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育中望闻问切法的运用

时间:2019-05-15 04:4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语文教育中望闻问切法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语文教育中望闻问切法的运用》。

第一篇:高职语文教育中望闻问切法的运用

高职语文教育中望闻问切法的运用

胡小凤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科研处 江苏常州 213011)

摘 要:将“望闻问切”法这一医学妙方灵活运用到高职语文教育中,对于教师实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具有德育渗透、教育生成及学生评价的功能。但要注意的是,在望闻问切过程中不能摆教师架子,不能漫无目的,不能以偏概全。本文主要针对以上内容从操作层面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望闻问切”法;德育渗透;生成教育;学生评价

望、闻、问、切,合称四诊,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独特方法。如果将这种中医妙方灵活运用于语文教育,教师对学生实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了解,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同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对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及时调控语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望”、“闻”、“问”、“切”的教育解读

(一)“望”

“望”即观察,发现学生存在的种种问题,从而有效避免。“望”还能衡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并从日常行为来了解学生的行为规则和学习态度。

1.如何“望”

“望”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课堂教学中的“望”从顺序上说要遵循“三步曲”,要注意衔接性和连贯性。即:

(1)开讲前的望。教师走进教室时望学生,以一种轻松、自信、富有精神和充满关切的眼光,在开讲前几分钟就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同时了解学生在正式学习前的情绪状态,及时作好调控和引导。

(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望。这是一节课中最重要的望。教师“望”学生,交互来回的目光让师生融为一体,彼此进行信息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缩短师生距离,使教与学和谐地发展,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教师不“望”学生,必然将目光停留于书本、教案、黑板或其他地方,出现师生表面同处一室、实则分离的局面,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课堂教学结尾的望。通过“望”提醒学生注意总结性的内容,并让学生意识到老师从头到尾的关注,有利于协调师生关系,并为后续教育做好铺垫。

2.“望”什么

从“望”的空间来说,分为课堂内“望”和课堂外“望”。课堂内“望”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传递过程,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察言观色,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神态、举止,重点观察其面部表情,推断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情绪、注意力、意志和态度等,进而判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二是深情注视,向学生传递理解、信任、肯定、鼓励的信息,或是批评警示的信息,学生通过接受教师的这些目光信息,获得进一步学习的激励,或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课堂外主要是观察学生主动进行课外学习的情况。如学生上图书馆的频率、所借阅语文学习方面书籍的册数,在报刊杂志上有无学生习作出现,学校板报中学生创作的文学作品、书法习作的质量与数量等,教师都可以通过观察作好记录和统计,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状况和学习积极性。

(二)“闻”

“闻”即听,教师要听的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声音,需要不分场合地听。

(1)在语文课堂上听。听学生朗读课文和回答问题的音色、音质、音量,以及对语感、语气、情感的把握。通过听,了解学生的胆量、用语准确度、发言积极性和深刻性等。

(2)在语文活动中听。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干部竞选等活动,都是听的最佳时机,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语文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最能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

(3)在作文中听。教师通过批阅学生作文、日记、周记等,也能发现许多关于学生思想的痕迹,获得许多学生在平时不敢说不愿说的信息,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除此之外,语文教师也应象班主任那样,将听的范围扩展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去听最直率、最真实的声音。比如在师生交谈中听、在别的课上听,在学生宿舍听,在路上听,甚至在厕所听„„通过听,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以及他们对语文教学的意见等。

(三)“问”

教育教学离不开“问”,“问”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1.“问”什么

(1)课堂提问。包括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问题和课堂上临时生成的问题,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及时提出的问题。(2)课外交谈。课外交谈表面上是一种漫谈式的问答,但教师同样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使之具有可控性。比如,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问学生关于语文学习的愿景、对语文教学的建议、自己的人际关系、新学期打算、学习理想和目标等。

(3)问卷调查。主要征求学生对教学安排、作业量的意见和语文活动的设想,反馈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

(4)教师自身的反思之问。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种非常必要的“问”,其目的是以问促教和教师自身成长。主要问及自身职业道德、业务能力、思想理念等方面的内容,即言行是否符合职业要求、业务能力是否胜任岗位工作、教育教学理念是否符合课改要求、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上课前有无精心准备、能否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是什么、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做得如何等诸多问题。

2.怎么问

在问的过程中,技巧是良好教育效果的保证,不能为问而问。重点是“五要”:①问题要由浅入深,难易适度,并具有启发性和问的价值。②问题之间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③要掌握好提问时机,讲究问的艺术。④要注意问的对象,不能偏爱和忽视某些学生。⑤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恰当有效的提问方式。

