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概述-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化学课堂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4:47: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概述-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化学课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概述-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化学课堂》。

第一篇:课堂概述-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化学课堂

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化学课堂

一.问题提出: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他的学生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活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课堂,教学需要融入生活中,才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源泉,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元素,为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了丰富而又鲜活的素材。课堂教学是指导学生日常生活的最重要部分。

化学新课标明确要求:化学课程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为实现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观念,建立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构建生活化课堂,注重学生的生活感受与体验,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探寻,从生活中学习,又回归于生活,产生对自然的兴趣,从而提高科学素养,养成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习惯。我认为将通过关联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提出上面课题。二.目的意义:

1.教师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教材中知识相融会,把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入化学的“科学世界”。

2.改变传统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误区,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3.从日常生活中可以挖掘到很多化学知识点,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激励学生更多地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探究奥秘,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三.实施策略:

生活实例激发兴趣,教学案例震撼学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激励学生探求新知。

四、实施过程:

(一)生活实例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所有科学教学的生1 命力,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自发吸取知识养料的要求,繁重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他们就会在知识的王国中自动地觅取珍宝,乐此不彼,既所谓的“书智者问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也”.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厌学那部分同学)尤为重要.利用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事例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1:在《绪言》这节课的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

我讲了一道中考题: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下容易被破坏,请想一想,如何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我给出了当时部分考生的答案:冬天吃黄瓜,夏天不能吃;在冰箱里冻一会才能吃;在阴凉处吃黄瓜;蘸一口醋吃一口黄瓜,黄瓜不能炒着吃等„„。学生听了这些答案后哄堂大笑,认为不可思议。但我说事实确实如此。所以我趁机说,如果不学好化学知识,连简单的吃黄瓜都吃不明白。同时这种答案的出现也是应试教育下学生的悲哀。那么同学们就要好好学习化学知识。在风趣幽默中将生活与化学联系起来,使学生意识到学习化学可以更好的理解生活常识,可以指导自己的生活行为。

例2: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这节课中,观察生日蛋糕上的蜡烛 针对城市里的孩子在平时很少接触到蜡烛的现象,我买来一块生日蛋糕,插满蜡烛,让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仔细观察蜡烛及其燃烧时的现象。学生能描述出火焰的颜色、分层、火焰在抖动、有黑烟、熔化等现象。使学生深深体会到自己已经过了十五个生日,但是从来没注意到蜡烛燃烧还有这么多有趣的现象,更没想到生活中看似平常的现象却蕴含了无数的化学知识。趁热打铁课后作业留给学生回家自制炭黑。第二天学生兴高采烈的汇报自己实验结果,有的同学还将自制的炭黑收集起来拿到班级来。从学生的汇报结果中能看出他们自己动手实验的乐趣。我们的教学目的也达到了。

例3:讲解到第三单元《水的净化》一节课中涉及到水垢的问题。我们在生活中都会发现,用水浇过的花,花叶上经常残留白色物质不容易擦掉,这是时间2 长留下的水垢,从学生熟悉的花叶上布满水垢入手,讲解有关水垢的知识。在引申到我们经常饮用的豆浆不宜用保温瓶贮存。因为豆浆中含有一种物质,它能和保温瓶里的水垢反应,时间久了容易滋生细菌,使豆浆变质,影响人体健康等。

真实新闻回放: 2003年 7月27日午夜,正当人们酣睡之际,山东博兴县前唐村骨胶厂突然发生爆响,一台立式锅炉爆炸了,当场炸死5人,炸伤13人。罪魁祸手就是水垢。把这个案例用到《水的净化》教学中,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例4:我参加教学比赛的一节课《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因为面对的是初中二年的学生,学生还没有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我在引课时给学生带去了牛奶、奥利奥、水果等好吃的,问学生爱吃什么?为什么?学生抢着回答:“好吃、有营养”。我紧接着引导学生看食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学生很自然的说出人类需要的营养素。这样做既让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又易于接受新知

