全主观进入,将历史人物扁平化、概念化,或者完全以情感取代理性分析,对传统文化缺乏历史的辨析,加以无端的美化或丑化,结果,传统文化人格总体上呈现出生命抽象化、精神单调化和性格单一化的特征。下面摘录的是一篇以“包容”为题目的高考作文,文章肯定“包容”作为传统美德的价值。其中两段是这样的:
小的时候,包容是接受幼儿园老师发给的最后一个又酸又小的苹果,是坐在最后一个位子甘愿拿到一张撕破了的试卷。承受物质上的短小与破损,也许是顺其自然,这次受屈下次可能得福;也许是本能的反应,也无所谓,命里有时终会有。
老了以后,包容是“不在乎”儿女在外面闯荡而忘却了自己;是理解周围的种种纷争,心绪平衡;是容纳一切兵荒马乱、一切流言蜚语与一切是是非非。这不是看破红尘自甘堕落,而是一种气度,一种气质,一种气节。曾经沧海,曾经辉煌,财富也好,名誉也好,误解也罢,毁谤也罢,都有心胸承载。尽管世事沉重,但有岁月的磨砺,什么都是容得下的。
第一段里的“包容是接受幼儿园老师发给的最后一个又酸又小的苹果,是坐在最后一个位子甘愿拿到一张撕破了的试卷”,完全抹杀了孩子争强好胜的天性。孩子的世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所谓“顺其自然”,所谓“命里有时终会有”,这种带有宿命论的想法哪里是孩童的逻辑?第二段里老年的“包容”,作者说是“一种气度,一种气质,一种气节”,其实,能够“容纳一切兵荒马乱、一切流言蜚语与一切是是非非”,那就是没有原则,是老糊涂,是藏污纳垢,是没有是非。这样的“包容”如果算是传统美德的话,传统美德就是不合人性的,就是不通人情的,这样的传统美德有什么现实意义?有什么现实魅力?我想,这与我们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中某些所谓的美德缺乏理性分析有没有关系?与教学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价值批判有没有关系呢?
再如,我们习惯的那一套人物分析和价值辨析的逻辑,也在无形中助长学生对历史与传统的疏离,使他们对传统人格的典范莫衷一是,传统文化的精神难以整合到学生的精神结构之中。这是摘自某教材陶渊明《饮酒》一诗后面的“思考与练习”的题目:
请你谈谈陶渊明归隐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二、传统文化继承的两个关键
这不是从生活出发或者从生命出发的理解式的人物分析,而是从社会功利出发的定性式的人物分析。这样的分析理论,使得中国人特别热衷于给人“定性”,给人“上纲上线”。所谓“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的二元分析,也造就了一代一代人在“辩证思维”旗号下的“骑墙思维”。在这样的逻辑下,所有的人都被贴上了消极与积极的标签:李白的激情是可贵的,但李白的激情也是不合时宜的;陶渊明的归隐是反抗黑暗,但不过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熟悉了这一套理论的人,都能熟能生巧地运用它来解剖别人,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俯视人间、评判万物的上帝。当学生对历史与传统还一知半解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对历史人物和传统文化应有的敬畏感。在学生心目中,传统文化人格的典范失落了。一旦失去了人格典范的照耀,文化的光辉也就黯然失色,剩下的,就是我们这些在传统面前茫然无措、无所依傍的现代人了。
有人这样设计题目:设想你是陶渊明,挂冠而去的前夜,你想到了什么?请写一段话,表达你当时的心情。
陶渊明的归隐与其出仕一样,都是他的人生选择。虽然差距很大,但今天看,都是一种进取的表现。其实,作为读书人,做官与归隐都是一种积极的选择。都是为了维护其特定的社会身份。农民需要归隐吗?有文化自觉的人才会选择归隐。
陶渊明的矛盾来自社会文化的内在冲突。社会给读书人出仕与归隐两条出路,但又在出仕与归隐之间界定出积极与消极,陶渊明自然就陷入了出仕不利而归隐不甘的尴尬。当代多元文化的价值正在于此。多元,而每个元是平等的,所以当代人减少了陶渊明所面临的文化冲突,选择也就自由了。
三、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人格建设中的积极要素
鲁迅的《拿来主义》指出:拿来是一种姿态与勇气,挑选与鉴别才是文化继承的关键。所谓挑选与鉴别,就是文化理解的过程。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关键在于文化理解。
第四篇: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陕西省大荔县下寨初中
《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活动情况(开题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1、开题时间:2013年9月19日
2、开题地点:下寨中学多媒体教室
3、参与人员:王峰、雷红茹、任江莉、郭彩玲、王丽 开题报告要点:
(背景和意义;目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分工;基本方法、手段及途径;步骤;课题预期成果;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研究经费预算等)
《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是一般课题,课题立项号为:SJHYBKT2013024—13 该课题经过充分准备,于2013年9月19日正式开题,现将课题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的提出
中国文言文内容五彩斑斓,绚烂多姿,博古通今,具有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学生进入初中以后,语文学习中开始出现了文言文和古诗鉴赏内容,古诗文教学是学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的文化遗产的途径之一。由于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比较少,学生已有的阅读积淀有限,学生理解和掌握古诗文也就有一定的难度,语言理解的障碍,使学生在阅读时有种恐惧感,对古诗文阅读兴趣初中生普遍较低。又为了应对学业考试,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只要求学生翻来覆去背诵必背篇目,教学文言文时则遵循“字字落实,句句对译,原意照搬”的原则,务必讲清每一个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务必理清每一种特殊句式的翻译及功能,以保证学生在中考取得好成绩,学生也只好死记硬背老师罗列的重点,根本谈不上提高文言解读能力和古诗鉴赏能力。又因为很多地区的学业考试中古诗文阅读材料一般来自课外,古诗文阅读的试题在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积累和理解的同时,都有意识引导学生联系文本进行拓展和探究,目的是从古今联系的角度进一步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古诗鉴赏能力,力图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许多教师只好在课文教学之余进行反复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没有任何关联的所谓“拓展”阅读训练。这既无助于学生对文言语感的积累,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和鉴赏能力,相反,还加重了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恐惧感。怎样切合言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值得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认真研究。
