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研究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
一、课题名称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实践研究
二、问题的提出
1、心理原因: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保证,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对人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人们细致观察、良好记忆、创造想象、正确思维的重要条件。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注意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前提。有人把注意比作通向知识的“门户”,只有打开它,知识的阳光才能透进心灵,智力才能得到发展。如果上课时学生注意力分散,那么即使教师备课深入浅出,课堂教学丝丝入扣,最终还是功败垂成,于教师于学生都是百害无一利的。
2、农村学生课堂注意力现状
农村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存在不同的状况,他们接触的事物少,好奇心重,风吹草动都能牵动孩子的注意力。当下,农村年轻的家长都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少年多,学生常年不能与父母交流、沟通,在课堂上注意力经常不集中。
三、课题核心概念及界定
1、概念:
【课堂注意力】: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的教学的专注的能力,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的专注程度。
“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力”是:意识指向和集中于周围事物的能力。注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所以注意力被人们称为心灵的门户。注意力不集中的弊端:1、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花费的时间长。2、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很难胜任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3、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孩子的思维敏捷性、思维速度和书写速度。由于注意,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问题,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没有注意,人们的各种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将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
【实践策略】:在理论研究中寻找能够提高当前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有效办法,对于问题学生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训练,让学生以高兴致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提高课堂效率。
2、界定
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专著乃至教材的存在,我们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下去,从而取得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研究目标、内容、重点:
【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学生,找到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种类,分析出形成的原因,形成矫正的策略。
(2)通过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建立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教学。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学生积极的进行互动,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研究内容】:
(1)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种类、成因分析。
(2)能够提高学生注意力的课堂教学,训练学生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3)提高学生注意力的策略应用的实验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研究重点】: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训练学生提高注意力,建立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通过学习心理与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进行调查、分析,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然后有针对地开展研究,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验证,探求具有实践意义的策略,推进理论的形成。
(二)研究的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组织关于课堂教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专题学习、查阅教育理论书籍、杂志,夯实理论基础。
②调查法:研究前期调查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状,调查原因,研究对策;后期侧重于教学效果比较、分析。
③经验总结法:通过教学观摩及评议、经验交流、撰写论文等筛选、提炼、归纳并总结策略。④案例分析法:对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对其不足反思后再实践、再剖析实验直至完善。对实验班级的教师、学生、课堂教学进行分析,了解教育的全过程。
六、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采取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的方法,将课题研究与教研相结合,与教师培训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边实验、边研讨,通过观察、总结并形成成果。
研究过程:
研究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3、9--2013、10)学习理论,成立组织,拟定研究方案,研究工作全面启动。
第二阶段:(2013、11--2014、6)教师针对学生上课心不在焉、魂不守舍、说笑打闹、注意力涣散等诸多弊端,探求研究“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全面推进有效教学、全力打造高效课堂”的改革思路,摸索出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心、专心、尽心学习求知的最佳状态,并长久坚持以期养成良好习惯,巩固研究成果、服务课堂教学。
第三阶段:(2014、7--2014、8)汇总、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推出研究成果。
七、不足及设想
不足之处:
(1)?实验教师在理论水平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应进一步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2)?对教师和学生的跟踪调查不够。
(3)?研究成果的推广不够。
进一步设想:
今后我们要处理好课题研究与教学,校本研修,学校工作,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的关系,做到课题研究的四个结合。在本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实践”的方法,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继续做注意力的研究和实验、了解注意力与学习的关系、探讨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及作用。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浅谈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
推荐
论文摘要;注意是意识状态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的智力发展和对知识的吸收。如果学生学习是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也就不能很好的感知和认识教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关键词;学生,策略,注意力,心理活动
正文;
1、引言;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注意。注意贯穿于心理活动的初始,起着积极地维持和组织作用,对于提高心理活动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十分强调注意在教学中的作用。他说;“注意正是那一扇从外部世界进入到认得心灵之中的东西所要通过的大门。”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
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和社会性情感等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及其入学后学业成绩的高低。孩子注意力的形成虽然与先天的遗传有一定关系,但后天的环境与影响更为重要,所以应当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他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注意品质与能力。
2、教师角度论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老师......是用讲课的内容来’拴住‘儿童对教师的叙述和讲解的注意力和讲解的注意力的。”显然,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是引起并保持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条件。
2.1、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
2.1.1课前抓住学生好奇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因此,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可结合学科的特点,在课前几分钟进行一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和课堂学习的活动。例如:刚入学不久的新生,他们并没有适应学校紧张的学习生活,因此,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唱一些有关学习习惯、增强自信的儿歌或对答。例如:“小眼睛,看老师”“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学习拿第一”“八九十,十九八,我们学习顶呱呱”,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问一些与该科目学习内容有关的激发学生动脑思考的问题,教师运用了设问的方法导出新课,既引起了学生的悬念,又在设问中明确了这课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一开开始就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兴奋状态中,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引起学生学习的期待,激发了兴趣。
2.1.2、巧妙督促学生,使其吧注意力集中在课堂
