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

时间:2019-05-15 04:5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

第一篇: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

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语文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的方向是让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已的精神世界”(《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的方法是“诵读优秀诗文,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语文课程标准》)。因此,在古诗教学中,为了“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标准》),为了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 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我尝试运用目标不变、自主探究、立足现实、勇于创新的教学思路,具体做法是:

一、目标不变 一、二年级我认为应把古诗教学的重点放在读读背背上,为后期古诗的学习积累材料,夯实基础。从三年级开始,在古诗教学中,我便采用这样七个教学目标:

1、知道作者;

2、知道朝代;

3、会说词义;

4、会说诗句的意思;

5、知道写的景(事);

6、知道抒发的情感;

7、会背、会写。其中1、2、7为自达目标;

3、4为合作导达目标;

5、6为助达目标。在教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这首诗时,告诉学生“招”是牧童示意路人不要出声、悄悄过来,告诉他去路(“招”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是“摆”的意思)。《梅花》中“作者写梅花凌寒独放、并身处墙角依然散发幽幽清香,实际是表明自己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他赞美特定环境的梅花,流露出孤芳自赏的心迹。”《江雪》“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山水之间的渔翁,巧妙地表达了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摘自《教师教学用书》)。我在教学中对于景、情理解,体会,不拘泥、不苛求,能说出“寒梅遨雪图”、“寒江独钓图”,能体会到“渔翁不是真正在钓鱼”、“梅花具有不畏严寒的精神”就可以了。

二、自主探究

在开始的教学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学习方法,倡导合作,力求自主,主动探究。采用自学-----小组交流-----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小结的教学流程。自学一般安排在课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交流中让学生互相说知道的、不知道的,知道的小组内互相评价、判断,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不知道的由记录员记录下来;由小组发言人向全班汇报,全班同学共同讨论、交流,各抒已见;最后保留同学们共同赞同的几种意见,求同存异、注重创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立足现实

立足现实就是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认知的前提能力,关于作者,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这首诗的作者、而且能说出我们还学过他的哪些诗、还知道他的哪些诗;关于朝代,既要让学生知道这首的朝代,又要知道这个朝代的作者还有哪些、他们写的诗还有哪些;关于词义、句子的意思,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就可以了,不搬《教参》,不抠字、词典,充分展示学生的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景和情,学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不一味的把研究者的思想强加于学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认识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会一步步的深入。

四、勇于创新

创新就是要学生会用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体会古诗的含义,学会搜集、整理古诗;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学会质疑、善于质疑、乐于质疑;初

步感知诗人的创作与一定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有关古人的创作故事,从而感受诗人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源泉,学会从生活中积累材料,学会用自己眼睛、耳朵等感受周围的世界,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能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描绘美。

除正式文件通知外,文章内容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与评论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

若发现本文含有违法信息,请点此报告。

文章评论

第二篇: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目标的解读

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目标的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总目标第七条针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4)

在阶段性目标中,按照不同的学段,专门针对古诗的学习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学习目标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1](5)。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学习目标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1](7)。与第一学段不同的是,第二学段进一步把诵读与情感体验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了,而且有了对理解作品内容的要求。第三学段(五、六年级)在前面的基础上有了更细更高的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1](9)。第三学段的学习,要求学生首先在阅读诗歌中领悟诗情,体会诗人情感,这标志着对文本意义的领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强调“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则更进一步地深入了文本,贴近了文本,开始关注文本的形式,以及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总目标和各个阶段性目标都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要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那么,什么又是情感体验呢?为什么学习古诗要以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为主呢?我们可以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方智范教授的一段话中得到启示:“我们过去的文学理念对人的感情往往简单化。我们归纳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表现了什么精神,体现什么思想,其实不是人的丰富的心灵反映,人的内心非常复杂。所以我说,哪一位老师上小学语文课能把孩子的情绪调动起来,能把孩子的体验过程拉长,能让他和作品里的情绪发生共鸣、沟通,那么这位老师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小学语文老师。”[2](方智范.谈谈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J].语文教学通讯,2004,25:4-6)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情感体验就是以读者的心灵去感受体会作品内在的情感,是读者内心和作品情感发生共鸣的过程。

文学作品以抒发人的情感为主,字词句只是情感的载体,因此,学习文学作品重点并不是字词句的表层意思,而是它们所蕴含的内在情感。而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其所抒发的感情是复杂微妙、曲折含蓄的。我国古典诗歌往往借景传情,以象寓意,其显著的形象性特征使诗歌的内在情意常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同时,由于形象性特征,又使其内在意义具有无限的丰富性。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读者,阅读同一首作品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认识和感受。因此,如果只是用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这样简单概括的方式去阐释诗歌内涵,那是太肤浅了。只有用自己的身心去体会品味作品,才能获得真实的、新鲜的、深刻的感受。同时,在对诗歌作品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将会变得丰满充盈起来,对社会和人生的感受也会越来越深刻细腻。这是古诗教学也是整个语文教学所应达到的最终目的。

其次,从阶段性目标中我们还可看出,三个学段都特别强调要通过诵读来体验作品情感。诵读对于欣赏诗歌、领悟诗歌情感具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我国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声律顿挫的特点,是声情并茂的语言艺术。古人作诗又称吟诗(吟,诵读的一种形式)。他们不仅伴随着吟咏来作诗,而且也伴随着吟咏来改诗,最后的作品是诗人声与情的文字记录。那么,读者在阅读时则可通过吟咏诵读揣摩诗人的声气口吻,通过声音达到自己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相互交流的境界。可以说诵读训练是一种感性的直觉教育方式。它可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直觉感悟能力。小学时期不仅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也是一个人直觉感受力最强的时期。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形式、声音、色彩这些形象直观的元素,最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小学生学习古诗就是要通过感性的直觉教育,培养他们对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审美感受能力,并从中得到一种心灵的愉悦。那么,诵读作为一种感性的直觉教育方式,从声音上作用于孩子们的听觉器官,正是培养孩子们对古诗审美感受能力的有效方法。古人早已认识到诵读对于体验诗歌情感的巨大作用。例如曾国藩曾对他的儿子说:“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3](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19册)[M].长沙:岳麓书社,1985:406.)因此,可以说诵读是获得情感体验的最佳方法。

小学古诗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我们说小学阶段古诗教学的目标是以体验作品的情感为主,那么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时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教学原则?采用什么方法呢?

(一)以阅读、记诵为主的教学原则

刚才我们说了诵读是一种感性的直觉教育手段,诵读是小学生感受作品语言,感悟诗歌情意的最佳方法。所以,阅读记诵是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之一。这里所说的阅读记诵,不仅指有声的朗读记诵,还包括无声的默读品味;不仅指课堂上有限的阅读朗诵,还包括生活中无限的阅读积累。运用这一原则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以学生自主诵读为主,淡化教师的讲解。

以学生自主诵读为主,首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要让学生充分阅读作品,沉潜其中,涵咏品味作品意蕴。然后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由语言到内容,感悟诗文的情意。读的目的是为了体悟作品内在的情感,而对作品内在情感的体会又会反过来促进诵读的效果。因此诵读应该建立在对作品意蕴理解的基础上,只有准确感悟作品的内在情感,才能读出感情来。

淡化教师的讲解,首先应该淡化对字词句语法的讲解。对字词的认知可以放在学生预习阶段,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诵读情况了解他们对字词的掌握程度。对诗句的学习应避免采用翻译的方法,因为翻译会使诗味荡然无存。其次,教师不应把自己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或者违背儿童心智发展的规律,对作品意蕴进行过深的挖掘。否则就会造成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在底下却听得昏昏欲睡的场面。

当然,淡化老师的讲解,不是否定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是说老师什么都不用讲了,只要学生自己读就行了。而是说老师应该注意讲什么?该怎样讲?比如说,对作品字词的讲解,需要老师讲解的并不是字词的表面意思,这些学生通过查字典就可以了解。而应是字词的内在意蕴,字词为作品的表情达意起到了什么作用?产生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而这些方面在字典上是查不到的。这也正是需要老师进行点拨、指导的地方。以学生自主诵读为主,老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老师的作用是组织、引领、启发、点拨。如何组织学生阅读作品?如何引领学生由外到内、由形式到内容解读、欣赏作品?如何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感悟作品丰富的意蕴?该在什么地方进行适当的点拨?应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阅读感受„„所有这些都是需要老师进行思考并且要在教学过程中一一施行的。而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的基础则是教师对教学文本,也就是对诗歌作品的深刻领悟和理解。

2、要重视对作品的“密咏恬吟”与默读。

遵循阅读记诵的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呈现两种不同的读法,一种是出声的朗读;一种是不出声的默读。朗读从读者发声的高低又可以分为“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两种形式(见前引曾国藩语)。叶嘉莹先生解释说:“大抵一般而言,高声朗读之时声音占主要之地位,因此读者所得的主要是声音方面所呈现的气势气概,而在密咏恬吟之时则声音之比重较轻,因此读者遂得伴随着声音更用沉思来体会作品中深远之意味”[4]。虽然许多老师十分注重对作品的朗读,但实际上重视的只是高声朗读,认为读的声音越大越好。而对更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更为自由、自然的低声吟咏——“密咏恬吟”却重视不够。殊不知“密咏恬吟”恰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和再现诗歌韵味的有效方法。

相对于出声的朗读,默读对于理解诗歌意蕴、体会作品情感更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对默读却十分不重视,课堂上不给学生默读的时间。以朗读代替默读,或者以讨论代替默读,以齐读代替默读。这些老师追求一种热烈的气氛,热闹的形式,一节课从始至终都是书声朗朗、热热闹闹的。其实这样做是不太合适的。古诗文教学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对热闹形式的追求上,而应紧紧围绕体验作品情感这个中心。对作品情感的体验关键在于一个“感”字,教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能使学生心里对诗文作品产生一种感觉。而对作品情感的体验,最为关键的步骤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在这个对话过程中需要学生沉下心来,静思默想,咀嚼品味,仔细体会作品内在的情韵。因此,在课堂上应该给出学生自己默读思考的时间,不能以讨论代替阅读,不能以大声齐读代替个人吟咏,不能以朗读代替默读。

