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照市中小学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试行)
日照市中小学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
(试行)
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和谐、师生平安,根据《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日照市中小学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
一、设立安全组织机构
1.学校建立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人员和家长委员会代表为成员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2.学生规模300人以上的学校必须有专职安全工作人员,300人以下学校可安排安全工作人员。
3.建立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定期汇总情况、查找问题、整改隐患,会议记录健全。
二、安全责任制落实
4.校长为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为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其他学校领导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承担相应安全责任。
5.实施全员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和每个教职工的安全工作职责。校长与所有教职工签订岗位安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
6.安全工作列入学校工作重点,年度有计划、有总结。7.安全工作重点部位、重点区域有明确责任人员和工作职责。
三、安全制度制定和实施 8.学校应建立相关安全制度,内容包括教育教学安全、校园及周边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校车安全、传染病防控、自然灾害预防、突发事件应急等管理制度。
9.重点部位的安全制度和职责应张贴上墙,师生对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知晓率高。
10.建立学校安全项目定期检查制度。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学场所等重点部位的检查次数和标准符合规定。安全项目检查和整改档案完整。对检查发现的重大安全问题,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11.建立学校岗位安全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12.设立学校安全隐患举报信(邮)箱,建立举报表彰制度。
四、安全教育
13.加强对教职工安全知识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岗位职责、安全法规、安全制度、应急预案,及指导学生开展事故预防、避险、自救等活动的能力。
14.开设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掌握防火、防震、防溺水、防突发伤害、防拐骗诈骗、防交通事故、防饮食卫生事故和防传染病事故等有关技能知识,熟记急救、报警等求助电话。
15.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学期初、放假前及安全教育日要对学生集中进行安全教育;利用班会、晨会、广播、黑板报、学生大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日常安全教育;开展“每日一案例”安全教育活动,每天由一名值日学生向其他同学宣讲安全事故案例及防范建议。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杜绝邪教进校园。
五、校舍安全管理
16.教学、生活的设施与环境应符合安全要求。学校无危房、危墙、危厕。在校内建设工地及水池、楼梯等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牌并有防护设施。
17.校舍及设施设备有专人负责。开学前对校舍进行全面检查,平时每月检查一次,汛期每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校舍及设施设备档案有专人管理。
六、交通安全管理
18.学校门口道路设置警示标志,并划出人行横道。
19.小学生放学出校门要实行路队制。在校门、交通路口要有教师、交警或平安建设志愿者执勤。
20.加强校车管理。对接送学生车辆定期排查,建立校车台帐。与校车服务提供者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校车运行安全管理措施,杜绝超载超速现象发生。对非法接送学生车辆及时向交警部门举报,协助查处。做好学生乘车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校车安全应急演练。
21.未满12周岁的学生不得骑自行车上学,未满16周岁的学生不得骑电动车上学。严禁学生骑摩托车上学。
七、消防安全管理
22.依法办理建筑工程消防审核手续,校舍消防验收合格。23.落实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岗位消防安全职责及安全责任人。
24.抓好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是否完善,用火、用电是否安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是否规范,电气设备防护(包括防雷、防静电)是否到位。
25.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和操作人员要进行专门培训。电工、锅炉工需持专业技能合格证上岗。成立消防队伍,定期举行消防培训和演习。
26.学校在教职员工中每年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内容包括: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及如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自救逃生等有关知识和技能。
八、饮食安全管理
27.食堂建设符合要求,分区合理,安排得当,防蝇、防鼠、防尘。污水排放及废弃物存放设施符合要求,环境整洁卫生。
28.学校食堂应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每年体检一次并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制知识培训。工作人员实行晨检制度,严防“带病”工作。
29.建立食堂物资定点采购和索证、登记制度与饭菜留验和记录制度。把好食堂原料采购关,严禁“三无”产品进食堂。30.工作人员食品加工过程符合安全及卫生要求。炊事及餐饮用具的洗涤、消毒、储存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工作间安装监控摄像头,工作过程全程录像,录像内容保存15天以上。
31.制定严格的食堂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对饭菜等食品实行严格管理,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32.食堂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生活用水卫生标准,经常检查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状况,二次供水的水池水箱要加盖上锁,并定期消毒。
33.校内无饮食摊点,义务教育学校不设出售食品、饮料、玩具的小卖部。
九、学生宿舍安全管理
34.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健全,安全设施完好,管理规范。加强宿舍安全文化建设,突出安全文明守纪主题。
35.学生宿舍配备专职宿舍管理人员,严格出入人员管理。女生宿舍禁止男性人员入内。晚上学生住宿时段管理人员(值班教师)定时巡逻,严禁擅自脱岗,严禁将学生宿舍门反锁。
36.对学生宿舍要定时检查,做到“五无”:无危险电器使用、无吸烟、无使用明火、无易燃易爆危险品、无管制刀具。
37.要确保学生宿舍疏散通道畅通,疏散安全指示灯完好。学生明确疏散路径,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宿舍疏散演练。
38.保持宿舍清洁,每天开窗通风,晾晒被褥,防止各种传染病的发生。39.义务教育学校禁止学生在没有监护人陪伴的情况下在校内外租房居住。
十、校园安全保卫
40.建立学校与社区(村居)、家庭联动,部门参与,警校共建的治安联防体系。入学时学校要告知家长的学生安全责任,提出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安全的相关要求。
41.设置警务(门卫)室,按规定配齐专职保安和必要的防卫器械。电动门开关由专人操控,开关门时注意门周围人员,防止学生夹伤。
42.校园实行封闭管理,外来人员和车辆持有效证件经审查登记后才能入校,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学生在校园活动期间禁止车辆入内和行驶,校内停车区域、行车路线应远离学生活动区。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置校外停车场,或实行车辆与学生分门分道出入。
43.建立校园监控平台,校内重点部位及周边安装电子监控和报警系统,实现校园监控无盲区,实行校园24小时值班。学生集中场所有教师值守。学校设立校内报警点。
44.不得将校园场地出租,不得利用学校用地建设对社会开放的停车场。校园内有生活区的,应当与教学区隔离,设置不同的进出通道。
45.实行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及时化解纠纷,避免矛盾激化,维护校园稳定。
46.保密制度落实到位,责任到人,不发生失泄密事件。47.聘请公安部门指导学校治安保卫工作,聘任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教育,确保无治安刑事案件发生。
十一、教育教学安全管理
48.加强教职工管理。教师尊重学生人格,无侮辱、殴打、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防止教师不当言行引发学生安全事故。关注教职员工心理及工作状况,对师生交往过频过密现象及时了解和处置,严防侵害中小学生事件发生。
49.建立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将学生非正常缺席或离校、学生身心异常等情况及时告知监护人。
50.加强重点环节安全管理。学生上学时学校应及时打开校门安排学生入校,不得将学生拒于校门外。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入校、离校时,学校安全工作人员要在学校门口值守,同安保人员、值班教师一起做好警戒和防范,应对可能出现的侵害事件。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低年级学生、幼儿上下学接送交接制度,不得将晚离学校的学生、幼儿交与无关人员。需要提前或延迟放学时间的,事先通知家长并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51.学校对已知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况的学生,应当给予适当关注和照顾,不宜在校学习的学生应当建议休学。
52.严格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置于室内明显位置。实验室做到安全、环保,合理设置电源、网络接口和给排水管道及排气、排污、排毒、防火、防潮等设施,通风、采光等条件良好。规范危险化学品、放射物质的购买、保管、使用和销毁程序,易燃、易爆、剧毒药品,应易地单独放置,专人保管。严格实验操作程序,有处理突发状况的预案和必要设施。实验室管理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上岗。
53.有实训(习)任务的学校,要制定科学规范的实训(习)管理制度,并在实训(习)场所张贴。有安全风险的设备要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修。实训(习)时有专业教师现场指导。