当人们集中精力进行思维活动室,突然遇到新异强烈的刺激,会使原来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小学生本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到他们,都会改变他们注意的对象。周围同学交头接耳说些与讲课内容无关的话;来自教室外的噪音;抽屉里的一张小纸条或者美术课、科学动手课等科目留下的学习用品以及桌面上的学具;新奇的铅笔盒等,都会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排除无关的干扰,如:让学生课前准备时桌面只需课本和文具,其他一律放进书桌里。而在上课时当有学生讲小话、交头接耳说些与课堂无关的话时,可以采用降低声音的方法,把声音压低或者暂时停下不讲课,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个别注意力不集中的,专注地看他一眼,以此来引起他的警觉,暗示他尽快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2.1.3、交换内容和方式,保持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有二十分钟左右,时间长了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将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减弱或消失,课堂上表现为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
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自己会学、愿学和乐学。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课件或一些教学软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等特点,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变难为易,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2)开展小组讨论,增强群体的注意力
心理学实验表明:许多人在一起共做一件事情时,可以促进、提高学习与工作的效率。讨论作为一个群体活动,有利于群体成员集思广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根据学习水平分为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然后针对教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开展小组讨论。有时还可以穿插一些游戏或活动,让孩子们小组合作完成。这样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在集体的刺激和督促下,听课的注意力增强了。
2.1.4、抓住一堂课最佳时间,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人处在注意状态时,他的心理活动总是指向于一定对象,并使认识在一定时间内始终集中在该对象上,而抑制与此无关的活动,这就是注意的指向性的集中性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认得心理指向和集中于某一特定对象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就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如果注意集中,则大脑中只有一个兴奋中心,并且这个兴奋中心有稳定的节奏。对儿童的研究表明:7-10岁儿童连续注意约在20分钟,10-12岁儿童约在25分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连续注意的最佳时间。
2.2、训练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2.2.1、在游戏中训练学生注意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喜欢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的孩子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或应付了事。而在他做令他感兴趣的事情时,却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对小学生来说,游戏是小学生很喜爱的活动。它能激发孩子兴趣,使孩子心情愉快,在游戏中还可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活动中求知。
2.2.2、舒尔特训练法
采用盯点法就可以随时训练的,在教室和家里,每天盯着某个点和物体看上几分钟就可以的,还可以采用舒尔特训练法。这个方法是世界上最专业、最普及、最简单的训练法,广泛应用于飞行员,航天员的训练,也是广大学生朋友的有效训练法,此方法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很明显的进步。
舒尔特表格是在一张方形卡片上画上 1CM × 1CM 的 25 个方格,格子内任意填写上阿拉伯数字 1 — 25 的共 25 个数字。训练时,要求被测者用手指按 1 — 25 的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时诵读出声。
舒尔特方格不仅可用来测量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而且用这套图表坚持天天练习一遍,那么孩子注意力水平就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包括注意的稳定性、转移速度和广度。
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家长可以自制几套卡片,绘制表格,任意填上数字。从1开始,边念边指出相应的数字,直到25为止。同时诵读出声,施测者一旁记录所用时间。数完 25 个数字所用时间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以 12 —— 14 岁年龄组为例,能达到 16 "以上为优秀,学习成绩应是名列前茅,26 "属于中等水平,班级排名会在中游或偏下,36 "则问题较大,考试会出现不及格现象。18 岁及以上成年人最好可达到 8 "的水平,20 "为中等水平。
如果有兴趣继续提高练习的难度,还可以自己制作36格、49格、64格、81格的表。该心理训练系统适用于 1 — 12 年级学生及成年人,由家长主持,每日坚持对学生进行 5 分钟训练,可有效地改善学生注意力分散的症状,明显改善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从根本上做到上课注意听讲,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地降低考试错误率,顺理成章地达到提高考试成绩的目的。人的注意力水平有高有低,很多孩子是很聪明的,但就是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了学习成绩差。所以在很早的时候,就要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3、小学高年级角度培养注意力的方法
3.1、坐姿端正 据研究,一个人双脚放平,双腿端正,就更容易专心致志的工作。要知道,注意力的分散一般是从坐姿不正开始的。小学学生可以通过坐姿端正来使自己尽量注意力集中。
3.2、举目凝视
举目凝视可以防止双眼因看到其他新鲜事物而注意力分散,使得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3.3、侧耳倾听
当你侧耳倾听时,你自然就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记在了脑海,不放过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
3.4、善于动脑
只有善于开动脑筋去思考,才能从细微的小事中找到真理,学得知识。同时,这是防止上课打瞌睡的最有效方法。
3.5、做好笔记
老师在课堂上把课讲得再清楚,如果学生不记不来,过些时候也会忘的。小学高年级课文很长,内容很多,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如不及时做笔记,再聪明的学生时间长了也会忘记。因此每上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将课堂上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因为笔记是永恒的备忘录,可以给以后的复习带来方便。18世纪著名作家塞谬尔·约翰逊称做笔记为“必要的痛苦”。做笔记是比较痛苦的事情,但非常有必要,因为记课堂笔记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策略和技能,是对在课堂上感知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信息进行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思维过程。做笔记不仅有助于维持选择性注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加工消息,辨别重要信息及用自己的话概述学习信息的能力。
3.6、锻炼坚强意志
注意最大的敌人是分心,而外界事物的干扰和内心的走神随时都可能发生,所以一个人的注意力能否真正集中,坚强的意志是很重要的,你要自己给自己心里暗示,以此来锻炼坚强的意志。
3.7、同桌监督
倘若你觉得你的自制力还很欠缺,你也可以让同桌帮你监督,或者你们可以互相监督。当对方没认真听讲,讲小话或开小差的时候,提醒对方。
3.8、抗阻干扰
为了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你可以采取抗阻干扰的措施。例如:在上课之前,你的书桌上不要放除课本与笔以外的东西等。
3.9、培养直接兴趣
通常当你对一门科目很感兴趣,你会全神贯注、目不转睛。所以,即使你面对你不喜欢的科目,你也要无限地想象,培养自己的直接兴趣。
第三篇:培养小学生注意力
培养小学生注意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生;注意力;课堂训练;学习效率
注意是意识状态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的智力发展和对知识的吸收,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这扇天窗,才能让智慧的阳光撒满心田。如果学生学习时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巧妙安排,免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当人们集中精力进行思维活动时,突然遇到新异强烈的刺激,会使原来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小学生本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都会改变他们注意的对象。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周围同学交头接耳说些与讲课内容无关的话;来自教室外的噪音;抽屉里的一张小纸条或者美术课、科学课等科目留下来的学习用品以及桌面上的学具、新奇的铅笔盒,都会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课前准备要求尽量简单,上课用不到的东西不要拿出来。例如:低年级数学课可以要求学生只准备一本数学书、一个练习本、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把直尺。学具盒哪节课需要,哪节课要求准备,其他的东西全部放在书包里,抽屉不准放零散的学习用品,以防不必要 的干扰。
二、重视课前三分钟,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能否把学生由“课下”引到“课上”,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可结合数学学科的学习特点,在课前三分钟进行一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和课堂学习的活动。例如: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他们的书写速度慢,并且还没有适应学校紧张的学习生活,因此,在课前三分钟可以让学生唱一些有关学习习惯或者是一些增强自信的儿歌。例如:“小眼睛,看老师”;“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学习拿第一。八九十、十九八,我们学习顶呱呱。”当学生习惯了课堂学习后,可以进行课前听算。听算是要求学生听着算式进行心算后把得数写在本子上的一种练习,学生一定要全神贯注地听和写。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预先做好课前准备,又可以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迎接新课的到来。
