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能力测试教案和内容(仅供参考)
测试方式和内容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察测试主要通过笔试、面试、试讲等方式进行。笔试主要测试申请人的知识水平和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案设计能力。参加现场组织的教案设计。面试重点考察申请人的仪表教态、行为举止、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试讲重点考察申请人实现教学目的,组织教学实施,掌握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等能力,讲解、提问等技能技巧。申请者首先接受专家测评小组的面试试讲,然后回答专家提问。测试的一般流程
1、根据通知的地点时间准时前去报到。根据报到先后秩序,领取测试序号。
2、根据自己申请的种类(幼儿园)学科,在测试工作人员提供的教案纸根据给的要求和材料写好活动设计。约花50分钟时间完成
3、将设计好的教案交给测试工作人员,等候面试。
4、按序号进入教室,根据测评专家的要求,进行面试、说课、答疑。
5、测评专家评分,写出评语并将测试结果填入申请表。
6、专家审查委员会依据笔试、面试、试讲结果提出审查意见。测试者应努力达到的要求
1、表情、教态亲切、和蔼、自然;行为举止大方、得体。
2、思维敏捷、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语言文字表达明确、清楚、规范。
3、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学组织管理严密、规范、有序、周全。
4、教学环节紧凑、适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善于启发引导、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讲课时口齿清楚、声音宏亮、流利精练、风趣生动 Ps:
说课就是说这堂课的设计给专家听,告诉他: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怎样安排、教学过程怎样、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案例参考:
大班语言活动:快乐的春游
一、活动背景: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到处一片美丽的景象。我们利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着小朋友一起到东门去春游了。在春游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亲眼目睹桃花开了、柳枝绿了、小草发芽了。还通过老师的讲解知道了护城河、城墙的作用,认识了荆州的标志性建筑,和小伙伴们一起做了许多有趣的游戏,小朋友兴致昂然。回幼儿园后,很长一段时间小朋友都还在回味春游的乐趣,相互说着春游的事情。我想:春游是小朋友亲身体验和感知过的,我何不组织一个活动,让小朋友痛痛快快的说说春游。于是我组织了此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讲述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幼儿自信心及合作意识。
2、引导幼儿感知春天的主要特征,能够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3、发展幼儿乐意在集体中大胆的用连贯性语言描述春游的过程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快乐的春游》课件;事先带小朋友去春游;彩笔、糨糊、白纸。
2、幼儿准备:请小朋友把和家人一起去春游的照片带入幼儿园。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念着《春游》的儿歌走进教室,参观小朋友做春游准备工作时的照片,请小朋友讲一讲自己春游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心情怎么样?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
1、看课件,引起小朋友对春游过程的回忆。
2、请小朋友讲一讲春游时有趣的事情,让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乐趣。
3、接着看课件,请小朋友讲一讲春游时看见的春天的主要特征。
4、看用小朋友同家人一起春游时的照片制作的电子像册。
5、请小朋友讲一讲自己和家人一起春游时的情景。
6、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总结春天的主要特征。(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在屋檐下做了一个窝。大树发芽了,桃花开了。河里,小鱼在快活的游来游去。春天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
