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胡莹莹 中班语言《挤呀挤》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挤呀挤》(讲述活动)反思
《挤呀挤》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了解故事的同时,幼儿学习用“看热闹、拥挤、危险”等词句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本班幼儿能按顺序,仔细观察挂图,试着用语言讲述图中故事,部分幼儿还能模仿图中动物的动作,很有趣。在我讲述故事时,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也很集中,令我惊奇的是,平时上课不太积极的棋棋小朋友,在本堂活动上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口语表达还不是很清晰。
本堂活动我的提问语言不够精炼,没有较好地引导幼儿进行讲述,幼儿讲述的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另外我还需要更加注意细节,如可在课前准备一根小棍子,以更好地指图,让幼儿观察挂图、倾听故事。本次准备的挂图稍小,我可在课前更合理的安排幼儿座位,让幼儿往一边坐,再将挂图放得离幼儿更近一些,以便幼儿更清晰的观察。
我准备了一个《挤呀挤》的故事视频,课后我让孩子们试着根据视频讲故事片段,但难度较大,效果不好。今后我会在课余时间给予幼儿更多类似的练习机会。同时也会继续思考,在讲述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语言怎样更加精炼又更具引导性。
第二篇:小班语言《挤呀挤》
小班语言活动:童话故事《挤呀挤》
一、活动目标
(一)能安静倾听故事,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二)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能大胆的说简单的对话。
(三)体验与同伴挤在一起并感受到温暖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一)手绘小动物教具:小老鼠、小猫咪、大灰狗、花公鸡、大肥猪各一个,布娃娃一个,小床一张,道具小房子一座,动物胸饰若干
(二)彩色地垫若干,绸缎被子一张
(三)背景音乐
三、活动重难点
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并了解动物叫声的特征,丰富幼儿词汇:“真暖和呀”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演唱《摇篮曲》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景
教师一边拍宝宝,一边唱《摇篮曲》引出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总体感受故事情节
1、教师有表情,生动地讲述故事,幼儿初步感受故事情节 宝宝一个人睡觉,真害怕呀!他“哇哇”哭着去找妈妈。“吱吱吱”,来了一直小老鼠。它钻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喵喵喵”,来了一直小猫咪。它钻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汪汪汪”,来了一直大灰狗,它钻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喔喔喔”,来了一只花公鸡。它钻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呼噜噜”,来了一只大肥猪。它钻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吧嗒吧嗒”,宝宝回来了。他挤呀挤呀,挤进被窝里,高兴地说:“有这么多的朋友在一起,我不害怕了”。
2、教师结合教具、放慢语速,引导幼儿再次倾听故事,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鼓励幼儿跟述,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学会故事中重复的语言。
“吱吱吱”(小老鼠轻又尖的声音)“喵喵喵”(小猫咪轻可爱缓慢的声音)
“汪汪汪”(大灰狗欢快的声音)
“喔喔喔”(花公鸡响亮高亢的声音)
“呼噜噜”(大肥猪粗而慢的声音)
3、教师为幼儿创设游戏情景,启发幼儿体验小动物们挤在一起的快乐。教师放欢快背景音乐,拿胸饰,模仿动物叫声和动作,讲到哪种动物哪种动物就去小床上
(三)结束部分:在《摇篮曲》中结束活动
第三篇:小班优秀语言《挤呀挤》教案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绘本《挤呀挤》中小动物们形象逼真,动态鲜明,一个一个出场,挤到小床上的情景十分有趣。书中虽然没有很多文字的描述,但小动物们滑稽搞笑的动作和表情以及图书对故事连续性、动态性的表现,都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幼儿乐于描述和模仿书中动物的动作,完成游戏性的学习。所以我们把绘本《挤呀挤》放在小班年龄段,设计了两个活动课时。
第一课时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一起拥挤玩乐的快乐情绪。
2.学习自己看书,乐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对图画的理解。
3.能辨别并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愿意参与表演。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小书,小床一只,绘本PPT,各种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经验反馈,游戏体验
1.出示小床,让幼儿反馈已有经验。这是什么?有什么用?你家里有几个人睡在一张床上?
