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八、九、十章电化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八、九、十章电化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A.0.1 mol·dm−3 KCl 水溶液 B.0.001 mol·dm−3 HCl 水溶液 C.0.001 mol·dm−3 KOH 水溶液 D.0.001 mol·dm−3 KCl 水溶液
2.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 变化为:()A.κ增大,Λm 增大 B.κ增大,Λm 减少C.κ减少,Λm 增大 D.κ减少,Λm 减少 3.分别将CuSO4、H2SO4、HCl、NaCl 从0.1 mol·dm−3 降低到 0.01 mol·dm−3,则Λm 变化最大的是:()A.CuSO4
B.H2SO4
C.NaCl
D.HCl 4.用同一电导池测定浓度为0.01 和0.10 mol·dm−3 的同一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前者是后者的10 倍,则两种浓度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A.1 : 1
B.2 : 1
C.5 : 1
D.10 : 1 5.在Hittorff 法测迁移数的实验中,用Ag 电极电解AgNO3 溶液,测出在阳极部AgNO3 的浓度增加了x mol,而串联在电路中的Ag 库仑计上有y mol 的Ag析出, 则Ag+离子迁移数为:()A.x/y
B.y/x
C.(x-y)/x
D.(y-x)/y 6.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 0.01 mol/kg 和 0.1 mol/kg 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 1000 Ω 和 500 Ω,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A.1 : 5
B.5 : 1
C.10 : 5
D.5 : 10 7.在10 cm3 浓度为 1 mol·dm−3 的KOH 溶液中加入10 cm3 水,其电导率将:()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8.下列电解质水溶液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A.0.001 mol/kg HAc
B.0.001 mol/kg KCl
C.0.001 mol/kg KOH D.0.001 mol/kg HCl 9.浓度均为m 的不同价型电解质,设 1-3 价型电解质的离子强度为I1,2-2 价型电解质的离子强度为I2,则:()A.I1 < I2
B.I1 = I2
C.I1= 1.5I2
D.无法比较I1 和I2 大小
10.在25℃,0.002 mol/kg 的CaCl2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1,0.02 mol/kg CaSO4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2,那么:()A.(γ±)1 <(γ±)2
B.(γ±)1 >(γ±)2
C.(γ±)1 =(γ±)2
D.无法比较大小 11.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的是:()A.0.01 mol/kg NaCl
B.0.01 mol/kg CaCl2 C.0.01 mol/kg LaCl3 D.0.01 mol/kg CuSO4 12.0.001 mol/kg K2SO4 和0.003 mol/kg 的Na2SO4 溶液在298 K 时的离子强度是:()A.0.001 mol/kg
B.0.003 mol/kg
C.0.002 mol/kg
D.0.012 mol/kg 13.下列说法不属于可逆电池特性的是:()A.电池放电与充电过程电流无限小 B.电池的工作过程肯定为热力学可逆过程 C.电池内的化学反应在正逆方向彼此相反 D.电池所对应的化学反应ΔrGm = 0 14.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的电动势与 Cl−离子的活度无关?()A.Zn│ZnCl2(aq)│Cl2(g)│Pt
B.Zn│ZnCl2(aq)‖KCl(aq)│AgCl(s)│Ag C.Ag│AgCl(s)│KCl(aq)│Cl2(g)│Pt
D.Hg│Hg2Cl2(s)│KCl(aq)‖AgNO3(aq)│Ag 15.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反应不可逆:()A.Zn|Zn2+||Cu2+| Cu
B.Zn|H2SO4| Cu
C.Pt,H2(g)|HCl(aq)|AgCl,Ag D.Pb,PbSO4|H2SO4|PbSO4,PbO2 16.下列反应 AgCl(s)+ I− →AgI(s)+ Cl− 其可逆电池表达式为:()A.AgI(s)|I− | Cl− | AgCl(s)
B.AgI(s)| I− || Cl−| AgCl(s)C.Ag(s),AgCl(s)| Cl−|| I−| AgI(s),Ag(s)
D.Ag(s),AgI(s)| I− || Cl−| AgCl(s),Ag(s)17.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E/V=1.01845−4.05×10-5(t/℃-20)−9.5×10-7(t/℃-20)2, 298 K 时电池可逆放电,则:()A.Q > 0
B.Q < 0
C.Q = 0
D.不能确定
18.某燃料电池的反应为:H2(g)+ O2(g)→ H2O(g)在400 K 时的ΔrHm 和ΔrSm 分别为−251.6 kJ/mol 和−50 J/(K·mol),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A.1.2 V
B.2.4 V
C.1.4 V
D.2.8 V 19.若某电池反应的热效应是负值,那么此电池进行可逆工作时,与环境交换的热:()A.放热 B.吸热 C.无热 D.无法确定
20.某电池在标准状况下,放电过程中,当Qr = −200 J 时,其焓变ΔH 为:()A.ΔH = −200 J
B.ΔH < −200 J
C.ΔH = 0
D.ΔH> −200 J 21.有两个电池,电动势分别为E1 和E2: H2(p)│KOH(0.1 mol/kg)│O2(p)E1 H2(p)│H2SO4(0.0l mol/kg)│O2(p)E2
比较其电动势大小:()A.E1< E2
B.E1> E2
C.E1= E2
D.不能确定
22.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以实际工作电压E′放电过程中,电池的反应热Q 等于:()A.ΔH − zFE′ B.ΔH + zFE′ C.TΔS
D.TΔS − zFE′ 23.已知:(1)Cu│Cu2+(a2)‖Cu2+(a1)│Cu 电动势为E1(2)Pt│Cu2+(a2),Cu+(a')‖Cu2+(a1),Cu+(a')│Pt 电动势为E2,则:()A.E1= E2
B.E1 = 2 E2
C.E1 < E2
D.E1≥ E2 24.在298 K 将两个Zn(s)极分别浸入Zn2+离子活度为0.02 和0.2 的溶液中,这样组成的浓差电池的电动势为:()A.0.059 V
B.0.0295 V
C.−0.059 V
D.(0.059lg0.004)V 25.巳知下列两个电极反应的标准还原电势为:Cu2+ + 2e →
Cu,Ψ= 0.337 V Cu+ + e →
Cu,Ψ= 0.521 V,由此求算得Cu2+ + e →
Cu+的Ψ等于:()A.0.184 V
B.−0.184 V
C.0.352 V
D.0.153 V 26.电池 Pb(Hg)(a1)│Pb2+(aq)│Pb(Hg)(a2)要使电动势E>0, 则两个汞齐活度关系为:()A.a1>a2
B.a1= a2
C.a1 D.a1 与a2 可取任意值 27.下列电池中,液体接界电位不能被忽略的是:()A.Pt,H2(p1)|HCl(m1)|H2(p2),Pt B.Pt,H2(p1)|HCl(m1)|HCl(m2)|H2(p2), Pt C.Pt,H2(p1)|HCl(m1)||HCl(m2)|H2(p2),Pt D.Pt,H2(p1)|HCl(m1)|AgCl,Ag−Ag,AgCl|HCl(m2)|H2(p2),Pt 28.测定溶液的pH 值的最常用的指示电极为玻璃电极, 它是:()A.第一类电极 B.第二类电极 C.氧化还原电极 D.氢离子选择性电极 29.已知298 K 时,Ψ(Ag+,Ag)=0.799 V, 下列电池的E 为0.627 V, Pt, H2│H2SO4(aq)│Ag2SO4(s)│Ag(s)则Ag2SO4 的活度积为:()A.3.8×10−7 B.1.2×10− 3C.2.98×10−3 D.1.52×10−6 30.当电池的电压小于它的开路电动势时,则表示电池在:()A.放电 B.充电 C.没有工作 D.交替地充放电 31.下列两图的四条极化曲线中分别代表原电池的阴极极化曲线和电解池的阳极极化曲线的 是:() A.1、4 B.1、3 C.2、3 D.2、4 32.在电解硝酸银溶液的电解池中,随着通过的电流加大,那么:()A.阴极的电势向负方向变化 B.阴极附近银离子浓度增加 C.电解池电阻减小 D.两极之间的电势差减少 33.电极电势E 的改变可以改变电极反应的速度,其直接的原因是改变了:()A.反应的活化能 B.电极过程的超电势 C.电极与溶液界面双电层的厚度 D.溶液的电阻 34.用铜电极电解CuCl2 的水溶液,在阳极上会发生:()A.析出氧气 B.析出氯气 C.析出铜 D.铜电极溶解 35.25℃时, H2 在锌上的超电势为0.7 V,Ψ(Zn2+/Zn)= −0.763 V,电解一含有 Zn2+(a=0.01)的溶液,为了不使H2 析出,溶液的pH 值至少应控制在()A.pH > 2.06 B.pH > 2.72 C.pH > 7.10 D.pH > 8.02 36.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2+, Ca2+, Zn2+, Cu2+的电解质溶液, 已知: Ψ(Fe2+/Fe)= −0.440 V,Ψ(Ca2+/Ca)= −2.866 V, Ψ(Zn2+/Zn)= −0.7628 V,Ψ(Cu2+/Cu)= 0.337 V 当不考虑超电势时, 在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是:()A.Cu → Fe → Zn → Ca B.Ca → Zn → Fe → Cu C.Ca → Fe → Zn → Cu D.Ca → Cu → Zn → Fe 37.用Pt 电极电解CdSO4 溶液时,决定在阴极上是否发生浓差极化的是:()A.在电极上的反应速率(若不存在浓差极化现象)B.Cd2+从溶液本体迁移到电极附近的速率 C.氧气从SO42− 溶液本体到电极附近的速率 D.OH−从电极附近扩散到本体溶液中的速率.38.298 K、0.1 mol/dm3 的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0.06 V,电解此溶液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E(H2)为:()A.大于−0.06 V B.等于−0.06 V C.小于−0.06 V D.不能判定 参考答案 1.B 2.B 3.A 4.A 5.D 6.B 7.B 8.D 9.C 10.B 11.A12.D 13.D 14.C 15.B 16.D 17.B 18.A 19.D 20.B 21.C22.B 23.A 24.B 25.D 26.A 27.B 28.D 29.D 30.A 31.B32.A 33.A 34.D 35.A 36.A 37.D 38.C 二、计算题: 1.某电导池中充入0.02 mol·dm3的KCl溶液,在25℃时电阻为250 ,如改充入6×105 mol·dm3 NH3·H2O溶液,其电阻为105 。已知0.02 mol·dm3KCl溶液的电导率为0.227 S·m1,而NH4+及OH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73.4×104 S·m2·mol1,198.3×104 S·m2·mol1。试计算6 ×105 mol·dm3 NH3·H2O溶液的解离度。2.有一原电池Ag | AgCl(s)| Cl-(a=1)||Cu2+(a=0.01)| Cu。 (1)写出上述原电池的反应式; (2)计算该原电池在25℃时的电动势E; (3)25℃时,原电池反应的 吉布斯函数变(rG m)和平衡常数K各为多少? 已知:φ(Cu2+|Cu)= 0.3402V,φ(Cl-|AgCl|Ag)=0.2223 V。3.25℃时,对电池Pt |Cl2(p)Cl-(a=1)|| Fe3+(a=1),Fe2+(a=1)Pt:(1)写出电池反应; (2)计算电池反应的rG 及K值; (3)当Cl-的活度改变为a(Cl-)= 0.1时,E值为多少? (已知φ(Cl-|Cl2|Pt)=1.3583 V,φ(Fe3+,Fe2+ | Pt)= 0.771V。)4.下列电池:Pt,H2(pø)|H2SO4(aq)|O2(pø),Pt 298K时E=1.228V,已知液体水的生成热ΔfHmø(298K,H2O,l)=-2.851×105J·mol-1。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计算此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 (3)假定273K~298K之间此反应的ΔrHm为一常数,计算电池在273K时的电动势。5.291K时下述电池: Ag,AgCl|KCl(0.05mol·kg-1,γ±=0.84)‖AgNO3|(0.10mol·kg-1,γ±=0.72)|Ag 电动势E=0.4312 V,试求AgCl的溶度积Ksp。 6.电池Hg|Hg2Br2(s)| Br-(aq)|AgBr(s)|Ag,在标准压力下,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是:φθ=68.04/mV+0.312×(T/K-298.15)/ mV, 写出通过1F电量时的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计算25℃时该电池反应的ΔrGmθ,ΔrHmθ,ΔrSmθ。 7.25℃时,将浓度为15.81mol•m-3的醋酸注入电导池,测得电阻为655Ω。已知电导池常数K=13.7m-1, Λm∞(H+)=349.82×10-4S·m2·mol-1,Λm∞(Ac-)= 40.9×10-4S·m2·mol-1,求给定条件下醋酸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 8、设计一个电池使其发生下列变化 2AgBr(s)+ H2(P = 1atm)= 2Ag(s)+ 2HBr(a± = 0.1) 并求此反应在25ºC时的:(1)电动势 (2)ΔG(3)Ka (4)判断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5)若上述反应为下式时,计算其电动势 AgBr(s)+1/2 H2(P = 1atm)= Ag(s)+ HBr(a± = 0.1)。已知:ψºAgBr = 0.0711V 9.电池 Pt,H2(p)|HBr(a = 1)|AgBr(s),Ag 的E 与温度T 的关系式为: E = 0.07150298)。(1)写出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 (2)求T = 298 K 时正极E 与AgBr 的Ksp,巳知Ψ(Ag+/Ag)= 0.7991 V;(3)求T = 298 K 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可逆放电2F); (4)此电池在298K 下可逆放电2F 时,放热还是吸热?是多少? 10.对于电池:Pt,Cl2(0.5p)|HCl(0.1m)|AgCl(s),Ag,巳知 Δf H m(AgCl)=-127.035 kJ·mol−1,S m(Ag)= 42.702 J·K−1·mol−1,S m(AgCl)= 96.106 J·K−1·mol−1,S m(Cl2)= 222.94 J·K−1·mol−1。求:(1)T = 298K 时电池电动势 ;(2)与环境交换的热;(3)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4)AgCl(s)的分解压力。 11.电池Pt|H2(100 kPa)|H2SO4(0.5 mol/kg)Hg2SO4 + Hg(l)|Pt 在298 K 时的电动势为0.6960 V,已知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E=0.615 V。(1)写出正极、负极和电池的反应式; (2)计算298 K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以及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能ΔrGm;(3)计算298 K 时,H2SO4(0.5 mol·kg−1)水溶液的活度α(H2SO4)、离子平均活度a± 以及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 ; (4)试根据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计算上述H2SO4(0.5 mol·kg−1)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 ±,并与(3)问中结果比较并分析{A=0.509(mol·kg−1)−1/2}。 习题答案: R125011.解:=R2=(105×0.277)S·m-1=69.3×10-5 S·m- 169.310 5m=/c= 6105103 S·m2·mol-1 =0.0115 S·m2·mol-1 =(73.4 + 198.3)×104 S·m2·mol1 - -m =271.7×10-4 S·m2·mol-1 m0.0115.104=0.423 所以, =m= 27172.解: (1)2Ag+2Cl-(a=1)+ Cu2+(a=0.01)==== 2AgCl(s)+ Cu 0.059161lg210.01] V = 0.05875 V (2)E=[0.3402-0.2223- 2(3)rG m=-zFE=[-2×96485×0.05875] J·mol-1=-11.337 kJ·mol-1 rG=-zFE=-RTlnK 296485(0.34020.2223)8.314298.15 lnK=-zFE/RT==9.1782 K=9.68×103.解: (1)2 Cl-(a=1)+2 Fe3+(a=1)=== Cl2(p)+2 Fe2+(a=1) (2)rG=[-2×96485×(0.771-1.3583)] J·mol-1 =113331 J·mol-12(0.7711.3583)0.05916 lg K==-19.858 K=1.387×10-20 0.0591610.059161lglg22(0.1)2]V a(Cl-)=[(0.771-1.3583)- (3)E= E-2 =(-0.5873-0.05916)V= -0.6465 V 4.解:(1) (-)H2→2H++2e(+)1/2O2+2H++2e→H2O(l)电池反应:H2(g)+1/2O2(g)→H2O(l) (2)ΔrGm=-nFE=-2×96500×1.228=-2.37×105(J·mol-1) 根据 ΔrHm==-nFE+nFT(E/T)p -2.861×105=-2.37×105+2×96500×298×(E/T)p (E/T)p =-8.537×10-4(V·K-1)(3)根据 ΔrHm=nF[E-T(E/T)p]; 得 E = 1.25(V)5.解: 负极:Ag + Cl--e-→ AgCl(s)正极:Ag+ + e-→ Ag 电池反应:Ag+ + Cl-→ AgCl(s)E=Eø-RT/Fln[a(AgCl)/a(Ag+)a(Cl-)] ∵a(AgCl)=1; ∴Eø=E-RT/Fln[a(Ag+)a(Cl-)] = E-RT/Fln(γ±m/mø) =0.4321-(8.314×291/96500)ln(0.84×0.05)=0.5766 V lnKø=nFEø/RT=22.9985;故Kø=9.73×109 AgCl的溶度积 Ksp=1/Kø=1.03×10-10 6.解: 通过1F电量时,z=1 电极反应:(-)Hg(l)+ Br-(aq)→1/2Hg2Br2(s)+ e- (+)AgBr(s)+ e-→Ag(s)+ Br-(aq)电池反应: Hg(l)+ AgBr(s)→1/2 Hg2Br2(s)+ Ag(s)25℃,100kPa时, E68.04mV6.804102V rGmzFE196484.66.804102Jmol16.565kJmol1 E21则 0.31210Vk,TpE31111rSmzF196484.60.31210JmolK30.103JmolK TprHmrGmTrSm(6565298.1530.103)Jmol12410.21Jmol1 若通电量为2F,则电池所做电功为: W`zFE296484.66.084102Jmol113.13kJmol1 7.解: Kcell13.711m2.092102Sm1 R6552.092102mSm2mol11.32103Sm2mol1 c15.81m(HAc)m(H)m(Ac)(349.8240.9)104Sm2mol1 3.91102Sm2mol1 m1.3210323.3810 2m3.9110c215.8122(3.3810)1 KCc25113.38101.8710 8、(Pt)H2(g)│HBr(a = 0.1)│AgBr-Ag (1)Eº = Ψº AgBr –Ψº H2/H+ = 0.0711 – 0 = 0.0711V E = Eº – RT/nFln a2HBr = 0.0711 – 8.314×298/2×96500 ln0.14 = 0.1894V (2)ΔG = – nFE = – 2 × 96500 × 0.1894 = – 36.554 kJ(2分) (3)ΔGº = – nFEº = – RTlnKa Ka = 254(4)ΔG < 0 能自发进行 (5)E1 = E2 = 0.1894V 9.解: 10.解: 11. 读《MBA十日读》第八、九、十章有感 — 本周阅读了其中的“经济学”、“战略”、“MBA微型课程”。“经济学”一章主要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宏观经济学三个方面进行讲述;“战略”一章从7S要素模型、价值链和一体化、战略的层次、拓展战略、行业分析、一般性战略等方面介绍战略;“MBA微型课堂”则从调研、公开演讲、谈判、国际商务、商法、商务写作、地产投资、领导力培训、理财规划等方面向读者传达最有效、最简洁的学习的一些方法,以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微观经济学相较于宏观经济学更具实用性,了解什么是机会成本、边际收益、边际成本、边际效用、价格需求弹性以及竞争的市场结构,将会在产品定位、产品定价等方面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方案,使利润边际效益和边际效用最大化,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则有助于从更高层次对将来的变化做出明智的推断提供一个参照物式的框架。凯恩斯学派认同政府及消费者支出和消费的正面作用,弗里德曼和他的货币学派则坚信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起到好的作用。两大阵营均有各自正当的理由,但在解释经济如何运作时,都没有绝对的说服力。但双方意见统一的是,都认为在某一均衡价格下供需相等。在国际宏观经济学中世界各国以“国际收支”的会计原则跟踪着各自经济的运行情况。若治理有方,该国的通货膨胀就会低,经济会持续增长而且稳定,外汇储备能保持较高水平,本国货币价值稳定。学习国际宏观经济学,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国际上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助于制订更优越的国际化战略。 公司需要有深思熟虑的战略规划,否则,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市场的牺牲品,而不是左右市场的胜利者。“战略”这一章节就从多方面讲解了一个成功的战略规划所应具备的特性。战略规划包括了两个特性不同的阶段:制定和执行。在制定阶段,“7S要素模型”是一个有益的工具,可帮助我们理清思路,进而界定并有效的解决复杂问题。战略的制定固然重要,它为人们设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但若不着眼于战略的执行,制定战略无异于浪费时间。章节最后写到:战略是动态的。竞争优势源自追求一个逐渐发展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抄袭的战略。 “MBA微型课程”中为我们筛选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快速、简洁有效方式方法,10分钟调研课程、10秒钟公开演讲课程、1分钟谈判课程、1分钟国际商务课程等等都能够在你“临时抱佛脚”的时候派上大用场。 一、单选 1、下列对管理的性质进行了阐述,说法不正确是(A)。A.管理具有时效性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D)的重要性。D.计划 3、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B)三个基本要素构成。B.目标、部门和关系 4、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A)。A.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5、根据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业的不同,组织成员可以简单地划分为(C)C.操作者、管理者 6、关于管理的含义,下列词语中(C)的表述不确切。C.放任、自由 7、某甲是一所综合大学中文系的系主任,他是一个(B)B.中层管理者 8、管理的最终目的是(B)B有效地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9、“三个和尚”的故事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主要揭示了下列各项管理职能中(C)的重要性 C协调 10、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是(D)D.一般管理 11、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B)。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12、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A)。A社会技术系统 13、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A)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A生产流程 14、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A)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A.亚当?斯密15、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C)。.C企业流程再造 16、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B)。B经济人 17、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被誉为(C)。C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18、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B)。B提高劳动生产率 19、“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D)提出来的。D.