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护理基础知识(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4:2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老年人护理基础知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老年人护理基础知识》。

第一篇:老年人护理基础知识

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讲义

模块二 老年人护理基础知识

第一节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

一、正常人体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1、人体基本结构

(1)细胞:人体结构的最基本单位是细胞

(2)组织:人体组织分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基本组织(3)器官:为了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几种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人体器官。

(4)系统:为了共同完成一定功能的组织和器官,又构成了人体系统。分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等十大系统。

2、人体各系统结构和功能

(1)运动系统的基本结构: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基本功能:运动功能、支持和保护功能。(2)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由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肺组成。

基本功能: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要不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3)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由消化道、消化腺两部分组成。基本功能: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4)泌尿系统的基本结构: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基本功能:将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毒素通过尿的形式排出体外,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5)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分为男生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基本功能: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分泌性激素以维持男、女第二副性征。

(6)循环系统的基本结构:由心脏、血液和血管组成。基本功能:包括心脏功能、体循环功能和肺循环功能。

(7)免疫系统的基本结构:由淋巴管、淋巴结、脾脏、胸腺组成。基本功能:是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结构。

(8)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结构: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他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人体主要的内分泌

腺有甲状腺、脑垂体、松果体、甲状旁腺、胸腺、胰腺、肾上腺、性腺等。

基本功能:调节机体的物质代谢和体液平衡。

(9)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由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组成,而脑和脊髓称为中枢神经。

基本功能:一方面控制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另一方面通过神经系统的分析与综合,使机体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界环境,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10)感觉系统的基本结构:感觉器及其附属器构成。

基本功能:是接受刺激,并将刺激转为神经冲动,该冲动经过感觉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传导至大脑皮层,从而产生相应的感觉。

二、老年人生理特点

老年人,在身体形态和机能方面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在:①机体组成成分中代谢不活跃的部分比重增加,比如65岁与20岁相比,体脂多出部分可达体重的10~20%;而细胞内水分却随年龄增长呈减少趋势,造成细胞内液量减少,并导致细胞数量减少,出现脏器萎缩。②器官机能减退,尤其是消化吸收、代谢功能、排泄功能及循环功能减退,如不适当加以调整,将会进一步促进衰老过程的发展。

(一)老年人消化功能的改变

1.老年人因牙周病、龋齿、牙齿的萎缩性变化,而出现牙齿脱落或明显的磨损,以致影响对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2.舌乳头上的味蕾数目减少,使味觉和嗅觉降低,以致影响食欲。每个舌乳头含味蕾平均数,儿童为248个,75岁以上老人减少至30~40个,其中大部分人并出现味觉、嗅觉异常。

3.粘膜萎缩、运动功能减退。年逾60岁者,其中50%可发生胃粘膜萎缩性变化,胃粘膜变薄、肌纤维萎缩,胃排空时间延长,消化道运动能力降低,尤其是肠蠕动减弱易导致消化不良及便秘。

4.消化腺体萎缩,消化液分泌量减少,消化能力下降。

口腔腺体萎缩使唾液分泌减少,唾液稀薄、淀粉酶含量降低;

胃液量和胃酸度下降,胃蛋白酶不足,不仅影响食物消化,也是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之一;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分泌减少、活性下降,对食物消化能力明显减退。

5.胰岛素分泌减少,对葡萄糖的耐量减退。肝细胞数目减少、纤维组织增多,故解毒能力和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致使血浆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相对增加,进而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导致组织液的生成及回流障碍,易出现浮肿。

(二)神经组织功能的改变

1.神经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脑重减轻。据估计脑细胞数自30岁以后呈减少趋势,60岁以上减少尤其显著,到75岁以上时可降至年青时的60%左右。

2.脑血管硬化,脑血流阻力加大,氧及营养素的利用率下降,致使脑功能逐渐衰退并出现某些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健忘,失眠,甚至产生情绪变化及某些精神症状。

(三)心血管功能的改变

1.心脏生理性老化主要表现在心肌萎缩,发生纤维样变化,使心肌硬化及心内膜硬化,导致心脏泵效率下降,使每分钟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脏冠状动脉的生理性和病理性硬化,使心肌本身血流减少,耗氧量下降,对心功能产生进一步影响,甚至出现心绞痛等心肌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

2.血管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一系列变化。50岁以后血管壁生理性硬化渐趋明显,管壁弹性减退,而且许多老年人伴有血管壁脂质沉积,使血管壁弹性更趋下降、脆性增加。结果使老年人血管对血压的调节作用下降,血管外周阻力增大,使老年人血压常常升高;脏器组织中毛细血管的有效数量减少及阻力增大,使组织血流量减少,易发生组织器官的营养障碍;血管脆性增加,血流速度减慢,使老年人发生心血管意外的机会明显增加,如脑溢血、脑血栓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年青人。

(四)呼吸功能的改变

1.老年人由于呼吸肌及胸廓骨骼、韧带萎缩,肺泡弹性下降,气管及支气管弹性下降,常易发生肺泡经常性扩大而出现肺气肿,使肺活量及肺通气量明显下降,肺泡数量减少,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少,静脉血在肺部氧气更新和二氧化碳排出效率下降。

2.血流速度减慢,毛细血管数量减少,组织细胞功能减退及膜通透性的改变,使细胞呼吸作用下降,对氧的利用率下降。

(五)其它方面的改变

1.皮肤及毛发的变化。因皮下血管发生营养不良性改变,毛发髓质和角质退化可发生毛发变细及脱发;黑色素合成障碍可出现毛发及胡须变白;皮肤弹性减退,皮下脂肪量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可导致皮肤松弛并出现皱纹。

