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月

时间:2019-05-15 04:2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月》。

第一篇:3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月

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电子备课教案

目:科学

级:

教师姓名:

起止内容: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磁铁 1.我们知道的磁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2.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方面。过程与方法:

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2.观察磁铁形状,根据形状给磁铁取名。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磁铁的用途,体会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好处。2.乐于表达和交流。3.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交流、整理关于磁铁的知识。

【教学难点】知道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

【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讲述宝刀传说。古代的侠客不光武功高强,而且常常有好的兵器。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从青铜兵器到铁制兵器,越来越结实,但是也有了一类特殊的兵器。就一把普通式样的刀,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却说是“宝刀”。原来,其他的兵器不敢轻易靠上它,一靠上它兵器就会被它吸住,力气小的人往往会让兵器脱手。撒暗器的也不管用,那些铁制的暗器还没伤到人,只要用宝刀在面前挥舞几圈,暗器就被它全部吸住了。难怪被侠客们称为“宝刀”!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2.听完了宝刀的传说,我想小朋友们的心里一定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吧?呵呵!不着急,再看看老师的遥控小车吧!

3.演示遥控小车:把一块磁铁用纸包上放在塑料小车上,把一根条形磁铁包装成指挥棒状,手拿“指挥棒”靠近小车,吸引或排斥着小车前进和倒退。小车怎么会听我的指挥?

4.怪事还真多,你能猜猜其中的奥秘吗?学生猜测、交流、讨论。

二、我们对磁铁的了解。

1.在我们周围,很多物体上也都使用了磁铁。我们知道磁铁的哪些事情,是怎么知道的?

2.对磁铁的了解你知道多少?

(1)请以小组为单位,在记录纸上画出或者写出对磁铁的了解。(2)怎样把小组知道的有关磁铁的事情介绍给全班小朋友?(3)一会儿我们开个小小交流会,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多,介绍得好。

3.小小交流会:我们知道的磁铁。

(1)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以“磁铁”为中心用网状图形式记录在黑板上。

(2)评比得出最佳表现组。

三、利用网状图,整理磁铁知识。1.形状。

(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2)这么多不同形状的磁铁,怎么进行交流介绍呢?为了方便,人们就根据形状给磁铁取名了。你能给这些磁铁取个名字吗?(凡取的名有道理的都给予肯定,但注意最后统一到通用称呼上来:蹄形、条形、环形磁铁等。)

(3)为什么磁铁要做成这么多的形状? 2.用途。

(1)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2)磁铁在这些地方有什么作用?(3)学生交流、讨论。(4)全班汇报。3.性质。

(1)我们知道磁铁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是怎么知道的呢?(2)我们能把这些性质记录下来吗?学生在记录纸(我们所了解的磁铁性质)上写下自己所知道的磁铁的性质。

(3)交流汇报。

四、总结延伸。

1.回顾宝刀传说和遥控小车,利用磁铁还可以做什么有趣的小游戏呢?自己课后去设计设计哦!

2.对于磁铁,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2.磁铁有磁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 1.磁铁和被测试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璃珠、木片或木块、纸片、弹簧、布条、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物品。

2.橡胶皮(气球皮)、杯子和水。

3.铁盒(如罐头盒)、铝盒(如易拉罐)、茶叶筒(底和盖是铁制的,筒身是纸制的)、圆珠笔。

4.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如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铝币。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我们认为磁铁能吸引什么?学生交流,师适当板书。2.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做实验)

二、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1.老师准备了这些材料,我们先预测一下物体会不会被磁铁吸引,然后再做实验进行检验吧。(预测时说说理由或根据)

2.做实验。

(1)用桌上的材料依次进行检验。

(2)检测后把被测试物体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类填写好。

(3)小组讨论记录下两类物体在材料上的各自特点。(4)学生实验并记录填写好表格。3.交流汇报。4.小结。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体?

(3)与我们刚上课时的观点相比较,原来的观点是得到了确认,还是需要做一些修改呢?

5.辨认铁制品。

(1)这些物体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实物投影出示:主要是硬币、茶叶筒等)

(2)学生观察判断并交流。

(3)对于自己的判断有十足的把握吗?想想辨认铁制物体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可靠呢?(用磁铁)

(4)那我们就用磁铁来检验一下刚才的判断吧!学生实验。(5)两次判断结果一样吗?哪一次判断更能使人信服呢?从中我们收获了什么呢?(6)学生汇报、交流、小结。

(7)教师小结:磁铁都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我们可以把磁铁的这种性质叫作磁铁的磁性。

三、隔物吸铁。1.引入研究。

(1)还记得老师上节课给大家带来的遥控小车吗?现在大家都知道老师能指挥小车是因为有磁铁的原因,可当时知道吗?为什么?(纸包住了磁铁)磁铁被纸包住了,隔着纸,还能吸铁吗?

(2)学生猜测,教师演示。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3)原来隔着纸的磁铁也能吸铁啊!那搁着别的物体行不行呢?想研究哪些物体呢?学生列举。

2.实验设计。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物体,怎么做实验呢?哪个小组先设计好了哪种物体的研究计划,并口头交流汇报获得了我们的认可,就可以先领走该种物体了。(特别关注隔水实验的设计)

3.学生实验并做记录。4.汇报交流。5.小结。

(1)通过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补充介绍并演示:磁铁隔着铁片吸铁。

四、总结延伸。

1.今天的课,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 2.老师的钥匙不小心掉到了井里,不把衣服弄湿,怎样才能把钥匙成功捞上来呢?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3.磁铁的两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2.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教学难点】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这种吸引、排斥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的两个磁极不完全相同,磁极不同,作用不同。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小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识的磁铁。教师准备:蹄形、环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若干纸条(在黑板上直观记录条形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时使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实物出示)看,这是什么?(小钢珠和条形磁铁)如果把小钢珠放在条形磁铁的中间,一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测。

2.我们来试试吧!教师演示(多做几次)看到了什么?(小钢珠在磁铁上总向两边滚)

3.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猜想,做出假定性解释。

二、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1.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同一块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不一样强呢?那我们猜条形磁铁哪些部位磁性最强?

2.这只是大家初步的想法,怎样用科学的实验数据或现象来证明我们的观点呢?要比较磁铁的各部分磁性谁更强,可以怎么比?

3.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4.交流汇报实验方案。

(1)如果要测磁铁各部分能吸起回形针数,该怎么做?磁铁是放在桌上好呢还是挂起来?可以在条形磁铁的哪些部位放回形针?为节约时间我们可以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板书条形磁铁,并选择五个点,回形针怎么放?我们可以一个接一个放(演示)现在放了几个?如果再放上去要掉下来了,算吸起几个?注意一定要轻轻的放上去,细心一些。要不要记下各部位吸起的回形针数,记在哪里?在记录纸上就有这种实验方法的记录处,我们来看一下,分别在磁铁的A、B、C、D、E处下面的括号中记录下来?

(2)这是比磁铁各部分吸的回形针数,是一种比较好的比磁性强弱的办法,还有其它不同的办法吗?

(3)能不能比磁铁各部分吸同一个回形针所需要的距离呢?怎样量磁铁各部位吸起同一个回形针需要的距离?用什么材料做的尺来量比较好一些?旁边能不能放其它的磁铁?把回形针放在尺的起始点放回形针,沿着尺慢慢的接近回形针,当吸住回形针时,观察磁铁离起始点的距离,就是这个部位吸回形针的距离。(4)如果用小钢珠实验,怎么来做?小钢珠先放哪里?旁边能不能放其它的磁铁?观察什么?怎么记录实验的结果呢?可以用箭头画出铁珠的运动轨迹。

5.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许多好办法。但课堂上时间毕竟有限,为了大家更好的交流,我们先选择第一种方法进行,好吗?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6.各小组实验数据汇总。

7.我们一起来观察分析一下,从我们的汇总数据里,我们可以发现些什么信息?

8.小结。

我们把两端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板书磁极)想想一块磁铁磁极有几个?

三、磁铁两极的研究。

1.我们已经知道磁铁能吸铁,如果用一个磁铁的磁极去吸另一个磁铁的磁极,吸引力会更大吧?想验证一下吗?

2.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出现了什么情况?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学生操作,交流感受。

3.为什么有的吸在一起,有的会推开呢?这样的情况会出现几种呢?再做一做看看。

4.我们能准确地说出,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是哪两个磁极相互吸引,哪两个磁极相互排斥吗?(不能)那怎么办呢?

5.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为了准确而又简单的的表达,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符号来做标记,比如说字母。)

6.我们先给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后,再将它们相互接近吧。当然别忘记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我们也可以借助符号,如用“→←”来表示相互吸引,用“←→”来表示相互排斥。7.学生实验,并记录。8.汇报交流。9.小结、延伸。

(1)各组的实验结果都相同吗?

(2)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标注字母时是随意的,没有统一标准。)

(3)怎样才能标注统一呢?我们下一课再继续研究吧!

四、作业。

出示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等,它们的磁极在哪里呢?(用小钢珠测试,因为磁极磁性最强,钢珠会自动滚向磁铁的两个磁极。)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4.磁极的相互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2.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过程与方法:

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实验的严谨态度。2.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能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教学难点】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磁铁,悬挂磁铁的支架或磁铁座,上节课使用的无标识的磁铁,其他形状的没有标识的磁铁。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上节课我们把两块磁铁的磁极标记为A、B、C、D来研究磁极的相互作用,结果全班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对磁极的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未能把本是相同的磁极标上相同的字母。)

2.磁铁的两个磁极还有什么不同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研究吧!

3.研究之前,老师想考考小朋友们:谁能正确指出我们教室的东、南、西、北方?

