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部分基本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教学研究[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04:50: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外汉语部分基本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教学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外汉语部分基本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教学研究》。

第一篇:对外汉语部分基本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部分基本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教学研究

摘 要: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语言词汇方面。本文首先介绍对外汉语词汇文化内涵研究的意义以及对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正确理解。其次分析影响词汇文化内涵的因素,再次对一些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常用词汇进行举例讲解,以确定对外汉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侧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理解中国文化。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词汇 文化内涵 教学

引言

词汇是一个民族和社会发展的产物。词汇不仅有概念意义(字面意义),还有内涵意义(词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解释)。因此正确理解一个词必须联系它的文化背景。正如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指出:“没有语法,人们难以表达很多含义,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仅仅让学生明白词语的字面意义,学生难以正确地理解汉语。比如成语“愚公移山”,留学生会困惑: 为什么愚公这么傻,开辟一条路不是比移山简单吗?为什么花费精力去做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还想子子孙孙都继续干呢?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词汇的文化内涵,(在生产低下的古代,人与自然的斗争从未停止。愚公移山的故事体现了人类征服大自然艰难险阻的精神和毅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才能真正融词汇于句子,正确使用词语,学会地道的汉语。

一、词汇文化内涵教学与文化教学

需要区分对外汉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二者是不同的。有自己的专项教学主题和教学活动、系统有序地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学是文化教学。文化教学像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一样,是独立的教学。文化内涵教学不是独立的教学,它必须依靠独立的语言单位―词汇―来实现语言教学任务。词汇文化内涵教学没有自己独立而明确的系统体系,只是语言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本文所说的词汇的文化内涵,即通过词汇体现出来的文化含义。

二、词汇文化内涵的影响因素

影响词汇文化内涵的因素有很多,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会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影响词汇的文化内涵。

(一)地理环境

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词汇的文化内涵也受具体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土地很重要,许多词语都跟“土”息息相关,如“安土重迁”“卷土重来”“灰头土脸”等;我们对海洋却有一种敬畏之情,许多与海相关的成语体现了这一点,如“海市蜃楼”(比喻虚幻不存在的东西)、“海角天涯”(比喻非常遥远)“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等。

气候也影响着词汇的文化内涵。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海风从西面而来,带来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雨水,因此英国人对西风很有好感,许多跟西风相关的词语带有的文化内涵也是积极的,诗人雪莱还专门写《西风颂》来表达对西风(春风)的赞美。然而西风在汉语中多象征着肃杀凄凉,引申用来比喻反动势力,这与英语的西风文化内涵截然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中国大陆主要是季风性气候,秋冬季是西伯利亚大风从西而来,带来寒冷和萧条;而春夏季是东南季风,带来暖风和适宜的温度,因此东风在汉语中多有积极含义。

与地理气候相应的饮食文化也会反映在语言上。广州人重吃,广州话里有关饮食的词汇很丰富,而且出现泛化倾向。“炒”的本义是把东西放在锅里搅拌做熟。在逐渐的发展过程中,“炒”出现了其他内涵。如“炒冷饭”(比喻办事不讲效率,说话做事敷衍塞责)、“炒股票”(买卖股票,靠做股票生意而牟利)、“炒鱿鱼”(喻指解雇)。

(二)历史及风俗习惯

语言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不同时代出现的名物都被记录在语言中,如长城、昆曲、唐诗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事物;而夜大、下海、房奴等词也是特殊社会背景下的产物。五千多年的丰富历史、历朝历代的更替、著名的人物事件等都会在语言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风俗蕴藏于语言中。中国用农历纪元,以农历纪录的传统节日,赋予一些词汇以丰富的内涵,如“月饼”代表团圆,“粽子”蕴含怀念(最开始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花灯”寓意幸福。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会体现在语言上。中国人信仰佛教和道教,一些词汇体现了宗教文化内涵,如:“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喻指佩服到了极点)。

(三)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

词汇反映出语言社团对现实世界的概念分类。客观世界对各民族来说是统一的,各个民族的人具有的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也是相同的。但当需要利用一套符号编码系统进行思维运作时,不同民族的语言社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汉民族思维方式趋于高度综合性,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倾向于分析性,这一思维方式导致汉语表意较模糊,英语表意精确,反映在词汇中,使一些词语内涵不同。如中国人问“你吃饭没有”?这个“饭”可指早饭、午饭、晚饭中的任何一个,从问话的具体情境中可以推断出来,无须细问到底是早饭、午饭、晚饭中的哪一个。英语却不同,同样是饭,需用“breakfast”“lunch”和”supper”分别表示早餐、午餐、晚餐,区分非常清楚。

(四)词汇文化内涵举例

1.颜色词汇

对于颜色词本身,学生几乎没有疑义,因为世界范围内对颜色的区分大致是一样的。但对于颜色词的内涵义,不同语言差异很大,需要老师明确指导。

在汉语文化中,黄色可以带给人们两种截然不同的联想。古代,因为皇帝龙袍多为黄色,黄色是尊贵、崇高的象征。而现在,黄则成了“淫秽”“色情”的代名词。白色基本是一个禁忌词,象征死亡和凶兆。亲人死后,需穿白色孝服,置白色灵堂。此外,“白丁”指知识浅薄,没有成就的普通百姓;在京剧中“白脸”象征奸诈、邪恶的人;在政治中,“白旗”象征失败。红色是吉利、喜庆的象征。春节时要挂红灯笼,贴红对联,给孩子包红包,本命年的人要穿上红袜子、红内衣,系红腰带;结婚时要穿红衣,佩红饰。许多带“红”字的词语都含有褒义,如“红人”(备受领导宠爱的人)、“红榜”(被评上先进)、“红利”(额外报酬)。此外“红”还有革命、进步的意义,如“红军”“红歌”“五星红旗”等。蓝色寓意多是积极的,象征永恒。纯净的蓝色代表着安静、美丽、智慧,如“蓝宝石”指透明晶莹的美玉,“蓝图”指好的建设计划。

