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我园幼儿绘画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对我园幼儿绘画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宁海县中心幼儿园
崔瑞奉
[摘要] 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有了可观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更使幼儿教育上了一个层次。然而,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注重传授知识技能的绘画教学,或过分强调“自主”的放羊式的绘画教学,或教材内容脱离儿童发展实际的绘画教学等不符合艺术教育特点的现象还屡见不鲜。这些都忽视了素质教育,忽视了儿童个性的发展。文章在分析了幼儿绘画表现,家长、教师对儿童画认识和指导方面等现状,又提出了当前幼儿绘画教学的几点思考,为我园绘画教学课题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幼儿
绘画教学
儿童画
个性发展
一、调查目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艺术教育理念,强调了艺术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孩子们在绘画活动中可以依靠观察、记忆,自己创造视觉符号,自己构成画面空间去表现生活感受、抒发情感、张扬个性,从而获得成就感,得到兴趣的满足,促进全面发展。
然而,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注重传授知识技能的绘画教学,或过分强调“自主”的放羊式的绘画教学,或教材内容脱离儿童发展实际的绘画教学等不符合艺术教育特点的现象还屡见不鲜。这些都忽视了素质教育,忽视了儿童个性的发展。因此,我园将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按照幼儿绘画发展规律和实验调查分析的结果,对幼儿绘画教法进行新的探索,提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手法。通过幼儿主动参与,创作真正的“儿童画”,让孩子在“儿童画”中得到有益的发展。此调查意欲让教师和家长清晰地了解到目前孩子绘画教学的现状,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帮助大家认清教育改革的形势、课题研究的方向,激发大家探究新的绘画教学模式的动力。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调查对象:
我园小、中、大12个班级随机抽取的幼儿、教师和家长。
2、调查内容:
幼儿的参赛作品和命题画作业中幼儿对绘画语言的运用及所表现的创造性;幼儿在园、在家对绘画的兴趣;教师对儿童绘画教学的认识,选材、课堂教学的普遍模式、对孩子作品的评价;家长对儿童画的认识、指导和评价。
3、调查方法:
百度文库
问卷调查法、观察分析法。
三、调查结果
通过对大班60名幼儿、中班70名幼儿,小、中、大班100位家长,全园15位教师、历年幼儿绘画参赛作品照片的调查,共收回幼儿命题画作业130件、家长调查问卷94份、教师调查问卷15份,观看了教师绘画教学活动5个、家长“读画”活动一场,搜集了历年幼儿参赛作品照片26张。调查结果为:
(一)幼儿绘画作品现状
1、从中班、大班幼儿命题画《美丽的大森林》调查得出:作品缺乏童趣、新意,普遍存在形象概念化问题。比如画太阳,都是画一个圆圈,四周几条光芒;画树都是一个树干加一个大圆树冠;小动物的形象也非常划一等。又如用色上,天空全涂湖蓝色,太阳涂红色,树干涂褐色等。再如构图上,中班孩子和大班孩子没有多大区别,大多表现为零散式和一字排开式。这种概念化的作品并非真正的“儿童画”。“儿童画”是指儿童自发的无规范的没有任何限定的能表现孩子观感、思想、感情和想象的创造图象。
2、从孩子的参赛作品看:92.3%的作品线条工整、形象概念化、构图成人化、配色成人化。经了解,这些作品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幼儿只是依样画葫芦。其间,也了解到有幼儿因每张作品画数次,每次画上几小时而厌倦画画的。
(二)教师绘画教学现状
从教师的调查问卷、集体绘画教学活动中得出:
1、选材:80%的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60%的内容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
2、绘画形式:装饰画、临摹画较多,想象画偏少,写生画更少。
3、儿童画的认识:53%的教师知道什么是儿童画,34%的教师理解不透彻,13%的教师认为只要是儿童作的画就是儿童画。
4、教学模式:13%的教师比较注重让幼儿充分感知所要画的物象后再让幼儿创作,并作适时指导;20%的教师有“放羊式教育”的倾向;67%的教师是先重点示范后请幼儿依样画或在范画的基础上让幼儿展开想象,期间可看到许多孩子交头接耳的看别人想象出的形象,然后再加以模仿,一个班内也只有近乎15%的孩子能有自己的一点想象。如中班《瓶盖变变变》(利用瓶盖的各个面滚、按等法作创作性的印画),本来想法很好,选材也取决于生活,可教学中教师作了长达20分钟的示范讲解,然后再让幼儿印画,由于孩子对示范的几个印画法印象太深,以至想不出其它的印法来,局限了孩子的思维。
4、教师的评价:
对画面的评价:100%的教师认为色彩鲜艳、明亮,造型“大、多”,布局“满”才是一幅好画。
百度文库
在教学中的评价:多为完成作品后评价,也有绘画过程中评价,但评价语指导性启发性不够。同时,也发现对每个孩子评价的标准是统一的,没有实施因材施教原则。
(三)家长对儿童画的认识与指导现状
从家长的调查问卷、“读画”情况和家长来接孩子时对孩子作品的评价语中得出:
1、对儿童画的认识:95%的家长说不出什么叫儿童画,都认为只要是儿童画的画就叫儿童画。
2、评价画的标准:90%的家长认为画得像,画得干干净净就是好画,甚至对小班的孩子也是如此。如:有个中班的孩子用稚嫩的笔画了一群建筑,有许多房子的式样还是自己设计的,老师真为他高兴,可妈妈看见了不高兴地说:“你的房子弯弯扭扭的快要倒了,不会画直一些吗?”弄得孩子很委屈。
3、家庭美术指导:100%的家长买了一些简笔画书籍,其中73%的家长让孩子涂色、临摹;27%的家长会重视让孩子偶尔画画身边的事物。63%的家长会关注孩子的作品,能常坐在孩子身边看孩子画画,也会问问孩子画了什么。37%的家长只会偶尔过问孩子的绘画活动。
四、原因分析
出现以上现状的根本是教师和家长受传统幼儿美术教育思想和社会商品经济的影响,对幼儿绘画教学存在诸多认识误区,以及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底下所造成的。具体表现在:
(一)家园认识上存在误区
1、重技能轻情感
大多数教师和家长缺少对美术本体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不明白美术教育是人类发展历史中一个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培养孩子从小建立良好价值观、发展孩子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他们不注重幼儿的生活体验和丰富多彩的情感表现,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幼儿美术教育的第一目标,压抑了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童真表露,导致幼儿的美术活动机械、枯燥。同时,市面上泛滥的简笔画倍受家长的青睐,常买来在家中让孩子临摹,每户家庭都有3本以上此类书籍。日复一日,孩子们眼中的花草鱼虫、建筑人物造型均被定型了。这些都导致了孩子的画面形象出现了概念化的现象。
2、重作品轻过程
许多家长和教师有时也关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发挥,但常常用成人的 眼光,把幼儿美术作品“效果”的好坏,当作美术活动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内心感受与情绪流露。特别在参加“幼儿美术比赛”的过程中,为了得奖,让幼儿照搬照抄成人的想法和画法,孩子的美术活动充满成百度文库
人强加的功利性,再无创作与表现的快乐。长此下去,孩子对绘画只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创作了,所以表达的画面也就愈加呆板无生气了。
3、重灌输轻指导
大部分教师重视先把“范画”灌输给孩子,忽视了绘画前的观察指导,绘画中、绘画后因人而异的适时评价指导。即便有一些评价,但评价的标准大多是“像不像”;评价的形式大多是完成作品后集体展示,教师讲评;评价的语言大多是 “很美”、“很像”、“真难看”等。不会根据美术教育特征,从孩子所表达的美术语言切入加以针对性指导评价;评价的面很窄,往往从众多孩子的横向比较中挖掘相对具有造型潜能的人才,忽视了孩子发展的纵向性和个体性。这样,对孩子的学习方法习得、技能技巧的提升、审美能力提高都未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4、重计划轻随机
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往往由于过分强调选材的计划性,从而忽视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没有考虑孩子的需要和发展,常出现选材脱离幼儿生活,内容不能引起幼儿兴趣等现象。这就严重违背了儿童美术发展的规律,使幼儿的思维和创造才能受到压制,儿童成了教师思想的复制“机器”,幼儿的画面也就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现象,阻碍了幼儿的个性发展。
5、重绘画轻欣赏
美术欣赏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手段。通过不断的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幼儿审美趣味,丰富想象力,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还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眼界,更有助于幼儿的绘画表达。而在幼儿园的教材中很少出现欣赏内容,教师也因怕麻烦在平时只重视绘画活动而不重视开展欣赏活动,只是公开活动时,才会去尝试搞欣赏活动。这就有碍于幼儿丰富的绘画语言的习得,使幼儿的绘画水平提高缓慢。
(二)教师业务上存在欠缺
幼儿园的美术教师大都是非美术专业毕业的教师,自身的美术修养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对名画、儿童画的欣赏解读、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如:何为儿童画?何为形式美?儿童的绘画年龄特点又是什么?等)都非常缺乏。再者,在传统教学思想的阴影下缺少对幼儿绘画教学的研究,甚感很难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从观念转变为行为可谓举步维艰。种种原因导致教师绘画教学业务底下。
五、对我园绘画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爱护童心、潜心探究
许多绘画大师之所以非常看重儿童画,就在于从画面上那些纯真烂漫的构想、稚拙有趣的造型、大胆随意的配色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和丰富的联想,从而对自身的创作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是应该爱护孩子的这份童心,给孩子一片广阔的天空,让他们在儿童画的世界里自由驰骋,同时要以一百度文库
