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说课稿
《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说课稿
鲁建苹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它是河北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锦绣中华在我心中》的第五个主题,本课教材由“衣裳的传说”“ 绚丽的丝绸”“不同地域的服饰”“服饰的变化”“向陋习宣战”五部分组成。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1、说教材,2、说目标,3说教法、学法,4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为“锦绣中华在我心中”,是上册“可爱的中国”的延续。本单元将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和衣、食、住、行、语言、文化习俗等;深入浅出地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和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多彩。而本课就是让学生透过“穿”来了解我国各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并探究这些差异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域人们服饰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祖国地域的辽阔和差异。知道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产物;知道服饰与当地气候的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服饰在不断地变化;知道什么是不文明的生活陋习。从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感受国家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和提高,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丝绸在我国的历史,知道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产物,知道祖国各地主要民族服饰的特点,感受服饰的变化。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服饰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说教法、学法
品德与社会课思想性、时代性、开放性强,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我主要采取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
收集相关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小组合作探究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3、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人这个情境,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4、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素质教育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精神作为核心内容,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应特别注重学法的渗透。本课在学法的指导上力求体现“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理念,我主要让学生这样去学习本课:
1协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把学生分组,便于学生合作交流,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讨论、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讨论生活中人们穿衣方面的陋习的危害等,努力使自己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3动手实践操作法:通过让学生课前搜集老一辈的新旧照片,自己设计服装等活动,使他们近距离的感受服饰的变化和魅力。
四、说教学过程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环节:观赏视频导新课。第二环节:师生互动学新课。本环节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1、衣裳的传说;
2、绚丽的丝绸;
3、不同的地域服饰;
4、服饰的变化;
5、向陋习宣战。第三环节:课堂小结。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一、观赏视频导新课
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段服装模特表演的视频,让学生谈谈看完表演后的感想。我随机进行提问:“你们想对服饰有更多的了解吗?”同时顺其自然地导入新课,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视频导入新课,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
二、师生互动学新课
(一)衣裳的传说
1教师向学生询问他们是否知道关于衣裳的美丽传说。如果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教师进行补充。如果不知道我就讲,关于“黄帝的妻子嫘养蚕、缫丝、织帛”和“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的故事。
(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学生都爱听故事,这样会增强他们的学习乐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纺织业的发展过程。)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衣服的起源和发展的资料。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
(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
3教师小结衣裳的演变历史。教师手中拿一些丝绸的衣服,自然地引出第二个内容“绚丽的丝绸”。
(二)绚丽的丝绸
1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丝绸的特点、制作过程及其他。2自学教材28页,指名学生说丝绸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思想,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学生们自由欣赏学生自带和老师带的丝绸制品,可以动用各种感官,可以用眼睛认真地看,用手去抚摸,用鼻子等方式与丝绸亲密接触。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一种自由、宽松的情境下,感知丝绸的质地、光滑、凉爽、透
气等特点,让学生感知知识就源于我们的生活,并在生活中得到运用。)
4教师小结丝绸的特点和用途等,随后让学生谈谈对丝绸的了解和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由谈感受,可以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的敬佩之情,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三)不同地域的服饰
1课件出示不同地区的汉族服饰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在小组内讨论这些服饰的特点和差异?全班共同交流。从而得出人们的穿着与当地的气候有很大关系这个结论。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服饰的图片,可以使内容更直观、更形象,更易于学生的观察。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分工、合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图片以汉族服饰为主的原因是在其他单元中已经涉及和呈现过少数民族的服饰,在本课中就以汉族服饰为主。)
2学生观察教材30页的插图,感受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和青藏高原由于地处高原盆地,温差比较大,所以一天之内穿衣有很大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服装与当地日温差的关系。
3学生用放幻灯片的形式,边放映边解说,还知道哪些独具地方特色的服饰。
(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搜集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服饰并制成了幻灯片的形式,把课前预习搜集图片与计算机课学习的制作课件有机结合,达到了学科整合,做到了学以致用。)
(四)服饰的变化
1组织开展“服饰变化你我他”活动。课下让学生搜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新老照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担当解说员为大家介绍。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锻炼自己表达能力的机会,同时让学生从新老照片中认识到服饰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服饰越来越漂亮。)
2组织开展“班级服装模特大赛”活动,课前学生通过自己的巧手设计了一些服装,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并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亲自设计服装,让学生对服饰感兴趣,并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在介绍和展示自己作品是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五)向陋习宣战
1课件出示教材33页的图片,小组讨论:你们认为他们的行为对吗?为什么?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陋习?他们的危害是什么?然后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反映了生活中一些人在公共场所表现出的各种不良习惯和生活陋习,引导学生在公共场所要着装文明,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2思考怎样纠正自己和别人的这些陋习?