在初中阶段减轻学生心中对文言文的恐惧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积累文言语感、初识文言文常用字和大致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为阅读浅易文言书籍做好衔接,就非常必要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阶段(第四学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古诗的教学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初中教材选入的古诗文篇目数量有限,份量远远不足,光靠学好课内几篇古诗文就要培养起学生阅读古诗文作品的能力,恐怕是勉为其难。又因为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还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创新。“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它逻辑地蕴涵着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和教学为学生服务等理念。因此,教师在用足用透教材的基础上,在不断的实践中有效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就显得非常迫切与必要了。
2.当前的研究状况
目前语文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文言文教学研究有三种:一是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二是与课文表达形式相类似的迁移性研究;三是具有比较鉴别意义的比较性研究。目前许多教师更多研究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有效性,如有关课文作者的介绍,课文写作背景的介绍,文中涉及的某个知识点的补充阅读以及阅读的感悟、作者的其他作品等等,相对来说都比较忽视形式上的有效性,更少有比较阅读性质的有效性。文言文教学实践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基本上采用的是一篇课文加一个教师认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或一篇教师自认为有关联的课外阅读材料的形式。很少有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这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由于受教师的文化素养和阅读积累的限制,以及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的制约,很多时候进行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积累相脱节,与课堂教学内容不吻合。可以说,目前言文教学内容几乎都是教师一厢情愿,不择时机地塞给学生的,学生很少有选择的权利,学生自然也就缺少学习的兴趣,其效果当然极为有限。这种“传递中心教学”方式的弊端是明显的,可是今天有很多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视之为合理的教学方式而舍不得放手。虽然也有一些教师进行了非常好的教学有效性实践,但也没有进行很好地分析总结。对于这样的教学实践操作问题,理论界相对关注也较少。
3.理论依据及研究意义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求语文教师拓宽语文 学习和运用领域,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可见,课标对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文言文教学有效性应该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提升学生古诗文解读和文言文鉴赏能力的教学行为,它体现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理应受到所有语文教师的重视,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为此去作理论探究与实践完善,从而寻求使它真正发挥效益的方法和策略。
学习是一种能动的活动,决不是教师片面灌输的、被动的活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密切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整合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使文言文教学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有效性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成长。
“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实际价值就在于:它能推动我们对教学活动的分析,并能同时推动教学研究方法的转型;使我们对文言文教学的把握恰到好处,时机的选择正确无误,难度的确定适宜学生的原有知识积累,内容的选择能引发学生的求知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进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的文化遗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同时也给广大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方面提供可作借鉴的操作方法和行为策略。
本课题的研究角度虽小,但要置身于中华经典文化的背景下,要研究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精神内涵的成长需要,研究前景相当广阔,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及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当前对有效教学研究的实际,我们觉得提出这一课题还是很有意义的。
二、课题研究目标
1.分析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效果,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提出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2.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研究并形成初中古诗文教学的评价方案。
3.通过初中古诗文教学拓展的“创新教学”和“行动研究”,推动“古诗文有效性教学”研究的进展,全面提高学生文言素养,激发更多的学生自觉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4.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文化”的创造。
