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民歌欣赏(5篇)

时间:2019-05-15 04:5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少数民族民歌欣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少数民族民歌欣赏》。

第一篇:中国少数民族民歌欣赏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欣赏

(此教学设计获2011年全国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深圳市田东中学 胡 冰

教育目标:

1. 以一斑窥全豹,感受和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使学生为我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所折服和感染,使学生从心底里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 通过学唱和欣赏少数民族民歌,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别具风格的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目标:

1. 欣赏和学唱几个大的少数民族的的民歌,感受这几个民族民歌的特点。(一节课欣赏一个民族的民歌,主要欣赏几个大的民族。)2. 能基本上听辩出这几个主要的民族的民歌。单元思考问题:民族歌曲的魅力何在? 教学方法:

1. 听、视、唱、律动于一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受音乐; 2. 多媒体教学,在学唱和欣赏的基础上,简介各少数民族的风情、文化和特点,特别介绍他们的过去和今天,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并适时滲透德育教育的内容; 3. 启发式教学。

以下以一节课为例:

课 题:《藏族民歌欣赏》

本节的教学目标:

1、欣赏藏族民歌;

2、学会演唱

一、两首藏族民歌;

3、感受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4、能从众多民歌中听辩出藏族民歌。教学重点:

1、听赏、了解藏族民歌及歌舞片段;

2、感受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时数:1课时 课 型: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提问:你喜欢听少数民族民歌吗?最喜欢哪个少数民族的?

你会唱哪些少数民族歌曲?

一. 直入主题,先声夺人导入。

播放几个民族的民歌片段,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丰富的民歌,并让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试试能不能听辩出是哪些民族的歌曲。二.新课教学:介绍西藏民歌

1、导入新课:放映《解放西藏》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感受旧社会西藏人民的生活、服饰、歌曲,并欣赏才旦卓玛演唱的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进行新旧社会的对比,(政治上把农奴解放成了国家的主人,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服饰也更加鲜艳,歌曲也更加明快,歌中表达了翻身农奴当家做主人的激动心情和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感激之情。适时滲入德育教育的内容。)

2、听辩歌曲是哪个民族的?----播放《翻身农奴把歌唱》

3、让学生展示他们分组搜集的藏族的民俗风情

4、欣赏藏族民歌:《走进西藏》(创作民歌)

(简介:《走进西藏》是电视剧《孔繁森》中的主题歌。张千一,朝鲜族作曲家。这首歌并没有直接歌颂孔繁森的只言片语,却用含蓄的话语提出了两个“也许”的问题。孔繁森究竟发现了什么理想?芽他又看见了什么样的天堂?芽歌中的回答也是含蓄的。即:“走进雪山”、“走进高原”、“走向阳光”。这种回答概括了孔繁森走进西藏的功绩,也歌颂了孔繁森为西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歌词中的“呀拉嗦”、“呀啦哩嗦”是藏族民歌的一种衬词,没有实际含义。)

5、欣赏藏族民歌:《逛新城》

(简介:男女声表演唱:《逛新城》。由邓先恺等作词、才生作曲,创作于1959年。歌曲以浓郁的民族风格,采用表演唱的形式,塑造了翻身农奴父女俩的形象,反映了拉萨的新气象,表达了西藏人民获得新生后无比兴奋的心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艺术魅力,很快流行全国,受到各族人 3 民欢迎,对增进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和相互了解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是西藏人民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在音乐上的形象记录。)

6、藏族歌舞欣赏:《洗衣歌》(加舞蹈的版本)

(简介:民族歌曲和舞蹈通常是紧密相连的,通常称民族歌舞。中国的少数民族几乎全都能歌擅舞,被人们羡慕地赞叹为生活在“歌舞海洋”中的幸运儿。其实,中国的舞蹈历史,至少可以回溯到5000到5800年前的新石器期时代。为什么少数民族大都能歌善舞,而汉族却似乎缺少这方面的水平呢?或许是因为儒学过于强调教化了;或许是因为理学过于规范言行;或许是因为东方演艺传统过于重视综合性,致使舞蹈萎缩、戏剧形成……总之,舞蹈史上分明留下了这样的记载:汉族人的舞蹈本能至此受到了极大的抑制;而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却一直保持着感官中的率真天性。