2.骨骼的变化。随着年龄增加,骨骼中无机盐含量增加,而钙含量减少;骨骼的弹性和韧性减低,脆性增加。故老年人易出现骨质疏松症,极易发生骨折。

3.泌尿系统的变化。肾脏萎缩变小,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导致肾功能减退。加上膀胱逼尿肌萎缩,括约肌松弛,老年人常有多尿现象。

4.生殖系统的变化。性激素的分泌自40岁以后逐渐降低,性功能减退。老年男性前列腺多有增生性改变,因前列腺肥大可致排尿发生困难。女性45~55岁可出现绝经,卵巢停止排卵。

5.内分泌机能下降,机体代谢活动减弱,生物转化过程减慢,解毒能力下降。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易患感染性疾病。

6.五官变化:晶状体弹力下降,睫状肌调节能力减退,多出现老花眼,近距离视物模糊。同时听力下降,嗅觉、味觉功能减退。

7.代谢上往往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若不注意营养及合理安排膳食,易发生代谢负平衡。

8.性格及精神改变:老年人行动举止逐渐缓慢,反应迟缓,适应能力较差,言语重复,性情改变,或烦躁而易怒,或孤僻而寡言。如遇丧偶或家庭不和,更会对情绪产生不良影响。故对老年人应给予周到的生活照顾和精神安慰,使之安度晚年,健康长寿。

三、老年人心理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般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会出现很大程度的降低,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情绪反应更为激烈,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更为明显。

1.认识能力低下。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大脑功能发生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递质的合成和代谢减弱,导致感觉能力降低,意识性差,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主要表现两个方面,首先是感觉迟钝,听力、视觉、嗅觉、皮肤感觉等功能减退,而致视力下降,听力减退,灵敏度下降;再有是动作灵活性差,动作不灵活,协调性差,反应迟缓,行动笨拙。

2.孤独和依赖。孤独是指老年人不能自觉适应周围环境,缺少或不能进行有意义的思想和感情交流。孤独心理最易产生忧郁感,长期忧郁就会焦虑不安,心神不定。依赖是指老人做事信心不足,被动顺从,感情脆弱,犹豫不决,畏缩不前等,事事依赖别人去做,行动依靠别人决定。长期的依赖心理,就会导致情绪不稳,感觉退化。

3.易怒和恐惧。老年人情感不稳定,易伤感,易激怒,不仅对当前事情易怒,而且容易引发对以往情绪压抑的怒火爆发。发火以后又常常感觉到如果按自己以前的性格,是不会对这点小事发火的,从而产生懊悔心理。恐惧也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害怕,有受惊的感觉,当恐惧感严重时,还会出现血压升高、心悸、呼吸加快、尿频、厌食等症状。

4.抑郁和焦虑。抑郁是常见的情绪表现,症状是压抑、沮丧、悲观、厌世等,这与老年人脑内生物胺代谢改变有关。长期存在焦虑心理会使老年人变得心胸狭窄、吝啬、固执、急躁,久则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失调,促使疾病发生。

5.睡眠障碍。老年人由于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能力低下,造成睡眠减少,睡眠浅、多梦、早醒等睡眠障碍。专家提醒,老年人这些心理特点很容易导致老年人罹患某些精神障碍性疾病,如抑郁症、神经衰弱等。因此,老年人应该心态平衡,适当进行体育运动,促进身心健康。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寻求心理治疗,以免心理问题加剧,引发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

第二节 老年人的护理特点

由于衰老的原因,老年期出现各器官功能的衰退,同时罹患多种慢性疾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出现困难,需由他人帮助。因此对老年人的护理,不仅要重视疾病本身的康复,更需要的是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的康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内容不仅包括基本日常需要,还包括生活照料和精神尉籍。日常生活是指身边的事情,具有连续性、习惯性、反复性和恒常性的特点。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应该注重补充、维持和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包括饮食、排泄、个人卫生、衣着、居室环境、活动与休息等方面的护理。卧床老人应安臵在光线充足的南向房间,并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室内布臵应优雅合理,将老人的日常用品放在容易取放的位臵。偏瘫老人宜加床挡,防止老人坠床。

所谓“饮族食”:指的是要根据不同病情,吃不同饮食,如流质、半流质或普通饮食,可以请教一下医院的大夫。总的原则是要易于消化,富于营养,蛋白质量要足,脂肪不宜多,各类营养素、维生素、盐类要平衡。老人卧床后更易便秘,故食物中纤维素很重要,要吃些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人老了,咀嚼及消化功能都会随着减弱,宜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和半流质。根据病情,注意蛋白质、脂肪和糖等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保证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给予足够的液体量,做到饮食规律、少量多餐。

一、饮食护理

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饮食护理,需要注意这两方面:

(一)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

1.卧床老年人进食时,为防止呛咳尽可能采用坐位。床头需抬高45°角,颈下垫入枕,以便于食物下咽。同时可使用跨床小桌,让老年人能看到饭菜,以便增进食欲。

2.为避免老年人吃饭时撒落饭菜,饭前要给老年人系上餐巾,这样老年人就可放心的吃饭,而不会因怕撒落饭菜而精神紧张。

3.借助辅助用品也要尽可能地鼓励老年人自己进餐,吃饭不但是生存的需要,而且进餐会带来精神的愉悦。如果需要喂饭,速度不宜过快,确认吞咽后再继续喂。

4.进食之初需要喝少量的水、汤等。另外,喝茶或汤汁时,可以使用带嘴的杯或好拿不易倒的杯子,以防老年人自己进餐时弄湿床单,产生羞辱感。

5.饭菜制作的形状要根据老年人身体功能状况决定,如小块、小片、丝状、饭团等,总之要便于老年人食用。

6.饭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以保持口腔内的清洁。要鼓励老年人养成餐后漱口的好习惯。