这些颜色词汇的内涵与其他语言中相对应的词汇内涵有着很大差异。如英语文化中,“yellow”寓意妒忌、怯懦、卑鄙;“white”代表纯洁无暇;红色含有暴力、危险的意味;蓝色则代表忧郁和沮丧。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老师明确地讲解这些词的内涵,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些词会有这些内涵义,以便学生正确地运用这些词。

2.动物词汇

在汉语文化中,龙是神圣吉祥的动物,被视为民族的保护神,可以辟邪去灾。许多跟“龙”相关的词语意义基本是积极的,如“乘龙快婿”“龙飞凤舞”“生龙活虎”等。尽管现代中国人不讨厌狗,但狗却被赋予了丑陋险恶的意味。“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都是贬义的。

而在英语文化里dragon(龙)是邪恶的代表。与之相关的短语,多是贬义的,如“dragon lady”指的是冷酷无情、喜欢寻衅滋事的有权势的女人,“the old dragon”在圣经中指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狗却是英语中的宠儿,与之相关的习语通常表达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

由此可见这些动物词语的内涵几乎完全不同,如果老师不做讲解,学生很难正确理解成语,短语和习语。当然不是每一种动物的内涵义都不同,我们在讲解时只需注意区分差异即可。

3.委婉语

委婉语是为了交际的顺利而产生的,具有避讳、避俗和礼貌的作用。不仅汉语,其他语言中也有委婉语,如英语中的“excuse me”或者“pardon me”。由于中国人含蓄的特点,委婉语在汉语的使用中更加频繁。如对婚姻不直接说,常以“个人问题”代替;“长短”本来是指某个具体事物的长短,但可以委婉表示“人可能会出意外死亡的含义”;“幸会”是“认识您很荣幸”的一种委婉说法;“久仰”表示初次见面对他人的一种仰慕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委婉语的教学贯穿各个阶段。越到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所接触

到的委婉语将越多,由此可见,汉语委婉语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老师应重视委婉语教学。

4.称谓语

称谓语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用以称谓受话人的人称指示语。称谓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差异。

由于中国人谦虚,也由于古代等级分明,汉语在称谓语上区分非常严格。对人多用敬称,表达对他人的尊敬,如:“令尊”“令堂”“阁下”等;对己多用谦称,使自己卑微,以表达对别人的尊敬,如称自己的女儿为“小女”,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等。与人交往时,常称呼对方的官衔、职位或职业,以显得更加尊重,如“李局长”“于主任”“郭老师”等。中国以老为尊,辈分区分十分清楚。称呼比自己年龄大的人,汉语一般会在其姓前加上“老”或“大”,如“老孙”“大程”等;而称呼比自己小的人一般会加上“小”字,如“小王”“小李”等。

这些称谓语对于留学生来说是难点,首先他们难以弄清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其次他们不知道如何恰当地称呼他人。而称呼在他们与人的每一次交谈中都会涉及,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在称谓语上做详细讲解。

5.惯用语和俗语

惯用语是一种相习沿用的固定词组。因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惯用语具有强烈的本族色彩。惯用语存在着“一喻多解”的现象,如“牙痒痒”可以表达愤怒和憎恨两种情绪,有“气得牙痒痒”和“恨得牙痒痒”;“合不上嘴”既可以是“乐得合不上嘴”也可以是“惊得合不上嘴”;“腿肚子抽筋”既可以表示疲劳也可以表示害怕。这些双重含义不加以解释在不同的语境下学生是难以正确理解的。

俗语是在文化历史发展过程当中逐步形成的。汉语俗语中有一些蕴涵佛教信息,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传统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汉语中有些俗语反映了这一内涵,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人心齐,泰山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忠诚和妇女守节,如“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此外,一些来自经典作品的俗语,留学生理解起来也有困难,如 “说曹操,曹操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源自《三国演义》)还有一些汉语俗语则需知道相关的历史故事,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源于北宋一位太守田登的典故,比喻统治者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这些俗语单独知道概念义是难以真正理解其内涵的,需要老师讲解隐藏在背后的文化信息,价值观念和历史故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词语的内涵,学以致用。

结语

由于中外在地理环境、历史及风俗、思维方式及思想观念上等方面的不同,中外一些词汇的文化内涵存在很大差异。由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这些差异在非母语者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一些常用词汇文化的内涵,以期做到“先入为主”,使学生首先意识到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自觉地避免错误。

参考文献:

[1]曲文吉.国际汉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策略的思考[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报,2009,(1):114-118.[2]熊依倩.浅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J].华中人文论丛,2012,(2):74-78.[3]宋志宇,师锐敏.地理环境对英汉词汇的影响[J].科学之友,2008,(8):122-123.[4]高芳.论颜色词汇的文化内涵[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69-172.[5]吕必松.华语教学讲习[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6]符准清.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高燕.对外汉语词汇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龙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9]张珂?B.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0]白向玲.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文化因素教学[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郭凤萍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100875)