颗火热的心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在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将转变的教育观念转化到幼儿绘画教学的实践当中。
1、丰富感知,激发创造欲望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创造活动。”一切想象都源于生活,新《纲要》也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要培养幼儿绘画的想象力就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亲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从而萌发创造欲望。首先,应多引导孩子感受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带他们欣赏春暖花开、大地飞雪,观察校园里放风筝、做游戏。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其次,引导幼儿观察民间的美。如元宵庙会、迎娶新娘、十里红妆、前童古镇,在民间艺术的熏陶中联想出许多往事传说,产生创造的欲望。然后,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鲜明清晰的形象,使之呼之欲来,接着加以创作。同时,也让幼儿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不断丰富幼儿感知。这样,幼儿的艺术兴趣越来越浓厚,这时就抓住时机设法将幼儿头脑中丰富的美感知觉体验引入到美感体验的表现阶段,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创作欲。
2、鼓励创造,积极表现自我
幼儿绘画教学的重点是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单纯技能的传授,我们可以利用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泛灵伦”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无拘无束地、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给所画物体注入生命注入热情,特别是用拟人化,主观情绪化的手法画一些人物、动物,他们就像画他们自己。鼓励幼儿自由想象,自由创造,为他们新奇、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而加油,让全体幼儿为他们敢想、敢画的求异精神鼓掌,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只要有趣,画什么都行,画得不好老师也不会怪我,扫除了幼儿创作时的心理障碍,让他们勇敢地、大胆地、毫不顾虑地去画,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3、拓展思维,注重因材施教
我们在绘画活动中应鼓励幼儿打破常规,超越常理,培养幼儿的扩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突破单
一、僵化的定向思维模式。例如:孩子们在画雨时总是画一些斜线和点点,教师可针对这一情况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春雨是什么样的?”“雷雨是什么样子的?”“春雨是什么色彩的?”当孩子们笔下的雨呈现各种形态、出现五彩缤纷的色彩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雨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和害处?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这样孩子们纸上的雨就千姿百态、活灵活现了。在此期间,教师在指导中还要注重有的放矢,做到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指导中都有所得。
4、正面评价,追求成功体验。
百度文库
只拿“像不像”作为评价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只能伤透孩子的心。儿童画表现的是儿童的思维方式,成人认识世界是凭着理性,而孩子则凭着想象。新《纲要》提出,“我们应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和表现方式。”评价幼儿绘画作品首先要肯定和鼓励,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赏它,赞赏其中点点滴滴的创造,不追求画面的完美,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给孩子前进的力量,推进他的创造性活动。其次,要寻找发现幼儿画中独特的想象力,鼓励孩子以“读画”的方式来表述自己的作品,共同挖掘作品的独特魅力。如在画小鸟时联想到鸟的一家,画鱼时联想到海底世界,还有科学幻想,奇思妙想。我们应从这些想象入手,抓住点滴不同给予特别的鼓励和赞叹。我们还要为孩子提供展示作品的空间,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激励,共同提高,从而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管理重视、提供便利