小班教案《小兔做客》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物的对应。
2、了解简单的做客礼仪,乐意帮助别人,并与人友善的交往。活动准备:
1、场景:小猫的家;书信一封。
2、操作材料:衣服人手至少一份,纽扣、蘑菇若干,浆糊每桌一瓶。
3、兔跳音乐磁带。录音机一架。小兔胸饰每人一个,1—4的数字卡片一份,写有1—4的箱子各一只,1—4的数字每人一张。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了解做客礼仪。
1、谈话:妈妈今天带你们去小猫家做客,怎样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2、兔跳入场。
(二)在游戏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物的对应。
1、去小猫家。
(敲门)请问小猫在家吗?小猫不在家,哦。它给我们留了一封信,(展信、读信):小猫请我们帮助她钉纽扣,小兔们你们愿意帮忙吗?(进屋)
2、给衣服钉上相应数量的纽扣。
(1)示范讲解钉纽扣,(2)学习4以内的数数。(3)幼儿自由分散操作,(4)教师巡回指(5)导。(6)幼儿相互交流衣服(7)纽扣的颗数。
3、按纽扣的数量进行分类摆放。
(8)将衣服(9)分别按数量摆放到相应数字的箱子里,(10)进行包装。(11)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点评。
4、数数自己衣服上有几颗纽扣。
5、根据数字采蘑菇
今天,小兔们真能干,小猫还给我们准备了每人一份心,是什么呢?原来是蘑菇,这一下妈妈要来考考你们,看哪只兔子最厉害,没有拿错自己的点心,自己是数字几,你就采几朵蘑菇。
(12)按自己的数字采蘑菇。
(13)教师幼儿一起检查。
6、活动结束(带着自己采的蘑菇一起回家吃吧)。
综合活动:美丽的春天 活动目标
(1)能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并在音乐和游戏活动中进行表现。
(2)在语言、音乐、美术及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布置春天的场景,绿地毯作草地,围绕众多鲜花,如迎春花、梅花等的柳条,一棵桃树。
(2)美工材料:泥土、彩色皱纸等。
(3)游戏材料:积木、胶粒等。
(4)录音故事《春天来了》。
活动过程
1.幼儿听着《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进入春天的公园,三三两两边唱边跳
2.表演唱《小小蛋儿把门开》
3.故事欣赏《春天来了》
幼儿坐在“桃树”下边听故事边休息。
(1)听录音故事,幼儿倾听。
(2)提问故事名称和角色。
(3)提出问题:①小鱼见到了谁?②小鱼、青蛙、小蜜蜂是怎样过冬的?③它们怎么会见面的呢?(春天来了,天气暖和,池塘里的冰融化了)
4、幼儿随《鸟飞》的音乐到迎春花、梅花前,边表演边朗诵儿歌
5、提供材料,让幼儿继续打扮春天
(1)介绍材料:彩色皱纸、泥、树枝。
(2)讨论如何制作:如将紫红色皱纸剪成碎屑,做紫荆树;用积木搭亭子、小桥等。
(3)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材料进行制作。
(4)幼儿将制作好的动、植物装扮“春天的公园”。
大班舞蹈活动圆圈舞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看看、试试,感受三拍子音乐美妙的旋律和性质,初步学跳交替步,要求节奏正确。
2.启发幼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活动准备:音带、节奏乐若干。脚印图片(一只红色、一只绿色)。幼儿右脚贴红花,左脚贴绿花。
活动过程:
1.游戏《身体乐器》:根据不同性质、节奏鲜明的音乐(进行曲、舞曲)启发幼儿按节拍随意做动作,并能发出各种声音。做到口、手、脚配合较协调一致。
2.发声练习:用领唱、接唱的方法唱出好听的声音。要求节奏鲜明,有三拍子的强弱起伏感。5
∣5 3 3∣4 3 2∣1-
-‖(领)唱着歌真高兴(幼)啦啦啦啦(领)跳着舞真快乐(幼)哈哈哈哈 3.复习歌曲《幸福拍手歌》:唱出欢乐的情绪,并在空拍处按节拍做出合拍的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等)。
4.教授:(1)感受舞蹈歌曲的美妙的旋律,掌握三拍子的节奏。
①感受乐曲二遍:“这首音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优美、好)。“听了这首音乐你想干什么?”(跳舞)②边听音乐边看老师表演:“听了这首好听的音乐我也想跳了,你们听听这首音乐是几拍子的?”(三拍子)③边听音乐边看老师表演第二遍。(幼儿边听音乐边按三拍的节奏拍手,用节奏乐伴奏各一遍)(2)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音乐抒情欢快的情绪及主要内容,告诉名称。