3、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也是一种创造行为。学生通过与作品的对话,有感而后发,此时教师一定要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方智范老师说:“首先要重视孩子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也就是他对作品有独特的反映一定要重视。阅读是一种创造,所以不要让孩子被你的标准答案所束缚,让他们主动地去发现意义、创造意义。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阅读的促进者、阅读中的对话者,教师不是被动的,也不能将教师的地位降到和学生一样,他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个中介。你这个老师做中介,那么你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当然要高于学生。也可起向导作用,但不能代替。我们过去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也有谈话的方式,那种对话是老师根据参考书、根据课文,事先准备好结论。老师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实际上是‘请君入瓮’。这种方法与阅读对话理论是背道而驰的。”[2] 由于我国古典诗歌借景抒情的形象化、直观化特点,为人们阅读作品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由此形成了诗歌含义的多义性。再加上阅读的主观创造性,因此,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首作品肯定会得出不同的感受。所以,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教师应该十分重视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独特感受,对诗歌意义的丰富联想。惟其如此,才能对作品的意蕴有更透彻的领悟,也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并不等于对学生的任何想法都可以听之任之,包括胡思乱想也不加判断地一味肯定,称赞。如果这样将会导致对作品的理解误入歧途。诗歌既有它含义的丰富性,又有它立意的确定性。阅读的感受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却不能完全脱离作品的整体意境,这是由作品的内在意蕴所决定的。所以,在古诗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既要设法使学生放飞思维的翅膀,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又要善于收束学生的思维,避免出现像脱缰的野马那样不可收拾的局面。

4、注意使课堂诵读与课外诵读相结合。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课内阅读记诵是极为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则是无限的。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才能使人的精神世界日益充盈,可以说养成阅读的习惯是影响一个人生命轨迹的重要因素。学习古诗,课外阅读记诵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课外诵读不断的积累可以提高对古诗的理解感悟能力,可以丰富对古典文化的修养,亦可以使心灵得到陶冶净化。因此,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学生课外阅读记诵古诗的情况,对诵读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检测与评价。检测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最好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比如通过游戏展开竞赛,比一比谁背的古诗多,谁读得好。在课堂上也应该经常性地诵读学过的古诗作品,温故知新。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应正确对待其个体差异。对记诵能力强的学生及时表扬,对能力稍差的学生加以鼓励,目的就是要培养呵护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还应注意诵读方法的指导。应该经常性地指点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顿挫以及平仄、押韵。一句中在哪些地方应该停顿,哪些地方应该拖长,这些都因诗歌体式的不同而不同,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加以简要介绍和指点。当然这些基本的常识并不是一些死板的公式,它们在具体运用时会因读者的不同、诗歌内容的不同,而有无穷的变化。关键是诵读时应该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有感情地读,以抑扬起伏、顿挫有致的声音传达出古诗在抒发感情时所特有的意味。由此才能进一步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感人力量和独特艺术魅力。

(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教学原则

在古诗文教学中,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与以阅读、记诵为主的教学原则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是说,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从整体上感受语言的优美、感悟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教学原则与过去那种斤斤于诗歌的字、词、句、语法,把整首作品拆碎了讲的教学方式是相反的。“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一般都是篇幅比较短小,思想情感积极向上,意境比较优美单纯,画面比较鲜明,而语言上相对来说比较朗朗上口的。像这样的一些作品,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它,甚至可以不求甚解。”[5]这种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就是所谓的“渗透性”学习方法。杨振宁先生在《谈谈我的读书经验》中说:“渗透性学习方法就是在学习的时候对学习的内容还不太清楚,但就在这不太清楚的过程中,已经一点一滴地学到了许多东西”,“这种在还不完全懂的情况下,以体会的方法进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6]诗无达诂,对于诗歌学习来说,以体会为主的渗透性学习方法尤为适用。那种专注于字词句的释义,甚至逐字逐句进行串讲的方法,犹如拆碎七宝楼台,不仅破坏了诗歌浑融的意境,而且限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不利于思维的发展。整体感知、把握大意,强调的是学生对诗歌整体意境的感悟。感悟诗歌的意境就是对诗歌内在情感的体验。那么,如何感悟意境体验情感呢?

1、拓展教材。

文学作品不仅是作家情感世界的反映,也是作家生活时代的反映,所以对古诗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作品本身,而应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精神个性,情感思想,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感悟作品的情感内涵。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补充一些和作家、作品有关的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还可以补充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另外,在学习一首诗时还可以与学生的课外诵读相结合,和学生接触过的其它类似作品(不限于古代诗文作品)进行比较,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这对感悟作品情感内涵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有的老师在教授李白的《静夜思》时,带领学生联系其他诗人抒写思乡之情的作品: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余光中的《乡愁》等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使学生对思乡这种情感获得了较为深刻的感受。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拓展方式。近年来出现的主题式教学、综合性教学其实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当然,对教材的拓展也应注意把握好一个度。如果教师在课文中碰到什么,就引出什么话题,碰到历史就说历史,碰到地理就讲地理。或者介绍作家事无巨细,将他的生平像流水帐一样讲出来。那么,这将会使古诗的课堂教学变成“杂货筐”。这样的教学犹如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逝,无目的,无主题。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都有一个应该遵循的本,语文教学的本就是作品。因此,无论是对作家的介绍,对历史文化背景的补充,还是与其他相关作品的比较,都应该紧紧围绕作品,围绕作品的情感内涵来展开,以学生对作品情感的领悟为最终目的。

2、从作品本身入手

我们说语文学习之本是作品,所以,古诗教学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离不开对诗歌作品的感悟,仍然要以作品为核心。因此,对作品整体感知的最为关键一步是要从作品本身入手。

从作品本身入手,具体的做法是,首先从作品的意象入手。诗歌抒情含蓄蕴籍,通常融情于景,借景传情,以象寓意。意象就是作品中一个个蕴含着诗人情感的景、物。意象是构成诗歌的最小单位,由意象的组合形成统一的场景画面——意境。意境是诗歌情感的载体,感悟意境应从感悟意象开始。捕捉诗歌的意象,品味其特点,进行联想与想象,感悟其内在情韵。这就是对诗歌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人和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引领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意象的特点,想象画面,并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仔细体会心中产生的种种感觉,然后以自己的感觉去揣摩作品的情感。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引领很关键。这里我们通过一段课堂实录来看看教师是如何引领学生从诗歌意象入手,体会诗歌情感的。白居易《忆江南》教学实录(节选)

(在初读整体感知,以及疏通词意之后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下面的“细读,想象画面体会情感”上):

师:请大家再读这首词,有几句话?找出哪句话是直接描写春景的?(生自由读。)师:(请生读,回答问题。)合上书,能写出这句话的举手。(请两名学生上黑板写。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写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师生共同评议,生看板书齐读这句话。)

师:这句话展现的是什么画面?想象它的色彩,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你想象到的画面。看谁想得好说得好。

生:读完了这一句,我仿佛看见了太阳出来的时候,江边的花草好像披上了红艳艳的衣裳。每一朵花都比火还要艳得红。让人感觉非常热烈。江水非常绿,绿得像一块翡翠。

生:日出的时候,太阳的光芒把江边的花草映得更加红艳,像火一样。江水 很绿很绿,绿得像一块晶莹的翡翠一般。

师:绿与红互相映衬显得怎样?再读一读,想想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生再读)

师: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美丽。

师:还不足以表现它的美!生:艳丽。

师:有点味道。生:绚丽。

师:非常好。绿红相互映衬,显出绚丽明艳之景。大家知道,红与绿是两种鲜明的色彩合在一起非常亮丽。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生齐读)

师:这样的美景让我们的诗人白居易忍不住说了—— 生:能不忆江南?

从这一段课堂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把着力点放在自主诵读的指导上,注重指导学生在读中去想象画面,想象画面的景物(意象)。进而抓住景物的色彩特征(红与绿相互映衬),让学生捕捉心中的感觉,带着感觉去读。并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内心的感觉,在描述中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教师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引领学生用心体会、感受诗人对江南的赞美之情。指导层层推进,一环紧扣一环,最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呼之欲出。这样的引领,恰当地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以及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还有一点,这位老师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力和语言感觉力结合起来。她让学生用一个形容词来表现红与绿相衬的那种美,一位学生说:“美丽”。老师说:“还不足以表现它的美”。又一位学生说:“艳丽”。老师说:“有点味道”。紧接着一个学生说:“绚丽”。老师说:“非常好。绿红相互映衬,显出绚丽明艳之景。大家知道,红与绿是两种鲜明的色彩合在一起非常亮丽。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这一次的读,想必学生对作品有了更深的领悟。)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同时,又使学生对意义相近的形容词之间细微的情味区别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就是对语感的培养。而对语感的培养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对诗歌情感的领悟。

从作品本身入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不顾儿童的思维特点和理解能力,对文本意蕴进行过深的挖掘。因为,“有些作品它是不可能让学生一下子就了解它的非常深厚的内蕴的”,“随着他们人生阅历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情感世界的拓宽,他们就会对它的深刻的内蕴有所理解”。[5]

3、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渲染意境

古诗的意境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小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感悟诗歌意蕴不能采用概括、讲述的方法,而应该采取生动形象的、感性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渲染意境。