(四)“切”

所谓“切”,就是客观真实地考察教材、教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分为“切教”和“切学”两个方面。

1.切教:

(1)切教材:包括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的知识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各章节知识点间的联系,对教材有较强的驾驭能力。

(2)切教学:要求教师善于结合学生实际调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2.切学:

(1)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即要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学习状况。要求诊断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要害,对症下药。

(2)切学生的能力:目的是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发挥不同学生的不同价值,扬长避短。学生的能力高低不一,各有所长,有的爱好书法,有的喜欢文学和写作,有的普通话水平较好,表达能力较强,擅长复述、朗读、演讲等。可以通过活动检测和任务检测的方式进行。活动检测即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活动,展现学生的语文能力,把握学生的能力分布情况。任务检测即通过任务引领,根据检测目标安排学生一定的学习任务,检查学习效果,测定学生能力。

(3)切学生的思想:掌握学生心理和思想的脉搏,找出学生思想问题的成因,寻找切入点,在教学中捕捉最佳时机进行德育渗透。

二、运用“望闻问切”法的教育禁忌 一忌摆教师架子:

传统教学中师生间缺乏交流,教师无法获得有效的学生信息。“望闻问切”法只有在课堂民主、教学民主的背景下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处于平等、和谐的交往中,教师才能深入学生世界,获取实际有用的信息。

二忌漫无目的:

望、闻、问、切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有了明确的目的,才能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依据,有所指导。毫无目的地观察、聆听或询问一个学生,就缺乏针对性,失去了工作的意义。

三忌以偏概全:

主要做到四个“防止”:①需要对信息加以整理、提炼、筛选,防止表面的、假象的信息掩盖本质。②要针对全体学生,防止教学不公平。③要针对学生的所有方面,防止用个别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全面。④望、闻、问、切是整体存在、互为联系和补充的,需要全面分析和综合,防止信息的权重失衡。

三、“望闻问切”法的教育功能 1.德育功能

语文课程是各类高职院校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德育任务,不能做德育的旁观者。因而有必要“捕捉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契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找到教书育人的突破口,从而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望闻问切”正为德育工作打开了一扇门。语文教师通过望闻问切而获得了大量反映学生思想状况的数据和信息,为德育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源。教师对这些信息经过分类、选择、分析、综合等,推断学生的思想状况,再结合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紧贴学生思想实际,进行相机渗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实施德育影响,实现德育功能。

2.教育生成功能

“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不可能预设于先,未来不可能完全预存于现在。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就意味着实践过程及关系的创造性。”由此就有了生成教育的诉求。语文教学即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直接指向教学的实践,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自然生成,讲求灵活性和临场性,是“学生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望闻问切”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现场反应,据此调动和产生临场的教育智慧,从而使教育教学紧贴学生实际。教师“根据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发展序列的认知结构,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中德育因素的具体特点”,随机进行德育渗透。还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做出教学调整,创造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而这些都是备课时无法通过预设完成的。因此,“四诊法”为生成教育提供了有效信息,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利于语文教育中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评价功能

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导向之一。“望闻问切”法为评价多元化改革奠定了基础。(1)实现评价对象的多元化。传统的学生评价由于过分注重对选拔人才的服务功能,必然忽视许多极为重要的评价信息。“望闻问切”法为学生评价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作为评价依据,如学生的情感、态度、心理、纪律、方法、习惯、平时出勤等。

(2)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升学率不是高职教育的追求目标,学习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过程。因而仅仅运用终结性评价,单纯以考试分数来评价高职学生,与现实形成了抵触。所以还需要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在“望闻问切”过程中熟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为过程评价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广宇.捕捉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契机[J],职教论坛,2003(22).[2] 张金传.望闻问切的课堂妙用[J].今日教育,2005(12).[3] 谢 彬.课堂教学也要“望闻问切”[J].甘肃教育,2008(23).

第二篇:试论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

摘要: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的一种特殊锻炼方法。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因此,本文了解了体育游戏的特点及作用,探讨了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对于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游戏;体育教学

体育游戏是一种开展极为广泛的社会性活动,是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的主要手段。它是按照一定目的和要求而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的意识性活动,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大众性、普及性和娱乐性。现代的许多体育竞赛项目都是由过去的体育游戏发展演变而来的。由此可见,体育游戏是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体育运动的一种手段而贯穿于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和体育教学之中。正确认识和研究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运动智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一)体育游戏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任何人所设计的任何一种体育游戏都是具有一定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传授某种生活和劳动技能,可能是为了发展游戏参与者的体力和智力,也可能是为了游戏参与者某个方面的身体教育和身体娱乐。动物虽也有一些类似游戏的嬉戏,但那只是无意识的本能活动,与人的游戏活动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因此在进行游戏活动过程中,人们不但可以创造性的发展游戏的内容,制定游戏的规则,传授游戏的经验,而且还能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游戏。

