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落实有效的自主学习

时间:2019-05-15 04:4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落实有效的自主学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落实有效的自主学习》。

第一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落实有效的自主学习

教师将备课当成“背课”,将上课当成演课,将学生当成“容器”。课堂上教师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是主角,好的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教师的这种主导几乎完全代替了主体,课堂缺乏民主和谐的氛围。课堂沉闷,缺乏活力,导致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好奇心与创造欲日渐减弱。由此可见,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自从我校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分课题项目组的实验学校后,我进行了的子课题研究,力求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自主学习的概念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这里所讲的“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以张扬学生个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更积极地、更主动地、更好地学习为目标,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其核心在于“自主”,突出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决定怎么学,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自己决定评价学,自主监控或调适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通过自主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2、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除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理论、现代教学论、邓小平关于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外,自主学习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是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相区别的。要求带领学生走自主学习之路,促使学生开发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倡导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态度,强调行动参与,它是改革传统学习方式的基础。

三、研究目标

1、探索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2、通过实验研究中采取的系列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研究措施我遵循“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自我反思、撰写论文”的研究思路,把课题研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1、把课题研究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课题研究必须以理论为依托。因此我十分重视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一是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二是专心研读教育教学名家专著;三是阅读些哲学、经济、历史、文学的书,拓宽知识面。

2、把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把课题研究的理念运用于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

3、把课题研究与个案剖析、教学反思结合起来。围绕课题收集典型个案、写好教学反思,注重材料积累。

4、把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结合起来。根据制定的研究课题,进行总结提炼,写出经验论文。

五、实验操作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在实验中摸索,实验中总结,探索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五条策略:

(一)、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对于学习来说,兴趣是一种诱因,更是一种动力,而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老是不想方设法使学生具有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使课堂教学往后进行,不动情感的努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要上得有趣,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有内在动力的支持。

1、设置悬念激趣引起学生的悬念,学生有了强烈的悬念,便主动地积极地去解开悬念,这种迫切的心理状态,包含着浓厚的兴趣。如教《我和狮子》,我就这样导入,先讲一条新闻:徐州动物园曾因狮笼未关好,夜里狮子闯出笼来咬死一个人,后来狮子被警察击毙。讲完新闻后,我提高了声调:“可是美国女学者,却有胆量同凶猛的狮子相安无事地在一起生活了三年。”利用这个对比悬念,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驱使学生积极地去阅读课文,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2、引发疑问激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心有疑团,解疑就有了动力,自主学习的动力也增强了。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学生对“狐狸到底是狡猾还是聪明?”有疑问,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我认为狐狸是有一点聪明,自己找不到吃的,他不会等着饿死,而是想办法从乌鸦的嘴里弄到食物。”“我也认为狐狸很聪明,它有生存能力,书上不是说适者生存吗?狐狸为了生存,从乌鸦那里骗到食物,这是聪明的表现。”“我认为狐狸这是狡猾,不是聪明。因为它不是靠自己的本事找到食物,而是靠骗别人得到食物,这是不好的行为,所以不能称作聪明。”“如果说狐狸很聪明,那么社会上那些坏蛋用不正当的手段去骗钱、骗别人的东西,难道我们也要称他们聪明吗?”„„学生为求确解产生争论,有了矛盾、争论,学生也就不由自主地介入了讨论,使思维迅速发散与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这既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显著的作用,也促进了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