三、运用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群体注意力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成长心理学》中指出:学生生而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不需要教师刻意教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小组合作起来,自由选择,自行决定,他们自会学到所需要的知识。注意力薄弱的学生受到了“群众”的激励和督促,听
课的注意力会迅速增强起来。例如,我在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当我出示信息和问题,学生说出算式后,就让小组讨论算法,并要求各组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接着组织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各组的算法),讨论、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统一认识,得出一致的方法。因为前面已经有了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笔算的基础,学生完全可以独立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只不过是写法上有差异。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如果按照前面的教学方法扶着学生走,容易骄傲的学生注意力可能就不集中,这样班级学生的听课效率就差。所以我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不但经历了探索的过程,体会到合作成功的欢乐,而且集中了注意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合理组织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20分钟左右,时间长了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将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课堂上表现为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一般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认知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可使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产生新奇感和兴奋感,驱使人积极进取、主动思考。例如,我在教
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内容时,出示课件:在小小玻璃店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丽丽和方方去请小熊店长给自己心爱的相框加上玻璃,便于保存。于是小熊店长为两个长宽分别为6分米和2分米、3分米和4分米的长方形相框安装了玻璃。安装好了,店长让他们付同样的钱,可两人认为:两块大小不一样的玻璃收同样的钱不合理,属于乱收费。店长却说两块玻璃大小一样。于是双方之间争执起来。最后,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来评评理。这下轮到同学之间互相争执了。我说:“其实小熊店长说的是对的,为什么大小一样呢?同学们学了今天这节课就全明白了。”于是,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整堂课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学习效率非常高。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面积教学蕴涵在生动的情境中作为一个问题提出,这样设置悬念,一方面使学生体验了学习面积的实际意义,同时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
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课件或购买一些教学软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变难为易,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3.科学设计,引导学生
学生有了注意力,是否持久,关键是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因为学习过程本身是一项复杂、艰苦的脑力劳动,在这个劳动过程中,很可能遭受到挫折和失败,感到苦恼因而降低课堂注意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尽量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适当分散教学难点,合理安排教学节奏,做到主次分明。学生通过一堂课,切实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学会一种方法,掌握一个公式,学会一个规律,那就很成功了。同时,对于学生来说,通过一节课的努力(保持注意力),完成了学习目标,会感到很有收获,很有成就,反过来又会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高涨,注意力也会日趋稳定。
五、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集中注意力的信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信心。例如:在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听课后,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练习题,并运用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体验到这是他自己集中注意力听课的结果。对于那些有进步的学生的作业,老师可以加上激励性的语言。例如:“你的作业写得真工整,这是你集中注意力写作业的结果,加油!你会写得更好的。”“这次作业全对,真棒!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上课集中注意力听讲的结果,继续努力!你会学得更出色的。”并且每月以上课的表现和作业得红花的朵数,开展“认真听课星”和“进步星”的评比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评和他
评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集中注意力听课的信心。
学生良好的注意力水平需要教师付出努力培养,为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重视学生注意力训练,要艺术性地指导学生克服无关信息干扰,保持学习兴趣,当学习在学生的眼中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时,不需要刻意的付出努力也能将自己的注意保持在学习上,自然实现了有意注意向有意后注意的转化,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培养小学生集中注意力
培养小学生集中注意力 一、二年级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孩子学习、做功课时,如果您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是非常普遍的。尤其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或者学前班升入小学,从课程到生活都有很大的差异,孩子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上学后的生活,所以您给孩子定的学习目标最好稍低于孩子的实际能力,尽可能的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成功后欢乐的心情,这样才会更有信心去接着做好其它的事儿。而且因为学习不是幼儿感兴趣的事儿,幼儿最感兴趣的事儿是看动画片,看看孩子们看动画片时的样子,注意力集中吗?非常非常集中。那么为什么呢?因为动画片里设计的故事情节、人物关
系深深吸引住了孩子,它对动画片感兴趣。不过很遗憾数学中的概念、公式不可能把它编成动画片里的故事、人物情节那样吸引孩子,有些定理还需要孩子背下来,但是老师可以通过灵活的教法,恰当地引导,鼓励孩子快乐地完成它。
“鸟儿要奋飞,老师的鼓励是翅膀;花儿要浇灌,老师的微笑是甘露。”大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何况孩子,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教学中请多夸夸孩子们吧。
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孩子进行相应的引导:
一、孩子是夸出来的。
如果想让孩子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所进步,那么仔细观察孩子在学习中注意力集中的点滴进步吧,及时予以鼓励。比如说孩子过去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仅为5分钟,而现在他能坚持10分钟了,那就是这个孩子的进步,就要及时表扬,相信老师的及时表扬会让这个孩子在10分钟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众所周知,学习习惯的好坏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是因为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学习目标明确,他知道,这是我需要完成的事情,我应该认真地做好它,因此,他上课的时候就会听得比较认真,学习内容肯定能学会。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呢?好的学习习惯需要老师、家长、孩子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不过,老师在此方面的引导非常重要。因为在学校里同学们都学习在一起,有一个很好的比较,现在的好多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不过在学校里,他还是希望别人喜欢他的,那么,就鼓励孩子从自己做起吧,想让别人喜欢你,那么让他知道,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任务,首先你要把这件事做好,大家才会喜欢你,如果想要学习好,上课就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吧。
三、抓住课堂上的黄金听课时间,做事讲究效率。
教导孩子当堂课的知识点,当时弄明白,或者课后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不要积攒问题。课前预习下次课的学习内容,上课要勇于发言,学会问为什么。
四、设计每次课的“亮点”
幽默让人轻松,人在轻松的环境下最容易理解知识,所以善加幽默吧。如果能让孩子对每次来上老师的课有所期待,那儿是最好的。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
在这个日新月异、变化万千的世界里,有太多孩子从未见过和未曾听说过 的新鲜事物。也正是这些新鲜事物的独特魅力,才使我们的孩子有着很强的 好奇心,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来培养注意力。
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在疑问中求知。强烈、新奇、富于运动变 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如:会唱歌、舞蹈的卡通模块 等玩具就能调动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观察、摆弄。家长也可 以买些类似玩具,用来培养他们集中注意力。另外,还可以带他们到新的环 境中去玩。例如:周末带孩子逛公园,让他看一些以前未曾看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及其他引人入胜景观,去动物园看一些有趣的动物等等,利 用孩子对事物好奇心去培养注意力,并可以借此练习写日记,做作文。