54.体育场地平整无杂物,场地划分合理,标志设置明显。建立体育设施检查制度,明确检查程序、次数和责任人,确保牢固无安全隐患。对安全风险较大的体育活动要做好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组织体育竞赛、军训和体育课中的剧烈运动前,事先进行体检,有体检档案。禁止身体不适者参加。
55.加强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防止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容腐蚀学生思想。
56.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情绪有异常表现的学生要适时干预。
57.班级设立学生安全委员,协助教师抓好班级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等事宜。
十二、卫生防疫管理
58.学校设立卫生(保健)室,配备具有从业资格的专职医务(保健)人员或者卫生保健教师,购置必需的急救器材和药品,能应对学生常见病的治疗。学校建立重大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59.托幼机构与小学在入托、入学时应当收交体检证明,查验预防接种证。落实每日晨检制度,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做好学生常见病监控。对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及有吸毒行为的学生,学校应当做好安全信息记录,妥善保管学生的健康与安全信息资料,依法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60.开设生理健康教育课,适时举行常见病、传染病专题讲座,根据不同季节对教室、宿舍进行消毒。
十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61.建立完善火灾、地震、洪水、饮食卫生、学校治安(侵害)等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学校和周边信息研判,紧急情况时能够立即启动预案。设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指挥组、保卫组、现场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应急小组,指导应急事件处理。
62.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疏散演练。教室后门日常能够随时打开,教室内疏散通道保持畅通,学生了解疏散路径。疏散时容易堵塞的位置要安排教师执勤岗,并明确责任人。加强学生日常上下楼秩序习惯培养。
63.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做到30分钟内电话口头报告,2小时内简要书面报告。密切配合医疗、防疫、公安、消防等部门对事故进行处理。
十四、集体活动安全管理
64.学校组织学生参加集体劳动、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及其他集体活动,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身体健康状况,且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成立活动安全管理小组;制定安全应急预案,配备相应设备;提前排查场所隐患;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安排活动管理人员明确其任务和安全职责。
65.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抢险、救火等具有危险性的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活动。
十五、校园周边安全管理
66.加强与公安、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的合作,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校园周边安全整治行动。定期排查校园周边社区、村居高危人群(如精神病患者等),防范犯罪分子伺机破坏。排查校园周边200米内有无流动摊点、“三厅一台”、网吧,出售盗版、凶杀暴力、淫秽书刊书店,经营不合格食品、不良玩具等店铺。一经发现,及时向相关执法部门报告查处。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评价标准(试行)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全面履行教师职责,造就一支数量充足、师德高尚、业务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根据人社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和我省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及中小学教师工作岗位特点与要求,特制定本评价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本省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教科研机构和校外教育机构的在职在岗教师。
民办中小学可参照本标准组织参加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
第三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五个等级,名称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
第四条
坚持以德为先。把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首要条件。在教师职称评审中,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第五条
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中小学教师专业评价标准,要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充分体现教师职业特点,注重教育教学工作实绩,注重教学改革,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的倾向,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章 申报基本条件
第六条
基本条件
(一)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自觉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合法权益,坚决反对和抵制有偿家教,未出现过歧视学生、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三)具备相应有效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注重教育教学方法。
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原则上要求取得相应专业(工种)中级及以上技术等级,同时,每两年必须到企业挂职研修两个月。
(四)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具备从事教育教学的身心条件。
(五)申报高、中级的,近3年考核均在合格以上等次。
(六)积极引导普通高中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和职业中学教师参与社会培训。应将普通高中教师参与开发和开设选修
课情况,以及职业中学教师参与社会培训(包括为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课程培训)情况列入高中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范围;将普通高中教师参与选修课开发研究及成果,以及职业中学教师参与社会培训、实践教学和专业建设研究及成果列入高中教师科研工作考核范围。
第七条
学历(学位)、任教资历条件
(一)正高级教师
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及以上。
(二)高级教师
具备博士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及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初中、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及以上。45周岁以下小学、幼儿园教师,申报高级教师需大专以上学历。城镇义务教育段中小学教师应具备在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及以上的经历。
(三)一级教师
具备博士学位;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及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初中、小学、幼儿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及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幼儿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及以上。
(四)二级教师
具备硕士学位;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初中、小学、幼儿园三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幼儿园三级教师岗位任教3年及以上。
(五)三级教师
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初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
第八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除符合相应的免试条件者外,凡年龄在45周岁以下(不含45周岁)的人员,申报一级教师的,须取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3个科目(模块)合格证书;申报高级教师的,须取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4个科目(模块)合格证书。
第九条
继续教育要求
继续教育合格作为申报和晋升职称(职务)的必备条件。按照《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规范(试行)》(浙教师〔2004〕30号)和《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浙教师〔2010〕175号)等相关要求,结合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需要,任现职以来完成规定的培训进修任务和其他继续教育任务,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 正高级教师申报条件
第十条
教书育人成绩卓著
(一)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师德高尚,出色履行全员育人职责,能够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
(二)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中能够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认识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尊重学生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从教以来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管理工作任务,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
第十一条
教学业务精湛
(一)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教学理念先进,具有较强的教学本学科及课程的能力和很强的开发及开设选修课能力。