(二)有视力障碍老年人的饮食护理

1.对于有视力障碍的老年人,根据其身体功能的状况,尽量固定摆放饭菜的位臵以及习惯使用的餐具,如碗、盘、筷子、叉、汤勺、吸管等。

2.同时尽量创造和谐的气氛,鼓励老年人自己进食。食品制备要精细,需考虑食物质地、颜色与味道的调配,尽量给予质地柔软易消化的食物。

3.加工的形状也应考虑老年人的进食习惯,尽量使老年人容易夹取。对鱼类的食物应先将鱼刺剔掉。

4.进食前要向老年人说明制定的食谱以及烹调方法。提醒老年人食物的温度,以免发生烫伤。5.饭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以保持口腔内的清洁。要鼓励老年人养成餐后漱口的好习惯。

二、排泄护理

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护理,也包括对排便的护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排泄也是一大难题,需要身边护理人员的帮助与安慰。

排泄是机体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顺利排泄是维持健康和生命的必要条件。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调节功能逐渐减弱,自理能力下降,或者因疾病导致排泄功能出现异常,发生尿急、尿频甚至尿便失禁等现象,有的老年人还会出现尿潴留、腹泻、便秘等。老年人的排泄障碍可以说是机体老化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事,常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会产生极大的不便,照护者应妥善处理,要体谅老年人,尽力给予帮助。

(一)排便失禁

1.排泄会使营养大量流失,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过多,造成老年人身体虚弱,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减少能量的消耗。

2.可以通过饮食疗法如进食多纤维、低脂肪、流质饮食,以刺激胃结肠反射并使粪便质地正常化。也可采取排便训练,建立排便时间,通过生物反馈训练肛门括约肌活动,以提高病人对直肠扩张的感受性和警觉性。3.失水严重时应鼓励大量饮水或用补液方法及时补充,防止水、电解质失衡。

4.做好皮肤护理,保持会阴部及肛门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止发生破溃。及时更换尿垫、床单,经常用温水清洗会阴、肛门周皮肤,必要时使用油膏或消炎药涂擦,还可用烤灯进行局部治疗。

5.掌握卧床老年人排便的规律,定时给予便盆设法接便,可保持皮肤、被服的清洁干燥,指导病人进行盆底肌肉收缩运动锻炼,以逐步恢复肛门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二)尿失禁

1.尊重老年人的人格自尊,给予安慰和鼓励,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发生压疮。保持被褥整洁、干燥,湿后及时更换;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会阴及肛门周围。

3.适量饮水,以减少尿路感染和结石的形成,一般情况下,每天应摄入2000~3000ml的水分,晚餐后应适当控制水的摄入以减少夜间尿量,让老年人有充分的睡眠时间。

4.指导老年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穿宽松、柔软、舒适且易解的衣裤,减轻对腹部的压力,定时开门窗,通风换气,除去不良气味,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5.鼓励老年人多参加社会活动以增强自信心。对过度紧张、焦虑的老年人,照护者应经常与老年人谈心,周到的照护有利于老年人心理的平衡,可预防尿失禁。

三、穿衣护理

自古就有衣食住行的描述,可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年人在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中,形成自己的穿衣习惯。然而,伴随老化、身体功能的衰退,自立出现了障碍,需要借助他人的援助来完成。“穿衣戴帽”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冷暖和个人形象,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于老年人的心身健康。照护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需要援助的老年人、卧床老年人和痴呆老年人可以完成部分穿脱衣的动作,但是衣服的选择、清洁、整理需要他人的帮助。

1、区别清洁和脏的衣着。

2、睡衣和日间穿的衣服及时更换。

3、内衣每日更换保持清洁,冬季可适当延长时间。

4、脏的衣着尽早洗涤,被排泄物(特别是痢疾)弄脏的衣着需要消毒处理。

5、按弄脏的程度准备和补充所要更换的衣着。

6、外衣根据穿的次数和弄脏的程度选择洗涤。

7、洗涤剂要选择有防静电和柔顺作用的,充分漂洗,以免发生皮炎。

8、被排泄物弄脏的内裤等和其他衣着区分别开洗涤。

9、把平时穿的衣服与睡衣和内衣等分类整理存放。衣服应放在易发现的固定位臵,同类衣物一同保存,以免老年人因遗忘找不到而担心。

10、可只更换弄脏的衣物,如尿便失禁时,只更换下衣,可减少老年人的疲劳感。

11、可选择舒适、柔软、有弹性的衣物,减少因关节屈曲困难时穿衣的难度。

12、尽可能在阳光下晒干,整理放在不潮湿的地方。

13、检查纽扣,挂钩等是否完好,确认后整理存放。

第三节 老年人常见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老年病,通常是患者由于感冒、吸烟、机体过敏、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原因,使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反复受到感染和刺激所致。临床表现有发热、畏寒、身痛、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咳嗽、喘鸣几乎终年不停,并呼吸困难,继续发展可并发肺气肿,甚至肺心病而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老年人在气候变化大的季节应特别注意预防感冒,感冒后要及时就医;平时应少吃或忌食生冷、过咸、辛辣、油腻及烟、酒等刺激性的东西,减少或避免对呼吸道的刺激;多吃止咳、平喘、祛痰、温肺、健脾的食品,如白果、枇杷、栗子、百合、海带、紫菜等增强免疫力;居住的室内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床单、被褥、衣物要勤于更换和清洗,减少过敏源;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利改善呼吸系统的机能,增强对寒冷和疾病的抵抗力。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原因医学界普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环境因素参与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常所致。高血压既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又会导致心、脑、肾三个重要的生命器官病变,从而产生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塞、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严重的并发症,危害极大。