藏族舞蹈《洗衣歌》是一个富有情趣的歌舞表演。它把藏族民间舞蹈“锅庄”和“踢踏”舞的动作,与“用脚踩衣”这样的生活片段结合起来,十分生动有趣。“出打出打”、“阿拉黑司”等藏语劳动呼号嵌在歌曲中,使它生机勃勃,情趣盎然。60年代,《洗衣歌》成了普及全国的舞蹈作品。是西藏军区政治部歌舞团于1964年创作演出的。舞蹈通过藏族姑娘略施巧计、帮助解放军洗衣服的生活片断,表现了军与民的鱼水深情。)

7、提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些藏族歌曲?让学生跟着一起唱,并给学生看学生自己跳的独舞录像《唱只山歌给党听》。

8、师生互动----巩固、与延伸:

藏族舞蹈律动:《北京的金山上》 说明:民歌分两大类:

(1)民间流传下来的民歌,创作者是广大劳动人民,由专业音乐工作者搜集整理出来。如一些原生态的藏族民歌。

(2)创作民歌——由作曲家根据这个民族的音乐音调和风格创作出来的民歌。如:《走进西藏》等。总结: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你会演唱至少两首藏族民歌吗? 你能从少数民歌当中听辩出西藏民歌吗?

你能从藏族的歌曲中感受出它们的特点和魅力吗?(藏族歌曲的魅力何在?)布置作业:

1、下节课抽查:各选一首藏族歌曲有表情地完整演唱。

2、课余搜集藏族民歌。两周完成。

3、思考、讨论并总结:藏族歌曲的魅力何在?四人一组,写成Word电子文档下周课前上交,并抽两组上台宣读。

4、分小组用废旧材料如报纸、彩纸、易拉罐、各种包装彩带等每个小组做一套藏族的服饰,两周完成,在课堂上展示或穿出来。

于2010年6月

第二篇:中国少数民族民歌教学设计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教学设计

为全面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验到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本课的教学中,不追求学生的识谱能力和歌唱技巧,主要是让学生在听赏和感受中了解少数民族民歌的风格特征与风土人情的关系,同时也了解到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少数民族民歌特点与风土人情的关系。

2、欣赏一组民歌,在感受少数民族民歌那多姿多彩的同时,加以增进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少数民族民歌的不同风格与形成 [教学难点] 感受少数民族民歌的不同特点与色彩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语

教师:同学们好,在这节课里老师请你们听赏几首歌曲,你们平常都喜欢听或唱哪些歌曲? 学生:(多半同学回答)流行歌曲、港台歌曲 教师:你们想不想了解或听赏我国的民歌、少数民族 民歌呢? 学生:老师,什么是民歌,民歌是怎样的?(还有部分同学思考,不知怎样回答)教师:民歌就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口头、集体性的创作。它创作于民间、流传民间而又作用于民间的一种歌唱艺术形式。作为少数民族民歌,它更具有各民族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代表性。由于各民族所居住的地理、环境、语言风俗、劳动、生活方式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各民族民歌的不同风格与特色。在这节课里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各个民族,了解他们的生活与民歌好吗?

二、不同民族民歌的风格与形成(一)蒙族民歌《牧歌》

教师:(1)我们第一站先到蒙族,蒙族是美丽的大草原。投影:中国地图,(在地图上看到蒙族所在的地理位置)

第三篇:民歌欣赏

中国民歌欣赏

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小河淌水》

一、深井里舀出的一口甘泉

那是一种什么声音?是从月夜山林中流出的一条干净的小河!不知是歌声融进了河水,仍然一条小河淌进了歌中,总是水淋淋的,带着云南红土高原土壤的芳香,飘溢着林木花卉湿淋淋的芬芳。像浸泡小河中的玉环,自然清澈。年华的流水再长再多也冲洗不去,类似,它却和这年华流水的反响融汇成一曲动听动人的协奏曲,流进的生存,流出了永不枯槁的情节。

