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教案 世界的物质性教案

时间:2019-05-15 04:3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政治教案 世界的物质性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政治教案 世界的物质性教案》。

第一篇:高三政治教案 世界的物质性教案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高三政治教案 世界的物质性教案

1.知识目标

◇识记 :(1)自然界的物质性(2)物质的含义(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理解:(1)世界的物质性(2)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

◇运用:(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从世界物质性出发,结合国家发展、建设中的实例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意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学习重点、难点】

(1)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2)物质的含义;(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知识梳理】

(一)知识网络

(二)预习导读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 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 和 ,它们都是 的组成部分。

(2)物质是指。物质的唯一特性是。物质概念概括了 ,而不是指。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从大自然中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1)人类社会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 发展而来的一个特殊的生物种群。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 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和。这三者都是 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

(3)自然界是 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 ,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 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 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

3.预习思考: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太湖无锡流域大面积蓝藻2007年5月底爆发,近百万市民家中的自来水无法饮用。这一事件成为促使我国东部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标志性事件。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的纪念年。2008年3月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就是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谈一谈该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

◇课堂探究: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联系你所知道的有关地球起源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学生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2)什么是物质。

物质的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从三个方面理解物质的含义

①从物质的含义可以看出物质具有的属性: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 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界限。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客观实在 →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形而上学性。

思考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

体现的道理有哪些?

③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区别: 联系:

思考“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

体现的道理是: 总结: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牢牢掌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进一步领悟: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从大自然中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课堂探究:(1)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

(2)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探究提示:学生阅读回答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在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总结: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知识疑点】 1.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注意这两个概念中的用词不要混淆。

2.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课堂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①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③否认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④否认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属于唯心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C.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3.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

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 D.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4.“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下列对“物质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物质就是看得见的客观实在,其形态千变万化 B.物质就是千差万别的事物的总和

C.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物质是对万事万物所有属性的概括和总结

5.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人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6.促成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巨大飞跃的是()

A.语言 B.意识 C.物质 D.社会劳动

7.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自然界的物质性 B.人类社会的产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生产方式的客观性性 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8.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不是由人随意规定的,而是由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这说明()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C.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物质的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D.生产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

二、简析题

9.罗马教皇约翰o保罗二世不得不说:“(天主教)信仰并不反对生物进化论。”但又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10.有人说:“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请分析这一观点。

【巩固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据报道,山东民营科技企业目前已经成功克隆出克隆牛48头,其中转基因克隆牛24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克隆牛群和转基因克隆牛。但是,科学家本不能凭空制造出克隆牛,必须运用业已存在的牛的基因,利用生物基因技术进行。这说明()

A.人具有超自然的力量,人类可以制造一切 B.人已经能够主宰世界

C.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随着人的意识而转移 D.人并不能改变自然物的客观实在性

继2006年8月科学家发现宇宙暗物质的直接证据之后,欧洲和美国科学家又利用相同的技术,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为宇宙暗物质绘出的三维图。这是科学家首次为暗物质绘出的三维图。据此回答2-4题:

2.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暗物质()

A.不属于物质的范畴 B.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

C.属于意识的范畴 D.是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

3.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暗物质的是()

A.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也不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B.是与正常物质形态相对应的特殊物质形态,其惟一特性仍然是客观实在性

C.是一种根本不存在的特殊物质 D.是一种观念上的特殊物质

4.从哲学上看,宇宙暗物质的存在表明()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A.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 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C.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 D.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抽象的、虚幻的

6.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10多个省区持续降雪,出现低温冰冻的极端天气现象,造成严重灾害,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极大困难和损失。有专家指出,极端天气如果发生在远古或者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就不会构成如此严重的灾难。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极端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表明()

①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也随之深化和发展

②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和失控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与自然界的联系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使人类超越自然而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因地制宜,区分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科学制定规划,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B.农村的生产力比较落后

C.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 D.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并形成了社会关系

二、简析题

8.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

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资料来自: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世界的物质性教案

第四课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识记:物质的定义。(2)理解: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思维能力有一定提高,思想活跃,处于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对一些社会现象能主动思考,但对于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如:物质与事物的区别,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的区别,可以说是一头雾水。所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尤其重要,这将直接决定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自然界的物质性统一性证明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难点:物质概念以及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前面学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物质呢?整个世界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呢?今天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哲学所讲的世界包括三大部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那么这三大部分是不是都是物质的呢?