防治措施:老年人应特别注意合理膳食,控制热能和体重,减少脂肪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宜控制在6克以下;每日摄入足量的钾、镁、钙;戒烟酒或严格

限制烟酒;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气功等不同运动方式,控制好血压,减轻体重,增强体力,降低胰岛素抵抗;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注意心理平衡及情绪的调整,减少精神压力。

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而引起,病变的根源在于患者平常饮食不合理,体内脂质代谢紊乱,使得血脂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的硬化、血栓、堵塞,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老年人脾胃功能衰退,应慎食或节食油腻、炙燥、辛辣、生冷食物,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和食糖摄入,多吃能降脂的蔬菜,如芹菜、萝卜、西红柿、黄瓜、苦瓜、大蒜、香菇、海带等;不吸烟、不酗酒;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保持足够的睡眠;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积极防治与冠心病关系密切的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其诱发因素有:感染、肥胖、体力活动少、妊娠和环境因素等,临床上有烦渴、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尿糖等表现,并可在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

防治措施:老年人应合理饮食,适当地吃,科学地吃,严格控制糖份和脂肪摄入量,少吃油炸食品,减少摄取的总热量;在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的量,多吃一些蔬菜、麦麸、豆及整谷,并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放松心情,因为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保持良好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有积极作用。

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由于大脑器质性损害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可使记忆、理解、判断、自我控制等能力发生进行性退化和持续性智能损害。免疫功能低下者、情绪抑郁者、患缺血性脑血管病或有长期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病史者易患此症。老年痴呆症早期通常只是出现记忆力减退、健忘等症状,常被人误认为是正常的衰老现象,使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防治措施: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常出现健忘现象,应及时到神经内科检查就诊;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疾病者应早发现、早治疗;多吃鱼类、蛋类、瘦肉、菌菇类食品及水果和蔬菜等,帮助增加抵抗力、提高记忆力;避免过度喝酒、抽烟和操劳,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勤动脑并多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心胸开阔,处事乐观,避免精神抑郁和紧张;经常做和手指有关的活动,如用手指旋转钢球或胡桃,手工艺、雕刻、剪纸、弹奏乐器等,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脑力灵活性,延缓脑神经细胞老化。

第四节 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1.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供给能量应占总热能的55%~65%。随着年龄增加,体力活动和代谢活动的逐步减低,热能的消耗也相应减少。一般来说,60岁以后热能的提供应较年轻时减少20%、70岁以后减少30%,以免过剩的热能导致超重或肥胖,并诱发一些常见的老年病。老年人摄入的糖类以多糖为好,如谷类、薯类含较丰富的淀粉,在摄入多糖的同时,还可提供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其他营养素。而过多摄入单、双糖(主要是蔗糖,如砂糖、红糖等)能诱发龋齿、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

2.蛋白质

原则上应该是优质少量。老年人的体内代谢过程以分解代谢为主,需要较为丰富的蛋白质来补充组织蛋白的消耗,但由于其体内的胃胰蛋白酶分泌减少,过多的蛋白质可加重老年人消化系统和肾脏的负担,因此每天的蛋白质摄入不宜过多,蛋白质供给能量应占总热量的15%。还应尽量供给优质蛋白,应占摄取蛋白质总量的50%以上,如豆类、鱼类等可以多吃。

3.脂肪

老年人胆汁酸的分泌减少,脂酶活性降低,对脂肪的消化功能下降,且老年人体内脂肪组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因此膳食中过多的脂肪不利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但另一方面,若进食脂肪过少,又将导致必须脂肪酸缺乏而发生皮肤疾病,并影响到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因此脂肪的适当摄入也十分重要。总的原则是:由脂肪供给能量应占总热能的20%~30%,并应尽量选用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植物油,而减少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如多吃一些花生油、豆油、菜油、玉米油等,而尽量避免猪油、肥肉、酥油等动物性脂肪。

4.无机盐

老年人容易发生钙代谢的负平衡,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由于内分泌功能的衰减,骨质疏松的发生将进一步增加。应强调适当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并增加户外活动以帮助钙的吸收。由于老年人体内胃酸较少,且消化功能减退,因此应选择容易吸收的钙质,如奶类及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以及坚果如核桃、花生等。

此外,铁参与氧的运输与交换,缺乏可引起贫血,应注意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黑木耳、紫菜、菠菜、豆类等,而维生素C可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老年人往往喜欢偏咸的食物,容易引起钠摄入过多但钾不足,钾的缺乏则可使肌力下降而导致人体有倦怠感。

5.维生素

维生素在维持身体健康、调节生理功能、延缓衰老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富含维生素A、B1、B2、C的饮食,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特别是B族维生素能增加老年人的食欲。蔬菜和水果可增加维生素的摄入,且对于老年人有较好的通便功能。