1、环境: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对幼儿园的室内、走廊的墙面色彩、装饰等作适度调整,使其更具美感,设立幼儿画室和幼儿画廊,增强孩子对美的感受力和提高对美的表现欲;
2、外出:为孩子作画前外出观察、体验提供便利;为教师外出学习创造机会。
3、作画工具及材料:提供多种纸张、画笔及颜料、画板等。
4、教师美术资料库:建立美术资料库,包括各类美术杂志、书籍,电脑软件,提高教师的审美能力,丰富教师的美育知识;
5、参赛:不以功利性的心态对待各幼儿绘画比赛,严格把握美育目标,让孩子在教师适度的指导下创作真正的儿童画。
(三)家园合力、共同提高
1、在教学上,一个好的教师不会迎合揣摩家长的心理和喜好。他宁可让家长误以为教师没有教画像的本事,也不会把影响孩子一生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教给孩子。一个称职的儿童美术教师,应有自己的专业及很高的审美能力。懂的心理、生理教育,喜欢孩子,热爱儿童美术教育事业。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及欣赏水平,并能与家长有益沟通,转变家长落后的观念。
2、家长则不要再让幼儿一味的去临摹简笔画了。可以试着让孩子多画一些他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比如:逛超级市场、看演出、我睡觉的地方、妈妈洗衣服、过生日等。在这里家长需要做的只是启发孩子把应画的事想的周全些,帮助孩子把想象变成形象,而不能替孩子想。要引导孩子自己去观察,家长不能把观察的结果告诉孩子,让孩子大胆地去画自己感受到的东西。当孩子一幅画完成后拿着画让家长看时,家长只管表扬、肯定、鼓励就行了,也不要在看孩子的画时老是提出某某画的好,孩子心里就形成了一种印象,孩子为了让您高兴百度文库
就会去学其他的画法,在学会这些的同时也失掉了自己的个性。而有个性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
总之,绘画教学是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最主要内容之一,是发展孩子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创造意识,促进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幼儿张扬个性的舞台,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不管教师还是家长都要认清存在的问题,认清这些问题对孩子发展带来的弊端,从而潜心投入、家园合力参与幼儿绘画教学的实践研究。
百度文库
第二篇:幼儿绘画教学心得
幼儿绘画教学心得
小学部 张娟
我个人比较喜欢童话,具有童心,所以很喜欢幼儿的美术教学。初次涉及幼儿美术教学的,放下自己的写实态度,加入幼儿想像方式。可教一些装饰性绘画的方法和技法,对先淡色后深色,先勾线后涂色,遮挡主次等这些方法也是很有必要教给孩子。
课前准备工作:
1、每课的学具材料和范作等准备充分,必须自己练过,胸有成竹再授课。
2、内容不可太难,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宁愿降低主题难度使之自信,技法可在课中渗透。
3、虚心吸取儿童书籍插图和画报的美术创想。不断补充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4、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肯定,例如举办展览和网站等展现形式。授课时教师要稳定,可借课前检查桌面摆放来稳定学生情绪。(例可以教孩子怎样按照左右手的规律和同桌方便的原理摆放物品。)
1、导入要趣味。开头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法,用猜谜,讲故事来导入(孩子情绪不可太激动)。确定宣布主题后,可让学生建议画什么形象教师示范画出(可借题发挥的)。教学内容可有童话色彩,有趣味性、哲理性。
2、作业不怕丑。范画后让孩子画画试试,教师适当教学技法。学生作业时,教师巡回指导多表扬少指责,多示范少说教。对有畏难情绪的、没有基础的学生,教师示范适当补充画面,或一点睛之笔构一下图。让儿童把作品主题形象画大些,容易出效果。
3、作品要完整。借助小帮手。最后要引导孩子把画面画完,添背景什么的。可以让美术优秀生做小老师,结对子帮助那些年龄小的,或没有耐心的孩子画完。还可让先完成的进行分组绘画比赛(为老师画完范作也可)。
4、展示很必要。最后最能有效带动孩子完成作品的方法是找个固定的地方作为展示区:展评和讲评他们的作业。
孩子学完你这一课,会自己想再画、能画变化的,听了你的引导有想法,这说明你这一课就是相当成功了。所以作为教师尽量要做好课前准备。
第三篇:幼儿绘画教学之我见
幼儿绘画教学之我见
绘画作为美术教育的主体部分,是幼儿的第二种语言,从事绘画活动是幼儿天然的需要,是他们健康和谐成长必不可少的,需要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它区别于其它的教学活动,是一种集感受、思考、幻想于一体的活动,绘画在整个幼儿教育体系中具有任何其他活动不能替代的意义。
绘画教学习惯以教师为中心,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孩子在绘画中,往往按照老师的范画去模仿,教师和家长也常常以画得和老师象不象作为好的评价标准,而幼儿自身的创造性被忽视呢?幼儿在绘画时是不是愉快、自愿的?也就是绘画时幼儿的情感是否积极主动,这常常被成人忽视了,认为只要幼儿能模仿得象就行了。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我也身有感受。只重视结果,而忽视了在绘画过程中,幼儿自身情感活动的发展和在绘画中的作用。通过反复思考,也阅读大量的教学经验。让我认识到绘画教学是让幼儿对事物的正确感受和理解,以及对美的事物的向往和表现欲望,这是幼儿绘画过程中一种潜在的动力。那么怎样指导幼儿绘画活动呢?
