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家对学习定义的整理以及学习观的比较
关于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家对学习定义的整理以及学习观的比较
前言:在中国古时候,一开始学与习是分开的。“学”是指人的认识活动,主要是各种直接和间接经验的获得;“习”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理解所学内容和巩固知识、技能,有温习、实习、练习之意。学习是学、思、习、行的总称。
一、历代教育思想家对学习的定义:
1.孔子(公前551--前479):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
①在《论语》首篇《学而第一》中就有六处提到学,《学而第一》的十六章可以分成四 个部分,下面是第一部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将“学而时习之”中的“习”理解为实践、实际行动应更合适:将所学的付诸实际行动,才能感到快乐。
②第二部分共四章,针对“学而时习之”中的“习”进行了讨论:什么是“习”以及怎么“习”。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两章所提及的都是要实实在在去做的事情,不是说一说就可以的。综合以上四章,可见整个第二部分都是在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说明了要注重实际行动的道理。
③在讨论了“学而时习之”中的“习”之后,第三部分接着就讨论“学而时习之”中的“学”。在孔子看来,究竟要学习些什么呢?下面的两章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要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从以上两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学而时习之”中的学就是这里的“学文”,学习以《诗》、《书》、《礼》、《易》等六经为代表的古代文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习(狭义的学习);二是读书是次要的事情,首要的事情是要懂得为人处世,为人处世做好了之后有余力再去读书。
④综上所述:孔子所提倡的学习观一共三点:
既要学习,又要将所学的应用于实际行动; 要注重实际行动;
要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2.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①孟子认为学习要循序渐进,学习只能逐渐积累,而不可随便逾越.否则,没有坚实的基础而幻想一步登天,终将会为自己知识的缺陷而后悔的.
②孟子指出学习还要善于思考。他告诫人们:“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他甚至强调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当然不是否定书本知识的作用,而是强调读了书不勤思考和运用是没有效果的.
③孟子主张学习要持之以恒。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晒一天,冻十天。比喻学习时而勤奋,时而懈怠,没有恒心,是学不好的。这就是成语“一曝(曝,同暴)十寒”的来历。
3.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又名荀卿、孙卿,战国时赵国(今山西安泽)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大师。《荀子》一书三十二篇,其中论述学习除了《劝学》,还有《儒效》、《修身》等篇,荀子的学习思想,虽流传两千余年,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者的光芒。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学习,是不可以终止的,只有不间断地去学,踏实积累,持久努力,才能钻研进去,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也才能够成材。
②“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
“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岂不至尊、至富、至严至情举积此哉!”
这两句话是说,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由卑贱到高贵、由愚笨到聪明,由贫穷到富裕,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③“学,恶乎始,恶乎终?” “其数,则始乎诵《书》,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学莫便乎近其人”
也就是说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圣人就必须诵《书》读《礼》。因此,这里需“博学”的当是《书》《礼》等圣人之书了。荀子还主张“学莫便乎近其人”,由此可见,这种学的凭借就是“近乎其人”,而“近乎其人”唯一的办法就是接近良师,学习其著作即儒家《诗》、《礼》经典。荀子在这里所强调的是人的修养和道德,他勉励人们以贤人君子为榜样,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由此看来,荀子是在通过《劝学》篇,勉励人们努力读《书》诵《礼》,向圣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
④ 综上所诉,荀子的主要学习观点有:
“学不可以已”---树立正确的终生学习观;
“其唯学”——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始乎诵《书》,终乎读《礼》”---重视经典教育和德育教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创新学习方法。
4.朱熹(1130-1200):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主张的一大特点,朱熹去世后,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成为“朱子读书法”六条,见于《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具体阐述了朱熹的学习观和教育理念。
①“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秩而不可躐等”
“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
“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小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
以上三句话共同阐述一个学习观就是:学习要循序渐进。从三方面来说: 学习的过程应当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由浅入深,由小及大;
循序渐进也包括知识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
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在读书上,就是读通了一本书后再去读另一本书,体现在读一本书上,就是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来读。
②“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自吾之 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也就是说在读书的遍数上要严格要求自己,一点不能偷工减料。书要读到不仅要能背熟,对书中的内容了如指掌,而且在说出书中的内容时,就像自己发自内心所说的话那样。这就是熟读精思的观点。
③“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 朱熹认为,读圣贤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存天理,灭人欲”,并落实到自身。如果学习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或者只是用于教导别人,那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切己体察,就是要切实地联系自己,来体察圣贤书中的道理,变成激励自己改进提高的动力。
④“立志不定,如何读书?”