(二)体育游戏有虚构和假想成分

学生在游戏时可以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可以与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毫无联系。它并不产生游戏本身目的以外的其它实用价值。正是因为游戏的假想成分,在游戏之前,学生无需做更多系统训练的准备。

(三)体育游戏具有娱乐性和竞技性

现代的许多体育竞赛项目都是由过去的体育游戏发展演变而来的,人们当初创编这些游戏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争强好胜,而是为了寻找快乐和乐趣。而且这些游戏的活动方式同时还受一定规则和要求制约,可以调节游戏者之间的关系。参与者良好的关系是游戏得以公正顺利进行的保证,有助于游戏的发展。

(四)体育游戏的可操作性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通常所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和普及性也为体育设施不足的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富有思想性、生活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的体育游戏项目,通过精妙的创意、有趣的过程、轻松的动作、新鲜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学生非但不会感到枯燥和厌倦,反而是符合这一时期青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真正实现了发展素质与愉悦身心的高度融合,通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高职体育的教育特点

高职学生一般处于青年期,这一时期的学生肌肉和骨骼力量不断增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已经趋于完善,体育运动能力随之提高。这部分学生学习与掌握运动的技能比少年时期速度快,不仅能注意模仿,而且动作更协调一致。随着他们运动调节能力的发展,体育游戏可伴随着其他运动项目学习。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中,对发展力量、耐力尤其重要,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敢于拼搏的时代精神。同时,对于稍微敏感的男女性别问题,体育教师应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有所区别,并且注意引导他们打破性别障碍,强调遵守规则和团结协作,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三、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游戏是一项极其丰富的活动,包括跑、投、跳、攀登等多种技能,对学生的反应、协调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也对身体素质的训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活动是,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游戏应做到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本质特征之一,如果没有趣味性,也就不能吸引学生了。要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身体得到锻炼、情操得到陶冶,单凭趣味性还不够,必须把品德教育渗透到游戏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发挥体育游戏教学的多项育人功能。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把趣味性作为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把品德教育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体育游戏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游戏教学应做到竞争性与安全性相结合游戏教学的趣味性主要来源于竞争,在一定条件下,竞争的因素越多,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比赛的气氛也就越热烈。因此,在组织游戏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注意适当增加游戏活动的竞争因素,以满足他们的获胜的欲望。同时,学生的过于兴奋,求胜心切,极易发生扭伤、撞伤现象;有时场地、器材等因素也容易给学生造成伤害,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一方面要保证游戏教学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必须确保学生听从指挥,严明纪律,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三)减少负面因素,评判应做到客观性与激励性相结合体育教师在制定游戏规则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在执行规则的时候要做到公平公正。学生对游戏活动的结果,尤其是胜与负的评判极为关注。因此,教师对游戏结束时的评判工作不能忽视。教师在评判时必须根据规则要求,实事求是对于游戏过程做出客观公正的裁决,否则稍有偏颇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此外,教师的评判还应注意激励性与导向性,在游戏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勇敢顽强、积极拼搏、遵守纪律、关心同伴、热爱集体的人和事,应予以肯定和表彰。对获胜者应勉励其谦虚谨慎,争取进步,失败者奋起直追。同时还应启发学生把游戏学习中的收获渗透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争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四、结语

总之,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的任务与要求,集思广益,开动脑筋,认真研究,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创造和运用体育游戏,针对所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断提高体育游戏的质量,努力使之成为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辅助手段,让学生在和谐、融洽、轻松、快乐的环境与氛围中增强体质,增长知识。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机智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机智的运用

摘要:教育机智是教师面对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教育机智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能有的放矢地调控教学;能释疑解惑,启迪学生智慧。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教育机智,民主思想是运用教育机智的前提;随机应变的技巧是运用教育机智的关键;宝贵的实践经验是运用教育机智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教育机智

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课堂教学的关键就在这个“活”字上,而“活”的根源就在于教师运用教学机智,有效地激发和诱导每一个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那么,什么是教育机智?它有哪些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教育机智?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何谓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灵活创造的能力。”它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育大辞典》认为:教师面对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它源于教师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技巧的丰富与积累,所以它是构成教育艺术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机智的作用

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曾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可见教育机智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何机智地、敏锐地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提高人才素质,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了自己和学生的发展,有必要培养完善自己的教育机智。