第二篇: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

付欣芳

摘要: 声调是大多数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最大障碍。由于受母语负牵移的影响,常常存在发音偏误。通过对目前声调教学研究的现状分析,及不同国家学生的声调偏误特点,着重探讨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策略。

关键词:声调 语音 教学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含有一定意义的声音,人类的语言交际主要是通过语音来实现的。语音教学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教学。而声调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谓留学生汉语发音中的“洋腔洋调”,主要体现在声调偏误上,其次才是声母、韵母。声韵母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受学习者第一语言的影响,具有学习者的国别

1跟汉语比较,韩语没有元音特征,例如韩国学生,韩语有8个单元音,13个复合元音。○【y】【ɿ】【ʅ】,所以这几个元音韵母成为韩国学生的难音。声调问题则相对带有较强的普遍性。因此,如何提高声调教学效率和质量成为很多对外汉语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剖析现有声调教学研究现状及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其次考察教学实践中不同国家学生的声调偏误特点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策略。

一 现有声调研究现状及声调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声调研究现状

对于留学生学习汉语所存在的声调偏误,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不同声调的学习难度顺序方面。对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分析研究主要有: 沈晓楠、王韫佳等对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的偏误分析。沈晓楠(1989)认为美国学生学习声调的难度顺序是阴平和去声要难于阳平、上声和轻声,并且认为错误类型主要集中在调域,而不是调2王韫佳(1995)同样是从调域和调型两方面入手,通过听辨分析(用五度制记录型上。○每个音节的调值)和声学分析得出结论却是:美国学生学习声调的难度顺序是阳平和上声

3两人都是以实验为基础,可是要显著难于去声和阴平,调域错误和调型错误同时存在。○结论却相差甚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实验材料的编制上,沈晓楠所用的材料是一篇文章,其考察的声调蕴涵在复杂的语调变化中,而王韫佳的实验材料仅是80个双音节字组,相对排除了语调对声调的影响。[1]另有刘艺(1998)等对日、韩学生汉语声调的偏误分析;[2]陈彧对苏格兰留学生汉语声调音高的实验研究;[3]余瑾、王华对尼泊尔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4]徐瑾对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研究。[5] 目前对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声调偏误分析的研究主要有: 赵金铭调查学生母语声调对学习汉语声调的迁移作用;[ 6]蔡整莹、曹文对泰国学生汉语的声韵调的偏误分析;[ 7]吴门吉、胡明光对越南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的溯因;[ 8]李红印对泰国学生汉语声调的偏误分析等。[ 9]对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声调偏误分析主要集中在对泰国和越南学生的声调偏误分析上。

这些研究指出了学习者习得汉语声调时的很多偏误,加深了对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声

4方面的研究较少。调习得特点的认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对声调知觉○

(二)声调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声调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声调教学意识

一般的汉语教学都是在教学初期首先集中学习汉语语音,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汉语语音的基本结构。几十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于只教20几个声母、30几个韵母和四个声调及轻声,一般的声调教学将语音学习安排在开始的一到两个月, 然后就开始学习词汇、语法, 当其他技能训练课有了各自专项的训练内容后, 声调就被冷落了。这种教法很容易把学生引导到只注意单个汉子的“字”音,读课文就是在读一个个单独的汉字。众多教师也忽视了这一点, 即在语音训练时期学生的词汇量相当贫乏, 根本无法体验语流中的声调及其重要性。从根本上说,语音学习是一种模仿活动,是一种口耳训练。多听多模仿是提高语音水平的唯一途径,不只是模仿“字”音,还要模仿整句话的轻重高低、语调模式,而汉语又是世界语言中语调最丰富的,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要使汉语学习者拥有语言交际能力,这除了字的语音学习,还需要词和句式的语音学习。因此, 声调教学不应只限定在语音教学阶段, 而应伴随学习的全过程。过分强调声调教学

在学习汉语语音基本结构阶段,按照现有对外汉语教材的设计,留学生接受汉语教育的时候,首先被灌输的多是拼音和声调,拼音是为了认读汉字,声调则体现汉语的特点,许多教师在授课当中,反复强调声调的作用,讲述声调的发音方法: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儿、四声降。面对着连说“你好”都要思之再三的留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机械的强调声母、韵母和四声,学生的反应只能是一头雾水。赵元任先生创立的五度制标5简便准确,不受调域变化的影响,已经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但是从声调教学的角调法○度看,重要的是区分调类,对调值的要求并不很高,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授连一般的中国人都不懂的五度标记法,阐述得越清楚,教学效果反而越不明显。训练的动机和结果便无法合拍,最终导致教师越是强调声调,学生越在此出现问题。其实,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大可不必过分强调声调,因为这会对学生造成负面的心理暗示,无法在自然的状态下学习,会造成学生对声调的紧张和恐惧。教学方式单调

现有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仍然以传统的“展示—模仿”教学为主,教师在课堂上示范发音,学生反复模仿跟读。在当今科技和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似乎声调的教学并没有很好的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教师很少利用影音资料、图片和辅助学习软件来进行教学实践,使得课堂气氛平淡,不能很好的调动学习者各感官的学习功能。

二 不同国家学生声调偏误特点

造成声调偏误的原因多样,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下面主要介绍两个国家汉语学习者声调的偏误特点。

