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西师大版数学三上《什么是周长》word教案.doc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教学案例
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什么是周长》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时准备:
课件、毛线、皮尺、铁丝、树叶、直尺、学具。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使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教育方面: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55—56什么是周长。
2、内容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
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本节课主要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体验“边线、一周、封闭”这些词,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描树叶的边线、摸物体的面的边线,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通过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自己摸的面的周长,关注学生对测量的体验。
四、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景,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点:
1、认识周长。
2、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教学难点:
理解图形周长的含义。初步探索各种图形的周长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六、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操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量中理解,联系生活应
用周长等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消极的学习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要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反馈教学法,融合成“合作参与——探究交流”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引导自学、组织交流、点拨释疑、巩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重构认知。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了?秋天是树叶飘落的季节。一片片飘落的树叶可成了小昆虫运动的乐园。看!一只喜欢运动的黄甲虫已经整装待发,开始锻炼了。同学们要认真看黄甲虫是怎么运动的。【百度搜索】http://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黄甲虫爬完了树叶边线吗?(继续放课件)【百度搜索】http:// 师:我们再继续观察红甲虫爬行的情况吧,它也能爬完树叶边线吗?(继续放课件)【百度搜索】http:// 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两只甲虫都未能把树叶边线爬完,那么我们再看蚂蚁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吧。(继续放课件)【百度搜索】http:// 师:它们爬行的路线一样吗?
师:蚂蚁沿着树叶边线爬了一整圈,树叶的一圈还可以怎么说?(一周)师:你们说的很对,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小手跟蚂蚁一起爬一爬吧。(边放课件边说)(蚂蚁从一点出发沿着树叶外边缘爬一周再回到起点。蚂蚁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什么是周长。(板书)课题。
二、揭示课题:“什么是周长”
三、自主、合作探究 1.描树叶的边线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树叶拿出来,你们也学学蚂蚁的方法描出树叶的边线。谁能描得又快又好,老师就请他们到展示台演示。配合练习:画一画
导语:蚂蚁想试试大家的能力如何?给我们带来几幅可爱的图画,你们喜欢哪一幅就选哪一幅,用你们最喜欢的颜色描出它的边线。2.两人活动:你摸我看、我看你摸(摸的时候用手指尖去摸)①选择你身边的一样物体,找出它的一个面,沿着它的边线摸一周。(指导:地面周长、课桌面的周长、黑板面的周长、鞋底的周长。)②谁来说一说你们找的结果?你可以边说边指。3.量一量、算一算
导语:两人合作,量一量刚才摸的一个面的边线,算出它的周长。师:你的这个面的周长是多少?介绍你的方法。(指名回答)师鼓励:你懂得了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并学会了怎样计算周长,祝贺
你!
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描一描(课本第56页练一练的第1题)
师在黑板上贴出下面图形的放大图,指名描一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划一划
看大屏幕,用手比划看到的图形的周长(显示1个小正方形、2个、6个、9个小正方形拼在一起的图形)
3、比一比
(1)师:(课本图1和图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为什么?
分别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师:(课本图3)把一个长方形分成甲、乙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3)师:(课本图4)把这个长方形分成这样的甲、乙两个图形,它们的周长一样长吗?如果不是一样长,谁长?长多少?
四、深化练习
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已经成功地通过了蚂蚁的考验,掌握了本领,蚂蚁想知道咱们同学中谁的本领大,它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课件演示)56页的练一练的第3题。
师:从眼睛看,你估一估谁的周长长或者一样长,到底要怎样才能知道谁说的对呢?(学生想办法)
师:你们可以动手测量,也可以用脑子想想!(生自我评价)我觉得自己的本领„„
五、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六、拓展延伸:
1、量一量自己的腰围和头围。(注重测量方法的指导:腰围怎么测量?)
2、量一量树叶的周长,跟同伴说一说。(自己选择测量工具)
3、提问小结:什么图形可以直接用尺量?什么图形不能直接用尺测量?
【板书】
什么是周长(周长的认识)
封闭平面图形 绕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边线
一周八、教学反思:
《什么是周长》是一节帮助学生建立周长概念的一节课,这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认识平面图形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为后面的测量周长,计算周长以及周长的应用做好铺垫。同时也为日后学习面积的相关知识,区分周长与面积的
概念打好伏笔。基于以上的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重点放在让学生亲身感悟。首先我通过蚂蚁爬树叶的情境让学生看蚂蚁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通过对“一周”的强调初现周长概念。再让学生通过比、画、摸、走、描几种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感受到周长都是沿着图形的“边线”进行的,也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感受“封闭平面图形”、“一周”、“长度”这三个关键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图形的周长,从而抽象出周长的概念是图形一周的长度。我知道仅靠以上的体验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我接着让学生围一围、量一量、想一想、算一算、练一练来加深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整节课我都注重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在有效的活动中全方位的感受、探索周长的含义。
第二篇:三上认识周长教案
周 长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41页上的例1。教学要求:
1、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认识周长
1.活动一
⑴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 ⑵谁能说说你的腰的长度?