(课前进行了预设,大家共同制定倡议书在学校广播站播出,同时针对自己家庭的问题,把制定的倡议书宣读给爸爸妈妈,共同督查改正。)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中华服饰不仅面料好,设计也非常多样化。我们对我国各族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真是无比赞叹。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创造了无比灿烂的服饰文化,我们未知感到自豪。
四拓展延伸
在现实生活中,服装的变化不仅受气温、地形、社会发展的影响,职业也直接影响人们的穿着。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不同职业的人们的穿着。
第二篇:小学思想品德《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
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
2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介绍祖国--些不同区域不同时代人们服饰的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人们怎样适应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环境的特点,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智育目标]:
知道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产物;知道服饰与当地气候的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服饰在不断变化;知道什么是不文明的生活陋习。
[素质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产物;知道服饰与当地气候的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服饰在不断变化;知道什么是不文明的生活陋习。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查找资料(可以是文章、采访记录,故事,图片,实物)
1、了解服饰的学问。
2、搜集一些传统服饰的故事和传说。
3、看视频资料,懂得服饰文化的差异。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会了人们养蚕、缫丝、织帛的本领。从此,人们既会制衣,又会做鞋子,从上到下都装束起来,改变了远古时代穿树叶、披兽皮的习惯。服饰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这就是衣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
(二)衣裳的传说
介绍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的故事。
(三)绚丽的丝绸
1、师:早在四千年前,勤劳智慧的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养蚕、缫丝,织出灿若云霞的丝绸。当中国的丝绸运到西方,传到古代的罗马帝国时,那里的人们看到五颜六色、灿烂夺目的丝绸,赞不绝口,当地的贵族都以拥有一件中国的丝绸衣裳为荣。
2、请学生边看图边介绍丝绸的生产过程。
(四)不同地域的服饰
1、师: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中华服饰多姿多彩,形式各异。但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在服装上又有着共同之处。你们发现了吗?同小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老师把问题打在了屏幕上,同学们可以看一下)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北方地区因为很冷,人们穿的衣服很厚,南方地区因为很热,所以人们穿的衣服很薄。从北到南,人们的衣服由厚变薄,那么你们知道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小结:回答的很好。(点板书)由此可见,不同地域,由于受气温的影响,人们的服装都各不相同。因此居住在祖国各地的汉族也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服饰。大家请看(出示幻灯片)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服装吗?(北方)那么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当地的人都穿着什么呢?当我们这儿已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时,在我国最北边的大兴安岭还是一片冰天雪地。那里气候寒冷,最低温度会达到零下五十多摄氏度。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原始森林,那里的人们靠打猎为生,所以人们为了抵御风寒,都喜欢穿以兽皮为主的衣服。但总的来说,北方地区的人们,到了冬天,人们在衣服上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厚。同学们,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那里的气候是冬天冷,夏天凉爽,因此一到夏天,我们都喜欢向北走,到那里去度假、去避暑。
在让我们来看下一幅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又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服装吗?同学们可能对她们的服饰感到有些陌生,甚至以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其实,老师也是查阅了有关资料才知道,这是我国具有传统特色的民俗服饰。江南水乡气候怡人,比北方地区要暖和的多。因此,那里的人们都喜欢穿长布衣、长布裤,头上还围着蓝布包头,脚上穿的是绣花圆口的布鞋,这就是江南水乡的服饰特点,同学们,你们了解了吗?