把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与兴趣结合起来,让他们在“快乐”中求知。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谁都会很投入,很专心,小学 生更是如此。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那些喜欢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的孩子在做 某些事情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或应付了事,而他做感兴趣事情的时候,却 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对小学生来说,他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其 兴趣和情绪控制,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把培养孩子广泛兴趣与培养注意力结 合起来。
在游戏中训练孩子专注力,让他们在活动中求知。游戏活动方式很多,家 长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类似游戏方法。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它能激发 孩子兴趣,使孩子心情愉快,老师应该有选择性地与孩子一同开展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多向思维。让孩子明确活动目的,自觉集中注意力。孩子对活动目的意义理解得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就越 强烈,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力就越集中,注意力维持时间就越长……
当然,培养小学生专注力的方法有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我 们可根据孩子专注力发展特点,采取适当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 养孩子专注力,只要你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成功 的。
第四篇:《运用注意规律培养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实践研究》
运用注意规律培养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
西充县双凤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主研 李昭焰 冯静红 贾秋萍 任 丽 陈春艳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即所谓的上课不专心,这是在小学生课堂上十分普遍的现象,也是导致教师上课实效性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分析认为,目前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注意力存在的问题有如下种种表现。
1、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表现为:活泼好动、坐不住、安静不下来。比如许多小学生在课堂上“很忙”,一会玩橡皮,一会削铅笔,一会看看窗外的小鸟和天空,要不就去招惹周围的同学,一刻也不清闲。课堂上稍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分神。在家做作业时,一会上厕所,一会看看那里、看看这里,一会拉拉衣服,一会玩笔等等,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有的孩子坐住了,你仔细观察原来在打瞌睡。
2、学生注意力的紧张性欠缺。表现为:心不在焉、老走神。尤其是思考问题、较安静时,他们往往会想入非非,心神不定。而厌倦、疲劳则会大大削弱注意的紧张性。例如,学生前一晚睡眠不好,虽然责任感迫使他专心听讲,但这时他的思维不灵活了,疏漏了老师的一些讲课内容,说明这个学生的注意力紧张性减弱了。
3、注意力的分配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一个同学同时从事的两种活动都需要认真思考,也就是说,做数学作业需要专心思考,跟读英语单词也需要认真听记,这两项活动对于一个同学来说都是生疏的。因此,老师批评他“一心二用,什么也干不好”是对的。事实上,英语单词他虽然在跟读,可没听仔细,没听全,作业虽然做了,可质量也不会高。
4、学生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表现为:有些学生学习专心致志,从不受任何干扰。然而有些学生常随便说话、做小动作;有的上课看似认真,实际上心已飞出教室。以致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他才如梦初醒;有的学生做作业、看书总是静不下心来;还有的学生做功课时,总要弄一些“玩”的小插曲,作业漫不经心,边做边玩,结果作业时间长,差错不少。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所谓指向性,是指在某一瞬间,人们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的对象。所谓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指向和集中是同一注意状态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例如,学生上课听讲,他的心理活动不是指向教室里的一切事物,而是有选择地指向教师的讲课内容,并且比较长久地保持在听课活动上,同时离开一切与听课无关的事物,并且对妨碍听课的活动加以抑制,这样才能对教师的讲课有清晰、完善的反映。注意包括有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具有注意的能力称为注意力。注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注意力包括五大品质:注意力的稳定性、注意力的紧张性、注意力的范围、注意力的分配、注意力的转移。
小学生课堂注意力是指小学生在课堂上一定时间内集中地关注、反映某事物的能力,也是小学生在课堂上有目的、有意识地自觉主动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条件保障。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当人对某一事物高度注意时,他就对这一事物反应更迅速,更准确,更深刻,记忆更持久。”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指出:“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目不见,雷鼓在侧耳不闻。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在儿童的意识里事先没有一些跟教材挂起钩来的思想,那么你就无论如何也无法控制他的注意力。”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指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由此可见: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获得知识和智慧的门户。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好坏,固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注意力的集中是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对于小学教师而言,要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研究其成因及矫治显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更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尤其对正处于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关键期的小学生。如果小学生在课堂上精力不能集中,不能注意听讲、观察、思考,那就什么也听不懂学不到。所以小学生课堂的注意力的培养就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培养小学生课堂注意力,我们需要探讨小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并研究、探寻、实践相应的培养策略。
二、小学生注意力问题的理论分析
心理学研究认为,注意力包括五个方面的品质: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我们针对小学生的注意力问题进行了如下分析。
1、注意的范围(注意广度)不够。注意的范围(注意广度)指在同一时间里能注意到对象的数量。它是学生学习速度的保证。注意范围越广,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就越强,学习效率就越高,不丢、不拉、观察与理解更为全面。所谓一目十行就是只注意的广度大。平时聪明伶俐,但在作业、考试时容易做错、遗漏、理解有误,造成学习成绩不高,常被家长认为是粗心大意。其实不然,这主要是注意范围不够造成的。
2、注意的紧张性缺乏。注意力的紧张性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更多集中程度,是注意强度特征。人在紧张注意的情况下会沉浸他注意的对象,而注意不到周围发生的事情。高度的责任心、浓厚的兴趣和爱好都能引起一个人高度紧张的注意,而厌倦、疲劳则会大大削弱注意的紧张性。很多学生对学习问题的专注力不够,容易分心,就是注意的紧张性缺乏的表现。
3、注意的稳定性不高。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它是注意力最重要的品质,学生诸如眼望东、口说西,小动作多等不良行为,都是注意稳定性不够造成的。加强注意的稳定性训练,可以让学生当堂理解、掌握所学知识,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4、不懂得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就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力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一心是否能够二用,是与所从事的活动性质和从事活动的人具备的条件有关的。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一心二用,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一心二用呢?弄清了这个问题,就能对他们的争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论。能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的人注意力的分配能力极强。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应用的注意分配现象是:听、写、想。注意分配能力弱的儿童、无法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听、想、写的过程。读、写能力较差,表现为情绪急噪、手忙脚乱等现象。
5、不善于注意的及时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 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中去。注意的转移性强的学生,从精神到行为,都可以很快地从一种目的进入另一种目的;注意主动转移性弱的学生,就因不能及时转移注意而导致从精神到行为总是慢“半拍”。做作业慢,边做边玩,让家长不停的督促,10分钟能完成的作业,他能磨1个小时,总是被其他无关的事分心,或者是注意的中心转移不到作业上来。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上一个问题没听懂,就无法关注其他内容;上课半天了,还在想着课间的事,多被斥责为贪玩。
孩子不能专心致志有始有终的做一件事,课堂上东张西望说话走神儿小动作多,做作业磨蹭拖沓错误多效率低下,情绪不稳定自控力差无法安静爱插话,凡此种种,均是注意力缺损之罪过.注意力缺损是一种心理行为缺陷,不是儿童主观能控制的.这就是为什么有此缺陷的孩子任凭你批评,斥责甚至打骂却屡教不改依。
我们分析认为,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的品质缺陷形成有以下的一些原因:
1、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刺激物”,如教学内容、教师语言、教具及其使用、学习环境、教师板书、学习方式等等这些刺激物没有很好或有效的引发和吸引学生的注意。
2、学生的内部状态,如学习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对学习的已有知识经验等等,导致学生不能保持良好的注意力。
3、教学中忽视引起和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如对学习活动目的的理解程度不够,学习活动的组织缺少合理性,教学过程中忽视激发对学习的间接兴趣,没有培养学生抗干扰与分心的注意力等。