倘使说中国有“笔墨之美”,恐怕只属于“小河淌水”这几个字了。你想像一下:夜间的山林,夜虫鸣叫,月光在流淌着;竹楼左右,一条清清的小河在流淌着;望见玉环中的阿哥,女子的想念心也在流淌着——小河淌水,一个“淌”字,把那安静而又滚动的“清悠悠”融入夜色,静又不静,固然更不暄闹,一个“淌”字,再恰到好处然而的了。

“小河淌水”是来自《小河淌水》,源自一个有着很深厚古代的音乐乡土:真是在一眼深井里舀来的一口甜泉,命定就要出极品。《小河淌水》,出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音乐歌舞之乡弥渡,有“丽江粑粑、鹤庆酒,到了弥渡不想走”的谚语;关于弥渡的花灯之乡密祉,有“十个密祉人,九个会唱灯。才进密祉坝,各处闻歌声”的传说。自清代乾隆年间起,密祉的元宵节,即已经举行狂欢两夜而遐迩着名的大型花灯嘉会,三百年来代代相传,未尝中断,被外国盛赞为“东方狂欢节”。书有纪录:“入夜,圆圆的玉环挂天中,整个密祉山村沉浸在一片快乐的海洋中。各村灯队都要抵家家户户唱家数灯,主要唱折子戏和花灯歌舞。人们席地而坐,围圈观察,悠然欣赏剧中的故事和音乐。按古代,每天晚上每个灯队要玩几十家,从入夜到玉环偏西,无论走到哪村,随处是鼓乐声喧,丝竹继续。”(《弥渡花灯品鉴》)

这个音乐之乡有着多元的音乐文化资源,汉族的、白族的、彝族的,融会在一起。明代大量汉族生齿迁入定居密祉,籍贯多系南京。乾隆年间即时髦《倒板桨》《打枣羊》等,多为吴声歌曲江南小调。至今老人谈花灯,仍多说“老祖宗从南京应天府到云南从军时带来的”。然而弥渡西山的彝族居住地,所散布的《放羊调》《磨豆腐》等曲调,也是《小河淌水》中要害旋律的母胎。一曲《小河淌水》,足以阐明中国各民族灵魂气质的和睦相生。

中国的好工具多数是“鼎足而三”的。密祉的其它两首广为人知的名曲,一是《十大姐》,一是《绣钱袋》。前者黄虹早在1956年莫斯科天下青年联欢会唱驰名,后者由朱逢博二十世纪八十年月初唱驰名。二曲至今也还是各大演唱会的经典保存节目。

《小河淌水》为尹宜公老师改编。他出生于音乐世家,年青时深恋一女子,终身不渝。“诵吟两乐音,系我一生心。”此歌亦融入自家生命体验。他改编这首民歌,也就改写了开头这一个乐句——“亮旺旺”,然而那两个切分音,尤如宝刀刃上的精钢,超出了千首万首的凡铁庸铜。细听两个切分的重复,是谁人妹妹不坚信分袂、不供认分别,更要一程一程地相随;是她站在高坡坡上,更把歌声一声一声地相送。是中国人关于民气长在的信心,在艺术中最经典的证明。

二、众人尊崇的“东方小夜曲”

《小河淌水》是一首特别美好的中公民族乐曲,阿妹歌声意千万,阿哥听来情真真,被西方人称为“东方小夜曲”而享誉海表里。在上海音乐出书社1981年版的《音乐欣赏手册》相关《小河淌水》条款中是这样纪录的:小河淌水(汉族),云南弥渡山歌(本地称‘音调’),经赵桦记实,尹宜功填词,歌咏家黄虹整理并演唱后,广为散布。