识。

日常生活现象有学生经常接触而又不能理解的许多问题,通过恰当地对生活3 中的化学知识进行介绍,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正确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同时能使学生深深地感到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必须学好化学,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案例震撼学生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案例的应用能直接影响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教学时,如以理说理,不如以例说理来的更充实、更有吸引力。真实的案例能把学生带到一个“磁场”中,学生在其引导下,怀着一种既近又远,既远又近的好奇心,求知欲,在这种心理驱动下,很容易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例5:2005年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件

资料图片:这是吉林石化2005年11月13日发生的事情。爆炸震碎了玻璃。黑黄色带刺鼻气味的浓烟升起了蘑菇云。此次爆炸对松花江水质产生严重污染,最终导致哈尔滨市停止供应自来水四天。

松花江的苯类污染物,总量在100吨左右,苯类污染物是高毒性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具有致癌作用,有害物质硝基苯不易被微生物分解,且水溶性低,容易在松花江底泥土沉淀积聚,并顺水流入其他江河。

这次事故进而上升为国际事件。松花江吉林段流出的污水团经过哈尔滨市,将汇入位于中俄边界的黑龙江,这是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区150万居民的主要引用水源。把这个案例用到《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水域环境的污染问题,很贴近生活。例6.南湖菹草的案例

水上除草机正在工作 人工清理

“草垛”

新闻回放:2009年,长春市南湖公园湖面出现大面积水草,给公园管理者和游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今年水草入侵南湖将更为疯狂,面积将更大。”长春南湖公园办公室主任孙林说。据了解,在南湖湖面除水草,主要以水上除草机为主。斩草,须除根。但是,南湖采取的机械除草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长春南湖遭水草入侵 “除草战”至少要一个月

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7: 全国各地抢盐“疯” 多地超市出现“盐荒”。

(人民网重庆视窗3月17日报道)今日早上,有重庆市民在论坛上发帖称,因担心日本核辐射的影响,重庆多家超市出现抢购食盐的现象。记者随即前往重庆几家超市,发现摆放食盐的货架均已空无一物,没有买到食盐的市民正大量抢购海带。

此案例应用于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的教学片段中。目的有两个:1.纠正人们知识上的误区,认为多食加碘盐能防辐射,其实食盐里碘的含量很低,对防辐射起不到作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2.一些沿海城市的居民,担心海水被日本核辐射污染。而我国食盐大部分是矿盐,海盐的量不会超过20%。而且我国矿盐资源充裕,最大的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地,据估仅这一盐池开采出来的池盐,足够我国十三亿人口食用四千多年。

通过一系列的介绍,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经常会用的一个词---地大物博。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总量大。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产生最自然、最朴实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进而变成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例8.亚硝酸盐中毒

2011年4月7日,平凉市崆峒区发生牛奶中毒事件,39名中毒患者被送往当地两家医院救治,患者以14岁以下儿童居多。其中,3名婴幼儿死亡,均不到2岁,最小的不到两个月。检测显示,检测物中含有高浓度亚硝酸盐,所以确认此 次食物中毒事件系亚硝酸盐引起。平凉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杨亚萍介绍,亚硝酸盐即通常所说的工业用盐,会影响中毒患者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致使患者组织缺氧,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福尔马林当海鲜“保鲜剂”

新闻频道:http://whnews.cn/news

发表时间: 2012-02-28

不法商贩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使虾类、带鱼、鱿鱼、鲍鱼等水发产品保鲜或增重,在里面加“料”。

加入了强致癌物——福尔马林。”刘先生说。新鲜度不高的虾加入福尔马林后,颜色马上变得发红,看起来特别新鲜,不光外表好看了,重量也能增加2倍左右。从南方运回来的带鱼,一些商贩为了保鲜也会用福尔马林浸泡。浸泡后的带鱼半个月之内不会烂肚,保持新鲜感。“如果按照正常的冰块保鲜方法,带鱼一般4天左右不腐烂。但经过福尔马林浸泡,半个月之内不会腐烂。此案例应用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中。(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将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将学习回归与生活,学以致用,使学生有成就感。