(一)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

以美国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为例。由于英语是非声调语言,美国学生在学习普通话声调时,往往受到英语语调的干扰。最能清楚地反映这一事实的句法结构是双音节词。桂明6指出, 美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时, 往往受到处于同一句法结构层次上英语语超○调的干扰, 英语中, 词组与句中的语调调型是受限制的, 并且这种语调调型的数量也是有限的;而在普通话中, 每一种声调都能与其他的声调相结合, 从而产生更多的声调调型,一般来说,美国学生趋向于以模仿常规英语调型来接受普通话双音节词的声调组合结构。

【 10】

7则指出:沈晓楠○“英语中音高与重音相联,高调就会被操英语者视为重音, 汉语中的高声调就会被英语者理解为重音,英语中的轻读音节通常最低, 因此低声调上声易被操英语者理解为轻读。所以当美国学生听到一些音节比较高时, 立即将这些音节理解为重读音节。”【11】

(二)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

以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为例。泰语是有声调语言,泰语有五个声调,四个声调符号,分别是 ่

่。我们汉语里有四个声调。曹文则在研究泰国学生时发现: 泰国的学习者习惯用泰语第一声替代汉语阴平,第五声替代汉语阳平,第二声替代汉语上声,第三声替代汉语去声,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的策略。【12】可是这种简单对应的学习方法,往往会造成目的语学习的不准确性。如泰语中的降调是第三声,调值为[41],且音节时长较长,在降之前有一个预备,如果泰语降调音节短促, 就会给人不礼貌的感觉,所以当他们用这种“礼貌调”来代替汉语去声的时候,就使得汉语的去声音节拉长了。

尽管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在声调学习方面表现出差异,但在一些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不约而同的现象,如:刘艺发现日韩学生与美国学生一样,也存在调型与调域两类错误, 而且与美国学生一样容易混淆阳平与上声,尤其是很难找到合适的音高起点;曹文指出泰国学生发阴平时调值总只有[33],这与王秀珍所说的韩国学生的阴平调值总停留在[44],甚至更低,有着极大的相似。这也提醒我们在区别不同教学对象的同时也需要横向比较,找出他们的共性,这不仅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也能发现教学或研究者自身的问题。三 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策略

提高汉语声调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很多方法可以借鉴,下面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介绍。

(一)积极情感因素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体验成功愉悦的同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倾向,从而对学习产生新的热情,强化兴趣。对外汉语教学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应了解各国学生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对于声调教学而言,教师不应一味强调该内容的困难,要为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对外汉语的语音教学中,表扬激励的作用也极为重要。

(二)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软件相结合

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主要通过教师讲授、板书的方式,其优势在于教师可以因材施教,灵活地更改教学内容、调整授课方式,而且师生信息交流及情感互动的机会比较多。如声调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演示法、对比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但这样的教学手段单一,没有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常脱离真实的语言环境,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多媒体教学是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与控制,将教学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及动画等多种媒体的有机结合,人机交互,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将课堂教学引入新的情境,寓教于乐,使传统枯燥的教学变得轻松愉快,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启发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在对外汉语声调教学中,可使用Praat软件进行反馈式教学,这是一款用于语音研究的软件,可以对声音文件进行分析,时实显示声调的基频、时长等数据。方便学生自学,也利于老师进一步的指导。

(三)进行大量的操纵实践

在对外汉语语音学习中,学习者做大量有针对性的听辨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重点区分阳平和上声,阴平和去声,这些练习不仅要放在双音节或多音节中去做,还要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进行跟读练习。只有把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发音方法和实际交际相结合,才能在交际中体会和了解汉语语调,并进行实际的训练。

四 结论

声调是汉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对大多数留学生来说, 声调是学习汉语语音的最大困难, 这个困难几乎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值得指出的是,声调教学的薄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声调研究的薄弱,本文首先描述现有声调教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实际声调教学中各国留学生不同的声调偏误特点,进而提出声调教学策略。希望本文的分析总结有助于汉语学习者正确地学习和掌握汉语声调,有助于提高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6]赵金铭.从一些声调语言的声调说到汉语声调[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7]蔡整莹,曹文.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 2002,(2)

[8]桂明超.美国英语语调对美国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干扰[J].世界汉语教学,2000,(1)

第三篇: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过程研究综述

09对外汉语 蒋小莹

学号:090101110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历来重视课堂教学的过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在全部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其他环节都必须为它服务。本文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方法、评价等几方面,借助对课堂过程的观察、描写和分析,来探讨“怎样才能使课堂活动更好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发展”这个问题。

【关键词】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教学

一、课堂教学的前端分析

1.分析教学需求

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准确理解课本中的总体教学目标;分析跟将要学习的知识、能力等相关的先决知识、能力,找出进入新知识的切入点,即教学起点;分析教学环境和条件,据以调整教学活动的安排。

2.分析教学内容

①全面了解本课书的各项教学内容,包括课文、生词、语言点、联系等所有内容和对所学内容的正确解释。②从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出发,把教学内容分析和分解为不同类别的教学任务,即把本课书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等方面,以实现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③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④对教学内容加以排序。这种排序不是教学程序,而是教学内容本身的呈现和教学顺序。崔永华(2008)

3.分析学习者

明确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准备情况)和学习风格(场独立和场依存),作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用的依据,设计出适合学生当前情况的教学方案,争取理想的教学效果。崔永华(2006)

二、阐明课堂教学目标

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范围,保证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同时也为教师选择教学策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提供具体依据;另外,也可以促进教师深刻思考教学,提高业务水平。针对以往教学目标的编写,一般都没有体现具体的行为,难以对教学效果进行明确的检验。因此,阐明教学目标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可测量的行为描述,如语法教学目标阐述中,避免使用“掌握”等词,取而代之以“理解所学句式,能用所学句式流利地描述教师指定的事物,基本没有错误(正确率90%)”。崔永华(2008)