3、创设情境激趣创设情境的方法主要有:语言描绘情景,图画再现情景,实物演示情境,表演体会情景,实践体验情景,音乐渲染情景等。恰当的采用以上几种方式进行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易”“趣”“活”,触及学生的情绪,产生一种驱使力,激发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如教学《望月》这篇文章,怎样创设情境激趣呢?我综合运用与月亮有关的音乐、古典诗词、图片等等手段,再配上生动的语言描绘,营造意味深远的“望月”、“赏月”、“咏月”情境,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朗诵古诗词、欣赏图片中,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文学习中,使学生心理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赋予自主学习的权利如果说兴趣的激发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那么创设条件,提供自主的空间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在教学中,要从一切可能出发,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好时间、空间、材料、形式等方面的准备,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正像一位教育专家说的那样:“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1、学生自选内容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而主体性的确立,离开了自主选择就难以成为可能。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学习。如《林海》一文,课文从“岭、林、花”三个方面描绘了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我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部分内容展开解读与感悟。由于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总是表现得兴致盎然,加上教师有效的引导,通过学习,学生在其中受益匪浅。

2、学生自定方式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学生认知方式得以展示并不断超越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读课文,不仅可以使课文理解进程加速,而且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改造与完善的过程。如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喜爱的方式体会庐山云雾的美丽。有的学生想通过多方式、多形式的读来理解;有的学生打算以画画的方式来展示庐山云雾的神奇;有的学生要摘抄、背诵文中的好词佳句„„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学习,课堂景观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3、学生自编练习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主体作用是学生发展的保证。以往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一张试卷一些习题,都是教师出题,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活跃学习的思维,不埋没学生的潜能,我让学生学完一课后,自拟练习。这一尝试给学生带来跃跃欲试的乐趣。一般来说,学生自拟练习总是出一些自己理解的或者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比如优等生会出一些带有思考性、创造性方面的题目,中等生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在自己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出一些变换角度综合性的题目,而后进生大都是基础知识方面的有关字词句的题目。这样的课堂练习尝试,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了有关知识,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促进了学生去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1、课前教给预习方法。预习,最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小学语文课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大体有所了解,就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另一方面预习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预习中,我首先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取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学生提问:“他是一个罪人吗?既然知道自己在这个时候离开祖国是‘罪人’,为什么还要离开祖国呢?”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课中加强学法指导。古人曾指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从“教”到“教会”到“不教”,学生从“学”到“学会”到“会学”。具体讲,就方法而言学法指导一般有:注重学法过程,概括学法;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指点学法等。就教材和学生而言,学法的传授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不同体裁内容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一个有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学法指导计划,把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切不可机械、随意,图形式。如学习同类课文和段落相似课文可用迁移式。像《可爱的草塘》“一课,学习”草塘“一段,师生共同将写景学习方法归纳为“读课文───抓特点───明写法───想画面───悟情感”五步,然后让学生运用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学“小河”一段。以后碰到写景文也可用此法迁移。

(四)、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在于“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由课堂向课外延伸,借课外促迁移、深化,这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必不可少的补充。

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自主拓展。语文学科内涵丰富,与社会、自然等学科联系密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将语文实践向课外延伸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课前、课后可通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查找资料,交流资料,举行故事会、展览会、演讲比赛、课本剧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自主拓展,扩展他们的视野。如学《江南春》、《春日偶成》,我让学生或收集描写春天的诗文,或进行诗歌朗诵,或根据诗中的意境画出美景。再如学完《水上飞机》,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一个“飞机”知识展览。孩子们一听,都很高兴。课后,他们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请家长,有的去图书馆,有的去上网„„一周后,展览会如期举行。由此可见,学生的查找、交流资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它打通了课内外的界限,也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发展。

2、引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大家都知道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是最经常、最重要语文课外活动。根据学生及教学实际,推荐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健康读物,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高年级的学生喜欢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内容,我就推荐他们读科普、名篇佳作等精美典范的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既助于理解课文,又助于语言的积累。并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如:理解方法、鉴赏方法等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勤做读书笔记。在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中,我指导学生勤做读书笔记。要求学生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自主地摘抄其中喜欢的好词佳句,并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还让学生把摘抄的文章配上图画,每周评出“积累之星”。我还每隔两周进行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赛题由学生从平时的课外读书笔记中选,内容主要有诗词、成语、格言、名人名言等。参赛的学生兴致勃勃,觉得过瘾,有挑战力,非常有意思。没参赛的同学纷纷向老师索取赛题,也要尝试练习,这项开放性的竞赛,既让学生感受到做读书笔记的成功和愉悦,又促进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