法约尔 20、管理学界对行为科学的研究是在(B)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迅速成为影响巨大的理论流派。B.人际关系学说 21、根据(B),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该针对工作性质不同的组织目标的要求,将不同能力要素以适宜的方式组合起来,发挥协作叠加的功能与优势。B、同素异构原理 22、以下(D)不属于内部选拔的途径。D、广告招聘 23、(B)是为企业寻找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最常用的途径。B、猎头公司 24、(C)是通过把候选人置于相对隔离的一系列模拟工作情景中,以团队作业的方式,并采用多种测评技术和方法,观察和分析候选人在模拟的各种情景压力下的心理、行为、表现以及工作绩效,以测量候选人的管理技术、管理能力和潜能等的一个综合、全面的测评系统。C、评价中心技术 25、任务分析、绩效分析是培训流程中(A)阶段使用的主要方法。A、了解员工培训需求 26、什么是企业“第三利润源”?(D)D.物流 27.(D)是利用运输管道,通过一定的压力差而完成气体、液体和粉状团体运输的一种现代运输方式。D.管道运输 28.(C)不属于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C.运输人员 29.从流通内部结构描述流通过程的“三流”是指(A)。A.商流、物流和信息 30.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求?(B)B.通用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 31.按配送中心的经济功能,可以分类为(A)。A.供应型配送中心、销售型配送中心 32.(C)不属于仓库的功能? C.克服了生产和消费的地理位置上的差异 33.EDI的结构组成包括(A)。A.EDI标准、EDI软件及硬件和通信网络 34.按物流作业流程,物流信息系统可分为(B)。B.进货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和库存管理系统 35.配送不包括(D)功能要素。D.退货 36.随着项目生命周期的进展,资源的投入(C)。C.先变大再变小 37.项目的“一次性”是指(B)。B.项目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38.下面不属于项目的是(D)。D.邮递员送报纸 39.项目管理的特点不包括(D)。D.成果的可挽回性 40.项目范围定义时经常使用的工具(A)。A.产品分析 41.你们团队设计一个材料清单来定义项目的工作构成,而没有采用你推荐的工作分解结构。一个客户注意到这个清单中没有涵盖项目范围变更的需求,后来这一变更需求被补充了进去。这是一个由下列哪项引起的变更要求的具体事例(D)。D.项目范围定义中的错误或疏漏 42.进度控制的一个重要部分是(A)。A.决定是否需要对进度计划偏差采取纠错行动 43.客户通知你项目必须提前5天完工,你将如何处理(C)。C.召开项目团队会议,商量在关键路径上进行赶工 44.项目质量控制与项目质量保证的关系是(C)。C.相互交叉、相互重叠的45风险识别应最先解决的是(C)。C.影响程度高,发生概率较大的风险 46、以下哪项活动不属于财务管理的内容。(C)C.管理活动 47、企业理财人员应确立(A)观念,重视利息的作用。A.资金时间价值 48、现金流是英文CashFlow的直译,就是在一段时间内的(B)。B.现金净流入 49、(D)可以缩短现金周转天数。D.延长应付账款周转天 50、企业实行全过程成本管理,意味着成本管理的范围涵盖了产品的(C)。C.整个寿命周期 51、(B)就是那些在客户看来没有价值的活动。B.浪费 52、在下列指标中,可用于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是(B)。B.流动比率 53、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意味着(C)。C.收账迅速,账龄较短 54.一般在团队中,传统的角色可以从(A)中看出。A.工作描述 55.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团队领导者不应该具备的能力是(D。D.员工服从自己的能力 56.影响团队凝聚力的因素不包括(D)。D.团队成员的水平 57.能否对员工进行授权要取决于很多方面,(D可能不会影响授权。D.团队领导的知识水平 58.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中所提到的五项修炼,不包括下面的(B)。B.团队创新 59.如果团队中存在大量的冲突,很可能是因为(C。C.团队成员之间没有足够的信任 60.管理者必须对计划做出承诺,这是因为(A)。A.只有这样,团队成员才能更加投入 61.小李的工作表现一直不错,但是最近他老是闷闷不乐,团队主管与他进行了一次交谈,原来是他的家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管帮他解决了问题,小李的工作积极性又提高了。这种情况说明团队成员和团队管理者之间(A)。A.及时沟通的重要性 62维护团队的共同意识有很多好处,下面(D)不是好处之一。D.让团队成员的个性消失 63.团队领导者不愿意授权都是有原因的,那么下面(D)是原因之一。D.没有一个人能做得像我一样好 64、目前所发生的刺激引起的压力称为(B)B.慢性压力 65、以下关于压力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D)D.压力过程具有缓解性 66、个体感受与评估刺激时不会受到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D)D.个人爱好 67、ABCD法中C代表(B)B.紧急但不重要的目标或事件 68、提供财务与服务的支持,即通过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或者提供个体得以放松或娱乐的时间来帮助减轻压力反应,这属于哪种类型的社会支持?(C)C.工具性支持 69、组织压力管理要遵循的原则不包括(D)? D.时间原则 70、当员工因为工作内容单调而产生厌烦感时,组织可以通过(B缓解。B.工作丰富化 71、王先生毕业于上海某医科大学,当年因为学业出众,作为佼佼者被某知名三级医院录用,可是他工作没多久,就因为和科室里的同事相处不好,觉得受他们排挤,能力不被领导认可,工作压力大就毅然辞职了。王先生的压力来源于(C)。C.人际关系 72、遇有负面情绪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C)C.宣泄 73.识别压力预警信号,可从下面哪一方面进行识别?(D)D.以上都包括 74.以下哪个选项属于非正式沟通的方式(D)D.网上聊天 75.以下不属于管理沟通要素的是(D)。D.思想 76.以下不属于沟通中个体障碍的是(C)。C.目标差异 77醒目、准确、可查阅、可保存、正式、方便快捷等,这属于以下哪种沟通技能的优点(C)C.书面语言沟通 78.沟通者可信度的因素包括沟通者的(D)。D.以上都是 79.当沟通者认为沟通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或下属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问题时,则更适合采用(B。B.咨询性策略 80.以下不是沟通信息策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AA.激发受众 81.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应努力避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对内、对外两个层面上,保持信息管道的双向畅通。这指的是危机沟通的(B)。B.信 息对称 82.在冲突沟通中,当争议双方都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此时适宜采用(A)策略。A.和平共存 83.以下哪条不属于书面语言沟通的“4C”原则?(D)D.理性 84、关于危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A危机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定义的85、那些直接或间接受到危机影响,并遭受实际损失的人是(B)B危机受害者 86、危机预警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A)A危机预警信息系统 87、危机事件突发期的管理叫做(B)B危机预警 88、危机事件持续期的管理叫做(C)C危机控制 89、管理者应当在危机的(D)承担危机各个阶段的决策、领导和控制职责。D危机所有阶段 90、下列不属于危机基本特征的是(C)C社会性 91、突发事件最基层的行政责任主体是(B)。B县级人民政府 92、政府采取危机应对措施必须有宪法上的授权,并且政府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必须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这即告诉我们,政府在危机应对中应当遵循(A)。A合法性原则 93、下列关于危机决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A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条件充分的情景下做出的二、判断正误并改正 (√) 1、危机爆发时间的不确定性、状态的不确定性、影响的不确定性和危机回应的不确定性等。 (×) 2、危机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 (√) 3、危机管理者的直接任务是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 (×) 4、危机管理的基础工作不包括危机风险识别。 (√) 5、危机既包含着危险,也包含着机遇。 (√) 6、危机通常遵循一个特定的生命周期。 (×) 7、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是唯一的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只能被置于被动的配合与执行地位。 (×) 8、对于因采取危机措施的需要而给公民的财产和权利造成损失的,事后不需要补偿。 (√) 9、危机管理中统一的指挥体制可以节约管理成本。 (×) 10、危机处理过程中为了减少群众的恐慌,应当有选择的公开信息。 (×)11.解码是发送者把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等信息根据一定的语言、语义规则翻译成可以传送的信号。 (√)12.通客体策略突出了沟通者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和传递信息这个本质。 (×)13.沟通者不但要把信息传递给对方,还需要了解对方的反应,确认信息传递出去之后的效果,这反映了管理沟通的策略性的特点。 (√)14.理沟通有利于领导者激励下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氛围,提高员工的士气。 (√)15.现实中,人们往往重视语言沟通,而忽视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意义。事实上,非语言信息往往能够更有力地传达信息。 (×)16.所谓正式沟通,是指组织成员私下的交谈、传闻和“小道消息”等。非正式沟通一般体现的是感情交流的功能。 (×)17.进行自我剖析,关键是分析个人的协调能力。 (×)18.知策略一般用于沟通者在权威或信息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但受众有最终决定权的状况。 (×)19.理沟通是组织变革中的重要内容,但它仅存在于组织变革部分环节。 (√)20.管理沟通的对象既有个人,也有群体和组织。 (√) 21、适度的压力并不是坏事。 (×) 22、当你被一头狮子追赶时,你可能比刘翔跑得还快。这说明压力就是动力。 (√) 23、具有高成就感的人由于追求成就感往往容易感到工作压力。 (×) 24、内控型人格的人比外控型人格的人排遣压力的渠道和方式多。 (×) 25、运用重要—紧急事件区分表法时,应将主要精力用于表格Ⅳ中的事件。 (√) 26、工作要求与较多人进行接触与沟通,容易让员工产生高压力。 (×) 27、当因为组织变革给员工在安全感方面造成压力,组织应该放弃变革。 (×) 28、环境的变化包括社会环境、组织环境。当一个人已经适应了一个环境时,就不会产生压力。 (×) 29、只要组织实施了公平公正的绩效考评程序,员工就不会产生压力。 (×)30、通过个体的压力管理可以彻底消除压力。 (×)31.领导者信任其团队时,就会将一切任务的管理权交给他们。 (×)32.只要有良好的团队,就会有良好的决策。 (√)33.团队中成员和领导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信任,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就不可能。 (√)34.能够共同协作是团队工作的优势之一。 (√)35.团队领导必须确保批评是针对事实,不要针对个人,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团队成员间融洽的气氛。 (√)6.优秀的团队文化能够代替刻板的规章制度,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 (√)37.授权可以将团队领导者从常规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去执行更重要的任务。 (×)38.只要制定出SMART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就能够实现。 (√) 39、财务管理的对象就是资金运动。 (×)40、利润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联系。 (√) 41、现金是一种非收益性资产,持有过多会影响企业投资收益的提高。 (×) 42、现金流预算是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手段,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一种预测方法。 (√) 43、成本定额管理的关键,首先在于制定标准消耗量。 (×) 44、利润表上反映的是时点数,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是时期数。 (×)45.项目的生命周期可归纳为四个阶段,这种划分是固定不变的。 (×)46.项目管理的客体是项目管理者。 (×)47.项目范围的变化一般不会影响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或其他项目目标。 (×)48.项目范围说明书是项目范围定义的工作结果。 (√)49.项目活动时间估算不能仅考虑活动所消耗的实际工作时间。 (√)50.客户是项目质量是否达到要求的最终裁判者。 (√)51.项目风险管理为项目组织提供安全的经营环境,促进项目实施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降低决策的风险水平。 (×)52.项目收尾阶段风险最大。 (×) 53、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将“结构”改为“部门” (×) 54、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及其各种资源。将“组织及其各种资源”改为“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55、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将“计划”改为“决策” (×) 56、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静态的协作过程。将“静态”改为“动态” (×) 57、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基础。将“基础”改为“标准” (√) 58、愈是高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长,综合性愈强。 (×) 59、管理的一般职能来源于管理的科学性性质,内容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将“科学性”改为“二重性” (×)60、决策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将“决策”改为“计划” (×)61、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复杂性。将“复杂性”改为“实践性” (√)62、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包括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63、梅奥认为,人们在共同工作中,由于兴趣、感情或归属等因素而形成的组织体系,这就构成了正式组织。将“正式组织”改为“非正式组织”(×)64、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没有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65、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将“决策”改为“指挥 (√)66、“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67、权变管理学派德主要代表人物是西蒙。将“西蒙”改为“卢桑斯” (√)68、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经典战略理论、产业结构分析和核心能力理论三个阶段。 (×)69、泰罗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将“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改为“提高劳动生产率” (×)70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将“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改为“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 (×)71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将“行政管理理论”改为“一般管理理论” (×)72、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将“经济效益”改为“企业竞争力” (√)73、一般情况下,被选者越多,越容易选出合适的人才。 (×)74、择优而用意味着任何岗位都应选择最高级的人员来担任最好。 (×)75、当组织出现职位空缺时,面向社会招聘是唯一办法。 (×)76、用人应量才适用、任人唯全、用当其时。 (×)77、组织在进行员工培训时应紧跟时代步伐,流行什么就培训什么。 (×)78、我国人力资源数量庞大,人才市场供应充足,因此对大多数组织而言,无需进行人才梯队建设。 (√)79、在制定考评办法时,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考虑,要看到绩效的动态特点和长远影响,不能以过去评价现在和未来,更不能主观臆断。 (√)80、使用结构化面试减少了非结构化面试的不一致和主观性,增加了面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81.运输管理职能部门在物流管理中起着龙头作用,各下属单位需用的物品报计划科确认后,发送调运任务。 (√)82.客户服务是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联系的重要环节,是物流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企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 (×)83.ECR是指物流企业面对多品种,小批量的客户,不是储备了“产品”,而是准备了各种要素,在客户提出需求时,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条件,及时完成配送,提供所需服务或产品。 (×)84.对方贸易伙伴在收到信息后,按相同的操作将EDI标准格式文件转化为企业的贸易文件。 (√)85.配送企业只有真正实现零库存,用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零库存,尽管即时配送的成本较高,但这是现代化配送的重要发展方向。 (×)86.一般来讲,在买方市场下,企业成品销售需要有较大库存支持,其配送中心需要具备较弱的储存功能。 (√)87.配送活动能够使分散的经营活动协调运行,减少社会范围内的迂回运输、交叉运输、重复运输等现象,创造更多的物流经济效益。 (√)88.与一般运输形态不同的是,配送运输是较短距离、较小规模、频度较高的运输形式,它是面向用户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二次运输”,一般使用汽车作为运输工具。 (√)89.在配送活动中,货物储存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是暂存形态,另一种是储备(包括保险储备和周转储备)形态。 (×)90.对于要入库的货物,关键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核对数量、二是核对质量。 简答题 1.物流管理的目标有哪些? 答:物流管理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向用户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即在需要的时间,将所需要的物品以合适的方式按照指定的时间送达到需要的场所。物流管理的目标具体包括:快速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整合运输、产品质量以及生命周期支持等。(1)快速反应关系到企业能否及时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的能力。信息技术提高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物流作业,并尽快交付所需存货的能力。快速反应的能力把物流作业的重点从根据预测和对存货储备的预期,转移到从装运到装运方式对客户需求做出迅速反应上来。(2)最小变异就是尽可能控制任何会破坏物流系统表现的、意想不到的事件。这些事件包括客户收到订货的时间被延迟、制造中发生意想不到的损坏、货物交付到不正确的地点等。传统解决变异的方法是建立安全储备存货或使用高成本的溢价运输。信息技术的使用使积极的物流控制成为可能。(3)最低库存的目标是减少资产负担和提高相关的周转速度。存货可用性的高周转率意味着分布在存货上的资金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因此,保持最低库存就是要把存货减少到与客户服务目标相一致的最低水平。(4)整合配送运输。最重要的物流成本之一是运输。一般来说,运输规模越大及需要运输的距离越长,每单位的运输成本就越低。这就需要有创新的规划,把小批量的装运聚集成集中的、具有较大批量的整合运输。(5)由于物流作业必须在任何时间、跨越广阔的地域来进行,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被强化,因为绝大多数物流作业是在监督者的视野之外进行的。由于不正确的装运或运输中的损坏导致重做客户订货所花的费用,远比第一次就正确地履行所花费的费用多。因此,物流是发展和维持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改善的主要组成部分。(6)某些对产品生命周期有严格需求的行业,回收已流向客户的超值存货将构成物流作业成本的重要部分。如果不仔细审视逆向的物流需求,就无法制订良好的物流策略。因而,产品生命周期支持也是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2.简述运输的功能? 答:运输是物流作业中最直观的要素之一。运输提供两大功能:产品转移和产品储存。(1)产品转移:无论产品处于哪种形式,是材料、零部件、装配件、在制品还是制成品,也不管是在制造过程中,将被转移到下一阶段,还是实际上更接近最终的顾客,运输都是必不可少的。运输的主要功能就是产品在价值链中的来回移动。既然运输利用的是时间资源、财务资源和环境资源,那么,只有当它确实提高产品价值时,该产品的移动才是重要的。运输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最低的时间、财务和环境资源成本,将产品从原产地转移到规划地点。此外,产品灭失损坏的费用也必须是最低的。同时,产品转移所采取的方式必须能满足顾客有关交付履行和装运信息的可得性等方面的要求。(2)产品储存:在仓库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利用运输车辆储存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可以采取的一种方法是,将产品装到运输车辆上去,然后采用迂回线路或间接线路运往其目的地。在本质上,这种运输车辆被用作一种储存设施,但它是移动的,而不是处于闲置状态。实现产品临时储存的第二个方法是改道。这是当交付的货物处于在转移之中,而原始的装运目的地被改变时才会发生。 3.简述项目管理的特点。 答:工作总是以两类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的,一类是持续和重复性的,另一类是独特和一次性的。任何工作均有许多共性,现代项目管理认为,项目管理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活动的整体性。项目中的一切活动都是相关联的,构成一个整体。多余的活动是不必要的,缺少某些活动必将损害项目目标的实现,因此项目管理具有整体性。(2)管理的独特性。项目管理的独特性是指项目管理既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服务的运营管理,也不同于常规的行政管理,它有自己独特的管理对象、管理活动和管理方法与工具,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活动(3)目标的确定性。项目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目的性,一切项目管理活动都是为实现“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这一目的服务的。 4.简述项目范围规划的工具和技术。 答:(1)专家判断。可以利用各领域专家来提出或评价各种方案。任何经过专门训练或具有专门知识的集体或个人均可视为领域专家。领域专家可以来自于咨询顾问,职业或技术协会,行业协会等。(2)成果分析。通过成果分析可以加深对项目成果的理解。它主要运用系统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分析、功效分析和质量功能展示等技术确定其是否必要、是否有价值。(3)项目方案识别技术。这里的项目方案是指实现项目目标的方案。项目方案识别技术泛指提出实现项目目标方案的所有技术。管理学中提出的许多现存的技术,如头脑风暴法和侧面思考法可用于识别项目方案。(4)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就是估算不同项目方案的有形和无形费用和效益,并利用诸如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财务计量手段估计各项目方案的相对优越性。