老师这里还有一幅更具特色的服装呢?你们想不想看?同学们,图片中的人物你们认识吗?她们呀居住在我国南方福建沿海的惠安县。所以我们称那里的妇女为惠安女,她们穿的服装就叫惠安女服饰。同学们,惠安女服饰是不是很有特点,很与众不同呢?那么她的服饰哪部分最吸引你呢?她们带的帽子叫斗笠,斗笠边缘两侧还缀有塑料花或者是绢花来作为装饰。她们除了带黄斗笠特别外,头上还围着花头巾。那么,你们知道她们为什么带斗笠、围花头巾吗?(她们居住在我国南方,气候炎热,再加上她们常年居住在海边,带黄斗笠,围花头巾,是为了防止日晒的。)
3、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三个不同地区的服装都属于我国的汉族服装。让我们再回到地图上来看看,同一个时间,尤其是冬天,我国的气候是北冷南热,因此说,不同地域,由于气温的影响,人们的服饰各不相同。
那么你们知道吗,即使在同一地域,一天之内,人们的服装也是不同的。(出示幻灯)让我们来看这样两句话:(你们可以小声念一念)
山上穿皮袄,山下围皮袄。(青藏高原)
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新疆吐鲁番盆地)
同学们那里为什么会流传着这样的话呢?同学们之间先讨论一下。那么,谁来说一下,那里为什么会流传着这样的话呢?
山上冷,山下热,说明山上、山下温差很大。那么说到山上、山下温差大,你有没有亲身体会呢?那么同学们,是什么原因造成山上、山下这么大的温差呀?(地形)青藏高原海拔很高,堪称世界屋脊。同一时间,山上是白雪皑皑,山下却是树枝茂密,一片绿色的景象,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青藏高原这种特殊的地形。
同学们,青藏高原地区聚集着我们的藏族同胞,同学们,你们知道藏族人们的服饰是什么样的吗?(男藏袍,女藏裙)那么你们知道藏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长袖)让我们来看大屏幕。这就是藏袍服饰,当地人穿藏服很特殊,通常只穿一只袖子,冷的时候两只袖子都穿上,热的时候只穿一只或两只都不穿,藏族人们这种特殊的穿法是以为青藏高原“长冬无夏,春去秋来”这种特殊的气候影响的,但归根到底,造成这种特殊气候的原因就是因为青藏高原这种特殊的地形影响的。
让我们再来看下一句,那里为什么会流传着这样的话呢?(昼夜温差大)那么造成昼夜温差大的原因也是因为盆地这种特殊的地形。老师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报道,印象深刻,说给你们听听:一位游客去新疆旅游,回来后就大病一场,躺在病床上,他感慨的说道:尽管他饱缆了新疆的美景,却吃了不少的苦头,最让他难以忍受的就是当地的气候,昼夜温差很大,简直就是冬天和夏天的区别。那么同学们,今后有机会到新疆去,一定要注意当地的气候,多带些衣服去。
同学们,通过这两句话,我们知道了,服装的变化不仅受气温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
4、那么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独具地方特色的服饰吗?你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旅游时,你有没有看到过比较有特色的服饰呢?或者是在书上、电视上,有没有看到过?同学们互相之间先来说说。
好了同学们,老师来给你们说一个。你们看过星光大道吗?那你们看,他是谁(阿宝)阿宝,来自民间的歌手,嗓音很高。那么阿宝穿的服装就很有地方特色。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服装吗?是居住在陕北地区的服装。当地的人们头上都系着白手巾,你们知道是因为什么吗?因为陕北地处黄土高原,风沙非常的大,因此当地的人们头上都会系着一条白毛巾,是为了防止风沙的。同学们,在我国还有着不少独具特色的服饰呢?你如果感兴趣,课下可以查阅一下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你会感到非常有意思的。
(五)服饰的变化
1、好了同学们,社会在发展着,人们的服装在不断的变化着。同学们请看这个短片。(看短片)
短片看完了,从中我们知道了,不同年代,人们的服装各不相同。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家中的新老照片,谁搜集到了?那好,就请这位同学到前面来。问:刚才的短片你认真看了吗?那好,你就结合短片中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家庭成员不同年代的服装是什么样的。(实物投影)(学生发言,介绍)那么谁还想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总结:同学们介绍得真好,那么你再来说一下,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体会吗?
