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学讲义

时间:2019-05-15 04:2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汉语语法学讲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汉语语法学讲义》。

第一篇:汉语语法学讲义

汉语语法学讲义

第一讲

语法概述 零、语法溯源

一、语法规则

二、语法意义

三、语法类别(规范语法、教学语法)

四、语法的定义 第二讲

语法范畴 零、形式范畴与语义范畴

一、基本范畴(性、数、格、时、体、态)

二、高级范畴(指称/陈述,自主/非自主,自动/他动,等等)第三讲

语法单位

零、形、音、义、用紧密结合的语法单位

一、字词

二、词组(短语)

三、句子

四、篇章 第四讲

语法分类 零、分类的目的与意义

一、词类(虚词的运用)

二、短语类

三、句类 第五讲

语法分析(句法分析)零、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

一、结构分析

二、功能分析

三、语义分析

四、语用分析 第六讲

语法应用 零、语法应用的广阔前景

一、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汉语语法

二、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法

三、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汉语语法 第七讲

汉语语法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一、语法学界人物介绍

二、焦点和难点 参考教材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邵敬敏《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一、溯源

背景资料——法(法

灋),《说文》:“平之如水。廌(zhì)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廌”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异兽(独角神羊,或疑为鹿的一种),能辨曲直,即獬豸(xiè zhì),其性忠厚,见人争斗,会用角去顶理亏的一方。(俗话:一碗水端平。)“法”最直接的引申是法律、法规、法度,在语法一词中,法可理解为:规则,规律,规定,标准,尺度等等。

“语法”一词来源于西方语言学。Grammar一词源自希腊语 gram(写)写出来的东西

由写出来东西引申为作文法,再引申为文法,再抽象为语言组织规律。

两个思考问题。

1.语言系统与国际象棋的比较(索绪尔)

2.语法的先验性和语言约定俗成,对两种语言观的思考。语法定义: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二、规则

语音、词汇、文字、语法、修辞(语用)形音义间的影响

“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五。” 段夫子《广雅疏证·序》蔽 语音对语法的制约和影响。(P13)

1.音节数(玫瑰花vs玫瑰,菊花vs菊;欧阳,小赵;昌平,通县)(进行、加以、予以,形式动词*进行学,*加以查)2.轻重音(重轻表定中,轻重表动宾——学习文件,出租汽车;重轻表可能补语,轻重表情态补语——洗得干净)3.停顿(咬死了猎人的狗)(张三写的散文)语义对语法的制约和影响 1.V得太A结构 褒贬 中性

2.还表程度深,还表程度浅 几组重要的概念(P23-25)1.自由与粘着 2.定位与不定位 3.简单与复杂

构词和构形(专题P55)

声调变化(好3、4)、元辅音变化(长,朝,弟、悌(前、中、后)、重叠 问题:关于“头”的专题讨论 组合和聚合

三、语法意义

句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 语法结构关系,语义结构关系 陈述、祈使、感叹、疑问

ti4),词缀言外之意

唐僧:你想要啊?悟空,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难道你真的想要吗?„„

三、语法意义

A.狼

小羊

语法结构关系/语义结构关系 主语

谓语

宾语

表层意义/深层意义 主题

说明 焦点

施事

动作

受事 B.小羊

被狼吃

作为生物界的一种自然现象,„„,这件事真让人难过。

语法意义的第一层面:显性语法关系/隐性语法关系(形式/意义)语法意义的第二层面:

句式的意义(上下文的制约/某些句式的特定语法意义)

1.被动句的语法意义(消极/负面/弱势;施事不明确或不必说出时的选择)2.存现句„„的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的第三层面: 语气的语法意义(感叹/陈述/疑问/祈使;渲染/抒情/叙事通过什么语法手段来进行表达)·词汇的语法意义

虚词的语法意义/实词的语法意义

《语法讲义》和《语法答问》对“的”的研究

四、语法学类别

教学语法/研究语法(本位语法)/应用语法 教学语法是应用语法的一种

五、语法的定义 最通俗的说法:

“语法是人们说话时所要遵守的一种规则” 比较科学的说法:

“语法是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 最为科学的说法:

“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 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小-大:线性 我-我的

音义结合体: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篇章 聚合是为组合服务的!背后的哲学观和语言观

1.结构主义的约定俗成的语言观 2.组合先于聚合

先验的语言观/聚合先于组合

六、语法研究中三组比较重要的概念 自由/粘着 定位/不定位

简单/复杂(p22-26)

第二讲

语法范畴

语法形式范畴

性、数、格、时、体、态、级„„ 定义,英语中的表现,汉语中的表现 语法语义范畴

例如:自主和非自主 语法功能范畴

例如:有定和无定

学术研究 考据-理论 / 感性 预分类

可能性:

关键词A-出现在20篇文章中 关键词B-出现在1篇文章中

03.16

语法范畴

动词/名词/形容词-相互之间的关系 网格关系 WORD-NET 动词中心 1.形式范畴 性、数、格、(名词)时、体、态、(动词)级(形容词)对应着某一种形态变化 性:

阴性/阳性/中性 定冠词

die der das 不定冠词 eine ein ein 自然属性?女孩 das Maedchen 跟语音形式相关-e 阴性名词

-n 阳性名词

-s 中性名词

汉语中: 自然属性:

鸳鸯 凤凰 蜘蛛(连绵词中雌雄的区分?)“女”作为偏旁,姓、好、妈、娘、姐、妹„„ 阴阳概念

乾坤 黑白 上下 凹凸 动静 刚柔 内外 尊卑„„ 用义类或音类标注了“性”,对称的

义类的对称性/音类的对称性 b.数

单数、复数(英)/双数(俄)

-s-们 N+们(们的来源,每,合音)

表复数称谓时所使用的标志,当表陈述时,“们”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使用的。用:同学们,大家好!/*同学,大家好!可用可不用:

不用:在表陈述的句子中,当有明确的数量结构或副词表达数的范畴时,“们”不能使用。

*两个同学们/*很多同学们

并非每个名词都可以+们 *桌子们*垃圾们 名词在相应的语境下可以直接表示复数。

教室里有很多学生/*教室里有很多学生们/?教室里有学生们 老师都来了/老师们都来了

量词:双/对/套„„ 数词:

数量结构是表达“数”范畴最重要的方式 副词:全/都/所有/一起„„

!量

c.格

主格、宾格、予(与)格、属格、工具格、处所格„„

(名动关系)

(名名关系)Give me.I my

him he his 语序的调整来表示格的范畴。

通过意义之间的关联来表示格的范畴。吃饺子 饺子吃了 d.时 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 e.体 进行体/完成体 f.态 被动态/主动态

主要通过时间词/时态助词(着/了/过„„)来表达“时/体/态”的范畴

g.级 比较级/最高级 比„„+adj 更/还+adj 最+adj/最+adj+之一 “很”vs“太”/“极”

“很”是弱强化作用,起到“成句功能” 他好,我不好。他很好。

昨天他去过王府井,今天他又去了,现在他还在那儿呢!大鱼吃了小鱼,小鱼吃了虾米,虾米吃了泥巴

2.句法/语义范畴

ccl.pku.edu.cn(句法语义词典)自主/非自主

动词进行分类(看/看见)

有定/无定

粘合/组合 3.22 语义现象如何表现在句法中? 袁毓林《祈使句式与动词的类》(中国语文1991.1)a.肯定性祈使句:(请+v+o!请+代词+v!v+吧!)请求、命令等 自主动词中的褒义动词(尊重、改善、赞美等)b.否定性祈使句:(别„„了!)劝阻、禁止等 自主动词中的贬义动词(欺骗、埋怨、敲诈等)非自主动词(忘记、害怕、后悔等)c.肯定or否定性祈使句:

自主动词中的中性动词(完成)

褒义/贬义/中性 自主/非自主

1.语义上能够分别

名词:英雄/奸雄 股肱/拥趸/随从/走狗 珠宝/珍宝 钱/财产

形容词:聪明/奸猾 好/坏 高尚/卑鄙 美/丑 善良/朴实/老实/憨厚/凶恶 动词:尊重、改善、赞美、欺骗、埋怨、敲诈 曹操是个英雄/曹操是个奸雄 小张是个笨蛋/小张是个天才 价值标准/道德标准

————————> 贬义

褒义 价值标准/道德标准

2.句法上有形式标准

名词:一位客人/一个客人/?一名客人/ 一头走狗/一个走狗/?一位走狗 形容词: a点儿!(肯定性祈使句)

聪明点儿/*笨点儿;乐观点儿/*悲观点儿;大方点儿/*小气点儿;积极点儿/*消极点儿 动词:

请+vp!/别+v+了!

自主/非自主; 可控/不可控; 持续/非持续;

(非自主)属性/变化/状态

■ 汉语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的分类,靠以下8个鉴别式。i V+<祈使> ii V+O+<祈使> iii V+来/去 iv V+O+来/去 v 来/去+V+来/去 vi 来/去+V+O+来/去 vii 来/去+V viii 来/去+V+O 尊重、改善、赞美等 忘记、害怕、后悔等

◆ 自主动词至少能进入上述8个格式中的一个。非自主动词一个也进不去。

◆(构词/构形)!非自主动词有的有一些内部特征。有下面这些形式标记的肯定是非自主动词。

由“得”参与构成的双音节动词:得手 得胜 获得 博得......由“失”参与构成的双音节动词:失败 失察 迷失 损失......前字是“遇、着、损、衰、犯”的双音节动词:遇到 着慌 损害 衰败 犯法 后字是“见、生、于”的双音节动词:看见 产生 等于 急于 ◆ 形容词除“快、慢、小心”外性质上都向非自主动词靠拢。(谓词)

◆ 非自主动词中有的可以不带“了1”单说;有的不行。前者就定义为非自主动词中的属性动词小类,如“懂”;后者则定义为变化动词,如“病”。(了1、2语气词/助词)属性动词:懂 / 变化动词:病了(*啦)(很久)

◆ 具体到一个动词的归类,要跟义项紧密联系起来。譬如“走路”的“走”是自主的;“走火”的“走”是非自主的等等。自主动词可以进入偏正词组“归/由/论/替/+......+V”、“把+......+V+得+A+一点儿”。例如:由组织决定 把字写得大一点儿 自主动词可以进入“V+积极结果; V+工具; V+目的; V+时机”等述宾词组。(上面“积极结果”等表示宾语的语义性质)例如:“盖房、抽烟斗、跑外交、尝个新鲜” 自主动词可以进入一些复杂格式 V1+N+给+N'+V2 ; V1+给+N'+N+V2 ; 不给+V ; V+ta+SL(N)等。要求其中的V1和V是自主动词。(ta指轻声的“他”;SL表示数量结构)例如:“买自行车给你骑;借给你笔用;不给看;看他两场(电影)” 非自主动词后面只能跟了1。比较: 病了1--吃了1/2(吃<了了>)吃过了/病了

了1 表示动作变化完成(动词后缀);了2 表示祈使语气(语气词)。非自主动词中的属性动词可以不带了1单说,如“懂”; 非自主动词中的变化动词不能单说,必须带了1,如“病”。自主动词能加“着”,表示动作的延续;

状态动词加“着”,可以表示动作的延续,也可以表示动作造成的状态的延续。

自主:吃着/ 非自主状态:挂着(灯笼挂着)非自主属性:*是着 *懂着 看见/听见 听/听见;看/看见/看到

听着/*听见着;看着/*看见着

你看见这只鸟了吗?