三、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1.课堂教学总体过程

根据当前汉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综合课的课堂教学总体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目前的汉语教学中,多数都是依照教

材安排的教学顺序进行。

2.教授语言知识的过程

语言知识为纲的教学过程大多以设计教授一个语法点的教学过程最为普遍。下面举例说明。

①语法翻译法(章兼中,1983年提出)的教学过程:译述大意;讲解语言材料,对课文进行语言分析并进行逐句翻译;切合愿意的翻译;直接阅读和直接理解外语课文。

②听说法(美国布朗大学教授W.F.Twaddell,1958)的五段教学过程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分为认识、模仿、重复、变换、选择五个阶段。

③全身反应教学法(心理学家James J.Asher, 1988):课堂教学中注重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发展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然后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教师在发出指令、请学生执行指令的过程中,介绍新词汇。让学生用动作说明他们的理解程度,允许学生在预先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开口发言。

3.培养语言技能过程

崔永华(2007)提出的听力课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创设情景(包括必要时的文化背景介绍),让学习者在了解相关背景的情况下聆听;预测或猜测(即将听到的话语内容);聆听;答题和解释;评价和反馈;再听(以加深印象)。这样的训练方式符合聆听理解的真实过程,学生在整个听力过程中式主动参与,有利于培养听力策略,提高理解正确率。

四、选择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

崔永华(2008)提出,课堂教学技巧主要包括两类课堂教学行为,第一类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项目或言语技能所使用的手段,比如用实物或图片介绍生词;第二类是为使学生掌握所学的语言项目和言语技能,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课堂操练方式,比如通过替换练习让学生掌握新的语法项目。

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很多,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选择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技巧。比如阅读课主要是训练和提高快速阅读理解能力,一般选用“默读”、“浏览”等技巧项目更合适。

2、使用技巧要有明确的目的,教师课堂朗读示范有课文朗读示范、领读、点读三种教学策略。课文朗读示范是以学生听辨为目的的对课文的整体感知;领读是以让学生开口模仿发音标准为目的;点读是检查并纠正个体的发音错误。(卢华岩,2007)

3、应当优先选择交际性强的技巧。比如在解释生词时“道具”优于“图片”,“实物”又优于“道具”,因为说出实物的名称比说出图片上东西的名称更富交际性。

4、优先选用节省时间的技巧。课堂上时间宝贵,特别要考虑选择使用直观的、易解的技巧解释语言点,省下来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要学习的项目和技能。

5、跨文化教学交际策略的使用。

徐琳(2010)提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面对出现“文化不适”的学生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跨文化交际策略,使学生尽快走出来。

①解释。教师在备课时要有目的地预见一些会显现出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见缝插针地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和说明,立足文化相似点,主动指出某文化交往中的文化误解,解释误解产生的原因,然后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讨论。

②转移。遇到学生固执己见无法对其进行解释的情况时,教师可以采用转移策略,请求其他同学的帮助,让更多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加入对话,分散文化差异的对抗性,避免教师自己和中国文化成为留学生的众矢之的。

③回避。在对外汉语教师与留学生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双方会谈到彼此文化中的一些敏感话题,此时教师可以故作没听懂,避而不谈,或凭借幽默诙谐的话语岔开话题,尽早改变交际的不适状态。但是,如果交际中学生违反了文化禁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伤害了教师的民族自尊心,教师就应该以婉转的方式告诉学生,而不是一味附和。

好的课堂教学活动应当主要由“学”的活动组成,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信息加工、思考和理解、记忆活动才是学习。同时,好的课堂活动应该是真实的活动,是学习者“用语言”进行的尽量真实的交际活动,包括交流信息、交流思想、学习新知等。

高杰(2009)提出,将交际法中“信息差”的概念运用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他认为,在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习者母语背景、年龄、兴趣、学习目的等不同种类的差异,通过教学情景活动的设置,让学习者在真实自然的场景下交流协商,逐步填补这种信息差异,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交际能力。这个方法可以激发和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更好地贯彻交际性原则,从而达到对外汉语语言教学的目的。

五、选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当前的语言教学提倡集体授课、小组活动和个别化教学的结合运用,其中小组教学形式又得到特别的推崇和提倡。张捷鸿(2009)提出,合作学习模式直接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 间的交际完成学习任务,把枯燥的语言训练变成了实用的、生动的交际过程。其倡导的多边互动模式能够有效利用各方资源——特别是差异性资源,体现课堂教学的交际性的本质,扩大交流量和信息量,大大增加学生使用目的语的机会。

六、选择教学媒体

胡秀梅、李炜东(2007)提出,多媒体技术将不同种类的教学媒体有机组合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然而在选择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有针对性地将媒体的不同表现力与课型的不同教学重点结合起来,使媒体的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

不同的媒体适用于不同的课堂教学。如动画就适合于一些较为抽象的语法说明或者需要动态表现的课程,如汉字的笔画笔顺演示,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图片特别适用于文化类课的辅助教学,如民俗课的教学,汉字教学中汉字表意特征的展示。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媒体与课堂的结合中,媒体种类不能过于花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45分钟的课堂教学辅导工具最好不要超过三种。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是整个教学的关键。媒体只是教学的工具,虽然能呈现教学内容,但不能主动呈现教学重点,所以在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对外汉语