(五)、调控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确保,主体作用是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他们的自信心如何,以及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程度如何,都和教师的激励有直接关系。因为激励是利用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为此,教师必须调控激励机制,运用语言、体态、暗示、情感、需要等多种激励措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1、设立多层次的目标激励机制。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教材的语言文字特点,制定适度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2、采用多种形式的竞争激励机制。根据小学生好胜性强的特点,利用多种形式的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秀成绩,发挥其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手段。一是增加竞争项目,像词语接龙比赛、朗读比赛、辨论比赛、看谁记得快比赛、看谁想得妙比赛等,促使学生愿学;二是进行按能力分组竞赛,使多数学生有获胜机会;三是鼓励学生自己和自己竞争。

3、运用多角度的评价激励机制。一是进行分层评价,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二是个人内差评价,包括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横向评价,即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学生的所有特性进行比较;纵向评价则是对学生多个时期内的成绩前后比较。从评价中给其信心和力量。三是进行相对评价,以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参照对象。

五、研究成效经过努力,实验研究取得了预期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变了。开展“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题实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好学,乐学。学生的视野宽了,知识面扩大了,头脑灵活了。

2、教师变了。开展“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题实验,改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师由主宰地位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最大的“回报”。同时该课题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我在三明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中开设观摩课,执教《詹天佑》得到与会专家和同行的好评。多次在三元区开设课改研讨课、观摩课,执教《蚂蚁和蝈蝈》、《恐龙》等课荣获三元区“百堂优质课”、“年度优质课”等奖励。先后两次被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评为“优秀实验教师。”我还将课题研究中的实践与感受加以总结提炼,撰写出论文、研究报告、教育教学案例等,撰写的论文《谈谈新课程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作文》,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论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谈谈新课程中语文教学评价的变革》、《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走向文本多向感悟》、《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等6篇论文刊登在《小学教学参考》、《小学校长》、《新课程》、《三明高专报》等教育专业报刊上或荣获三明市优秀论文一等奖。在“三明市课改实验县基础教育课改培训班”中作《走进新课程,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教学》专题讲座,深受同行好评。

3、课堂教学变了。开展“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题实验,改变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提倡经验共享。并以学生为中心,从真正意义上落实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六、反思

1、倡导“自主学习”,教与学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学生求知欲望、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在教学中要做到“放而不乱,收而不死”存在一定的难度。

2、每班总有一些后进学生,在大班化的教学中如何对他们分层要求,或者是个别辅导,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讨。

3、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也并不一定把所有的引导自主学习的策略都应用上,教师要有选择地选用更适合学习教材,更适合学生特点的策略。这里面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问题的研究才是真正的研究,真正的课题研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要有教学在,研究的步伐就不会停止。围绕着“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之路,我还会走下去„„

第二篇:落实有效教学

落实有效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益的做法和经验

摘要:提高数学教学效益是近几年教师特别关注的话题。落实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根本途径。文章从关注学生的情感;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三个方面阐述如何落实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数学教学效益

情感教育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

正文: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如何落实有效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益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新课题。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其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下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在落实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一些做法与经验。

一.关注情感教育,提高教学效益

情感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数学活动不仅是数学认知活动,也是情感参与下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益。1.用教师的情感来熏陶学生乐学情感。

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来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教学中教师要充满激情和亲和力;要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把数学教学素材中的“情感”成分表现得更为充分和活跃。

2.营造良好的师生情感氛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在课堂中构建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使自己成为学生尊敬的长者,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交心的挚友。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为学生创设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学习氛围。要热情鼓励学生善思多问,敢于发表与教师、书本不同的见解,使学生在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自主学习。3.课后再续“情感”。