*啊,看见。/ 啊,看见了。V了三天了。

等了三天了/走了三天了/住了三天了/挂了三天了

第三讲

语法单位

零、形、音、义、用紧密结合的语法单位 汉语(单语)现代(共时)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用 儿化

形——书面语(字形、词形)/形式(语音形式、语法形式、语用形式)义——概念义/意义(语音意义,语法意义,修辞意义)

音——语音表现、物理发音/语音(语法语音、意义语音、修辞/语用语音)表耩子(不要这样子)„„的说 目——眼睛

(现代社会的精细化分工,大量新事物的出现)(书面语的世俗化,教育的大众化)研究/探索/讨论/探讨

附:汉字中称呼不同毛色马的字

《诗经·鲁颂·駉》中的16个专称: 驈 yù:???胯间有白毛的黑马 騜 huang? 黄白色马 骊 li 纯黑色马 黄 huang? 黄赤色马

骓 zhuī 黑白相间的马

駓 pī??? 毛色黄白相杂的马 騂 xīng 赤色马

骐 qi青黑色棋纹状的马 驒 tuó? 毛色呈鳞状斑纹的青马 骆 luo? 白身黑鬃的马 駵 liú?? 赤体黑鬃的马 雒 luò? 黑身白鬃的马 駰 yīn? 浅黑杂白的马 騢 xiá? 赤白杂色的马 驔 dian??? 黄背的黑马

鱼 yu?? 两眼眶有白圈的马

《辞源》中“马”字偏旁的另17个毛色专称 馵 zhu 膝以上为白色的马 驳 bo? 马毛色不纯 駂 bao黑白杂毛的马

驳 bo? 毛色青白相杂的马 駹 mang? 面额白色的马 駽 xuan?? 青黑色的马 騟 yu?? 紫色马

騵 yuan?? 青毛白腹的马 騧 gua 身黄嘴黑的马 騩 gui? 浅黑色马

骝 liu?? 黑鬃黑尾的红马 鶾 han 毛黄的马

骠 piao??? 黄色有白斑的马 骢 cong?? 青白色马 骅 hua 赤色骏马 驖 tie?? 黑色马 骧 xiang? 右后足白的马

《尔雅·释畜》关于马类的毛色词 驓 zeng?? 四骹皆白的马 首 shou?? 四蹄皆白的马 騱 xi???前足皆白的马 翑 xu? 后足皆白的马 启 qi?? 前右足白的马 踦? qi?? 左蹄白色的马 騴 yan??? 尾巴根部白色的马 駺 ai?? 尾巴白色的马 騝 jian??? 骝马黄脊 騥 rou 青骊繁鬣

瞷 xian 一只眼眶白色的马

一、字词 语音单位:

区别特征——成对的区别特征是从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中抽取出来的区别音素的特征,也可以认为每一个音素都是由一组区别特征群构成。这里涉及到了语言中“聚合”的概念。

音素——人耳能够分辨的最小自然语音单位。当然用仪器来分辨也许更清晰,但仪器不过是人耳的延伸,去探测或标记什么样的特征基本上还是由人来决定。所以,音素究竟小到什么程度,跟自然人的不同有无关系,存在疑问。

音位——心理语音单位或社会语音单位,能够起到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在这个层面,语音和意义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但尚未形成音义结合体。(音位分析具有多种可能性,可能与习惯或某种暗示有关。)

音节——人们从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通常从语音词中切分出音节,(辅音)+元音+(辅音)构成一个音节,也有音节化的单个辅音成分,形象地看应该是两个潜在停顿间的一次发音过程。音节身上可以黏附重音、声调等等超音段成分。对汉语而言,通常一个音节就代表着某些意义,其实印欧系语言在原始时期也差不多,至少很多我们现在认为的无意义的音节应该都是有意义的。在音节层面上可以形成音义结合体。

语音词——大于等于一个音节的音义结合体,音节与音节之间几乎没有停顿,主要从语音层面考虑其划分。“白菜”与“白布”如果在语音层面上表现一致,那么不妨认为都是语音词。提出语音词概念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我们认为存在“语法词”、“词汇词(或称词典词、语义词)”和“语境词”等相关概念,也不排除“认知词”的概念,去综合考虑词这个存在。以后再详细讨论。

二、词组(短语)

三、句子

四、篇章

从小到大的语法单位连续体/连续统(过渡)

(形式+意义)音义结合体(自由运用)词(自由组合)短语(语调和语用环境)句子(主题、逻辑、意义关联)篇章 语气词,来了吗?

扩展法/剩余法

第四讲 语法分类

一、语素类

二、!!词类

三、!短语类 语言材料

四、!句类(句型/句式)

五、篇章类 文体/风格

语法单位(词)同一性的认定暨兼类问题的讨论(p45-52)长chang2 zhang3(不具备同一性)好hao3 hao4 锁

门上有把锁/你把门锁上 电

买了300度电/被电了一下 报告

写了一份报告/做了一个报告/报告老师 研究

搞研究/研究生物学/进行研究/研究经费 端正

态度端正/端正态度

关于语法分类的三个角度 分类角度一:功能类

?低一级语法单位在构成高一级语法单位中所表现出来的语法功能 a.低一级语法单位在构成高一级语法单位中所充当的成分

?低一级语法单位在构成高一级语法单位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b.同一级语法单位在自相组合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搭配能力与组合位置 语法单位在交际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体词性短语/谓词性短语/饰词性短语/独立短语)分类角度二:结构类

?高一级语法单位中次级语法单位排列的逻辑、层次和顺序 对语言单位的切分和描写 分类角度三:意义类 词的意义

1.与客观世界概念体系的指称性关联(词的词汇意义/概念义)不可能作为语法单位分类角度

2.词的类别义(表动作行为的词/表性质状态的词/表名物称谓的词),可以作为语法分类的参考标准

其他语法单位的意义

1.短语的概念义/句子的概念义

2.短语的类别义(表动作行为的短语/表性质状态的短语/表名物称谓的短语)/句子的类别义(疑问句/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存在变化句/判断句/)8类词,世界语言的词类基础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代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汉语中特有的词类

量词(a piece of cake)

普遍性/特殊性

黄豆/绿豆/红豆/„„ 颜色 大小 形状

口感 生的/熟的

重量 1克/1.1克/1.2克/1.3克„„

A普通名词

/B时间名词/C处所名词/D方位名词 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 /人/石油 人-人类 火-火灾

英语

动词-不出现在主宾语位置 汉语

出现在主宾语位置上的,应该是什么词类呢? A.非动词 B.动词

C.可能是动词,也可能是其他词类

A、B、C、D、E、F、G„„

ABCD 1.可以做谓语,2.可以带宾语,3.可以做主宾语 EFG1.通常不做谓语,2.不能带宾语,3.可以做主宾语

分类预设一:某个语法位置(句法成分)对应着某种词类(英语中的分类结果)主宾语对应名词 定语对应形容词 状语对应副词 谓语对应动词

词A:可以分到4个不同词类中 词B:也可以分到4个不同词类中

分类预设二:对于特定的词A,它拥有多种语法分布,综合其典型语法分布,给它定出一个词类

在英语中,预设一与预设二的分类结果大致相同。在汉语中,预设一与预设二的分类结果完全不同!

词类与语法位置(句法成分)不一一对应!

词无定类,依句辨品(取消词类)

理解 判断

短语的结构类、功能类与意义类 研究得多的是短语的结构类

詹卫东《面向中文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研究》

意义类

句子的结构类、功能类和意义类 结构类:句型

功能类:句类(疑问之类)意义类:

句群:

结构类:复句的类型 功能类:? 意义类:

篇章

结构类:起承转合 功能类:文体 意义类:文风

第五讲 语法分析(句法分析)

零、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P206-260)语法研究近代史 语文学 到!语言学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奠定了语言学研究的科学基础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革命,彻底脱离人文学科 三个平面(层面):语法(语音)、语义和语用 《去+VP和VP+去》

陆俭明(1985)《关于“去+vp”和“vp+去”句式》,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4期 去吃饭/吃饭去

去图书馆看书/图书馆看书去 搜集语料 语法分类 “在”

(用词的意义来对词进行语法分类)(用词的语法功能来对词进行语法分类)介词 动词

在教室里看书

一、结构分析

小的语法单位组合成大的语法单位这个过程中所依据的规则和所形成的结构。(配价语法)

大的语法单位分解成小的语法单位这个过程中所依据的规则和所形成的结构。(层次分析——直接成分分析)

二、功能分析

结构主义的功能分析思路:某个确定的语法单位在上下文中所体现出来的语法功能。(分布分析)

功能学派的功能分析思路:从人际交往的实用角度出发,对语法单位进行功能定位,找到每个语法单位的交际功能和心理基础。(主位/述位分析;话题/说明分析;篇章分析;认知分析„„风格分析)

三、语义分析

四、语用分析

⑴可重叠动词的范围(李人鉴,王还,刘月华,朱景松,李珊等)⑵动词的重叠形式(范方莲,李人鉴,张静,萧国正、李汛、李珊等)

⑶动词重叠历史的由来以及在方言和民族语言中的表现(刘坚,刘丹青,郑良伟,赵怀印,王瑛、李珊、郑良伟等)

⑷动词重叠与其他词类重叠以及动词带数量补语等相关现象的比较(胡孝斌,李宇明等)

⑸动词重叠的否定形式(刘月华,石毓智等)

⑹动词重叠的语法、语义、语用性质与意义(朱德熙,范方莲,李人鉴,王还,陈立民,刘月华,朱景松、李珊等)

⑺动词重叠后句法功能的变化以及动词重叠和句中成分的关系(李人鉴,王还,陈立民、李珊等)

我吃了饭了 我吃饭了

我吃了(了1+了2)语法学家对于动词的重叠形式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讨论以下四种形式: A式(Vv)、B式(V一v)、C式(V了v)、D式(V了一v)。不讨论叠字的动词:

⑴嚷嚷、叨叨、哼哼、吵吵等

⑵偷偷(偷偷溜了)等。这些常常都不在句中作主要动词,具有副词性质。

“我们的考察角度有所不同,不是从动词反映动作,而是从动词 反映事件来研究动词重叠这一形态的意义。”[6]“动词重叠是属 于句子层面的概念,是一种事件范畴,句子的语法意义通过重叠 其中的谓语动词来体现,而不是过去所说的那样,动词重叠属于 动词层面的概念,是一种动作范畴,表示动词本身的语法意义。”[7]

A

B ﹡a1我们一定要统一统一祖国。

b1我们要统一统一口径。﹡a2我们想放放这只鸟。

b2我们想去放放风筝。

﹡a3阿毛把瓶子往地上摔了摔。

b3 你摔摔这个杯子看结实不结实。

﹡a4生了生孩子。

b4 叫他生生小孩儿,就知道做母亲的甘苦了。﹡a5叫他杀杀那个人!

b5杀鸡并不难,不信你杀杀看。

我们试着换一个角度思考,陈立民先生提出:

“动词重叠表示事件主体或相关的人只让事件持续一段时间就停止进行,而不是让事件持续下去直到全部做完。即动词重叠表示一个事件持续一段时间后主动地让它结束。”[45] 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含义:

Ⅰ、句中的事件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但在句中不一定要持续一段时间)。

Ⅱ、句中事件持续一段时间就停止进行,而不是让事件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全部做完。Ⅲ、句中事件具有可控性,事件的主题或相关的人具有控制这个动作的能力。

说明:考察以小论文形式,考察学生在汉语语法上综合的学习和研究 能力,主要包括:资料搜集和整理,对语言现象的把握和分析,对语 法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任一方面能力突出,均可或得较好的评价。明 显抄袭者将不及格。

本次考察为课外开卷形式。

以下方向任选一题

题目一:查阅资料,整理现代汉语词类问题中的几个焦点。

如:名词内部的小类划分;形容词内部的小类划分;动词内部的小类划分。

题目二:语法单位讨论,列表说明以下语法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字、语素、词、短语、句子

题目三:语法分析注重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思考如何综合运用 各种语法分析手段解决实际问题。选择一个特定词类序列说明 其内部不同的情况。

1.V+单音节补语+了(如:砍累了,烧光了,喝没了,打死了,„„)2.V+N(如:出租汽车,来客人,„„)