三、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负责人:雷红茹
组员:王峰、郭彩玲、任江莉、王丽
四、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及成员分工
雷红茹: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和全面工作,承担课题研究总报告
1、如何利用文言文教学的有关教材和练习,总结有效的文言文教学规律,并将之用于具体的教学环节当中。(任江莉、雷红茹)
2、探究如何在文言文的课堂内容选择上将文言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达到“适宜”。(王峰、王丽)
3、探究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交给学生什么样的内容才是最适宜的,从而改变现在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尴尬局面。(郭彩玲)
五、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手段及途径:(一)、在课题的研究上我们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研读教材法:通读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及初三总复习资料,研读具体篇目,为文言文有效教学的研究做好材料积累。
2、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网络和图书馆相关资料的搜集和研读,了解文言文有效教学当中存在的案例问题和方法策略,明确研究方向和角度。
3、实时观察法:相互之间听评课、观察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从而获取相关信息,促进和改进教学策略。
4、经验总结法:教师通过学习、实验、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形成本课题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撰写论文。
5、问卷调查法。用问卷的方法,调查分析文言文教学内容、学生厌学的原因。研究适宜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内容,探讨改变现状的有效教学内容。
6、个案研究法。借助课堂实录和教师的日志资料进行个案研究,了解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教学效果。
7、经验总结法:运用科学方法,结合时间成果,总结经验形成的深层动因。
(二)、研究手段及途径:
1、以教研活动为载体:
教研活动,倡导合作、交流与互动的教研模式,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营造宽松、民主、开放的学术研究氛围,使互动式、参与式教研走进教师,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和独特见解的发表。同时充分的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合作互助,提高工作效率。
2、以学科带头人为载体
发挥榜样的力量,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在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本学科中的每个教师,促使教师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中来。每人至少承担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任务、上一节精品示范课、写一篇有价值的科研论文、作一次专题性的课题研究课,来完善学科教育资源的开发研究;
3、以校本研修为载体:
校本研修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形式,便于关注每个教师对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使我们的工作效率更高,使学校更有活力,使各学科课程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应通过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本课题的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制订实施方案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课题组召开开题会议,完成开题报告;落实课题人员分工;设计调查问卷,分年级了解学生文言文知识掌握情况;课题组成员组织理论学习。
2.第一期实验研究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学习理论、研读教材、探索实践。课题组成员上研讨课,课前有方案,课后评课有问卷调查;组织课题组成员考察学习,购买有关文献研究书籍;观看专家讲座视频;撰写课堂实录、教学案例和论文,发表相关的研究结果;第一期实验小结,安排第二阶段任务。
3.第二期实验研究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提升理论,深入实践;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
4.课题总结:2014年6月—7月:交流、总结、整理研究材料,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七、课题预期成果 1.整理出可操作性的、可借鉴的、创新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研究,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2.撰写课堂实录和经典案例分析,总结教学实践与研究中的得与失,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八、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本课题研究将历时一年时间,相信经过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定会得出好的研究成果。
1、本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完备的图书室、性能良好的印刷设备,给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备的硬件保障。
2、小组成员分别担任七年级至九年级的语文教学,而每册课本中都有5—10篇文言文,所以,我们平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和反复实践,一年下来,我们的研究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3、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不仅积极倡导,而且亲自参与,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更是鼓励教师大胆创新。为了给教师提供学习的环境,订阅了各个学科教学杂志30余种。学校图书室的藏书量达到2万册,老师个人自费订阅教育教学杂志不少于三种,这些都为课题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我们学校地处农村,没有城市学校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是,学校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在教育教学资源上的需求,尽可能的提供资金物质保障,这一点让我们小组全体成员感到无比欣慰,给了我们无穷的精神力量,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信心保障。