一、通过欣赏大班幼儿的作品激发幼儿的兴趣。
把大班幼儿的图画作品布置成一个展览,供幼儿小班欣赏。一幅幅色彩鲜艳,画面充满童趣的作品会深深吸引孩子的目光,从而激发孩子的绘画意识,兴趣。
二、游戏为主,注意绘画方法的多样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学前班幼儿也不例外。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让孩子在娱乐、玩耍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如画“有趣的面具”,我先用准备好的面具戴在脸上,并随着音乐做动作,幼儿积极性很高,他们兴致勃勃地开始绘画,结束后随音乐一起快乐地唱啊,叫啊,跳啊!在绘画“放风筝”时,让幼儿将画画在准备好的风筝上,然后到户外放风筝。绘画时,孩子们十分认真投入,他们在比试一下,飞在空中的风筝谁画得最美。在活动设计中也注意用游戏形式,如一个谜语,一个电话,一封信等吸引幼儿。这些有目的,有任务又带有游戏性的绘画活动,幼儿极感兴趣,教学效果也很好。通过一、二次作业就掌握绘画技能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才能逐步掌握。
三、教学运用趣味形象语言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
小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不会边观察边画,往往急于求成,画出的作品往往粗造、散乱,有的孩子则表现的无从下手,畏手畏脚。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的运用形象的语言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使其孩子大胆作画,比如画灯笼,我是这样说的,“大圆圈,圆又圆,加上小须子,变成大灯笼。”通过形象的儿歌教学,孩子就很快画出小灯笼。形象性之语言使课堂气氛变的轻松愉快,使孩子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绘画,效果就更好了。
四、多评价孩子的作品
教师要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在进步,让幼儿体会成功的快感。所以教师要发现幼儿的不同的特点,给予每个幼儿不同进行激励性评价,充分挖掘幼儿的绘画潜力,不要打击幼儿的积极性。
这样长期下去,幼儿就会对绘画感兴趣,从不想画到我想画,我要画,使幼儿的生活充满七彩,体会成功的快乐。幼儿教师也感到自己的价值。
第四篇:幼儿交通行为和交通安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幼儿交通行为和交通安全教育现状
调查分析报告
侯 家 营 镇 中 心 幼 儿 园
2011年3月
幼儿交通行为和交通安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据报道,目前交通事故仅次于溺水,已经成为威胁中国儿童生命的第二大原因。初步分析可见,在导致交通事故的因素中,交通安全意识的淡漠和文明出行习惯的缺乏占据了很大部分。从幼儿抓起,从习惯与意识的养成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具有现实的意义。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家庭和幼儿园是促进他们知识与技能获得、良好习惯养成的主要力量。基于此,我们开展了幼儿交通行为和交通安全教育情况的相关调查,期望通过调查总结当下家庭及幼儿园对于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主要做法,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的策略探讨提供基础和佐证。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法,以幼儿交通行为现状及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现状为主要调查内容,并对幼儿园及家长如何更好地做好幼儿交通安全教育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本调查问卷采用了封闭题和开放题组合设计的问卷结构,其中封闭题部分有11题,采用李克特式选项设计;开放题部分有3题。2009年11月下发问卷180份,回收175份,有效答卷168份。调查的对象为本园幼儿家长,样本抽取方式为随机抽取。问卷统计采用SPSS17.0进行频率描述统计,并以此为依据展开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开展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价值认识
统计发现,受调查家长对开展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几乎全部家长选择很有必要加强幼儿交通安全教育(见表1)。家长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增强了幼儿园联合家庭及社区开展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表1 是否有必要对幼儿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2.幼儿出行方式状况
本研究就幼儿出行方式进行了现状调查,结果统计如下:在“家中由谁接送孩子”一题中,祖辈家长比例为60.2%,母亲接送比例为26.2%,父亲占11.9%,其它亲属比例为1.8%(见表2);在关于接送主要交通方式的作答中,步行所占比例最高,为45.2%,其次为摩托车和助动车,比例为23.2%,私家车排第三,比例为19.0%(见表3);当被问及“是否在带孩子时主动采取交通安全措施”时,有一半的家长表示自己“偶尔”、“很少”甚至“从不”主动采取交通安全措施(见表4)。
表2 家中谁接送孩子
表3 接送孩子的主要交通方式
表4 是否在带孩子时主动采取交通安全措施
3.对于幼儿交通安全现状的判断