二、磁极与方向。

1.我们研究磁铁,老师怎么忽然让我们认方向了啊?小朋友们心里一定非常纳闷吧?不着急,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出示(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或放在磁铁座上,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注意让悬挂的磁铁远离铁制物体。)

2.可不要小看它哦,仔细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吧,发现了什么?(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3.我们再让它转动一下。注意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变化了吗?

4.小朋友们一定很想自己动手做一做吧?好,下面小组实验,边实验边注意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反复多做几次。

5.汇报交流。

6.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指北的磁极总是固定不变的。于是人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北方”的英文是“North”,“南方”的英文是“South",所以国际上通行磁铁指北的一极叫N极,指南的一极叫S极。

7.运用。上节课,我们用字母A、B、C、D给磁铁的磁极做标记,现在还需要这样吗?可以怎么修改呢?(用“南”“北”或“S”“N”做标记)学生动手自己找出上节课使用的没有标识的磁铁的南北极并添加新标记。

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1.现在我们已经给两块磁铁正确标记上了南(S)、北(N)极,想想让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共有几种情况?(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让我们用添加了新标记的两块磁铁重做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实验吧,别忘记实验结果记录哦!3.学生实验,并做记录。4.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板书)5.小结、延伸。

(1)各组的实验结果都相同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认识到了磁铁两极有南极和北极的不同,并正确标识了实验用的磁铁的南极和北极。)

(2)我们现在能够准确地说出,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是哪两个磁极相互吸引,哪两个磁极间相互排斥了吗?学生回答。

(3)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所以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的结果如何,我们可以进行更简单的表述,谁再来说说?

(4)“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四、拓展延伸。

1.对于其他形状的磁铁,我们能找到它们的南极和北极吗?(用多种方法)

2.资料阅读“磁悬浮列车”,课后制作一个悬浮磁铁。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这堂课我精心设计了两个实验,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解决问题,人人动脑、动手操作,再通过老师的引导、总结出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这样处理,比教师直接讲述的效果好得多。接着,我让学生应用所学解决上节课的实际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通过板书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同时进行延伸。我首先思考这节课的定位,这是三年级的学生,也是刚接触科学,对于科学实验探究更是刚刚开始学习,所以这个阶段应该是在老师的“扶持”之下的学习。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教学设计中我比较详细地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公平的比较磁力大小的变化,课堂上化了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去发现如何做会使实验更公平。在这个不断挖掘,不断深入,然后不断清晰明确的引导过程中,使学生明白科学实验要科学、要规范,明白科学活动的特点,从起始阶段树立起严谨的实验态度。

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过程与方法:

1.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学习改变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明白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具体、细致的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4个——6个大小相等、磁力大小一样的环形磁铁,两个杯子(或其他支撑物),薄木片、回形针、回形针制作的小钩、透明胶带。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进行猜测。

1.教师演示比较两个磁力大小差别较大的磁铁各吸回形针的多少,让学生直观看出这两块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

2.我们能改变一个磁铁的磁力大小吗?(不能,一个磁铁磁力大小是不变的。)

3.两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变化吗?如果磁力大小会变化,是变大还是变小呢?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把很多个环形磁铁相互吸引着重叠在一起(演示方法),它们的磁力又会怎样呢? 学生猜测,记录并交流。

二、测量磁力,收集数据。

1.怎么知道磁力的变化呢?(书上有方法介绍,但我觉得还是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比较好,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讨论说说。当然,交流汇报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帮助学生选择较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

2.今天我们就做一次小懒汉吧!用书上现成的方法来实验。(投影出示图片)

(1)磁力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磁铁吸住回形针的个数表示)(2)实验时,为了公平比较磁力的大小,要注意什么?(一、几个磁铁的磁力大小要相同。

二、测量磁力大小的方法要保持相同:放磁铁的薄木片不变,用同样的方法钩住回形针,使用同样大小的回形针等。)3.学生实验,并记录。

(1)教师演示并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注意提醒学生把回形针先挂在钩子上,再把小钩子往磁铁上吸。)

(2)指导填写记录表。

(3)学生继续实验。(提示学生,最好把实验用的第一个磁铁始终放在最底下,后吸上的磁铁依次往上叠,避免因磁铁磁力大小差别带来的误差。)

三、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四、总结延伸。

1.今天的课,给你带来了什么?

2.如果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大小又会怎样变化呢?请课后进行研究,并与大家及时交流。

五、资料收集。

收集有关指南针的资料,下节课带来。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6.指南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过程与方法: 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2.了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指南针的用途,知道指南针的历史,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教学难点】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八个方向。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指南针。

教师准备:有关指南针历史的资料,不同样式的指南针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一艘大船在东海航行,海上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突然天空变得阴暗起来眼看一场大雨要来临,怎么办?必须马上回到港口才会比较安全。可是茫茫大海该往哪儿回呢?小朋友们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帮助船长确定方向啊?(指南针)

二、了解指南针的历史、用途和构造。

1.大家见过指南针吗?说说在哪儿见过?关于指南针都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

2.大家知道的真不少,关于指南针还想了解它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3.小朋友们头脑中有这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自己来研究寻找答案。下面根据自己课外搜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答案吧!

4.学生阅读讨论。

5.交流汇报: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谈谈我们自己都解决了哪些问题?

6.不错,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指南针就是四大发明之一。现在就请跟着老师来了解一下指南针的发展历程。

7、介绍从最早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和北极星来辨别方向、司南、指南车、指南鱼、各种各样的罗盘及现在发明的各种各样的指南针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介绍书本知识。

三、用指南针定方向。

1.通过刚才的阅读资料和观看影片,我们对指南针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在生活中指南针到底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呢?它又是如何使用的呢?学生回答。

2.观察教学用的指南针。

(1)指南针由几部分组成?(主要由磁针、支架、标明方向的底盘、盒子组成。)

(2)磁针的哪一端指北,哪一端指南?(3)方位盘上的方向是怎么表示的? 3.用指南针定方向。

(1)大家会使用指南针吗?小组讨论研究怎样用指南针来判断方向。

(2)交流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3)用指南针来判断教室的各个方向。

(4)走出教室,继续判断:学校大门和教室窗户的朝向;国旗与学校大门在我们的哪个方向。

四、总结延伸。

1.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指南针的历史,此时此刻大家最想说些什么?(希望学生能说出人类的伟大;应为劳动人民的创新精神所感动;指南针给人类带来了方便、我也想做一个指南针等。)

2.我们用指南针还能做什么?

五、课后思考题。

1.我手上有一个磁铁,把它放进一个口袋,谁能用科学的办法知道磁铁在哪个口袋?需要什么器材来帮助?

2.一块铁,一块磁铁,有本事测出来吗?想一想怎么来判断?怎样区别判断看到什么现象说明口袋里的是铁还是磁铁? 经过这个实验,小朋友们有什么想法?特别是对大家在使用指南针的时候有什么启示?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7.做一个指南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过程与方法:

1.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2.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3.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教学重点】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发现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

【教学难点】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强力磁铁、钢针、吹塑纸、线,剪子、小水槽、盒式指南针。

学生自己也可以准备一些材料。【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指南针,知道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2.好多小朋友也想亲自制作一个指南针,要制作一个指南针,一般需要哪些材料?(学生回答,教师选择性板书。)

二、做磁针。

1.要制作一个指南针,首先需要什么材料?(磁铁),如何得到一个磁铁呢?讲解磁化现象。

2.学生磁化钢针。

3.怎样知道这根磁针的南极和北极呢?

4.学生分析并做相关实验,确认两极(可作记号,也可默记)

三、安装磁针。

1.寻找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让学生设想,小组讨论后陈述理由。)

2.验证自己的方法。

3.我们的指南针能否准确地指示方向?试一次能表明制作成功吗?我们需要反复的实验,才能提高准确性。

4.用自制的指南针辨认方向。

四、交流展示自制指南针。1.展示小组制作的指南针。2.评比后小组讨论并改进指南针。

五、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们的指南针已经制作成功,那么除了这种方法外,大家想一想还有别的方法可以制作指南针吗?

2.大家想不想也试一试当发明家的感觉,请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将你们设计的指南针样式画下来。

六、课后活动。

1.今天我们亲自动手制作了指南针,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了新型的指南针,回去之后,你们可以用自己制作的指南针去测定一下周围物体的方位,使自己能够更加熟练的使用。老师更希望大家能把设计的新型指南针做出来。

2.资料阅读,了解GPS全球定位系统。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篇:3年级下册 语文成语解释

练习一

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风云变幻: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奇峰异岭:形容山峰奇特, 姿态万千,也形容山峰很多。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腾云驾雾: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飘飘欲仙:飘飞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多指人的感受轻松爽快。亦形容诗文、书法等的情致轻快飘逸。

白云苍狗: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形容变化很多很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发生很多的变化。

练习二

有利可图:有利益可谋求。

有机可乘:有机会可以利用。有空子可钻。有根有底:犹言有根有据。

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有口难言:虽然有嘴,但话难以说出口。指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有恃无恐:因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请求帮助,就一定答应。有志竟成: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练习三

风华正茂: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才思敏捷: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后生可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文思如泉:写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样汩汩地流出 手不停挥:手不停顿地挥写。形容不停地写作。笔下生花: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练习四

精妙绝伦:精巧美妙到了极点。

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梦笔生花: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斗酒百篇: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鬼斧神工: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练习五

沙漠之舟:沙漠之舟,即骆驼,因为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所以有“沙漠之舟”的美称。自强不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始终如一: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飞沙走石: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志在千里:形容志向远大。

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坚定不移: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练习六

坐观成败:冷眼旁观人家的成功或失败。

按兵不动: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操之过急: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轻举妄动: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兴风作浪: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雷厉风行: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闻风而动: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练习七