4、参与教师均是多年在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具有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方法得当,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
5、各位参与者都有很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熟练的沟通技巧,还具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定能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课题研究工作。、九、研究经费预算
为了保证本课题的顺利进行,学校将拨出课题配套资金,以确保课题研究所需的各项经费,并保证专款专用,现预算如下:
开支项目 资料费
会议费 培训费 成果鉴定费其它 合计金额
预算金额(元)4500 1500 800 800 2000 ¥: 9600 元 开 支 细 目
信息资料资源、图书资料
包括开题仪式、课题成果交流及学术研讨会、中期检查及小结会、结题会。
外出学习、调研
专家鉴定费。
各种资料的搜集、印刷、计算机录入、建档费等
大写:玖仟陆佰元整
2013年9月28日
第五篇:高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温州中学 罗进近
课题成员:洪秀善 刘伟 虞黎明 郑艳丽
摘要:
文言文不同于浅显、明白、易懂的白话文,它远离社会现实生活,时代越久远,越枯燥无味,越艰深难懂。文言文俨然成了语文教学的“拦路虎”:老师难讲,学生费解。尽管如此,但文言文知识点多,理论性强,是古典文化的精髓,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故而,作为课堂驾驭者与参与者的教师理应转变思维,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上积极探讨,大胆创新,多做尝试,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我们认为需要做出三个方面的努力: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设计的创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面对“古老”的文言文教学现状,我们课题组成员大胆探索,从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文言文 创新教学 教法 学法 教学设计
正文部分:
一、引言
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探索符合学生实际、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是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文言文教学的改革明显滞后。传统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圭臬,在学生方面却异化成为令人头痛的紧箍咒。重词句解释,轻文章思想情感的感悟;课堂教学结构散乱,随讲随止;教学过程机械、刻板,缺少创意;不重视文本差异,用固定模式组织教学„„这种课堂教学导致教和学的脱节,缺少探索与研究,缺少师生的互动,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现在实施新课程目标,大力倡导创新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 发展。
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在于一种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更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教师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权威的代言者,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语文教师转,围绕着语文教材和教师教案转。这种以“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疑限制了学生主体 意识和主动思维的发展,大大阻碍了语文学科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发展。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封闭的教学思想模式,要注重语言的发展尤其是文言文发展的规律,尊重语言的继承性、持续性和语言所具有的思想性,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尊重传统与教学创新的统一,充分发挥个性化的文言文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使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与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开拓性、联想性结合起来,真正地发挥语文在重新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家园中的作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文言文创新教学研究的几点做法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于文言文教学,传统的务实型教师注重基础字词句的落实,侧重要求学生从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五个方面去达标过关。但是,学生对老师陈旧的、干巴的、灌输式的教学难以产生兴趣,尤其对枯燥的文言教学过程中涉及的不太熟悉的现象知识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想办法让自己的教学步入“变”的轨道,并让其在“变”中生出奇效。
1、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文言文教学最容易“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其结果是事倍功半,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 必不牢。文言文教学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组织讨论,最后解决问题。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不是盲目的自读,而是有针对性的阅读,是教师提出有关知识让学生进行重点阅读,或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教会学生触类旁通。