3.V+V(唱歌跳舞,进行准备,去钓鱼,直行通过,„„)4.其他词类序列

题目四:总结歧义现象的类别;或就某一类歧义进行探讨。

题目五:分析以下现代汉语中表时间的词的语法特点。

分、分钟、秒、秒钟、点、时、星期、周、日、天、旬、世纪,等

题目六:查阅资料,综述一下现代汉语中关于“把”字句 或“被”字句、存现句等特殊句式的研究。

题目七:自选感兴趣的语言现象,利用课程中所学的语法分类和 语法分析手段进行分类、分析。

三个层面的语法分析方法举隅

语法、语义和语用

描写和解释

1985年第4期《语言教学与研究》“关于‘去+VP’和‘VP+去’句式” 1.汤姆,你刚才干嘛去了? *我打了一会排球去。我去打了一会排球。

2.*请你把录音机关了去。请你去把录音机关了。

3.“杰克(去哪儿了?)呢?” *杰克去上图书馆了。杰克上图书馆去了。4.?玛丽,走,去上课!玛丽,走,上课去。

‘去+VP’和‘VP+去’

a。‘去+VP’内部语法和语义结构相对单一。

“去”和“VP”都陈述同一施动者,“去”表示施动者位移的运动趋向,VP表示施动者位移后进行的动作行为,“去”和“VP”间有一种目的关系,VP表示“去”的目的。连动短语(后动表示前动的目的)去//VP(连动短语)b。“VP+去”的六种不同语法意义 1.去表示V的受动者位移的运动趋向,受动成分有时在V后出现。明天还给他们送喜糖去,气他!你不能寄钱去让他自己买吗? 先打我这儿拿点杂合面去 就手儿接过水桶去 受动成分出现在V前

茶叶我已经给他寄了一斤去了。钱还得给他寄(点儿)去

a。第一种语法意义下“去”通常要轻读

b。如受动成分出现在V前,则动词后通常要带数量成分。(一斤)2.VP和“去”说明同一施动者,“去”表示施动者位移的运动趋向,VP表示去的方式。2.1。我们都坐汽车去。(N是工具)2.2.我们还是走着去吧。()

2.3.你就穿我的去吧/一定得带着枪去(N是随身之物)

3.VP表示事物位移的终点,可以是指V的施动者的位移的终点,也可以是指V的受动者的位移的终点。

前天我上他们那里去了。/回文学研究所去了 厨房挪到后边去/把他推荐到学校去

4.去表示施动者位移的运动趋向,VP指明施动者位移的时间,强调施动者的位移在另一行为动作之后完成。

我吃了晚饭去/看完电视去行不行 5.VP为兼语(述宾动)短语。叫我去/派他去/让给别的人去

6.“去”和“VP”都陈述同一施动者,“去”表示施动者位移的运动趋向,VP表示施动者位移后进行的动作行为,“去”和“VP”间有一种目的关系,VP表示“去”的目的。

寄点钱去—/—>*去寄点钱(隐性语法关系发生了变化,违背了变换分析的平行性原则!)坐飞机去—/—>*去坐飞机 回姥姥家去—/—>*去回姥姥家 吃了晚饭去—/—>*去吃了晚饭 派小张去—/—>*去派小张

我买菜去——>我去买菜

昨天看电影去了——>昨天去看电影了

在相同语法意义(隐性语法关系,低层次语义关系)下,第六种情况下的VP+去和去+VP还有什么样的区别? 句法层面的比较

去+VP在如下情况下,不能变换成为“VP+去” 1.动词V后带有补语C。我去问问——>我问问去

我去问清楚—/—>*我问清楚去

他去买回来一棵大白菜—/—>*他买回来一棵大白菜去 2.V了2(语气词了)

你去把废报纸卖了—/—>*你把废报纸卖了去

黑板上的字你去擦了—/—>*黑板上的字你擦了去 3.VP本身是连动短语,同时后动是趋向动词时 去叫他们来—/—>*叫他们来去 去买两个包子来—/—>* 去买两个包子吃——>你买两个包子吃去

4.VP是“一+V”的状中短语,去+一+V是粘着结构,后边必须带小句或其他谓词性词语。

他去一看,原来。。—/—>他一看去 你去一说,他准会同意—/—>你一说去

5.VP是比较长的谓词性短语,如果其中还有语音停顿。我想去看电影——>我想看电影去

我想去看一部刚上映的,描写经济改革的电影—/—>*

表第六种语法意义的VP+去都可以变换成“去+VP”

强限制条件制约两种句式的相互变换。在可以进行自由变换的情况下,去+VP和VP+去还有什么区别呢?

形式区分必然伴随着语义和语用的区别。

语用分析

走,上班去!—/—>?走,去上班

——>这样吧,从明天起,我去上班,你在家哄孩子,怎么样?

去+VP

VP+去 老舍剧作

128

陈建功小说

相声集

北京口语调查材料

口语中偏向使用VP+去

书面语中,有分工,去+VP,强调施动者从事什么事,而不强调施动者位移,去的趋向性弱化

VP+去,强调施动者位移,其中去表趋向的意思较为强烈。

语言焦点问题

第二篇:汉语语法学荐书

阅读书目

07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汉语语法学荐书

华侨大学文学院胡萍

陈炜湛 《汉字古今谈》,语文出版社1988年

董秀芳 《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富谷至[日],刘恒武译,黄留珠校《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书写材料的文化

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

葛兆光 《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龚鹏程 《国学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龚千炎 《中国语法学史》,语文出版社1997年

郭锡良 《古代汉语语法讲稿》,语文出版社2007年

郭在贻 《训诂学》(修订本),中华书局2005年

何九盈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何乐士 《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

何乐士 《<史记>语法特点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侯精

一、施光淦主编《<马氏文通>与汉语语法学》(纪念《马氏文通》出版百年

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

胡奇光 《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简·爱切生[英]著,徐家祯译《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语文出版社1997年 江蓝生 《近代汉语探源》,商务印书馆2000年

江蓝生、侯精一主编《汉语现状与历史的研究》(首届汉语语言学国际研讨会文

集,上海199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蒋绍愚、江蓝生《近代汉语研究》

(二),商务印书馆1999年

蒋绍愚 《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1年

蒋绍愚 《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2005年

蒋绍愚 《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柳士镇 《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鲁国尧 《鲁国尧语言学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陆俭明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陆俭明 《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重排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吕叔湘 《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吕叔湘等著、马庆株编《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2005年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

邵敬敏 《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

沈家煊、吴福祥、马贝加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

(二),商务印书馆2005年

孙力平编《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索引》(1900-2000),商务印书馆2003年 孙良明 《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孙锡信 《汉语历史语法要略》,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

孙玉文 《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7年

太田辰夫[日]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3年

吴福祥、洪波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

(一),商务印书馆2003年

吴福祥主编《汉语语法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汪维辉 《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王力 《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

王力 《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

王力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1999年

王力 《中国语言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宁 《训诂学原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

王宁 《汉字构形学讲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

王云路 《中古汉语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向熹 《简明汉语史》(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徐通锵 《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

徐通锵 《语言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上、下),语文出版社2001年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俞广中、植田均[日]《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1999年

袁毓林 《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商务印书馆2004年

张斌 《汉语语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张斌、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

张文国 《古汉语的名动词类转变及其发展》,中华书局2005年

赵元任 《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

赵元任 《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2005年

志村良治[日]著,江蓝生、白维国译《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朱德熙 《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

祝敏彻 《祝敏彻汉语史论文集》,中华书局2007年

朱庆之 《中古汉语研究》

(二),商务印书馆2005年

邹晓丽 《古汉语入门》,语文出版社1993年

《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

《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 《南大语言学》(第一编),商务印书馆2004年

《南大语言学》(第二编),商务印书馆2005年

《语言学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新华字典》最新版

第三篇:日语语法学no的用法总结

日语语法学习:“の”的用法总结

日语语法学习之“の”的用法总结 1.N1 + の + N2 :N1修饰及限定N2 私の本/手(所有关系)私の妹/友达(人间关系)机の脚/引き出し(部分)机の大きさ/重さ(物と性质)教室の机/窗(所在地)日本の自然/天气(场所)日本のテレビ/小说(生产国)教室の中/邻(位置关系)スポーツの前/后(时间关系)英语の新闻/辞书(使用言语)经济の本/话(内容)木の机/纸の箱(材料)三人の学生/2本のペン(数量)医者の山田さん/大学生の息子(职业/立场)ひげのおじさん(特征)2.N1 + の + N2(N2是动作名词):N1是补语,补充说明 子どもの自杀(子どもが自杀する)母亲の喜び(母亲が喜ぶ)恋人の赠り物(恋人が赠る)大统领の暗杀(大统领を暗杀する)客のもてなし(客をもてなす)3.N1 + 助词 + の + N2 :结合其他助词将一些动作或行为名词化 恋人への赠り物(恋人に赠る)子どもへの爱(子どもを爱する)教育への信赖感(教育を信赖する)亲戚からのもらい物(亲戚に/から もらう)学校からの归り道(学校から归る)车での来场(车で会场に来る)同僚とのつき合い(同僚とつき合う)3时までの安卖り(3时まで安く卖る)4.取代助词或动词 取代助词“に” 9时の开店(9时に开店する)演坛の学生(演坛にいる学生)取代动词

驿への道(驿へ行く道)父への手纸(父へ出す手纸)驿からの道(驿から来る道)父からの手纸(父から来た手纸)5.Nの

これは私のです。私のはこれです。

この车は日本のです。(“日本车です”というほうが自然です)この辞书は日本语のです。

“辞书はありますか”“え、何语の?”“日本语のです。”

第四篇:考研讲稿(二)语法学部分(上)

语法学部分(上)

一、总体论(重要的理论、学校的侧重)

1.通过与外语、古汉语的比较说明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A拿汉语与英语比较,汉语语法的特点如下:

1)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①音节结构紧密,长度确定,有声调②音节、语素、汉字三位一体。2)汉语没有形态(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①少形态有助词②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③词类和句法成分不一一对应④汉语的构词法和造句法是一致的⑤汉语的修饰语前置。

B与古汉语相比:

1)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占优势,名词最多,形容词次之,常用动词、代词、量词仍以单音节为主。2)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已基本替换了古汉语中的虚词:文言中的语气词全部更换,代词基本更换,文言中的介词现在仍在沿用(有限制)。

3)现代汉语具有了各种类型的复合动词。

4)在现代汉语中,除固定语外,疑问代词、代词置于动词前的句法格式(宾语前置现象)已经基本被“动词+疑问代词、不+动词+代词”取代。

5)现代汉语的修饰语比古汉语复杂。.2.“词类和句法成分没有简单的对应关系”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语法特点,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举例说明。(2004年湖南师大,16分)3.你对“句本位语法”和“词组本位语法”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哪一种理论更符合汉语语法事实?为什么?(2006南京师大,15分)现代汉语语法体系

传统的语法研究,不是以词为本位,便是以句为本位。在分析句子时,都是从词到句,短语没有正式的地位,这明显是受到印欧语法模式的影响。真正深刻认识到汉语语法中短语重要作用的是吕叔湘、朱德熙、郭绍虞等人,尤其是朱德熙在短语研究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吕认为,词、短语都是语言的静态单位,备用单位;而句子则是语言的动态单位,使用单位。把短语定为词和句子的中间站,对于汉语好像特别合适。朱先生提出词组本位说(《语法答问》),认为词、词组和句子的关系如下图:

“句子不过是独立的词组而已”,因此我们可以在词组的基础上来描写语法,建立一种以词组为为基点的语法体系”。

朱把汉语同印欧语作比较,发现印欧语里句子的构造跟词组构造不同:句子或从句由限定动词充当谓语,而词组则不允许有限定动词,它们是两套构造。汉语则不同:动词和动词结构不管在哪里出现,形式完全一样,特别是主谓结构,也是一种词组,跟其他类型的词组地位完全平等。因此,汉语句子的构造规则跟词组的构造规则基本上是一致的,词组带上表述性就可以成为句子。而且词组内部的结构关系又与复合词的结构关系基本一致,因此,以词组为基点的语法体系,可以与构词法、造句 法联系起来,达到内部一致这样使语法体系显得十分简明。

我们认为,这一提法加深了对词组在汉语语法体系中的重要认识,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词组结构层面的分析只是语法分析的一个方面,句子平面有许多问题是词组结构分析所无法解决的。事实上,句子结构除了跟词组结构有一致的地方,它自身也有许多特点,因此加强词组分析并不意味着要取消句子分析,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不应对立而应互补。所以最好不提“本位”,以免引起误解。(马庆株:词—词组双本位、邢福义:小句中枢说、徐杰:原则本位)

附:小居中枢说——由邢福义提出。最小的能够独立表述一个意思的语法单位称之为小句。在汉语语法体系中,小句处于中枢地位。它是起主导作用的语法实体,为其他所用语法实体所从属所依赖。首先,句子语气黏附于小句;其次,复句和句群依赖于小句;第三,词受控于小句;第四,短语从属于小句。