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一碧万顷:形容青绿无际。

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风平浪静:比喻平静无事。

鸥水相依:比喻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海波不惊:比喻太平盛世,平静无事。

练习八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螳螂捕蝉: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想着眼前的利益。鹬蚌相争: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第三篇:3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记忆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记忆

Unit1 UK 英国

拆分:U(谐音:有)+K(字标:皇冠)记忆:英国有皇冠。

Canada 加拿大

拆分:can(拼音:蚕)+a(字标:苹果)+da(拼音:大)记忆:加拿大的蚕爱吃苹果越大越好。

USA 美国

拆分:U(谐音:邮)+SA(拼音:撒)记忆:美国的邮票上是撒旦。

China 中国

拆分:chi(拼音:吃)+na(拼音:拿)记忆:外国人到中国既吃又拿。

she 她 拆分:she(拼音:蛇)

记忆:她是蛇精变得。

student 学生

拆分:s(首拼:神)+tu(拼音:兔)+de(拼音:的)+nt(难题)记忆:神兔把学生的难题算出来了。

pupil 小学生

拆分:pu(拼音:扑)+pi(拼音:皮)+l(字标:信封)记忆:小学生扑到了皮信封。he 他

拆分:he(拼音:呵)记忆:他呵斥下属。

teacher 教师

拆分:tea(英:茶)+che(拼音:车)+r(字标:兔子)记忆:教师喝着茶开着车撞到了兔子。

boy 男孩

拆分:bo(数字:60)+y(字标:轮船)

记忆:男孩有60艘轮船。或 男孩拿了60艘轮船。

girl 女孩

拆分:g(首拼:哥)+i(字标:毛毛虫)+rl(首拼:日历)记忆:女孩把哥的毛毛虫夹在日历中。

new 新的

拆分:n(首拼:你)+ew(首拼:俄文)记忆:你要学习新的俄文。

friend 朋友

拆分:fr(首拼:富人)+i(字标:毛毛虫)+en(拼音:摁)+d(字标:桌子)

记忆:富人把毛毛虫摁到桌子上。

today 今天

拆分:to(谐音:吐)+day(英:一天)记忆:今天吐了一天。Unit2 father 父亲;爸爸

拆分:fa(拼音:发)+th(首拼:太后)+er(拼音:耳)记忆:爸爸发现太后少了一只耳朵。

dad 爸爸(口语)

拆分:da(拼音:打)+d(字标:桌子)记忆:爸爸打坏了桌子。

man 男人

拆分:ma(拼音:马)+n(首拼:尿)记忆:男人渴的喝马尿。

woman 女人

拆分:wo(拼音:我)+man(拼音:蛮)记忆:我不喜欢蛮不讲理的女人。

mother 母亲;妈妈

拆分:mo(拼音:摸)+th(首拼:太后)+er(拼音:耳)记忆:妈妈摸太后的耳朵。

sister 姐;妹

拆分:si(拼音:四)+st(首拼:石头)+er(拼音:耳)记忆:姐用四块石头砸妹的耳朵。

brother 兄;弟

拆分:br(首拼:别人)+o(象形:鸡蛋)+th(首拼:太后)+er(拼音:儿)记忆:哥哥把别人的鸡蛋送给太后的儿子。

grandmother(外)祖母

拆分:gr(首拼:高人)+and(英:和)+mother(英:妈妈)记忆:高人叔叔和妈妈一起去看望外祖母。

grandma(口语)祖母

拆分:gr(首拼:高人)+and(英:和)+ma(拼音:马)记忆:高人叔叔和马叔叔去看望祖母。

grandfather(外)祖父

拆分:gr(首拼:高人)+and(英:和)+father(英:爸爸)记忆:外祖父把高人叔叔和爸爸关在一起。

grandpa(口语)祖父

拆分:gr(首拼:高人)+and(英:和)+p(字标:猪)+a(字标:苹果)

记忆:祖父让高人和猪八戒去抢一个苹果。

family 家;家庭

拆分:每个字母代表一个单词 记忆:家就是爸爸和妈妈我爱你们。

Unit3 thin 瘦的

拆分:th(首拼:太后)+in(英:在……里)记忆:太后在寝殿里显得特别瘦的。

fat 肥的 拆分:fa(拼音:发)+t(首拼:蜓)记忆:我发现一只肥的蜻蜓。

tall 高的

拆分:ta(拼音:他)+ll(象形:筷子)记忆:他把筷子高高的举起。

short 矮的;短的

拆分:sh(首拼:珊瑚)+o(象形:鹅蛋)+rt(首拼:人头)记忆:珊瑚做的鹅蛋矮的像个人头。

long 长的

拆分:long(拼音:龙)记忆:好长的一条龙。

small 小的

拆分:s(首拼:司)+ma(拼音:马)+ll(象形:筷子)记忆:司马给了小的一双筷子。

big 大的

拆分:bi(拼音:逼)+g(首拼:宫)记忆:这是一次大的逼宫。

giraffe 长颈鹿

拆分:g(数字:9)+i(字标:毛毛虫)+r(字标:兔子)+af(首拼:阿飞)+fe(首拼:飞蛾)

记忆:长颈鹿的9只毛毛虫被兔子送给阿飞的飞蛾当食物了。

so 这么;那么 拆分:s(象形:美女)+o(象形:甜甜圈)记忆:美女吃着甜甜圈是这么的可爱。

children 儿童(child的复数)

拆分:chi(拼音:吃)+l(数字:1)+dren(拼音:大人)记忆:儿童吃了一个大人。

tail 尾巴

拆分:ta(拼音:它)+i(字标:毛毛虫)+l(首拼:龙)记忆:它把毛毛虫的尾巴安到龙身上。

Unit4 on 在……上

拆分:o(象形:鸡蛋)+n(字标:鼻子)记忆:把鸡蛋放在鼻子上。

in 在……里

拆分:i(字标:毛毛虫)+n(字标:鼻子)记忆:毛毛虫藏在鼻子里。

under 在……下面

拆分:u(谐音:油)+n(字标:鼻子)+de(拼音:的)+r(字标:兔子)

记忆:在油鼻子的下面藏有一只兔子。

chair 椅子

拆分:ch(首拼:陈赫)+air(英:空气)记忆:陈赫坐在椅子上呼吸着空气。desk 书桌

拆分:de(拼音:德)+sk(首拼:烧烤)记忆:用德国进口的书桌卖烧烤。

cap 帽子

拆分:ca(拼音:擦)+p(首拼:皮)记忆:帽子不小心擦破了皮。

ball 球

拆分:ba(拼音:爸)+ll(象形:筷子)记忆:爸用筷子夹球。

car 小汽车

拆分:c(字标:牛)+ar(首拼:爱人)记忆:牛魔王给爱人买了辆小汽车。

boat 小船

拆分:bo(数字:60)+a(字标:苹果)+t(首拼:停)记忆:60个苹果做的小船停在岸边。

map 地图

拆分:ma(拼音:麻)+p(首拼:婆)记忆:地图上有麻婆豆腐的标记。

toy 玩具

拆分:t(字标:电视)+o(字标:橘子)+y(字标:轮船)记忆:玩具电视机喷出橘子飞到轮船上。

box 盒;箱 拆分:bo(数字:60)+x(字标:圣诞树)记忆:盒子里装了60颗圣诞树。

Unit5 pear 梨

拆分:p(字标:猪)+ear(英:耳朵)记忆:猪八戒用梨做了只耳朵。

apple 苹果

拆分:ap(首拼:阿婆)+ple(拼音:骗了)记忆:阿婆骗了苹果小人。

orange 橙子

拆分:o(字标:橙子)+rang(拼音:让)+e(拼音:鹅)记忆:橙子让鹅吃了。

banana 香蕉

拆分:ba(拼音:爸)+na(拼音:拿)记忆:香蕉很好吃,爸拿了又拿。

watermelon 西瓜

拆分:water(英:水)+me(英:我)+lo(数字:10)+n(字标:鼻子)

记忆:水西瓜顶我10只鼻子。

strawberry 草莓

拆分:straw(英:草)+be(谐音:匕)+rr(字标:兔子)+y(象形:弹弓)记忆:草匕首被两只兔子当弹弓来打草莓吃。

grape 葡萄

拆分:gr(首拼:高人)+ap(首拼:阿婆)+e(拼音:鹅)记忆:高人用葡萄换了阿婆一只鹅。

buy 买

拆分:bu(拼音:布)+y(字标:轮船)记忆:用布买轮船。

fruit 水果

拆分:fr(首拼:富人)+u(字标:飞碟)+i(字标:毛毛虫)+t(字标:电视)

记忆:富人用飞碟给毛毛虫搭了个水果电视机。

Unit6 eleven 十一

拆分:ele(拼音:饿了)+ve(谐音:维E)+n(象形:山洞)记忆:饿了就吃11个维E在山洞里等着。

twelve 十二

拆分:tw(首拼:跳舞)+e(字标:老鹰)+l(数字:1)+ve(谐音:维E)

记忆:十二只跳舞的老鹰叼走了一片维E。

注:十三到十九末尾都是以teen结尾,所以只需记住前面不同的即可(十三把ree变为ir;十五是把ve变为f;十四、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均是在末尾加上teen)。thirteen 十三

拆分:th(首拼:太后)+i(字标:毛毛虫)+r(字标:兔子)+teen 记忆:太后捉了十三只毛毛虫和兔子供特恩玩。

fourteen 十四 拆分:four(英:四)+teen fifteen 十五

拆分:f(字标:国旗)+i(字标:毛毛虫)+f(象形:拐杖)+teen(拼音:特恩)

记忆:国旗上的毛毛虫做了十五个拐杖供特恩玩耍。

sixteen 十六 拆分:six(英:六)+teen seventeen 十七 拆分:seven(英:七)+teen eighteen 十八 拆分:eight(英:八)+teen nineteen 十九 拆分:nine(英:九)+teen twenty 二十

拆分:tw(首拼:跳舞)+e(拼音:鹅)+n(象形:山洞)+ty(首拼:汤圆)

记忆:二十只跳舞的鹅在山洞里吃汤圆。

kite 风筝

拆分:k(字标:皇冠)+i(字标:毛毛虫)+te(拼音:特)记忆:皇冠里爬出的毛毛虫特爱玩风筝。

beautiful 美丽的

拆分:be(谐音:笔)+a(英:一)+u(字标:飞碟)+ti(拼音:踢)+ful(拼音:腐烂)记忆:笔把一只美丽的飞碟踢得腐烂。

第四篇:大班科学教案下册

1、垃圾分类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与生活的关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尝试给垃圾分类。

3、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分类投放垃圾,提高分析、分类、比较的能力,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能。活动重难点:

知道垃圾与生活的关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尝试给垃圾分类。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做过垃圾填埋和废电池养花实验

2、物质准备:做纸浆工具、实物垃圾和三个垃圾桶、录像机、纸和水彩笔活动过程实录。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提问:什么是垃圾?环卫工人为什么要每天清扫垃圾呢?今天我们捡来的垃圾该怎样处理呢?为什么?