6.膳食纤维

主要包括淀粉以外的多糖,存在于谷、薯、豆、蔬果类等食物中。这些虽然不被人体所吸收,但在帮助通便、吸附由细菌分解胆酸等而生成的致癌物质、促进胆固醇的代谢、防止心血管疾病、降低餐后血糖和防止热能摄入过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年人的摄入量以每天30g为宜。

7.水分

失水10%就会影响机体功能,失水20%即可威胁人的生命。如果水分不足,再加上老年人结肠、直肠的肌肉萎缩,肠道中粘液分泌减少,很容易发生便秘,严重时还可发生电解质失衡、脱水等。但过多饮水也会增加心、肾功能的负担,因此老年人每日饮水量(除去饮食中的水)一般以1500ml左右为宜。饮食中可适当增加汤羹类食品,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补充相应的水分。

第二篇:老年人护理服务工作制度

老年人护理服务工作制度

一、在老人入院时,应对其进行健康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护理等级。

二、根据老人生理、心理状况确定护理服务类别或等级,实行分级护理。

三、按照《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要求配备能够满足服务对象需要的护理服务人员。对护理服务工作人员要进行岗前和岗位培训,使其具备基本的护理服务知识,适应工作的要求。

四、护理服务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必须着工作服,佩带工作牌,保持衣容干净整洁。

五、严格按照《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护理服务细则,为老人提供护理服务,保证老人干净整洁,精神状态好。

六、护理服务工作人员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七、定期组织老人开展健康知识学习教育,开展康复、文体、娱乐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

八、注意日常观察,掌握老人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处理老人出现的思想、心理问题,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九、切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第三篇:浅谈老年人心理护理

浅谈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摘 要:随着社会和医学的进步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趋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医疗、护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度过各自的晚年生活,已成为当今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重要问题。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对于老年人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关键词:老年人

心理 心理护理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逐渐衰老,各项功能呈直线下降,如食欲减退,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减退,失眠、视力下降、两耳失聪、头发变白、免疫功能低下等等。这些都是老年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伴着健康状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理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变化,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护理工作者针对老年人的这些特点,对老年人的心理进行护理指导,以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1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1.1失落感

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从而表现出两种情绪:有的沉默寡语,表情淡漠,情绪低落,凡事都无动于衷;有的急躁易怒,易发脾气,对周围的事物看不惯,为一点小事而发脾气。

1.2孤独感

老年人由于丧偶、独居、离退休、人际交往减少,社会及家庭地位改变,生活中空间增多或身体心理及其它原因导致的行动交往不方便,使老年人感到空虚寂寞,心理上往往产生隔绝感或孤独感,进而感到烦躁无聊。如:有的老年人患脑梗死、脑萎缩而行动不便,心理上则产生自卑感,不愿意出门怕见熟人,自感低人一等,整天待在家里像与世隔绝一样,这样未免会从心理上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感。

1.3恐惧感

老年人由于担心患病,自理能力下降等问题的发生,心理上会产生忧虑感或恐惧感,从而表现出冷漠或急噪的情绪,有的老人身体感到不舒服,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怕给儿女增加经济负担,所以耽误了最佳的时期,使身体雪上加霜,增加了心理上的恐惧感。

1.4抑郁

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情绪和心理失调,随着老年人的逐渐衰老,情绪变化也日益明显,有的老年人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抑郁多由于老年人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扰及死的威胁,从而心理产生恐惧抑郁心理,有的老年人则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内心空虚而产生了焦虑及抑郁,有的老年人由于退休后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交往减少,缺乏归属感,造成心情抑郁,遇事灰心,悲观失望。

1.5 健忘

老年人的年龄逐渐增加,身体日渐衰老,智力水平也会随之下降,表现为近期记忆力减退,常出现健忘,有些老年人经常忘记吃药,刚刚手拿着的东西,一会儿就东找西找;出门忘记关门,然后自问我关门了吗?这些都是老年人十分常见的健忘现象,也是老年人近期记忆力衰退的表现。2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 2.1角色转变

这是老年人离退休后的心理不适应之一。离退休后虽然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化,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离退休的心理感受却不太一样。据调查工人退休前后心理感受变化不大,他(她)们退休后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有更充足的时间料理家务,消遣娱乐和结交朋友,并且有足够的退休金和公费医疗,所以心理比较满足,情绪比较稳定,社会适应良好。但退休干部的心理状况就不大相同了,这些老干部在退休之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其生活和重心是机关和事业,离退休后的生活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然减少,特别是一些领导岗位的老干部更是感到很不习惯,很不适应。

2.2经济状况

经济是保证老年人正常日常生活和享受健康的基础,我国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一般都低于在职人员,加上医疗服务费用的逐渐上升,使老年人的经济来源缺乏独立可靠的保障。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自己的劳动和儿女供给,对于丧失劳动能力,儿女收入不佳的老年人而言,经济问题更加突出,因而这类老年人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所以经济状况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营养,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服务的享受,从而影响其身心的健康。

2.3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单位,老年人离退休后,从社会转向家庭,家庭便成为老年最重要的精神、物质和生活的依托。因此家庭对老年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具有重大的影响。然而许多老年人由于丧偶、独居、夫妻争吵,亲友亡故,婆媳不和,突发重病等意外刺激,生活于“空巢家庭”及不愉快的家庭之中,从而不仅导致生活上的诸多不便,而且在心理上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最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4身心衰老