项目质量保证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质量保证是“为了提供信用,证明项目将会达到有关质量标准,而在质量体系中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工作活动”,它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1)质量保证的依据。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控制检测结果、过程改进计划等是质量保证的重要依据。(2)项目质量保证的工具和技术。质量审计是对其它质量管理活动的结构性复查;过程改进系指按照过程改进计划中列明的步骤,从组织和技术角度识别所需的优化,也包括对遇到的问题、约束条件和无价值活动进行检查。(3)质量保证的成果。主要包括请求的变更、更新的项目管理计划等。 6、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目标有什么优缺点?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以下优点:(1)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既考虑了股东的利益,又充分考虑了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2)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联系。(3)企业价值最大化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所起的作用更大。这种观点的缺陷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最大的问题就是其计量问题。从实践上看,可以通过资产评估来确定企业价值的大小,但具体技术环节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7.谈谈质量成本及其管理的内涵。答:质量成本概念是TQM的倡导者、质量管理大师费根堡姆提出的。质量成本是指企业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标准上而需支出的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发生的损失两者之和。一般包括: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外部缺陷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质量成本管理,是指根据预定的质量成本目标,对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所有质量成本,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或不断推广先进经验,以促进产品质量成本不断下降,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而实施的一种管理行为。 8、资产负债表能提供哪些信息?答: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如下信息:第一,可以提供某一日期资产的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第二,可以提供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以及清偿时间;第三,可以反映所有者所拥有的权益,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此外,资产负债表还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如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计算出流动比率;将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计算出速动比率等,可以表明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从而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9.简述管理沟通的含义和特点 答:含义:沟通者为了某一目的,运用一定的策略和手段,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相应的反应和反馈的整个过程称为管理沟通。特点:第一,目的性。管理沟通是为了达成预定的管理目标。第二,双向性。管理沟通是沟通双方的相互行为。第三,渠道性。管理沟通需要有效的中介渠道。 第四,策略性。管理沟通需要设计有效的策略。 10简述管理沟通策略答:管理沟通策略是指基于管理沟通的目标而制定的实现该目标的各种行动方案或具体的计划、措施、方法和技巧等。管理沟通策略主要包括沟通主体策略、沟通客体策略、信息策略以及渠道策略。 沟通主体策略,又称沟通者策略,是指作为沟通主体在沟通之前必须思考或制定的沟通方案或具体的计划、措施、方法和技巧等。 沟通客体策略最根本的前提是要了解沟通客体是谁,分析他们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动机,学会和他们接触。 管理沟通的信息策略是指沟通者在进行自我分析和沟通对象分析之后,进一步思考如何将信息有效地传达给受众而制定的相关对策、措施。 渠道策略是指对沟通活动中信息传递的渠道选择,即通过自我沟通和换位思考,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以实现沟通的目标。渠道策略要解决的是有 哪些可供选择的沟通渠道,如何选择正确的沟通渠道。 11.简述影响团队士气的因素。答:影响团队士气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团队目标的认同与否。如果团队成员赞同、拥护团队目标,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要求和愿望在目标中有所体现,士气就会高涨。(2)利益分配体系是否合理。组织的利益分配体系应合理,以鼓励员工共同合作,提高士气,而不是增强员工之间的竞争气氛。组织中的晋升、加薪和其他形式的认可,应该给予那些善于在团队中与其他成员合作共事的个人。只有在公平、合理、同工同酬、论功行赏的情形下人们的积极性才会提升,士气才会高昂。(3)团队成员对工作产生的满足感。个人对工作非常热爱、感兴趣,而且工作也适合个人的能力与特长,士气就高。(4)团队内部的和谐程度。团队内人际关系和谐,团队成员之间互相赞许、认同、信任、体谅,通力合作,这时凝聚力就会很强,很少出现冲突,就会提高士气。相反,发生内讧、窝里斗的团体,即便欲努力工作的成员也缺乏条件,只会耗费能力和资源,延误发展机会。 12.如何理解团队文化建设。答:团队文化是由团队价值观、团队使命、团队愿景和团队氛围等要素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建设团队文化的关键就是在团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提炼团队的价值观、团队使命和团队愿景,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相对固定的团队氛围。团队文化建设是团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选好优秀的团队领导。优秀领导人有着独特的领导魅力,这包括优秀的表达能力,善于聆听他人,善于说服,卓越的组织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领导人的素质有多高,决定了团队最终能走多远。(2)建立共同愿景。团队愿景从管理哲学角度来讲就是解决团队是什么,要成为什么的基本问题,是团队中大家共同愿望的景象,它是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在人类团体活动中,很少有像共同愿景这样能激发出强大的力量。(3)提升团队士气。组建团队时,团队领导要确保团队成员对团队目标的一致性,使团队成员认可和赞同团队目标,感觉他们的要求和意愿在团队目标中有所体现,以提升团队士气。 13.简述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答: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通常有以下几种:(1)团队结构。团队结构包括团队规模、团队成员异质性、团队成员间的熟悉度等方面。有研究认为,团队的规模和团队成员的异质性越大,团队成员获得信息的渠道越畅通,团队绩效就越容易得以提升。(2)团队成员的心理因素和性格特征。间接经验或示范和反馈影响团队绩效,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情感评价反应和可知觉的团队功效感来调节的。团队成员的团队功效感越高,其团队绩效也就越高。(3)团队的激励。激励理论认为,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由于受目标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经常被部分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所破坏,而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够减轻这种行为,而且能够提高团队绩效。(4)其他因素。除以上因素外,团队目标完成情况、顾客满意度、工作完成的质量、团队人际关系的建立及维持情况等也会影响团队绩效。 14、什么是EAP项目?实施该项目中可以采取哪些模式?每一模式有哪些优点? 答:EAP项目是由组织为帮助员工及其家属解决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由组织出资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在实施EAP中,有四种模式可供选择。第一种是内部模式,也就是在组织内部设置一个专门部门,由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咨询等专业背景的专职人员从事EAP服务,可以放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会,也可以独立于所有部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针对性强,适应性好,能全面了解员工的状况,并提供及时的服务。内部模式一般适宜于比较大型的和成熟的组织。第二种模式是外部模式,即聘请外部专业的EAP机构向员工提供帮助,组织与专业的EAP公司签订合同,并有专人负责与EAP公司联系和协调。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所有EAP服务都由专业人员完成,专业性强,保密性好,能够将最新的技术应用到实际服务中。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75%以上的企业都聘请有EAP专业公司为自己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服务。第三种是组合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内部与外部模式联合起来,部分职责由内部EAP人员完成,其它职责由签约外部EAP专业人士完成。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联合优势。第四种模式是联合模式,即若干组织联合成立一个专门的EAP服务机构,由专职人员为这些组织的员工提供专业的服务,这种模式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经费。 15、在针对工作压力源进行压力管理时,组织可采用哪些方法对工作进行再设计呢?答:工作再设计简单来说也就是重新设计员工的工作,指重新确定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方法,以及该工作如何与其他工作相互联系起来的过程。工作再设计的内容涉及员工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关系、工作环境等。包括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工作轮换及改变工作环境等方式。 16、个体可以通过哪些策略缓解压力?答:个体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是针对压力源造成的问题本身去处理,主要从个人认知方面入手,提高认知性自我管理技能;第二是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提高应对性自我管理技能,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第三是寻找压力缓解的社会途径,提高支持性自我管理技能;第四是提高保护性自我管理技能,主要包括静坐冥想、放松与体育训练、合理膳食等方面。 17、如何有效管理因组织变革导致的员工压力?答:组织变革在安全感和技能方面给员工造成一定的压力,但不能因为员工不适应变革甚至是抑制变革就放弃对组织结构的优化和提升。所以要想顺利推行变革,同时又减轻员工的忧虑感,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如何有效推动组织变革,并能使员工的压力处于合理范围,可以通过从组织变革的三个环节分别进行。一般来说,组织的变革会经历解冻现、移动到新状态、重新冻结新变革使之持久这三个环节(见图9-5)。组织可以在不同的环节采取不同的策略。在第一阶段,组织压力管理的重点即创造变革的动力。让员工清醒认识到过去的均衡已不能满足组织发展需要,将员工注意力转移到变革的必要性上,而不是沉迷于过去的行为方式,同时是让员工减少对于变革和未来的恐惧,增加他们的变革信念。在第二阶段管理的重点即指明改变的方向,实施变革,使员工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创造一种未来愿景,综合考虑达成这一目标所需要的步骤。通过愿景激励员工,打消他们对变革结果的疑虑,减少不确定感;需要让员工明确成功变革应该具备的态度和行为,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变革中来,将压力化为前进的动力。第三阶段的重点是把组织稳定在一个新的均衡状态,保证新的工作方式不会轻易改变。让员工能够检验自己和他人对于变革的态度和行为,同时组织要对员工的变革成果持肯定态度,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作用,增强对变革的信心,可以从员工中选择标杆实施奖励。 四、案例分析 1.三个和尚在一所破寺院里相遇。“这所寺院为什么荒废了?”不知是谁提出的问题。“必是和尚不虔,所以菩萨不灵。”甲和尚说。“必是和尚不勤,所以庙产不修。”乙和尚说。“必是和尚不敬,所以香客不多。”丙和尚说。三人争执不休,最后决定留下来各尽其能,看看谁能最后获得成功。于是,甲和尚礼佛念经,乙和尚整理庙务,丙和尚化缘讲经。果然香火渐盛,原来的寺院恢复了往日的壮观。“都因为我礼佛念经,所以菩萨显灵。”甲和尚说。“都因为我勤加管理,所以寺务周全。”乙和尚说。“都因为我劝世奔走,所以香客众多。”丙和尚说。三人争执不休、不事正务,渐渐地,寺院里的盛况又逐渐消失了。问题:1.三个和尚组成的团队目标在那里? 2.这个和尚团队为什么由盛转衰最终失败? 3.这个和尚团队建设问题关键出在什么地方? 答:1.三个和尚的目标是香火旺盛。2.寺院由盛转衰,既非和尚不虔,也不是和尚不勤,更非和尚不敬,而是和尚不睦。3.和尚团队建设问题关键在于他们之间的不协作。团队成员协作不仅要分工,还要协作和监督,才能实现团队目标,彼此各自为政只能是一盘散沙。对于一个团队而言,如果团队中的成员只考虑自己的工作,而不去考虑他人,很可能因为协调不善而出现问题。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因为团队的成功才是每一个成员的成功。 2、案例分析阳光公司是科瑞集团公司的控股公司,专门制造汽车发动机。现在阳光公司打算开发一种新型发动机产品,已经在公司内部选定了一个项目经理,并从其内部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建了项目团队。该项目团队十分重视制定进度计划,打算为项目选择一种适当的进度安排方法。项目经理已经据公司领导层对该项目的期望为选择过程订立了如下原则:简单;能够显示事件的工期、工作流程和事件间的相对顺序;能够指明计划流程和实际流程,哪些活动可以同时进行,以及距离完工还有多长时间。生产部门代表偏好使用甘特图(也叫横道图,显示与进度有关信息的图形),财务方面的代表建议使用PERT,而助理经理倾向使用CPM。讨论:1.你认为大家提出的各个进度安排方法对本项目来说各有什么优缺点? 2.如果你是项目经理,你会采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答:1.(1)对于项目来说,甘特图可以明显地表示出各活动所持续的时间,横道线显示了各项活动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横道线的长短代表了活动持续时间的长短。甘特图的优点是简单、明了、直观,易于编制,但是甘特图不能系统地把项目各项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表示出来,难以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计算,同时也没有指出影响项目进度的关键所在。因此,甘特图一般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小型项目,对于复杂的项目来说,甘特图就显得难以应对。(2)对于本项目来说,CPM是一种最常用的数学分析技术,它是一种运用特定的、有顺序的网络逻辑来预测总体项目历时的项目网络分析技术,它可以确定项目各项活动最早、最晚的开始和完成时间。(3)计划评审技术(PERT)是项目进度管理的另一项技术,当项目的某些或者全部活动历时估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时,综合运用关键路径法和加权平均历时估算法,用来估计项目历时的网络分析技术。这种网络分析技术适用于不可预知因素较多、从未做过的新项目和复杂项目。2.如果我是项目经理,我会采用CPM方法,因为项目经理已经据公司领导层对该项目的期望为选择过程订立了如下原则:简单;能够显示事件的工期、工作流程和事件间的相对顺序;能够指明计划流程和实际流程,哪些活动可以同时进行,以及距离完工还有多长时间。 3、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约占GDP总量的2%多);与此同时,还对灾区的各种基础设施(如水利、公共交通、电网与通讯设施、文教卫生设施等)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灾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1380多万人失去住所,1700多万间房屋倒塌、损坏,215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仅江西和湖北两省就有23530家企业受灾,其中12846家企业停产),减少了受灾省份的财政收入。 (1)以上案例体现了突发事件的什么特点?此外突发事件还有哪些特点?(2)危机管理的需要面对哪些事实要素? 4、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200万人。2007年,全国发生各类突发事件561万起,造成21万人死亡,175万人受伤。其中,自然灾害发生255起,造成225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02.3亿元。事故灾难发生80.4万起,造成13.7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2505亿元。公共卫生事件发生25462起,造成385人死亡,6.3万人发病。社会安全事件发生478.8万起,造成7.2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444.8亿元。全年仅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了4552亿元。(1)以上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2)我国的突发事件管理存在着哪些问题?(请自行分析) 四、计算题 1、某企业预计全年现金需要总量为40万元,其收支状况比较稳定。每次有价证券(年利率10%)变现固定费用为800元。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低现金管理成本,并确定证券的变现次数和时间。答:最佳现金持有量=(2*400000*800/0.1)1/2 =80000(元)最低现金管理总成本=(2*400000*800*0.1)1/2 =8000(元)证券变现次数=400000/80000=5(次)变现间隔时间=360/5=72(天) 2、某公司2008年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0元,存货余额为14000元。年末流动资产合计36000元,其流动比率为2.0,速动比率为1.2,存货周转次数为3。全年产品赊销净额为156000元,除应收账款外的速动资产忽略不计。要求分别计算:(1)年末流动负债余额;(2)年末存货余额;(3)产品销售成本;(4)年末应收账款;(5)应收账款周转率。答:(1)年末流动负债余额=流动资产÷流动比率=36000÷2.0=18000(元)(2)年末速动资产余额=流动负债×速动比率=18000×1.2=21600(元)年末存货余额=流动资产-速动资产=36000-21600=14400(元)(3)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率 =(14000+14400)÷2×3=42600(元)(4)年末应收账款=年末速动资产余额=21600(元)(5)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156000÷〔(20000+21600)÷2〕=7.5(次) 1、去好呢 还是不去好呢 2、你看到什么了 孩子 3、我也不知道该不该去 4、能否更上一层楼 主要是看我们的努力程度怎么样 5、再见吧 亲爱的妈妈 6、全体立正 7、这孩子的嘴多巧 李阿姨说 8、冬冬 王老师来了 冬冬的妈妈说 还不快给王老师倒杯水 9、这回翻山使部队养成了一种新的习惯 那就是用脸盆 饭盒子 茶缸煮饭 煮东西吃 10、她问我们饿了没有 这一问正中了我们的心思 11、他时而默读 时而朗读 时而背诵 12、我在市场里买了桔子 苹果 青菜 锤子 钉子等东西 13、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 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考进了中等技术学校 读机械制造专业 我在百货公司工作 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14、人们常说的 开卷有益 读书破万卷 就是从这里来的 15、当时的情况是 开水没有 水壶要洗 茶壸 茶杯要洗 火生了 茶叶也有了 16、推开门一看 呵 好在的雪呀 山川 河流 树木 房屋 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17、不 不 你误会了 他解释着 我不是残疾人 我是给别人送拐杖的 说着 他踢踢腿给老奶奶看 车上的人都笑了 18、图书馆里的书真多 梅林童话 上下五千年 十万个为什么 我都喜欢看 19、她带走了落叶 纸屑 尘土和果皮 留下了清新的空气与洁净的大地 啊 这不是王阿姨吗 她是我原来的邻居 20、他脸色苍白 艰难地说 水 水 说着就昏过去了 21、他大声地说 快离开我 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 要记住下功夫革命 22、大家就丰女老师的手指 齐声轻轻地念了起来 我们 是 中国人 我们 爱 自己的 祖国 23、往前没走多远 就听到小丽叫 快来呀 姐夫 我跑到跟前 扒开草丛一看 是个不大的水泡子 水面上波光粼粼仔细一看 挨挨挤挤地都是鱼 我不禁叫起来 啊 这么多鱼 他连忙脱掉鞋袜 跳进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 24、散会了 大家想想我是孩子 应该照顾 就把糖呀 蜜饯呀 橘子呀 拿过来给我说 带回去吃吧 我连连摆手说不要 不要 我家里有 可是爸爸却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似的 不客气地拿出塑料袋 把糖果一把把地装进去 边装边说 不拿白不拿 最佳答案 1、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 2、你看到什么了,孩子? 3、我也不知道该不该去。 4、能否更上一层楼,主要是看我们的努力程度怎么样。 5、再见吧,亲爱的妈妈! 6、全体立正! 7、“这孩子的嘴多巧!”李阿姨说 8、“冬冬,王老师来了。”冬冬的妈妈说,“还不快给王老师倒杯水!” 9、这回翻山使部队养成了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煮东西吃。 10、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一问正中了我们的心思。 11、他时而默读;时而朗读;时而背诵。 12、我在市场里买了桔子、苹果、青菜、锤子、钉子等东西。 13、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考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工作。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14、人们常说的;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就是从这里来的。 15、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壸、茶杯要洗,火生了,茶叶也有了。 16、推开门一看。呵,好在的雪呀!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17、“不!不!你误会了。”他解释着,“我不是残疾人,我是给别人送拐杖的。”说着,他踢踢腿给老奶奶看,车上的人都笑了。 18、图书馆里的书真多:《格林童话》《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我都喜欢看。 19、她带走了落叶、纸屑、尘土和果皮,留下了清新的空气与洁净的大地。啊!这不是王阿姨吗?她是我原来的邻居。 20、他脸色苍白,艰难地说:“水!水!”说着就昏过去了。 21、他大声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记住下功夫革命!” 22、大家就丰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了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3、往前没走多远,就听到小丽叫:“快来呀,姐夫!”我跑到跟前,扒开草丛一看,是个不大的水泡子,水面上波光粼粼仔细一看,挨挨挤挤地都是鱼。我不禁叫起来:“啊!这么多鱼!”他连忙脱掉鞋袜,跳进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 24、散会了,大家想想我是孩子,应该照顾。就把糖呀、蜜饯呀、橘子呀。拿过来给我说;“带回去吃吧!”我连连摆手说:“不要!不要!我家里有,可是爸爸却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似的,不客气地拿出塑料袋,把糖果一把把地装进去,边装边说:“不拿白不拿。” 最后,让一首标点符号歌使我们在教学中运用自如。 一,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 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二、一句话完了,划个小圆圈〔。