课后善于与学生交流、谈心,特别是对一些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积极主动的学生。首先要摸清原因,肯定优点,提出不足,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的,并交流学习方法,找准补救措施。我还经常在学生作业簿里加一张纸条,带去我鼓励的话语,不断升华师生的情感。

二.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益的关键 1.自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现行教材在知识结构、顺序的安排上力求合理,但同时也考虑到各地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而给教师留出了很大的自主创新空间。因此,教师就应对所教教学内容,在吃透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再处理,使之更适合学生实际,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其处理方法主要包括:适当调整内容的先后顺序;适当增减内容,如一些例、习题;适当改变教学素材等。2.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以境促学。

(1)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审美的需要,创设密切联系实际且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地好奇心和求知欲。

(2)问题情境要围绕教学目标。一节课的好坏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在课堂引入这一环节要适当体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让学生学有目标,学有方向,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在课堂结束时还要“首尾呼应”,学生能顺利地解决问题,体现成功的喜悦。

(3)问题情境要使学生积极探究。探究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学生正是在探究实践中学习创造的。所以在课堂的开始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具有探究性。3.设计有效的问题引领学习。

(1)问题设计要以学生充分地展开思维活动(包括动手、动脑)为前提。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培养能力。如在《利用函数性质判定方程解的存在》中,为得出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我设计了如下问题:拿出课前准备的一条连续不断的绳子,两端点分别在x轴的上下方,绳子是否一定与x轴有交点?为什么?上述问题起点低,直观性强,简单而内涵丰富,且结论开放,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探究。学生动手摆出的绳子情形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中包括与x轴有一个交点,多个交点等。通过对绳子摆放结果的各种情形比较与分析,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已呼之欲出了,同时在动态生成中自然地更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研究数学。

(2)设置核心性性问题,明确研究方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了揭示核心内容而设计的问题称为核心性问题。核心性问题有利于学生明确研究方向,有利于对知识的整体把握,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有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通过核心性问题与课堂生成问题的思考讨论,构成整个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使教学进程更加有序、有效。(3)设计问题开放化,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核心环节。

(1)注重探究学习,也不能忽视接受学习。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新知。但并不是任何学习材料都适合探究,传统的接受学习能在较短时间内,把人类公认的成果有序地传授给学生,这对于有限的课时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它忽视了结论地发现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启迪与教育价值,而探究学习正好弥补了这一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重视探究学习的同时,适时选择接受性学习,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2)强调合作学习,也不能忽视冷静思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来构建一个多元化立体信息网,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但如果教师让“合作”垄断了整个课堂,而不关注学生思维的运行状况,不致力于学生思维潜能的激发,那么教学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因此,课堂不但需要合作,也需要静思默想。从艺术角度来说,应注意“布白留空”。同时注意合作时机的把握,一般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困难或不彻底时进行。合作方式也应采用多元化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3)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要重视结论的整理。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但重过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获得结果,而不是不要结果。学生获取新知识总是在打破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不重视结论的整理,实际上就是不重视引导学生完善新的认知结构,使获得的知识仍然处于“游离态”,必然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益。

5.设计有效的例、习题

在课堂教学中例、习题既能承上启下,引入新知,又能加深对新知的理解,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创新意识。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习题,可以按照题目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另外,适时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放性、探索性题型,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空间。还要善于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但要注意加强思维训练也应因人而异。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我们本着以人的发展为宗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运用科学的方式在满足全体学生以后发展需要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对一些数学特长生进行强化训练,以增强他们在数学上的发展后劲,而不是不加区分地对每一个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实施同样的训练。6.给予有效的教学评价