4.举例说明词和短语的区别。(华中科技,5分)

词由语素构成,短语是由词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实词构成的而不成为句子语言单位。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①从意义方面看,短语是具有明确的概念的,但不像词那样表示简单的概念,而是表示复合的概念。②从声音形式方面来看,词的内部不容许有停顿,而词组内部可以停顿(东西);③从语法功能上看,词是句法结构中最小的独立运用的单位,短语也是句法结构运用的单位,但不是最小的,可以从中分析出词的单位。胡裕树P205;邵敬敏P123 5.短语同句子的区别。

(1)语音上的差异①句子具备语调,短语不具备。②短语只有句法重音,句子还有句子重音、焦点重音(往往改变句法重音)。③句子中可以有较长的停顿,短语没有停顿或只有较短的停顿。

(2)句法上的差异:①短语中有较严格的语序,句子则相对灵活。(变式句)②句子可以有特殊成分,短语没有。(独立成分)③句子中可以有表示语气的成分,短语中没有。

(3)语义上的差异:①短语常有歧义现象,句子有一定的上下文,歧义现象较少。②句子可以有超常搭配,短语中没有。

6.“黏着”在语言单位中指的是一种什么现象?它主要适用于汉语哪几种单位?举例说明它跟词类是否有对应关系。(南开大学)

A语法学中的“黏着”这一概念和“自由”相对,所谓“黏着”是指一个音义结合体绝对不能处于单说的地位,即绝对不能单独成句。如:妄图、着想、悄悄、呢。相反,“自由”是指一个音义结合体能处于单说的地位,即能单独成句。

B黏着主要适应于词、词组、语素。

黏着词组(绝对不能处于单说的词组):把你的书、对于学校、越玩儿„

黏着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以及虽能单独成词但成词不能处于单说地位的语素):机、杏、子;刚、了、吗。黏着词(绝对不能处于单说地位的词):企图、已经、似的、就、才。

C总体上说,虚词黏着的多,实词黏着的少,黏着与词类不存在对应关系。个别词类如语气词、助词都绝对不能处于单说地位,这两类词都是黏着的,别的词类就不那么整齐划一了。如动词“看”属于自由词,而动词“妄图、姓”则属于黏着词;名词“面包”是自由词,而名词“看头”则属于黏着词。

7.论述语法分析中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关系。(2006南开大学;2002北京大学)

所谓静态分析,指的是限于对孤立的结构、句子所作的静态描写。说得具体点是指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分别对某个语言片段自身所进行的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举例。

所谓动态分析,指的是在动态中多角度(句法、语义、语用相互验证的共时角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相互验证的历时角度、不同语言之间的横向比较的旁证角度、从句子生成的说话人心理角度等)分析语法事实,揭示语法规律。

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动态分析这一命题是吕叔湘提出来的。有学者认为,句法分析、语义分析都属于静态分析,语用分析则属于动态分析。但吕先生的阐述起码包含了三层含义:①句法结构内各种成分的相互制约;②深层语义结构与表层句法结构之间的制约关系;③语境条件与句法结构的变化与制约。这就是说,语用分析固然属于动态分析的范围,(举例。语义指向分析也涉及语用因素)但句法结构与语义分析也可以采取动态的观念。语义特征分析法、变换分析法就是句法结构与语义相互验证的动态分析。总之,动态分析不仅指研究的范围,更重要的是指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方法,即把语言看作一种变化的、开放的相互制约系统,因此,无论句法分析还是语义分析都有动态、静态之分。不仅如此,语言的纵向发展与横向比较研究分析也属于动态分析。举例。

静态分析是语法分析的起点,没有静态的分析描写,动态分析无从谈起。研究语法事实,既需要进行静态分析,更需要进行动态分析。这是因为,许多时候仅仅依靠静态分析,无法揭示语法规律。如:

墙上挂着画(表存在,静态)

外面下着雨(表活动,动态)

如果我们仅作静态分析,二者无论词类序列、结构层次都是没有区别的,然而它们表示语法意义显然是有差别的。如果从句法、语义相互验证的角度分析,由表(相同的句法形式)察里(不同的语法意义),由里究表,我们会发现“名词语+ [处所] 动词+着+名词语”这一句法格式之所以存在不同的语法意义,主要是关键位置上的动词的语义特征不同。通过对关键位置上动词语义特征分析就可以把上面的“名词语+ [处所] 动词+着+名词语”句式直接根据动词的不同,而加以分开。这种分析方法也为实词小类的划分提供了句法、语义上的依据。

句法、语义的验证当然可以结合语用进行分析。再以“NN地+V”为例。“烧鸡烤鹅地吃”“原理公式地天天背”从句法形式上看,这是个NN带“地”作了V的状语的格式。NN实际上是V的逻辑宾语,可以转化句法宾语,可以多于两个名词,但不能只是一个名词,可以是四个音节,但不 能少于四个音节,另外NN间不能用“和”。以上是句法和语义的验证。这一语法事实在语言表达系统中有什么样的语用价值呢?值得我们进一步考察。考察发现:这一说法,突出了NN,语气上带有夸张性;同时显示了说话人的异常感觉,所说的话富于情绪性。

总之,静态分析是语法分析的基础,动态分析则进一步深化了语法研究。

近年来的动态分析研究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1)用生成的观点来分析句子是如何产生的,句子是通过什么方式复杂化的,从而产生新的句型系统理论。2)用变换的理论研究句式之间的变换关系,这对表达多样化的选择有积极意义。3)通过移位、省略、追补等语用现象,研究句子在使用中的变异对句法结构和语义的影响。4)分析语境的种种制约因素。

8.结合实例,说明语法研究关注的语义问题主要在哪些方面?(2004年人民大学)语法研究中所关注的语义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七个层面15个方面:

① 实词的自身义—概念义(外延义、内涵义)、指称义(有指、无指等)、语义特征。

② 实词之间的关系义—“格”和语义角色、论元和配价成分、语义指向、所指、信息焦点。

③特定范畴义—某种特定范畴(领属范畴、数量范畴、时间范畴等)所赋予的意义。

④实词之间的组合义—句法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语义结构关系意义所赋予的意义。

⑤句式义——一定的句式所赋予的意义。

⑥语用义——语用因素所赋予的意义。

⑦ 认知义——认知因素所赋予的意义。(参见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P162)9.语法演变(类推、结构的重新分析、语法化)P252—262 10.语法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对语言产生哪些影响?(2011湖南大学;10分)11.有人说“屈折语比孤立语进步,黏着语比屈折语进步”你怎么看这种现象。(2010吉林大学)语言学纲要P117。

12.指出下列划线成分的语义类型(2011南开大学,6分)

(1)前面的窗户破了一个洞

(2)所有办法都试过了

(3)他的大作终于写完了

(4)这间教室可以坐一百个人(5)你可急死我了

(6)女孩子就爱男人有钱 参考:(1)处所;(2)方式;(3)结果;(4)施事;(5)致使;(6)原因 句法分析的重点是动词跟名词性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13.转换生成语法在方法论上有什么显著特点?(武汉大学)

参考:乔姆斯基在方法论上与结构主义主要运用归纳法不同,他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假设—演绎,他把这种方法运用在两个层面(1)语言学家阐明关于语言结构的假设——语言的普遍理论,这个理论被个别语言的语法所验证;(2)每一个个别语法又是关于普遍语言的普通理论的假设。

二、词类问题 词类理论(划分的依据、虚实词的划分、词的语法意义、词的同一性、兼类);词的定义、词的判定、词性判定

1.有人说“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也有人说“词是最小的思想观念单位”,试谈这两个定义的区别?(中国海洋大学,6分)

这两个定义的区别在于:第二个定义是根据意义方面给词下定义。该定义虽然注意了词的内容这个方面,但有它的缺陷:把“词”作为意义单位,其难处在于怎样决定什么是一个观念,观念与词语到底是怎样的关系?这恐怕不但是学习的人难以掌握,就是定义者也未必能贯穿始终。实词表示概念,虚词表示什么样的概念?“河马、初恋”是一个还是两个概念?是单纯的意义还是复杂的意义?

第一个定义是从结构形式上给“词”下定义,它把“词”放在语法功能的框架里进行界定。当年陆志韦提出的替代法后来只是用于语素的鉴别,“电灯”的“电”“灯”都能单用,为什么我们认定“电灯”是一个词?可见“独立运用”也是非常模糊的。另外语气词、助词等能说它们独立运用么?它们是用剩余法划分出来词类。赵元任认为:放在功能的框架里界定词,并不要求词是一个最小的可以单说的单位,只是要求最小的某些功能框架里的空位的单位。

2.确定是不是一个词的方法有哪些?(2009上海外国语,10分)①能单说或能单独回答问题的最小语言单位是词。

②一般不能单说或单独回答问题,但能用作句法成分,这样的最小语言单位也是词。(春、大型、尺、外、也)

③剩余法。把语句中所有做句法成分的单位提开,剩下来不能单说又不是一个词组成部分的是词。(虚词)

④扩展法。能插入某一个语言单位别的成分的是短语,不能插入的是词。应注意的是扩展之后不能改变意义。特殊情况是:能插入有限的语言单位,且插入后有明显的意义变化。我们认定,这样的单位合起来是词,分开时各是一个词。(离合词:打破、打仗、睡觉)

胡裕树P205 3.简述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或者依据。(2004湖南师大,10分)

4.什么是词的同一性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法研究有何意义?目前鉴定词的同一性通行的标准是什么?(吉林大学)

提示:词的同一性问题指的是“在不同句法环境里出现的几个词到底应该算一个词,还是算不同的词的问题”。《语法答问》

5.试论实词与虚词的主要差异。(北京大学)

词类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汉语词类的第一层次分为实词和虚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是实词,包括名、动、形、区别、代、副、叹、拟声词等十类;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是虚词,包括介、连、助、语气词四类。实词和虚词除了能否充当句法成分外,还有如下差别:①能否单独成句。绝大部分实词都能单独成句,而虚词则一般不能。(举例)②是否定位。除了副词(被称为饰词),绝大部分实词在跟其他组合时所处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可前可后。但虚词在跟其他词组合时的位置则是确定的,有的只能在前“对于、即使”等;有的只能在后“了、呢”等。③能否相互组合。实词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但虚词只能跟实词,不能跟其他虚词组合。有的表面上看好像是两个虚词组合在一起,但实际上二者并没有直接的组合关系,如“他走了吗?”的组合关系是“他走了/吗?”而不是“他走/了吗?”。④是否开放。实词的每一类中包含的数量都很大,难以穷尽地列举,这种类叫开放类,数词、量词和代词则比较特殊;而虚词每一类成员都比较少,可以一一列举,这种类叫封闭类。⑤使用频率的高低。就一个个词而言,主要起语法作用的虚词,其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这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仅靠实词不能组合成句子。“的、了、着、地、和、把”等这些虚词的使用频率尤其高。

6.有的学者把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归在名词里,算作名词的一个小类;有的学者把这三类词从名词里独立出来,使之成为与名词、动词等并列的三个词类。后一种处理有无道理?试加以论证。(吉林大学)

提示:①《现代汉语语法讲话》、高校《现代汉语》教材及多数学者一般将之看作是名词的附类;赵元任、朱德熙等将它们看作是与名词并列的一类。

②有一定道理。这种处理着眼于它们与普普通名词的不同。时间词等虽然在作主语、宾语、定语上(功能)跟名词一致,但仍有其特殊性。

③时间词等的特殊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A.从意义上看,时间词表示时间,可以用“什么时候”提问;处所词表示地方的名称,可以用“哪儿”提问,可以用“这儿、那儿”指代;方位词表示方向和位置,单纯的方位词是黏着性的,合成的方位词具有二重性。

B从功能上看,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可以作介词“在、到、从”的宾语,普通名词则不能。从功能着眼,将时间词等独立出来似乎更符合分布原则。但考虑到词类划分的相对性,及该类词的封闭性,(数量不大,可以列举)将它们列入名词的附类,可以说,在语法研究和教学中更为经济、实用。