这里所说的感性化的教学手段,包括多种方式。其中之一就是最为大家所常用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展示适当的声像资料,对作品的意境确实能够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但是,现在有不少老师过于依赖现代教育技术,声光电充斥课堂,课上得很华丽,很热闹,然而效果不佳。这些老师过分追求上课的形式和技巧,违背了应以学生对作品内在情感的感悟为主这一根本。如果过多、过滥地使用声光电技术,一则会造成资料的无效性,华而不实,喧宾夺主,对领悟作品内涵毫无意义;二则限制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由于受到明确的图像或声音的影响而趋于定势,使阅读丧失个性化。这与过去那种以讲授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为主的教学方式所产生的效果是同样不妥的。因此,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展示图片声像资料应做到:宁少勿滥,以利于学生理解作品、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为目的。

此外,感性化教学手段还包括:读一读,演一演等方式。读是十分直接、便利的方法,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发声器官和听觉器官,所以应反复诵读。另外教师出色的范读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感性化手段,它可以一下子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带领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演,可以使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为理解作品内涵起到很好作用。比如有的老师在教李白《赠汪伦》这首诗时,就让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汪伦这两个角色,再现江边送别的场景。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学生们进入了作品的情境,真切体会到了诗人李白与普通百姓汪伦之间的深厚友情。除了以上所说的方式,走出课堂,接触大自然,联系现实生活则是最重要的一种感性化教学方式。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生活和自然的反映,古诗更是诗人心物交融的产物。走进自然,触景生情。春之落花,夏之鸣蝉,秋之霜叶„„这些在古诗中呈现的意象都可以带领孩子们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寻觅,去感受。贴近生活,因事而感。爱国情怀,民族气节,亲友之情,故乡之思„„这些在古诗中所抒发的人生感慨,都可以和我们现实的生活相对照、相联系。只有这样,古诗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和感人力量,我们的孩子也才能得到心灵的陶冶和人生的启迪。

综上所述,情感体验是小学阶段学习古诗的主要目标。在古诗教学中应遵循以诵读记忆为主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这两条基本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围绕作品,以学生对作品情韵的感悟为目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领者、设计者。应该处处体现一个“感”字,即学生内心对作品的感觉、感受。只有学生心里真正对诗歌作品有所感,有所悟,才真正实现了体验作品情感这一教学目标。

“词语教学”的魅力

李怀源山东省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

词语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一部分,被认为是扫清阅读障碍的,知道了词语的意思往往被认为是解决了词语。词语教学究竟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是语文教师困惑的地方。我举出一些词语教学的案例,试图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力求对词语教学有更深更透彻的认识。所选的案例,多是“年代久远”的,在那个年代,往往偏重于课文的分析,而分析多是字面意思的分析,这恐怕是多数人的普遍认识。我相信看过这些案例以后,会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让我们愿意从过去的教学中获得营养。

一、发现词语的现实意义。斯霞《我们爱老师》

师:“关心”是什么意思?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你们的?

生:老师教育我们上课要用心听讲,不做小动作。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姿势。师:这是老师关心你们的学习。老师还在哪些地方关心你们呢? 生:有一次,我把手放在嘴里,斯老师问我为什么要把手放在嘴里,我说我的牙齿活动了,斯老师就替我把牙齿拔了。

师:黄晓说,前几天他牙齿活动的时候,老师帮他把活动的牙齿拔了,这是老师关心你们的身体健康。

生:有一次,天很冷,周小松穿的衣服很少,斯老师就找了一件衣服给他穿上,这也是老师关心我们。

师:对!这是老师在生活上关心你们。呵,龚遵群也想说,你说吧!

生:有的时候,我们有缺点,老师找我们谈话,要我们向雷锋叔叔学习。

师:你们都讲得很好。老师从学习、生活、思想品德方面关心你们,所以课文上说:“老师关心我们。”现在大家把第一句话读一读。

解读:斯霞老师对“关心”的理解显然超出了“关心”的字面意思,老师更重视词语的现实意义,通过几个事例的说明,从学习、生活、思想品德三个方面讲了老师是如何关心学生的。让学生明白,其实书上“老师关心我们”是有多种含义的,关心这个词理解了,学生对老师关心我们有了更多切身的体验,与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对文本的理解,更使文中看似平常的语句“活”了起来,具有了无限的生命力,让学生感受到这句话的温暖。为“我们爱老师”奠定了真实而充沛的情感基础。

二、进入词语营造的意境。霍懋征《月光曲》 片段一:

师:“清幽”是什么意思? 生:很安静,没有一点声音。

师:不但静,而且显得很美。虽然是一间茅屋,但是,在月光下,像披上了一层银纱,显得那么幽静,那么美,这才叫做清幽呀。片段二:

师:什么叫“微波粼粼”? 生:形容海中波浪不大。

师:微波是小的波浪。但被月光一照,这个“粼粼”怎么样?

生:像鳞一样,闪闪发光。师:[描绘地]静静的海面,小小的波浪,月光一照,霎时间整个大海——[师生同说:洒遍了银光]这时,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片段三:

师:兄妹俩专心听贝多芬弹琴,有一个词叫“陶醉”,“陶醉”是什么意思? 生: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心理活动上。

师:对。沉浸在里面,被美妙的琴声迷住了,什么都忘掉了,所以叫陶醉。记得上回我给你们讲过,画家吴道子看到嘉陵江美丽的山河怎么样啦?[生:自我陶醉了]只看到美了,什么都忘掉了,陶醉了。

师:“等他们苏醒过来”,“苏醒”什么意思? 生:睡了以后,刚醒过来。

生:什么都不知道,昏迷过去了,清醒过来叫苏醒。

师:对了。一般人要是病重了,或者有特殊情况昏迷了,当他醒过来时,叫苏醒。兄妹俩不是别的,是沉醉在美妙的琴声中了。

解读:霍老师在处理“清幽”一词时,让学生把安静的意思说出来,又用语言引导学生体会到美,词语营造的意境就出来了。把词语的解释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画面,这画面和词语结合在一起,再碰到类似情景的时候,“清幽”这个词就会浮上学生心头。处理“波光粼粼”时霍老师采用了和前面相似的方法,教师语言的描绘,把词语放进了具体情境,也放进了使用的语境,让词语表达的意思立体起来,生动起来。

从霍懋征老师《月光曲》教学中三个片段来看,霍老师在词语教学时更注重情境的营造。她不过分执著于解释词语的意思。总是把词语的意思与词语所描绘的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启发学生由一个词语想开去,到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中。“清幽”注重了意境美,“波光粼粼”的动感美,“陶醉”与过去讲的故事情境的联系。教师没有执著于词语的意思,总是把学生引入词语和句子共同表达的意境之中。

三、发掘词语的表现力。袁瑢《狼和小羊》

师:这时候,“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板书:龇着牙逼近),想想,这时候狼是一副怎样的神情,它有哪些行动。

生:这是,狼睁着眼睛,非常凶狠。生:这时,狼露出牙齿,眼睛睁得大大的,心里在想,这只小羊真会争辩,我一定要把它吃掉。生:这时,狼张牙舞爪穷凶极恶地逼近小羊。

师:狼逼近小羊,大声嚷(在板书“嚷”字前面再添加“大声”两字),“嚷”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大声喊叫。

师:那么,我把“嚷”字换成“喊”,行不行? 生:行的。

师:但是,这里为什么用“嚷”不用“喊”呢?

生:因为狼想,我已经找了两次借口,都被小羊驳倒了,不能再和它讲了,应该给它点厉害看看,所以狼就大声嚷了起来。

师:对。“嚷”字里边还包含着无理取闹的意思,狼存心要吃羊了,就大声嚷起来。解读:从袁瑢老师对“嚷”的处理来看,她重视词语对内心的表现力。通过“嚷”与“喊”的形式上的比较,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矛盾,让学生去思考,在此处为何用“嚷”?通过学生思考,想到狼的内心世界。这样词语对内心世界的表现力就看出来。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之中,又能够切实体察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掌握词语的解释方法。

(一)李吉林《桂林山水》

师:对了。桂林的山的样子,在别的地方很少见到。这里的山就是奇特。这奇特的山峰叫什么峰? 生:叫奇峰。

师:这样的奇峰一座座的排列着叫什么? 生:叫奇峰罗列。

师:“罗”是什么意思? 生:散开的。

师:对。“罗”是散开,“列”是排列。这些山峰散开地排列着,就叫奇峰罗列。大家把这句念一下。(生齐念)

师:桂林的山这么奇特,我们要告诉没去过的人,怎么说呢?(用两种不同的语气念让学生比较哪种好后,用手势指导学生朗读)师:在桂林,还有很高很陡的山(画又高又陡的山),这山又高又陡,很险,叫什么山? 生:危山。

师:这个“危”在这里怎么说? 生:危险。

师:你们昨天查了字典。字典上有三个注释(出示小黑板:①不安全;②损害;③高的陡的。)危山兀立中的“危”用哪个注释对? 生:用第三个。

师:对。又高又陡的山峰就是危峰。又高又陡的山耸立着叫什么? 生:危峰兀立。

师:在桂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座座各不相连的山,还可以看到重重叠叠的怪石山(画怪石重叠的山),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说山石重重叠叠? 生:怪石嶙峋。师:(出示词卡)嶙峋本来的意思是山石重重叠叠。石头、山石重重叠叠就叫怪石嶙峋。从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桂林的山还有什么特点?

解读:从李吉林老师这个教学片段来看,她不只关注了一个词语,而是关注到多个词语。方法也是多样的,对“危”的处理,让学生选择字典中的义项,除了锻炼查字典的能力,更是对学生结合语境选择词义能力的训练。通过图让学生说“怪石嶙峋”的意思,特别是“嶙峋”,学生难以理解,老师就通过画图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很多怪石堆积在一起,才是“嶙峋”。选择义项,通过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这都是理解词语的重要方法。

(二)左友仁《伟大的友谊》 片段一:

师:同学们注意,这个“汇”是什么意思?