二、了解不同垃圾的腐化及再利用。

1、认识有机垃圾

①提问:菜叶等垃圾腐烂后会有什么用? 还有哪些也是有机垃圾? ②看录像一,回忆菜叶的变化,了解菜叶等垃圾在土中会腐烂,这些垃圾可以慢慢变成肥料,让其他植物长得更好。

2、认识有害、有毒垃圾。

①看录像二,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并与菜叶的变化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塑料袋不会腐烂,只会越积越多污染环境,造成白色污染,动物不小心吃了

会有危险,我们把这些垃圾叫有害垃圾,所以要尽量不用或少用这些东西,保护环境。

②提问:我们小朋友都知道还有一种垃圾有毒,是什么?谁来说说废电池对我们的危害? ③看录像三,了解废电池的毒害,知道电池要作特别处理。④提问:还有哪些也是有毒有害垃圾?

3、幼儿观察教师做纸浆实验,认识可回收垃圾。提问:老师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结论:纸可以化成纸浆再造新的纸,纸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学习词:可回收垃圾)提问:可回收垃圾还有哪些?

三、垃圾分类

1、让幼儿观看有关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的录像片断,然后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产品。

2、认识“回收利用”标志。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②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请幼儿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③启发幼儿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并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④将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图片按可以回收利用与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两类,教师检查幼儿分类情况。

⑤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3、请幼儿将垃圾分类放入三个桶内。

将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作进一步分类:(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处理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2)出示贴有标志的5只垃圾分类装桶,请个别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3)组织幼儿戴上手套清理幼儿园的垃圾,并进行分类。

四、学习制作垃圾标记及分类垃圾桶。

1、出示垃圾桶,提出制作标记来区分垃圾桶。

教师:“老师的垃圾桶都一样怎么办呢?我们该做什么样的标记呢?”

2、幼儿分组进行设计垃圾桶标记,在白纸卡片上画标记。

3、展示各组幼儿设计的标记,请幼儿介绍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标记。

4、教师给每组幼儿提供垃圾桶,请幼儿粘贴标记。

5、教师和幼儿共同观察彼此的标记并说说其含义。

五、活动延伸:请幼儿去查找一些不能确认分类的垃圾资料。将垃圾分类桶放置活动室一角,帮助幼儿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2、猜谜语

活动目标:

1、教幼儿了解谜语的由来、种类、猜谜的方法。

2、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活动重难点:教幼儿了解谜语的由来、种类、猜谜的方法。: 活动准备:谜面若干。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想带大家一起去旅游,到哪儿呢?谜语王国!你们想不想去逛逛这个有趣的王国?

第一站:谜语的由来。

谜语也叫灯谜,猜谜语亦称射虎。在中国已经有2500年历史了,到清代其体系已经完备。谜语的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第二站:谜语的种类

谜语的种类繁多,主要常见的有字谜,画谜,哑谜,印章谜,成语谜,诗词谜与楹联谜等等。

第三站:谜语的构成

谜语构成有四大要素:①、谜面:是给猜谜者了解意图的谜题; ②、谜格:是猜谜时候的一种要求与规则(如:卷帘格 秋千格等)③、谜目:是让猜谜者猜射的范围(如:打一字 打一城市名等)④、谜底:是谜语的答案。

第四站:猜谜的方法: 猜谜语之前,首先要看清楚谜面,再看看有没有谜格的要求,下来就看谜目是什么了。如果谜语没有谜格,就直接顾及谜面

与谜目了。

二、猜谜。

谁也看不见我的影子,谁也抓不着我的身子,沙沙沙,有时我只摇摇树枝,呼呼呼,有时我要推倒房子,请你猜猜我的名字。

1、幼儿自行讨论猜谜。

2、汇报结果。(谜底:风)

三、活动延伸:继续进行猜谜游戏。

1、大眼睛,阔嘴巴,咕呱咕呱爱说话,捉虫能手就是它。(打一动物)——(青蛙)

2、有只动物真稀奇,长得像架起重机,够树梢,不费力,吃着嫩叶甜如蜜。(打一动物)——(长颈鹿)

3、风来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发现风的大小、探究和判断风的方向,并尝试制造风。

2、初步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活动重难点:引导幼儿感受发现风的大小、探究和判断风的方向,并尝试制造风。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蓝天山的风筝

2、物品:吹风机、扇子、风车、棉花等。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蓝天上的风筝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天上飞的是什么?(风筝)

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让风筝飞上天呢?

教师:我们从哪儿可以看出有风呢?你怎么知道有风?

二、展开

1、感受发现风力

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1)在对微风进行探索的基础上,激发了孩子关注风力变化的积极性。

(2)通过图片感受中级风、大风。

教师:风有风级,不同的风级表示风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

2、探索判断风向

(1)教师:天气预报说今天是北风,这是什么意思?(北风就是从北边来,是风向。)用什么方法判断? 引发孩子的讨论。

(2)到户外进行观察活动。

如:观察旗杆上的国旗飘动;让孩子将羽毛、塑料球放在操场中间,让它们随风滚动……让孩子通过活动,真正明白“风真的从北边来”。

(3)了解风是有方向的这一特征后,鼓励孩子想办法把“风向”记录下来。

展开讨论:怎样记录风向可以标汉字,也可以标箭头,记录不求精确,只要初步学习使用科学的记录方式。

3、尝试制造风的方法

教师:(出示风车)这些风车在活动室能玩吗?怎样才能让风车转起来呢?

三、活动延伸:

让孩子逐步发现风能帮人类做许多事情,利用风可以发电、传播种子等等,但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4、各种各样的鸟

活动目标:

1、探索鸟类的不同生活习性及其特征。

2、通过操作初步学习自我纠错。

3、萌发爱护鸟类和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探索鸟类的不同生活习性及其特征。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认识过一些常见的鸟。(如:鹰、啄木鸟、燕子、孔雀、白鹭、海鸥等。)鸟类生活的不同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交谈认识了哪些不同的鸟儿,它们长得怎样呢?激发幼儿“参观百鸟园”的兴趣,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

二、分组观察鹰、啄木鸟、燕子、孔雀、白鹭、海鸥的图片,让幼儿自由探讨,并结合幻灯片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三、以游戏的形式讨论:鸵鸟、蝙蝠、企鹅是鸟类吗?

四、提问:“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教育幼儿爱护鸟类。

五、操作活动:送小鸟回家。

(1)请幼儿将鸟的图片贴到它们生活地方的背景图上,并学习按背后的正确答案自己纠错。

(2)将“百鸟园”中的“小鸟送回家”,音乐律动:模仿小鸟飞出室。

六、活动延伸:将各种操作材料继续提供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进行操作,同时提供各种鸟类的图片、图书,让幼儿继续丰富相关的经验,激发幼儿的爱鸟之情。

5、各种各样的鸟窝

活动目标:

1、了解鸟的生活环境,并知道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2、对小鸟有同情心,能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小鸟的爱护。活动重难点:了解鸟的生活环境,并知道保护树木的重要性。活动准备:自制鸟窝材料、轻松的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歌曲入活动室。播放小鸟叫声,引入情境。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你听了小鸟的叫声,觉得小鸟们在干什么?

二、组织幼儿欣赏关于小鸟的视频。(1)让我们一起看看小鸟们吧!

提问:你喜欢小鸟吗?为什么?我们怎么爱护小鸟?你知道他们生活 哪里?你知道树还有什么作用?(小鸟的家.让人呼吸.保护眼睛.遮阳.美化环境)

小结:树是小鸟的家,有那么多好处,我们要保护树木,让小鸟有一个舒服的家,让我们小朋友有一个美丽的生活环境。(2)可是有一天发生了一些事情。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乱伐树木、建高楼、冒黑烟)。小鸟哭了,为 什么哭了?小鸟没有了家,那该怎么办呢?(到我家、造房子、到幼儿园 幼儿园有很多树,可以请小鸟来幼儿园安家,那让我们一起做鸟窝吧!

三、听音乐,幼儿制作鸟窝。

四、活动延伸:带领幼儿一起把鸟窝挂在树上。

6、蝌蚪和青蛙

活动目标:

1、明白青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激发爱护、关注小动物的情感。

2、观察并描述青蛙的外形特征,通过故事《小青蛙找妈妈》了解青蛙从卵变蝌蚪最后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3、锻炼幼儿的肢体动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蝌蚪如何变成青蛙的过程,青蛙为什么是益虫? 活动准备: 青蛙图片,《小蝌蚪找妈妈》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引导幼儿欣赏图片并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

2、这些青蛙平时都是吃什么长大的呢?