〕 中间要停顿,圆点带个尾〔,〕 并列词语间,点个瓜子点〔、〕 总结导语前,上下两圆点〔:〕 并列分句间,圆点加逗点〔;〕 疑问与发问,耳朵坠耳环〔?〕 命令打招呼,滴水下屋檐〔!〕 引文特殊词,蝌蚪上下窜〔“”〕 转折或注释,一横写后边〔——〕 意思说不完,六点紧相连〔„„〕 第九章 资产审计 1、货币资金审计 对现金的审查,主要是查明企业是否认真执行现金管理制度,有无违反结算纪律的情况;企业的现金收付和是否合法、真实,有无法违反财经纪律和弄虚作假的情况;企业库存现金是否账实相符,有无短缺的情况。对银行存款的审查,主要是查明企业是否认真执行结算纪律,有无出借银行账户的情况;企业银行存款收支业务是否合法、合理,有无账实不符的情况。有无违反财经纪律的情况;企业银行存款余额是否正确,有无账实不符的情况;企业银行存款余额是否正确,有无账实不符的情况。 2、应收及预付款审计 对应收账款的审查应结合销售业务进行,主要是查明企业销售业务的发生是否合法、真实。对存货的审查,主要是查明企业的存货是否账实相符,有无短缺的情况;企业存货的收、发、保管是否合法、合理,有无弄虚作假、管理不严的情况。 3、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审计 对长期投资审查,主要是查明股票投资的入账价值、转让、收益的处理是否正确;债券投资的入账价值、溢价和折价的摊销、转让、收益、到期收回本息的核算是否正确;其他长期投资的入账价值、收益的处理、收回是否正确。对固定资产审查,主要是查明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是否合法、合理,有无不正常的增减变化情况;企业固定资产账实是否相符,有无盘盈或盘亏的情况;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和使用的折旧率是否正确。对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审查,主要是查明无形资产的形成、转让、对外投资、摊销是否正确;递延资产的形成和摊销是否正确。 第一节 货币资金审计 一、货币资金审计的目标 货币资金审计的主要目标如下: (一)确定被审计单位的货币资金在资产负责表日确实存在; (二)确定被审计单位在特定期间发生的现金收支业务均已记录完毕,没有遗漏; (三)确定被审计单位外币资金的折算方法符合有关规定; (四)确定货币资金按照期末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五)确定会计期末前后的货币资金收支业务正确地计入其所属的会计期间; (六)确定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七)确定货币资金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恰当。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 (一)内部控制制度 1.出纳人员负责现金的收入、支出、保管、存款、取款和登记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但不得兼管现金总分类账、收入、费用、债权、债务等会计账簿的记录工作。 2.定期与银行对账,并由除出纳和登记结算往来账款明细账以外的其他会计人员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调节未达账项,验证账面上期末余额的正确性。 3.每一笔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支出都要经过适当的授权。 4.企业不得坐支现金、以收抵支。 5.现金应注意安全保管,存放在保险箱内,未经授权,他人不得随意接触现金以及空白的现金支票。 6.定期向客户发送应收账款对账单,核对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应收账款明细账,确定其勾稽关系的正确性。 7.及时将收到的支票送存银行,加强货币资金的运营管理。 8.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都应该根据审核无误、合法的收付款凭证逐日逐笔序时登记,并由出纳以外的会计人员加以核对。 9.不得以白条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凭证抵充库存现金,也不得保存账外现金。 10.支票的签发和保管不得由同一人负责。 11.支票的签发应根据支票编号顺序签发。 (二)符合性测试 对现金和银行存未款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的步骤如下: 1.了解内部控制制度。 审计人员重点应注意了解如下情况: (1)询问和观察在整个被审计期间内货处资金的保管和记录是否确实由不同的人员分别执行; (2)询问和观察对货币资金的接触和记录是否使用了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设备; (3)观察重大的货币资金支出是否不经过申请授权,日常的支出是否经过必要的批准手续; (4)观察企业是否每日清点库存现金并与账存数核对相符,是否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5)观察货币资金业务的记录是否经过必要的复核手续。 2.审查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款凭证。 (1)检查支出是否经过适当的授权,重大的支出项目是否经过用款申请和审批手续。 (2)检查现金支出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是否在规定的现金支付限额之内。 (3)检查银行送款单回单联、现金和银行存款收入凭证与日记账上的日期和金额是否相符。 (4)检查是否定期核对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应收账款明细账,确定其勾稽关系的正确。 (5)抽取部分凭证与“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明细账进行核对,验证第一笔收入的金额、日期的记载是否相符。 3.审查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 (1)检查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日记账是否根据审核无误,合法的收付款凭证逐日逐笔序时登记,并由出纳以外的会计人员加以核对。 (2)检查是否所有的货币资金的收入均已入账,有无遗漏。 4.审查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 (1)检查企业是否定期与银行对账,并由除出纳和登记结算往来账款明细账以外的其他会计人员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银单,调节未达账项。 (2)比较企业和银行相应明细记录的金额和时间是否相符,如果相差很大,就有收入未及时存入银行,以及存在未记录的银行存款和银行贷款的可能。 5.评价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三、实质性测试 (一)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余额是否相符 (二)库存现金的盘点 盘点库存现金,通常包括对已收入到但未存入银行的现金、零用金、找换金等的盘点,盘点库存现金时间和人员应视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有被审计单位出纳员和会计主管人员参加,并由注册会计师参加进行盘点。盘点库存现金的步骤和方法有: (1)制定库存现金盘点程序,实施突击性的检查,时间最好选择上午上班前或下午下班时进行,盘点的范围一般包括企业各部门经管的现金。在进行现金盘点前,应由出纳员将现金集中起来存入保险柜,必要时可加以封存,然后由出纳员把已办妥现金收付手续的收付款凭证登入现金日记账。如企业现金存放部门有两处或两处以上者,应同时进行盘点。 (2)审阅现金日记账并同时与现金收付凭证相核对。在查点时必须注意一切借条、收据都不能抵充存现金。 (3)由出纳员根据现金日记账加累计数额结出现金结余额。 (4)盘点保险柜的现金实存数,同时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 (5)资产负债表日后进行盘点时,应调整至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 (6)盘点金额与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明原因,并作出记录或适当调查。 (7)若有冲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应在库存现金盘点表中注明或作出必要的调整。 (三)函证期末银行存款余额 函证银行存款余额是证实资产负债所列银行存款是否存在的重要程序。通过向往来银行的函证,注册会计师不仅可了解企业资产的存在,同时,函证还可用于发现企业未登记的银行借款。 函证时,注册会计师应向被审计单位在本年存过款的所有银行发函,其中包括企业存款余额户已结清的银行。 通过向被审计单位存过款所有银行函证,可以发现未记录的银行存款、银行借款和银行存款登记窜户的情况。为了确保银行询证函的可靠性,审计人员应亲自投寄询证函,回函应接寄往审计机构。 (四)取得或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通过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来验证银行存款余额是否正确。审计人员可以要求会计人员将银行存款收付凭证全部登记入账,并结出余额,同时取得同一天的银行对账单。然后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经过调节前两者余额不一致,是由于存在未达账项;如果经过调节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余额仍然存在差异,则说明调节前两者余额不一致,不光有未达账项的原因,还有账务处理上的差错。 (五)截止测试 所有有关货币资金的收付业务必须计入其所属的会计期间。为了验证这一点,就要对会计期末前后一段期间的货币资金的收付业务进行审核,判断其所属的会计期间是否恰当,有无将下期收到或付出的货币资金收付业务计入本期,或者将本期的货币资金收付业务记入下期的情况。 截止测试的方法是检查会计期末前后一段时间的银行对账单,检查未达账项是否均已得到调整。同时还应确定截止结账日止后账户开出的最后一张支票的号码,查明在此号码之前的所有支票均已开出,并注意观察截止结账日止开出的所有支票随后是否均已在正常的结算期内付款结算。 (六)审查外币现金、银行存款的折算是否正确 审计人员应审查被审计单位在会计期间内的外币业务是否一贯地按发生业务当天或月初的汇率拆合成记账本位币金额,期末是否按照市场汇率将货币资金的余额折算成记账本位币金额,外币折算差额是否按照规定计入汇兑损益账户。 (七)确定货币资金在会计报表上是否恰当披露 第二节 应收及预付账款审计 一、应收及预付账款审计的目标 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的审计目标分别是: (一)应收账款审计的目标 1.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应收账款是否真实; 2.确定应收账款的余额是否正确; 3.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拥有; 4.确定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 5.确定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分类是否恰当; 6.确定应收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预付账款审计的目标 1.确定预付账款是否真实; 2.预付账款的余额是否正确; 3.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分类是否正确; 4.确定预付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符合性测试 (一)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 销售业务的处理过程如下: 1.收到客户定单是整个销售环节的第一步。 2.信用部门批准赊销。 3.仓储部门在接到发货单后,应及时组织发货,并登记存货的实物明细账。 4.会计部门在收到销售部门开出的销售通知单和信用部门开具的发货单后,应审查产品的规格、数量、交货时间和方式是否一致。 5.会计部门在收到开户银行送来的收款通知书后,应将收款通知书和销货发票核对,对于部分付款的客户应在销货发票上注明部分付款的金额和日期,然后应及时登记应收账款明细账。 6.企业的销售商品后,有可能因为商品不符合合同的规定在随后发生销货退回和折让现象。 7.会计部门和信用部门应定期向客户发送对账单,经常查阅销售发票。 (二)应收账款的符合性测试 1.了解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 2.审查应收账款是否通过银行结算 企业应收账款的金额往往在结算起点以上,一般应通过银行结算。 3.审查应收购款是否及时收回 审查时,首先应注意企业是否建立定期复核应收账款明细账和催收货款制度,有无应收账款长期不予清理的情况。其次,应采用账龄分析法,对被审计单位的应收账款进行分析。 4.审查销售退回、折让 审计人员应注意审查销售退回和折让的红字发票或收回的发票是否附有主管人员核准的通知书。退货的红字发票是否附有仓储部门的验收报告和入库单。入库单上载明的规格和数量是否和销售发票一致。 5.评价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实质性测试 (一)应收账款的实质性测试 1.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 2.分析性复核。 在应收账款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利用的比率关系如下: (1)应收账款增加与销售收入增加的比率。 (2)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个指标可用于衡量企业回收应收账款的效率。 (3)本期销售退回和折让与本期销售收入的比率。 (4)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 3.由销售发票追查到明细账。审计人员可以抽取一定期间的销售发票,从接受客户定单开始,逐步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在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地遵循,并确定应收账款的完整性。 4.由明细账追查至销售发票。 5.审查发货单和销售发票。 6.函证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函证就是直接发函给被审计单位的债务人,要求核实被审计单位收账款的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审计方法。询证函由注册会计师利用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名称及地址编制,但询证函的寄发一定要由注册会计师亲自进行。 函证的范围和对象: (1)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的重要性,如果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则函证的范围应相应大一些。 (2)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如果内部控制制度较健全,则可以相应减少函证量;反之,则应相应扩大函证范围。 (3)以前期间的函证结果,若以前期间函证中发生过重大差异,或欠款款纠纷较多,则函证范围应相应扩大一些。 (4)函证方式的选择。若采用肯定式函证,则可以相应减少函证量;若采用否定式函证,则要相应增加函证量。注册会计师应选择以下项目作为函证对象,大额或账龄较长的项目;与债务人发生纠纷的项目、关联方项目;主要客户项目余额为零的项目非正常项目。 一般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选择以下项目作为函证对象:大额或账龄较长的项目;与债权人发生纠纷的项目;关联方[包括持股5%(含)以上的股东]项目;主要客户(包括关系密切的客户)项目;余额为零的项目;非正常项目。 函证的方式: 函证方式分为肯定式函证和否定式函证两种。 (1)肯定式函证,又称正面式、积极式函证,就是向债务人发出询问函,要求他证实所函证的欠款是否正确,无论对错都要求复函。 (2)否定式函证,又称反面式、消极式函证,它也是向债务人发出询证函,但所涵证的款项相符时不必复函,只有在所函证的款项不符合时才要求债务人向注册会计师复函。 当债务人符合下列情况时,采用肯定式函证较好:①个别账户的欠款金额较大;②有理由相信欠款会存在争议、差错等问题。 当债务人符合以下所有条件时,可以采用否定式函证:①相关内部控制是有效的;②预计差错率较低;③欠款金额小的债务人数量很多;④注册会计师有理由确信大多数被函证者能认真对待询证函,并对不正确的情况予以反馈。 函证时间的选择: 发函的最佳时间应是与资产负债表日接近的时间。 7、函证控制 注册会计师应当直接控制询证函的发送和回收。对于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而没有得以复函的,应采用追查程序。一般来说,应发送第二次乃至第三次询证函,如果仍得不到答复,注册会计师应考虑采用必要得替代审计程序。 8、函证结果的分析。 9、对函证结果的总结和评价。 对于回函所确认的差异,审计人员应认真分析,查明原因。一般来说可能会有如下原因:(1)存在未达账项。(2)债务人由于对收到的货物的数量、质量、价格、付款等方面存在争议面拒绝全部或部分付款。(3)购货方将货物退回后,客户在询证日前未及时审查批准,冲减应收账款。 10.审查已作为坏账的应收账款。 坏账审查的重点是坏账发生的真实性以及坏账注销是否经过适当的授权。 根据现行规定,确认坏账损失应符合的条件是: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或者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审计人员应重点注意审查坏账注销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 11.确定应收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审计人员应注意被审计单位是否对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作重分类。 (二)预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 1.审查预付账款是否依据合同规定进行。 2.审查预付账款的贷方发生额和余额。 预付账款的贷方余额表示实际采购金额大于预付账款金额的差额,其实质为应付账款。在期末填制资产负债表应将预付账款的贷方余额计入应付款科目中。 第三节 存货审计 一、存货审计的目标 存货审计的目标为: (一)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二)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实存在; (三)确定被审计单位的特定期间发生的存货收发业务均已记录完毕,没有遗漏; (四)确定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确实为被审计单位所拥有; (五)确定被审计单位存货的计价是否符合实际; (六)确定会计期末前后存货的收付是否正确地计入其所属的会计期间; (七)确定存货的成本计算是否正确; (八)确定存货项目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 (一)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 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通常可以视为由两部分构成:对实物流转的控制和对价值流转的控制。对实物流转的控制程序主要包括购货、验收、仓储、生产、销货等职能,而对存货价值流转的控制主要涉及在本会计制度和永续盘存制。存货的主要内部控制制度为: 1.购货应该由独立的采购部门负责。 2.验收应由独立于采购部的验收部门负责,重点是审查收到货物的规格、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3.仓储部门应对收到的货物进行复点,以复核验收部门的工作。 4.企业通常应根据客户的订单、市场预测、现有的存货水平和生产的经济批量决定生产的品种和数量。 5.销货属于企业的销售和收款环节。有关销货环节的内部失制制度可以参见相关章节。 6.完善的成本会计制度对于任何一个制造业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7.存货的永续盘存制是指设置存货明细账,逐笔或逐日登记收入、发出数,并随时计列其结存数的一种存货盘存方法。二)符合性测试 1.了解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2.检查存货的入库。 存货的入库可以分为外购原材料入库和企业自制的半成品、产成品入库。对于外购原材料入库,重点是审查存货的采购是否得到授权,材料入库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经过验收环节。核对凭证和会计记录的日期和金额,以及存货明细账有关存货品种、规格、数量、单价的记录,以判断入账是否及时,是否存在记账错误,以及是否按照规定的条件付款。 对于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的入库,审计人员要在了解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的基础之上,抽取一定量的成本计算单样本,追查至原材料分配表、人工费用的工时或工作量记录、制造费用分配表,以验证这些项目的适当性,并注意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前后期是否保持一致。 3.抽查存货的发出。 存货的发出分为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和对外销售产成品。对于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重点是审查领料是否经过授权,是否依据合法凭证进行,会计记录的金额、数量、日期是否正确,生产成本是否按照成本对象正确归集。 4.审查成本会计制度。 在审查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时,审计人员通常着重于以下三个方面:对存货的保护措施、存货流转的记录和永续盘存制下的记录。 审计人员通常通知观察和询问的方式确认存货的实物保护措施是否充分。 5.分析性复核。 存货审计中经常会应用到的分析性复核项目有: (1)对比被审计单位前后的毛利率以推断期末存货余额有否高估或低现象; (2)比较被审计单位前后的存货周转率以推断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和有无冷背残次的存货项目; (3)比较本和以前的制造成本水平(变动成本项目应该按照产量予以调整)以推断存货的单位成本是否正确,尤其是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归集是否正确。 6.评价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实质性测试 (一)存货的实地盘点 1.存货盘点计划的制定。 一般来说,盘点计划由企业制定,但是为了充分了解企业的盘点程序,评估盘点程序的有效性,向企业提出修改建议,审计人员也应该参与企业存货盘点计划的制定。 2.盘点时间的确定。 企业可以在期末以后进行盘点,也可以在期末之前或是周期性进行盘点。一般来说,审计人员总是希望存货的盘点时间比较接近资产负债表日。 3.实地观察存货盘点。 审计人员在存货盘点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参与盘点的人员是否按照存货盘点的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 审计人员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存货的盘点进行检查: (1)检查所有权不属于企业的存货是否单独保管,是否所有权属于企业的存货都悬挂了盘点标签; (2)询问企业管理人员盘点的存货中是否包括代销,或已作销售处理但尚未发出的存货; (3)观察存货盘点过程中是否所有的存货均已停止移动; (4)在标签还没有取下来之前抽点存货,检查盘点标签上的盘点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注意检查存货的数量、单价、计量单位和质量); (5)抽点在产品存货时,还须查明盘点标签上记录的完工程度是否适当; (6)对没有列入盘点范围的存货也应进行必要的审查,以确定其所有权和企业是否适当地履行了保管理责任; (7)在工作底稿中记录实际的盘点结果和企业的账面记录,查明差异的原因; (8)在工作底稿中记录年末最后一张销货发票和验收报告的编号以备随后作截止测试; (9)检查所有已用过的标签和未用过的标签,以确定没有标签遗失或是被有意隐藏起来。 盘点完成之后,审计人员还应该对存放在上地的存货进行必要的询证或采取别的替代措施。 4.选择抽点的项目。 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分层抽样法,对于金额较大、数量较少的项且全部都要复查,而对于金额较小,数量较多的项目则可以采用统计抽样的方法确定抽点的项目。审计人员还应特别注意那些存放时间较长,有可能已经发生破损或变质的存货项目。 (二)存货的计价测试 计价审计的样本,应从存货数量已经盘点、单价和总金额已经计入存货汇总表的结存存货中选择。选择样本时应着重选择结存余额较大且价格变化比较频繁的项目,同时考虑所选样本的代表性。抽样方法一般采用分层抽样法。抽样规模应足以推断总体的情况。 企业计价方法一经选择,在没有足够理由的情况下,计价方法在同一内不得改变。 在存货计价审计中,如果企业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方法计价,则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关注企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外购存货的计价测试。 审计人员应该了解被审计单位使用的存货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认定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计划成本法等)审计人员还要调查企业存货价值的构成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存货的计价测试一般采用分层变量抽样法。 审计人员对于抽取的样本应该核对发票上的单价。在先进先出法下,期末存货的单价应该是被审计单位靠近会计期末购入存货的单价,所以审计人员只需审查最近进货的单价就可以判断存货余额的计价是否确。而对于后进先出去的审计就没有先进先出法那么简单,审计人员只有去审查期末存货余额在后进先出法的假定下来自于哪几批购货,然后去审查这几批购货发票上的单价。 2.自制存货的计价测试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抽查原材料分配表和有关货物记录,审查单位产品所耗用原材料的单价和数量。 产品所耗直接人工等于所耗人工小时乘以单位人工小时的成本。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检查生产工时记录和产品设计或标准成本资料了解产品所耗直接人工的合理性。 对于制造费用的审查,则必须依赖于被审计单位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和制造费用所包括的内容。