具有价值观念和思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都不甘于清闲。他们渴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再为社会多做一些工作,所谓退而不休,老有所为,便是老年人崇高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然而,许多志高不减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却并不理想。他们或者机体衰老严重,或者身患多种疾病,有的在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能力的衰退方面,也非常明显,这样使得一些老年人陷入深深的苦恼和焦虑之中,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目前,我国导致老年人死亡的前三种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致病原因多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因此,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预防疾病和生理改变给老年人带来的影响,还能使老年人较好地处理好各种自身的、家庭的以及社会的心理问题,使老年人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健康长寿,具体措施如下:

3.1 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

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及康复,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疾病,增强自我保健和自我照顾的能力,教育老年人要树立坚强的信念,树立正确的生死。从生活中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乐趣,善于安慰、控制自己,对不良情绪进行调节,适当参加社交活动,充实精神生活,安排好家庭生活、保持家庭和谐温馨,取得家庭成员的理解、支持和照料,从而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消除或减少各种心理问题。

3.2帮助老年人保持与外界接触

应多给予老年人特别的关心,经常主动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变化,尊重衰老的客观事实,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使生活充满情趣,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们走向社会,保持与人交往,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生活动力,摆脱孤独,消除失落感和不必要的担心。如介绍同龄同爱好的人一起谈话,跳舞、扭秧歌,下棋等活动,使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得到满足。

3.3 帮助老年人调整情绪 多给予老年人特殊的照顾,热情的关怀,减少其精神刺激,帮助老年人积极面对疾病和生活中的困难,树立正确的对待疾病的态度和信心,向老年人讲述和示范各种情绪调节法,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除了语言交流外,还应该增加一些非语言的交流如轻抚老人,搀扶老人走路,帮助老人做一些喜欢的事情等。多与老年人交流,调整他们郁闷的情绪。

3.4帮助老年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培养适当的兴趣和爱好

在考虑到老年人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鼓励老年人参加适当的活动如唱歌、跳舞、打太极拳、练气功,健身活动等等。这样能保持机体代谢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延缓衰老,丰富他们离退休后的生活,并鼓励老年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社会贡献余热。

3.5强化老年人智力素质

鼓励老年人勤干,用脑,善于用科学的知识养生保健,既锻炼了智力,又学会了自我保健和照顾的技能,不是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吗?”进入老年学习的东西也很多,如:老年自我保健,老年社会学,老年家政学等,同时还可以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社会变更,更新观念,紧跟步伐,既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也锻炼了智力。

3.6抑郁的护理

对于抑郁的老年人,应给予其心理上的支持,经常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和情绪变化。在接触这类老年人时首先要尊重他们,比如:主动与其打招呼,耐心听取意见,积极想办法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等等,使其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他人的重视。在尊重的基础上关怀老人的生活,比如了解他们的需求,沟通时的态度要和蔼,语言亲切温柔,从而消除他们的抑郁心理,获得老年人的信任,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让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和室外活动,保持一定体力,维持自理生活的能力,并参加一些文娱活动,使其精神愉快。正确对待死之,消除对死之的恐惧

死之是生命历程的终结,人们从古到今始终避讳讨论死亡,特别是老年人,更是忌讳死亡,由于人们长期对死亡采取不接纳的态度,对于一个人因疾病而处于临终阶段,往往不是看作是生命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看作是医疗的失败。其实护理观念认为---死亡为生命的一个阶段,只是生命有机体的自然变化,是临终阶段为患者提供了完美自我和个人发展的最后机遇,因此人们不应该对死亡采取拒绝的态度,而应该采取接纳的态度,人们对死亡的种种恐惧不是来源于死之的本身,而是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

人生必有死,这是人生的客观规律。“人生自古谁无死”如果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便会消除不必要的恐惧感,抱着坦然处之的态度,报着乐观豁达的情绪,这样便可以摆脱恐惧感和忧虑感,使人心情安静,延年益寿。面对死之,心理状态好的人,心志安定,气血调和,身体各项机能必然和谐,生理活动运行正常规律,就会硬朗,福寿永存,反之,则会激起神经系统的功能,必然导致许多身心疾病的发生。

“信心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人有了信心才能激发人的拼搏精神,产生顽强的意志,保持坦然的心境,乐观的态度,才能产生自身的抗病的潜在能力,因此老年人唯有端正世界观,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规律,不忌讳死亡,才不会陷入恐惧和焦虑之中,坦然面对一切,才能安度自己宝贵的晚年。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老年人的身心问题及社会环境引发的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身心健康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老年人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指导他们自我的心理适应和调节,帮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自身健康。

第四篇: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

老年人的年龄划分: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有两个标准,在发达国家将65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则将60岁以上人群称为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是科学与经济不断进步的标志。世界各国的平均寿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世纪许多国家的平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20世纪末则达到60至70岁,一些国家已经超过80岁。2002年世界平均寿命为66.7岁,日本平均寿命接近82岁,至今保持着世界第一长寿国的地位。

我国1999年进入了老龄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

老年期不同于人生的其他阶段,此期个体因老化而是健康受损和患各种慢性疾病的比例较高。对老年人我们不仅要重视其生理状况,而且应看重老年人的生活功能方面是否健康。所以,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应强调帮助老年人在疾病和功能障碍的状况下恢复基本的生活功能,使其适应日常生活,或在健康状态下独立方便地生活。

第一节

日常生活护理的注意事项

一、对老年人主动性的关注:老年人由于疾病治疗或卧床不起而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时,需要我们提供部分协助或完全性护理。