①老师演唱歌曲,幼儿欣赏。“歌里唱了什么?”(跳舞)“这是一首很美、很好听的、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听起来很快乐的歌曲。” ②老师再次演唱歌曲。“歌里唱我们是怎么样跳舞的?”(拉着、围着圈跳舞)告诉名称《圆圈舞》,幼儿重复。(3)学习交替步。
①老师边唱歌曲边用交替步跳舞。幼儿观察老师脚的动作,出老师脚的动作节奏。(二遍)②老师示范交替步。“老师跳舞时脚上的动作是怎样做的?”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后讨论(一只脚走一下,两只脚交替着走)告诉舞步名称:交替步。③示范交替步。“二只脚是怎样交替走的?”幼儿讨论后,老师演示二只图形脚(红色代表脚、绿色代表左脚),在黑板上演示,边喊口令:—二三,一二三,左右左,右左右。启发幼儿观察出动作的要领。
④用二只图形脚演示交替步,启发幼儿边观察边探索试着跟跳交替步。老师问:“左右脚是怎么向前走的?”幼儿试跳,讨论后老师小结:“右脚向前一小步,左脚跟在右脚后面走一步,然后右脚再向前一小步。”老师边念口令、儿歌边示范:左右左,右左右;两个好朋友,紧紧跟着走;你走我也走,我走你也走„„
⑤幼儿练习交替步。●放慢速度,在老师的口令、语言节奏的提示下, 坐着练习,提醒先迈贴红花的右脚。●老师在黑板上边演示图形边跳交替步,边用口令、儿歌提示幼儿边观察边跟跳。(坐在位子上跟跳→站起来跟跳→慢慢走动跟跳)(4)完整示范,进一步感受交替步的动作要领,并跟跳。①老师边唱歌边走交替步跳圆圈舞。“看看老师跳舞时脚做了什么动作?”
‘步子是大还是小?” “身体怎么样?”
②老师边唱歌边用大、小不同步伐的交替步跳舞,启发幼儿进行对比观察。“交替步应该怎样跳?步子大好看还是步子小好看?”“跳交替步时身体怎样?”幼儿讨论后,老师边跳边小结:“跳交替步时,步子要小一点,挺胸抬头,身体随着脚步走动要有一点摆动,迈右脚时身体向右有一点摆动,迈左脚时身体向左有一点向左摆动.③放慢音乐速度,老师边唱歌边带幼儿练习。
④老师边唱边和能力强的幼儿一起跳交替步,其他幼儿用节奏乐为他们伴奏.⑤老师边唱边带全班幼儿一起跳交替步。5.幼儿随音乐跳交替步出活动室。
第二篇: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包括哪些内容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包括哪些内容?
答:
1、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与教育相关的法律知识;
2、专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内容。包括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与本专业(学科)相关联的实践能力、对本专业(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理解掌握水平等;
3、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内容。包括分析教材、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语言、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
4、基本教育教学素质内容。包括仪表举止、口语表达、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以什么方式进行?
答:测试由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组织。测试通过试讲、面试两种途径进行。
试讲:根据选定的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设计出教学方案,并在指定班级进行试讲,条件不具备时也可采取说课的形式进行。试讲时间为一课时,说课时间一般为15—25分钟。
面试:主要采用问答形式,围绕试讲(说课)、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动态等方面内容进行。专业评议组成员根据面试的测试标准进行评价。面试时间在10分钟左右。
注:
1、对拟任音乐、体育、美术、舞蹈等学科(专业)教学的申请人,在面试时需对专业特长进行测试;
2、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和幼儿园教师资格人员需加试拼音字母知识。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有哪些程序?
答:
1、认定机构提前1周公布测试内容(课程)、测试人员名单及测试时间、地点;
2、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面试、试讲。测试时申请人通过抽签确定测试顺序和试讲内容(课程),并将教案提交学科(专业)评议组;
3、各学科(专业)评议组成员独立地根据听课、查阅教案和提问等情况逐项评分;
4、学科(专业)评议组汇总测试结果,并由组长签署评价意见;
5、专家审查委员会对学科(专业)评议组报送的测试结果进行民主评议,并签署评议意见。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结果如何评定?