好了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穿衣从只求保暖到追求时尚,追求美,说明了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那么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穿着也都是不同的,请看大屏幕,你能说出他们都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吗?(医生、警察、清洁工、空姐)那么你们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他们的服装)也就是说职业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穿着。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来说一下,服装的变化都受什么因素影响的呢?(地形、气温、社会发展)那么也就是说,气温、地形、社会发展以及职业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穿着。
(六)我家的“服装展示会”
好了同学们,让我们来轻松一下,欣赏一下现代童装。同学们,好看吗?那么你们想不想也来为你们自己设计美丽的服装呢?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同学们设计好的服装作品,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实物投影)
好了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比他们设计的更好,回去后,可以为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者你自己来设计一套服装,下节课将你的作品拿来,我们再来一同欣赏,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教后反思:
通过了解我国不同地域人们的服饰特点,进一步体会祖国地域的辽阔和差异,感受我国劳动人们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体验国家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和提高,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第三篇: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教案
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了解我国不同区域人们服饰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祖国地域的辽阔和差异,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体验国家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和提高,培养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知识: 知道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产物;知道服饰与当地气候的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服饰在不断变化;知道什么是不文明的生活陋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不同地域人们服饰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
难点:掌握服饰的不同变化及勇于向不文明的生活陋习宣战。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
2、搜集照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认识了纺织业的祖师黄道婆,还学习了丝绸的制作过程,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指名回答)正是因为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才有了我们今天绚丽多彩的服饰。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学生齐答
这四个季节你们穿的衣服一样吗?那谁来说一说自己一年四季都穿什么衣服?(指名回答)
我们的衣服为什么会随季节的不同而更换呢?(指名回答)季节不同,气温不同,服饰也不同。那在同一个时间,比如冬天,不同的地域,人们的服饰一样吗?让我们看大屏幕。(出示图片)
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看一看这是我国什么地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名回答)
当地人都穿着什么衣服?用一个字来概括他们服饰的特点?(厚)为什么要穿这么厚?(指名回答)
这与当地的气候有关系。再让我们看一组图片,这又是什么地方?(出示图片)
你从那里看出来的?当地人的服饰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老师这里还有一幅更具特色的服饰,你们想看吗?他们的服饰有什么特点?他们是哪里人?同学们认为是少数民族,教师介绍惠安女及生活环境。他们为什么戴黄斗笠、围花围巾呢?(指名回答)
师总结:不同地域 气温 服饰不同
2、同学们,一天之内你们的服饰一样吗?可是在我国有些地方人们的服饰在一天之内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出示两句话)
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山上穿皮袄,山下围着腰。
这两句话分别说的是我国的那个地方呢?
在当地为什么流传这样的说法?(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话,这说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指名回答)
我们再来看第二句,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青藏高原图片。当山上还是皑皑白雪的时候,山下早已枝繁叶茂,这与当地特殊地形有关系。在青藏高原住着我国的藏族同胞,在上一册我们学过民族服饰,谁还记得藏族穿什么衣服?在穿法上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这种穿衣服的方式与青藏高原的特殊地形有关系。
师总结:同一地区 地形 服饰不同(教师板书)你还知道那些独具特色的服饰?
老师这里出示一张图片,同学们认识吗?齐答阿宝
他是哪里人?(陕北)他的服饰是陕北服饰,陕北服饰的特点是什么?(指名回答)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猜猜看”的游戏,好不好?
通过他们的服饰来猜出他们是干什么工作的?(出示图片学生猜)同学们真棒!都猜对了。为自己鼓鼓掌。
这说明我们的服饰不仅受到气候、地形的影响,还受职业的影响。职业不同→服饰不同(教师板书)
三、服饰的变化
今天,我们的服饰多姿多彩,那你们知道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小时候穿什么衣服吗?课前老师布置了作业,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到的照片在小组内展示一下吧!
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感想?(指名回答)
好,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图片,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课件)(20世纪50年代,60、70年代,80年代,现代的服饰图片)
老师发现同学们今天穿的都很漂亮,不但色彩鲜艳,而且款式多样。那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服装?(同学们随着音乐的节奏展示服装)
欣赏了服装表演,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我们的服饰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有什么感想(同桌讨论,学生交流)
老师也同意大家的观点。同学们,虽然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追求着装时尚与个性的时代,但是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着装的时候没必要讲究高档、名牌,只要合体、整洁、舒适就是最好的。你们同意老师的说法吗?(学生齐答同意)
四、向陋习宣战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文明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文明的社会。可是总有一些不和谐的画面不时出现。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说一说他们这样对吗?学生交流。1、2、3、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陋习?(指名回答)让我们看一下生活中的这些陋习。出示一些图片。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该怎么做呢?全班交流。
同学们说得很棒,希望你们能做一个文明小学生。
五、总结
学完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全班交流。
同学们,透过服饰的发展变化,我们看到了祖国的飞速发展。我们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此时此刻,你们想对祖国说一句什么话?(祖国我爱你!)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抱效祖国!