老年人由于疾病及衰老的原因,往往会对护理人员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甚至有些老年人只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关注和爱护而要求护理。因此,在拟定护理计划前要对老年人进行全面评估,在生活功能方面,既要注意其丧失的功能,还应该看到残存的功能;在心理方面,要通过观察、交谈等途径了解其是否存在过度的依赖思想和其他心理问题如抑郁、孤独等。护理人员要明确包揽一切的做法有害无益,应鼓励老年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残存功能的作用,使其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够自理,而不依赖他人,同时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总之,既要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要,还要充分调动老年人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残存功能,尽量让其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

二、对老年人安全的保护

(一)、针对相关心理进行护理:一般有两种心理状态可能会危及老年人的安全,一是不服老,二是不愿麻烦他人。

尤其是个人生活上的小事,愿意自己动手,如有的老年人明知不能独自上厕所,但却不要别人帮助,结果难以走回自己的房间;有的老年人想自己倒水,但提起暖瓶后,就没有力量将瓶里的水倒进杯子。对此要多做健康指导,使老年人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能力。另外护理人员要熟悉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其生活自如。

(二)、其他防护措施:

1、放坠床

意识障碍的老年人应加床档;睡眠中翻身幅度较大或身材高大的老年人,应在床旁用椅子护挡;如果发现老年人靠近床边缘时,要及时护挡,必要时把老年人推向床中央,以防坠床摔伤。

2、防止交叉感染

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对疾病的抵抗力弱,应注意预防感染。所以不宜多会客,病人之间尽量避免互相走访。尤其患呼吸道感染或发热的老年人更不应串门。

三、对老年人个别性的保护

(一)、对个别性的关怀

个别性是指每个人所具有的生活行为和社会关系,以及与经历有关的自我意识。

个体由于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经历和生活史,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不尽相同。人们常能从自己的个别性中发现价值。尤其是老年人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为社会贡献了毕生精力,为家庭做了很大贡献,从生活经历而来的自我意识很强,如果受到侵害,其尊严将被损伤。

对老年人个别性的关怀,首先是尊重其本性和个性,关怀其人格和尊严。

(二)、私人空间的关怀

日常生活中部分生活行为需要在私人空间中开展,如排泄、沐浴、性生活等。为保证老年人的隐私和快乐舒适的生活,有必要为其提供一个独立的空间。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价值观、经济情况等有个体差异,很难对此做出统一的规定。理想状况下老年人最好能有其单独的房间,且要与家人的卧室、厕所相连,以方便联系;窗户最好为两层,薄的纱层既可透光又可遮挡屋内情况,而厚的则可遮住阳光以利于睡眠。但无论是家庭还是老年养护机构,很多都不能满足以上条件,此时可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措施以保护老年人的隐私,如在多人房间时应用拉帘或屏风进行遮蔽。

四、环境的调整及安排

(一)、室内环境:要注意室内温度、湿度、采光、通风等方面,让人感受到安全与舒适。

温度22-240C较为适宜。湿度40%-60%;

(二)、室内设备:老年人居室内的陈设不要太多,一般有床、柜、桌、椅即可,且家具的转角处应尽量用弧形,以免碰伤老年人。

因老年人行动不便,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及炊具之类最好不在老年人居室内存放,如屋内家具杂乱,容易磕碰、绊倒老年人,而且也会污染室内空气。

对卧床老年人进行各项护理活动时,较高的床较为合适。

对能离床活动的老年人,床的高度应便于老年人上下床及活动,其高度应使老年人膝关节成直角坐在床沿时两脚足底全部着地,一般以从床褥上面至地面为50cm为宜,这也是老年人的座椅应选择的高度。如有能抬高上身的或能调节高度的床则更好。床上方应设有床头灯和呼唤铃,床的两边均应用活动的护栏。

有条件的情况下室内应用冷暖设备,但取暖设备的种类应慎重考虑以防发生事故。电暖炉不易使室内全部温暖,也使老年人不愿活动;由于老年人皮肤感觉下降,使用热水袋易引起烫伤;电热毯的长时间使用易引起脱水,应十分注意;

冬天有暖气的房间较舒适,但容易造成室内空气干燥,可应用加湿器或放置水培植物以保持一定的湿度,并注意经常通风换气。夏天则应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调时应注意避免冷风直吹在身上及温度不宜太低。

(三)、厕所、浴室与厨房

厕所、浴室与厨房是老年人使用频率较高而且又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因此其设计一定要注意安全,并考虑到不同老年人的需要。厕所应设在卧室附近,从卧室至厕所之间的地面不要有台阶,并应设扶手以防跌倒。夜间应有灯以看清便器的位置,对于使用轮椅的老年人还应将厕所改造成适合其个体需要的样式;老年人身体的平衡感下降,因此浴室周围应设有扶手,地面铺以防滑砖。如使用浴盆,应带有扶手或放置浴板,浴盆底部还应放置橡皮垫。对于不能站立的老年人也可使用淋浴椅。沐浴时浴室温度应保持在24-26℃,并设有排风扇以便将蒸汽排出,免得湿度过高而影响老年人的呼吸。洗脸池上方的镜子应向下倾斜以便于老年人自己洗漱;厨房地面也应注意防滑,水池与操作台的高度应适合老年人的身高,煤气开关应应可能便于操作,用按钮即可点燃者较好。

第二节

沟通是指两个人或两个群体间,通过语言、姿势、表情或其他信号等方式,相互分享与交换信息、意念、信仰、感情与态度,以使双方能够互相理解。在此过程中需要交流双方持续不断的调整与适应,使交换的信息更加清晰与真切,以期达到有效的沟通及初进彼此正向关系的发展。通过的方式主要包括非语言沟通和语言沟通。