《小河淌水》全曲只用了5个音,又由5个乐句组成。以从容伸张、对照自由的节拍和回环滚动、清爽美好而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旋律,音乐织体之洗练,乐思之美好明确、质朴平静邃远深沉,泛动的抒咏形容了一个充实诗情画意的深远意境。这首歌音区较高,音乐较宽,音色清脆甜蜜,歌声像小河淌水那样流利。全曲都以气味支持着声音的坎坷走向和轻重缓急,音量自始至终由弱渐强,再由强渐弱,营造一种歌声由远及近,逐渐流向远方的氛围。《小河淌水》歌词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内涵,富于想像,文学语言则甜蜜、朗朗顺口,如“亮汪汪”、“清悠悠”、“天上走”。歌词情节为,阿哥上山去了,阿妹在家里很想他,晚上,银色的月光照在默默的山林,周围一片平静,只有山下小竹屋左右的小河发出潺潺的淌水声。玉环的影子在水里荡漾,那是阿哥在对着她微笑。聪慧俊秀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怀,把对阿哥的一片蜜意,倾注在美好的旋律中。她身不由己的轻声喊着心爱的阿哥,那么情真意切,那么动人。柔婉的歌声,深厚的情义,随着小河的流淌,飘向阿哥居住的地方。

《小河淌水》这首脍炙生齿的歌曲,因其美好的旋律和质朴的感情感动过多数中外音乐喜爱者,作曲家孟贵彬、时乐蒙曾将它改编为混声合唱曲。比年,《小河淌水》在中外歌坛上继续刮起旋风,演绎出了普通唱法、美声唱法,演唱式样也由女生独唱成长为男生独唱、男女对唱、女生合唱、男生合唱、童声演唱、混声合唱及无伴奏合唱。这首美好的情歌一贯是很多歌咏家所钟爱的演唱曲目,歌咏家黄虹、李谷

一、张也、崔健、迪里拜尔、腾格尔、彭丽媛、韦唯的演唱,黑鸭子的和声演绎及朱婧等歌坛新人的翻唱,使这首民歌越发增添了迷人的色彩。而迈克尔·史女士博士与韦唯用泰西音乐配器来献技《小河淌水》,经历钢琴、人声、二胡三重奏式样重新诠释,变得特别美好,令人线人一新。简略的歌词,平静的画面,带有爵士乐的情韵,动听空灵的意境,听起来特别动人。

三、凝听净土里的“小河淌水”

一贯就偏幸《小河淌水》,但每次凝听,总在动听声中觉得带着丝丝的惆怅。说不清为什么,在这样的“小河淌水”覆盖中,貌似生存中缺少了这种工具,人 生就恍如虚度。在生命的小河里,潺潺流水奏响出来的不悦是快乐的歌声,更多的,可能是幽咽。月光下的小河滨,就缱绻着阿哥和阿妹的恋爱,可最终,阿妹的长发也只能化做一条绵延的小河,把不尽的想念流向远方。这种“小河淌水”的感想没有什么欠好,欢快,偶然会让人忘记追究事中的原委,而在“小河淌水”的情愫里,默默地思维,便会同那动听的音乐一样,瑰丽而生动。原来生存本就如斯,河水般平凡却又息息不止,流尽了多数的心声,也流尽了多数的沧桑。沉醉在音乐里,寻求为自己的激动,倒也是一种快乐。

花着花落,秋去冬来,生掷中总会沉没诸多遗憾于尘迹,然花尽果累,冬至雪飞,却也别有一处风物在枝头。怀旧的情节中,惆怅即是那枝头上的一粒果实,一线白雪,不经意间就会让心灵颤抖。在音乐中,那种颤抖便一遍又一处处复印,成绩一本感情,读来让人自醉不醒,体验血液的小河攻击心壁的感想,隐隐的,源远流长,无休无止。即日重复着昨天,来日诰日又重复着即日。一样的景象,一样的心绪,一样的人。“小河淌水”如烟,散去又聚起,“小河淌水”如露,蒸