.设置情境:最近有一个人在社会上传得挺热也挺神,他叫王林。怎么神呢?据说他会“空杯来酒,空盆来蛇,纸灰复原,凌空题辞,硬功徒手断钢筋,轻功悬空提水行”等等绝活。平时交往的也非富即贵。那么他的神功是真的吗? 神秘面纱后面,大师的真面目又到底如何呢?

展示课件录像:王林“大师”的神功绝技;王林“大师”变蛇自述 小组讨论:

1.王林“大师”说,它是靠意念从野外把蛇抓来的,你信吗?人用意念真的能够“隔空移物”、随心所欲吗?

2.如果认为:人的意念也就是人的意识能够决定万事万物,从哲学上说,这是什么样的世界观?它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3.如果说世界的本质不像那些“大师”、“大仙”们说的那样是由人的意念决定的,那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样的? 教师总结归纳:世界不是神创的,也不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这个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

过渡:那么,到底什么是物质的?

探究提示:要想知道什么是物质?就必须找出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就必须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就必须撇开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性,要有一个抽象的概括。

(一)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物质”概念的三个特点:

(1)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具有独立性;(2)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具有可知性;(3)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

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师生互动:

请问:1.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实体吗?

2.那些看不见又真实存在的磁场、超声波、红外线是物质吗? 3.它们有什么共性? 教师归纳总结:客观实在性:不管人们看的见看不见、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着。有些存在我们可能看不见,但我们能感觉得到,能检测得到。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概括和抽象了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物质的概念是对宇宙一切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

选一选:

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ADEFG)

A、日月星晨

B、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C、学习计划

D、生产力、生产关系

E、电、磁场

F、动、植物

G、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判断物质的依据不在于它是否有形,只要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就属于物质范畴。知识辨析:客观实在性≠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是对万事万物共同特征的抽象概括,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请问:桌子、椅子是物质吗? 学生回答:

师总结:不准确,桌子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属于物质范畴,是一种物质现象。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哲学上物质概念的关系是什么?

两者是个性与共性、个别和一般、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可以被改造的,有生有灭。

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二)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发展和存在着的,不是什么人一个意念、一个想法就能改变的。

展示课件:资料链接

无独有偶,近年来,我国所谓的各类“大师”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前倒后继”。

“发功灭掉大兴安岭大火”的严新;号称包治百病,”神水“治癌的“盖世华佗”胡万林“大师”;著有《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宣称每天用3斤绿豆熬汤,配上其他的生拌菜等,能治疑难杂

症的“中医食疗专家”、“神医”张悟本;号称 让高位截瘫病人恢复知觉的“养生教母”马悦凌;

教师启发点拨:从“气功大师”严新到“盖世华佗”胡万林,再从“食疗专家”张悟本、“养生教母”马悦凌到“大师”王林,我们身边的所谓“大师”似乎从未间断。如果这些“大师”宣称的都是真的,那么我们的世界该有多么美好。

但事实证明,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无所不能的“大师”、„“神仙”,“大师”们宣称的奇迹,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笑话,剥去神圣的外衣,“大师”所追逐的,也不过“名利”二字。我们每个人要想不被假象迷了双眼,就必须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摒弃唯心主义世界观,坚信自然界的物质性,坚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些打着“大师”、„“神仙”旗号的,不是欺世盗名,就是骗子。

过渡:有人说,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好理解,而人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有意识,那么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主观的。你认为呢?