1.讲授小苏打和苏打时,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中常用来蒸馒头的的发酵粉,通过化学反应让同学见识一下:发酵粉调和在面团中,受热时就产生出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制品成为疏松﹑多孔的海绵状。

2.讲授硫化氢气体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校门口小吃中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引起学生的好奇,臭豆腐一般在夏天生 产,因为此时发酵温度高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比较彻底。蛋白质分解后的含硫氨基酸还进一步分解,产生少量的硫化氢气体。臭豆腐之所以“臭名昭著”,主要就是 硫化氢的味道。同学们还很好奇:那为什么吃着那么香呢?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解释:由于发酵充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比较多,比较彻底,臭豆腐就含有了大量的 氨基酸。许多氨基酸都具有鲜美的味道,因此臭豆腐吃起来就无比的鲜美可口,芳香异常了。这些身边的事例让同学们乐此不疲还想知道更多的和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怎么能不期待下一节化学课呢?

3.影视作品中的化学知识:血迹检验

在美剧《CSI》和TVB的《法证先锋》中,常会出现检验犯罪现场或一些证物上的血迹的情景。在现代刑侦中,对于血迹的检验,常用的是鲁米诺试剂(鲁米诺与双氧水混合)。血液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而铁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让过氧化氢变成水和单氧,单氧再氧化鲁米诺让它发光。在检验血痕时,鲁米诺与血红素发生反应,显出蓝绿色的荧光。这种检测方法极为灵敏,犯罪分子即使清理了犯罪现场,或者血迹风干很长时间,也依然能够有反应现象。鲁米诺(luminol),又名发光氨。化学名称为3-氨基邻苯二甲酰肼。

将化学知识与不同领域联系起来,学生怎么能不感兴趣。

4.讲授《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时出示“中国平衡膳食宝塔”,请同学们根据它设计一分营养午餐食谱。

学生设计的食谱 米饭一碗 炒茄子豆角、炒鸡蛋、汤鱼一条等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塔”

在课堂上,我们的教学从生活现象出发,通过科学的阐述,又回归于日常生活,那么化学这样一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活”科学,就不再被一大堆公式和符号所掩盖,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有趣的化学必将展现它的魅力。

(四)激励学生探索新知

化学科学前沿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这教材基础知识不可替代的教学功能。科学技术是日新月异的,新鲜的事物不断地出现。如果我们懂得与时俱进,总是走在时代的前端,那么我们的新思想,新观念就会影响着学生。化学的前沿新知:

1.氢能源的研究。许多科学家认为,氢能在二十一世纪有可能在世界能源舞台上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能源。如果能用太阳能来制氢,那就等于把无穷无尽的、分散的太阳能转变成了高度集中的干净能源了,其意义十分重大。目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的方法有太阳能热分解水制氢、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氢、阳光催化光8 解水制氢、太阳能生物制氢等等。利用太阳能制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这却是一个十分困难的研究课题,有大量的理论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要解决,然而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投入不少的人力、财力、物力,并且业已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因此在以后,以太阳能制得的氢能,将成为人类普遍使用的一种优质、干净的燃料。

2.白色污染变燃油

城市周围堆积如山的塑料垃圾和交通沿线满地飘飞的塑料食品袋完全可以被回收冶炼为汽油、柴油,北京市梦蓝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公司经过八年多的研究和中试,成功解决了废弃塑料油化技术中焦化、排渣、温控等关键问题,开发出自已的工艺系统和成套设备。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该公司送审的样品进行了严格检测并认定其符合国家对车用燃油的标准和环境排放标准。3.可燃冰——人类能源的新希望

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 99.9%未来能源”。

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据探查估算,美国东南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岭,可燃冰资源量多达180亿吨,可满足美国105年的天然气消耗;日本海及其周围可燃冰资源可供日本使用100年以上。

据专家估计,全世界石油总储量在2700亿吨到6500亿吨之间。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再有50-60年,全世界的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可燃冰的发现,让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看到新希望。