(二)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形成了独到的教学风格。
(三)任现职以来,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普通高中教师每学年需承担学校规定的选修课工作量,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每学年需承担一定工作量的社会培训任务。
中层管理人员教学工作量不少于当地教师1/2课时,校
领导不少于当地教师1/3课时。专职从事教科研工作的人员,在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累计不少于10年。
第十二条
科研能力突出
(一)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任现职以来,在核心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或学术论文、著作至少2篇(部),专职从事教科研工作的人员至少4篇(部)。
第十三条
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一)在本学科教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
(二)积极参与学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在推动学校发展和促进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在指导、培养一级、二级、三级教师方面特别是在培养、指导中青年骨干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第四章
高级教师申报条件
第十四条
教书育人业绩显著
(一)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比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教书育
人成果比较突出。
(三)能与学生家长进行良好沟通,并对学生的教育成长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第十五条
教学业务精通
(一)具有所教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好的教学本学科课程的能力和较强的开发及开设选修课的能力。
(二)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
(三)任现职以来,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普通高中教师每学年需承担学校规定的选修课工作量,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每学年需承担一定工作量的社会培训任务。
中层管理人员教学工作量不少于当地教师1/2课时,校领导不少于当地教师1/3课时。
(四)任现职以来,在县(市、区)级及以上范围开设教学示范课、观摩课或学科讲座,效果良好。
(五)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应具有技师及以上技术等级证书。
第十六条
科研能力强
(一)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
(二)任现职以来,在公开刊物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研究论文至少2篇。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发表的
研究论文可减少1篇:
(1)主持过选修课开发且主编过选修课教材;(2)已在偏远农村学校任教满20年,现仍在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
(3)正式出版过与本学科教育教学相关的专著或译著,或参编过与本学科相关的教材;
(4)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师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以上或者取得发明、专利证书。
第十七条
示范引领作用明显
(一)能胜任教育教学带头人工作,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二)在指导、培养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五章
一级、二级、三级教师申报条件 第十八条
一级教师
(一)具有良好的教书育人能力。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比较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验,并较好地完成任务。
(二)教学业务良好。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有较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并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学效果好。
(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
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能独立开发及开设选修课,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其经验在本校或一定的地区范围内交流。
(四)在培养、指导三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绩。
第十九条
二级教师
(一)比较熟练地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胜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教育效果较好。
(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能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胜任选修课开设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三)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第二十条
三级教师
(一)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
(二)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能够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和比较好地完成开设选修课任务。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日期: 2012-08-31 ]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维度 领域 基本要求
专 业 理 念 与 师 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专 业 知 识
(五)教育知识
19.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2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23.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24.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2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七)学科教学知识
29.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31.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32.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知识
3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5.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专 业 能 力
(九)教学设计
37.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39.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十)教学实施
40.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41.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42.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43.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44.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46.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47.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48.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49.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50.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51.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十二)教育教学评价
52.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5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4.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沟通与合作
55.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56.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57.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58.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四)反思与发展
59.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60.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61.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维度 领域 基本要求
专 业 理 念 与 师 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7.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8.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9.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13.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 业 知 识
(五)小学生发展知识
19.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20.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22.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23.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24.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