但审计人员必须对分配方法的合理性和一贯性作出评价并进行重新计算。 当被审计单位使用标准成本制度时,审计人员则应将重点放在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上。 (三)在途材料的审查 审查材料采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材料采购是否真实。 2.有无长期未到的材料采购。 (四)委托加工材料的审查 对委托加工材料审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委托加工是否必要。 2.存货发出手续是否完备。 3.消耗定额是否合理。 4.验收入库手续是否完备。 5.剩余存货是否全部收回。 6.加工费是否合理。 (五)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审查 低值易耗品一般分为在库和在用两大类。对于在库低值易耗品的审查与库存材料的审查相同。而对于在用低值易耗品审查,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账实是否相符。 2.领用、保管制度是否健全。 3.摊销方法是否正确。 (六)购销业务的截止测试 存货截止审计,就是检查截止到12月31日,所购入并已包括在12月31日存货盘点范围内的存货。存货正确截止的关键在于存货实物纳入盘点范围的时间与存货引起的借贷双方会计科目的入账时间都处于同一会计期间。 按照存货正确截止的基本要求,若未将年终在途货物列入当年存货盘点范围内,只要相应的负债亦同时计入次年账内,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并不重要。 存货截止审计的主要方法是抽查存货盘点日期前后的购货发票与验收报告(或入库单),档案中的每张发票均附有验收报告(或入库单),12月底入账的发票如果附有12月31日或之前的验收报告或入库单,则货物肯定已经入库,并包括在本年的实地盘点存货范围内,如果验收报告日期为1月份的日期,则货物不会列入年底实地盘点存货范围内,反之,如果仅有验收报告或入库单而并无购货发票,则应认真审核每一验收报告单上面是否加盖暂估入库印章,并以暂估价记入当年存货账内,待次年年初以红字冲销。 存货截止审计的另一种方法是审阅验收部门的业务记录,在确定截止审计样本时,一般以截止日为界限,分别向前倒推或向后顺推若干日,按顺序选取较大金额购货业务发票或验收报告作审计样本。截止测试完成后,对于发现的截止错误,应提请被审计单位做必要的账务调整。 (七)审查存货在会计报表上的反映是否公允 第四节 长期投资审计 一、审计目标 (一)确定被审计单位的长期投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二)确定被审计单位的长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实存在; (三)确定被审计单位在特定期间发生的长期投资业务均已记录完结,没有遗漏; (四)确定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确实为被审计单位所拥有的; (五)确定被审计单位长期投资的计价是否合适; (六)确定长期投资投资期末余额是否按照长期股票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的合计数填列; (七)确定长期投资在会计的表上是否恰当披露。 二、长期投资内部控制制度和符合性测试 (一)授权和职务分工 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必须经过主管人员的授权才可以进行。授权进行长期投资的买卖和执行具体操作的职责必须由相互独立的人担任。保管长斯投资的职务和对长期投资进行记录的职务也必须分离。 (二)对长期投资凭证的保管 如果由企业自己保管,就必须限制对所有权凭证的接近,指定专人负责,而且最好同时由两个负责。当由专业机构进行保管时,由于这些机构有专门的防护措施,使长期投资的保管和会计记职责自然分离,所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资产保管方式。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询问,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长期投资资产保管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三)会计核算制度 审计人员应抽取一定数量的明细账作为测试样本,核实有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四)盘点核对制度 企业所拥有的长期投资如果是委托专业机构保管,应该建立起定期核对制度。 审计人员要以通过审查被审计单位与专业保管机构的对账单和企业定期盘点清单,来了解定期盘点核对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三、实质性测试 (一)取得或编制长期投资明细表 (二)核对和盘点长期投资 为了核实企业长期投资的账存数和实存数是否相符,审计人员可以实地盘点保存在企业内部的长期投资凭证,对委托机构保管的长期投资凭证进行函证。实地盘点的结果要登记盘点清单,盘点清单要由参与盘点的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签章确认后列入工作底稿。 审计人员还可以就长期投资发函询证被投资单位,取得被投资单位对上述长期投资内容的确认。 (三)审查长期投资的入账价值是否正确 1.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是否正确。长期股权投资应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入账价值,但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入账价值,但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如果含有已宣布但未实际支付的股利,则应从价款中扣除这部分股利,余额作为入账价值。企业认购股票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佣金、税金以及手续费等,也应计入投资成本。 2.长期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是否正确。企业购入债券有三种情况:平价购入、溢价购入和折价购入。企业不管按哪种情况购入债券,均应以实际支付的价款记账。如果企业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含有债券利息,应将这部分利息记入“长期债权投资一应计利息”科目。 3.其他长期投资的入账价值是否正确。企业以货币资金投资,应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作为入账价值;企业以实物和无形资产投资,应以资产评估或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四)审查长期投资的转让是否正确 1.股票投资的转让是否正确 2.债券的是否正确。 (五)审查长期债券投资的折价、溢价摊销是否正确 债券溢价和折价应在债券存续期内分期摊销。摊销的方法有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对溢价购入的债券,应按当期应计的利息,借记“长期债权投资一应计利息”科目,按当期应摊销的债券溢价数,贷记“长期债权投资一债券投资(溢价)”科目,其差额部分,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对折价购入的债券,应按当期应计的利息,借记“长期债权投资一应计利息”科目,按当期应摊销的债券折价数,借记“长期投资一债券投资(折价)”科目,按两者之和,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六)审查长期投资收益的处理是否正确 1.股票投资收益的处理是否正确。根据投资准则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2.债券投资收益是否正确。债券投资收益是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审查时应注意,应计利息的计算是否正确。 3.其他长期投资投收益的处理是否正确。 4.审计人员在审查时,应注意有无违反上述会计处理规定的情况。 (七)审查长期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收回处理是否正确 1.债券投资到期收回本息的核算是否正确。 2.其他长期投资的收回是否正确。 (八)确定长期投资在会计报表上是否恰当披露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从资产负债表日到债券到期日不满一年的长期债券投资应在流动资产项目下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单独列示。审计人员应审查被审计单位的长期投资项目中是否包含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 审计人员还应注意被审计单位期末长期投资项目的可实现净值是否脱离账面价值。 第五节 固定资产审计 一、固定资产审计的目标 (一)确定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二)确定固定资产的实际存在和运行状况是否良好; (三)审查被审计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是否受留置权等限制; (四)审查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是否适当; (五)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和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并与以前保持一致; (六)审查固定资产交易事项会计处理的适当性,固定资产及折旧在会计报表上披露的恰当性。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 (一)内部控制制度 1.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固定资产购买和处置的授权、执行和记录应由不同部门和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应明确责任。 2.固定资产的账簿记录。会计部门可以采用固定资产卡片或固定资产登记簿有效控制每一项固定资产。 3.编制固定资产预算。 企业对于固定资产要采用编制预算的方式进行管理。固定资产预算每年由企业的参算部门编制,经企业有权机构批准后予以执行。 4.明确规定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合理标准。 企业的固定资产应按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经营用固定资产分别核算,并且规定非经营用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经营用固定资产的标准由企业自行规定。 5.定期盘点固定资产 盘点可以定期进行;也可以不定期进行;可以采用抽样盘点,也可以采用全部盘点。盘点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先盘点后核对和边盘点边核对。前者适用于账面资料比较混乱的情况,后者适用于账面资料比较清晰、完整的情况。 (二)符合性测试 1.了解固定资产和折旧的内部控制制度。 2.抽查固定资产购买和处置业务。 3.分析性复核。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一些分析性复核方法如下: (1)折旧费用除以固定资产总额。 (2)累计折旧除以固定资产总额。 (3)比较以前和本内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维护费用。 (4)固定资产使用率,即在用固定资产占全部固定资产的比重。 三、实质性测试 (一)固定资产盘点 固定资产实物数量审查的有效方法是实物盘点,通过盘点可以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此外,通过盘点还可以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在盘点过程中,一方面要查明实存数与账卡是否相符,另一方面还须注意使用保管和维护情况。 (二)固定资产增加的审查 审查固定资产增加,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增加是否合理,有无盲目购建、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下降的情况。 2.固定资产计价是否正确。按现行制度的规定,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按照买价加上支付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安装成本和交纳和税金等计价;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决定的价值计价;企业通过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融资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企业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发票 账单所列金额或市价加上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固定资产的改扩建应按照固定资产的原价,加上改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计价;企业购建固定资产交纳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耕地占用税,也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3.固定资产的验收是否认真,有无不经验收,就投入使用的情况。 (三)固定资产减少的审查 审查固定资产减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报废的固定资产,审查时要注意是否经过批准;残值作价是否合理;变价收入是否入账;由于责任事故造成的提前报废,是否追究了当事人的责任。 2.对出售的固定资产,审查时应注意作价是否合理。 3.对毁损的固定资产,审查时要注意查明毁损的原因,如果责任事故造的毁损,是否追究了责任人的责任。 4.报废、出售、毁损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5.对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审查时应注意作价是否合理;因投资而发生的固定资产重估增值是否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6.对盘亏的固定资产,审查果要查明盘亏的原因。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审查 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审查,主要是审查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是否正确。对固定资产折旧审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计提折旧的范围是否正确。 如未使用的固定资产,不需用的固定资产,经批准封存的固定资产,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经营性的租入的固定资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等按规定都不应计提折旧。 2.使用的折旧率是否正确。 3.折旧的计算是否正确。 第六节 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审计 一、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审计的目标 (一)无形资产的审计目标 1.确定无形资产的真实存在; 2.确定所有有关无形资产的经济业务均已记录完毕,没有遗漏; 3.审查被审计单位对无形资产的所有权; 4.审查无形资产计价方法是否适当; 5.审查无形资产交易事项会计处理的适当性; 6.无形资产在会计报表上披露的恰当性。 (二)递延资产审计的目标 1.确定递延资产的真实存在; 2.确定所有有关递延资产的经济业务均已记录完毕; 3.递延资产的构成内容是否符合规定; 4.递延资产的摊销方法和摊销期限是否符合规定; 5.递延资产在会计报表上披露的恰当性。 二、内部控制制度和符合性测试 (一)内部控制制度 无形资产的外购和自创要经过授权和批准,并取得相应的证明材料。 递延资产指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应当在以后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如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摊销费用等。 (二)符合性测试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以及抽查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会计记录等方法,了解被审计单位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增减是否经过适当的授权,是否对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构成内容进行必要的审核,资本化和费用化及摊销期限的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对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价值进行监控,有关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规定。 三、实质性测试 (一)无形资产的实质性测试 审计人员首先应该获取或编制无形资产明细表,取得有关无形资产原始价值、账面价值、取得日期及摊销期限等资料。 1.无形资产的形成是否正确。 无形资产形成的途径主要有三条:购入、自创和投资转入。由于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所以对无形资产形成真实性的审查主要集中在无形资产有关原始凭证和证明文件上。对于外购的无形资产,审计人员可以审查交易双方签定的转让合同、支付凭证等。对于自制形成的无形资产要注意审查企业有关原始支付凭证和会计账簿。审计人员应注意被审计单位对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以及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是否正确。 2.无形资产的转让是否正确。 无形资产转让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转让所有权,二是转让使用权。 3.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是否正确。 审查时,首先应注意无形资产投资的作价是否合理,有无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其次,应注意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4.无形资产的摊销是否正确。 对无形资产摊销进行审查时,应注意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是否正确。其次,应注意无形资产摊销数额的计算是否正确。最后,应注意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二)递延资产的实质性测试 1.递延资产的形成是否真实。 审查时,首先应注意递延资产是否真实,有无虚构递延资产的情况。其次,应注意递延资产的数额是否正确,有无任意调节递延资产数额的情况。 2.递延资产的摊销是否正确 审查时,首先应注意递延资产的的摊销期限是否正确。其次,应注意递延资产摊销数额的计算是否正确。最后,应注意递延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第十章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审计 第一节 流动负债审计 一、应付账款审计的目标 应付账款审计的主要目标为: (一)确定所有应付账款的购销业务确实发生; (二)确定没有漏记应付账款的业务; (三)确定应付账款的余额没有高估或低估; (四)确定应付账款的会计处理正确,总账和明细账核对相符; (五)确定应付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恰当的。 二、应付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 (一)内部控制制度 应付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包括以下环节: 1.应付账款必须在经过必要的审核之后才能偿付。 2.付款后在销售发票上注明“付讫”章,防止以后再次重复支付。 3.将应付账款按信用期到期日顺序排序,经常检查到期日,争取做到既充分利用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又在到期日前付款。 4.应付账款应设总账和明细账户,明细账户根据应付账款的债权人分别设置。 5.请购、采购、验收、保管、付款、会计记录这些职责必须由相互独立的人员完成,以减少错误和舞弊的发生。 (二)符合性测试 1.了解与描述应付账款内部控制制度。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查阅被审计单位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文件,向有关人员询问,或者实地观察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取得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并运用文字说明、调查问卷和流程图的方式进行描述。 2.抽查应付账款的确认。 审计人员可以抽取金额较大、异常购货业务的应付账款总账、明细账记账凭证,检查记账凭证是否附有仓储部门或生产部门的请购单、采购部门的订购单、采购部门的订购单、仓储部门的验收报告、供应商的销售发票,核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应付账款总账、明细账的金额日期是否相符,审查其是否相符,审查其内容的合理性,是否经过必要的审核和复核。 3.抽查主付账款的过账和偿付。 抽取一定数量的应付账款记账凭证,审查其会计分录的处理、过账、汇总是否正确。 4.分析性复核。 审计人员可以计算对比下列指标: (1)当期现金折扣除以进货成本。 (2)应付账款除以购货成本和应付账款除以流动负债。 5.评估应付账款内部控制制度。 三、实质性测试 (一)应付账款的实性测试 1.取得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 2.抽取应付账款的会计记录和原始凭证。 由于测试目的不同,抽取样本的范围和追查的方向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方式: (1)为了检查应付账款的记录和过账是否正确以及是否少计应付账款的金额,审计人员可以抽取一定数量的发票,从发票追查至应付账款的明细账和总账,检查债权人的姓名、金额和日期是否正确。 (2)为了检查应付账款的真实性,审计人员可以抽取部分应付账款的记录,由明细账追查至发票。 (3)审计人员在检查应付账款、其他流动负债账户和长期应付款账户时要注意分类是否正确。 3.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 (1)检查会计后银行存款支付的记录。这一审计程序的目的是查出漏记的应付账款业务。审计人员通过检查会计结束后,正常信用期内的银行存款支出日记簿中的记录,找出偿付的应付账款。然后检查与该应付账款有关的凭证,包括发票、定货单、验收报告,以确定应付账款正确的归属期。 (2)检查期末的验收报告。所有验收的存货都要填制验收报告。 (3)检查供应商的对账单。如果被审计单位和供应商定期对账、审计人员可以审查供应商的对账单,并分析对账单和被审计单位所列示的期末余额的差异。 4.截止测试。截止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正确地记入其所属的会计期间。 (1)截止测试和存货盘点之间的关系。购货业务的截止测试必须和存货的盘点结合起来进行。存货盘点时,审计人员首先应检查验收报告的记录,确保盘点前收到的所有存货均列入盘点范围。然后在工作底稿中记录下存货的最后一张验收报告的号码,与该验收报告有关的存货已列入盘点范围。在随后的应付账款审计中,审计人员根据该验收报告和有关的发票追查至应付账款明细账,确认与该笔购货业务有关的应付账款已正确地入账。 (2)在途存货。审查未入账的应付账款和截止测试都应正确确定购销业务中存货所有权和风险转移的时点。存货所有权和风险的转移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销售方在办妥运输手续,将存货装上运输工具以后,存货的所有权和风险就转移给买方;另一种方式是直到存货运抵目的地,由购买方验收后,与存货相联系的所有权和风险才转移给购买方后,购买方才能够将应付账款入账,但是入账的时点根据不同的方式有不同。审计人员只有通过对购销合同的认真分析才能够确识别应付账款的归属期间。 5.应付账款的函证。 一般情况下,应付账款不需要函证,这是因为应付账款的审计重点是防止低估,如果整个购货业务都被遗漏掉了,在应付账款明细表中也没有留下债权人的名称和地址,那么审计人员就不会向债权人函证,所以函证对于发现应付账款的低估作用有限。况且注册会计师能够取得购货发票等外部凭证来实应付账款的余额。 进行函证时,注册会计师选择较大金额的债权人,以及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金额不大,甚于为零,但为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作为函证最好采用肯定形式,注册会计师必须对函证的过程进行控制。 如果存在未回函的重大项目,注册会计师应采用替代审计程序。 6.确定应付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表与披露是否恰当。 资产负债表上的“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二)短期借款的实质性测试 审查短期借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借款的数额是否恰当,有无盲目借款,造成资金效率下降的情况; 2.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有无改变借款用途挪作他用,甚至将短期借款用于搞基本建设的情况; 3.借款是否可靠,有无足够的还款能力; 4.是否按期还本付息,有无逾期不还的情况; 5.借款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是否一致,有无差错; 6.利息的处理是否正确。 (三)应付票据的实质性测试 审查的方法主要是抽查“应付票据备查簿”和有关的凭证。 1.开出应付票据的审查。 对开出应付票据进行审查时,首先要注意企业开出应付票据时是否及时将开出的应付票据在“应付票据备查簿”上逐笔登记每一应付票据的种类、号数、签发日期、到期日期、票面金额,合同交易号、收款人姓名或单位名称、付款日期和金额等,有无遗漏登记的。