“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
朱熹认为,学习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所以,“居敬持志”作为读书法的最后一条,也是起根本保证的一条。在这里,“敬”是端正态度,就是说,诚心诚意、兢兢业业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读书也不例外。居敬也就是要从内心中严格尊崇礼法,专一有恒,一刻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特别是要排除杂念,不受外界诱惑,所以“敬”又通“静”。心静自然诚,诚心诚意、兢兢业业地去学习,去做事,个人修养也就能顺利提高了。“持志”是要有坚定志向。
⑤综上所诉,朱熹所秉承的学习观有四点比较重要: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5.颜元(1635年~1704年):清初儒家、思想家、教育家,颜李学派创始人。原字易直,更字浑然,号习斋读书。
①他认为学习的内容‚宁粗而实,勿妄而虚,他主张应学习恳荒、均田、兴水利、打仗等富国强兵的实际知识。
②他以学医为例来说明一般学习的道理。他说:《黄帝素问》、((金匮玉函》这些医书是帮助人明了医理的,而医病还要依靠诊脉、制药、针灸、摩砭等临床实践。
③颜元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习动”、“实学”、“习行”、“致用”几方面并重,亦即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并重,主张培养文武兼备、经世致用的人才。
④综上所述,颜元的学习观为:强调习行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惟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否则,不和自己的躬行实践相结合的知识是无用的;
主张读书、讲说必须与“习行”相结合,而且要在“习行”上下更多的功夫,化更大的精力。
6.陶行知(1881-1946):我国近代很有影响的人民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民主战士。
其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是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构成。“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核心,它是陶行知的教育方针,又是教育内容。①“不耻下问的态度实是一切进步之母。” “学然后知不足,一个人感到不足,他便要向高处追,向深处追,是不会有止境。” 陶行知在学习上主张虚心下问,努力好学。他在《乡村工学团试验初步计划说明书》中写道:“一切人都是我的先生,我的学友,我的学生。七十二行都有资格做先生„„先生既多,学问自广。”
②“人的精力有限,“要想把一切问题同时解决,结果必定是一个问题也不能解决,倒 不如按着自己能力,看准一件具体的事,会精聚神的来干他一干。”
在《创造年献诗》里,陶先生生动地将“贪多求全者”形容为“笼统哥哥”“鼯鼠学五技”,指出博学与专一的辩证关系——“博学首要在好一”,鼓励在“择一而壹”的前提下不断学得专也学得博。专一有恒,择一而壹。
③“要风雨无阻,行往不停天天磨,月月磨”,有计划、有方法、视阻力为当然,失败为难免,具百折不回的精神。” 陶先生指出:“做学问是一种长期的战斗工作,所以必须有韧性战斗的精神,才能够战胜许许多多困难,化除种种障碍,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走入新的境界”,即要百折不回,韧性战斗。
④综上所述,陶行知所倡导的学习观:
虚心下问,努力好学; 专一有恒,择一而壹; 百折不回,韧性战斗。
7.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一生除旧布新,锐意改革,其五育并举、教授治校、教育独立等思想均流传深远,影响了不止一代人。“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主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周恩来语)这是对蔡先生的光辉一生的高度概括。
非常重视健全人格教育,提出“五育”并举主张。1912年初在出任教育总长时提出,教育方针为“在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同年2月,他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中,提出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项主张。他认为,这种世界观教育是知、情、意、德、智、体诸者的统一体。从现象世界进入实体世界,不能依靠 经验或理论,只能依靠浑然直觉的美感,美感是两个世界的桥梁。他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各级学校、各种社会活动都要进行美育。蔡元培提出的教育思想体系,是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
8.现代各学者:
①乔炳臣,白应东:学习就是在学习实践中获得知识,从而达到知行统一,指导后来的再学习。
②谢德民:所谓学习,就是求知获能。所谓学习活动,就是人们进行的一种以求知获能为其主要目的、特征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是人们求知获能的基本手段。③韩世忠:人类的学习是学习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主体意识、行为产生效应的过程。④叶瑞祥:学习活动应包括学习的主体、客体和学习活动的结果三个基本要素,即学习就是个体与环境接触而获得经验的活动。
⑤钟祖荣:学习是个人和社会以语言为媒介,通过获得一切必要的新经验,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对付预期的变化,使个人与社会迈向更完美的生存目标的活动。
⑥潘自由《学习论》:学习,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是客观世界在主体中内化并使主体发展的过程。
⑦《大学学习学》,王文博主编:人类的学习是学习的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使客体在主体中内化并使主体意识、行为发生效应的过程。⑧《学习学概论》,王泽普主编:学习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做人的活动中获得经验,并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知行统一”的活动。
二、关于学习观的比较:
1.孔子的学习观: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习的定义。学习,包含学与习两个环节,学是指人的认识活动,而习则是指人的实践活动,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知与行的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才构成完整的学习概念。实际上,学习是学、思、习、行的总称,而且中国古代更强调“习”,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尚不发达,人们的学习活动主要表现为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取直接经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将知行关系的立足点放在行而不是放在知的务实精神。
2.荀子的学习观:偏重于终生学习与创新学习,他提倡终身学习,同样他也倡导知行合一,不过由于他支持性恶论,他觉得人学习是为了修正自身的恶。他认为没有付诸于实践的知识必然走向空泛。具体来说就是“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而小人之学则仅仅“入乎耳、出乎口。”君子学习贯穿身心,重在应用,而小人学习只是从耳到口,不求甚解,只图炫耀。从耳到口不过四寸的距离,怎么能够修其自身。所以荀子在《儒效》中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他要求,一个学者只有立志进取,勇于实践,发挥自己学说的社会实用价值,其学说才有意义。“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心动不如行动,只想不做是不会成功的。
3.朱熹的学习观:在古人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他在学习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果说孔子和荀子在学习上是高屋建瓴的宏观表述,那朱熹则微观的告诉莘莘学子们要怎么去做。他主张“读书有三到:问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他认为: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要举一而反三,问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4.陶行知的学习观:最大的突破在于,把老师的身份学生化,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也要不耻下问。中国历代老师的威信是很高的,老师说的一定是正确的,学生不能有所异议。在学习上他倡导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三、结论:
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家的学习观大同小异,与他们生活的历史背景联系紧密,但是都体现了学习之重要。
第二篇:三观教育学习总结
党的十八大召开,标志着党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更为重要的时期,面临新的特点、任务和要求,党员干部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共产党员的新形象。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共产党人如何看待人生、权力、事业,如何立身、用权、做事,作了系统的回答。三观是对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的思想观念的概括浓缩,世界观标举思想指南,人生观揭示人生本质,价值观蕴含目标方向,相互联系,融为一体。三观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哪一个搞不好,都会影响其他两个。世界观是总阀门,是管总的,对人生观、价值观起引领作用;人生观,是世界观在党员干部身上的价值反映,人生观发生偏差,必然导致价值观走偏,也表明世界观没有改造和树立好;价值观,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因此,习近平同志要求党员干部树三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向书本、向实践学习,通过学习各样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不断提高理论理论素养、道德修养,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辨别力,不断增强党性党风党纪意识。
一要勤学。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不仅是自我的精神追求,更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在业务上,要精通自身工作的标准、程序、方法等有关要求,不断提高业务水准。在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重视政治理论学习,特别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政治修养,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多学别人的长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
二要勤思。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做任何工作都要动脑、用心,甚至用神。埋头拉车的同时更要抬头看路,要不断思考总结,我们才会少走弯路,不走弯路,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要勤践。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理论的价值在于实践。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把学习的成果转化成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真正将掌握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工作,在工作中办实事、解难事。在工作生活中要严格自律,带头遵纪守法,时刻把住人生底线,守住思想防线,增强对各种诱惑的抵抗力,把自己锻造成一身正气、百毒不侵、敢于负责、勇于创新、严于自律的共产主义战士。
当然,个人的成长进步除了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要靠组织上的培养。没有组织给我们的舞台,我们有再大的本事,也是没有办法施展出来的,要将个人目标组织目标事业目标做到三位一体。因此,常怀感恩之心,就会让我们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多一分清醒,少一分放纵,用感恩的心对权力,对待事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加强党性锻炼的根本要求,是指引共产党员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规范自己人生追求的客观需要。共产党员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生的必修课目去探求、去领悟、去实践,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员工三观教育学习
主题:
企业员工三观教育学习 时间:
2015.6.2 地点:
公司大楼324会议室 主持人:周启东 记录人:陈茂佳
学习目的:
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加强对现代企业员工的思想信念教育尤 为重要,其中其核心作用的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本次学习活动目的在于指导大家怎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会议过程:
1:确认到会人员,并签名
2:主持人讲解三观的概念:
世界观范畴相对较广,其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指人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人生观是指于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看法:而价值观则是指对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的看法。由此可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相当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人生观和价值观。反之,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对世界观起反作用,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净化世界观的清新剂。
世界观
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作为一个人来说,世界观又总是和他的理想、信念有机联系起来的,世界观总是处于最高层次,对理想和信念起支配作用和导向作用;同时世界观也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
人生观
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它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
价值观
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每一社会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行为定势,或曰社会行为模式。
3:主持人从以下几方面讲解电力企业员工应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标准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和人生观的表现和反应
端正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
拜金主义人生观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
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个人主义人生观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 上的人生观。
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
享乐主义人生观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
4:主持人总结:我们应在在工作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美好的人生价值要靠社会实践才能化为现实。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人生价值的评价就是对实践及其成果的评价。人生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们能够自觉的、有意识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通过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把人生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对于员工而言,在工作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具有特殊要求。在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实践,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青年是祖国和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员工是国家的宝贵人才,对青年员工来说,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练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同志们只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就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创造无悔的青春。