(六)学科知识
25.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26.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7.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七)教育教学知识
28.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29.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30.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31.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
(八)通识性知识
32.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3.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4.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5.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 业 能 力
(九)教育教学设计
36.合理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37.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38.合理设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十)组织与实施
39.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0.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41.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42.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43.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到教学中。
44.较好使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与书面语言,使用普通话教学,规范书写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
45.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46.鉴别小学生行为和思想动向,用科学的方法防止和有效矫正不良行为。
(十一)激励与评价
47.对小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与判断,发现和赏识每一个小学生的点滴进步。48.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给予小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49.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50.利用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二)沟通与合作
51.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52.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53.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54.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55.协助小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三)反思与发展
56.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57.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58.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小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小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小学教师入口关;制定小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小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小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小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小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小学绩效管理机制。
(四)小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
第四篇: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
关于印发《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广东的需要;是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必然要求;是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各地要切实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二、各地要根据《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及其实施意见要求和本标准规定,将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结合实际,制定规范化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并大力推进。对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未达到规范化标准的学校,要制定限期改造计划,集中力量加快改造进程,尽快提高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达到规范化标准比例。200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其他大中城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达到80%,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力争达到50%;201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其他大中城市达到100%,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达到80%。
三、各地要切实将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与中小学布局调整、危房改造、生活设施改造、新装备建设、强师兴教等工程结合起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四、省建立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完成情况督导制度。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将每年组织对各市、县(区)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各市、县(区)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的完成情况。
广东省教育厅 二○○六年八月十日
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进我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标准。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义务教育公办普通中小学校,是各级政府规划、设置、改造和管理普通中小学校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另行规定。
第二章
办学条件
第三条
学校有独立的校园。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小学不低于18m2,初中不低于23m2。市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9.4m2,初中不低于10.1m2。
第四条
学校布局、选址、规划设计、建筑标准等符合国家《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要求,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学校内不得有宗教活动场所,不得铺设过境架空高压线。学校周边环境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得与市场、医院太平间、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加油站为邻。与化学、生物、物理等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得有游戏机室、歌舞厅、桌球室、网吧等经营性场所。教学区的环境噪声应符合《民用隔声设计规范》。位于交通要道、过境公路旁的学校,应设立交通安全标志。
第五条
小学规模一般不少于6班,班额一般不超过46人。
初级中学规模一般不少于12班,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
第六条
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校舍、运动场地、体育设施及仪器设备、图书。
(一)校舍
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6m2,初级中学8m2。学生宿舍小学生均建筑面积4 m2,初级中学4.5 m2。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每个教学班必须有普通教室1间。学校有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可由具有视听功能的计算机室代替)、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图书室(馆)(包括藏书室、阅览室)、仪器及器材储存室、广播室、团(队)室、心理辅导室、卫生室、综合档案室等。31班以上初级中学须增设计算机室和语言实验室各1间。小学还须设有科学实验室。初级中学还须设有理、化、生实验室(包括准备室、仪器室、储存室,初中19班以下生物实验室可与化学实验室合设)。办公用房:学校设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会议接待室等。生活服务用房:学校须设置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厕所。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堂、浴室、学生宿舍、单身教工宿舍。
(二)运动场地、体育设施、器材
生均运动场地面积,小学不低于11.6 m2,初中不低于10m2。市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5 m2,初中不低于4.3m2。小学18班以下须设100米直道田径场一个。小学18班以上、初中24班以下须设200米环形田径场一个。初中25班以上设400米环形田径场一个。小学和初级中学须按规模设置一定数量的篮球、排球场。中心城区小学确无条件的,至少须按有关标准设置篮球场两个及60米直道田径场一个。
体育器材按照省有关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配备。
(三)教学仪器设备、设施