2.请幼儿由一个到一组再到全班逐一上床,体验越来越拥挤的感觉,并让幼儿自由讲述这种感觉。
3.出示图书,请幼儿观察封面:上面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呀?怎么啦?
二、自主阅读图书幼儿自由自在地看书3分钟左右,鼓励幼儿找喜欢的一页仔细看看、自言自语地说说,并注意不影响同伴。
三、集中交流
1.提问:你喜欢哪一页,这页上有谁?在干什么?
2.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播放相应的PPT,组织幼儿集体观察和讲述画面的情景,并及时组织幼儿用语言描述、用动作模仿各种小动物。
(1)如果幼儿反馈小床的信息,教师提问:这是怎么样的小床?床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数数有几只小动物?
(2)如果幼儿反馈小动物的信息,如“小狗来了”,教师提问:小狗是怎么样的?鼓励幼儿用各种词句描述小狗:汪汪汪、黄黄的、可爱的、吐着舌头等;并让幼儿模仿小狗的动作。
3.根据幼儿反馈信息的程度,可安排幼儿第二次自主阅读,补充信息。
四、表演游戏:挤呀挤幼儿自选一个喜欢的动物头饰戴上,教师播放PPT,根据画面提示,请幼儿扮演该角色表演给大家看。
第二课时活动目标:
1.感受小动物逐渐增多的画面变化,练习数数。
2.能根据同伴提供的信息寻找相关的书页,愿意讲述该页内容。
3.学说简单的对话,初步形成故事。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小书,贴绒教具若干,小床一只,绘本PPT,各种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前次阅读的经验
1.出示图书,提问:这本书里讲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贴绒,在黑板上展示。
2.提出阅读要求:从封面开始仔细看书,谁先来?谁第二个来?
二、幼儿自主阅读教师提醒幼儿逐页翻看。
三、集中交流
1.提问:谁第一个来到床上?它是怎么来的?
让个别幼儿反馈信息,集体寻找相关的书页,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有序排列角色顺序。
2.继续提问:小动物来到床上说了些什么?又有谁来了?它们是怎么说的?
教师和幼儿共同模仿角色间的对话,自然形成故事片段,如:小老鼠钻进被窝,说:“真舒服啊!真暖和呀!”小鸭子“嘎嘎嘎”地走来了,它说:“我也要上来!”小老鼠说:“欢迎你!”两个好朋友一起钻进被窝。
3.同法讲述2~3个情节片段,根据幼儿的情况可组织第二次阅读,过程中组织幼儿及时数数,自然渗透点数练习。
四、表演游戏
出示小床,请幼儿自选喜欢的角色头饰,师幼一起,一边讲述自编故事(教师讲述串联部分,幼儿讲述对话)一边表演。
第四篇:中班语言教案《挤不破的房子》
《挤不破的房子》教学设计
教育教学目标:
1.阅读画面,初步感知蚂蚁、兔子和小男孩住进蜗牛房子的经过。2.愿意跟着老师一起讲述故事中的对话,喜欢阅读帮事。
3.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达喜欢小蜗牛和愿意帮助别人的愿望。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蚂蚁、兔子和蜗牛的头饰,蜗牛的“大房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幼儿听音乐《会爬的蜗牛》做动作进入教室。2.谜语引入。请小朋友们坐好,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想要考考你们,你们想不想猜一猜呢?“头上两对角,叫牛不是牛,独腿没有脚,背房到处走。”(蜗牛)刚刚谜语里说蜗牛背着什么到处走?(房子)噢,对呀,有了这个房子,小蜗牛无论走到哪里,遇到什么样的天气都不必担心了,因为它的房子就在它的背上,这样可真是太方便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它正在散步呢,可是天空突然下起雨来了,然后发生了什么有趣儿的事呢?你们想知道吗?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幼儿看图阅读故事,师提问引导幼儿阅读。
三、欣赏故事,理解故事。
1.师配课件讲故事,幼儿欣赏故事。2.幼儿自主阅读故事。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那就请你们自己看图读一读吧!3.理解故事。提问:(1)下雨了,发生什么事了?