五、实施效果

1.教学氛围:改变以往的,课堂不注意听讲,课后不思考问题的现象。使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变得好奇,经常提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2.角色转换:改变以往学生把教师当作知识的供给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老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3.创造性:以往教学中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现在学生能充满思想,9 常能提出独到问题,具有质疑精神。

4.情感态度:改变学习的好坏与自己无关,对自己没啥影响的看法。能体会到科技的进步与学习密切相关,激发学习热情

5.社会意识:从对社会问题漠不关心,视野狭窄,对身边的焦点问题常常一问三不知。变得积极关注社会焦点问题,有参与意识。

以上是我对这个课题的认识,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课例实录是一个慢慢的积累的过程,并且需要在不断的教学中经过实践检验一些案例的实际应用效果。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

第二篇:化学高效课堂

化学教学反思

姓名:韩亚国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一、启蒙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初三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能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学生对所学问题是否弄懂、学会,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弄明白,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才能得到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度,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作了铺垫。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坚持面向差生,紧靠课本讲课。讲课时,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在基础知识。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我们都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好化学。

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发现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我们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引导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我们还结合教材内容,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做好期末复习工作,争创中考好成绩。

期末复习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中考的成绩,所以期末复习工作,我们能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每个阶段,我们要复习什么内容,都做到心中有数,复习的练习题、测试题都严格筛选。对不同层次的题目进行辅导和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适应会考题;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常利用中午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为提高中考的升学率,我们不断耕耘。同时,对于学生作业我们基本上做到全收全改,做好每次测评工作。从反馈回来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做好辅导和改进的调控工作,为全面提高会考成绩而不断地进取。

如何使化学课堂走向高效

姓名:韩亚国

如何使化学课堂走向高效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小的精力,使成效最大化,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使师生在融洽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适时的放下老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体会与他们一起玩耍的快乐,拉近师生距离,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

二、创设课堂学习情景

创设了情景并不一定就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关键是能否根据创设的情景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衡量问题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问题的难易程度、梯度、思维强度、提出的时机等。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去完成。因为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该实验与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装置是一样的。在做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实验时,就可以提出罩在大烧杯中的无色酚酞试液变成了什么颜色,说明微粒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再提出盛放浓氨水的烧杯为什么没有变色?

三、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

(二)多做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化学学科有很多知识都是跟实际生活很贴近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

四、把时间返还给学生

“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将时间还给学生,尤其是还给学生自主学习、自练自改、咀嚼思考的时间。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方案,对方案进行评价。教师也要参与进去,适时调控讨论的方向和重点(根据课前的设计方案和目标),要敢于放手,将表演舞台让给学生。上课期间我们教师只是看、听、问,充当旁观者、调控者。让学生进行讨论、展示、质疑。

五、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真正学好化学这门课程。

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演示实验的操作要严格规范。

(二)学生实验操作训练要有计划、分阶段。

(三)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教师都只进行一定程度的辅导。在学生操作演示实验时,老师应是旁观者,学生动手、学生思考、学生评价,最后教师稍作点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实验规范化技能。

六、加强前后知识联系,巩固所学知识

知识往往不是孤立的,只要教师认真思考就一定能挖掘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前后知识的联系既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如第三章第一节教学中就涉及到高锰酸钾的颜色以及为什么要盛放在棕色的瓶中;由无色的酚酞试液联想到紫色的石蕊试液;由浓氨水易分解想到碳酸等等。

七、提高后进生学习效率

要使对后进生的教育变被动为主动,还必须启动他们内在的动力机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给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应让后进生的思路能跟上自己的教学节奏,对后进生的提问应控制好思维的层次,要让他们有话可答;课后作业要让他们能独立完成,难度较大的题目可布置为拓展题或事先作出提示。