六、作业布置
1、细心观察我们身边不文明着装现象,并尽自己的能力进行劝导。
2、写一份倡议书与同学们交流。
第四篇: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教学设计
《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是我国劳动人 民长期生活实践的产物。
2、知道服饰与当地气候、地形有密切的关系。能力目标:
1、学会查阅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资料,提高提炼、总结材料的能力。
2、从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我国不同区域人们服饰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祖国地域的辽阔和差异。
2、,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感受国家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和提高,培养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域服饰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服饰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
1、搜集一些传统服饰的故事和传说。
2、搜集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3、视频资料。
4、准备丝绸制品。
四、教学过程 :
(一)、精彩视频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穿的衣服可真漂亮,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模特表演,你们想看吗? 播放视频。
看完后你们想说些什么?(材料、样式、色彩等 丰富漂亮,争奇斗艳。)
2、多姿多彩的服饰起到了什么作用 ?(1、防寒 2.防湿
3、遮羞
4、区别身份地位
5、美饰)
过渡:中华服饰怎样多姿多彩,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中华服饰的多姿多彩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地学习课文,首先我们了解关于衣裳的传说。
(二)、走近中华服饰,感受魅力:
请同学讲一讲嫘祖和黄道婆的故事,回答问题。
1、听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人物在中国服饰史上的主要贡献?(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织帛。黄道婆改进了纺织工具和纺织技术。)
2、你想对这两个人物说些什么?(赞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中华服饰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过渡:我们勤劳智慧的先贤们划时代的发明创造给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制衣材料,而衣饰材料中最绚丽多彩 的就是中华丝绸。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丝绸的魅力。
(三)、制衣材料的极品—中国丝绸
1、亲自实物体验丝绸的特点?(质地柔软、光滑,凉爽透气,保养皮肤。)
2、丝绸适合做成什么服饰用品?(裙子、旗袍、睡衣、丝巾,冬季衣服的 光面。)
3、过渡:正因为丝绸这样绚丽多姿,所以不但为中国的达官贵人所喜爱,而且通过对外贸易远销海外,这就是有名的丝绸之路。
4、昨天老师布置了查阅资料,谁来说说丝绸之路的盛况?(学生可以从 起点终点,物品交换,丝绸在西方受到的追捧等方面描述。)
5、学习到这里你想对丝绸文化说些什么?(赞美中华衣饰文明的伟大,为世界人民所景仰。)
6、过渡:珍贵的东西往往来之不易,这么美丽的丝绸的制作工艺是怎样 的呢?
7、指名学生说丝绸的制作过程:
(植桑、养蚕、缫丝、纺织、印染,可以适当让学生解释)你们觉得丝绸的制作过程怎样,应该怎样对待丝绸制品?
(工 艺复杂。应该爱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过渡:我们不仅要珍惜丝绸制品,还要珍惜其它各种各样的的衣料,比如 棉、麻、毛、皮,它们也同样来之不易,这些不同的衣料,不同的服饰满足了不 同区域人们的需要。最后我们来学习不同地域的服饰。
(四)、不同地域的服饰
1、分组讨论交流不同地域的服饰。
2、指名学生读思考题和交流提示。
3、学生汇报:(大兴安岭冬季严寒,气温低到零下 50 多度,所以衣服以毛皮,厚重为主。江南水乡气候炎热,雨水较多,为方便防晒,所以穿长布衣,长布裤,绣花圆口布鞋。福建沿海惠安女为防晒,所以戴斗笠,斗笠两侧点缀塑 料花或绢花,系花头巾。陕北黄土高原大风扬尘,所以包白头巾。
4、同一地域服饰不同服饰。
小组交流,得出同一地域不同服饰受地形的影响。(新疆吐鲁番昼 夜温差大,所以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抱着火炉吃西瓜。青藏高原海拔高,上下 温差大,所以山上穿着皮袄,山下围着皮袄。)
5、我们地区服饰有什么特点:(气候适中,春秋季节短,过渡不太明显。冬天棉衣羽绒服,夏天汗衫裙子。)
6、学到这,大家总结一下服饰受什么影响?(服饰受气候影响)
7、用自己的话赞美一下各地不同特色的服饰。(各地服饰异彩纷呈,各有 千秋,服饰文化博大精深)古老神奇的中国大地服饰绚丽多彩,不但地域不同,服饰不同,而且民族 不同,服饰不同,时代不同,服饰不同,文化礼仪不同,服饰不同。这是我们下 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8、好了,现在我们看黑板,回顾一下这节课的收获和感想。(学生对照板 书说学到的知识,表达对祖国服饰文明的崇敬赞美。)
(五)、全课总结:
我们拥有 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56 个民族的伟大祖国,有着 灿若云霞的服饰之美,让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努力学习中国服饰文化,让中华服饰 在未来更加多姿多彩!