课堂教学中,交流是最终的目的。

七、课堂教学评价

适当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动机水平、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者的责任感,也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对教学的不足加以补充,调整教学进程和方法,保证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和总体教学效果。主要由如下方法:

⑴课上评估:①学生自评(口头回答问题、调查问卷);②教师记录学生课上表现;③学生互评;④教师总结。

⑵课后评估:①学生访谈;②调查问卷;③教师自评,写教学后记。

八、课堂教学设计的教案编制

杨惠元(2007)对外汉语教案的正本包括以下项目:

⑴课型、教材、教师、教学对象、课题;⑵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⑶时间;⑷目标与要求;⑸教学重点与难点;⑹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论文部分:

[1]高杰.“信息差”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

[2] 张捷鸿.把合作学习模式引进对外汉语课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2009

专著及文集:

[1]崔永华.汉语课堂教学设计.《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2]崔永华.听力教学经验谈.《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崔永华.试论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设计——教育学视角的分析.《汉语研究与应用》.第四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徐琳.论对外汉语口语课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策略.《汉语和汉语教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5]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6]张和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7]胡秀梅、李炜东.多媒体课堂教学探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卢华岩.浅析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朗读策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第四篇:文化内涵

第一章医院简介

三原县中医医院成立于1978年,由原城关地段医院易建而成。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我县唯一一所以中医特色见长的综合性医院,是我县职工(居民)医保、新农合、残疾人鉴定定点医院。2010年与陕中附院建立协作关系,加挂陕中附院三原医院牌匾。医院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卫生行业“文明示范单位”、咸阳市“优秀中医医院”和“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三原县“文明标兵单位”。

医院位于县丰原街中段,占地15亩,建筑面积8000㎡编制床位180张,年门诊量9万人次,医院现有职工273名,其中卫技人员198名(高级职称18名,中级职称50名),医院拥有螺旋CT、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流变、C型臂、腹腔镜、电脑牵引床、CR及电透系统等30余种100多台件先进的医疗设备。

医院设立两个门诊部,开设内科、脑病科、普外科、骨伤科、疼痛康复科等30多个临床和医技科室,以及标准化的中西药房、制剂室。疼痛康复科、脑病科为省级中医特色专科,骨伤科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

医院坚持“中西并重,中医立院,特色强院”的办院方向,坚持走专病专科的发展之路,注重中医特色优势的发挥,针灸、推拿、按摩、火罐、刮痧、艾灸等中医特色疗法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中风病、颈肩腰腿痛、椎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等顽疾的治疗上,采用中医传统疗法配以中药制剂,内服外敷,疗效显著,颇受赞誉。专科、专病、专药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医院始终秉承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以弘扬、继承、传承、创新祖国传统医学为己任,注重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全力为患者提供一个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第二章医院文化

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

“仁”,体现了中医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宗旨,表现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

“和”,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以及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道德观。“精”,体现了中医的医道精微,要求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

“诚”,体现了中医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要求心怀至诚于内,言行诚谨,表现在为人处事、治学诊疗、著述科研等方面贵诚笃端方,戒诳语妄言、弄虚作假。

三原县中医医院院徽及释义

三原县中医医院院徽由医标和太极图案组成,意喻中医阴阳平衡衡,天地人相合的中医药人文理念。

双鱼太极图案以绿色为背景,象征着生命与健康。十字医标,体现了医务人员以病人为中心,全方位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这样一个理念,白十字代表以病人为中心,四颗红心代表对病人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院训

爱中医,爱医院,爱同事,恪守医德,关爱病人。

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祝健康之完美。

医院精神

视病犹亲的人文精神 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刻苦钻研的拼搏精神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爱院如家的主人翁精神

医院主题文化

弘扬祖国医学,继承、传承、创新中医

药文化,做中医人,树中医魂。

发展战略

中医名医云集、驰名中医药特色科室、渭北中医名院的“三名战略”。

发展定位

中西并重,中医特色突出,中医药优势明显,名医、名科、名药齐备,专科一流,设备先进的现代化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服务宗旨

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

第五篇: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编号 111112127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针对外国留学生的儒家文化因素教学研究

学生姓名 专 业 学 号 指导教师 学 院

杨滟艳 对外汉语 111112127 王立洲 文学院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针对外国留学生的儒家文化因素教学研究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以语言教学为主,同时紧密结合相关的文化教学已经成为学科内部的基本共识。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来讲,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要真正理解或研究一种文化,必须掌握作为该文化符号的语言,而要习得和运用一种目的语,必须同时学习该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对目的语的文化了解越多,越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拉多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谈到“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从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方面来讲,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培养语言学习者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忽视语言教学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往往决定语言教学的最终效果。充分而积极的文化教学既能起到促进和深化学习者语能力的作用,也使语言教学的手段更加丰富。中国的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对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心理积淀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对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外国留学生来说,想要学好汉语,学习汉语背后的儒家文化知识必不可少,所以帮助留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念,分析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儒学文化的教学,将有利于学习者更好的了解汉语思维,从而提高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讲,文化越是得到广泛的弘扬和传播,越能增进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观念都有差异,通过文化的交流能增进了解、互信、合作、和平。从中,文化也得到弘扬、创新、发展。此外,许多留学生在希望掌握汉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同时,也希望了解和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儒学文化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统治地位,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让外国留学生了解并学习中国儒学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对留学生进行儒学文化教学,既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又能满足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需求。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从1950年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从80年代后一直以蓬勃发展的态势稳步前进,尤其在90年代后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研究也进入到学科理论的深化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围绕着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文化教学进行了热烈、持久而有意义的讨论。讨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问题

