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添画人像说课稿
aa
《添画人像》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来自玫瑰园小学的黄颖倩。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12册第九课《添画人像》。下面将分五个板块进行说课。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标明确要求我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感受、体验和游戏性。让学生看、画、做、玩融为一体,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活动的持久兴趣。”我也认为,使学生产生对美术活动的持久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是发掘、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基础。
因此,我希望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背景分析:
这一板块我将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来阐述。
1.教材分析:本科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习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美术知识,依据原作进行想象,充分发挥发散思维,去创新设计和表现人物。
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孩子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达趋向。同时掌握了线条、色彩的基本表现方法,能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和技巧完成作品。
三、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学习人物头像的画法,运用发散性思维添画人像。
3.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学习利用头像的一半,创造性地
添画人像。
难点——发散和想象,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表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人物图片、三庭五眼挂图、范画、绘画工具。
学具准备:人物头像(照片或图片,如果是自己感兴趣的卡通形象也可以)、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共有四个环节。环节
一、启思激趣导入
1.通过展示肖像画一秒变添画的小魔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就此引出课题《添画人像》。
环节
二、尝试探索发现
这一环节主要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画人物头像的基本方法,对人像有个形
态体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请学生通过小魔术和ppt里的作品,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什么是添画。理解“添画人像”的书面含义。二是展示三庭五眼的挂图,请学生找出其中规律,并回到课本上出示的范画,请学生归纳表现方法、艺术形式(如油画棒、彩铅、版画、国画等)。待学生回答后,我来总结各种画法的特点,并以关键词的形式板书。如:素描——光影,体积感;立体派油画——形块的空间;版画——线条,装饰感;国画——笔墨韵味。
环节
三、点拨引领创造
首先,播放课件里的人物切割动画,展示添加过程。观赏完毕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1)片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是?(2)添加部分运用的什么绘画形式?(3)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夸张、变形)
讨论完毕后请学生代表进行反馈,并总结操作步骤:选择图片→图片切割→工具选用→创新表现。
我希望通过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了解作业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习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进行表现,启发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大胆进行表现。
环节
四、欣赏探讨辅导 这一环节分为两部分:
1.欣赏作品,教师示范
首先展示两幅创意性、趣味性强的添画给学生欣赏。并以诙谐幽默的语气表达自己想在各位同学面前露一手,请同学思考,老师的创作能带给你们更多灵感吗?
通过展示范画和示范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同时还可以打开思维,除了课本上的传统添画外,我们还可以创作另类的、能融合我们情感和思想的添画作品。(如为了表现科技时代与传统农耕时代的对比,可以观音像为原型,添画机器人)师:在了解了如何添画之后,同学们是不是也磨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呢?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在18分钟内完成添画,方法和风格不限。教师巡视辅导。对需要帮助 的学生给予帮助。
(2)待大部分学生完成作品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学生互评,教书鼓励性评价。
(3)拓展延伸,教师总结
除了添画人物形象,我们还可以添画其它作品,如风景、动物、植物等。通过添画作品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而我们也能从中发现、感受更多不同的美,并自己创造美,更能在作品里寄托我们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结束后就进入了我说课的第五个板块——教学评价与反思。人像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可避免的会有部分学生对此产生为难情绪。一是因为人像难度大,另一方面是怕自己一半画不好而破坏了画面的完美。因此,扩大添画范围,如既可添画人像,又能添画动物、卡通形象,且原来的一般用现成的图片。以这样较宽松的条件来进行添画创作,降低操作难度,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敢于动笔作画。
小学美术教学并不是要培养出高水平美术专业人才,而是要让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兴趣,发掘他们的美术天赋。因此我会利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能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过程中。只要参与了,各方面的美术能力和素质才能得到锻炼和是我的提高。
至此,我的说课完毕,接下来为各位老师展示我的板书设计。
这样就进入了我们说课的最后一个板块——教学评价与反思。
七、拓展延伸,教师总结:
师:
理解“添画人像”的书面含义:请大家看到ppt上的几组图片(课本上的),结合刚刚的小魔术,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添画人像”么?(利用头像的一半,创造性地添画人像)形态体验:
(1)出示三庭五眼挂图。
(2)师:仔细观察、分析这张挂图,你发现了人的五官有什么规律?(三庭五眼)
回归到课本上位我们展示的范画,你发现哪些大致是符合人体五官规律的?(查
理苏里耶、苗女、陕北石匠、小女孩)
哪些是艺术变形的?(持扇少女)
你发现了几种表现形式?(油画棒、彩铅、版画、国画等)
大家找到了这样几种绘画形式,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他们的特点(板书各种画法的特点)
素描:光影 体积感
立体派油画:形块的空间
版画:线条 装饰感
国画:笔墨韵味 点拨引领创造:
师:我们刚刚认识了几种绘画形式,也欣赏了课本上的范画,接下来请同学们观赏老师为
大家准备的一小段动画(播放课件里的人像切割图,展示添画过程)
观赏完毕后,请大家带着这样几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片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是?