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实词解释时要兼顾到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虚词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意义,还要弄清它的用法(词性)。对于字句的翻译,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教师讲清知识要领后,就要让学生去活动,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力度,使课堂气氛活起来。如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教师首先发挥“导”的作用,从古今语言运用规律上讲清楚什么是词类活用,从典型例句的分析解剖明确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区别。如让学生比较“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事不目见耳闻”(《石钟山记》)中两个“目”的解释,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名词作动词,它后面不可能带动词,名词作状语,它后面肯定是动词。然后开展学习竞赛,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句子,比谁找得 多,找得快,找得准,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就在积极思考中不断得到提高。
3、突出文言文教学的人文情感。
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突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产生共鸣。《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教学,许多同学就字词的理解提了问题,也有的同学就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出了疑问:“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郄也,故愿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针对触龙的发话,太后的回答令人费解,应作何理解?此问触及文言文的人文情感。对这一问题,教师绝不能轻松地绕过,敷衍回答。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参与热情很高,说出了个人独到的见解。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太后的回答,语气生硬,回答极不情愿,对触龙的提问,不愿正面作答,微妙地表现了人物当时当地的心理,与“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的语言环境相吻合,这个环节,意在探求教材的可研究价值,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才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将人文情感引发出来。在教师的导引下,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一步探索、研究。这个学习过程带有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新需要,引发出的一种创造性动机或愿望。它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自觉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动量。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它是整个创新过程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创新意识的培养,从其与思维关系上来讲,就是使人们的思维具有一种对于现有条件、状况重新思索的冲动和习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结果,思维发展同语言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中所表现出的条理性、清晰性、准确性、简练性正是其思维的直接反映。文言文是中国语言文字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是古代劳动人民思维的结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思维习惯、思维模式的最直接的体现。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能表现出现代语文教育对古代优秀思维的继承和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 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不难看出,文言文教学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有着密切的作用。
1、在主体性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
主体性学习,主要表现在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几个方面。独立性,就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独立生存、独立学习生活的精神。而自主性,应着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并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一种研究发现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它和创新意识中所具有的最大特征———独创性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认识到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兴趣和独立的思维习惯,来激发由此而产生的创造性。
《工之侨献琴》文言的难度并不太大,学生完全可以在书下注解的帮助下,对原文的意思做出准确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还以标准译文的讲述为重点的话,显然会压制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机会和兴趣。因此在教学的策略和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借助多种形式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培育自主、合作、互动、探究性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循序渐进地化解重点难点,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优化全程教学。如:对于文言意思的理解,可以通过个体自译,同桌对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对于章节的理解,可以通过学生自导自演的课堂短剧,也可以举办自由评说的课堂活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程度;教师从作断纹、作古,埋诸土等方面进行发散思维的启发,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造假的喜剧、爱假的悲剧、助假的闹剧,从而得出有爱假的,才有造假的,根除造假,先莫爱假的结论。这样才真正地体现了主体性学习的宗旨,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主体性精神成了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再现。学生在这堂饶有趣味的文言文课中,不仅学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而且习得了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相对独立的思维习惯。让学生自主进入文言课文的情境,领会其中的深奥之妙,并升华为一种领悟力和理解力,也许这正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开始。