这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尚且还是一个有待肯定的问题。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和外语教学界普遍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看成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目的,而把文化看成是历史、地理、哲学等非语言专业的教学内容。这种纯语言教学的观念和模式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低下。后来,随着熊文华、朱文俊、吕必松、张占一等学者先后提出在语言教学中应重视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观点,我国语言教学界逐渐走出了“就语言教语言”的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并迅速在语言教学中必须进行文化教学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

(二)文化教学的内容与分类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必须渗入文化教学,这已成为公论。但文化的内容浩如烟海,究竟哪些文化内容该纳入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范畴,哪些文化内容不该纳入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范畴,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它涉及到如何给文化教学准确定位。1984年,张占一先生在《汉语个别教学及其教材》中首次提出了“交际文化”的概念,他从功能的角度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分为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认为:“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人,在交际时,由于缺乏有关某词、某句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发生误解。这种直接影响交际的文化知识就属于交际文化。”后又在1990年发表的《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一文中对“交际文化”的内涵作了进一步补充,增加了“非语言”的内容,扩大为“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交际文化”的概念一经提出,热烈响应者有之,严厉批判者也有之。但不管怎样,事实证明,后来对外汉语教学界的一系列有关文化因素的定性、定位、定量、分类以及文化导入方法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对这个概念的认同和深化的基础之上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赵贤州、陈光磊、林国立、魏春木、卞觉非等。可以说“交际文化”作为一种语言教学理论已经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正在日趋成熟和完善。

(三)文化教学的方法与原则问题

上个世纪90年代,除了对文化因素的定性、定位、定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外,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另一个研究热点就是关于文化因素教学的方法与原则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共出现过四种观点,即“文化导入说”、“文化揭示说”、“文化融合说”、“文化语言有机化合说”,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文化导入说”和“文化揭示说”。赵贤州先生最先提出“文化导入说”,并对文化导入的原则作了探讨,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知识的同步导入时必须遵循“阶段性、适度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此后,魏春木、卞觉非、陈光磊、张英等人也先后对文化导入的内容、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陈光磊提出文化导入有四种方法,即“直接阐释法、交互融合法、交际实践法和异同比较法”。张英则认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比重在整个预科教育阶段是个‘变量’,它的规律是: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并规定“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比重,在初级约为5∶1,中级阶段约为4∶1,高级阶段则要上升到3∶1”。“文化揭示说”的主要倡导者是张占一和吕必松等学者,其核心理论就是“交际文化”,即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揭示那些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能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社会习俗、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文化因素。

以上是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研究现状。80年代末至今,对外汉语教学界针对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在文化教学的内容、分类、方法与原则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这一时期,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在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中被逐步重视起来。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论著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儒家文化教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一些相关的研究和论述也都是散见于一些其他的论著和小论文中。针对外国留学生的儒学文化的教学方面目前还存在很大的空白,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三、本课题的研究路线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儒家文化因素的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1)要有针对性

(2)要有代表性(3)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 2.教学内容的选择

(1)语音

(2)词汇

(3)语法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儒学文化教学的教学策略 1.文化讲座

2.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3.课外文化实践教学

四、进度安排 第1阶段: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11-12周:选择导师,在导师指导下查找资料,确定研究方向 13-14周:网上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并开题 15-18周:继续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提炼观点 第2阶段: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8—9周,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拟写论文提纲和初稿; 10—11周,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论文,进行二稿写作; 12—13周,根据指导教师意见进行三稿写作并定稿;

14周,按照学校要求排版,送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审阅论文;论文答辩; 15周,答辩后按照答辩委员会意见进一步完善论文,并打印装订论文。

五、文献综述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

1986年,何道宽在《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中提出文化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语言的学习和跨文化交际,并提出了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张英在《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兼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等级大纲建设》中对对外汉语文化教材中存在的为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现状是缺少精准性的典型教材,且文化教学目标并不十分清楚。提出制定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等级大纲和确立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等级标准的解决方法。

王美玲在《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中》探讨了汉语文化语用特点及其渊源,分析了汉语语用特点中的文化因素,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进行切入,考察留学生的汉语语用能力,就留学生汉语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建议。

刘琳在《浅谈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对汉语中语义、语构、语用所体现的中国文化进行了分类。总结了汉语语义中体现中国特有的现象与民族含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汉语语构体现的汉语整体性的特征和结构“意合”;言语交际如:称呼、问候、道别和非言语交际如:隐私、时间、行为语言等方面汉语语用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方法

1987年,复旦大学留学生部汉语教研室教研室主任陈光磊在《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性》一文中结合日本留学生,美国留学生以及复旦大学几位语言教师的体会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提出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相关性,对文化教学的方法和方法论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刘琳在《浅谈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提到文化在教材中出现的方式,即:在对话中体现文化、在课文中直接介绍文化、通过注释讲解文化、练习中补充文化,指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如:有效使用文化对比法、以讨论演讲的方式进行教学等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为我们对外汉语课堂中文化教学的方式方法提供了借鉴。

陈映戎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策略与形式》中提出:“文化探究策略”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课堂中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和知识性,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又提出了借助声像等教学手段传递文化信息、分角色情景表演、开设文化讲座和文化实践课等对留学生进行文化教学的方法。