(2)谁先想到蜗(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牛的房子里避雨的?他是怎么挤进房子里的?(引导幼儿模仿相应动作)
(3)后来,谁又去蜗牛的房子里避雨了?她是怎么挤进去的?(引导幼儿模仿动作)
(4)蜗牛的房子里还挤进了谁?整个都挤进去了吗?什么东西漏在了外面?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讲故事
好了,这个故事实在是太有趣儿了,那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讲一讲呢?
四、讨论
其实老师一直有几个问题想不明白,想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
1.小蜗牛的房子那么小,可是却住进了小蚂蚁、小兔子和小男孩儿这几个朋友,小蜗牛的房子挤破了吗?
2.当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小蜗牛有没有热情地帮助他们呢?嗯,结果奇迹发生了,在蜗牛的小小的房子里挤进了那么多、那么大的朋友,小蜗牛的房子都没有挤破,小朋友,你们喜欢小蜗牛吗?为什么?那如果你喜欢小蜗牛,就请你大声的说出来!那你愿意像小蜗牛一样帮助别人吗?
五、活动延伸。
嘘!你们听!好像是下雨了,你们看,谁来了?(请四名幼儿表演故事)师旁白。
小朋友,他们表演的好吗?你们喜欢吗?那你们是不是也想表演呢?那好,今天回家后,请小朋友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然后请你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来好好准备,明天课上我们再来表演好吗?
好了,雨停了,让我们跟着小蜗牛一起到外面跳跳舞吧!(幼儿听音乐边走边跳走出教室)
第五篇:中班语言活动《撕呀撕呀》
中班语言活动《撕呀撕呀》
活动目标:
1.对撕贴绘本感兴趣。
2.能大胆猜测画面内容并进行讲述。3.感受进行撕贴画的快乐。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撕呀撕呀》电子书、黑色蜡光纸、固体胶、绿色蜡光纸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撕纸的经验。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导入。1.猜一猜
师:老师昨天看到了一张特别的画,看一看是什么? 幼儿猜测,教师利用白板一点一点露出图案。师:撕呀撕呀,你们猜到了什么?
师:白白黑黑,黑黑白白,到底是什么呢? 小结:原来是一只奶牛。2.欣赏封面,介绍书名
师:这本书的书名叫做《撕呀撕呀》,猜一猜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 小结:对了因为书里的内容都是撕出来的,所以叫《撕呀撕呀》。
二、阅读绘本1-7页。1.阅读观察绘本
师:这头牛长得怎么样?
师:它是作者用纸撕出来的,我们也来学一学:“撕呀撕呀,撕出一条尾巴。” 2.动手撕贴牛宝宝
师:牛家里还有谁呢?我们来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帮牛宝宝打扮一下,可以怎么打扮呢? 师:老师这里只有一张黑色蜡光纸,怎么办呢? 师:请你们动手试一试。
幼儿动手将黑色蜡光纸撕成小片贴在小牛身上。
三、阅读绘本8-17页 1.阅读观察绘本
师:小牛一家打扮的真漂亮,它们非常开心,它们现在要出门,猜猜它们要去哪儿?
师:牛爸爸和牛宝宝们去干什么了?作者还为他们撕出了什么? 师:你看到了什么?草的颜色一样吗?除了草还有什么?
小结:原来作者还撕出了一大片深绿浅绿的草地,以及大树和小树,牛的一家在草地上吃草。3.动手撕贴小草
师:作者为牛的一家撕出了一大片草地和森林,你们手上也有小奶牛,你们想为你们的小奶牛撕些什么呢?
激发幼儿想象:草地、小树、白云、太阳......师:老师这里只有一些绿色、红色、蓝色蜡光纸,可以变成什么呢? 师:请你们动手试一试。
幼儿动手将蜡光纸撕成草地、小树、白云、太阳......四、完整欣赏
师:我们在一起来听一听这个好听的故事。
五、自然结束
师:把撕贴画带回家里,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