学校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国旗旗杆,旗杆要直立,国旗要合乎规定,无破损、无污迹。课室及功能室正面墙上要悬挂国旗。学校须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规模,配备常规教学仪器、器材及信息技术教育设备。18个班以上小学和初级中学按照国家一类标准配备,其它小学按二类标准配备。
计算机室按标准班额每人一台配备计算机,保证教学时学生单人单机;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有供教师使用的计算机。有条件的学校逐步建立校园网。
(四)图书
生均藏书量小学20册以上,初中25册以上,并有一定数量的教参资料、工具书和报刊。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量标准的1%。
第七条
按上级核定的编制和任职资格规定配备教职工。校长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小学校长有大专学历或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初中校长有本科学历或中学一级教师职称。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应分别持有小学、初中《教师资格证书》,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99%以上,其中大专学历以上占50%以上,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90%以上,其中本科学历的占一定比例。600人以上的学校须配备具有执业医师或执业护士资格的专职卫生技术人员,配备获C级以上培训证书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第三章
学校管理
第八条
学校具备法人条件,取得法人资格,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九条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以人为本,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办学,有明确的办学宗旨和章程。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维护学生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学校应按规模内设分管教学、后勤等工作机构。规模较大的学校应设学科组、年级组。机构职能和人员职责由学校规定。
第十一条 学校建立健全校长办公会议制度,研究决定学校重大事项。学校须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学校发展规划、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学校章程的制定和修改、涉及教职工权益的重大事项等须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校长要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和学校基层组织,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校长要发挥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
第十二条
学校须建立健全部门岗位责任制。年级组、学科组、图书馆、实验室、档案室等都要有明确的管理要求和责任人。
第十三条
学校按有关规定建立教职工人事管理制度,实行教师聘任制。
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学校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学校建立健全教职工业务考核制度,完善教职工激励制度,奖励认真履行职责的优秀教师。
第十四条
学校应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业务培训和对外交流,保护教职工的合法权利。
教职员工应服从学校安排,自觉履行岗位职责,为人师表,参加政治和业务学习,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和有关教育教学活动。
第十五条
学校须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自觉接受上级教育、财政和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合理使用经费,提高办学效益。
第十六条
学校须建立健全对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文体器材、生活设施和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的管理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使用效率。
第十七条
学校应当遵守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学校实行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并设立保卫机构。学校食品卫生、设施、消防、用电等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财务室、档案室、食堂、宿舍、各类专用教室、传达室等场所有专人负责管理。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均有明确的安全责任人和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师生安全。寄宿制学校要加强校园治安巡逻,节假日要安排人员值班、护校。
学校应因地制宜地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师生自救自护能力,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有专人负责卫生和安全工作,建立师生健康卡片,组织师生定期或不定期体检。
第十八条
学校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服务区域,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实行常态编班,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学校应规范学籍管理工作,配备学籍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学生转学、休学、复学、升级、留级、跳级制度和学生异动情况报告制度。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第十九条
学校须落实校务公开制度。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等须符合校务公开的有关规定。第四章
教育教学
第二十条 学校应当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均应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第二十一条
教育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第二十二条
学校须按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省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校历安排课程,组织教育教学。课时符合国家规定。学校须使用经国家或国家授权的省级教材审定部门审定的教材。学校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学校应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第二十三条
学校须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通过德育课程和专题教育,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展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预防和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学校要严格执行中小学升降国旗制度。学校教职工应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重视体育和美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的法规。
学校通过体育课及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学校应开设音乐、美术课,开展课外艺术活动。其他学科应发挥各自的美育功能。美育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提出服饰、仪表、语言、行为等审美要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校园环境绿化、干净、整洁、美观、有序,校园文化环境注重教育性、科学性、有特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
第二十五条 学校应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引导小学生学会自我服务、参加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组织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和适当的生产劳动。
第二十六条
学校应每年举办全校性综合文体活动。
第二十七条 学校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当地青少年宫、科技馆(站)、文化宫(站)、图书馆(室)等校外教育和活动场所,加强对学生课外校外活动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文化体育文娱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合理安排好学生的课余时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竞赛、评奖活动及校外活动应遵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
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庭、社区的联系,共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应成立家长委员会,收集家长的意见、建议,方便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家校共同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第二十九条
每个教学班须配备班主任。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和组织好班集体活动,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了解和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做好学生综合评价工作,协助各科任教师共同教书育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主动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的表现,学校要建立和健全班主任家访制度,班主任每学年到每个学生家庭访问应不少于1次,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情况,共同商量教育孩子的有关问题。
学校应组织班主任学习培训和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建立和完善班主任津贴制度和奖励制度,定期表彰优秀班主任。
第三十条 学校须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以课程标准和《中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对学生在校期间品德、智力、体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第三十一条