其次,要注意企业在签发、承兑汇票或以承兑汇票抵付货款时,是否按票面金额作借记“材料采购”、“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应付票据”科目的会计处理,有无数额或分录不正确的情况。再次,要注意企业支付银行承兑汇票的手续费是否记入“财务费用”科目,有无会计处理错误的情况。 2.偿还应付票据的审查。 (四)预收账款的实质性测试 审查预收账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预收账款是否依据合同规定进行预收。 2.预收账款的借方发生额和余额是否正确。审查时应重点注意预收账款的借方发生额是否正常,借方余额的处理是否正确。 (五)应付工资的实质性测试 审查应付工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付工资的计算和发放是否正确。 2.工资分配是否正确。审查时应注意企业职工工资是否按照用途进行合理的分配。审查时应注意账务处理是否按照规定划分清楚,如有混淆,应予以指出并加以纠正。 (六)应付福利费的实质性测试 审查应付福利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福利费的计提是否正确。 2.福利费的使用是否正确。 (七)应交税金的实质性测试 1.应交增值税的审查。审查应交增值税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计税基础的销售额是否正确。 (2)使用的税率是否正确。 (3)进项税额的扣除是否正确。 (4)实行简易办法计算交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企业的增值税处理是否正确。 (5)增值税的减免是否符合规定,有无任意扩大增值税减免范围的情况。 (6)是否及时足额交纳税款,有无拖欠税款的情况。 (7)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2.应交消费税的审查。 审查应交消费税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计税依据是否正确。 (2)使用的税率是否正确。 (3)是否及时足额交纳税款,有无拖欠税款的情况。 (4)应交消费税的会计核算是否正确。 3.应交营业税的审查。 审查应交营业税时,应注意以几点: (1)计税依据是否正确。 (2)使用的税率是否正确。 (3)营业税的减免是否符合规定,有无任意扩大营业税减免范围的情况。 (4)是否及时足额交纳税款,有无拖欠税款的情况。 (5)应交营业税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八)其他应付款的实质性测试 审计其他应付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其他应付款是否真实,有无虚构的情况。 2.其他应付款是否通过银行结算。 3.其他应付款是否及时归还,有无长期拖欠的情况。 4.存入保证金账实是否相会,有无保证金保管人挪用保证金的情况。 第二节 长期负债审计 一、长期借款审计的目标 长期借款审计的目标为: (一)有关长期借款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二)所有长期借款的业务真实发生,没有漏记长期借款业务; (三)长期借款的期末余额没有低估; (四)长期借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恰当。 二、长期借款的内部控制制度 长期借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长期借款的申请要经过适当的授权 (二)按时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 (三)定期的独立核对 有关长期借款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常常是随着实质性测试一同完成的。这是因为长期借款业务发生的次数较少,但金额较大,任何一笔业务的错报都会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所以通常采用详细审计的方式。 另外,分析性复核有助于查找利息支出中存在的错报和漏报。此外,审计人员还可以根据每月的利息费用和平均利息率推算长期借款的金额,检查是否有漏记或者低估的长期借款。 三、实质性测试 (一)长期借款的实质性测试 长期借款测试的重点是防止低估。另外,由于借款合同中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大都做了一些限制,债权人和投资者需要了解与这些限制条件有关的财务信息,因此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定都对长期借款在报表附注中的披露作出了要求,审计人员应注意有关披露的恰当性。 1.取得或编制长期借款明细表。 长期借款实质性测试的第一步是由被审计单位工作人员代为编制或审计人员自行编制长期借款明细表。如果由被审计单位工作人员代为编制,审计人员应对长期借款明细表进行复核。 2.长期借款的函证。 长期借款和银行存款的函证可以同时进行。在选择函证对象时审计人员应注意向被审计单位在本内存过款的所有银行发函,其中包括与被审计单位发生过业务往来,但期末银行存款或长期借款余额为零的银行。 3.审查有关长期借款的文件。 审计人员可以取得长期借款的合同,检查合同上的签名和盖章以判断是否经过适当的授权。此外,审计人员还可以查阅公司董事会会议的有关记录,检查有关授权是否经过合法的程序,授权是否真实有效。 4.审查银行存款和财务费用账簿。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审查财务费用账簿中的利息支付记录,查找未入账的长期借款。另外,审计人员应检查长期借款的利息计算是否正确,使用的利率是否正确。 5.审查长期借款的分类和截止是否正确。 对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应该重分类,将其列入流动负债项下的“一年内一期的长期借款”。审计人员在查阅长期借款的合同和记录时,应注意观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对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做重分类。对于会计期末前后取得的长期借款,审计人员要注意审查合同和借款申请书上的借款日期,观察其截止是否正确。 6.确定长期借款在会计报表上的表达与披露是否恰当。 审计人员要注意长期借款的抵押和担保是否已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了充分说明。 (二)应付债券的实质性测试 对应付债券进行审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债券发行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2.债券溢价和折价应在债券存续期内分期摊销。摊销的方法有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审查时,应注意有无核算错误的情况。 3.债券到期还本付息的核算是否正确。 (三)长期应付款的实质性测试 企业的长期应付款指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如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国外设备的价款,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 1.补偿贸易引进国外设备的审查。 (1)长期应付款的数额是否正确。 (2)是否及时足额归还。审查时应注意是否按合同规定在约定期限内用向对方回销产品或劳务的价款分期偿还本身,有无拖欠的情况。 2.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审查。 (1)长期应付款的数额是否正确。企业采取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时,应按协议规定的租赁费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而发生的安装调试费用等则不增加长期应付款。 (2)是否及时足额归还。审查时,首先应注意企业是否按协议规定及时支付租赁费,有无拖欠不付的情况。其次,应注意支付租赁费是否作长期应付款减少的会计处理,有无会计处理错误的情况。 第三节 所有者权益审计 一、所有者权益审计的目标 所有者权益审计的目标主要包括: (一)评价资本投入、股票发行和利润、红利分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充分适当; (二)确定有关所有者权益的经济业和是否经过适当授权,是否符合有关律的规定; (三)确定企业股本数额和投得实际出资是否相符; (四)确定资本公积、留存利润、未分配利润、应付股利的正确性; (五)确定所有者权益项目在会计报表上的表达与披露是否公允。 二、内部控制制度 (一)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是否经过适当授权 股票发行、回购、发放股利等都要经过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的审核和特别授权。 (二)职责分工是否明确,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账簿体系和会计制度 被审计单位除了为所有者权益项目建立总账和明细账外,还应该为每一种股票建立备查登记簿。现金支票的签发职责必须和记账的职责相分离。支票签发好以后应由专人负责复核名称和金额。 (三)委托独立的登记结算公司保管有关记录和发放股利 委托独立的外部机构保管股东名册和发放股利可以使记账和保管职责自然分离。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加强内部控制而且有利于专业化分工,降低成本。 三、实质性测试 (一)股本的实质性则试 对股本进行审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是否正确记录有关股本的经济业务。 2.涉及股本的所有经济业务均经过适当授权。 审计人员应注意审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是否经过批准,有无未经批准,随意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为实收资本的情况。 3.期末股本的计价正确。 审计人员首先应确定期末被审计单位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是否正确。 接着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检查公司股票发行材料或查询银行存款日记簿,以确定股票发行价格以及计入资本公积的超面额缴入部分是否正确。 在股本的计价测试中还应考虑用来计算每股收益的股票数量是否正确,股东拥有股本份额是否符合公司章程规定,以及投资者是否及时、足额缴纳出资。 4.披露是否恰当。 (二)资本公积的实质性测试资本公积的审查应注意以下几点: 1.资本公积的增加是否符合规定。 2.资本公积的减少是否符合规定。 (三)留存收益的实质性测试 1.盈余公积的实质性测试。对盈余公积的审查可以分两部分进行: (1)盈余公积的计提是否符合规定。公司制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按照税后利润扣除没收的财务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弥补以前亏损后余额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已达法册资本50%时可不再提取。股份有限公司在支付优先股股利之后,支付普通股股利之前,还可以按照公司章程或者股东大会决议提取一定比例的任意盈余公积。 (2)盈余公积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审查时,首先应注意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的亏损额是否正确。其次,应注意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是否经过批准。再次,应注意用盈余公积发放股利是否符合规定。 2.未分配利润的实质性测试。 审查未分配利润,注意以下几点: (1)本年利润的核算是否正确。 (2)利润分配的核算是否正确。 (3)“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填列是否正确。 3.股利的实质性测试。 股利审计的目标是:发放股利是否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是否正确记录有关股利的经济业务;是否正确地将股利支付给投资者;应付股利的计价是否正确。 发放股利的授权可以审查股东人大会的会议记录。审计人员还可以抽取适量的股利支付记录,然后核对已签发支票存根上的股东姓名和应付股利账簿以及股东名册,检查支票的收款人是否确实为应收到股利的股东。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审计 收入和费用的审查主要是确定被审计单位有关收入与费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确定被审计单位各项收入和费用的记录和计算是否正确和完整,企业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执行配比原则,使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相关的费用在同一期间内相互配合进行记录和反映,正确地计算经营成果;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是否遵循一贯性原则;确定被审计单位各项收入和费用的分类处理是否正确;确定被审计单位各项收入和费用是否正确、合理地计入恰当的会计期间;确定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报表上的反映是否恰当。 利润表项目的审计目标是: 1.确定被审计单位有关收入和费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2.确定被审计单位各项收入、费用的记录和计算是否正确和完整; 3.企业是否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执行配比原则; 4.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遵循一贯性原则; 5.确定被审计单位各项收入和费用的分类是否正确; 6.确定被审计单位各项收入和费用是否正确、合理地计入恰当的会计期间; 7.确定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报表上的反应是否恰当。 第一节 收入审计 一、销售收入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 (一)主要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 1.完备的凭证和记录制度。 如果被审计单位在收到客户订单时由销售部门填制一式多联的预先编号的销售发票,该销售发票用于信贷部门批准商业信用、发货和运输的授权、记录已销售产品的品名、数量、单价等信息,并办理收款手续。 2.凭证预先编号。 将凭证预先编号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漏开发票;二是防止重复开出发票。 测试该控制措施的常用方法是从销售收入明细账户抽取一段时期的销售记录,并审查其销售发票,观察销售发票的连续编号和作为其附件的客户定单以及销售通知单的连续编号,查找有无不连续或者重复的编号。该审计程序同时为销售业务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供了审计证据。 3.是否按月对账。 测试这一内部控制措施的方法是观察这一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检查客户反馈意见的文件。 4.适当授权。 在销售收入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中,审计人员最为关心的是三个环节的适当授权:信用部门的信用授权;货物发出的授权;销售价格、折扣的授权。 审计人员通常需要检查上述三项授权措施是否在被审计单位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得到一贯地遵守。审查方法是检查销售通知单上有权部门的授权记录。审计人员通常还需要检查销售发票上的授权价格是否符合企业的定价策略。 5.职责分工。 审计人员对于该控制措施的测试可以采取实地观察、询问相关人员等方法等获取证据。审计人员通常可以询问有关人员的职责,以及在特殊情况下,该内部人员的职责是否会发生变化。 6.内部复核。 内部复核通常对于确保所有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都会有作用。 审计人员通常可以通过检查有关凭证是否有复核人员签名的方法确定复核程序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二)其他的符合性测试 1.销售收入是否真实发生。 审计人员如果发现: (1)销售收入已经入账而货物滞留在仓库中; (2)货物虽已运出而且被审计单位也已作了销售处理,但是交易的公允性值得怀疑,此时审计人员应扩大审计范围,执行额外的审计程序以确认销售行为的真实性。 为了查明是否存在第一种错误,审计人员可以从销售收入记录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样本,检查销售发票是否附有货运文件、出库单和其他能够证明产品已发运出库的文件。 为了查明第二种错报,审计人员首先可以检查销售发票是否附有购货方的订货单,以及是否经过信用批准、发运授权、价格授权等环节。 2.销售收入的计价是否正确。审计人员可以通过重新计算销售发票上的价款以核对其正确无误。审计人员还可以从销售收入账簿中抽取一定的记录,然后比较: (1)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和销售发票上的金额是否相符; (2)发票上的售价和批准的价格是否相符; (3)销售发票和货运文件的产品品种、规格和数量是否一致; (4)销售发票和订货单上产品品种、规格和数量是否相符。 3.销售收入的分类是否正确。 审计人员通常可以在执行计价测试的同时执行销售收入的分类测试。通过检查销售发票和记账凭证,审计人员可以查明是否存在误用收入账户的情况。 4.销售收入确认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审计人员可以采用抽查收入业务的原始凭证和各种收入明细账,并相互核对的方法审查判断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时点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5.销售收入是否及时入账。 审计人员在执行计价测试时,可以比较货运文件、销售发票、销售收入、应收账款账簿上记载的时间是否相符。 二、实质性测试 (一)产品销售收入的实质性测试 1.获取或编制产品销售收入明细表。 2.分析性复核。 收入和费用的审计,较多运用了分析性复核。 审计人员可以将本的销售收入与上的销售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产品销售的结构和价格变动是否正常,并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比较本各月各种产品销售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并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 3.销售收入是否真实。 审计人员应注意月末或年末销售收入有无大幅度变动的情况。 4.自用产品是否作销售处理。 审计人员在审查时应注意将产成品账户贷方转出数与产品销售本账户借方销售成本数是否一致,如产成品账户贷方转出数大于产品销售成本账户借方销售成本数,则说明企业可能存在自用产品未按销售处理的问题。 5.销售退回的处理是否正确。 对于销售退回,审计人员首先应查明销售退回的原因,其次应查明是否确有实物退回,退回的产品是否办理了验收入库手续。最后应审核是否及时作了账务处理。 6.销售收入是否在利润表上恰当披露。 (二)其他业务利润的实质性测试 审查其他业务利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其他业务收入是否正确。 审查时,首先应注意其他业务和收入的内容是否正确,其次,应注意其他业务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账。 2.其他业务支出是否正确。第二节 费用审计 一、产品销售成本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询问相关人员,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取得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抽取原材料领料单、直接材料分配表、产量和工时记录、间接费用分配表等原始凭证进一步评价其实际执行情况。 二、实质性测试 费用的审查主要包括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的的审查。 (一)产品销售成本的实质性测试 1.直接材料的审查。 审查直接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直接材料的消耗是否超过定额。 (2)直接材料的计价是否正确。材料的计价方法包括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在材料采取计划成本计价的情况下,审查的重点应放在材料成本差异的形成和分配上。 在材料采取实际成本计价的情况下,审查的重点应放在材料发出的计价方法前后期是否一致上。 (3)边角废料是否正确计价并冲减产品成本。 2.直接人工的审查。 (1)计时工资制下直接人工的审查。在企业实行计时工资制的情况下,直接人工的审查应与分析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原因结合起来。 (2)计件工资制下直接人工的审查。 计件工资制下直接人工的审查重点应是计件定额和计件单价的合理性。审查时要注意有无计件定额定得过低或计件单价定得过高,造成工资成本上升的情况。 3.制造费用的审查。 审查制造费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制造费用的内容是否合法、公允、一贯。 审查时应注意,企业制造费用的内容是否合法,有无将应计入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费用挤入制造费用的情况;企业制造费用的支出是否公允、一贯,有无虚构或隐瞒制造费用的情况。 (2)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是否恰当。 审查时首先要注意分配方法的合理性;其次,要注意分配方法一经确定后是否随意变动,有无利用分配方法的转换来调节产品成本的情况。 4.销售成本的审查。 (1)审查产品销售成本与产品销售收入是否配比。审查的方法是审核产品销售收入明细账的贷方和产品销售成本明细账的借方,看其产品数量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说明企业存在虚构或隐瞒当期利润的情况。 (2)审查产成品计价方法的一贯性。审计人员在审查时应注意;企业所采用的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否符合企业销售的特点;某种方法一经确定,是否一贯地使用下去;有无利用产品销售成本计计算方法的转换来调节产品销售利润的情况。 (3)审查销售成本结转数额的正确性。 (二)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实质性测试 由于产品销售税金及时附加与交税金及其他应交款的核算内容密切相关,所以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审查应结合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中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筑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审查一起进行。 审计员可以采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确认企业当期发生的消费税、营业税是否正确。 (三)产品销售费用的实质性测试 审查销售费用主要是审查销售费用和开支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四)管理费用的实质性测试 审查管理费用时应注意管理费和的列支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将制造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列入管理费用的情况;管理费用的结转是否正确,月末有无未全额结转或多结转,以调节利润的情况。 (五)财务费用的实质性测试 审查财务费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财务费用的内容是否正确,有无将应构成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款利息列入财务费用的情况;财务费用的转是否正确。 第三节 利润审计 (一)营业外收入的实质性测试 审查营业外收入时,应注意:营业外收入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将材料销售收入、技术转让收入、固定资产出租收入、包装物出租收入、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收入等列入营业外收入的情况;营业外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账。 (二)补贴收入的实质性测试 审查补贴收入时,应注意补贴收入的数额是否正确,有无多计或少计补贴收入的情况。其次,应注意补贴收入期末是否全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三)营业外支出的实质性测试 审查营业外支出时,应注意:营业外支出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将其他业务支出、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列入营业外支出的情况;营业外支出期末结转是否正确,有无未全额结转或多结转,以调节利润的情况。 (四)所得税的实质性测试 所得税实质性测试的基本内容包括: 1.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2.使用税率是否正确,有无税率使用错误的情况; 3.税款的减免是否正确,有无超范围、超期限、超审批权限任意减免所得税的情况; 4.是否及时、足额缴纳税款,有无长期拖欠所得税的情况; 5.检查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否正确,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的采用在前后期是否一致; 6.根据审计结果和税法规定,计算本年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确定应纳税额; 7.确定所得税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上是否恰当披露。