生:“汇”就是“寄”的意思。师:那么,左老师有一封信要你寄一寄的话,能不能说这封信请你“汇一汇”? 生:“汇”是“送”的意思。

师:这支笔你送给我,能不能说“你汇给我”? 生:“汇”是“寄钱到某个地方去”。

师:“汇”有寄的意思,我们平时是这么说的,爸爸妈妈每个月都要寄钱给奶奶和外婆。但书面语言寄钱一般都用“汇款”或“汇钱”。

解读:左老师带领学生理解“汇”的意思,如果只理解到“汇”就是“寄”的意思,也没有问题。老师的高明之处就是他能够让学生细致分辨词语的意思,因此,教师又提出“寄”与“汇”“送”是否可以通用?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就掌握了“汇”的用法。学词语不但是知道意思,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已经学会应用词语了。片段二:

师:“热忱”是什么意思? 生:情意热切真实。

师:简单地说就是“热情”是吧,还可以用哪个词来解释? 生:热烈。师:不确切。生:热切。师:不对。生:热心。

师:还可以把“忱”字改成“诚心诚意”的“诚”字,说成“热诚”“热情”是不是?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释“热忱”这个词的?是用同义词“热诚”“热情”来解释的。这是我们解释词语的一种方法。

解读:左老师让学生解释“热忱”没有满足于“情意热切真实”,因为这是字典里的解释,和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不搭界。老师提出“热情”引导学生想还可以用哪个词来解释,学生就想到了“热烈”“热切”“热心”,虽然这些词解释的并不准确,但是学生能够抓住“热”字。教师引导学生把不太熟悉的“忱”字换成比较熟悉的“诚”字。用同义词来解释词语,是词语解释的一种方法,这是教师在这里的教学重点。片段三:

师:什么叫“毫不在意”? 生:就是“毫不在乎”。师:“毫”字没有解释。生:丝毫不在乎。生:一点也不在意。生: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师:一个词语就可以用好几种说法来解释,中国的词语就是这么丰富多彩,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地学。

解读:让学生解释“毫不在意”,学生已经掌握了前面的方法,就是用同义词“毫不在乎”来解释。教师对“毫”字的深究,让学生把词语的解释更确切,学生的解释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他们是真的理解了词语。教师在这里的教学重点是提示学生一个词语可以用不同的说法来解释。片段四:

师:“厌恶”是什么意思呢? 生:厌恶是恼恨的意思。生:令人憎恨、讨厌。

生:形容对事物或某人感到十分反感。

师:你背了词语手册上的话,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生:可以说对人产生反感。师:可以一个字一个字解释,“厌”就是“讨厌”,“恶”就是“反感”,“厌恶”就是“讨厌、反感”的意思。

解读:学生在解释“厌恶”的时候,已经能够使用前面的方法,自己用自己的方式来解释。左老师显然还是不满足于此,他教给学生另一种解释词语的方法,那就是拆字法,把厌恶拆成两个字。通过这样的拆解,学生对词语的解释有了更多的切身体验。在以后碰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运用了。通过左友仁老师《伟大的友谊》中的几个片段,可以看出左老师在词语教学时,更重视词语的构成方法和解释方法。汉语中的词汇丰富多样,教师解释一个词语只能解决“流”的问题,而无法解决“源”的问题。左老师通过词语解释的具体操作,让学生从词语的运用,词语的替换,词语解释的多样,用拆分的方式解释词语等方面认识到词语的魅力。通过丝毫也不重复的形式,让学生对词语有了更真切的认识,教师让词语变得和学生更亲近,更贴近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给学生词语的意思显然是词语教学最表层的功用,借助词语理解内容,是词语教学的基本作用。通过左老师的教学实例,我们看到了词语教学的更深层次意义,就是通过词语教学,使学生学会词语解释的方法。让他们对词语更敏感,对词语的把握更细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习作中运用词语的时候,才能够“字斟句酌”,准确使用词语。词语用教学不至于理解,而至于欣赏和应用。这是左老师的案例给我们的启发。

从以上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细读文本”被我们上一辈的教师熟练地使用着。通过看这些案例,我们能够看到在词语教学中既有语文作为工具的使用,又有语文中人文因素的发掘。细读文本,词语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台阶。词语有极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入词语的意境能够使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生动起来。词语就像学习语文的一把钥匙,握住了这把钥匙,就可以走进文字的大门,进入无限广阔的语言空间。词语教学有无穷的魅力,引导学生学会解释词语,发现词语构成的规律,有意识地积累词语,运用词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写话的起步

作文是儿童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闻。“三线同时起步”作文也在其中。为什么作文也提前呢?我考虑到书面语言比起口头语言来,在结构上要复杂得多,在形式上要规范得多。它在词的选用、搭配、组合,词序以及句群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否则辞不达意,读者就无法正确地领会撰写者的意图。所以掌握书面语言难度大,尤其是对少年儿童来说更是如此。儿童在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关键时期,较早地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进行相关的训练,会收到极好的效果。由于学龄初期是儿童语言敏感时期,儿童易于感悟书面语言构成方式,有效促进书面语言的早期发展,为养成良好的书面语言习惯打好重要的基础。若待到中年级,语言习惯一旦形成了缺陷再进行纠正训练,就难以矫正。

一年级的作文由于识字量不足,书写速度慢,主要是通过口头作文和观察说话进行。实验班从每两次课外活动中安排一次野外活动。结合阅读教学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郊外去观察,认识周围世界,并为观察说话、写话提供了生动的题材。引导儿童通过观察去见识,去感受,不断丰富表象的储存量;又通过说话、写话,建立起观察客体与语词之间的联系。在阅读教学中学得的词语,便可在亲身的体验中,加深理解,并得到运用。

我试着在一年级学生入学三个月后开始口头作文的训练。这时,学生通过“学词学句”和课文的学习,以及结合识字阅读进行的语言训练,对句子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加上他们在入学前和日常生活中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这就使口头作文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大自然的景色,常常是我引导学生观察的重要题材。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可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各种奇妙的幻想。

我还通过一些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变化的过程。我和孩子们一起做过“灭火”的小实验;蛋壳放在醋里变软的实验;让他们各自在院子里种几粒豆子,观察豆子的发芽生长过程等等。因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着的,这就给学生的观察带来一定难度。我就指导学生注意事物的发生、变化和结果,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一次看不清,再做一次。反复数次,学生便从多次观察中懂得事物变化的规律。在学生做“灭火”实验时,我要求他们观察火苗隔绝空气前后的变化,学生越做越有趣,有的连做五六次。口头作文课上,经指导后,他们能够清楚地、有条理的讲述实验经过。

在学生观察时,我特别注意指导他们按一定顺序观察。观察景物时,由近及远,或从上至下(反之也可);观察一个物体,则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处到细节;观察事物变化的过程,则提醒他们注意你观察的事物“开始是什么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又怎么样”。这样有顺序地观察获得的材料,就是有条理的,而不是零乱的。

在学生掌握材料后,我又根据题目和要求,指导学生编口述提纲,让他们按一定的顺序连贯叙述。由于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所编提纲应简明易懂。在他们登高远望时,引导他们按向东看、向南看,让学生按一定的方位表述家乡的美景;报告“灭火”实验的经过,则按照学生观察、认识事物的过程,编了“点——罩——灭”的提纲。这样,使学生在开始口头作文时,就受到顺序合乎逻辑的训练,其实也就是最初步的篇章训练。

在与一年级学生接触中,我感到七八岁的孩子联想极其丰富。他们喜欢让小鸟、小草说话,并当作自己的朋友。从美化语言的角度来说,他们是擅长比方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拘泥于四年级学比喻、五年级学拟人手法的陈规老套。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让他们打比喻、拟人、拟物(当然不必讲术语)。这样启发后,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津津乐道,叙述小草发青,就说“春风轻轻地抚摸我们的小脸蛋”;描绘孔雀开屏,能说“河边的大柳树伸长出长长的柳枝好像对着河面大镜子梳理自己的长发”;讲述小豆子发芽了,能说“我种的小豆子发芽了,我浇上一碗水,让他喝个饱。小豆子点点头,好像在对我说:‘我的小主人,感谢你把我带到光明的世界。’”学生的想象丰富了,就促使他们运用课内外学到的许多生动的词语进行表述,他们的语汇也随之丰富起来。同时,学生对语言的鲜明性和形象性也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一年级孩子的书面表达突出句子的训练。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必须从学会说“一句话”的训练开始。会说一句话,才懂得怎样连词成句以及怎样连句成篇。没有会说“一句话”的基础,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无从提高的。要让学生学会说“一句话”,首先要有话可说。我引导学生把自己最高兴说的话告诉大家,或写来,逐渐做到把一句话讲完整、讲明白。还注意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多渠道的训练。每次口头作文前,我总写好范文,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范文的内容,设计好各种形式的句子训练。有的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有的把简单的句子加上附加成分,进行扩句,还有的把词儿组成句。此外,还进行填词、把句子排列成段和句型练习等。学生刚起步,总要多搀着点。我还常常让学生把一天中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那是十分见效的。这些“句”的训练,都属于半独立性的,学生有所依循。通过这些经常的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句子概念,学生就可能说完整的话。在这些训练中,我注意由易到难,逐步增加难度。以观察说话课《我们的家乡真美呀》中的一节为例。

我让学生站在家乡的一座高楼上,依次向东、南、西、北望去。我先让学生把“向东看,我看见”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学生把句子说完整。

进而我加大难度,将已补充完整的句子再扩充:

“我看见()的田野。”“我看见()的宝塔。”以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把一句话的意思说得更具体。

学生回答:“我看见广阔的田野。”

“我看见一望无边的田野。”说了田野之大; “我看见金黄色的田野。”说了田野的色彩; “我看见绿色的田野。”

(时值夏季,麦子已成熟,稻秧也插好,故黄绿相间。)“我看见了丰收的田野。”