发又固结。学会体认“小河淌水”,一种莫名的俊秀才会真真千万的到来。这样的气味深长、透亮肯定,那样的如水柔情、百转千回。“玉环出来亮旺旺”,通亮、明亮、纯洁而又些许惆怅的意境,让人满眼月光,满心小河。一开口就通透,地隧道道的活泼天真、模糊未凿。

《小河淌水》在中外歌坛上不断刮起旋风,演绎出了通俗唱法、美声唱法、器乐演奏曲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2004年7月27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中俄建交55周年中国文化节开幕式上,再次响起了《小河淌水》的歌声;应奥地利政府的邀请,云南青少年艺术团10月1日走进维也那“金色大厅”,把《小河淌水》带到了世界音乐的最高殿堂。2008年8月24日晚,《小河淌水》放歌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向世界展现中国民歌的魅力,并正式署名:整理改编填词:尹宜公。2008年11月20日晚,在 “七彩颂歌”大型专题文艺晚会上,云南省改革开放30周年最具魅力十大文化品牌评选揭晓,《小河淌水》名居榜首。

《小河淌水》,是中国民歌皇冠上的一颗最通亮的钻石。是中国文化的音乐与自然之美神,积数千年之工夫与修行,才修成确当代真身。

第四篇:《少数民族民歌》教学设计

少数民族民歌

时: 1课时 教授班级:

高一级

材: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二单元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执

教:

广东广雅中学

宋曼蕾

一、教学思路: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过程与体验”提到了突出的地位,在《音乐课程标准》以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过程与方法”中,就把体验放在了首位,并作了以下的表述:“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要启发学生在对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积极体验中,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爱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为此,一直以来,本人非常注重为每一首音乐作品设计“体验”的方法,其具体思路与想法,在本人提交的论文《体验——最优化的音乐教学方式》中已作了详细的论述。

本课同样设计了不同的体验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音乐中,从而理解——音乐的风格特征,主要体现在旋律、节拍、节奏、唱法、表演形式等方面,由于各地、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语言、生活习俗等的不同,各地、各民族的民歌都具有鲜明的音乐特点。从而懂得民歌与生活地域、生活方式、风俗民情、语言等的密切关系。力求把体验的过程成为学生获得认知的过程,更成为学生凭借音乐感受、体味以及领悟文化现象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通过音乐了解彝族、苗族、蒙古族、维吾尔族4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与民族文化,乐意参与各个的体验活动;能认识到民歌独特的艺术价值与生存价值,产生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民歌的兴趣与愿望。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唱、跳、拍、模仿等体验活动,了解彝族、苗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创作与演唱。3.知识与技能:

能归纳、罗列出4个少数民族民歌的音乐特征,并根据各少数民族民歌的不

(三)蒙古族“长调”

1. 聆听《森吉德玛》或《辽阔的草原》,感受音乐特点,想象出演唱的地域 2. 要求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并随演唱者的气息进行呼吸,找出蒙古族民歌“长调”的演唱特点——气息悠长、带有颤音 3. 思考:蒙古民歌的唱法特点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4. 要求学生用长调的唱法,跟唱腾格尔的《天堂》,注意气息的悠长以及颤音的演唱

5. 短调——《嘎达梅林》的欣赏,要求学生模仿腾格尔的演唱,体会和理解蒙古人的性格特征(机动)

6.总结与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课本 P31)

(四)维吾尔族民歌

1. 要求班上的新疆学生(少数民族)唱一首自己民族的民歌,并尝试说出其主要的特点

2. 聆听《牡丹汗》,找出歌曲的主要特点

3. 观赏维吾尔族的歌唱表演:认识唱奏结合的演唱形式与特色乐器—— “手鼓”

4. 欣赏《一杯美酒》,总结出三首维吾尔民歌的主要特点——欢快,带有舞蹈型。节奏多变,常以切分音节奏为特色,并用于伴奏

5.要求学生双手拿起课本,模仿“手鼓”的演奏,用切分的节奏,为《一杯美酒》伴奏

(五)拓展与思考:

1.通过民歌,我们可以了解各民族的历史、风俗、性格及文化传统;希望能进一步关注和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

2.民歌的现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歌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改变,会唱传统民歌的人越来越少,作为年轻的一代,作为本民族的一员,我们应该思考些什么?做些什么?