5:会议结束。
第四篇:三观学习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切实解决权力关、地位关、利益关的问题。我们从事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在过去战争年代,我们共产党人经常面临生与死的考验,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是权力、地位和利益的考验。这种考验也是很尖锐的。如果放松主观世界的改造,经不住金钱、物欲的诱惑,不仅会使自己身败名裂,而且将给党和国家造成极大损失。
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有效解决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事物、新知识、新思维在不断涌现。我们的干部,只有以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为精神支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崇高的追求和最大价值,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功过观、得失观、苦乐观、荣辱观、爱憎观,做到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才能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在政治风浪中辨明方向,站稳立场,不被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动摇;才能有效地处理和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
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自觉地做到严格自律。正确对待权力,是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的具体体现。任何一个腐败分子,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而且往往是从一些小节问题开始的。自我失控,腐败必生。要从源头上抵御腐败的发生,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时刻牢记自己入党时的誓言,不断增强党性观念,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严于律己方能为人表率,严于律己才能防微杜渐。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严于律己,才能肩负起团结、带领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任。
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强化“公仆”意识。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那么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就应责无旁贷地时刻摆正“主仆”位置,甘当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为一己私利把手中的权力私有化甚至商品化。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那么要想保证我们的源泉永不衰竭,就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为民掌好权,为民用好权。时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权力就意味着责任,而责任就意味着服务,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一切有所作为的仁人志士,在其成长的道路上都不乏责任的动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造就了无数民族英雄,对国家与民众的高度责任感,既能给人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又能帮助人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有效地抗拒金钱与美色的诱惑。一名领导干部,只有尽到对国家的责任,才能是好公民;尽到对下属的责任,才能是好领导。履行责任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可能越大。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强化“监督”意识。任何失去监督的权力都是十分危险的,是最容易导致腐败的。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要正确地认识监督,把监督做为一种爱护、一种信任,自觉地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自觉地开展自我监督,主动地营造对权力监督的氛围。建立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增强权力运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拓宽监
督的渠道和范围,使手中的权力真正置于监督之下,保证手中的权力不变味,不变质,真正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三、树立正确的事业观
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对待事业,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对待事业,立足本职为人民谋利益、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干事创业,要干成事,要创伟业,决不能拘泥于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不顾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甚至牺牲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只有心中装着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才能在工作中获得无穷动力,才能推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最终也才能实现个人的发展。
其次,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要有准确适当的目标,通过不断树立新的目标,激发干好事业的潜能。要有学习的榜样,坚持工作的高标准,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要把工作当作事业,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争创一流的志气、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奋力开拓的锐气,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第三,要对事业充满责任。一是要知责。党员干部应该对党和人民负有责任,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尽职尽责。二是恪尽职责。要以高昂的状态,创新的姿态,踏实的作风,夜以继日的精神,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尽心尽责,扑下身子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敢于负责。要不断改进作风,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第四,要对人民充满感情。要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真正与群众心贴心,心连心,与人民群众建立浓厚的感情,要在为民办实事中与人民群众增加深厚的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