3、你们害怕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会去捉青蛙或吃青蛙吗?

二、青蛙外形特征

1、自主探索:请幼儿仔细观察青蛙图片、模型,幼儿观察青蛙的外形特征,如并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通常为经绿色,趾间有薄膜相连,青蛙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

2、集体探索:你见过青蛙,听过青蛙的叫声吗?说说青蛙和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

三、探索青蛙生长过程

1、出示《小蝌蚪找妈妈》挂图,讲述故事。

2、提问:水草上沾着的一团圆圆的东西是什么?大脑袋长尾巴、游来游去的动物是什么?是由什么变来的?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3、幼儿复述故事。

四、活动延伸:游戏:小蝌蚪变青蛙。

玩法:小朋友围成圆圈站好,一边出示字卡一边说:青蛙妈妈产下许多圆圆的卵(幼儿蹲下双手抱腿,头低下,做圆圈形状),又成小蝌蚪(幼儿小跑步双手放在身后做摇摆状),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幼儿伸出两只胳膊继续小跑做游泳状),又长出两条后腿(幼儿把两腿分别伸一伸),最后成青蛙呱呱叫又跳(幼儿做蛙跳状,嘴里学青蛙叫声:呱呱呱)。

7、蚕宝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蚕一生的主要成长阶段及其外形特征,知道蚕的食物是桑叶。

2、了解蚕的多种用途,知道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激发幼儿对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活动准备:课件、蚕宝宝生长过程图片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出主题。

观看图片,提问:

1、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

2、你们觉得它们 的像吗?

3、有没有其他小动物也是这样,小时候一个样,长大后又是哪个样?

二、幼儿欣赏图片、观察回答问题:

1、你们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2、小时候像什么?长大后又变成了什么?

3、幼儿再次欣赏图片,教师讲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三、蚕宝宝的食物--桑叶

教师:你们知道蚕宝宝吃什么吗?是不是每种树叶都吃呢?蚕宝宝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它到底要吃什么呢?(蚕宝宝是吃桑叶长大的)

四、蚕的作用大

1、蚕对我们的生活有用处吗?我们养它是做什么的呢?

2、幼儿欣赏图片--蚕丝织物。

3、小朋友们真能干,知道那么多。那蚕除了蚕丝有用,还有其他什么 用吗?(蚕的作用可大了,除了蚕丝可以做成舒适的衣服、被子之外,蚕蛹还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的食物呢)

五、幼儿操作,给蚕宝宝生长过程排序,教师巡回指导。

六、活动延伸:教师布置给蚕宝宝生长过程记录下来的任务。

8、飞向天空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宇宙太空的奥秘,扩展幼儿的知识,了解神舟七号飞船。

2、诱发幼儿对太空的探究和好奇心。

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重难点:认识宇宙太空的奥秘,扩展幼儿的知识,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活动准备:

1、提供给幼儿介绍太空的资料:图书、录像、电脑

2、各种大型积木,橡皮泥,彩纸,皱纸,各种废旧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太空。

(1)教师扮演星姐姐:“小朋友们好,我是宇宙太空的星姐姐,我知道你们很想知道我住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今天我就邀请你们到太空去做客,你们高兴吗?那我们怎么去呢?(坐飞船、航天飞机等)(2)幼儿随音乐一起做律动“坐飞船”,然后自由地围坐在一起。(3)查看关于介绍太空的资料,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现在,我们来到太空资料厅,请你们自己去查看关于太空的介绍,好吗?幼儿自由选择,借助各种媒体感知太空的奥秘。

二、构思太空城。

(1)请幼儿讲述刚看到的或以前了解到的有关太空的知识,教师适当帮助补充小结。

(2)教师出示“未来太空城”的图片。

“小朋友们,现在星姐姐住的太空里来了很多新朋友,有各种人造卫星、太空飞船、卫星空间城,等到不久的将来,我住的太空也将变成一座美丽的太空城。你们看,这就是我设计的“未来太空成”,这里也有学校、工厂、商店、娱乐场所、街道,到了那时,你们就可以天天和星姐姐住在一起了,你们高兴吗?”

(3)幼儿大胆想象“未来太空成”

“那星姐姐请你们帮帮忙,帮我再设计几座太空成好吗?”幼儿自由设想、构思,并相互讨论交流。

三、建造太空城。

(1)教师帮助幼儿分组,让幼儿开动脑筋,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建造。(2)幼儿分工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3)请几名幼儿代表说说自己建造的太空成,共同欣赏美丽的太空成,并给它取名,挂牌,然后幼儿和星姐姐一起在太空城前留影。

四、听音乐坐飞船回到地球,和星姐姐再见,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在区域中绘画或搭建“未来太空城”。

9、各种各样的航天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宇宙各种各样的飞行物及他们的作用。

2、各种不同的飞行物的图片。

活动重难点:了解宇宙各种各样的飞行物及他们的作用。活动准备:中国载人飞船的有关资料。活动过程:

一、回忆自己已有的经验,了解各种飞行物的名称。

教师出示一张飞机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教师告诉幼儿在天空中飞行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飞行物。教师:想一想,你们还知道天空中有哪些飞行物呢?

教师可根据幼儿说出的飞行物,出示相应的图片。

二、探讨各种不同的飞行物,丰富相关经验。

1、阅读幼儿用书,认识各种飞行物。

2、观察画面,认一认各种飞行器,说一说飞行器的名称以及用途,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飞行器,它们有什么用?

3、组织幼儿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了解中国载人飞船上天的事情。

教师:我们知道中国也有载人飞船上太空,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谁愿意来介绍有关它的情况呢?

四、活动延伸:游戏:我是飞行物。

10、火箭上天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箭的基本结构,探索圆柱体箭体与圆锥体火箭头接口的大小关系。

2、感知火箭升空的原因,能大胆尝试并分析火箭升高的各种因素。

3、尝试用多种材料自制火箭,发展幼儿的动手及想象能力、激发幼儿探索航空知识的兴趣, 4、积极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点:探索圆柱体箭体与圆锥体火箭头接口的大小,尝试自制小火箭。

活动难点:火箭头的制作和各部分的粘贴,探索让小火箭飞高的方法。教学准备:

1、孩子对火箭的兴趣及初步的了解。

2、火箭模型,幼儿收集的各种瓶子、卡纸、铅画纸、蜡笔、即时贴、剪刀、胶水、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提问导入:你见到过火箭吗?在什么地方见过?你见到过的火箭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观看课件。老师与大家讨论有关“神七”的话题,小朋友知道,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多亏了小火箭的本领。那小朋友想不想和飞行员那样飞上太空呢?我们自己来设计制作小火箭,好吗?

二、观察讨论,探讨制作方法,学习制作航天火箭。

1、师:火箭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发射出去的?你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能飞上天的火箭?

2、教师示范制作,幼儿尝试设计制作。

3、谁来试试怎么做圆柱体的箭体,圆锥体的火箭头?请个别幼儿尝试。重点介绍火箭头的制作方法。

4、教师作巡回指导,指导幼儿进行粘贴组合,制作火箭头。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孩子。

三、展现交流,探索让小火箭飞高的方法。

四、活动延伸:集体发射小火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11、多种多样的茎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的茎是各种各样的,了解植物茎作用。

2、欣赏根雕,对根雕感兴趣。

活动重难点: 了解植物的茎是各种各样的已及植物茎的作用。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各种各样的茎(包括实物和图片),布置成“茎的世界”

2、各种根雕作品(或挂图).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自由参观”根的世界“.

二、讨论——你见过茎吗?它们像什么?

三、欣赏根雕作品.猜猜这是什么?是用什么做的?

四、集体给茎分类,初步了解块根、须根和储藏根的主要特征.

——给茎分类.如果你来给它们分类,你会怎么分?为什么?引导幼儿按照形状给茎。

五、讨论茎的作用,吸收营养固着土地,——彩色的茎:准备三只透明的玻璃瓶.分别装上不同颜色的水.鼓励幼儿以后天天观察茎的变化.如果变色了,说明茎吸收了水中的营养.

六、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继续探索,除了茎可以吸收水分,檀物的其他部分也能吸收水分吗?

2、启发幼儿搜集资料:植物的茎可以吃吗?什么植物的茎可以吃?