第十二章 财经法纪审计 本章内容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财经法纪审计的涵义,财经法纪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区别,财经法纪审计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财经法纪审计的主体及任务,以及审计人员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审计任务而必须遵循的原则等内容。 第二部分着重描述了当前我国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各种主要形式,并由此构成了财经法纪审计的主要内容,以及财经法纪审计的特征。 第三部分主要论证的是财经法经审计的程序和方法,财经法纪审计分为立案、查证、定案三个阶段。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审计人员在财经法纪审计工作中要严格区分违反财经法纪与经济犯罪,区分的关键是弄清财经纪律。财经法规和财经法律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财经法纪审计概述 一、财经法纪审计的意义 对严重违背国家利益,严重建反财经法纪的单位和个人所进行的专案审计,称为财经法纪审计,简称法纪审计。 财经法纪审计以财务审计为基础。财经法纪审计是财务审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种专案性的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两者的对象不同。财务审计的对象是某一单位的经济活动。财经法纪审计的对象是某一单位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 (二)两者的目的不同。财务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所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性起监督、鉴证和评价作用。财经法纪审计的目的是查实违反财经法纪问题的情节,并按有关法规做出处理或移交有关部门追究法律责任或行政责任,起到严肃财经法纪的作用。 (三)二者实施的时间不同。财务审计一般是事后审计,也可以是事前或事中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只能是事后审计。 (四)两者的责任人不同。一般的财务审计以处理单位为主;而财经法纪审计则一般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个人责任,企业法人一般只承担连带责任。 二、财经法纪审计的作用 财经法纪审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维护社会主义法纪,促进法制建设,保证国家制定的财经法规得以贯彻执行; (二)严厉打击经济领域内的犯罪活动; (三)严肃财经纪律,纠正不正之风,保证企业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 (四)杜绝损失浪费,厉行勤俭节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五)及时处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三、财经法纪审计中审计机构的任务 财经法纪审计中审计机构的任务主要有: (一)负责审查并处理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 (二)负责审查并处理人部审计机构上报的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 (三)负责审查上级党政机关或审计机关批办的违法财法纪的问题,并上报结果。 (四)负责审查并处理群众举报的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 (五)配合监察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重大经济案件。 第二节 财经法律纪审计的内容和特征 一、财经法纪审计的内容 (一)在税收方面:违反国家税法规定,偷税、漏税、擅自减免税,甚至抗税不交的。 (二)在财政预算方面:违反国家财政政策,克扣挪用农田水利基金、教育科技基金和抚恤基金,改变国家公款用途,化大公为小公,化预算内为预算外,化计划内为计划外的。 (三)在基建方面:不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任意突破批准的基建计划,擅自更改计划项目,兴建按规定应停建、缓建基建项目的。 (四)在物价管理方面:违反国家物价政策,巧立名目,乱涨价,乱收费、乱搞摊派,滥收罚款。 (五)在处理国家财产方面:未经上级部门批准,擅自转让国家有企业或集体企业财产,为小团体或个人谋取私利,使国家或集体蒙受巨大损失的。 (六)在经营管理方面:严重渎职,玩忽职守,不负责任,或由于经营不善,决策不力,损害国家、集体利益,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 (七)在维护经济秩序方面: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利用职权,营私舞弊,索贿受贿,侵吞公共财物,中饱私囊的。 (八)在商品分配方面:违反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规定,用公款擅自大批量购买国家专项控制物资,倒买倒卖、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九)在工资分配方面:违反国家有关工资、奖金的规定,擅自扩大编制,增加人员,提高工资水平,或巧立名目,滥发奖金、津贴、补贴及实物的。 (十)在公款开支方面:讲排场,摆阔气,慷国家之慨,任意突破国家规定的开支标准,挥霍浪费,用公款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送人情的。 (十一)在对外往来方面:利用职权,向对方索取贿赂、回扣,或内外勾结,损害国家利益,使国家蒙受重大损失的,以及在出国访问期间,私分外汇,倒买倒卖物资,从中牟取暴利的。 (十二)在海关管理方面:违反国家政策规定,走私、贩私,从中渔利的。 (十三)在外汇管理方面:违反国家有关外汇管理的规定,逃汇、套汇、炒买炒卖外汇,扰乱国家金融市场的。 (十四)其他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 二、财经法纪审计的特征 财经法纪审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财经法纪审计以财经法规和纪律和为审计的依据 (二)财经法纪审计具有执法的严肃性和强制性 (三)财经法纪审计的对象具有复杂性 (四)财经法纪审计是一种事后突击性审计 (五)财经法纪审计没有固定的审计模式 第三节 财经法纪审计的流程和方法 一、财经法纪审计的流程 根据财经法纪审计的内容特征,将其流程划分为立案、查证和定案三个阶段。 (一)立案阶段 立案阶段是财经法纪审计的准备阶段。审计机关要进行立案审查的,必须是由有关方面委托承办的具有典型性和倾向性的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 立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不同的违法乱纪行为要区别对待,突出重点。 2.要考虑时间界限。 立案需办理立案手续,并设立档案。 (二)查证阶段 查证阶段也叫取证阶段,这是开展财经法纪审计的关键阶段,查证阶段的关键是搜集和整理真实有效、确凿可靠、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以查实违反财经法纪的程度。审计证据是指与所审查的案件相关的、能够说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并最后据以作出审计结论的凭证。 查证阶段的工作依照下列三个步骤来进行: 1.派员驻点。根据审计工作方案,成立审计工作小组,配备审计人员,进驻被审计单位。 2.搜集证据。 3.整理所搜集的证据。 (三)定案阶段 定案阶段是财经法纪审计的终结阶段。定案阶段的工作分为结案与外理两个过程: 1.结案过程。结案过程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根据案情,对可以计量的要计算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不能计量的,要按社会危害、社会影响予以衡量。经济损失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于违法违纪事实的发生而直接带来的经济损失,它是审计人员予以定案、追究责任的主要依据。间接经济损失是指除了直接经济损失以外的附带经济损失,它是审计人员予以定案、追究责任的参考依据。 在计算经济损失时,这要正确区分违法纪金额与经济损失金额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违法违纪金额是指违纪责任人违反各项财经法规制度的账面总金额。经济损失金额则是指违纪责任人由于违反财经法纪造成的、已经无法挽回的那部分金额。 (2)根据违反财经法纪情节的严重性,对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政策及标准,论定案件的性质。结案阶段的关键是定性。定性的依据包括: ①案情。 ②定案的标准。 (3)对于已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应根据具体情况落实责任。当案情情节已经清楚,定量与定性已经确定后,审计人员就要开始划分各违纪责任人之间的责任,分清主要责任人与次要责任人。主要责任人是指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的主要策划者,是与案情有直接联系起主导作用的责任人员。次要责任人在整个案件中居于次要地位。对案情的发生、发展不起主导作用。 划分责任时,要注意区分故意违法违纪与无意违法违纪。 (4)通过汇总、整理审计工作底稿和调查询问表,案情明朗,线索清晰,证据可靠,审计人员撰写审计报告书,做好结这程的最后工作。审计报告书的格式与财务审计报告书的格式基本相同,但一般采用详式审计报告。 (5)审计人员撰写了审计报告后,应将审结果通知被审计单位或违纪责任人,听取他们的意见。 2.处理过程。 二、财经法纪审计的方法 第四节 财经法纪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违反财经法纪与经济犯罪的区别 要区分违反财经法纪与经济犯罪,首先要明确财经法纪的意义。财经法纪包括财经纪律、财经法律和财经法规三部分。 财经纪律是指部门、系统或企业事业单位所制定的要求人们遵守的经济活动的规则。 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处理也以一般性的批评教育为主。 财经法律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并以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要求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财经法规是指由国务院颁布或由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有关经济方面的规定、条例、实施细则等。 违反财经法规、法规的行为统称为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财经法纪审计的主要对象。是否触犯刑律是划分违反财经法纪与经济犯罪的界限。 在财经法纪审计中,要处理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矛盾,一方面要依赖于法律、法规本身的严密、合理与健全程度,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还应遵循下列两个原则: (一)合法性行为必须强调经济效益 (二)合理性行为必须强调社会效益 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审计 本章主要论述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首先,关于经济效益审计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及其分析。 其次,经济效益审计的两大分支(即管理审计与业务经营审计),以及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流程和方法。 最后,业务经营审计的意义,主要内容、流程和方法。 第一节 经济效益审计概述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及其必要性 (一)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二)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审计体系的需要。 (三)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二、经济效益审计的涵义 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在于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其审计工作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一)审查企业经济效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二)全面考核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情况,分析形成经济效益的原因以及影响经济效益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三)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分别确认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经济效益的大小,以及综合经济效益的优势。 (四)在分析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和措施。 三、经济效益审计的分类 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分类有: (一)按审计的内容分为管理审计和业务经营审计 所谓管理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为对象,通过综合检查、改善企业单位的管理素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所谓业务经营审计,是指审核、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及利用生产各要素的有效性、充分性,以进一步合理开发生产力,挖掘提高经济效益途径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 (二)按审计的时间分为事前经济效益审计、事中经济效益审计和事后经济效益审计 事前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某些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事前的预测、评价和分析,以保证计划、定额、预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事中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体现的效益性进行审查和控制,以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差距,予以纠正,保证各种计划、预算、定额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事后经济效益性进行的审计,以评价企业业绩,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三)按经济活动的层次性分为宏观经济效益审计和微观经济效益审计 宏观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审核、分析和评析。微观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国民经济的某一单位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审核、分析和评价。 (四)按审计的对象分为全在经济效益审计和专题经济效益审计 四、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基于财务审计之上的高层次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在于,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它与财务审计相比,是一种较高的层次的审计。 (二)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积极性审计 由于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在于帮助被审计单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服务,它起的是促进作用,而不是制约作用。所以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积极性审计。 (三)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突出评价职能的建设性审计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但在经济效益审计中,着重突了的是评价职能。所以,经济效审计不是一种以监督为主的强制性审计,而是一种以促进为主的建设性审计。 (四)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以考核被审计单位全部经济活动为对象的综合性审计。 (五)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有赖于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的联合性审计。 五、经济效益评价的原则 对被审计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优劣进行评价,是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审计人员在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时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统一 (二)长远经济效益与当前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六、经济效益审计与传统审计的区别 传统审计一般是指财政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财经法纪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并无实质上的不同,只不过是二者审计监督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经济效益审计也是财政财务审计派生出来的,它与财政财务审计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经济效益审计和传统审计毕竟是不同类型的审计,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审计的对象不同 财政财务审计的对象主要是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的收支活动;财经法纪审计的对象则是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而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 (二)审计目的不同 财政财务审计的目的在于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财经法纪审计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的财经法,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审计的方法不同 财政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的方法主要是检查、监盘、查询和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而经济效益审计除了运用传统审计方法外,还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数学分析法等其他学科所使用的方法。 (四)审计的时间不同 传统审计一般安排在期末,主要是事后审计;而经济效益审计可以是以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而且更强调事前审计的作用。 (五)审计结论的效力不同 传统审计的审计结以及决定有法律效力,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而经济效益审计虽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不具有律效力,被审计单位对有关建议可以不执行。 第二节 管理审计 一、管理审计的意义 以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为对象,通过综合检查、改善被审计单位的管理素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称为管理审计。 二、管理审计的内容 (一)审查企业的管理职能 其主要内容包括: 1.审查企业是否制订了完备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是否规定了企业的目标及其实现目标的途径。 2.审查企业已制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是否已全部贯彻执行,并发挥了应用的作用。 3.审查企业各职能管理部门之间是否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这一中心进行相互协调和平衡。 4.审查企业是否根据自身的任务与目标,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合理地配备和使用企业资源。 5.审查企业是否经常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是否及时予以纠正。 6.审查企业决策是否及时、正确和全面。 (二)审查企业各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 1.对计划管理的审查。包括对企业的长期、中期、短期、供、产、销计划的审查。 2.对生产管理的审查。包括对生产技术、生产组织、生产流程、生活效益及其在产品等的审查。 3.对质量管理的审查。包括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质量的经济性,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等的审查。 4.对销售管理的审查。包括对企业的营销策略、市场预测、销售计划、销售合同、销售费用以及售后服务等的审查。 5.财务管理的审查。包括对资金的运用、资金周转的速度以及增收节支各种措施等的审查。 6.对劳动管理的审查。包括对劳动定额、劳动组织、职工教育和奖励措施以及劳动保护等的审查。 7.对技术管理的审查。包括对新产品的试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等的审查。 8.对设备和物资管理的审查。包括对设备物资的采购、保管和使用等方面的审查。 9.对信息管理的审查。包括对数据的搜集、加工、处理和信息提供等的审查。 (三)审查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 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审查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审查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主要审查企业管理人员是否能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等。 2.审查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主要审查企业管理人员的职责是否恰当,是否履行了应负的责任等。 三、管理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一)管理审计的程序 管理审计的程序,一般分为初步调查、试审、实审和总结等四个阶段。 1.初步调查阶段。 初步调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熟悉和掌握被审计单位及其业务活动的背景资料和其他资料,并据以决定审计的范围、内容和方法,确定审计目标,制定审计计划。 2.试审阶段。 试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初步调查阶段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审查被审计单位的管理状况,以进一步取得证据,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 3.实审阶段。 实审阶段是指审计工作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也就是根据管理审计工作方案规定的要求,针对审计重点,有目的地搜集有关证据,然后编制工作底稿,进行总结分析的过程。 4.总结阶段。 审计人员要重视做好总结阶段的工作,特别是要重视做好定期回访工作,积极帮助被审计单位实施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 (二)管理审计的方法 1.企业管理系统组织图。 企业管理系统组织图是审计人员了解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企业管理管理系统的组织形式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等。 2.管理职能结构图。 管理职能结构图是管理系统组织图的一种细分,它是指各个具体管理职能部门都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在制订管理职能结构图时,既要合理组织子系统内部各管理环节,又要注重与外部其他子系统的配套。 3.管理系统功能信息关系图。 管理系统功能信息关系图是管理系统组织图的另一种细分。它是以企业的管理信息为中心,说明管理信息在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传递过程。 4.管理调查表。 管理调查表是审计人员经过初审阶段后,根据所确定的审计目标来编制的。 5.金额法。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审计人员经常将一些定性的管理要素予以数量化,用货币金额来衡量其经济效益,以引起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的重视与关注。这种将定性的管理要素用货币数量来表示的方法称为金额法。 第三节 业务经营审计 一、业务经营审计的意义 开展业务经营审计是经济效益审计的又一项重要任务。