添加部分运用的什么绘画形式?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夸张、变形)
讨论完毕后请学生代表进行反馈。
总结操作步骤:选择图片→图片切割→工具选用→创新表现 赏析探讨辅导:
第二篇:添画人像教案
第9课
添画人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技能目标: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欣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散和想象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
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引出课题——《添画人像》,根据作品分析添画人像的方法。
三、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欣赏书中18页、19页的图片,分析、讨论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
2、讲解、演示添加人物头像的方法步骤。学生观察,谈出感受。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交流并添画人像的另一半。
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收集自己的头像图片。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人物头像的画法,运用发散思维添画人像。
2、技能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利用头像的一半创造性的添画另一半。教学难点:发散和想象表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 上课。
二、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带来的图片,说一说人的五官特点。
三、探究学习:
1、添画游戏:发给学生一些人物头像图片的一半,添画人物的另一半。
2、引导学生欣赏一些添画作品,分组讨论:添画人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哪些地方可以发挥想象?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艺术实践,进行添画人像。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还可以选择其他绘画题材的作品进行添画。教学反思:
第三篇:添画人像教学反思
《添画人像》教学反思
六年级美术课上《添画人像》一课。画人像对于小学生来说始终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山峰;当看到书本中在素描头像的另一半添画色彩的头像作品时,当看到老师画好的头像时,大部分学生抱着羡慕的表情欣赏后就打起了退堂鼓。一个是因为画人像本身难度很大,一个是怕自己的另一半画不好破坏了画面的完美。我索性来个“趣味添画”首先,我把添画的范围扩大:可以添画动物、卡通等形象的另一半,而且原来的一半可以直接用现成的图片。学生眼前一亮,四处寻找图片资料,或者画自己拿手的卡通形象。其次,我将自己画的小女孩的头像从中间一撕为二,取一半进行添画,并且添画时将原画的表情进行了改变,破坏了原来完美的形象。学生哗然后,露出“我也可以”的表情就这样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信和兴趣,同时也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添画作品。
小学的美术教学并不是要培养出高水平美术专业人才,而是要让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兴趣,发掘他们的美术天赋。培养兴趣很重要,学生有了兴趣就能够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过程中;只要参与了,各方面的美术能力和素质才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
《添画人像》教学反思
细河区八一路小学
白怡 2011.10
第四篇:《拼贴添画》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以拼贴画的形式进行创作。拼贴画可利用的材料非常多,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纸拼贴画是最易于学习和掌握,它对学生的纸工制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纸拼贴画从方法上可分为撕纸拼贴画和剪纸拼贴画。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可操作性,由浅入深地制定实施计划,并依据不同纸材的特点,让学生大胆动手实践,从造型、色彩到构图,有创意地自由发挥和想象。本课设置的目的是在设计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操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在拼贴中了剪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感受拼贴画的创作乐趣。教材上选用的学生优秀范作,注意体现了材料的综合性和方法的多样性,为学生创造性现提供参考。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类,第一是应知目标:通过思考、比较、想象
与讨论,学生感知绘画与拼贴画的不同效果,了解拼贴画的艺术形式美,提高审美趣味。第二是应会目标:学会拼贴添画的基本方法,尝试剪纸、撕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第三是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利用收集的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进行拼贴画创作。教学难点:纸材的巧妙利用,创新的表现内容。
四、说教具准备:
本课是需要用到的教具有范画,示范用纸,旧画报,旧报纸。
五、说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方法用到的有讲授法,主要是分析《吉他》作品的部分。在带领学生分析如何搭配画面的部分用到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示范画过程中运用到演示方法。目的是在演示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拼贴画的步骤,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问好。学生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目的是稳定学生情绪。
(二)、游戏导入。为“熊猫、小鱼儿”找家。通过学生动手做,帮助小动物们找到适合生活的环境。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课题:拼贴()画
(三)、讲授新课
1、首先欣赏毕加索的拼贴画作品《吉他》。(旧印刷品及废弃物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目的是通过欣赏《吉他》这幅作品,了解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初步感受拼贴画的艺术魅力。
2、其次欣赏一组图片,让学生分析每幅作品表现的主题。目的是使学生明白每一幅作品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3、接下来是小组讨论:拼贴添画作品与绘画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主要是技法上有什么不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思路,更好的开阔创作思路。
4、在以上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如何搭配画面?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归纳出具体的方法步骤。教师小结,归纳出具体的步骤:强调要选尺寸大,色彩艳丽的图片放在画面显眼的位置。其次搭配其他图片,完善画面。
5、教师演示。讲解用手撕纸(剪纸)的方法,拼贴好后,根据画面需要,用笔添画其他物品或是背景,美化画面。把课题补充完整拼贴(添)画。学生观察学习拼贴添画的方法。设计意图是在演示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拼贴画的步骤,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6、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示。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范画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制作一幅作品,感受拼贴画的魅力。
7、提出作业要求:根据收集的纸材,利用拼贴添画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幅美丽的拼贴添画作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作业要求,准备完成作业。
四、学生作画,教师指导。学生以个人或是小组的形式进行制作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一幅拼贴添画作品。教师根据学生具体问题进行指导。并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上,对有创意或是画面新颖的作品要及时展示给其他同学看。
五、展示并介绍作品。
1、让学生自己(或小组代表)介绍本人(本组)作品。
2、学生互评作品。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锻炼学生评价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六、课后延伸。欣赏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小工艺品。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废旧物品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让它们成为美化环境的艺术品。设计意图是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了解生活中废旧物品的妙用,激发学生用双手装扮环境、热爱生活的情感。
第五篇:六年级美术教案 第3课 添画人像
第3课 添画人像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应会: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隐性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2.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重点: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难点: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准备: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课前作业: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学生准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眼力大比拼
他们的脸有什么特点?(出示几张著名人物的脸部特写:刘欢、李咏、肥肥、成龙……)2.欣赏漫画
出示其中几位人物的漫画像,说说这些漫画是怎样表现人物脸部的。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中国画家用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总结出绘画头部的理论,其中头部的基本形分别为:国、申、田、由、甲等。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 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 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什么叫“三停五眼”?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这三等分和五等分概括了各种脸型正视头像的一般规律。3.用一个词形容书中人物脸部的表情,思考自己会怎样来表现这些有特点的脸。
4.学习马三立肖像的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学生分析。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
“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学生发言。
1.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2.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3.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2.添画人像的另一半或其他。3.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
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