孩子们用这些简单的一句话都表达了感受到的田野之美。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开始感到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我再进一步加大训练的难度,要求学生讲出“你看见什么样的田野怎么样”。学生回答:“我看到金黄色的田野一大片。” “我看到碧绿的田野好像起伏的海面。” “我看到美丽的田野披上了绿色的外套。”

我又要求学生把两个句子连起来,启发学生运用“和”、“还”这些连接词。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但往往缺乏条理,我就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一年级口头作文中的逻辑训练,我认为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条理化,使之叙述顺序合乎逻辑,不仅能言之有物,而且能言之有序。

例如在《我们的家乡真美呀》口头作文时,要求学生按由近及远的顺序叙述南面的景物,学生感到有些困难,我便提供“不远处、再往南、远处”等表示方位的词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经提示后,他们能说出句式相似但措辞不同的一段话,而且有了层次。下面是当堂让学生作的连贯口头作文:

生:昨天老师带我们到高高的楼房上,去看家乡美丽的景色。向东看,我看到碧绿的田野和一座古老的宝塔。向西看,静静的河水像面镜子,河上有一座弯弯曲曲的小桥,岸边的柳树倒映在河里,河那边就是美丽的人民公园。向南看,不远处,有一条马路,马路上人来人往,大家忙着去上班,通棉二厂的烟囱里飘出灰白色的烟,远处五座山团结在一起。向北看,又在新建一座高大的厂房。我们的家乡真美啊!生:(要求补充)马路上人来人往,大家忙着去上班,心里充满了希望。

我总是要求孩子边看边思考,把观察与思维结合起来。到一年级下学期,则鼓励他们把看到的用一两句话写下来。同时我还常常引导他们把生活中观察所得写下来。同时我还常常引导他们把生活中所观察的写下来。学生的表达告诉我,作文也是可以而且最好是在一年级就起步。这种词句的训练因为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又与发展思维结合,所以儿童真的做到有话可说,而且说真话,效果十分明显。

孩子上到二年级,我先将他们经历的生活的场景写成短文读给他们听,让他们感受生活和语言文字间的联系,体会形象与词结合的一致。从具体的短文中感悟到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是可以写成文章的,而且是挺有意思的。例如开学发新书了,我就写了《我拿到了新书》。开学了,我升到二年级啦!我多么想拿到新书啊!

星期三下午,老师捧着一捆新书,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同学们连忙迎上去,大声喊着:“新书来了!新书来了!”

开始发新书了。老师把一本本新书发到我们手中。我领到了新书,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真舍不得放下。

回到家里,我把新书包上漂亮的书皮。我想,我要好好爱护新书,用好新书。书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朋友,我爱新书。

秋天带孩子观察了美丽的田野又怎么写成小文呢?我又作了一次示范:《我们站在郊外大桥边》

秋天的早晨,雾气笼罩着大地,我们来到郊外大桥边。

站在郊外大桥边,远处是丰收的田野,稻子黄澄澄的,像铺满了一地金子。雪白的棉田一眼望不到边。

站在郊外大桥边,眼前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一棵棵大白菜,又绿又嫩,真惹人爱。丝瓜棚上开着一朵朵小黄花,真像一个个金色的喇叭。我低头一看,禁不住叫了起来:“快来看,好大的丝瓜啊!”许多小朋友都跑来看。有的说:“比我的手膀子还粗呢!”那细嫩的小丝瓜躲在叶子底下,好像害羞的小姑娘。丝瓜棚那边是扁豆。细长的藤上长满了茂密的枝叶;那一串串的扁豆花,白里透紫,真好看。这美丽的花儿引来一群蝴蝶在花间飞舞。一串串油光发亮的扁豆,多得数也数不清。河边高大的芦苇,像一排忠实的卫士,日夜守卫着公社的田野。

我们站在郊外大桥边,看到一派丰收的景象,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这为数不多的带有示范性的短文,对于善于模仿语言的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似乎让他们茅塞顿开。

二年级他们的观察写话就能写得有情有景,表达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例如《李老师回来了》。那一次我从南京开会回来,多日不见。孩子们那么兴奋,我便让他们试写情境短文。

《李老师回来了》

李老师到南京开会去了。我心里很想念她,盼着她早点回来给我们上课。

“李老师回来啦!李老师回来啦!”前天下午,吴雷高喊着跑进了教室。听到这好消息,我心里乐开了花,像小鸟一样飞快地奔到办公室。办公室门口挤满了我们班上的同学,李老师正在和外地的一位老师谈话。大家就情不自禁地喊着:“李老师!李老师!”李老师点着头,亲热地说:“小朋友好!”我挤在窗前踮着脚,久久地望着李老师„„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李老师和我们一起进了教室。我们全神贯注地听着、看着。李老师见我们学习这么认真,满意地笑了。

由于一年级大量的从口头到书面的一句话的训练,又有观察说话、口头作文和一段一段的描述。学生知道了把这种连贯的口头作文,这些说出来的“话”写下来就是“文”。因此,他们已逐渐形成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的表达习惯,能做到语句通顺,意思清楚明白。由此表明,作文提早起步完全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观察日记打下认识与表达的基础

在“每日写一句”和口头作文的基础上,从二年级开始,要求学生每两天写一篇短小的(三四句、五六句)观察日记。不要求篇幅,但一天看,一天写。就可以培养学生从小留心周围世界的好习惯。

我经常提醒、要求、鼓励孩子们从早晨起床后,便留心周围的事物、自然界的变化、学校沸腾的生活场景。如今天太阳特别红;月亮还留在天上;花草上滚动着的露珠;妈妈买回来的鱼虾蔬菜;爸爸送的礼物;学校里小伙伴的一件趣事„„都仔细观察一番,并有意识地让孩子们在无意中交流各自观察的时间、方法及乐趣。自己所做的,所经历的,所思考的,也都注意体验体验,而且当天写下来。

长期积累,儿童大脑里贮存了不少表象,这是他们今后思维与创造的基础。与此同时,学生综合利用字词句篇的能力,也受到了很好的锻炼。

在实验班,观察日记二、三年级持续写了两年四学期,在这儿童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重要时期,不让学生做单项的习题,而把时间用在作整体性的语言训练。于是,日积月累,每个孩子写了上百篇观察日记,积累了丰富的表象。那广阔的天宇、浩瀚的江河、巨人般的高山、高耸入云的古松、震撼大地的电闪雷鸣、磅礴的气势给儿童一种壮阔的美感,使儿童心胸开阔。那银装素裹的雪景、小河中摇动的月影、淅淅沥沥滋润万物的春雨以及那刚刚破土而出的嫩绿的小草,又使儿童感受到轻柔的美,使他们心境恬静舒坦。那金子般的谷子、转动如飞的马达、正在兴建中的大厦„„又显示了人的无穷力量,使儿童感受到无限的生机。这些表象带着一定的情绪留在儿童的记忆中,那必然是难以忘怀的。儿童在学习描写英雄人物的课文时,就会联想到高山,联想到松柏;学习描写祖国山河秀丽的课文时,就会联想到家乡的青山绿水;学习有关日出的课文时,必然会联想到自己所观察的满天的朝霞„„

看着孩子的习作,我总觉得似一颗一颗晶莹的露珠,在早晨的阳光下,是那样透明,是那样晶亮,映着红花绿草的身影„„于是,我常常给他们念他们自己的作品。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作文就不仅是力所能及的,而且是乐意完成,因为他们有得写,也会写。但是那些孤立的词语解释、用一词造一个句,以及改错句、排列错乱的句子,编写段落大意等等形式繁多的单项题式的练习,我都是一条也不让学生去做。因为那是支离破碎的,一言以蔽之:是不能影响儿童心灵的,是没有实践价值,违背儿童学习语言规律的,只有无端消耗儿童可贵的童年时光。只有做了“减法”,学生才能有时间去写有趣的、将他们的感受与情感相融的观察日记。写观察日记是训练整体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为他们的老师,我自己也学会用孩子的眼睛不断地看着这个世界:“天上的星星少了,孩子们会看到吗?他们会用怎样的语言去描述?”市场上出卖的刚出壳的毛茸茸的小鸡是那样可爱,我也会伫立在那儿,看小鸡挤来挤去,嘴里“叽叽叽”地叫个不停,用孩子的思路猜想着:是肚子饿了,还是在找他们的鸡妈妈,或者在为自己从黑乎乎的蛋壳里来到这个新奇的世界而兴奋不已呢!夜晚刮风了,风摇拽着树影,门窗一下被吹开了,这阵阵风声是那样牵着我的心。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学生,会不会站在院子里看着、想着,他们会不会看一看朦胧的月影下树木婆娑的画面呢?夜晚时分,孩子们已经回到家里了,天气突然变了,一阵狂风,忽然“叮咚叮咚”地下起了冰雹。一个个圆溜溜的雹子,从天而降,那响声简直是一曲神奇的交响乐。我弯下腰,捡起一个,放在手心上,看着雹子在我暖和的手上,渐渐化小„„我呆立在院子里,我多么希望我的学生此时此刻也和我一样在好奇地观察着这透明的冰球。第二天,我一到校,便问孩子,晚上什么景象、今天早晨什么景象,谁观察了,观察的孩子是那样乐陶陶地举起手来,迫不及待要向我报告观察所得。此后,当大自然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尽管老师不在他们的身边,他们也都会主动地而且怀着探究的心理去观察,千方百计地想去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事实上孩子持续地观察,需要老师的指导,也需要鼓励,更需要老师像他们一样,对周围世界、大自然,怀着极大的热情去注视,去思考。

所以我以及实验班的老师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到周围世界的某一角,去呼吸野外的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绚丽色彩;和他们一起坐在小河边、田埂旁、山坡下,谈论着,交流着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联想到的;再好不过的是一起将观察的表象,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编写一篇篇色彩斑斓的童话„„