一、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非语言沟通对于因逐渐认知障碍而越来越无法表达和理解谈话内容的老年人来说极其重要。在深入探讨各种方式的非语言沟通之前必须明确:老年人可能较为依赖非语言交流,但并非意味着其心理认知状态也退回孩童阶段。所以,要避免不适宜的拍抚头部等让老年人感觉不适应和难以接受的动作;要尊重与了解老年人的个别性和文化传统背景,以免触怒老年人;注意观察何种沟通模式是老年人反应良好的特定方式,并予以强化和多加运用。

(一)、触摸

在护理过程中要掌握以下注意事项:

1、尊重老年人的尊严与其社会文化背景

检查涉及老年人的隐私时,应事先得到老年人的允许,且应注意不同社会文化对触摸礼仪的使用相距甚远。

2、逐进地开始触摸,并持续性观察老年人的反应

例如从单手握老年人的手到双手合握;进行社会会谈时,由约90-120cm渐渐拉近距离;在触摸过程中观察老年人面部表情和被触摸的部位是松弛(表示接受且舒适)、或是紧绷(表示不舒适),身体姿势是退缩的向后靠、或者是接受的前倾,都可为下一步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

文档内容仅供参考

第五篇:老年人护理的心得体会

导语:虽然会得到社会和亲人的照顾,但主要还是自己善于照顾好自己。老年人要如何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老年人护理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老年人护理的心得体会

在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时,社区护士应当通过健康评估,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治疗、护理、康复、转诊服务,以及培训照顾者等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保健及护理措施,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生理、心理需求,使老年人实现健康老龄化。

(一)指导老年人自我保健

社区中有些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或虽然有慢性病但无明显的残障,对这些老人,社区护士的工作重点应当是指导老年人自我保健,增强其自我照顾能力,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和损伤。

1.提高预防自理缺陷的意识 社区老年人保健的宗旨是协助和维持其自理能力,防止废用加速老化导致生活上的依赖或残障。社区护士应通过健康教育使老年人认识到自我照顾与帮助他人同样是有价值的社会活动,从而使其自觉自愿地在生活上克服和预防自理缺陷。

2.培养自我观察与判断能力 通过健康教育,社区护士要教会老年人通过视、听、嗅、触的方法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或疾病的早期症状,掌握自身健康的薄弱环节,指导他们一旦发现异常症状或体征时要及时咨询,主动寻求帮助,以免延误诊断治疗。

3.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老年人要起居有规律和保持充足睡眠;合理的营养膳食与充足饮水;戒烟,控制饮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进行心理调适,保持心理平衡。

(二)创造良好的居家环境

指导老年人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居室采光要充分,每日定时通风2~3次,每次20~30min,室温夏季保持在26~28℃,冬季20~22℃,湿度50%左右;同时,要保障居室地面平坦,防滑,室内按需要设保护设备等。

(三)合理膳食

社区护士推荐给老年人的膳食原则应当是:①食物要粗细搭配,易于消化。②积极参加适度体力活动,保持能量平衡。另外,由于老年人渴觉不敏感,常常是感到口渴时已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因此,一般状况下应督促老年人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四)良好的睡眠

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减慢及体力活动减少,因此睡眠时间减少,每天6h左右。对于睡眠质量下降的老年人,社区护士可指导其采用如下方法促进睡眠:

1.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2.情绪安定,劳逸结合;

3.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

4.采用睡前洗脚、头部按摩等方法诱导睡眠。

下载老年人护理基础知识(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老年人护理基础知识(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护理基础知识考试题

    护理基础知识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做粪便隐血实验的病患应选择的菜谱是() A.蔬菜、炒猪肝B.油豆腐、猪血汤C.大白菜、五香牛肉D.花菜、炒鸡蛋 2.当心脏病人出现二联律......

    养老护理员基础知识

    第二章 老年护理基础知识 1、人体的头部由( B )组成 A、颅部和颈部 B、颅部和面部 C、面部和颈部 D、颅骨和颅内 2、人体由( B )块骨头组成. A、106块 B、206袭 C、306块 D、......

    母婴护理员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就业导向 20l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职业培训要以“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的要求,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

    护士护理基础知识汇总

    护士护理基础知识汇总 1、国际护士节是:5月12日 2、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创办地:英国圣托玛斯医院;中国第一所:广州 3、现代护理学的发展阶段: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以病人为中心的......

    【健康管理】老年人社区护理探讨

    一般资料3年来共实施社区护理5853例次,患者年龄50-93岁,大多数为本医院门诊附近的慢性病患者,并曾接受过大医院的诊疗,服务对象疾病种类多样。 护理方法 社区整体护理 为不需要......

    论文题目: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论文题目: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指导老师:##姓名:####专业:护理班级:10级护理(学号:111111118)班标题: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摘要】随着我国老年人急剧增加,老年患者也日......

    **内科护理论文老年人的生活护理

    肠内容物在肠内运行迟缓和停滞过久,水分被过分吸收使粪便坚硬,排便次数减少,超过两天无粪 便排出称便秘。便秘常见于结肠、直肠和肛门疾患,老年或全身虚弱者,或生活习惯突然改变......

    老年人的社区护理(五篇模版)

    老年人的社区护理 在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时,社区护士应当通过健康评估,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治疗、护理、康复、转诊服务,以及培训照顾者等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