7.“丰富、端正、麻烦”和“想念、喜欢、讨厌”这两组词都既能受“很”的修饰,也能带宾语,但它们在词性的归类上完全相同吗?为什么?(华中科大,5分)

不同。第一组的“丰富、端正”能受副词“很”修饰,也能带宾语,但不能同时受“很”修饰,再带宾语,二者是形容词兼动词,(“麻烦”可以受“很”修饰,)第二组能受副词“很”修饰,也能带宾语;能同时受“很”修饰,再带宾语,该组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8.“他的加入大大壮大了我们的队伍”该句中的“壮大”是什么词?请从形式上、功能上、意义上加以分析说明。(2003南开,15分)

9.把下面的词进行归类 ①„„2004苏州大学,10分

反响

了解

繁荣

繁华

时常

同感

初级

将来

啊(轻声)

啊(平声)②„„2005苏州大学,5分

极限

牵强

欣赏

团结

计划 ③„„2006苏州大学,20分

明白

一时

愿望

绝望

合适

适合 委屈

哪里

民办

和(hé)

④指出下列词的词性(包括兼类词),并说明原因。(2008中山大学,10分)

智慧

聪明

碧绿

绿色

绿化

初级

高级

刚才

刚刚 ⑤分析下列词语的词性(2012南开,5分)

刚才 小心 非法 埋头 病病歪歪

10.“骄傲”这个词属于什么词类?举例说明它有什么样的语法特征?清华大学2001年。(6分)名动词(2012南开大学):可以充任准谓宾动词的宾语又可以受名词直接修饰的动词。如:调查——进行调查——农村调查。(朱德熙《语法讲义》)

11.论述汉语形容词、区别词、副词的语法特征及其鉴别方法。要求举例。(2006西南大学,10分)

12.“为了”“由于”“因为”兼属连词与介词,请举例分析其类词性出现的条件,并说明其原因。(吉林大学)

提示:“为了、由于、因为” 作为连词和作为介词有不同的表现。作为连词都能连接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分句和句子,在充当介词时主要用于引介原因和目的短语,区分这组连介兼类的基本方法就是根据其所引导的成分的结构形式:凡是引导的成分是一个小句或复句形式,它就是连词;凡引导的成分是一个单词、体词性短语,它就是介词。(注意:作为连词和作为介词有不同的语义关系。句间连词表示“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而介词却只是表示句内关系。)因为他,我们没去成。(介词)因为他努力了,所以成绩上去了。(连词)

这几个词后面如果是谓词性短语,学界有不同的认识:因博学多才而闻名于世

由于粗心大意,她失去一次很好的机会。我们认为,充当介词宾语的主体当然是体词性词语,但也可以是非句子形式的谓词性词语,所以我们认定上面的例子里的“因、由于”仍然是介词。

13.介词和连词的特点及关系。(吉林大学)

介词的基本功能:附着定位,不能单用,不作谓语,不能连用。介词的特殊功能是指没有完全虚化的实词性功能:附在谓词词语或小句之前;(当尖嘴的布谷鸟在山前一叫,人们就开始了第一次播种。)与介引的宾语一起来回答问题;可以受副词、助动词的修饰;(就因为你的缘故)可以用正 反并列式提问。(从不从北京出发)

连词是一种具有多层级连接功能的虚词,既可以连接词和短语,也可以连接小句和句子,还可以连接句子和句组。除了连接功能外,还兼有修饰的语义功能和表述的语用功能。句法功能上有四个方面的特征:①连词是粘附的,本身不能单说,也不能同被连一方单说。②连词不能其他词语修饰。(连词前的修饰语不是修饰连词本身的,而是修饰整个分句的)③同类连词不能在同一层次上连用。④连词可以位于主语之前也可以位于主语之后。

现代汉语中介词与连词的纠葛表现为两组词:(1)和、跟、同、与(2)因、以、因为、由于、至于、为了

一般认为这两组词是介词兼属连词。

14.“他在家里看书”和“他在学校打球”一类句子,有人认为“在”是动词,因而分析为连动句,有人认为“在”是介词,因而分析为带状语的动宾句。你觉得哪一种分析更符合汉语事实,更便于实际教学?为什么?(上海师大)

我们认为后一种分析更符合汉语事实。A.认为“在”是动词的原因我以为有这样几点:①汉语的所谓介词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②“在”仍处于虚化的过程当中,存在实义动词的用法,其意义就是表示存在,其功能和其他实义动词一样可以用肯定否定形式来提问(他在不在?),前面可以加否定词(他不在。),也可以单独来回答问题,单独成句。即使“他在家里看书”“他在学校打球”这样的句子都还可以用“在”的肯定否定形式表示疑问,“在”前还可以加否定词。这可能就是赵元任先生说的介词的“过渡性质”。③“他在家里看书。”和“他在家里。”这两句中的两个“在”很难说在语义上有什么差别。“他在家里看书”似乎和“他在家里+他看书”等值。

B.尽管说将“在”一律分析动词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名词语”和动词语连用后,“在”已经和实义动词产生了很大的不同。“他在家(里)看了书”不能再否定“在”,也不能再用“在”的肯定否定方式提问。(﹡他不在家里看了书﹡他在不在家里看了书)却可以说“他是不是在家里看了书”,究其原因,我认为“在”在“他在家(里)看书”里兼有“空间义和时间义”,当和“在+名词语”连用的动词出现表示实现的时间词语后,前面不再能用否定词。而“他是不是在家里看了书”能说,说明“在”在这里已经只是介引事件、动作等发生的处所了,主要动词已成“看”。如果真的要把“在”“看”都看成主要动词问的话,必须分成两问:他是不是在家?是不是看了书?一问的话,问的必是 “是不是看了书”,“在家里”只能是“看了书”的场所。当“在+名词语”与动词连用后,它指的是事件或动作发生的处所,与事件或动作参与者的处所无关时,“在”已不是主要动词而是次要动词(介词)了。与“他在家里看书”平行的是:“他在黑板上写字”“他在马桶里找钥匙”中“在黑板上”“在马桶里”只能分析为“他写字”“他找钥匙”的处所;如果分析为连动句,不是变成了“他在黑板上+他写字”“他在马桶里+他找钥匙”么?显而易见这是行不通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他在家(里)看书”应与“他在黑板上写字”一样,将“在”分析 为介词。

13.①比较分析各组中两词语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002北京大学,10分)

出品——制品

开心——开会

豁然——显然

会议——会上

②分析下列词语语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003北京大学,20分)

希望——渴望

但——却

曾经——同时

通红——漂亮

③分析下列每组词的差异。(2004北京大学,10分)

雪白——高兴

近来——马上

感觉——感激

今天——时间

件——碗 ④指出下列各组词在语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005北京大学,20分)

市民——晚上

矫健——中型

现在——正在但——却 14.辨析异同(2009中国传媒大学,分)

(1)雪崩——雪白

(2)可笑——搞笑(3)合并——合格

(4)笔友——笔误

提示:(1)从构词方式看,前者是陈述式,后者是偏正式。从词性功能看,前者是动词,后者是状态形容词。从色彩上看,前者是中性,后者带有褒义性。

(2)从构词方式上看,“可笑”一般认为是不可分析的单纯词,“搞笑”是述宾式;从词性功能上看,“搞笑”是动词,“可笑”是形容词。从色彩上看,“可笑”有时带有贬义,有时是中性,“搞笑”呈中性。从看,“可笑”属于普通话词,“搞笑”属于方言词。

(3)从构词方式看,前者属于并列式,后者属于述宾式。从词性功能上看,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形容词。

(4)从构词方式看,从词性功能上看,“笔误”是动词兼属名词,“笔友”是名词。词的用法

1.我们可以说:“在教室里”或者“在教室”,却不能说成“在书包”只能说“在书包里。请联系所学的知识对这一现象予以解释。(吉林大学)

处所词里面的地名后不加方位词,一般名词后加方位词,名词兼处所词(学校、工厂、医院)具有二重性,加方位词表示单位或机构,不加方位词表示处所。

2.“些”和“点”都是表示不定量的量词,为什么可以说 “我一点也不知道”,不可以说“我一些也不知道”? 提示:这两个不定量词前头只能加“一”。“一些”表示的量要比“一点儿”多。否定极小量等于否定全量,所以只能选用“一点”。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语法意义进行归类,并分析其用法及语法意义。(2005华中科大,4分)①我们到底追求什么呢?(疑问代词单用,问事物,表疑问)

②你真的什么都不要吗?(疑问代词的引申用法,用在“都”前,表任指)③我要什么就拿什么。(引申用法,两个“什么”照应,表任指)

④这些年总想做点什么,又总是一事无成。(引申用法,表虚指,即表示不确定的事物)⑤谁拿了别人的东西谁跟人走。(两个“谁”前后照应,表任指)

⑥女人一天到晚唠唠叨叨,谁谁谁出国啦,谁谁谁买了车子啦„„(通过重叠,转述不知道的人或无须说出名字的人,表虚指)

⑦刚才好像谁给你打了电话。(虚指)⑧他谁都不认识。(用在“都”前,表任指)

4.什么是借用量词?借用量词借用的一般依据是什么?(2004南开,8分)

临时借用名词、动词等表示计量单位的词叫借用量词。包括①借用名量词:桶、船、碗(名词),捆、挑、担(动词)②借用动量词:脚、眼、刀(名词),看、想(动词)

借用的依据是:借用量词跟客观事物有语义联系。借助数量框架,根据“可容”或“可附”的联系借用为名量词。(一书架书、一脸汗)根据“可计量”的联系,借用为动量词(看一看)

5.“鸟落在树”这个结构里,应该加上个方位词“上”,“把行李放在北大里”应去掉方位词“里”。用介词“在”构成表处所的介词结构至少有两种格式:1)在+名词性单位

2)在+名词性单位+方位词

问:什么情况下要用方位词,什么情况下不用?(2002吉林大学,10分)

处所词里面的地名后不加方位词,一般名词后加方位词,机构名称具有二重性,加方位词表示单位或机构,不加方位词表示处所。

6.分析“二”和“两”的用法区别。(2009上海外国语,15分)二者都代表2,但用法有差异。

A当数字读时,倍数、小数、分数等都用“二”,序数中也只能用“二”。

B度量衡单位量词前,一般用“二”,但“米、吨、公里”等新兴的度量衡单位量词前大都用“两”。

C“十”“百”前一般用“二”“千、万、亿”前多用“两”,即使数目词“千、万、亿”以2开头时,也必须读成“两”。

D作为单个数用于量词前(不包括度量衡单位量词),用“两”,但作为两位以上中任何位上的数字时,一律用“二”。

⑤成对的东西,用“两”不用“二”。(两腿、两袖)张斌P293;黄伯荣P24 7.论述汉语量词“个”的泛化问题。(2007天津师大,15分)

“个”是个体量词里用得最广泛的一个,几乎所有的个体名词——不管有没有自己的专用量词都能论“个”。(一首/个歌一条/个建议)正是“个”量词的泛化使用,有时会造成歧义。(一个学生的建议)此外“个”的泛化使用,还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朱德熙)①放在并列的数量词前边组成宾语,表示概数。得等个两三天 ②放在形容词前面组成宾语,表程度高。玩个痛快 ③放在动词的否定形式前边组成宾语,表示不停。说个没完 ④放在成语后。打了个落花流水 ⑤放在离合词中间:睡个觉、洗个澡

有人不完全同意朱先生的这一观点,认为这里的“个”并不具有“程度义”“概数义”“不停义”。程度义等是搭配的词语所带来的。“双腿来个蛤蟆跳、搞个采访”

现在一般认为(邵敬敏1984),这种“个”是其量词的进一步虚化,不再表示明确的数量意义,基本功能是使得其后的成分变成名词性,“个”在这里已经虚化为宾语的标记。

“杀了个干干净净”?