这样,语言训练从模仿开始,不断增加创造性成分,培养独立性。让学生从 说到写,从述到作,从说一句话、写一句话到写一段话,再到作一篇文,逐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较快。二年级开始写话时,仅能写100—300字,经过不到一年的训练,全班56人中能写500字以上的有11人,400字以上的有24人,300字以上的有17人,200字左右的有4人。新华社记者来采访,进行了一次作文测验。班上写得最快的男孩35分钟写出了300字的通顺的短文。《人民日报》刊登的我班学生王肖乐写的《小鸡》一文,就是在这次测验中未写草稿当堂完成的。

论口语教学的“交际性”——重视口语“交际性”的意义

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把过去的“听话教学”和“说话教学”合并为“口语交际教学”,突出了口语教学的交际性,这是语文新课改中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三年多来,人们对重视口语“交际性”的意义做了许多论述,本文在肯定与深化这些意义的前提下,提出片面强调“交际性”的误区。

一、重视口语“交际性”的意义

把“口语交际教学”放在历史和比较的维度考察,更能清楚地认识这一新命名的意义。

首先,突出口语教学的“交际性”,是对母语课程特质的一种觉醒。

“口语交际教学”并非一个全新事物,它和过去的“听说教学”有着承递关系。但“听说教学”的提法,有更多的外语教学的色彩。在外语学习中,听力和说话能力具有独立而重要的地位,需要单独或集中进行训练,所谓“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主要是针对外语教学而言的。外语中的听说教学,旨在使学生获得听与说的基本语言能力;但对母语学习者来说,学生进入校门以前,就已经拥有了这种语言能力,已经在母语环境中自然习得了口语。他们在学校语文课程中的任务,是在书面语的协同作用下提高口语水平,增强言语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的区别,可参见乔姆斯基、海姆斯等人的论述)。因此,把“听说教学”改称“口语交际教学”,更能凸显母语教学不同于外语教学的本质。

其次,强调口语教学的“交际性”,是对人的语文素养以及时代要求的深入认识。口语交际教学,依然具有过去“听说教学”在发展学生思维和语言方面的价值,比如听话能力的训练,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说话能力的训练,可以促进思维的敏捷性与变通性,可以培养语感。在此基础上,“交际”元素的增加,更突出了口语素养中个性和人格修养方面的内涵。我们知道,“交际”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行为,不是个人能力的单独展示。《课程标准》强调“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意见”,“耐心专注倾听”,“自信负责地表达观点”等,这都是口语交际必须具备的个性和人格修养。除了态度方面,口语交际在能力上的要求也高于单向的听和说,比如需要灵活应变的技巧和策略。

重视口语教学的“交际性”,不仅出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认识,也是对社会需要的回应。当今时代,既张扬个性,又逢多元文化激烈撞击,社会的和谐发展,呼唤每个成员具备良好的交往理性,而口语交际的素养和能力,正是交往理性最重要的表现。

第三,“口语交际教学”的提法,有助于弥合过去“听”与“说”在能力形成和训练方法上的割裂。

“能力”与“技能”是不同的概念,如果说某种技能可以拆解为若干要素和步骤,分别进行强化训练;那么,能力的获得,更需要一种综合性的养成,需要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其中还涉及到自然习得、内隐学习等问题。“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严格说来只能叫做“技能”(1992年《大纲》在听说读写四方面列举的48个“能力”训练点,多只是“技能”训练点),而这两种技能的发展又有高度相关性,很难截然分开;二者结合在一起,在交际行为中实现言语输入与输出的良性互动,才是真正的口语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不仅要以较强的听、说技能为基础,还依赖于个性的社会化,依赖一定的知识背景和生活阅历,以及对社会历史文化的理解等。过去的听说教学中,老师们积累了丰富的单项技能训练的经验,目前需要把这些有效做法加以整合,力求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同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论口语教学的“交际性”——片面强调“交际性”的误区

二、片面强调“交际性”的误区

针对过去忽视“交际”的弊端,新课程在口语教学中特别强调“交际”因素,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不应走入另一个极端:唯“交际”是问。

在人类的言语活动中,“交际”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从广义上看,所有的言语活动都是交际,不存在完全与世隔绝的、根本没有话语对象和交流目的的言语(独白式的言语活动也需要听众或读者,“藏之名山”的著述也期待“传之后世”,得到跨越时空的知音),因为“交际功能”本来就是语言诸多功能中最重要的一种;而狭义的“交际”,仅指面对面的口语交互活动。《课程标准》把口语教学命名为“口语交际教学”,显然是想突出狭义的交际,即对话式口语。

如果说,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在言语活动中广义的交际意识,这是没有问题的,无论说话还是作文,都应注意对象和场合;无论听话还是阅读,都要善于联系语境体察语音和字面下的真意和深意。但是,口语教学,却不应局限于狭义的“口语交际”。这里,我们首先要追问:什么是“口语”? 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吕必松先生(1995),曾对“口语”和“口头语言”作了专门区分[i]:“口语”“书面语”是语体概念,“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是交际概念(后称为语用概念)。他指出,汉语口语具有一系列不同于书面语的语言特征,具有自己独立的语法体系和规范化标准,这一点与其他语言的差别较大,所以应该把系统的口语语法教学正式纳入到教学任务中;而目前被称为口语课的教学,一般都以口头表达训练为主,采用的是口头语言,并不完全是口语。这致使学生在实际口语对话中,往往习惯于使用完整句、正规句,而很少使用简约性极强的口语句式,语言使用显得不够自然、地道,交际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

吕必松区分“口语”和“口头语言”的初衷,是为了强调汉语口语的特殊性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单独教学的必要性。笔者认为,这一区分对母语教学的启示在于:学校母语课中的口语教学,恰恰不是要学习“语体”意义上的“口语”(这一点,学生可以在母语环境中自然习得),而是“语用”意义上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外语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使用俚俗口语,以显得自然、地道;那么,母语教学正相反,它要把书面语的精华引到口头语言中,借此提高学生口头语言的魅力和张力,进而促进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优势互补。在此意义上,我们强调,语文课程中的口语教学,不能跌到纯粹日常口语的水平。“口语交际教学”,如果只是对街谈巷议、家长里短的模拟,借此体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和“交际化”,必将贻误学生口语能力的真正发展。有人提出,要区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口语规范和汉语母语教学中的口语规范。这正说明,母语的口语教学有提升日常口语层次的任务。需要澄清的是:引书面语进入口头语言,并不是否认口语本身的价值,对于口语蕴涵的乡土气息、市井韵味和鲜活质感,我们同样珍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正是引口头语言入书面语的杰作)。引进书面语,更不是要让学生的口头语言都变得“文绉绉”“酸溜溜”,变成毫无个性与活力的“官话”和“学生腔”。

区分“口语”和“口头语言”(也可以叫“有声语言”)还提醒我们:并非所有的口头语言都是具有鲜明语体色彩的口语,如新闻播报、诗文朗诵、话剧台词,都不过是用有声语言传达的书面语。明确这一点,将使我们避免在“口语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之间划等号。例如,“朗诵”和“演讲”,无疑应该是口语教学的内容,但它们并不是语体意义上的口语,更不是狭义的交际性口语。口头语言(有声语言)>口语>交际性口语。

为了行文简便,我们暂且把口头语言仍然统称为口语。初级交际口语:交谈、讨论

交际口语高级交际口语:采访、谈判、辩论、主持(节目或会议)口语

独白口语保留口语语体色彩的日常口语:讲述见闻,复述转述,发表意见,即席发言

以有声语言表达的书面语:实用语体:播报新闻,做报告 艺术语体:朗诵、演讲、配音、台词

上表说明[ii],“口语”的种类非常丰富,并非都是交际口语。事实上,《课程标准》虽然把口语教学命名为“口语交际教学”,但各学段具体的教学目标,却仍然是以独白式口语为主的。以第四学段(初中)为例,该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共有8条:

1.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交流。2.耐心专注倾听,注意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理解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观点,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交流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表达内容和方式,提高应对能力。6.讲述见闻,具体、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7.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8.讨论问题,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以上8条中,1、2、5条体现了“交际能力”;其他各条则均属于“成段表达能力”,即独白口语的能力。

口语教学,不应局限于狭义的对话式的“交际口语”,而是更需注重独白式成段语言的表达。这是因为:

第一,学校的母语教学,应该超越日常语言的层次,通过“取法乎上”来提高学生的言语水平。因此,口语教学中的“口语”,不应跌到家常俚语的水准,而应该用精粹的书面语来增强口语的魅力和表现力。而狭义的“交际口语”,除了高层次的谈判、辩论和主持,一般都是日常言语,如果口语教学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初级交际口语上,会有碍学生语言水平的提升(这一点,前面已有论述)。

第二,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拥有了作为基本语言能力的口语能力,至于交际水平的高低,更多地决定于性格、修养、知识、趣味等人文因素。孤僻自闭的学生不会“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意见”,也很难“有表达的自信心”;修养欠佳的学生“与人交流”时不善于“尊重、理解对方”;知识面和趣味狭窄,更影响交际的参与度和言语质量。很显然,“交际能力”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对其培养,绝不是“口语教学”这一板块所能独立承担的,阅读、写作,沉思、感受,修身养性、事上磨练,都是必要的环节。换言之,交际能力的形成有很强的“半自然性”、“不可控性”。与之相比,独白式成段话语表达的训练,却可能更为实在和见效。(例如,认真准备一次演讲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是多少次随机松散的对话交谈都无法企及的。)理性告诉我们,课程目标的设定,不仅取决于应该培养学生什么素质,还要考虑哪些素质是可教的,哪些是不可教的、或很难见效的。见效快,好操作,当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一个重要依据。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独白式口语比对话式口语更适合作为口语教学的直接目标。

第三,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独白式口语训练应该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如果说,在小学中低年级,通过创设一些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在拟真环境中学习交际言语(如表演一个生活场景中的对话),还有一定的趣味和收效,那么这种模拟形式到了高年级会日益无效,因为随着学生阅历的丰富,他们所要应对的交际情境将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在课堂上复现;还像小学低年级那样模拟交际场景,会让他们觉得虚假而无聊。

第四,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学生口语水平的低下,到底低在哪里?是低在交际策略的茫然,还是表达能力本身?事实上,即使在高度强调“交际”因素的外语教学中,也有人指出,学生口语中最明显的问题,仍然在于发音、词汇和语法,而不是文化和交际方面的障碍。在母语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低下,首先是因为词汇贫乏、思想单薄,以及对有声语言进行快速编码和传码能力的欠缺,而这并不是单纯的“交际”问题。因此,我们不应该把教学的焦点完全放在狭义的对话式“交际”上。不少大学专门为学生开设“演讲课”、“朗诵课”,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不能不说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失职。大学课堂上组织的讨论活动,学生发言水平每每不尽人意(不是不会交际,而是不善表达)。老师们无奈感叹:他们从来没有受过这种训练,又如何具备表达的能力?这从反面说明,成段独白口语能力的训练,是多么迫切!