这种以审核、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业务经营活动及利用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效性、充分性,以进一步合理开发生产力,挖掘提高经济效益途径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称为业务经营审计。 二、业务经营审计的内容 (一)对生产过程的审查 业务和经营审计的重点是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审查。生产过程是价对生产过程的审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审查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观念是否端正。 2.审查被审计单位的生产发展规划是否恰当。主要内容有: (1)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制定了有关产量、品种、花色、质量等方面的近期、中期和远期计划。 (2)审查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发展规划是否相互协调。 (3)审查被审计单位有无推广先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和进行职工培训的具体计划。 (4)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对各种主要经济指标有着较明确的赶超指标和具体措施等等。3.审查被审单位的生产计划是否全面。其主要内容有: (1)审查被审计计划是否与销售计划相衔接。 (2)审查生产计划是否与技术组织措施、原材料供应、财务成本计划相适应。 (3)审查生产计划是否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有利于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 (4)审查生产计划中制定的主要设备的产量定额是否先进、合理。 (5)审查生产计划中制定的劳动定额是否先进合理,闲散的劳动力是否有合理的安排。 (6)审查生产计划中制定的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定额、消耗定额是否先进合理。 (7)审查被审计单位各车间、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是否相平衡,生产周期、生产批量是否合理可行。 (8)审查实现生产计划的各种途径与方法是否落实等等。 4.审查被审计单位的生产业绩是否真实。其主要内容有: (1)审查其产量、总产值、净产值等指标是否如期完成。 (2)审查其生产进度是否正常。 (3)审查其产品质量是否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4)审查其主要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其使用效率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指标。 (5)审查其新产品试制和生产是否如期进行等等。 (二)对供应过程的审查 对供应过程的审查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1.审查采购供应自身的效益。包括审查采购费用、仓储费用、采购资金占用等等。 2.审查供应过程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包括审查企业生产所需的物资是否按时、足量地提供、用量如何等方面的内容。 (三)对销售过程的审查 对销售过程的审查包括如下内容: 1.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做好销售预测工作。 2.审查被审计单位所销产品是否适销对路。 3.审计被审计单位的定价策略是否科学合理。 4.审查被审计单位的销售费用等是否符合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 5.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拥有较高的信誉。 6.审查被审计单位产品的售后信息反馈与售后服务工作是否及时。 三、业务经营审计的流程和方法 (一)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效益 其具体内容有: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层管理状况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 (2)收集和分析相关的主要经济指标; (3)确认潜在的重大事项; (4)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交谈讨论,进一步了解情况,搜集相关资料; (5)编制工作方案,确定审计重点; (6)围绕审计重点,编制相关的业务流程图和业务经济调量表; (7)汇集、整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细致的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效益。 A.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经济指标。 业务经营审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运用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主要经济指标来进行评价、分析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效益;考核、确认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并通过揭示计划指标与实际指标之间的差异来进一步明确审计目标,提供审计线索。 B.业务经营处理流程图。 业务经营处理流程图是指用图示形式来直观地反映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业务处理流程。 C.业务经营调查表。 业务经营调查表是根据审计工作方案的要求,围绕着审计目标和审计重心来编制的。其格式与管理调查表相同,只是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二)确定实现经济效益的途径,提高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效益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有: 1.进行综合分析,找出问题症结,制定和综合备选方案。 2.备选方的分析和优选,初步决定实施方案。 3.确定实施方案,撰写和提交业务经营审计报告。 4.组织实施审计,并开展后续审计工作。第十四章 内部审计 第一部分论述了内部审计的涵义,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意义、内部审计的职能及其任务。 第二部门从社会地位与组织地位两方面来论述内部审计的地位,指出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取决于部门、单位领导的认识,并制约着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相对独立性对于有效的内部审计有着重要意义,要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一定要保证内部审计的功能,一定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地位。 第三部分通过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比较,着重论述了内部审计的特点,并指出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必须处理好几种关系。内部审计有单位内部审计与部门审计两大分支。 第一节 内部审计的意义、职能和任务 一、内部审计的意义 内部审计是指部门或单位部门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国家或部门、单位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标准,采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查明其合法性、合规性、合效性,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以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开展内部审计有其必要性,具体来说,它发挥着如下的作用: (一)有利于合理配置生产力各要素,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二)有利于健全内部控制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三)有利于保护公共财产,维护部门、单位的合法权益 (四)有利于配合外部审计,完善我国审计监督体系 二、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兼有内向性和外向性的双重特征。 与内部审计的双重特征相适应,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职能、管理职能、防护职能、评价职能和建设职能。 三、内部审计的任务 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任务有如下几项: (一)对资金、财产的完整、安全,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财务收支计划、经费预算、信贷计划、外汇收支计划和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 (三)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对会计报表、决算的真实、正确、合规、合法,进行审计并签署意见。 (五)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进行专案审计。 (六)贯彻执行国家审计法规,制定或参与研究制订本单位有关的规章制度。 (七)办理本单位领导、上级内部审计机构交办的审计事项;配合国家审计机关对本单位进行的审计。 第二节 内部审计的地位及其独立性 国家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行政上,由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领导和管理;在业务上,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内部审计机构是开展审计业务的基层单位,其行为受到国家审计机关的牵制和制约。 内部审计也是社会审计的基础。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加深社会审计组织对被审计事项的了解和认识,从而简化审计流程,提高审计效率。 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形式,根据我国目前已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来看,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一)内部审计机构录属于部门、单位财会部门,由本部门、本单位的会计主管领导。 (二)内部审计机构与部门、单位的其他各职能部门平行,由部门、单位的会计师或总经济师领导。 (三)内部审计机构由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其地位和职权超越部门、单位的其他各职能部门。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括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的独立性。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是有效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包括如下内容: 1.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上的独立性。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单独设置,不能从属于其他职能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必须由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并给予充分的权限。 2.保证内部审计机构有相当的职权。部门、单位应赋予内部审计机构相应的职权: (1)检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决算、资金、财产,查阅有关的文件、资料。 (2)参加有关会议。 (3)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量并索取证明资料。 (4)提出制止、纠正和处理违反财经法纪事项的意见,以及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 (5)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和严重失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人员,向领导提出追究其责任的建议。 (6)对审计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单位的应向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反映,部门的应向国家审计机关反映。 3.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应负的责任。内部审计机构的义务与责任有: (1)编制审计工作计划。 (2)审查部门、单位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直实性和正确性。 (3)审查部门、单位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4)评价部门、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提出改进意见。 (5)提交(或季度)评价的审计报告书。 (6)对典型性、倾向性问题进行专案审计。 (7)建立和保管内部审计档案。 (二)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所持的独立立场。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包括如下内容: 1.独立地编制审计计划。 2.独立地进行审计调查。 3.独立地表达审计意见。 第三节 内部审计的特点及其应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 一、内部审计的特点 内部审计是与外部审计相对立的一种形式,它与外部审计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一)审计对象的确定性 内部审计对象是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这种单一的审计对象,有利于审计人员深入地了解实际情况,有利于编制审计工作中期、长期计划,有利于抓住审计重点,揭示主要矛盾,寻找相应对策予以改进,有利于开展审计工作,协调审计与被审计之间的关系。 (二)审计范围的广泛性 内部审计可以对部门、单位的整个经济活动过程进行审计,又可以对部门、单位的计划、预算、合同、协议等进行审计还可以对部门单位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等进行审计。 (三)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是部门、单位的一个职能部门,一方面,审计人员的行为受到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牵制,另一方面,审计人员的利益又与部门、单位的利益紧密相关。所以,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是相对的、不充分的。 (四)审计目的的内向服务性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一样,都具有监督与服务双重职能。但两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外部审计侧重于外向监督,内部审计侧重内向服务。固然,监督职能是一切审计最基本的职能,但从内部审计机构组织关系来看,它与被审计单位属于同一组织,因此,内部审计除了审查部门、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外,还向部门、单位领导检查工作提供信息。 (五)审计时间的经常性和及时性 内部审计机构作为部门、单位的一个专职审计机构,可以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 (六)审计结的非强制性 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是相对的,同时,内部审计结论的执行与否,主要取决于被审计单位领导的意志,因此,内部审计结论的推行是附有条件的,起不到应有的强制作用。 二、内部审计应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 (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 首先,内部审计机构应主动取得外部审计机构的指导和帮助,建立良好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促进内部审计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系统化、制度化。其次,内部审计机构应积极配合外部审计机构。 (二)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 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管理体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机构被审计单位的关系不仅是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而且还要相互协作,共同搞好经营管理和经济监督的关系。 (三)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经济监督部门的关系 (四)内部审计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首先,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健全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保护公共财产,实现经营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内部审计涉及的内容大都与财会部门的工作有关,会计监督的内容也与审计监督内容有联系。但会计监督的内容只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内部审计除了审核部门、单位的财务收支外,还要对部门、单位的整个经济活动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第四节 单位内部审计 一、单位内部审计的范围和内容 (一)单位内部审计的范围 内部审计分为单位内部审计和部门审计两种形式。单位内部审计简称单位审计,他是内部审计的主要形式,指的是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 (二)单位内部审计内容 按照单位内部审计的目的来划分,可分为以监督控制为目的的单位内部财务审计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单位内部经济效益审计。 1.单位内部财务审计。 单位内部财务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为了保证企业事业单位资产的如实记录和妥善保管,确保企业事业单位财务报表所揭示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进行的审计。它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对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方针、政策、制度进行评审; (2)对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审; (3)对企业事业单位的计划、预算进行评审; (4)对企业事业单位经营和管理的效率、效果进行评审; (5)对企业事业单位各部门的工作质量进行评审; (6)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技术改造、产品开发和基本建设的效益进行评审; (7)对企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评审; (8)对企业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功能进行评审等。 二、单位内部审计的任务和形式 (一)单位内部审计的任务 1.开展财务收支和财务决算审计,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加强财会管理工作,维护财经纪律和法规,提高企业事业单位的自我控制能力; 2.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促进企业事业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3.开展经济合同审计,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4.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完善企业事业单位的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 5.制止和防止企业事业单位乱摊派,乱收费现象,保护企业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 6.办理单位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向内部审计机构交办的审计事项,配合国家审计机关对本单位进行审计。 (二)单位内部审计的形式 1.定期性审计。如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进行定期的审计。 2.日常性审计。 3.周期性审计。 4.专题性审计。 三、单位内部审计的流程和方法 (一)单位内部审计的流程 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一般流程与外部审计基本相同,也分准备(或计划)、实施(或执行)、报告、后续审计等四个阶段。 (二)单位内部审计的方法 外部审计所采用的审计方法,同样适用于单位内部审计。其中较多采用的是检查和分析性复核等。 要做好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除了正确选用审计的方法外,还必须注意: 1.领导重视。 2.广泛宣传。 3.突出重点。 4.各方配合。 5.综合运用。 第五节 部门审计 一、部门审计的意义和作用 部门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政府机构主管部门内部建立的审计机构对所属单位和本部门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所进行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 部门审计是一种中观审计,它同时具有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性质。部门审计是由部门内部组织建立起来的,并在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其目的也是为本部门的经济管理服务,提高本部门的经济效益,因此,相对于国家审计来说,它是内部审计。 部门审计的作用: 部门审计有着如下三方面的作用; 1.有利于加强部门管理和控制。 2.有利于扩大审计影响。 3.有利于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部门审计的任务和形式 (一)部门审计的任务 1.对本部门所属的二、三级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定期审计。 2.对本部门所属的厂长(经理)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包括离任审和审计)。 3.对本部门直属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来源和使用进行审计。 4.对本部门所属企业的财务决算、经济效益进行审计。 5.开展行业审计和对本行业改革中出现的典型性、倾向性问题进行专项审计。 6.部门领导和审计机关交办的专案审计。 7.组织部门的审计工作,制定本部门的审计计划和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 8.建立待业的审计信息网络,负责本部门的内部审计干部培训和经验交流。 (二)部门审计的形式 1.部门调查。即对本部门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进行调查。其目的是了解和掌握本部门的基本情况,为部门领导决策提供信息。 2.部门重点审计。即对本部门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审计,其目的是通过审计,揭示出部门的共性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加以解决。 3.整个部门审计。即对整个部门所属单位进行全面的或专项的审计。其目的是维护财经纪律,监督本部门经营管理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同时也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信息。 三、部门审计的特点 (一)部门审计具有外部审计的特征 部门审计是部门内组织进行的审计,但独立于部门被审计单位之外,审计的对象是大量的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下级部门。 部门审计目的既是为了促进本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经济发展,又是为了保证国家宏观经济计划的实现。 (二)部门审计具有全面性和效益性的特点 (三)部门审计具有统一性和专业性的特点 四、部门审计的展望第二篇:《MBA十日读》第八、九、十章读书心得
第三篇:电大管理方法与艺术十章习题与答案
第四篇:习题及答案
第五篇:《审计学》九至十章重点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