八、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表述化学问题有两种形式:一是口头表达与交流,一是书面叙述与描写。但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即受到化学问题专业性与思维能力的影响。学生表达能力差的原因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说”的机会少。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其次,与学生对化学知识原理不理解有关。一个他不懂的问题又能怎样说呢?第三,与学生对化学语言记忆不牢有关。学科语言的科学、严谨性不允许随意想象、追求个性(不是思维、思想等),不科学的表达肯定会带来许多错误。第四,表达不规范。化学问题有其独特的逻辑性,化学表述就要遵循这一逻辑性。比如对实验方案的表述,就要按照操作、现象、结论这一个逻辑关系进行表述。第五,与学生对化学变化及现象的观察不细致有关。化学与生活、与自然界是分不开的,自然与观察、思考也分不开。只埋头书本与作业之中的学生,是培养不出表述能力的。另外,还与学生的动手(化学实验、化学制作等)能力与习惯有关。

化学是一门以注重实践为主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化学活动中,作为学生能力之一的表述能力也才能得到应有的培养与提升。在小组展示时,特别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是否清晰、简练,对语言表达较好的小组给予鼓励、肯定、表扬,促进他们对语言要求要精益求精。

总之教师上课时要有激情、忘却自我,才能感觉到教书的乐趣,才不会去想生活中的琐碎,以达到忘我的境界。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打成一片,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不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利用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模式,让他们由厌学、逃学转变为想学、乐学。使学生将课堂变为活动的场所,变成发表自己见解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使化学的课堂真正走向高效。

第三篇:化学翻转课堂

例谈对化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反思

李德勇

摘 要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大关注。一批“先吃螃蟹”的教师开始了许多有益的研究与尝试,本文结合一节化学翻转课堂的课例,浅谈一二,旨在抛砖引玉,并力求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有所启发与收获。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翻转课堂,于2011年在美国各地兴起,作为一种“破坏性”的创新教学模式,很快就吸引多方关注并风靡全球。国内目前也有数十所学校在整体或者分学科的开展上颇有建树。究其理论、意义,本课题组已有探讨与研究,此处不再赘述。

分析巢湖市2016年学科教研的获奖论文,其中有7篇(数学3篇,英语3篇,化学1篇)直接探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体验,另有4篇(英语2篇,数学1篇,地理1篇)讨论了与微课的应用相关的课例,也可以视作为翻转课堂的一种起步。这11篇论文分属的学校广泛,也说明了翻转课堂正在巢湖市的教学教研中受到了重视,近一阶段的教学设计、教学比赛,离不开这一热点。

基于此,结合一节化学翻转课堂课例(2016年1月第二届全国智慧课堂观摩研讨会),谈一些浅略的看法。

二、《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例

1、教师精心制作好的微课是关键

约7分钟的微课,学生事先观看。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知道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会用计算判断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释放能量。此处有两个亮点:一是给出了学习方法的建议,根据微课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暂停或回放,直到完成为止;二是明确地给出了学生的达成目标。

2、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有特色

作业平台上有练习7题,其中选择题6道,小计算题1道。这样的处理便于系统处理学生的答题结果,且利于做到分层设题。

3、课堂活动五环节的流程很清晰

环节一:作业反馈。对课前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性分析反馈。对错误率较高的问题采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教师引导的方式解决。环节二:实验展示。小组合作按照提供的仪器药品完成实验,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师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盐酸反应中的温度变化,分析实验图像,体验定量分析在科研中的意义。

环节三:巩固提升。根据教师提供的数据,计算过氧化氢分解中的能量变化,掌握判断方法,并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感受该反应的能量变化。

环节四:知识拓展。学生交流讨论生活、生产中化学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的应用。

环节五:当堂检测。完成随堂反馈,学生总结学习的收获。

三、对课堂实践的反思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目前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开展,是有其特点和优点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媚外”、“追新”。学生在课外根据教师编写的学习任务单,自行观看微课,消化新知识。对于部分不太懂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微课。由于学生之前进行了充分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结合各个学生所长,所学的内容也相对全面。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提供更多的生生互动,学生考虑的问题之多,问题解答方案之多,是相对全面的。总结多方面的理解,主要特点有:

1、师生角色的重大变化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已经从知识的呈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促进者,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学习小组,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指导。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注意到部分学生会被相同的问题所困扰,于是就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为他们举行小型讲座。小型讲座的精妙之处在于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教师能及时地给予指导。

因此当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而非知识的传递者时,就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发展起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让学生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将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

此处,更能深刻地看到,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这三大学习方式的整合运用。翻转课堂并不是“追新”。

2、教学形式的翻转变革

翻转课堂是形式是先学后教,这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把预习部分转化为观看视频。预习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出现,这比传统材料更加形象、具体化,并伴有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预习。此外,传统教学的统一课堂却无法真正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不同进行分层教学,而翻转课堂承认了学生的不同,并能真正实现分层教学,每个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学习速度在任何时间地点来进行学习。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可以掌握更难的课程内容,速度慢的学生则可以进行反复复习学习,并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教师的帮助。

这种翻转模式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革,关键是把课堂教学转化为课外甚至是校外,是对课堂地点的演变,使课堂变成了一切皆为教室。这是翻转课堂的理念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重大变革,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极大的便利,有利于知识的高效掌握。

“先学后教”,在国内很多地方的教学中已有成功案例。所以说,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媚外”。

3、技术应用的多样化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习内容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数字化后在课外传递给了学生,那么在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来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独立解决问题,开展交流和合作来进行探究式活动等。这些教学技术和方法可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应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翻转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了现代教育教学中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在今后将会不断受到重视并较常态地进入学科教学中,但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将在实践中及时跟踪分析,收集、整体暴露的问题,逐步完善并力争取得一定的成果。

第四篇:化学课堂(定稿)

课题、保护空气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以指导学生学习空气污染和保护的知识为重点,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们带来危害。在准备过程中,教师从调查课题的确立入手,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明确课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讨论课题的意义。

二、本课的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空气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防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本课的教法特点

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地启发点拨小结;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课题引入、教师讲解

保护空气已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由于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环境和发展的问题,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到污染。蓝天、绿地、青山、碧水、正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战略问题。我们这节课将从学科专业知识和研究性学习两个角度对空气污染和保护的实际问题研究和探讨。板书

【一】、空气污染

【二】、最突出的几个空气污染现象

上周,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研究性学习课题:即分组查找有关空气污染方面的资料。下面就请各组同学派代表来展示你们的调查结果。

同学发言

张雨:我代表我们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来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请大家看大屏幕。(播放自制课件)

1、空气污染的基本概念

空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使空气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空气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

讲解:简单的说,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了原有性质或状态的现象称为空气污染。例如大气变污浊、废弃物堆积、恶臭等对空气的破坏都属空气污染。由于污染,从而导致日照减弱,气候异常,山野荒芜,土壤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生物物种绝灭等。(讲解:)

空气污染物大体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人类的生产活动,另一方面是来自人类的生活活动。人类的生产使大量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人工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以及每天约有成亿吨的固体废弃物排入空气,严重影响了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正常交换过程。人类的生活也同样向空气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下面是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示意图。

第五篇:化学高效课堂

实现化学高效课堂的一点思考

向诗文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着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了我们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

高效必须实效。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一切围绕学生的学习,一切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检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最好的教育是老师以最短的时间,给学生以启发与引导,促进学生发展;最坏的教育是老师占了学生大量的时间,而学生又学不到什么,得不到发展。”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教学案例,就教学实施中如何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实验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实验是一切真知灼见的源泉。利用实验的形象化特点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化学技能的理解通过实验进行分析,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是大有裨益的。思维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思维能力包括了比较,概括,分类,推理,演绎,创造等方面。培养思维能力的最佳方法就是在实验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点拨和引导。例如课本上Na2O2与H2O的反应,加酚酞先变红后褪色,在这里我们应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使酚酞褪色,可以控制变量做哪些实验验证我们的结论,记得当时学生积极性很高。