答:
1、申请人的面试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
2、申请人试讲的成绩总平均分在60分及以上的为合格;
3、面试、试讲均为合格者,其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合格。
试讲、说课材料如何获得?
答:通常在报名的时候教育局会印发,如果没有印发,可以按照教育局指定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学科教材。
第三篇:教学能力测试教案
教学能力测试教案
学科:计算机科学技术 时间:2004年10月 28 日
任课教师:黄 皖 毅
任课高校: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花都分校 【课 程】 操作系统
【课 题】 进程的状态及其转换
【教学方法】 范例教学法 【教学工具】黑 板
【教学目的】 通过对进程的状态及其转换的学习,掌握进程的三个基本状态,掌握进程状态转换的条件和原因,理解进程的动态性是由它的 状态和转换体现出来的,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进程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
1、掌握进程的基本状态:运行态、就绪态、阻塞态。
2、理解引起进程状态转换的条件和原因。【教学难点】 引起进程状态转换的条件和原因。【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引入:复习几个与进程相关的知识点
1、什么是程序?什么是进程?
2、进程与程序的主要区别
3、进程特征:动态性、并发性、调度性、异步性、结构性
引入新课:
进程的动态性是由它的状态和转换决定的。授新课:(教材P43页)
1、进程基本状态:
1)运行态(Running):进程正在占用CPU;
进程分配到必要的资源,在处理机上执行时的状态。2)就绪态(Ready):进程具备运行条件,但尚未占用CPU;
进程分配到必要的资源,还没有获得在处理机上执行的状态。
3)阻塞态(Blocked):进程由于等待某一事件不能享用CPU。
或称等待态,进程的执行受到了阻塞而处于暂停状态。
2、进程状态转换:(进程状态及其转换图见教材44页图2-6)
1)就绪—>运行
2)运行—>阻塞 3)阻塞—>就绪 4)运行—>就绪
思考题:某进程由于需要从磁盘上读入数据而处于阻塞状态。当系统完成
了所需的读盘操作后,此时该进程的状态将()
A.从就绪变为运行 B.从运行变为就绪
C.从运行变为阻塞 D.从阻塞变为就绪 答案:D 【小结】本节课重点介绍了进程的基本状态及其转换,要求大家掌握进程的三
个基本状态,以及进程状态转换的条件和原因。同时,通过对进程的动态性的理解,从而加深了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大家进一步学习进程管理。
第四篇: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教案
方程的意义
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实验教科书53—5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法:引导法
学法:讨论、合作、观察、探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师:你们玩过跷跷板吗?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跷跷板的故事。两只小青蛙在玩翘翘板很开心,一只小熊也要玩,同学们,你们说会怎么样?(没法玩)为什么?有什么办法也让小熊也能玩的开心呢?(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回答后师总结出要让跷跷板两边平衡。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数学里也有这样的跷跷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数学里的跷跷板。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方程的意义
1、出示主题图(1)
请学生说说在这幅图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天平两边平衡,一个空杯重100克。)
2、出示主题图(2)
请学生说说在这幅图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在空杯里加一杯水后天平不平衡了。)
问:你们知道一杯水有多重吗?(不知道)
如果要你现在表示这杯水有多重,你有办法吗?(学生思考,可以讨论)用未知数x来表示水的重量,那么杯子和水一共有多重又该怎样表示呢?(指名回答)100+x
3、出示主题图(3)(逐个天平出示)请学生观察第一个天平图,发现了什么?(不平衡)哪边重一些呢?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吗?(学生回答后,师板书)100+x>200
请学生观察第二个天平图,发现了什么?(不平衡)哪边重一些呢?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吗?(学生回答后,师板书)
100+x<300
4、出示主题图(4)
请学生观察这幅图里的天平,发现了什么?(平衡了)
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这天平的状况吗?(学生思考后教师指名回答)100+x=250(师板书)
5、观察比较: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同学们,我们刚才写的这三个数学算式有什么不同?前面两个算式两边不相等,后面一个算式两边是相等的。
教师总结:像这样两边相等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等式。(板书)
6、师:你们能写出等式吗?(学生在练习本上自由写,老师巡视,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含字母和不含字母的等式,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
预设学生板书:
3+8=11 100-90=10 3+x=25 60-x=7 10×x=800 70÷x=7等等
7、请学生把这里的等式分类。(学生小组讨论分类)
学生汇报后让学生说出分类的理由。(有的含有未知数x,有的没有未知数x)
8、教师总结:像100+x=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板书)齐读一次概念。问:在这个概念里,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关键?(在未知数、等式下加重点符号)
9、学生写一些方程。教师把学生写的方程在实物展示器展示出来。
10、试练: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每题均问学生为什么是或不是方程)35+65=100
x-14>72
y+24
5x+32=47
28<16+14 6(a+2)=42
11、看书53--54页质疑。介绍54页的课外小知识。