8.张岱《湖心亭看雪》中有这样的句子:“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中的量词和名词的搭配和平常不同。谈谈你对这种语言现象的看法。(2009南京师大,20分)

量词的使用表现出习惯性和一定的选择性。

9.分析“她是一位真热情的人”的错误原因(不少于200字)。(南开大学)

“她是一位真热情的人”这句话中,“真”的意义是:的确,确实。属于语气副词。语气具有动态特征,语气副词在跟其他词组合时,有一个不同于一般副词的特点,那就是它的动态性。所谓动态性,就是指语气副词与被修饰成分之间的搭配关系,只能是动态的句子层面上的组合,而不能是静态的短语层面上的组合。也就是说,含有语气副词的谓词性短语,一般只能充当表述性成分,不能充当修饰性成分(定语和状语)。上面这句话的合法形式一般是“ 她真热情”。不妨再举一例。比较:

张三果然老奸巨猾。(合法)

那个果然老奸巨猾的张三(不合法,“果然”是语气副词)

张三有点老奸巨猾。(合法)

那个有点老奸巨猾的张三(合法,因为“有点”不是语气副词,属于程度副词)

10.一个日本学生对汉语老师说:“老师,对不起,昨天我不来,又不请假。”请联系相关知识谈一谈“不”和“没”的用法。(上海师大)

提示:“不”主要否定意愿和性状,修饰动词时主要是对意愿的否定;“没”“没有”“未”主要否定事实和变化。留学生的说法是不合乎汉语习惯的。很明显,“昨天”的事是既成的事实,应该用“没、没有”来否定。卲敬敏P217 【根据石毓智(1992)的分析,“没”和“不”的基本分工是:“没”否定具有离散量语义特征的词语;“不”否定具有连续量语义特征的词语。名词具有离散性质,所以只能受“没”否定,形容词主要语义特征是连续的,所以“不”否定它最为自由。动词具有双重的数量特征,所以它们 可以自由地被两个否定词否定。具体说,用“没”否定时,是把动作、行为作为离散的东西看,用“不”否定时则是把动作、行为看作连续性的。表现为,否定动词时,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没”和“不”往往不能自由替换,即使可以替换,也必然伴随语义的改变。注意,石把用于名词和用于动词的“没”看作一个东西,即都是离散量词语的标记。结构主义一般根据分布划分出来两个“没”,一个是副词,一个是动词。】

11.有人把“难道、简直、偏偏”等归入语气词,你认为是否合适?

提示:不合适。一是这些词都能做句法成分,而 “吗”等不能;二是这些词跟别的词发生组合时总是前置,而“吗”等总是后置。

12.请看例句:a我能弹钢琴——我会弹钢琴

b我能挑一百斤——﹡我会挑一百斤 c﹡你能犯错误的——你会犯错误的

请自己再造一些句子,并分析说明“能”和“会”的区别。

提示:①“能、会”表示主观能力做得到。但二者仍有差异:“能”往往是表示对于通常认为不容易做到的事有力量做到,“会”则多半用来说经过学习或练习获得的技能。“能弹钢琴”与“会弹钢琴”意思不一样,前者说有能力“弹”,后者说有“弹的技术”。这也是“你能犯错误的”不能说的原因,因为这不符合说话人的心理期待。(说话人不会说“你有能力犯错误”)“能挑一百斤”与“能弹钢琴”类同。

②“能、会”表示客观可能性。“会”通常表示将来的可能。

【实际上,用动态的观点看,区别是复杂的:①初次学会某种动作或技术,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他会/能游泳了)恢复某种能力只能用“能”。(他病好了,能劳动了)②表示具备某种能力,可以用“会”,也可以用“能”(a组);表示达到某种效率,只能用“能”,不能用“会”。(他一小时能打3000字)③表示有可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会”通常表示将来的可能。《现代汉语八百词》】

13.请分别分析“对——对于”、“而——而且”、“但——却”三组词用法的异同。提示:①“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一般要求中心语是个复杂形式,而“对”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没有这种要求。②都是连词,“而”是古代沿用下来的带有书面色彩的连词,能连接谓词性成分或分句,表并列、转折、递进、目的等;“而且”能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表递进。(黄本39页)

③“但”作副词,表仅仅(但见麦浪滚滚);作连词,表转折,连接分句。“却”副词,表转折,语气较轻。

14.语气词“呢”和“吗”的用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2004年苏州大学,5分)提示:参见黄本114页的表格。

15.用具体例子从意思上、形式上说明各组留学生容易混淆词语的区别。(2008中山大学,8分)(1)尽管

不管

(2)后来

以后

“尽管„”表示一种事实,后面不能用任指的词语。“不管„”表示一种假设,后面用表示任指或选择的词语。

“以后”可以单用,也可以作为后置成分,“后来”只能单用;“以后”可以指过去,也可以指将来,“后来”只指过去。“后来”还有形容词的用法:后来人。

16.比较下面每组虚词在用法上的不同。

(1)只有——除非(2)向——朝(3)进而——从而(4)因而——因此——所以

(1)a二者都强调某条件是唯一的先决条件。“只有”从正面提出某个唯一的条件;“除非”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某个条件,语气更重。b“除非”可以用在“是„”前,“只有”不能。c“除非„才”也可以说成“除非„不”;“只有„才”不能说成“只有„不”。

(2)a用“朝”的句子都能用“向”;b“向”可以用在动词后,“朝”不能;c引进指人名词时,“朝”只能用于指身体动作、姿态等具体动词,不能用于抽象动词。(向人民负责、向群众学习)

(3)“进而”强调进一步的行动;“从而”除表示进一步的行动外,还跟上文有条件或因果关系。例如:我们进行了合理的分工,进而建立了岗位责任制。

我们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4)a“所以”可以同“因为”或“由于”配合,“因此、因而”一般只能同“由于”配合。b“所以„,是因为/由于„”突出原因或理由。(书面)“因而、因此”不能放在前面。c“因而”与“因此”基本相同,但“因而”不连接句子,即不用在句号之后。

17.第一种意见主要是从它们表示的语法意义上考虑的,这些词都表示性质、状态。也考虑了它们的语法功能,那就是它们都能作定语。第二种意见更多地考虑了语法功能问题,认为“国营”等在功能上跟“性质、状态”形容词有很大不同。“国营”等语法功能较窄:除了作定语或跟助词“的”构成“的”字短语外,再没有别的语法功能。

目前,多数人认为,第一种意见最不可取。因为如果接受这个意见,由此定出的形容词就不具有“对外排他性”的自身语法特点。虽然“作定语”这一点对其内部有一致性,但并非它特有。分类有一定的相对性,考虑不同方面的用途,特别从教学语法的角度看,第二种意见可取。(华中师大)

三、句法结构

1.什么是离心结构与向心结构?

离心结构是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提出来的,它和向心结构相对而言。至少有一个直接成分跟整体的语法功能相同的结构叫向心结构。(汉语中的动宾、偏正、并列、动补都是向心结构)13 所有的直接成分跟整体的语法功能不同的结构叫离心结构。(介词结构、“的”字结构)主谓结构在印欧语中被分析为离心结构,在汉语中算啥结构,争论很大。

2.对下列短语的内部结构,语法界有哪些不同看法,谈谈您的意见和理由。东北师大

a.派人参加

请他出席

b.恨他不讲实话

喜欢你诚实

提示:a组结构,一般学者认为是动宾套接主谓形成的兼语结构(王力最早注意到汉语中的这种现象,命名为“递系式”),一般认为,在这种结构里,V1往往含有使令的意义,它后跟的名词属于兼语成分。

也有人把a、b两组都归入兼语式。理由是b组的名词既是V1的宾语,又是后面成分的主语。如张斌就是从这种语义形式出发,给兼语制定了较宽的标准,把兼语式分为四类:“使令”类兼语式,如a组结构;“喜怒”类兼语式,如b组;“称呼”类兼语式(大伙称他是老黄牛);“有无”兼语式(有个姑娘叫小芳)。

有学者认为,b组不能归入兼语式,应归入准双宾式。理由有:V1不含有“使令”义,分析成兼语式不符合原意,b组中的“不讲实话”“诚实”可以用“什么”替换表示疑问。兼语式不能这样替换。由此得出结论:N后的成分是V1关涉的内容,应该是宾语。但V1不是典型的带双宾语的“予夺”性动词,所以后面的是“准宾语”。

其实,还有一类更为特殊的:“我陪你喝酒”,如果从语义形式分析的话,“你”既是“陪”的宾语,又是“喝酒”的施事,同时“我”也可能是“喝酒”的施事,这又该分析称什么呢?有学者称之为“连谓兼语融合式”或“连谓兼语双解式。等等。

正是由于分歧较大,所以不少学者主张取消“兼语式”。朱德熙从结构形式出发,坚持把a、b等统统看作是连谓结构。朱氏看到了语义分析的不合理的一面(捉摸不定):当N是施事时,说N是V2的主语,那么当N是受事时,能不能说N是V2的宾语呢?从结构上说N只是V1的宾语。(有饭吃)我们认为,朱先生的分析很有道理,因为任何语义上的分析必须得到形式上的验证。从形式出发把它们看作连谓结构未尝不可,至于其中复杂的语义关系问题,我们可以放在连谓结构的下位层次去讨论。

3.举例说明粘合式定中词组和组合式定中词组在语义和语法功能上有那些区别。(2007南开,8分)

所谓粘合就是两个句法成分直接联结成一个句法结构;所谓组合就是两个句法成分通过虚词和语尾联结成一个句法结构。(朱德熙《语法分析讲稿》)

粘合式偏正结构:名词、区别词和性质形容词直接作定语的形式(不带“的”),该结构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单个的名词。凡单个名词能出现的地方,它也能出现。因此替换粘合式里名词,也能替换组合式里的名词。新房子——新木头房子

新的房子——新的木头房子

组合式偏正结构包括:(1)定语带“的”的偏正结构,(2)数量词或指示代词加量词作定语的偏正结构,(3)表示领属关系的偏正结构(我弟弟)。该结构与粘合式不同,它只能替换组合式里的名词,不能替换粘合式里的名词。新的房子——新的木头的房子

新房子——﹡新木头的房子

总起来说,组合式可以以粘合式为成分,也可以以组合式为成分(木头的小房子/小小的一所房子);粘合式只能以粘合式为成分,不能以组合式为成分(小木头房子/﹡新小小的房子)。附:粘合式述补结构指补语直接粘附在述语后头的格式:差远、写完、说清楚、走回去

组合式述补结构指带“得”的述补结构:走得快、看得多、写得很清楚

“看得见”的否定形式是“看不见”,“听得见”的否定形式“听不出来”,否定形式不带“得”也是组合式,不是粘合式。

粘合式述宾结构:粘合式述宾结构是指述语是单独的动词(不带补语和助词),宾语是单独的名词(不带定语)这样的结构:吃饭、说话、上课

组合式述宾结构:凡不以上条件的述宾结构都是组合式述宾结构:吃完饭、买了票、说着话、打他

4.“希望小王参加会议”、“派小王参加会议”、“告诉小王两点开会”这三个短语在结构及结构关系上有什么不同吗?如果有,请运用结构分析法证明它们的不同,同时指出造成不同的主要因素。(南开大学,7分)

希望小王参加会议——希望明天小王参加会——希望小王明天参加会议 ——希望的是小王参加会议

动宾结构(主谓短语作宾语)

派小王参加会议——﹡派明天小王参加会议——派小王明天参加会议——﹡派的是小王参加会议

兼语结构

告诉小王两点开会——﹡告诉明天小王两点开会——告诉小王明天两点开会——告诉小王的是两点开会

双宾结构

从扩展的角度来说,“希望小王参加会议”既可以在“希望”后加时间状语,也可以在“小王”后加时间状语。(可以在“希望”后停顿,也可以在“小王”后停顿。)从替换来的角度说,可以用“什么”替换“小王参加会议”来表示疑问:“希望什么”。还可以变换为“希望的是小王参加会议”可见,“小王参加会议”是“希望”关涉的对象,因此我们认定“希望„„”是动宾结构,宾语由主谓短语充当。

而“派小王参加会议”只能在“小王”后停顿,时间状语只能加在“小王”后,替换的的话,只能以“谁”来代替“小王”,而且全句要发两问,“派谁?派他干什么?”。不能变换为“派的是小王参加会议”可见,“小王”是“派”的宾语,同时又是“参加会议”的主语。因此我们认定“派„”是兼语结构。“告诉小王参加会议”可以在“小王”后加时间状语,可以用“什么”替换“参加会议”:“告诉小王什么?”可以变换为“告诉小王的是两点开会”可见“参加会议”是“告诉”关涉的内容,“小王”是近宾语,“参加会议”是远宾语。因此我们认定“告诉„”是双宾结构。