⑶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⑷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2.活动二
⑴出示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 ⑵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
⑶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⑷全班汇报、互相指正。
3.活动三 ⑴出示
⑵这些图形的周长指的指哪里?请你用笔描一描。⑶学生独立完成
⑷汇报:它们的周长在哪? 4.周长的概念
⑴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⑵学生说一说 ⑶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
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
二、巩固周长的概念,探究求这些图形周长的策略
1.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2.学生活动
3.汇报: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还有什么办法吗?
三、联系生活,概括总结 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四、练习
1.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⑴ ⑵
2.思考题:
小冬沿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
五、]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
第三篇:西师大小学数学六上《2.2圆的周长》word教案
圆的周长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
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中掌握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掌握并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圆规、直尺、课件、圆纸片、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谁的铁环滚一圈的距离长一些?为什么?
教师:铁环滚动一周的距离我们就叫做铁环的周长。
教师: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老师出示一个圆(实物)。谁来指一指这个圆的周长?课件出示一个圆。谁来指一指这个圆的周长?
学生指出并回答。(略)
2.观察。
课件演示右图:
问题:这两个圆周长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直径相等,圆的周长就相等。
3.课件演示右图:
问题:这两个圆的周长哪一个长一些?为什么?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由曲变直,对学生的推断进行检验。
4.小结。
问题: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圆的周长和直径有关系。
三、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圆的周长和直径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一起来作一个实验,测量学具中圆形的周长和直径,然后再用周长除以直径得出它们的商。
1.小组讨论,制定探究步骤。
出示探究建议:
(1)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2)记录数据;(3)进行计算;(4)得出结论。
2.说明活动要求。
每个组的同学先测量出学具中圆形的周长和直径,然后再用周长除以直径,并把这些数据和计算的结果填在表里。
圆的直径圆的周长周长除以直径的商(保留两位小数)
3.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4.汇报交流。
(1)交流测量的方法。
提问: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是怎样测量圆的周长的?
学生汇报测量的方法。(绳绕法、滚动法……)
教师:在这些方法中,最欣赏哪个组的方法?
小结:不同的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是在想办法把圆这个曲线图形转化成直线来进行测量的。(课件出示绳绕法、滚动法……的动画测量过程)
(2)交流计算方法和结论。
提问:观察这些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你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汇报: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叫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5.介绍圆周率。
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对于圆周率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就对此有了研究了,他们把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近似的看作圆的周长,因为正六边形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所以近似的看成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出示课件,展示圆内接正六边形周长是圆直径的3倍)可是大家可以发现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与圆的周长的误差太大了。因此把它的边数加倍,得到正十二边形,再加倍到正二十四边形。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刘徽用圆的内接正96边形,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而祖冲之用圆的内接正16384边形,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第一人,他在数学上的伟大贡献得到了世界的公认。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呢?(分得的边数越多,精确的数位越多)到了现代,人们用计算机对圆周率进行计算,1999年日本的两位科学家把π值精确到2061亿位。
6.总结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问题:你怎样理解周长/直径=π?你还能知道什么?
结论:c=πd,d=c/π,c =2πr,r=c/2π。
说明:为了计算方便,我们把π近似的取为3.14。
7.教学例2。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提示用估算检查计算结果。
四、巩固练习
(一)判断。
1.π=3.14。()
2.计算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圆的直径。()
3.只要知道圆的半径或直径,就可以求圆的周长。()
(二)选择。
1.较大的圆的圆周率()较小的圆的圆周率。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2.半圆的周长()圆周长。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三)实践操作。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先讨论如何画,再操作。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六、课堂作业