4、教师缺乏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来引起并保持有意后注意发生的条件与各注意间的转换。
三、运用注意规律的课堂实践操作策略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一个唯一的门户,外在世界的印象,或者较为挨近的神经机体的状况,通过他才能在心里引起感觉来。”作为教师如果不能把学生心灵的门户打开,不管他讲授何等丰富的内容,采取何等优良的教学方法,结果都是徒劳的。因此,在教学过程始终,我们必须着力培养小学生的良好注意力。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认真探寻和实践注意规律的运用。
(一)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的策略
所谓“无意注意”是指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没有预期目的,是人们不由自主的对那些强烈的、新颖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小学生年龄小,情绪易兴奋,而小学生情绪一激动,注意力就会偏离教学轨道而影响教学质量,这时候无意注意起主要作用,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保持学生的无意注意。
1、直观形象化策略
直观形象化教学即利用教具、多媒体作为感官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以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它通过运用真实事物标本、模型、图片等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并设法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的教学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多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注意。
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自己会学、愿学和乐学。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课件或一些教学软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等特点,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变难为易,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如:在教学《少年王冕》一文中“晶莹剔透”这个词语时,我出示了一幅图画,上面是放大的一片草叶上的一颗清澈的露珠,我请学生描述一下自己所看到的露珠,学生立即说出了“清澈”“透明”“闪光”等字眼,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便理解了这个词语。类似的词还有“树木葱茏”“春光明媚”等。
2、教学语言调控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技巧对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讲课时要注意语音、语调应有抑扬顿挫的变化,需避免平淡、呆板;其次,教师讲话时音量要保持适中,过强的声音容易造成学生听觉的疲劳,过弱则无法使所有学生听到;再次,对重点的内容要在音量、音调上予以突出,并给与必要的重复;最后,讲课时应伴以适当的手势、表情,避免单调枯燥的讲述。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教学课堂调控用语,并通过反复操练,慢慢形成条件反射,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以唤起学生注意。小学生本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到他们,都会改变他们注意的对象。周围同学交头接耳说些与讲课内容无关的话;来自教室外的噪音;抽屉里的一张小纸条或者美术课、科学动手课等科目留下的学习用品以及桌面上的学具;新奇的铅笔盒等,都会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排除无关的干扰。
如:让学生课前准备时桌面只需课本和文具,其他一律放进书桌里。而在上课时当有学生讲小话、交头接耳说些与课堂无关的话时,可以采用降低声音的方法,先停下不讲课,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个别注意力不集中的,专注地看他一眼,以此来引起他的警觉,暗示他尽快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3、教学形式多样化策略
多样化的活动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保持对教学活动的注意稳定性。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采用角色扮演、动手实验、集体讨论、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喜欢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的孩子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或应付了事。而在他做令他感兴趣的事情时,却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对小学生来说,游戏是小学生很喜爱的活动。它能激发孩子兴趣,使孩子心情愉快,在游戏中还可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活动中求知。
例如:音乐课时,拍手或弹指的节奏,教师做,学生学。每隔15-20秒变换节奏,以让他们紧跟你的变化。对于包括小学高年级在内的所有年级,可以让他们做“交叉爬行”,让学生都站起来,排队向前进,高抬左膝,伸出右手摸左膝,然后交换,持续一分多钟,也可以有很多交换,在每次摸膝动作之前让小朋友在头顶上拍手等。
例如、在一年级的“识字4”和二年级的阅读课文《画风》这两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都采用了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具体方法有:
如、图示法。即发挥课本插图、教学挂图直观作用,使学生认识和感爱这个字所代表的具体事物。如在“画风”一文中教师粘贴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说说他们的名字。学生读课文找答案,教师在头像旁写上他们的名字。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过程中就会认识“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让孩子们通过图片将实物与篆文、楷书对比,通过观察发现汉字与实物是一脉相通的。引导学生将实物与汉字联系起来,提高识字的效率。
如、提问法。“你发现了什么?” 这一导向性提问诱发学生主动探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识字4“的教学中,教师出示“蜻、蚂”两个字,问学生发现了什么,学生这样回答,我发现“蜻、蚂”它们右边字的读音和这个字读音相同。教师随机指导到“你真会发现问题,这种一边表形,一边表意的字叫形声字,这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在不经意中孩子掌握了新的识字方法。
如、为汉字做加减法。学了加减法后,根据合体字的构成,教师让孩子们做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得出要学的生字。这让孩子们很兴奋。如“虫加义是什么?”、“虫加引是什么?”、“代加衣是什么?”。
如.创造记字。让孩子们自己来动脑、动口、动手想办法识字。孩子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了许多新内容。例如“运”孩子们自编的字谜是“云在天上走”。又如“网”字,先让孩子观察球拍的网子,再喊学生画一画网状物,最后写出“网”字对比记忆。孩子在这种有趣生动的识字形式中,识字的效率高了,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也得到了开发。
(二)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的策略
上课仅靠无意注意是不够的,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用一定的意志努力去注意,这种注意叫做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则是有预期目的,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服从与当前目地任务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人类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特有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发展形式。
1、问题引导调控策略
“问题引导”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标及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提出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导学习,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认识上的矛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疑,以抓住学生注意力。例如:在上“圆的认识”-课时,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思考力,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同学们,你们见到的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们齐答:“圆形的。”
“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呢?”师问。
这个问题真够新鲜的,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一下子就激发了出来。
学生们互相议论着,争辩着:“老师,如果车轮不是圆形的,那就有可能走不快。”“车轮不是圆形的,是正方形或是三角形的就会走起来上下颠簸不停的,车子就会走不稳的。”
师问:“圆形车轮为什么会转的很稳呢?”
学生们面面相觑。对他们来讲,这个问题确实有些难。
我抓住这个机会,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你们能不能根据实际的车轮想一想它的奥秘呢?”
听到老师的话,学生们马上动起手来。有的拿起小车轮(提前准备好的)左右观察,用尺子和手比划着、思考着,有的拿着绳或尺子量起来,有的则在翻课本,企图从教材中找到答案„„
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深思,使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学生为了在一瞬间准确地了解信息,必须集中注意力,加快思维活动,迅速处理信息并作出判断。因此,在新课开始时,不失时机地运用质疑,可使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并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2、竞争激励导引策略
教学竞争激励机制就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激发鼓励学生的方式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使用竞争激励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一般都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很容易激动,特别是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他们觉得反正没轮到自己回答,就开始做小动作,注意力开始分散,这样会影响听的效果,而良好的听的习惯,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引入竞争机制,以唤起学生注意.在课堂上,搞纪律竞赛.我把全班分成四大组,哪一组认真听,积极回答问题,就加分,但如果纪律不好就要扣分.下课前抽出几分钟时间加以总结,奖励好的一组.学生为其集体荣誉必然会增强自控能力,并自觉监督提醒同组同学,遵守纪律,学生也必然会集中注意力听,用心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为本组争取更多的加分机会.