学校应建立校本教研及校本培训制度,健全学科组教研制度、年级组集体备课以及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制度。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活动,推广科研教研成果。主动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三十二条
学校应健全学生、家长投诉受理、处理机制。学生本人或其家长可以对学校工作提出批评或建议。
学生本人或其家长对评价结果有不同看法的,可以向班主任或科任老师提出意见或建议。认为评价结果不公正的,可以向学校提出书面意见,学校应当受理,并限期答复。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普通中小学校参照本标准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标准中的“以上”“不少于”均包括本数(级),“以下”“低于”均不包括本数(级)。
第三十五条
本标准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
粤教基„2009‟95号
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财政局(委),各县(市、区)教育局、财政局:
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贯彻省政府《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2004-201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09‟26号)精神,落实《广东省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粤发改资„2009‟202号)的有关要求,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就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的目标任务 我省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经过3至5年的努力,使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以至地区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水平义务教育的要求。具体任务是:
―提高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达标率。到2011年,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中等以上城市义务教育学校100%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并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其余地区完全小学和初级中学基本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2015年,全省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学校布点、班额、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各场室及设施设备、师资学历达标率等全面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有关要求。全面改善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特别是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三室一场五有”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和生活设施。到2011年,全省独立建制的农村中小学有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三室一场”:标准配置教室、实验室(包括电脑室、语音室和小学的功能室)、阅览室和运动场(包括必要的运动器材);生活设施实现“五有”:有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有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厕所、有可供教师工作休息的住房,寄宿制学校还要有符合安全标准的学生宿舍、有符合卫生标准的学生食堂。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执行国家和省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加强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应按照国家关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标准,与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同步进行布点与建设,并纳入当地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统计。
二、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的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认真做好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的科学规划。各级政府要将规范化学校建设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加强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和改造的统筹。要根据生源情况、学校布点、学校规模和发展前景等因素,制定规范化学校建设的总体工作目标和科学规划。城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布点要根据常住人口分布情况和城市发展规划,按照就近入学和相对集中的原则确定。农村规范化学校的布点要在保证学生顺利入学的前提下按照适度集中的原则确定,集中力量办好规模较大的小学。常住人口规模较小的乡镇原则上集中力量办好中心小学。规模较大的乡镇集中办中心小学和1-2所片中心小学。常住人口规模特大的乡镇要根据人口分布状况,集中办若干所镇、片中心小学。初中原则上集中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办学,一般规模的乡镇办1所初中,较大乡镇可保留2所初中,常住人口规模特大的乡镇集中办若干所初级中学。镇、片中心小学和初中要按照省有关标准和要求,建成规范化学校。规范化学校覆盖率的计算将以规划保留的完全小学和初中为基数。农村保留的初小和教学点要纳入乡镇中心小学或片中心完小统筹管理,保障正常运作并逐步提高办学质量。
鼓励和支持各地在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学校办学模式改革,采取合并、一校多区或集团办学等形式,实行优质公办学校与薄弱学校联体办学,加快规范化学校建设进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二)建立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一校一案”制度。一是各市、县要对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情况进行全面摸查,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的通知》(粤教基„2006‟92号),逐条对照,找出各校存在的差距,逐校登记造册。二是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各校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行汇总分析,并结合实际,制定全市、县规范化学校建设的总体实施方案、步骤、工作措施以及各校的建设目标、整改任务和具体计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三是学校要细化规范化学校建设的各项工作,按规范化学校标准逐条列出整改的任务、时间和责任人。
(三)坚持“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兼顾并重。要对照《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办学条件的改善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三室一场五有”工程为重点,着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存在的教室配置不齐全,课桌破旧,照明不足,卫生条件较差,实验室、功能室的仪器设备和体育器材缺乏,运动场、教师工作用房缺口较大,校园脏乱等问题,全面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和生活设施。做好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要切实落实好课程计划,规范办学行为。实施和谐校园行动计划,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抓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校园净化、美化、绿化建设,加强安全卫生设施建设和校园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确保师生安全,创建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要深化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教师培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四)将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与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学校布局调整、教育强镇、强县(区)建设以及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过程中,要同时按照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关标准,做好校舍防震抗灾工作。规范化学校建设专项资金安排要以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并正式通过的学校布点规划为依据,要优先安排规划保留的初中、中心小学或规模较大的片中心完小,不安排规划撤并的学校。教育强镇、强县(区)以及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的申报、评估和验收要以完成规范化学校建设任务为前提。
三、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政府要切实把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要以县级政府为主组织实施,以镇为单位全面推进。地级市要根据省提出的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目标和任务,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建设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协调各县(市、区)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各乡镇要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县级政府要成立由政府办、发展改革、财政、建设、国土、教育、交通等部门参加的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局。要建立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制度,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对规范化学校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加以解决。