(一)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让学生根据诗中的描述作一幅画,表现边塞生活、边塞风光或送友归京时的情境。学生非常兴奋,画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画,如《八月胡天》、《忽如一夜春风来》等。

(二)能有的放矢地调控教学

教学中,常常回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形,常常会有一些干扰教学的不协调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及时地予以调控。学生的一皱眉,一举手,一个眼神,教师都须及时的捕捉,悉心地察辨――察其色,闻其言,知其心;要根据学生的外在与内在的各种变化,迅速地作出分析推断;要善于将一些干扰教学的消极因素、离散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对不符合课堂实际的原先的教学计划,迅速及时地进行调整,同时,这种调整又必须在自己的有效的控制之下,使之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教育机智

课堂教学机智,是教师个人风格的外化,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教学艺术。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教育机智呢?

(一)民主思想是运用教育机智的前提

关爱学生,才能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与尊严,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教学民主思想的基础。而教学中的“一言堂”,惟我独尊,就无法达到课堂上师生间的和谐,难以形成有利于教学的融洽气氛,甚至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方面,魏书生老师是一个榜样。他一方面强调语文的有序和系统(如画知识树),另一方面又强调无序和非系统。他上课,一篇课文,一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甚至于要掌握哪些字、词都常常由学生民主决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随机应变的技巧是运用教育机智的关键

如果说理智诚恳的态度,为教学机智的形成营造了宽松的氛围,那么,随机应变的技巧则为教学机智的顺利实现准备了必要的途径。教学中,有时会遇到学生猝其不意地提问,教师如能恰到好处地加以引导,就可以直接地为教学服务;有的则不能,这就需要老师随机应变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因素及时转化为积极因素。

第四篇:浅议高职语文教育论文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的教育形式,它的产生意味着一种颠覆、超越和重组,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变革和调整。而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核心课程,担负着启迪智慧、传承文化的重任,高职语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该如何定位,在教学中该如何操作、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却颇有争议。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育定位,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理解与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它指导学生从大量作品中吸取精华,感悟出语言规则,然后运用这些语言规则去指导说话和写作,以创造生成新的语言作品。语文教学过程,始于对已有作品的感悟,终于对新的语言作品的创造,自始至终都有深沉而强烈的人文精神灌注其中。近两年来,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陆续升格为了高职学院,与之成反比的是,生源质量却下降不少。许多高职学校文化基础课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学生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老师不得已只好唱“独角戏”,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更毋庸谈创新。语文在文化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却越来越得不到重视,越来越被“边缘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1)从教育形式来说,我国目前尚未对高职语文教育提出很明确的方向及具体要求,高职语文教材是鱼龙混杂,全凭各学校或教师的喜好决定,这不利于高职语文教育的整体发展。

(2)从就业环境来说,严峻的现实也助长了人们忽略大学语文的思想。如,很多用人单位都会对应聘者英语和计算机等级提出硬性、具体的要求,而对语文能力提出具体要求的单位偏少。这使得有些人认为,与其费心继续学语文,不如多学点英语和计算机,好为将来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而有些学校为适应潮流,也有意无意地放松了这方面的教育要求。

(3)从社会观念来说,有些人把语文教育当作了简单的说、写训练,认为这种训练可以随着高中毕业而结束,根本没有延续到大学的必要。

(4)从社会心态来说,由于经济浪潮的冲击,社会心态很浮躁,人的功利性很强,盛行快餐文化,当代经典作品少而又少,纯消遣作品却越来越多。人们在这样的心态下,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和阅读经典,尤其是古代经典作品。

面对高职语文教育的这种越来越严重的边缘化现象,我们不仅要思考,高职语文教育到底该如何定位?更要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操作,概而言之则是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的问题。

1.高职语文教育应打破传统观念,重新定位

对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有以下两种最典型的观点:

1.1 视之为通识课程,即工具类基础课程,实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西方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传统,是关注受教育者作为一个“负责的人和公民”的生活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三大领域。高职语文以其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中具有核心课程的地位。

1.2 视之为专业文化课程。其理论依据是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语文作为一门专业文化课程,是否开设要按专业学习的需求而定。这种观念下的语文,成为一门单纯的文化课程。视高职语文为一门专业文化课程的院校,存在着明显的“两极性”,即极端重视和极端忽视,并且人文素质意识淡薄。大多数这类学校的课程中,语文课已经消失或将要消失,有的也只是形式而已,边缘化现象突出。

职业技能的传授学习是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基本特征,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力之预备”。

高职语文的定位,应该联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将语文教育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高职技能人才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2.高职语文教育模式应突出其功能性和人文性