因此,这种竞赛表面上是一个或几个学生在回答问题,实际上是全班同学在参与,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及时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中采用星卡激励法。星卡激励能将某个方面或者某个时段的激励,以卡片张贴的形式记录下来,公布于众,做长时间的保留,达到将激励延长、扩大、深入的效果。鼓励学生不断进取,不间断地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满足学生健康的心理需求。
星卡的设计可分为红星卡、绿星卡、黄星卡三类。红卡代表最高荣誉,绿星卡代表进步,黄星卡代表警高。星卡可以通过努力换色。代表进步的绿星卡获得五次可以换成代表最高荣誉的红星卡。红星卡获得三次可以得到教师发给学生的奖品。黄星卡获得三次,该生要主动到组长处接受学习任务的督促与检查。
为了避免星卡发放混乱,应根据学科特点设计相关的量规评价细则,并由课代表及时作好登记。具体发卡量规细则如下:
①、课堂表现
近一周来,课前准备充分,上课认真,发言积极,合作能力特别强又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的可颁发绿星卡1张。②作业表现
近一周来,能按时完成作业,书写清楚工整,质量较高,可颁发绿星卡1张。③课外表现
近一周来,经常阅读课外书,周记写作获得优秀评价的,可颁发绿星卡1张。
星卡要以当众发放的形式发给学生,并让其自动走到教室的张贴栏位置,将所获得的星卡贴在自己姓名栏下,全班要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平常要多激励学生得绿星卡,激励他们将绿星卡换成象征最高荣誉的红星卡。黄星卡要慎发,尽量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叫到办公室,单独交流学习态度和方法,鼓励组员热情帮助其进步。对于主动帮助同学,效果明显的学生也可发放绿星卡表示激励。
又如“棒棒糖”激励法。“棒棒糖”激励是实物激励法。这种激励方法属于将精神激励转化为物质激励。而物质激励的“棒棒糖”其实是精神激励的具化形式。将抽象的精神激励化为可触可感可品尝可分享的形式,其效果更实在。
奖品是什么并不是特别重要,但在颁发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这种激励方法运用得当,争取让其达到最大效果的激励目的。我采取了以下方式:
①、神秘礼物
事先告诉学生本学期表现优秀的课代表、组长、组员均会得到老师的礼物,但不告诉他们具体是什么。保持一定神秘性,让学生心存悬念和憧憬,努力坚持好一学期的努力过程。学生会满怀期待地努力着,渴望在期末得到老师的神秘礼物。教师要准备好符合学生心愿,又具有特别意义的小礼物。比如一张歌碟、一张自制卡片、一个手工物品、一个棒棒糖等之类的。既能达到激励的目的,又能给学生一份惊喜,还得具有特别的意义。
② 祝福相送
颁发礼物的方式不能过于传统,可以采用后进生向优秀生一对一颁发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异性互相颁发的方式,还可以采用竞争班级或者竞争小组互相颁发的方式„„但无论怎么颁发,都应该在送达获奖者手里的时候表达自己的祝贺和心愿,获奖者要发表简短的获奖感言。
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成功的快乐传递,将成功的心得体会交流,激励更多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进取。
③ 分享幸福
幸福是需要分享的,获奖者可以将快乐传递,幸福分享。比如将自己获得的小卡片上祝福的语言有感情的朗读给大家,将自己手中的棒棒糖换成几块小方糖,让身边的同学与自己一起品尝甜蜜„„在传递和分享奖品的过程中,不仅大面积激励了学生团体,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与交际能力。
3、创设情景吸引策略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材料,不同的教授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情境创设方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有趣和充满知识美的享受。让学生长时保持有意注意的同时而不感疲惫。
刚上课时老师不直接进行上课,而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注意力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情境设得好,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换为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每节课的“悬念”的积累,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提高老师自身的基本功也大有益处。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是这样创设生活情境的。课始,我利用媒体演示“笑笑当家”的故事:妈妈生病了,笑笑当家。她先到超市买食品,付钱;又去 药店给妈妈买药,付钱;然后乘公共汽车回家,当然,在这个环节中,笑笑也付了钱;最后回到家,把剩下的零钱放进了储钱罐。“笑笑”是新课程下所有小学生所熟悉的人物形象,我把日常生活中买食品、买药、乘车等经常用钱的事情用一定的故事情节串连起来,并且把“笑笑”作为主角制作成课件,一上课就使学生的情绪进入了一种兴奋的状态。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我提问:“看完刚才的故事,你想到了什么?”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要用人民币”已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纷纷抢答:“买东西要花钱。”“乘公共汽车要花钱。”“要懂得关心妈妈,妈妈生病了,要给妈妈买药。”“不能乱花钱,要把零用钱存起来。”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及时做出了肯定的评价:“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呀,生活中用钱的地方可真多呀!我们从小就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吗?”由于课始我积极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对于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已经直观而形象地感知到了,该情景教学积极调动了学生们的有意注意,因此,学生兴奋、积极地交流着„„课堂气氛显得非常热烈。
例如:我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内容时,出示课件:在小小玻璃店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丽丽和方方去请小熊店长给自己心爱的相框加上玻璃,便于保存。于是小熊店长为两个长宽分别为6分米和2分米、3分米和4分米的长方形相框安装了玻璃。安装好了,店长让他们付同样的钱,可两人认为:两块大小不一样的玻璃收同样的钱不合理,属于乱收费。店长却说两块玻璃大小一样。于是双方之间争执起来。最后,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来评评理。这下轮到同学之间互相争执了。我说:“其实小熊店长说的是对的,为什么大小一样呢?同学们学了今天这节课就全明白了。”于是,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整堂课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学习效率非常高。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面积教学蕴涵在生动的情境中作为一个问题提出,这样设置悬念,一方面使学生体验了学习面积的实际意义,同时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间接兴趣策略
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的兴趣。为了引发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教师在一门课开始时应阐明本课的学习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本课知识对他们所具有的价值,以引起他们对学习结果的兴趣,从而积极调动他们对随后教学的有意注意。
学习兴趣形成过程的关键,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把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结合起来,善于把间接学习兴趣转化为直接学习兴趣。如果做到了这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就会把学习变成满足心理需要的极大乐趣。要达到这一目的,则需要学校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无定法,教学有方”的方针,结合小学各年级学生的具体特点,在课堂上采用形象、生动,容易引起好奇心的授课方式,持续激发和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的方式有:
(1)、以情激趣
以情激趣。是以激情为铺垫,引趣入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教学中的情要系于教材,系于教学目的,系于学生心理。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将文情、师情、同学情融为一体,按照课文内容要求倾注进情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
(2)、以奇激趣
以奇激趣。巧妙设计启发式问题,或运用电视投影仪等教学媒介,使平淡的教学内容变得新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发学习兴趣。
(3)、以疑激趣
以疑激趣。即运用设疑、持疑、释疑的教学艺术手段引起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满脑子都充满了对知识、世界的疑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这个特点,有意设疑,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解疑冲动,然后再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剖析,逐渐解除疑惑。以疑激趣的教学法,不仅能持续刺激学生的好 奇心,不断强化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以新激趣
以新激趣。以新鲜的富有启发性的事理或故事替代枯燥无味的教材内容和单调的讲述,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小学生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以新为主线,在形式上、讲课上、表达上、动作上甚至声调上避免墨守陈规,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保持新鲜感,这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牵动学生的思维紧张地运转,让枯燥无味,硬涩难懂的知识,轻松进入到学生们求知的思维中。
(5)、以趣激趣
以趣激趣。运用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趣味化的故事和事例激发学习兴趣。以趣激趣的方式,要求教师配合学习内容选择的讲课材料要幽默,富有趣味,起到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作用。同时要考虑到小学生阅历不多,思维严谨程度不够的特点,选材要限定在学生能懂能理解的范围,最好能选用他们生活、学习、游戏中的事例和现象作为材料。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乐趣,并通过有趣的学习获得课本和课本以外的社会、科技等方面知识,促进学生形成对学习的间接兴趣。
有的学生业余喜欢绘画,每当完成一幅画,他都会对自己取得的成果表现极大兴趣。又比如在进行书法课教学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老师的书法作品或者古代历代书法家的作品,让学生认识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的魅力,同时还让学生意识到优美的书法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无所不在:书法展厅、黑板报、宣传标语、商店招牌........使学生体会学习书法的使用价值。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使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
(三)运用有意后注意规律的策略
有意后注意是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注意。这种注意既不同于一般的无意注意,即它仍然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又不同于一般的有意注意,即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或不需要明显的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对于教学活动来说是一种理想的注意状态。当学生进入有意后注意,学习变不再是压力和束缚,而是成了一种享受。在现实生活中,单一运用无意注意或有意注意来完成任务是不存在的。随意注意时间过长,会引起大脑疲劳,而每项工作,都会遇到困难,同样也不能单靠不随意注意来完成每项工作,二者必须交替使用。
1、引发直接兴趣策略
培养学习的直接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直接兴趣是由事物或活动本身所引起的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发展的源动力。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唤起并组织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寓教于趣,趣于教中。
(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引起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要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渴求感。根据小学生爱新鲜、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发挥电化教学特有的"鲜明色彩"、"生动形象"、"声像同步"等优势,尽量设计一些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电教手段,把静止的东西变成活动的东西,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刺激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新奇的快感,唤起求知欲,引起对所学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战胜疲劳的新的力量。