(二)加大投入,确保规范化学校建设所需资金。各地财政要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各项资金的统筹,调整支出结构,加大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投入。进一步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有关政策。要确保教育费附加和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教育部分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积极鼓励捐资助学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2009年-2012年,省财政将整合部分中央奖补资金和省本级义务教育专项资金,通过竞争性分配方式奖补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具体办法另行制定。2013年以后待资金落实后原则上参照以上办法执行。
(三)加强督导检查。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要根据《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制定具体明确的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验收办法,定期组织对辖区内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达标情况进行验收。在验收过程中,要认真对照《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严格坚持标准。对原已评上等级的学校,也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省将建立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情况督导公布制度。每年12月底前,各市要将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情况,包括义务教育学校总数、通过验收的规范化学校数等,报省教育厅。省将不定期对各地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情况进行抽查,并公布检查结果。要将完成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的情况作为评估教育强镇、教育强县以及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的重要内容,凡未完成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任务的,不得申报教育强镇、教育强县或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珠三角地区7市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的达标情况要作为考核当地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成效显著,按时或提前完成建设任务的县(市、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未按时完成建设任务或挤占、挪用、截留、滞留专项资金或弄虚作假、套取省规范化学校建设专项资金的,必须严肃查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和负责人的责任。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财政厅 二○○九年十一月三日
第五篇:调度规范化管理标准
调度规范化管理标准
第一节、煤矿调度人员规范化管理总则
煤矿调度工作的任务是由煤矿的生产特点所决定的,调度室是一个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的工作机构,把矿井各个业务部门、各个生产环节组织和协调起来,综合平衡,及时地反映和克服生产中的矛盾和薄弱环节,使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使整个生产过程均衡地有节奏地进行,因此调度员的能力素质、责任心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是在出现重大隐患或安全生产事故时极其重要,为了更好地提高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矿井安全有序生产,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制定调度人员规范化管理细则。
第二节、调度工作的基本任务和职责范围
煤矿调度工作主要有以下三大基本任务: 一)、掌握矿井安全生产状况。
1、掌握井下现场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情况。
2、掌握采掘作业规程和单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
3、掌握重大安全隐患处理情况。
4、掌握矿井安全生产发展态势。
在日常工作中,调度工作必须严格检查、督促矿井各个生产环节和主要生产岗位上的人员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各种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遇到紧急情况时,调度室应按照程序进行处理,指挥现场人员排除险情,确保安全生产。在发生事故时,组织和指挥事故抢险,最大可能地控制和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处理程序见后附图。
二)指挥各生产系统正常运转。
组织和协调指挥生产是调度工作的主要任务,调度员应按照客观规律和矿井生产计划的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克服薄弱环节,排除生产障碍,使生产各个环节和专业间协调有序地进行,保证矿井生产计划的完成。
三)组织和协调生产准备工作。
调度室要使生产接续准备工作有计划地进行,同时要全面了解掌握采掘机械的使用情况、矿井停产检修和季节性工作,并进行统筹安排,确保矿井总体平稳、均衡生产。督察采掘工作面现场情况,组织正规循环,及时掌握矿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并做好经济效益信息的整理和反馈。
第三节、调度室的职责
1、负责日常生产的组织和指挥,按班、日、旬、月完成原煤生产、掘进进尺、开拓进尺、重点工程计划。
2、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各种操作规程、作业规程指挥生产。当出现威胁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时,调度室有权下达调度指令并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当发生重大事故时,调度室应根据领导指示,组织有关部门,调动所需人力、物力积极进行抢救。
3、及时解决生产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督促检查各基层单位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凡是涉及到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有权对同级业务部门和基层单位进行统一调度,行使调度职权。
4、调度和督察生产准备进展情况,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及时作好生产准备工作,确保采掘正常接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矿井生产能力的相对稳定。
5、调度和督察主要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作好设备调剂,合理利用设备,督促设备检修情况。
6、组织均衡生产。抓好起初的生产是生产组织的关键,要特别关注每天的夜班、每月的上旬以及每季度第一个月的生产,搞好综合平衡,与有关部门配合,及时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并进行督促、检查、落实,保证生产有续地进行。
7、准确及时地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对领导下达的指令或工作安排,要及时追踪贯彻执行。对基层反映的生产活动情况和出现的重大问题,要如实、迅速地向有关领导汇报。
第四节、调度人员的职责
一)矿调度室主任岗位职责
1、在集团公司调度室和矿长的领导下,负责总调度室的全面工作,根据矿井生产计划对日常生产进行安排和调度指挥。
2、做好日、旬、月、季、年的安全生产综合情况分析,每月、季要有安全生产综合分析材料,给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3、参加各种生产会议,对有关安全生产的安排和决议负责督促检查,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4、掌握生产动态和生产完成情况,搞好综合平衡,组织均衡生产,协调有关领导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尤其要盯住生产安全关键问题的落实整改情况。
5、掌握生产部署、采掘工作面的接续情况,督促解决问题,保证矿井正常生产。
6、负责接受和传达集团公司或上级领导下达的有关安全生产指令、指示和阶段性工作部署,并检查落实情况。
7、负责协调生产单位和辅助单位以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8、负责协调和处理妨碍安全生产的问题,消除生产中的薄弱环节,重点调度各类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发生重大事故时,负责调动所需人力、物力等,积
极进行抢救。凡是涉及到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有权对同级业务部门和基层单位进行统一调度,行使调度职权。
9、定期检查调度工作情况,定期召开调度专业会议,总结工作,负责调度系统业务管理,按照质量标准化标准,定期进行考核,纠正偏差。
10、负责组织调度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11、负责向上级领导汇报调度工作,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12、负责分析生产组织情况,找出影响生产的主要原因和因素。一)矿调度室副主任岗位职责
1、协助主任做好调度工作,并负责组织室内人员共同完成所担负的任务。
2、掌握集团公司、矿的年、季、月生产工作安排,协助主任协调、指挥均衡生产,及时了解安全质量情况和生产动态,当井下现场出现重大问题或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应组织有关人员亲临现场参加处理或抢险救灾。
3、了解掌握采掘部署以及设备性能并参加固定设备检修计划的编制。
4、发现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时,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负责贯彻上级领导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通知、指示、命令,跟踪落实各单位的落实执行情况。
6、参加有关生产会议,督促落实会议确定的工作事项,对生产中的关键问题,组织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提出专题分析材料,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7、负责完成集团公司、矿领导及主任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三)值班调度员岗位职责
1、负责掌握集团公司、矿当班生产作业计划完成情况,并负责当班生产数据和安全生产信息的整理汇总,预测预报下班的生产情况。
2、在矿井发生重大事故时,按照相关程序立即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调度一切力量,协助领导组织抢救工作。
3、及时掌握井下各个系统生产动态,熟练地指挥生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根据问题性质情况向相关人员汇报并协助处理,确保矿井正常生产。