12、天气早知道

活动目标:

1、伴随认识多种天气符号,了解简单的气象知识,激发幼儿探索天气预报的秘密。

2、了解天气预报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乐意收看、播报天气预报,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认识多种天气符号,了解简单的气象知识。活动准备:画有天气符号的表格每人一张、笔。活动过程:

一、收看中央台天气预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播放天气预报。

师“你看到了什么?”-天气符号、温度、城市

2、再次看天气预报,引导幼儿观察天气符号,并进行记录。

二、认识天气符号和温度。

1、幼儿根据天气预报视频,在表格里把看到的天气符号打勾。

2、教师出示天气符号,学认天气符号。主要有:晴、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特大暴雨、雷阵雨、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雾、沙尘暴等等。

3、播放无声天气预报视频,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天气。引导幼儿巩固认识天气符号。

小结:我们中国很大,在一天里有各种不同的天气。

4.认识温度,重点知道“摄氏度”,了解最高和最低温度师”天气预报除了有天气,还有什么?“-温度。”温度有什么特别?"-有摄氏度的符号。

三、播报天气预报。

四、活动延伸。

幼儿准备天气预报记录本,并在记录本上装饰(画上天气符号等),每天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并记录天气情况。

13宝贵的水

活动目标:

1、萌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初步了解水污染的原因,懂得水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

3、掌握生活中力所能及的节约用水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初步了解水污染的原因,懂得水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活动准备:

1、了解淡水的有关知识,收集水污染的资料

2、玻璃杯人手一份,白开水、盐开水、糖开水各一壶,透明水盆2只(分别装清洁的水、被污染的水)。活动过程:

一、了解水具有溶解的特性。

教师:你们喝的水是怎么样的呢?现在请你们再来尝尝加过糖的或盐的水,味道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

还有哪些东西能溶解在水里呢(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小结:因为许多东西能够溶解在水里,当很多脏东西溶解在水里的时候,水就被污染了。

二、了解水污染情况教师提出问题:水是怎样被污染的?幼儿讨论。

三、了解水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

1、引导幼儿说出水污染影响人类健康。水污染影响动植物生长。

2、小结:人和动植物如果生活在污水的环境中,就会得病,严重的会造成死亡。

四、活动延伸: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讨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14一切都在变

活动目标:

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一切都在变。活动重难点: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活动准备:

挂历纸、皱纹纸、金鱼缸、杯子、冰、凉水、温开水、吹气的球、橡皮泥,抹布、吸管、蜡烛、火柴、范画、相片、洗洁精、打气筒、吸管。活动过程:

一、出示照片引起兴趣。

(1)出示幼儿小时候的照片。

老师这儿有许多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的时候要告诉其他小朋友,小朋友有什么变化?(这是谁呀!他的头发变长了,他的个子长高了,眼睛变大了。)(2)出示老师小时候的照片,请小朋友猜一猜,这张照片上的人是谁?小朋友为什么没有猜出来。(因为老师长大了,成大人了;因为不一样了,有变化了。)

二、人的生长过程出示图片。

讲述人的生长过程:开始是从妈妈肚里刚生下来的小婴儿,然后长成了我们小朋友这么大,再长就成了老师这么大了,最后变成了老爷爷、老奶奶,小朋友学一学老爷爷、老奶奶是怎么走路的。

三、幼儿自由做试验、观察物体的变化。

老师今天准备了很多东西,请小朋友自己去试验一下,看看还有什么东西

发生了变化。

试验一:冰变成水(快看,冰慢慢变成水了,淌眼泪了)。

试验二:蜡烛燃烧(蜡烛有火的地方变软了,越来越短了)。

试验三:玩橡皮泥(老师:你看我把橡皮泥捏成小猪了,你看我把它捏成了小熊猫了)。

试验四:吹气球。

有的用嘴吹,有的互相帮忙用打气筒打(看,我的气球越变越大了)。

4、启发式总结谈话。

(1)你刚才做了什么试验?都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

(2)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会发生变化?

衣服,变旧了;头发,变长了;小树,长高了;蚕宝宝,变成蛾子;我种的大蒜,长叶子了;我家门口的小河,变清了;鸡蛋,放在锅里三分钟煮就熟了。

(3)小结:我们周围所有的东西都有变,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

五、幼儿作画:《一切都在变》。

六、延伸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发现周围事物的变化。

15、青蛙的放生

活动目标

1.大家一起动手养蝌蚪,爱护蝌蚪。了解蝌蚪怎样变成青蛙。

2.培养幼儿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操。能够和动物做朋友。活动重难点:了解蝌蚪怎样变成青蛙。

活动准备:鱼缸一个,自制捕鱼网,水桶,蝌蚪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昨夜下这么大的雨,好些小生命蹦到走廊上,来我们学校做客啦。这是什么呀,原来是小青蛙呀。他们在找妈妈呀。我们一起来做妈妈,玩个蝌蚪变变变的游戏吧。

2.老师带领幼儿到小池塘边捞若干蝌蚪回学园,把它们养在鱼缸里。幼儿扮演妈妈的角色,由老师分配,设置自然角,每位幼儿轮流照看小蝌蚪。

二、蝌蚪宝宝变变变

1.每天早晨让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变化。

从卵——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没有了的过程。

2.教师小结青蛙的成长过程。

三、活动延伸:让我们的青蛙宝宝去找妈妈。

幼儿享受放生的喜悦,教师和幼儿一起把青蛙放生到水里,大家和青蛙说再见。

16、不同纸张的风车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在制作风车时发现材料的不同会影响风车的转动。

2、在玩风车的过程中,认识影响风车转动的多种因素。

活动重难点:引导幼儿在制作风车时发现材料的不同会影响风车的转动,认识影响风车转动的多种因素。

活动准备:环境与材料制作风车用的同样大小的废纸、按钉、一次性筷子等,幼儿每人1份。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你最爱玩的玩具有哪些?

2、你玩过风车吗?让我们学着做一个风车吧。

3、你知道用什么材料做的风车最好玩吗?

二、做风车。

1、让幼儿制作风车。教师观察幼儿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是怎样制作的。

2、问幼儿:你的风车转起来了吗?为什么?

3、让幼儿调试自己制作的风车。

4、让幼儿试一试风车在哪儿转得最快?

三、玩风车。

1、怎样才能让风车转得快?请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玩法。

2、幼儿再次体验风车的转动。

3、让幼儿互相学着同伴的玩法,发现多种因素影响风车的转动。

四、活动延伸:其实在生活中风车不仅仅是让小朋友玩乐的玩具,还有很多风车有着自己特殊的用途,等待着小朋友们一起去发现、去寻找。

17、蚕的变化

活动目标:了解蚕的主要外形特征及生长变化过程。

活动重难点:引导幼儿了解蚕的主要外形特征及生长变化过程。活动准备:幼儿用书,练习册。活动过程:

一,用猜谜的形式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老师请你们猜一个小动物,我说它的特点,请你们仔细听,看谁先猜出来。一条小小虫,小的时侯穿黑衣裳,长大了渐渐地换成白衣服。它喜欢自己做一间像灯笼样的小屋,并且躲在这个小屋里。等它长大后就变成另一种模样从小屋里飞出来。

二、了解蚕的主要外形特征。

1、教师:蚕是什么样的,有几只脚,身上有什么?

(蚕的形态是圆桶形的,分头,胸,腹3部分,胸部有6只脚把持桑叶帮助进食,腹部有10只脚使身体前进,一共16只脚,身上布满着纤细的绒毛,)

2、教师:蚕小的时侯穿黑衣裳,可以从哪张图片上看出来?那叫什么(蚁

蚕)?在这之前是什么样的?(出示蚕卵)蚕卵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

3、、教师:蚕长大了渐渐地换成白衣服,它原来的黑衣服哪里去了呢?你能在图片中找出来吗?你知道蚕的这种行为叫什么吗? 让我们也来学学蚕蜕皮吧。(蚕一般要蜕皮4次)

4、教师:蚕像小灯笼样的小屋在哪里?叫什么?蚕结了茧后躲到哪里去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图片中蚕是怎样吐丝的?请你学学。吐出的丝是什么颜色的呢?最后从茧里飞出去的叫什么?它是什么样的呢?(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

5、教师:蚕蛾飞出去后会去做什么呢?(鼓励幼儿观察第一张图片后进行推理)

三、活动延伸:游戏,巩固幼儿对蚕生长过程的了解。

18、变化的四季

活动目标:

1.知道四季的变化及四季的典型景色。

2.能根据季节特征进行游戏。

活动重难点:引导幼儿了解四季的变化及四季的典型景色。活动准备:

1.课件《变化的四季》。

2.蜡笔、彩笔、白纸、粘胶纸若干。活动过程:

一、谈话:四季变化

1、请幼儿说说一年四季指什么?四季分别有什么景色?

2、教师:“春、夏、秋、冬”各季节有哪些典型景色?了解四季的轮回顺序和变化。

3、幼儿观看图片欣赏,边观看边讨论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是如何判断的。

4、教师让幼儿根据四季的顺序找找四季的代表景色。

二、画一画:四季娃娃化装

1、根据已了解的四季特征画4张画(A4纸的一半或四分之一大小),表示春夏秋冬四个季

节。比如画小蝌蚪表示春天,画扇子表示夏天等。

2、幼儿将画好的画用胶条分别贴在身上各处,化装成四季娃娃。

三、活动延伸:游戏:四季大轮换。

19、怎样让热水凉得快

活动目标:

1、探索让热水快点变冷的多种方法。

2、乐意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设想,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3、体验合作参与实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引导幼儿探索让热水快点变冷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1、玻璃杯(最好有刻度,可让幼儿感知水量相同),内装颜色水。

2、温度计、毛巾。

3、冰块、冰毛巾、冷水、调羹、扇子、鹅卵石等各种材料。

4、每组一份记录板、笔。

活动过程:

一、提出主题

1、师:这里有许多杯热水,如果想知道它现在有几度,该怎么办?

2、幼儿很自然地想到使用温度计测水温。个别幼儿试测并将水温38 氏度的结果告诉所有幼儿,大家记录水的温度。

3、师:如果这几杯水一直放着,结果会怎样呢?

幼:水温会下降,热水最后会变成冷水。

二、设计方案。

1、师:你们有哪些办法能让热水快点变冷呢?请你们三人一组,把 他们商量的方法一个个记录在格子里。

2、幼儿分组讨论并记录自己设计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并了解幼儿

设计意图。

3、小组派一代表交流各组的想法。

三、实验论证。

1、引导幼儿分工实验。

2、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实验结束,请幼儿测量实验后玻璃杯中的水温,并将实验过程记 录完整。

四、交流讨论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发现实验与非实验的不同。

2、引导幼儿共同讨论,总结热水快点变冷的方法。

总结:用调羹搅拌、两个杯子相互调换、用嘴吹---都能增加空气流通,使热水快点变冷。

3、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实验中添加冷的东西,增加空气流通,增加与冷空气的接触面积都能使热水快点变冷;而没有实验的热水它只能将热量慢慢的传递到空气中,所以它的降温速度就会比较慢。

五、活动延伸:冬天,我们对着手呼气,会感到温暖,可同样呼气为什么却能使热水快点变冷呢?