在人类历史上,曾有好多人预言世界末日的来临,但他们从来都没有成功,世界末日也从未来临,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和发展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课堂小结:本节内容讲述的主要知识如下:

1、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4、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板书设计:

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二)世界是物质的

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第三篇:高二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四课世界的物质性教案 新人教版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高二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四课世界的物质性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物质的含义,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2.能力目标:

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和结合具体事例的分析,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通过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用客观的眼光看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物质观,批判上帝或神灵创世说的荒谬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难点:1.物质的概念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讲解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素材,以最感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教师:“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天问》已经成为千古绝唱,它既道出了屈原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的追问,也引发了人们对世界的上下求索。世界从哪里来?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去寻找《天问》的答案。这一节课我们先来探究一下世界的本质。

二、讲授新课: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板书)(10分)

首先有请周鑫组的同学给我们展示——关于地球起源的传说。学生展示(略)教师:圣经上也说了,上帝第一天造出了白天和黑夜,第二天造出了空气和水,第三天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植物,第四天造出了日月星辰,第五天造出了水中的各种动物,第六天造出了地上的各种生物和人。天地万物都造齐了,第七天就被定为星期日。

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内容分别为“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创造世界”等,问: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地球及其生命究竟如何产生的?

播放视频《宇宙和地球的形成》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发现包括地球在内的宇宙是从星云开始经过几亿年的时间才慢慢形成的,这就是我们现代人在现代化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世界起源的一个理解。从中我们有什么启发?

学生小结1:自然界是按照固有的规律形成发展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师:刚才我们是从自然界的产生来看(板书),说它是物质的,但是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有了人类后,出现了许多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那自然界还是客观的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两分钟,并举例说明。学生回答(略)

教师点评:是的,虽然我们表面上创造了很多东西,但是从人们改造自然物来看,它的基础和前提,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及其属性与规律。就正如冬天的西瓜,它同样需要种子、泥土、阳光、水分这些必须的物质条件,人是无法随心所欲地去创造的。所以说,无论是自然界的起源,还是它的发展(板书),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物质的。

过渡:有人说,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是主观的。你认为呢?

接下来我们进入本课的第个探究活动:人类的演变与发展。(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5分)

播放视频《人类起源的进程》并讨论人类社会的产生。

教师:正如视频中播放的那样,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从一个细胞开始,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个世界上先有物质然后才有人类,人类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那么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什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呢?是意识吗?

学生:劳动。教师:为什么?

学生:正是因为有了劳动,才有了手脚分工,才产生了语言和意识,才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并形成了人类社会。在劳动的过程中无论劳动对象,劳动者,还是劳动工具都是物质的。所以我们说,从人来社会的产生来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教师:是的,劳动在从猿猴到人类的进化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那么我们的人类社会既然已经产生,人类社会有那几方面组成呢?

学生: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因素有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三个方面。教师:是的,地理因素不难理解,包括了土地、气候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人口因素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地方的人口素质、人口数量、人口比例等都是基本不变的,也是客观存在的。在这里需要详细解说的应该是生产方式。大家看到专家点评。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已知道生产方式包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先说生产力,人们能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呢?不能,就如古代的私塾课堂里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多媒体方式。再说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关系,劳动者地位关系和分配关系,这些都是物质关系,是客观的。比如说我国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都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而国情是客观的,所以生产关系都是物质关系。总之,生产方式和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共同构成了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类社会。

教师点评:从人类的发展来看,人类社会要遵循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规律,也是客观的。所以,我们分别从人类的产生、存在已经发展证明了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

过渡:在我们的世界中除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还包括什么呢?它又是从何而来呢?

学生回答(略)

(三)人的意识的物质性(5分)

教师:意识的产生过程我们会在第五课进行详细地学习,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人的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产生意识的器官——人脑也是物质的,所以说意识是物质决定的,同样具有物质性。(三)“物质”的概念(10分)

教师: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由此得出整个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既然世界具有物质性,那么到底什么是物质呢?是不是我们教室里的桌椅就是我们哲学中所讲的“物质”呢?下面我们进行今天的最后一个活动,探究什么是哲学中的“物质”。

1、你是否同意把水、火、元气等作为世界的本原?并说明理由。

2、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

学生回答辩证唯物主义中物质的具体概念,即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教师:很好,我们来具体看一下这个概念,“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说明物质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而“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则说明物质是可知的。那么我们哲学上说的物质与自然科学领域所讲到的“物质”意义一样么?