12、练习:
(1)课本62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评讲订正)(2)课本62页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评讲订正)
(二)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1)出示图片1(55页天平图片)让学生观察天平左右两放了什么东西,天平是否平衡?(天平左边放上一个茶壶,右边放上两个杯子,天平保持平衡)如果设一个茶壶重a克,一个茶杯重b克,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表示为怎样呢?(板:a=2b)
(2)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如果往两边各放一个杯子,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仍然保持平衡)
刚才的过程可以写成怎样的等式呢?(板:a+b=2b+b)
(3)如果两边各放上两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吗?(仍然保持平衡)刚才的过程可以写成怎样的等式呢?(板:a+2b=2b+2b)
(4)如果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天平还保持平衡吗?(仍然保持平衡)可以写成怎样的等式呢?(板:a+a=2b+a)
(5)小结: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和板书中的等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天平两边同时增加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相同的数,等式不变)板书
(6)如果两边同时拿掉一个茶壶,天平还保持平衡吗?(仍然保持平衡)列成等式a+a-a=2b+a-a(板)
(7)小结:同学们又发现了什么?(天平两边同时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等式两边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不变)(板书:或减去)齐读
(6)出示图片2(55页下面的天平图)现在天平平衡吗?(平衡)现在从天平两边都拿掉一个花瓶,天平怎样?一个花盆和几个花瓶同样重?
2、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1)出示图片3(56页上面的天平图)天平平衡吗?如果设一瓶墨水重c克,1个铅笔盒重d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c=2d(板)
想一想,如果在左边再放上1瓶墨水,右边再放上2个铅笔盒,天平还保持平衡吗?验证,天平两边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也不同,为什么还能保持平衡呢?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增加的质量相同,肯定;同时引导,天平左边的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扩大了2倍),右边呢?(也扩大了两倍)因此,天平两边尽管所增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不同,但两边质量所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都扩大了2倍,所以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c×2=2d×2(板)。如果天平两边物品的数量分别扩大到原来的3倍、4倍、5倍„„天平还能保持平衡吗?(保持平衡)
(2)从右往左看,就是天平两边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c÷2=4d÷2(板)。因此,天平除了在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会保持平衡外,还可怎么变换也可以保持平衡?(天平两边物品的数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归纳小结:所以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不变(板)。
三、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四、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不平衡平衡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像100+x=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第五篇:党课测试内容
入党积极分子理论测试考察测试提纲:
1.党的性质、纲领、任务、宗旨、纪律、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等党的基本知识。
2.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要历史事件。
3.《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党的其他主要规章制度。
4.2011年1月1日-2012年3月25日与党和国家相关的重大时事,时事结合大学必修思想政政治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理论知识。2011-2012重要时政提要
1、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2、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3、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作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纪念雷锋逝世50周年。2012年3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
5、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12年3月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李肇星宣布,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开幕,14日上午闭幕,会期9天半,共有十项议程。
6、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于2012年3月3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3日上午闭幕。
请大家对以上时政涉及的材料认真学习。如以上相关大会中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