科学有效的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评价;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习状况的评价。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独立思考的习惯等。在评价的对象上,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评价结果地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在评价时机上,在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得出确切的结果时注意“延缓评价”,其目的主要是给学生以足够的机会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得到更多的不同答案。否则其他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被“同化”了进去,失去了思考的价值。当学生给出错误回答时,教师不要马上予以否认,这样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形成畅所欲言的教学场面。所以教师评价不宜过早,要让学生说够、说透,每个学生都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且学生会努力使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这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7.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益。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数学的整合,是解决课堂效益的有效方法。多媒体可以提供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感官同时接受信息,大大增加了课时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益。另外,利用展台展示学生解答题地表述,吸取经验,暴露不足,也是提高学生解答题表述的有效途径。

三.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是不断提高教学效益的有力保证。1.教师不断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的反思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形式与途径。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反思教学细节,寻找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的差距,不断提高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与理解;反思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寻找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的差距,促使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变。通过反思,不断优化和改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的有效性。2.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益。

学生的自我反思就是学生评价自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的行为。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水平不断快速提高,以便在以后地学习中有更高的学习效益。教师要在数学概念、解题方法、章末复习、考后撰写小结等方面,帮助和促进学生的积极反思。

总之,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要切实改变以往重“教”轻“学”的做法。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情感,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并且通过课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1] 谢全苗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9(9)

[2]孙明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问题的设计策略

数学通讯

2009(10)

[3]《走进新课程》丛书编委会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第三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改变了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因而受到师生广泛欢迎。鉴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借鉴意义。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语文 指导

一、前言

小学语文新课改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通过一系列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来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加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新改革的基本理念。事实证明,自主学习是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低年级的学生,其思维活动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对知识的获取主要从老师和同伴的模仿中得到。到了小学中高年级以后,小学生的言语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具有较强的自制力,能够在教师的安排下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学习。此时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小学生的独自性和自主性,处理好知识讲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二、提高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1.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预习是成功学习的基础。在讲授新课之前,语文教师要安排小学生进行课文预习,预习本身就是主动探索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一部分,通过预习可以初步了解要学习的新知识,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师讲授时可以提高理解的速度,提高学习效率。具体来说,教师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或者在课后预先通读课文,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词做好记号,然后通过查字典的方式来了解生词的读音和涵义,也可以通过课文上下文之间的关联,来理解生词的意思,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对课文中一些晦涩难懂的句子,学生要做好记号。教师在讲授新课时,首先把学生在预习中不懂的问题汇总出来,在预习反馈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预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然后有针对性的加强讲解。如果学生预习工作做得认真,就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对这部分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起到榜样和带头作用。2.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在小学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为此,语文教师要适时为学生设置各种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质量要求,不仅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要包含教材的基本内容,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理解能力不同、个性兴趣也不相同,教师提出的问题太浅显的话,学生失去继续探索的兴趣,问题过于困难,学生则无从下手,也就没有积极性了。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这也是教学设计的关键。3.在小组交流中提高思维能力

自主学习的大部分环节都强调学生的独立完成,但仍然是有合作学习的环节。在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已经得到了答案,取得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效果,有了成功的学习体验和成就感。也有的学生在某些问题上陷入闲顿,这时候教师可以不直接对学生进行指导,而是将其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大约有4—6名学生,鼓励小组之间集思广益、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调动各种人力资源进行学习。小学生争强好胜,会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结论,不同的观点之间必然有碰撞,在多轮交流和讨论中,学生慢慢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得出趋于一致的结论。同时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有利于其以后的发展。这里注意的是,在学生分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考虑性别和学习能力的因素,男生、女生要搭配好,有利于交流和讨论的顺畅。每一个小组要包含有各种学习能力的学生,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另外,当小组讨论渐渐变成争执或吵架时,教师要及时干预,让整个自主学习活动重新步入正轨。