二.借助多媒体

例如:学习“Cl2性质”的时候,以往的做法:

1、老师先出示一瓶氯气,让学生观察,然后问:Cl2有什么物理性质?学生就会根据课本念一遍;

2、教师演示氯气与水反应的实验,问学生:Cl2与水生成了什么?学生看书后回答;

3、分别向所得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石蕊试液等,学生通过现象说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成分。这样的设计,虽然说是有实验活动,但更多的还是:教师在那儿演示和提问,而学生仅仅是通过看书来回答问题,并没有真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的主动思考。对于这一节课内容,我们完全可以用生活中的有关Cl2的真实事故为背景来设计教学。比如:用多媒体展示3个镜头: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液氯泄露造成了28人死亡,两万多亩农作物受损,画面上农作物枯黄变白;2005年4月12日,无锡一自来水厂Cl2泄露;2005年10月30日,武汉一废品收购点的液氯钢罐发生泄漏,消防队员进行紧急处理,画面上消防队员将钢罐浸入到了石灰水中。这样的镜头会立即抓住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再在一边恰到好处的追问,Cl2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它具有怎样的物理化学性质?为什么能使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如此大的损失?这样学生就会不由自主的投入思考,由视觉观察到的现象,辅以联想,再加上实验活动探究,对于这节课的主要知识的获得就轻而易举了。所以新课程实施中,我们 借助多种教学工具,比如利用多媒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三.让学生走上讲台 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内在的能量发挥出来,逐步培养,最终达到不教的目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应是“老师讲”,“学生听”,觉得讲得越细越好,面面俱到,生怕讲露一个知识点。这其实是对学生不信任的表现,因为每节课都有许多旧内容,不该讲的一定不讲,不要浪费时间。要让学生走上讲台,实施兵教兵,要遵循自然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我的做法如下。首先让个别优秀的学生讲一两个问题,在讲之前,教师应帮助学生熟悉问题,明确问题的关键,指出突破问题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大胆的走上讲台,表现自己的才能。对表现突出的地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出,激励学生继续努力。然后,给其任务,以示信任,逐步推进,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逐步提高要求。最后,学生讲解让其他学生评价,分组讨论补充,不完善的我们再加以指正。这样不仅让问题暴露出来而且学生印象深刻,并且能主动的参与,积极性大为提高,促进了各种能力的提高,自信心也大为增强。在此过程中,学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大家都在帮助对方提高,同时也提高了自己。

总之,课堂教学要想高效,必须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意识,应尽最大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完成探究活动。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遵循“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课堂教学应注重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将化学知识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尊重学生学习规律,提高课堂效率。当然,教无定法,所以我们的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应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社会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才是课堂的真正高效。

下载课堂概述-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化学课堂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概述-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化学课堂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化学与生活课堂感悟

    对化学与生活课堂感悟通信一班文琦 20104055023 从高中进入大学后,我几乎每天都在学习着各种新鲜的知识,选修了“化学与生活”这门 课,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生活中不知的与化学......

    教学化学有效课堂

    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究 杨岗中学:杨勇智 怎样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提高化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呢?为了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减负增效的一系列措施,提高课堂效率成了首要问题。......

    打造化学高效课堂

    打造化学高效课堂,我们该如何做? 化学是才开启的新课程,课时少,学生学习学科多,压力大。要完成教学计划和任务必须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有效教学。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化学有效课堂5篇

    浅析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广元民盟烛光中学 王述华 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内40分钟的......

    化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化学“高效课堂”心得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着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

    化学课堂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 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

    化学高效课堂初探

    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我校正在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改革过程中,我们遇到许多问题,如什么是高效课堂?如何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如何制定等。我校校长在阐释这......

    生活化学知识竞赛题

    生活化学知识竞赛题 一、选择题(共20分) 1、柿饼的表面有一层白色粉末,这粉末是 ( C ) 。 A.蔗糖 B、果糖 C、葡萄糖 D、淀粉 2、铜器生锈或出现黑点,用 A 可以擦掉。 A、盐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