把思路从口语教学稍稍延伸开来,对于“以交际能力作为语文教学核心目标”的提法,笔者更是存疑。“交际”二字,可以代表语文教学的全部内涵吗?我们知道,语言本身具有多种功能,如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所归纳,至少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这三种元功能,至于儿童语言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模式,更有七种之多。那么,语言教学又怎能仅顾“交际”不及其余?更何况,语文课程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审美情趣、文学素养、良好个性、健全人格等方面的目标,岂能用“交际能力”一言以蔽之?[iii]---[i]参见刘晓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综述》,载:《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华语教育出版社,2001。[ii]为了简便起见,这里对口语种类的举例比较粗略,所列举的一些口语形式,如果细分可以归属到不同种类中。例如“主持”,如果需要较多的随机应变,则属于“交际口语”,如果只是“报幕员”性质的主持,则是独白式口语;人物访谈类节目的主持,通常是交际口语,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主持则多是独白式口语。又如“演讲”,既可以是实用语体,也可能是艺术很强的艺术口语,二者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此外,艺术性强的言语,也不限于“书面语体”,保留纯粹口语语体风格的口头语言,也可以成为语言艺术。[iii]如有人主张建构一个崭新的言语教学知识体系,新的体系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语文教材中各类文章的挑选和组排“均应以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为统率”。——见雷良启、余应源:《吸收当代语言学的适用理论建构,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言语知识体系》,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语文综合性学习再认识

《课程•教

第三篇: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奠基阶段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奠基阶段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奠基阶段,教师通过创新型教学方略,提升教学成效,使学生得以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感,感受书写学习乐趣,养成独立探究、自主学习好习惯,为今后开展数学系统学习奠定基础。其中,STEM课程理念可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相较于以往仅以数学书本知识为基础的教育形式,STEM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一体,为学生探索世界提供路径,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使数学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然而,在STEM课程理念落实过程中,却存在现实问题影响其数学教育成效,究其内因源于教师过于强调知识丰富性,仍然沿用满堂灌等机械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无法真切体悟数学知识,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成效,弱化STEM课程理念教育指导有效性。基于此,为了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思考生活化教学法在STEM课程理念指引下的落实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借助生活化教学形式渗透数学知识

STEM课程理念注重多学科融合,扩展数学知识汲取范围,使数学知识成为工具,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基于此,教师应借助生活化教学形式,渗透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具体感知过程中体悟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知识各学科、各领域渗透能力,弱化数学知识抽象性,赋予数学知识趣味性,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灵活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时,可利用PPT向学生播放

一组少数民族服装上几何图形图组,通过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思考面积计算方法,提升STEM课程理念应用成效[1]。

二、利用生活化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处于数学学习奠基阶段,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容易超出学生的感知范围,久而久之将削弱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无法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基于此数学教师应秉持人本性教育原则,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科学运用生活化教学法,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得以从生活感知角度出发体悟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综合质量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混合运算”的教学时,应摒弃以往口传心授式教学方法,利用生活化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赋予混合运算趣味性。如教师可以学生过年收压岁钱为例,创设混合运算应用题:小红在过年时奶奶给了50元压岁钱,爸爸给了20元,姑姑给了100元,姨妈给了150元,她买零食花了30元,买文具花了20元,请问小红还剩多少压岁钱?介于该生活化素材更加贴合学生感知力,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凸显STEM课程理念下生活化教学应用价值[2]。

三、通过生活化案例做好数学课前导入

良好的课前导入具有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介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学习难度,对学生群体空间想象力、抽象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及数感等有较高要求,为此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参差不齐,无法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无法形成师生高效交互,降低数学教学有效性。

基于此,教师应秉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利用生活化教学法做好课前导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打开数学知识的大门,引導学生步入数学知识的殿堂,在其中感受数学学习乐趣,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凸显生活化案例教学落实价值。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引下思考数学问题,符合STEM课程理念,可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综合质量[3]。

为提升生活化案例课前导入有效性,教师应秉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将案例构建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参与到案例创设与探讨过程中,营建和谐积极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凸显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价值。例如,教师在进行“位置与方向”教师前,可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同时结合自身经历渗入所学知识,构建数学案例,在课前供学生探究与分析,丰富生活化案例导入创设形式,同时教师通过分析学生所创设的生活化案例,可掌握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程度,以此为基础找到学生学习薄弱环节,掌握学生学习需求,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为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四、运用生活化教学方略进行数学练习

数学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过程,在以往数学练习过程中,教师仅以课后习题为基础进行数学练习,降低学生数学练习兴趣,无法提升学习积极性,影响数学学习成效。基于此,教师应运营生活化教学方略,在STEM课程理念指引下,丰富数学习题表现形式,激发学生习题练习积极性,为提升数学知识巩固成效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统计”的数学练习时,可在练习开始前,引导学生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对想要“统计”的对象进行讨论,其中讨论的过

程,就是激发学生统计欲望,提升数学练习积极性,梳理“统计”练习思路的过程,使学生得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学练习。教师为引导学生有效开展数学练习,应专心聆听学生讨论的内容,肯定学生认知思考的学习行为,提升其数学学习自信心,使师生得到高效交互,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有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表示想要统计《寻梦环游记》某影院票房,并分析其与总票房之间的关系,这种将数学知识作为工具,分析事物客观规律与内在关联的行为,符合STEM课程理念,可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然而,介于票房统计过于复杂,教师可引导学生启动合作学习小组,拥有相似统计计划的学生自动构成一组,利用可与实践进行生活化数学练习,在提升数学练习趣味性、实践性、有效性基础上,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等核心素养,凸显生活化教学实践价值[

第四篇:让小学低段古诗教学“美”起来

让小学低段古诗教学“美”起来

——浅谈电教在小学低段古诗教学中的运用(武隆县庙垭乡中心校 张韬)

【摘要】:作为“美”的情感传递者——电教多媒体在古诗教学中可以展现画面,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图文结合,品味古诗的语言美;形声结合,体验古诗的情感美;启发想象,体会古诗的表现美。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舍在诗中的思想感情。在古诗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开辟古诗教学的新天地,我们授课时,借助现代化的声光手段,动画技巧,音响效果,通过多种媒体信息来表现授课内容,学生学习时动用的感官也增多,多感官间的协调性也增强,课堂上学生不仅用耳听,用眼看,用嘴讲,而且动手操作,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古诗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电教、多媒体、古诗教学、低段、教育技术

古诗作为语文课程内容之一,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也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颗瑰丽璀璨的宝珠。它们琅琅上口,字字珠玑,1 意境优美,思想深刻,不仅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小学低段教学有:《静夜思》、《春晓》、《村居》、《所见》、《小池》、《赠刘景文》、《山行》、《回乡偶书》、《赠汪伦》、《草》、《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绝句》十一首古诗。

语文新课标第一学段关于阅读中对古诗的要求是这样的: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然而,作为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她到底能理解多少?能领悟多少呢?怎样提高古诗教学效果呢?我在古诗教学中,尝试运用电教手段作为古诗教学的新途经,做到形象、直观、易于想象,从而使孩子们更好地感知意境,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一、展现画面,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古诗最重要的特点是讲究意境,这是诗人的情感理想同客观现实的高度统一,是一种独特美妙的艺术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的“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也就是指诗的“意境”。诗的意境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有的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豁达„„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多媒体,通过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等手段,为幼儿提供所学的古诗有关背景材料,从而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

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的《小池》。运用多媒体课件,伴随着悠扬的古筝,缓慢展开荷塘的美丽画卷。——“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教师声情并茂的描绘,配上多彩优美的图画,再现了初夏小池的美景,把学生带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中,心为所动,情为所牵,都化作对诗的朗读和学习愿望。

比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的《静夜思》。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月光如水,倾泻下来,配上舒缓的音乐,在月光下,只有李白和月亮形影相随,让小学生对诗的意境有大致的了解,虽然,一年级的孩子们未必能深刻体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浓浓的思乡情,但能让诗画结合,谁说不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面,塑造出诗的意境呢。

二、图文结合,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练,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而多媒体能通过形、色、声、光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幼儿抓住古诗中的关键字词反复推敲、理解,从而领略古人用语的妙处。

如我在执教二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时,就出示了事先制作的显出诗歌内容的动画课件,然后让学生边听着舒缓的叙述,边看图,并展开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图上的内容具体地说出来。在美的氛围中,学生启动了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描绘出了这样优美的意境:在稀疏的篱笆傍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树枝上美丽的花 儿已经凋零了,但树叶长得还不够茂盛,没有形成浓密的树阴。树下一个可爱的孩子奔跑着、追赶那翩翩起舞的黄色的蝴蝶,想捉住美丽的蝴蝶。这聪明的蝴蝶躲进了金黄色的菜花中怎么也找不到……美的情怀、美的形象跃然而出,学生在训练说话的同时,也受到了美的陶冶。