4布置自学笔记,加强检查力度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不应局限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让学生写自学笔记的形式可以将自主学习延伸到课外。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小学生生活、实践性的题目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或者调查访问,最终以自主学习笔记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方式拓展了学习空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事实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写出内容比较完整和清晰的自学笔记。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可以写出详实的自学笔记,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写出带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自学笔记。可见,通过自学笔记的形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当然,小学生自制力差,如果没有教师的严格检查,自主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为此语文教师要逐一检查学生的自学笔记本,及时给予评价,有过关的性评价、星级评价、评语评价、分数评价等。针对一些内容不完整、语言不通、错别字过多的笔记,教师要进行批评和指导,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笔记质量。对书写工整、内容详实、语言流畅、富有创意的笔记,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将作品作为范围进行展览,并给与星级笔记奖。针对部分在完成自主学习笔记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写作辅导,帮助其完成自学笔记。

三、结语

总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新课改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以上几点仅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与探索。事实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立足新课改的精神,根据小学生语文教学的特点,积极将自主学习引导小学语文教学中,努力寻找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 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黄黎明,高凌庵.学习方式研究对我国教学的启示UJ.教育科学研究,2002,(2)[3]肖云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兼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Ⅲ.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f5)[4]王定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1,(04).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每一个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曾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真正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学知识、练技能,学交往,学做人,求创造,体现注重知识为载体,发展能力,健康人格。那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怎样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现结合教学经验,简单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尊重学生,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师生联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联系,能营造和谐的气氛,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幽默生动的谈吐也将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力,进而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谐的学习氛围也更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进展。尊重学生是教育原则和教育本质的要求。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在其成长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个性。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创造各种条件引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和潜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相信学生,学生能解决的尽量让学生去解决,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学习的理性分析能力,使其主体精神在主动获取知识积极思维后产生动力,得到弘扬,使学生内在的潜能和个性也得到发展。

二、明确目标,创设自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要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而后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因此课堂中需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形式上的生动性的情境,使他们被吸引着,情不自禁地进入情境,投入到要学的内容之中。教师要精心营造学生自学的氛围,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使之想说、敢说、善说,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在开放、民主、自主、喜悦的气氛中积极思维各抒己见,共同探究。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学生的学法精彩纷呈:擅长朗读的分角色读得活灵活现;记忆力强是的同学复述课文;语感较强的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人物性格分析……这样,教师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调动起来了。所以,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三、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特别需要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自我表现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发展。因此,儿童刚入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尽信书不如无书”。再好的文章也白璧无瑕,处处经典,老师的理解也并非完全正确,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才是理智的学习。“学者须要会疑”。在教学中我常常学生提问,哪怕是极其简单的或是极古怪的问题,有问题才会有动力,有问题才会吸引学生自觉地去思索、去解决问题,以而发挥创造力。

四、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

拓展学习空间,开阔视野——强化学习习惯为开阔视野。学校阅览室藏书极其有限,在学生到学校图书室阅读的,动员同学每人借出一本书组成了班级图书室,中午和下午供学生阅读,并要求作好读书笔记或摘录,这一作法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进了间的交流,同学联系更加融洽,学习风气逐渐浓厚。二是阅读名著。目的让学生在阅读中广泛涉猎,受到文学名著的熏陶,并不要求完全理解和准确掌握,只要有的认识和见解即可。每月一次的读后感交流,都能使学生有新的认识和变化,老师和同学的与表扬,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训练了写作能力,还矫正了学习较差的同学的习惯,激活了思维。另外,这个环节应让学生充分体现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说这是最能体现和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环节,它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特点,联系实际生活,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根据语文的思路和结构进行仿写,结合现实生活写评语等等。如学《林黛玉进贾俯》一文时,在看懂文章之后,学生定会对某个人物产生兴趣,那么,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深入思考,从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所处的典型环境等各个方面,依次说明,从而使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出现在读者面前,因此在学完这篇课文之后我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红楼梦》中有四百多个人物,每位同学写一段有关《红楼梦》人物赏析的文段,除了上课分析的三人之外,其他都可以写,上至主人,下至奴仆、丫环,都可以写,既使同一个人,我们写的也不一样,因为“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你自己喜欢的、植得写的人物”,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如果能较自由、深入地展示自己的见解的话,那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