第五篇: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教案

张春香

第一单元 简单机械 第1课时《杠杆》 内容标准:

1.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2.知道利用机械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用工具可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

2.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3.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尝试探究——搜集数据——分析交流——归纳运用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分析等方法,知道杠杆由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能部分组成,并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两个饼干罐(一个罐盖有凸起的边缘、一个罐盖没有凸起的边缘)、钳子、扳手、螺丝刀、钉子、尺子、铁架台、40厘米长的木棒或竹棒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在聚会的时候,妍妍想要打开饼干罐盖,可是打不开,怎么办? 讨论: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好方法? 思考:螺丝刀不是用来拧螺丝的吗?剪刀不是用来剪纸的吗?尺子不是用来测量的吗?它们可以用来打开饼干罐盖吗?

二、活动一: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

演示:出示饼干罐。请同学上台试一试能否直接用手打开罐盖。问题:直接用手打开罐盖,我们是否觉得费力?能不能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打开饼干罐盖? 任务: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

材料:提供几种常见的工具及物品,如钳子、活动扳手、螺丝刀、钉子、不锈钢尺子等。活动:分组活动。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试试哪种更容易?要求学生把打开饼干罐盖子的方法用简图表示。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亲身感受使用杠杆可以省力的事实,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杠杆的兴趣。

三、活动二: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 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为什么用螺丝刀更容易打开罐盖?罐盖凸起的边缘起到了什么作用?

任务:设计“研究建立杠杆需要哪些条件”的方案。要求学生利用简图进行研究和记录。讨论:各小组讨论研究方案,思考建立杠杆所需要的条件。

交流:请部分小组介绍本小组的研究方案。各小组对具体的方案个案进行质疑、梳理和完善,提出修改意见。

活动:各小组根据修改后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探讨建立杠杆所需要的条件。交流: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

小结:通过小组的实验结果,老师利用课本图进行解说。认识什么是杠杆,杠杆各部分的专业名词(阻力作用点、支点、动力作用点等)。媒体:播放“杠杆” 视频。

四、活动三:用杠杆做个“起重机” 媒体:出示课本图。

活动:小组活动。根据各组的研究方案进行探究实验。

交流:各小组介绍本小组的实验情况,对各小组的研究结果进行质疑、补充、梳理,加深对杠杆的认识。

小结:杠杆的支点越靠近动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越费力,动力大于阻力时,这时的杠杆是费力杠杆;相反,杠杆的支点越远离动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越省力,动力小于阻力时,这时的杠杆是省力杠杆。

讨论:费力杠杆和省力杠杆各有什么不同?找一找身边常见的费力杠杆和省力杠杆。

五、课堂小结。

第2课时《杠杆的平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阻力点 用力点 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还有其他方法吗 ?

5、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

6、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第3课时《滑轮、轮轴与齿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

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要研究的问题 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预测 是()否()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可附图)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

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现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

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4、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5、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五、想一想: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第4课时《斜面》 内容标准:

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斜面这种简单机械的使用。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斜面; 2.了解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 2.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

3.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

3.尊重证据,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分享他人的智慧。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搜集数据——分析整理——归纳应用 重点难点

设计实验,探究利用斜面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木板、测力计、绳子、卡纸、螺丝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导入:工人在搬运重物上车。没有重型机器的帮助,他们只是利用一块木板就轻松地把重物搬上了汽车。

问题:这块搭成斜面的木板起到了什么作用? 思考:认识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二、活动一:研究斜面的作用

导入:人们从低处把重物搬运到高处时,常常会在高低处之间用木板架设一个斜面。问题:这些斜面有什么作用? 媒体:出示课本图。

设计:设计探究斜面作用的实验。引导:利用测力计进行测量,观察同一个重物在垂直提升和沿斜面提升时的重力分别是多少? 按上述的方法,分别测量不同的重物,观察结果有什么变化?

尝试改变斜面的角度,分别测量同一重物的重力,观察结果有什么变化? 按改变斜面角度的方法,分别测量不同的重物,观察结果有什么变化? 活动:小组活动。根据设计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从中找出规律。

交流:请小组代表介绍本小组的实验数据以及找出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作用。小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越小,沿斜面提升重物就越省力,但是经过的路程就越长。

媒体:播放“斜面” 视频。

拓展:当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时,斜面便垂直于水平面。这时还能省力吗?

三、活动二:变形的斜面 教具:出示一张三角形的卡纸。

导入:这是一张三角形的卡纸,如果把它卷到铅笔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活动:把三角形的卡纸卷到铅笔上,看看有什么发现。

交流:请各小组介绍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认识变形的斜面。讨论:这种“卷起来”的变形斜面有什么特点? 媒体:出示课本盘山公路图。

引导:在卡车车厢与地面之间放一个平直的斜面,搬运重物时就可以省力;但在一座大山的山顶与山脚之间就不能放一个平直的斜面了,因为距离太远。

山顶与山脚之间的盘山公路实际上就是一个“卷起来”的变形斜面,汽车利用这个变形的斜面来爬坡就可以省力,但是就要行驶更多的路程。

拓展: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这种“卷起来”的斜面?

四、活动三:斜面的应用

媒体:出示盘山公路、飞机货舱输送带、商场的自动扶梯、登山旋梯、高层停车场的斜坡、大桥的引桥的图片。

导入:这里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设施,你能不能说说它们是利用了哪种简单机械的原理? 讨论:分析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斜面的认识和了解。目的:了解人们怎样利用斜面,懂得解释斜面的作用。拓展:寻找生活中应用斜面的例子。

五、课堂小结。

第5课时《研究自行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过程与方法:发现并分析自行车上更多的机械种类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整理已认识的各类机械和机械的作用,一时倒机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对链条和齿轮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其他简单机械的原理解释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自带一辆自行车(最好能变速)【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自行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那么自行车是利用一个怎样的工作原理前进的呢?以前同学们可能觉得很神奇,但在你们学习完这章后再回头来思考这个问题,那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对链条和齿轮的研究

1、在自行车上的各个部分中,你最好奇的是哪个部分?(一般学生会指向链条和齿轮)思考: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能起到什么作用?

2、观察前后2个齿轮,你发现了什么?齿轮的大小对自行车速度有什么影响?

3、对自行车的前后2个齿轮进行观察研究,并做好记录工作。观察内容 记录数据 大齿轮齿数 小齿轮齿数

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几圈? 小齿轮转一圈,大齿轮转几圈?

4、小组内进行探究讨论,发现2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总结(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机械原理,找找看,我们能在自行车上发现哪些简单的机械的应用。

2、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把大家的发出记录下来。自行车部件 简单机械类型 所起到的作用

3、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关于自行车的机械问题,和小组同学一起制定一个研究计划,然后开展研究。

四、本单元小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

指名学生发言,对学生没回答完整的请学生补充,实在没说清的由教师给出正确定义。并组合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理解巩固.。

第二单元

第6课时《珍贵的淡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水资源的含义,分析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相应措施,理解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2、能力目标:能根据图表资料分析比较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地区差异;能运用图表结合实例分析河流径流变化与补给的关系;能根据某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该区域的水资源情况,并提出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情感目标:通过身边用水现状和节水方法的调查,增强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水资源危机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水资源危机的案例分析

2、教学难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河流径流变化与补给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案例分析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谈天说地”主题:家庭用水调查与节水措施(1)、调查统计班级内同学家庭的月用水量及水费,并算出人均用水量和水费(2)、询问其中节水家庭的节水措施(3)、设计几条节约用水的标语

2、课题引入

观看投影片:干旱地区、水体污染的图片

学生感悟:说出水资源缺乏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教师归纳并板书: 水资源危机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淡水资源稀少、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水体污染、浪费严重、需水量加大、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

3、难点分析

(1)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2)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4、案例分析

(1)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通过连线题的形式归纳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2)“谈天说地”

请课前安排的两位同学展示班机同学家庭用水调查的结果。(3)案例分析

提供小课题:黄河断流的原因及保护措施、上海地区缺水的原因及保护措施、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

学生分析:选择以上的案例进行分析。

5、专题小结

利用学生设计的标语,增强节约、保护淡水资源的意识。

第7课时《宝贵的耕地》 内容标准:

1.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重要性; 2.知道我国耕地资源非常匮乏。能力培养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2.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3.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3.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搜集数据——数据分析——讨论归纳 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和解读数据,了解我国耕地资源匮乏的情况,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情景:在建筑工地上,建筑工人正用轻质砖砌墙。问题:工人为什么不用红砖砌墙?

思考:大量使用红砖是否会破坏我们宝贵的耕地资源?

二、活动一:为什么禁用红砖?

问题:制造红砖需要什么作为原材料?为什么政府要禁用红砖?

引导:引导学生认识红砖的原材料来自耕地中的黏土。红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活动:小组活动。算一算,如果要建造一栋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18层大楼,需要使用多少红砖?要生产这些红砖,需要耗费多少面积的耕地?

交流:小组交流,认识使用红砖作建筑材料将造成严重的耕地破坏问题:

资料:我国人均耕地为0.095公顷,还不到世界人均拥有量的一半。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靠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3%的人口,可见我国土地资源多么珍贵!媒体播放-----“宝贵的耕地” 视频。

三、活动二:调查我们周围的耕地情况

问题:为什么耕地面积会不断减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

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和观察所得,讨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原因。

交流:小组代表介绍本小组的讨论结果,了解人类的发展与耕地受到破坏是一对矛盾体。拓展:能否提出一个方案来尝试解决这对矛盾,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可以保护好、利用好耕地资源?