我们针对保障幼儿交通安全的主要责任人,对于幼儿园周边交通状况可能对幼儿造成安全威胁的感觉,孩子在交通安全方面的表现三个问题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被调查家长对于自身应当承担的教育责任有较高程度认同,有74.4%的家长认为自己是保障幼儿交通安全的主要责任人(见表5);家长对幼儿面临的交通安全威胁感到担忧,其中16.7%表示“非常担忧”,29.8%选择“比较担忧”,“有点担忧”比例为40.5%,只有13.1% “从不担忧”(见表6);而在评价幼儿交通安全方面的表现时,53%的家长认为“比较好”,37.5%的家长认为“一般”,认为“非常好”的比例占7.1%,另有2.4%的家长认为“比较差”(见表7)。结合访谈及开放题的调查可见,家长对于幼儿在交通安全方面的表现判断相对比较客观。
表5 保障幼儿交通安全的主要责任人是谁
表6 对于幼儿园周边交通状况可能对幼儿造成安全威胁的感觉
表7 孩子在交通安全方面的表现如何
4.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状况
另外,我们也对家庭教育中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现状作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多数家长已经对孩子采取了有意识的交通安全教育,经常进行的家长比例为80.4%,17.9%的家长“偶尔”为之,另有1.8%的家长“很少”进行(见表8)。在对于幼儿交通安全教育意义的认识方面,大多数家长有较全面的认识(见表9)。
表8 家长是否有意识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表9 对儿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意义在哪里
在具备一定教育意识的前提下,教育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方式的采用。在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主要方式上,多数家长采用直接告知(26.8%)和举例教育的方式(46.4%),“发现孩子不当行为后现场教育”的家长所占比例较小(17.3%),“结合讲故事、看书等传授怎么面对危险”的教育方式仅有9.5%的家长采用(见表10);而家长的交通安全知识多来自自己的生活经历(见表11)。
表10 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主要方式
表11 家长的交通知识来自哪里
四、结论与建议
交通安全教育是一种意识养成教育,也是文明道德教育,它贯穿于人的一生。这一教育不仅在于提高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也包含着推进社会文明的目的。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到:一方面,广大家长对幼儿交通安全教育非常重视,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教育的主动意识也较强;而另一方面,家长在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所采取的方式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幼儿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年龄特征,这是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的前提。为此,我们认为,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应当把握以下要领:
1.针对幼儿的交通安全教育开展深入研究
对幼儿的交通安全教育应从幼儿入园开始,让每个幼儿在小、中、大班中持续地经历交通安全教育;要从计划、组织、内容与方法上进行总体设计和研究。
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幼儿交通安全教育要体现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动画、卡通、虚拟人物、优美歌曲等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直观易学的教法最易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实,这样形象直观的教育活动也能提升家长参教的热情。
好动、好玩是幼儿的个性特点,因此,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应体现操作性,让幼儿参与到模拟活动中来。如开展“娃娃从小懂交通”的主题宣传活动或让他们亲身驾驶仿真电瓶车上路实践,通过亲身感受与实践来培养交通安全意识与相应技能。
2.建立全程的幼儿交通安全教育体系
交通安全教育应在不同年龄段制订相应的教育目标与内容,并选择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加以全程指导。小班幼儿已有最初步的认知能力和对社会规则、行为规范的认识。这一阶段教育目标主要是让幼儿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了解简单的交通工具、交通信号等,如什么叫红绿灯?人车相撞会发生什么后果等。其方法主要是看图讲解、做游戏等。中班幼儿的认知能力明显提高,懂得更多的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这个年龄阶段同样需要用游戏的形式来加强教育。重点是在认识日常交通规则的基础上学会简单评价自己的行为,判断对错等。大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辨别是非能力等有了较快的发展,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实践、练习着各种行为,开始建立“自律”意识。因此,这一年龄段是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的最主要时期,其内容可丰富些,目标可更高些,方法也可更为多样,如开展交通安全大讨论、参与交通模拟和制定幼儿交通安全有关规则等。