第五,要正确树立政绩观。坚持正确认识政绩。甄别异化政绩。警惕错误政绩观。如重个人轻集体,把政绩私有化;重升迁轻事业,把政绩官本化;重形式轻实效,把政绩虚假化,重对上轻对下,把政绩功利化;重眼前轻长远;把政绩快餐化等。坚持务实创政绩,执政为民创政绩,科学发展创政绩。处理好“唯上与唯实”的关系,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作风务实创政绩,要弘扬务实精神,踏实创业,要强化公仆意识廉洁从政。
第五篇:六国论+过秦论比较学习
导入:
高一时我们分别学习过《过秦论》和《六国论》这两篇文章,今天我们试着将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学习。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
1.高
一、高二时我们学习文言文,有时是不求甚解,到了高三,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对各种文言词汇作些归纳、整理、积累,有计划地将学过的词、语、句经过整理分门别类地抄在笔记本上,如此才便于高三复习和翻检,最终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并终身受用。2.文言词汇一般包括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几种。[板书:积累词语句: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 3.归纳整理。① 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席卷天下(像卷席子一样)包举宇内(像提包裹一样)囊括四海之意(像扎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对内)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南取汉中(向南)西举巴蜀(向西)东割膏腴之地(向东)北收要害之郡(向北)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b.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会盟而谋弱秦(使„削弱)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以弱天下之民(使„削弱)李牧连却之(使„败退)c.其他
过秦论(名作动,评论过错)瓮牖绳枢(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追亡逐北(动作名,逃亡的军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变小变弱)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名作动,坚持到底)② 古今异义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山东省)以致天下之士(古:招纳 今:致使造成某种后果)奋六世之余烈(古:功业 今:猛烈)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 今:智商)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 今:一种文学体裁)至于颠覆(古:以致于 今:连词,表示另提起一件事)③ 通假字
合从缔交(纵)赢粮而景从(影)甿隶之人(氓)鉏耰棘矜(锄)外连衡而斗诸侯(横)俛首系颈(俯)暴秦之欲无厌(餍)当与秦相较(倘)④ 文言句式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为天下笑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以(之)为桂林、象郡
倒装句: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 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4.小结:
经过这么一归纳、一整理,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文言词汇基本已经掌握,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新的文言文,这也是我们高考试题中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坚持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相信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会迎刃而解。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
1.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言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的用法,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文章的标题:过秦论、六国论,都是一个“论”字,表明它们都是议论文。大家试着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板书:归纳相同点] 2.归纳:
① 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② 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 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 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3.小结:
苏洵的作品当时很受欧阳修的赞赏,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由此可知苏洵和贾谊的作品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1.虽然这两篇文章在很多角度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毕竟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宋朝,相距一千余年,不可能处处都是一个样,它们必定有许多各自的特色。下面大家就来找找这篇文章的相异点。[板书:区分相异点] 2.归纳: ① 主旨:
《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② 结构: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③ 语言风格
[板书:主旨、结构、语言] 思考: 一、《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里说得很清楚——“气势磅礴”。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做到“气势磅礴”的呢?它的“气势”是怎样得来的?
第一个,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
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其他段也都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朗读】第1段第1句。体会这种大气。
【朗读】点学生找文中的例子并大声朗读,要求读得有气势。(第2、3、5段)
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
第三个,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势磅礴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朗读】将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一齐读一遍:第5段中。二、《六国论》这篇文章的语言与《过秦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哪里? 《过秦论》的语言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长句较多,用语雅而不俗;文章一气呵成,文脉如行云流水,汩汩而出,滔滔不绝,首尾气贯长虹,感情充沛。
《六国论》是语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丰富多彩,交相辉映;论证语言隐、直、正、反相映成趣,行文干练老辣,有“战国纵横之学”。可以这么说,《过秦论》的语言主要着眼于作者自身的感受,而《六国论》的语言则着眼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前者的感性色彩更浓厚,后者的理性思考更深刻。【朗读】第2段:“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此言得之。”此句将暴秦的野心和六国的处境揭露得非常清楚,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朗读】点学生再在文中找一些理性思考的句子并读一读。小结:《过秦论》的语言气魄恢宏,酣畅热烈;《六国论》的语言深沉深刻,干练老辣。它们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过秦论》《六国论》两篇文章,我们在受到了美的熏陶的同时,也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多读一些这样的作品,提高我们的修养,丰富我们的头脑,成就我们的大业。