高职语文教育的关键是将学科教学纳入到职业教育的系统之中,明确了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重塑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笔者建议从语言的功能性和学科的人文性出发。

2.1 激活学生主动性,拓展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的尝试权,第一感受(学习者自主消化和感悟)机会均被精心配制的教案剥夺了。学生被迫“热情奔放”、“感受美好”。“教师现在的职责应是少传递知识,多激励思考;除了讲授以外,他将逐渐成为一位顾问、换意见的参加者、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而,教师应在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其兴趣,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困难。教师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试讲、复讲、讨论。留给学生任务和时间,让学生找资料、查阅工具书、写读书笔记等,因为“只有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的知识,才能对个人的发展产生意义”。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如果学生仅靠语文课内学的一些知识,而缺少甚至没有课外阅读,那么学生的语言资料和思想会近于枯竭,自学和表达能力会低下。相反,兴趣广、阅读多的学生,一般接受能力和思维逻辑性强,反应敏锐,作文时会有感而发,写出有思想、有新意的文章来。教师应该对课外阅读提出一些建议,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体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因人而异地给学生的兴趣留出余地,要求不可太精细。教师可要求学生把阅读过程中的感受、领悟经由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介绍给同学们分享,展开讨论。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有广泛的阅读情趣,先于学生一步,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学生推荐各类好的作品。

随着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变化景象,不同学科、专业的新词汇层出不穷,语言的传媒交互手段有电子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语文教学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因素,引进和利用新的知识和方法手段,增强语言教学的功能意识、环境意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2.2 突出人文性,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充实文化需求。

高职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①以能力训练为主,注重文化熏陶,着眼于高职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②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个性和特长;③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适时地安排、组织讨论课,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等。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文化思想和人格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此,高职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中除了传统能力的培养外,还应突出培养科学精神,凸显人文教育。要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言修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敏于发现学生某方面的语文能力优势,自觉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近年来,在整体文化观影响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为轴心,合理、巧妙地与其他学科联系、渗透,这是人才培养目标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充实文化需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讲解时侧重点也应不同。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是高职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的功能性决定着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从这一点上,我们应该认识到高职语文教师在教学模式中应凸显语言的功能性和学科的人文性。高职语文教学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培养出优质高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袁昌仁.试论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建构[J].陕西教育,2002,(8).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06:108.[3] 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4] 吕达.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第五篇:向量法在立体几何中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向量法在立体几何中的运用

作者:何代芬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27期

摘 要: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利用向量的模和夹角公式求立体几何中的线段长和两直线的夹角已多次出现,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必将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新的热点.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在解决立体几何的“点线距离”,“点面距离”,“线面夹角”,“面面成角”以及“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这五种题型中的应用,涉及的题目用传统立体几何法求解有一定的难度,而空间向量的介入使得问题迎刃而解.从中充分展现了向量法的独到之处和强大威力.关键词: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向量法

向量的引入为数形结合思想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特别是将空间向量知识应用在立体几何题目中,更是一改立体几何题目以前单一的传统几何法,给我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通过一个题的不同问题,领会空间向量中”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在解立体几何题目中的独到应用。

例题1 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4,AD=6,AA1=4,M是 A1C1的中点,P在线段BC上,且CP=2,Q是DD1的中点。

一、求点线距离

下载高职语文教育中望闻问切法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语文教育中望闻问切法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运用“望闻问切”工作法,释疑解惑,舒心理气,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运用“望闻问切”工作法,释疑解惑, 舒心理气,激发职工创新工作热情,创造和谐工作关系 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

    高职教育

    身为职业院校,如果教师的动手能力都不强,又怎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如果连职业教育的特色都逐渐消失,那毕业生将只是‘大专生’的复制,是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 是......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慈溪学院09秋小教本徐晶晶 摘要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人......

    英特尔未来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是从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出发,引发了教师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是一场教育思想观......

    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陈先林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月峰瑶族乡中心学校湖南郴州423023)摘 要: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和目标。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必须根据......

    关于高职语文教育的思考

    关于高职语文教育的思考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的教育形式,它的产生意味着一种颠覆、超越和重组,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变革和调整。而语文作为文......

    如何在雅思口语中运用列举法

    三立教育www.xiexiebang.com 如何在雅思口语中运用列举法 三立在线小编发现,在回答雅思口语问题时,很多考生都会谈到内心感受,因而形成了如下所示的固定回答问题的结构: answer......

    间歇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

    间歇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中长跑的训练方法不断加深,间歇训练作为中长跑经典训练方法之一,在中长跑项目成绩的提高上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