四、课堂小结。

第8课时《保护生物资源》 内容标准:

1.了解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2.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

2.了解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意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力培养目标

1.体验在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2.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3.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讨论交流——搜集数据——分析思考——讨论交流 重点难点

通过对当地的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分析,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现状,从而意识到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二、情景:在自然保护区里,憨厚、可爱的大熊猫正在吃着竹子。波波说:“大熊猫真可爱,它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

问题: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呢? 讨论:通过阅读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研究杂交水稻等事例,讨论野生动植物对科学研究的作用,以及我们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媒体:播放“保护生物资源” 视频。小结:

三、活动:

媒体播放“保护生物资源” 视频。

问题:什么是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保护什么?什么样的区域能被列入自然保护区呢? 引导: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以后,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现在,我国各地的国家级、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已相继建立,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活动:对我们居住的地区(城市)的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了解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有没有改善,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有没有明显变化。

四、课堂小结。

第9课时《矿产资源》 内容标准:

1.了解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2.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主要的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 2.了解一些其他的非金属矿产。能力培养目标

1.有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2.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3.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资料搜集——分析讨论——归纳应用 重点难点

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了解主要的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及非金属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稀有性特点,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从小培养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课本图。问题:工人为什么要开采矿石?这些矿石有什么用途?

二、活动一:这些材料是从哪里来的? 问题:大家是否知道钢铁是从哪里来的?出示课本图(常见的铁矿石)。

引导:铁矿石是金属矿产中最普通的一种。我们以铁矿石的提炼为例,一起来了解金属材料是从何而来的。

三、活动二:全身是宝的石油 出示课本图片。

导入:我们已经知道,矿石能提炼出各种各样的金属材料。除此之外,有一些能源矿产,如石油,还能提炼出一些能源物质。

讨论:为什么说石油是“黑色的金子”?它有什么用途?

交流:请各小组介绍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石油的重要作用。总之,人类的衣食住行,哪样也离不开石油。

四、拓展:石油来自哪里? 出示课本图片。

介绍: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

五、活动三:能源矿产还有多少?

导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矿产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能源矿产的形成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时间。活动:算一算,能源矿产还能开采多少年。媒体播放“珍惜矿产资源” 视频。

讨论:不难看出,能源矿产很快就会被人类开发完。能源危机正威胁着人类,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拓展:非金属矿产资源,可以说,它对人类的生存、进化和繁衍起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六、课堂小结。

第10课时《海洋宝库》 内容标准:

1.了解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2.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要保护海洋资源的方法;

2.了解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能力培养

1.具有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2.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3.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资料搜集——分析讨论——归纳应用 重点难点

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形成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意识,培养保护自然资源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情景引入

问题:大小渔船全都停靠在海港里。这是为什么呢?

引导:原来现在正值休渔期。在休渔期间,渔民不能出海捕鱼。思考:为什么要设休渔期呢?

二、活动一:为什么要休渔?

休渔期就是禁渔期。人们根据海洋鱼类的生长特点、生活习性和繁殖季节等特点,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捕鱼作业,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比如渤海湾近几年一般是6月15日~8月16日为休渔期。

讨论:休渔期是否会有明显的效果?

小结:经过了休渔期后,鱼的体重大大增加。另外,单网捕鱼量比以前大增。拓展:人们还采取了哪些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措施?

三、活动二:海洋里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

我国已经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7.5万平方千米多金属结核矿区,多金属结核储量5亿多吨。小结:海洋是一个巨大宝库,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宝藏。需要我们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讨论:海水里有没有其他值得利用的资源?

四、拓展:向海洋要宝 海洋资源如此丰富,但目前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将来,人类总有一天会更广泛地、更大规模地开发海洋宝藏。问题:你能想象一下未来的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情境吗?把你的想象用文字或图画表达出来。

五、课堂小结。

第三单元

第11课时《太阳系》 内容标准:

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系是由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不同天体组成的; 2.知道太阳八大行星的名称、排列顺序,对它们的大小有直观的印象。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教学方法

情景引入——资料整理——分析讨论——归纳体会 重点难点

知道太阳系是由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不同天体组成,了解八大行星的名称、大小和排列顺序。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如果我们能透过蔚蓝的天空,我们将会看到什么呢?媒体播放“太阳系” 视频。思考:说说大家知道的太空知识。

二、问题:

1、太阳系中有哪些行星?

2、哪颗行星的体积最大?其他的行星有多大?

3、讨论:

4、活动:小组活动。制作行星的模型卡片。体会太阳及八大行星的大小及排列顺序。交流:认识太阳及八大行星的大小及排列顺序。

拓展:以前,人们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为什么现在只有八大行星呢?

三、课堂小结。

第12课时《银河系》 内容标准:

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2.理解“光年”的概念。能力培养目标

1.能够描述比较抽象的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教学方法

情景引入——任务驱动——收集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重点难点

知道地球、太阳系与银河系的关系,理解光年的概念。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学准备

银河系的相关资料;银河系的视频和图片。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片。

情景引入,晴朗的夏夜,我们在空中常常看到一条光带。这条光带就是银河,它是由许多颗恒星组成的。

问题:银河与我们太阳系有怎样的关系呢?

二、活动:了解银河系的大小

1、问题:银河系有多大?我们身处的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什么位置?

2、思考:从书中及课前搜集的资料中整理数据,思考银河系的问题。

3、讨论:银河与我们有怎样的关系。

4、媒体:播放“神秘的银河系” 视频。

5、交流:明确太阳系属于银河系,以及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6、讨论:感受和想象银河系的大小。

三、阅读资料:河外星系

1、学生自行阅读资料

2、讨论:什么是河外星系?什么是总星系?宇宙是无限的吗?

3、归纳:宇宙的无限

四、课堂小结。

第13课时《观天认星》 内容标准:

知道四季的代表星座。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星座,懂得辨认北斗七星、北极星; 2.认识春夏天空中一些显著的星座。能力培养目标

1.能够描述比较抽象的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和验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教学方法

情景引入—任务驱动—阅读观察—观测绘图—观测记录—制定计划 重点难点

学习观测星座的方法,完成星座的观测报告,制定观测四季星座计划。教学准备

春季星图;星座相关视频、图片。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媒体出示星空的图片。

2、我们每天晚上看到的星星都是一样的吗?

二、活动一:看星图

1、媒体出示天空区域的图片。

2、为了便于认识星空,古人依据天空中一些明亮恒星形成的图案,结合神话传说,将整个天空划分成88个区域,每个区域就是一个星座。

3、在春季星空中有哪些显著星座呢?

4、分小组在春季星空图中寻找代表星座,在星图中圈出来,并填写在记录单中。

5、交流:分小组汇报各自的观察和思考结果,交流活动体会。认识每个星座的外形特点。拓展:天空中星座与什么神话传说有关?

三、活动二:春季星座观测

1、在实际观测时,如何在星空中找到春季的主要星座呢?

2、活动:分小组思考实地观测的方法。

3、交流:各小组交流各组讨论的方法。

4、如何通过北斗星寻找北极星呢?

5、引导学生思考观星时可以借助哪些工具?观星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制作观测表格?

四、活动三:观测星座

1、出示撰写得较好的观测报告。

2、出示四季星图图片。每个季节天空中的星座是不同的,每个季节里都有代表星座。

3、长期观测星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长期观测四季星座,我们该如何观测呢?

4、讨论:根据上节课的实际观测经验,讨论长期观测方案。

5、交流: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制作长期观星计划。

6、分小组修改观测计划。

五、课堂小结。

第14课时《探索宇宙》 内容标准:

1.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

2.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改进而深化和拓展。3.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4.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2.认识到空间科学对现代生活有哪些影响和帮助。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教学方法

情景引入—任务驱动—收集数据—整理分析—发现规律—想象推测 重点难点

了解人类探究宇宙的历程及意义。教学准备

人类探索宇宙历程、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空间科学的应用等相关文字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视频、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情景引入,出示浩瀚宇宙的图片。

2、银河系那么大,人类是怎样了解到那么远的地方的?

2、播放“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 视频。

二、活动一:月球的“面纱”是怎样揭开的?

1、导入离我们生活的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个? 月球是地球最近的邻居,是地球的卫星。人类很早便开始观察月球。今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月球不同角度的照片,甚至还登上了月球。

2、人类是怎样揭开月球的“面纱”呢?

3、交流:学生交流各小组的整理结果。

4、从整个探月历程来看,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与探测工具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三、活动二:空间科学与我们的生活

1、大家知道什么是空间科学吗?

2、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品或设施是空间科学的研究成果?

4、学生互相质疑。

5、思考未来人类能发展出哪些新的空间科学技术。

四、活动三:联络外星生物

1、人类一直在宇宙其他星球中寻找生命的迹象。

2、这些图片是天文工作者尝试与外星高智能生物进行联络的信息。大家能读懂这些信息吗?你会用什么方式向外星人发出信息呢?

3、用图画或其他形式设计与外星生物联系的方法,并填写在记录单中。交流: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方式,并说出理由。拓展:外星人会是什么模样呢?一定长着眼睛吗?

五、课堂小结。

下载3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月word格式文档
下载3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冷与热 1、知冷知热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会使用温度计准确地测量水温。 会用温度单位做好每次测量的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遇到问题善于思考,观察测量时能......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物体 第1课发现物体的特征 教学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认识固体 第二课时总第15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固体,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固体? 2、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固体。 二、合作探究,引导解疑: 1、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物体混......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四年级科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每空3分,共30分) 1、云分为()、()和积云三类。 2、常见的降水形式有()、()冰雹等。 3、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 4、耳朵分为......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 小车的运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因素做出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收集证据。 4、......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电【教学目标】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2014---2015第二学期) 年级: 五(1)、(2)班 科任: 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 第一课时:春天在哪里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大自然中春天的景象,以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