4、认真如实地做好各项调度记录,准确无误地计算各种数据,整理汇集矿井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给领导提供参考资料。
5、对当班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交接班时,向下一班人员详细说明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重点注意事项,并做好记录。
6、负责汇报上级领导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通知、指示、命令,并做好详细记录。负责完成矿领导及主任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7、认真做好上下井人员统计工作,跟班干部人数、姓名、下井时间、地点以及影响安全生产的时间和误产情况等。
8、做好调度会等各项记录,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存在的重大问题并追踪落实做好记录。
9、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做到严、细、准、快,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指挥灵,在处理各类问题时要多谋善断,方法得当,果断不留后遗症。
10、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如实地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工作。
11、遵循事事有着落、条条有回音、项项有记录的调度工作原则,要求每一件问题都要落实到实处。
第五节、调度人员的应知应会
一、应知
1、矿井的开拓方式、开拓水平,矿井现有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及其变化。
2、矿井的采煤方法、支护形式、循环进度、掘进工作面的爆破及支护方法等。
3、矿井的提运方式和现有的大型固定设备与能力以及矿井运输和排矸运输系统。
4、矿井供电、排水、提升、通风、运输系统情况以及主要通风机的型号和能力,矿井的核定生产能力。
5、当年矿井的瓦斯等级、煤的爆炸指数、自然发火期和每个季度修编的矿井灾害预防计划和事故避灾路线。
6、各采掘工作面或各单项工程等的施工规程及措施及当月的生产作业计划。
7、矿井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8、工伤救护的基本知识,各类事故抢险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二、应会
1、会使用调度室内的各种通讯工具与内外通话设施、计算机、各种电话和传真机等。
2、会组织日、班生产工作和循环作业,能独立应对生产工程中的一般问题。
3、会掌握生产动态,分析发展趋势,做好预测预报。
4、会计算生产工日数、日均和月均产量与进尺、单产、单进、正规循环率、均衡生产率、生产事故率和采掘日生产能力与利用。
5、会做班、日、旬、月的生产与安全分析。
6、会看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单项施工图、采掘作业规程的各种附图和矿井避灾路线图。
第六节、季节性、时段性调度工作重点
一、每季调度工作重点
1、第一季度正处于年初起步,尤其是1、2月份气候寒冷以及元旦、春节等节日,都会影响职工正常出勤。因此要继续加强对防寒、防冻、防火等工作的情况调度,保证地面生产系统不出故障,生产正常,作为全年的开端,要保证完成季度计划,为全年开个好局。
调度室要掌握地面生产系统、排矸系统和要害岗位的冬季防冻准备工作情况。着重调度在结冰期到来之前安装和检修好各重要岗位的取暖设备。当出现冰冻天气时,要及时了解井口是否有积冰现象,防止出现井筒掉冰伤人事故。
2、第二季度是煤矿生产的大好季节,但由于春耕和夏收等,职工出勤状况直接影响矿井生产,调度室应详细了解这些情况,为领导提供决策信息,确保上半年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同时要提前做好防汛、防排水、防雷电、防暑降温等前期准备工作。
3、第三季度正值高温雨季,调度工作要高度关注矿井防暑降温和雨季“三防”情况。在雨季到来之前,矿由调度室牵头组织一次矿井全面检查,找出不足,堵塞漏洞,调度室在汛期应注意以下几点:
1)熟悉矿井的“三防”计划,明确当年的“三防”任务,并掌握“三防”工程进度,及时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2)从4月份开始每旬调度一次“三防”工程完成情况,督促在6月底前全部竣工。
3)定期向上级汇报。
4)在雨季期间每天收听天气预报,做好气候突变的应急准备。5)检查防汛器材准备情况和交通车辆、通讯设施情况。
4、在第四季度组织全面完成全年任务,并要全面分析全年生产组织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从系统上整体上靠路下半年生产布局,为下半年生产做好准备。
二、每天调度工作重点
矿调度室主任每天要听取各生产单位、辅助单位汇报当日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次日的工作安排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统一平衡,安排第二天的生产任务,对基层单位提出需要协调的问题,应当尽快研究解决,做到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天。生产会议确定的事项,应由各班调度员组织督促落实。
三、每班调度工作重点
1、接班后首先要检查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采掘工作面的生产任务落实情况和开工动态。对采煤工作面要问明当班职工出勤情况、现场安全情况、班计划落实情况,工作面顶板有无异常情况,并向班区长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对掘进工作面要问明工作面安全情况和当班工作安排情况、材料供应情况、计划进度、出勤情况、运输情况并向班区长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2)提升运输情况。一是要问清楚井上下主要运输系统运转情况、井口装载系统情况、各转载点人员到位情况。同时还要问清楚井上下车皮供应情况、各煤仓接班后仓储情况。二是要问清楚各主要岗位人员交接班情况,如瓦斯员、配电工等。三是要问清楚大型设备运转情况如抽风机、压风机、绞车、各水平水泵运转情况等。四是供电安全情况。了解计划停电时间、影响时间并通知相关单位做好准备工作。
3)“通防”情况。通过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查看井下各监测点的瓦斯及有害气体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查明原因,并做好相关记录。
2、班中调度以下情况
1)上班转交的重大问题处理情况,包括隐患和事故处理,领导交办的事项以及其他待办事宜、基层要求解决的问题等。
2)每1~2小时调度一次井下各头面安全生产情况,掌握生产动态,并及时做好详细的记录。
3)随时注意调度视频和监测系统显示的生产信息,发现异常现象必须立即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随时同机电电板房、各部皮带运输司机取得联系,掌握机电主要设备的运转情况。
5)及时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对基层人员反映的问题,调度人员要问明情况,必要时安排有关部门和人员到现场解决问题,对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处理完的问题,要每半个小时调度一次处理进度。
6)后半班要向各采掘工作面调度一次前半班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后半班的预计完成情况。交班前调度一次各采掘工作面、井上下运输系统、通风系统等安全生产情况。
日常业务处理及交接班
一、当班调度员业务处理规范化程序(本矿用)
1、当班调度员每班必须准时参加工前会,详细了解当班生产作业场所、作业计划,会上重点安排的注意事项,以及各单位之间需要协调调度的问题等,同时必须做好详细的记录,记录要规范:会议时间、地点、记录人和会议内容等字迹清晰、条理分明,需要重点关注和调度的问题要做好标记。
2、接班时要提前10分钟到达,翻阅并了解上一班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待办事宜、人员上下井情况、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各系统运转情况等,必须做到对上班情况了如指掌,存在问题及当班情况在接班1小时内重点调度和督促检查一次。
3、接班后,根据当班生产计划和上一班任务完成情况,编制当班生产计划完成指标表,要求数字准确,实事求是,不缺项。
3、接班后2小时内要对各岗位人员交接班到位情况、各系统运转检查情况、上一班存在问题处理情况、以及各采掘工作面安全、地质状况等做一次详细调度,并对他们提出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和主要注意事项,同时对调度的情况必须做好记录,记录要详细:如要调度的人员、时间、地点、调度的现场情况、注意事项、解决问题的措施、存在问题影响的时间和处理问题的时间等,对于存在的隐患问题每半小时追踪调度督查一次,了解问题处理的进展情况,如隐患的处理确实存在相当的难度,必要时调度相关专业人员或领导干部到现场处理。
4、接、打电话必须使用文明用语,如“你好…”。对于基层单位汇报需要解决、协调或上级领导临时安排的事项,调度人员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给予解决,不得拖延,处理结果及时通知单位或个人,并做好记录。
5、班中管理人员上下井时间、去向、下井质量、发现问题及处理措施等必须如实及时记录,违反规定的及时进行通报处罚(根据矿井管理人员下井质量管理规定和其它制度执行),班中每2小时向矿灯房和自救器室调度一次人员上下井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上下井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矿井上下井人员管理制度》,否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6、收听上一级机关的调度通知、调度通报时,要按照规定作出记录,或先录音后整理,另抄录一份送领导批示,记录时必须写明来电单位、时间、来电内容、要求及注意事项等。接受上级传真电文要按照正式文件手续办理,编号登记,并呈送领导批阅并复印一份存档。在下达调度通知、通报后,根据领导批示催办,办理结果必须做好详细记录,保留存查。无论是电话通知还是传真电文等,调度人员接受后必须立即通知到相关单位或个人,并记录通知结果,电话通知或传真电文领导审阅或批示后必须要签字。
7、班中基层单位带班领导每2小时向调度室汇报一次班中情况,调度员分班初、班中、班末分别调度一次井下各单位、各岗位班中安全生产及各大系统运转情况,并作好被调度的人、时间、单位和调度情况的记录。班中遇有特殊情况或急待解决的问题,调度人员必须明确解决的单位或个人,遇有隐患或重大事故预兆时,调度人员必须按照程序通知值班人员、相关单位或领导,同时调度人员必须临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恶化,并作好详细记录。
8、班末,调度人员必须作好班中各项调度记录的汇总,如班中解决问题状况、任务完成进度、产量情况、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人员出勤、人员上下井情况、待办事宜等。
9、班次间的交接。
1)在交班前对当班生产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填写好调度日志或交接班记录簿。
2)当班发生的只要问题应将处理结果做好记录,待办事宜和未解决的问题要进行详细交班。具体做到五交清:
交清当班任务完成情况;
交清安全情况及各类事故、重点工程和关键部位的变化情况; 交清领导指示,上级通知、通报、指令等办理及贯彻执行情况; 交清正在处理和待处理的工作详细内容; 交清下一班生产任务雨季和可能发生的问题。
10、当班存在问题处理及汇报程序见后附图。
11、下一班人员在未到来之前,上一班调度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并将该情况汇报相关领导,由领导决定下一班接班人员。
12、接班调度员必须认真听取交班调度员所交的情况,仔细查看调度日志和其它方面的记录,并在交接班记录簿上签字后方可下班。
13、调度人员在班中必须严格遵守矿相关规定或调度室管理制度。
第七节、调度员处理问题流程表
第八节、发生事故时汇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