(2)、通过游戏性活动增强兴趣。
游戏是活跃学生学习活动本身的兴奋剂。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要把"找朋友"、"送信"、"夺红旗"等游戏活动引进课堂,寓知识于游戏之中,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开展饶有兴味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之中,进一步学习掌握数学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主动,玩得开心。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喜欢数学。
(3)、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发展兴趣。
课堂教学的传统习惯是"师讲生听"、"师写生抄"。学生在教师唱独角戏这样的课堂上,一般都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学习兴趣都被压抑着。要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条重要的途径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利用图示、教具、学具等材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动手拼一拼、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实践操作的意义,学会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新的学习需要,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开拓思维能力升华兴趣。
学习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劳动。学习的直接兴趣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学生在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升华的。一个懒于学习,不愿思考的学生,是很难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发表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求学生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丰富想像,开拓思维。这样,对升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是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升华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因此,教师可采用同桌、小组、全班等讨论形式,组织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开放式的讨论,让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触发,交流各自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
(5)、通过上好每堂课保持兴趣。
教师应认真备好课,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 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心底里喜欢上课。这样,才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学习兴趣。另外,"给学生劳动的快乐,学习成绩的快乐,激发他们内心的自豪和个人荣誉感",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因素,我们不能忽视
2、培养学习技能策略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营造宽松、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解放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核心,是知识的拥有者、道德的裁判者。现代的师生观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主体”活动,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自觉主动获取知识的活生生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内因;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发布者,去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双向的交流和合作,教师必须学会尊重学生,学会真心倾听学生说,要“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努力为学生学习提供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是对知识的好奇和需要。满足这种需要的过程是有目的的认识和掌握知识的过程,“需要”在情绪上的表现是兴趣,而兴趣则表现在学生不断探索客观规律的自我要求。我认为,培养持久学习兴趣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在学期初的第一节课开始,就应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以教材本身的丰富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不断地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②、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设问、质疑、释疑、不停顿的让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和集中。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进行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认为?你的看法?还有不同的 想法吗?等”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赞扬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③、改革评价手段。除传统的笔试外,还应该采用口试、竞赛、小论文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评价方法。例如经常以“很好!”“很有创意”“你真会动脑筋!”等语气赞扬学生的观点。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价值判断,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④、对学生的训练要严格,规定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按时按质,保量完成。⑤、课堂教学突出一个“新”字,努力采取多样化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例如:创设情境、巧妙设疑、艺术语言、课前演讲辩论等等。
(2)、注意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
方法是学习的金钥匙,是事半功倍的前提。有句名言:“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这里“所剩下的东西”也就是我们所指的科学素质中的学习能力。“人们在细节被淡忘之后仍然应该记忆的知识洞察力和技巧”。这种主动学习的求知能力才是我们教师孜孜以求的让学生受用一辈子的东西。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中最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
(3)、调动多方面积极因素,实现多元互动是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重要手段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构成整个课堂教学系统,只有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形成有机、和谐的统一整体。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越来越来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只有合作,才能生存。课堂教学必须充分注意利用多种渠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材与社会之间、课堂与课外之间的多元互动。
如,结合教材内容,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电视、录像、图片、课件、网络等等多种媒体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形象感和动感,增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培养面对众多信息,准确判定、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4)、在重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决不可忽视教师“教的主体地位” 针对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不少教师忽视了教师自身“教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空间过多的还给学生,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情况无从适从,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大量时间被浪费。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教师“教的主体地位”,19 我认为,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学生实际以及教学内容而定,对于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上有较大难度的知识,该讲的一定要讲,并且要讲透彻;教师应注重讲解知识的重点、难点,对于知识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原理,教师要更清楚地归纳总结。
例如:教学第五册《赵州桥》时,在学完第二自然段后,总结学法:先找出重点词,再围绕这个词语提出几个问题;最后解决这几个问题,即一找、二提、三解决。然后运用学法,自学第三段。当学生找出重点词——美观后,我让学生根据重点词提出问题,总结出示:赵州桥什么地方美观?怎样美观?学生兴趣骤浓,找出相关语句(引起随意注意)。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三种龙,让学生直观感受图案中龙的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引起不随意注意),并结合学生表演理解“缠绕、前爪、抵着、回首遥望”的意思。再引导发现写法特点,实施迁移训练。用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造型的桥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欣赏谁能围绕“桥”这个词,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句式说一段话?由于我在讲课时既借助课件又进行学法迁移。这样让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交替使用,整堂课学生注意力都很集中,教学效果很好。
在教学中,仅仅利用无意注意,小学生是不可能系统学好知识的。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学生去记忆,去实践,去运用。要达到这些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有意注意。但反过来说,如果教学中,仅仅利用有意注意,用填鸭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小学生很容易疲劳,注意力不能集中。而小学生的特点又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有二十分钟左右,时间长了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将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减弱或消失,课堂上表现为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们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地转换两种注意,使教学节奏有张有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效果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我们运用注意规律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实验进行了总 结。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效。
(一)注意力的培养形成了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一堂课的成效和学生的注意力是分不开的。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我们所预期的课堂目标就能按时完成。上课就会有的放矢,以有意识、有目的上课代替无意识、无目的上课。所学知识也会牢牢掌握。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我注意了学生的注意品质--注意力的培养,因而,我的教学效果一跃居先。过去学生的注意力只能维持两三分钟,现在可以维持十几分钟。过去学生从一个知识点转向另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反映很迟钝。现在学生能紧跟老师的讲解了。