祖晓梅在《提问——汉语课堂文化教学的基本方法》详细阐述了“提问”在文化教学中的意义、内容和策略,指出汉语课堂采用提问的方法进行文化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突出了汉语课堂交际化、互动性和过程化的特点,并对提问的内容、提问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三)对外汉语教师素质要求

目前对于对外汉语教师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这一重要问题,学术界的研究还不甚成熟,陆俭明先生曾经提出汉语教员应具备的几种素质:很强的学科意识、很强的学习研究意识和自尊自重的意识。这是对对外汉语教师专业思想认识的要求,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王晓音在《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中对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汉语知识素养、语言素养、业务素养、跨文化交际素养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操作性较强的自我成长指南。

韩东在《全球“汉语热”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结合其考察的美国汉语教师标准和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师标准,提出了符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情况的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结构框架,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详细的要求:具备良好的汉语表达能力;相对全面的语言学知识;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基本的教育技能;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具备一定的教育改革能力;具备一定的外语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对于对外汉语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概述。

单亚兰在《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探究——从学生的角度看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通过对在华留学生的调查,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一些对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的期待。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儒家文化因素的教学研究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中被逐步重视起来。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论著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儒家文化因素教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一些相关的研究和论述也都是散见于一些其他的论著和小论文中。

关世杰在《跨文化交流学》的第二部分对人的价值观与跨文化交流的关系的论述中提到了一些儒家的价值观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陈光磊在《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中的第一项习俗文化和第三项心态文化中也提到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

在刘博奎《中华文化与汉语语用》的第二章提到了儒家的伦理观和自谦礼仪。顾嘉祖在《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一书中提出语言背后隐含着的深层的文化观念,并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了儒家的“仁”的思想、“等级观念”、“中庸之道”、“宗法人伦结构”等,从儒家文化观念的角度对汉语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张公瑾 丁石庆在《文化语言学教程》中从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反映社会形态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汉民族的语言道德标准进行了总结,即:言礼、言仁、言忠、言信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对于语言道德准则的影响。

陈俊森 樊葳葳 钟华编著的《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第四章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对儒家的核心文化价值观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即儒家的天道观、仁义观、礼仪观、信义观、家庭观、婚姻观等。对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做了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

在赵建华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功能大纲》中有关称谓、礼让、敬佩、信任与不信任、谦虚等方面的内容页涉及到儒家文化对于汉语语言的影响。

(五)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日渐成熟,但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涵盖范围更是广泛,没有系统和详细的论著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于中国儒家文化因素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在教学大纲文化因素教学的编排中涉及到的儒家文化因素教学的内容也相对较少,对于留学生对汉语语言背后的中国儒家文化的学习不利。

2、由于对对外汉语教师素质要求的研究还不甚成熟,对于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和素质的认定没有一个统一的参照标准。

3、对于外国留学生进行的儒学文化教学没有针对性的区分不同学生的文化背景。对于儒学文化对不同文化的影响在教学中应用甚少。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文试从文化教学的角度对于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的儒学文化教学进行研究。

六、参考文献

【1】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刘博奎.中华文化与汉语语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3】陈俊森 樊葳葳 钟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5】赵建华.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6】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11

【7】张占一.试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J】.语言教学与文化,1990(3).【8】赵贤州.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1)【9】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10】何道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J】.外国语文教学,1986,(1)【11】张英.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2006,(6)【12】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J】.中山大学学报,1996,(6)【13】周思源.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观念【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14】陆俭明.汉语教员应有的意识【J】.世界汉语教学,2005(1)【15】王洪明.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培养【J】.教育探索,2011(8)

【16】陈光磊.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2)

【17】赵宏勃.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编写思路初探【J】.语言文字应用,2005 【18】张英.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2006 【19】张和生.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培训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 【20】周正兴.试论对外汉语教师的必备素质【J】.苏州大学学报,1995 【21】张占一.汉语个别教学及其教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 【22】赵贤州.教材编写散仑【J】.世界汉语教学,1987 【23】吕必松.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问题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 【24】熊文华.非语言交际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指导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

下载对外汉语部分基本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教学研究[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外汉语部分基本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教学研究[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外汉语商务写作课教学研究

    浅谈商务汉语高级写作课的课堂教学 摘 要:本文先对对外汉语写作课的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接着通过本人的实践经验,主要探索商务汉语高级写作课的课堂教学,指出具体的教学......

    对外汉语中的汉字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中的汉字教学研究 摘要:对外汉字教学的目的,是让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对汉字符号体系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掌握并运用一定数量的汉字。有关汉字认知的研究必须从“家族”入......

    分析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

    才子城社会科学毕业论文 分析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针对方法和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汉语的语言......

    对外汉语教学部分教案

    9月28 日----10月3日 主题:家庭与爱 (家庭主要重点在家庭成员的称谓上的学习,爱主要是爱国----中国的国庆节穿插 其 中,爱家) 中文1及中文1A:家庭称谓核心家庭阶段,中文1B几乎全部......

    设计文化内涵

    设计直到现在,人们已渐渐地明白,设计是为人,而非产品或金钱,慢慢地明白了设计的这种人文精神。 而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性,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也是......

    大学文化内涵

    大学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 追求真理、严谨求实。哈佛大学的校训就一个单词:truth(真理;有人把它译为:让 真理与你为友)。追求真理,而不迷信权威。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

    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内涵什么是文化?它是随一个人迎面走来的——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他......

    安全文化内涵

    安全文化内涵、结构与层次特点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就是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安全管理思想、安全管理理念、安全管理模式、安全价值观念、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