板书设计:
5、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
衣裳传说 历史悠久 绚丽丝绸 地大物博 地域服饰 气候各异
地形各异
第五篇:服饰礼仪说课稿
服饰礼仪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虽然不是在书本上的,但是它作为一种技能对于学生今后步入社会乃至于我们每个公民都要认真面对的。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尤其是在正规的社交场合,穿着打扮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我们现代人的重视。正确的着装不仅是对人尊重,而且也是自尊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服饰礼仪是人人皆需认真去考虑,认真去面对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根据服饰礼仪在社会生活中实用性的要求,我把“着装技巧和要求”以及“西装的穿着规范”作为本节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我把“饰物的佩戴和使用的基本礼仪”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针对职高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社会实用性,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
确定本节课的1.知识目标:
(1)了解着装的原则、饰物的佩戴和使用的基本礼仪
(2)理解着装的技巧和要求(3)尤其是掌握西装的穿着规范 同时达到的
2.能力目标:
为学生能够运用本节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不同场合怎样着装的能力。并能根据自身的条件(包括生理条件和社会角色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
二、在教法上,运用
1.目标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突出服饰礼仪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由于
2.本节内容的理论性比较强,所以主要采取以讲授法为主ppt直观演示为辅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理解。
同时
3.通过不同目的、不同场合、不同形体的人的着装的不同,采取比较法。启发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认识掌握着装的技巧,获得新知。
三、学法,要求学生多思考、注重理解,通过观察ppt图片,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从而概括出不同服饰的穿着技巧。
四、教学过程,1、课堂引入:在本节课中,我利用服饰礼仪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进行引入,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并不陌生,同时也为以后的各个教学阶段打下了伏笔。
2、新课讲授(环节):为了不混淆,方便学生理解,我把服饰礼仪分为“服”和“饰”两大板块进行分析。
讲“服”的时候,开始就对“着装的原则”进行讲解,让学生能从整体上对服饰礼仪有个大致的了解;接下来“着装的技巧和要求”是本节的核心,在分析“着装应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时,通过休闲时、工作时、社交时三个基本场合进行分析,引出西装的适应范围的广泛性,突出其重点。这样便于学生接受为什么西装成为此节的重点。
在讲解解“饰物的佩戴和使用的基本礼仪”时,由于这是很空洞的一个知识点,所以我采取ppt展示法,让学生直观了解饰品的使用和佩戴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问学生作答从而便于学生理解,比如, 在穿丝袜的时候,脚链戴在丝袜里面还是外面呢?戴薄纱手套的时候,戒指戴在哪儿?这些都是很常见的饰品的使用基本礼仪,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讨论。
通过师生互问互答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效果的反馈
通过观察学生的专注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达到教学效果的反馈,从而合理调节教学的秩序,4、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中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服饰礼仪的社会适用性为主线,通过板书和ppt演示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社会现象两个方面进行总结,这样,既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用精练的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同时解决学生易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全方位的把握服饰的基本礼仪和运用。
5、布置作业:
本节内容应用性比较强的特点,作业主要从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设计一套属于自己风格的婚宴服。”
五、板书
左板为主板主要是从着装的原则,方法和技巧(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讲解,不同场合、不同体型、不同肤色的着装技巧和方法),以及饰物的佩戴和使用的基本礼仪三个大方面板书。
右板为副板则是这三个方面的延伸扩展和注释说明。
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而又主次分明地展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框架,便于学生思路的学习。
六、教学体会
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本人尝试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社会实用性为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搜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主动建构良好的认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脑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具有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