学生注意力集中了,直呼音节的能力提高了,一分钟内顺利读完一百七十字的短文,比其他班级多呼四十个音节。识字能力提高了,在听写五十个生字比赛中,我班正确率96%,其它最好一班正确率为92%。理解能力提高了,同一篇课文,我班二十五分钟能完成理解课文、回答问题的任务,而其它班都在三十分钟以上。通过几次观摩课,校领导及兄弟学校的教师一致认为,我班学生说话能力、观察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
学生注意力集中了,朗读能力提高了,由原来的一字一顿、添字漏字,变为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了。识字能力提高了,写生字时,音节和生字的书写更规范、正确了,在听写每课生字词时,正确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96%。理解能力提高了,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了。学生说话能力、观察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学习成绩也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这次第五单元考试及格率达91.3%,优秀率达56.5%。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确实能提高学习效率。今后在实践中,我还会不断根据学习规律和有关心理活动规律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注意力的培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一堂课的成效和学生的注意力是分不开的。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我们所预期的课堂目标就能按时完成。上课就会有的放矢,以有意识、有目的上课代替无意识、无目的上课。所学知识也会牢牢掌握。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我注意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注意力的培养,因而,我的教学效果一跃居先。学生注意力集中了,直呼音节的能力提高了,一分钟内顺利读完一百七十字的短文,比其他班级多呼四十个音节。识字能力提高了,在听写五十个生字比赛中,我班正确率96%,其它最好一班正确率为92%。理解能力提高了,同一篇课文,我班二十五分钟能完成理解课文、回答问题的任务,而其它班都在三十分钟以上。通过几次观摩课,校领导及兄弟学校的教师一致认为,我班学生说话能力、观察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
学生注意力集中了,朗读能力提高了,由原来的一字一顿、添字漏字,变为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了。识字能力提高了,写生字时,音节和生字的书写更规范、正确了,在听写每课生字词时,正确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96%。理解能力提高了,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了。学生说话能力、观察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学习成绩也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这次第五单元考试及格率达91.3%,优秀率达56.5%。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确实能提高学习效率。今后在实践中,我还会不断根据学习规律和有关心理活动规律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注意力的培养形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人终身受益。我们运用注意规律对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进行训练,使他们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他们上课做到眼到、心到、口到、身到。
案例:在观察中发现我班的学生张明他兴趣广泛。在找他谈心过程中了解到:课 堂中他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如窗外的花草树林,飞鸟而不能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回家又有一边看电视一边做功课的习惯。
在上课时他总是向窗外看,看到一点新鲜的事情就跟同桌讲话。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基本都回答不出来,甚至都不知道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内容。检查他的语文书,上面乱涂乱画较多,而真正的学习内容却记录很少。作业不规范,常常遗漏作业或作业应该做第一题而他却做了第三题,其作业字迹大大小小极为潦草。故他作业重做、订正的次数比其他学生多。
通过老师用关心鼓励的方式,信任期望的态度与他多次交谈,接触,建立师生信任关系,提高他的学习认识,明确目的意义。并鼓励他适当参加一些课外小组活动,并让其担任课代表工作等,培养其学习兴趣和责任感。从而使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1、从他的语文看,乱涂乱画少了。
2、从他的课堂纪律来看,东张西望,同边上同学讲废话次数减少,对老师提出问题的回答,准确率有所提高,且有时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3、从作业情况看,首先字迹较端正,其次重做次数减少了。
4、他的成绩有提高,特别是语文成绩。
(四)注意力的训练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注意力的训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积极思考问题,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样学生的学思就会敏捷起来。同样上课,实验前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立即作出反映的只有十几人,占班级20%左右。经老师反复说作出反映的有三四十人,占班级80%左右,而实验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就能及时准确作出反映的就有四十几人,占班级90%左右,因此说注意力的训练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通过运用注意规律,培养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的实践研究所产生的效果表明,我们探寻实践的运用注意规律的九个操作策略:直观形象好策略、教学语言调控策略、教 学形式多样化策略、问题导引调控策略、竞争激烈引导策略、创设情境吸引策略、培养间接兴趣策略、引发直接兴趣策略、培养学习技能策略是可行的、有效的,这就是我们课题的研究成果。
五、有关问题的思考
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过程,它涉及师生的多种多样的心理活动,学生注意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本课题研究只是在如何运用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注意规律,来培养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探寻实践总结了九个可行有效的操作策略。但在复杂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因学生、因教学内容、因教学条件等的不断变化,适时适宜,灵活机动地操作运用这些策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实践。
参考文献 《教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主编 李昌宝 曹承勋
第五篇: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研究过程报告
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研究过程报告
一、课题名称
提高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研究
二、问题的提出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保证,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对人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人们细致观察、良好记忆、创造想象、正确思维的重要条件。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注意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前提。有人把注意比作通向知识的“门户”,只有打开它,知识的阳光才能透进心灵,智力才能得到发展。如果上课时学生注意力分散,那么即使教师备课深入浅出,课堂教学丝丝入扣,最终还是功败垂成,于教师于学生都是百害无一利的。
三、课题的界定
2002年10月,教育部下发《纲要》进一步规范了我国新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社会上升学、就业的激烈竞争,都使得今天的孩子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心理上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
“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力”是:意识指向和集中于周围事物的能力。注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所以注意力被人们称为心灵的门户。注意力不集中的弊端:1、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花费的时间长。2、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很难胜任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3、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孩子的思维敏捷性、思维速度和书写速度。由于注意,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问题,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没有注意,人们的各种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将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
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专著乃至教材的存在,我们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下去,从而取得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1)不仅重视教学过程本身学生的注意力,而且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研究培养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力的形成策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品质的水平。(4)研究不同阶段儿童的注意力情况,采取有效手段,解除由此引起的学习障碍,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研究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
1、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相结合为主
研究者主要从课堂教学出发,针对某一类学生、某一问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的、便于实际操作的指导方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在行动中根据课题实施情况,不断充实和修正课题目标,给课题研究以正确的导向性,从而使研究价值凸现。2.本课题以调查研究法和实验研究为辅。课题研究前,先采用全面师生问卷和个案调查的方法,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进行分析、概括,发现问题,探索规律。
六、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采取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的方法,将课题研究与教研相结合,与教师培训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边实验、边研讨,通过观察、总结并形成成果。
1、研究启动阶段
主要开展课题的理论学习和初步的实践探索,外出参观学习,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阶段性成果及形式为:研究计划、调查问卷等。
2、研究实验阶段
对学生进行注意力训练课程,并在各个学科中全面渗透。写出教学实践工作中反思、个案分析、研究报告,并上教学观摩课等。
3、研究总结巩固阶段
全面交流和总结,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写出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结题工作报告、论文集和案例集等。
七、不足及设想 不足之处:
(1)实验教师在理论水平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应进一步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2)对教师和学生的跟踪调查不够。(3)研究成果的推广不够。进一步设想:
今后我们要处理好课题研究与教学,校本研修,学校工作,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的关系,做到课题研究的四个结合。在本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培养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继续做注意力的研究和实验、了解注意力与学习的关系、探讨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及作用。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