造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动词的语义特征不同。“派”含有使令的意义,“告诉”具有“给予”的意义,而“希望”既不含有“使令”的意义,也不具有“给予”义。

5.区分以下歧义(结构),并从形式上给以证明。(2008中山大学,6分)

(1)房间打扫得干净

(2)照片放大了一寸

提示:(1)可以表示“房间能打扫干净”,有时表示“房间打扫得很干净”。前一种意义带的是可能补语,后一种意义带的是状态补语。两种结构的肯定形式一样,否定形式不一样。

打扫得干净——打扫不干净(可能补语)

打扫得干净——打扫得不干净(状态补语)

另外,两种结构的肯定式也有区别。表状态的述补结构可以扩展,表可能的述补结构不能扩展。打扫得干净——打扫得很干净——打扫得非常干净——打扫得干净极了

(2)可以表示“放得大了一寸”(放得过大了),它是“放得大了一寸”的紧缩形式;有时表示“只放大了一寸”。二者的层次构造不同。

6.举例说明宾语与补语的区别。(上海师大)

参考:宾语和补语分别是述宾短语、述补短语的直接成分,这两个成分是分别对短语中位于它们前面的谓词性成分说的。

①从构成上说,宾语可以是体词性成分,也可以是谓词性成分,补语一般只能是谓词性成分。一般来说,体词和体词性短语是宾语,数量词中表物量的是宾语,表动量和时量的是补语。动词后面表示时量的词语可以用“把”提前,则该时量词语一定是宾语,不能提前的就是补语。(比较:浪费了两个钟头—休息了两个钟头)

②从意念上说,宾语的作用在于提出与动作相关的事物(受事、与事、工具等),补语的作用在于说明动作的结果或状态。

③从结构形式上说,带助词“得”或能带助词“得”的是补语。注意“觉得、晓得”是动词,这里的“得”是构词成分,不是助词,它们没有否定形式“觉不得、晓不得”(比较:看见——看不见、看得见),后面带的是宾语。

④还有一种情况需说明:“倒在河边、来自华北、出生于1986年”等现象目前语法学界存在较大分歧。胡裕树、张斌等认为以上是动宾短语,宾语是处所词或时间词,前面的“倒在„„”是一种特殊的述补短语。黄伯荣等认为是动补短语,补语是动词后的介词短语。

7.“看一下、睡两天、长很多”等结构中的划线部分,有的认为为补语,有的认为为宾语。你认为这两种分析哪种更合理?请说明理由。(2012南开大学,5分)动量、时量成分与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状态补语、程度补语相差非常大,从形式到意义很少有共同之处,归入补语很牵强。汉语学界少数学者如朱德熙等,将不带“的”的动量、时量成分处理为准宾语。但这种准宾语不涉及动词的论元结构,二元动词带了主语、宾语后仍能带动量、时量成分(他看了我三次/他写了一个月书),人们不会说“看”三元动词,可见人们心目中还不是把度量成分真正看作动词论元性质的宾语的。

这类成分与状语和宾语的原型都不同,因此有些语言学家为它们起用了一个专门的术语“度量成分”。

8.普通话中表示能吃不能吃的意思也可以说成“吃得”、“吃不得”,有人认为这两个“得”不同,前者是“吃得得”省略。请从语法的系统性角度加以分析。(2012南开,5分)

9.观察下面材料

A.今天下午

B.今年明年

明年春天

上午下午

下午三点

过去现在

不难发现,两组材料都是时间的组合,都可以描写为T1+T2(T为时间词)。但材料A里T1+T2都是偏正结构,材料B里都是联合结构。

T1+T2在什么情况下构成偏正结构?什么情况下构成联合结构?其规律如何?吉林大学2001问:(15分)

相对时间词与绝对时间词连用,遵循时间范围原则,构成偏正结构。(今天下午、明年春天)不同系列的绝对时间词连用,遵循时间范围原则,构成偏正结构(下午三点)

同一系列的时间词连用,遵循时间顺序原则,构成联合结构。(今年明年、过去现在——相对时间的连用;上午下午——绝对时间词的连用)

10.观察材料回答问题。(2002吉林大学,20分)

A.生产化肥

B.生产时间

生产汽车

生产过程

生产粮食

生产能力

生产钢铁

生产方式

生产服装

生产环节

„„

„„

1)A、B两组材料都是由“生产”加上名词组成的词组,两种词组属于何种类型?5分 2)“生产”后加上名词,在什么情况下产生A组词组,什么情况下产生B组词组?10分 3)通过论证指出“生产”的词性。5分

11.举例说明动词重叠的不同类型,包括各类在语音和意义上的特点。(2009南开,7分)动词重叠主要有三类:单音节动词是AA式,第二个音节轻声;双音节动词是ABAB式,不产生音变;动宾式双音节动词AAB式,第二个音节变为轻声。意义上的特点:时短量小。

AABB叠结形式(表示不断交错反复):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上上下下。

12.一般名词修饰名词比较自由,可是“水的密度、车的速度、鞋的质量、信的内容”中的“的”决不能省,试指出这种例外的条件。

四、句子问题

1.请分别从疑问句的结构形式和疑问程度为现代汉语疑问句分类,进而将两者结合起来,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疑问句的降级疑问序列。(上海师大)

提示:就疑问句的形式或结构来看,疑问句可分为四类: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正反问句。如果按疑问信息的有无即疑问程度可把疑问句分为三类:有疑而问,又叫真性疑问句;半信半疑,又叫测度句;无疑而问,又叫反问句或反诘句。

如果把两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来看,按结构或形式划分的四种疑问句的疑问程度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是非问句即可表有疑而问,又可表半信半疑和无疑而问。

你知道这件事吗?(有疑而问)是小李求你办的吧?(半信半疑)

从来如此,难道就一定正确吗?(无疑而问)特指问句只有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没有半信半疑。

你看,这事是谁做的?(有疑而问)我们这里谁还配讲规矩?(无疑而问)

选择问句也只有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没有半信半疑。

是五点开会,还是六点开会?(有疑而问)是妥协还是抗战?是腐败还是进步?(无疑而问)

正反问句既可以表示有疑而问,还可以表示半信半疑和无疑而问。

你去不去看电影?(有疑而问)小李是不是去了上海?(半信半疑)

我问你全世界能不能找到这样的政府?(无疑而问)

就疑问程度而言,即使是有疑而问的疑问句本身也有疑问程度的差异,一般来说,特指问句因所询问的对象全然不知,所以疑问程度最高,其次是是非问句,再次是正反问句和选择问句,所以从疑问句的疑问程度角度构成一个降级疑问序列:特指问句>是非问句 >选择问句/正反问句>测度句>反问句.2.试从语形、语义,使用条件和问句性质等方面,论述下面这三个句子的异同,并再举若干同 类例子论证:(1)你吃点什么?(2)你吃点什么吗?(3)你吃点什么呢?武大

从语形上看,三句问句都有疑问代词“什么”,都带有特指性。不同的是,(1)没有带语气词,(2)(3)两句分别带了不同的语气词。

从语义上看,(2)中有典型的疑问语气词“吗”,疑问焦点突显,疑问语气强;(3)中有并不承担表疑问语气的“呢”,使句子增加了“困惑、深究、舒缓”等语气意义。

从问句性质上看,(1)(3)属于特指问句,有疑而问,要求针对疑问代词作答。(2)属于特指性是非问句。回答时既可以是非问,也可以针对特指问。(你爱过什么人吗?——爱过/是

爱过张三)

从使用条件上看,在发问者不想过细追问,只想简捷明快地提出问题;或是对问话涉及的特定事物有所猜度,但肯定不了,希望索取答案的情况下,使用特指性是非问句。朋友招待客人,用特指性是非问,既明快,又周全,十分合适。(你喝点什么吗?)

顾客上冷饮店,肯定要喝点什么。由于顾客的行为同特定的事物联系已经肯定,问话人用一般特指问更合适。(你喝点什么?你喝点什么呢?)

3.下列句子A组不能说,B组能说,C组也能说,为什么?(华中科技,6分)A他把脚走了

B他把脚走肿了

C他把脚烫了

他把书搁了

他把书搁忘了

他把鞋扔了

他把鞋跑了

他把鞋走破了

他把书撕了

他把椅子坐了

他把椅子坐垮了

他把椅子劈了

传统的的观点认为把字句一般和“主-动-宾”这一句法格式具有变换关系,其中动词一般为处置动词。C组动词为处置动词,且满足把字句中动词不能是光杆动词的条件,所以能说。A动词没有处置意味,所以不能说。B组之所以能说,是因为动词虽不是处置动词,但“把”介引的对象在语义上不是与动词联系而是与动补短语联系,整个短语用来说明使介引成分怎样。

按邵敬敏的解释:凡能带结果补语或结果宾语的动词(致果动词)都能进入把字句,非致果动词则不能。

4.比较“他去北京了”和“他去了一趟北京”的不同。(2005上海外国语,10分)

5.什么是兼语句?它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有何区别?(2004河北大学,10分;2009南京师大,10分;福建师大)

兼语短语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区别(V1+N+V2)第一,停顿的位置不同:兼语短语只能在N后停顿,主谓短语作宾语只能在其前面的V1后停顿。第二,动词的语义特征不同:兼语短语中的V1有使动义,主谓短语的V1则没有。

第三,动作的语义关系不同:兼语短语中,V1和V2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主谓短语作宾语的结构中V1和V2则没有这种关系。第四,扩展方式不同:兼语短语中,状语只能插在N后,因为V1跟N 之间的结合紧密,中间不允许插入其他成分;而主谓短作宾语的结构,N前、N后都可以可以插入状语。第五,话语功能不同:兼语短语可以针对N来提问,(你请谁?)主谓短语作宾语则不可以。(﹡你希望谁?)【以“请他来”和“希望他来”为例】

6.简述连动句和兼语句的区别和联系。(2008华中师大,10分)7.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举例说明。(2007华中师大,10分)8.按要求造句。

1>.(2009南京师大,10分)(1)选择疑问句(2)递进复句(3)动词为“取得”义的双宾句

(4)大主语是受事的主谓谓语句(5)连谓句 2>.(2008南京师大,10分)

(1)是非疑问句(2)条件关系紧缩句(3)语气词为“的”的陈述句

(4)分句是名词性结构的复句(5)补语语义指向主语的主谓句 3>.(2006南京师大,10分)

(1)“的”字结构作主语(2)主谓短语作谓语(3)动词性联合短语作述语

(4)偏正短语作宾语

(5)主谓短语作补语

9.名词一般不作谓语,但下列结构的谓语都由名词充当:

今天国庆节

昨天阴天 明天星期日

前天晴天 请总结一下这类结构在意义上的特点。

10.什么是祈使句,举例说明祈使句对动词的选择和限制。(要求至少说出两种)(师大)

张斌P450

2010上海20

第五篇:古代汉语-语法学(三)形容词副词

第三講 語法學

(三)古漢語的詞類: 形容詞、副詞

一、形容詞

形容詞是表示人或事物性質或狀態的詞。

被形容詞修飾的事物可以區別於同類別的事物,因此有時形容詞也被稱爲區別詞。

1.形容詞的分類

1)表示性質:描寫人和事物的屬性,能接受副詞修飾:

善、良、美、智、愚、堅、強、清、濁、疾、徐、遲、速、奇、巧、貴、賤、寬大、狹隘、奇偉、單純„„

古漢語中大部分單音節形容詞都屬於這一類。

2)表示狀態:描寫事物的情態,不能接受副詞修飾: 我來自東,零雨其濛(雨一时的状态)。《詩經·豳風·東山》毛《傳》:“濛,雨貌。”

凡民有喪,匍匐(救的状态)救之。《詩經·邶風·谷風 》鄭玄箋:“匍匐,言盡力也。”

怊乎若嬰兒之失其母也,儻乎若行而失其道也。《莊子·天地》(怊乎、儻乎:迷茫的样子)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論語·述而》 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很多疊音詞、派生詞和聯綿詞屬於這一類:莞爾、徒然、欣然、殷殷、悻悻、望洋、闌珊、狼藉„„