五、自我激励,自我评价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注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尽量地发掘他们闪光点,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自我评价的动机,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保护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经历自我提高、自我实现的过程,定能促进积极的自我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学生在发展自我评价能力的同时,学习的自我调控能力得以增强,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养成,使每一个学生学会不断调适自己的学习策略,愉快而有成效地学习,在自己的人生跑道上突飞猛进,发展成为有健康人格、有独特个性的学生。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进步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人素质的需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与探究心理,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知识、探寻答案。同时,教师也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应用语文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与乐趣,进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时报.[2]全国信息教育论文集.

第五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贯彻好这一基本理念,就必须真正明确它们的内涵。第一,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课标》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的作品和价值只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第二,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都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第三,探究。就是要求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同样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比如社会调查、现场观察、采访人物、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自主即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赋予他们一定的责任和自主权,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使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精神愉悦,并发展其坚毅、智慧、敏捷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1.抓重点学

学生已经懂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思考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伙伴合作学习能解决的教师不讲,重要的问题教师有意讲不清楚,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搞清楚。

如今的语文教科书一改过去的老面孔,如沐春风,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鲜明的主题。教学时,尽可以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学,并试着与学生一起来学课文,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讲。从而构建一个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式的练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养成积极探究未知世界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则要真正的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灵活的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的执行课前的教学设计。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山的那边》一诗,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一次失败的经历,从而引导学习主体探索、进取、尝试,克服困难、不怕挫折,树立坚定信念。

2.给时间学

一节课要给学生一半以上的时间去读、去思、去说、去写,让所有的学生充分活动起来。不要把学生的读书活动和动笔操练作业一起布置,避免学生为了完成书面作业而虚化了读书思考,也不能以尖子生读书的速度来安排读书时间,应当有较充分的时间让所有的学生按自己的水平和需要独立读书学习。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前,先请学生把“导读”默读一遍,再指名读一遍,要求学生在默读和听读期间,注意这篇“导读”告诉我们什么,最后请学生回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通过自读、自想、自说,加深对导读提示的理解,居高临下地把握将学习的五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无形中渗透学习这组课文要注意的几点要求,使学生学习新的课文时,既心中有数、有目标,又轻松、自动,可化难为易,化深为浅。

3.放权利学

教师要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实施民主化教学,让学生在充足的学习时间里愉悦地学习,我们就要尽量给予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学习方法的自主权,学习结果的评价权。韩愈在《师说》中指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始终保持平等,这样就能把学生与教师从相互怀疑,缺乏友爱的气氛中解放出来。在七年级上册《斑羚飞渡》一文的教学中,我有意用没有表情的语调朗读第九自然段,然后让学生来评价,做小老师,让学生把教师当作“对手”,可用课文中的语句,或用有表情的朗读来指出教师的不足,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而积极自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随着主体学习的创造性,积极性高涨,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更为落实,因此,教学中时刻要注意,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意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解,要宽容引导。

二、创造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体现了学习的民主性和开放性。是提高主体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密度,拓宽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交往活动的主体应当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不是教师和单个学生的交流。

1、相信学生成功合作的能力

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己学习的过程。例如,学习《春》时,引导学生从“春花”“春草”“春风”“春雨”“春勤”等内容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写一段文字,或分类收集诗句,编制一期以“春意常在”为主题的壁报,让学生充分感受同学间合作的成功意义。《丑小鸭》这样的童话,许多学生并不陌生,在了解丑小鸭的遭遇的前提下,让学生搜集、整理安徒生的生平、创作资料,看他是怎样在逆境中成才的,在班上交流,并讨论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师把探究的机会留给学生,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同时受到激励、指导和建议,形成了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在平时的课堂中,学生们可以不举手直接站起来发言,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找合适的伙伴合作,这样才更有助于合作性学习的开展。