2、深层次的文化拓展。
深层次的文化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历史文化之所以深沉丰富,乃是因为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思想内涵有着巨大的力量。应该说,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是思想文化的精华,至少是可以让我们去批判地接受的优秀遗产。而充分发掘出这些作品中的思想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先秦的“百家争鸣”,各种学说奠定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此后千百年来思想的发展更是无比丰富。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能初步接受思想光华的照耀,是文言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反过来,文言文的教学应该重视深层次的文化拓展,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一个人文的环境。
中学大量的文言文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前人思想品质和道德智慧的范例:《陋室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爱莲说》所暗喻的精神追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对古人的聪明睿智的展示,《勾践灭吴》对人的精神力量的充分肯定,《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对治国得失的规劝和考证,《劝学篇》、《秋水》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深思„„凡此种种,都会对阅读者带来人格力量和思维模式的巨震撼。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这种导向性的文化反省和思维开拓,这种对文化深层次的追求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只有在这种广阔的实践空间中,创新意识才有可能真正地在我们的思维中生根发芽,才能在我们的思维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可见,文言文教学中,文化的深层次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再如《鸿门宴》中,对于项羽的描写和塑造,是建立在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的伟业之上,也是项羽日后势衰、垓下之围、乌江自刎的预兆,司马迁所倾注的,不单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扬刘抑项的寓意,相反是对如此历史背景之下,英雄人物悲剧命运的揭示。如果不对史迁“互文”记事写人的方法进行挖掘,不对《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乃至整部《史记》等作进一步拓展,就不可能理解这种英雄悲剧的意义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全可以抛开教材教参的束缚,广泛搜集材料,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世界,从而完成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与作品人物之间的一段交流的心灵历程。正是因为对文言文中传统文化的有力拓展,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全力思考、倾心感受,领会并理解文本之外的深义,枯燥的文言课文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提供了条件。只有对传统文化量的占有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对文言文中涉及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拓展,才能实现质的创新性的飞跃。《四书·大学》中有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意识的开拓性特征也就表现于此。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新意识的翅膀。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认识功能。”想象具有生动的再造性或独特的创造性。语文学科本来就有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想象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意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苏轼的《西江月·明月几时有》上片对月饮酒,下片望月怀人,上下之间,以空灵澄澈之笔勾对,于醇酒饮酌之间,清风朗月之景,神游于宇宙人生之际,不禁使人浮想联翩:你可以联想到日月光阴如梭流逝,也可以联想到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无限惆怅,甚至可以联想到李白以明月寄喜悦之情的诗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豪迈。学生对这种意境的个体化、具体化的想象,也就是其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再现。再比如学完《愚公移山》一课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训练。当年的愚公村气候温暖而湿润,有大片的森林,还有大象。可是好几百万年过去了,沧海变成了桑田,今天愚公村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辉煌,又遭遇了怎样的挫折,让学生以《走进愚公村》为题,畅谈愚公村的今天。学生自然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畅想愚公村在新时期的蓬勃发展,还有学生谈到违反自然规律所受到的惩罚„„这些无疑是想象力给了学生创造性的动力:在自由想象的同时,学生不仅陶冶了情操,净化了感情,而且创造性地开拓了思维。