2.語法功能

1)在名詞之前作定語:

善人、義士、良馬、深情厚誼、微言大義、小國寡民

 如果作定語的形容詞不止一個或是多音節詞,則定語和名詞之間往往加“之”: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左傳·莊公十年》 怪迂阿諛苟合之徒自此興,不可勝數也。《史記·封禪書》 2)在動詞之前作狀語:

昔者夫子居於宋,見桓司馬自爲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禮記·檀弓上》速:可以单独使用,是形容词,副词一定要和动词搭配

毛羽未成,不可以高飛。《史記·蘇秦列傳》

肥養一犬,以彩繩纓牽,並取死者所乘馬衣物,皆燒而送之。《後漢書·烏桓傳》 大王無良臣,故事紛紛至此。《史記·韓長孺列傳》 3)作謂語: 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 《孟子·盡心下》

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作谓语前面要加副词,如“今天很热” 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楚辭·離騷》

 形容詞與動詞語法功能很相似: a.能接受副詞修飾:

國家方危,諸侯方貳,將以襲敵,不亦難乎?《左传·定公四年》 其衆素飽,不可謂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b.能帶賓語: 美教化,移風俗。《詩經·周南·關雎序》 公卑邾,不設備而禦之。《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 谓词:动词、形容词 c.使動用法:

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戰國策·秦策》 d.意動用法: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下》 e.爲動用法:

聲公五年,鄭相子產卒,鄭人皆哭泣,悲之如亡親戚。《史記·鄭世家》 f.現代漢語中,都可以與助詞“着、了、過”搭配。

二、副詞

副詞是描寫行爲或狀態的各種特徵的詞,主要對謂語(動詞性、名詞性、形容詞性)起修飾、限定作用。

一般情況下不能脫離謂語而獨立存在,是謂語的重要標誌。

副詞大多在謂語前作狀語,有時在謂語後作補語,不能作主、賓、定語或謂語。副詞只是狀語的一種,但也是最重要、最典型的一種。(状语)+谓语+(补语)

副詞數量雖然多,但功能較穩定,基本上是一個封閉的、可列舉的詞類。

 大多數的副詞是專職副詞,亦即,只用作副詞。但也有一些副詞是兼類的:  副詞/形容詞兼類:虛、僞、陰、私、暗、明、難、易、輕、重„„多是狀態副詞

莽之爲人也,内實姦邪„„徒張設虚名以夸海内,莽亦卒以滅亡。[漢]徐幹《中論·亡國》

獨倚破簾閑悵望,可憐虚度好春朝。元稹《酬樂天三月三日见寄》詩  副詞/動詞兼類:偷、竊、詐„„

 副詞/疑問代詞兼類:何、安、胡、惡„„

1.分類

1)時間副詞

數量和出現次數最多,可見與動作行爲有關的時間在語言信息傳遞中至關重要。

a.時間點

a)對往事的追溯:昔、夙、嚮、曩、日、往、初、始

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李密 《陳情表》 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莊子·齊物論》 日衛不睦,故取其地。今已睦矣,可以歸之。《左傳·文公七年》 還可組合成更多雙音節副詞:昔日、昔者、夙昔、曩者、曩昔、向(嚮)者、日者、往者、往昔、當初„„

b)已然:已、業、既、業已、既已

業爲世間人,何處逃禍殃。文天祥 《五月十七夜大雨歌》 c)正在:今、正、方、見(現)高帝時大臣又皆多死,餘見無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爲丞相,因故邑封爲故安侯。《史記·張丞相列傳》

雙音節:而今、如今、只今、時見„„

d)將然:其、將、行、且、方、今、垂、欲、要 今殷其(将要)淪喪。《尚書·微子》

十八歲當一小發,服此散,亦行復差(chai)。《三國志·魏書·方技傳》 故天且風,巢居之蟲動;且雨,穴處之物擾。王充 《論衡·變動》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爲之俘矣。《史記·項羽本紀》 今夏麥垂登,而秋穀將槁。蘇軾 《祭常山神文》

将要 丰收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咸陽城東樓》 雙音節:行將、今將、方且„„

b.時間狀態(即動作的快慢緩急、短暫永久)a)時間先後:先、預、豫、後、遂、已 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戰國策·燕策三》 故兵者不可豫言,臨難而制變者也。《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 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爲侯,已又殺之。(后来又杀了他)《史記·項羽本紀》 b)時間早晚:早(蚤)、始、方、才、晚 起予者商(子夏)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論語·八佾》 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李密《陳情表》 雙音節:方始、方才、方乃„„ c)時間有間隔:俄、尋、頃、少

予之人百金,令之昆弟搏。俄又益之,人二百金。《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産,子産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悠然而逝。”《孟子·萬章上》 功勳多被黜,兵馬亦尋分。王昌齡 《塞下曲》

雙音節:須臾、斯須、俄而、俄頃、尋而、有頃、頃間、頃之、少時、少頃、少間„„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禮記·中庸》 禮樂不可斯須去身。《禮記·祭義》

d)時間緊緊相連:立、即、登、應、隨、旋、輒、便

e)動作行爲急遽突然:忽、猝、驟、斗、突、驀、疾、速、暴、乍、遽 f)動作行爲緩慢:徐、緩、遲、慢、漸 g)動作行爲持續:猶、尚、仍、還

h)動作行爲兩次、多次、經常發生:復、更、又、再、常、時、每、比、頻、屢、連 i)動作行爲由過去到說話時一直如此:雅、素、宿、初、固 j)動作行爲永久持續:永、久、恒、長 k)動作行爲持續到最後的結果:終、卒

l)動作行爲暫且、臨時發生:姑、暫、聊、權 m)動作行爲恰值某時發生:適、會、屬、恰

2)程度副詞:動作行爲或狀態達到的各種程度

a.程度高

a)至極:至、極、最、絕 b)過甚:太(泰)、已(以)

其爲人也,好善而惡惡已(过分)甚,見一惡終身不忘。《管子·戒》 c)程度高:丕、孔(非常)、重、甚、大、良、頗、雅 肅宗先聞后有才色,數以訊諸姬傅。及見,雅以爲美。《後漢書·皇后紀上·章德竇皇后》

b.程度加深:愈、益、彌、茲、更、猶、又、加

c.程度輕微:少、稍、差、略、微、小

d.程度合適、差不多:恰、正、庶、殆、幾

3)狀態副詞:動作行爲的狀態或方式

a.僞詐:僞、佯、繆、詭、矯、詐、虛、假 b.隱秘:竊、微、潛、陰、暗、私、悄、背、偷 c.公然:公、明

d.堅決:固、決、堅、斷、死、苦、專、慎 e.專橫:妄、肆、橫、擅 f.自然:自

g.徒勞:徒、空、虛、枉、白 h.難易:難、易、輕 i.擅長:善、好

j.交替:遞、迭、代、相、更、互、交、雜 k.故意:直、故、特、偏

4)範圍副詞:發出動作者或接受動作者的範圍 a.表大範圍

a)全體、總括:鈞(均)、周、達、方、通、悉、舉、備、咸、皆、並、兼、全、畢、徧(遍)、具、凡、合、盡、一、總、都 b)共同:胥、僉、偕、共、齊 c)範圍廣:廣、多

b.表小範圍

a)单獨、僅衹:徒、衹、鮮、僅、专、唯、止、直、特、但、獨、纔 b)各自、分頭:各、單、別

5)否定副詞:表示對謂語的否定或禁止

a.對敘述的否定:不、非、匪、弗、靡、蔑、末、未、亡、無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秋水》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詩經·衛風·氓》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詩經·衛風·氓》

封疆之削,何國蔑有?(封疆被剥夺,哪个国家没有呢)《左傳·昭公元年》  非:修饰名词

不:修饰动词

b.禁戒:莫、曼(漫)、不、無、毋、勿、休、別 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見,夷子不來。《孟子·滕文公上》 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杜甫 《一百五日夜對月》

c.表疑問的否定:不、否、未、無

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一般叙述否定;祈使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6)疑問副詞:表示爲什麽、怎麼或反詰

常見的疑問副詞大多由疑問代詞兼任,它們用於詢問人、事、物和處所,用作主語或賓語時,被視爲代詞,詢問方式、原因,用作狀語時,被視爲副詞。a.表示疑問或反詰:何、曷、盍、胡、奚、惡、烏、安、焉 b.衹表示反詰:豈、其、巨(詎)、寧、乃、庸 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左傳·僖公五年》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尚書·盤庚上》 沛公不先破關中兵,公巨能入乎?《漢書·高帝紀上》 其所記述,庸可棄哉?《抱樸子·論仙》

7)推度副詞:對事態、情況等的估計與推測 a.大約推度(大約、大概、或許、可能):其、莫、將、可、蓋 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嘗君賢,而又齊族也,今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其危矣。《史記·孟嘗君列傳》 文,莫吾猶人也。(做文章,我还差不多)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論語·述而》

b.肯定推度(一定、肯定):允、誠、必、實、信

8)謙敬副詞:表示自身的謙遜及對對方的尊敬 a.表示尊敬(修飾對方的行爲):幸、辱、惠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左传·僖公四年》 b.表示謙遜(修飾己方的行爲):竊、備、忝、伏、敬、謹、猥 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不需要翻译出来)臣忝當大任,義在安國。《三國志·魏志·三少帝紀》 臣伏計之,大王奉高祖宗廟最宜稱。《漢書·文帝紀》

仆,野人也„„攝官承乏,猥廁朝列(代理这个官职,填补这个空白,很不好意思地跻身朝堂)。潘岳《秋興賦》 写信时,写“××敬启”,××是表示自己,启是启向、报告的意思

2.語法功能 1)修飾謂語 a.動詞性謂語:

動詞謂語在各種謂語中佔壓倒性優勢,副詞修飾語也最多,各類副詞都能修飾動詞性謂語。

b.形容詞性謂語:

除了謙敬副詞外,各種副詞都能修飾形容詞性謂語,其中最常見的是程度副詞,尤以“最、極、絕、孔、良、甚、深、殊、至、彌、益、愈、滋、尤”等爲多。c.名詞性謂語:

判斷、否定、疑問副詞較多用於名詞性謂語前: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詩經·邶風·柏舟》 吾豈瓠(hu)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論語·陽貨》 d.數詞性謂語:

少量範圍副詞、推度副詞可用於數詞謂語前: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神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周易·繫辞上》 今滕,絕長補短,將(大概)五十里也。《孟子·滕文公上》

下载汉语语法学讲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汉语语法学讲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汉语教学调查与分析(讲义一)(合集五篇)

    汉语教学调查与分析 课程说明 一、课程目标 1.培养学习者既是教师又是研究者的专业素养,主要增强对汉语课堂教学实践的理解力、思考能力和论证能力,同时为完成学位论文积累资......

    汉语

    2014年秋季学期《职业汉语》大作业 《职业汉语》大作业 注意事项: 1、登录个人工作室,网上提交大作业; 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短文缩写(30分) 要求:仔细阅读下......

    汉语

    汉语,你在哪里 ——在中国教育培训联盟(四川绵阳)秋季大会开幕式上的演讲稿 ◆小荷作文/河马校长引子 主持人: 接下来演讲的一位,是来自江苏的,苏州的小荷作文创始人冯斌先生——......

    汉语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 教案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14 更新时间:2009-3-23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汉语语音上的两个特点:声......

    讲义

    济南外国语小升初语文真题 一、基础知识(19分) l、请看下面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在括号中画“√”,有错的画“×”。(4分) (1)清幽(yōu) 歼灭(qiān) 兴奋(xìng)......

    翻译汉语

    液压系统与气压系统 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称为流体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1795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Joseph Braman,1749-1......

    商务汉语(★)

    一个青年人在一家小信息公司颇有成就,因此想进入一家位列世界500强的大公司工作。第一次面试时,面试官问他:“你认为自己最显著的成就是什么?为什么?” 他自信地说:“我从小到大的......

    汉语十三辙

    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 发花:韵母包括a、ua、ia 梭波辙:韵母包括:e、o、uo 乜斜辙:韵母包括ê、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