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幼儿园应抓好以下环节:一是创设相应的环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如在园中设置交通安全教育的活动设施,包括模拟红绿红、斑马线以及其他交通标志等;二是提供实践场地,在游戏中将“知”转化为“行”。如开展“十字路口”、“汽车站”、“模拟交警”等游戏,让幼儿把学习的交通规则运用到游戏中;三是要选择与开发合适的教材,对不同年段的幼儿开设不同教育内容。可包括交通儿歌、故事、游戏等;四是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幼儿直观的体验。如用看录像或投影片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体验、领会。
3.构建“三位一体”的交通安全教育体系
幼儿交通安全教育不仅是获得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交通行为与习惯。因此,必须构建以幼儿园为主、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教育格局,切实形成“三位一体”,这样才能把幼儿交通安全真正落到实处。
在具体构建“三位一体”的交通安全教育体系时,要把握以下环节:一是加强宣传发动,形成教育共识。在园内要大力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一方面可通过园黑板报、网络、宣传资料等工具,宣传有关交通安全教育的意义与内容、方法与途径等;另一方面,可通过开展家长“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家长论坛”等活动,切实形成家园合力。二是要取得社区的支持与交警的配合。一方面可让幼儿制作各种有趣、形象的交通标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带领幼儿手拿标语,身披交通标记到街上宣传,组织幼儿到社区进行交通安全宣讲;另一方面可邀请交通警察来园作交通法则、事故发生等案例分析或一起参加交通安全活动等;三是要让全园教师、家长参与到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中来。幼儿的学习多数是从榜样的引导中进行的,幼儿教师的交通安全意识对幼儿起着一定榜样作用,而家庭则是启蒙教育的第一站,因此,培养孩子遵守交通规则,教师与父母要共同配合。
总之,交通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幼儿园明确自身的重要职责与教育目标,重点聚焦孩子,通过培养一个孩子来带动一个家庭,通过带动各个家庭来促进一个社区,通过幼儿园、社区联动从而辐射整个社会。
第五篇:幼儿绘画对幼儿的成长影响
幼儿绘画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幼儿绘画主要是“形”和“色彩”两大部分组成,而幼儿掌握形的塑造是幼儿绘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老师在班里打破了幼儿习惯的以色彩为主的绘画教学,大胆尝试了幼儿的线画教学,让幼儿通过线塑造形,以培养幼儿绘画能力。在绘画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线画的,兴趣,使幼儿从简单的线过渡到复杂的线,从单一的构图到丰富的画面,由不敢动笔到大胆构图,孩子在我们老师的培养下,线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在幼儿的线画教学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在教学上也只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我们老师也是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吸取经验以改进线画教学。因此,撰写这篇文章,目的是与大家共同探讨我们的线画教学。
今天的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创造者,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能,还要有革新、创造、审美的能力。早期的绘画最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因此,绘画则成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绘画是儿童的视觉语言,在幼儿丰富的绘画领域中,形象和色彩是构成幼儿绘画语言的两大要素。由此可见,幼儿视觉造型的反应与创造能力首先要从“形”来培养,因此,在幼儿的绘画教学中,我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教学的模式,大胆尝试了幼儿的线画教学,目的是让幼儿从视觉角度出发,通过用“线”塑造形体,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因此,如何正确指导幼儿的线画教学,则成为我们今天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善于启发和引导培养幼儿对线画的兴趣
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感情的要素。把一条线首尾相接就构成了形,它在绘画中表示界限、区域和轮廓。因此,教师对幼儿进行线画培养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线”的兴趣。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对“线”的认识