第五篇:欣赏西藏民歌

独特的民族风—西藏民歌

教学目标

一、对西藏民歌有初步的认识,进一步了解西藏民歌常见的节奏特点。

二、通过欣赏蒙古、新疆的民歌与西藏民歌的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三、初步了解西藏民间舞蹈特点。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特征。教学难点

根据西藏音乐,创编舞蹈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受美丽的西藏(展现西藏之美的图片)

(二)视听感受,了解西藏民歌节奏特点

1、我们听到的是《走进西藏》,你们对西藏有哪些了解?

学生:西藏有高原、雪山,有喇嘛,有青颗酒,有洁白的哈达.2、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欣赏西藏民歌,请看大屏幕,音乐响起才旦卓玛演唱的《宗巴朗松》。

(西藏被称为歌舞之乡,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宗巴朗松》属于民间音乐的歌舞音乐。)

3、对比《走进西藏》、《宗巴朗松》思考: 教师:这两首歌有什么音乐特点?

学生:音域比较宽广、旋律起伏比较大、声音高亢

(三)对比欣赏西藏民歌、蒙古民歌与新疆民歌

1、教师:刚刚我们已经欣赏过两首藏族民歌,接着我们欣赏两首歌曲,请大家先猜猜这两首歌的歌名

A、蒙古民歌《草原夜色美》。B.、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

2、听歌对号入座: 聆听欣赏《辽阔的草原》、《牡丹汗》 教师:请将这两首歌曲对号入座

蒙古民歌 ——《草原夜色美》——《辽阔的草原》。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牡丹汗》

3、总结,蒙古民歌、新疆民歌的特点

蒙古民歌: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新疆民歌: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

(四)大家一起来跳舞

1、教师:请看大屏幕(藏族舞蹈片段、新疆舞蹈片段)学生跟着大屏幕学习简单片段

2、大家一起跳呀跳呀

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律动

3、创编藏族舞蹈

教师简单教几个藏族动作,学生根据音乐创编舞蹈

4、分组表演,教师进行评价

(五)小结 播放爱我中华

大中华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这些音乐构成了中华的胜利乐章。希望同学们让这首乐章奏的更加动听!

下载中国少数民族民歌欣赏(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少数民族民歌欣赏(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外国民歌欣赏教案

    外国民歌欣赏教案 刘奎华 【年 级】 高一 【课 型】 综合欣赏课【教学内容】一、欣赏曲目《樱花》、《阿里郎》、《铃儿响叮当》、《伏尔加船夫曲》、《夏日里最后一朵......

    音乐学讲稿(少数民族民歌)7

    音乐学讲稿(民族民间音乐) 少数民族民歌 概述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除了回族以外,其余54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分属5个语系,即: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和南岛语系。......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

    http://www.xiexiebang.com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模板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简介中国民歌的分类,欣赏《川江船夫号子》、《上去高山望平川》、《放风筝》三首民歌。 教......

    浅谈欣赏中外民歌之感想

    浅谈欣赏中外民歌之感想 民歌,人民之歌。从古至今,无论东西南北,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不其然会产生一类别人类自娱、文......

    课题 民歌欣赏与情感教育

    课题 民歌欣赏与情感教育 授课日期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通过对中国东西南北不同地域的民歌欣赏与教学,了解掌握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民歌特色。 (二)能力目......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节日之多,难以计数。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并要在这一天举行......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节日之多,难以计数。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并要在这一天举行......

    中国各地代表民歌荟萃

    中国民歌(各地汇萃) 上海民歌 《哭嫁》 这首歌的旋律是一个简单的直线式的下趋进行,与自然嚎哭的语调很相接近,也是民间风俗歌的一种。 旧时习俗,新娘出嫁之前,邀集要好的女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