再如二年级下册杜甫《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句,两个形成工整对仗对句中,无论是从词性看、从景物方位看,还是从描写对象的色彩看,都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配合画面和诗句理解修辞手法,从而让学生品位出古诗的语言美。

三、形声结合,体验古诗的情感美

古诗虽然意境深邃,寓理含蓄,但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有律,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低吟浅唱。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技术,那形象直观的画面,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情感。低年级所学古诗浅显易懂,诗中事物容易感知和理解,但如果想切实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境界,应创设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景,让他们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情绪可以感受,使他们受到强烈的情绪感染和熏陶。

如教《赠汪伦》,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借助投影、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汪伦送诗人李白的热闹、欢乐的场景,跟着一起跳一起唱,进而反复体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喻 意,分享李汪之间的深情厚谊。

四、启发想象,体会古诗的表现美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由于古诗语言具有高度的凝炼性,诗的形象美往往是浑然一体的,给读者留下很多的艺术空白,而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有效地启发幼儿丰富的想象、进行艺术的再造、感受诗歌的底蕴,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语言,在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同时,让其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升华。作者在创作古诗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具体的形象画面中,因此要让学生体会作品中的意境。那就是通过具体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他们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从而进入意境,更好地把握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动态的图与静态的文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

如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我先请问同学观看录像,让学生形象感知瀑布壮丽景象,从瀑布跌入山谷发出的巨响中,感受到瀑布那“那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紧接着教师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生”字应读重,读慢,以突出香炉峰的烟雾不断地、慢慢地向上升腾的情景。第三句中“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磅礴,因此读此句吐字要强劲、响亮,而“三千尺”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可以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孩子们很快就读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熏陶。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手段作为古诗教学的新途经,让诗歌中的形、声、情、意直接作用于孩子的感觉器官,这样有利于将他们带入诗歌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不仅充分地优化了古诗的教学,而且能引领孩子更好地欣赏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这块绚丽奇葩。

【参考文献】:

1、李云段 《中国电化教育》 2000.3.2、陈齐林

《小学古诗教学方法浅探》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9年07期

3、刘长熔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理念的探讨》《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年12期

4、饶春梅

《美的情感传递者——古诗教学中的电教多媒体》2008.5.11

5、《运用多媒体让古诗教学更美》《中小学电教》2008年04期

6、邓希琛 《浅谈电教媒体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第五篇:在小学阶段

如何做好一名农村小学教师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私奉献的红烛。面对这些赞美和敬仰,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无疑是自豪的,然而,面对汹涌而来的新世纪大潮,我又是困惑的。因为,时代在变,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尤其像我这样从教多年的老教师我不禁也在问自己:今天,该怎样做教师?“以人为镜”,方能扬长避短。我不仅要做一名有“积极感、目标感、学历感、约束感和专业感”的教师,我们还要用“教育的智慧,让真爱绽放出灿烂的花朵”。通过学习,我认为作为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若要给孩子一杯水,我首先不只是要有一桶水,而是要成为活水源头,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一生不懈地追求。

第一,要有崇高的师德,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师德,那么再高的学历和再渊博的知识也都没有用武之地,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该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该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到在政治上要有清醒和坚定的立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思想、言行、着装就像一本立体教材,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如果教师能使自己的修养真正达到为人师表的地步,那学生就会“不令而行”。比如,我上课从不迟到、从不提前下课、从不把手机等联系工具带进课堂。我觉得,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去要求学生。这些看似浅显的道理、不起眼的小事,却能够直接、深刻、持久地影响学生。

第二,要有深厚的业务知识和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给人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一缸水是不够的,必须是活水源头”。我意识到,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那就如逆水行舟,早晚要被社会所淘汰。尤其是像我这样的老教师,决定不能停滞不前,只有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另外,一套好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是一个老教师,从教二十多年以来,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自己总结出来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对我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但是,我从来不固步自封,尤其面对新世纪、新时代,我意识到做为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所以,我常常去听年轻老师的课,向他们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吸取新的知识。

第三,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威信。

如果师生关系不好,感情不深,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用挑剔的眼光来看教师。这样,教师的学问再深、再博学,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学生,经常和学生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尤其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班上绝大多数孩子都属于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出门打工,这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没有得到父母的细心照顾,他们从小和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这样的孩子缺乏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他们的思想行为往往孤僻,这就更需要老师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这种沟通不仅是学习上的,更是感情上的,要在感情、思想方面打通孩子的心结,引导他们身心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解决好与学生的交流沟通问题之后,还必须树立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如果没有威信,老师就很难驾驭课堂,就更谈不上答疑解惑了。要树立威信,首先,学会分析小学生的特点。当代小学生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崇尚感性的事物,他们一出世就开始感受五光十色的多彩世界,接触的玩具是电动卡通、机器人,还有五花八门的食品、营养品,客观上发展了他们的感性知觉能力;有着较为庞杂的信息量,他们能跟家人谈论海洋生物、航天飞机,甚至还会议论克隆羊等现代化科学和技术概念;有较强的个性化行为表现;比较敏感而脆弱。知道了他们的诸多特点,才能“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教师自身需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渊博的知识。做为一名教师,最需有爱岗敬业的思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还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了解现代化科技知识,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另外,需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育中勇于探索,创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吸引学生,使学生觉得听你的课有趣、有味,从而能够自觉地、认真地投身学习。另外,在实际教学中,还要讲究艺术和策略。笔者总结了“三招”:一是远近相宜。作为教师,不要把你的性格特点完全暴露给学生,注意远近相宜,若即若离。二是刚柔相济。如果说严格要求是“刚”,采用暗示诱导的方式是“柔”,那么必须刚柔相济,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对象,爱心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三是幽默教育。变沉脸为笑脸,寓斥责于幽默之中。这既是一门教育艺术,也是教师智慧和修养的表现。幽默教育是温和亲切、满怀善意的,妙趣横生的语言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增强学生的记忆,能成为运用幽默教育的教师是学生终身难忘的、可敬可畏的老师。值得强调的是,在树立“威信”的过程中,要避免走入“权威”误区,为了让学生“听话”,利用各种手段控制学生的言行,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教师的意志和愿望,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结果会适得其反。这样做会抑制学生的个性、情感、意志、品格的发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学生而言,他们的心里同样有一杆秤,通过教师的表现,在他们的印象里就给你打了分,你的“威信”如何也反映了他们对你的评价。

第四,是要做一个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教师。

当一名合格教师是非常辛苦的事,当一名优秀教师会更辛苦。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工作中能否作出成绩,态度占85%,知识和智力只占15%。可见,一个有为的人必将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负责,而对学生负责,就是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尽快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专业本领的教师。教育事业事关民族兴衰,一个教师还要具有国家责任感,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为民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和精神动力。总之,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更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

第五,是要做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有所追求的教师。

当前,我们的工作是繁重的,业余时间很少,然而业余时间如何安排、怎样度过?有可能就是我们之间产生差别之所在。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一个具有专业水平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勤于学习的读书人,只有不断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事,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你就能为自己的教师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应当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业余时间是如何度过的,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养成读书充电的好习惯。有所追求的教师不仅要读书,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我认为像我这样资历较高的老师绝对不能倚老卖老,更不能满足现状,我们要善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只要我们善于积累、善于总结、反思和提升,就一定会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第六,是要做一个自我约束、表里如

一、脚踏实地的教师。

在以前的老教师里面有个别的老师认为自己的资格老,例如上班迟到一会儿、下班早走一会儿,没什么,孰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事上放松自己,越放越松,到头来一塌糊涂。犯错误是正常的,更是可以原谅的,但绝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要真诚坦荡,表里如一。这个在社会上各个行业都是能吃的开的,不可缺少的。做事情更不能急功近利,走歪门邪道,尽管社会上有走后门找人办事的,但是大多数还是靠自己的努力来的,所以要靠积极进取的态度,扎扎实实的工作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教育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往往都是些琐碎的小事,但就是一些不经意的小事,如一次谈话、一个举动、一个眼神就往往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工作态度。所以我要做一个自我约束,表里如一,脚踏实地的老师。

农村教育问题是一个深刻的命题,今天我们讨论的如何做好一名农村小学教师的问题是这个命题的核心。这需要国家、社会各界、以及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相信在国家、社会的帮助下,在我们全体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农村教育会朝着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方面迈进。

下载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的反思》的教学反思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了解了教学目标,明确了学习方向,就能有效地调动各种感官相互协作,朝着目标迈进,并能不断地反馈、检查、矫正、调整、优化学习探索过程。......

    在小学数学差异教学中让学生共同发展

    在小学数学差异教学中让学生共同发展 武汉市育才二小六年级 幸文静近日学习《差异教学论》后有一种突然明朗的感觉,教书几十年了对这个问题从来没有认真地研究过,所以在学生......

    小学阶段汉语拼音教学的主要内容是

    小学阶段汉语拼音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会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方法,认识大写字母,会背诵《字母表》,认识隔音符号。教学重点是字母和拼音方法。教学中应着眼于教给方法,培养拼音......

    小学阶段汉语拼音教学的主要内容是

    小学阶段汉语拼音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会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方法,认识大写字母,会背诵《字母表》,认识隔音符号。教学重点是字母和拼音方法。教学中应着眼于教给方法,培养拼音......

    让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

    让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 意境是诗的灵魂,是诗人的理想、追求与情感经过加工提炼之后形成的。从《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的要求就知道,学习古诗最重要的就是入情入境。但对于古诗......

    小学阶段写雪的古诗

    小学阶段写雪的古诗 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 《塞下曲》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3.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在了解计算机文化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在了解计算机文化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