学生:不一样……

教师:是的,我们哲学上讲的物质是抽象出来的共性,不是只具体的某一具体形态。希望同学们能分辨清楚,同时也养成一种哲学眼光,善于从万事万物的具体形态中抽丝剥茧,归纳出最本质最一般的共性,这也是我们学习生活中需要养成的好习惯。【课堂小结】(3分)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物质的概念以及世界的物质性的三方面,从而得出我们的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板书设计】

4.1世界的物质性

一、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的物质性

二、物质的含义

第四篇:世界物质性教学反思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反思

曹瑞芸

《世界的物质性》这一框题作为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开启唯物论的第一课内容,对于学生对唯物论的理解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虽然这框知识我已经上过一遍,但是再上时仍然还是有一些问题。

一、教学目标反思

从教学目标来说本框的目标是要了解物质的定义及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而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分析宇宙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重点是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难点是物质的哲学含义以及物质概念和物质具体形态之间的关系。对此我将教学目标进行了拆分:

1、理解哲学意义上的物质的概念

2、理解为什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具有物质性的

一节课下来后,我发现学生对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但是对于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理解就有所欠缺了。下面我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二、教学过程反思

教学过程中,一开始我先导入一个哲学故事,通过哲学故事让学生否定上帝创始论。从哲学故事导入哲理清楚,同时能够很好的衔接下面的教学内容。紧接着由课前学生准备的地理知识地球的起源来分析证明自然界是物质的。哲学故事的导入和学生的地理科学知识的讲述能够很清楚的否定神创论,肯定自然界的物质性。

通过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理解后我引入哲学中物质的概念,这既是本框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我特别设立的举例的环节。通过教师举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物质,从而得到物质的概念与物质具体形态之间的关系。过后我对此进行了反思,发现从教师举例的角度,其内容是有限的,导致学生对物质及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分是在被动的理解。如果我采取举一反三的模式,我举一个例子剩下的例子交给学生,在学生所举例子中进行归纳,概括,我想效果会更好一些。同时学生也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接下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讲解,我觉得这一部分是问题最多的,首先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预期把握不够,在讲到人类社会的构成因素特别是生产方式时许多学生是不能够理解的。我又对生产方式进行了详解,因此耽误了一定的时间,致使课堂小结和当堂训练都未完成。其次是人类的生产方式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也较困难。其次对于“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一点,我更应该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而并不是意识也是物质的。同时应该把一些问题放给学生课前就做些准备,不至于课上所有内容都要进行讲解和举例,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不断启发学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备课过程中更加严谨和科学。

第五篇:世界的物质性说课稿

导语: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它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以下是小编整理世界的物质性说课稿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物质的定义;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重点难点】

1.重点: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的定义

2.难点: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课程标准】

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教材助读】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 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 的一部分。

(2)物质的定义:

(1)物质是,并能为人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2)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这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而不是指某一种。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其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2)从其构成来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和。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

3.世界的物质性

总之,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

人的意识是一开始就是,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独学自测】

1.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①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 ③否认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④否认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属于唯心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C.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3.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

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 D.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4.“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下列对“物质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物质就是看得见的客观实在,其形态千变万化

B.物质就是千差万别的事物的总和

C.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物质是对万事万物所有属性的概括和总结

5.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人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6.促成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巨大飞跃的是:

A.语言 B.意识 C.物质 D.社会劳动

7.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自然界的物质性 B.人类社会的产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生产方式的客观性性 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8,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胡安·科勒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迹象。2015年12月17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探测研究迈出重要一步。

(1)这里的暗物质是哲学上所讲的物质吗?

(2)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什么关系?

探究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

(2)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

(3)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课堂总结

三、我的知识网络——归结总结、串联整合

下载高三政治教案 世界的物质性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政治教案 世界的物质性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政治总复习教案

    教材主干知识 经济学理论 常用意义类:(有利于---或体现了---) 1.一个宏观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一个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 坚持一个方针:不断扩大内需,经济持......

    高三政治的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1.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作用;国有企业的现状;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企业的兼并和破产;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高三政治复习教案。&7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 、作......

    世界的物质性 教学设计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高二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中的第二框《世界的物质性》一框内容。从内容上来看,主要介绍世......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懂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教案1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十一) 专题十一、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一、主干知识网络 二、高考考点解读 1、政党和政权 (1)政党的特征 (2)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 (3)当代政党制度的类......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依照他......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内容要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

    政治教案

    新学校新同学 仙桃四中蔡鑫 一、链接新课标: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和沟通”部分;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