创新意识就是要求在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和引导教学和学习的主体,不盲从权威,不迷信书本,不拘泥模式,善于发现,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这是培养文言教学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文言教学的重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吸收祖国传统的文化,发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涵,才能培养出更具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真正有价值的人才。
(三)教学设计上的创新研究:
课堂是教师的第一战场,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需要教师在课堂设计上多花心思,努力在课堂教学教法上推陈出新。
1、巧设导语引人入胜。导语的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转移到教学内容上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故而,每一节课的导语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言简意赅、涵义隽永的导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妙的导语往往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进入教师设置的课文情景之中。例如,在讲《六国论》时,是这样导入的。“‘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三父子分别是谁”,在学生兴致高涨地猜出答案是“三苏”后,继续补充介绍“‘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正是这一位父亲勤奋苦读和以身作则,父子三人齐齐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可以说两个儿子的出类拔萃与父亲的影响不无关系。”对苏洵的渲染激发了学生拜读其大作《六国论》的兴趣。
再比如,在讲《滕王阁序》的时候,我介绍,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这里风景如画,少年才子王勃触景生情,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这里的风景是否名不虚传,让我们跟随王勃的步伐去滕王阁赏游一番。介绍到这里,发现学生早已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一睹为快了。再例如,讲《勾践灭吴》的时候,可以用下面这副对联作为导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讲杜牧《阿房宫赋》时,可引用《红楼梦》中的“护官符”作为开头:“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些新颖灵动的导语不仅与课文内容相关,更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可谓事半功倍,岂不妙哉。
2、诗歌故事创设意境。
在讲解文言文时,适当地穿插补充相关的诗歌和逸闻趣事,不仅能够增强说服力,而且可以吸引学生,发散学生思维,达到增添情趣和渲染气氛的作用。令文言文教学化艰深为浅显,联系诗歌故事,不失为一种好载体好方式。例如讲曹植的《洛神赋》时,顺势讲出“才高八斗”成语典故的由来,定会使学生对大才子曹植兴趣大增,乐此不疲地去研究这篇形神兼备的千古美文。再如,讲解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时,可先让全班同学齐声背诵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并告诉学生该诗与 《病梅馆记》如出一辙,在诗文中,作者一再表明自己的人才观是给人才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其顺应天性、自然发展,不可扼杀人才,并控诉了扭曲腐败的科举选才制度。让这首小诗带领大家走进龚自珍创作此文的背景和心境,了解其打破选才僵局,呼唤革新的决心。把握了这些,梅的象征意味也就不言自明了,全文的布局谋篇也就豁然明朗了。再如教学《鸿门宴》时,引导学生把握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可借助三首诗中的诗句: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景仰同时饱含惋惜);杜牧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卷土重来,鹿死谁手难定);王安石的“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项羽大势已去,败局已定)。这些诗句可以加深学生对环境与人物的认识,使他们对项羽有一个比较深刻和全面的认知,同时还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文章创设的情景中,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熟语提问一石二鸟。
熟语是一种大家比较熟悉且在使用过程中约定成俗的词组或短语。熟语一般由四字组成,大多都有出处。很多熟语就是直接来源于古诗文,因此巧用熟语发问,能够深入浅出的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又能活跃课 堂气氛,可谓一石二鸟。例如,在讲完《秋水》后,当同学们在感叹河伯是知错能改的典范时,我提议学生用熟语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看看大家从河伯身上获得了哪些启发。同学们的发言非常踊跃,回答得也非常到位:有说“知耻近乎勇”的;有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有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有说“末左井底之蛙”的;有说“朝闻道,夕死可也”的;有说“活到老学到老”的。在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中,既让学生归纳了文章主旨,又加深了对文中人物的认知度,还复习了已学的熟语,真可谓是一举数得,何乐不为。
4、编舞台剧融洽和谐。
有的文言篇目,人物形象生动,情节扣人心弦,适合搬上舞台,这时,教师应积极发挥其教学参与者的功能,组织学生大胆表演。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引导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为课本在某种程度上成了 学生表演编排的剧本)。例如,在学完《鸿门宴》后还剩二十分钟的时间,我要求学生上讲台即兴表演。令我惊喜的是,学生不仅热情高涨地再现了项羽、刘邦、范增、张良、樊哙等人物性格活动,而且还增加了“垓下歌”、“乌江自刎”等情节。学生表现欲旺盛,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台下学生目不转睛,台上学生表演忘我投入,这种效果不正是我们期待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