1.课堂活动第1、2题。
将课堂活动第1题的直径扩展到9cm为止,当学生算完后,除了观察直径、周长的变化外,还要能让学生将直径与周长对应的值记一记。第2题的图形周长在于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个图形的周长指哪些线,怎么算,最后概括出半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2.练习五第1~5题。
在学生理解半径、直径、周长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时,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分清每题的条件和问题,合理地运用公式,同时注意每题的单位名称。其中,练习五第3题,可以用教具进行演示,说明计算分针尖端走过的路程,就是求半径是15厘米的圆的周长。
七、课后作业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d=2米(2)d=1.5厘米(3)d=4分米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r=6分米(2)r=1.5厘米(3)r=3米
第四篇:FY三上什么是周长(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年三年级上册 什么是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经历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等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教学难点:总结测量周长的方法。教学准备:直尺、卷尺、彩笔、课件。教学过程:
一、通过观察,直观认识周长。
导入语:小朋友们,天气变冷了,为了能够有个健康的身体可要加强锻炼呀!你们喜欢锻炼身体吗?(喜欢)
大自然里的小蚂蚁们也在锻炼身体了,想看吗?(想)这里有4只勤快的小蚂蚁在赛跑呢。他们的跑道是片。。(树叶)
好,等一下仔细地看1号小蚂蚁它是怎么爬的,等一下告诉老师,仔细地看。谁来说说。。(两名小朋友说小蚂蚁是沿着树叶的边跑的)追问小蚂蚁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跑回原地)补充:也就是终点回到了起点
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其他的几只小蚂蚁又跑得怎么样了呢?(想)现在我们来看看2号小蚂蚁,仔细的看它是怎么爬的,仔细的看。谁来说说。。(4位学生说小蚂蚁没有沿着树页的边跑,跑树叶的外边了)
再来看看3号小蚂蚁,也犯规了,为什么?(4位小朋友说:没有沿着树叶的边线跑,跑到了树叶的中间了)追问:其实你觉得应该跑到哪里?(树叶的边上)那小蚂蚁也跑到了终点啦,只是没有沿着树叶的边线跑。所以裁判说他犯规了
再来看看4号小蚂蚁,也犯规了(3位小朋友说理由)
一起来看1、2、3、4四只小蚂蚁,你觉得哪只赢了?(1位小朋友说1号小蚂蚁)
小朋友们1号小蚂蚁爬过的地方刚好是树页的几圈?。。(齐答1圈)
好了,看看小蚂蚁告诉了我们什么?师读:我爬过树也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那什么是周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周长。板书 周长 读一遍课题,预备起(周长)
好,其实生活中除了树叶有周长,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其他的图形也有周长。多媒体演示篮球场图,红领巾图,钟面图,窗框图,课件描出它们的边线。小朋友来说说这些图形的周长。
小结并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学生齐读一遍)
二、通过操作,体验周长。
过渡语:小朋友们开动脑筋观察找到了这么多图形的周长,想不想活动一下。(想)1. 描树叶的周长。
下面翻开书本44页,找到银杏叶和枫叶的图片,请你用红色笔按要求描出树叶的边线。计时2分钟。示范错误的例子。认为他不对,说说你的理由。2. 摸一摸,说一说。
下面我们继续做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叫做动一动我们的手指,全部站起来,我们现在来摸一摸课桌面的边线,注意起点到终点又回到起点的地方叫一圈。再来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边线。让一位学生示范摸数学书封面。问他们其实我们摸得数学书封面和课作面绕以圈其实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周长)。3. 动手操作,量一量。你们的桌面上有一条卷尺,对不对?那么选出一位同学量一量他的头围和腰围好不好?小组长负责记录。注意拉直,从0刻度开始,看哪个小组最快,(大概2分钟)。(1)示范量的方法
请两个小组的同学上来。问:你们小组量的是谁的头围腰围。(某某)测量出来是。。补充题目:
(2)完成第45页第2题: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三.通过比较,迁移创新。1.书本45页第3题。2.拓展练习。
第五篇:苏教版三上《认识周长》教案
认识周长
启东市近海小学 江帼英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二课时。P39-40的例题及相应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出规则或不规则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周长。教学准备: 树叶、线、尺、课件。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1.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昆虫运动会今天开始了,昆虫选手们都在奋力拼搏,一个个都想争取好成绩呢。有一个比赛吸引了老师的注意力,咱们一起去看看。孩子们,你们知道到底哪位赢了吗?为什么?(强调边线和一圈两个词)2.说明:小蚂蚁从这个点出发,沿着树叶面的边线走,又回到了这个起点,这才是走了树叶面边线的一周。
3.明确:树叶面边线的一圈就是一周。(强调:边线、一圈)
二、明确“周长”的含义
1.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描一描
(1)用掌心摸一摸我们坐的课桌的表面。指指说说课桌面边线的一周在哪。(2)拿出数学书,指一指数学书封面边线的一周。比划给同桌看。(3)书桌面、黑板的面边线的一周在哪呢?(4)你能描一描这些图形的的一周吗? 2.明确:树叶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3.板书课题:认识周长
4.说说刚刚指一指的物体面的周长分别指什么。
三、辨一辨,深化理解“周长”
1.孩子们,让我们回到比赛现场,第二激烈的比赛即将开始了,它们决定再次一决高下。我们继续看比赛。(改变树叶的形状,继续比赛)2.第二场谁赢了?为什么?
2.明确:图形的周长只和外面一周边线的长度有关,与图形里面的线段无关。
四、自主动手操作、测量计算周长
1、探索规则图形的周长测量计算的方法
您能指指角的周长么?为什么? 明确: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毛毛虫想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有什么好办法?后面一个图形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探索不规则图形周长测量的方法
想知道这片树叶的周长,怎么办呢? 全班交流测量方法后小组合作完成。总结方法:化曲为直。
五、全课小结
生生交流本课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