美术作品是实现的再创造,假如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无法激发幼儿对美的创造力,因此,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加深幼儿对线画的认识,我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例如我经常挑选一些线条清晰、明朗,具有形式美的名画家的线画作品,与幼儿共同欣赏,引导幼儿通过看看说说的主动体验过程,帮助幼儿逐步建立对“线”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线”的认识,我经常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大自然中的线,观察树纹的线条,寻找奇妙的叶纹,幼儿渐渐地发现“线”无处不在,不同的物体包含了不同的线,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又不同,“线”的世界原来是那样丰富多彩,慢慢地幼儿对“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提供丰富的线画材料,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线画氛围。
幼儿的思维常随着活动产生而进行,教师应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及充足的工具材料,使幼儿能在不受限制地情况下按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绘画,创作线画活动的新天地。线画的工具比较简单,主要是签字笔和绘画纸。由于画面主要是以黑白线条为主,打破了幼儿以往彩色画的传统模式,幼儿对线画形式感到很新奇,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线画环境,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我班在幼儿线画区的墙壁上悬挂了名画家的作品供幼儿欣赏,在天花板上悬吊幼儿的绘画作品,激发幼儿创作作品的成就感,在图书区摆放线画画册,为幼儿提供随时欣赏的机会。浓厚的线画氛围,激发了幼儿的创造积极性,也使幼儿的形象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启发。
二、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线画水平
1.根据幼儿的兴趣确定线画内容
从成人的眼光来看幼儿的造型能力的发展,认为物象的形状越简单幼儿越容易掌握和接受,所以教材要从简单形体到复杂形体进行安排,以体现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事实上,幼儿依靠感知认识事物,并不依赖形的繁简发展认识,而是从自己熟悉的最感兴趣的人和事开
始的。例如:人体是幼儿绘画最难掌握的,可幼儿在画妈妈时,因为是幼儿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人,即使幼儿画的人体比例不准,但幼儿都能积极的投入绘画。由此可见,幼儿绘画题材的选择关键在于是否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
2.以启迪、鼓励的方式带动幼儿基本技能的提高。
⑴在线画教学中,幼儿普遍存在的两种现象:
一方面是幼儿往往习惯了原来的彩色画的涂涂画画,刚刚接触线画往往信心不足,不敢轻易下笔。另一方面是幼儿没有掌握线画技巧,由于过于心急,没有仔细观察物体,画面线条不是太空就是太乱,久而久之,幼儿会觉得过于枯燥而失去兴趣。针对幼儿在线画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两种问题,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我不断抓住教育时机教育幼儿。在户外活动时,我每人发一只粉笔,让幼儿在空地上自由的练习画画,并以轻松的口气谈论画画是多么有趣,以刺激不敢动笔的幼儿产生画画的欲望,这样在不给幼儿施加压力的情况下,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在幼儿的线画教学中,除了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踏实认真的绘画态度。在每次的线画练习中,教师要求幼儿画简单的物体时,用笔要慢画,画复杂的物体时,线条要完整清楚。记得一次带领幼儿外出写生,有的幼儿画的很认真,可有的幼儿怕麻烦只画了树的轮廓,于是我便鼓励幼儿说:“你画的树挺像,可如果你能把树上的树纹画出来那就更漂亮了。”在我的启发中幼儿在仔细观察树干的情况下,一笔一笔用不同的线画出了树上的树纹,一棵完美的树因不同线的组合而显得格外生动。培养幼儿认真仔细的作画习惯并非一日之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对教学一丝不苟的态度,用耐心细心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以促使幼儿的绘画水平一天天进步。
⑵从孩子周围的事物出发,培养幼儿独立创作能力,注重求新求异。
绘画是一种创作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启发和鼓励幼儿创新意识。幼儿每天都在看周围世界,如果不加以指点,他可能并不注意物体的表象,如果我们教师适当加以引导,丰富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感性认识,这样对幼儿绘画的创造会有更大的帮助。幼儿的绘画造型具有游戏性、随意性、象征性和装饰性。幼儿在掌握了基本的线条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对物体进行创作,用不同的线排列组合,学会对物体进行装饰。例如:孩子从家里带来一只小蜗牛,引起孩子极大的兴趣,我便与孩子一起观察蜗牛贝壳上的花纹,并启发幼儿用各种线装饰小蜗牛的背壳,幼儿因为对这活生生的动物有极大的兴趣,不仅创造了不同花纹的背壳,而且还添加了其他景色丰富了画面。可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幼儿才能创造出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