2、给予学生自由合作的空间

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对象,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它可以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灵活,更加开放,学生有了更多的思维空间,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教学《社戏》一课的过程中,读书时,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句群进行朗读或默读;作业时,允许学生在布置的作业范围内选择作业;在让结合学生生活的环境和当地的民俗风情来谈乡土文化对自己的影响时,让学生自由合作,可用朗读书面材料的方式、也可用展示成果的方式、更可利用电化手段演示。

3、提供学生快乐合作的环境

合作学习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思考、表达的机会,可养成良好的和他人合作,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丰富了情感。如《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五个小组进行戏曲知识问答。活动前让学生分组到乡镇、学校图书馆(室)摘录戏曲方面的知识(戏曲的概念,戏曲的特点,戏曲的种类等等),到电脑房、网吧等地方上网(如咚咚锵网站、神州戏曲网、戏曲摇篮、梨园春戏曲在线网等等)查询有关戏曲方面的资料,并下载一些戏曲片段,之后将获得的知识相互传递,然后进行知识问答,最后进行活动评价与总结。活动让全班学生了解了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发现了当今社会在戏曲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共同感受了中华戏曲的魅力。同时,这种互学互补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了安全的、融洽的、自由的环境,为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了条件。

三、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好奇心是一种天生的和强有力的动机因素。”作为教师应当鼓励、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创造融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质疑问难”“追根问底”和“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有的问题学生一次就能解决,有的则要经过一番探究才能解决,因此,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的培养。

1、树立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

学生只有对解决问题充满信心,才能使自己在探究过程中不论成功或是失败,都能精神振奋,勇往直前,不断克服探究的障碍,取得探究的最后成功。可让学生积累探究成功的体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探究的问题,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给予必要的探索时间,教师还可作适当的提示。例如,学习《月亮上的足迹》时,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讲起,介绍有关月球的知识、人类登月全过程以及很多的神话传说、科幻作品等,甚至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未来世界的你登月的情景,总之,让学生有话可说„„这样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又可以与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话就说,大胆表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地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对学生做出评价,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见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时,他们的探究问题的信心就会不断地在一次次成功的表达树立起来。

2、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正确的指导不仅不会限制学生的探究思路和自我发现而且能保证学生明确目标,更加自信地进行探究,避免他们陷入任凭自己瞎闹的探究方式,教师正确地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对探究的进程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同时可运用一些手段。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讨论学习时,可以对问题发表不成熟的看法,也可以从问题出发,追溯解决问题的各种先行步骤,从而解决问题;学生还是无法解决时,则要进行适当的点拨。如教学《最后一课》的过程中,要解决“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战斗英雄’,把小弗郎士写成一个‘少年英雄’,而让他们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这个问题时,之前一定要分析韩麦尔先生与小弗朗士的形象。教师可点拨: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才能够成为千千万万法国人的代表,他们那朴素、热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下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落实有效的自主学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落实有效的自主学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校本课题实验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在知识骤增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所......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者竜乡峨毛完小 喻红兰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宽松舒畅的环境中自觉主动地探索知识,形......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即学生根据自我的个性、意识、能力、习惯、风格,自己做出学习决定、学习选择,自己独立拟订,自己执行,自我评价。这种新的教学模......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主题性学习自主性教育

    学习的主题是什么?语言学习,不说话。因此,学习的主题,不是教太多,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学习。小学语言主题学习是从这个核心的阅读开始,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改革:由主题单元编写的课本,围......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于2014年7月30日正式立项为盐城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经过三年多的研......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主题性学习自主性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主题性学习自主性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主题性学习自主性教育 什么是主题性学习?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所以,主题性学习,旨在不要教得太多,主要是让......

    有效指导与自主学习

    有效指导与自主学习——从一节健美操课片断说开去 内容摘要:在采用新型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学习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成了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初探》

    放飞童心 快乐作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初探》 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一到写作文时就唱“前怕狼,后怕虎,学生最怕星期五”“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